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故事说明精选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小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小故事(一)

牡丹江八女投江传英名

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市是一个中等城市,因为牡丹江蜿蜒流贯其中而得名。牡丹江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虽然地处寒带,但由于它离日本海较近,受海洋气候调节,既无酷暑,也无严寒,因而被誉为"塞北江南"。

牡丹江市市容洁净美丽,四周自然环境也极美。市区西南的镜泊湖是着名的风景区,西北面有人间罕见的生长在巨大的火山口中的原始森林。市区附近还有在历史上谜一样消失了的唐代渤海国遗址,其中的石灯幢大石佛和八宝琉璃井等古物,虽经1200多年的风剥雨蚀,仍然风姿犹存,这一切都使得牡丹江市成为北国的一颗璀璨明珠。

不过,使这个新兴城市声名远播的还不只是上面这些名胜古迹,本世纪上半叶在这里发生的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使得牡丹江市成为华夏人人皆知的名城。

那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曾纠集10万大军,对我东北抗联进行围剿,东北抗联的斗争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抗联五军一师的许多同志都牺牲了,只剩下妇女团的8名女战士和100多个男战士。他们为了避开敌人的围攻,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牡丹江与乌斯浑河交汇处,在这里又陷入了日伪军的重重包围,一师的指战员们边打边撤,战斗中8位女战士与大部队分开了,被隔在河岸边。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看到敌人死死咬住抗联大部不放,便利用有利地形,指挥7名女战士分成3组,对着敌军背后一阵猛打。日伪军骤然受到后面来的攻击,一下子死伤不少,还以为又遇上了抗联的大部队,急忙掉转枪口朝妇女团这边扑上来。

一师的主力突出重围,正要向密林深处转移的时候,发现了妇女团的同志没跟上来,急忙回师救援。结果遭到了敌人的猛烈狙击,伤亡很重。8名女战士看到这种情况万分焦急,一齐高喊:"战友们!冲出去!别管我们,抗日到底!"为了避免全军覆没,一师的主力只好忍痛撤离,甩掉了日伪军。气急败坏的敌人加紧了对女战士的攻击。妇女团的8名女战士团结一致,奋勇杀敌,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最后。丧心病狂的敌人用迫击炮轰击。8名女战士都负了伤,"衣服也烧坏了,子弹也打光了,只剩下最后的两颗手榴弹。前面是凶恶的日伪军,后面是滔滔江水,摆在女战士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或是以身殉国,或是被俘受辱。指导员冷云慷慨激昂地说:"同志们,我们抗联的战士要顶天立地,宁死不受羞辱!"女战士们同仇敌忾,坚决表示宁死不做俘虏。面对冲上来的敌人,她们把最后两颗手榴弹扔了出去,然后毫不犹豫地一齐跳进滚滚的江水中,她们手牵手,向江心走去。敌人冲上了河岸,看到自己的对手竟然是8名年轻女子,非常沮丧。先是用金钱、活命加以引诱,对女战士们大喊:"回来,金票大大的!生命的保证!"8名女英雄义无反顾,继续向江心走去。凶残的敌人射出一排排子弹,8名女子血染江水,以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威武不屈的民族正气之歌。

烈士的壮举人民并没有忘记,"八女投江"的故事传遍了四方。解放后、还以这个故事为题材改编了一部电影《华儿女》,这部影片放映以后,震动了长江内外、大江南北,女英雄们的高尚气节引起全国人民的敬仰,人们自动捐款。在牡丹江畔建起一座石碑,永远纪念8位女英雄

历史小故事(二)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历史小故事(三)

