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勤劳的编辑帮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马的成语故事(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马勃牛溲:
马勃,菌类;牛溲,车前草。意思是比喻至贱之物
马不停蹄: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马尘不及:
比喻趕不上,跟不上
马齿徒增:
《穀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后因以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马到成功:
意思是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马耳东风:
意思是东风吹过马耳。比喻充耳不闻、无动于衷或互不相干。语出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之二: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马腹逃鞭: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以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马革裹尸:
亦作马革裹尸。意思是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谓英勇作战,死于战场。于战场
马工枚速:
谓汉司马相如、枚皋二人为文,一工一速
马角乌头:
《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於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后因以马角乌头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马鹿易形:
变易马鹿的形象。语本《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后以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马毛蝟磔:
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后因以马毛蝟磔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马牛襟裾:
意思是穿衣服的马牛。讥人不明道理、不识礼仪。
扩展阅读:关于马的祝福语
1、一马当先幸福绕,关于马的祝福语。快马加鞭上大道,致富路上吉祥照。爱情花开快乐保,无风无浪笑声高。家庭和睦无争吵,如意美满到明朝。祝马年快乐如意!
2、灵蛇走了,神马到,好运快马加鞭,健康一马当先。财富倚马可待,事业马到成功。出行驷马高车,生活天马行空!嘿嘿。
3、最意外奖:一直想说三个字,可你知道它的分量,我怕一说出来我们就连朋友都没得做了。可我控制不住感情,鼓起勇气对你说———起床吧!
4、送走旧年的时候,也送走一年的阴郁,迎来新春的时候,也迎来新的希望。给您拜年啦!
5、马年运程零时的钟声响彻天涯,新年的列车准时出发,它驮去一个难忘的岁月,迎来了又一度火红的年华。祝新年快乐!
6、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征程承载新的梦想。年,正是我们扬鞭跃马、谱写华章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满怀信心,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一定能马到功马!
7、好儿郎意志强,背井离乡去打拼;不怕日晒和雨淋,不怕风吹寒冬冷;只为做人要尊严,不受人欺负,不做牛和羊;怀揣理想的好儿郎,春节到了要回家;祝你荣归回故里,快乐团圆享幸福。
8、人生如同旅程,走走停停,才能更好地欣赏美景。生活如同朝夕,有升有落,才能更好地品味幸福。春节快到了,休息歇歇,团团圆圆,快乐马年吧!
9、茶马古道不复返,马玲响起在耳边。马蹄声声不滞前,快马加鞭建家园,祝你马年财运旺,工资奖金翻倍涨。愿你事业大发展,外汇美元兜装满。愿马年梦想成真!
10、炮竹声声马年到,万家灯火欢声高。全家举杯齐庆祝,团圆宴餐老辈笑,幸福美满吉祥耀,安康如意鸿运照。生活富裕别墅住,工资奖金分红高。祝马年康泰!
11、最可怕奖:都说流星有求必应,我愿意在星空下等待,等到马年终于有颗流星被我感动,为我划破夜空的寂静,然后载着我的祝福落在你熟睡的枕边———砸死你!
12、一马当先送祝福,万马奔腾小康路。快马加鞭事业创,马不停蹄奔前途,青梅竹马爱情路,天马行空风浪突。人强马壮吉祥安,马年幸福家和睦。祝健康快乐!
13、元旦到,蛇隐马年来,愿我的思念你能体会到,我的祝福一马当先奔向你,恭祝元旦快乐,扬鞭跃马迎马年,马到功成当属你!
