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
思念也是有味道的。
说起思念的味道,我觉得它是香甜的,因为思念的背后有很多美好甜蜜的回忆,它还有一点苦涩,因为思念总是和分离相伴的。不同的思念有独特的味道,我对姑姑的思念,就夹在了肉夹馍中。
姑姑常年在加拿大居住,偶尔才会回国一次。虽然不常见面,但我们却彼此知道对� 三年级上学期,我终于和姑姑见面了,她个子高高的,头发黑黑的,皮肤白皙,长得很漂亮。姑姑的性格也特别开朗,一点也不像大人那么沉闷,短短的几天里,我们一起聊天、一起游戏、一起散步,很快就成为了知心朋友。
美食是我和姑姑的共同爱好,于是,我向她隆重推荐了西安美食——肉夹馍。“肉夹馍?是肉里面夹着馒头吗?”姑姑疑惑不解。我连忙翻出零花钱,笑着对姑姑说:“走!咱们一吃便分晓。”当伴着香气的肉夹馍端上来的时候,姑姑才知道肉夹馍原来是饼夹着肉。肉夹馍外酥里嫩,肉香扑鼻,我和姑姑趁热赶紧咬了一大口,哇!味道简直太棒了!于是,肉夹馍成了姑姑在西安美食中的最爱,我俩也经常去不同的肉夹馍店去品尝。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很快姑姑就要回加拿大了,分别的时候,姑姑对我说:“大新,下次我来西安你还要请我吃肉夹馍哦!”“没问题!只是姑姑你要经常回来啊!”我拍着胸脯保证着。
一晃三年过去了,尽管偶尔也和姑姑有微信联系,但我还是很想念她,不知她在加拿大过得是否开心,盼着能与她再相见。每当我吃着肉夹馍或是闻到肉夹馍的香气时,这个味道就会让我想起姑姑临走时我对她的承诺,让我加倍地思念她。
一说家的味道,我就想起妈妈做的排骨,今天妈妈又做了排骨可把我高兴坏了。
排骨是我的最爱。还没烧好我好像已经闻到了香味,馋得口水都流了下来。我不断地催妈妈赶快把排骨烧好。
等到了中午,终于听到妈妈在厨房里喊:"快来呀!糖醋排骨烧好了!"爸爸也像个孩子似地说:“好!洗手喽!”可是,在书房的我正看到了故事的精彩处,一步都不想动。只听妈妈说:"谁来迟了就没有排骨吃啦!"
于是,我立刻放下书,冲出房间,奔到桌边,用手抓了一块塞进嘴里啃了起来。妈妈见了大眼睛一瞪,冲我吼道:"小馋嘴,快去洗手!"没办法,我只得乖乖地冲向水池,一边洗手,一边大声嚷着:“哪来那么多的规矩!”
好不容易在桌边坐下,我心生一计,不如来一个“先下手为强"于是,赶紧抢了好几块堆在碗里。爸爸歪着嘴巴说:"你再抢,我就把碗端跑了!"“哼,要比抢!我这个厨房掌勺人还不早就下手了,哪有你们俩的份!”听了妈妈的话,我和爸爸忍不住大笑起来。
爸爸妈妈嘴上这么说,可今天的排骨还数我吃的最多!
香甜的排骨甜到了我的心里,这甜味就是幸福的味道,家的味道。
就快到了。我憧憬着,盼望着的必备口味,好“大快朵颐”——
辣
每次新年,人们都有个习惯:放鞭炮。零点整的时候,我们全家人就会都跑下楼去,开始燃放鞭炮。胆子小的小孩往往都会被完成点燃鞭炮的任务。等火苗“咝咝”地飞溅开,孩子们就会“啊!啊!”地惊叫着,然后四下逃开。鞭炮燃尽后,才发现周围早已是一片喧哗“嘭——啪!”烟花的花瓣落下来时,就会有孩子以为快要落到自己头上了,立刻挣脱父母,远远地跑开,见众人都没有动静,便又返回来。这可是新年中必不可少的。不来点刺激,不来点辣,怎么能称为“新年”呢?
