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虽然您没有陪伴我长大,但我成长过程中无不渗透着您的关爱;虽然您没有教过我读书,但是您将民间文化艺术传给了我。然而您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
哥哥们真幸福啊!奶奶陪伴他们分别度过了25个春秋23个寒暑,而我啊,奶奶,我还不够,还不够,您不能就这样走啊!……
爸爸的喊声您听见了吗?二妈、妈妈痛不欲生的哭声您听见了吗?
我真不应该,没见着您最后一面是在为贪玩。但我想,妈妈说过的,奶奶还能活10年呢!我上哪儿再沐浴奶奶10年的关爱!
小时候,我就觉得到奶奶家真好!妈妈不再骂我,爸爸不再训我了,我好开心啊!尤其是在我出水痘的几个月,正值过年期间,全家为了这忙得团团转;爸爸、二伯伯找中药,有时他们互换工作。奶奶啊,我多想再吃一只您亲手煮烂剥皮的苹果啊!我多想再听一声:鑫啊,乖乖儿,你回来啦!
为了一箱牛奶,您特地省下来,再坐1小时公交车送给我,而玩都不玩一会儿就走了;每回爸爸在周末回家都带了一大包东西回来,那都是您的营养品啊!您却全部给了我!
大哥在北京当兵常年不回,二哥在镇江上大学常年不回,我有空就回去看看,因为我理解您,人老了,身边没有子孙的陪伴多孤单!而您却抛下爷爷不管走了……
奶奶,您放心,我一定让您知道我的期末成绩,我知道,您的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我健康快乐地成长!
奶奶,一路走好!
来到门外,我看到了妈妈那红肿的眼睛,没多问,但我知道肯定不是好事。直到回到家妈妈才跟我说:“你奶奶快不行了,咱们得赶快回去。”
半晌,门铃响了,打开们一看——是姑姑。我回到了自己的屋子,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可听了半天只听到抽泣声。“你二哥正往锡林赶呢!不要着急没事的!”妈妈安慰道。其实里面的二哥就是我爸爸奶奶有三个儿女,老爸排行第二,姑姑第三。
当时,谁也没猜到奶奶已经入棺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到了十点多,爸爸回来了。他开着车匆匆忙忙的带我们走了——去蓝旗。
一路上,他们都说,等奶奶好些了,一定要带奶奶来锡林治疗。
当我们赶到了蓝旗,迫不及待地冲进家门,可迎来的只是棺材。奶奶已经入棺了,我们没赶上看奶奶最后一眼。大娘说,想等我们地,可是入棺时间不能超过中午12:00。
姑姑当时,跪在地上痛哭起来。爸爸也见不着原来的笑容了。大爷也在偷偷的掉眼泪。
当时,家里来了许多人,都是给奶奶送葬的。
奶奶辛苦了一辈子可是没福,没过上好日子。奶奶死的时候只有60岁,死于心脏病突发。
送完奶奶,从此我们家又多了一张照片。
……
放学时,天正下着雨。我斜倚着窗棂,望着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同学们撑着五颜六色的伞,像浮动的点点花瓣,使我又想起了奶奶的那把伞,那把旧伞,那把黄油帘伞,那把普普通通而又令我怀念的伞。
“奶奶!”我低喊着。心中有一股强烈的激流在不断沖击着。多少个雨天里,每当这时,奶奶的那把黄油布伞就会在淡淡的雨雾中出现在我的视线里。风儿夹着雨点吹乱了她花白的头发。轻轻撩起了她的衣襟。奶奶握着伞柄的手显得那么有力,她步履蹒跚地向我走来,走来……
而今,又下雨了。但我知道,奶奶再也不会给我送伞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冷清在无声地、悄悄地袭着我。雨还在飘飘洒洒。我背起书包,一个人走进朦胧的雨雾。曾记得,多少个风风雨雨的日子里我和奶奶挤在那把黄油布伞下,踏上回家的路。虽然风很猛,雨哗啦啦地下,但心里却是那么那么温暖。
只是奶奶的那把伞太旧了!终于有一天,我对奶奶说:“奶奶,那花纹样的自动伞多漂亮呀!您的那把伞太土气了,同学们都笑话呢!”奶奶什么也没说,只是宽容地朝我笑了笑。于是,当多雨的季节又来临时,奶奶尽管仍撑着那把黄油布伞,手上却多了一把自动伞。我接过奶奶的伞,撑开了。这才发现,两把伞把我和奶奶之间的距离拉远了。拉得那么远,那么远……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已经长大了。喜欢在下着小雨的时候,一个人走在雨雾里,任雨点打湿我的头发,落在我的脸上,冰凉,冰凉。我走出了奶奶的保护伞,骄傲而自豪地对妈妈说道:“我长大了,让我独立地生活吧!”奶奶只是抚摸着她的伞,说:“我的孙女长大啰!”言语中更多的是一份欣慰。
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真是好傻好傻。我忽略了奶奶给予我的深沉而又伟大的爱。以至 我甚至没有想过要感激和报答。如今,奶奶永远离开了我。我才感到我是那么强烈地需要她和热爱她。奶奶,为什么当失去曾拥有的东西才懂得了它的可贵,我好悔!
