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有关市场营销论文题目【优秀8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最新有关市场营销论文题目【优秀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市场营销论文 篇1

摘要:

新知识时代背景下,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教育变革不断深入,以致传统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理念、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与教育教学目标,严重制约了学生、高职院校及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多数高职院校纷纷着手于推进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广泛汲取国内外其他高职院校优秀教学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国内高职院校依托于该模式创造良好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效果,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实用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

一、推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新模式的必要性

(一)传统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手段滞后。

传统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背景下,教师教学时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要求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精力放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而安排的实践课时较少,以致高职院校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相对较弱,大都呈现“高理论知识、低实践能力”的状态,不利于日后更好的适应职业生涯;另一方面,教师通常热衷于以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开展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活动,即教师完全凭借自身经验或实证举例的方式向学生教授相关市场营销技能。同时教师给学生提供的互动、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使得学生只顾听取教师讲解,降低了学习的趣味性,如此以来,不仅无法获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学生难以接触到营销岗位实质性工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自由化不断推进,国内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此形势下企业为防止内部商业机密外泄,保证自身竞争力往往抵制实习学生接触核心利益部门,这样以来实习学生只能够接触到一些表面无关紧要的工作,难以参与到营销岗位实质性工作中去,故而不利于实习学生培养核心实践能力。

(三)传统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不明确。

1、学生市场营销意识薄弱。

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使得学生未能够全面认识到市场营销课程的重要性,造成学生参与市场营销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一些抵制教师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行为;

2、学生与教师对市场营销培养目标认知力不强,即学生不知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下要成为怎样的人,而教师不知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下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怎样的人;

3、整体培养目标定位与实际情况脱钩严重。

传统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下,多数教师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毕业前,以培养学生现代市场营销知识理论、技能为主,要求学生能够成为现代市场营销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毕业后,要求学生可从事多方面营销工作,如营销管理、产品营销、营销策划等,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参与到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活动中来。可见,这样的培养目标定位既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未体现出市场营销课程的特色,所以难以达到高职院校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新模式

教学新模式要求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用能力为教学教育目标,学生既要熟练掌握市场营销课程理论知识,又要善于应用理论知识创造价值,切实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便是新知识时代与职业教育市场化背景下的重要产物,其中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

(一)课堂教学

1、案例教学。

长期以来,国内各高职院校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开展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活动,即教师列举出一个代表性案例,通过对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习到其中涵盖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

2、学生制作PPT。

即教师为学生塑造一个市场情景,之后要求学生置于市场情景中自行编制市场营销策划书,然后制作成PPT予以演示,该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互动游戏。

教师围绕市场营销课程知识为中心设立相关互动游戏,如头脑风暴游戏等,这样既能够缓解学生学习中的压力,又有利于拉近学生、教师之间的距离,如此无论是对学生高效率学习,还是对教师高质量教学均发挥了积极效应。

(二)校外实训

校外实训是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笔者认为,可采取下述多种模式开展校外实训活动:

1、半工半读。

在西方发达国家,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已在各大高职院校得到广泛应用。即学生在已熟练掌握市场营销课程理论知识前提下,以实习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参与各项市场营销业务活动。实行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后,既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又能够为学生带来一笔收入,除此之外还壮大了企业人力资源队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多赢”良好局面。

2、集中实训。

高职院校可加强与规模实力雄厚、信誉形象良好的企业合作,并签订合作协议,高职院校要求企业给那些已完成市场营销课程学习两年的学生提供为期三个月的集中实训机会,待实训结束后,学生和企业自行决定是否签订就业协议。集中实训模式的实施,为企业选拔人才与学生提升实践技能水平塑造了有力平台。

(三)校内实训

校内实训是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的另一重要内容,其通常表现为由高职院校仿真企业经营环境、模拟岗位职业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塑造一个模拟企业环境,以此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实践技能水平。为确保校内实训活动顺利高效开展,高职院校还应以市场营销课程知识技能为切入点,结合学生实际状况构建完善的模拟实训体系与校内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对信誉形象良好、规模实力雄厚企业的合作、交流。

自教育体制变革以来,我国多个高职院校相继推行校内实训活动,并构建起仿真模拟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模拟实训体系等。实践表明,通过开展校内实训活动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企业文化,树立新型市场营销理念,对提高学生市场营销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素质人才具有显著积极作用。

(四)学生活动

组织有意义的学生活动是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要求高职院校经常性组织开展一些关于市场营销的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该类学生活动中,既能够从中学习到市场营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还能够给予学生带来愉悦感,减缓学习压力,激发学生市场营销课程知识学习兴趣、积极性。

针对于市场营销课程知识的学生活动主要以营销分会为主,即营销分会下设实训部门、财务部门、策划部门等,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组织学生担任各部门相关职务,之后开展相关业务活动。从实质方面看,学生活动与校内实训趋同,二者均是为学生塑造一个仿真模拟环境,尽可能从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市场营销课程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多方面能力。

三、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应用的保障措施

(一)落实好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支持

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支持是确保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有效应用的基础。无论是仿真模拟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的构建,还是学生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所以需要政府、社会及高职院校等组织共同为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更多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支持,为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有效应用提供强劲驱动力,从而为高职院校不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水平,促进学生日后更好就业于企业市场营销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实际上,实践教学模式必须依托于企业才能够得以顺利高效实施。因此要求高职院校加强与那些规模实力雄厚、信誉形象良好、最具市场营销示范作用的企业合作,共同构建校外、内实践教学基地,之后组织已完成第二年市场营销课程学习的学生置于校外、内实践教学基地中开展相关营销活动,如此以来对学生提升营销岗位操作技能水平,学习有关商品知识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学生参与校内、外教学基地还进一步壮大了企业人力资源队伍,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有助于推动企业快速稳定发展。

