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论文范文精选13篇

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战略管理论文范文精选13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战略管理论文 篇1

针对企业文化而言,其核心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一直都是企业生命力的主要基本点,同时也是企业在管理理念上客观存在的必然。企业文化的主线就是企业思想,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主要指的就是企业的社会使命和企业责任,企业战略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制约,并且会以企业使命为主要依据。在大多数企业中,不是所有员工都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全领悟企业新的发展战略和新的经营思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企业所有人员如何齐心协力地往前走,就需要用企业文化来引导。一方面,企业文化要是做的很好,企业就会比较注重对员工的物质激励,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财富最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在文化管理的过程中,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对营造精神文化氛围的一种追求,通过情况管理和使命的认定,进一步满足人们对财富最大化的追求,让企业所有人员都能够认识到在企业工作的价值,所以,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2企业文化对战略管理产生的影响

企业文化在企业日常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表现在对员工道德的约束上,同时还能够对员工的工作规范准则进行约束。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的主要体现,而员工就是对企业形象进行维护的重要因素。在企业中树立并积极宣传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比较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并把企业文化置于员工价值观之上,让员工时时刻刻感受到自身就在一个优秀的文化企业环境中,对企业优秀文化进行自觉的学习和感受。在日常工作中,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并把企业形象放在前面,关注企业的价值观念,遵守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制度,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企业的战略管理,促进企业管理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时,其最高的宗旨就是企业的利益。

企业文化的推广能够使企业员工把保护企业的集体利益作为自身工作的最高要求,并在工作中延伸企业文化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含义,以促进企业战略管理的制订。企业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促进员工对企业组织的归属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积极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有效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为企业节约了人员摩擦和沟通的成本,为企业各项经营管理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3结束语

在企业战略管理中,企业文化具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且能够把企业文化当成重要的资源,宣扬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企业的战略得以制订和实施。

战略与管理论文 篇2

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公共部门开始关注战略管理思维和重视战略管理途径。本文首先对发展较为成熟的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进行较为详尽地解读,结合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的比较分析对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理论选择进行论述。本文认为,公共部门应该在科学借鉴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合理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战略管理理论。

关键词:公共部门 私人部门 战略管理

20世纪80年代以后,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社会环境,公共部门管理者逐渐意识到运用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近年来,对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实施,在模式、过程和方法上,学者们都有过较为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理论的探讨却显得比较欠缺。虽然,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是不同类的组织形式,尽管公共部门兴起战略管理有着自身的背景和原因,但是,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较为成熟,指导的战略管理实践活动也比较成功。公共管理者们应该认真分析和解读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借鉴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精髓,并能结合实践不断创新和完善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理论。

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私人部门战略管理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兴起的,战略管理实践发展至今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管理理论;以资源、能力、知识为基础的资源基础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

(一)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钱德勒于1962年出版了《战略与结构》一书,揭开了企业战略问题研究序幕。在这部著作中,钱德勒首次分析了环境―战略―结构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企业战略应当适应环境变化并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随着战略变化而变化。随后,学者们对战略构造问题的不同研究形成了两个学派:“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尽管在这一时期,学者们的研究方法和主张不尽相同,但其核心思想都是一致的,我们称之为“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其主要的思想和观点主要体现为:企业战略的基点是适应环境;企业战略的目标在于提高市场占有率与赢利;企业战略的实施要求组织结构的变化与适应。

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提出和分析了环境与战略之间的关系,对于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卓越贡献。但是,该理论也存在不足之处:该理论仅从现有的产业市场出发,要求企业所要适应的环境实质上是已稳定的产业市场环境。这很可能导致企业所追求的市场生存与发展空间将十分有限,并且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处于被动追随领先者的困境之中;该理论只是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即现存的、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环境来考虑企业战略问题,这可能会引发企业非理性的扩张欲望和扩张行为。

(二)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波特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竞争战略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战略管理理论在企业竞争环境分析和选择的不足。该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黑箱”,是同质技术上的投入产出系统,且企业资源可以自由流动,在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相对不确切的技术关系。

很显然,与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相比,竞争战略管理理论在分析产业竞争环境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强调了分析产业结构竞争环境对于制定竞争战略的重要性。然而,同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一样,竞争战略管理还是缺乏对企业内部条件的考虑,特别是内部差异的考虑。因此,对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它还是无法解释。比如说为什么在一些不是十分具备吸引力的产业中仍能有盈利水平很高的企业存在着?为什么在同一产业中,各企业的盈利水平会彼此不同?

(三)以资源、能力、知识为基础的资源基础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信息技术与全球化的带动下,公司竞争环境的变迁与过去相比更加快速且激烈,因此公司对于外在的竞争环境的分析和掌握也比过去更困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目光从关注外部市场环境转向关注内在环境,特别是对自身独特资源和知识的积累。因此,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在对主流战略管理理论的反叛中应运而生了。该理论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逐步发展成为目前战略管理领域中的主要理论前沿。该理论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每个组织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资源和能力,这也是其制定战略的基础;在同一行业中相互竞争的企业不一定拥有相同的资源和能力;组织各自所拥有的资源是不能在组织间自由流动的,这种资源的差异性构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

与前面两种理论相比,该理论认识到组织内部资源,特别是独特资源和能力的重要性。强调内部条件和资源的差异性,如何对这些独特资源进行识别、占有与配置是制定战略的关键,也是追求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可以从自身环境和条件出发,既可避免非理性的欲望和行为,又能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制定积极的进攻型战略。

公共部门对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成果的借鉴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兴起的。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和私人部门战略管理在价值取向、目标和主体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因此,我们是不能完全照搬私人部门的战略管理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的。但是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不论是私人部门的战略管理,还是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都属于管理活动的一种,公共部门是可以科学借鉴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的。

(一)公共部门不能完全照搬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

私人部门的战略管理理论对于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理论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很多学者都认为,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理论是在大力借鉴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但是必须明确,纵然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对于公共部门来说,是不能完全照搬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价值取向不同。公共部门的公共性决定了它不能像私人部门那样仅仅追求经济目标。社会公平、正义等价值问题都是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应该重点考虑的。因此,我们说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

二是目标不同。确定组织目标是战略管理的关键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和价值取向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由于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目标肯定也会有所不同。私人部门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尽可能的提高组织绩效和市场份额,最大限度的创造组织的利润。然而,公共部门的目标却难以明晰地确定下来。我们都知道公共部门的目标就是要最大可能地创造公共利益,但是公共利益大多数是抽象模糊的,很多时候它似乎只是作为行政人员提醒自己负有公共责任以及必须为大多数人服务的一种象征符号。一般来说,这种模糊程度与公共部门的公共性也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公共部门的公共性越高,其目标也越模糊不清。此外,对于公共部门的目标而言,不仅是公共性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公共部门的社会性对其影响也很大。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不同,它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为轴心的组织,服务对象是广大的社会公众,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性大,需求的差异性也很大,应该提供怎样的公共服务,创造怎样的公共利益才是符合公众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呢?这是一个模糊又不易问答的问题。当然,也是由于社会性的影响,公共部门的目标不仅显得难以确定,达到与否也将难以衡量。私人部门的首要目标是创造组织的利润,员工的绩效也是以对其组织所创造的利润为标准的,因为利润是以金钱价值来衡量的,因此组织成员非常清楚自己的标准和绩效水平,组织也可以用金钱价值来衡量组织目标的完成情况。而对于公共部门来说,目标不仅模糊,而且难以统一,不易测量,在处理议题的时候需要面临多方的张力,权衡各种关系,时常还会有很多冲突和矛盾产生,制定确定的战略目标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且也较难找到明确的标准去衡量目标的实现程度。总之,由于价值取向、服务对象等多方的影响,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目标是不同的,当然也就不能完全照搬私人部门的战略管理理论来指导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三是主体不同。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的主体一般都是组织的决策者或领导者。在制定战略目标和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主体只需考虑组织的绩效水平和盈利水平,相对公共部门而言较少受到外界的约束和影响。然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主体是由代表组织内、外利益和权力中心的人组成的战略管理小组。也就是说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一个多元化的主体群。由此可以看出,两者的主体属于完全不同的概念范畴,管理主题在制定战略、组织战略实施、战略评价时所考虑、权衡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

(二)公共部门可科学借鉴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成果

如上文所述,由于价值取向、目标和主体的不同,我们不能完全照搬私人部门的战略管理理论。但是,由于两者具有大致相同的一般管理职能,都面临类似的外部宏观环境,所以我们认为,公共部门是可以科学借鉴私人部门的战略管理理论成果的,具体论述如下:

一是管理的一般职能相同。不论是私人部门的战略管理,还是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都属于管理活动。只要是管理活动的一种,就都具有管理的一般性质和管理的一般职能。也就是说,都是一种群体通过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各项职能活动去合理分工、协调资源,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因此,不论是私人部门的战略管理,还是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都需要合理运用管理的各项职能去实现其组织目标,只不过两者制定的组织目标不同而已。

二是面临的外部环境相类似。不论是私人部门,还是公共部门,两者在制定战略目标、拟订战略方案时都需要分析环境。当然,这里所说的环境,不仅包括组织外部的环境,还包括组织内部的环境。两者的组织内部环境是不尽相同的,但是面临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外部宏观环境是大致相同的。外部宏观环境具体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等(PEST)。虽然如上文所述,组织内部环境十分重要,但是不代表组织外部环境就不需要分析和考虑了。私人部门需要分析外部环境来掌握市场情况,制定相应的战略赢取市场份额,获得高额利润;公共部门同样也需要分析外部环境来掌握社会和公众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战略尽可能多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而实现社会长期、稳定、和谐的发展。因此,从管理活动的一般职能和大致类似的外部环境来看,公共部门是可以科学借鉴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成果的。

结语

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是不同的组织。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的兴起不仅仅是对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的简单回应,它有着自身的背景和根源,因此,公共部门不能完全照搬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来指导实践。但是鉴于私人部门战略管理取得的卓越成绩,公共部门是可以科学借鉴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的成功经验的。因此,我们认为,公共部门应在科学借鉴的基础上合理创新战略管理理论。总之,本文希望通过对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的深入解读,引发大家对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更多的思考,能够结合公共部门的特征合理创新适应公共部门需要的战略管理理论,从而能够指导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活动。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美]保罗•C•纳特,罗伯特•W•巴可夫。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领导手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战略与管理论文 篇3

关键词:网络战略管理战略网络

一、导言

随着Internet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已步入网� 网� 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基于“公司是独立、自治实体”的假设和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来研究企业战略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必须从嵌入于企业的关系网络视角来研究企业战略。战略网络(StrategicNetwork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新战略思想。

所谓战略网络,是指由社会的不同组织或个人为了共同的远景,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联结在一起,以彼此间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为基础而构成具有战略意义的、不断进化和优化的动态合作网络。战略网络及其管理“必然将成为新的管理范式与新的竞争游戏规则”,“战略网络管理是当今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战略网络研究既是一个急需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正如《战略管理杂志》(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在2000年3月出版“战略网络专集”时,编辑所评论的那样:“我们觉得认真地强调战略网络是如何影响公司的利润率问题——战略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的时机已成熟”。战略网络作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但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现有的战略网络研究系统性不够,缺乏定量和动态分析及其支撑技术。为此,本文在评价现有战略网络研究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将是系统化、动态化和定量化,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可操作的战略网络理论与技术方法,使得战略网络理论能真正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之中。

