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的名词有很多,需要大家全部整理出来并且记忆,这工作量有点大,所以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中必会历史名词解释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禅让制:传说远古社会,黄帝以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采用民主的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王位世袭制: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3.赋役:赋税和徭役的合称。赋税指历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徭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
4、分封制:
对象:贵族(受封的主体,封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特点:层层分封,上下级有严格的隶属关系
5、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6、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7、秦朝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虚设)九卿:众卿、列卿之意
8.郡国并行制:又称郡国制,汉朝时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
9.禁军:帝王封建时代,帝王直辖,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亲卫、近卫、御林军等不同称呼。
10.宰相:宰是主宰,相是辅助之。它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
11、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郡,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其组织机构与中央政府略同,郡以下设县或道。县以下设乡、里和亭。
12.中书省:古代官署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汉朝始设中书令,魏国建秘书监,有监、令,魏曹丕改称中书监、令。晋朝以后称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宋元时期中书省设中书令和中书丞相,明清时期废置。
13、殿阁大学士:朱元璋即位后,废除丞相。丞相被废除以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明太祖平均每天要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忙得不可开交,于是他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14、明朝内阁:内阁是在永乐时期建立的。内阁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秘书性质的机构,内阁非法定一级中央机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
15、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国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预处理国政的制度。
16、南书房:南书房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值者主要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撰述谕旨”。 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
17、军机处: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1729年),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古代封建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18、票拟权:明清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称为“票拟”。
19、批红:明朝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亦称“批朱”。
20.废丞相制度:明太祖时,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是君主专制强化的重要表现。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城邦: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其周围的村镇构成的,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
2.公民: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
3.梭伦改革: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成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4.克里斯提尼改革:建立十个地区部落,组成十将军委员会;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权力;实行陶片放逐法。
5.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五世纪,执政官伯利克里推行的改革,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并到达了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6.罗马帝国:公元前24年-公元395年,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自斯巴达克斯起义后,罗马进入军人执政时代,通过两次“三巨头执政”,屋大维成为罗马独裁者,罗马进入“罗马帝国”时代。
7.习惯法:共和国早期,罗马并不存在成文法典,唯一具有法律权威和功用的便是当时人的习惯,保护奴隶制的剥削关系,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习惯法。
8.《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1年制定法律十表,次年又制定两表,作为补充,构成《十二表铜法》。这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其维护了奴隶主利益和统治秩序,保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私有财产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9.公民法:从公元前509年罗马建国从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10.万民法:从公元前3世纪中叶开始,罗马逐建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被称为万民法。最初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后来逐渐成为调整帝国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
11.《民法大全》: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12.罗马法:它指的是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七世纪的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律体系。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议会:1265年,贵族,骑士和市民等召开的会议,为议会的开端。后来逐渐演变成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
2.“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他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场不流血的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3.《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体系。《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4.资产阶级代议制: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专制独裁。
5.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它的主要特点是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是代议制政府。
6.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7.责任内阁制:1721年,英国的责任内阁开始逐渐形成。责任内阁制简称内阁,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要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
8.两党制:英国的两党制是英国议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形成于19世纪前期。工党和保守党成为英国议会中的两个最大主要政党。
9.邦联制:刚独立的美国是由13州组成的松散联盟,地方政府权力大于中央政府,此制度叫做邦联制。
10.联邦制:1787宪法确立美国的联邦制原则,中央政府权力大于各州,但地方也保留了较大的自治权。
11.美国两党制:形成于19世纪中期,“象”代表共和党,“驴”代表民主党。实质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掩盖资产阶级专政本质的一种手段。
12.三权分立: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国会)、司法(最高法院)和行政(总统,权力中心)。独立平等,相互制约,防止专制。
13.1787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利。原则:联邦制、三权分立、共和制和民主。
14.《人权宣言》:于1789年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采用18世纪的启蒙学说和自然权论,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15.法国大革命: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往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16.七月王朝:又称奥尔良王朝,为君主立宪政体,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1848年法国革命后被第二共和国取代。
1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于1875年颁布,标志共和制政体得到最终确立。
18.《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4月~1918年)标志着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保存了很多封建残余,但是它的颁布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对德国及其它亚洲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6月,也是中国近代史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产物,签订于1842年8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广夏福宁上通商,与英国协定关税。
3.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引起的连锁反应,内容有:《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列强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与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4.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法国加入战争。中国双半化的程度加深。
5.《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产物,与英法签订于1858年。条约规定: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2.赔偿英法巨额白银;3.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4.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
6.《北京条约》:1860年,与英法分别签订。条约规定:1.承认《天津条约》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7.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起点。
8.永安建制:金田起义后不久,洪秀全称“天王”,指挥太平军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9.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
10.北伐西征:定都天京后,太平军北伐西征并举。此举夺取了清朝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1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以平均分配为原则,将土地与财产平均分配,目的要实现“四有两无”理想社会。具有革命性、落后性和空想性。
12.天京变乱: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日益激化。1856年秋,发生集团内部互相残杀的血案,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13.《资政新篇》:1859年,天平天国颁布由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14.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底,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八月初,清政府迎战。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15.《马关条约》: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该条约致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6.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进行了天津、北京保卫战;八股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罪恶累累。
17.《辛丑条约》: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与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由此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8、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旗号的农民爱国反帝运动,具有农民运动的落后、迷信、愚昧等局限性。
选择题答题技巧
一、 题型特点
通过历史史实考察条件 原因 目的 结果 影响 意义 评价等,比较特点本质.