(三)转变课程教学理念,规范课程教学方法

一方面,转变课程教学理念。从教育理念层面讲,教师应准确理解高职院校办学方针“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能力为本位、素质教育为基础”,注重提升学生知识能力、实践能力。从人才理念层面讲,应打破传统继承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新知识时代要求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强调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规范课程教学方法。随着教育体制变革不断深入,传统以讲授法、讨论法等为主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的弊端日益突出,此时则需要高职院校由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逐渐向案例教学法、模拟情景法及项目教学法转变,借助这些新型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效果。

有关市场营销论文题目 篇2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极大的冲击了传统的市场模式,市场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计算机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必须要正确认识计算机网络时代,才能保证企业市场营销的经济效益。本文首先对计算机网络时代下市场营销背景,然后分析市场营销在这一时代下的各种转变,最后探讨其具体的发展趋势与对策,望采纳。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市场营销;变革

计算机网络将世界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市场营销理念、营销环境、营销方式等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也对市场营销工作造成极大的冲击。为了能够加快市场营销发展步伐,让企业准确的把握市场的动向,必须对计算机网络背景下市场营销各种变化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基于此,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时代下市场营销变革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计算机网络化时代下市场营销背景

第一,经济全球化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每个国家都在积极的开拓国际市场,甚至有些国家国际市场贸易的总额要远远高于国内经济贸易总额。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于企业生存再说至关重要。第二,线上线下共同发展。在计算机网络背景下,线上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个国家线上市场已经基本成型。我国京东、淘宝、天猫等网络也十分的成熟。消费者通过线上交易,然后通过物流将产品送到消费者受众,将网络市场与虚拟市场结合起来。计算机网络给变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有型的市场也逐渐向无形转变,企业则需要顺应时代变化,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第三,在计算机网络背景下,市场营销环境不断变化,市场的激烈程度也不断提升,并滋生出新的特点。网络市场消除了空间束缚,企业在网络环境中的起点是一样的,同时也让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提升。同时计算机网络市场具有多样化、虚拟化的特点,竞争方面也不单单体现在产品,如果企业想要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必须改变自身的营销策略。

2、计算机网络化时代下市场营销各方面转变

2.1营销环境发生变化

计算机网络时代下,传统的营销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网络经济加剧了市场的竞争,消费者交易成本不断降低,企业库存量也随之减少,市场产品周期减少,为企业、消费者双方都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消费者获得的服务也是更加全面的、优质的。消费者理念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消费者的对消费的需求也不断增多,从以往的数量、质量消费观念,逐渐转变为特色消费、个性消费。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企业自动化水平不断加深,在短时间内就会被其他企业模仿,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促进了更多新的营销方式,消费者能够通过网络购物平台等,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并通过线上支付,对产品交易率也具有很多的提升效果。

2.2营销理念发生变化

计算机网络化时代背景下,消费者具有更多的选择,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从相关的网络平台中获取商品的信息,企业必须做出有效的调整,按照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不断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现阶段市场环境来说,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刺激消费者产生需求,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消费者通过网络参与到市场营销中,通过阿里旺旺等软件与企业消费人员基尼系那个直接沟通,能够将自己的需求传达给企业,企业根据这些需求进行产品升级、调整等。网络市场中具有丰富的产品种类,消费者个性化消费观念也不断增多,通过网络消费比实体店消费更加方便、灵活,更能够满足客户挑剔的需求。这种营销理念的改变,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取得先机。

2.3营销策略的变化

营销环境与理念的转变,是为了营销策略能够更好的转变,能够借助计算机网络开展营销活动。传统市场模式下,由于信息来源不足等因素,导致企业不能把握住先机,市场营销策略的长远性发展不足。而计算机网络时代背景下,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能够运用信息资源,对市场发展走向进行预测,然后调整市场营销策略。同时,现阶段同行企业之间的产品相似度太大,企业竞争也正逐渐向着服务内容方向发展,改变服务理念才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根本所在。同时,在营销策略上,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现代化营销过程中,企业通过构建有效的网络营销平台系统,让消费者能够直接与企业进行沟通,同时注重技术更新等,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3、计算机网络化时代市场营销发展趋势及策略

3.1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第一,在市场营销理念不断改变过程中,一是要改变市场营销的结构,二是其正向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三是不断的完善企业营销模式。第二,计算机网络化时代下,消费者的网络消费观念不断完善,在商品选择过程中消费者更加的独立,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更加趋于透明化,企业营销手段更加多样化,消费者需求也不断增多。第三,产品的传播方式趋于多元化、信息化方向,信息的传播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选择,而产品信息传播手段更加多元化、分类更加具体化。

3.2计算机网络化时代下市场营销策略

第一,必须对市场信息进行多方面的收集,并进行准确的判断,结合营销对象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构建合理的组织框架;第二,应该让消费者与企业都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帮助市场形成良性的竞争,确保企业与消费者的合法利益;第三,建立品牌信誉,发挥品牌的效应;第四,通过网络化的高效营销手段,借助于计算机大数据等,提出有效的营销策略。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计算机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理念、模式以及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必须对消费者进行有效的考虑,然后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也促进市场营销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市场营销探析[j].商场现代化。20xx,12(8):211-212.