二、战略网络研究沿革

20世纪80年代以前,市场环境相对稳定、资源稀缺,而且企业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价格控制和市场的份额上,网络参与者将网络视为一种投机选择,协调成本高和机会主义多,因而网络被许多学者认为有负面影响和缺乏效率,长期以来其优势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认真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知识、信息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网络化日益凸现,而且网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日本的企业之所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国际化经营效果显著,就是因为日本的企业并非以单个原子状态来活动,而是以一群合作企业或组织构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形成了世界级的核心能力。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企业网络及其关系管理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相继出现了组织生态系统(OrganizationEcosystem)、组织网络化(OrganizationalNetworking)、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组织域(OrganizationField)、企业集群(EnterpriseCluster)、伙伴关系(Partnering)、关系治理(RelationalGovernance)、拓展企业(ExpandedEnterprise)、合作竞争(Co—petition)、组织间竞争优势(Inter—organiz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关系能力(RelationalCapability)、关系资源(RelationResource)、网络资源(NetworkResource)、联盟网络(AllianceNetworks)、战略网络(StrategicNetworks)、战略区域(StrategicBlocks)、公司间信任(Inter—firmTrust)、供应商网络(SuppliersNetwork)等新概念,有学者和先行的厂商已认识到企业隐含的、不可模仿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其成功的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互补者和联盟伙伴,是“创新关键来源”、“组织学习的关键来源”、“学习和能力的关键来源”。R·Gualti等人将这些具有持久性的、对进入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之间的节点构成的网络� 于是,战略网络研究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热点。

就战略管理学者对战略网络研究历程看,首先提出战略网络概念的是J.C·Jarillo。他于1988年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可谓是战略网络理论的经典之作。该文从战略的高度阐述了战略网络的内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而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模式,使之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网络组织。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开始。随后,战略管理研究者开始对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网络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1992年N.Nohria等编写出版的论文集《网络与组织:结构、形式和行为》,汇集了社会网络理论、组织理论、战略理论、经济理论研究者对战略网络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战略网络研究的奠基者J.C.Jarillo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证考察,于1993年出版其专著《战略网络》,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基本形成。1999年F.J.Richter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 2000年《战略管理杂志》出版“战略网络’论文专集,介绍了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这一理论要整合和系统化,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这标志着战略网络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研究阶段。

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学派

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目前战略管理的学者们都只能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战略网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战略网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作者综合有关文献,将现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分为五大学派。

1.以R.Gulati为代表的结合新经济社会学来研究企业战略网络的理论,我们称之为经济社会学派。R.Gulati的主要代表作有《战略网络》、《联盟与网络》、《网络位置与学习:网络资源和公司能力对联盟形成的影响》。

他的主要观点是:(1)规范了战略网络的定义,界定了战略网络的研究范围,明确将对企业有战略意义的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和一群相似的节点都归集为战略网络,强调它是嵌入于企业之中的关系网络,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2)用社会网络理论的“嵌人性”和“结构洞”原理,证明了战略网络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说明战略网络及其管理能力是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是战略网络参与者在参与网络后所获得的独特资源,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是一种核心能力。(3)强调战略网络是一个公司接近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的关键渠道,能够取得学习、规模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战略网络直接影响企业的战� (4)嵌入于战略网络之中的网络关系,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既有机会又有约束的资源。因为“网络也意味企业被锁定在非生产关系里或排除了与其他可行的组织结成伙伴的机会”。(5)提出要整合战略网络于企业战略研究之中,并提出可从产业结构、产业内分析、企业能力、交易成本和转换成本、网络进化和企业收益来与现有的战略研究相结合。

该学派的主要缺点是:如何整合战略网络于战略研究中,没有提出具体的理论框架,缺乏技术方法研究,难于对企业的实践有实际指导作用。

2.以J.C.Jarillo为代表的用组织理论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组织学派。其主要代表作为《战略网络》、《战略网络——创造无边界的组织》(专著)。

他的主要观点有:(1)最早捉出战略网络的概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安排,其目的在于通过战略网络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2)提出了用商业系统思想来研究企业经营活动。他认为,实现产品/服务有效地传送到顾客手中,整个过程的所有活动要合作,如何选择组织合作方式的中心问题,就是要保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3)提出了组织商业系统活动方式的评价标准,是最大化组织效率与灵活性,并通过比较层级制、市场和战略网络三种组织方式,说明战略网络是网络经济时代最佳组织模式。(4)初步形成了战略网络的基本理论,有利于指导企业进行战略网络管理,包括网络选择的时机和信任机制的建立,利用交易成本理论说明何时建立网�

其主要不足是:没有考虑网络关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对网络及其效率的影响,没有分析战略网络的成因、特征等基本问题,没有对战略网络中组织间学习过程和网络进化过程展开研究。

3.以P.J.Richter为代表的文化学派。他根据自身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担任国际跨国公司代表、与这些国家的企业有长期交往的经历,发表了多篇有关东亚企业成长的论文,并于2000年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

Richter的主要观点有:(1)日本经济及其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企业的战略网络管理水平高,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与西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组织不同,它注重知识、能力资源的共享。(2)突出文化在战略网络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强调由于日本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容易形成战略网络的网络文化,包括高度忠诚、相互信任、自然尊重和统一价值观等。(3)运用企业系统理论、成长理论和博弈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的动� (4)重点分析了战略网络企业间的网络学习过程,说明战略网络在知识管理和能力培养中的特殊意义。(5)论述了企业后勤合作、技术合作和全球化合作中的战略网络管理问题,为战略网络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6)强调了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在战略网络中的重要性。

由于Richter仅从文化视角研究战略网络,没有将战略网络管理整合于战略研究之中,由于文化研究难于定量化,造成缺乏对战略网络进行定量研究,也缺乏对战略网络管理对策研究。

4.以波特(Porter)为代表的用企业集群理论来研究区域合作网络。由于企业集群理论起源于区域经济研究,故我们将此学派称为区域经济学派。企业集群是指在一特定区域内的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包括学校、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客户等),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联盟中获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分担风险而结成的网络。因此,我们认为,企业集群是战略网络的一种,集群研究也属于战略网络研究范畴。波特有关集群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国家竞争》、《亚当·斯密:区位、集群和竞争的“新”竞争微观经济学》、《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和《产业集群与竞争:企业、政府和机构新议题》,其集群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各国典型区域的企业集群(如硅谷和波士顿的高新产业区、意大利的皮革制造企业集群等)的实务观察和研究所得,他认为“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存在着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形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波特的主要观点包括:(1)集群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异质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集合,地理位置是一个竞争优势。(2)企业集群是一个开放体系,具有外部效应,同一地区内的公司或机构之间相互联系、共享知识,企业集群是一种“新竞争”和“新经济”。(3)企业集群是由地理位置所处的社会、文化、政策等条件形成的,具有历史依赖性。(4)集群是空间布局上的新组织形式,“代表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是一种合作竞争思想,是一种群体思维的战略思想(突破单个实体的狭隘思想)。(5)分析了企业集群的成因、特征和网络关系,揭示了企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丰富了战略网络研究的内容。

其主要缺点:过分强调地理位置在企业集群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在网络经济时代“地点仍是竞争的根本”,产业选择首要问题是区位:过分强调政府产业政策对集群管理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在关系网络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利用集群理论侧重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而非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战略研究之中。

5.以J.M.Moor为代表的从生态观的视角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商业生态学派。Moor提出的企业商业系统包括了供应商、主要生产者、竞争对手、顾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各个成员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依赖、共同进化所形成的交错复杂的关系网络,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战略网络,有关商业生态系统研究也应属于战略网络研究领域。Moor的代表作,是其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和战略》。他认为,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因此,他强调必须有“新的语言、新的战略逻辑和新的实施方法”,用全新的理论——商业生态学来全面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

Moor的主要观点包括:(1)用生态系统的观念来透视整个商业经营活动和研究战略,拓宽了战略网络研究的视野。他认为,企业是其所处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员之一,这个系统决定了企业的战� (2)按照自相似、自组织、自学习与动态进化的原则来设计网状结构组织和商业生态系统(即战略网络),通过共创愿景、系统思考、网络学习、共享知识、协同作用,使企业在创造未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3)建立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学习、共同进化的企业生态系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企业的绩效主要取决于其在这个系统中的合作效率和网络关系管理能力的水平。(4)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间相互合作演化过程,包括了开拓、发展、权威、重振或死亡,企业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不断进化、异化和蜕变。(5)强调了企业与环境的相互渗透,企业的边界模糊。企业的战�

其主要缺点是:过分强调系统选择企业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初始条件的重要性,忽略了企业核心能力对其战�

综观战略网络研究各个学派的主要观点,我们认为,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研究有以下的特点:(1)应用一种理论从某个侧面研究的多,而综合各种理论从系统观角度研究的少。(2)偏重于战略网络形成和企业战略网络案例分析的多,而对嵌入于战略网络的关系分析与战略网络结构分析的少。(3)侧重于战略网络的静态研究多,企业战略网络管理的动态研究少,更缺乏对深层次的网络管理问题和网络进化问题的研究。(4)在技术方法研究上,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的具有动态性的技术方法,更缺乏有关动态战略分析方法、网络信息管理支撑技术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正因如此,战略网络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对企业战略管理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可操作的基本战略理论及其技术与方法,使之未能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之中。

四、战略网络研究趋势和主要方向

从上分析,我们认为,现代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是:(1)战略网络研究系统化。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既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内容,又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未来的研究必须整合多个学科的理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才能对战略网络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2)战略网络研究动态化。战略网络的基本特征就是动态变化和不断进化,只有引入社会网络技术、系统动力学、进化博弈、离散仿真的技术等分析方法来分析战略网络的互动性和动态性,才能真正揭示战略网络的演化规律。(3)战略网络研究定量化。由于战略网络涉及的组织多、相互的关系复杂,未来的研究必须采用社会调查统计方法收集大量的数据,利用现代数学统计方法分析网络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才有保证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结合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分析,我们认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的主要方向:

1.用系统观进行战略网络理论框架研究。综合应用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协同商务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系统理论和博弈论等,从系统观的角度,构建战略网络理论框架。它包括战略网络的结构、功能和特征,战略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动态关系网络分析,战略网络的目标与选择,战略网络的动态管理,战略网络绩效评价与网络进化。

2.战略网络中的组织间动态关系分析与技术方法研究。要运用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技术方法和离散系统仿真技术,进行组织间动态关系网络分析与仿真模型优化,明确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升和发挥不同作用网络节点之间的动态关系,保证战略网络的优化。

3.战略网络动态管理过程研究,要促进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和可操作性,这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它包括:(1)利用组织学习理论和企业网络理论,建立起有效的网络学习机制:运用博弈理论分析网络学习中的博弈均衡问题,制定出企业在网络学习中的最优策略。(2)运用委托—理论,建立长期网络信任机制,保证网络知识有效转换、整合与创新。(3)运用协同商务的原理和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等,开发和实现基于协同商务观的企业战略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网络内部信息、知识的快速交流、处理和共享。

4.战略网络进化研究,体现动态性和共生性的特点。要以进化博弈理论为基础,结合进化理论和遗传基因理论,揭示战略网络进化规律,针对有限理者所组成的大群体中多次博弈背景下的进化力量,建立战略网络动态进化模型来描述其进化过程,研究网络行为的稳定性问题。