二、高考选择题的结构
(1)通过现象考查历史现象的本质或实质
(2)通过现象考引发现象原因、背景、条件和目的
(3)通过现象考现象产生结果、影响、意义和评价
(4)通过现象考查历史现象对应的史实
三、三项原则:
1、材料至上:认真分析材料,抓句子主干,重点剖析关键字词,明白材料的感情色彩和论述倾向。很多时候,一个关键字词的正确解读,便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2、看准设问:设问决定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剖析材料,更决定了该以何种方式来甄别选项。通常情况下,设问是开放性设问,即这体现了、这说明了、这意味着,此类设问是对材料至上原则的再一次肯定和强调,影响不大,也就不存在“看准”和“看不准”的区别了。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限制性设问和逆向性设问,如,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出现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或者是,这违背了什么、以下表述不恰当的是等等。对于这些设问,一定要看清楚,否则,极易出错,也正是基于此,才设置了“看准设问”这一原则。
3、推理严谨:首先要掌握基本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内外因辩证关系、量变质变辩证关系、整体部分辩证关系、偶然和必然的关系。
接着便是要分清试题类型。试题分三类:阅读理解类、知识运用类、逻辑推理类,对于第一类试题,基本不需要相关的历史知识,主要考查学生们的汉语言理解能力,因此基本上不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这类试题在12年和13年高考中较多出现,但并不是当下高考的发展趋向。第二类试题则侧重于考查考生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当试题对知识的依赖程度较高时,如果没有相关知识,是很难做出来的,这便凸显出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符合高考试题的考查目标,即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查。第三类是前两者的综合,但思维难度要超越前者,更加侧重于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严格来说,推理是无处不在的。只不过前两类试题,逻辑关系比较简单,只有第三类试题特别凸显对逻辑关系的考查,学生们也大多是因为逻辑关系不清而失误。
四、三项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完整、准确、合理地获取和解读信息,并利用所获得的信息来甄别选项。
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来确定时空范围,并由时空范围确定当时的宏观背景,在宏观历史背景的指导下分析具体的历史问题;同时,明确这一时空范围内的一些常态因素,并巧用常态因素来排除不符的选项。
3、逻辑推理能力:利用材料或背景知识来进行基本的逻辑推理,排除不符逻辑的选项。
五、选择题失分主要表现
1.审题有误: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空间限制、不清设问
2.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能力欠缺
3.历史基础史实掌握不牢固:如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内涵;阶段特征掌握不清楚不全面等
4.历史基础能力较弱:知识的比较和迁移能力欠缺
5.历史逻辑推理能力欠缺:如:历史事件因果关系与结果混淆;不能准确区分主要原因(矛盾、目的)和根本原因(矛盾目的)等等。
需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时间 2、把握设问关键词3注意材料主旨,看选项是否符合主旨信息
六、选择题解题三个步骤
1.看题干:
时间、空间、中心词、问题类型和语气。
(1)时空呈现方式
显性呈现 隐性呈现:
特殊人名、地名、特定名称、专有名词、历史事件等。
(2)关键词或材料主旨
简述秦汉开始的选官制度如何体现“公天下”的?
