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注释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
这个题目要画好并不容易。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庙,有的把古庙画在丛林深处。庙,有的画得完整,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残墙断壁……赵佶看了很多幅,都不满意。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有一幅画深深地吸引了他。那位高明的画家,根本就没有画庙。画的是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就这么一个挑水的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表现得含蓄深邃极了。和尚挑水,当然是用来烧茶煮饭,洗衣浆衫,这就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来挑水,可以想象到那庙是座破败的古庙了。庙一定是在深山中,画面上看不见,这就把“藏”字表现出来了。
一个好的命题终于成就了一幅传世名画。这幅画让人们朝思暮想进入一种静谧的佳境。
真正有山有寺的生活画卷定然引人神往。
首先是一座山,兀立的石头,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宁静的山林,挤挤挨挨,在风中站直身子。山泉叮咚,把日子迎来流走,不知倦怠。蓝天之上,云卷云舒,淡然闲适,对人间不求什么。
其次是一坐寺庙。在当下,旅游业风行,山中之寺大都在原有的风格基础上,该修葺的修葺了,该扩建的扩建了,决非是破败的古庙了。这些庙宇这些道观这些庵堂,敬奉或儒或佛或仙或神,让人们追求着生活的禅意。
禅,在我看来,就是在生活中静静过滤碎片,修正错误的思维,抛弃恶念。静坐调心,超越喜忧。修禅,以静治烦,实现去恶从善、由痴而智、由染污到清净的转变,是所谓戒贪、戒瞋、戒痴。听僧布道方知禅有如来禅与祖师禅之说,虽然都是释迦牟尼佛所传,都能明心见性,成佛作祖。不同点是如来禅依照佛的经典而修;祖师禅不立文字,依照祖祖相传,心心相印而修。看来祖师禅不恪守一成不变的信条,能够达到与时俱进的吧。
道教则是引导人成仙或成神的。其主要方法大致是服食仙药、仙丹,炼气,内丹修炼,或借由道教科仪与本身法术 人们常说的道衡不浅云云,大概是要说这种修炼的真功。
我想无论禅无论道,真正的源头是自我。禅定今生是自我,真正的神和仙也是自我。神和仙是宁静的,我们追求的就是心中的禅。
夜宿过庐山,虽然仙人洞香火氤氲不断,但没有体会到太多的静谧,只被山中繁华的城遮挡住了。山中最大的幸事是静默。那一夜在三清山,眺望许多山头如参禅的高僧、老道,浩大的静默一下子湮没了我。我在思索,山本是山,过分的开发,真的会丧失其原有的本性。有的时候听听山中鸟鸣,体会“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感觉有时声音也是对静默的补充。
城市污染了,人可以逃避到农村;农村污染了,人可以逃避到山上;山上污染了,人又该去向何方?
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更多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欲望让我们放不下。其实,在佛面前,我们渺小无比,生活的担子再重,与佛所承担的对大众的承诺无与伦比。
敬慕参禅悟道之人。真正参禅悟道不一定是名山大川,因为山有名气了,自然会多了很多的俗气。一些有名气的山,因为香客多,用录音机放僧人击木鱼的声音,实在让人生厌。僧中的主持总是盯着钱权势力,用不同的眼神打量来来往往的香客、游人。听说乡下有出去打工的,就有做僧道短工的,头发一剃,披上袈裟,成了道貌岸然的和尚,然后去欺骗香客。他们真的会亵渎了禅意。
家乡泌阳多山,有名字的山就不在少数。县城东20里有个老鸦山,数次登顶。感悟到它最静的是寺庙。说是寺庙也就是当地名流捐资重修的山庙,不过又修出村村通水泥路直抵山脚。有了路,就平添了小山的名气。每年二月十五的庙会,重在老鸦山隆重开幕,引来八方游客,前来物资交流。无数人上山拜谒祖师爷的神灵,一时香火不断,老鸦山也算得上有些喧嚣了。
老鸦山两座对峙的山峰,各有一座庙宇,庙内供有各路大仙,香火不断,乡人占卜求子多来拜祭,日渐成了人们原始的心灵依傍。五年前,来了一位半路出家的仝道士,在这里守神。仝道士大名仝彦清,早年做过古董生意,后在马谷田铁矿给人看场子,铁矿赔本了,自己也落得分文皆无,遂经人介绍,出家至此。与其谋面,促膝谈心,得知他年高七十四岁,原来曾一身染疾,现在吃斋念佛,挑水打柴,爬山涉水,来回如风,实在难得。用他的话说,佛光普照,净心难求,如今他求到了。只要心中有佛,自然百毒不浸也。真的令人向往的境界!我问他:家人可好?他说老妻早已做古,一子一女在信阳明港做生意。他每年回家两次,给儿子要些钱,除了维持自己简单的生活,还要买香裱和蜡烛。用他的话说,我有饭吃,佛也要有。香火不能在我的手中中止。
显然,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僧人,但是他有一种敬佛的静心。他不为香客收取什么施舍,清净的素食主义者。有这种虔诚,也就足够了。
人根盘古氏曾经在泌阳留下足迹,我们这里有个小有名气的盘古山。一个傍晚,我们自驾车来到此地,落日的余晖正点点洒在山石青松之中,金灿灿的,仿佛跳动的灵光,我们幸庆,那天与心中的佛祖分享了美妙的大自然带来的最后一抹晚霞。
走进山顶的大殿,香客已经散尽,非常的静。焚香拜祭,叩首仰视。虔诚地膜拜各路仙人,并略作布施。在香台上,执起《皇历宝钞》、《太上感应篇》等诵读起来。道人击打木鱼,清脆的声音在山岭悠悠回荡。我们在庙宇前的石凳上坐下,彼此竖掌闭目,似与盘古山神交。
多少次跪在寺院香火炉前的蒲团上,摊开双手,虔诚地膜拜。上一炷神香,想象一下当我们放下沉甸甸的欲望,逃离纷扰的俗世。有时想把自己的愿望也融进这氤氲的香火之中。说真的,我们并不是渴求什么,只是求一种淡定,求一种宁静。幸福是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的,神灵指引我们的只是别贪别恋别生气,遇事平和,平等待人,看待事物一分为二,不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
真的,来到一座山,看一看春季山中野桃花的绽放,野杏花的娇媚,听一听夏季山中的流泉飞瀑,感受山间小路上的浓荫蔽日、山风阵阵,品一品秋日满山层林尽染的红叶,尝一尝挂满枝头的山果,闻一闻冬季皑皑的白雪。来到一座寺院,万籁俱寂间,晨钟暮鼓的回荡,在香火缭绕间,领悟佛之慈心如云的境界,享受一下出世的宁静,那是何等的惬意。禅山、禅水、禅寺,好一派天人合一的世外圣地!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注释
①破山寺:即兴福寺,始建于南齐,在今江苏省常熟虞山北麓。禅院,即寺院,寺僧居住修行的地方。②禅房,僧侣们的住所。③万籁:指一切声响。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④钟磬:寺院中诵经、斋供时的信号。发动用钟,止歇用磬。
常建是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诗人,他一生潦倒,仕途很不得意,仅仕为盱眙县尉。大约在安史之乱以后,失去官职,于是寄情琴酒,隐居作诗。《题破山寺后禅院》大约是常建任盱眙县尉时,游常熟虞山兴福寺后禅院时所作。兴福寺始建于南朝齐时,初建大殿,见一石隆起,左看似“兴”,右看似“福”,故取名兴福寺。唐代传说有黑白二龙交斗,冲破溪涧,而寺就在涧边,因此又称破山寺。
诗中着力描写后禅院的冷落、沉寂、幽静,从中也透露出作者寄情山水,以摆脱尘世纷扰,排遣内心苦闷的出世之情。诗题是“题破山寺后禅院”,而全诗直接描绘禅院的文字并不多,仅有“古寺”、“禅房”、“钟磬”寥寥数字而已。作者从描写环境入手,着重这里的山光水态,以呈现别样的风景。历代评论家对此诗都非常赞赏,因为它具有清秀、古淡朴素的特点。
首联点题,作者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正值旭日初升之时,阳光映照着山上的丛林。“入”、“照”二字,将幽深的禅寺与静谧的丛林通过动态表现出来。“初日”照应“清晨”,“高林”又引发下文。诗人在这里不用山林、树林,而用“高林”,因丛林在山上,处于高处,这是写实,同时山寺禅院就在这丛林之中,这是隐逸的最佳场所,也是作者的向往之地,故言“高”,这是写意。次联更是深受后人称颂的名句:“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长满翠竹的山径,一直通向幽僻的地方;浓阴覆盖的禅房,掩映在深深的花木之中。宋代大诗人欧阳修对这两句诗非常喜爱,一心想模仿其语而再作一联,但久不可得,只好感叹“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在青州的一个山斋休憩,亲身体会到常建诗的意境,又欲效而作诗,却仍然“莫获一言”。可见常建诗的佳处在于造意精微,不求形似,重在达意。三联是说清晨的山光使鸟雀感到愉悦,澄澈的深潭使人心觉得空寂。这一联还是照应着“初日”来写的,山光是初日所照的明处,潭影是初日所照的暗处。实际上又是互文,即山光与潭影,都是既悦鸟性,又空人心的。诗越写越静,由竹径至禅房深处,唯有“鸟声”、“潭影”而已。鸟多山栖,而写鸟用一“悦”字;水令人远,而写水用一“空”字。山水相互映衬,使这一联臻于极致而成为千古名句。鸟与人都怡然自得,这是尘世之外的自然对诗人的召唤。加以佛门就是空门,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诘经・方便品》),故“悦”与“空”既是写景,又蕴涵着深刻的禅理意味。山光、潭影、鸟性、人心,四者合而为一,是人心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最高境界。末尾二句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悠悠钟磬之声,在晨空中萦旋回荡。如此清幽的境界无疑会使诗人豁然开朗,顿去杂念。诗人运用反衬的手法,来表现禅院清幽静寂的环境,特地拈出寺里的钟磬之声以衬托此地的寂静,与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20xx年7月,在工厂的工作调整中,根据我的意愿,被调至人力资源部门,主抓人事工作。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半年来,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踏实工作,基本完成了今年的任务。现分两个方面向**汇报。
一、 思想,学习方面的情况: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履行人事管理职能的关键部门,我深感责任重大。能关心同事,以工厂利益为重,坚持原则。人力资源工作的**性、原则性很强。本应当在有空余时间的时候,抓紧时间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却断断续续,没有坚持。也没有通过学习和工作的实践,得到应有的收获和锻炼,执行**的水平没有显着提高。主观能动性差,不会主动地给自己安排工作,缺少创新观念。
二、 主要工作情况和不足:
(一)积极与员工沟通,尽可能地了解员工的想法和需求,体现了员工和老板间的桥梁作用。但是有的时候,没有掌握度,使得工作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员工的工作,影响了效率和进度。
(二)在员工和工厂双方的利益面前,有时做事太草率,没有客观地,公正地去思考,在此提前下,多次过多维护了员工的利益。
(三)严肃工作纪律和各项规定,对问题突出的员工,基本能够及时进行谈话。但是对于自身方面,却没有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多次迟到,这给工厂其他员工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四)开展教育培训方面:没有定期安排一些教育培训座谈,以及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工作。致使一些员工的素质仍然停留在刚入厂时的那个阶段,使得一些知识没有得到普及,没达到预期效果。由于主抓人事工作的我,没有尽到该尽的责任,导致了员工的素质和工厂的发展没有达到正比,所以,在这个方面,我是不合格的。
综上,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有待在工作中摸索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掌握得还不够,还需在今后加强学习,不断提高。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 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出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全诗,说说作者观赏破山寺的景物后,触发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简析“造化钟神秀”中“钟”字的意思及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紧紧围绕“望”字着笔,首联写远望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颈联则写出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
3.诗的尾联是千古名句,你能从中获得什么感悟或启发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表明江上的春天已经匆匆闯入旧年。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之情。从诗中看,作者的故乡是_____________。
3.有评论者认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富有“几何美”:烟直(竖线)、长河(横线)、日圆。本诗中与此有同工之妙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将“海日生残夜”中的“生”误写成了“升”,请你为他解释一下用“生”的妙处,使他产生深刻印象,不会再写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此诗开头以传说落笔,产生的效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的前四句中,“空”字重复出现两次。说说两处“空”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尾联中,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以上两首诗均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手。其中《采莲曲》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采莲女形象;而《出塞》则塑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将军形象。
2.后人赞誉这位诗人的七绝为唐诗中的神品。这两首风格迥异的诗,你更喜欢哪一首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 研读这首诗,说说将士们是如何发现单于要利用夜幕作掩护逃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诗中所写塞外景物特点,发挥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轻骑逐”的场面。(不少于30个字)
(七)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陆游
风雨送春归, 驿外断桥边,
飞雪迎春到。 寂寞开无主。
已是悬崖百丈冰, 已是黄昏独自愁,
犹有花枝俏。 更著风和雨。
俏也不争春, 无意苦争春,
只把春来报。 一任群芳妒。
待到山花烂漫时, 零落成泥碾作尘,
她在丛中笑。 只有香如故。
1.欣赏比较这两首词,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
A. 这两首词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也都赞颂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B. 两位作者都以梅花自比。其中毛泽东笔下的梅花象征着有大无畏精神的共产党人;而陆游笔下的梅花则是饱受摧残、屡遭打击的形象。
C. 两首词都运用了反衬手法。如毛泽东的词中用“百丈冰”的严寒来反衬梅花开放的难能可贵;陆游词中则以“黄昏”的凄凉冷落来反衬梅花的寂寞惆怅。
D. 两首词的感情基调不同。毛泽东的词积极乐观,表达了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决心;陆游的词则低沉孤高,表达了屡受排挤后的清高孤傲。
2.这两首词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咏梅,请任举一例说明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由于作者的经历、情感、视角、立意等的不同,作品也就不相同。这样的例子在古诗词中还有很多。请举出一个例子并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相见欢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诗人与词人写景都用到了一个“深”字,请分别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春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见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和李煜都写到了离愁别绪,请简要分析他们不同的表现手法及其产生的表达效果。
《春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见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诗读词,作者的形象往往跃然纸上。请说说这两篇作品中所呈现的作者的形象。
《春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见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中,“落红”比喻_________;“更护花”中的“花”比喻_________。
2. 请说说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中“情”的理解。
(十)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中,作者将____比作____,现在人们常用这一句诗来形容________。
2.“半卷红旗临易水”中“易水”一词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角声满天秋色里”一句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营造苍凉悲壮的气氛的?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尾联刻画了守边将士______________的形象。
(十一)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苏 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两首诗都紧扣“早春”的特点描绘景物,请各举一例说明。
《钱塘湖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惠崇二首(其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中所呈现的早春画面,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的雄心壮志;根据你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这种雄心壮志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沙场秋点兵”中“秋”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理想与现实往往是矛盾的。这首词中,作者在理想与现实中各是怎样的形象呢?请分别加以概括。
理想中(或梦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浮云”在诗中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写出了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用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
2.诗的后两句运用_____________的手法,突出了早春景色之美。
3.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请将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的喜爱之情。
2.诗人躬耕田亩,将田间劳动写得富有诗意,其中你最欣赏哪一�
2.不矛盾。如果周围一片喧闹,人们就不会在意钟磬的声音了。这里是以静衬动,以动写静的手法。
3.破山寺极静极美的环境,使作者消除了私心杂念,心如止水,空明纯净。
(二)1.钟爱 用拟人手法将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同时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
2.峰峦连绵、山色青翠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3.生活中,要不畏困难,勇于攀登,要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三)1.青山、绿水
2.思乡洛阳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生” 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太阳从大海上孕育而出的情状,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四)1.为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2.“空余”一句中“空”表达了作者不得见昔人仙姿的遗憾。 “空悠悠”中的“空”则表达了作者的寂寞、惆怅之感。
3.①直抒胸臆。用“愁”字直接点明自己的怀乡之情。② 融情于景。用“日暮”“烟波”等景物描写烘托愁思。
(五)1.王昌龄 天真烂漫、充满青春朝气英勇善战、令敌人闻风丧胆、威风凛凛