纳兰明珠介绍

在今天美丽的松花江畔,曾生活着一支强大的女真部落,称为“海西女真”。海西女真下又有四个强大的部落,其中叶赫部实力最雄厚。在海西女真的南面,有一支叫建州女真的部落,在部落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休养生息,逐渐强大起来。努尔哈赤雄心勃勃,想统一整个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为了实现女真各部的统一,努尔哈赤开始了长达三十六年的兼并战争。最后,其他的女真部落都一一倒下了,只有叶赫部坚持到了最后。但叶赫部终究还是没能逃脱灭亡的命运,他们的首领金台石在战斗中牺牲,为自己的家园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努尔哈赤把金台石的儿子尼雅哈和其他被俘的叶赫部众带到到赫图阿拉,并将尼雅哈划拨在正黄旗下的统领下。尼雅哈的妻子后来生下一子,取名纳兰明珠。在康熙时期,明珠权倾朝野,时人以“相国”称呼他,是康熙年间最重要的大臣之一。

纳兰明珠也并非出身权贵,却一步一步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在很多方面,可以看出他的本事。他精通满汉文化,做事干练,待人热情,能言善辩。在讨论撤销“三藩”时,明珠大力支持康熙,还参与指挥平定“三藩”的战役。这成为明珠得到康熙信任、在仕途升迁上的重大转折点。此后,在统一台湾、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明珠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虽然明珠处处小心,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但最后还是因为“贪污受贿”的罪名被弹劾下狱。可以想见,等待明珠的可能就是身首异处,家破人亡。可明珠却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挽救了自己的性命。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计策,能够让康熙饶他一命?

在康熙时期,一直存在着党争。明珠和索额图作为两党领袖,一直不和,时常明争暗斗。

索额图的出身比明珠高贵得多,他的父亲索尼是大清国开国功臣,顺治皇帝临死前指定的辅佐康熙的四个大臣之一。他的侄女赫舍里氏又嫁给康熙,成为皇后,后生下了皇太子胤礽。所以索额图这一帮人支持皇太子胤礽。而明珠则支持自己的外甥,也就是康熙皇帝的长子胤[图片]。两派在皇太子位子的争夺上,互不相让。

康熙皇帝在立下皇太子之后,就不希望皇长子胤禵有非分之想。可是,明珠一派却还在暗中活动,企图把皇太子废掉。这让康熙皇帝十分生气,他可以容忍明珠一派贪污受贿、卖官鬻爵,但是明珠一派想动摇皇太子的地位,这是康熙不能容忍的。因此,康熙让人弹劾明珠贪污受贿,想借此除掉明珠。康熙如意算盘打得很精:只除掉明珠一个人,明珠党羽不会因此有大的震荡,也不会造成索额图一派的一家独大。作为一个帝王,康熙知道在政治上必须保持平衡,大臣之间的你争我斗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家独大,因为这可能威胁皇帝的权力。

明珠明白康熙顾忌的这一点,这让他看到了生的希望。他让一个打入索额图党羽内部实为明党的官员上书弹劾自己结党营私、图谋造反。索额图一派看到这是一个一举消灭明珠党羽的好机会,自然不肯放过,纷纷上书攻击明珠。这下可把康熙难倒了,谋反在中国古代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重罪,这就不是明珠一个人的事情,肯定会牵连出明珠一派更多的人。康熙如果消灭了明珠一派,那么索额图一派肯定再无对手,实力更加强大,以后肯定会尾大不掉。为了保持政治上的平衡,康熙决定保住明珠。

结果果然如明珠所料。康熙只免去了明珠的大学士之位,不久又让他担任内阁大臣,依旧留在身边。在这个职位上明珠一干就是二十年左右,只是再也不受康熙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明珠在寓所病死。索额图和明珠这两个老冤家斗了一辈子,一个不得善终,一个郁郁而死。

历史小故事(四)

清朝第一能臣陈鹏年介绍

雍正元年(1723年),被康熙皇帝称为“第一能臣”的陈鹏年死在河道总督任上。当时,陈鹏年正在治理黄河水患,当地百姓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落泪,送行的队伍有上万人,哭声震天,可见陈鹏年多么受百姓的欢迎和爱戴。