[2]张连起。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市场营销的变革[j].企业导报。20xx,32(12):99-100.

[3]王楠。基于网络时代市场营销方法探讨[j].市场观察。215,21(13):52-54.

[4]童文军。社交网络时代下的市场营销模式探索[j].现代营销旬刊。20xx,17(2):81-82.

市场营销论文 篇3

一、高职“市场营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在提高经管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教材缺乏高职特殊性。

高职教育虽然也属于高等教育序列,具备高等教育的一般特征,但是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它也具备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具体到教学,首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不能照搬本科教材的模式,而是应当开创自己的特色。但事实恰恰相反,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职“市场营销”课程与本科教材内容基本没有太大差别,教材缺乏高职特殊性。

2、教学方法不科学“。

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产生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效果。但是,这只是一种尝试,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案例教学法”中,所选案例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案例背后并没有涵盖系统性和规范性的知识,而且内容陈旧且不丰富、数量也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这一系列不足限制了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博采众长,而不是偏向某一种教学方法。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就是广泛借鉴各种先进经验和方法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但是,目前的教学方法刚刚走出满堂灌的模式,又进入了高度依赖单一教学方法倾向的死胡同。

3、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不符合要求。

教学评价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发现自身不足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高职院校目前的市场营销教学中理论知识考核占据了主要分量,考核范围狭窄,命题教师的主观因素对学生的干预过多。实训考核缺乏一个规范健全的标准。课程考核中实践环节的考核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这对于“市场营销”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实为舍本逐末。所有的理论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如果不考量学生实际能力状况,理论的学习效果再好,高职院校也培养不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二、高职“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秩序的不断规范,企业的营销能力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同时,市场对营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完善和改革市场营销课程的任务越来越紧迫。改革思路和对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改革高职教材,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包括两个内涵,一是高等教育,二是职业教育,二者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在市场营销教材的设计上应当将二者并列为同一地位,不能厚此薄彼。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市场营销教材与本科教育相差无几,也就是说教材突出了高等教育特色,但忽视了职业教育这一特殊性。高职教育既要符合高等教育的要求,也应当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它应当兼顾高职教师的教学和高职学生学习的需要;更要考虑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对接。基于此,市场营销教材要在充分调研市场对营销人才或者人才的营销能力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营销理论,同时,还应当设置相关的项目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锻炼做出必要的安排和指导。在市场营销教材中应当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步骤,对于深奥的理论应当化整为零,细分到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但也要避免过于直白、庸俗的表达,改革不能压缩知识含量。在体例编纂方面,组织内容工作中可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原则,突破以往窠臼。内容和形式不能脱离高职教学的教学实际,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兼顾理论素养的学习和养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勇于突破,走出教材“编写就是只编不写”的误区。教材编写人员应该由具有高职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人员参与,只要能够提升教材质量可不必拘泥于学历、职称的限制。

2、探索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高职市场营销课程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大量现代教学设备的引入,使得课堂效果大有改观。例如投影仪的使用,节省了教师板书时间,吸引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注意力。但是现代设备代替传统黑板的改革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还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教学方法改革。实际上,教学方法改革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辅助工具的变换,而是一种内涵式的革新。教学方法改革首先表现为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和学可以有机结合,通过方法的革新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国内一些高职院校的技能型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卓有成效,例如在深化校企合作过程中将工厂车间作为课堂。保证学生在校外实训的时间和质量,使学生在工作中完成由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过渡,大大缩短或者直接越过他们的就业磨合期等。这都是高职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果。但是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中,这些教学方法不能完全适用,因为它不同于技能型课程,它不以教会学生如何动手操作为教学目标,而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开动和应用“营销思维”。学生掌握的不是加工产品、操作机器、维修设备的能力,而是掌握在企业的经营中拓展业务、营销产品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改革上“,市场营销”课程还应另辟蹊径,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智力和素养是营销中的潜在影响因素,而关于这两方面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虽然不能搬到学校,但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把他们的业务情境还原到课堂中,关键是看这些技术手段的质量。例如案例教学法中案例选择的科学性,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程度,等等。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而又科学合理的情境,增强学生在这些情境中的角色感,增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当在整个教学环节中退居幕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方法,而不是以往那种学生跟着教师指挥棒走的模式。

3、探索适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是简单的考试,笔试虽然能够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成绩的优劣并不能代表学生能力的高低。在我国“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学校对学生的评估也大受影响,普遍采用平时表现加期末成绩为学生排名次打分的做法。目前,在各种高职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中,“过程考核”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考核方式,这对于“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评价来说具有借鉴意义。“过程考核”,实质就是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达到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主要针对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期间所吸收的以前所不具备的知识给出评价。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存在于整个学习过程当中,而不是仅对期末考试进行评价。“过程考核”的开展也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避免“堂堂课有考核”的琐碎现象,应当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有重要意义的项目或者事件进行考核。有计划地安排“过程考核”是增强这种评价方式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其中,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性质是安排这种考核方式的重要基础。同时,还应当注意考核形式的多样化,不必拘泥于笔试,可以在自由讨论发言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布置调查报告,通过报告完成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等。综上所述,高职教育“市场营销”课程的改革是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当前形势下,提升人才质量,保证学生能够具备市场要求的营销能力需要在高校的课程教学推动下完成。课程改革始终不能脱离市场经济状况,不能脱离社会企业对营销人才或者人才营销能力的实际需求,否则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高职教育也不能正常实现自己的社会功能。