(3)问题类型:考背景、考本质、考影响、考对应史实。
2.辩选项:
表象、背景、本质、影响、干扰项。
3.想基础:联系基础知识,精确点击。
4.题干语气如有转折递进,考查重心一定在转折递进部分。
5、注意专有名词、特殊地名、特定名称、特殊名称、特殊图片
七、做选择题遵循的几个重要原则
1.非绝对原则:题干中某个选项非常绝对,一般来说是错误项。
2.最近原则:与平常所知道的相关原理最近接的选项为正确项。
(1)考根本目的:统治者采取某项政策,从根本上是为了巩固统治。
(2)以时间为突破口:①由题干所给特殊时间联系对应重要历史事件相关知识。②题干中所给时间往往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此时可考虑与所给时间最近的我们熟悉的时间及所对应的事件。
(3)考查对外政策的出发点: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3.全面原则:指的是选项中能全面反映题干意思就是正确选项。
4.相似原则:四个选项如果有两个或三个意思相近选项,一般来说这些选项是应予以排除的。
5.对称原则:亦称映射原则,指的是选项内容必须与题干内容或核心对应,即点对点,面对面,重心对重心。
6.比较原则:题干中有比较项目,可考虑选项中的比较选项,否则不考虑。
7.材料至上原则:选项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果断排除。
8.选项原则性错误:
1、无关,离材料信息较远,基本没有体现。
2、有关,但只是对题干的再描述。,没有作答设问。
3、不符。具体分为4种,不符合材料具体信息,不符合设问要求,不符合相关史实,不符合逻辑。理解到位,推理严谨,只要发现一个不符,便可直截了当地将其排除。
9.注意平时做题后的反思、总结。
我们做题经常做完就渴望对答案,对完答案就没事了。其实我们应该去思考和总结,错误的问题,我们应该去反思错的原因,是思维、还是心态、还是基本的知识不到位。对于做对了的我们应该好好研究好的习题,因为我们知道知识的考察点一般是不变,变的是考察的角度不同而已,这次对了这个问题,下次类似的问题会对吗?
选择题答题技巧:
1.注意将材料提供的新情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调动已学知识来理解分析题干与选项。
2.注意看关键词。(而且,但是,然而)
3.注意看标点符号。(… 。;“” () 等)
4.注意看后半句话。(往往是题眼)
5.注意看设问角度。(尤其是否定式设问)
6.注意看选项的表述是否符合正确,是否与题干相关,是否曲解题意,是否出现了绝对化词语,是否出现三个同质选项。
材料题解题技巧:
①按分找点,10分找5点;
②显性信息找完找隐性信息;
③ 根据材料全方位提取有效。
④ 史学科研究基本方法: 从材料出发;
⑤史学科常用的解决问题方法 解读 —复述 —概括
材料中的表面信息(显性信息)是可以直接阅读或观察到的信息,而深层信息(隐性信息)则是把表面信息与已知的有关信息相联系,做出正确推理才能得到的信息。
1、先看设问: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限制语、答案来源,把大问拆成若干小问,按分找点,再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2、读材料:长文分段;短文分句;一句分成份。阅读材料时要注意材料标题、引言、出处、所给的时间等信息。尤其是材料出处放在材料前面,答题是肯定有用。括号-注释;分号-并列;省略号-两头不可省。注意从材料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
3、提取信息时要一个句号一个分号的提取,提出有效的(设问中的定语…的),去除无效的,提完显性信息,再分析隐性信息,按分找信息点。
4、作答时要最大限度地(显性信息、隐性信息)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及试题所涉及的教材内容。题干中给出“依据材料”,就在材料中全方位找。处理材料时注意:同类的要概括,能够对应教材知识的要对应。不能抄原文要处理材料。
5、用词要准确、规范、逻辑严密,要有文科功底。
6、答案要保证卷面“四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工整化)。
1、忌先阅读材料再分析问题
2、忌对材料“一扫而过”,匆匆忙忙直接凭感觉答题。
3、忌单只依靠材料答题,要紧密结合所学内容,“知识迁移”。
4、忌答非所问,辞不达意,杂乱无章;
5、切忌写一大段,没有要点序列,让阅卷老师满卷子找点。
启示:
1.材料解析题能够体现历史学科特点,通过阅读材料,充分提取有效信息及归纳总结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准确理解题意要求。
2.材料完全脱离课本,采用全新的信息,并规定不得直译和摘抄原文。这就增强了阅读理解材料和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
3.运用历史的语言如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等。由表及里,就是探寻事物背后所蕴含的多层次意义,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及彼,则是寻求此事物与彼事物或彼事物与此事物的联系。
4.采用新的评分方法——层次评分;对题意的理解分析要求提高。
5.在学习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基本的历史事实和基本的历史联系,找出事物(史料)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史料的分析,透过现象进入事物的本质。
6.要针对所学习的知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回答好“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类问题。
7、思维启示:平时学习和复习时要注意训练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以便能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做题时要按照题目的要求科学的组织答案。
高中必会历史名词解释与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汇总解析相关文章:
1.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与历史名词解释对比
2.高考历史高分必备答题技巧及思路
3.2019高考文综历史考场答题技巧分析 高中文科历史有哪些答题方法
4.2017年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5.高中高考历史专题热点例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