陈鹏年(1663-1723),字北溟,湖广湘潭人,清代官吏、学者。为官期间给百姓办了很多好事,被百姓称为“陈青天”。历官浙江西安知县、江南山阳知县、江宁知府、苏州知府、河道总督,最后死在河道总督任上。

陈鹏年的第一个官职是衢县县令,从一开始他就发誓要做一个清白为民的好官。他为官三年,为衢县人民办了许多好事。当时的衢县,适逢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不久,人口锐减,田园荒芜,水利失修,经常发生水灾。虽经前几任知县的治理有所好转,但是当地生产还是没有恢复过来。灾民为了生活,四处逃亡,而当地豪强则趁这个机会霸占了灾民的田地,逃荒的灾民回来,再也没有土地耕种。陈鹏年上任后,全面丈量土地,编造清册。将无主土地租给移民耕种,使原来大量荒芜的土地得到垦殖。

陈鹏年重视水利建设,善解水利纠纷。千塘畈的石室堰渠道年久失修,他沿途调查,将灌渠受益田户重新组织起来,轮流管理渠道。他每年对堰勘察一次,并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俗。他疏通城濠,在小南门外建立分水闸,使石室堰的渠水平时入濠,旱时开闸放水,灌溉东门外雄鸡畈农田,人称此闸为“陈公闸”。一个叫杜泽的地方,原来有座五墅堰。五墅堰一直灌溉着杜泽、白水两地农田。后来,杜泽人企图堵截流水,占为己有,白水人当然不干,就长期为此与杜泽人发生争吵,甚至打架檄斗。陈鹏年知道此事后,深入堰口调查,严惩首脑人物,并让两地各选堰长,共同管理,共同分享。陈鹏年在任山阳县知县时,正逢山阳县境内河水暴涨。

管理河道的官员提出挖开堤坝泄洪,以保证县城的安全。陈鹏年坚决不同意,亲自带人去抢险。堤坝上险象环生,随从都胆战心惊,他却从容指挥。洪水过后,他又指导百姓生产,给老百姓减免赋税。

陈鹏年在任期间,为民伸张正义,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称誉,被人称为“陈青天”。那时有一郑姓人家,儿子和父亲同死于冤案,儿媳郑氏屡次喊冤上诉,但最后官府都不了了之。为此郑氏碰碑而死,灵枢停在城西达七年之久。陈鹏年了解以后,给予复查,终将真凶绳之以法,使冤案得以平反。事后,陈公还为郑氏建墓立祠,亲题“孝烈”两字于碑上。

陈鹏年因为能干,又肯为百姓办实事,所以一路升迁,却因为刚正不阿,几次受到诬陷。他在江宁任知府时,正遇康熙南巡,同僚两江总督噶礼想以接驾为借口增加百姓税收,从中捞取好处。陈鹏年同情百姓的处境,就没有同意噶礼的要求。谁知噶礼恼羞成怒,竟捏造了一个罪名将陈鹏年逮捕入狱。当地的老百姓知道后,带着食物去牢里看望他,当年的秀才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更是焚烧试卷,以这样的方式来支持陈鹏年。这就是“九学哭庙”。康熙听到这件事后,得知陈鹏年是这样一位好官,就释放了他。

噶礼怀恨在心,终于他发现了一个机会除去陈鹏年。陈鹏年写过一首叫《虎丘诗》的诗,其中有“代谢已怜金气尽”这样的句子。噶礼据此污蔑陈鹏年这是在诅咒大清灭亡,因为努尔哈赤曾经建立后金,他马上以谋反的罪名逮捕了陈鹏年。幸运的是,康熙在知道这件事后没有怪罪陈鹏年,下令释放了他,不然又将是一桩文字狱冤案。

陈鹏年在雍正元年(1723年),病故于河防工地。

历史小故事(五)