甜
新年的晚上,所有的亲戚欢聚一堂,开始吃团圆饭。鱼、肉、饺子、圆子……人们吃着这美味,同时也品尝到了亲人对自己的祝愿。几个孩子抢来抢去,看见好吃的,谁也不让谁——团圆饭总是让人大饱口福的!饭桌上人们一次一次地碰杯,互相说着祝辞:祝您工作顺利,事事顺心!——甜滋滋的吧?
醇香
电视机被打开了,人们开始倒计时——5、4、3、2、1!联欢晚会开始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安静了下来,屏息凝神地望着屏幕。第一个节目结束后,人们唧唧喳喳地讨论起来。孩子们歪在父母的怀里,也同样说着,谈着……温馨满屋子荡漾开来,浓厚,绵长……
所期盼的新年。它辣,它甜,它醇香,它迎着我们的欢呼而悄悄地来了,给寒冷的增添了一股股暖意,让我们一起耐心等待那不久后的新年,等待属于我们的欢呼与快乐吧!
记得那是我还没上小学的时候。那天,我乐呵呵地跟着父母去西湖边玩。走到一半,左脚突然抽筋,动弹不得。从未碰到这种事的我差点哭出声来。后来,隐约觉得妈妈把一勺子温热的东西喂到我嘴里,事后才知道那是藕粉。
说来奇怪,仅仅触碰到藕粉的那一瞬间,我就爱上了这平淡中加杂着淡淡甜味的味道。现在距当时,已有七年时间了吧。藕粉是什么味道的,我已经记不太清了,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但是,妈妈泡藕粉时的动作,还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中。
几乎每次吃藕粉的起因都是因为我充满期待的脸和那任性的三个字:“我,要,吃!”
一个雕刻着玫瑰花纹的玻璃杯是我每次吃藕粉的必备品。一粒粒沙粒大小的深肉色藕粉撒入杯中,一缕淡淡清香从杯底飘出,我轻轻提起盛有滚烫热水的水壶,一股澄澈的水从壶口中涓涓流出,倒进玻璃杯中,渐渐没过杯底的藕粉,渐渐与它融为一体。我自我陶醉般闭上眼,用嗅觉捕捉空气中每一丝清香。拿起勺子,按顺时针搅动,丝滑、柔软的感觉从勺柄蔓延到掌心。再从瓦罐中取出一两朵桂花点缀在藕粉上,就像油画中的点睛之笔。舌尖缓缓靠近,将一抹香甜可口的`味道卷入肺腑,细细品味。
如今,西湖边天天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湖边的小店、茶馆24小时毫无闲暇之余。即便如此,空气中弥漫的那熟悉的味道,还是那样的诱人。
每次想到友情,我都会想到我的好朋友——张家栋,他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友情的味道,他在我心目中就像一颗明珠。
我们是在上一年级的时候认识的,那时我们刚进班,在找自己的位置,我随意坐在了一个座位上,我的左边就是他。我先是微笑着对他说:“同学,你叫什么呀?”他小声的地说他叫张家东栋,说完他就低下了头,继续看书。我当时心里很酸,像吃了一个柠檬,当时我想说话,却说不出来,可能刚见面的味道就是这样的吧!
上四年级的时候,我看他在看一本漫画,看得津津有味,于是我也凑过去看了看,吃惊地发现这本漫画我也看过。我对他说:“兄弟,你也看过这种漫画?书中的马小跳你知道吗?”他说:“知道呀,我可喜欢了……”他一句我一句聊得不可开交,但越聊越不对劲,最后竟相互指责起来,我们头也不回的走了,我心里像吃了辣椒一样,很辣。
四年级下学期时,老师让我们做一道奥数题,他一只手托着头,愁眉紧锁,好像很苦恼。我先把题做完,然后我想了想,当时我们的吵架也是我的不对,于是我走过去跟他讲了讲这道题的思路,他茅塞顿开,脸上顿时露出了微笑,连声道谢。我们就这样和好了,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苹果一样甜,真是太开心了,可能他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吧!
