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论文(最新7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本文是勤劳的小编帮助大家找到的初中地理教学论文(最新7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初中地理类论文 篇1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优化初中地理课堂之我见

关键词:挖掘 借鉴 表演 竞争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能力,知识就成了死水枯木。能力的高低,归根结蒂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这就要求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夯实,对各知识点的学习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改变 为此,我借鉴其他学科的一些特色,有效地融入地理课堂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

一、进一步挖掘视听素材,提高地理课的艺术欣赏价值

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的过程中讲解讨论理的时间不宜过长,难度过大,否则会造成老师领着几个学生在动,大多数学生不是不动就是乱动。可适当精选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和风光片作为欣赏和调剂很有必要。比方讲亚洲地形时,选择播放刘欢和韦唯演唱的19xx年亚运会主题曲《亚洲雄风》,并把歌词打在投影片上,让大家一起跟着唱,唱过后乘着学生的兴奋点马上利用歌词来和学生一道分析亚洲地形的主要特色。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篇2

在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地图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工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图形教学上,可以运用地图这项工具描绘出很多地理图像,例如:统计图、景观图、示意图等等,在多数时候也是地理教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上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教师如果能够对这些地理课程教学特点加以利用,就能够使学生充分直观的认识到地理课程内容,并且能够掌握地理课程中的空间分布规律,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掌握各要素之间存在的联系。因此,作为地理教师要足够细致的发掘教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到地理教学活动中,将地图等地理工具进行灵活有效的利用。

2.利用举例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热情

地理课程的课堂教学可以以一种灵活多样的举例模式来进行。例如在学生学习欧洲各大地形体系中时,可以了解欧洲各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形式,并且通过掌握国家的大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时,教师就可以列举一些国家的自然、经济风土人情,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学生充满了解的好奇心,从而提高课堂的活跃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综合能力。通过对列举世界各大地震板块和火山分布的知识点,来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板块与火山分布的对比,找出各自特点的关联关系。使学生很快很容易就得出板块交界处就是火山和地震的密集区这一知识点。又如:在讲解我国各个地区的地理差异时,就可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西游记》中“过火焰山”的相关情节,并向学生提问:你知道唐僧师徒千辛万苦要过的火焰山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吗?这样,在瞬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也会很愿意举手发言,教师再趁热打铁,引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相关地理情况与知识等,就可以很好地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气温、气温带以及气候特征等知识点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校当地的天气或者某一时间段内当地气候的变化等,为学生进行细致、详尽的讲解,这样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更便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其学会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地理问题与现象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会使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有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发挥自我思考的能力,促使其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升,这就突出了新课改下要求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

3.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充分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篇3

教学过程的颠倒及形式的转换致使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反转课堂教学的实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的个别化、自主化、探究性学习并且使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形式,变课堂为师生交流互动、探究学习的场所。相比于被动式的传统课堂教学,反转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新特点:

1.1教学形式的转变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最新7篇)

1.2角色的转换

1.2.1教师角色的转换在反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反转课堂教学中的指导者与促进者。教师仍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推动者,但却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教师在这种教学形式中只是知识学习的中介,在学生的交流互动与学习中,当学生需要帮助时教师再给予必要的指导与支持。

1.2.2学生角色的转换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去学习知识,教师对学生的授课与指导基本是“一体化”的模式,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往往被忽略。而在反转课堂教学形势下,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学生在课后可通过网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自定步调学习,在课堂的学习与交流中要有学生的参与性。在反转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1.3课堂内容及时间的重新分配

在传统课堂中,课堂时间主要为教师讲解内容,而在反转课堂教学中课堂主要为学生进行交流互动、问题探究,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时间减少,学生则拥有更多的学习活动时间。在这种形式下,原有课堂讲授的内容被转移到课下,从而更合理地分配了时间。

2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反转教学的作用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最新7篇)

3结束语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篇4

一、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对知识的认识

学生思维的调动首先就要通过提升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在很多情况下提问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素。精心准备的问题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敏捷性。精心准备的问题相当于为学生制作的一个磁力场,以教师为导体,联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内� 然而学生的求知欲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部分,只有新鲜、奇怪、具有悬念和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记忆变得活跃从那进行更好的学习。

例如:在第八年级的初中地理上册中教学的《中国的自然资源》,当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土地资源特征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提问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发挥自己无穷的想象力,如:对于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人均相对较少的特点,请问该怎么做呢?那么在后备耕地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应该怎么提升农业生产等的问题呢?请同学们快速的思考,迅速的回答出来。待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迅速做出肯定或者是否定或者是及时的进行补充。这样的做法,使得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变得顺畅,也加快了思维的灵活度。通过自己的大脑对问题的分析,从而得出与书本上相似的结构,当学生在获得了喜悦感和成功感的同时还能不断的提升对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分析能力,以便于增强雪上创新思维的敏捷性。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从而协调发展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认知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情感的投入和交流的过程平等[2]。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唯有关注和注重学生的情感,方能促进学生在“知识、情感、意念、行为”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教师在教学方面,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知识的的传授以及技能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其实,学生在学习上以及实际生活中是渴望得到尊重、肯定、平等的,对于老师来说,希望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教师应该在教材中去挖掘能够培养和感染学生情感的部分内容,然后分别在情感和形象上进行加强润色,加强学生在学习上投入情感,促使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从而获得体验学习的积极情感。例如:北京古老的故宫、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有雪域之称的青藏高原、千姿百态的雅丹地貌等等,这些对地方生动形象的描写,深深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那些地区产生崇敬、赞美喜悦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内容的以及我国的地理环境产生情趣和热爱。

