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四年级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简析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这是冰心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全文字里行间饱含了她对真爱和美的追求。这篇文章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花儿,流露出作者对儿童的喜爱,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这篇散文宛如一首诗,一首吟诵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诗歌;宛如一幅画,泼洒生机和快乐的油彩画;宛如一首歌,歌唱着鲜花与少年,歌唱着爱的主旋律,全文读来令人十分欢畅!
这一单元的三篇文章,都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感受童心、感受儿童的世界、感受儿童的智慧。联系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这应该是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苏教版这一类文章的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具体认知水平,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会本课生字。
(三)朗读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的行踪,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儿童多的句子。
(四)给课文分段,试着写段意。
三、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布置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
四、教学过程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分四步来实施: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感知、
(三)细读感悟。讨论交流
(四)达标检测(五)布置预习
(一)激趣导入:由导入的内容,让学生明白这是诗冰心奶奶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这篇文章与儿童。春天有关,激发他们的对文章的兴趣。
(二)预习检测
在检测时,我发现有的个别学生竟然把一句话读漏掉了几个字,我想,也可能是没有认真预习,也可能是紧张,但总的情况还可以。
(三)自学课文,完成目标1。2的任务
因为在检测预习情况时,发现同学们预习的情况还不错,所以在完成目标1。2的时候,我就没有花太多的时间
在这个时候,我本来是安排范读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注意倾听,有没有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在此过程中,注意正音,及,引导学生自我进行朗读评价。可因为我把时间看错了,担心时间不够,所以就省略了这个环节,
(四)讨论交流,完成目标3。4的任务
在学生读通读顺文章的基础上,细细品味文章。在这一部分我打算围绕两个问题来展开:
1、找出作者的行踪路线,目的是为课文分段服务的。
2是画出儿童多的句子,目的是下节课服务的,因为文中有句古诗: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所以必须把儿童多的句子找出来,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要把他们的这种个体差异转变为课堂中的教学资源,为我所用,让学生在小组成果汇报时,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文中这些句子很多,我想重点引导学生读好极具代表性的重点句段,去感受儿童的生机与朝气。]
2、①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
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
太阳的香气息。”
③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沿着……
在学生感受了儿童的多、儿童的生机后,紧接着切入本课的难点“冰心奶奶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五:达标检测
我走到学生中间巡视了一番,感觉还不错
六:布置预习内容
这节课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内容简析】
本课描述了一群像春天般充满活力的儿童,表现了儿童活泼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喜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9个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领会冰心奶奶为什么把古诗改为“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她眼中儿童的特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朗读配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画面引入,谈话激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你们到过哪些地方游玩呢?
2.同学互相交流游玩的图片或录像,说说在游玩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二、出示课题,据题质疑
1.齐读课题,简介作者。
2.质疑:“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什么意思?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儿童多处”指哪些地方?“我”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课文,可朗读,可默读,也可几个同学合作朗读。要求把课文多读几遍,读准确,读通顺。
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初步讨论疑难问题。
3.评价学生的读书效果,梳理学生的疑难问题。
四、学习生字、新词
1.用生字卡检查生字读音。
2.指导识记字形。
重点引导:匣(书写时先写横,再写“甲”,最后竖折。)
聚(下部中间一笔是“丨”,不要写成“亅”。)
隙(注意右边上中下三部分对正。)
3.认读新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大概 匆匆 海棠 树梢 释放
感召 旺盛 聚精会神 浑身解数
五、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后汇报:可分为几个部分?用“‖”标出来。
第一段(1—2):讲“我”看见许多孩子从颐和园出来。
第二段(3—8):讲“我”在颐和园内看到了许多像春天般充满活力的儿童。
第三段(9):讲儿童给我们带来快乐和生气,是永远的“春天”。
六、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读1、2节,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指名说说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3.汇报:
生1:我从“成千盈百”“挤”“一群接着一群”体会到孩子的多。
生2:我从“闹嚷嚷”“挤了出来”“飞涌出”知道这些孩子很兴奋,看出他们可爱的特点。
生3:我从“小天使”一词看出作者很喜欢这些孩子。
4.理解“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意思。
七、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评议。
二、细读感悟,体会感情
(一)学习第3至第8自然段。
1.默读,看看作者跟着儿童的足迹到了哪些地方,在书上做记号。(1.知春亭畔。2.去玉澜堂的路上。3.玉澜堂的院落里。)
2.找出描写儿童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冰心奶奶眼中儿童的特点。
①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孩子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
②讨论、汇报:从这些描写看出孩子的什么特点?(活泼、可爱。)
③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
④朗读3—7节。(个别读、小组轮读。)
3.学习第8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作者赞美的仅仅是春天的花朵吗?她到底想赞美什么?为什么说“别人看着也快乐”?