2.(略)答题要点:《采莲曲》语言生动活泼,画面优美生动,风格清新明朗,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出塞》语言悲壮苍凉,意境雄浑深远,气势豪迈,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
(六)1.月黑雪猛,本不是大雁该飞之时,却见大雁高飞,因此判断有敌情。
2.(略)
(七)1.C
2.开放性试题。举例恰当,分析具体即可。如:“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描写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表现她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3.如写送别的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的是分别时的悲凉伤感及依依不舍之情;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则体现了乐观旷达、积极进取的精神。
(八)1.《春望》中用“深”修饰草木,写出了长安城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而人烟稀少的凄凉春景;《相见欢》中用“深”修饰庭院,刻画了重门深锁、幽居独处、凄清空寂的环境。
2.《春望》以乐景写哀情。用本为娱人之花鸟,却因感时伤别而看了令人惊心落泪,来突出内心深沉的忧思;《相见欢》则运用比喻,将离愁比作一团乱丝,极其深刻形象地写出了离愁盘绕纠缠而又无法摆脱的特点。
3.《春望》中刻画了诗人满头白发、忧国思家、哀愁衰老的形象;《相见欢》中刻画了幽居独处,有着亡国之痛,无限屈辱哀伤的词人形象。
(九)1.作者自己离开官场 新生命、新事物
2.“情”具体是指“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是对新事物的赞颂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
(十)1.敌人黑云 局势危急、气氛紧张
2.“易水”一词既与战争必经之地相吻合,又使人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自然巧妙地刻画了将士们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用呜咽的“角声”、肃杀悲凉的“秋色”营造了悲凉的气氛。
4.浴血奋战、以死报效朝廷
(十一)1.如“几处”“谁家”而不是“处处”“家家”,抓住了初春时鸟儿不多的特点,“浅草”说明初春小草刚出头还没长高;“桃花”只有“三两枝”说明是早春时节,桃花还没有完全开放,“芦芽短”则说明芦苇刚刚冒出嫩芽。
2.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目的在于强调阅读要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十二)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收复失地,统一中原,并使自己名垂青史。
2.既点明了战争的季节,也为将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3.雄姿英发、驰骋疆场,忠勇无比、气概豪迈的将军形象。隐居乡间,忧虑国事,为报国无门而苦闷,为壮志难酬而悲愤的诗人形象。
(十三)1.当时的保守势力(或困难、挫折)
2.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十四)1.细小、滋润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2.对比
3.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但当你走近细看时,却又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十五)1.田园(或劳动)
2.例:“种豆南山下”,语言亲切朴素,明白如话,以平淡的口吻写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及自己闲适寡欲的心境。“带月荷锄归”,描写劳动归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锄头,构成了一幅月夜归耕图。
3.从诗的内容看,可理解为辛勤耕种期待收获――多收些豆子。从诗的主题看,是指希望能隐居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关键词:红安天台寺;佛教音声;调研报告
题记:禅乐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修行方式。
――释悟乐(天台寺方丈)
引言
有高僧、大德曰:音乐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法门;笔者补曰:“音声供养”和“音声佛事”均是佛教最为重要的音声表达与文化特征。在社会历史高速发展与迅速转型的今天,佛乐的表达形式也自然成为一种弘法的手段。正如释悟乐禅师所言:“禅乐的宗旨是以轻松愉悦的形式让观众接受佛教,从而使大众享受法益。”笔者对中国湖北红安天台寺的个案调查也充分印证了――禅乐践行的“新样式”和普惠大众的“新理念”的殊胜与可行。
天台寺,坐落于鄂豫两省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的湖北省红安县境内,寺庙因建于天台山主峰脚下而得名。现任方丈释悟乐,为临济宗第45代传人,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大和尚(临济宗第44代宗师)的关门弟子,亦接法于国际佛教领袖广玄上人(弘一法师关门弟子)。悟乐禅师为弘一法师再传弟子。因此发愿。将全盘承袭师祖(弘一法师)之衣钵。
提到师承,还必须扼要提及天台宗。天台宗简称“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书载,1400多年前,天台宗创始人智剀大师在红安天台山以北不远的净居寺出家修行,后入浙江天台山创立天台宗,因而天台宗也因智剀大师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因以《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为主要立宗经典,故亦称“法华宗”。该宗同时推崇般若中观派理论,尤其是《大智度论》,故尊印度龙� 其二祖慧文、三祖慧思,从北齐迁至南方,逐渐形成用“止观”统帅全部教理和践行的独特主张。智剀被推为四祖,先后著有《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等,称“天台三大部”;又传有《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无量寿经疏》等,号“天台五小部”,由此构成庞杂的思想体系。
众所周知,隋唐以降,佛教全面华化――分宗别派,进而形成: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宗派。偈云: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继天台宗之后,作为中国汉传佛教的最大宗门,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而独具特性。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至今仍延绵不绝。它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湖北红安的天台寺作为禅宗寺庙,笔者对其的调研报告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佛乐禅思:
继承传统基础之上的音声教化
佛乐(Buddhist music)历来就是中国佛教寺院、信众“供养”与“颂佛”的音声表现;禅思作为身心意智的道德与清明,无时不与佛乐一同感化佛陀的教化与殊胜。红安天台寺的佛乐正体现了此种禅思与教化的紧密融合,其主要体现在如后几个方面:
(一)佛乐的继承
红安天台寺传承的是达摩祖师的心法,因而方丈率领全寺固守深山。在持戒方面,全寺常住持金钱戒,例如禁止私人持有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网络产品,禁止下山,悟乐禅师率先垂范,僧人一律住广单。如此点滴均为一个目标―恢复以往古道场的庄严与纯净;在禅修方面。悟乐践行:心为佛本、师为法本、德为僧本的“三本思想”,借此阐述他的佛学思想;在禅乐方面,天台寺迄今坚持传统的早晚课这种音声佛事与音声供养。今后还将在传统梵呗⑥的传承与弘扬方面,做出更加系统的努力。
(二)禅思的发展
红安天台寺方丈释悟乐禅师,一直怀着“礼乐安天下”的理念,将艺术与宗教两相结合,创造性的提出“天台禅乐”的修行方式与文化主张。他组建了由40多名僧尼组成的天台寺广玄艺术团(中国佛教史上首支全僧尼艺术团)、天台寺音乐学院(佛教史上首个寺院专属音乐教育机构)等,力促并且倡导学僧用禅乐修行,进而用禅乐弘法。2015年5月,广玄艺术团在武汉琴台大剧院演出三场,节目受到中国日报、央视四套、央视网、东方卫视等媒体的广泛关注、报道与好评。悟乐禅师的禅乐教化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禅乐三韵。悟乐禅师认为,禅乐一曲,却有三韵。即:一韵弘法之舟楫(详见后文――以乐弘法);二韵禅悟之助力(详见后文――以乐参禅);三韵教化之布施(详见后文――以乐教化)。
其次是乐教同源。悟乐禅师认为,禅乐的艺术原则就是表现自己――即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自己的故事,而非饰演别人(详见后文――以乐养德)。
二、寓教于乐:
与时俱进背景之下的新型佛乐
较之庄严清净的传统佛乐,红安天台寺的“新佛乐”既蕴涵慈悲之情、又使人听后动容之至,顿起欢喜之心,亦动善意之念。“从一个门徒,到一群学僧;从一件乐器,到一个乐队;从一位高师,到一众教授。就这样,我国第一所佛教音乐学院――红安天台寺佛教音乐学院,顺势而为应运而生。”在红安天台寺,既有严格正统的法脉传承和师承,又有一整套新的富于创造性而又契机、契理的修行与文化主张。可以说,该寺是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充满活力与发展前景的道场。其主要体现在如后几个方面:
(一)以乐弘法
以乐弘法是晤乐禅师在当下佛教式微、社会道德沦落背景下提出的新型主张和弘法实践。古人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只有乐教才能触及人的灵魂,只有好的方式,才能为广大信众所接受。因此,天台寺广玄艺术团采用中西合璧的演出形式,并以“洋为中用”作为艺术团展演之先导――铸成了合璧中西、融合古今、综合儒释道的新兴禅乐。有研究者认为,悟乐禅师作为佛教的一个全新宗派业已显见雏形。目前该寺附属机构有:
天台寺广玄艺术团――成立于2004年,最初由十几名僧人组成艺术班。通过几年的努力,获得了长足的进展。2008年,艺术班升级为广玄艺术团(广玄之名,取自悟乐禅师的师承之一广玄上人,而广玄正是弘一法师的亲传弟子)。2009年,广玄上人为艺术团赐名“广玄”。并为该团设计团徽。该团通过专心致柔的正定练琴,内能寂默一切分别、执着、妄想,外能慈愍敬爱一切有情、无情。在心弦相映中,清净五欲六尘、培植仁义礼智。在演义禅曲中,礼敬诸佛,启迪自爱、爱人之心。天台玄艺术团的创建,既是对传统佛教音乐的继承、发扬,也是将禅乐作为僧侣修行方式的重要尝试。正如媒体所言:天台禅乐是禅宗在当代的重大继承和发展;天台禅乐既是用音乐禅修,又是用音乐弘法,更是对“礼乐安天下”的古训践行。最终让深具真善美的佛教文化为和谐社会、净化人心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天台寺佛教音乐学院一成立于2014年05月8日,院长由中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教授梁大南担任,中国音协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叶小纲担任名誉院长,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教育家郭淑珍、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田青等任该院艺术顾问。该院还邀请了数十位知名演奏家和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担任教员,定期或不定期来学院进行技术指导。目前,音乐学院开授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大中小提琴、钢琴、长笛、单双簧管、打击乐、乐理、音乐史、视唱练耳、舞蹈、音乐欣赏等。首批40多名学员均为该寺年轻僧尼。音乐学院以天台寺广玄艺术团的禅 先后为天台寺音乐学院创作《大别山之恋》等旋律优美、令人难忘的保留曲目。
(二)以乐参禅
以乐参禅即以音乐的形式与禅心相应。古人日:“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音乐,发乎于心,动之以情。“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记》)。真可谓:心之所动,呼之唤之;情之所至,歌之颂之。佛教音乐的元素,就是最朴素的音乐与最神圣的心灵追求的两相契合。天台寺的禅乐内容广泛――诗歌舞乐、形式多样―一中外并重,多以弦 以乐参禅决定了演奏者用一颗禅心来表达人乐合一,最终达到内明心见性,外普度众生。禅乐的特征,决定了僧人的修行与练琴两相并重――让禅意自心间倾泻,自然而然、气定神闲做到以乐悟禅之要义。正如长江日报所说:“不是黄卷青灯、破帽芒鞋随缘化,面壁冥想、与世隔绝独往来,也不是木鱼唢呐古筝清音袅袅。竖起架子鼓。拉响小提琴,钢琴键上行云流水,民乐西曲信手拈来。出则穿梭游走于大小城市,入则自娱自乐在参禅修行。”
(三)以乐教化
在以乐教化方面,天台寺制定了明确的《培养目标》:第一,坚定的佛门信仰。第二,浓厚的宗教情怀。主要体现在:出世的兴趣、观念、习惯,在日常中点滴去世俗化。第三,完美的比丘(尼)性格。主要体现在:无限宽广的胸怀、包容一切的思想、坚定不移的意志、
不断勇攀高峰的信念、洞彻生死的觉悟与气度;悲悯众生的情、珍惜自然的爱、奉献自己的心、一切以成全他人为准则的善。第四,优雅的比丘(尼)素养。主要体现在:优秀的音乐素养;优秀的文化素养;优秀的勤劳、俭朴、惜福、勤奋素养;优秀的文明素养、礼貌、卫生、仪态等方面。第五,突出的比丘(尼)能力。主要体现在:驾驭知识、技术的佛教智慧;解决困难的佛教方法;把握方向、把握全局的佛门精英几个方面。
众所周知。弘一法师(李叔同)同时是著名的音乐家,亦被尊为禅乐先驱。有研究者认为,方丈悟乐的使命是对禅宗继承和发展,创立新的“禅乐宗”。弘一法师一生从事多方面的艺术活动,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均所擅长。所作乐歌文辞秀美,富于意境和韵味,曲词结合贴切,如《送别》《西湖》《春景》《忆儿时》等,迄今广泛传颂。
一曲《送别》常常让人浮想联翩――这位中国最早扮演茶花女的弘一大师,在他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他那“悲欣交集”的终极关切,除了“无尽意”的梵呗妙音。还有什么能令今人会意传神。在天台寺广玄艺术团的节目单中。就保留了弘一大师创作的几首歌曲,最常演唱的有《春游》《留别》两首。
弘一大师作词作曲的乐歌,现存有《春游》(三部合唱)《留别》《早秋》3首,其中以《春游》比较突出。其乐歌作品先后编入《国学唱歌集》(1905)、《中文名歌五十曲》(丰子恺、裘梦痕合编,开明书店,1921)和《李叔同歌曲集》(丰子恺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如今,在天台寺佛教艺术团展演中,每每都会安排弘一法师创造的乐歌。
(四)以乐养德
在禅宗传承历史上,曾有五祖(弘忍)传衣钵给六祖(慧能)的诸多佳话――神秀曾作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口诵一偈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随即弘忍将衣钵传给慧能。
在天台寺,笔者见悟乐禅师亦作偈云:“菩提本来树,明镜似非台。总言无一物,早已惹尘埃。”据笔者的理解,悟乐禅师想表述的是他对当今社会状态的忧思――面临佛教式微,传统丢失―那么传承达摩千年正道的道场就应当重建。
在天台寺,每日三餐前都有集体的念诵《天台六德发愿文》:我发愿,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以我之忠孝礼仪廉耻使不忠不孝、非礼非仪、非廉不知耻之人尽变为尽忠尽孝、知礼知仪、知廉知耻之人。阿弥陀佛。以德成佛。欲成佛道,先修人道;欲成人道,先修六德。忠:忠于祖国、忠于信仰、忠于职守、忠于师门;孝:孝顺父母师长;礼:内修素养,外讲文明礼貌;仪:做人守规矩、处世讲秩序;廉:不谋非分之名,不贪非分之利,不享非分之福;耻:以破戒犯规为耻,以妒、淫、妄为最毒最耻。
在天台寺,禅师们每天都是清心素斋、红颜青灯,诵经礼佛、禅乐琴声。在这里,每天生活紧凑,制度严格。
在天台寺,僧曾人的父母可以在养老院颐养天年(目前正君和正淑的父母已经入住)。如此种种,均印证了天台六德中“德孝”为先的基本理念。这也是天台寺僧人法号中除了“正”之外大多加“孝”的根由所在。
结言
如此重要的禅宗,最根本的精神就保留在《坛经》里。后世禅宗无论怎样发展,都能在《坛经》中找到其原型。所以,阅读《坛经》,是了解禅宗的必备工作,也是让我们学会融入社会,平心静气的一件乐事。记得有位大学老师曾说,他无论去哪里出差,都要带上一本《坛经》,我想,这就是其魅力的最好证明吧。
历史上《坛经》的版本有好几种,最具代表性的有四种:法海本、惠昕本、契嵩本和宗宝本。法海是慧能的大弟子,他根据当时六祖讲经的记录所写的原本,被发现在敦煌石窟里,目前藏在大英博物馆。唐代时,惠昕和尚因考虑到“古本文繁,披览之徒,初忻后厌”,对法海本作了一些删改。其刻本早已失传,只留下抄本保存在日本京都的兴圣寺里。禅宗发展到宋代,僧人契嵩又根据《曹溪大师别传》出了一个契嵩本,这也是后来宗宝本的原型。最后元代光孝寺的宗宝和尚在前三种本子的基础上总结出宗宝本,错误少,概括性强,文字流畅优美,可读性强, 因为考证是一回事,而领悟佛法,指导实践又是另一回事。
上海古籍出版社最近新出一书,白色封面上只写着贾题韬讲《坛经》六字,外加上古红章一枚。感受设计的朴素大方之余,以为上古也跟风出版了某位学术超男超女的“讲坛纪要”,其实不然。作者贾题韬(1909—1995)乃当代佛学大家,也是中国象棋理论的奠基者。他出生于清末山西省赵城县罗云村(今洪洞县赵成镇),村民大多为贾姓,世代耕读。其父贾人俊曾任教于西北大学,后来又任山西省解县税务局长,治家严谨,训子有方;其母笃信基督教,乐善好施,贾题韬就成长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贾题韬自小聪慧,爱好象棋,十六岁在太原市象棋比赛中一举夺冠,十八岁考入山西大学法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主教逻辑学。1938年抗战,几近而立之年的贾题韬弃笔从戎,变卖家产,组织了一支约300人的学生抗日游击队,转战于霍山汾水之间。第二年年底,他因病离开山西,到往四川,自此再未回到过这片古老的土地。
在这本书中,贾老的演讲按《坛经》的品目分十个章节,每一章节之下又各立小标题,譬如“四谛法和三世因果”、“十二因缘”、“直了成佛”、“《金刚经》”、“佛性本无南北与世间法”、“参禅和轮刀上阵”、“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涅盘经》和不二法门”、“妙心比天大”、“自己是一本无字天书”、“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在家一样可以修行”、“不怕吃亏和直心是道场”、“我就是真如”、“凡圣两忘,体露真常”等等,这些题名作为《贾题韬讲》一书的要点总结,犹如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所在,将《坛经》乃至禅宗的基本精神及修行门径一一指明。
作为现当代禅林里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贾题韬对禅宗十分肯定, 在本书前言中他写道:“讲学术,讲文化包括佛教文化,都不应� ……用这种方法来看,说禅宗乃至天台、华严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产物,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光荣,……在唐末至五代之后,禅宗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主流和核心,那段时期的中国,禅宗就代表着佛教。……不了解禅宗,就没有资格说了解中国文化。”
2015年10月10日,第二届中韩南泉禅学研讨会暨第九届世界禅茶雅会在安徽池州九华山风景区开幕,楼宇烈、谭世宝、王雷泉、张总、王立新、余秉颐、大观禅师(香港)、大峰禅师(韩国)、崔锡焕(韩国)、慧通法师(韩国)、宗学法师等来自中国大陆、香港、韩国的专家、高僧大德以及300多信众和茶道人士汇聚一堂,就禅文化的研究与弘扬进行热烈交流。
开幕式后,中韩南泉禅学研讨会正式开始。来自中国大陆、香港、韩国的高校、研究机构、佛学院的学者和名僧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对禅学研究进行了阐述。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
楼宇烈
佛教在中国土地上能够适应环境,成就禅宗之大器,离不开与中国文化、特别是与儒家文化的融合。儒家注重“入世”,强调人在家庭、社会、国家中的责任与担当。佛教融合中国文化后,提出“以出世心做入世事”,主张自己实践体会、觉悟人生,超越自我,不仅适应了中国文化,也回归了佛陀创教的本怀。
禅宗是中国佛教对世界的一大奉献,是对佛教本义的继承与重大创新,既体现了佛教精神又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在谈到禅修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时,他还引用南泉禅学著名公案“平常心是道”,强调在日常实践中修行的重要性,抱“平常心”,去“分别心”,做“无修之修”,方能“语默动静体安然”。
韩国鸡龙山无上寺住持
大峰禅师
“当年在南泉禅院一只猫偷食,东西两堂的和尚争执不断,普愿禅师提起猫说:‘大众道得即救,道不得即斩却也。’众僧不知如何应对,普愿于是杀掉猫。赵州和尚从外面回来后,普愿把经过说给他听,赵州和尚听了,脱下鞋子放在头上就走了出去。普愿说:‘刚才若你在场,就救了猫儿。’”
“南泉斩猫”的公案,其实在教导人们思考什么是爱,如何去爱。大部分人对所谓的“爱”只是当时的感觉,时间变了,感觉也就变了,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爱。爱不是感觉,而是在没有特定条件下依然关心他人,心甘情愿为他人做事。爱也不是罗曼蒂克,而是佛陀的真智慧。人需要跟“不知”做朋友,明白自己的“不知”、保持“不知”方能开悟见性,达到大慈悲。
山东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
谭世宝
我研讨的论文以“革命”为关键词,来谈南泉普愿禅师“对惠能的佛教革命继承与发展”。马祖道一、南泉普愿的“平常心是道”乃“非常革命之论”,破除了以往对神秘非常的印度佛道迷信,使佛道成为平常人都可以实践的正常之道。
“南泉斩猫”的公案可以说是普愿禅师一次“伟大的行为艺术”,他用杀生的极端手段来开示弟子,打破了佛教界长期僵化守旧的思想,纠偏正道,以革命精神推进了佛教的发展。
湖南省社科院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周建刚