关键词:希腊罗马神话;词源文化;词汇
语言学家Bright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部分,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而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词汇,依存于文化并受之影响。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看,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往往体现得最直接和突出,涉及面也最广。这是因为词汇除具有概念意义外,还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意义。因此,词汇教学离不开文化渗透,也只有在对文化探讨的背景中才能将词意理解地更准确、透彻。深刻把握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才能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希腊罗马神话作为欧洲文化源头之一,一直以来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眼球。从语言研究的角度来看,当代的很多英语文化负载词汇,尽管表面上看不出与希腊罗马神话的关系,仍然能够在希腊罗马神话中追溯到他们的根源。在学习过程中,英语学习者常会碰到源于希腊罗马神话的词语及成语。如果缺乏了解希腊罗马神话的背景文化,就很难透彻地理解这些语言形式中蕴含的概念意义和文化内涵意义,很难达到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目的。因此英语学习者掌握和了解更多的源于希腊罗马神话的词语及成语,有助于学习者掌握正确的词汇记忆策略从而达到融会贯通,提高词汇产出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词源学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词源学(etymology)源于希腊词etumologia,etymons意为“词的真意”,logy意为“科学”。etymology意思是就是“引出词的真实情况”。每个单词都有自身的诞生和成长的历史。英语词源就是研究每个单词的诞生和成长的历史。现代英语词汇中的外来语高达70%。因此,英语词汇又被称为“世界性词汇”,这些词汇都有其特定的来源,大部分是为了填补词汇的空缺或增强词汇的表现力而借来的词,带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单从字面上是难以完全领会的。例如单词laconic意为“简洁的”,而Lacons则是一部落民族的名称。深入了解相关历史后发现,Laconic民族常以话语简洁著称。因此,对于那些来自神话的故事,历史典故中的词语,要透切理解它,正确运用它,需要弄清典故。可以说不了解词汇的历史,也就无法准确理解与记忆。英语中的外来语多来自拉丁语、法语、希腊语等多种其它语言。有的源出文学名著、圣经故事,有的源出神话传说、,还有的来源于历史事件、名人轶事、体育娱乐、动物习性等。 在讲授与这些典故有关的英语词汇时,如果能解释其来源或文化内涵,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良好的识记和运用的效果。
二、希腊罗马神话与英语词源学
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希腊文化中的希腊神话(Greek Mythology)在西方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西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有人说,不懂得希腊和罗马神话故事,就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欣赏和了解欧美文艺的机缘。希腊罗马神影响非常广泛。不但对欧洲文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欧洲语言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希腊罗马神话这种文化渗透不可避免的反映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元素和语言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是最能充分反映这种文化渗透的。表现在词汇方面就是英语吸收了部分词汇并将之沿用,而这些词又或是可分解词或是可溯源词。这些词源包含的信息不仅可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每个词的词义,增添记忆单词的乐趣,还能特别记录、描述英语与古希腊文化的差异和交流,具有很高的历史性和趣味性。很多源于希腊罗马神话的词语,它们已进入英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英美人神话思维的一部分。
据统计,英语中与希腊罗马神话有关的词汇大约有1,000个。基于这些词汇,希腊罗马神话为英语词汇贡献了许多词根、词缀。例如:英语单词中常用的前缀“pre”和“epi”就是源自“Prometheus”和“Epimetheus”,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十分聪明,又有预言能力,号称“先知先觉者”,而他的弟弟埃庇米修斯(Epimetheus)却很糊涂,有个外号是“后知后觉者”,他的脑子比正常人要慢半拍。因而“prologue”的意思是“序幕,序言,开场白”,-logeue是“说话”的意思,pre+logeue就是“说在前面的话”,也就是“序幕,序言,开场白”的意思了。“epilogue”就是“说在后面的话”,就是我们常说的“后记”。
三、词源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策略,开拓思维方式
好的学习方法会使事半功倍,词汇学习也不例外。许多学生虽然记不住课本中的英文单词,但能轻松记下Backstreet Boys 演唱的长段英文歌词,影片《Titanic》中的精彩读白,以及电视上一晃而过的英文广告。 因此在课堂上采用向学生介绍英语词汇的历史和来源这种词汇教学方法非常有助于学生改变词汇学习策略,开拓他们的思维方式。英语的每个词的诞生与演变和其他文字一样有着独特的故事。“词语本身或有关词语的故事,往往充满浪漫和冒险,会把我们带入神话与历史的境界,也会将我们引进伟大人物或伟大事件出现的遗址。”把英语词汇中某些看似生涩的习语、谚语放在美妙的神话当中,追溯它们的来源及其发展衍变过程,使学生加深记忆。从词源、典故的视角了解单词的来历及成因,既能扩大学生视野,增大词汇量,又能活跃气氛,引发学习兴趣。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思维和视野。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学生词汇产出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只注重单词的发音、拼法、词性、意义。学生能真正掌握的词汇远远少于教学大纲基本要求中所规定的单词数量。在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词汇教学仍然更多地停留在拼写、读音、词形变化、词汇语法以及字面意义讲解等层次上;教学中对词汇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们缺乏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习惯记忆词汇的概念意义,忽视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对词汇意义理解不完全,从而造成词汇理解及使用上的偏差。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引入词源介绍,不仅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学生理解词汇的深层含义,掌握词汇的用法,进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有很大帮助。英语词汇通过直接使用神名、派生或取神话故事的喻意等方式形成了许多英语的基本词汇。这些基本词汇通过词缀法予以变形就能覆盖更多的英语词汇量。词源教学中的词根、词缀学习有助于学生记忆单词,扩大词汇量。学生利用构词法与词源知识,能够生动地记住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
(三)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著名语言学家拉多(Lado)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文化起着传承作用,而文化则体现着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在实践中由于学生对外语词的文化伴随意义不甚了解而产生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例子也不少。古代希腊罗马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对整个西方文明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仅为西方文艺作品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题材来源,而且也丰富了西方各语言,另一方面,神话中的诸神、人物和事件很多己泛化成单词留在了语言的词汇中,成为后人写作或交际中常常引用的词语。“希腊神话作为希腊文化的最大成就,对现代英语文化中的文学、语言、价值观、宗教、艺术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要进行跨文化交际,就应了解希腊神话”[6]因此,研究希腊罗马神话,对我们研究和探讨包括英美在内的西方文化的特性和进行跨文化的交际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在学习英语词汇的同时,也要学习相关的文化,而学习文化更要从词汇入手。在课堂上教师把英语词汇学习与文化学习结合起来,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词源介绍,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英国语言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了解英美文化历史,加深了对不同国家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使用英语的能力,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和文化交流,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Bright William.Variation and Change in Language[M].Stand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2]Funk,Wilfred.Word Origin And Their Romantic Stories[M].New York:Grosset &Dunlap,1950.