例如:在教学《长江万里行》时,首先教师要结合长江沿岸的地理特点,介绍长江沿岸各省的气候、生态等特点,并结合长江的水资源开发,从而积极引导学生收集长江沿岸各省的资料,以开展主题为《长江知多少》的活动,此时此刻,同学们的内心已燃起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便会在课后积极的找寻资料,或者是查看相关的硬碟、图书,精心的准备这次活动。实际上,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而且在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有趣、愉快的氛围里尽情的学习新知识和培养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清楚了有关于长江的任何故事,也对长江的过去和未来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展望。这样的学习过程,在教师轻松、学生愉快、课堂和谐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

三、结合地理学的特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充分利用地理图册

形象的地理图册能更加直观的反应出地理事物以及地理规律,这也是地理知识的第二种语言。准确的利用地图册能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例如让学生学习“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时候,根据其地形的颜色变化,找出三种颜色的分解以及相应的高度,通过自己的分析、联想、概括,在其中寻找出地形的本质特征、属性以及内外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我国东低西高的地势以及了解分三级阶梯的特省,而且还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

(二)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地球上的万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气候、位置、河流以及工农业、资源等,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总而言之,地理具有综合性。老师咋教学中,善于使用比较的方法,对地理知识进行相关的调整、梳理、提升,不断的解释现实生产与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例如:黄河与常见之间的比较,气旋与反气旋之间的比较,通过找寻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不同概念的理解,以便于提升学生的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

四、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一)教师需要树立起“生活地理”的教学概念

地理学科中包括了自然、社会等等很多的知识,其内容覆盖面十分的广泛,其所蕴含的知识覆盖面也十分的广。在其中有很多知识都不是用枯燥的文字就能够让学生明白的,它所要构筑的立体空间也不是平面图画与文字所能够构筑的。生活中有许多的东西都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地理知识和分析地理问题。因此,我们地理教师就必须要养成“生活地理”的教学概念。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够过于的依赖于教材,也不能够迷信教材,我们必须要尽可能地将生活中的素材引入课堂,让学生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去认识地理,同时还能够将课堂中的知识在生活中进行运用,例如出门后如何分辨东西南北,了解家乡各种信息等。只有有效的将地理知识与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才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感知身边的地理现象和事物,从而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运用生活经验分析地理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范文 篇5

经过初中地理的教学工作,作为教师的我发现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明显的问题:首先是学生的地理成绩两极化,中间存在断层的现象,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我发现,学生成绩的好坏与他们的兴趣相关。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比较感兴趣的,能主动学习,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的态度,认真听课。对于那些没有兴趣的学生而言,地理的学习就显得比较枯燥了,课堂上他们多表现为一言不发,精神和注意力基本不在我们所讲授的知识上,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学生成绩低下,所以成绩的好坏与兴趣息息相关。作为初中的地理教师,我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着重激发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知识的兴趣。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在实际的课堂中通过设置疑问的方式来实现,初中生的年龄多在十四五岁之间,对于事物都存在着一定的好奇心,所以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也是比较感兴趣的,这样就能够抓住他们的兴趣点,从而激发他们对于地理知识的兴趣。为了解决他们的疑问,就会在实际的课堂上积极听讲,这样就能提高地理的课堂效率。在实际的课堂中我们可以提的问题有:结合生活现象,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呢?一年四季的变化时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出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现象呢?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是都与我们所要学习的地理的知识息息相关,学生就能够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就能够提升他们对于地理的兴趣,这样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的。

二、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所 对于地理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课后布置一定的题目让学生去完成,这样虽然也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要想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实际的课堂中,我们可以在课程之前进行精心备课,设置好相应的教学任务,根据实际课堂的问题设置不同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课堂进行之前能够怀着问题去思考,这样在整个课堂中学生就能够比较认真地听课, 我们还应该根据不同的问题来调动课堂氛围,只有保证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程度才能够得到提高。地理本身的学习就是比较单调无趣的,所以要想更好地完成地理的教学任务,我们应该在课堂的丰富性的问题上下工夫,这样才能显著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丰富课堂的措施有很多,比如让学生进行分组式的学习,初中的学生好胜心比较强,所以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其中,通过各个小组之间比赛性质的教学,大家就能够更加乐于去学习,教学的质量就有保证。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教学,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来说,除了上述一些综合性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新的教具来完成教学任务,如今科技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地理课程的教学我们不再是只有地球仪教具的时代,多媒体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教学,我们可以将其放到我们的教学中,多媒体有着众多的技术和优势,这样我们可以好好地利用这些优点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地理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来制定更加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保证地理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