马祖道一的洪州禅思想强调“平常心是道”,突出“体用不二”的思想原则,但在流传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流弊,那就是将“见闻觉知”的分别心混同于超越真心。南泉普愿是马祖的重要弟子,他对马祖禅学进行一定的修正,指出禅道的终极境界超越于语言文字的对象化理解方式之上。南泉普愿对禅道的理解,是扫除见闻觉知和语言名相的前反思性“原本性世界”。
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王雷泉
禅宗对生命意义的启迪,在于得理而安心,在生活世界中“自透本来底,方得自由”,禅本质上是洞察人生命本性的艺术,指出从奴役到自由的道路。
韩国鸡龙山无上寺禅学院院长
慧通法师
2014年4月在香港秀峰禅院的安排下有幸参观了中国九华山以及禅宗三祖、四祖、五祖的寺院。祖师的真理怎能理解的清楚呢?看到后,我就像是见到了真人一样,心情激动。于是同行的禅者再现了南泉参禅的公案的场面。大家不由自主地大笑起来,合不拢嘴,感谢南泉禅师。
僧肇法师言“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话。南泉禅师指着院子里的花说:“大夫,现在的人看这花像在梦里看的一样啊。”把现在的世界说成末法世界也不为过,知识和情报泛滥,人类看似享受着高层次的生活,但互相派分,犯着比动物都不如的恶行。这并不是局限在一个地方的事情,而是蔓延了整个世界。聪明的现代人把南泉禅师所说的“我们本来就不是两个”的真理只是以知识理解,像是说梦话一样。
江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所长
欧阳镇
南泉普愿在悟道前的准备时期所积累的佛教知识,为其在马祖门下时期参学洪州禅而开悟准备了充足的资粮。南泉普愿悟道后的修持自创、开山弘法时期,主要是继承洪州禅农禅家风,以及丰富和发展洪州禅的思想内容。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博士
吴小丽
南泉普愿禅师的佛法理论和实践,是以大乘佛教思想为旨趣,又深入学习和继承了马祖思想体系中“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即是道”等禅法思想,并把“平常心即是道”再次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南泉普愿虽然最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宗派,但是他的禅法思想影响了后世的历代禅师,并影响到了韩国、日本等国家。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易燕明
世界图像是对世界整体性认识的图像化表达,兼具整体性和直观性的特点。佛学中国化的进程,就其深层来看,正是缘起论的世界图像与中国传统的世界图像相互对话的过程。 这种深层演进,从义理来看,主要表现为从“自心是佛”到“非心非佛”再到“平常心是道”的命题演进。
前禅文化会长、青潭文化财团理事长
东光大和尚
新罗的澈鉴道允禅师继承六组慧能和南岳怀让、江西的马祖道一与南泉普愿的法脉,回到新罗开创了九山禅门之一狮子山门。继承他的法脉的折中大师对狮子山门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道允禅师实践着南泉普愿禅师一生展开的话头“南泉斩猫”“一圆相”“水牯牛”等公案,“南泉斩猫”一直流传到现代禅家,可以说是澈鉴道允禅师的功劳。就像是南泉普愿禅师所说“吾宗法印,归东国矣”,可见新罗人澈鉴道允禅师对在韩国传播禅佛教具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为止,我们探究了南泉普愿禅师的禅学对韩国禅宗有什么影响。众所周知,南泉普愿禅师的禅,一支传到池州,另一支通过他的佛门弟子赵州从谂禅师传到河北,一支通过澈鉴道允禅师传到了新罗。
中国佛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浩法师
南泉普愿禅师在继承自六祖到马祖道一“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思想的基础上,引道入禅,提出“向异类行”,从而使如来禅的道变成了非主流化的禅,根本上改变了祖师禅“自心是佛”的佛性论思想,迈向“真心”“无情有性”的佛性论,彰显了菩萨行的大无畏精神,为后期禅宗开辟了道路,亦为后世弟子指明了方向。
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佛学研究》编委能仁法师
“异类中行”思想是南泉普愿禅师独特的禅法理念,南泉普愿继承了马祖道一禅师“平常心是道”的禅学思想,扬弃了“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的可能陷阱,提倡“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的“道”,强调“异类中行”。在南泉禅学论题中“异类中行”是对主体实践的描述,“道”是带有客体意味的法性描述,正面思想建立的则是“平常心道”,三者在思想脉络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异类中行”的主体实践即是回归日常、不加拟趋的“平常心”。同时,在南泉禅师那里,“异类中行”也作为一种勘验手段而予使用。在南泉禅风的流衍中,“异类中行”思想被整合入曹山“四种异类”,南堂“元静十门”中,成为曹洞宗、临济宗重要的禅学遗产。南泉禅师在禅学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江西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翟艳
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提倡“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以实现禅生活的目的。作为农禅代表的南泉普愿,在续承马祖道一禅学思想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赵州从谂为代表的具有生活禅风格的赵州禅,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平常心是道”“路向何处”及“南泉大水牛”等具有生活禅写照的禅法禅风。
晚上七时,第九届世界禅茶雅会正式拉开帷幕。演艺大厅的回廊中展出了中韩南泉禅意书法。
世界禅茶雅会上,与会嘉宾还欣赏了来自中韩的古琴、茶道、香道、佛曲、太极拳,以及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城民歌、黄梅戏、傩戏、青阳腔等精彩表演。
小和尚释大佑与演峰法师的茶道表演获得全场的赞誉,大家深深为小和尚清澈、单纯的表演折服,小沙弥以充满童真和生活乐趣的侍茶,完美演绎了平常心是道。
晚会的最后,妙音天女敬善媛老师以天籁之音,将全场观众带入了清凉之境,曲终而人不散,余音绕梁久久回味。
2015年10月11日,南泉禅寺
南泉寺建立于唐代中后期,因为创建人普愿禅师而名播禅林,留诸青史。普愿禅师,又称南泉禅师,与西堂智藏、百丈怀海一道被誉为马祖道一门下的三大士。马祖道一对他的三大弟子,尤其赞许普愿禅师,“经入藏、禅归海,唯有普愿,独超物外”。禅林中流行“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的说法,慧能是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始人,马祖道一及其弟子百丈怀海则通过建丛林、立清规的方式将禅门独立出来,建立禅门自已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方式。然而,在禅学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上,普愿才是关键性的禅师。
吴经熊博士在《禅学的黄金时代》一书中,就将马祖道一门下的南泉比喻成孔子门下的颜回,南泉才是真正继承与践行马祖道一洪州禅的高足。“南泉斩猫”的惊人之举让禅林悚动,而其反复强调的“平常心是道”命题道出了中国禅的真精神!
南泉禅寺,千余年来,几经兴废。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2012年底,九华山大觉禅寺住持宗学法师以大慈悲心,发大愿重建南泉禅寺。2014年12月南泉真身塔恢复,2015年10月11日,大雄宝殿奠基。
11日上午九时,南泉禅寺建寺1220年暨大雄宝殿奠基庆典法会正式开始。
法会现场播放地藏王菩萨圣号。
众高僧、大德、护法居士念经、祈愿、护持佛法。
宗学法师、果卓法师、大观禅师(香港)、大峰禅师(韩国)、慧通法师(韩国)等法师上香、礼赞。
随后,举行洒净仪式。
仪式毕,众高僧、大德挥铲为大雄宝殿奠基。
奠基仪式结束后,一众人共同为普愿禅师铜像揭幕。
上午十一时许,塔院供茶仪式正式开始。
中国池州学院禅茶社和韩国慧明茶礼院分别供茶三杯,礼敬普愿禅师。
宗学法师和东光法师(韩国)分别为普愿禅师上香、敬茶。
其余高僧、大德及护法居士围绕南泉真身塔诵经、祈愿。
【关键词】古诗教学;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
中华民族有灿烂的古代文明,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义,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从孔子到《史记》,从庄子到陶渊明,从竹林七贤到李杜欧苏,从元曲到《红楼梦》……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心灵。可喜的是,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的古代诗文经典篇章,这对了解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探究民族心理、滋养民族的灵魂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今天的中学生每天面对着鲜活的现代社会生活,新的“视听”及“网络”文化充满了他们的生活空间。阿杜、F4、赵薇、网聊是他们课余生活的谈资。由于时代、生活背景的差异,人生阅历以及认识能力的的缺乏,使他们很难在思想上和古人亲近。作为一名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在语文学科的古诗文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感觉到不少学生认为古诗枯燥难懂,认为这类课文只需死记硬背,无论老师怎么费尽唇舌讲解也很空洞,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常让我有“对牛弹琴”之感,于是我越来越感觉到中学古诗文教学应当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结合在一起。
鲁迅先生赞叹说:“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要钻入蚁穴”。孩子们确实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可是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长,孩子们的想象力却暗淡无光了。新《课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语文教师应做一位慧眼识金的矿工,去开采想象;应做一位法力无边的魔法师,去升华想象。
一、表情朗读,激活想象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读与想象的结合。如果没有想象,“其义”会“自见”吗?“自见”的途径是想象,动力是感情。可见读书在感情投入对激活整个大脑系统,发展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会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那样的想象似有源头活水来,古文文笔精湛,浓缩着我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时看起来短短的几句话却包含着深刻的意境和感情,那么读好古文在意境中去体会,然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读好古文我认为要读出韵味,读出情味,读出意味,读出品位。首选要读准字音,读懂词义;其次,要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意蕴。读,要采用不同手段调动朗读兴趣。听录音、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男女生赛读等均是激发学生朗读欲望的好形式。如上《十五夜望月》一课,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句子节奏,然后学生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一个个读得摇头晃脑起来,一副有滋有味的样子。当然,这只是初步感受古诗文韵味的魅力,是读的最低层次。在课堂上同学和老师一起交流学习诗文,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说说在你面前呈现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呢?学生把自己想象到的庭院、月光、栖鸦、桂花……组成了一幅美丽的月夜图。我欣喜地感到在读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打开了他们想象的闸门,然后让他们也感受到了学习古文的乐趣。
二、创设情景,发挥想象
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能够接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使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以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世界,并获得真切的体验,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
在中学语文教材里,有很多适宜编演课本剧的文本,比如《郑人买履》、《邹忌讽齐王纳谏》、《赵普》等,还有不少诗词也可做这样的改编,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木兰诗》等,可以先让学生反复的朗读,充分发挥想象,并自愿组合成剧组来演这场戏。学生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结合古诗文中的语境、想象情景,改编台词,化妆表演,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三、填补空白,丰富想象
西方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清代李渔说:“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无穷”。既然如此,教师应该少分析,把“空白”留给学生自己去填补。
古诗文特别是古诗词是高度概括的艺术,它总留有许多艺术空间,我们在诵读欣赏时,要会运用想象进行合理的填补或扩充,丰富原作的内容从而深刻领会原文。例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外,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闭上眼,摇头晃脑一读,就能体味到这首诗不仅写景,还写人的心情,写诗人的什么心情呢?我们只要填补好诗文中的艺术空白,就可以领悟诗的意境了。它描写了破山寺后禅院特有的清幽景色与诗人在这种景色之中的特殊感受。它看似写景之类的山水游记,其实之中更主要的是流露出颇为浓厚的禅隐倾向。这些内容都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才能领悟。
又如像《游园不值》这样的一首诗,写的是去拜访自己的友人没有遇到,却见到朋友的园子里却有一支正在盛开的红杏伸出墙外来了,作者就联想到了朋友的园子里一定有生机盎然,文章中没有直接花费笔墨去描写园子里的春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抛砖引玉,问学生,你们想想朋友的园子里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还有哪些美丽的花草树木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有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青青的小草,还有成群的蜜蜂在翩翩起舞……。在这一空白处,教师运用“红杏”这一纽带让学生想象的翅膀在以利于他们自己的天地里自由的飞翔,学生们兴趣浓厚,为今后的写景色的文章也积累了很好的素材。
四、描摹绘画,延伸想象
古诗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一首诗歌就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就是一幅恬淡的山水风光图。学生在学习诗文中不仅体会到诗文之美,而且在学习诗文的过程中,让他们用自己幼稚的画笔再现诗中的意境,既增强了他们对诗文的理解,同时在涂抹上色的过程中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因为诗句给他们的素材是有限的,大部分内容是他们想象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使至塞上》《卜算子 咏梅》《题西林壁》《归园田居》等诗词时,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画画,画得好的还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张贴出来,让他们有着想象之后的愉悦和成功感,何乐而不为!又如:在教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时,怎样在画面上表现出“孤烟直”呢?许多同学就烟到底是直冲天际,还是袅绕上升展开了激烈讨论。在理解诗词的描摹绘画的时候,大家开动脑筋,展开想象。有的学生画面优美,有的简约大方,有的则无从下笔……其实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能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五、改写创作,拓展想象
学生在学完古诗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后,在教师进一步的点拨和提醒下,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古人的写作手法对古诗文进行改写,这是很好的发挥学生想象能力的一种方法。例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样描写朋友离别的诗歌,可引导学生回忆平时送别亲人,同学,朋友的画面,想象当时的心情,把和朋友分别的情景写成一首诗。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纷纷模仿古诗完成自己的诗作。我们不要求学生的诗歌对仗是否工整,辞藻是否优美。但是任何一篇作品都是他们想象思维的火花,都是他们成功的杰作。他们的学习古文的热情会进一步的激发,想象能力凭借古文让他们在自由的天空里飞翔。
少林寺是中国佛教最大的宗派——禅宗的发祥地,素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市西北15公里处的嵩山少室山下,因为此地环境清幽,周围俱是密密匝匝的树林,所以得名“少林寺”,意为“深藏于少室山下密林中的寺院”。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元弘为印度僧人跋陀传教而建,以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寺武术的发源地而著称。相传达摩祖师从海上经广州、南京,然后“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在少林寺广招信徒,弘扬佛法禅宗,从此确立了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地位。到了唐代,少林寺又因一段“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而声名大振,在唐王的特许下,少林寺可以拥有僧兵,自成体系的少林武术于是成为中华武术的代表之一。因为有这两方面的原因,少林寺历来颇受重视。20世纪80年代,少林寺重新走向了一条复兴之路。1982年,电影《少林寺》在海内外热播,少林寺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数以万计的慕名者冲向了少林寺,海内外刮起了一股“少林功夫热”。1987年,年仅22岁的释永信师承衣钵成为少林寺的主持,少林寺在释永信的带领下复兴之路走得更加广阔,此后不久,少林寺便组织少林武僧团,开始在国内外演出,走上了功夫经济的道路;1998年,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意味着少林寺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后开始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不仅经营少林素饼和少林禅茶,并且注册了国内29大类近100个商标,向一些企业特许授权使用“少林”商标。少林寺还组建了旅游发开公司,并曾一度传言要包装上市。通过这些现代化的经营策略,少林寺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与日俱增,少林寺的神秘性与神圣性日渐消退,少林寺与广大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近,对于方丈释永信的这些现代经营策略,美国《洛杉矶时报》把永信和尚描绘为“一位融中国佛教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为一体的成功宗教人士”。但对少林寺的商业化和释永信的现代经营策略,也不断招致一些人的批评。少林寺作为河南宗教文化开发与利用的标本,其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成功的经营策略,对河南其他宗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少林寺发展中的问题
(一)少林寺的商业化气息过于浓重。