以后,我只有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抚摸着奶奶留下的那把伞,带着深切的忏悔,带着深深的怀念凭吊着奶奶的话语、奶奶的笑、奶奶的手、奶奶的伞、奶奶的慈爱、奶奶的一切……
上个星期一的早上,我们刚起了床,爸爸的手机急促的响了起来,爸爸接了电话,开车急匆匆地走了。
我问妈妈爸爸干什么去了,妈妈只告诉我:“你奶奶生病了,你在家乖乖听话,一会姥爷送你去上学。”
到了晚上,我问姥姥为什么我爸爸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姥姥骗我说:“我也不知道。”我给妈妈打电话问:“妈妈,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妈妈只是深沉的说:“回家再告诉你吧!”那天晚上爸爸妈妈也没回家。
第二天我心里一直不平静。晚上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显得很疲惫。一会,妈妈把我叫到卧室里,郑重的告诉我:“孩子,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你奶奶昨天早上去世了,以后你再也见不到奶奶了。”我一听眼泪立即流了下来。
我苦了一辈子的奶奶就这样去世了,最后我也没能见上一眼。我奉劝同学们,抽空多回家陪陪爷爷奶奶,不要到时候后悔,那时就晚了。
奶奶走了,我的甜蜜日子也不再有了。
那些麦芽是奶奶生前准备给我熬制饴糖的,之后许多天无人管理,全都枯死了,却固执地勾曲在那洁白的纱布上,拍打不净,就像我对奶奶的思念十多年来挥之不去。趁着长辈还健在,作为儿孙的你一定要多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去疼爱你,趁着生命还在手头,作为长辈的你一定要多给儿孙们一些机会让他们去孝敬你。不要觉得长者落伍就打断他们的絮叨,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你就包干一切拒绝所有。给亲情留些空隙才能让记忆深刻。
麦芽糖的甜度要比市面上任何一种糖都要低,它不是单纯的甜,而是有点隐隐的焦苦,正是由于这苦味的打底,你才会觉得甜来的珍贵,我自幼肺气虚弱,麦芽糖润肺止咳健脾胃。奶奶年年都要熬冷熬夜为我制作麦芽糖。奶奶肩宽背阔,双手有力,我无论在她怀里还是背上,都觉得安稳而舒适。她那么壮实,却因为对儿孙的挂牵留下了遗憾。六岁时我不得不离开奶奶到县城去读书,二爹在外务工总觉得时间太长活儿太重老板太抠工资太低,听说传销很挣钱很有前途,于是连续三年音讯全无。奶奶给我送吃的进城次数越来越少,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只要听说有人从广州回来,不管天气多恶劣时间多紧迫路途多险远,她都要去向人打听有没有二爹的消息,直到我爸妈和警察终于找到二爹的消息,奶奶几个小时就离我们而去了。