[3]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李楠。希腊罗马神话18讲——英语词语历史故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
忽然,群里传来了消息,是董建岭老师,说可以找马红芳老师探讨。第二天早晨,就看到了马老师接收电子稿的消息。我去上课,处理班级事务。下午的时候来了一个电话,北京的座机,立马接了电话,传来的是非常好听的声音,对方是马红芳老师。我无比兴奋激动,作为山东临沂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学老师,马老师竟然打了电话过来,详细告诉我教案的修改环节。之前我设计的教案,内容量很大:从猜谜语、猜成语导入,接下来是识字环节,让学生从诸多意思中选择合适的意思,设计了“亡”“牢”的义项选择,然后总结,让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选择不同的意思。接下来又是生字的识记。在第三个大环节中,设计了先读故事再评价的环节。评价之前,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出关键词语、句子,说体会和感觉,从《亡羊补牢》到《南辕北辙》,评价完接着总结,从关键词句中揣摩人物心理、动作、神态语气等。接下来是知事明理,得出什么道理。紧接着进行学法总结:扫除知识障碍,读文知事,知事明理。最后是以文带文,读《狐假虎威》。
当我把这些环节都一股脑儿打出来的时候,自己也觉得真是够哕唆的,量这么大,一堂课下来,不知道学生能学会什么。
现在的课堂,我们倡导“三讲三不讲”: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老师讲什么呢?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老师轻松的,也是最有效果的。
现在我们提倡学生大量阅读,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是会用,是能指导人生。如果你会灵活运用知识了,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还会害怕平时的那些考试吗?
马老师建议,我把课堂删减得简洁些一一前面的生字词环节,就直接考查学生对“亡”“牢”的理解,以后遇到什么语境,就讲什么意思,一开始就不要呈现那么多。接下来的读书环节:本篇课文是寓言小故事,不存在什么感情朗诵问题,趣味和道理最主要,所以不用让孩子死板地读、背,要演,让孩子尽情地演这个故事,可以不用看着课本,用白己的语言。评价环节,让孩子演完了就直接评价。可以用成语评价成语,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比较高。
马老师问我,你知道这两个寓言故事出自哪里吗?我当时愣了一下,大约知道出自以前的故事书。马老师说出自《战国策》。《战国策》里面有很多的游说家,他们都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劝说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所以讲故事成为他们游说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要在掌握故事所寓道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劝说别人。
我恍然大悟。我白认为比较喜欢古典文学,可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就离古典文学很远了,每天沉浸在α、o、e的世界里,沉浸在小孩幼稚简单的世界里。可是,如果你没有大山的角度,你俯瞰不了天下;如果你没有海洋一样的深度,怎能容纳下千奇百怪的生命?所以,阅读,广泛阅读,才能让你站在一个不同于常人的高度上,才有可能设计出不一样的教学设计。同时,老师在解析教材的时候,要做到知人论世,哪怕是文章的出处、作者的风格、文章里面涉及的文化等等,都要老师去认真研究。高屋建瓴了,才能俯瞰脚下的土地,感受大地的情怀。
根据马老师的建议,我当天晚上就修改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简洁、实用,以孩子喜欢为目标,调动孩子读书的兴趣。首先是字词环节,简单释题,然后学习生字词。接下来演故事,最后讲故事,推荐阅读。
我试讲了一节课,没有用自己的班级,因为和学生不熟悉,前半节课孩子听得很认真,配合得很好,最后一个环节――演、讲,孩子过于兴奋,滔滔不绝,有的站着讲,有的在台下聊天。由于生字环节用时过多,后面孩子讲故事的环节时间少。不过还是有几个孩子讲出了自己的故事,即使语言不那么精彩,声音不那么抑扬顿挫,但发言的精神已经很可嘉了。
关键词: 《完美的旅行》 结构主义 角色分析 叙事模式 二元对立
