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怎么教学,这里是教案,你想知道吗?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你。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疆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 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1. 地理位置空间感的建立。

  2. 地理位置优越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回顾七年级地理学过的知识,还记得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吗?

  (学生回答、更正)

  (教师补充、归纳)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包括半球位置与五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有时还从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来描述。

  二、展示目标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问题引导 自学探究

  1、猜一猜:“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请同学们猜一猜:描述了我国的哪些位置?

  (学生回答、更正)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2、“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1)在地图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2)在地图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3)观看教材第3页图1.2标出的五个国家,说说从东、西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从南、北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

  (学生回答、更正)(1)俄罗斯、蒙古、日本 (2)俄罗斯、加拿大、蒙古、日本

  3、综合比较以上五个国家,说说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者来看,最能体现我国位置优越性的是什么位置?

  4、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及北纬30°、60°纬线的大致位置。探讨下列问题:

  (1)在地图上指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的纬度范围。

  (2)在地图上指出五带的划分界线,说出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

  5、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分析纬度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纬度位置→气候(气温)→农业

  6、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哪个大陆?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方位如何?

  7、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分析海陆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海陆位置 气候(降水) 农业

  对外交往与合作

  海洋事业

  四、当堂训练

  1.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 ( )

  A.寒温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北温带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很大,大部分属于( )

  A.北温带 B.北寒带 C.热带 D.南温带

  3.我国濒临(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下列对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主要位于热带

  C.我国东临太平洋,北靠亚欧大陆,海陆兼备

  D.我国领土跨纬度近50度,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经济条件

  5.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东西半球的界线为 。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 半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2、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

  3、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教学重点】

  记住并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理解我国产生的晨昏差异和季节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预习交流

  1.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 )平方千米,仅次于( )和( ),居世界第( )位。

  2.我国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__________千米,相邻的国家有_______个。

  3.自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有 海、 海、 海、

  海。

  4.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________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_____个。

  5、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所在的海域是  ()

  A.黄海、渤海    B、东海、黄海

  C、渤海、东海    C。南海、东海

  2.当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还是繁星满天,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纬度跨度大    B。我国经度跨度大

  C.我国地势落差大    D.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四、小组探究

  1、阅读图1.3说出我国四至点

  “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2、在图1.4中国疆域示意图找出陆上邻国、海上邻国,其中陆上邻国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海上邻国中亚州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___________。

  3、阅读图1.4、1.5,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的季节差异,试分析原因。

  4、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大陆濒临的四大海洋、两个海峡、两个内海及三大半岛和主要岛屿、群岛。

  五、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

  A.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C.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D.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2.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南海、东海 D.渤海、琼州海峡

  3.下列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是( )

  A.马来西亚和越南 B..朝鲜和韩国 C.柬埔寨和文莱 D.日本和菲律宾

  4.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洒满了阳光。说明我国( )

  A.领海面积广大 B.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南北跨度广 D.东西跨度广

  二、填空题

  我国陆地面积达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 和 ,居世界第三位。陆上国界线长 千米,大陆海岸线长 千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2、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维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是多少?居世界第几位?

  导入:这么大的面积,中国又是如何划分行政区划进行管理的呢?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预习交流

  1.我国采用的是哪三级行政区划?

  省级包括 、 、 。

  县级包括 、 、 、 。

  乡级包括 、 、 。

  2.写出你的户口所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共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

  4.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我国的四个直辖市是指  (   )

  A.京、沪、粤、桂       B.沪、渝、晋、鲁

  C.渝、沪、津、京       D.琼、台、辽、宁

  6.我国直接濒临太平洋的省级行政区是  (   )

  A.福建省  B.台湾省  C.广东省  D.上海市

  四、小组探究

  1.读图1.7中国政区图,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可以归纳为: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

  请在图中找出“两湖”、“两广”、“两河”、“两山”、“五江(疆)”、“二宁”分别指哪些省级行政区?

  2.在图1.7中国政区图中指出:

  (1)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2) 临海的省级行政区;(3)江苏周围省级行政区

  6.填图游戏:每组准备5分钟后上填中国政区图,并计时,根据时间长短评出一、二、三等奖

  7.竞猜答题:每组准备5分钟并根据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出六道题提问其他组同学,答对加一分,答错扣一分。

  五、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省份与濒临的海的连线,正确的是 ( )

  A.辽宁、河北、山东——渤海 B.辽宁、山东、江苏——东海

  c.江苏、安徽、山东——黄海 D.浙江、广东、广西——南海

  A.北京 B.上海 C.重庆 D.天津

  二、读下图完成作业:

  1.四个省中,有热带分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省名)

  2.四个省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写省名)

  3.②南临___________海,流经③境内的河流为_________。

  第二节 人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阅读和绘制我国人口增线长曲线图,并分析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

  2、分析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基本国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一节对我国辽阔的疆域的学习,使我们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众多的人口。

  二、展示目标

  三、预习交流

  1、2010年第 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 亿,占世界人口 ,是世界上人口最 的国家。

  2、为了使 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

  四、小组探究

  利用下图表提供我国人口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年)

人口

(亿)

1949

5.4

1953

5.9

1956

6.3

1964

7.1

1974

9.1

1982

10.3

1990

11.4

1995

12.1

2000

12.95

  1、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原因是什么?

