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小编帮大伙儿整编的3篇中学化学教案。

中学化学教案范文 篇1

关键词:高中化学 学案教学 应用探讨

一、学案教学模式的内涵诠释及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分析

1、学案教学模式的内涵诠释

学案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经过改革与创新而形成的新型教学模式。所谓学案,即教师以教学和学习双重理论为总体指导,以二次挖掘教材和分析学情为基础[1],在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知识积累的多重约束下,将学习的目标、具体内容、总体要求以及学习方法等因素融入学习过程而编写的一个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究的方案。

在教案与学案之间,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差异:教案侧重于“教”,且具有相对封闭性,是教师的自用资料,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展以前无从知晓教师的实际教学意图,仅能处于被动的接收状态;而学案侧重于“学”;且具有相对开放性,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共享的教学资源。此外,教案教学模式以教师和课本为核心,侧重于关注教师讲课的精彩程度,而学案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核心,侧重于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性的培养。因此,相对于教案教学模式而言,学案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案作为教师的替代,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而教师负责提供相关的教学材料,依据接受的学生反馈,提出具体策略,进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推动学生利用学案和教材完成自主创新学习的教学模式。

2、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当前,随着我国教学规模的逐步扩大,教学模式由精英式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立足大众化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性的培养方法则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暴增所导致的教学内容繁多,与国家要求减少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从而迫切要求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进行改革。高中化学教学不可单纯的进行知识的教学,位于更重要地位的工作则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因此,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尽可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将学案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总之,学案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提供便利性的因素的考虑,侧重于规律性知识的传授,进而要求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完成自主性学习。

二、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上述分析,学案教学模式以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以解决当前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重点,因此,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天然气的利用甲烷”一节为例,将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界定为以下几方面:

1、创设条件、前期准备

在此环节中,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制定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此为学案教学模式的基本前提和首要出发点。在本节教学课程中,学习目标如下:(1)通过甲烷分子式的学习,初步掌握确定气态的烃分子式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2)复习碳的原子结构以及共价键的内容,掌握甲烷的结构式以及电子式的记法,培养想象能力;(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提升能源关注度。其次,为学案教学营造适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教师依据对学生自身能力的了解,将学生分为由3~5人组成的学习小组,并由组内成员推选出一名组长。教师从可用资料当中搜集出大量的教学资源,通过实际教学经验,编制出符合教学实际需求、具有高度启发性的优质学案,并且提前准备课堂教学所需的道具、模型以及多媒体设备等。

2、目标引导、依案自学[2]

由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应将制定好的学案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的适当时间范围内发放到学生手中,使其能够进行自主性课程预习。在课堂教学开展初期,教师花费1~2分钟时间,通过预先准备好的材料、道具等,营造适当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学生需根据学案的内容,逐个条目对比看书,并圈出难点、疑点,此过程大约占课堂教学时间的1/4。

问题:

(1)我们时常听见国家的一项重点工程――西气东输,谁知道在“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气体为何物?

(2)有谁知道在农村普遍使用的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3)当前,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新的能源,是什么?其实质构成是什么?

(4)通过什么实验可以确定甲烷的分子式为“CH4”?

3、组织讨论、疑点解答

当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阶段结束后,教师将在此过程中搜集到的有关学生自学的全部信息进行归类、总结,并一一标注于黑板,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自主性学习阶段,可以清洗的抓住课程的学习重点:

(1)甲烷的分子式应通过何种方法加以确定;

(2)甲烷分子在空间上的构成形式;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置于主动的、核心的地位,引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并按照学案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的营造出民主、和谐的分为,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并允许存在一定程度的“激烈争吵”。教师也要在适当的时机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帮助学生进行方式、方法的创新,同时了解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效果,依据实际情况调整课堂教学的进度和走向,同时搜集课堂教学反映出来的信息,为下一阶段的具体任务提供基础数据。

4、精讲点拨、总结达标

在小组讨论环节之后,教师依据学生反馈回来的疑点、难点信息,进行归类整体,并进行具体的靖江点拨,从而解答学生在自主性学习阶段产生的疑惑,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形成系统性的掌握。此环节中的精讲点拨与传统意义上的讲解存在区别,此环节的讲解是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小组讨论基础上开展的。同时,需要注意到:此环节的精讲点拨应以前阶段的反馈信息为基础,尽量不要脱离自主性学习和小组讨论,以便使学生能够较为自然的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要点,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并且产生深刻的印象。

5、课程小结[1]

课程小姐即要求学生依据学案的内容,将课堂所学知识整理成系统的、清晰地知识脉络,并从中提炼出重点的、有价值的思想或做法,意在提升学生的总结能力以及独立学习能力。

三、结语

化学课程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化学课程中引入学案教学模式,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将学案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具体措施:“创设条件、前期准备;目标引导、依案自学;组织讨论、疑点解答;精讲点拨、总结达标;课程小结”。应用措施的提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中学化学教案范文 篇2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化学;课前预习

