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
中秋节那天,妈妈叫我和她一起剥芋头。
我和妈妈一起剥完芋头后,刚洗好手,就觉得手特别的痒。于是,就用手挠来挠去,结果惹来了更大的麻烦——不但没有止痒,而且越来越痒,身上痒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正当我狼狈不堪的时候,却发现妈妈没有挠痒痒,就着急地问妈妈:“妈妈,剥了芋头后,你的手怎么不痒呢?”
妈妈见了,笑着对我说:“你快去把手洗干净,在炉子边烤一会儿就不会痒了。”妈妈刚说完,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水龙头旁,把手又重新认真地洗了一遍,然后又赶紧跑到煤气灶边,小心地打开火,又把火焰调小了些,连忙伸出手,烤了起来。哎!真的!过了二三分钟,我的手居然也一点不痒了。
我的手虽然不痒了,但我的心里起了一个疑惑,感觉痒痒的:“为什么剥完芋头后,手会发痒呢?为什么把手弄湿了,在火上烤一烤就不痒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又好奇地问起了妈妈。
妈妈看着“好问”的我,有些不知所措起来。她摸了一下我的头,摇摇头,说她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说,这个方法是单位的同事告诉她的。
听了妈妈的`话,我想:我一定要揭开这一个迷。于是,我不声不响地坐在电脑前,上网查起了资料。
哦,奥秘终于被我揭开了。原来剥芋头后,芋头中的乳白色粘液会渗出来,在这个粘液里含有一种叫皂角甙的物质,这种物质对人的皮肤有刺激作用。会使皮肤发痒。如果洗芋头后,手发痒时,用火烤一烤,皂角甙的结构遇热也会被破坏。刺激性就消失了。看到这里,我恍然大悟。
是呀!一次“家务”劳动让我发现了一个奇妙现象;一次“麻烦”使我明白了一个科学道理。大千世界真是奥妙无穷啊。
那天,我吃着糖水芋头,觉得特别的香、特别的甜。因为,这些香喷喷的芋头不但是我劳动所得,而且,从中我还学到了新的知识。
几天前,爸爸妈妈带我去爷爷家玩,不瞒你说,一到那儿,我就立刻被爷爷家的“动物园”给紧紧吸引住了。那里不但有家家都养的狗、猫、小鸭,还有一些城市里不常见的猪、鹅、鸡、小兔子。这么多的小动物,我最爱的就数院子里的那只大花鸡了。
这只大花鸡可真是漂亮,它胖胖的身体,光亮而锋利的爪子,特别是一身光滑的羽毛,居然有三种颜色!分别是黑色、深土黄、黄色。它昂起头来,可真像一位傲慢的公主。
有一次,我来给鸡喂食,居然发现这只鸡在吃地上的沙子!!我连忙揉揉眼,想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哎,还真是的”正想着,我飞奔向妈妈:“妈妈,不好啦!爷爷家的大花鸡吃沙子啦!”没想到,妈妈一点儿也没有慌张,还淡淡地对我说:“什么,鸡吃沙子了?那很正常嘛。”我又惊讶又疑惑,妈妈看出了我的狐疑,便笑着说:“现在科技那么发达,还不赶快向你的好老师请教一下?”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我马上跑去请教我的好老师——电脑!真没想到答案会是这样,鸡同其它鸟类一样,只有坚硬的嘴,却没有牙齿,食物需要掺着沙子才能在砂囊里开始消化,从而让鸡更彻底的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好有趣呀!”我和我的小伙伴都哈哈大笑起来。
你瞧,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那么奇妙!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发现了!发现了!”随着这一声欢呼,老爸老妈面前迅速出现了我的身影。只见那身影在手舞足蹈的讲述自己的研究成果。是的,这一刻我怎能不激动?要知道我为此花费了多少功夫啊!