少林寺作为一所宗教场所,本应是弘扬佛法,慰藉人心灵的神圣之地,应充满神圣性与神秘性。有学者认为:“宗教之所以能通过神来统治人和压迫人,从认识论的原因来说,就因为神是一种不可被人感知的和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同时宗教通过圣职人员和各种宗教礼仪来沟通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使人与神之间保持着可即而又不可即距离,使人们对神永远怀着一个神秘性的感受,以葆宗教青春常在。”而少林寺借助电影《少林寺》的热播,开始了商业化的运作,组织少林武僧团到各地巡演,还先后成立了少林寺拳法研究会、少林武僧团、少林寺红十字会、少林书画研究院、中华禅诗研究会、少林药局、“少林寺事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寺影视有限公司”、“嵩山少林寺武僧团培训基地”等一系列的下属结构,还参与组建少林寺旅游公司,投资拍摄电视剧《少林寺传奇》,并在荧屏热播;少林寺在商业化的大道上越走越远,一方面,给少林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保护少林寺这一千年古刹提供了经费的保障;另一方面,少林寺的这些商业化的运作,也消减了少林寺的神秘性和神圣性,少林寺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可谓一落千丈,甚至有 对于少林寺的这种过度商业化的经营,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要保证少林寺的宗教性与商业性的有机结合。
(二)少林寺的旅游环境欠缺。
少林寺作为国家著名的宗教场所和风景旅游区,特别是2010年8月少林寺作为“天地之中”的组成部分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址,这对进一步提高少林寺在海外的知名度有重要作用,可以促使政府更加注重对少林寺的保护与开发。少林寺的商业扩张,使少林寺景区内出现了众多的商店、饭店、武术学校、宾馆等,这些景区服务设施出现了泛滥的倾向,使少林寺俨然成了一个“闹市区”,这与少林寺这所著名的宗教场所极不相称,少林寺藏在深山的清幽、宁静、神秘统统都被打破了,降低了少林寺在广大旅客心目中的期待,对少林寺的进一步宣传与传播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另外,少林寺由于商业设施的众多,造成了对少林寺景区及一些文物古迹的损坏,如有些佛像和塔林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原因而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都影响着旅客对少林寺的旅游体验。正如有学者认为:“景区内浓厚的商业气氛和少林寺的佛教风格很不协调,这些都会严重降低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旅游地的绿化不同于城市园林,更不同于林业造林,而是以多种类型的风景林为旅游地绿化的基本形式,使其生物学特性、艺术性和功能性相结合。少林寺景区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之下,贪大求快,把经济目标放到首位,而不是真正科学地基于生态环境承载量制定经济目标和限制游客数量,游客多多益善几乎成了旅游从业者的第一目标。”
(三)少林寺的对外品牌形象模糊。
少林寺已� 虽然少林寺商业战略的实施,少林寺变得越来越热闹,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商业典礼和仪式,投资拍摄电视剧,搞“功夫之星”的娱乐比赛,主持释永信为手机开光,拍卖大年初一的首柱上香权,这些行为使少林寺离佛教圣地越来越远,并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精神,这也是少林寺和方丈释永信这些年颇受非议和批评的重要原因。少林寺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座名寺,涌现了众多的高僧,对佛法的弘扬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奠定了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少林文化是一种和谐的文化,是古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是禅、武、医的完美结合,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可以说,少林文化是我国千年宗教文明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也是当代信众精神的归宿,可以说,少林寺是中华文化一颗皇冠。佛教中存在着许多经营的,这是佛教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保证。如果被打开,佛教的神圣性、庄严性就不复存在,佛教存在的基石也就动摇了。”对于少林寺在新世纪的对外品牌定位,也应
(四)少林寺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滞后,缺乏文化内涵和个性。少
林寺景区的商业网点众多,主要靠旅游纪念品为主,但少林寺的旅游纪念品品种单一,做工比较粗糙,缺乏精美的包装,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明显滞后,与少林寺的声名极不相称。众多到少林寺的旅游者买到的纪念品无非就包括少林寺功夫衫、宝剑、宝刀、佛像等,这些纪念品无非是打上了少林寺的招牌,与其他景区的旅游纪念品相差无几,缺乏少林寺自己独特的文化内蕴和独特个性,这根本无法吸引广大旅游者的购买欲望。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设计,直接关系到一个旅游区的声誉,对景区的再次宣传与传播也是一个重要的载体,这是少林寺以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必须要培养自己的研发设计团队,设计出一些具有少林寺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
(五)少林寺的一些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对少林寺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精神缺乏一定的了解,不能把握少林寺“禅”“武”的精髓,对广大游客的介绍存在着一定的误解,无法真正了解少林文化的魅力所在。还有个别的从业人员坑蒙拐骗旅客,骗取旅客的钱财,使一些旅客对少林寺的声誉与宣传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提高少林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规范景区的经营环境,为广大旅客营造了一个舒心愉快的旅游环境,让广大旅客真正体验到少林寺旅游的之乐。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困扰了少林寺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让少林寺找准以后的发展定位,促进少林寺更好更快的发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佛法,为和谐社会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会严重损害少林寺的声誉,让少林寺沦为一座喧哗的旅游区,而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宗教圣地。
三、少林寺发展的对策
(一)少林寺应适当调整其商业发展策略。
在当今的市场化和经济化的大环境中,少林寺必须要处理好少林寺的商业旅游经营活动与正常宗教活动的关系。少林寺通过多种有效的经营策略,打出“功夫经济”的品牌,成立多个商业实体,增强了少林寺的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了少林寺的对外知名度;但也使少林寺这座佛教圣地沾染了浓厚的商业气息,降低了少林寺佛教文化的神秘性和吸引力。少林寺的商业发展策略要以发展佛教文化为根本出发点,充分挖掘佛教的精深佛理,展示佛教文化的悠久历史,打造佛教旅游文化品牌,使广大旅游者能真正感受到少林寺佛教文化的悠久和博大。有研究曾指出:“有世俗特点的经营活动和经营对象,是与佛教的伦理完全相违背的,但是,由于它们是出于信仰,是用于供奉或发展佛教,因而具有明显的宗教特点。可以说,信仰或者发展佛教是佛教寺院参与经营活动得到认同的唯一理由。但即使如此,由于参与世俗活动而导致的过度行为也往往遭到世人的指责,甚至政府的制约,并且,从事经济活动本身是个双刃剑,它会给寺院的发展带来经济支撑,也会吸引一些并不虔诚的人加入僧团。这些人可能拥有更强的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他们热衷于从事商业活动,以僧职为谋求世俗利益的工具,从而促使佛教戒律制度衰落、僧侣界腐化,进而破坏佛教事业的开展。”少林寺在以后的发展中,一定要把握好佛教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关系,不要肆意扩大少林寺的经营空间,追求经济利益,而应更加注重少林寺的佛教文化宣传,少林寺以后的发展仍然要靠佛教文化的开掘为核心,无论是成立经营公司,还是影视的拍摄,都不能违背这一根本发展宗旨,才能保证少林寺的发展走上一条健康持久的发展之路,真正实现宗教保护与商业经常的良性互动,实现精神层面的佛法弘扬和物质层面经济增收。
(二)少林寺要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少林寺一定要合理开发景区资源,减少众多的商业旅游设施,如饭店、商店、宾馆等,规范景区的经营秩序,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加强对各经营单位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水平和思想水平,杜绝坑蒙拐骗旅客事件的发生,为旅客营造一个良好的舒适环境;同时,少林寺还要加大对景区内各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缮,尽量还原少林寺的历史风貌,加大对这些名胜古迹的开发与利用,不要让旅客只能静态感受到少林寺的悠久历史和佛法的博大精深,而要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手段如少林寺武僧团的现场表演、少林寺影视宣传片的播放、参与《风中少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演出等,进一步营造少林寺清幽肃穆的禅宗氛围,加深旅客对少林寺的深度体验,吸引更多的旅客到少林寺观光旅游。对于少林寺来说,应该利用寺院景区幽雅、庄严的佛教氛围,以电影《少林寺》主题曲《牧羊曲》为背景音乐,再现当年“深山藏古刹,碧溪锁少林”的意境,打造佛教文化休闲及度假产品,迎合目前度假市的需求。在度假期间,引导游客参与浴佛、放生、佛诞日等法事活动;让游客体验出家弟子的日常生活、功课。如吃寺院素斋,住佛教风格的旅馆,听佛乐梵唱,在佛教的氛围中忘却烦恼、净化心灵等,使旅游者停留时间增加,获得更多的旅游收入。”只有突出少林寺的特色,才能增强少林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真正把少林寺的文化内涵展现出来。
(三)确立少林寺品牌的发展定位。
少林寺要有商标和品牌意识,加强对少林寺这一品牌及相关品牌的注册和保护,防止这一品牌被随意抢注和滥用。在维护好这一品牌的同时,还应加大对少林寺品牌的开发力度,准确对这一品牌进行定位。少林寺品牌的根基应是少林功夫与禅宗思想,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祖庭”,而在作为“祖庭”之前,这里就是名寺,不仅是禅宗,其对佛教的传译和律宗的建树,都有其独领的贡献。少林功夫是外界了解少林寺的最主要渠道,大多人都把少林寺的品牌定位于少林功夫,其实这就大大误解了少林寺的真正文化真谛和悠久历史,少林功夫只是少林寺禅宗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少林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禅宗文化才是少林寺的立寺之本,才是少林寺能够吸引众多游客的真正魅力所在,禅宗文化应成为少林寺品牌的核心关键。只有把这一禅宗文化品牌树立起来,加大对少林寺宗教氛围的营造,通过少林功夫的外在表演这一形式来弘扬禅宗文化,通过《风中少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演出,让旅客可以与和尚一起念经打坐,听禅师讲中国文化和佛经,感受少林寺禅宗文化的悠久和精妙,对自己的人生有所醒悟与反思,充分发挥少林寺这一禅宗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使少林寺的品牌营销走向与禅宗文化的结合之路,摆脱单纯的少林功夫表演和一些商业旅游发展策略,真正突显少林寺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
(四)加大少林寺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力度。
旅游产品对旅游景区的介绍与宣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也有重要的影响。少林寺目前旅游产品仍停留在初级的实物阶段,如少林寺的宣传图书、功夫衫、少林宝剑及佛像等,缺乏自身鲜明的文化特性和独特个性。少林寺应聘请知名的设计团队从事少林寺旅游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不仅包括实物形式的旅游产品,还应包括文化方面的宣传品,如像《风中少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这样的文化品牌,这样的文化精品还是太少,应加大这方面的开发,进一步突出少林寺的几千年来的禅宗文化,提高广大游客对少林寺的认知与体验,从而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五)少林寺还应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努力选拔优秀现代佛教管理人才,还原少林寺“礼佛”的本质。只有牢牢把握这一点,少林寺才能正确处理好宗教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平衡关系,既能使少林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又能使少林寺能为现代人心灵休憩的场所,保持其宗教文化的庄严性与神秘性。
四、结语
生活在上海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最稀缺的要数时间了,从小大人们就教育我“想要赢就要和时间赛跑”的“快观念”。以至于,在一条回家的必经之路上也得小跑行进,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完全没想过,这个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也会有风景。
那天,我从学校回来,一点也跑不动了,便头一次在必经之路上慢慢往家走。
一阵阵清风拂面吹来,凉丝丝的,我下意识裹紧衣服。一片调皮的树叶乘着风滑翔,恰好坠落在我的头上,我摘下头上的叶子,黄色的树叶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般的光泽。抬头望去,整棵树仿佛披**金纱,在风中轻轻摇曳,婆娑多姿。树底下铺着红红黄黄的落叶,一地斑斓。还有几簇花镶在草丛中,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开得烂漫……啊!原来已经入秋了吗?我平时匆匆地赶来赶去,竟都不曾留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这浓浓的秋意多么迷人啊!
这时,一个柱着拐杖的老奶奶从我的身边缓缓走过,她的脚步很轻,脸上挂着一丝惬意的微笑,目光流连在四周的美景。晚风吹起她鬓边的银丝,夕阳照着她温柔的笑容,她那样悠然地走着,也许她此时正在心中回忆着过去的美好日子。这个场景就像一幅美丽的画,竟让我的心头涌起莫名的感动。
走着走着,我发现这条我熟悉的路变得陌生了,从前我每次都是连走带跑,沿途的风景在视线中扭成一团又快速淡出,从未好好欣赏过。不知不觉中,到家了,我心想:完了完了,一路上只顾欣赏风景忘了看时间了!我习惯性地看了下表,竟比我平时回家的时间只慢了一两分钟而已。平时总是急匆匆地回家,花了四五分钟的时间,却失了沿途的风景,现在改变心态,放慢脚步,花差不多的时间却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急匆匆地奔向前方,却往往忽视了最美的风景其实就在自己脚下的路上。
关键词: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策略
一、回归课本,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的时候学生往往只注重写套卷,不断地去练习,不断地去做题,然而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好像没什么用,教师要在这时去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但是具体应该怎么去做呢?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回归课本是重要的,只要辅助适量的练习就可以了。比如,在复习《游山西村》的时候,教师就要带学生回到课本中去,课后习题就有: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就可以以课后习题为基础,帮助学生去复习,让学生把复习的重点放在课本上。诗歌鉴赏是考试中容易得分的题目,学生将这个知识点复习好了之后,复习效率就会很快提高,所以对于诗歌鉴赏的复习,回归课本是有效的应对策略。
二、结合诗歌自身的情境和诗人的情感,进行生动的描绘
在古代有很多的文人骚客,为了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往往都会寄托于事物身上,借助具体的物象,更加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如,在复习《破山寺后禅院》的时候,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清楚明白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复习的时候重新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中,让学生快速地回忆起来,提高复习效率。如,在对盛唐时期“王维和孟浩然”所创作的山水诗的复习时,教师可以描绘出优美的风景,构建一个恬适的氛围,让学生感觉就是身在其中,就会领悟到是人的情感,也更容易做出赏析。这样答题就会特别容易,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
语文的诗歌鉴赏其实是比较容易复习的一部分,教师只要让学生抓住关键,以课本为主,练 对于诗歌,情感是比较重要的,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诗歌的情感,使诗歌鉴赏的复习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王春。把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诗歌欣赏水平[J].语文学刊,2013(08).
[2]陈新国。诗歌鉴赏题强化训练[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13(Z2).
始建于辽代的大觉寺坐西朝东,山门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是辽国时期契丹人朝日的建筑格局。寺依山势而建,自东向西由数进院落组成。一股清泉从寺后石隙注入,绕石渠淙淙而下,泉水清澈,四时不竭。寺前平畴沃野、景界开阔, 寺后层峦叠嶂、林莽苍郁。一走进大觉寺山门,面前便见一座石桥,左右两边是碑亭和钟鼓楼,临门的古柏昭示着它悠久的历史。石桥两侧放生池内,鱼儿悠闲地游着,静谧安然的环境,让人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工作人员介绍,大觉寺之美远不止于景致,作为千年古刹的大觉寺古有帝王将相亲临,今
御笔牌匾禅机无限
沿着中路寺庙主体建筑拾级而入。大觉寺内大雄宝殿是全寺中心,大殿面阔五间,梁、柱、枋、斗拱、门窗全是木结构,木色历经风霜泛出了一层灰白。殿堂歇山琉璃瓦,檐下装饰有斗拱,正中悬挂一块满目疮痍的巨匾,上书“无去来处”,字迹虽沧桑却刚劲有力,向人们展示着它坎坷的境遇。尽管是乾隆皇帝御笔,但也敌不过风雨的侵袭。
相传军阀混战时期,曾有败兵逃到此处避难,看到大雄宝殿檐下“无去来处”四个大字心里就犯了嘀咕,误解其意,认为“无去来处”是上天在冥冥当中暗示他们没有了去处,十分愤懑和恐慌,一气之下将匾上四个字刮了下来。其实“无去来处”的真正佛学含义为“无所谓从哪里来,也无所谓到哪里去”,寓意佛祖和佛法无时无处不在。如今我们所见的匾额是后人的复制品,为了弥补历史遗憾,专家在乾隆的众多御笔作品中找到了无、去、来、处四个字整合了起来。
大雄宝殿正中有一石砌须弥座,座上供奉木质漆金三世佛像,背后带有木雕的背光。大殿正上方的盘龙藻井显示出皇家寺庙的威严。殿内悬挂着两块牌匾,一为“妙悟三乘”,一为“法镜常圆”,均为慈禧太后的手笔。
从大雄宝殿顺石阶而上是寺院第三进院落。此处为无量寿佛殿,大殿坐落在一高大台基之上,前面带有月台,周围绕以汉白玉石栏。大殿面阔五间,灰筒瓦,歇山顶,门窗菱花全部为古钱式。无量寿佛殿前一棵大树震撼眼眸,只见树冠遮住了大半个院落,树身三五个人也搂不过来,身高数丈,还需仰视。原来这就是大觉寺的八绝之一——千年银杏树。树围8.4米,需6人才能合抱,人称“白果王”。这棵岁数已达千岁的古银杏树,受到了历代文人骚客和王公贵族的赞美,乾隆皇帝就曾为它题诗:“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孙枝绿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
无量寿佛殿门上悬有一块雕龙纹的巨匾,上书 “动静等观” ,乃乾隆御题。大殿外漆已脱落,斑驳中流露出历史的沧桑。有趣的是此块匾额颇有深意,左右均可诵读,有着不同的双层含义。“动静等观”,佛家认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无所谓动与不动,两者是一样的,要等量齐观。而“观等静动”是指做一件事情不要操之过急,可以先静等观望以待好的时机。走进殿内,肃穆庄严,供奉一佛二菩萨,木质漆金。身后带有背光,花纹细腻,雕刻精美。佛像背后有一悬塑,上塑观世音像,形象生动,堪称悬塑精品,为清代遗物。走出大殿,红墙灰瓦间,斑驳的房檐斗拱承载着历史留下的痕迹。千百年转眼逝去,想必银杏树若能开口,也该感慨时光易逝、物是人非了。
过了无量寿佛殿是第四个院落。正殿是大悲坛。这大悲坛是寺内的一座双层建筑,面阔五间,原为寺院的藏经之所。大殿的正门上方有一块匾,匾上清醇亲王敬书“最上法门”四字, 意指佛法最高境界。大觉寺里面帝王将相的御笔亲书举目皆是,遥想千年古刹当年之风光无限,感叹世事变迁反倒还了它一份清净。
百年传言验明正身
拾级而上,寺庙中轴线最高点处院落矗立着白塔、龙王堂,一方清泉沉寂于此。这里醒目的宝塔形似北海白塔,塔旁有一松一柏将其环抱,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松柏抱塔”。对于此塔的来历,一直被认定为清代著名禅师迦陵和尚的舍利塔,200多年来都没有什么异议,然而细细查访才发现迦陵和尚作为一代高僧在江西归隐寺圆寂,也建有一塔,一南一北两尊舍利塔究竟谁真谁假?