二爹和奶奶总是把世事期盼得太圆满,但月有阴晴圆缺,她们是对人生太苛求了,没有给自己的生命留一丝空隙,留一条退路。书法有一种技巧叫飞白,图画有一种技巧叫留白,水墨留白,可得磅礴气势,让人浮想联翩,生命有了空隙,人就有了缓冲的余地,便可收放自如,进退调适,人生便有那百转千回的留恋与怀念。墨色太浓则浮艳,生命太满则扰攘,奶奶和二爹那时是不懂。
我是什么都懂却寻不到生命的空隙,尽管每天五点多起床晚上零点过也写不完作业,一头扎进题海里从没见过艳阳花开,从没看过飞雪腊梅,但还是比不上谁,我在想高考之后能否在地上找条缝隙让我的父母师长与我一同钻进去。正如梭罗所说“这不是我的梦,用于装饰一行诗,我不能更接近上帝与天堂,甚之于我生活的凡尔登。我是它的圆石岸,飘拂而过的风,在我掌中一握的,是它的水,它的沙……”也许我生活的凡尔登不在那个方向,我将另觅一村。
我竟有些想念我的奶奶了,她终于在生命的空隙里找到了永生,那不是尼采的永劫轮回,也不是“非如此不可”,而是昆德拉的神谕:“别样也可,别样也可”。
听说有一条路可以通向天堂,道路两旁鲜花盛开,艳阳高照,路的尽头群峰绵延,云遮雾绕,溪泉叮咚,灵猴纵跃,山下屋舍俨然,竹树环合,鸡犬之声相闻,荷塘里莲叶田田,鱼戏西东,我的奶奶正悠闲地躺在熙阳下,听哇鼓虫鸣,百鸟啁啾。
西奶奶,自从您去世之后,我每时每刻都在惦记着您,心里默默地盼望着召唤您回来,但您在那儿,我在这儿。您的不辞而别,让我觉得世界顿时失去了五彩缤纷,等待我们的是生离死别,永无相见,心就极快地冰冷成坨。而您留给我的只有那些美好而又难忘的回忆。
是您,让我体会到人间的亲情是如此的温暖人心和刻骨铭心;是您,让我意识到渺茫的人生是多么的坎坷与艰辛,但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摸索到前进的方向;是您,让我懂得了失败只是一次考验,不经历风风雨雨,怎能见彩虹?
曾几何时,您用您那粗糙的手陪伴着我走过了无数的春夏秋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记。您不顾家里的百般责骂,不畏风雨严寒,总是千里迢迢地来看一看,瞧一瞧您可爱的外孙女,还不忘带一些零食,这一份“大礼”让我看了顿时从哭闹中转为欢笑。而您又成了我的保护伞,每次淘气而惹是生非时,只要有您出场,不论昔日的“恩恩怨怨”都烟消云散了。那时的您是多么的伟大啊!
我清晰地记得我练习学骑自行车时,您总是一手紧紧地扶着我的肩膀,另一只手按住后车座,小心翼翼地教我骑车,不断地鼓励我,表扬我,我听了仿佛喝了蜂蜜一样,连晚上睡觉也是美滋滋的。但有时我翅膀长硬了,还跟您顶撞赌气,但那都不是我情愿的,可您心胸宽阔,还是像以前甚至比以前更疼爱我,并耐心地告诉了我做人的大道理,使我受益匪浅。那时的您是多么的慈祥啊!
可是现在,您已离我而去。当我听到您去世的噩耗时,一种深深的痛楚弥漫开来,化作乌云;又好像有一双阴冷的鹰爪,扼住了我的咽喉,让我喘不过声来。那噩耗犹如一声霹雳,让我悔恨,让我不解:为何像西奶奶那么好的人都早早地离开人世?妈妈在一旁安慰我:“西奶奶死了升入了天堂,那里无忧无虑,快乐自在,你应该替她高兴才对。”
真的吗?您真的无忧无虑,无所牵挂吗?难道您不想念您可爱的外孙女吗?难道您不对世间有所留恋吗?也许那儿是您死后美好的归宿,是您向往的地方,事不可违,人固有一死,希望您一路走好。
西奶奶,您一路走好!
