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心目中的太阳是谁?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是谁?是谁用乳汁哺育了我们?是母亲!这里是整理的9母亲的恩情优秀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背诵《游子吟》。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难点: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
教辅资源:挂图;生字卡片;
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
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
一、导入课文
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
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2、“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
3、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出示词语:针 注视 迟 著名 寸草 言孟郊 缝补 沐浴 生机勃勃
(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4、指名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
四、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词
2、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抚、摸、视、归”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3、老师巡视指导。
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比赛读书
对于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
你怎样记住这些字?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描红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3个字只识不写。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1、同学们,自古以来,人们都说母爱是伟大的。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是歌颂母爱的。说的就是唐代诗人孟郊感受母爱而作诗的故事。
2、板书课题,读题。解题:“恩情”,深厚的情意,恩惠。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写谁的恩情?
3、简介作者。
二、范读课文。
三、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圈生字,读准音,标出小节数。
2、小组讨论记忆生字的办法。
3、指名读字卡,齐读。
4、全班交流记忆生字的办法。
5、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小节,齐读。
6、齐读全文。
四、写字指导
1、学生书空笔顺。
2、观察生字的字形和在格中的位置。
3、指导描红。
4、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内容:学习课文。
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重点: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复习
1、认读字卡。
2、读词卡。
过渡:母亲的恩情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二、精读指导
1、指名读第一到二小节。
2、读后你想说什么?
1) 亲的恩情表现在她的行动中,出示有关句子(夜深了••••••缝着)。
(1) 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母亲的恩情?
(2) “夜深了”的“深”是什么意思?
(3) 从“一针针一线线”一词你体会到什么?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2)母亲的恩情还表现在语言上,出示句子:她望••••••
(1)小朋友们请看图,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后,母亲每天都在挂念儿子,盼望儿子回来。母亲的恩情多么感人啊!
(2)谁能说说为什么孟郊看到母亲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就湿润了,他会想些什么呢?
1) 出示图三,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读课文。
(1)他看到了什么?
(2)他想到了什么?读有关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出示句子: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恩情啊!
这一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3是啊,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
1) 指名读四、五小节。
2) 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从“50岁”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3)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作者用吟诵诗歌的方
去赞美母亲,就叫《游子吟》。
4) 谁想吟诵这首诗?指名读。
5) 指导理解诗意。
6) 齐读全诗。
7) 这首诗中的母爱是那么平常,又那么伟大。千百年来感染了
无数游子之心。这首诗也成了千古传唱的佳句,让我们记住它。背诵全诗。
三、指导朗读全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从第1、2句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孟郊要出远门)你知道他母亲是怎么做的吗?(板书:缝衣一针针一线线不知什么时候回来)教学:缝补针线
3、看图1:请小朋友看看图再读读书说说你又看懂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为什么?(从点的油灯可以看出她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地缝着一线线地缝着,从母亲的神情也可以看出她在想:孩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4、看了图,我们对这段话的意思体会得更真切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这段内容就是写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谁来读读这句诗?
(2)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3)齐声读读
5、比赛读第一节: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
教师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3、读第三、四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多了白发眼睛湿润)从“孟郊看到母亲的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你想到了或明白了什么?
提示: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
4、看图2,谁能说说自己对第二自然段的体会?(看母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分难舍!他们的深厚亲情太感人了)
5、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诗中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谁能有感情地读读
(2)谁能说说“意恐”的意思?
6、、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齐读
三、学习第三节
1、出示图3,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三节
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这句话中把太阳比作什么?又把小草比作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能读出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
有感情地读这句诗
5、这首诗是孟郊什么时候写的?齐读第四节。
6、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7、读了这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恩迟言寸著”这些字可以用熟悉的字来记一记。
2、指导写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1、抄写这节课所教的字
2、把《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和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具准备:
字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2、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
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2、出示生字、教认
3、“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4、出示:针 注视 迟 著名 寸草 言 孟郊 缝补 沐浴 生机勃勃 了
(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
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2)带读,开火车读 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6、指名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
7、比赛读书
8、对于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词
2、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抚、摸、视、归”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4、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5、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1、抄写今天教的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从第1、2句你读懂了什么?(板
教学过程
书:孟郊要出远门)你知道他母亲是怎么做的吗?(板书:缝衣 一针针一线线 不知什么时候回来)教学:缝补 针线
3、看图1:请小朋友看看图再读读书说说你又看懂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为什么?(从点的油灯可以看出她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地缝着一线线地缝着,从母亲的神情也可以看出她在想:孩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3、看了图,我们对这段话的意思体会得更真切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这段内容就是写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谁来读读这句诗?
(2)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3)齐声读读
5、比赛读第一节:指名读 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送儿 天天挂念 早点回来)
教师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3、读第三、四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板书:多了白发 眼睛湿润)从“孟郊看到母亲的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你想到了或明白了什么?
提示: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
4、看图2,谁能说说自己对第二自然段的体会?(看母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分难舍!他们的深厚亲情太感人了)
5、这幅感人的情景就是就是诗中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 谁能有感情地读读
(2) 谁能说说“意恐”的意思?