战略与管理论文 篇4

20世纪80年代以前,市场环境相对稳定、资源稀缺,而且企业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价格控制和市场的份额上,网络参与者将网络视为一种投机选择,协调成本高和机会主义多,因而网络被许多学者认为有负面影响和缺乏效率,长期以来其优势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认真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知识、信息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网络化日益凸现,而且网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日本的企业之所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国际化经营效果显著,就是因为日本的企业并非以单个原子状态来活动,而是以一群合作企业或组织构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形成了世界级的核心能力。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企业网络及其关系管理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相继出现了组织生态系统(OrganizationEcosystem)、组织网络化(OrganizationalNetworking)、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组织域(OrganizationField)、企业集群(EnterpriseCluster)、伙伴关系(Partnering)、关系治理(RelationalGovernance)、拓展企业(ExpandedEnterprise)、合作竞争(Co—petition)、组织间竞争优势(Inter—organiz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关系能力(RelationalCapability)、关系资源(RelationResource)、网络资源(NetworkResource)、联盟网络(AllianceNetworks)、战略网络(StrategicNetworks)、战略区域(StrategicBlocks)、公司间信任(Inter—firmTrust)、供应商网络(SuppliersNetwork)等新概念,有学者和先行的厂商已认识到企业隐含的、不可模仿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其成功的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互补者和联盟伙伴,是“创新关键来源”、“组织学习的关键来源”、“学习和能力的关键来源”。R·Gualti等人将这些具有持久性的、对进入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之间的节点构成的网络� 于是,战略网络研究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热点。

就战略管理学者对战略网络研究历程看,首先提出战略网络概念的是J.C·Jarillo。他于1988年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可谓是战略网络理论的经典之作。该文从战略的高度阐述了战略网络的内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而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模式,使之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网络组织。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开始。随后,战略管理研究者开始对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网络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1992年N.Nohria等编写出版的论文集《网络与组织:结构、形式和行为》,汇集了社会网络理论、组织理论、战略理论、经济理论研究者对战略网络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战略网络研究的奠基者J.C.Jarillo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证考察,于1993年出版其专著《战略网络》,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基本形成。1999年F.J.Richter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 2000年《战略管理杂志》出版“战略网络’论文专集,介绍了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这一理论要整合和系统化,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这标志着战略网络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研究阶段。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学派

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目前战略管理的学者们都只能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战略网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战略网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作者综合有关文献,将现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分为五大学派。

1.以R.Gulati为代表的结合新经济社会学来研究企业战略网络的理论,我们称之为经济社会学派。R.Gulati的主要代表作有《战略网络》、《联盟与网络》、《网络位置与学习:网络资源和公司能力对联盟形成的影响》。

他的主要观点是:(1)规范了战略网络的定义,界定了战略网络的研究范围,明确将对企业有战略意义的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和一群相似的节点都归集为战略网络,强调它是嵌入于企业之中的关系网络,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2)用社会网络理论的“嵌人性”和“结构洞”原理,证明了战略网络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说明战略网络及其管理能力是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是战略网络参与者在参与网络后所获得的独特资源,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是一种核心能力。(3)强调战略网络是一个公司接近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的关键渠道,能够取得学习、规模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战略网络直接影响企业的战� (4)嵌入于战略网络之中的网络关系,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既有机会又有约束的资源。因为“网络也意味企业被锁定在非生产关系里或排除了与其他可行的组织结成伙伴的机会”。(5)提出要整合战略网络于企业战略研究之中,并提出可从产业结构、产业内分析、企业能力、交易成本和转换成本、网络进化和企业收益来与现有的战略研究相结合。

该学派的主要缺点是:如何整合战略网络于战略研究中,没有提出具体的理论框架,缺乏技术方法研究,难于对企业的实践有实际指导作用。

2.以J.C.Jarillo为代表的用组织理论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组织学派。其主要代表作为《战略网络》、《战略网络——创造无边界的组织》(专著)。

他的主要观点有:(1)最早捉出战略网络的概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安排,其目的在于通过战略网络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2)提出了用商业系统思想来研究企业经营活动。他认为,实现产品/服务有效地传送到顾客手中,整个过程的所有活动要合作,如何选择组织合作方式的中心问题,就是要保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3)提出了组织商业系统活动方式的评价标准,是最大化组织效率与灵活性,并通过比较层级制、市场和战略网络三种组织方式,说明战略网络是网络经济时代最佳组织模式。(4)初步形成了战略网络的基本理论,有利于指导企业进行战略网络管理,包括网络选择的时机和信任机制的建立,利用交易成本理论说明何时建立网�

其主要不足是:没有考虑网络关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对网络及其效率的影响,没有分析战略网络的成因、特征等基本问题,没有对战略网络中组织间学习过程和网络进化过程展开研究。

3.以P.J.Richter为代表的文化学派。他根据自身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担任国际跨国公司代表、与这些国家的企业有长期交往的经历,发表了多篇有关东亚企业成长的论文,并于2000年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

Richter的主要观点有:(1)日本经济及其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企业的战略网络管理水平高,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与西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组织不同,它注重知识、能力资源的共享。(2)突出文化在战略网络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强调由于日本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容易形成战略网络的网络文化,包括高度忠诚、相互信任、自然尊重和统一价值观等。(3)运用企业系统理论、成长理论和博弈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的动� (4)重点分析了战略网络企业间的网络学习过程,说明战略网络在知识管理和能力培养中的特殊意义。(5)论述了企业后勤合作、技术合作和全球化合作中的战略网络管理问题,为战略网络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6)强调了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在战略网络中的重要性。由于Richter仅从文化视角研究战略网络,没有将战略网络管理整合于战略研究之中,由于文化研究难于定量化,造成缺乏对战略网络进行定量研究,也缺乏对战略网络管理对策研究。

4.以波特(Porter)为代表的用企业集群理论来研究区域合作网络。由于企业集群理论起源于区域经济研究,故我们将此学派称为区域经济学派。企业集群是指在一特定区域内的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包括学校、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客户等),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联盟中获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分担风险而结成的网络。因此,我们认为,企业集群是战略网络的一种,集群研究也属于战略网络研究范畴。波特有关集群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国家竞争》、《亚当·斯密:区位、集群和竞争的“新”竞争微观经济学》、《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和《产业集群与竞争:企业、政府和机构新议题》,其集群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各国典型区域的企业集群(如硅谷和波士顿的高新产业区、意大利的皮革制造企业集群等)的实务观察和研究所得,他认为“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存在着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形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波特的主要观点包括:(1)集群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异质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集合,地理位置是一个竞争优势。(2)企业集群是一个开放体系,具有外部效应,同一地区内的公司或机构之间相互联系、共享知识,企业集群是一种“新竞争”和“新经济”。(3)企业集群是由地理位置所处的社会、文化、政策等条件形成的,具有历史依赖性。(4)集群是空间布局上的新组织形式,“代表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是一种合作竞争思想,是一种群体思维的战略思想(突破单个实体的狭隘思想)。(5)分析了企业集群的成因、特征和网络关系,揭示了企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丰富了战略网络研究的内容。

其主要缺点:过分强调地理位置在企业集群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在网络经济时代“地点仍是竞争的根本”,产业选择首要问题是区位:过分强调政府产业政策对集群管理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在关系网络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利用集群理论侧重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而非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战略研究之中。

5.以J.M.Moor为代表的从生态观的视角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商业生态学派。Moor提出的企业商业系统包括了供应商、主要生产者、竞争对手、顾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各个成员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依赖、共同进化所形成的交错复杂的关系网络,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战略网络,有关商业生态系统研究也应属于战略网络研究领域。Moor的代表作,是其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和战略》。他认为,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因此,他强调必须有“新的语言、新的战略逻辑和新的实施方法”,用全新的理论——商业生态学来全面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

Moor的主要观点包括:(1)用生态系统的观念来透视整个商业经营活动和研究战略,拓宽了战略网络研究的视野。他认为,企业是其所处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员之一,这个系统决定了企业的战� (2)按照自相似、自组织、自学习与动态进化的原则来设计网状结构组织和商业生态系统(即战略网络),通过共创愿景、系统思考、网络学习、共享知识、协同作用,使企业在创造未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3)建立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学习、共同进化的企业生态系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企业的绩效主要取决于其在这个系统中的合作效率和网络关系管理能力的水平。(4)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间相互合作演化过程,包括了开拓、发展、权威、重振或死亡,企业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不断进化、异化和蜕变。(5)强调了企业与环境的相互渗透,企业的边界模糊。企业的战�

其主要缺点是:过分强调系统选择企业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初始条件的重要性,忽略了企业核心能力对其战�

综观战略网络研究各个学派的主要观点,我们认为,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研究有以下的特点:(1)应用一种理论从某个侧面研究的多,而综合各种理论从系统观角度研究的少。(2)偏重于战略网络形成和企业战略网络案例分析的多,而对嵌入于战略网络的关系分析与战略网络结构分析的少。(3)侧重于战略网络的静态研究多,企业战略网络管理的动态研究少,更缺乏对深层次的网络管理问题和网络进化问题的研究。(4)在技术方法研究上,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的具有动态性的技术方法,更缺乏有关动态战略分析方法、网络信息管理支撑技术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正因如此,战略网络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对企业战略管理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可操作的基本战略理论及其技术与方法,使之未能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之中。

四、战略网络研究趋势和主要方向

从上分析,我们认为,现代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是:(1)战略网络研究系统化。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既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内容,又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未来的研究必须整合多个学科的理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才能对战略网络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2)战略网络研究动态化。战略网络的基本特征就是动态变化和不断进化,只有引入社会网络技术、系统动力学、进化博弈、离散仿真的技术等分析方法来分析战略网络的互动性和动态性,才能真正揭示战略网络的演化规律。(3)战略网络研究定量化。由于战略网络涉及的组织多、相互的关系复杂,未来的研究必须采用社会调查统计方法收集大量的数据,利用现代数学统计方法分析网络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才有保证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结合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分析,我们认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的主要方向:

1.用系统观进行战略网络理论框架研究。综合应用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协同商务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系统理论和博弈论等,从系统观的角度,构建战略网络理论框架。它包括战略网络的结构、功能和特征,战略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动态关系网络分析,战略网络的目标与选择,战略网络的动态管理,战略网络绩效评价与网络进化。

2.战略网络中的组织间动态关系分析与技术方法研究。要运用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技术方法和离散系统仿真技术,进行组织间动态关系网络分析与仿真模型优化,明确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升和发挥不同作用网络节点之间的动态关系,保证战略网络的优化。

3.战略网络动态管理过程研究,要促进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和可操作性,这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它包括:(1)利用组织学习理论和企业网络理论,建立起有效的网络学习机制:运用博弈理论分析网络学习中的博弈均衡问题,制定出企业在网络学习中的最优策略。(2)运用委托—理论,建立长期网络信任机制,保证网络知识有效转换、整合与创新。(3)运用协同商务的原理和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等,开发和实现基于协同商务观的企业战略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网络内部信息、知识的快速交流、处理和共享。

4.战略网络进化研究,体现动态性和共生性的特点。要以进化博弈理论为基础,结合进化理论和遗传基因理论,揭示战略网络进化规律,针对有限理者所组成的大群体中多次博弈背景下的进化力量,建立战略网络动态进化模型来描述其进化过程,研究网络行为的稳定性问题。