事情是这样的:上周六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散步,在经过一片绿草地时,我发现了一只蚂蚱,我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只可爱的蚂蚱。它全身翠绿,头是三角形的,上面长着一双像蒙着一层透亮薄纸的眼睛……正当我观察的入迷时,老妈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蚂蚱的呼吸器官在哪里吗?我不假思索地答道:头部。因为我认识的众多动物的呼吸器官都是在头部的。谁知妈妈却否定了,问她又不告诉我!这让我的好奇心一下提了起来,我决定亲自动手实验。
在回家的路上,我捉了数只蚂蚱放在瓶子里,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的动起手来。我先找来了两个一样的玻璃瓶,在里面放入一样多的清水,然后我取出一只蚂蚱将其头部浸入水中,另一只将其胸腹部浸入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头部浸入水中的蚂蚱仍活着,而胸腹部浸入水中的蚂蚱却死了。为了保证这一实验的准确性,我又重复做了几次这样的实验,结果都是如此。由此可见蚂蚱的呼吸器官不在头上,而在胸腹部。随后我又查阅了相关资料,进一步证实我的实验。那一刻我再也掩不住欣喜向妈妈分享我的研究成果。妈妈为我竖起了大拇指!
这次丰硕的收获让我明白了:善于提问,善于动手,我们就会获得更多的知识!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我坐在座位上看书。忽然,我觉得手上好像有什么小东西再爬。我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蚂蚁,不知怎么的,我的好奇心被这只普通的小蚂蚁勾了起来。我仔细地观察看这只小蚂蚁:身体分3节,胸部有3足,头上还有触角。我让它爬到桌子上。这时,它向桌子边沿的。一根铅笔爬去,不小心滑了一下,这只小蚂蚁摔了下去。不好,它一定会摔死的。我急忙顺着桌子望去,小蚂蚁竟然平安无事地降落在地上。这是怎么回事?它真的没死吗?我揉了揉双眼,当确定自己没看错时,我更加不解了,为什么蚂蚁从那么高的桌子上摔下来不会死呢?
回到家后,我又找来了一只蚂蚁做实验,将它从高处仍下去,蚂蚁摇摇晃晃地降落在地上,我仔细一看,它依然毫发无损。我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带着疑问,我询问了知识渊博的爸爸,爸爸微笑着说:“你自己去查查资料呀!”“对呀!”我急忙翻开了《十万个为什么》,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蚂蚁的重量轻,当它从高处落下来时,会随着空气中的风慢慢降落,所以到达地面时才会安然无恙。我高兴得又蹦又跳,情不自禁地喊:“我发现了!”我已经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喜悦。
从这个发现中,我知道了:只要留心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生活中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啊!
记得上次回老家时,奶奶养了许多小鸡,这些小鸡都好可爱。有一次,我在观察它们的时候,尽然发现小鸡在吃小石子。
那天,我无聊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突然,有一只小鸡大叫起来,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站在后面看着他们,突然,我看见一只小鸡在吃小石子,我正想阻止,不让它们再吃小石子了,但我又很害怕,所以,我大叫起来:“奶奶,奶奶,你快来呀,小鸡们正在吃小石子呢,快点儿。”奶奶还以为出了什么事了呢,飞奔了过来,我又回了回头,呀!更多小鸡在吃小石子呢!奶奶
还在慢吞吞的走着,我又大叫了一声:“奶奶,怎么那么慢呢?更多小鸡在吃小石子,如果他们再吃小石子的话,就会死的。”我紧张的望着奶奶。没想到奶奶笑了,她抚摸着我的头,不慌不忙地给我解释说:“孩子,不管是大鸡还是小鸡,都会吃小石子的,至于它们为什么会吃小石子,我就不知道了,反正他们吃小石子是不会死的。”奶奶转身去干自己的活了。我听了奶奶的解释,就更加糊涂了,呆呆的站在那里,心想:鸡每天都要吃小石子吗?鸡为什么要吃小石子呢?鸡不吃小石子可以吗?
我的好奇心一下子上来了,连忙翻开《十万个为什么》,终于知道了鸡为什么要吃小石子了。原来,鸡没有牙齿,不能咀嚼食物,鸡把小石子吃下去,存储到一个“小口袋”里,石子和食物混合在一起,慢慢地把食物磨碎,食物磨碎以后进入肠道很容易消化。
弄懂了这个问题,我开心极了!我赶紧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去告诉奶奶,奶奶听了直说好。
原来这个问题也不难啊!
