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案(通用5篇)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以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sky帮助大家收集的5篇校本课程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校本课程教案 篇1

关键词:数学;导学案;校本化;新课程;建构;课堂教学

新课程教学改革加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施力度,力主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改革。 从新课程已实施的多年来看,有些学校的确走在了课改的前面,而有些学校一直是应试教育的坚守者。 从高考应试角度而言,笔者认为暂时不能下定论,但是从学生长久的发展来看,适应课改的学校培养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建构的能力远远大于传统教学培养的学生,这才是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新课程教学改革着力点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从课堂教学来说,哪些方面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实施的关键呢?笔者以为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实施:第一,新课程课堂教学要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体现在以校本导学案为根本的学案式教学;第二,加强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训练时间的分配;第三,具有有针对性的、适合本校学情的复习教学设计。 本文主要谈第一方面,即在课堂教学中校本导学案的编制、实施和思考。

[?] 依据

校本导学案是校本化课堂教学的新型手段,相比以往传统教学教师从头讲到尾的课堂模式,其有诸多优点可供采撷。 其理论依据是来自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和实践教育家杜威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校本课程教案 篇2

论文摘要:精品课程档案是教学档案的一部分,从精品课程档案建设的现状入手进行剖析,指出了精品课程材料归档的范围,并就如何加强精品课程档案建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进行了论述。

论文关键词:精品课程;档案工作;教学资源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4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全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2003~2010年,教育部已经评选出国家精品课程3862门,同时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各高校实施校级的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从上到下,形成三级建设体系。

精品课程是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严格的教学管理与优秀的教学效果。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形式的原始记录,构成了精品课程档案。精品课程档案是教学档案的一部分,传统的教学档案多是纸质材料,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运行、验收等整个过程,其材料主要以电子文件为主。[1]精品课程注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使用,将课程的教学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在课程网站上与之有关的通知文件和课程共享资源,有效记录、保存精品课程档案,充分挖掘档案信息,对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有重要意义。

一、精品课程档案的内容

1.正确界定精品课程档案的内涵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档案内涵相当广泛,有体现精品课程建设过程的,如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申报材料及批准、中期评估以及结题验收、总结等;有体现教学共性资料的,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室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听课情况记录、教学工作总结、重要教研活动记录、教材建设、考试大纲、试题库、学生成绩等;但更多的是教师个性化的资料,如典型教案、多媒体课件、授课录像、教学研究项目和成果、教学心得、教学分析、教学效果的评价材料,以及从报刊、杂志、网络上摘抄或剪辑的文字资料或图片、声像资料等。

正确界定精品课程档案的内涵,是为了了解哪些材料属于归档材料。精品课程在申报、评审、运行、验收整个过程中,其材料基本以电子文件为主。如申请书及其汇总表格直接通过网络报送电子版,授课录像、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践指导、参考文献等教学资源制作成网页形式,只需报送网址。产生的纸质归档材料主要是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申报通知、正式公布年度精品课程函件以及学校签字盖章的精品课程申报表。网页形式的课程资源和实体资料两种都要储存备份。

2.按项目建设过程分类产生的归档材料

精品课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归档材料包括申报、评审、运行、检查验收等全部过程。

申报阶段的材料要求:“课程网站至少提供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以及至少3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且必须按照‘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制作,申报学校在申报平台上,登录‘精品课程工作网站’,录入本年度推荐的精品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学校名称、课程网址等信息”。

运行阶段的材料要求:“申报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后,要保证课程网站畅通,免费开放课程资源,不断更新上网内容,并要求“每门精品课程上网内容的年度更新(或新增)比例不得低于10%”。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类。有形资源包括教学内容、教材、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效果及特色、学校政策支持及辐射等指标,也就是说每项内容发生较大改变,其相应的材料也应做变更并归档。以师资队伍为例,如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工作发生变动,所在学院应及时填写变更决定,上交学校主管部门备案,并报送精品课程授予单位。无形资源是指蕴含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指导思想,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灵魂,有形资源正是这种无形资源应用于课程改革与实践产生的成果,如果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有所调整,其课程的教学理念也可能发生一些改变。

检查验收阶段的材料要求:“对于2003至2009年的国家精品课程,高教司将按年度单独进行复核,根据复核情况决定是否保留或取消其国家精品课程称号”。“在享受‘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期间,将其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全国各高等学校”。

