望庐山瀑布古诗4篇

导语《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全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并借景抒情。在领会大诗人李白丰富的想象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望庐山瀑布古诗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望庐山瀑布古诗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诗词教学;兴趣;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更加多元,尤其是古诗词教学,更侧重于古典诗词的意蕴和体悟,而不再像传统教学中强制性地要求学生“背下来”即可。但古诗词集结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内容,如何与现代教学完美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仍然是值得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反复诵读,感受文字美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产物,天然便带了一分文字之美。教师在实际的古诗词课堂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在授n前引导学生对所学古诗词进行反复的诵读,标注出自己在诵读过程中感觉到的优美的、有韵味的诗句,并进行重点朗读,根据自己理解到的字面意思和曾经学过的古诗词的断句方式有感情地诵读。如,教师在讲解《小儿垂钓》时,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大量诵读来理解这首古诗的含义。该诗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且诗中所提及的主人公“稚子”和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多,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反复的诵读理解诗文中的完整故事。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就给读者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可谓是不神奇。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二、营造场景,感受画面美

古诗词的美不仅仅体现在文字的言简意赅却意蕴悠长上,而更多的是能够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也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共鸣”。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时,也要善于利用古诗词的这一个优势,积极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古诗文中描述的场景,使学生感受作者在进行诗词创作时的心态,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情感。这一教学方式方法与传统教学中文学常识的铺陈和描述异曲同工,都是为了尽可能地让学生贴近作者的心理,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如,唐代诗人李白的著名篇《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文字表述简单直白且大胆地运用了夸张手法,长久以来被文人墨客盛赞。在教学这首诗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发动自己的想象力,在脑海中再现壮观的庐山瀑布。太阳的照耀下,山顶的香炉峰好似九天之上的神殿,升起了淡紫的烟雾;远远地望过去,就能看到这条庐山瀑布挂在山川之前;这长长的瀑布啊,似乎有三千尺那么长;就好像是九天上的银河落到人间一样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脑海中的场景画出来,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画出来的场景,背诵这首诗。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场景反作用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背诵和巩固,根据实际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回想自己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应时应景地吟诵,切实地感受身临其境、学有所用的感觉。就比如在语文课堂上,随时可以让学生看看窗外,看到校园里的柳树,就引导学生吟诵一些咏柳的诗句;看到甬路旁的松树,就引导学生吟诵一些松树的诗句。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从而使整个课堂充满情趣。

三、分析名句,感受哲理美

很多古诗词都寄托了作者自己的情感。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不仅仅要引导学生知晓古诗词中的含义,也需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体悟其中的道理,这对于理解背诵艰涩难懂的古诗词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正向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时,教师就可以针对最后的那句古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引导学生进行琢磨。这首诗是作者在游历庐山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写出来的一首颇具哲理的古诗。讲述了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位置都发现了庐山不同的美,描摹不出真正的庐山是什么样子的,细查才发现皆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中,格局太小导致眼界不够开阔,不能完整地进行认知活动。通过这首诗告诉学生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而要想全面地认识事物,就不能局限在其中,要适当地抽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这不仅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更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因此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创新改革迫在眉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笔者也希望每一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都能深入研究古诗词教学改革模式,为传播我国古代文化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追悼会答谢词 篇2

各位**,各位亲朋好友:

你们好!

首先,我**我们的父亲、**我们兄弟姐妹、**我们全家,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为我们的母亲大人送行,感谢那些远在外地的亲友专程前来与我们的母亲告别。感谢大家多年来对我们家、对我们的母亲的关照和爱护,我谨**我们全家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谢意。(鞠躬)

我们的母亲大人###,####年##月##日生于##,今年##月##日的晚##时在##医院因##突发##,虽经医院抢救,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她仍然遗憾地离我们而去,享年##岁。母亲出身于####(身世简介)。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我对母亲的崇敬和尊重也与日俱增;我深深的体会到,如果没有母亲的母爱、责任心,没有母亲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我们这个家庭已经不复存在。母亲是我们这个家庭的****,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刻,是母亲独力支撑了我们这个家。父亲蒙冤二十年,尤其是在父亲受**期间,母亲是我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基本上全靠母亲终日奔忙而得以维持。我们家能有今天,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勉力支撑。若论对家庭的贡献,母亲应为第一人。