在暑假的期间,奶� 一下飞机,我们马上飞奔到医院,奶奶一听到我们要来,就迫不及待的到家属休息室等我们,我们一看到奶奶,奶奶的脸上就出现了幸福的笑容。就这样,连续好多天,我们都来来回回往返医院和家里。
终于,有一天,医生通知我们,奶奶可以开刀了,大家心里不出一丝希望。开刀那天,我们一大早就来将东西带齐就赶到医院,大家带着沉重的`心情送奶奶到手术 室,在那之前,奶奶很害怕,害怕到都流眼泪,因为他深怕他一进手术室就看不到我们了,奶奶进手术房后,我们就先回家,下午,爸爸打电话来说:“奶奶开刀很 顺利!”但,事后情况却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好。
有一天早上,妈妈然告诉我,奶奶昨天半夜昏倒,听到这里,我的心不由自主的开始加速,深怕有不好的是将要发生。下午放学后,我马上赶回家问妈妈:“奶奶的病情怎么样?”果妈妈告诉我:“医生说乃奶的病情很不乐观,因为脑里的肿瘤已破掉了,可能……撑不了多久了。”在这时,我的眼泪不知不觉留了下�
七月五日,奶奶要回来了,大家也都作了心里准备,就在奶奶进家门前,妈妈和伯母清楚的告诉所有奶奶的病情,当奶奶回来时,我看奶奶身上插了好多管子,我好 心疼,好像有千万个石头压在我身上,那天晚上,爸爸 他们轮留守夜,深怕错过每一分一秒,第二天,我一起来就去看奶奶,直到十点,家 十月六日上午十点十分,奶奶放松了心情, 安详的走了!
奶奶,以后您再也不用被病痛折磨,一定轻松了许多,请您不要再为我们有任何牵挂,去过快乐的生活吧!您好好安息吧!我最亲爱的奶奶!
奶奶走了世上没有后悔药,的确,世上没有后悔药,但后悔的人都想让这个世界上有后悔药这个东西。
今天早上,隐隐约约地地听到这个谈话声音;“别留了,我在这又没啥用,林子(我妈)身体都好了,不用我照顾了,况且我在有些感冒,就走了啊!”
我被奶奶的话惊醒了。我赶紧穿衣,希望能挽留奶奶,奶奶听到这边有动静,就走过来看看,看到我在穿衣,说:“别起来了,冷,起来这么早很冷的。,赶紧钻被窝里去,我放声大哭,奶奶似乎有点动心了,所以我继续哭,谁知,奶奶最后还是走了。
如果当初我并不是在哭,而是快速穿衣服,搂住奶奶,或许奶奶就不走了。
但是上并不可能有后悔药的,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世上没有后悔药,但不要做令自己后悔的事。
周六,阳光明媚,午饭后,奶奶带我去离家不远的地里种菜。
在菜地里,奶奶先用锄头把坚硬的泥土疏松,整平,然后挖成小水沟。不一会儿,奶奶就挖沟了。
奶奶说:“蔬菜一定要种在沟里,两个之间大概有两个那么长。”奶奶用锄头在小沟里挖了一个小缺口,把小油菜放进去,填上土,用手指一按,种上了小油菜。从外婆的长相得知,种了几个小奸。也许我从来没有种过蔬菜。我种的一些小油菜不是在睡觉,就是它们的'根在“晒太阳”。奶奶告诉我:“蔬菜的根不能埋得太深,也不能埋得太浅。如果埋得太深,就会窒息。如果它们埋得太浅,就会被太阳杀死。要有适度的深度。”我照奶奶说的做了,把小油菜种好了。奶奶夸我种的好,我心里很高兴。就这样又种了一个下午,让我们汗流浃背。最后种完了,我们收拾好锄头和竹篮,回家了。
劳动让我真正明白了“除草的日子到了中午,汗水把草滴进了土里。谁知道中餐硬?”的意思。
每当想到你那和蔼的脸庞,我的心总是一颤,泪不禁划过脸面;每当我感到孤单时,抬起头看你的遗像时,泪水又涨满了泪眶:“奶奶……奶奶……”
您以前总希望我的身体健康些。现在,上帝已履行对您的承诺,我不但健康,开始健谈。
您要我好好学习,长大到大公司上班,别像我爸爸那样一辈子做苦工……而当时年幼无知的我总是点着头。现在,我知道了,您是希望我有出息点,让别人看得起我。如今,我也实现了对您的诺言,我的成绩都在中上水平,您是否会为您有这样的孙女而自豪?