蒋韵是一个较少被人关注的作家,无论是评论界还是新闻媒体都对她发言甚少。较少的关注并不是说明她的成就不高,事实上是与蒋韵的写作远离潮流,是一种边缘化的写作有密切的关系。她不属于任何一个流派,是一个无法被确切归类的作家。她以低调和特立独行的个性成为当代文坛上一个独特的存在。正如一些批评家所说的那样:“和一些作家相反,蒋韵的成就远在她的声名之上。”①
在蒋韵的众多作品中,小说《完美的旅行》虽然不能称为是最出色的,但字里行间却体现出“一种平静下的力量”。②这篇小说是富有理想主义的杰出作品。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类深处最真实的情感、怜悯的心和牺牲精神,使小说意蕴深远,宛如一段情意缠绵的乐章。
近几年对蒋韵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主题、人物形象、女性意识等几个方面。本文尝试从结构主义这一新的视角出发,对小说《完美的旅行》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完美的旅行》的角色模式分析
中篇小说《完美的旅行》以作者惯有的不张扬的风格,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美丽而悲惨的故事。小说的情节模式主要分为:家乡、城市、相遇、旅行、自杀几个部分。而相遇和旅行这两部分花的笔墨最多。在这篇作品中,作者为我们虚构了一个关于旅行的故事。一个从森林来到城市的男孩,“在他的皮肤中总是隐隐透出膻气和青草的气味”,他对城市有一种“隔膜的感觉”,③无意中他遇到了女医生陈忆珠,她“喜欢宽袍大袖的飘逸之气,有一种难得的清情和浪漫”。④他们自身健康、光明、洁净,具有仙女和天使的气质,但只要与外界发生接触,他们都会产生异常的反感,无论如何与这个世界都有一种天然的隔离,对不上接口。于是这就注定了两个人的相遇,也因此他们结伴开始了一种逃避性质的旅行。如果我们不读这篇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就很可能以为作者是在为我们描写一种真正意义上旅行,而事实上他们只不过是在想象中行走全世界。
围绕这一故事,运用格雷马斯在《结构语义学》中提出的六个行动位的模式分析文本,⑤这六个行动位被划分为三种互相对立的成分,他们分别是:主体和客体、发者和受者、对手和帮手。角色两两之间构成二元对立关系,其基本关系为:发者引发主体的行动,主体的行动指向一定的客体。在此过程中通常受到对手的阻挠,通过助者的帮助,主体最终克服困难,获得客体。这些角色形成了一个结构性的固定模式,并揭示了各种现象间的关系及各种角色在叙事结构关系中的功能。
主体:刘刚
客体:自由、完美的旅行
助者:陈忆珠
对手:李淑、张桂香
在叙事角色中,主角刘刚是中心人物。刘刚是一个从小在“旷世寂寞的天空”⑥之下成长的孩子,对世界有一种天生的隔膜和错觉。他被父母带到了城市,这是他一个漫长旅行的开始,抛弃了他所爱的家乡的旅行。他不喜欢这个冰冷的城市,不习惯这里的一切,不习惯这嘈杂、拥挤和肮脏,这里丝毫不给人温暖和柔和的感觉。因此他出走去寻找他那美好的家乡,开始他完美的旅行。在整个故事的进行中,陈忆珠都起到帮助刘刚的作用。两人在火车站相遇了,就像是灰姑娘遇到了仙女,刘刚遇到了他的“仙女”。陈忆珠用想象的旅行帮助这个迷途的孩子,她是助者。而刘刚的亲生母亲李淑和“向阳院”的院长张桂香是阻挠刘刚重新获取自由的力量,是为对手。正是角色之间交错的关系,推动故事顺利的发展,主体在助者的帮助下,克服对手的阻挠,并最终获得自由的状态。
格雷马斯把上边角色的行动模态划分为四个,即产生欲望、具备能力、实现目标和得到赏罚,从而建立了叙事语法。⑦这四个阶段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具有逻辑关系的,其中实现目标是它们的核心。下面按照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加以分析,先将全文分为五个部分,每部分的大意如下。
第一部分:刘刚被父母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离开了清新、温暖的家乡,他不习惯这个冰冷城市里一切,决定出走回到他梦中的家乡。
第二部分:很多事情都是在车站发生的,在这里他遇到了具有仙女气质的陈忆珠。
第三部分:在这个超越母子的纯洁交往中,两人结伴开始了这个具有逃避性质的旅行,在这里他似乎找到了暗淡冷漠的城市中唯一亲切明亮的角落。
第四部分:刘刚亲生母亲李淑和“向阳院”院长张桂香的出现,打破了这完美的旅行,刘刚、陈忆珠两人纯洁、高尚的友谊则成了众人眼中污秽的“畸恋”。
第五部分:陈忆珠用自杀的方式保全了尊严的美丽,而刘刚再次出走,从这个冰冷的城市中消隐了。
