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
一扇门,屏蔽了外界的纷繁芜杂;一扇门,守住了家庭的宁静和谐,甚至,淬炼出深沉的爱!
轻舞飞扬
妈妈从卧室出来,轻手轻脚的,仿佛脚底下生出一副肉垫。她悄悄打开房门走出来,又轻轻转过身去,用手握住门把手,轻轻地把门往怀里拉,就在门和框马上就要接触时,妈妈的另一只手及时地挡在了门边,按住门锁,于是在门和框接触的那个瞬间,她不失时机地松开了手,门、锁、框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悄无声气。再看看此刻的妈妈,动作轻得如一朵云,款款而来,宛如流云轻舞飞扬。
惊天动地
上午,爸爸匆忙吃过早饭,赶出去上班,就在他出门的那一刻,“砰”的一声,恍如炸弹爆炸,又似山体破裂,感觉整个楼板都抖了起来。我握在手里的笔不觉在本子上来了个顽皮的滑行。看,雪白的纸面上,一道歪歪扭扭的划痕战战兢兢地嵌在本子上,亦如我此刻惊恐的心:妈妈呀,吓死宝宝了!
拨云见日
带着一肚子的不满,趁着老爸不在家,我决定对老妈进行一番吐槽:“老妈,你刚才听见什么声音了吗?是不是什么爆炸了呀?”妈妈笑了笑:“傻丫头,哪里有什么爆炸,是爸爸刚才出门了!”我故作惊讶:“爸爸出门要这么隆重呀,这是要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节奏吗?真是一点也不体贴!”然后我又装作不经意的样子提议:“妈,下次你关门,也大点声,来点仪式感。”妈妈脸上却漾出了花一般的笑容,轻轻地说:“傻丫头,爸爸每天工作辛苦,早晨我想让他多睡一会儿,所以轻轻地关门。你爸他知道我总是牵挂他,所以每次出门都会重重地把门关上,算是一种宣告,告诉我他已经出门了,防止我再牵肠挂肚的。”听了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脸上不觉也漾出了幸福的笑容……
门,看似微小细末,但在父母关门的方式上,我却看到了无尽的体贴和关爱。
习惯了城市的喧嚣,外面的车水马龙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心,人们沉浸在战胜自然、城市美丽的自我欺骗中,却忘记了自然深处应有的美。
习惯了城市的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对祖父家乡有抵触,总是有不想呆的想法。我也感染了欺骗自己的城市病,觉得城市比自然中的村庄好得多。
爷爷在山上开牧场,养着各种各样的牛羊,每天都要把牛羊赶到山顶,这样养的牛肉才好吃。
早上,我在梦中被祖父叫醒,他让我上山去看看。这样的乡下有什么漂亮的。我脱口而出,下一瞬间后悔了。我一定伤了祖父的心,我的城市病已经无法挽救了。
为了弥补我说的错话,我和祖父一起上山。天刚闪闪发光,太阳刚出了一半头,山路隐约可见。那是牛羊多年留下,我想起鲁迅的世上没有路,走路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路。
早上的山,伴随着露水,一点一点地弥漫着雾,像进入人类仙境一样。小甲虫还在晚上睡觉,牛羊兴奋地向周围看着。青树翠蔓,蒙蒙,参差不齐。说的也不是这样吧!
我身处自然深处,第一次觉得自然这么美,好像找到了治疗城市疾病的。良药,我四处走动,这里不会让你失望吧?祖父问我。我稍微着头。
阳光全露,林子醒来,鸟儿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叽叽喳喳地叫着。各种各样小动物穿梭于林间,与城市冰冷的机器形成鲜明的对比,我眼前的是生命交织的美丽画卷,是城市里看不见的美丽场景。
站在自然深处的我被充满活力所包围,意识到曾经的我是多么愚蠢,同时被这个奇怪的自然深深折服。
并不宽敞的水泥路,只有一旁留有树荫,另一旁则被太阳无遮无揽地暴晒着,没有一丝对称的美感。
太阳照射下的路面都平平整整,树荫下的路确是被狗啃过一般,东一坑,西一凹,让人骑起来颇不自在,也许是沁阳的能人太多的缘故吧!