上帝履行它的承诺,孙女也实现了对您的诺言,而您 ,却没有实现对我的承诺。您答应要与我共活一世纪的,然而,您却食言!您知道我多想再一次熟睡在您的怀抱中!
虽然,时间让我一点一点地长大,但,对于您的思念却也因时间一点一点地堆积成湖、成海……永无止境……
思念,对我来说是幸福的忧伤;思念,对我来说也是温馨的痛苦;思念,却也折磨着我……奶奶,您可知道!
奶奶去世已经一年多了。一直以来,� 我的拙笔实在写不出奶奶的十万分之一,但仅以此聊表对他的怀念吧!
提起奶奶,更多的是辛酸与苦楚。可以说,她的一生都在受苦受累。奶奶童年时代是一个陈腐的时代,奶奶姐弟七个,她排行老大所以六七岁便承担起我们看来十分繁重的家务,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八岁便下地劳动,因而奶奶与接受教育是无缘的。奶奶与我提及此事,常感叹:俺要是当时能上学,现在也能喝着茶水看报纸。想起这样的话,不禁为奶奶心痛。
想起奶奶,代之而来的是沉闷的泪。奶奶给我的爱。已超乎寻常。可以说,它使我完全沉溺其中。你无法想到当这份爱突然离逝时我的窘境。奶奶猝然离去,使我以全然不知生活的意义。当然,这份内心的颤抖是永远不为人知的。初中时,我在离家20余里的乡中,自然无法常回家。父亲说:“奶奶是为我数着日子的,她每天都说再过几天,孩子就回来了。”这种数着日子的等候,这般深沉的爱,怎能不使人怆然涕下。
说起奶奶,我无言。我实在没有太多的话来形容她,应该说我的拙口根本无法形容她。善良、勤劳、朴实……这些普通的字眼已全部溶在她的骨子里。我想就算说奶奶是妇女的典范也不算过分,至少也是农村妇女的典范。事实是可以说明的:奶奶十一岁学会纺花,使二岁就会织布,十七为人妇,十八为人母。有一件事我想一辈子我也不会忘记的。奶奶生活的那个时期是靠碾子碾面的,奶奶说:“你爸爸小时,俺要把他捆在背上去推碾子。”想想那个情景,我的泪不约而至,我又能说些什么呢?
奶奶走了,那么仓促。那天下午,奶奶一如往常的拄着拐杖,在院子里锻炼身体(奶奶患有高血压,腿脚很不灵便,但她始终坚持锻炼)。对奶奶的这种习惯我早已习以为常,另我愧疚一生的事终于发生了。奶奶摔倒了,我从书桌上飞奔出去,爸爸也应声而来,只见奶奶挣扎着,我于父亲将奶奶扶了起来,姐姐向乡医院打电话叫了救护车。不幸的事就在那天晚上发生了,从乡医院到县医院,一张CT结束了奶奶的生命,也结束了我心中的祈祷。奶奶严重脑淤血,无法手术。一只大锤砸断了奶奶的爱,我诧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五天之后,便是奶奶出殡之日。那天村委会主席为奶奶敬献挽帐。花圈足可以摆两三里。我的心为之震撼,奶奶在人们心中竟有如此地位。出殡时,村上几乎所有人都来送葬,人们的眼里都挂着泪珠!
……
奶奶走了,但她给我的爱永恒,她的生命在我心中永恒!