初中地理类论文 篇6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

1-2-1 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

1-2-2 学位论文的重要性

1-2-3 选题的重要性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1-5-2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1-5-3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技术路线

2-2-1 研究思路

2-2-2 样本获取

2-2-3 样本分类

2-2-4 分类说明

第三章 近十年地理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3-1 研究数量变化

3-2 研究领域分析

3-2-1 研究领域以中学地理教育为主

3-2-2 研究方向重教学与课程,轻教师与学生

3-2-3 研究领域广泛

3-3 典型性选题分析

3-3-1 新课程理念

3-3-2 教学模式探究

3-3-3 教学目标

3-3-4 课程研究

3-4 五所学校选题特点

3-4-2 东北师大的论文选题注重非知识性目标

3-4-3 华中师大的论文选题教学理论研究比较突出

3-4-4 陕师大的论文选题注重在传统中寻求创新

3-4-5 北师大的论文选题注重案例研究

第四章 地理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主要问题

4-1 选题避重就轻,存在畏难心理

4-2 研究对象针对性不明确

4-3 部分选题缺乏创新性

4-4 论文题目相似,研究程式化

第五章 提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质量的培养对策

5-1 加强基础理论学习

5-2 注重教学实践研究

5-3 完善导师组建设

5-4 抓好论文开题报告

5-5 做好问题调查反馈

5-6 促进合作交流学习

第六章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存在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篇7

实施合作学习前应选择恰当的地理教学内容。教师要认真研究地理教材内容。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了较丰富的教育内容,我们广大教师要“吃透”整本地理教材的内容。老教材客观性的内容比较多,实际让学生动手能力的章节很少。目前,正在试用的新编教材很好地改变了以往死板的教学内容。新编教材的核心是“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教师要培养学生多观察的好习惯,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内容,把课本带进我们的生活中去。现在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有的省份雾霾天可以持续半个月。我们一定要倡导学生爱护环境,这不只是对我们自己负责,更主要是的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蓝天白云和纯洁的水资源。因此,广大教师要认真研究地理教材,合理科学地把课本内容传授给广大学生。

二、营造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 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指挥者要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和考虑问题。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师高弟子强。”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地理教师是地理教育目标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地理教师应不断自我完善。有的学生

三、个体尝试

在地理课教学中,利用信息教育技术搭建互动平台,有助于增大互动的频率,增加课堂容量,进而拓宽交流互动时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学《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内容时,由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比较复杂,所以可以利用多媒体大屏幕用不同的颜色,通过闪烁来逐一展示十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同时显示各种气候类型的名称。这样,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在短时间内掌握十种气候类型的大致分布;然后,通过对比显示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来加以区分辨别。同样再将容易混淆的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对比显示出来加以区分;同时显示对比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等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气温和降水的异同来分析它们的不同点。这样,运用信息教育技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增加了互动的频率,不仅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组内合作,感受合作学习的意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还要让学生从根本上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能利用自己的主动性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性,教师可以从旅游景点的介绍、各个地方不同的特产等对学生进行兴趣的激发,使他们能以高度的热情来进行互动。地理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思考,只有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他们在面对地理问题时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随着学生地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分析能力,这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地理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要使学生口头表达对地理问题的看法能流利地表达出来,在对地理问题进行阐述时也能用文字有条理地写出来。例如,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长江大堤上的“万寿塔”塔基为何要“建”在九米多深的地下?你知道原因何在?从中可以揭示哪些相关的地理知识?这个问题刚一提出来,学生都感到疑惑,地理课上怎么会给出塔的问题,万寿塔和地理知识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能使学生快速地对课堂教学充满好奇,提高了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地理知识进行分析,他们积极地讨论之后,得到了如下答案:万寿塔的塔基原本是在高出河面数米的江堤上,因为长时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并超过塔基,为了保护塔身免受江水浸蚀而在四周筑土叠砖,年复一年,四周越来越高,塔基便“越陷越深了”。那么,这个原因本身又是怎样形成的?这就可以联系到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点植被情况:长江上游多穿行高山深峡之中,水流湍急,落差大,植被情况相对较好,即便有泥沙入河,也因流速快而不能沉积。中下游河道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使流速减缓,必然使泥沙沉积,抬高河床。通过“万寿塔”塔基低于地面这一普通现象,引发学生进行地理方面的逻辑思考,从而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

五、通过学生反馈信息反思自己教学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负责知识的输入,学生负责知识的接收,属于单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的传输。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完全了解。在没有针对性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属于盲目性的,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全面发展全民素质的同时,对学生的素质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使他们能有效地获得知识,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反馈调控。通过多种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如,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利用课前小测验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真实有效的反馈调控,教师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巩固和强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的表情来对学生形成信息反馈,从而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六、结语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