这就是我体会到友情的味道,我要做他永远的好朋友。
绍兴是什么味道的呢?
绍兴是臭豆腐味的。街上常常有人在卖臭豆腐,而那些卖臭豆腐的大多是老头老太太,他们总是大声吆喝:“卖臭豆腐咯!卖臭豆腐咯!”不过,吸引人的并不是这大声的吆喝声,而是臭豆腐那臭味中夹杂独特的香味,让人不得不停下来仔细看看闻闻那臭豆腐味。你看,又有人经不住诱惑,掏钱买下了臭豆腐并津津有味地尝起来了。
绍兴是茴香豆味的。鲁迅先生非常喜欢这种豆子,他说一吃到这种豆子,就想到了故乡——绍兴。从前,鲁迅先生还曾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去田里偷豆子呢。到了绍兴,你自然而然就会去咸亨酒店,摆上一碟茴香豆,倒上一杯绍兴老酒,重温一遍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绍兴是墨味的。也许你们会问:“为什么是墨味的?墨又不是吃的。”因为这里也是王羲之的故乡,王羲之的一生都在和墨打交道,他还曾在兰亭写下《兰亭序》,而这篇《兰亭序》就是用墨写出来的。所以,绍兴是墨味的。
绍兴还是水味的。绍兴是水做的城市,绍兴城内的河道,纵横交错,有成千上万座桥。小桥,流水,人家是绍兴的特色景观。再说,以前绍兴人出行一般都是用船的。你想想,绍兴人住在水边,吃水,用水,乘船而行于水,水孕育了绍兴人。
绍兴是什么味道的呢?也许是臭豆腐味,也许是茴香豆味,也许是墨味,也许是水味,也许是……但是,无论什么味道,这都是绍兴独特的味道,让我回味无穷的味道。
“想与你分享拥抱,感觉你心跳,你有专属的味道,心紧紧依靠,遇见你我才知道你对我多重要,没有人能感觉到你最甜美的笑,我再不用把别人寻找,因为我已经找到……”一听到这首歌的歌名,这首歌的歌词就立刻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专属味道》这首歌是由汪苏泷和林希儿一起演唱的。这首歌别具一格,让人唱起来余音绕梁,迟迟难以忘怀。当你唱起这首歌时,脑子里一定会浮现出你以前与好朋友一起相处时的。美好瞬间,而且会想一直停留在那个瞬间,时间永远都停止在那个瞬间里,自己也永远停留在那个瞬间,永远都不要醒来。
我刚刚接触这首歌的时候,就觉得这首歌的作词编曲都十分优美动听,我当时就十分羡慕汪苏泷有那么好的才能,希望长大以后也能像他一样创作出许多歌曲,希望写的也能像他写的一样优美动听,并且可以受到许多听众的关注。这首歌我刚开始学唱的时候,总是觉得歌词太难记,但是经过我认真地学,觉得自己慢慢融入到歌词里面,不知不觉中想起了幼儿园时与我的好朋友一起分享的美好时光。我希望在我度大学的时候里也能想起小学时与朋友一起分享的美好时光。