战略与管理论文 篇5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战略管理;有效融合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战略管理中最科学的思想管理方式,既要求企业内部员工要和谐融洽、相互并进,又要求企业的发展要与企业文化、素养、管理精神相结合,营造奖罚分明、循规蹈矩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明确企业的经营方向。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策略,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凝聚力,也能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与企业战略管理有效的融合起来,共同实现经济的最佳效益。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前提,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一,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前提。企业在战略管理中,明确规定企业的全部员工必须遵循正确的行为准则,企业的价值理念体现在员工的整体素质上,企业战略管理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因此,必须严格规范员工的整体素养。其二,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文化、管理文化、理念核心文化及员工的行为文化,无论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还是内涵的主体精神,企业的管理都蕴含在企业文化之内。其三,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在运行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中,能使员工更准确的实施企业文化,发挥内在素养的潜力,摒弃劣质文化的根本,吸收先进文化的优质精神。其四,企业战略管理的长期运行,有利于企业文化的更新。企业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形成一种在文化素养上的默契,实现一种经营效果的预期。小企业的经营相对能够达到企业文化的默契,而大企业,由于人员的流动大,仅利用沟通的形式完全不能满足企业文化的默契度,只有通过有效的战略管理才能维持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二、企业文化建设如何与企业战略管理有效融合

1.企业文化理念与经营业务的融合

企业战略管理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企业文化的产生价值依赖企业的发展方向,落实企业文化的创新战略。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的运行中,应认真遵循企业文化秩序,贯彻文化战略管理理念,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转;利用严格的规章制度落实企业文化精神;通过务实性的规则强化企业员工的作风行为,提升企业经营业务的效益。企业文化理念促进经营业务的管理效果,规范企业文化建设的自由运作,两者有效融合,共同促进企业管理的进步。

2.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融合

人力资源管理构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和提拔都依靠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完善机制的创新性,是企业的首要工作之一。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环节中,要积极营造人才成长的培养环境,利用升职、降薪的管理策略,促进人才自身能力的发展。另外,还可以制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开发人力资源培训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企业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发展,在实践工作中,必须科学的完善管理策略,才能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实践性。

3.企业文化与企业激励体制的融合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专业技能。必须靠人才的支持,才能体现企业的生产价值。因此,需要制定相对的激励体制,提高人才工作的动力与兴趣度,体现企业的公平竞争性。企业文化管理在制定激励机制的同时,要以员工的自身利益出发,建立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管理机制流程;通过文化内涵的深入,凝聚员工的团队意识;利用奖罚制度,保护员工工作的公平性。另外,在管理机制运行中,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发展需求,体现出战略管理的创新理念,从而使企业文化的定位更具体。通过对激励体制的普及,使员工在竞争中践行企业文化,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公平效应,更好的投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

4.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共生融合

企业文化要想和企业管理相互融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落实整合共生。企业文化的健康管理,促进企业的生产效率。企业文化的优劣内涵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辅助管理措施;企业文化的实践成果凸显企业的发展特色。因此,企业文化在建设运行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企业本身的文化特点,突出企业文化的优良精神,发挥自身的文化特性,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战略管理方案,保证企业文化的实用性。另外,认真落实企业文化战略,提高企业管理的先进性,满足企业人才的工作所需并认同企业文化的合理性,将企业推进经济市场,扩大企业的发展道路。

三、结语

总之,企业的发展是推动市场经济的力量来源,企业的管理方向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建设。在经营管理中融入文化理念,是企业具备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发展手段。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在建设战略管理时,必须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业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企业管理的共生有效融合,实现企业经营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安玉忠。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融合[J].大众科学进展,2013,17(38):126-127.

[2]沈惠芳。企业文化如何实现与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J].教学科研,2014,24(62):245-246.

战略管理论文 篇6

(一)战略制定随意化、片面化

第一,企业制定战略管理缺乏科学的依据和论证。在制定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中,并不从企业本身所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出发,盲目照搬套用,互相模仿停于形式。国内的许多企业虽然也制定了自己的战略管理,但这些所谓的战略管理并不是建立在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也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当看到别的企业或行业的战略管理取得成功就盲目照搬,缺乏基础的独立判断能力,导致众多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大同小异,其最终结果可能是在行业中引起不必要的恶性竞争。

第二,企业制定战略管理片面追求规模效应。在制定企业战略管理时,往往会进入这样一个怪圈,那就是企业任务陈述与企业实际不吻合,片面追求规模生产的光环效应。在国内企业间流行一种定向思维,即认为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疯狂兼并和购并之风席卷大江南北。通过所谓的强强联合和强弱联合,一夜之间造就了一大批“超级航母”,但这些“航母”就是昨天我们见到的“小舢船”通过强加的外力焊接而成的。“小舢船”之间缺乏协调,难以形成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的战略管理整体,并不能真正发挥出规模效应和协作优势,并且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预期收益不理想或者因为利益重新分配不当导致冲突、矛盾加剧,或者因为风险忽然放大、管理能力欠缺等而宣告失败。

(二)战略管理实施脱离企业实际

第一,新的战略管理与企业旧的组织结构不相匹配。战略管理的变化要求组织的结构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因为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目标和政策是如何建立的,同时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决定资源的配置方向。我国许多企业不顾企业经营领域、产品种类和市场发生的巨大变化,仍然以旧的组织结构去实施新的战略管理,这种做法往往使战略管理实施的结果毫无效果可言。

第二,战略管理与企业文化不相匹配。由于国内许多企业原有文化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而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是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这些企业目前还没有一个适应市场经济、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文化,所以这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全体员工不能达成共识和步调一致,企业文化就形不成战略管理实施的统一基础。企业文化具有较大的刚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当新的战略管理要求企业文化与之相互配合时,企业原有文化的变革就会非常慢,而旧的企业文化常常会对新的战略管理实施构成阻力。

第三,战略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脱节。国内企业在战略管理制定时,成功实施战略管理所需要的个人价值观和技能往往被忽略,所以在战略管理实施的过程中才会注意到需要的人才短缺。有些企业的决策者在企业经过一段高速发展期、已具有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只看到新的战略管理所能给企业带来的前途是多么远大,而忽略了自己企业是否具有合适的实施这些战略管理的人才,就匆匆将新战略管理付诸实施,结果就出现了没能将个人的能力与战略管理实施任务相匹配的现象,甚至将一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不强的人推上了重要的工作岗位。而另外的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员工的高学历,将这些人才招聘到单位后却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甚至还有高才低就现象发生,使得员工的工作激情颓减。这两种情况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战略管理实施会偏离正确方向,企业不仅实现不了战略管理规划,还有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四)战略管理控制滞后

我国企业战略管理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战略管理控制和评价不能持续进行,评价显得过于迟钝。企业在制定自己战略管理的时候,不管考虑得多么周到,但由于市场瞬息万变,正所谓变化快于计划,因此必须适时客观有效地对战略管理进行控制,采取相应行动使战略管理不偏离方向。但是国内企业习惯在特定时期的期末或在问题发生后才对实施的战略管理作评价和修正,总结出几大错误却又于事无补。此外战略管理评价方法滞后,难于时代接轨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当今的商业竞争如此激烈,战略管理决策者不得不扩大范围并在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中进行战略管理决策,而在各种竞争场合通常是拥有最佳信息的一方获胜。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技术大量涌现,企业只有紧跟时展的步伐,才能快速获取第一手的信息,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但是,我国许多企业的战略管理评价要么是召集几个专家进行研讨,要么是企业内部进行的零散报告,这两种情况都很容易流于形式。并且这种战略管理评价是静态的,完全跟不上当今信息时代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速度,所以企业也无法有效及时地采取纠正的措施。

二、完善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对策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要结合企业实际

企业规模扩大并不等于规模经济。那种认为通过利用各种资产手段将劣质资产大量纳入自己企业并在短时期内迅速膨胀就构成“规模经营”格局的企业领导应该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要老想着实现快速增长,尽快追赶上领先自己的竞争对手。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目标时,应从企业实际出发,不能片面求大。实际上,企业规模只有与其所拥有的资源能力相适应时,才能发挥规模效应。企业决策层如果能用战略管理眼光进行观察分析,最大程度地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和内部优势,同时使环境对企业的威胁和内部不利因素降到最低,那么企业完全能靠适合本企业的战略管理得到稳定发展。在制定战略管理时,首先要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会的战略管理;其次是发挥优势避开威胁的战略管理;在其次是克服弱点抓住机会的战略管理;最后是尽量克服弱点避开威胁的战略管理。

(二)根据战略管理的需要调整和完善企业组织结构

建立与组织发展战略管理相适应的企业组织结构,应本着“适才适用,精于高效,优势互补”。的原则,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在分工和整合上能体现生机和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各方面的显能和潜能,及时对市场经济做出反应,这就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与战略管理相适应企业组织结构还应取决于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管理,一般来说,如果企业面对的是狭小的市场和单一的产品,其战略管理目标是在足够满意的水平上继续经营,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其组织结构就应该有足够的刚性去实行集权式管理,即采取分工细致的职能结构以实现集中控制。反之,如果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是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创新者的地位,并通过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寻求增长,则应该建立相对灵活的组织结构。只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与企业发展的战略管理达到最佳配合时,才能有效地实现战略管理目标。

(三)建设与企业战略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保证企业文化同企业宗旨、理念、战略管理目标的统一,是企业战略管理实施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把员工统一到战略管理目标中去是战略管理实施的保证。所以,企业文化应适应并服务于企业制定的战略管理。在制定新战略管理时,企业领导应该重视和保存现有企业文化中那些支持新战略管理的方面,当然企业现有文化中与新战略管理相矛盾的方面也应该得以确认和改变。事实上,改变企业的文化使其适应新的战略管理,通常要比改变经营战略管理使其适应现有文化要更为有效。改变企业文化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招聘新雇员、员工培训、调动和提升、榜样示范以及正面加强等。只有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相匹配相适应时,企业文化才能有效地推动战略管理实施,否则,它将对战略管理的实施起到一定的阻力作用。

(四)按照企业战略管理配置人力资源

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其中尤以人力资源的配置最为重要。如果没有做到将企业的员工的个人能力与战略管理实施的任务相匹配,设计得再好的战略管理都无法顺利实施,甚至会以失败结束。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以前,应该客观正确地评价企业员工的个人能力,避免在战略管理实施中才发现本企业员工的能力并不满足新战略管理的要求,出现一些所谓“赶鸭子上架”的现象。事实上,采用新战略管理或调整现行战略管理的企业正好拥有所需要的恰当的技能和人员是极其少见的。所以企业可以通过员工的调动与培训,扩大工作范围及招聘新的合适的员工来弥补这个不足,以杜绝高才低就和低能高就等现象的发生。

(五)建立科学的企业战略管理评价机制

企业需要时刻监测环境,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持续评价,企业战略管理一经确定并付诸实施,可能会遇到既定战略管理和变化的环境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会导致战略管理实施的过程和结果偏离原来的目标。战略管理评价就是分析在战略管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或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以纠正偏差。企业发生战略管理危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往往有一个潜伏期,如果在这个时候没有能引起企业领导的注意,没有对其做出评价,当企业在外部或内部出现某种诱因时,战略管理危机就会爆发,令人措手不及。这就要求企业应该建立持续的战略管理评价的机制。同样,企业在进行战略管理评价时,决不能只做定性分析,应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的、统一的分析和经济的战略管理评价活动。利用计算机能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管理者制定各种形式的战略管理报告。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大量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可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将大大提高企业战略管理评价的准确度。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实现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由于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企业战略管理还仅仅是一个开头。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日益加快和WTO的来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主要参与者的企业,是我国实现经济繁荣和充分就业的决定因素,加强企业战略管理,是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竞争能力的有力工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范晔。战略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2).

[2]王化军。企业战略管理[J].科技咨询导报,2007,(9).

