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技巧(通用5篇)

相信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尤其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记叙文,记叙文是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优秀的记叙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5篇记叙文写作技巧,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叙文的写法 篇1

写人要表现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征,要具有典型性。

为使所写的人物形象生动,必须学会采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如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通过具体事件写人等。

写人在运用叙述和描写为主的同时,还要适当运用议论和抒情以点化中心,增强文采。

一、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主要是指描写人物的面貌、身材、姿态、表情以及服饰。肖像描写关键在于以形传神,神形兼备。

人物肖像描写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由作者直接描写,也可以通过第三者的语言或眼光间接描写;可以寥寥几笔,粗线条勾画轮廓,也可以重彩浓墨,细腻地描绘;可以是静态描写,在人物出场之际,作具体介绍,也可以是动态描写,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逐渐把人物的外形显现出来。

肖像描写一定要抓住人物特征,切忌千人一面。

二、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指人物的动作、行为等,是描写人物的重要方法。

动作描写要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动作,选用生动形象的形容词和准确简练的动词,如,鲁迅写孔乙己第一次来咸亨酒店时,“排出九文大钱”,这“排”的动作写出孔乙己得意、炫耀的神情;写他最后一次来酒店时,“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鲁迅《孔乙己》),用“摸”的动作,表现出孔乙己已经到了穷困潦倒的悲惨境地。

动作描写切忌不加选择,粗枝大叶,信手乱写。

三、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指人物独白、对话的描写。它也是描写人物的重要方法。“言为心声”,写独白、对话的目的不仅是展开情节,更重要的是表现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身份,做到什么人说什么话,简洁而有个性,避免用作者自己的语言代替人物的语言;力求不写与人物思想性格无关或不符合人物身份的话,不写千人一腔的现成话。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多乎哉不多也”(鲁迅《孔乙己》),表现了他受封建思想毒害之深;又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描写父亲送儿子上火车过程中的四句经典的话:“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面没人。”这四句话,简短平淡却情深意长,比万语千言更真挚、更感人。

四、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进行的描写,如想象、感觉、希望、幻想等。心理描写是直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心理描写要精当,一般在人物非常兴奋、激动、悲愤或者内心矛盾激烈的时候运用,不宜用得太多、太滥。

心理描写的手法多种多样。有时使用人物内心独白,直接展示心理活动,有时作为旁观者叙述人物内心活动,有时则通过动作表情的描写表现人物内心活动,有时又通过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五、细节描写

细节是指在记叙文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单位。这里说的细节是指一些看似简单、平常,实际却有深刻含义的细小琐事。这些细节,虽然只是一个手势、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可是放在特定的环境里,就有不寻常的意义。学生作文若能写出传神的细节,不仅能增强作文的真实感,使作文有血有肉,更重要的是能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在你的笔下活起来,收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效果。

六、通过具体事情写人

写人,最主要是写出人物的特点――即写出人物的个性。

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前面所述及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但首要的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具体的事情来写,因为人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是在具体的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写具体的事情时,切忌单一地叙述事情的过程,必须写出人物在做具体事情时的语言、动作、心理,才能使“事情”具有表现力。所选的材料,无论是重大的事还是平凡的小事,都要典型,都要有新意。只有用这样的材料去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人物才会显示出自己的个性。

入选的材料,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两件以上的事。如,阿累的《一面》,仅记叙了“我”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的一次不期而遇,可是意义极为深刻。文中运用了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生动地表现了鲁迅先生如同父亲、师傅一样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如何写记叙文 篇2

一、人物刻画要有度

1.不要事无巨细什么都写,而要择其一二浓墨重彩地写。当然这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去选择,决不能无的放矢。

2.一定要让人物的言行、心理、个性特征等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不要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说60岁老人才说的话,也不要让一个没文化的老太太说些大道理等。无视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程度等而乱写一通,是不能写好人物的,更谈不上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二、精心描摹人物与众不同之处

共性的、人人都有的东西,写得再多也不会吸引人。只有有特色的、独具个性魅力的东西,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让人拍案叫绝。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一是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等;二是侧面描写。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不要求写全貌,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来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所以肖像描写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描写,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因此,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语言描写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二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三要性格化,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的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四可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后,语言描写要生动、简洁,忌八股调、学生腔。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同样要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所以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动作描写就是让人物在“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等。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常有以下几种方式:内心独白、动作暗示、景物烘托、心理概述。

5.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面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6.侧面描写。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收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收到的艺术效果。