关于这位迦陵和尚还有段传说:乾隆皇帝当年曾在这里剃度,有一次坐禅时入梦笑出了声音,当时负责寺内烧火的迦陵和尚操起戒尺便打乾隆,皇帝不得不承认“仙阙少缘分,凡尘属寡人”,尔后悄悄回宫。寺内僧人都为迦陵捏把汗,但乾隆皇帝走后,非但没有惩罚他,还特派贴身太监来拜见迦陵。迦陵和尚不但当了寺院住持,死后还有乾隆为他专修了舍利塔。传说终归只是传说,其实,迦陵禅师1723年圆寂于江西庐山归宗寺,当时乾隆不满13岁,反倒是他父亲雍正与迦陵禅师有着十多年的情意。
迦陵禅师缘何安葬在了北京?大觉寺为迦陵禅师而建塔是真的吗?不禁让人质疑。据《庐山归宗寺志》记载:“国师塔在寺右里许,即古灵溪观地,塔惟衣钵,真身迁北京西山大觉寺矣,塔左有御碑亭。”原来,雍正四年迦陵禅师圆寂后曾被葬于江西庐山归宗寺,后奉雍正之命于雍正六年十月将其灵骨迁移至京西大觉寺,塔铭曰“国师圆通妙智大觉禅师传临济正宗三十四世迦陵音和尚塔”。在灵骨被迁之后,庐山归宗寺弟子们又为迦陵禅师建造衣钵塔以当胜迹,并于同年十二月,得到雍正皇帝褒赐的碑文,追赠迦陵性音和尚为“国师谥圆通妙觉大智禅师”,并于迦陵衣钵塔旁立碑石以示恩宠绵延。所以,江西庐山归宗寺国师塔实为迦陵禅师衣钵塔,而迦陵禅师真身舍利塔应在北京西山大觉寺塔院内。
尽管迦陵和尚舍利塔确定在大觉寺,但是不是眼前这个白塔呢?我们从工作人员那里得到了答案。“大觉寺塔院是在寺南约1.5公里处的一座寺庙附属建筑群,是清代大觉寺内僧人圆寂之后灵骨安葬之所。上个世纪70年代塔院遭到破坏,迦陵禅师的舍利塔塔身已不复存在,目前遗址只能看到塔基部分。”工作人员表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他在《题大禹寺义公禅房》中,深情赞美了一位虔诚的和尚,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隐逸情怀。义公是位高僧,禅房是他坐禅修行的屋宇。作为一首山水诗,诗人以清词丽句,素描淡抹,写出了一帧诗意浓厚的山林晚晴图。空林一屋,远峰近壑,晚霞披洒,空翠迷蒙,自然幽雅,风光闲适,别有一种生意,引人入胜,诗作至今仍为精品。且看原诗:“义公习禅处,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全诗看似在写景,实则是写人,赞景以赞人。不过诗人不是直白道破,而是巧用佛家语。“莲花”指通常所说的“青莲”,是佛家语,其梵语音译为“优钵罗”。青莲花清净香洁,不染纤尘,佛家用它比喻佛眼,所谓菩萨“目如广大青莲花”(《法华妙音品》)。这两句的含意是说,义公选取了这样美妙的山水环境来修筑禅房,可见他具有佛眼般清净的眼界,方知他怀有青莲花一样纤尘不染的胸襟。这就点破了写景的用意,揭出了这首诗的主题。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竹里馆》是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且看原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全诗虽只有短短的20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常建,唐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弟,太历时曾任盱眙(今江苏省盱眙县)尉。一生仕途不得意,常游览名山胜景以自娱。他的诗以山水、田园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他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层次分明,意境浑融,意味浓厚,历� 由本诗演化出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沿用至今。《题破山寺后禅院》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
名列“唐宋八大家”的大文豪苏轼,自号“东坡居士”,素喜参禅打坐,与吴越高僧相友善往来。东坡居士赠给自己的传法师父东林常总长老的禅悟诗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拟人。”真如实相,横遍十方,竖穷三际,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所以在一个悟了自心本性的禅者看来,潺潺的清溪流水声,都是佛陀以其具足相好庄严的广长舌在宣说美妙的佛法,青山绿树和大自然的万种景色,都是佛陀清净法身的显现;迷离夜色中的溪光山影,在觉悟者的心目中,都是在唱诵着佛陀的八万四千美妙的教法;这些教法是那么的博大精深,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真不知道今后如何向人用言语阐明。就如高僧青原惟信禅师云:“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东坡居士的这首诗与此语意趣相同。
有很多禅诗,虽通篇未明显地谈佛理,但是,作者把自己的禅修体悟用景物描写的方式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使得全诗充满禅趣和禅机,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如唐代高僧法振,诗《月夜泛舟》:“西塞长云尽,南湖片月斜。漾舟人不见,卧入武陵花。”西塞的天空清澈得没有一丝浮云,波光粼粼的南湖倒映着深蓝天幕中的一弯斜月;在这样静谧的月夜里,只见兰舟在水面上独自漂荡,而不见驶舟之人;原来他静卧舟中,枕月梦花,已进入了世外桃源的美妙境地。全诗如画如幻,一片清幽的禅悦之韵。
宋代诗人杨妙锡《悟道诗》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全诗描述主人公虽历经千辛万苦,寻春而不得,最后却又偶然得到的经过,借以说明悟道的经历。特别是第三句,一个“笑”字表现了诗人的顿悟,有柳暗花明之妙,末句“已十分”更写出梅花的烂漫与浓烈。作者描绘这一寻春的过程,意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自然妙道,原在人心之上,只是人们没有发现罢了,所以,一切向外的努力都是枉然。越是执著不放,就越发南辕北辙。要善于变换思维角度,这样才能体悟到其中的禅机妙理。
有“云门宗中兴之祖”美誉的宋代高僧重显禅师诗《春日示众》:“门外春将半,闲花处处开。山童不用折,幽鸟自衔来。”在山花处处烂漫盛开的春天,禅者的身心是那么安祥清净和明澈,与天地万物和大自然是那么和谐一体,感得天空飞翔的小鸟都欢喜地衔花亲近供养。
宋末元初高僧雪岩祖钦禅师为临济宗第十七代传人,其有诗云:“竟日窗间坐寂寥,岩前稚笋欲齐腰。幽禽忽来藤花落,涧瀑飞声渡石桥。”禅师整日在山岭间的小屋里静静地修观心性,屋前绿竹林中的岩石边上,青嫩的竹笋正在生机盎然地挺拔向上;栖息在幽深涧谷中的山鸟,欢唱着婉啭的歌儿在山林间自由自在地飞翔,野藤花在清新的山风中轻轻地飘落;山涧里的悬泉飞瀑,随着淙淙的清流渡过了石桥。在身心洁净无瑕的禅者心目中,这一切都是真如本性的显现,无一不是在演说着清净的妙法。
宋代诗僧祖可诗云:“坐见茅斋一叶秋,小山丛桂鸟声幽。不知叠嶂夜来雨,清晓石楠花乱流。”诗僧在茅斋静修,一片飘零的落叶,告诉了他秋天的消息;山岭中的一丛丛苍郁的桂树,正散发着脉脉的桂花清香,鸟儿们清脆的啼鸣更增添了山间的幽静;重峦叠嶂的山间一夜风雨,清晨时分,离枝的石楠花纷纷随逐着山溪涧水流逝。北宋著名诗僧清顺诗云:“竹暗不通日,泉声落如雨。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苍翠的竹林映蔽天日,一片幽寂之中,泉声清淙,飞落如雨;自然如期而至的春风,使娇艳的桃花李花在山坞深处烂漫地绽放。
赐号文慧大师的南宋诗僧守璋的禅诗《晚春》,颇为宋高宗赞赏并御笔亲书。其诗云:“草深烟景重,林茂夕阳微。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深长的百草丛导致烟景层层,茂盛的林木使夕阳的余晖显得黯淡;没有风雨的吹折,盛开的鲜花也必然终将凋落,生长的柳絮也必然会飘散成飞絮。
《禅悦二首》是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张问陶所题写的一首诗作。该诗抒发了诗人顿悟禅道的愉悦心情,同时阐述了学禅的明心见性,以及“在家”与“出家”的佛学观念。原诗其一云:“蒲团清坐道心长,消受莲花自在香。八万四千门路别,谁知方寸即西方。”其二云:“门庭清妙即禅关,枉费黄金去买山。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禅是内心的省悟,不可言说,但禅悦的愉快又总是希望有所宣泄,于是作者就以诗的形式来发表自己的感想。第一首诗讲述了坐禅能由定生慧(道心长),净化尘心,解脱烦恼,闻莲花香,入佛国境。由于是心印,所以阐述虽禅门宗派林立,但寸心西方仍为根本的道理。第二首诗则是说明习禅贵有清妙之心,如是,则隐于山林或居于寺庙都是多事。所以只要心地充满慈悲,照彻光明,那么,在家修行更是本质意义上的“出家”。
炎夏品读禅诗,多了一分参悟、一分恬静、一分洒脱,于世俗中奔波的我们,可清心、可怡情,不亦乐乎?
首先,教师要静心读文。
既要出声诵读,又要潜心默读。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莫要让别人代替自己阅读。只有自己读,才能走进其中的情境;只有自己读,才能切身体会其中的情感;只有自己读,才能亲近文字;只有自己读,才能领略文字表达的奥妙;只有自己读,长文才能短教……王企贤老师曾说:“你把课文静心读20遍,就知道怎么讲了。”所以,我觉得教师备课中重要一环,就是自己读文。既要字字响亮地读,又要潜心会意地读,更要心装学生地读。
“不把课文读熟不开讲”要成为每个语文老师阅读教学的信条。
其次,要引导学生静心读进去。
有专家说:学生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课文的规范的语言就基本属于他了。“成诵”了,语言自然更属于他了。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是注重朗读。朗读有助于真切地感受课文,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也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读(尤其是朗读)是内化语言的唯一途径。阅读课要始终把读放在首位,把读贯穿始终。
一些学生在做阅读练习时,阅读文章往往是粗略的滑过,甚至于 “在原文中找到相应句子作答”的题也错相百出。一次,一个答案只有A和B选项的题,孩子竟写了“C”。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学生在阅读中,已经丢掉了应有的“细读”习惯,变得心浮气躁。细读首先是一种态度,细细读,细细品味,然后才是一种方法。
案例:细读词语
比如第五版块《卖火柴的小女孩》,有一句话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推敲的词(是什么?)――“敢”。
敢还是不敢?小女孩一整天都不敢,为什么?现在这个时候又敢了,又为什么?这么一个字,如果你真抓住了,可以引出一连串对这个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思考。叶老讲的这个方法,我觉得应当作为文本细读的重要方法。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我们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触摸作者的心境、心绪、心态。
因此,我觉得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成为每位教师思考的主题。要给学生读、思、议、想以充分时空,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时做到:
(1)每篇课文都要读正确、流利。这是“保底工程”,人人必须做到。读得有感情更好,但由于个人悟性、感受能力不一样,所以这个要求要因人而异。
(2)初读课文要特别关注后进生。听听他们的朗读,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多做示范。示范就是指导,必要时要领读。要不厌其烦,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
“一篇课文学完了,结果还有的学生不能流畅地读下来。”这样的课要避免。
2.认真思考“教什么”
现在很多老师关注的是“怎么教”,实际上语文首先的问题是“教什么”。这个问题不解决,研究“怎么教”很有可能就南辕北辙。
教材内容≠教学内容
在“教什么”上确实很容易出问题。比如说把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等同起来,以为教材上的东西就是教学内容,其实这是不对的。教材没有经过深度加工,没有经过二度开发,不能成为教学内容。而加工、开发的基本的前提就是教师要仔细解读文本。
教学艺术来自于教师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没有对文本的深刻解读,就是你的方式方法再好,恐怕也是空中楼阁,徒有其表。
3.语文课要亲近文字
韩军说,语文课之独立价值是文字。故此,语文教学要回归“文字”之本。
语文课首先要上成文字课。语文老师首先要是文字师。若关注精神,也须由文字引发,由文字贯穿,终落脚于文字,即“着意于精神,着力于文字”。
4.强化课外阅读与积累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因此,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引导学生热爱书、乐读书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
从本学期开始,我建议大家对学生毕业前的课外阅读与积累做一个计划,确立小学毕业前你的学生阅读的篇目、积累的篇目。
推荐阅读: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励志。
读《爱的教育》,接受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
读《伊索寓言》,感悟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读《繁星・春水》,感受母爱、童真、自然。
读《活了100万次的猫》来理解生命。
《小王子》《骑鹅旅行记》
《海底两万里》(凡尔纳经典科幻)
......
古诗词积累:
观沧海 曹操
龟虽寿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钱塘江春行 白居易
西江月 辛弃疾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过故人庄 孟浩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夜雨寄北李商隐
泊秦淮杜牧
浣溪沙晏殊
如梦令李清照
观书有感朱熹
另外还要补充一点文言文。(选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篇目)
《论语》十则《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通过这些文言文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文言文,感悟到一点学习的方法,多背诵一些。
5.围绕目标,确定精读与略读。
须详者,细嚼慢咽;否则,一带而过。
(三)表达教学
教材理解
具体建议
1.摸清学生作文基础
学生即将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学习。摸清不同层次学生习作基础,因材施教,致力于其习作水平的提高,这是我们该努力实践、思考的。对于习作基础弱的学生,我们要给予特殊关怀与指导,帮助其建立习作信心与兴趣是重中之重。
2.踏实做好指导与讲评
(1)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
在作文指导课上,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激发兴趣,打开思路。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打开思路的最好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无拘无束地漫谈这次习作都可以写什么,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特别想写的内容。
接下来,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围绕本次习作内容,都写些什么?最好有新的内容,新的角度,新的认识。比如,指导学生写《介绍自己》一类的习作,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校和在家里的不同表现,写写双重人格的《两个我》,触及自己的内心世界,写出一个真实的我,促使自己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再比如,写《我的父亲》《我的母亲》一类的作文,小学生往往想想便写,搜肠刮肚,闭门造车。我们可不可以学学外国,让学生采访与父母关系密切的人:他们的父母、亲人、同事,获得第一手材料再动笔习作。这样写出的作文,内容更具体、更真实。
(2)习作讲评重在激励。
以往的作文讲评,总的情况说上三言五语之后,读上一两篇老师欣赏的习作,大加表扬后了事。被表扬的沾沾自喜,未被表扬的绝大多数提不起兴致。作文两极分化现象因此越来越严重。
习作讲评重在激励。“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学习的愿望就消失了。”(苏霍姆林斯基)讲评的时候,既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又要充分肯定大多数同学的努力和进步。比如,在评语中予以肯定,在展示全班作文题目时予以肯定,在鼓励学生自己读出认为写得好的句、段时予以肯定。激励、表扬要面向全体,把老师真诚的赞美送给更多的学生,甚至要偏爱差生。通过讲评,使每个学生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讲评一般的程序是:总评,充分肯定成绩,同时指出共性的问题;交流、欣赏少量佳作,交流写得好的句、段,教师相机点评写法,学生相机谈出习作体会――讲评也是指导,是以学生
讲评的主要功能是激励与指导。激励源于欣赏,欣赏源于尊重。这个尊重,不是形式的,是骨子里的,真正把学生看作伙伴、朋友甚至是老师。
3.写“下水”文,是备作文课必做的功课。
苏霍姆林斯基针对教作文不写文章的情况说:“他们教的学生不会写文章,其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自己不会写文章,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教师自己谈作文体会。这种教师即使让他们用最完善的教法教十年,也是教不出东西来的。”叶圣陶先生也认为,教作文的经常动笔,十分必要。他语重心长地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
我们看看身边的其他学科,数学老师要教学生某个定律、法则,必先自己解题;音乐老师教唱某首歌,必先示范唱上几遍,再一句一句领唱;体育老师教前滚翻,必先边讲解边示范,在垫子上滚上几个来回……唯独语文老师教作文,“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是不正常的。
用“下水”文指导学生作文是一条捷径、一个规律。
关于口语交际教学,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课标-教学建议
交际情境: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能否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是衡量交际教学的重要指标之一。
听说互动: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贴近生活:话题贴近孩子生活。
(四)综合学习活动教学
教材理解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次综合学习活动:《热点关注》《世界遗产探秘》《走进名著》。活动设计体现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个根本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这不仅表现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也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与组织上。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确定具体内容,选择学习伙伴,自己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中,教师要参与其中,有督促和检查。活动后,要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如撰写研究报告、建议书,举办读书报告会等。
具体建议
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制订学习方案(策划)、开展学习活动(探究)、展示学习成果(交流)
对于“综合性学习”,应体现体验、合作、探究的精神,抓好“设计方案,分组活动,辅导交流,展示成果,小结收获”几个环节……
1.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2.加强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3.跨学科内容的安排应围绕语文的听说读写等活动进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长春市南关区教师进修学校)
20xx年中秋节郑州最佳赏月地点人民公园
在郑州市内,最好的赏月地莫过于你家楼下的小公园,当然,如果你愿意走得远一点,人民公园是个好选择。
如意湖
东区的童鞋,推荐吃过晚饭后去如意湖逛一逛,会展中心的夜景配上如意湖的水是很有感觉滴。
如果你运气好,遇到如意湖的水幕电影,那就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详细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会展中心
参考票价:无门票
交通指南:地铁1号线及206路、265路、312路等公交车都可抵达会展中心
青天河
青天河景区在此只是一个代表,郑州周边的伏羲山、尖山、云台山、老君山、龙潭大峡谷、南太行等等都可
在自然景区中观赏月色,视野更加开阔,月光也更加明亮。
详细地址: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与晋城柳树口镇交界
参考票价:全价70元,挖管沟优惠60元
自驾路线:京广快速路-连霍高速-广武枢纽-郑云高速-郑焦晋高速-晋新高速-多氟多立交桥-S306-S237-S104-X034-青南路-青天河景区
中秋节郑州好去处1、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登封县城西北13公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若从郑州、开封、洛阳乘汽车,可直达寺院门前。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寺建于少室山麓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名“少林”。正如《说嵩》中所说:“少林者,少室之林”。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的发样地,所以又称《少林禅寺》和《大少林》.据文献记载,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印度高僧跋陀自西域跋涉来洛阳,他0幽栖,常到嵩山,又受孝文帝尊崇,“诏于少室山阴,筑少林寺而居之”。北魏正光至孝昌年间,另一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国,修禅于嵩山少林寺。他广集弟子,传授禅宗,使少林寺的影响日益扩大,传说达摩曾在山中面壁九年,因此留影于石。
少林寺原有建筑较多,分布较广。现在少林寺包罗的范围除主体建筑常住院外,还有离寺西不远的塔林,寺西北阜地上的初祖庵,少溪河南岸的南园,钵盂峰下的二祖庵,寺东太室山麓的三祖庵,以及分散在寺周围的古塔、碑刻等。
常住院是少林寺的主体建筑,位于少溪河北岸,院内现存有山门、客堂、达摩亭、自衣殿、千佛殿(毗卢阁)和地藏殿等,常住院自山门至最后大殿南北长300余米,现有面积约4万平方米,分前后六所院落。
山门是少林寺最前面的建筑,创修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额悬“少林寺”黑漆方匾,为清康熙皇帝御书。据《少林寺志》载:此匾原悬于大王殿正门上方,大王殿焚毁后,移于此处,入少林寺山门,是一条宽阔的慢斜坡形雨道,两旁有许多重要的碑刻,有武则天撰文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还有日本僧人邵元所撰的息庵禅师道行之碑,碑文反映了邵元和息庵禅师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古代中日人民的友好关系。郭沫若为此曾题诗说:“息庵碑是邵元文,求法来唐不让仁。愿作典型千万代,相师相学倍相亲”。寺内还有《唐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唐嵩岳少林寺碑》、《宋苏东坡观音赞》等。另外还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如米芾、赵孟頫、董其昌、蔡京等人书写的碑刻。这些碑刻不仅是重要的史料,而且都有很高的书法价值。
2、黄帝故里
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如今的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20xx年中秋节郑州最佳赏月地点-景区。20xx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郑州中秋节免费旅游景点1、黄庄黄河大堤
这个地方环境清静、秀美、游人少,伴着夕阳西下,小情侣拍拍照,拉拉手,很适合谈情说爱的~而且有郑州黄河第二大桥。从紫荆山乘305路公交车到终点站黄庄,向北上黄河大堤,左转1公里即到。下车后步行30分钟。
2、邙山古树苑
位于天河路与开元路交汇处,占地600亩,栽植树木3723棵,其中古树880棵,树龄在千年以上的3棵,520xx年以上的数十棵,120xx年以上的850棵。还有林间小道、两块60—80吨重的巨石、人工湖、假山等。在市内乘坐78、90、91路车到惠济区政府下车即到。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潜力巨大。
佛教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心理根源,佛教因不断适应社会而长期存在。广东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魅力深厚、境界玄奇,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功能,生命周期较长,不易进入衰落期。广东的南华寺、光孝寺、庆云寺、开元寺等著名寺院自然不必多言,其宗教、历史、旅游功能与地位早已稳固。而且广东尚有许多寺院也历史悠久、地位颇高,需要并且值得大力开发,有持续开发的巨大潜力。比如:云浮新兴县国恩寺始建于唐代,与六祖祝发道场广州光孝寺、毕生弘法道场韶关南华寺鼎足而立,并称六祖三大“祖庭”。国恩寺既是六祖肉身菩萨的故居,又是六祖弘法、圆寂以及辑录《法宝坛经》的圣地。现有地位与知名度虽并非很大,却足见其可以开发的提升空间。再如:肇庆四会市六祖寺,虽重建于2000年,却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慧能得五祖弘忍衣钵后,遵师命“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怀指今怀集县,会指四会市),慧能隐藏于此16年。六祖寺于2011年还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可见,六祖寺开发旅游的潜力不可小视。