市场营销论文 篇4

一、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是现代市场营销专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市场营销和医药学两种以上学科背景相互渗透的知识结构,具有宽厚的学科基础、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表现为综合素质比较高且在医药营销方面比较突出,能够胜任本职工作且经过岗位历练和持续学习,可以成长为医药营销行业的中坚甚至是领袖力量。

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四个主要特征:

一是基础性:

宽厚的学科基础。重视形成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知识基础更加宽厚。

二是融通性:

突出的专业核心能力。应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交叉学科的知识背景(以市场营销学为主,并结合医药学等其他学科),强调知识的有机整合和思维的系统训练。重视以学科的视野组织专业教学,强化学生专业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训练,使学生懂得融会贯通,形成更加敏捷的思维、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突出的核心专业能力。

三是实践性。

熟练的实践技能。注重在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设置上强调实践性,在培养过程中突出实践性,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对接医药企业需求,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是创新性。

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要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还必须进行下述两方面的教育。一是创新精神的培育。二是创业能力的培训。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是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要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上述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基础性”侧重于知识层面,“融通性”侧重于思维和素质层面,“实践性”侧重于能力层面,“创新性”侧重于需求层面。学生只有实现知识、思维、素质和能力的系统性提升,才能成长为复合型创新人才。

二、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

为适应高等教育市场细分的变化,医药院校应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研究和探索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长沙医学院的实践来做案例分析。作为一所医药类二本院校,长沙医学院从20xx年开始,通过“市场营销教改班”这个载体对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第一,明确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任务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即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所应达到的标准,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其他能力要求以及未来就业岗位与方向。长沙医学院在市场营销专业定位上,不照搬照抄综合、理工和财经类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是开拓出一套符合学院实际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补缺者定位战略,明确为医药方向,突出医药行业特色,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医药学等方面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和医药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医药营销人才。

第二,完善课程体系。

设计复合型课程体系,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取代知识型课程体系,构建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六大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模块,主要包括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如政治理论、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专业基础模块,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医药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管理学原理、药物经济学等课程);专业核心模块,在学好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后,学生必须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医药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等;专业技能与实践模块,主要课程包括:国际商务谈判、广告策划、公关策划、ERP沙盘实训等课程;素质提升与专业拓展模块,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特点,可设计一些任意选修课,看起来与专业似乎没有直接关系,但却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知识素养(如电子商务概论、职业拓展训练、形象设计与礼仪等课程)。创新与创业培训模块,主要包括:创业学、创业管理、第二课堂的“挑战杯”创业大赛等。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施,使学生能够把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有机结合,综合素质和创业技能普遍提高。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

长沙医学院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学手段上,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和网络教育技术,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一体化”教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积极探索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就是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需要的教学任务。这种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做法,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利于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拓展实践基地。

大力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根据专业定位,长沙医学院精心选择一批知名医药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来建设。与此同时,通过构建“政产学研”结合新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学院鼓励教师参与政府和企业的项目开发,提高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提升专业教师的行业影响力;教师为行业、企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收集企业相关教学资料,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学院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克服校内教学设备不足的困难;学院为行业、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管理人才;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学院科研平台建设,使企业成为平台建设投入主体、应用主体和技术创新活动主体。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整合学院办学资源,凝练学科方向,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提高学院的科研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通过与政府、企业的深度合作,不断整合多方资源,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五,创新考评机制。

探索和推行复合型创新人才考评机制,改变传统考核模式,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评机制。实行形式多样,多指标的考核方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设定多个教学目标,并对各个目标进行量化评估,注重对他们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除了理论考试外,建立医药企业本位的评价体系,将部分课程的考场转向医药企业,学生可选择对应医药企业的问题进行调研或策划,这部分成绩将计入学生的学期考试成绩。

第六,重构教师团队。

强教必先强师。高等教育之本是教师和学生,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近年来,长沙医学院制定并推行师资队伍建设新方案,构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教师团队。加强了多学科“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通过大力度的建设投入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从事市场营销专业的研究与探索。

市场营销论文 篇5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其产品的市场营销模式必须与时俱进,营销方法必须更加灵活,互联网的发展进步要求企业必须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变革,改进传统营销模式,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的需求也从传统的低水平物质满足向高水平的精神满足转变,企业的营销战略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而变革,企业必须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营销战略,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对消费者行为做出系统分析,确定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产品市场营销最关键之处即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因此,新的时代环境下,企业应改进营销方式,确定营销策略,整合市场资源,只有建立系统的营销模式才能使企业获得长远发展。

1、互联网的发展促使企业营销策略发生转变

传统的营销模式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互动,比如一些专卖店现场的促销模式、一些企业通过印刷墙体广告为企业做宣传的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也相应的发生了转变,网络营销方式日趋发达,企业也越来越多的利用计算机技术为企业做网上宣传,这一方面降低了传统营销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传播范围广泛,大幅度地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互联网的发展主要使企业市场营销模式发生了如下转变:

1.1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及网上购物的发达为企业营销方法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中国如今网民有几亿人,网上购物数量巨大,尤其每年的双十一活动、双十二活动,更是创造了中国老百姓购物的奇迹,今年双十一当天,阿里巴巴集团即实现销售接近800亿,可见网络的力量如此强大,因此,在如此强大的网络市场面前,如果企业不率先更新营销方式,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为企业营销铺路,那么企业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宣传提供了新的平台,而且降低了企业宣传人力成本,随着大数据的建立,企业掌握消费者消费倾向的数据更容易,进而可更深入的了解消费者消费倾向,并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方式,提高市场营销效率。

1.2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产品流水线作业方式已经大范围的普及,自福特公司开创流水线模式以后,流水线的作业模式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产品的效率,使得产品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如今,企业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不仅要提高产品质量,更要突破营销思维,形成具有自身企业文化特征的营销模式。如今,很多行业产品更新换代频繁,这一方面对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产品生产部门要紧跟市场周期安排产品生产,另一方面企业为了避免存货,也要研究市场需求状况,尽可能扩大产品需求市场,使产品在下一个新品更新换代前能够全部售出,这样就对企业的营销部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在销售产品时把产品的生产周期考虑在内,大胆创新营销模式。

1.3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市场的竞争,产品的生产也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不可闭門造车,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去生产满足他们的产品,近几年经济不景气,制造行业尤其处于危机之中,产品生产过剩库存严重,对企业的营销部门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如今,企业之间生产的产品重复性强,很多企业无法开创他们自己的蓝海市场,而且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体现个性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整个市场消费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果企业还是关起门来搞销售显然无法将产品推出去,这样就要求企业营销部门做好市场分析,根据市场的需求量来安排生产,将产品体现出企业的个性,这样才能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为企业的营销打开市场,使企业产品保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1.4互联网的应用使信息越来越透明化,企业的任何一个小动作都会通过互联网迅速的传遍社会,因此,如今企业在生产时不应只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企业目标,在保证企业利润的同时,企业也应注重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提升自己的社会品牌度。如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发展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因为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也出现了不大不小的环境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他们对与自己利益切身相关的环境也越来越关心,这要求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时要注重社会公共利益,不应一切都向利润看齐,通过市场营销活动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2、互联网+下企业市场营销新思维

企业的发展很大的目标是为了获取利润,以使自身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的市场份额,而营销是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关键一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的营销模式必须紧跟社会发展,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更新营销模式,确保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以使企业可以长期存续下去。

2.1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产品营销。在互联网广泛普及前,比如90年代初很多企业营销模式还是采取电视广告、墙体广告等的模式,这些传统模式一方面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慢,另一方面企业为此也要付出很多的人力成本,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企业营销途径更加广泛,互联网使得产品可以和消费者直接接触,产品的各种信息很直观的展现在消费者面前,而传统的营销模式很难做到这一点,同时,互联网也使得消费者获取产品的成本降低,可以足不出户即可选购自己所喜欢的产品,因此,企业营销部门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大力发展产品网络营销模式,但不可抛弃传统营销模式,将传统模式与互联网模式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选择不同的模式,大大提高企业营销效率。

2.2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只停留在产品的质量上,同时也要求产品体现其个性化的需求,如今很多DIY的产品颇受消费者青睐,因此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按照市场需求安排产品生产,互联网的出现、大数据的形成使得企业获取消费者的消费倾向越来越容易,因此也使得他们可以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这样对营销就有了很大的帮助,使得营销不是盲目进行,而是根据市场需求方向销售产品,这一方面降低了产品的库存,另一方面也使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得到提升。

2.3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企业降低了获取资源的成本,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在产品的生产开始前,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做足分析,了解清楚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倾向并因此来安排生产,在产品的销售环节,企业通过互联网可以进行各种模式的广告宣传,先提前预热,在宣传阶段应重视企业文化及品牌内涵的宣传,如今消费者对一项产品不只是看质量,更重要的是购买一种服务、一种文化。信息经济时代,产品的品牌至关重要,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应做好售后服务,尽可能的满足消费者的各种合理需求,并配备专门的产品售后人员,保住产品品牌,拓展产品销售渠道。

2.4企业应建立自己的营销体系。市场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没有固定模式可循,但企业的营销是有其规律的,首先,企业应首先明白其市场范围究竟有多大,其生产的产品是满足什么类型的人的需求,这样以此来安排产品生产,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去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其次,企业产品的营销不只是产品的售出,它涉及到产品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此企业在建立自己的营销体系时,应充分了解自己准备进入的市场情况,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越来越多的成为跨国集团,因此他们必须更深入的了解国外的文化传统,做出相应的营销策略;再次,企业要获得消費者的忠诚度,获得固定的市场份额,也必须做足功课,深入的了解社会需求状况,当然互联网的出现使企业获得一定的信息更便捷,也使企业销售活动成本更低,归根结底,企业应在互联网技术下建立自己的营销体系,形成真正的靠制度约束行为。

2.5企业应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互联网使得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也不是只关注产品的质量,而是会了解企业的文化及历史,任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掌握互联网这种媒介技术,因此,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时,也应注重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将企业文化贯穿到营销模式中,将传统营销模式与互联网技术下的营销模式相结合,注重产品文化价值的营销,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高企业社会知名度。

3、结语

互联网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的出现一方面代表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求企业为适应其发展而做出改进,营销是企业特别重要的一环,它是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关键一跃,同时,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企业应转换营销模式,提升产品质量,将传统营销模式的优势与互联网相结合,认真研究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提高社会责任感,探求更先进的营销新思维。