很多人都认为,失败令人悲催,可真的是那样吗?到底谁,才知道失败的味道?失败的味道是苦的,它会让你感到悲伤;失败的味道也是甜的,它会让你成长;而我觉得失败的味道是酸的,虽然不甜,却能让你看到一丝希望。
清晨,凉飕飕的风,一股又一股地顺着教室的门缝涌进来。近了!近了!我听到班主任的脚步声一步一步地向教室逼来。快了!快了!“咯吱——”我听到了扭动拨手的声音,心脏如拨浪鼓咚咚地跳动着。来了!来了!他那犀利的眼神盯我一眼。“唰唰唰!唰唰唰!”翻试卷的声音就好像在警告我。
“啊——把卷子发下去。”班主任长叹了一口气并说道。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位发卷子同学的手;我颤抖的双手慢慢地接过了试卷,让同桌一个一个数的告诉了我的成绩;“八、十、一、点五!”那一刻,我崩溃了,我明明努力了,但为何得不到成果?窗外的绵绵细雨,浸透了我的心,那风声就像一把利刃,穿过了我的心。我能想象到晚饭时的情景,将迎来父母失望的眼神。
天空灰蒙蒙的,直至那一抹光明也渐渐退去。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中,引入眼帘的依旧是父母那温柔的目光,传入耳边的依旧是那关心的话语。父母并没有斥责我的失败,而是肯定了我的努力并给予我再战的决心。
直到我吃到那青柠的时候;我想:那就是失败的味道吧!酸酸甜甜,给了我光明着和希望。我不再害怕,不再紧张,取而代之的是自信,是快乐。慰蓝慰蓝的天空笑着鸟儿笑着,我的心也在笑着。
要说烦恼,这个2016年大概只有可能会如此的烦恼了吧!
虽说今天是腊八节,可我的烦恼就从腊八节开始了。
本来还在美好的睡梦中陶醉着,哥哥却不知从何处,甚至是什么时候就来到我的梦里,叫我吵醒。那种梦,可谓是几年才遇到过几次,可现在……唉,暂且不来计较这几年不遇的梦了。
哥哥不知从哪拿到了电脑,我简直大快人心、大喜过望、欢天喜地欢欣鼓舞、欢声雷动、回嗔作喜、皆大欢喜、惊喜若狂。
随着时间慢慢地流失,妈妈,从外面回来了(那时,哥哥早已离开了电脑,去做作业了,而我却不知“死活”地玩电脑)。
妈妈一路小跑,把我给逮个正着,把我的大腿掐了一下,那时,我感到了无助,感到了痛不欲生,比心如刀割还要疼上好几倍可是恼羞成怒,恨不得将一张纸给“碎尸万段”。
那时候,我真正地明白,没有做完作业,是不可能碰到,并且玩到电脑的。
我不知写了多长时间,不知做了多少题目,不知做了多少张试卷,不知做了多少个作业,我可以说是腰酸背痛,不过只剩下最后的一项作业一一一周记。
我本想一边写作业,一边发作文。可妈妈看见了我打开电脑,便又在说我,又想打我,幸亏我闪得快,跑进房间并锁上了门,否则后果不堪想象。
我在房间里被迫写着草稿,终于写好了。
果然这个烦恼大概2016年只有可能会如此的烦恼了吧!