佛教文化旅游具有客源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和国内旅游的兴起,广东佛教文化旅游也因此得到迅速发展。旅游界和佛教界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开发佛教文化旅游项目,大批游客以赤诚的信仰参与了形式多样的佛教旅游活动。时至今日,佛教文化旅游可以促进国内外游客更加全面认识禅宗文化,让更多游客关注和向往广东,不断扩大客源市场。首先,广东本地居民多有到寺院还愿、上香、踏青、赴庙会等习惯,这是稳定的客源。其次,可以吸引省外、境外的游客。由于慧能创立的南禅后分为五派:河北临济、湖南伪仰、江西曹洞、广东云门、南京法眼,即所谓“一花五叶”。法眼宗远传于泰国、朝鲜;曹洞宗、临济宗盛行于日本;云门宗及临济宗更远播于欧美。信徒遍布世界各地,这是广东佛教文化旅游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优势条件。再次,广东的特殊区位也有利于形成广阔的客源市场。广东背靠祖国内陆,毗邻香港、澳门,面向东南亚,通往世界各地,随着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旅游区的建立,广东可以充分发挥“口岸、通道、窗口”的区位功能,必将为包括佛教文化旅游在内的广东旅游业建立广阔的客源市场。
佛教文化旅游具有良好保障。
一方面,广东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发展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旅游业。2009年,广东出台《关于加快我省旅游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提出将广东建成“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同年,� 为推动旅游业发展,2005年以来,广东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国际旅游文化节,逐步树立了“活力广东”的旅游形象;2008年以来,广东先后在国恩寺、南华寺、光孝寺、六祖寺成功举办了四届禅宗六祖文化节,禅宗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这些举措有利于广东旅游业登上新台阶,是开发广东佛教文化旅游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为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旅游业提供坚实的保障。广东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是对外旅游交往最多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广东旅游业实现了集团化、品牌化、网络化,旅游活动的线路设计、观赏内容、休闲娱乐、吃住购物、交通保障等各个方面都已经非常健全、完善,足以保障旅游业的发展。比如:广东的旅游交通能力很强,民用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轻轨、地铁等,极大地提升了主要城市、主要区域、全省范围、环珠三角、泛珠三角、粤港澳台以及境内外的交通能力,为发展佛教文化在内的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交通保障。
广东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一)宏观规划开发战略。
有关部门应该充分结合地理区位优势、佛教文化地位、社会发展条件、自身实际情况等,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协调开发,构建有广东特色的佛教文化旅游体系。一方面,要规划建设世界性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广东佛教圣地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宗教地位和信仰地位。要根据全省佛教圣地的特点,整合优势,统一规划,避免各自竞争和重复建设,采取大区域、大策划、大营销的开发对策,有重点、有区别、有特色地开发。既要继续唱响广州光孝寺、韶关南华寺、肇庆庆云寺、潮州开元寺等重点寺院的品牌,又要加大对新兴国恩寺、四会六祖寺、梅州灵光寺等传统寺院的宣传营销,还要支持深圳弘法寺、顺德宝林寺等新兴寺院的开发建设,最终构建广东佛教文化旅游的大体系、大品牌、大产业。另一方面,要将佛教文化旅游纳入区域旅游整体规划。佛教文化旅游相对特殊,有其单调的一面,若过于依赖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恐怕难以吸引更大的旅游群体。因此,要将佛教圣地与其他旅游资源统筹规划,实现资源互补、联动开发,打造更广阔的旅游发展空间。
如:韶关提出以大南华和大丹霞为核心的旅游开发战略,既要以南华寺为中心,打造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力的佛教圣地,更要高起点规划,将南华寺与丹霞山以及曹溪温泉、马坝人遗址、小坑森林公园、乳源县瑶乡风情等资源整合开发,把南华寺———丹霞山区域打�
(二)准确定位开发功能。
由于佛教文化资源自身具有特殊性,在旅游开发实践中,一定要正确定位佛教文化资源的宗教功能和旅游功能,实现佛教文化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一方面,保护宗教功能。佛教圣地是僧人修行弘法的殿堂,是信徒顶礼膜拜的圣地,如果失去了宗教功能,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根本谈不上发展文化游。开发广东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必须保护寺院的宗教功能,严格遵守佛教修持仪轨,保护佛教的意境和风格,尊重佛教信众,避免过度商业化开发,防止因游客过多而损害文物和影响佛教文化传承。近年来,韶关南华寺改变了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六祖真身的做法,在六祖殿外设立隔栏,只让游客在殿门口观看,以此保护六祖真身和保持宗教神秘性。另一方面,发挥旅游功能。佛教圣地秀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深厚的宗教文化,不仅具有弘法传教的宗教作用,而且具有了可开发的、“优游”教化的旅游功能。佛教徒往往出于虔诚,不辞千里前来烧香拜佛、求法朝圣,一般游客也会前来领略佛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接受佛教文化的熏陶洗礼。开发佛教文化旅游,应全方位、多层次建立产品系统,实现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旅游开发,发挥佛教圣地的旅游功能。目前,广东一些著名寺院都已成为当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支撑,充分体现了旅游功能与价值,但是,有些寺院(如:国恩寺)尚有待开发与营销。
(三)紧扣禅宗开发产品。
广东是禅宗文化的发祥地与兴盛地。开发广东佛教文化旅游,应该挖掘禅宗文化的特色,打好禅宗品牌,提高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的价值品位。第一,开发圣迹游,设计禅宗文化旅游线路。一方面,整合广东省内佛教圣迹。如联结慧能出生和圆寂地新兴国恩寺、受戒地广州光孝寺、主要弘法地韶关南华寺、藏身地四会六祖寺以及其他地方,设计“六祖圣迹旅游”。另一方面,加强省际之间的协作。可以考虑与省外有关地方共同打造一条内容丰富、文化深厚、价值重大、可游性强的佛教旅游带,广泛招徕海内外佛教朝觐人士和文化旅游者。第二,开发体验游,注重特色鲜明的修禅旅游。禅宗思想注重心法,讲究在“优游”中顿悟,从走路、望水、听溪、观风、洗心、托钵等活动中,感悟人生真谛。这需要围绕禅宗文化主题,结合景区不同特点,开发一些有别于其他旅游活动的特色产品,注重体验性旅游。第三,开发专项游,设计“名山名寺组合游”、“宗教祈福朝圣游”和“禅悦禅修深度游”等一批经典禅宗文化专项旅游。2011年,为扩大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的影响,更广泛地弘扬六祖文化,组委会特别推出“禅宗祖庭参访学修体验之旅”,从四会六祖寺出发,途经广东省、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参访的袓庭有:南华寺、福严寺、南台寺、三祖寺、四祖寺、五祖寺,最后到达武汉灵泉寺,举行祈福活动。
20xx年,在公司的中层**的调整中,我调至人力资源室,担任人力资源**职务,对我来讲,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新的挑战,一年来,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我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和KPI效绩指标,下面我分四个方面来向大家汇报,请评议。
一、思想、学习方面的情况: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履行人事管理职能的关键部门,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始终抱着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工作上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处处以大局为重,工作能吃苦耐劳,经常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处事坚持原则,公道正派,能严格遵守**人事纪律。能关心同事,处处以身作则,部门全体人员团结一致,保持了良好的工作风貌。人力资源工作的**性、原则性强,一年来,我一直坚持边工作,边学习,学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学习了有关**人事****和五项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文件精神,学习了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的有关法律、法规等内容。通过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一年时间人力资源的工作,我感觉到收获很大,自己得到了锻炼,业务能力和执行**的水平也有了提高。
二、20xx年完成的主要工作情况:
(一)积极推进绩效管理工作:
绩效管理对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起到导向的作用,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公司目标任务的完成,我深感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推进绩效管理过程工作中,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绩效数据反复测算分析和研究讨论,完成了绩效管理实施细则的制订和修订工作,在绩效基数核定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打破了以往一些传统做法。按照考核程序,认真**开展绩效考核工作,每月**对公司各部门绩效的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并根据考核结果核发绩效工资;**开展了公司员工的年度考核和结果评定工作,依据员工年度考评结果,对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的员工晋升岗位工资。
(二)整合员工队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方面:
根据业务发展、营销渠道建设、市场竞争的等需要,不断整合和调整员工岗位,全年共对185名员工进行了岗位调整,选拔7名员工任恢复支局的支**。在实业划归主业的**中,认真细致地做好划归人员的岗位设置工作,**进行竞争上岗、考核上岗工作,对73个划归人员进行了岗位调整,保证了**中员工队伍的稳定。
(三)规范劳动用工方面:
认真开展劳务用工的清理工作: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劳务用工情况比较复杂,劳务工的清理,关系到劳务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员工队伍的稳定,在实施劳务工的清理中,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具体工作,妥善解决了清理规范劳动用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了工作的平稳和衔接,04年已共计清退劳动用工127人,对现有使用的劳务工,也还将进一步的清理规范,后勤工作将实行社会化管理。做好多经员工的劳动关系规范的工作,制定了的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宣传上级公司的文件精神和要求,慎重地处理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事情。严肃工作纪律和各项规定,对问题突出的员工,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发出书面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并严格考核。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和定员编制工作,**做好了国有员工劳动合同的重新签定工作,按照省公司定员编制指导标准,进行了大量的定员编制测算工作。
(四)开展教育培训方面:
**开展第三轮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岗位技能认证工作,全年**完成了八个专业的技能鉴定培训和鉴定考试工作,生产岗位持证上岗率达到74,超过了上级公司70的指标要求。**开展了大客户经理、社区经理、综合维护的岗位的技能认证工作;抓好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工作,全年**开展各类培训58期,全员培训率达到89。注重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挑选了一批技术业务过硬、思想素质高、热心教育培训工作的骨干员工组成公司兼职教师队伍。
(五)离退休管理方面:
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退休人员片组长座谈会,**公司的发展情况,宣传有关离退休人员的**,了解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及思想情况,解答退休人员提出的实际问题,维护退休人员队伍的稳定。坚持为离退休员工做好服务工作,关心离退休员工的生活,在春节、中秋等节日,**开展对离退休员工的节日慰问工作;对重病、住院离退休员工,及时进行探望。另外,还做好了退休人员的手续办理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有待在工作中摸索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还需在今后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四、05年工作思路:新的一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工作的要求会更高,我会加倍地努力工作,我有信心,把人力资源工作做得更好,以下是我05年的工作思路:
(一)加强人力资源自身的建设。
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工作上必须严谨细致,要经常深入到基层、班组,多了解、多**、多沟通情况,要努力学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强化一切为市场、为基层、为员工服务的理念。
(二)要提高绩效管理的水平。
绩效管 理工作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05年的绩效管理方面思路是:要加强绩效的全过程管理,要优化绩效管理的程序,充分利用绩效管理的IT应用平台,加强绩效的沟通与反馈。在制定05年的绩效管理实施细则中,要突出业务收入、服务质量指标的考核,防止业务流失,提升电信服务满意度;绩效工资的分配要进一步体现向贡献大的岗位和技术业务骨干员工岗位倾斜。
(三)要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核心员工队伍,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加强岗位管理工作,继续贯彻竞争上岗的机制,合理地调整员工岗位,不断地优化调整人力资源配置。
(四)要加强用工管理。
要制定合理的定员编制实施方案,为加强劳动用工提供依据。要加强劳务用工管理,严格按照规范使用劳务用工。要切实提高劳务用工的质量,通过加强培训和考核,提高劳务工的技能水平。要重新制定劳务工管理办法,规范劳务工的管理。
(五)要强化员工培训工作。
要通过培训需求的调研,有针对性的制订培训计划和实施培训。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方法,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要加强培训效果的评估,努力提高培训的效果。要继续抓好员工的岗位技能认证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水平。
(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范文优秀23篇
(七)做好离退休管理工作。
继续树立为离退休员工服务的思想意识,经常与离退休员工交流沟通情况,坚持做好对离退休员工的走访慰问工作,坚持为离退休员工办实事、办好事。各位**、同志们,以上是我的汇报,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我衷心地感谢大家以往工作中给予我的关心和**。谢谢!
坐落在巩义市青龙山的慈云寺,南依中岳嵩山,北瞻黄河洛水,东连浮戏阳城,西托北宋皇陵。东西青龙两山逶迤并行,将53座山峰层层叠叠摆放在青龙山峡谷盆地的四周,使慈云寺所在地形成了天圆地方罕见的独特环境,群峰因峡谷而呈现峻秀,云雾环绕其间,使群峰显得婀娜而神秘,峡谷依群峰而更显幽深;错落有致的峰谷,常年不断的山涧流水,勾勒出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
据史书记载,青龙山原名“天陵山”,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选择皇陵的重要依据,被封为“天下第一风水宝地”。公元960年,宋太祖即位后钦命“司天监”组织大批堪舆专家,在全国各地选择皇陵,最后选中天陵山。此山远观宛若两条青龙腾起,山势雄伟,环护一水,藏龙卧虎,气象万千,遂赐名为青龙山。宋太祖登基后的第三年,便把其父赵宏殷的陵墓从汴梁(今开封)迁至青龙山脚下。此后,北宋七位皇帝均葬于此,并陆续在此地葬皇后22位,王公大臣1000多位,形成了规模恢弘的“七帝八陵”,是中国最大的陵墓群之一。青龙山是皇陵的重要龙脉,因而皇帝敕令对慈云寺重新修建,使其成为受国家保护的重要寺院。宋朝前后统治319年,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皇陵选在河洛文明发端的洛地区青龙山下,此地集中原之灵秀,地脉之绵长,确属风水宝地。
依山傍水的慈云寺被奇花灵木所环绕。诱人的山川胜景,湖光水色和灿烂的佛教文化以及独特的演变历史给深藏不露的禅院涂抹了一层空灵和神秘。
慈云寺始建于东汉明帝年间,公元64年,据今已有1900多年,可谓年代久远,较之建于公元495年的少林寺,整整早了431年。慈云寺历经沧桑,或兴或废,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秀丽的山水风光,是一座禅机深藏的千年古刹。最盛时期,慈云寺的主体建筑曾把整个台地占得满当当的,僧众达500多人。在中兴寺院的过程中,南宗顺大师是应该提及的高僧,因为他见证了慈云寺最为辉煌和鼎盛的时期。南宗顺祖籍四川成都,其父为长沙府太守。第六代信公曹洞乃是他初识佛门的蒙师。后投礼弘善妙智国师,经其点化,深入菩提路皈依佛门。南宗顺禅师曾遨游天下名山,朝拜海内古刹,询访至慈云寺,看到此处幽雅静谧,是个非常清净的地方,便决意挂杖此刹,潜修禅门佛学。慈云古刹,年久失修,南宗顺想重修寺院,但初来乍到,人生地僻,皆无所出。恰好这时有罩怀施主广明秋月居士,积极赞助此事,而且� 南宗顺全力投入再造丛林之举,画图拓址,应材鸠工,不惮劳苦,于明景泰六年秋(公元1455年)动工重建,至明天顺二年夏(公元1458年),历时3年而成。此次大修在朝廷和河南府的支持下,筹措资金,牵涉全国的十个省府,当时巩县的知县是孙让。大明国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河南知府虞廷玺,朝议大夫广东左参议扬铭书撰写“重修青龙山慈云禅寺碑刻”上面有所记载。大明国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南宗顺书:慈云寺管辖面积75平方公里,使用占地60余亩,僧众达500多人,其中有皇帝御赐的“万岁牌”和“金花”。
经过修葺的慈云寺焕然一新,不仅大殿雄伟楼阁庄严,而且也将此处的佛教文化传播四方,使前来朝拜修行的人络绎不绝。
古老的慈云寺,经历了千年岁月的沧桑,逐渐走了下坡路。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政府下令拆庙建学,寺院殿堂的砖瓦木料被运至北官庄建校,而且院中的一棵巨株白果树也被砍伐,建了一座教学楼,使慈云寺几乎被夷为平地,仅存僧房数间、白衣阁一座,还有一座残破的钟楼躯壳。大殿、钟鼓楼、白衣阁虽历经数百年风雨,尚未遭到破坏。尤为珍贵的是,寺院遗址还完好地保留着五十多通明清两代的碑刻,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都可以当作珍贵文物加以保护。还有一明碑上刻着“青龙山慈云禅寺五十三峰圣境之图”,四周群峰竞秀,万壑争流,摄摩腾、竺法兰遥立青龙峰巅,飘飘欲仙。在许多碑刻中,书法隽秀的亦不在少数。
如今的慈云寺风景如画,那五十多通有研究价值的碑刻,那古木萧森所掩映的寺址,加上周围山色依旧,绿水长流,空气清新,堪称佛门之圣地,人间之天堂。当我们离开喧嚣的城市,游览这古刹之中,大有心旷神怡、六根清静、顿减宦情之感。站在高山上,清风徐来,面上三斗俗尘,也被这山灵扑尽。禅声悠远,似乎又听到当年的钟鼓之声,使人流连忘返。
在一个偶然的机缘,巩义市天久公司总经理崔光显到这里游览,发现了这片世外桃源,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座座古塔或颓坍或被拆,为了不使这沐浴着圣洁余晖的深山、幽谷和古寺丧失它的魅力,崔光显决定对青龙山慈云寺进行保护和开发。1998年,崔光显带领国内知名考古专家、文物专家等,走进深山,矢志不渝地修葺古刹,发掘慈云寺,重整美丽的青龙山山水。在开发过程中,他们始终坚持“保护――开发――保护”,力求保证天然景观与自然原生态不被破坏,走文化合理开发的路线,并且招商引资。此举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历时八个春秋,投入8980多万元人民币的崔光显,醉心编织着一个山里人独特的文化情缘――佛缘。
慈云寺在中国佛教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寺内现存的碑文不仅为研究中国佛教发展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还在许多方面解决了中国佛学文化发展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尤其是摄摩腾与竺法兰圆寂之地祖林的恢复,为研究建筑学、佛学提供了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实物价值,丰富并填补了历史空白。一系列的重大发现,让对地域文化心仪已久的崔光显感到震惊,更让他想不到的是,这个残缺不全的寺院和其中的石碑,在佛学界竟有如此重大的地位和研究价值。崔光显如获至宝,进而为他的文化苦旅标出了明确的起�
在做好文物古迹、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崔光显特邀李传泽等国内著名专家坐镇指挥,巩义市文物管理所老所长赵玉安老师、办公室主任席彦召老师及《巩义报》副总编贺宝石老师跨峻步险、攀崖越谷、踏遍峰流之间,发现不少弥足珍贵的实物史料,整理塔铭、碑拓,鉴定遗物、考证年代,查阅文献,本着修旧如旧、仿古如古、严格尊重历史的原则,开始了规模浩大的慈云寺修复工程。目前,后大殿、禅房、钟鼓楼、山门以及寺院院墙已经修复完毕,后大殿30尊佛像的雕刻彩绘也已全部竣工。2001年10月,慈云寺被河南省批准为佛教活动场所。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多次到慈云寺考察,对这座与“少林共祖、白马同乡”的千年古刹大加尊崇,欣然同意兼任慈云寺住持方丈。
现今,已拥有51平方公里初具规模的青龙山慈云寺风景区,以青龙潭飞流桥为界,东南部是以森林公园为主的自然生态游览区,西北部是以慈云寺为主的人文景观,两大景区被山水环抱,互相依托,景区千岩叠翠,峰回路转,幽谷流水,古刹耸峙,碑刻林立。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日,漫山桃杏吐蕊,云蒸霞蔚;夏日,清风穿谷送爽,沁人心脾;金秋,霜叶映红群峰,层林尽染;隆冬,青松银装素裹,冰湖如镜。
目前,青龙山有四大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观和自然奇观。第一观就是号称“华夏第一寺”的慈云寺;第二观就是高198米的纯天然大佛;第三观和第四观就是大型摩崖石窟和野生山桃花。尤其是覆盖在青龙山51平方公里的野生山桃花,参与世界文化遗产评估的专家张家泰等同志看后盛赞不已,说青龙山野生山桃花完全可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2001年《西游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和青龙山慈云寺召开,国内外专家论证:青龙山是《西游记》的载体,慈云寺是《西游记》的灵魂。
当年吴承恩在捧日峰下编写和整理《西游记》,现存有故居,留有清晰可辨的“吴”字。《西游记》书中的传奇故事与青龙山五十三峰的名字、民间传说都相吻合,并且慈云寺碑刻记载唐玄奘印度取经回来奉敕重修慈云寺,在此弘扬佛法。吴承恩是来到慈云寺看到碑文有关唐玄奘的记载,亲游青龙山五十三峰,到民间收藏传奇故事,而构思出《西游记》这部名著。
因此,历史名著《西游记》的诞生地是河南巩义青龙山慈云寺,正是有了青龙山慈云寺,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才会如此精彩。
前不久,少林寺网站被“黑”。黑客恶搞方丈悔过书《本寺特此公示释永信大和尚悔过书》,假冒释永信名义对少林商业化表示愧疚和悔过,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关注。近日来,有报道说泰拳来势凶猛地喊着“灭少林”,“下战书”挑战中国功夫,甚至直指方丈释永信。佛门清净地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面对铺天盖地般的指责,善良之人不禁慨叹:和尚得罪谁了?
