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不喜欢历史,但是我对历史故事还是很感兴趣的,老师一讲到某个历史上的名人故事啊我就立刻精神了,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人物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人物故事(一)
姒中康——姒启之子,太康之弟,夏朝第四任君主
姒中康(生卒年不详)一作仲康或仲卢,姒姓,姒启之子,太康之弟,夏朝第四任君主。后羿废黜太康之后,临朝八年,因诸侯不服,不得已立仲康为王。中康继位后,仍建都于斟鄩。在位7年驾崩。实际上仍由后羿专政(后羿让位后在有穷国另立朝廷,与仲康分庭抗礼)。仲康不甘心作傀儡,一心想夺回大权,曾派大司马胤侯征伐后羿的党羽羲和,试图削弱后羿的力量。终因实力薄弱,反被后羿击败,退守西河地区,仲康无力恢复夏的天下,因此忧闷成病而死。
太康四年,有穷国国君羿听说夏王姒太康前往洛水以南打猎,认为这是袭击夏王朝最好的时机,便亲率军队以闪电战的方式攻破夏都斟鄩,自立为王。但不久迫于诸侯的压力,他只好把帝位让给夏王族的后人。当时姒启的六个儿子都还健在,该让谁来出任新一任夏王呢?老二元康和老三伯康都不学无术,而且头脑愚笨,除了吃喝玩乐,别的什么都不会,根本不堪为王。只有老四仲康身体健壮,而且野心勃勃,一直就觊觎着王位。于是仲康便暗中活动,由几位老臣出面,推举他为新王。有穷国君妘后羿同意让位,但他的条件是:夏王朝不但要免除有穷国的赋税,而且每年还要向有穷国提供双倍的赋税。姒仲康是个没有政治远见的庸人,为了坐上帝位,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样,有穷国君妘后羿便让出王位,率领有穷军队携带着在夏都搜刮的大量财物返回穷石。姒仲康正式即位称王,号仲康。姒仲康即位以后,立刻派人前往阳夏(今河南太康县)迎请帝太康回国,并声称愿意将王位还给太康。太康认为这是弟弟仲康对他的羞辱,坚决不肯回国。仲康很高兴,因为他内心并不希望太康回来,太康不归正好满足他的心愿,于是便派军队护送太康的妃子和儿女往阳夏与他团聚。
仲康元年,姒仲康任命胤侯为大司马,掌管六师。有穷国的入侵给姒仲康上了很好的一课,使他认识到一个国家若想保住政权,就必须得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因此他命胤侯主管军队,在国中征青壮年入伍,有计划地进行军事训练,提高作战能力。仲康五年,夏朝国都发生日全食,白日如同黑夜,人们十分恐慌。于是有人上奏姒仲康,说主管天文的羲氏与主管历法的和氏终日沉湎于酒,玩忽职守,致使酒后误事,废时乱日,使时间造成混乱,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因此必须依法惩治他们。姒仲康闻奏大怒,立刻命令胤侯领兵去逮捕他们,胤侯一向对羲氏与和氏看法很好,认为他们都是对工作尽职尽责的人,怎么会突然糊涂起来犯下如此重罪呢,这其间恐怕是另有隐情,但是天子之命不可违抗,只好率军前往。等见到羲氏与和氏,才知道两人并不曾喝酒误事,他们告诉他日食是一种正常的天象,不是人类所能改变的。胤侯便带他们去见帝仲康,让他们解释清楚,但是愚昧的姒仲康根本不相信科学,反而认为他们是在狡辩,仍然将他们治了罪。
仲康六年,姒仲康任命颛顼之后已樊为诸侯,封于昆吾,称夏伯。昆吾氏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部族,是夏王朝的重要同盟军。仲康七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建设,夏王朝的军队逐渐强大起来,姒仲康认为如今已经有能力与有穷国相抗衡,便宣布不再向有穷国纳贡,并且命令有穷国继续向夏王朝交纳税赋。姒仲康单方撕毁和约的行为激怒有穷国国君,后羿再次率领本国军队入侵夏后氏领地。有穷军如狼似虎,作战十分骁勇。夏后氏军队根本不堪一击,闻风丧胆,节节败退,有穷军队眼看就打到夏都斟鄩。仲康七年,姒中康驾崩。姒仲康四十一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十八年(《路史后纪》),卒于仲康十八年,终年五十九岁。(而据《路史》记载,仲康18岁就死了。)
历史人物故事(二)
大禹——夏朝开国君主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 (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线。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市南),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夏禹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夏禹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推动了中国帝王历史沿革发展。
历史人物故事(三)
桀——夏朝最后一位君主