[3]董小焕。论企业战略管理的系统观[J].集团经济研究,2006,(21)

战略管理论文 篇7

(一)优势分析(Strength)

1.道德风险几率减少。

合作社是农村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常是由临近村庄的村民自发形成,属于小范围内的熟人社会。社员充分了解彼此之间的信息以及熟人社会道德名誉的约束,促成农民具有较强的还款积极性,极大程度地规避了由于道德风险可能出现的问题。

2.信息充分且对称。

成员之间信息高度透明化,同宗同族较多,依据血缘、亲缘的关系,具有彼此信任的基础。通过合作社,大家结成了信任团体,凝聚成以信 这种信任团体是稳固的,更易面对较大风险。

3.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成员之间彼此熟识,在贷款时只需要寻找符合规定的担保人,成员即可获取所需经济支持,简便易行。百信合作社成立伊始,内部社员进行管理,家庭办公,提供无偿服务,能达到收支平衡。

4.服务水平高。

合作社是直接产生于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由农民自主经营,了解农民生产所需,管理贴近农民生活,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服务意识。与正规金融机构不同,其目的就是充分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问题,是农民最贴心的“自家银行”。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1.资金规模受限。

合作社是由农村内部自发产生,以村为限,社员入股以百元居多,且社员人数有限,无法跳出当地发展水平的约束,筹集的资金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根据银监会的规定,合作社仅可在本村内进行存贷资金,限制了服务范围。

2.管理经营水平有限,部分信任缺失。

合作社领导人知识水平不足,管理方式落后。合作社的管理者一般由村干部担任,这些人的文化水平通常不高。这些人经验主义较强,不规范行事,缺少组织管理和风险防范的专业知识,在合作社遇到危机时并不能很好地处理,缺乏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理念。同时,由于部分村干部的作风问题,导致农民对于合作社领导人的信任缺失,进而对合作社丧失信心。

3.农民多生产性借贷,少生活性借贷。

农民借贷集中表现为增加生产设备,购买生产必需品,生活急需等,且与季节有明显关联,易出现在一段时间大规模借款等类似于银行挤兑现象,对合作社的连续经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4.贷款渠道狭窄,资金来源少。

合作社并不被正规金融部门以法人实体的身份所认同,无法与相关金融衍生品直接对接,且资本金不足,规模较小等造成缺少必要的还款能力,信誉不足,导致缺乏贷款渠道,进而资金供应量不足,形成恶性循环。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国家政策的支持。

政府大力扶持,给予资金上的优惠,直接指导。四平市政府扶持资金2万元。

2.纵向合作金融尚在发展。

纵向合作金融,指以合作社的名义向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贷款,再由合作社向其社员发放。此举降低了交易风险,暂时缓和了合作社资金短缺的不足,贷款难的问题。

3.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挂名经营的较多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我国构建了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为轴心的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但随着商业化的发展,它们开始更加在乎自己的盈利情况,逐渐脱离服务农村的宗旨。所以,合作社要抓住农村合作金融缺失这一巨大契机,为合作社的发展取得更大的空间。

(四)威胁分析(Threat)

1.同行业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

给合作社带来巨大威胁的不仅是,由于国家政策的推动,不少商业性银行选择进军农村,逐渐渗透,使农村金融变得多元化,而且商业性银行的目的单纯与否,不可得知。

2.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偏向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之类的准正规金融机构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监管制衡机制。他们抗风险能力强,而且资金来源相对丰富等的优势对于合作社这种规模小,数量多,位置分散给管理、监管带来不便来说,是极大的威胁。

3.国家政策约束。

由于合作社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加上政策不开放,使得合作社的工作更加履步维艰。百信资金合作社开业后,按照银监会批准的业务,积极寻求向更高级别的同行业银行获得融资支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但这些机构均表示,没有上级和监管部门的指示就无法私自实施。

4.银监部门缺乏监督管理工作。

合作社发展时间短,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少合作社还没有健全的组织架构。仅仅几名内部管理监督人员,还没有经营管理能力,再加上外部监管不到位。而且目前主要依赖于农民的自觉和自身的道德约束和熟人社会性质的声誉约束,极可能会发生拿钱跑路现象。

二、农村资金合作社的战略规划——农村资金合作社的5P模型

(一)计划(Plan)

合作社有意识、有组织地实施计划。作为对合作社的统筹安排,需要体现其特征,将合作社的主要目标、方针政策和经营管理结合成一个整体,解决合作社从现在的状态达到将来位置的问题,主要为合作社提供发展方向和途径。所以计划在合作社建立之前制定,以备使用;计划写入正式文件,公开让所有参与该社的人都了解。

(二)计策(Ploy)

在满足之前计划的前提上,还可以在特殊环境 例如,得知其他农村金融机构想要扩大资金实力时,该合作社提出自己的战略是扩大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和积极吸收社员。由于该合作社资金雄厚、服务质量优异,竞争对手自知不如,便会放弃扩大资金实力这一设想。然而,一旦对手放弃,该合作社不一定要将提出的战略真正实施。因此,这是一种威胁竞争对手的计策。

(三)模式(Pattern)

可以体现为合作社一系列的计划具体实施的结果。因此,在制定合作社战略过程中必须了解农村金融的发展史,在选择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并尊重合作社原有的运营模式,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合作社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战略实施的有效性。

(四)定位(Position)

定位是合作社在其所处环境中的位置,对合作社而言就是确定自己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地位。目前合作社战略涉及的领域狭窄,没有产品生产、顾客与市场、自我利益等任何经营活动及行为。所以正确定位就是要通过合理地配置合作社的人、财、物资源,形成自身优势。

(五)观念(Perspective)

合作社战略决策者的价值观。合作社战略决策者在对合作社内、外部分析后作出的判断就是战略,因此,战略是主观的是人定的。当战略决策者的主观判断符合合作社内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时所制定的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其实质是,战略观念要通过社员的期望和行为而形成共享,农民个人的期望和行为是通过合作社的期望和行为反映出来的。因此,要了解和掌握该合作社的期望如何在社员间得以实现,以及如何在共同一致的基础上实施战略。

三、农村资金合作社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改善内部条件的战略

1.农民是立社之本,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是合作组织的基础。

因此农民须达到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以便于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此外,必须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定期开展社员培训和法律传播,进行社员内部交流,不仅是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更是合作社内部发展的助动力。

2.合作社管理层(理事长和监事长)具备必要的专业资质

可彼此协调工作,除了从管理层面得到应有的重视,合作社更应该从自律出发来进行自我完善。合作社管理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金融从业素质的培养,提升金融管理意识。

3.合作社杜绝只追求发展速度,却忽视质量的问题。

合作社风险控制机制还需完善,内部结构加强规范治理。合作社的经营业务必须是国家金融经济法律法规允许的。

4.合作社主要业务要求雇佣专业的会计和出纳人员,而且理事长也应当有相应的学历要求。

招聘的外来人员参与合作社运营活动时,招聘人员必须清楚岗位职责和任务,避免招错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要及时建立和更新管理层档案,做到规范行事。

(二)应对外部环境的战略

1.在国家对合作社经营业务有限制的情况下,合作社需明确经营自。

国家应大力支持农村金融建设,鼓励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使其具有自主经营权。尽量做到合作社吸收社员灵活、现金交易方便,社员的贷款用途可从农业生产延伸,例如结婚,生病,上学等。

2.国家针对合作社的开办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减少合作社的挂名经营,国家需要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不然有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合作社看似规模很小,但大量的存在就可能影响农村金融的需求和供给。在我国依法治国,法治社会的指导方针下,国家政府应继续完善相关农村资金合作社的法律,国务院下达管理条例,有关部门加强法律意识,做到上传下效,有制度有效率地执行。

3.合作社通过国家认可后经营时间不长,急需提高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尽快被外界广泛认可。

及时处理合作社和同行间的尴尬关系,解决同行业拆借困难,资金周转顺利。避免宣传上的片面性和实践上的误导,加强风险管理。

4.调整合作社的业务模式,大力推行当地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减少经营成本,增加合作社的盈利水平。

不断发展合作社龙头业务,大规模推行某一农产品,通过与公司合作或集资建立农村自己的厂地,让这一特色产业带动部分社员先富起来,增强社员的信心和对合作社的认可。再不断的扩充其他惠农的产业,统购产业所需物品,统销产品,树立合作社的信誉和名声,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集中力量发展部分合作社,领导带动其它合作社的发展。

合作社现在虽然数量众多,但质量不行。只有部分合作社通过不断优化先做强自身,政府才可能将有限的扶持资金用到能推动地方发展的项目上,两级职能部门才能互利共赢。

战略与管理论文 篇8

关键词:战略管理;局部与整体;困境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011-02

一、盲人摸象:游弋在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战略管理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兴起是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展的必然产物,是传统公共行政范式向新公共管理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部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兴起不仅受到“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也是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示范性效果下的产物。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浪潮,以钱德勒、安索夫、斯隆、明茨伯格、波特等人的著作为代表,这股浪潮迅速席卷全球,如今更有愈演愈烈之势。与此同时,战略管理本身的一些问题在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来,也包括我们称之为的“战略管理的悖论”。战略悖论是指在战略构成的要素中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矛盾。

目前的战略管理悖论主要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1)局部与整体;(2)现实与理想;(3)竞争与合作(4)市场环境与能力;(5)理论与实践。本文为了体现一定的针对性,主要从局部与整体这个悖论出发,具体阐释如何明白其产生的缘由及存在的形态以及如何找到战略管理悖论的消减之道,这些问题对重新认识和调整战略管理有一定的意义,也正是本文所努力探讨的问题。

管理学大师明茨伯格曾论述:“我们对战略形成的认识就如同盲人摸象,没有人具有审视整个大象的眼光,每个人都只是紧紧抓住了战略形成过程的一个局部,而对其他难以触及的部分一无所知。而且,我们不可能通过简单拼接大象的各个部分去得到一头完整的大象,因为一头完整的大象并非简单的局部相加。不过,为了认识整体,我们必须先理解局部。”明茨伯格这段话中就道明了战略管理中局部与整体之间存在的矛盾,战略管理的首要核心任务就是建立起对整体的系统认识,找到把握全局的方法,进而概括出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目标与战略规划。我们无法想象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战略规划是在无法正确认识整体的情况下形成的,那么战略管理无法达到预期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模糊的整体战略目标细化为明确的局部目标时,也会出现局部叠加不等于整体的结果。正如西蒙所言,人只有有限理性,不是全知全能的,因此我们无法做出最好的决定,尤其是要满足集体要求的时候,只能追求“最满意的结果”。走出战略管理悖论的困境需要正视各种悖论,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悖论并不是错误的,悖论的存在促使战略管理的利益相关人员不断反思原有理论的缺陷,并且促进战略的管理理论的推陈出新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二、整体与局部的悖论:经验性的还是逻辑性的

如果我们和莱布尼兹一样,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那么对于上帝而言,所有的问题都是逻辑性的,即问题需要借助意义分析就可以找到答案;反之,我们了解一个问题的方法只能通过实践获得,那么这个问题就是经验性的。如上文所说,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中的局部与整体的悖论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在战略规划过程中,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战略目标与人的有限性相矛盾;第二,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模糊性的总体战略目标并不能确保与局部目标的叠加相吻合。