奶奶来了,我不知道瘦弱的她是如何攀爬上五层的高楼,但我却知道她是如何艰难地走下回去的窄窄的楼梯的。
奶奶此行的目的像往常一样,很简单,只不过是想给她的孙子、孙女一元或两元的零用钱。不懂事的弟弟、妹妹本想接下,可在我的制止下,他们终于没有如愿以偿,也许他们心里会怪我的吧?以后别人吃零食时,他们就只能眼巴巴地望着。我的弟弟妹妹呀,待你们懂事了,便会明白姐姐是对的。
奶奶是个极节俭的人,平时她自己花钱,哪怕是一块钱,她也要正面看一看,再反面看一看,才递出去。她那些零零碎碎的毛票,不知攒了多久。等到来看我们,就会一古脑儿地往外掏。每次总要我粗声大气地埋怨一通,她才肯把钱小心翼翼地用她惟一的储钱罐——一个旧手帕紧紧地包裹起来。这次也一样,虽然奶奶明白我是不忍心要她的钱,但仍然有些失落。我看着奶奶暗淡无光的眼睛,嘴角似动非动,酸楚油然而生。
咦,奶奶今天的衣服穿得怪怪的,一边长一边短,怎么回事?仔细一看,哦!原来是纽错了。突然,我灵机一动,向前迈了一步,没有说一句话,直接伸手把奶奶衣服上的纽扣解开,然后重新整齐地扣好,也顺便理了理奶奶柔软的衣领。奶奶深陷的眼睛又重放光芒,美丽的。笑容荡漾在瘦削而充满皱纹的脸上,她仿佛年轻了几岁,而我的心在奶奶的笑容里变得更加温暖。
夕阳西斜,奶奶要走了,我没有送出门,只是站在窗前望着。只见奶奶扶着冰冷的楼梯的扶手,孤独地慢慢移动脚步,蹒跚地走着,好像一阵风就足以推倒她。尽管太阳已经收敛了它的灿烂光芒,但仍然留有一丝光晕,红艳的夕阳给奶奶穿上了一件华丽的衣裳,雪白的头发在温暖的夕阳下闪烁着银光,但夕阳永远也融不化雪似的银丝。
我远远地目送奶奶到了最后一层楼梯。奶奶一直是边下楼梯边回头望着。楼梯上没有人,也没有脚步声,只有被夕阳镀上一层金色的楼梯,静静的。她似乎很失望,缓缓地转过身来,迈着比刚才更加沉重的小步,终于走完了整个楼梯。奶奶孤单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我不能体会,却可以想像,风烛残年的奶奶,并不奢望我们给她什么物质上的享受,她只是依恋那份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伴随奶奶回家的不该是冰冷的楼梯,而应该是儿孙的手臂。
霎时间,心底有一种不知名的痛,传遍我的全身。奶奶单薄的背影在我充满泪水的双眼前摇动,我像离弦的箭冲到了最后一层楼梯,奶奶却已经消失在人流之中。
风云变色,草木哀歌。今天是一个令人伤心的日子。2016年10月31,奶奶因操劳一生,积劳成疾,在益阳市安化县江南镇谢家村家中不幸辞世,享年68岁。噩耗传来,村民及家属亲友无比悲痛,同声哀悼!
奶奶虽是平凡的农村妇女,但她的一生却是极不平凡的一生。
奶奶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在农村生活的近70年里,在家族和村民中树立了巾帼楷模形象。奶奶数十年如一日劳作操持,受尽了苦难!
奶奶的一生是坚强的一生。在艰苦岁月中,她从不向命运屈服,始终顽强地同现实和命运抗争着。
奶奶她一生虽不识文断字,却凭悟性掌握了朴素而深刻的人生哲理,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子女在贫寒中学会生活本领。她从未向子女提出过任何要求,直到临终。她对命运的抗争、对生活的追求精神深受村邻的好评。她的不幸长辞,乡亲失去了一名好长辈,儿女失去了一位好母亲,孙子们失去了一位好奶奶。四世同堂至今。悲兮!
奶奶的一生是贤惠的一生。她形影不离地照顾了老伴,相濡以沫。逆境中,积极乐观。她一生尊法守规为人耿直,光明磊落,善于睦邻友舍,品格高洁。处理邻里之间关系得心应手,深受乡亲称赞,口碑极好。
奶奶的一生是博爱的一生。� 当年生活困难,她养育了4个子女,对子女疼爱有加,严格要求,慈祥温柔,拼命劳动挣来口粮喂养他们,缝缝补补换穿净衣;孩子进门迟早,留有热饭。无论日子多紧困,她含辛茹苦,忍劳忍怨,从未让子女受作难。
懿德传诸乡里口,贤慈报在子孙身。奶奶虽离我们而去,但她那种勤勤恳恳的奉献精神;那种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豁达乐观的思想境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深信我们定能不负她老人家的期望,继承和弘扬她老人家的美德,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生活得更幸福,以慰奶奶在天之灵。
我们尊敬的奶奶,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