生存与发展
少林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又名僧人寺。寺院早期主要的作用是存放经书,作为中外交流的场所。在15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数次朝代更替,曾一次被废,二次被焚。时至今日,当年的皇室、君主俱已化作历史的尘埃,而曾经作为皇家寺院的少林寺却依然屹立于嵩山,并被誉为“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足见其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并遵循了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虽然少林寺早在1978年就被国务院选为首批开放景点,但人们对少林寺的了解大多源于1982年由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的放映。在此之前,少林寺只是一所破损的寺院,占地二十八亩,十几个和尚,大半都是老人。《少林寺》的放映使少林武功成为卖�
现任方丈释永信于1984年回到少林寺任“民主管理委员会”委员。这些年来,他花了很大气力在少林寺的发展上。放眼世界,如今的少林寺可算是最受大众媒体关注的宗教场所之一。就发挥宗教的社会功能而言,在大陆数以十万计的宗教场所中,或许没有能超过少林寺的。以少林功夫为核心品牌,少林寺旅游产生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少林功夫在海外的弘传,使其成为代表当代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符号之一;而国际社会对少林功夫的肯定,更常常出人意料,如普京总统到访少林寺,国际足协主席对少林寺方丈的邀请,等等。
在少林寺蓬勃发展的同时,很多人也因此指责释永信的商业化发展模式,这主要源于现代化过程中大众对宗教价值的期望。当今世界,宗教与经济的结合,特别是与地方旅游业的结盟是一种普遍现象。国内,从顶级的宗教文化名胜,到县一级的自然风景区,以宗教场所为噱头,圈起卖钱,已� 这虽然对宗教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宗教要想生存、发展,必须顺应形势。如今,一味的隐居深山、孤芳自赏,绝不会为宗教带来希望。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已实现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历史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行各业都进行了较大动作的深化改革,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崭新局面。少林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寻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无可厚非。
当然,但凡改革就难免会出现一些新的弊端,少林寺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并不见得就是十全十美。但是,笔者认为,同时下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钱’规则”、“没钱别得病”、“房地产泡沫”等实质性问题比起来,少林寺商业化发展这点“没损人,却利己”的事,实在是不值得各大媒体花费精力来进行大肆抨击。
真实与谎言
少林功夫作为一种人文文化现象、一种人体形态文化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已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过去我们更多是从技术层面和专业角度认识少林功夫,通常称为“少林武术”。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越来越觉得“少林武术”一词无法包含少林寺1500多年历史积累起来的丰富的宗教文化价值,因此需要重新确立“少林功夫”这一新的提法,正确诠释少林功夫的完整内涵。2005年,“少林功夫”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少林寺申报的是‘功夫’,而不是武术。”对此释永信方丈解释说:“功夫是修行,是参禅。练‘功夫’的真正目的,是为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品行素质;少林僧人的练武,正是一种修行。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申报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才是有价值的。”
与小说及影视作品所描述的不同,真正的少林寺应是禅和武的世界。少林僧人将习武看作是一种修行,所以又叫“禅武”,提倡“禅武合一”。在少林寺,有“禅武同源,禅拳归一”之说。禅为武之主,武为禅之用。即武是禅的表现,是禅生命的有形化;禅是武的精神本质,以禅入武,便可达到武术最高境界;武学大道也就是禅道。
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祖庭,禅宗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要旨。在佛门眼中,参禅是正道,拳勇一类乃是末技,僧众们不过是借练功习武达到收心敛性、屏虑入定的目的。正因为禅宗没有把武技看得太重,而是以禅定功夫为根基,泯灭争强好胜之心,屏弃尘俗纷扰之念,才使得武僧们习惯于在心静如水、无患无虑的状态下练功,往往得以步入武学的较高境界。
泰拳作为泰国的传统拳术是一种为格斗而生的传统搏击技术,发展至今已极具杀伤力。在泰国拳风鼎盛,有一种说法“十个男人,九个打拳”,可见拳斗在泰国普遍流行的程度。每当有寺庙盛会或重大庆典,拳赛都将是必备的节目。拳师在拳台上竭力搏斗,置生死于度外,往往以性命作为赌注。
泰拳与少林功夫原本风马牛不相及,但有人却偏偏要将二者放在一起,声称泰拳五大高手挑战少林,少林拒绝应战;而后,峨嵋派又站出来表示要应战云云。我们且不论少林功夫与泰拳就搏击来说谁将更胜一筹,单凭这不着边际的事件本身就已令人心存疑问。而事实也于近日终于大白于天下:这是一场2009年年初就获得中国官方批准的商业比赛,民间人士根本不能参赛。而泰拳高手也从未发出挑衅言论、官方也未收到任何民间的应战申请,甚至连“挑战书”原文也没有任何人真正见过。
【关键词】中国园林;禅宗;艺术;意境
梁启超曾说:“佛教是自信而非迷信,是积极而非消极,是入世而非厌世,是兼善而非独善。”季羡林先生曾强调:不了解佛学,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文化。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也精辟地说:“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教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在反观中国文化史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禅”的力量、“禅”的存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人类文化中,每一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中坚思想”。佛道文化中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便是中华文化的“中坚思想”。佛教是一个集宗教、传统、艺术于一身的独特宗教流派,尤其是它对中国的艺术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土后,在其生根、成长的过程中完成了与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形成了中国化佛教和禅学,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禅是中国佛教十宗之一的名称,但其引用,并不局限於宗教。禅在中国词人画家之中,已经成为通用的习语。禅的风趣,自魏晋以来,弥漫在中国的诗词与文评之内。在佛教传入以前,中国的艺术和工艺已达到极高的水平,书法、绘画、制造工艺、纺织、建筑等的精美在世界上都冠绝一时。但是禅仍是中国美学上的重要原理之一,一千多年来,对于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中国文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取向都产生了莫大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意义:第一,指自然之天;第二,指超自然的至上神;第三,指自然运行规律。佛家所追求的是一种超凡脱俗、恬静无为的境界,其在自然的审美上表现得淡漠、空幻。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不仅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两者浑然如一的整体。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艺术境界追求上明确主张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从自然中感悟出生命真谛、宇宙隐语,自然因人的情思而包裹感性及生命,由此孕育并上升为审美意象,生成艺术生命。它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中,综合了自然山水、花木、道路、建筑艺术以及文学艺术等人文因素,从而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完美地阐述了“天人合一”。
本质地看,中国古典园林是寄托了人类高尚审美情感的精神居住。这种深层次的居住现象高度地融涵了主体与客体,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因此,古典园林绝不仅仅是负载着狭义使用功能的物质空间场所,而成为与审美主体精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文化共生体。园林被赋予了人的精神内涵,物境被情境化了,客体打上了主体的烙印。园林不再是身外之景,而成为内在主体精神的外在显现。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古典园林迥异于西方园林客体化、对象化、注重形式美等外在性特征,而体现为超越主客体差别、注重意境美、注重精神超越等本体性的生命终极关怀。禅的精神几乎无处不在。无论是与园林相关的重要美学范畴、艺术命题,还是园林的造园意匠、审美境界,都因为禅学精神的存在而焕发出空灵隽永、幽妙洞达的艺术色彩。
中国古典园林在哲学、美学等方面尤其深深地留下了佛学的烙印,不仅寺庙园林如此,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亦然。佛教和禅学通过“教”与“禅”两大方面与中国古典园林发生了形式上和意境上的关联,对古典园林的诸多美学范畴、艺术命题、造园风格、设计手法和审美境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禅与寺院园林
无论是印度还是中国,禅宗从一开始就与山水、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寂静的园林环境,起到了自然纯化的作用。佛经中描绘的西方极乐世界有七重树林、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天上飘落下许多曼陀罗花,色彩缤纷的奇妙之鸟发出婉转优雅的鸣声。佛画中的极乐世界也是重楼华宇、回廊殿阁、虹桥碧波,廊外有山林美景,天上有吉祥天女。禅宗是中国佛教的核心,寺庙园林则是秉承此核心的理想天地。中国佛教寺院,不仅为僧众修持之所,甚至兼具宗教、文化、艺术、教育、经济、旅游的多种社会功能,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书法、音乐、文学于一体的艺术殿堂。
禅宗与寺庙园林同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唐代佛教禅宗兴盛,寺庙兴造融合于自然山水中,成为主要风景园林。这时期形成了所谓“佛教四大名山”,包括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既是佛教圣地,又兼具优美的风景。南宋迁都至临安后带来了在西湖风景区兴建寺院发展自然环境的高潮,归隐寺、净慈寺、余杭径山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名列“禅院五山”,可见当时的风尚是禅寺与山水密切结合。“天下名山僧占多”这一独特现象,一般理解为:寺院建造在山里面主要是为了求佛门净地的修行环境不被尘俗纷扰。然而从禅的精神实质来看,这样理解还不足以把握这一现象的深刻内涵。彻底中国化了禅佛教,是融合了庄、玄精神在内的,绝对排除分别取舍和人为造作,纯任本心本性的适意的人生哲学。古代僧人巧妙地利用山体形态,借助水面和树木等自然景观的要素,甚至凭借人力开凿、挖池、植树,使之山麓周围的寺院能够处于审美价值较高的环境中,潺潺细流,青青幽竹,郁郁松柏,无边芳草,与喧闹市井生活相比,展现了清幽、寂静、安详、平和的功效。佛寺恰能将审美活动引申到哲学高度,导引人们进入禅境。
佛寺是宗教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是美仑美奂的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是出家僧众的生活和修持的场所,同时还肩负着社会责任。佛寺的文物、艺术宝藏成为了艺术陈列馆;佛寺中教化及安扶作用又成为香客的“心理诊所”;佛寺在非常时期往往又担当了慈善、救济的社会功能,成为安全岛、避风港;佛寺又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镇,在对外交往中又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寺院园林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园林的偏爱,更是为佛教的济世本怀所设立的,将佛寺园林当作桥梁,摄引人们步入禅的境界。禅者面对青山绿水,在有形的物与无形的心之间苦苦参究,探究人生宇宙的本色,确立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从而形成一种超然物外,人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意识和人生态度。禅宗旨在追求一种纯任自然的理想人格,认为真如遍在,在自然之中就可以感受到息息搏动、充盈饱满的生命活力。从大自然的陶冶欣赏中获取超悟,追求一种自然适意、浑然天成的闲适情调。
2.禅学对皇家园林的影响
中国古代帝王与佛教的关系,是一个饶有趣味又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封建帝王与佛教发生的关联,既涉及政治,又涉及信仰,还涉及哲学美学;既有国家因素,又有个人因素;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中国的多数帝王在宗教政策方面一般都有一个基本原则:即教权不能高于皇权,宗教生活不能干扰或破坏国家的政治生活。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有一些帝王真心皈依佛门,如南朝的梁武帝曾四次舍身同泰寺,唐宪宗礼迎法门寺佛骨舍利,清顺治帝出家五台山等等。还有一些帝王与佛教有很深的渊源,如隋文帝杨坚出生于尼姑庵并由尼姑抚养成人,武则天曾于感业寺戴发修行,明太祖朱元璋曾当过和尚等等。
帝王们有时是从“教”的角度去认识和对待佛教的。有时,是从“禅”的高度去体认佛学的。正因如此,佛教和禅学必将深入地渗透到皇家园林中去。禅宗对皇家园林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皇家园林中佛教性质建筑的介入、佛僧的介入以及游园审美与参禅悟道的统一上。这表明,禅宗的文化影响力已突破了寺庙的范围,进而深刻而久远地渗透到皇家私家园林的各种活动中。
3.禅学对文人私家园林的影响
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的根本界限,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出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在禅境濡染下,文人士大夫追求的园林美不只是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的创造,更重要的是注重由景观引发的情思神韵。情为主、景为客、情景相融、相辅相成,构成园林艺术的原质要素。王维辋川园、白居易履道里宅院、庐山草堂、苏轼雪堂、狮子林、沧浪亭皆与其有关。
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社会机制和精神机制的运转不是那么随心所欲,入世难免受挫失意,退而隐居又需忍受清寒寂寞之苦,如何才能实现进退自如、出处一致的理想人生境界?禅宗哲学,为士大夫解决这一困窘提供了捷径。禅的核心精神就是不要人受具体事相的束缚,不需向“外”寻觅,而要向“内”体悟自己的生命本性;只要心中无执,在内心超越一切分别、取舍,达到一如之境,则行住坐卧的平常生活无不中道。这里面含着微妙的精神平衡机制,这种平衡是不借助于外在对象而获得的内心平衡,完全是自我调适所致。以这种哲学处世,文人士大夫就可以在立足内心安适的基础上,齐一仕隐、出处、平衡青云之志与放逸之情。他们身处朝市,也不防心定神闲,不受束缚,由此,以抒情写意为追求的园林情趣产生,有城市山林之感的市中宅园普遍兴起,也就不足为奇了。
士大夫的园林,是他们出世与退隐之间的调节场所。在一所简单的宅园中,聚拳石,环斗水,悠然自足,自得其乐,既逍遥尘俗之外,又免去山隐之苦。这些抒情写意,小中见大的园林,成为士大夫精神活动的自由天地。所谓“心外无法”,“不假外求”禅理中的自然,是立足于心性之间的自然。所以“自然”之心才能获“自然”之境。禅把束缚归之于心灵的束缚,要人通过回归心灵的自然清净的本来状态,来获得彻悟的自由。
禅学对中国古典园林产生过如此深广的影响,但由于明清之后佛教的衰落,使其只剩下一具躯壳以迎合世俗百姓求神拜佛、趋吉避凶的功利性心理需求;加之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中国对西方文化的被动接受和主动吸纳,致使包括禅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被进一步冷落;解放后我国文化界对禅学的研究长期处于冰冻期,中国禅学思想文脉当然不可能得以有效地延续,更不用说“禅与中国古典园林”这样的专项性研究课题了。而导致禅学不为今人所熟知,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哲学、艺术、以及园林思想史上的重大缺憾!