记叙文怎么写范文 篇3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在写记叙文的时候,我们要有条理性,先要想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好记叙的顺序,不然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那么我们要怎么写才能让文章条理清楚呢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运用插叙。

记叙文的写法 篇4

关键词:记叙文;写作方法;四步进阶

记叙文是初中生写作训练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文体,记叙文写作是初中生必备的语文能力之一。记叙文写作贴近生活、素材丰富,但是记叙文写作也存在许多问题和难点。如果把初中三年视为三个不同的写作训练阶段,从布局谋篇的角度看,这三个阶段的记叙文写作中都分别存在着一些的通病:七年级学生的记叙文写作,不懂得选取作文的角度,以致千人一面,内容松散,详略不当。八年级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其问题主要是平铺直叙,表达方式单一,不懂得利用人物细节的描写和环境描写进行渲染烘托,缺乏“动情点”和感染力,难以拨动读者的心弦。九年级学生的记叙文写作,主要问题是立意平淡,思想缺乏深度和高度却喜欢 “就事论事”、“指点江山”,无法让读者产生读后有所回味的感觉。

究其原因,主要是初中生还没有掌握一定的布局谋篇的写作方法,导致作文时随意性大。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写作方法的指导。

写作方法包罗万象,关键是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要有阶段性,即要循序渐进地、有层次地进行指导,而不能忽略学生的学情、教材的编排和写作的规律,不能泛泛指导。这样的写作方法的指导才能使学生的作文不断升格。

我们应该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写作方法的指导,就可实现记叙文写作的四步进阶。

一、精选角度构思文章

七年级的学生作文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选材单一,雷同现象多发。如对《珍藏 》这样一道半命题作文,全班大部分学生的题目不是“珍藏母爱(父爱)”,就是“珍藏友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写作视角单一,思维不开阔,不懂得从多个角度去审视生活。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训练他们思维的广阔性,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引领学生获得对生活、事物较全面的认知,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的源头活水,有意识地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分析主题、挖掘素材,运用全方位的视角去审视一个叙事主题,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鲜活的写作素材,学会探寻写作之源。让人物形象鲜明,让小事“出彩”。

1、巧选角度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写人,学生往往只懂得直接通过写人物的言行举动来展现,但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人,除了写人物的言行举动之外,还可以通过写人物最突出的、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点,如背影、手、头发、眼神、微笑、印痕等来表现,也可以通过人物的身边之物——衣服鞋帽、包、手表、手机等来表现。

经过点拨,有位学生在习作中写道妈妈左手的大拇指很是扁平难看,从而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妈妈的手因大风刮动家门的同时,把妈妈的拇指也夹伤了,但妈妈依然像往常一样,如约地在周三的晚上做了汤送到学校来看望我,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只是爸爸一个人来的。周五回到家,发现妈妈的拇指用创口贴包扎着,还在给我做晚饭。询问后才得知她的手受了伤,但却不告诉我,是想让我在学校安心。而我从这件事里终于领会到母亲无言的爱。

2、绘制思维导图,选择最佳写作角度。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近年来,思维导图被广泛运用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包括作文教学。

在下笔写作之前,绘制思维导图选材、构思作文,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去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引来学生的思维活水,把思维引向开阔。它的灵活性和独特性,引导学生运用多向思维,从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地思考问题,打破常规,变换思维,创新选材立意的方法,架起一座座沟通生活与作文的桥梁,开拓写作思路,激发写作兴趣。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能寻求到更多更新的写作素材和写作角度,便能达到多中选优、多中选新的效果,从而选取最佳的写作角度,写出具有独特体验和感悟的文章。

二、详略得当选取材料

中学作文评分标准里面往往有“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的要求,实际就是要求作文要做到详略得当。是的,作文只有详略得当,才能做到重点突出。但执教多年,发现七年级的学生作文最大缺点就是详略不当。他们的作文往往是事件各个阶段平均用墨,眉毛胡子一把抓,叙述流水账,把需要详写的内容淹没在整篇文章之中,文章没有主次之分,导致中心思想被淡化。因此,指导学生根据文章中心确定详略,恰当选取、处理材料,就成为初中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逐渐学会详略得当选取材料呢?我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指导。

1、从文本中找规律,从优秀的范文中学招式。

课文中有许多详略得当的例子,七年级教材中的《第一次真好》、《走一步,再走一步》、《木兰诗》、《最后一课》等都是详略得当的典型。在分析这些典型课例时,可以引导学生一起体会文章是如何剪裁材料的,为什么要这样剪裁?在指导写作时回顾它们的妙处,让学生实实在在明白其中的规律。