二、精品课程档案建设现状

1.档案意识薄弱,职责不明确

在精品课程档案管理工作中,领导重视与否是关系到课程档案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项目申报阶段,由于时间紧,同时还有许多具体的工作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比较重视申报材料的填报,材料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准备得比较完备,而对精品课程档案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精品课程档案的搜集以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为主,以高校教学管理和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参与为辅,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档案训练,对档案价值和档案工作规律缺乏了解,忽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资源规范制度等教学档案基础工作,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原始记录没有及时收集、归档,当需要查询和使用时,无处可找。档案管理部门基本上你交多少,我管多少,对课程档案工作缺乏责任意识。

2.精品课程档案建设规范性、系统性不强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性的实践过程,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其档案建设也需从申报、评审、运行直至验收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但精品课程没有明确的建设周期,只有部级精品课程在文件中提出“荣誉称号有效期5年”,一些精品课程的运行过程中档案建设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而且由于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以网页的形式展现其教学资源,其档案资源以电子文件为主,传递过程中或因计算机网络等产生技术问题,一些课程的网站建设处于随意状态。

目前,高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规范主要限于校级,精品课程档案基本上是教学院部上交多少给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再移交多少给学校档案管理部门。且教学院部的文件(档案)二级管理没有统一规范,各部门、各院部自行建设,自行管理本单位基础资料。有的院部将精品课程档案全部移交给学校,既给学校档案管理带来负担,也造成查阅不便;有的院部将精品课程档案移交学校时,由于从档案形成到归档时间过长,部分主要材料遗失,致使精品课程档案建设的完整性、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三、精品课程档案的构建

1.强化档案意识

领导重视,将精品课程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增加投入,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增强精品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档案意识,档案工作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教师要注重收集精品课程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档案材料,并及时上交;稳定专职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明确管理职责

按照文件规定,精品课程档案的管理由申报学校存档。高校要加强对精品课程档案的管理,课程负责人及其团队、课程建设所在院部、教学管理部门、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各司其责,按照工作流程,使精品课程档案管理工作长期有序地进行。课程建设团队是精品课程档案建立和利用的最大主体,应指定专人负责材料整理、申报、汇总及归档,并将课程档案管理与日常的教学紧密结合;课程建设所在院部不仅要加强前期申报阶段的材料整理,而且要强化后期建设的检查、督促;教学管理部门要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通知文件,对精品课程档案建设定期检查和验收,建立考核与激励制度;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档案宣传,拟定精品课程归档范围,明确归档材料要求,加强对精品课程档案的编研,档案人员要充分挖掘精品课程档案内容,并能根据教学人员需求,将收集的文献资料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经过科学归纳、筛选、整理和集中,由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向三次文献加工发展,形成系统、权威、深层次的信息,使其具有实用性、时效性。

3.建立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流程,强化全过程管理

精品课程档案管理规范与流程的设计要符合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与要求,以每门课程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进行归档,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内容上要保持连续性和成套性,教学过程和建设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失。考虑到精品课程没有明确的验收要求,则更应当注重过程材料的归档。重要批复文件作为事件的结果可以先行单独存档,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并存,重要的声像文件如课堂教学录像可以以光盘的形式备份,网页形式的课程资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课程负责人和教学管理部门都应留有备份。

4.加强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

将精品课程档案建设与课程自身结合起来,以网络为载体,建立一个以共享、开放和立体化为特色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网络向校内外师生提供课程共享资源。一是对课程档案的文字、图片、录像等材料及时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教学系统平台运转,共同使用,把电子化归档和纸质材料归档保管相结合,提高精品课程档案的利用与效能。二是建立档案的实体资料库和网络资料库,实现实体资料库与网络资料库的双重储存。合理设计课程网络资料库的数据结构和界面,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环节和流程的特点,反映多形式教学档案资料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学档案。

校本课程教案 篇3

1.我国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控制研究

2.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回顾与展望

3.我国高等体育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4.论高师体育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

5.以职业为导向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兼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

6.我国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发展演变研究

7.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现状及结构调整研究

8.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结构状况分析与调整设想

9.高等教育大众化下体育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析

10.新中国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变迁与启示

11.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2.高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动态与分段管理模式研究

13.我国体育职业技术教育与体育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

14.论高师体育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

15.我国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规范性研究

16.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研究述评

17.建设体育强国时期高校体育本科教育发展态势分析

18.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困境成因分析——以江苏高校为例

19.20世纪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回顾与展望

20.综合性大学体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21.吉林省体育本科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22.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存在主要问题剖析