笔者认为这个悖论的第一方面是逻辑性的,因为根据波普可证伪性的观点,“人是全能全知”的这一观点是可以证伪的。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切斯特・巴纳德认为,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而是只具有有限的决策能力和选择能力。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决策理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继承并发展了巴纳德关于人的决策能力有限性的思想,在1947年出版的《管理行为》中对“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假设提出了质疑:“单独一个人的行为,不可能达到任何较高程度的理性。由于他所必须寻找的备选方案如此纷繁,他为评价这些方案所需的信息如此之多,因此,即使近似的客观理性,也令人难以置信。”人的思维活动机能的有限性,人的记忆能力时间的有限性,人的知觉范围和活动范围的有限性等都足以在逻辑上证明人的有限性。康德认为,在人类理性结构中先天地存在着导致逻辑悖论的必然性。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这样表述到“当理性一方面根据一个普遍承认的原理得出一个论断,另一方面又根据一个也是普遍承认的原理,以最准确的证明得出一个恰好相反的论断。在这样的情况下,理性迫使自己泄露了自己隐蔽的辩证法。”从本质上看,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最重要的是需要战略思维中理性与逻辑的结合,战略制定者必须有战略规划所需的全部知识经验,另外还需有预见力、创造性等艺术层面的元素。但是,由于主体理性的有限性,战略制定者不可能设想出所有的方案,预见其结果,并对各种战略的优劣进行理性的排序,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方案,因此,战略管理悖论的出现在所难免。

战略管理论文 篇9

园林施工企业主要是从事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安装、运输、管理等业务的企业,承担着从设计到实现的环节,在实现的过程中园林施工企业要按照既定设计的功能来执行建设,而且还要注意园林施工的工程对未来价值实现的影响评估,以保证未来价值的顺利实现。园林施工企业的战略管理,要有适合自己的执行成本差异战略,不同企业由于企业发展目标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战略实施方式,园林施工企业转换成集施工管理、设计、前期评估等方面在一起的大中型企业,从而更好的应对未来的发展

2园林企业战略管理的建议

2.1提高运用园林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经营管理是企业的基础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企业的各级领导都要树立经营管理的基本理念,而且要把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各项日常工作中,逐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主要有:

(1)市场理念

企业有市场才能生存,要绝对重视市场的理念,要根据市场的需求、随着市场这指挥棒来经营,满足社会的需要和客户的需求,企业要时刻牢记这一点,并且深入了解市场的需求,知道了市场所需才能为自己找好位置、想好应对的策略,才能站稳市场。

(2)战略理念

企业策划者要有长远的眼光,还要着眼于大局,不拘泥于眼前的利益,对未来要宏观调控,要有长久的规划,要放眼未来,规划出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并要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朝着目标努力。园林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思维要去社会同步,还要有发展的目标,顺应社会潮流与市场需要。

(3)效益理念

效益是企业所要达到的目的,每个园林施工企业都想获得最大的效益,这就要求企业对内要缩减成本,减少开销,但是要以保证工程质量为前提,对外要多联系工程,有活干才会有饭吃,以质量和信誉赢得市场。

(4)用户理念

园林施工企业管理者要时刻灌输员工用户至上的理念,能够换位思考,为用户考虑,才能换得用户的认可,赢得口碑才会赢得更多的市场。

2.2完善园林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园林施工企业要有一整套自己的管理体系,把企业的经营理念灌输给企业的各个层次,企业上上下下的员工都要与企业理念一致的去执行,在施工前、施工期以及施工后的全方位监测,可以运用先进的网络系统,对自己企业的经营理念要随着市场的脚步适当调整,不断的更新,或者说要有超前的理念服务于市场。在施工过程中以提高企业效益为中心,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尽量减少纰漏,改造落后的业务流程和动作模式,运用新技术的打造新理念。

2.3加强园林施工企业成本控制

抓好对企业内部成本的管理,减少内部的消耗,施工企业要重视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开源节流节省开支,落实成本的管理责任,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和组织,严格控制成本核算,对不必要的浪费要严格控制,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创造最高的价值。这样企业才有发展的基础。

2.4重视园林施工企业人才培养

人才是园林企业发展的血液,企业要发展就要创新,要有新鲜的活力,只有大批人才、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具有高水平的管理的技术能力,才能为企业创造新的活力,重视有能力的人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真正做到以能力来立足靠实力来说话,营造出一个重视人才、依靠科学、不盲从、不跟风,理论结合实际、团结合作的氛围,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给科技人才有用武之地,才能壮大企业、发展企业。

2.5建立园林施工企业考评体系

园林施工企业对于员工要有一套考核体系,奖勤罚懒,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项目管理人员发挥潜能为企业做事。想出新方法管理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考核体系的建立,让企业员工以企业为家,上下齐心,为企业拓展业务。企业的多元化要与企业自身业务相关联,如要做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前的预算评估、施工期的工程管理、工程结束后的园林园林管理、园林经营和园林维护等业务,充分挖掘企业自身潜力会为企业带来一系列的益处。

2.6专注于企业的战略目标,执行差异化的战略

园林施工企业要对自身企业的某一项特色产品特别注重培养和打造,培养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为自己赢得市场赢得词语权和谈判的能力。企业差异化战略打的是要降低企业项目的成本,这需要个底线,不能盲目降低,影响自己企业的效益也影响项目的质量。园林施工企业的战略管理要不断的提升企业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预测能力,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以宏观发展的眼光去管理企业,不断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时刻保持与市场需求同步,这样企业才能稳定发展。

3结束语

园林施工企业对园林管理要有长远的战略目标,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管理者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发挥管理者在企业的核心作用,加强和带动企业稳定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战稳脚跟。

战略管理论文 篇10

树立新型的品牌经营观念

1、动态经营观念。品牌经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过程,包括创立品牌、保护品牌及发展品牌等一系列活动。企业要用长远的、全局的和发展的眼光制定品牌发展规划,明确不同时期或阶段的品牌目标及构想,使我国品牌沿着当地名牌——地区名牌——国家名牌——国际名牌——世界名牌的轨迹稳步发展。

2、知识产权观念。一方面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在推出新技术、新产品之前要解决好知识产权问题,本企业产品或技术中若含有他人知识产权的事前要取得他人的许可。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和法律手段切实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在遇到其他企业侵权时应懂得如何有效的抗辩和合理维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研究成果表明,全世界最新的发明创造信息90%以上都是首先通过专利文献公布的。而我国每年产出的部级科研成果有3万余项,但申请国内专利的不到三成,申请国外专利的更少。科研成果没有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就无法转化为真正的核心能力,及时为科研成果申请专利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免遭知识产权流失和其它经济损失。

3、诚信观念。信用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和第二身份证。目前企业所面临的“信用危机”、“信誉缺失”等问题已严重妨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面对全方位的国际竞争,企业只有下大力气加强信用建设,在品牌经营过程中坚决履行自己的承诺,全面提升商业信誉,使品牌置于商业道德和商业规范的约束与限定下,确保交易各方的应有利益,才能克服品牌经营中的各种短期行为,扭转我国企业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信誉不佳的被动局面。

4、国际化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过于强调民族化只能孤芳自赏、自我封闭从而使品牌逐渐萎缩直至消失。品牌的创建和发展只有超越狭隘的民族观念,放开眼界,把品牌的民族性融入世界经济与文化的背景下去培养,才能使品牌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进而不断扩大我国品牌的影响,加快品牌的国际化进程。

塑造鲜明的品牌经营特征

1、注重品牌的个性设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用感觉器官接收外界信息时,83%通过眼睛,11%通过听觉,其余的6%通过触觉、味觉和嗅觉。因此企业应重视品牌设计,用简洁、巧妙、亲和、鲜明的品牌名称和品牌视觉形象及优良的商品包装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切忌盲目模仿追随。同时针对消费者在消费实体产品的同时强调获得更多的感性附加值的要求,积极赋予品牌深厚的文化内涵,诱发消费者的喜爱与联想,用鲜明的个性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识别和记忆。

2、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竞争的基础。世界品牌的发展历程表明,成功品牌的立足点都是以自己的优势服务并满足于特定消费者的需求,在同行中以某方面的优势展现其个性和魅力的。企业必须挖掘消费者的兴趣点所在,明确自己的品牌在产品品质、技术、服务、价格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并根据自身的财力、技术能力、销售能力等情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突出品牌个性特征,提高关注率,最终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最佳位置。

3、全方位展现品牌。既可以运用广告展现、人员推广展现、促销展现、公共关系展现、品牌形象展现,也可以与企业的营销组合全方位配合展现,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这种先进的直销形式传递品牌信息。用亲切而具有渲染力的表现形式多方展现品牌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品牌的认知度。

培育高附加值的品牌竞争力

1、建立健全自主的研发机构。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作为品质差异化优势的体现已� 没有独占性的技术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企业已有的技术和效益优势很快就会丧失。企业应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形成对科技成果的吸纳与开发机制及研究、引进、开发为一体的运作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研发队伍,鼓励应用开发型科研院所进入企业,加速开发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以特有技术保持品牌的市场科技领先地位。

2、加大研发的投入。世界品牌也都是在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基础上发展并通过高科技含量、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不断的产品创新来保持品牌旺盛的生命力的。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基础研究能力和实用技术开发能力,才能逐渐缩小我国品牌与世界品牌的科技差距,增强品牌的发展后劲。

3、善于吸收和借鉴。一是立足现实,对尚不具备“赶超”能力的技术,通过学习和用好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技术提高我国品牌的科技含量,缩小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最终实现“赶超”。二是把引进技术从以引进国外生产线和设备等成熟技术为主经过研发快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为主上来,坚持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事实证明,善于吸收和借鉴他人品牌经营的成功经验是推动我国品牌发展的一条捷径

4、重视知识产权的有效运营。目前知识产权运营正成为世界品牌企业增长最快的利润来源之一。企业必须尽快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将知识产权与对外扩展、产品出口等结合起来,视知识产权运营为品牌经营新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奠定坚实的品牌经营基础

1、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有利于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开展品牌经营活动。政企分离,产权明晰,使企业以提高盈利能力为品牌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品牌发展的战略重点,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企业的经营劣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2、稳步扩大经营规模。鉴于目前我国企业的规模与世界级企业规模间存在的较大差距,审慎的做法是:以名牌企业为龙头实施跨地区的重组联合应立足于科学的战略分析,在做强的基础上再考虑做大,避免品牌陷入经营误区,真正巩固品牌在竞争中的地位。

3、建立创新机制。创新是品牌旺盛生命力的源泉。目前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纷纷投入巨资研发并运用电子商务,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并成熟,最终必将成为全球化的规则并被纳入WTO的框架下。在数字化和网络经济时代,迅速发展我国自己的电子商务,适应电子商务对品牌经营提出的更高要求,将为我国品牌的发展开拓一个新的空间。

4、壮大品牌队伍。实行品牌经理制,建立有效的人员选拔、培育、任用与考评激励体系,不断提高品牌管理人员的素质,充实壮大品牌队伍,使具有预见力和整合力的企业家团队和有国际化经营经验的复合型、学习型人才成为永不枯竭的资源在品牌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营造规范的品牌经营环境

1、逐步完善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破除形形的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培育、发展及规范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通过优胜劣汰机制促使生产要素和市场份额向我国强势品牌企业集中。同时对外开放首先要对内开放,对将要给与国外企业的一切政策对国内企业也要全部放开,为我国品牌占领国内市场扫清内部障碍。

2、构建符合国际规则的政策体制和法制环境。按照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的要求加快清理、调整和修订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并� 同时注重对知识产权保护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善于利用WTO规定的例外条款和保护措施及差别待遇原则等进行适当的自我保护,在过渡期内实行灵活的市场准入政策和渐进式的国民待遇原则,为我国品牌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平稳过渡期。