(2)讨论交流。
①因为在春天里,花儿和儿童一样,生机勃勃,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所以让“别人看着也快乐”。
②作者借赞美春天的花朵,来赞美生机勃勃的儿童。
(二)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有感情地齐读。
(2)思考:春游的时候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
从作者改诗句这句看出作者是什么感情?
(3)讨论、汇报。
①因为儿童像春天般生机勃勃,他们就像快乐的、流动的音符,到哪儿就会给那儿带来生机和快乐,跟着他们的足迹就能找到春天。
②从作者改诗句,并跟着儿童的足迹游园,可以看出她对儿童的喜爱。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小结文章写作特点。(描写人物注意群体、个体结合等。)
2.以“冰心奶奶,我想对您说”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或写话训练。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有感情地朗诵有关语段。
2、感受孩子的多、活泼、快乐、可爱、生机勃勃,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冰心对孩子的爱、对春天的爱、对美好景物的爱。
3、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体悟有关比喻句的内涵及精妙。
教学流程:
一、音乐激趣,引入情境。
1、听歌:《嘀哩嘀哩》。想“春天在哪里?”
2、语言训练:春天在 。
3、导课揭题:只拣儿童多处行
(1)“拣”什么意思?
(2)作者“行”了哪些地方?
二、听课文录音,随手画出作者的“行踪”。
1、学生听、画。
2、交流:
行踪: 香山归来 路过颐和园
挤进颐和园:知春亭 玉澜堂
3、解读“路过”:从“路过”一词你读出了什么?
4、生疑:既然“路过”,为何又“挤进”?
三、引出重点句段,引导多层面、多角度解读,并辐射全篇。
1、“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师:你从哪儿看出了孩子多?
师:读出孩子的多。
师:读下面的文章,也画出写孩子多的词句。
2、交流学生画的写孩子多的词句。
3、在交流中引导深入解读、多角度解读。教师依学定教,扣关键词句顺学而导:
4、师生对话
如:……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师:除了读出了孩子的快乐,还能读出什么?想像一下孩子当时的样子。
师:“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你读出了什么?讨论讨论。
师:太阳是温暧的、光明的、给人以希望的,人们把自己最喜爱的人说成“心中的太阳。”再读读,换个角度,看看从这句你还体会了作者冰心奶奶当时怎样的感情?
师:这句以太阳作比写得多好啊!请再读读第一段的这一句:
“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看看从这句你读出了什么?你觉得哪儿写得特别好就评点一下,可以动笔在文章空白处写写批注。
……
四、补充拓展,丰富积累
教师补充一些课外的有关佳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打开学生的视窗,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
师:在冰心的眼里、心里,孩子就是春天,孩子就是她心中的太阳。请看这些句子:
大门敞开着,里面坐着一圈穿着红红绿绿衣服的小朋友,远远望去,好像是一串美丽的花环!