�
蹒跚的老人走过了风雨,走过了岁月,走过了世事浮沉,走过了人情冷暖,但我知道,他永远走不出的,是爱。
依稀记得家乡的烟火的味道,那是幸福的味道,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满足,感受着烟囱里飘来的不似往昔的感觉,思绪渐渐飘远。
那是一个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人与人之间仿佛没有那么多的隔阂与顾忌,那是我童年最美好的时光。
早晨,太阳刚刚露出一点影子,大公鸡便开始喔喔鸣叫,我和姐姐还沉浸于香甜的睡梦之中。只觉一阵奇痒,我睁开惺忪的睡眼,只见映入眼帘的便是爷爷孩童般上扬的嘴角和手中轻飘的鸡毛,顿时睡意全无,抢过那根鸡毛便想要与他对抗,可我哪是他的`对手,他一只手便控制了我,使劲儿用力的我扑进了他的怀抱,闻到熟悉的烟火味。“爷爷,你又给我俩做了啥好吃的?”爷爷大笑说:“你这小鼻子可真灵!这就闻出了给你俩做饭?我和你奶奶给你们锅里留了饭,记得吃啊。”只见他提上门口放着的锄头,一阵摩托车轰鸣的声音,我便知道他已走远,穿戴整齐下了床,打开锅盖,喷香的米粥热气腾腾,迫不及待舀了两碗,撒上点白糖,“真香!”我和姐姐同时相视一笑,只记得那粥浓郁甜稠,入嘴即化,正如爷爷的爱,浓郁而又宠溺。
冬日,一夜的大雪在院中留下厚厚的足迹,只一转眼就已经一头扎进了雪的世界。那时只觉好玩,便也顾不得手冷,徒手便堆起了雪人。雪为身体,扫帚为胳膊,碳粒为眼睛,萝卜为鼻子,最后在当头扣上一记水桶,看看这“美丽”的雪人便才心满意足。回到家中,便早已弥漫了浓郁的烟火味,一碗削面赫然摆在桌前,吃着热气腾腾的面,只见玻璃上笼罩了一层白雾,抬眼看见奶奶欣慰的笑,此时我的心里,咀嚼充斥爱的香甜,心早已被爱填满。
可现在,小村庄已去,我知道,那段时光无法返回,看看爷爷奶奶眼角的皱纹,我知道那不见岁月的刻痕,那是他们笑的痕迹,是他们深如沟壑的爱。
即使走了很久。即便走的时候没来得及回一回头,我们彼此间融入了太多的爱,无需太多太重的言语,埋在心底的怀念便开始泛滥,亲情是一杯易醉的酒,怀念的时候,把泪揉进梦中的枕头,无论岁月变迁,它仍在原地等你。
伴着凉凉的微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到小学。深吸一口气,想闻到那熟悉的味道,却什么也没有闻到。
小学回家路上,有一家专门买千层饼的店铺。一到放学时间,小路上会布满诱人的饼香,令人不得不打开腰包将这饼香带回家中。小店店面不大,有一位和蔼的老板娘和木讷寡言的老板。每当我去买饼时,都会看见老板娘嘴角带着明朗的笑,见了我便打招呼到:“嘿!小丫头又来啦!学习一天辛苦了吧……”别看她这么爱与人聊天,手上称饼、切饼、装饼的动作干脆利落,速度很快。“五块三,收你五块吧。”她笑眯眯地将装好的饼递给我,偶尔的优惠,总叫我有丝丝快乐。老板一直在和面、揉面、撒葱制饼。刚出锅的饼香气扑鼻。在饼递来时,我看见了老板额前的汗珠,和一成不变的憨笑。
记得又一次,老板娘对我说:“丫头,我们不过多久就要回安徽老家啦,这里的店铺快要拆掉了。”我笑着对她说:“那恭喜啊,终于可以回老家了。”付完钱离开后,我并没有当真,依旧每天去买饼吃,每天都可以看见老板娘明朗的笑,闻到那熟悉的味道。
直到四年级的一天,放学后竟没有了熟悉的香味。我正疑惑,走到店门前,才发现今天根本没有开门。等啊等,等到五年级下半学期还是没有再一次闻到熟悉的那个味道,而我却依旧满心期待地看看,等着。毕业前夕,我才感觉到,他们再也不会回来了。