3、严格执法。首先要建立健全执法检查机构,充实执法人员队伍,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使执法检查工作在组织上有所保障。其次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制裁假冒伪劣行为,坚决打击走私贩私,净化市场环境,为品牌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4、发挥社会舆论与监督评价作用。一方面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宣传品牌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品牌消费意识及品牌保护与监督意识;另一方面培育和完善行业协会、评价机构等社会中介组织,增强品牌评价特别是名牌评价中的客观性与公正性,积极发挥中介机构在品牌建设中的评价、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甘忠泽《品牌形象策划-透视品牌经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2、LynnB.Upshaw著戴贤远译《塑造品牌特征-市场竞争中通向成功的策略》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战略与管理论文 篇11

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间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竞争变得日益激烈,一个企业想要保持住目前尚好的经营状况,或者想再往上蹿一蹿,力争排到行业的上游位置都要比以前困难许多。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弄清楚“自己目前什么状况”、“自己将来想要怎样”、“如何达成目标”这三个问题。另一方面,现如今早已经过了基于每年收益好坏判定企业优良的时代,一个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不能“就收益而论收益”,需要看到只有收益性、成长性、风险性三者很好地平衡才能创造出企业的最大价值,不能只追求短、频、快,不考虑企业今后的成长,不能急功近利,忽略风险。战略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通过战略性投资和整体化运作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战略管理的工具

(一)基于战略的绩效评价体系

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指的是一种周期性检查、评估员工工作表现的管理系统,是各部门主管人员或企业的其他相关人员,通过一系列关键业绩指标的完成情况的考评,对员工某一阶段的工作做出系统的评价。按考评的时间划分,可以分为:日常考评和定期考评。按考评主体划分,可以分为:主管考评、自我考评、同事考评和下属考评。按考评结果的表现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一方面,有效的绩效考评估,不仅能确定每位员工对组织的贡献或不足,更能在整体上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决定性的评估资料,从而可以改善组织的反馈机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激励士气。另一方面,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不仅仅能够反映出企业员工的工作状况,进一步而言,更能反映出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目标的达成情况。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企业达成战略管理的工具,是服务于战略管理的需求的。因此,在绩效评价关键指标的选择上,必须体现出企业战略目标层层分解的结果,成为有效地将员工贡献与企业战略目标相联系的桥梁,也就是说,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是需要根据企业不同时期战略的要求而做出调整的。这样一来,员工的表现将与企业发展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避免出现员工绩效佳而企业业绩差的窘境。

(二)基于战略的薪酬激励体系

一般而言,薪酬包括本薪、奖金、津贴、福利四大部分。薪酬发放的本质在于对员工努力工作的付出提供等值的报酬。只有在员工的付出能够得到相应的且令其满意的报酬时,员工才能有更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更愿意留在现在的企业中,而不是为了更高的薪酬去另谋高就。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薪酬激励机制自动地做到“优胜劣汰”,为自己选拔所需要的人才。与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一样,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也需要与企业的战略相匹配。一个刚刚起步的企业需要更多的技术骨干,有效的薪酬激励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一个处于稳定期的企业需要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并希望能更进一步,有效的薪酬激励提升运工的工作积极性,帮助企业不断前进、不断突破。因此,基于战略的薪酬激励体系也是随着企业每个时期不同的战略目标而不断变化、不断调整的。

三、战略管理工具运用的现状

(一)绩效评价体系与战略的不匹配

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中,有财务类指标,也有非财务类指标;有定量指标,也有定性指标。就目前的绩效评价体现制定现状来看,很多企业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如何、自己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在关键指标的选择上大都侧重于财务类指标和定量指标,而轻视非财务类指标和定性指标的作用。仅注重财务类指标和定量指标,会使企业往往更关心收益性、忽视风险性,从而无法顾及企业的成长性。这样一来,不利于企业的平衡发展,企业变得急功近利,只看到眼前的短期利益而忽略类企业长远的战略计划。因此,根据企业的战略计划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绩效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加入非财务类指标和定性指标,能更客观地对分解后的企业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且有助于管理层对战略目标适时地做出修正和调整。

(二)薪酬激励体系与战略的不匹配

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薪酬激励体系可以激励员工做出符合企业战略目标的行为,指引各个不同岗位的员工朝着同一目标努力。另一方面,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的薪酬激励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筛选现阶段需要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夯实基础。但是,就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制定的薪酬激励机制往往与企业的战略不相匹配,造成员工个人绩效评价好,但企业整体业绩差,无法达成企业预期战略目标的情况。这样一来,企业即使制定了非常完美的战略计划也是毫无意义的。企业需要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来控制员工的行为,从而保证战略计划的实施。

(三)绩效评价体系与薪酬激励体系的不匹配

绩效是员工对企业的贡献,薪酬则是企业对员工的奖励。绩效评价的结果是薪酬激励的依据,而薪酬激励又是有效绩效评价的保障。因此,二者是否匹配非常重要。但在实际运用中,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与薪酬激励体系往往没有联系,甚至相背离。许多企业在绩效评价体系关键指标的选取上侧重于财务指标,导致销售类直接创造企业经营利润部门的员工被评价得更好,而那些非直接创造收益部门员工的工作表现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最终在薪酬激励时造成部门间的差距被拉大,不利于整体地、全面地提高所有部门员工的积极性。还有一些企业的薪酬激励根本与绩效评价无关,如采用按职位级别同比例、或同数额普奖的方式等,这样的奖励激励效果非常弱,无法激发员工间的良性竞争,也无法对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企业战略管理的改进方法

(一)企业战略目标的重新制定

首先,企业必须正视自己目前的状况、行业的状况、同行业相类似企业的状况,并对未来的市场情况进行预估。接下来,企业需要明确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分长期、中期、短期制定战略计划,并分解到战略的各个层次的具体方面。企业需要看清自己有什么资本、自己缺少什么技能、预计可能遇到的风险。一步一步,达成每个阶段的战略目标。

(二)依据企业的短期战略目标制定绩效评价体系

“短期”可以为一年。每年年末,企业根据当年预设目标的完成情况、下一年的战略目标以及员工对当年绩效评价的反馈情况,重新制定适合于下一年的绩效评价指标。每年的绩效评价指标是需要重新调整的,而非一成不变的。这样就能够确保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与企业战略的相匹配,保证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为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三)依据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制定薪酬激励体系

企业总是希望自己需要的员工能够留任到战略目标顺利达成。因此,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应该是能吸引关键人才在中、长期内留在该企业的。在基本的本薪、津贴之外,企业可以考虑从奖金、福利两方面入手,加大激励的力度、拉长激励在时效。例如,企业对于服务五年以上员工发放除公积金、补充公积金以外的一次性住房补助,以及许多上市公司运用的一系列股权激励计划等。

五、总结

战略与管理论文 篇12

1936年由美国会计师乔纳森。n.哈里斯提出的变动成本法又充实了成本事后管理的内容,由此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完全成本计算系统的、为成本决策和控制提供有价值信息的新信息系统。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的运用,使成本事前管理的内容又得到充实。

美国会计学家希琴斯在1952年提出的、在分权条件下的责任会计得到运用,使成本管理向深化、细化和责权利相结合发展,成本管理成为具有层次性、主体性和利益驱动性的内部共同管理的活动。在同年的世界会计组织年会上通过了“管理会计”这个名词,这不仅是管理会计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成本管理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a.v.菲根堡姆提出了工厂质量成本的概念,从此在成本管理中有了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

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kennethsimmonds)提出,他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这一视角对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探讨,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自身以及竞争对手的有关成本资料进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战略决策所需的信息。

为了持续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得竞争中的主动地位和优势,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迫切要求企业进行战略管理。有资料显示,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有95%的美国企业实行了战略管理,如通用电气、通用汽车和国际商用机器等。实际上,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战略管理”的概念和战略管理的专著。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尚无明确的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或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更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1981年,英国学者西蒙德发表了《战略管理会计》一文,首次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ymanagementaccounting,简称sma)”的概念,在这之后,他又对战略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相结合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1985年,美国的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的书中对价值链战略成本分析法作了研究。波特认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产生于其自身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具体包括研究与开发、设计、采购、生产、营销、配送和售后服务等环节,每一个企业都是这些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表示。

1988年,bronmwich在《管理会计的定义与范围:从管理角度的认识》一文中阐述了sma的观点,认为sma是管理会计的发展(而不是分支),是未来处在高级岗位的管理人员所必须掌握的。bronmwich认为,sma不仅是收集企业竞争对手的信息,而更注重研究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较的竞争优势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以及企业产品或劳务在其生命周期中所能实现的、客户所需求的“价值”,以及从企业长期决策周期看,对这些产品及劳务的营销能给企业带来的总收益。

1992年govindarajan和shank研究了企业战略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战略成本管理的框架。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等人在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美国的林文雄概括说明了美国管理会计学者在1992~1997年间研究策略(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有策略成本分析、目标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法、平衡财务与非财务绩效表。

1993年,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jack shank)和戈文德瑞亚(v.govindarajan)等人在迈克尔?波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版的《战略成本管理》一书,通过对成本信息在战略成本管理的四个阶段(战略成本的简单表述、战略成本的交流、战略成本的推行、战略成本的控制)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将战略成本管理定义为"在战略管理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运用。

1995年,欧洲的克兰菲尔德(cranfield)工商管理学院提出了一种战略管理模式,其特点是把战略成本管理的工具运用于问题的诊断以及提出战略定位的选择方案,并根据成本效益分析,对方案进行评估和规划,然后予以执行,通过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以及不断学习,开始新的循环过程。该模式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工具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竞争战略的制定;竞争对手分析和目标瞄准;行业态势分析;成本动因分析;评估组织面临的挑战,确定自身的目标。

1998年,英国教授罗宾?库珀(robin gooperand)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中全面引入作业成本法,关注企业竞争地位和竞争对手动向的变化,从而构成了一种崭新的会计岗位——管理会计(strategic mangement accounting, 简称sma)。

我国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明确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

战略管理论文 篇13

香港科技大学是一所“后发追赶型”的高等学府,当我们梳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时便会发现,战略创新是促使香港科技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2]第一,准确定位:“小而精”特色发展战略愿景。香港科技大学自创校之日起,就不盲从、不攀比,其目标定为“一所在国际上具有深远影响,而又致力为本地服务的优秀学府”。在明确发展目标后,学校放弃了“大而全”的想法,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和特色,选择了“小而精”的研究型办学之路。具体地讲,“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数量少,1991年正式招收的首批学生仅有831人,截至2011年1月底,也不足万人;二是院系少,目前为止仅设有理学院、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霍英东研究院。“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办学目标的精确,从定位中可以看出其非常清楚学校自身在国家、香港社会和促进世界发展中将要扮演什么角色、发挥哪些作用、达到的目标;二是人才引进与聘用之精,学校在引进或聘用人才时成立由世界范围内不同学科领域的大师们组成的委员会,并确保在招聘过程中不允许委员会中的任何一位与应聘人之间是认识或熟悉,这就保证了人才引进的质量与水平;三是研究领域之精,从众多研究领域里精选出国际前沿和引领社会发展的研究领域,追求学术上的卓越。“小而精”的办学思路使学校汇集了大师或名师,保证了生源的质量,培育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有利于集中学校优势学科与资源,开展一些国际上前沿领域的开发与研究,从而保证了其某些学科在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的领先地位。