蒲松龄与《聊斋

着名学者郭沫若为他的居所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曾评价他:“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他,就是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号柳泉居士,室名聊斋,世称为聊斋先生。他是清朝着名小说家,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着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关于自己的身世,蒲松龄在《聊斋志异·自志》中有这样一段奇异的描述:一天夜里,山东淄博市蒲家庄的一个蒲姓男子做了一个怪梦。他梦见一个瘦骨嶙峋的和尚披着袈裟,病恹恹地走进了他和妻子的房间。这和尚敞露的胸前,还贴着一块铜钱大小的膏药。蒲姓男子受惊而醒,却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原来是他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将儿子抱起来一看,只见新生儿胸前有一块青痣,其大小与梦中和尚贴的膏药差不多。而这个新生儿正是蒲松龄本人。

蒲松龄早年热衷于官场功名。说来也奇怪,他十九岁时参加科举,县、府、道试均夺得第一名,取中秀才,成为当时的风云人物,被看成神童。然而之后的乡试却屡次不中,虽满腹学识,却得不到施展。有一次蒲松龄去考乡试,拿到考题后,他觉得怎么这么简单,马上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可是忙里出错,写完才发现居然“越幅”了。越幅,在古代指考试时写文章多翻一页,中间有一页空白,上下不相接连。这个罪可大可小,要么不准参加乡试,要么人头落地。当时蒲松龄吓得半死,冷汗淋淋,魂魄出窍,但是祸已酿成,他最终因为越幅而被取消了录取的资格。后来可能政府看到蒲松龄年年参加科举精神可嘉,终于,在他四十六岁时把他补为廪膳生员。这廪膳生员可以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子和补助生活,相当于可以领一些救济,算一个安慰奖。直到七十二岁,蒲松龄才被补为贡生。贡生是从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挑选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的这些人。

蒲松龄一生坎坷失志,但他孤高劲节。传说有一天,蒲松龄收到一张老朋友的请柬。原来益都城有一个姓何的大官儿要给自己庆寿,特意邀请蒲松龄去做客。何大老爷曾向蒲松龄请教过怎么写文章,因此交情还不错。出于礼节,蒲松龄只好如期赴约。蒲松龄骑了一头瘦毛驴来到益都城。只见城内到处披红挂绿、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何大老爷的门前,更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蒲松龄不由想起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想到老百姓的生活与这些达官贵人的生活真是天渊之别,心中便觉得有些不高兴。后来他来到门前,递上请柬,接客的管家不由一愣,因为他见蒲松龄穿着破旧衣服,什么礼物也没有带,还骑了头毛驴。管家满脸不屑,勉强让他进去,却安排他和那些所谓的“下人”一桌。蒲松龄非常气恼。恰巧,同桌的人请他讲故事,他略一思索,随即就讲道:“昨晚,贱妻在灯下缝衣,不想让针把手扎了。我顺口说了几句,请诸位笑听:‘山上有石炼成金,便有巧匠制作针。针儿本是无情物,只认衣裳不认人。’”跑堂的把这件事告诉了何大老爷,等何大老爷来请蒲松龄时,他早已拂袖而去。

蒲松龄一生清贫,还好家里有一些田地,他就靠这些微薄的田产和平时教书、当幕僚的收入维持生活。

蒲松龄在写《聊斋志异》的时候,生活艰苦,颇为失意。传说他住在偏僻的乡下,潦倒落魄,身边也没有伴侣,加上他性格特别怪僻,家中贫穷也从不向别人求助,总是自食其力。创作这本书时,每到清晨他就泡一杯浓茶,准备一包烟草,在大道旁铺一张芦席。蒲松龄就坐在芦席上面,烟和茶放在身边。见行人经过,一定留下他们,递上茶和烟,和他们聊天,搜集奇说异闻。每听说一件有趣的事,蒲松龄回到家里就加工润色。就这样经过二十多个严寒酷暑,这本书才完成。

“聊斋”是他书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全书有短篇小说四百九十多篇,题材涉及面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蒲松龄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官场的腐败、百姓生活的艰辛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

志异》的故事


历史小故事说明精选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