深吸一口气,那香味仿佛又来到我的鼻前。那熟悉的、饼的香味,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或许,它叫回忆。
我妈会经常带我去各种餐馆吃饭,有的吃起来华而不实,有的吃起来热辣爽口,还有的鲜美多汁。除去几个滋味一般的,大部分菜肴的味道都很好。久而久之,我只要闻味道就知道是哪家的菜。
我以前看过一部动画片,是专门做菜的。记得第一集前半部分,小厨师做出了一道朴实无华的麻婆豆腐,食客吃了之后,竟然哭了。
我吃过很多菜,那些餐馆的菜都没让我吃哭过。
有一次春运高峰期,我乘上了去奶奶家的火车。当我站在奶奶家门口的时候,我闻到了一股很香、很温馨、很熟悉的味道,从门缝里钻出来。我刚准备敲门,门就开了,刚才丝丝缕缕的味道扑面而来,眼前的桌子中间有一大盘蛋炒饭,周围是满满一桌子有序摆放的菜。我吃下第一口蛋炒饭的时候,我知道这是爷爷炒的。
小时候,爸爸做的蛋炒饭总是太油,菜码切得太大块。妈妈做的虽然很好看,可是吃多了还是腻。幼儿园做的菜码又太小,有时还有点咸。只有每个寒暑假回去,吃爷爷炒的蛋炒饭,我才会觉得哪里都是刚刚好。
现在我面前的这盘饭的味道,和当初的味道一模一样,爷爷的手艺一点没变,不咸不淡,色泽均匀,菜码正好,吃起来让人有一种满足感与幸福感。我感觉好像在咀嚼我的童年。
动画片的后半部分,那食客已经六十多岁了,当初一直给他做麻婆豆腐的老伴儿已经去世多年了。这道菜的味道让他感到熟悉与怀念,怀念他的老伴儿,怀念当时两人相依为命的幸福感。
如今,又尝到了当初的味道,可是当初的人已经不再了,所以食客哭了。
可能以后我身在异国他乡多年,也和食客一样,偶然尝到了当初熟悉的味道,我也会哭。但是,我现在不会哭,因为熟悉的味道旁有我熟悉的人,所以我会感到幸福。
我觉得水果非常好吃。你能写出它们是什么形状?什么味道?什么颜色的吗?
我们先想一个谜语,黄金布,包银条,中间弯弯两头翘。它像小船一样弯弯的,一排一排坐在一起。它身披金黄的外衣,里面发出淡淡的清香,吃到嘴里甜甜的、软绵绵的,入口既化。听完我的介绍,大家猜出来它是什么了吗?它就是香蕉,它我最喜欢的水果。
一种季节性的水果,它的花是淡淡的白色,多数是两性花,通过昆虫传粉或者异花授粉。果实有一点点爱心的形状,熟透了的果实是深红色,像一颗颗玛瑙。我拿了一个闻了闻,一股清香,馋得我直流口水。咬了一口多汁、酸甜,上面还有像芝麻一样的小粒。关于它的故事,大家还总结出一个脑筋急转弯:前面有一片草地,来了一群羊。打一种水果,它就是草莓。
西瓜是热带水果,花果期是夏季,双子叶开花植物,它的叶子像羽毛,绿皮有的深,有的浅,象线网或条带。果肉有红色和黄色两色,黑色籽,味甜多汁,含有多种维生素。七、八月份是西瓜大量上市的季节。西瓜能清热解暑,还能解酒。是夏季不可缺少的一种水果。
苹果是我们经常在超市里可以看到的水果。在四年级下册的语文书里,将会学到怎样切苹果。它吃起来酸酸的、甜甜的、还脆脆的。刚吃第一口的时候很酸,逐渐变甜。
有的水果甜,有的水果酸。水果的味道真是多呀。
味道是什么?是酸酸的柠檬?不,不是的。是甜甜的糖果?不,也不是。是苦涩的枳?不,不对。是变态辣的魔鬼椒?不,继续猜猜。是咸咸的海水?不,不是的。真正的味道是每个人心中的一扇窗,是每个人身边的一件事,是每个人给你的一次感动。有一种味道存活于世却鲜有人知,它盖过人生百味,那就是爱的味道。