因此,中国传统园林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特殊的外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由此而表达的文化内涵。对待中国传统园林,既不宜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加以简单的否定,也不宜只停留在外在形式上,做一些盲目的模仿或随心所欲的组合。我们应试图从佛道文化中研究和探讨中国传统园林的哲学意蕴,为继承和发展中国园林的优良传统以及开拓新时代的中国园林发展思路,从而积极探索中国传统园林的哲学意蕴在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时代的先进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朱立元。 《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 上海文艺出版社
[3]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4] 张浪。《图解中国园林建筑艺术》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5] 任晓红。 《神与中国园林》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6]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 . 《中国园林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社
作者简介:
【关键词】贾岛;僧衲气;思想内容;艺术特征;境界
贾岛早年曾为僧。孟郊在《戏赠无本》中提到:“燕僧耸听词,袭装喜翻新。北岳厌利发,玄功生微言。”《新唐书》载:“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愈怜之,因教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贾岛早年经历可从一些诗句中探知一二,如“磋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新年》)、“瓶汲南溪水,书来北岳僧”(《纠曹上乐使君》)、“得句才邻约,论宗意在南”(《送宣皎上人游太白》)、“泉� 由上述诗句能依稀得知贾岛早年出家、游走于幽洛、所 贾岛中年还俗,以应举为主业,但后因际遇坎坷,思想重倾佛教,直至去世。明陆时雍谓贾岛“衲气终身不除”。闻一多先生谓贾岛“曾经一度是僧无本”,还俗后“形貌上虽然是个儒生,骨子里恐怕还有个释子在”。贾岛一生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佛禅义理深刻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因此,作为诗人感情的外化物——诗歌,也就被深深打上佛教的印记,折射出佛光禅影。本文主要从思想内容、艺术特征及境界三方面剖析贾诗“僧衲气”的丰富内涵。
一、思想内容
(一)内容上
1.僧人禅性
贾岛与僧人往来频繁、唱酬甚多。《长江集》中贾岛写与僧人的作品达六十余首。其中,有名有号的僧人即有伯阳、弘绍、鉴玄、惟一、玄言上人等二十多人。其迎来送往的行脚僧则更多,在其诗作中也常有体现,如《送僧游恒岳》、《送天台僧》、《寄华山僧》、《送僧归太白山》等。由此可看出,与僧人的唱和交游是还俗后的贾岛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早年为僧经历及与僧人的交游使贾岛熟悉僧禅生活,因此,其诗歌不乏对僧人日常生活及习性的描写。写游方,有“有家从小别,无寺不言归”(《送僧游恒岳》)、“从来只是游山水,省泊禅舟月下涛”(《赠僧》)、“此游诣几岳,篙华衡恒泰”(《送集文上人游方》)等等。写讲经,有“讲经春殿里,花绕御床飞”(《送安南惟鉴法师》)、“讲不停雷雨,吟当近海流”(《送惠稚法师归玉泉》);写静坐,有“僧同雪夜坐,雁向草堂闻”(《就可公宿》)、“留得林僧宿,中宵坐默然”(《旅游》);写夜修,有“静夜忆谁来对坐,曲江南岸寺中僧”(《送僧》)、“暮雪余春冷,寒灯续昼明”(《赠庄上人》);写僧人与世隔绝,有“一僧年八十,事事未曾闻”(《宿山寺》)、“老僧不出迎朝客,已住上方三十年”(《石瓮寺上方》),等等。
贾岛对曾经置身其中的生活有深刻的体验,故写得生动贴切,这是一般文士无可比拟的。
2.寺院僧房
贾岛今存的四百多首诗中,提及寺院僧房者达六十余次,专题咏唱寺院僧房者即有十六首。贾诗中出现的寺院有青龙寺、灵隐寺、开元寺、净业寺、慈恩寺等等。且由于早年僧徒生涯,贾岛对寺院僧房有熟悉感和亲切感,因此,他笔下的寺院僧房精粹传神。
如《宿山寺》:“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本诗形象描绘了氛围幽寒、人迹罕至的山寺。许印芳评曰:“全诗有奇气。”岳端谓此诗:“眼前平常之景,一经巨手拈出,便可惊人。”
又如《题岸上人郡内闲居》:“静向方寸求,不居山嶂幽。池开菡萏香,门闭莓苔秋。金玉重四句,秕糠轻九流。炉烟上乔木,钟磬下危楼。手种一株松,贞心与师俦。”诗歌通过描写花草树木、钟馨乐音、池潭房舍等景物,真实地还原了寺院生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与此诗所描绘的意境几乎一样,但常建笔下的寺院景物较概念化、笼统化,不及贾诗真切生动。
另外,《寄无可上人》、《宿斌上人房》、《宿慈恩寺郁公房》等诗,皆是其此类题材的佳作。
(二)思想上
贾诗虽无专门咏唱佛理的篇章,但不乏直接书写佛教义理的诗句,表现出对佛理的精深体悟,散发着浓郁的宗教气息。
“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送僧》),揭示了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亦即“‘经又不看,禅又不学,毕竟作个什么?’师云:‘总教伊成佛成祖去。’”。“静向方寸求,不居千嶂幽”(《题岸上人郡内闲居》),则是禅宗即心即佛,不假外物思想的体现,即“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送贺兰上人》),则言心外无求。“解听无弄琴,不礼有身佛”(《赠智朗禅师》),则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
其他如“竹阴移冷月,荷气带禅关”(《宿慈恩寺郁公房》)、“身从劫劫修,果以此生周”(《赠无怀禅师》)、“不语焚香坐,心知道已成”(《赠庄上人》)、“且说近来心里事,仇雌相对似亲朋”(《赠圆上人) 等,均体现出禅宗的理趣。
二、艺术特征
(一)语言
贾岛早年诵读佛典,熟谙佛语,其诗中佛语、典故的运用既多又巧,因此,贾诗的语言带有浓厚的“僧袖气”,这是其鲜明的艺术特征。
佛语类如“三衣”、“七轮”、“三千界”、“百八珍珠”、“中餐”、“粪扫”、“定力”,等等。此外,贾岛还善于以佛语为料来造语,衍生新词。举“禅”字为例,指禅者本身的有“禅子”、“禅士”、“禅师”、“老禅”、“孤禅”等;指禅定境界的有“禅寂”、“禅关”、“禅定”等;指坐禅环境的有“禅庭”、“禅扉”、“禅舟”、“禅树”等。其在运用佛语方面的功力,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贾岛还善于在诗歌中运用佛教典故,随意驱遣,如同己出。著名典故如:雪山童子与《雪山偈》,达摩只履西归,慧可断臂得法,慧能、神秀与南北禅宗的史实等。举《投孟郊》中运用的雪山童子和《雪山偈》为例。此典出自《大般涅槃经·圣行品》,讲的是雪山童子(如来的前身)奉身求法的故事。贾岛运用此典,不仅在诗歌中反映了还俗后迫切希望师从孟郊的诚心,也借此表达以生命作诗的矢志不渝的决心,可谓贴切生动,自然无痕。
(二)意象
1.钟声
贾诗“僧衲气”在意象上的首要表现是对钟声这一意象的多用、爱用、善用。其诗集中描写钟声的共二十九处,其中,可确定为寺院钟声的达二十二处。在佛教中,闻钟具有解除痛苦、开觉悟的妙用。贾岛熟悉佛院钟声,即使还俗后,听到钟声也会产生共鸣与感应。与寺院或僧人有关的钟声,有《寄华山僧》的“五更钟隔岳”;《慈恩寺上坐院》的“寒流带月钟”;《送僧》的“何寺讲钟鸣”;等等。在一些诗歌里,钟声可有可无,换写其他景物未尝不可,但贾岛习惯性地使用“钟声”为象,如《送朱可久归越》的“北固暝初钟”;《寄董武》的“声声隔水钟”;《过雍秀才居》的“钟远青宵半”等。由此可见诗人确实偏爱“钟声”这一具有禅味的意象。
2.其他
贾诗的“僧衲气”在意象上的表现,除明显表现在钟声的运用外,还更广泛地表现于对幽僻意象的偏好上。写流萤,他写“萤从枯树出”(《寄胡遇》)、“废馆秋萤出”(《泥阳馆》);写苔藓,他写“湿苔粘树瘿”(《寄魏少府》)、“穴蚁苔痕静”(《寄无可上人》);写泉水,他写“泉涌渍苔封”(《慈恩寺上坐院》)、“石泉通竹根”(《题竹谷上人院》)。“月”在诗词中的意象多种多样,但贾岛写月却写“月影在蒲根”(《南池》),这是前人没有关注到的月。闻一多先生说得好:“(贾岛)瞥见的月影不在花上而在‘蒲根’,……是点荒凉感就逃不脱他的注意”。
总之,其他诗人没有发觉、或发觉了但不愿、不屑于描写的幽僻景物或事物,贾岛都津津有味地加以描绘、刻画。
贾诗的幽僻意象与当时社会环境色调相一致,给当时人一种酣畅淋漓的刺激,也深刻影响了后世人的诗歌创作。
三、境界
贾诗有的禅境,是其诗“僧衲气”的深层次表现。贾岛早年为僧,经历了苦修生涯和游方磨难,后逃禅应举,但屡遭挫折。对贾岛来讲,自然是苦难经历的浓缩。自然景致的苦寒、萧瑟、衰败正是其内心世界的外在表象。因此,贾岛是以冷漠的态度看待自然的,常表现为一种疏离感,形成自身诗歌的独特禅境。
贾岛之境是由“有我”到“无我”。在构建禅境的方式上,贾岛倾向于在意念中生成景致,呈现出原始的主客融合状态,通过以心照物的方式进而达到主客在一定程度上分离的疏离状态,进而主体以旁观和冷寂的眼光审视所留下的自然客体。其禅境带有某种程度的理性色彩,最终以客体状态为主。
《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诗人以“草径”、“荒园”、“宿鸟”、“池树”、“僧”、“月”、“溪桥”、“野色”、“云根”等寻常景物构建起一个意象群,从而呈现出清灵僻静的艺术境界。
《荒斋》:“草合径微微,终南对掩扉。晚凉疏雨绝,初晓远山稀。落叶无青地,闲身著白衣。朴愚犹本性,不是学忘机。”荒草遮路,南山对门,雨后晚凉,远山稀疏,无关的清闲与环境的幽僻交织在一起,虽不多言,但荒斋的与世隔绝,一下就被逼真地刻画出来了。
《寄华山僧》:“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五更钟隔岳,万尺水悬空。”这首诗打破惯例,在意义脉络上与音步结构上形成一种错落割裂,形成思绪体会上的延宕,引发读者调动其直觉感受能力,去想象、体会僧人五更坐禅之际,山那边传出的钟声,从万尺悬崖泻落的水流,从而很好地展现出境界的空寂高远。
《访李甘原居》云“翠微泉夜落,紫阁鸟时来”,写作客李甘原隐居处所见所感:泉水山头草木繁茂处落下,飞鸟不时飞入紫红色阁楼。寥寥数语,一处僻静隐居之地便呈现眼前。
贾岛具有禅境的诗句还有很多,如“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送厉宗上人》)、“河出鸟宿后,萤火白露中”(《就峰公宿》)、“落涧水声来远远,当空月色自如如”(《寄无得头陀》)、“梦幻将泡影,浮生事只如”(《寄令孤相公》等等。
质言之,贾岛之禅境虽动而归于沉寂。
四、结语
如上所述,贾诗“僧衲气”,处处流淌,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征再及境界,一以贯之。“僧衲气”是贾诗的本色,使贾诗呈现出独特的气质风貌,构成贾诗特有的艺术风格。贾岛凭借其具有禅佛旨趣和特异风貌的奇丽诗篇,得以在人才辈出的唐代诗坛占据一席之地,赢得韩孟这样的诗坛巨擘的交口称赞,成为历代诗人效仿、学习的对象,为后世人所膜拜。
【参考文献】
[1]李嘉言。长江集新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黄鹏。贾岛诗集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2.
[3]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齐文榜。贾岛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5]萧驰。佛法与诗境[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张震英。寒士的低吟:贾岛诗歌艺术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朱熹集注。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孙昌武。文坛佛影[M].北京:中华书局,2001.
释迦牟尼在传教时,需要固定的场所。无疑长满青青翠竹的园林,是佛陀妙法弘传的理想地点。从此,“竹林精舍”就成了佛教寺院的代名词。
当“竹林精舍”吸引越来越多的佛教徒时,“竹林精舍”的青青翠竹,就不再是普通的植物。在每一片竹叶上,仿佛都写着“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在每一竿竹子上都写着“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由于竹子和佛陀、寺院的渊源,十之伽蓝八九植竹,有时竹子就是佛寺的化身或代称了。有的寺院干脆以竹命名,比如昆明西北郊的筇竹寺,四川丹棱县的竹林寺,明代北京的紫竹禅院,山西五台山的竹林寺等。
唐人段成式撰《酉阳杂俎》续集卷十支植下载:李卫公(唐开国功臣李靖,封卫国公)言,山西太原童子寺中有一丛竹子,寺里和尚把它当成宝物一般看待。每天都有管事的去看看,并且报告这些竹子是不是平安。所以后人就常常用“竹报平安”来比喻平安家书;或者在新年时节,用做吉详的贺词。
据说,观音菩萨讲法的场所就在紫竹林里。有一种竹子叫罗汉竹,又名佛肚竹。传说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传为罗汉转世,圆寂后安葬在寺庙的后山上。第二年坟头上长出一根竹来,竹节既短且胖,形似挺腹凸肚的罗汉。为了纪念这位僧人,就把它叫成罗汉竹了。
竹子出现在寺庙,增添了环境的清幽、雅静,衬托了佛教建筑的肃穆庄严,还为佛教寺庙带来艺术气息。竹子使佛教建筑富于层次变化,掩映在高耸的殿宇、巍峨的宝塔之中。竹子和精美的佛教雕塑、壁画、佛像石刻相得益彰,和梵音、佛曲、缭绕的香烟水融。竹子在寺庙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双重滋养。
竹子心中空无,这和佛教的教义相吻合。佛教认为,参佛需明心见性,体认自己性空之本体。
东晋南朝之际是崇佛的历史时期,竹子作为佛教教义的象征,所谓“青青翠竹,尽为法身”,对当时的士人及社会文化生活影响甚巨。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唐之“竹溪六逸”的讲论都与禅有关。既然其集体名词前均冠以“竹”名,这无疑与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王维《竹里馆》吟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幽篁与明月,清冷之境;独坐与长啸,孤寂之境――尽显诗人的个性,平淡无奇中有妙手回天的大手笔,有着让人回味无穷的禅意。“忘古常空,一朝风月”,禅既在刹那,又在永恒,变幻无常,生生不息,虚空中有妙有,妙有即是虚空,空寂中见流动,流动中见空寂,似乎有时都分不清是审美体验还是宗教体验,是艺术境界还是哲学境界。这就是“禅”,是“诗佛”王维将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融合为一的最高艺术境界。《竹里馆》如果缺少了佛教的宗教体验,幽篁不幽,深林不深,就不会有这般迷人的美感了。
慧能《六祖坛经》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这不是在说竹子吗?
宋代梁楷的《六祖斫竹图》描绘六祖慧能斫竹的故事。慧能,俗姓卢,世居范阳,曾为樵夫,为禅宗南宗的开山祖。图中的六祖在古树衬托下,一手拿刀,一手持竹竿,正砍伐枯竹。慧能不识字,并不影响 他认为“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他在斫竹这样的劳作中直接体验明心见性。如果过多地拘泥于经典,或许会掩盖了慧心;而一旦解脱文字和经典的迷障,云在青天水在瓶,旁敲侧击竹子也会发出清脆的梵音。
临济门下的汾阳善昭有一首《竹杖》是咏物诗中的上品:“一条青竹杖,操节无比样。心空里外通,身直圆成相。渡水作良朋,登山堪倚仗。终须拨太虚,卓在高峰上。”(《汾阳录》卷下)
善昭有一天手执竹杖,对大众说,禅僧家须识得“拄杖子”,始能彻底修行,了毕参学大事,这就是将拄杖子引申为禅僧究明心性的伴侣,指示学人不仅要视拄杖子为伴侣,而且要与它融为一体,如此才是彻底的修行。
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是普贤、文殊菩萨的境界。凡人学禅,也能抵达这样的境界。翠竹与黄花,无不泄露天机。《华严经》曰:“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摩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摩珂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无边。”由是观之,人间草木,花花朵朵,无不是佛的使者。风吹竹动,雨滴翠竹;月照竹影,雪压翠竹。声色无边,终究是空。
不难看出,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竹子与佛就融为一体了,甚至直接把竹子当成佛的化身。友军以“佛”入竹不是偶然,而是佛与竹的历史渊源,在艺术上进行再创造发展的必然。于是他放弃了依据传统竹文化的内容做百首诗,画百幅墨竹图的想法,不再在自己创作的“佛”字竹画上题传统竹文化的内容,而题与佛教有关的内容了。据台湾出版的《墨竹谱》记载,元代墨竹大师吴镇曾经发明了“友字组叶法”,但没传承下来。而友军创立的“草书佛字连笔组叶法”,不单是技法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他把佛与竹的渊源,以至中国传统的书法入画,融进了一个新的领域。时任四川省美协主席的钱来忠在专论中称:“以佛字入画,不但丰富了墨竹造像,而且为中国墨竹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是宝贵建树的一家。”
仰惟诸佛,菩萨慈悲加持,四众弟子随喜赞襄,俾令“友军佛字竹”成为念佛之人的益友,悉皆往生安养佛刹。南无阿弥陀佛!
二佛寺原名鹫峰禅寺,位于合川县涞滩乡渠江西崖鹫峰山上。建筑群披山带河,重峦叠翠,飞檐翘角,隐现于云烟之中,蔚为壮观。寺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建筑群有灵宫殿、天王殿、玉皇殿、韦驮殿、大雄殿、国母娘娘殿、观音殿;下部建筑只有二佛殿,全为摩崖造像区。上部寺院占地5346平方米,下部占地1800余平方米。据明正德十三年《重建鹫峰禅寺记》碑文载:“全蜀大佛有三,而宕梁涞滩镇曰鹫峰,盖其二佛也。其刹去城八十里许。”唐广明二年(881年),黄巢农民军占领长安,僖宗李儇逃到成都避难,曾派使者到二佛寺“祈祷”,足见其佛寺在晚唐时即负盛名。后经历代培修,至宋绍兴二十六年(1158年),已有“殿楼九十有九,宿僧九佰九……”。宋末经兵燹,殿廊倾秃。
明化年间,经僧人募资培建后,其刹雄崎川东,与成都之大慈寺、重庆之崇胜寺并称。明孝宗下诏“令天下废 寺”,二佛寺受到毁灭性破坏。清康熙、乾隆年间,虽曾多次对二佛寺进行培修,规模又有发展,但嘉庆初年和咸丰十一年(1861年)对农民军之“清剿”,又使二佛寺受损坏。?二佛寺现有的建筑是清代和民国时期局部重建培修的。上部各殿,原有佛像数百尊,“”中被捣毁殆尽。下部二 造像密集于北崖、南崖、西崖三面,石刻总面积约700余平方米,共计218龛,造像1670余尊,最大者高12.5米多,最小者只15厘米不等。主座佛(即二佛)面北背南垂坐,通高12.5米,头高2.75米,头围6.32米,面宽1.75米,肩宽3.6米,头盘螺髻,面部丰满,袒胸束带,左手抚膝,右手作法指状,衣褶流畅,雕镂精细,有肉质感。造型采用以体为主和线面高度结合的表现手法,具有东西方艺术相融合的特点。其余诸佛围绕主尊佛环拱屏列,呈佛主说法图状,布局奇特。再就是宗教故事人物造像,人物形象极富现实 社会的生活意趣,是西方佛教传人中国以后的汉化表现。
? 二佛寺上部现存碑记24块,其中明代3块,清代19块,民国2块;下部范围内存碑记27块,其中宋代4块(皆造像刻记),明代7块(摩崖5块,石碑1块,造像刻记1块),清代14块(摩崖2块,造像刻记1块,石碑11 块),民国2块(石碑、摩崖各1块),总全寺共存碑刻题记51块。其他文物有:“大佛禅林”石坊,高约8米,宽约6米,三间四柱,上方浮雕双凤朝阳,下方浮雕二龙戏珠,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铁钟1口,高60厘米,口径40 厘米,盔形,有铭文,民国7年(1918年)造;石香炉1个,长60厘米,宽40厘米,高35厘 米,四边有浮雕图案,明成化年间造,镌有题记。
? 1955年6月,涞滩二佛寺被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南海导游词·重庆都市游导游词 ·导游词三峡工程导游词 ·神农架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