在格雷马斯表层结构的四个阶段当中,核心部分“实现目标”对应的是故事的第三部分。刘刚和陈忆珠的相遇,俩人结伴在非地理和非空间意义上的旅行,使刘刚找到了城市里唯一温暖、明亮的角落。这构成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变换,实现的目标则是对美好生活的拥有。相对于父母家里的痛苦生活来说,陈忆珠的生活环境清新、阳光似的明亮则是一种幸福。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一个施动者,这里的施动者也是刘刚自己。但是只有施动者还不够,还要又一个实现目标的推动者,也就是什么使主人公产生了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的想法。这样,故事就需要一个“产生欲望”阶段。在《完美的旅行》中“产生欲望”阶段对应了故事的第一部分,正是在父母家里所受到的冷遇,使孩子萌生了想要摆脱这个冰冷世界的想法。母亲没有对孩子有过真正的关爱,面对孩子的隔膜感,她只会粗暴地把孩子轰进澡堂,试图洗去孩子身上的“异味”,而恰好孩子与陈忆珠相遇,有了改变处境的机会。为了目标的实现,主人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这种能力往往来自于外界的帮助,即所谓的辅助者,作品中陈忆珠的出现正好符合这一要求。陈忆珠备齐了进行想象旅行的地图,使孩子能够实现他远离城市的愿望。目标的实现并不是故事的结束,在这之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折。这在故事的第四部分,刘刚亲生母亲李淑和“向阳院”院长张桂香的出现,打破了这场完美的旅行,丑恶的人们把他们逼向绝境,轻而易举地摧毁了这两个孤独的人。
由此可见,通过格雷马斯的归纳和提炼,叙事作品的故事就如语言中具有普遍语法结构的句子一样,成为可以进行语义分析的对象。
二、《完美的旅行》的叙事模式分析
以结构主义为基础的结构主义叙事学把作品看作是一个独立于外界的完整自足的体系,研究其深层的结构及模式。在结构主义学者看来,同类型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无论是从共时还是历时的角度看,其内在的结构是不变的,而变化的只是人物、环境或故事情节等因素。普洛普就用结构语言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按人物和主题对故事进行分类的方法。在他看来,句子主语与“故事”中的人物、谓语和“故事”中的行为是可以类比的,“故事”的基本单位不是人物而是人物在“故事”中的“行为功能”。受普洛普对民间故事形态的研究启发,格雷马斯认为文学叙述与语言学的句子一样,可以加以语法分析,一个叙事文本可以看成是一个被扩展了的句子。虽然叙事作品千差万别,但就结构而言,它们有着共同性。
在叙事性作品中最常见的叙事结构是:故事中一个平衡向另一个平衡的过渡,于是构成一个最小的完整情节,典型的故事总是以四平八稳的局势开始,接着是某一种力量打破了平衡,由此产生不平衡的局面;另一种力量进行反作用,又恢复了平衡,第二种平衡与第一种相似,但不等同。⑧通过这个叙事结构,我们可以明白,看似千变万化的故事内容,其形成规则却是有限的。
按照上面格雷马斯的叙事结构,可以大致得出以下几个叙事程式。
1.刘刚在家乡平静快乐地生活。(平衡状态)
2.一个陌生男人的出现打破了刘刚的生活,把刘刚接到了陌生且冰冷的城市。(打破平衡)
3.刘刚与陈忆珠火车站的相遇形成一种反作用,两个人超越母子的纯洁友谊使刘刚又找到了在家乡中才有的柔和、清新的生活。(恢复平衡)
4.刘刚亲生母亲李淑和“向阳院”院长张桂香的出现,打破了这场完美的旅行,同时也摧毁了孩子美好的希望。(打破平衡)
5.陈忆珠为了尊严美好地死去,孩子刘刚失望地再次出走,使这个“向阳小院”和这座城市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恢复平衡)
在上面的叙事程式之间,时序和因果上是连接的,而在内在的逻辑上则有一种转化关系。故事开始的时候刘刚拥有平静的生活,可是外来者进入将原来的平衡打破,至此故事还没有达到高潮。刘刚与陈忆珠火车站的相遇似乎使这种不平衡状态得到缓解,但故事并没有俨然而止。最后,在一群丑恶的人的逼迫下,陈忆珠为了尊严美好地死去,孩子刘刚失望的再次出走,故事到这里达到了感情上的最高高度。他们的离去使生活又恢复到以前的平静,新的平衡建立。然而最后的平衡与第一种相似,但不等同。
三、《完美的旅行》的“符号矩阵”分析
格雷马斯在他的文学符号学理论中最著名的是“符号矩阵”,⑨它源于对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中命题与反命题的诠释。格雷马斯认为:“结构主义语言学意义只有通过二项对立才能存在。”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扩充,提出了解释文学作品的矩阵模式,即设立一项A,它的对立一方是反A,在此之外还有与A矛盾但并不一定对立的非A,又有反A的矛盾方即非反A,通过不是对立就是否定的行动素来说明叙述的普遍模式和叙述的语法本质。也就是说,文学故事起于A于反A之间的独立,但在故事进程中又引入了新的因素,从而又有了非A和非反A,当这些方面因素都得以开展,故事也就完成。