车子在颠簸着,车筐也在颠簸着,车筐里的香蕉一上一下的跳着,似乎想要挑战索托马约尔的吉尼斯跳高记录。
又是一个大坑,车子一下子沉进坑里,香蕉卡在车筐缝中,随时要滑下去。可我浑然不觉,仍然行走在树荫路下,享受没有阳光世界的清凉。
突然,身后窜出一辆黑色的电动车,但这辆车刚刚超过我,便放缓速度,仅超过我一个车头,车上的老婆婆突然扭头说了一句话,路边站着一个小孩,兴许他们是祖孙关系,索性放缓速度让他俩停车交流。小孩无动于衷,眼神空洞,手里拿着一个“大黄蜂”,完全是没看见那位婆婆的神态,但他的车也没有停下的意思,却只是放缓速度,又扭过头来说了句话,神色显然比上次更焦急。小孩人抓着大黄蜂不放,似乎是在听外星人讲话,我十分纳闷,索性停车,可那个老婆婆的车阴魂不散,竟也停了下来,几乎用喊的口气说出来:“你的香蕉掉了!。”
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她一直在同我讲话,连忙收拾只差一步就“小命不保”的香蕉,刚想回头道谢,却已不见她的身影,只从前方一个车头的地方,传来她粗重的喘息声。
时光的流逝中,我们往往忽略了陌生人善意的提醒。表面上,能人总要多占一些便宜。但在内心深处,那些质朴的人们却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
一朵花苞,包含着整个暖春的繁华;一捧清泉,汇聚着一片湖泊的勃勃生机。我始终相信,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深处,都能读懂生活含蓄的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得细腻了,慢慢地感觉自己,好像成为了一个时常会心存留恋的人。再普通不过的事物,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我的脑海里,便会弹出一串串的问号,因为细微的深处隐匿了许许多多被我们忽略了的再小不过的、已知亦或是未知的细节,渐渐地,衍生出一个奇妙的、无止尽的,又独属于我自己的美丽世界。
细微深处,有着柳暗花明的广阔,你若有着一颗海纳百川的澄澈心灵,便可感觉到那独一无二的本质魅力。细微深处,亦有着包容一切的森罗万象,微小到是一只弱小却坚贞不屈的蚂蚁,庞大到是一只临危不惧的森林王者,任何事物都不仅仅在于它宏观的表象。一颗学会感知的心,始终都会保持着敬畏之意,无论是对时光,对美,亦或是对某些不可触碰的苦涩回忆。
细微深处是一个灵动的环境,就好似一片片薄薄绿叶中有生命在流动,表面却恍若安然静止;树冠静默着传递遥远世界的风声;时光可以藏匿起往昔载满记忆的纸飞机。它们都来自细微深处。细微深处有静止的时光,有不经意的感动,有刻骨铭心的悲苦,有繁华尽落的黯然神伤。而我则愿用一支笔,以无声的方式记载着细微深处的那些波澜壮阔。因为在细微深处,还留有我们灵魂的静谧世界,微风轻拂,恍若蝶翼。蓦然回首,那却是灯火阑珊的一方乐土。
细微深处,是昼夜的互相交替;细微深处,是心灵的留恋情怀;细微深处,是一个来自内心深层的感叹。
却原来,这细微深处,竟也包容了这蕴含了千百韵味的万千世界啊。
你知道吗?故乡的月儿又圆了!独在故乡的我又想你了!“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离人,离情,离绪,我们相别快两个月了,你还好吗?