——冰心·《再寄小读者》
季候上的春天,像一个困倦的孩子,在冬天温暖的轻软的绒被下,安稳地合目睡眠。
——冰心·《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五、自由选读自已想读的句段,配乐赏读。
六、师生赏读,相机点评指导朗诵。
附板书预设:
22、只拣儿童多处行
乐 ——冰心(爱)
活泼可受
生气勃勃
教材分析:《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情意浓、内涵深、语言妙。
设计理念: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充分展开师生对话,对话的过程就是师生精神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多层面、多角度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2、大语文视野。教师变一味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以一点带一面,走进冰心,文化学生。
3、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
一、导入
1、前天,***老师给大家上了《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近冰心,走进冰心的精神世界,跟随冰心奶奶的脚步“只拣儿童多处行”,去探寻颐和园的明媚春光。
还记得课题是从哪儿来的吗?
回忆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处,只拣游人多处行。”(出示②)
“游人不解春何处,只拣儿童多处行。”
生答,说说含义。
2、好,再读课文之前,我们先看看这些词语,(生看)会读的请举手,不会读的请再看看课文后面的生字表。现在都会读了?好,我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一读。
复习生字词。(出示③)
3、大家读得真好。现在请你回忆一下冰心奶奶到颐和园的旅行线路,谁来说说?作者行踪(出示④)
4、现在再请你读读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出示课题图⑤)
生自由说,教师引导、梳理。
你会问,问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你会思考,这个问题有价值。你真爱动脑筋。
怎样“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学贵有疑。”我们阅读要学会思考,思考的问题越有价值,就越容易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就越能深入地体会文章的内涵。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下面我们一起读课文,请大家默默的读,思考第一个问题:
二、精读感悟。
(一)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只拣儿童多处行”?(出示⑥提醒学生扣住‘拣’字)
1、自读思考,并说明理由。
友情提示:自学方法
我刚才看了一下,有同学找了一处,有同学找了两处,有同学找了三处,要找到恰当的句子,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也就是书要读得仔细,而且要开动脑筋想。现在同桌可以交流一下,找到同一处,说明你们英雄所见略同,找的不同要互相请教,是找错了,还是找漏了。
相信大家现在一定弄明白了,好哪位先来说说。
2、交流汇报,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以下根据学生课堂的生成,机动安排顺序)
(1)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出示⒁)
重点词:迎、挤
你真有一双慧眼,能把这句读读吗?谁能读得更好一些,同桌来帮忙。重读“迎着、挤进”。这是刚才找到的一处,还有吗?(生举手)真好,你们都有发现的眼睛。
(2)第三节,第一。(出示⒂)理解“座无隙地”
教学目标:
1、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字,要求掌握“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树梢、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学准备:
1、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颐和园的资料和自己春游的照片。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颐和园的图片、音像等。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受春天
1、播放MTV歌曲《春天在哪里》(配春天的画面)
2、让学生说一说对春天的感受。
3、理解课题。
①课题里面有个生字“拣”,谁知道“拣”是什么意思?
②“拣”字是怎么写的?(注意“拣”字右边要与“东”字区别开)
③“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什么意思?
谈话: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春天是草长莺飞的季节。看来,同学们都喜爱春天,春天来了,你们想到哪里去寻找春天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
1、选择自己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找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然后同桌或小组内交流,纠正读音。
3、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读,然后全班齐读。
4、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5、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对于学生容易写错的生字,教师书写给学生看,并指出注意的地方。
6、学生练习写生字、并组词;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三、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什么?课文的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2、了解颐和园。
①出示词语“颐和园”。
②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介绍颐和园。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颐和园的?找出地点变换的语句。
5、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四、学习第一段(1—2自然段)
1、自由读1—2自然段。想:作者路过颐和园,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是怎么体会的?
2、同桌交流。
(1)从哪些词语看出儿童很多?