23.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展望

24.我国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设置与控制研究

25.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公共基础课设置比较研究——以江苏省普通高校为例

26.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与设置比较研究

27.美国大学休闲体育本科课程体系的特征及启示——以印第安纳大学为例

28.现行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29.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及其对策

30.地方新建体育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的研究

31.体育本科专业与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课程衔接研究

32.《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解读

33.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比较研究

34.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刍论

3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新旧两种课程方案比较及实施要点研究

36.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

37.新升格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设置探究——以钦州学院为例

38.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以河北省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为例

39.新疆乌鲁木齐市普通本科院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40.山东省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4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沿革

42.高校体育本科解剖学教材的发展演变

43.“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44.《全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本科)课程方案》之我见

45.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再思考

46.“体育强国”战略环境中应用型体育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47.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方向的设置及其目标体系的理论建构

48.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异态审视——以江苏本科院校为例

49.体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探讨——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例

50.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体操教材内容变更与设置的研究

51.关于体育舞蹈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考

52.福建省体育本科院系龙狮运动的开展现状与对策

53.关于调整体育本科专业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设置的探讨

54.浅析广西增设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必要性

55.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开设运动损伤学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56.河南省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57.论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师范性的缺失及加强

58.地方性大学体育本科专业结构优化与办学社会化的研究

59.新形势下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60.就业导向与职业发展:体育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61.论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62.我国体育本科专业分层次选方向培养的总体构想

63.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64.对我国本科体育院校布局与体育专业规模的分析

65.云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现状研究

66.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

67.美国体育学院本科专业培养计划解析

68.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69.辽宁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70.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学生学习现状及发展对策

71.对实施《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担忧与建议

72.体育本科人才的跨学科培养研究

73.对成人体育本科课程设置的分析与研究

74.江苏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

75.河北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

76.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

77.地方性大学体育本科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78.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培养规模现状分析

79.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体育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80.2003年部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创新与作用研究

81.复合型视角下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福建省部分高校为例

82.高师院校体育本科《人体解剖学》课程改革研究

83.体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84.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开办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85.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认知分歧探微及启示

86.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开设顶点课程教学研究

87.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88.美国休闲体育专业本科认证标准分析

89.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师队伍现状及发展对策

90.地方综合性院校体育本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三峡大学为例

91.2007~2011华东区高校体育本科专业增设现状及分析

92.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研究

93.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前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94.对《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质疑

95.对我国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

96.河北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

97.教学型本科院校体育教育功能定位及实现途径

98.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研究

99.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休闲体育本科课程研究

100.对新升本科体育系田径普修课达标考核标准的研究

101.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系列教材栏目设置与功能布局的研究分析

102.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布局研究

103.本科高校体育人才培养问卷编制及信效度初步检验——以重庆市为例

104.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前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05.我院设置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舞蹈方向)的论证报告

106.我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

107.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108.江苏省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教学实践现状

109.徐师大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专项选择调查与研究

110.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保障

111.生态理念下体育院校体育类本科就业的实证分析——以某体育院校2012级为个案

112.河南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查

11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实践解读与分析

114.江苏省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115.创新与超越: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发展路径探索

116.体育院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评价指标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117.安顺学院增设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118.对黑龙江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

119.河南省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设置现状研究

120.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中的问题探析——以齐齐哈尔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为例

121.关于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探究

122.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规范建设的思考

123.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课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124.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

125.高等师范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126.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案看武术课程的嬗变

127.体育院校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

128.我院设置新闻学本科专业(体育新闻方向)的思考与实践

校本课程教案 篇4

“合道德的教育”: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灵魂

教育应该“合目的”。我们不仅要分数,要升学率,更要学生的全面发展、特长发展、终身发展。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质量应该是全面的质量:学习性质量——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发展性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生命性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教育应该“合规律”。课程规律、教学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成长规律等,新课程实施中必须不断发现并创造性地予以遵循。

教育应该“合道德”。长期以来,本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被窄化为见“分”不见“人”的单一、机械、重复的教学活动,市俗化为“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的教育信条。这样的教育是不道德、甚至反道德的。“合道德”的教育不是不要文化成绩,也不是不要升学率,而是要用“合道德”的方式,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积极、快乐的环境中,在身心健康、精神愉悦的学习过程和充满自主、合作、探究情趣的校园生活中,取得好的文化成绩,获得高的升学率,把学生“明天的幸福”与“今天的健康成长”有机地统一起来。“合道德”的教育,就是要营造“合道德”的教育环境,造就“合道德”的教师队伍,实施“合道德”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培养“合道德”的有“大家之气、大家风范”的学生。