第二,战略选择:“国际化办学”打造迅速做强的捷径。香港科技大学从建校之初就打下了国际化的深厚基础,在中国教育史上,可以说是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完全由海外华人留学生创办的大学。创校初期的教学人员以国籍计,来自29个国家;以民族计,来自30个民族,他们从15个国家获得博士学位,其中以美国最多,占了70%。正是有这些国际一流学者的加盟,才得以高起点办学,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国际一流学府。

第三,以人为本:“一流师资”成为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香港科技大学前任校长吴家玮对选聘的人才做了这样的定位:“我们必须从高层做起。只有顶尖的人才会吸引顶尖的人。在一日千里的科学、工程和企业管理领域,你要么就是一流,要么就是不入流。”招聘这样的人才并非易事,香港科技大学在这方面下足功夫:一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设立了国际性的教师招聘处,为获取最前沿的人才主动出击;二是学校高层放下身价,加入挖掘人才的行列;三是选聘过程的严格运作,选聘制度秉持高度开放性、公平性的原则,来自世界各地的应聘者通过校、院、系三级招聘委员会的层层筛选,才能进入教师行列;四是善于留任,设身处地为教师着想,努力为他们营造舒心的工作环境,“延聘第一流人才,并使他快乐”,这是其留住一流人才的秘诀。对教师的关心程度从吴家玮的谈话中可窥见一斑:“对全校来说,教师人数很大,一位教师的招纳看来好象不是那么重要,可是对每一位教师个人而言,选择去哪所学校会决定他以及他家人的一生。因此学校必须诚心诚意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最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3,4]军队院校的转型是从2003年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开始启动的,许多院校在从学历教育院校向任职教育院校转型的时间还不长,发展任职教育的经验和历史积淀少。因此,要实现院校在新时期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把院校改革放在大战略层面思考,大视野角度思考,大系统领域思考;大学领导不仅是教育家、政治家,而且更应该是战略家;大学必须实施战略管理,或正在向战略管理转型。

二、制定战略规划是实施院校战略管理的基础

我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先生曾经说过,办大学要敢于竞争,善于转化,在竞争中把劣势转变为优势,并防止优势变成劣势。战略规划是实施战略管理的蓝图,是对院校实施战略管理的顶层设计,推进军队院校战略管理,首要的是做好院校发展的战略规划。而对院校发展面临的环境进行优劣势分析,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是院校制定战略规划的逻辑起点。

(一)实现蓝图———战略规划制定的主要内容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主要包括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发展阶段等内容。一是办学思想。院校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这是战略规划的灵魂,是确定战略目标、重点、措施和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比如:华中科技大学确定的办学指导思想是“育人为本、三足鼎立”,就是以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为根本,促进教学、科研、产业协调发展。装甲兵工程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秉承军工传统,服务陆军建设,紧贴装备育人”,既有历史积淀,又有办学指向和目标牵引。二是院校定位。军队院校的定位主要有三个层面:首先是军队院校在整个军队大系统中的定位,与部队相比是“军中之校”,与地方院校相比是“校中之军”。因此,既要服从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也要服从军事斗争的特殊要求。其次是一所军校在整个军事教育系统中的定位,主要体现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三个方面,要体现分层办学、特色发展的思想,不能片面求高求同。第三是院校内部各要素在院校发展中的定位,主要体现在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规格、学科布局、服务面向、管理模式等。三是发展目标。发展目标是战略规划的核心,确定发展目标就是要给学校的发展定位,要把学校办成什么模式、什么水平。内容涉及办学方向、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办学特色等。战略目标要有具体时间、确定的内涵、可以计量的成果、明确的责任。比如:北京大学的发展目标是:“从1999年初开始,大体用17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15年前后,将北京大学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和开放性’的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四是发展阶段。将战略规划的实施时期划分为若干发展阶段,并相应地规定每个阶段所应实现的具体目标,实行分阶段指导。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制定了50年发展战略规划,将50年分为前20年、30年,又将前20年划分为四个五年计划,进而将五年规划又分为前三年、后两年。

(二)战略选择———战略规划制定的核心环节战略选择,就是用战略思维来分析、选择学校发展的具体抓手。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突出重点,扬长避短,发挥特色,协调发展。曾经担任过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校长的田长霖先生说:办大学“一定要有重点,哪几个学科要重点发展,不行的要慢慢淘汰掉”,要“把主要精力、资金集中在几个最重点上”。明智的大学及其校长在设法扩充资源的同时,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最有实力、最有希望、最能体现学术优势的方面。如霍普金斯大学特别厚爱医学科学,这是它领先世界的优势所在;哈佛大学至今在工科方面无所作为,因为这不是它的强项。一般来说,战略选择的方法通常有以下五种:首先,要从学校发展的薄弱之处寻找战略,薄弱之处可能正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解决了薄弱之处的问题,可能带来全局的变化。华中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文科和理科见长的师范院校,工科薄弱,以前科研经费仅几千万元。他们从薄弱处寻找战略,将信息学科与教育学科融合,建成了国家学习教育工程研究中心;将信息学科与人文学科融合,催生了动漫产业;将信息学科与旅游学科融合,形成了旅游文化园设计的特色,科研经费2010年就达到5亿元。其次,要从学校发展的优势之处寻找战略,使强势更强,优势更优,并从整体上带动全局发展。海军工程大学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学科———轮机工程和马伟民院士的引领作用,按照“四个一代”的基本规律,从基础研究抓起,推进学校全面建设———每年都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上榜,是全国高校唯一一所“四个一代”全涵盖的院校。第三,从作战力量的新需求寻找战略,适应作战力量建设与发展是军队院校发展的基本规律。空军预警学院从2005年开始实施“大预警”战略,瞄准战略预警体系建设,引领学院发展,使其在短短数年,迅速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实现了从兵种院校向新型作战力量的转变。第四,要从学校发展新生长点寻找战略,抛弃“路径依赖”,强调“异军突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在发展战略中注重特色办学与学科交叉,强调不复制和模仿别人,强调主体学科的带动性和对新学科的未来预见性。比如,曾先后将计算机和生物技术作为重点建设和主要发展方向,通过竞争机制吸引其他学科主动与这两个学科方向对接,把传统学科的优势融入到新学科之中。发展计算机学科时,与传统的机械学科对接,产生了机器人;将戏剧、艺术与计算机结合,产生了计算机游戏和动漫研究方向;将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产生了生物信息技术等,这些学科方向在全美成为最好的。第五,要从院校系统的断裂处寻找战略,实施“转型战略”。2003年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后,确立了以任职教育为主体、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相对分离的新型院校体系,不少原有本科学历教育任务的院校,面临转型的选择。空军一航院及时将学校卓越本科教育的战略,调整为卓越的初级任职教育战略,率先转型,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设计任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使其迅速适应转型需求,培养了大批一线部队所需要的实践性军事任职人才。[5]

三、开展战略评估是实施院校战略管理的有效手段

战略既充满了希望,也遍布困难和风险。只有不间断地进行评估和修正,才能引导战略走向成功。院校战略评估是教育评估的重要内容。战略评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院校战略适应性评估战略适应性评估主要是对外部环境与战略的适应性进行评估。院校是社会系统和军队系统的一部分,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来自外部的机遇与威胁直接影响院校的存在和发展。因此,需要在保持相对稳定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变化进行战略调整。只有不断地跟踪反馈,周期性地回顾和评估院校的战略计划,仔细分析任何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保持战略的适应性。斯坦福大学始建于1885年,铁路大王劳利兰•斯坦福为纪念染病而死的儿子,捐钱建立以他儿子命名的大学,并捐出8180英亩农场,为斯坦福大学带来无尽的财富———“乡村大学”。20世纪5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办学定位为“为加州富裕家庭服务的相当不错的私立大学”。1959年,在美国率先实施了大学科技园区战略,把1000英亩的土地以极低廉价格长期租给工商业界和校友设立公司,不久就形成了精英云集的“硅谷”,斯坦福因此而腾飞。面对“硅谷”的崛起,斯坦福大学对发展战略进行评估,将办学定位调整为“为国内甚至世界上最优秀的学生服务的美国最好的学校之一”。继而分步实施了三项主要战略措施:(1)引进150位美国最优秀的学者;(2)有序地重点发展,比如在学科发展上,优先发展的顺序为:先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工学和物理学,接着是社会科学,然后是人文科学,重视研究教育和专业学院的发展,并调整学院设置,迁走医学院,停办建筑学院;(3)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有吸引力的住房。现在斯坦福大学世界排名稳居前五,2011年美国《新闻周刊》综合排名第五、商学院排名第一。斯坦福大学是美国大学较早通过战略管理实现快速发展的范例。[6]可见,院校成功的战略,必须洞察环境变化的“蛛丝马迹”,抢占先机,而不是坐等事态变化,被动等待外力驱动。

(二)院校战略执行性评估战略执行性评估主要是对内部战略实施绩效和过程进行的评估。首先就是对战略实施的绩效进行评估,以确定战略是否给学校带来了期望的结果,取得了哪些成绩、还有什么问题,将来还需要做什么?是继续实施该战略,还是放弃该战略?其次是对战略管理过程进行评估,评价目标与过程的适应性、资源分配政策的成败、战略实施的执行力以及文化环境的支撑作用等。如果内部环境变化导致战略目标不恰当,就必须修订原已确定的战略目标,如果是由于执行不力,导致绩效不达标,就必须采取相应措施。美国东南部的一个多校区城市社区学院为我们提供了相关的案例。在1995年,该学院通过一个成功的债券发行而建立了三个新的校园。由于在当时看来,大学所在的州和社区的经济有增长的势头。这有许多证据来表明这一点:公共部门的官员预测经济会增长,工人涌到这个地区来找工作,学生对中学后教育的需求明显增强。所以该社区学院为适应社区经济增长确定总体战略为“扩大学生招生数量的快速发展”,实现这个战略的途径是建立新的设施设备提供方便的服务。然而,新校园的成功招生却给院校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尤其随着州经济的下滑,由州财政开支的新设施设备的运行资源难以支撑,院校在新校园的运行资源方面存在严重短缺。因此,尽管初始的战略是成功了———通过提供方便入学达到快速发展的战略规划是实现了,但是服务的质量下降了,并出现难以为继的局面。[7]而在这个过程中,该社区学院在战略规划实施中缺乏应有的敏感性,没有实施及时的战略执行评估,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导致运行中其战略目标不能达成的窘境。这个案例表明: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如果忽视对其执行条件和效果的评估,就会最终导致达不到理想的战略规划目标,从而对院校的健康长远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三)院校战略修正性评估尽管在一定时期内,院校实施的战略呈现稳定状态,但由于环境的变化,战略实际也处于变化之中。如果缺乏对计划的反思和调整,考虑不到改变的环境,管理将会陷于被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的发展,于1998年制定了第一份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TREK2000,把自己的目标明确为“成为加拿大最佳学府”。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学面临的发展环境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把自己置身于全球竞争环境之中,将学生培� [8]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必须根据院校面临的环境新变化,重新进行战略评估,适当调整办学定位,并根据新的定位重新制定或调整战略,尤其要对不相适应的部分加以及时调整修正,才能保证战略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执行。

四、结束语

战略管理是大学在多变的时代谋求自身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者,有预在先才能抢占先机,只有洞察发展规律,把握发展机遇,及时进行谋势、造势、布势,才能乘势而上;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始终站在发展的前沿,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作为院校管理者,只有科学运用战略管理方法,才能始终把握院校改革的主动权,使院校始终保持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