不曾忘却离别时你的眼泪,我盯着远去的汽车,滚滚的尘土淹没了我的视线。曾经以为我会坚强地面对这一切,但当我想到你要远走他乡时,伤心的掉泪了。
长大的路上,有你牵着我的手。每一次夜深人静,你都用和蔼的声音,为我讲述唯美的故事。你讲吴刚伐树,牛郎织女,嫦娥奔月……你的好,你的美,让我心醉,但我曾经却让你迷惘,让你伤心,因为我直到四岁才会说话。你等待了四个365天才等来一句“妈妈”。当你等来第一缕阳光时,你哭了。那是我第一次见你流泪,那是甜甜的泪水。也许� 我记得你第一次松开拥抱的双臂时的期待,我记得你第一次看到我自己穿鞋时的欣悦,我记得……你的爱在细微处,在天使的睫毛处,闪烁着真善美的光芒。
流年似水,你陪我走过了14个春夏,别人说父母与小孩之间有代沟,但我们没有,我依然喜欢你用动听的声音讲述你美丽的故事,即使我已经能够熟悉地背诵出来,我依然喜欢你用手揉捏出的一个个小巧可爱的饺子。慢慢的,我发现,你讲故事的语调变慢了,你捏饺子的速度变慢了。14年的光阴在剥蚀你的容颜,我心痛了!我注意到你的手上长出了许多老茧,你乌黑的头发滋生了几根银丝。你不再年轻了,你将美丽的青春给了我,却将浅浅的皱纹留给了自己,将变驼了的背影留给自己……但我认为,你依然美丽。
今夜,我的思绪剪不断,一片片散乱的记忆不断浮现,那是一种藏于离愁深处的清幽,一种埋在思念的情愫中的寂寞与依恋……
每当在电视上看到武夷山的宣传片时,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在武夷山上的那场“人蛇大战”。
去年夏天,妈妈带我不远万里来到了福建的5A级著名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这里自古就被喻为“蛇的王国”,所以,我还特地准备了一根一米长的“打蛇棍”。
在武夷山的前两天,由于根本没有看见一条蛇,所以我原本紧张的心也慢慢放松下来,对蛇的戒备度也下降了。
可就在第三天,我们准备登上武夷山最俊秀也最惊险的天游峰时,意外还是发生了。我们从前山最险的路程登上,下山时,决定从人烟稀少的后山下山。走在草丛围簇的石板路上,四周各种不知名的鸟儿、昆虫都在奏着交响乐,与幽静的小道显得极不协调。偶尔会有一些背水的挑夫,他们哼着山歌,却也不显疲惫地挑着重担上山。突然,草丛间动了一下,一个东西的尾巴伸了出来。我吓的一声大叫,连草木都被惊动了。定神一瞧,不过是一只壁虎。
惊险过去了,过了一会儿,草丛间又有东西在攒动,我想又是一只壁虎吧,便没太在意。谁知道随着尾巴一起伸了出来,天哪,这是条蛇!头部是三角形的,嘴里还吐出血红色的芯子,不禁让人感到了恶心,头部一摇一摆,我以为这蛇会逃走,没想到它却显不出一丝畏惧。我马上拿出了一根棍子,不停的摇摆,蛇似乎也被它暂时迷惑住了,头随之摇摆着。我们渐渐往后退,突然,蛇愤怒了,一口咬住棍子。我使劲一甩,竟然没有甩掉。我想这次完了。千钧一发之际,一只野猫出现了,扑向了蛇。趁两只动物缠斗在一起时,我们逃走了,又加紧跑了30余米,方才安心。
这次“人蛇大战”也让我在感到恐慌之际明白了镇定才能让你在乱中求胜。
隆冬又至,雪花飘落到指尖,融化消失,在冰冷中透着丝丝温暖,唤醒了内心深处的记忆。
坐在窗边,望向窗外,外面一片雪白,雪还在纷纷的飘落,一阵寒风从门缝中挤了进来,鼻子像坏了般,不能正常的呼吸,鼻涕流了下来,我找出纸巾,不断的擦着,意识到鼻炎又犯了。每年冬天都会犯几次鼻炎,但在妈妈的照顾下都会很快康复。望向前面还在不停讲课的老师,竟一句也听不进去,放空了思想,望向窗外。