再者,就是利用学生的优秀范文作为学习的例子,让同学们赏析、点评。这些来自身边同学的范文,更具有亲近感、真实感,也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超越的欲望。能起到不错的指导效果。

2、拟写作文提纲,确定写作的中心和主次。

学生写作文通常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写作前没有明确的思路,想到什么写什么,其结果就是作文中常常出现层次混乱 、详略失当的现象。鉴于此,可以指导学生从七年级起就拟写作文提纲。

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选择最佳的写作角度,下一步还需要通过草拟提纲,指导他们围绕中心选择几个能比较充分地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具体的事件、细节,然后根据材料的主次来安排层次,并在大层次下拟编小层次: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实践表明,好的提纲,能使学生的写作思路清晰而有条不紊,从而使学生比较正确地解决“怎样写”的关键问题。

三、细腻描写渲染烘托

八年级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其问题主要是平铺直叙,使文章显得单调,缺乏“动情点”和感染力。

为了让描写生动形象,许多老师都会对学生进行描写方法的指导,但往往都会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在指导学生进行描写的片段训练时,学生都写得不错,效果明显,但一旦进行全篇习作的训练时,学生就把所教的方法都忘了,并不懂得实际的应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的修改,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径。方法包括:先由老师读范文、老师评点,然后同一作文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评改,指出对方需要修改的错处,然后学生再各自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1、刻画人物细节,为文章添神韵。

学生在长期的互评、修改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物细节描写的注意点:细节要有深刻意义,庸俗无意义的不能写;必须典型真实,有广泛的代表性;语言要精炼,要抓住最传神的点去描写,细节描写不等于啰嗦。从而也渐渐懂得用特写镜头细致而凝炼,准确而生动地展示人物的外貌、动作、情态、心理和语言等细小情节,使人物性格鲜明,使内容具体真实,情节富有感染力,让文章倍添神韵。

2、点缀景物描写,为文章添情韵。

长期坚持指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的修改,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作文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他们有时用景物描写开篇,真实而生动的景物描写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很快融入文章情境;如《感动》一文的开头写道:“清晨,缕缕和煦的阳光穿梭于绿叶间,流淌在湖面上,把天地间一切空虚盈满,一切黑暗拂去,不知不觉间,便温暖了我的心。”有时在文中借景抒情,通过对景物有意识的点染摹写,渲染或铺垫主人公的心情或者思想,婉转含蓄且余味隽永,情感深沉,如一位学生在《柳》一文中写道:“雨渐渐停了,风儿也去无踪了,薄雾也消散了。柳像是刚刚梳洗了一番,清新而亮丽,鲜妍明媚得如同豆蔻少女朝气蓬勃的脸庞。水滴还停留在叶尖,然后欢快地滴入池中。那相互缠绵的柳叶娟然如拭,乖巧地垂在水面上,好像在自怜自爱,低垂眼眸对着镜子孤芳自赏。”有的甚至以景为线,用景物描写来表示时间的流逝, 将不同阶段的事件剪裁组合,浑然天成。

四、议论抒情提升立意

随着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思维水平、表达能力的发展,以及作文训练的不断深入和学生写作能力的渐进提升,要求九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写出一些有一定的思想、有一定的深度的文章。然而,客观事实却恰恰相反,九年级学生的记叙文写作,主要问题却是立意平淡,思想缺乏深度和高度。

然而,要想议论抒情深刻、有深度和高度,还得要依靠“文外功”。陆游有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学诗是这样,学写文章也是这样。知识积累是“文外功”最根本的一个因素,也是学生提升作文立意的源头活水。而知识积累主要靠读书。

1、经典阅读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立意能力。

九年级的学生,应该引导他们由读故事性、虚构性作品转而读反映社会、人生的写实性作品,如《林清玄散文集》、《刘墉精品书坊——花季卷》等作品;由消遣性、娱乐性作品转而读知识性、哲理性的作品,如于丹的《感悟》、《于丹趣品人生》、《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周国平人文演讲录》等作品;由一般性作品转而读经典名著。