“道德课堂”: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载体

“课程”应该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总和,“教学”应该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过程,“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空间的有机整体。基于这样的理解与认识,我校构建了体现新课程思想的“大课堂”课程教学模式,即由“教室课堂”、“校园课堂”、“社区课堂”组成的“道德课堂”课程教学结构体系,有效地构筑了学生生命发展的新时空。

“教室课堂”:包括应考科目教学和公共科目教学两大系列,力求在针对性、主体性、开放性、创新性上形成突破,并从学校层面明确教学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安排、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彰显学科教学的规范和特色。

“校园课堂”:包括校本课程、学生社团、特长生培养、特色主题活动四大系列,是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终身发展而提供的丰富多彩的课程菜单。

“社区课堂”:包括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两个系列。每个学生每学段可以参加一个专题的研究,每学段第一周由年级向所有同学公布研究性学习专题,让学生进行选择,第二周学校根据选题情况组织开题。“社区课堂”利用节假日或在学期中穿插进行,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长阅历,锻炼才干,健康成长。

“综合素质评价”: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向标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新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校紧紧围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6个方面,即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对评价内容和等级标准,评价纬度及评价主体,评价程序及组织实施,过程促进及成长档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划设计。

将6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等级标准进一步细化,分解为6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60个三级指标。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均包括要素等级、维度等级、综合等级,以A、B、C、D 4个等级呈现。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年级评价、学校评价等多主体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为了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教育功能,我们将该项工作过程化、常规化。首先是注重过程的自我教育功能。一月评价一次,一月公布一次,形成激励机制。其次是采用“在过程累计的基础上形成学期评价”的方法,克服了“一次性评价”的局限性,给学生提供自我提高的机会。在过程促进的同时,注重成果应用。一是促进师生的自我反思,定期整理,分析各阶段评价的信息,及时、恰当地向学生、教师反馈。引导学生体验成功,正视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指导教师反思教育行为,深入了解学生的进步和不足,及时给与有针对性的指导,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用教育质量监控定期整理、分析评价信息,诊断学生发展、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学校管理评价结合起来,多渠道发挥它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导向作用。三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普通高中毕业标准的基本依据之一,凡有一项或一项以上基础性发展目标3年总评不合格者,不能取得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四是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总表将放进招生档案,作为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成长档案通过学生成长记录袋来记录,成长记录袋中包括每月的过程评价表,每学期的评价表,3年的总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突出表现的材料和其他有价值的材料。

为了客观真实地描述学生在校3年的成长足迹,并指导学生形成学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我校制作了《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学生成长指导手册》,每学年一册。其中“选科指导手册篇”从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简介,各学科课程配置方案、校园课堂和社区课堂开设方案及说明,选课原则及建议,选课须知及选课程序4个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了相关信息。“综合素质评价篇”则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方面指导学生关注自身特长和潜能,并引导学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共同信念的优秀集体”:

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关键

新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成败,关键在每一个参与行动的教师的认识程度与行为能力。我校紧紧抓住“强化共同信

念”与“提升实施能力”两个重点,努力建设具有共同教育信念的优秀集体,确保校本化实施国家新课程方案的全面成功。

在新课程实施之初和实施的整个过程,通过反复的学习、研讨、交流,在全体教师中,不断强化并牢固确立了3个共同信念:一是作为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不存在要不要改的问题,而是怎么改,怎么改好的问题;二是课程改革事关学生的终身发展,试验不得,试验不起,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要确保成功,就必须加强学习,加强研究,积极稳妥地推进;三是此次高中课程改革对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是挑战,更是机遇,谁抓住了机遇,谁就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了发展的先机。 转贴于

为了改变教师旧有的教育教学行为习惯,全面提高新课程实施的组织程度和能力,把共同的信念转化为每一个教师教学的具体行为和学校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便成为重中之重,我校的主要做法如下。