我是多么期盼着妈妈可以给我送来药,可以缓解我难受的`鼻炎,外面的雪又大了几分,隐隐担忧着,妈妈还是别来了,雪太大了,有危险呀。我用手擦拭了干了窗上的雾,竟望到在雪中奋力骑车的她,我心中一惊,妈妈,是妈妈,大雪天怎么骑车来的,怎么不开车,多危险呀,我急忙向老师请了假,跑到了门口。
妈妈正在那用手拍打着身上的血,见了我,慌忙的说:“这会儿雪竟大了,你爸将车开走了,就知道你要犯鼻炎,给你送药来了。”随手拿出了一个保温杯,我递过保温杯,指尖触碰到了你的手,冰冷穿透全身,微微颤了一下,你的身上还落着雪花,你的睫毛上挂着水珠,你却将温暖的杯子递到我的手上。“快喝了吧,这太冷了,回屋快去上课。”妈妈搓着手说道。我点了点头,一饮而尽,一股暖流传遍全身,你收拾好,骑上车子叫我快回去,望着你远去的背影,嚷道:“注意安全。”“知道了,快回去吧。”你应着我。雪花打在我的身上,没有寒意,尽是温暖。
雪花静静地落下,落在记忆深处,慢慢融化,便成永恒。
这杯子,沉淀着浓浓的父女情。
那天我因身体不适与父母一起去宁波做检查。车上的我一语不发,眼看着父亲节一天天临近,可我的礼物还没有着落,不免有些心焦。母亲像是看透了我的心思,建议说:“反正已经没什么事了,到处转转怎样?”嗯,说不定能找到适合父亲节的礼物呢。“凝凝你快来看。”母亲不知何时钻进一条小弄堂。我循声而去,发现那是一家陶瓷店铺。
陶土色的招牌没有过多花里胡哨的修饰,“陶艺馆”三个字质朴明了。店面四周是落地玻璃,店里的情形在外面就能看得一清二楚:空旷的店铺里几乎没有桌椅,色形各异的陶瓷作品几乎摆满了地面。“进去看看怎样,为你爸亲手做一件陶器?”母亲压低声音向我提议。这或许是最好的礼物了,我想。
于是我们一起走了进去,父亲不明就里地被我们套上了围裙,母亲笑着说:“父亲节要到了,凝凝想和你一起做一个陶器送给你,你们父女俩商量看看做点什么吧。”“做个杯子吧!”“好,听凝凝的,就做杯子。”父亲不假思索地点头赞许。
教我们的叔叔把一块泥坯放在圆盘中,开启开关,在一旁指导。先用手将泥土拢住,刚开始我就有些费力,因为手过小,不足以将整个泥胚掌控住。正当我为难时,一双结实有力的大手覆盖在我的小手上,心底忽地涌起一股暖流。想起以前父亲为我做过的点点滴滴,失败时给我鼓励,成功时教我谦虚;老师要求家长给孩子写信时,父亲将心里的千言万语化作朴实无华的文字……父亲的爱就像包容着礁石、鱼群的大海,包容着我犯下的所有错误。渐渐地,我似乎感觉到有一股暖流在四周弥散开来……
在父亲的帮助下,杯子很快完工,简洁的杯身,爱心型的杯口。不知父亲握着它的时候,会不会感觉到那沉甸甸的分量?
风徐来,竹摇曳,踏过熟悉的小石板路,记忆深处的老院儿浮于眼前,似一潭秋水,盈满清眸……
难忘那老院中的小竹林。一团浓绿静卧在墙的一角,真是秀气。最粗壮的一棵,直径才仅有三厘米粗。俊叶却在枝梢上凑着,像顶着一架本不属于它的硕大圆帽。土壤上铺了一层厚厚的干叶,翻开来看,总会带给我无限的惊喜。也许是一只泛着淡青色的幼嫩的小蜘蛛,忽见阳光,惊拙地迈着如细毛般的小腿躲到另一片竹叶下面去了;也许是一只步履蹒跚的小西瓜虫,碰一碰它,见它蜷缩成一团,却又静待它慢慢舒展开;抑或是一个一个刚冒头的幼竹,嫩嫩的,绿绿的,不禁失口赞叹生命的美妙……
记忆中,总走不出那片茂密的竹林!