我在一天上学的路上,发现了一个新发现,这个发现使我有点难过。这个故事就是关于——我们家的窗户。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按往常一样,我都是7点钟起床,吃完饭之后,骑上自行车,去上学。一开始,我一开自行车,就不见得妈妈传来的叮嘱声,而是一串串小区里的吵闹声。以前,妈妈每天都要到窗户旁说一些小心一点的话,使我听得又烦、又不开心。而这次这个厌烦的声音消失了,这个窗户也变得很安静。
我试着转过头看着家里的那个窗户,心里是多么的不自在,又是回头,又是想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我望着远离家门的那顶我以前讨厌的'窗户,想:以前妈妈经常出来跟我讲许多叮咛我的话语,为什么现在她却走了?安静的声音太不好了!
窗户慢慢的,离我越来越远了。我试着好几次回过头向那儿看,可是在那儿一点声音都没有。那个使我厌烦的窗户、声音都没了,但是为什么我现在那么不自在呢?
人生有时的东西就像是一个不起眼的东西,这个窗户也就等于了这个不起眼的东西,但有时这个不起眼的东西轻而易举的不见了、消失了,你就不知道怎么回事,而且一点不厌烦,反而要去多望几眼,显得很不自在。
从那次我走了之后,我就非常爱惜那顶窗户,又是擦,又是洗,也没有对它不愉快了。在我心中,不自在你感受过了一会儿就不能感受第二回了,因为已经感受到了别人对你不自在的感觉。我的窗户,我再也不会觉得你不好了!而且我还会帮助你的!
有一天,美术老师小心翼翼地从一盆豆瓣绿中切下一片豆瓣绿。
回到家里,我很快找到了一个花盆,把一个中高的土壤放进去,用铲子轻轻地挖了一个小洞,把吊舱绿化地放进了泥土里,最后,用手把泥土盖在了豆瓣的底部。豆瓣绿终于有自己的家了!我仔细看了看豆瓣绿,叶绿松石圆圆,形似心。这个小豆瓣绿真的能活下来吗?带着疑问,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搜索数据,原来是这样的:豆瓣绿四季常绿,防辐射,即使没有根,也能活下去。当豆瓣是绿色和强大的,他们也绽放细长的花朵。
看完资料,我有些相信了。希望这样的奇迹尽快发生。我给豆瓣绿浇了点水,向天祈祷豆瓣绿能尽快成活。可现实总是残酷的,一个星期过去了,豆瓣绿耷拉着脑袋,我有些失望,准备再也不管它了。半个多月过去了,我仍然对豆瓣绿不管不问,全当它没存在。有一次,当我去阳台拿东西时,眼睛不经意地瞟了一眼豆瓣绿,呀!我非常惊奇,好像就在做梦一样,昔日看似很单薄的豆瓣绿,今日却已枝繁叶茂,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绿意盎然。我非常惊奇,惊奇它顽强生命力……由于它的坚强,才能享受到阳光的洗礼,那是大自然对强者的馈赠。我决定重新去养育这个早已被抛弃的“植物孤儿”,不管它的结局如何,我也将永远地去爱护它。
这种顽强的精神不是更值得我们学习吗?没有生命之根的生活真是太棒了!它激励着我,面对困难和挫折,还要努力珍惜生命,拥抱太阳!