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女性。唯一的责任就是相夫教子,在您心中只有丈夫和子女,全然没有您自己;您无微不至的关爱、教育和呵护我们众子女,您用一生的言行指导我们认真办事、踏实为人;您不仅赐予我们血肉之躯,更教会我们堂堂正正做人;您为我们的每一点进步而快乐,为我们的每一点成长而喝彩。假如说我们兄弟姐妹今日能有所成就,应当全部归功于母亲所赐。

母亲待人真诚、凡事礼让在先,从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母亲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读书使得您更加具有教养。您在单位里受人尊重,在家里勤勤恳恳。我们为曾经有这样一位的。好母亲而倍感骄傲。母亲因为我的上山下乡而引发高血压,这既令我内疚,也因此而深知我对母亲生命的重要。

妈妈,现在正是我们子女已经**、可以适当报效您的养育之恩的时候,您却突然离我们而去,而且走得那样匆忙、那样快,正叫我们猝不及防、难以接受!妈妈,您为什么要走啊?妈妈,我一直想对您说我爱您,可是我还没有来得及说,您就这样走了,这叫我们怎么能够接受!现在我要当这各位亲友的面大声地说一声:妈妈,我爱您!

妈妈,您看到眼前的这幅对联了吗:“负重支撑一个家、贤妻忠厚品格鬼神敬;茹苦抚育众子女、良母慈爱恩德日月鉴”,这是我们子女对您的评价,相信在座了解您的各位亲友也会同意我们的评价,妈妈您做了一世好人,作了一世好女人,您对得起认识您的每一个人,您坦坦荡荡地走吧,如果有来世,我们还要做您的子女。

望庐山瀑布李白范文 篇3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诗人李白乘着马车去景色秀丽的庐山游玩。

李白来到庐山脚下,远远望去,香炉峰上的云彩,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就像是香炉里飘出的紫色的烟。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如梦幻一般,让人迷惑。李白放眼远眺,只见瀑布像一条无比宽大的白色绸带挂在山前,又像一条白色的长龙从山上奔腾直下,哇!真是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啊!好象有三千尺长呢!瀑布激起的水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一样扑打在李白的脸上。瀑布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响声越来越大,犹如千军万马在奔腾。李白顿时吓得目瞪口呆,以为是银河落到了人间呢!李白来到山腰间,看到了嫩绿的小草,郁郁葱葱的树林,五颜六色的小花,还有小鸟在枝头鸣叫……李白如痴如醉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他感动了,陶醉了,这一切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啊!这时,美妙的诗句在他脑海中出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写的这篇[望庐山瀑布]成了千古传诵的名诗。

三年级:李炎

望庐山瀑布古诗 篇4

关键词:电教;媒体;古诗;韵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43-01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堪称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丽璀璨的明珠。古诗是一种思想高度凝练,高度集中的文学体裁,意境优美,对仗工整,不仅能使学生开拓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古诗语言讲究对仗、平仄、押韵,文字精炼,讲究对偶,给接触古文甚少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在古诗教学中巧妙运用电教手段,在意境中品读古诗韵味,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借电教媒体巧创诗境

古诗所描绘景象离小学生可谓年代久远,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薄,因此有的学生对古诗望而生畏,还没学首先就有了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学生也就“乐”学了。

我在教《望庐山瀑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电教媒体品字析词

古诗中的一些字词都应讲古义,用今义讲是不合适的。如“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当讲“跑”,而非今之“走”;有一些字词的解释又是很特殊的,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当讲“因为”,而非“坐下”。

如我在教白居易的《草》时,就借鉴于永正老师的教法这样进行教学:

师:“离离原上草”中“原”指的是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课件出示草原图,图上的草长得非常繁茂。)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一眼望不边。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 “离离”的意思是什么了。

生:“离离”就是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说得对极了!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一个小小多媒体教学设计,就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并掌握了 “离离”的意思,还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说话训练,何乐而不为呢?

三、借电教媒体吟诵诗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会。而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则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

如我在教完《望庐山瀑布》后,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自己评一评。学生找到了差距,练得更欢了。而学生对这首诗的气势和内涵,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领会。

四、借电教媒体想象补白

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炼,其中省略的成分也是相当多的。老师要在学习古诗时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诗的言外之意叙述出来,则不仅能加深对诗的理解,对学生说话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运用电教手段体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就为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提供了依据。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