难忘那“小扇轻摇的时光”,浓浓夏日,阳光溢出云层,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老院葡萄架遮蔽下,却是一番别样的心清气爽。爷爷只手摇扇,好似八仙之一汉钟离那般悠闲,送来阵阵凉风,又用柔和之中微微沙哑的嗓音轻轻吟诗,“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伴着蝉鸣。我倚在爷爷身旁,仰望翠绿色的葡萄叶和豆粒似的葡萄,静静地享受这惬意的时光。阳光从葡萄叶的间隙中漏下来,洒在身上暖暖的,诱发我淡淡的倦意。伏在爷爷身上睡着了,依稀感到爷爷那温暖的大手,轻捋我蓬蓬的短发。常常就这样漾在如水的时日光中,静静地,无言的幸福。
一把蒲扇,一阵轻风;一首诗,一番意境;一只手,一世温暖……
后来,我们离开了那老院,但我还是常常在梦中回到那最初的时光,与竹林欢唱,和小昆虫们做伴,听爷爷微咪双眼轻轻吟诗,温暖,幸福,时时萦绕心头。
伴着清风,独自漾在回忆中。即使经过十几度春秋后的今天,老院的初见仍可雕镂我心,永不漫漶……
也许你会在多年后的某个黄昏,从偶然翻开的扉页中落下,没有芳香,无声无息,无论如何地追索,一切只如云影般掠过,逐渐隐没于日落后的群岚。只是,那透着玫瑰色的夕阳依旧做着最壮烈的挣扎。
锈迹斑驳的日光洒落书案,只是续一小杯茶的工夫,不经意间便退到了山的另一边。
岁月的花絮总携着缕缕温情浮过心头,恍若那片深绿。
你,没有漫天繁花般的浪漫,没有潇潇絮雨般的撩人,没有飒飒秋风般的伤感;唯有淡淡月华,闪烁着,柔柔地倾泻于身畔,宛若轻柔的梦幻旋律。
竹影,悄然映于泉中,映于土壤,抑或是映于月中?如梦,似幻,如风,似雾。如此不屑凡尘琐事地绽放于红尘,浑浊不染,清淡优雅。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耳畔恍若传来一声清吟。陈继儒是在写竹么?不谙世事的竹哦。
每每望竹,总油然生出些舒心来,渐渐地心境也变得淡然。脱俗的姿态,留住我的目光。淡竹,一泓清泉般的淡竹哦。
根须从不暴露。网状的根须固执不懈地扎穿土壤,突破岩层,不惧艰难,越扎越深,直到汲取到自己所需要的养分。就这样,时光之轮再度碾过一个季节,多少刻骨铭心的经历都被时光的水流冲刷殆尽,然而,你身上的斑驳仍依稀可见,或许是太过于怀旧,不愿抹去岁月的痕迹吧。
枝叶繁密不求结果,只将翠绿点染山岭,不问来年在何方,默默付出从不奢求回报——“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竹啊,春夏秋冬,岁岁年年,顶翠冠,穿绿衣,不改最初的装束,用深深的绿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心无杂念,甘于孤寂,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竹啊,你扎根于山的深处,扎根于大地的深处。
只愿独步山林,静静聆听你的声息。
那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城市的深处,住着那样一群人。
让我怎么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工亦或农民工二代?我也不知道。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却在城里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永远居住户和暂居住户的区别,可是他们还小。
一个简陋的屋子里,一个孩子正端着碗,蹲在水池旁认真清洗着碗里那少得可怜的米,他走出屋子在自家的墙角边摘了几片菜叶子,准备晚上的菜,那也是他们唯一的一道菜。他的小手虽然又黑又瘦,却将那菜叶子洗得绿的发亮,显得格外的美。
他将菜叶放进锅里,小心翼翼地倒进一滴油,他不忍心多倒,他不想浪费。他拿着铲子,来回翻动锅里那几片菜叶子,他很满足,差不多了,他用盘子盛了菜,端到桌子的正中央,将三个盛着米饭的小碗整齐的放在桌子上。忙完了,他趴在桌子边,耐心等待着父母,分针兜兜转转好几个圈,他的父母总算是回来了。早已饿极的他,此刻却打起十二分精神,给父母端凳子吃饭。父亲的汗水早已湿透衣衫,母亲的背早已被那沉重的麻袋压弯了腰,可当他们看到自己乖巧的孩子,一切疲劳顿时不知去向,一家人乐呵呵的吃着他们的晚饭。
吃着笑着,画面里透着苦涩,可小男孩从未抱怨过。少了抱怨,多了几分内心深处的满足。对生活的坦然,大概是他过早的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
虽然他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他还是吃不好睡不饱,虽然还是有很多人歧视他们,但是,现在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深处,照亮了他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