有关市场营销论文题目 篇6

我国市场营销学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在人才的培训、实践的练习等方面已经有了独特的教育指导方针,但是由于主观认识和客观认识的条件有各方面的限制,所以现在造成的情况就是在思想观念上对微环境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而且我国现在的教育体制最大的缺憾就是过于重视理论的教学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实践过程,造成在如今这个巨大的经济市场下学无用武之地的情况。再有就是在我们这个重视书面成绩的教学制度下绝大部分人不会对实践产生很大的兴趣。另外是在客观条件上,学校或企业内部的硬件设施条件不能达到实践所需要的标准,或者部件过于陈旧,无法达到标准需求。最后一个是因为“实习难”,各大公司对实习生的管理要求不够严格,学生对企业、市场的了解不够透彻,社会经验较少,对实习的人员没有形成紧密的管理标准使得实践教学的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对于网络这个新兴事物没有较好的前景认识,导致无法引导学生在以后的生活生中保持好的认识,没有及时跟进当今微营销环境开展教学。

(一)重视微信、微博、qq等媒介与课程的衔接

要充分地重视微信、微博、qq等传播工具对于当前市场营销的影响,在实际的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这些传媒手段与课程相结合,以达到学生认识和了解的目的。微博微信等信息支持各种平台,包括手机,电脑与其他传统媒体。同时传播的方式有多样性,转发非常方便。利用名人效应能够使事件的传播量呈几何级放大。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选取企业使用微信、微博等工具实现企业成长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就让学生对此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实践与操作并行,提高教学效率

微营销环境下的市场营销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营销手段,对于日常的教学过程来说,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此进行充分地认识,实践与操作并行,提高教学的效率。对于微环境首先要有充分地认识,在这个基础之上,老师可以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到相关的实习企业进行实践性学习,让他们在企业环境中成长,不断地去了解微环境对于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和意义,实践能够加速学生对于课堂理论的认识,并将所学的知识成功地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在营销课程期间,我校就安排学生轮流到校企合作单位中山网网上商城进行一周顶岗体验,学习如何运用微信、qq、微博进行商品的推广,做到边学边练。

(三)小组学习、搜集素材,促进素质教学

对于微营销环境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教学实践,首先要从根本上保证教学的实践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结成小组来学习,寻找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素材和元素,来进一步地证实微营销环境下的市场营销效果,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学质量的改善。借助中山网上商城828服务中心,教学中分组安排学生分别代理不同的产品,如普洱茶、螺旋藻、干衣机等,采用微信方式开展营销实践,老师从中指导,做到与市场无缝衔接。微营销环境下的市场营销霰实践教学的本质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性,让他们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制造并使用,提高基本的实战能力和推广能力,这是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学的根本保证。

(一)明确教学目标,微营销环境是媒介而非目的

在微营销环境下的市场营销教学实践过程中,首先要认识到的问题是,微营销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在教学实践及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任何的企业运作模式都应该是将微营销环境当作必备的技术化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所在,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微营销的作用和意义,但是不能够过分地强调,否则很可能会让学生对营销本身产生一种错位的认识,一味地追求微营销的实现,会让市场营销的实践性过于盲目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不能盲目地追求收听的数量

微营销作为市场营销的一种重要的媒介,微营销的影响力、拓展性越强,就越能够说明企业发展和经营的强大优势。从很大程度上讲,微营销环境就是衡量企业发展强弱的综合指标。但是,不能够为了微营销而微营销,就是将微营销形式化,一味地追求收听的数量,却得不到任何的收益。这样就会将微营销的意义与企业的发展本末倒置,即使微营销的影响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也不会让自己的企业真正实现经济的收益,因此在微营销环境下的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问题。

(三)抓住流行元素,拓宽营销的平台和题材

市场营销的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充分地把握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寻找到产品与大众消费的结合点,来促进产品的销售。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流行元素,努力地拓宽营销的平台。流行不一定是好的,但一定是最利于传播的。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手段来把握当前的流行趋势,实现经营目标。但是,微博微信上的流行是有时效性的,最好是在流行刚刚成势的时机进入,抓住当前社会的最流行的元素,当作营销的题材,不断地促进经营效率的提高。在这些信息的萌芽阶段就加以控制,不能等到成熟期才开始着手看,否则会很快地面临衰退期,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

(四)注重人为的推动作用和运作

微营销环境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的,但是这一过程不能忽视人为的推动作用,要寻找到目标市场中有影响力的事件与产品的结合点来营销。例如我们通过中山网每年举办的书展、车展、房等展会,让学生利用微信、微博平台对产品进行推广,达到借力营销效果。就具体的微营销来说,根据产品内容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或沉稳、活泼、有力等等,可以配上经销产品的标语口号、图片、标志等等,让微博、微信体现出产品的特色,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良好的收益效果,不断地扩大品牌的影响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高速运作。

微营销环境下的市场营销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媒介发展的成熟实现的新型营销策略,它在人们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会产生更大的作用,是企业运作的最有力的手段。在微营销环境下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要重视微信、微博、qq等媒介与课程的衔接、注重学生实践性的提高,另外要认识到微营销只是营销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注重人为的运作和推广,善于抓住流行元素,拓宽营销的平台。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充分地把握微营销的发展趋势,让微营销在市场营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市场营销论文 篇7