经典阅读能滋养学生的思想、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精神财富能帮助学生在习作立意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达到另立一面的效果。面对《咀嚼___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有学生写的是《咀嚼快乐的思想》,这一立意来源于林清玄的作品。文章利用日常生活小事——母亲送我上学时一路遭遇红灯,而我和母亲则持不同的心态去看待这一遭遇,从而悟出人应该用快乐的思想主宰自己的生活。这样的立意,使文章有深度,思想深刻有哲理,在初中学生中是比较难得的。

2、针对性阅读积累快速深化学生习作立意。

除了推荐读物之外,我还常常要求学生做一些针对性的阅读积累。即在进行写作训练之前,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查找与文题有关的资料,资料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是美文佳句等,并把资料摘录到读书笔记本中。写作时,指导学生可以把摘录的句子适当地用到文中进行议论抒情,特别是用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处。

这样的开头或结尾往往能立竿见影地使立意达到深入一层的效果。一位学生在《咀嚼幸福的味道》一文的结尾写道:“生活本就不是一场悲剧,它亦喜亦悲,就如同黑加仑子一样,即使是再酸涩的果实,也有属于自身的糖分,就如同我们的生活一般,再苦的日子,我们也能从中咀嚼出许多美好,当我们细嚼慢咽后,便能惊喜地说道:‘这就是幸福的味道’!”

叶圣陶说:“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能塾之功弥深。”对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方法的指导,需要长时间的连续性的、渐进性的、针对性的指导。以上所述就是从构思、选材、细节描写和立意四个方面对学生习作进行阶段性的、循序渐进的指导,引领学生逐渐领悟写作规律,并在实际的习作训练中不断改进,从而不断升格自己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 马苏云,浅议语文作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3

[2] 刘胜利,作文本不难,师者善导之,[J],华章,2010.13

[3] 王标,初中语文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6年

[4]《创造性思维在作文训练中的运用》(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06年。

[5] 张国生,作文需要文外功,[J],语文教学通讯,2007.7-8B

如何写记叙文 篇5

关键词:聋生;高考记叙文;情感;材料

聋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参加高考也能写出好的文章,尤其能写出好的记叙文,因为记叙文重在以情动人,而他们有着敏感的情感世界。但是,有着敏感的内心只是具备了前提,还需要引导和训练。那么,如何让聋生写出感动人心的高考记叙文呢?我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感情真

每个人都经历过成长的喜悦和烦恼,都遇到过感受深切的人和事,都有过成功的欢喜和失败的痛苦,特别是那些身患残疾的聋生,更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遭遇和感受,这些真切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经历和感受就是记叙文写作的源泉。我笔写我心,让内心澎湃着感情的波涛,让笔端流淌着情感的清流,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动人,才能让读者看到绚丽的生活,体会到缤纷的情感,而那些矫揉造作、无病的文章,不仅不能动人,反而令人生厌。

二、材料真

写记叙文,就应写真实的生活,以反映生活的本质。要认真观察平常生活中平常的人、平常的事,认真体会现实生活中的亲情、友情、人之常情。“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特别是聋生,上帝既然给他们关上了一扇窗户,必然为他们打开另外一扇窗户,他们总是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和渠道来观察与体验生活。如果我们多观察、多体验、多积累,不信我们的笔下写不出真实的材料,不信聋生的笔下永远是平静的大海。当然,强调材料的“真实”,并不是说不能虚构,聋生不必拘泥于“真人真事”,完全可以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去调动自己的想象进行合理虚构、艺术加工,我们反对的只是胡编乱造和虚假离奇。

三、做人真

也许有 我认为这不是根本,问题的根本是他压根没有认真体验生活、体味人生。一个人失去了听力,但是并没有失去感情。失去听力是不幸的,但是还有比失去听力更不幸的,所以聋生应有恻隐之心,富有恻隐之心,就会同情弱小;应有羞恶之心,不断反思,刻苦励行,日臻完美;应有是非之心,对善人善行由衷赞叹,对丑恶行为愤慨鞭挞;应有辞让之心,善于与人相容,尊老爱幼,扶危济困。有此“四心”,就是一个“真正的人”。用此“四心”来观察世界,这世界必然染上你的感彩。

四、有真思

人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人与万物的区别就在于会思考,人因渺小而囊括于宇宙,又因思考而囊括世界。做人贵在思考,只有思考才能有所感悟、有所发现。即便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件很不经意的小事,只要我们用思想去关注,就必能产生智慧的火花。“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面对滔滔东去的河水,孔子感慨生命的短暂和珍贵。“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壕梁之上,庄子和惠子面对桥下优哉游弋的小鱼发出千古智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