记得前年的夏天,我们一如既往地回老家,爷爷“奉命”前来迎接我们。奶奶本以为我们坐的是下午的车,所以便没有给我们做午饭,因此,爷爷奶奶像往常一样吃蓑衣饭——拌着青菜粥。我们一进门,奶奶愣了一下,便马上忙开了——忙着帮我们整理行李和生活用品。奶奶知道我们没吃午饭后,她赶紧去冰箱看了看,打算给我们炒几个菜,可是冰箱空空如也,刚好蓑衣饭煮了很多,只好“委屈”我们了。我之前吃过妈妈做的蓑衣饭,一点也不好吃,加上我坐车有点晕,还有点恶心,没有食欲,就不想吃了。可是爷爷奶奶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只好硬着头皮坐到饭桌前,竟然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香味。虽然我从来没有闻到过这种香味,但我觉得这肯定是米饭独有的香味。这种香让我瞬间有了食欲,吃上一口,天啊!这……这简直比山珍海味好吃一百,不,一千,一万倍!不是米饭却有米饭的松软,不是糯米却有糯米的粘稠。这是我至今吃过最好吃的东西,现在想起来还回味无穷呢,我三下五除二就把那碗蓑衣饭吃完了。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晚上如果睡不着,我就会细细品味白天发生的事。有一天晚上,我想起了上次我们去爷爷奶奶家吃的蓑衣饭。奶奶电话里不是说他们每天都是大鱼大肉嘛,为什么这次吃的是蓑衣饭?我问过他们,他们说是正巧被我们碰到了。以前,也发生过几次这样的“巧合”。我越想越明白,奶奶都把蓑衣饭的做法都研究透了,所以奶奶才能把难吃的蓑衣饭做得那么好吃,那么,爷爷奶奶肯定是天天吃蓑衣饭。每次我们刚回老家,发现冰箱里都空荡荡的,我们回老家后,冰箱里就会被塞得满满当当的,还有老家少有的冰棒。想到这里,我哽咽了,泪水夺眶而出,打湿了枕头。
从这以后,我开始喜欢喝粥,虽然我知道找不回那种味道了,但还是会怀着一丝侥幸在寻找……虽然那种香味我只闻到过一次,也只尝过一次,但却让我永生难忘!那种味道的名字叫做“爱”。
记得那是我还没上小学的时候。那天,我乐呵呵地跟着父母去西湖边玩。走到一半,左脚突然抽筋,动弹不得。从未碰到这种事的我差点哭出声来。后来,隐约觉得妈妈把一勺子温热的东西喂到我嘴里,事后才知道那是藕粉。
说来奇怪,仅仅触碰到藕粉的那一瞬间,我就爱上了这平淡中加杂着淡淡甜味的味道。现在距当时,已有七年时间了吧。藕粉是什么味道的,我已经记不太清了,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但是,妈妈泡藕粉时的动作,还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中。
几乎每次吃藕粉的起因都是因为我充满期待的脸和那任性的三个字:“我,要,吃!”
一个雕刻着玫瑰花纹的玻璃杯是我每次吃藕粉的必备品。一粒粒沙粒大小的深肉色藕粉撒入杯中,一缕淡淡清香从杯底飘出,我轻轻提起盛有滚烫热水的水壶,一股澄澈的水从壶口中涓涓流出,倒进玻璃杯中,渐渐没过杯底的藕粉,渐渐与它融为一体。我自我陶醉般闭上眼,用嗅觉捕捉空气中每一丝清香。拿起勺子,按顺时针搅动,丝滑、柔软的感觉从勺柄蔓延到掌心。再从瓦罐中取出一两朵桂花点缀在藕粉上,就像油画中的点睛之笔。舌尖缓缓靠近,将一抹香甜可口的味道卷入肺腑,细细品味。
如今,西湖边天天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湖边的小店、茶馆24小时毫无闲暇之余。即便如此,空气中弥漫的那熟悉的味道,还是那样的诱人。
人人都认为过年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年,是为了在假期中让人放松一下,仅此而已。但是年是有味道的,你知道吗?瞧!它在那儿呢!