【摘要】

新媒体营销的发展,为渠道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营销模式,为营销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基于新媒体营销的基础之上,依托互联网的发展,更好的提升企业影响力,提高营销效果,是营销业者必须也是必将选择的道路。

【关键词】

新媒体 新媒体营销 营销绩效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多样化,新媒体的产生对于信息传播有巨大的影响,新媒体逐渐应用在市场营销领域,产生了新媒体营销。通过研究新媒体营销,寻找新媒体营销对市场营销产生的实际影响,为企业市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个可靠的切入点,提高传播能力,更好的完成营销工作。

二、研究的意义

(一)新媒体的出现

传统的营销追求的是所谓的“覆盖量”,在报刊杂志上就是发行量,在电视广播上就是收视(听)率,在网站上,便是访问量。将广告或者公关文章加载到覆盖量高的媒体上,便可以达到较多的注意。这个模式称之为:登高一呼式的传播模型。这种传播方式本质上属于宣传模式,基本上传播路径是单向的。缺点很明显:很难探测受众看到广告后有何反应。但平心而论,一场营销行为和短期销量之间究竟有何关系,至今并没有答案。

在传播媒体发生巨大革新的年代,营销思维也带来巨大改变,体验性(experience)、沟通性(communicate)、差异性(variation)、创造性(creativity)、关联性(relation),互联网已经进入新媒体传播时代。

关于“新媒体”这个词,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身边,人们总是产生什么是新媒体的疑问,新媒体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以往的传播媒介而言的,它相对与日常最常见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以往的相对成熟的传统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介形式。

(二)新媒体营销的概念

新媒体是一个新的概念,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综观有关研究文献,关于新媒体,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美国《连线》杂志的定义是: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20xx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一文中曾经这样写道:“新媒体是依赖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PC、电视、手机、PDA、MP4等为终端设备的媒体。能够实现个性化、互动化、细分化的传播方式,部分新媒体在传播属性上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点对点传播,如新媒体博客、微博、电子杂志等”。该报告将新媒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

新媒体概念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基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媒体型态的变革,尤其是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革命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型态,如数字电视、IPTV(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

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些一直存在但长期未被社会发现传播价值的渠道、载体、因为营销理念的变革和广泛的商业化的运用,成为信息传播的新载体,从而被赋予了媒体的意义;如大量新兴的户外媒体,包括楼宇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等。

第二类: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电视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传播方式。目前有七类媒体形态通常被归入新媒体之列:移动数字电视,包括无线的、车载的、公共交通上的;有线数字电视;PTV,狭义上指基于TV终端的;网络广播;网络电视,这是新媒体中发展最快的一块;手机电视;楼宇电视;它们有些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形态,比如楼宇电视,在传播方式与服务方式上并没有本质变化,也是以广播+广告的赢利模式来支撑运营;有些则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数字电视不同形态,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

第三类: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指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这两种媒体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当然新媒体并不是终结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这样一个平台上。

三、结论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在营销理念、个性化产品提供、营销渠道、消费者需求、传播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日益显现出强大的优势。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众范围广:传统媒体会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而新媒体相对而言提供给了人们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2)跨时空: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脱离时空概念成为可能,只要人们需要并且愿意,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随时随地的登陆internet得到信息和发出信息,并且手机也具备上网和接受电子邮件等信息的功能,使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没有时空间隔的沟通。

(3)直观性强:新媒体媒介可以被设计成可以传输多种媒体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使得信息能以多种形式存在和交换,可以充分发挥营销人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4)交互性强:新媒体里面互联网体现了交互性的特点,它使得人们不再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是可以参入进来讨论或批评或接受某个信息。

(5)成长性:现在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成长,使用新媒体的成员也有了快速的成长,开始遍布中老年及青少年。

(6)高效性:计算机可储存大量的信息,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查询服务,可传送的信息数量与精确度,远超过其他媒体,能及时有效了解并满足顾客的需求。

(7)经济性:利用互联网做销售,可以不用店面,免交租金,节约水电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由于迂回多次交换带来的损耗,相对于传统的媒体,营销的费用也是极其低廉的。

信息时代的各项特征迅速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使新媒体发挥出它前所未有的作用。近几年,新媒体产业以不可想象的速度迅速发展。新媒体今天已经成为很多产业关注和投资的热点,这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也为营销提供了日渐广阔的平台,并且使得营销形势日益多样化。

新媒体营销是基于特定产品的概念诉求与问题分析,对消费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引导的一种营销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企业软性渗透的商业策略在新媒体形式上的实现,通常借助媒体表达与舆论传播使消费者认同某种概念、观点和分析思路,从而达到企业品牌宣传、产品销售的目的。

市场营销论文 篇8

摘要:目前,全球各主要港口正处于第三代港口的快速发展时期,现代港口的功能已从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向全方位的增值服务中心发展,成为物流、资源流、信息流、资本流的汇聚地,港口发展的又一个机遇期已经来临。文章从实际出发,对现阶段我国港口经营管理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后对下一阶段我国港口经营管理应给予的改进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港口经营管理改进策略

一、现阶段我国港口经营管理的总体状况

长期以来,国内港口一直奉行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管理模式;直至新世纪初,国内各港口才基本完成了政企分开,原有的港务局转制为港口集团公司,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而各地政府为了加强对港口的统筹管理,纷纷成立了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港口管理局,由此理顺了港口经营发展的总体思路。目前,国内各港口的经营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