合理运用“导学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知识的乐趣,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的共同作用,从而提高并长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导学案能指导学生做到有效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或不知道预习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化学课堂内容的学习。我们将导学案中课前导学提前两天发放给学生。对于课前预习的落实,在上课前我们会将课前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习情况,将学生在预习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教师便可以适当调整教案,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导学案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设置情景使学生能够积极“动手做、动脑思、动耳听、动口说”,从而调动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课堂上思维容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过程的依据。因此,怎样设计、设计好“指导”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就成为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为了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要求我们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难点、讲易错点、讲易混点;学生会了的不讲、自己能会的不讲、讲了还不会的不讲”。可是哪些知识点学生易错,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的,这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掌握,不能仅凭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教学经验来判断。

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发现更多好的思路。我们在教学中常发现,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有时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路讲给同学们,反而更容易理解,也更简洁。因此当我们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还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导学案导学应引导学生重视对教材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中学生已具备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但存在的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学生往往没有阅读教材的习惯。许多学生对教材的阅读仅停留在对字面的理解,往往忽略其丰富的内涵,这就要求在编写导学案时,要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问题设计为突破口,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及着眼点,使他们在阅读中读出快乐、读出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对化学反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是学好化学知识的关键。但由于化学反应现象的多样性和同时性,当多个现象同时出现时,学生往往只注意到表面的、较为明显的现象,只注意生成物而忽略反应物的变化或者相反,对现象的描述不全面、不科学,造成知识的错误或遗漏。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首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观察兴趣,设置恰当的情境,掌握好演示实验的最佳时机,让学生产生一种原来如此、满足的、成功的感觉,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由于化学实验的形象性和化学反应过程的抽象性比其它学科更为突出,且受学生形象思维层面和能力的限制,对观察到的现象往往囫囵吞枣,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忆这些现象,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通过现象分析本质,并进而发现更多更新的知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解释要循序渐进地设立一个个台阶,让学生自己一步步地走上去;对那些与教材描述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实验现象,不要轻易地否定,要通过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讨论,找出原因,并尽量再设计新的实验加以验证。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更新知识。不仅引导他们学习教材中的知识,更引导他们积累教材外的能力;不仅教给他们要有科学的方法,更要求他们树立严谨科学的态度。

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听讲。学生重点听什么?我认为,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上课听讲的重点自然就有了。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很难保证学生分分钟都在完全投入的认真听讲,因此重点听什么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没有保质保量的课前预习,学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效果。课前的导学案反馈也是对课前预习质量的监督。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今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应用导学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创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马文仓化。化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青海教育》,2013(4)

中学化学教案范文 篇3

1学案教学法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1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分析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果学生课前不预习,只凭课堂上听教师讲解,很难理解知识要点并较快吸收,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实施学案教学法,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学案提前布置下去,让学生课前按照学案的要求准备,容易理解的内容课前消化,不易理解或不懂的内容可以带到课堂上师生一起讨论,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1.2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学习缺乏主动性,课堂气氛沉闷。学案教学法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学案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

1.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课前布置学案内容,要求学生借助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阅资料,结合分析化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完成学案中设计的问题。这种形式,不仅能完成学案任务,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查阅专业书籍的能力。

2学案教学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2.1学案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设计学案是实施学案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课前,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结合实际设计学案内容,选取典型的、与实际紧密结合且学生有较大学习兴趣的案例。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设计所有学生能够完成的学案,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掌握分析化学理论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1学案设计要有科学性

设计学案时,一定要重点突出,难度适中,考虑到学生综合能力的不同,既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又要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教师的设计意图,较好地完成学案任务。

2.1.2学案设计要有针对性

教师设计学案时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选取与教学内容相符、贴近学生将来职业需求的案例。例如,针对高职药学专业学生,设计酸碱滴定法这一章学案时,引入某些药品的测定,要求学生查阅药品的测定方法、测定原理及应用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的依据。这样既达到了理论学习的要求,又能将理论知识较好地运用于实践中。

2.2学案的完成是关键环节

学[]案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课前要准备好学案项目、学案内容及问题等,于上课前一周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学案任务。课堂上,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指派代表回答学案中的问题。对有分歧的问题,小组间展开讨论,教师掌控课堂节奏与秩序;对于分歧较大的疑难问题,教师给予分析、引导、解释,使学生获得圆满的答案。最后,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对各小组的表现给予点评,对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发言不积极的学生给予鼓励,希望在下一单元的学习中看到其进步。

3体会

3.1提高教师综合教学水平

实施学案教学法,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药学、检验等专业知识,设计体现教学重点、难点,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学案,能很好地调控课堂教学氛围,组织开展学生讨论、师生互动等活动。因此,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促使教师加强分析化学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教学,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3.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学案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课堂上由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参与,由无趣学习转变为有趣学习;学生需提前预习学习内容,查找资料,归纳总结,独立思考,团结协作,不仅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而且增进了师生感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3.3调整分析化学综合评价内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