夏桀,又名癸、履癸,商汤把他谥号桀(凶猛的意思)。桀是夏朝第16代君主发之子,在位52年(前1818—前1766)。履癸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生卒年不详。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了桀的党羽韦国、顾国,击败了昆吾国,然后直逼夏的重镇鸣条(今山西省安邑县西)。后又被汤追上俘获,放逐在此。在位52年,国亡,被放逐而饿死。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夏桀是夏王朝的末代君主。他文才出众,武艺超群;赤手空拳可以格杀虎豹,能把铁钩象拉面条一样随意弯曲拉直,如此文韬武略的男人应该有能力成为一个英明的君王。遗憾的是:夏桀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暴虐、享乐和瞎折腾上。夏桀和商部落的末代君主殷纣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和夏桀一样文武全才。人们对他的了解比夏桀要充分,因为以他为主人公的通俗演义型小说《封神榜》在中国民间家喻户晓,成为民间戏文里房屋的主题。他天生神力,如果生在今天的西班牙,一定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斗牛高手,能囊括所有斗牛项目的冠军;因为他能把九条牛倒拉着走。他的双手还能托住大厦的横梁……要命的是:他没有把他的聪明才智用在治国安帮和济世安民上,而是用在拒绝规劝和掩饰错误上。
夏桀和殷纣都是能力卓越才干超群的帝王,本应该成为造福天下普济苍生的英雄人物,没想到在成为帝王之后竟成为天下的公害,为人民也为他自己带来巨大的灾难。这说明中国的帝王从一开始就拥有不加限制的广大权力,只有无限的权力才具有如此猛然的毒性,使一个英雄人物沦为禽兽不如的恶魔。俱得注意的是:夏桀和殷纣的所作所为就象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二人的结局也大同小异。两人都过不了美人关,并最终在美人的怀抱里跌得国破家亡。
历史人物故事(四)
姒杼——姒相之孙,姒少康之子,夏朝第七任王
姒杼(前1953年~前1895年),姒姓,名杼(亦作予,或作季杼),又名宁、伫、宇、相曼、舆,姒相之孙,姒少康之子,夏朝第七任王,在位17年,享年58岁。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死后葬于安邑附近,其子姒槐继位。
《竹书纪年》记载予初期的都城是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后来迁都老丘(今河南开封陈留镇附近),另载东征后获得九尾狐。予统治时,夏朝进入鼎盛期。杼发明一种用兽皮做的甲,是中国战甲的创始。有了战甲之后,士兵战斗力大增,夏朝便积极对外扩张,夏朝国势也进入鼎盛期。杼精明干练,协助父亲少康攻灭寒氏势力,中兴夏朝。寒浞五十九年,少康命长子杼领兵攻打弋邑,寒浞的次子寒戏领兵迎战,被杼击败,杼杀死寒戏,收复了弋邑。
在位期间,决定完成少康的遗愿,攻打东夷。首攻东夷遭到了顽强的抵抗,杼的军队被东夷的长距离武器弓矢抵挡,遭受损失,无法前进。退回国都后,他发明用兽皮制做甲,兵士穿上后,能遮挡敌人的石刀、石箭的砍、射,战斗力大大增强。他同东夷族各部落继续争斗,一直攻到东海边,进一步扩大了夏朝的疆域,最后降服了东夷族。除了东夷,杼还消灭了海边三寿,打败了以狐为图腾的九只胞族,擒获了他们的首领。使东夷各族进一步融入华夏各族。他被夏朝人看成是能够继承大禹事业的一位名王。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刘春迎在《夏都老丘考》中说:“帝杼可谓是夏代最有作为的帝王,也正是帝杼的有为,才铸就了老丘的辉煌,使‘老丘时代’的夏王朝走向了鼎盛,也掀开了古都开封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光鲜华丽的第一页。”迫于夏人国力的强大,在“老丘时代”,东方的夷人不得不前来进献朝拜。由于帝杼在夏人的复国安邦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史载“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报”指“报祭”,是指我国古代为了报答祖先恩德功劳而进行的盛大祭祀。在夏王朝的历代帝王中似乎只有帝杼才有此殊荣,表明帝杼在夏代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声望和地位。
历史人物故事(五)
姒扃——夏朝第十二任君主、姒泄之子
姒扃(生卒年不详),夏朝第十二任君主。姒泄之子,姒不降之弟。仍以帝丘为都,在位十八年后死。
姒扃,也称夏扃、帝扃。姒泄之子、姒不降之弟,夏朝第12任君主。
帝不降五十九年,姒不降认为自己的儿子孔甲不德,于是传位给自己的弟弟扃。姒扃即位,是为帝扃元年戊戌。
帝扃十年,姒扃兄长姒不降死。
帝扃十八年,姒扃死。
伯益——辅佐大禹平治水土
伯益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佐禹平治水土,这点可见于《史记》之《夏本纪》《秦本纪》等。伯益不仅治水卓有成就,而且在治水过程中还立下了其他功劳。其一,伯益在遭受洪水侵袭的地方,根据当地地势低洼的特点,教给民众种植稻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因此,当禹在平定洪水后,帝舜赏赐伯益以皂游(一种黑色旗帜),还将自己家族的女子许配给伯益。此后,伯益就在舜的手下担任虞官(《尚书·尧典》),掌管山泽,繁育鸟兽。而伯益的后人,包括费昌、仲衍、造父、处父辈以长于训鸟兽成立于世。
其二,传说伯益发明了凿井技术。《经典释文》卷二井卦因《世本》云:“化益作井。”《吕氏春秋·勿躬篇》:“伯益作井。”这大概与其佐禹治水不无关系,毕竟在长期与水土打交道的过程中,是易于发现地下水的秘密的。当代考古发掘证明,我国水井的出现恰当与尧舜时期相差不远的龙山时代,可知传说有其根据。凿井技术的发明有重大的意义,在此技术发明之前人们不得不靠近河流定居,忍受河水泛滥的威胁。凿井技术发明后,我国古代北方广大平原地区逐渐为各氏族充斥,得以开发。
其三,伯益参加平治洪水,也促进了本氏族的发展。据考证,夏商时期的“其氏”便是伯益之族,且其氏的源起,便是与治水密切相关的。大禹继舜之后,伯益又辅佐大禹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
夏商历史人物故事精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