1、港口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全球市场,港口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且竞争已逐渐呈现出从以价格竞争为主过渡至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长期来看以非价格竞争占主体的态势演变,其竞争主要围绕交叉腹地货源以及服务质量、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等内容展开。而从各港口企业来看,目前各地港口依托不同的地理、经济环境,突出其主业经营优势,力求做大、做专、做强。以青岛港为例,“十二五”期间青岛港将充分发挥“四大港区”的综合优势,做大做强港口主干货种。以确保港口吞吐量每年递增8%,集装箱年递增10%。

2、大物流战略成为发展关键点。

目前,国内各港口依托其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力求成为全球物流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或服务商,为此各企业纷纷建立了以发展现代物流为目标的创新性战略。以上海港为例,近年来上海港启动了长江战略、东北亚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三步走”的发展总战略,旨在通过港口物流和港口服务提升企业价值;针对当前长江战略布点间尚缺乏有效资源整合的现状,上海港下一步将通过成立长江港口物流公司来整合长江流域各港口的物流资源,以发挥其协同效应,目前该港已与长江沿线诸多港口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长江战略基本成型。

3、加强产业链的横向纵向延伸。

近年来,国内各行业领先企业纷纷通过拉长产业链,整合上中下游资源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完成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张,这同先期国外企业的发展道路如出一辙。而就港口企业而言,近年来国内各港口也呈现出功能拓展和多元化经营的态势,其港口经营内容逐步向行业上游和行业外延伸或拓展,实现了产业的融合。例如,为了发展临港经济,宁波北仑港区与宁波开发区实现合并,由此成为了石油化工、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产业的聚集地。另外,许多港口也将发展其他服务业为目标,其包括金融服务、休闲旅游、房地产开发等等。

4、投资主体多元化态势已形成。

目前,国内港口投资主体多元化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为航运企业股份合作制形式,例如中海集团在大连、锦州、连云港、湛江等沿海主要港口参与内贸集装箱码头经营。其二为工业、开采、进出口等企业的内资注入形式,例如山东鲁能集团按照“煤、电、港、路”一体化的开发模式,在青岛董家口投资400亿元建设深泊位码头、铁路、集散中心、物流园区及制造业基地。与此同时,受港口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影响,港口股权交易市场也日益活跃,许多公司通过股权交易买人卖出资产,由此刺激了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5、港口企业区域内外整合加速。

20xx年5月,山东省内的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正式签署战略联盟框架协议,约定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合力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而在一年前,为了大力发展沿江港口物流业,全力争夺沿江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张家港港与重庆港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是业内一次著名的跨区域港口合作。目前,港港合作的趋势已从区域内延伸至区域外,甚至延伸至国外,许多港口企业选择了与国外港口企业的合作,并通过合作努力寻找双方在经营、管理以及发展理念上的差距,力求在今后迈出国门、实现国际化运营。

二、新时期我国港口经营管理的改进策略

1、继续推进港口投资的多元化。

从现阶段来看,国内各港口建设的提速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投资主体多元化所带来的资金,因此下一阶段仍需将此列为重点,并逐步吸引民间资本的进人。在全球范围内,采用以民间资本为港口投资主体的不在少数(例如英国),民营资本的介入有利于发挥港口整体优势,增强港力,提高港口效益,实现港口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此,笔者建议下一步国内各港务局应摒弃传统的盈利目标,转为通过规划、建设来增加政府对港口发展的影响,积极引入外来资金,并通过土地运作,出租码头、库场等方式,将其所得财政性收入全部用于港口基础设施的再建设,以实现收支平衡、滚动开发的良性投融资循环程序。

2、以精细化管理思想统领全局。

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日本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当前,精细化管理理论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所接受,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就港口企业而言,近年来精细化管理思想也在部分国内港口中得到广泛运用,这不仅表现在生产领域的流程不断优化,生产效率提高,而且也表现在通过创造差异化、个性化服务,诱导新的市场需求。以日照港为例,该港自20xx年起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工程,深入推行四级管理模式,压缩管理层级,将管理重心向基层、一线转移,由此将日照港从一个建港不足30年历史的小港转变为综合评比稳居前十的大港。

3、加快港口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从全球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经历来看,其无一不是通过兼并、控股、联合、收购等资本运作发展起来的,单纯依靠内源式扩张成长为跨国公司的几乎没有,为此各港口企业应以此为鉴,积极确立国际化战略目标并加速运作。一方面,港口企业可在国际港口经营市场中寻找投资机会,通过分析某国政策、经济环境等,确定资本运营方式,采用收购、兼并、建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港口企业应通过国际资本市场来实现海外上市;相比于国内,海外上市所需的周期较短、手续较简单,其一旦运作成功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可实现融资国际化,筹集外汇,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形象。

4、加大数字化港口建设的力度。

作为综合运输系统的“神经中枢”,港口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已成为衡量港口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又一重要方面,数字化港口建设因此成为中国港口软环境建设一项重要内容。例如,20xx年11月“大连数字物流港”项目被列入国家电子商务专项计划,该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个高度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口岸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分为内部的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管理、资产管理和外部体系的客户资源管理的数字化。再如,天津港累计投资3亿多元打造数字化港口,特别是天津港数字中心指挥交通等系统的建设,使港口信息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下一步,全国各大港口都要因地制宜,逐步向数字化发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