6、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齐读
教学过程
三、学习第三节
1、出示图3,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三节
3、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这句话中把太阳比作什么?又把小草比作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能读出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
有感情地读这句诗
5、这首诗是孟郊什么时候写的?齐读第四节。
6、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7、读了这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恩 迟 言 寸 著”这些字可以用熟悉的字来记一记。
2、指导写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这节课所教的字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读课文
2、《游子吟》这首诗你也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比赛读。
二、指导背诵
1、看图背诵这首诗
2、同座位点背
3、指名读,齐背。
三、读《补充阅读》上的相关文章
四、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补( )摸( )针( )恩( )
扑( )漠( )什( )思(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 )着身上的衣服,( )着那又( )又( )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 )不就像这( )?沐浴着( )的小草,无论怎样都( )不了太阳的( )啊!
3、默写《游子吟》这首诗。
4、学了这篇课文,你此时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用两三句话写下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古诗,背诵《游子吟》。了解《游子吟》的意思。
2、通过朗读抓重点句,体会母亲对孟郊的关爱和孟郊对母亲恩情的感念。通过反复吟诵,启发想象,唤起学生对自己母亲的感恩,懂得从小要尊敬、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情读文、读诗,背诵古诗《游子吟》。
难点:在关键词、句处反复诵读,体会、想象,感受母亲对孟郊的恩情和孟郊对母亲恩情的感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母亲的恩情》。孟郊在50岁那年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出示)谁能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在这首诗里,孟郊称自己的母亲为——(板书:慈母)
二、潜心读“事”,会心谈“话”感受母亲的恩情(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慈母呢?让我们来看看孟郊要出远门时母亲为他做了些什么。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2、交流:母亲为孟郊做了什么呀?
相机板书:缝衣
送儿
3、体会“一针针一线线”
描写母亲缝补衣裳时课文中哪个句子最让你感动?请你认真读读第一自然段,划出这个句子。
交流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你为什么觉得感动?
读读词语“一针针一线线”
4、体会母亲缝衣时的心情
孟郊的家乡有一种习俗,家里有人要出远门时,母亲或妻子就要为出门人做衣服。如果针脚越细密,出门人就会越早回来。
儿行前里母担忧,孟郊母亲心里多担心啊!她想,(出示句子)母亲想的只是让孟郊早点回来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母亲还会想些什么呢?你能通过朗读表达这种担心吗?
体会“忙着”。
这一段中还有什么地方令你感动?(出示: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
难怪孟郊要这样写:(指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5、体会母亲说的话。
出示句子: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母亲对孟郊的一颗什么心?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好这句话。
母亲的话,孟郊听懂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齐读“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里。”
小结:是啊,为儿缝衣,为儿送别,母亲为孟郊辛苦操劳,又增添了白发,让我们齐读一、二自然段,再来感受一下母亲的恩情。
发自内心地读一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孟郊对母亲的感念。
孟郊告别了母亲,独自一人上路了。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生接读)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他发自肺腑地想:(出示句子)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啊!
你能把这个带问号的句子改成带句号的句子吗?意思不能变。
有了太阳的光辉,小草可以————————
有了母亲的慈爱,孩子可以————————
是啊,当你饿了时,妈妈————————
当你渴了时,妈妈—————————
当你生病时,妈妈————————
母亲的慈爱就像太阳的光辉一样温暖。想起了母爱,我们心里就涌起了一股暖流,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这就是古诗中所说的:(指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想想,报答母亲的恩情,我们可以怎么做?
(预设:妈妈渴了时,我可以为妈妈——————
妈妈累了时,我可以为妈妈——————
…………)
母亲的恩情我们可以报答,可是我们为母亲所做的,跟母亲为我们所做的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因为母亲的恩情(板书)恩重如山,情深似海。
四、情感迁移,诵读古诗(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习第五自然段。
引读:正因为母亲的恩情恩重如山,情深似海,所以母亲的恩情孟郊——
出示《游子吟》,读。
2、情感迁移。
学到这里,我们明白了,原来孟郊母亲对他的爱,就体现在缝补衣裳这样的小事中,就藏在临别时那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中。这样的事,这样的话,孟郊的母亲会做,会说,我们每个人的母亲也都会做,会说。看来,诗中的“慈母”不仅写的是孟郊的母亲,他写的还是我们每人人的母亲。想像你母亲带着微笑的慈祥的脸,轻声地读一读这首诗。
感情朗读这首诗,送给自己的母亲。
默默记,指名背,把这首诗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
3、拓展:在你的成长中,你还得到哪些人的恩情?用上“忙着”来说一说。
(预设:在我生病时,——忙着————
下雨天,——-忙着————
每天早晨,——忙着————)
五、作业
1、背诵《游子吟》。
2、搜集有关母爱的古诗、歌曲、名言、短文,和妈妈一起读一读,唱一唱。
板书:恩重如山
母亲的恩情
情深似海
缝衣
慈母
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