抓住“成百盈千”“一群接着一群”“涌”“挤”等词语体会。注意引导学生说一说“盈”是什么意思,给“盈”组词。
(2)“小天使”指的是谁?为什么叫“小天使”?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
(4)介绍两句诗的出处:
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明
天荒地变吾仍在,花冷山深奈吾何
洗竹放教风自在,隔溪看得月分明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向游人多处行
开帘一寄平生快,万顷空江着月明
(5)作者为什么要把“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改成““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被儿童吸引,喜爱儿童)
(6)还从哪里写出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笑着……迎着……挤进……)
3、引导学生朗读1—2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读第一段后,回答问题。
(1)第1自然段主要写
(2)从等词语写出了孩子的多。从这些词语写出孩子的兴奋,表现了孩子的特点。
(3)作者把 比作,表达了对儿童的之情。
3、“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就告诉人们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具准备:
光盘、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22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指名读词语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过渡导入
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四、小结
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
教师引读课文。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12、学生讨论交流。
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板书:
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儿童到处总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教材分析
这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春游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和快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理清课文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 相关的教学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
2、板书课题: 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 忸怩 烂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 儿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第1、2两自然段,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片、资料、及朗读课文等。
一、过渡导入
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四、小结
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继续学习第三、四自然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气息与儿童的旺盛生命力。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片、教学、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一、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
教师引读课文。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12、学生讨论交流。
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具准备:
光盘、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22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指名读词语
3、学生质疑。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冰心奶奶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冰心奶奶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时,见到很多孩子。她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和园。随着儿童,她来到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看到了开得正旺的海棠花。)学生答后,板书: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
2、冰心奶奶要到颐和园去,怎样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的?(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二、讲读第二段。
过渡:冰心奶奶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和园,去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她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1、讲读第3自然段。
(1)自读,思考:在知春亭畔冰心奶奶看到了什么?
(2)交流。(很多孩子;谈笑、休息、游玩。)
(3)大屏幕出示第3自然段,引读。
(师引)“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生读)“座无隙地!女孩子……”(师引)“也有些孩子——(生读)大概是……”(师引)“湖面”——(生读)“无数坐满儿童……”
2、引读第4自然段。
(师引)既然知春亭畔座无隙地——(生读)“我们就沿着……”(师引)没想到,在转弯的地方——(生读)“总和……”(师引)“知春亭和园门口”——(生读)“大概是……”
3、讲读第5、6自然段。
过渡:迎着儿童的涌流,冰心奶奶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她看到了什么?
(1)听录音朗读第5自然段。
交流,品读。这几棵海棠开得怎么样?(开得多而密:开满了、密密层层、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开得旺,生机勃勃:喷、飞泉。春天不可抵挡的力量。)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2)范读第6自然段。提问:看着这些海棠花,冰心奶奶忍不住赞叹。她赞叹什么?
指导朗读。这两句话,用了两个感叹号。怎样读,才能表达冰心奶奶发自肺腑的赞叹之情呢?
(3)小结。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冰心奶奶在玉澜堂,果然看到了开得旺的海棠花,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感悟到春天的力量!
4、讲读第7、8自然段。
过渡:冰心奶奶正在赞叹春光和春天的力量的时候,孩子们围聚过来了。冰心奶奶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交谈的情景是怎样的?
(1)自读第7自然段。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要读出冰心的慈爱,女孩的忸怩,男孩的爽朗。)
过渡:看着开得正旺的海棠,看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冰心奶奶又想了些什么呢?
(1)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
(2)交流,并进一步讨论:花儿和儿童有哪些共同点?(需要人培育;活泼、生命力旺盛;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的风采;给别人带来欢乐。)
学生答后,板书:儿童活泼、花儿旺盛。
学生自由选择朗读方式,朗读7、8两段。
三、讲读第三段。
过渡:冰心奶奶在游览颐和园前,确定游览的思想:游人不知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那么,她游览了颐和园后,她的感受怎么样?她最想告诉大家什么?
1、指名读。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一定会找到春天的;儿童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儿童多处春光肯定美丽;儿童充满了生机,本身就像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春天。)
四、总结。
同学们,冰心奶奶在这篇文章中,详细而又真实地记录了她在游览颐和园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想。不仅赞美了春光,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和殷切的希望。
同学们,你们是人间最美好的春光,你们才是祖国的春天。让我们一起高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5至9自然段。
2、读一些冰心的文章,进一步了解冰心“儿童就是一切”的爱的哲学,体会她对儿童诚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