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
很喜欢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人生处处是风景,我们是看风景的人,我们也是他人的风景。生命中有太多的旅程,太多的站点,透过那扇窗,总有我们奔赴的风景,我们追逐的梦。
初出茅庐圆梦三尺讲台
从小,教师就是我的职业理想,三尺讲台就是我的梦想,求学寻职我不改初心。20xx年,我如愿走进了福建省文明示范校安海中学,成为一名我渴望成为的人民教师。
初生牛犊,我有过骄傲,有过迷茫。那些青涩的回味,那些初为人师的兴奋与欣喜,忙乱与激情都成了职业生涯最初的风景与铺陈。改了又改的每一份教学设计,预演了又预演的每一节课,一次次师生交谈,一场场教学研讨,都留下深深浅浅的刻痕,那是初为人师最美的风景,最初的紧张与喜悦,苦涩与幸福。
热血澎湃迈步支教生活
高中时看了一部关于支教的电影,那样的一个支教梦,悄悄在我心底里生了根。大学毕业后,我很认真地写了一封长信给教育局,满腔热血地请求有机会一定让我加入支教行列。
20xx年8月31日,教师生涯中又一个重要的日子,又一个新的站点起航了,我如愿踏上了赴宁之路,成了福建省第十四批闽宁支教队伍中的一员。
我很庆幸我的选择,那一年我收获到了职业生涯中不同寻常的风景,用了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职业蜕变。还记得那几次家访,还记得那样可爱又可敬的队友,是他们让我懂得爱,懂得教师二字的真正含义;是宁夏人民教会我,教育二字的分量;是宁夏代课教师教会我即使三个月没发工资也要坚守岗位;是宁夏孩子告诉我即便只考25分他也想上进,也想完成学业……
精益求精难忘借调岁月
走过支教这一站,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教育梦想,也更珍惜教师这一身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的梦更丰满,对自己的要求也更严苛。我始终相信,好钢需要淬火,教师的素养需要扎根,仰望。我的教育路,我的风景,我的梦!
只有寒暑假,我才会回到凤凰。但是总是在我离开的时候,才后知后觉,这是我的故乡。
沱江,它总是这样不停地流淌着。群山之外的一切事物仿佛都与它无关,它只惦记着把水流缓缓
地送去凤凰的每一寸土地、凤凰的每一户人家。这儿没有错落有致的红砖古厝了,只有耸立于岩石和急
流之上的吊脚楼。每次打它脚下过,心中总是颤颤巍巍的,生怕这几根被岁月和风雨侵蚀过的木柱会在
顷刻间折断……这样的噩梦时常出没在童年中,总让我担心得睡不着觉。
也是,故乡,就是这样一个放心不下的地方,连着它的风景和一切心绪。
父母离乡多年,每逢回去,总要去老屋前的土里扯一把辣椒。湘西人最爱辣,只要饭里伴着辣子
就能吃下好几碗。午饭总是最简单的,一碗油汤,一盘尖椒,我和爷爷也能吃下满满三碗饭。那时不知
何是海蛎?何是螃蟹?但是鱼没少捕,也没少吃。在鳜鱼白花花的肉上洒满几层剁椒和豆豉,再淋上特
制的酸汤……光是酱料往桌上一摆,就忍不住咂嘴巴。
那一把把辣椒藤带回厦门种,结出的辣椒却不如老家够劲。可能故乡的人吃辣,种出的辣椒辣,
连土也是辣的吧。连辣椒都不忍移根换土,又何况人呢?故乡的风景,在每个人的心里,是无可比拟的
吧。这是无法遗忘的,出发的站点。
这世上有许多漂泊在外的游子,有许多未能如愿返乡的旅客,面对文化差异的洪流在努力适应的
同时,心中总惦念着出发的站点,那里风景宜人,乡音袅袅……
草木皆有根,而人的根,正因如此,兜兜转转,也不会让人遗忘了它的美好。
此刻,手中的明信片,被我翻至到了最后一张。那是一簇一簇耸立于河畔的吊脚楼,在黑白两色的
风云中静静地伫立着。细细的木柱支撑着古老的建筑和凤凰的灵魂。
我似乎明白为何它们能千百年屹立不倒了。
因为,这是扎根的位置,是我们出发的站点,是风景无限好的地方。
人生总要经历许多站点,出发,漂泊,定居,归来……
每一处的站点,都值得眷恋,因它风景无限,因它温暖人心,因它不可遗忘,因它长留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