符号矩阵基本模式如图:
在小说《完美的旅行》中,首先来界定一下符号结构中的四项行动素。首先是刘刚,一个具有“食草动物的气息”的孩子,与城市的生活格格不入,和他的亲生母亲李淑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这个女人没有给孩子真正的关爱,两个人之间具有很深的隔膜感。而陈忆珠的出现,使孩子看到了希望,孩子找到了城市中仅存的那么一点亲切明亮的角落,两人共有的精神特质——“善良的食草动物的气息”,⑩使两个人不可避免地建立起纯洁的友谊。然而两人的纯洁交往却引起了亲生母亲李淑德强烈嫉妒,她不仅不感谢这个陌生的女人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的转变,反而感到自己作为母亲而对孩子应有的“占有权”和“支配权”受到威胁。他们的友谊在众人眼里是污秽的“畸恋”,这不仅激怒了李淑,更引起了“向阳院”院长张桂香的“关注”。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了两大阵营的尖锐矛盾。于是我们可以将故事中的要素组成下面一个矩阵图。
从上面的矩阵图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多组二元对立关系,它们对于理解文本的多层次的深层含义具有重要的作用。文中的二元对立关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物设置上的两大阵营
在文本中存在着两组人物的对立,刘刚——李淑、陈忆珠——张桂香。刘刚、陈忆珠代表了一种自然的、浪漫的、与现代城市生活格格不入的古典情怀,是这个城市中的“异类”;他们不同于凡俗,不同于身边的大多数,必然会被社会强势群体的力量所淹没。李淑、陈忆珠正是现代文明生活中愚昧、冷漠的集中代表。伴随着科技的发达、文明的进步,城市中的人们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属于自然和精神上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自然的、与生命本原有关的东西将理所当然地难以存在。从这两组人物的对立中,我们体味到了作者对人类现代文明的明显质疑。在小说的结尾,我们看到T城本来有一个机会,可以使自己变得柔软、洁白,但T城却不知道珍惜。陈忆珠的死去、刘刚的出走使T城失去了最后的机会,这暗示了人类文明中美好、自由的失去。
2.主体意蕴的对立
我们在阅读蒋韵的《完美的旅行》中很容易发现完美的旅行和不完美的生活这组二元对立关系。刘刚与陈忆珠的美丽邂逅是这个故事的核心,当出走的刘刚被陈忆珠牵着手走在他所熟悉的田野中时,这个原本属于自然的孩子,在被陌生和冰冷的城市禁锢中变得身心僵硬后,终于又回到自然地怀抱,这个孩子在木盆里完成了来到城市后第一次快乐而放松的沐浴,他们在虚构的世界里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旅行,他们在想象中行走全世界。然而这段无血缘关系的母子之间的纯洁交往,却被现实中丑陋的力量所扭曲,陈忆珠只是在虚幻中带着刘刚作一种出逃,最后却付出了死亡的代价,完美的精神之旅,却以残酷之旅而告终。这种强烈的对比,使我们读后感慨万千。
四、结语
叙事作品是一个结构的系统,通过发现作品的深层结构,可以得出其中的深意。本文正是运用结构主义方法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小说《完美的旅行》的叙事模式及结构的分析,对文本有了一个全新深入的认识。
注释:
①蒋韵。心爱的树—李建军评论[M].北岳文艺出版社,2011.
②张溪潺。从《完美的旅行》中解读蒋韵[J].时代文学,2008(2).
③④⑥⑩蒋韵。心爱的树—麦地丛书[M].北岳文艺出版社,2011:117.
⑤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M].吴泓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125-145.
⑦⑧⑨邱云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56.
参考文献:
[1]格雷马斯。符号学与社会科学[M].徐伟民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2]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邱云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蒋韵。行走的年代[M].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12.
[6]戴红稳。蒋韵小说女性悲情书写及其文学意义[J].小说评论,2008(4).
[7]郭海玉、史玉丰。蒋韵小说近三十年研究综述[J].天中学刊,2009(1).