制度规范。我校废止了一切与新课程实施不相匹配的旧规章制度,提交并由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了体现校本特色的《江苏省邗江中学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整体方案》、《江苏省邗江中学新课程学科教学计划》、《江苏省邗江中学新课程背景下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的新规定》、《江苏省邗江中学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常规的几项刚性规定》、《江苏省邗江中学学分管理办法》等近50个体系化的教学规程和管理制度。为加强过程管理,实行基层单位周报制度,每周五下午五点前,将本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上交下周工作安排,学校汇总后交由相关主管部门进行评价并公布。这些制度有效规范了教与学的行为,形成了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评价机制,建立了适应新课程实施需要的教学管理体系。

研究引领。为了稳妥推进和确保质量,提倡全校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研究,人人做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扎实有效地开展全校性研究。一是科研课题研究。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按照“课题为载体,项目负责制,全校一体化”的思路,全体教师参加了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过有道德的课堂生活》和《主体性教学模式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等5个省级课题,以及“十一五”期间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校本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道德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等4个立项课题的研究;编写了《聚焦新课程》、《道德课堂》(上、下)、《中国古典诗歌读本》、《毛泽东和他的诗词》等20多本专著。二是构建新课程体系和制定教学规范的研究。《江苏省邗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江苏省邗江中学学生成长指导手册》、《江苏省邗江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江苏省邗江中学特长生培养实施方案》、《江苏省邗江中学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江苏省邗江中学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细则》等近20种体系化、规范化的设计与规程,立体构建和有效规范了我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师的教学行为。三是以“课堂”为重点的教学基本环节的研究。学校按照“读(阅读文体)—思(思考问题)—议(讨论交流)—论(阐述见解)”的课堂结构模式,先规范教师“入格“,然后再引领“出格”,形成教师各自的风格特点,确保新课程实施之初课堂主体性的落实。以“主体性课堂模式”研究为中心,狠抓“备课中学生活动组织设计”、“作业效率”、“考试效能”等教学环节的研究,提升了全体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环节新特点、新要求的理解与认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度。

校本课程教案 篇5

目前,校本课程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关键要把握好“校本和发展”二个方面,即应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发展。本方案自始至终贯彻这一思想。

评价内容

第一部分:整体评价

一、校本课程开发意义

1、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2、体现二个“有利于”。即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利于个性和特长的充分发展;体现学校的办学哲学,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1、前期准备工作充分性。主要包括学校情况分析、学生需求调查及民主决策等等;

2、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完备性。主要环节:情境分析、目标设置、组织与实施、评价与改进。

3、开发主体的多元化。主体是教师,同时可以吸收专家、家长、学生等参与。

三、校本课程基本构成要素齐全。主要包括《课程纲要》或《课程实施指南》,教学材料及教辅材料等。

四、课程目标的评价

1、课程目标的科学性。选择的目标必须是正确的,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

2、课程目标的个性性。关注学生个性和特长目标,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3、课程目标的现实性。重视学生需求,同时考虑到目标达到的可能性。

4、课程目标的完备性。在个性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国家基础教育总目标;形成目标系统。

第二部分:组织与实施的评价

一、课程构成要素的开发。

1、合理选择和确定校本课程的构成要素。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需要,合理选择和确定课程纲要、教科书、教师用书、练习册、实验基地、辅助材料等课程构成要素,使之配合协调。

2、积极开发确定的各课程构成要素,并且达到教学活动需求。

二、课程内容的组织

1、课程内容具有科学性,符合青少身心发展特点。

2、课程内容符合已确定的课程目标。落实素质教育,具有载体性。

3、课程内容安排科学合理,建立在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之上。

4、根据需要向师生提供教学活动有关资源。

三、合理选择课程的呈现形式。呈现的形式和内容相统一,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教与学活动的开展。一般应采用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隐性课程、选修课程等形式。

四、课程实施

1、广泛宣传。充分向学生、学生家长和学校有关教师介绍课程实施的要求和步骤,力求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2、努力实现学与教方法的变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与实践。

3、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重视创办学校特色。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实施教学活动。

5、教学时间安排合理。

6、形成同课程教学相配套的评价办法,并积极施行。

第三部分:课程的评价与完善工作的评价

一、课程的评价

1、教学实施中重视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渠道畅通。

2、制订并实施合理的课程评价方法。

3、有专人负责进行评价工作。

二、课程的完善

1、定期组织力量进行修订或重建,不断完善校本课程。

2、有专人负责进行修订或重建工作。

第四部分:课程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学校高度重视校本课程建设,明确校长是主要责任人,指定某处室进行日常管理工作。

二、成立学校课程审查委员会。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审定学校课程开发项目。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