年的味道,在餐桌上:美味佳肴,随着精美的瓷盘,缓缓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八宝鸭、猪肉白菜馅儿的饺子、红烧肉、排骨……那飘出的香味儿不就是年的味道吗?靠近闻一闻,令人口水直咽啊!
年的味道在红包里:100元,200元,300元……不禁令人浮想联翩:发财了,发财了!坐在床上,一张一张数着,心里可别提有多开心了,那个奶奶给100,那个姑姑给100,不一会儿,钱包里就装满了红包,看着小包里的钱,心里美滋滋的。
年的味道,在欢声笑语中:人们在过年的前一天就买好了零食,如巧克力,糖果,奥利奥,花生,瓜子……拆开包装放在盘子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有客人来了,就倒上一杯热茶,再吃点瓜子,花生,还是很好的。晚上一家人坐在炕上,一边吃东西,一边看春晚,可幸福了!
年的味道在惊天动地的鞭炮声中:调皮捣蛋的男孩子都在玩摔炮,人们买来各种各样的鞭炮从一大早就开始放一直放到晚上晚上,放烟花特别漂亮在美丽的夜晚中又添上了如此漂亮的烟花太漂亮了!我就喜欢在晚上看烟花,太漂亮了!一个接着一个,这些烟花就像在给我们送祝福,好像每一个烟花在天空中都会跟我们说新年来了,新年来了,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我乘着一艘大船,徜徉于书海之中,海的气味不再只是咸腥的,传入鼻腔的反而是一股――旧书之香……
走进书房,第一眼看见的是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的尘絮,靠近那个满是灰尘的书柜,我抽出了一本泛黄的旧书,它的页面无一页不斑驳,上头全是时间留下的痕迹,我深吸了一口气,旧书那沉重的霉味和湿气直冲脑门,那是多么的深刻,好似催促着我品尝它在书海里的一切经历。浓郁的气味里掺杂了岁月,这本是莲娜玛莉亚的传记,莲娜打出生就没有双手,其中一只脚也只有一半,但她并没有因为身体上的残缺而灰心丧志,反而积极努力的唱、游出自己美丽的一生。品味旧书之后,我再次深吸了一口气,这次的气味不像刚才那样凝重,反转为一股清新的,有着淡淡草香的气息,或许是心境的差异吧!阅读完莲娜玛莉亚的一生,我体悟的不仅仅是她的坚韧,更是她努力不懈奋斗的精彩的人生。旧书那霉味是时光留给它的,湿气是它自己从时光中吸取的,而草香是一种莫名的存在,由心灵层次昇华而成,纯粹属于个人感悟。
我走在港口,望着那无边无际的书海,海风拂过脸庞,熟悉的气味朝我的记忆袭来……
过年,这个词听着是多么喜庆的一件事啊,那么你们知道年究竟是怎样来的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古时候有一只叫做年的怪兽,头上长了一对触角,凶猛又聪明,“年”居住在深海之中。每当除夕这天,他就会爬上岸,伤害人类,村里的人只好躲避到深山老林里,逃避“年”的伤害。这年除夕,村里的人又开始躲藏起来了。从村外来了一个长胡子老人,他看见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李,有的牵牛赶羊……这时,有一位老婆婆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长胡子老人对老婆婆说:“你让我在你家住一夜,我就一定把年兽给撵走。”可老婆婆依然继续劝说。长胡子老人对老婆婆笑,无奈之下,把房子交给了长胡子老人。半夜时分,年兽又闯进了村里。它发现村里的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贴上了大红纸,屋里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大叫一声,年兽向老婆婆家飞快地跑去,将近门口时。突然,传来了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年兽给吓了一大跳,不敢向前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年被长胡子老人吓跑了!
第二天,避难回来的人们看见长胡子老人安然无恙,十分惊奇。长胡子的老人把驱兽的方法告诉了人们。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周围的村里。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贴对联,放鞭炮。最后,过年,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