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被汉军包围。项羽的人马少,粮食也没了。夜里从汉营里传来楚歌声,项羽伤心地唱道:“力气拔山盖世,可是时机不利,乌骓马不肯跑。马儿不肯跑,我们该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们该怎么办?” 半夜项羽突围,逃到东城时,只剩下二十八个士兵,但是追兵却有几千。 项羽说:“我起兵八年,打过七十多场仗,从来没有输过。今天这是老天要亡我!” 逃到乌江,乌江的亭长有只船,可渡一人一马,可是项羽说:“当初八千子弟随我渡江,今天只有我一个人回去。又有什么脸面见江东父老!” 最后项羽刎颈乌江边。
五代诗人汪遵写道:“在兵败、弓折、威风扫地后,项羽单枪匹马杀出重围,江东已经可以看见了,可是却不能回去,英雄虽然不在了,可是他羞愧的面容忧在。”
“单枪匹马”比喻一个人行动,没有别人帮助。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3-O007-04
在孔子思想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常会引用一个源自《论语・乡党》的经典故事,以阐明孔子“仁”的思想。这个故事的原文是:“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在马棚起火的情况下,孔子关心的是人,而非马;由此可见,孔子不仅主张“仁者爱人”,更是身体力行。这是教师教学的逻辑。但是,在今天,“问人不问马”是一个比较寻常的行为;如果哪个当权者在灾难发生时,敢于“问马不问人”,恐怕会受到不少的非议。在这种情形下,今天的学生真的能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出孔子的“仁”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就要从孔府马厩中的人与马说起。
一、孔府马厩中的“人”
这个故事发生在孔子仕鲁期间,当时孔子50多岁,职位应该是大司寇。
《宋书・志第八・礼志五》载:“《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逸礼》与古文《尚书》同发现于孔子住宅壁中,其真伪历来就有争议。故此,天子驾六还是驾四,在古代长期争论不休。不过,自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广场地下“六马驾一车”考古遗存发现以来,“天子驾六”便不证自明。这就意味着《逸礼》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那么,孔子该驾几匹马呢?孔子时任鲁国大司寇,其爵位有卿与大夫这两种不同的说法。按照清宦懋庸的说法,孔子的爵位为上大夫,按当时的待遇,他家的马棚,该有5辆车,20匹马。即使按照“驾三”的算法,孔子家的马棚也有15匹马。15-20匹马,需要多少人来养牧呢?
《周礼・夏官司马》记载:“凡颁良马而养。乘之,乘马一师,四圉;三乘为皂,皂一趣马。”也就是说,4匹良马需要5个人(4个圉人和1个圉师)驯养;12匹良马需要16个人(12个圉人、3个圉师和1个趣马)驯养。又载:“驽马三良马之数,丽马一圉,八丽一师。”即,16匹驽马需要9个人(8个圉人和1个圉师)驯养。以上均是针对王室之马而言。孔子身为诸侯国的大司寇,其家中之马当然无需这样精心照料。我们放宽些,假使1个圉人能照顾3匹马,孔子马棚中有15―20匹马,起码也得5-7个养马人。
这几个养马人,其身份地位如何呢?
《左传・昭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皂和圉人都是养马的奴隶。皂为马厩而有员额者,因其衣皂色得名。圉人则身处社会最底层,因为在春秋时期的人们看来,皂是第五等级,圉人则在十等之外。无独有偶,《国语・晋语四》亦云:“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皂隶和官宰作为家务奴仆,排在庶人和工商之下,居于社会最底层。由此推知,孔子家的养马人,其社会地位应该不高。
二、孔府马厩中的“马”
前文已言,孔府马厩中可能有十余匹马。这些马,对于春秋时期的人,尤其是对于孔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1.作为“生命之物”的马
马,当然首先是活生生的一条命。在一些人看来,孔子作为圣人,理应仁爱万物,怎么能不问马呢?比如,韩愈就认为:“圣人岂仁于人,不仁于马。”当代学者马志林也认为,《论语・述而》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既然“孔子爱鱼而留有余地,爱鸟而不出其不意,更何况是作为驾车之用的马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可能是句读的问题。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认为,除“乎”字下绝句,还有一种可能:“一读至‘不’字绝句”。即:“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清武亿则主张这样断句:“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第二种看法认为,“不”字应该理解成“后”。马志林主张“不”应理解为“后”,正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中的“后”应理解为“不”。无独有偶,台湾学者李敖也持这种观点。
上述两种看法虽然论证方法不同,但其结论是一致的,即:孔子先问人,后问马。但是,对于第一种看法,大部分学者认为没有训诂学上的依据。至于第二种看法,连作者都承认这“没有训诂上的先例可循”。