这是我的新发现,我意识到老师奖励我豆绿的意图。。
每当我有了新发现,我就会兴奋不已。今天我又有了一个新发现,那就是巧分生熟鸡蛋。
今天很聪明的李老师犯了一个小错误,把早餐里的熟鸡蛋和一个生鸡蛋滚在一起了。一向聪明的我就自告奋勇的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这还不简单吗?只要把两个鸡蛋用力转一下就行了,转不动的是生鸡蛋,而转的动的就一定是熟鸡蛋了,我心里想。
说做就做,我决定使出浑身解数,来解决这个难题。我的第一招是看。用我的火眼金睛,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出它们有半点差别;都是圆乎乎、白白胖胖的。第一招失败了,我毫不气馁。第二招是听。我拿起鸡蛋使劲晃了几下,没有听出声音。就把两个鸡蛋放在耳边听,只听到了耳朵里的血液流动的声音。我只能用第三招了,那就是闻。我把鼻子贴在鸡蛋上闻了闻,没有闻出来什么味儿。看来只能用第四招敲了。我敲了几下,两枚鸡蛋都发出了闷闷的声音,也听不出任何差别来,看来所有的招都不行。我只好绞尽脑汁,又想了起来。
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手无意中碰了一下鸡蛋,这个鸡蛋转了一会儿。我突然想起还有一招,就是转鸡蛋。生鸡蛋是液体,没有重心,转不起来。而熟鸡蛋是固体的,有重心,能转很长时间。我就把这两枚鸡蛋都转了一下。一个鸡蛋像陀螺一样转的很快,转了一会才停下来;另一个像是没了气的皮球,极不情愿的转了几下就停了下来。我又了新的发现,高兴的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生活当中处处都有学问,只要你多观察、多动手,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很多美食是面粉变化来的,这小小的面粉本领可真大,既可变成细细长长的面条,也可以变成白白胖胖的包子。可你们知道吗,这看似安全的`面粉也会迸发出巨大的力量,而且威力堪比炸弹,这可不是耸人听闻。
就在去年,我就经历了一次这样的粉尘爆炸。那天晚上家里停电,我只好点了根蜡烛。无意间我在桌子上发现了奶奶包饺子剩下的一些面粉,我突发奇想烤面粉应该很好吃,于是我拿了一个杯子,把面粉放在杯子里。“啊切”,面粉飞了出去,突然,出现了一朵红色的“蘑菇云”。我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幻觉呢。为了验证不是幻觉,我又拿了点面粉往蜡烛上一吹,又出现了一朵“蘑菇云”,我有些好奇,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搜了一下无所不能的百度。原来粉尘化学活动性强,接触空气面积大,如其中某一粒粉尘被火点燃,就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连锁发应,从而发生爆炸。而且其爆炸的破坏性极强。我曾经在爆炸实验室里看到,把面粉放入箱子里,点上火后,“砰”,箱子被炸了稀碎。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发生过这样的爆炸事故,例如:台湾新北游乐场就因为发生这样的粉尘爆炸事故,而导致12人死亡,500多人受伤。
所以,我们都不能小看了这细小的粉尘,我们只有正确地对待它,它才能成为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千千万万的花草树木都露出了阳春般的笑容,仿佛在对大家说:“春天可真美丽呀!”
风和日丽的这天下午,我正在花园里和几个好朋友玩耍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叶子都在从树上往下飘,我很纳闷,为什么在春天的时候还会掉树叶呢?一般应该在秋天才会有的呀!我很好奇,于是回家上网查了查有关这方面的资料,知道了原因所在,第一:由于人们不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经常伤害花草树木,所以有些植物的叶子就会经常掉落下来。第二:因为一种热带雨林中的'甲壳虫——橡皮虫,它也会跟蚕一样从口中吐出东西,但蚕吐出的是丝,它吐出来的却是一种黏液,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黏液才能使叶子卷成一个椭圆,把外边用黏液粘住,然后在叶子里鼓捣半天,吸掉叶子的营养。等到叶子再打开的时候,也就随之飘落了,而且树叶的表面还有些发白呢!这不,还得让清洁工阿姨再打扫一遍了!从这点讲,橡皮虫可真不是益虫,而是被列入害虫的行列。
虽然橡皮虫如此破坏我们的绿色资源,可是,它也有让我们值得肯定的地方,那就是可以吃一些蚊蝇等害虫。
至于橡皮虫是记功还是记过,就有读者来评判吧!
同学们!以上就是我的新发现,我想只要大家留心观察,还有许多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