第三种看法认为,孔子的确没有问马,但这并不等于孔子不爱马。朱熹就是持这种主张:“非不爱马。然恐伤人之意多,故未暇问。盖贵人贱畜,理当如此。”也就是说,在朱熹看来,孔子既爱人也爱马。之所以不问马,理由有二:一,无暇问;二,贵人贱畜。
2.作为“财产之物”的马
在春秋时期,马不仅是条鲜活的生命,也是重要的财产。《论语・乡党》载:“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此事当发生在孔子官至司寇之前。因为假如他官拜司寇,朝廷会为他配置车马,根本就无须朋友馈赠。当《论语》的记述者想要拿一个东西来比喻贵重物品时,他想到的是车马。对于朋友馈赠的东西,即使贵重如车马,孔子也不去拜谢。
那么,具体来讲,在孔子所在那个时期,马贵重到什么程度呢?《史记・管晏列传》载:“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晏子是孔子同时代人。这就意味着,在当时,用一匹马可以换一个奴仆。十余匹马,就相当于十余个奴仆。
当火灾发生时,仁义的孔子关心人,而不是作为贵重财产的马,这当然也是―种合理的解释。
3.作为“礼仪之物” 的马
在春秋时期,马还是贵族身份的象征。《论语-先进》载:“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论语・先进》载,当听到颜渊病死的消息,孔子非常悲痛,连呼:“噫!天丧予!天丧予!”可是,当颜渊死后,其父请求孔子卖掉车马为其置办椁木时,孔子断然拒绝了。其理由是什么呢?“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孔子当过司寇,虽然已是退职官员,但孔子一直还是以大夫自居,并以此来要求自己。
《论语・宪问》记载了同年发生的另一个故事。陈诚子弑齐简公。孔子认为这不合礼制,请求鲁哀公出兵讨伐。鲁哀公让孔子告三桓。孔子说:“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日‘告夫三子’者。”在三桓拒绝孔子的请求后,孔子再次说道:“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由此可见,孔子对自己前官员的身份是非常在意的。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最痛恨的就是礼坏乐崩。按照当时的礼制,大夫外出,需驾车马,不可徒行。因此,车马在孔子看来,重要的不是财产上的意义,而是礼制上的意义。没有车马,就意昧着丧失了大夫的身份;既是大夫,就不能没有车马,与礼坏乐崩同流合污。前文已引《论语・乡党》的记载:“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在财物(车马)和礼制(祭肉)面前,孔子重视的是后者。因此,孔子拒绝拍卖车马为颜渊买椁木,不是舍不得钱财,而是想固守礼制。
既然马作为“礼仪之物”,对孔子那么重要;那么,为什么在马棚着火的情况下,孔子问人不问马呢?这是不是因为,在孔子看来,和马(礼)相比,人(仁)更重要呢?
三、对孔子“问人不问马”的理解
考证了孔子马厩中的人和马,我们再回过头来谈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对于这个故事,《论语・乡党》的记载非常简洁。“厩焚”,这是故事的背景。“子退朝,曰:‘伤人乎?”’这是孔子对此事的反映。“不问马”是《论语》记述者的补充之言;虽然他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但其实是在暗喻自己的态度。否则,他为什么不在“伤人乎”后戛然而止,非得加上“不问马”这三个字不可呢?显然,他认为孔子“问人不问马”是一件不寻常的事。他想通过“不问马”与“问人”的对比,来反衬孑L子的某种形象。
因此,这个故事的关键不在于孔子是否“仁”,而在于,如何通过“问人”与“不问马”的比较,来反衬孔子对于“仁”的认识。
人与马的比较,假使是“人与畜”的对比,这就属于“仁”的范围大小的问题,仁的对象究竟是局限于“人”(哪怕是社会地位低下、在计算财产时与马等价的人),还是要惠及万物。
人与马的比较,假使是“人与财”的对比,这就属于“仁”与“利”孰轻孰重的问题。在孔子看来,仁义重于利益。这在学术界是没有争议的。
人与马的比较,假使是“仁与礼”的比较,这就属于“仁”与“礼”孰轻孰重的问题。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是核心还是礼是核心,这恰恰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那么,这个故事,是不是为我们理解仁与礼的关系提供了一个例证?
当然,以上不过是后人的分析而已。在故事记述者的眼中,马意味着什么?是畜?是财?是礼?后人不得而知。在孑孔的眼中,马意味着什么?是畜?是财?是礼?后人同样不得而知。后人所能做到的,是通过《论语》及其他文献,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对其联系进行合理的推测与想象。
四、对历史教学的启示
以上对故事的解读,除想探求该故事的意义外,更是由此想到了历史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如何分析历史文本。历史材料就是文本。在解释文本时,我们既要基于文本,又要超越文本;既要考虑文本作者的意图,又要超越文本作者的立场。拿《论语・乡党》关于马厩起火这个文本来说,作者在记载孔子所做事情之余,特意补记孔子没有做的事情,这显然就是要通过有与无的对比,告诉读者他对孔子言行的看法。这是解读该故事的关键所在。但是,作者是一个拥有独特经历的人,在他的价值观中,马意味着什么,我们是无法确知的,我们也不必确知。我们所要做的,是根据作者的提示,综合考察孔子的其他言行,并将其置于当时社会背景中,对这个故事的意义作出自己的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