  3、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五、当堂检测

  1、下列省区中人口超过9000万的是( )

  A、山西省 B、广东省  C、河南省  D、江苏省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速度上升快

  B、人口开始减少

  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

  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在增加

  4、小杰想通过某网站购买几本书,他在收货地址中应依次写清楚自己

  所在的( )

  A、省、县、村、学校 B、省、县、乡、学校

  C、市、乡、村、学校 D、县、乡、村、学校

  5、在中央电视台2005年春节晚会上,全国各地送来了17副春联,其中一幅春联:“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下联: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这幅春联对应的两个省区是( )

  A、宁夏 北京 B、内蒙古 黑龙江

  C、云南 吉林 D、青海 福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分析人口分布的规律。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人口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回忆我们中国有多少人口呢?这众多的人口在我国又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人口分布。

  二、展示目标

  三、预习交流

  1、人口密度是指 。

  2、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我国总人口数为 ,总面积为 ,其平均人口密度为 ,世界平均人口密度为 。

  3、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人口分布 ,如果以从 到 一线为界,则 部人口稠密, 部人口稀疏。

  四、小组探究

  1、比较并计算下列各国家的人口密度。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面积(万平方千米

1707

998

960

936

人口(亿人)

1.42

0.34

13.40

2.44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143

 

人口密度排名

    

  •摩纳哥15790人/平方公里,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仅1.98平方公里)

  •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达4400多人,是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毛里求斯,面积2040平方公里。人口110万。人口密度为550人/平方公里。是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美洲最大的是百慕大。

  •孟加拉国是世界上人口在1亿人以上的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2、我国上海人口密度约为3630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另外,我国人口密度在600人/平方公里以上的的省级行政区除港、澳、台外,还有北京、天津、 , , , , , 等省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人口密度大约为2.1人/平方公里,另外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公里以下的省级行政区还有 省。人口密度在100人/平方公里以下的有 , , , , 等省级行政区。

  3、试分析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东部地势平坦,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生产粮食多,加上交通便利,工业发展迅速,经济发达,城镇多,所以聚居大量的人口。

  西北内陆地区自然条件差,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耕地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因而人口稀少。

  五、当堂检测

  基础训练6-7页。

  第三节 民族

  【教学目标】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知道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

  【教学重点】

  我国的民族构成及分布

  【教学难点】

  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是哪三级?

  2. 说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构成情况。

  3. 写湖南省邻省(市)的简称。

  4. 写出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

  二、展示目标

  三、预习交流

  1. 我国大家庭中共有( )个民族( )个少数民族。

  2. 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 )%,其他民族人口的比例是( )%,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人口有( )。

  3. 各民族不论大小,( )。

  4.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 ,以利于保障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物的权利,利于加快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5. 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民族的( )和保持自己( )的自由,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四、小组探究

  1.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   (   )

  A.山东   B.云南     C.内蒙古    D.新疆

  2.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界线是   (   )

  A.漠河—腾冲     B.黑河—腾冲

  C.大兴安岭—太行山   D.昆仑山-祁连山

  3.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 )

  A.贵州 B.云南 C.广西 D.新疆

  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华北、东北 B.西南、中南、东南

  C.西南、西北、东北 D.华北、华南、西藏

  7.读图1.16“我国几个少数民族的体育、艺术、民居和传统节日”说一说下面各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你还了解该民族的哪些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请你补充说明。

  8.读图1.17“我国民族的分布”,P19表思考、回答:

  ①汉族主要分布在( )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 ) 、( ) 、( ) 地区。

  ②分布最广泛的民族是( )族,傣族主要分布在( )省。

  ③( )省是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

  9.大杂居、小聚居的含义(从汉族、少数民族分布情况分析)

  10.我国有哪些民族政策?

  五、当堂检测

  1.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汉族 B.苗族 C.壮族 D.蒙古族

  2.泼水节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 )

  A.回族 B.满族 C.汉族 D.傣族

  3.说出分别反映哪个民族的风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地形的分布规律,以及我国地形的主要类型及其相关比例。

  2.让学生理解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3.让学生初步掌握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地图的读图方法,学会从这些

  【教学重点】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及地理意义和影响。

  【教学难点】

  难点: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一)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现阶梯状分布

  活动1:阅读 “中国地形”图,明确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

  活动2:进一步阅读 “中国地形”图,根据颜色的分布总结我国地势的特点。

  学生:通过读图归纳,

  活动3:展示图A和图B,两图所显示的地势特点均为西高东低,我国属于哪种情况呢

  ?

  学生:很快正确选择了答案,并归纳: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教师:请同学们欣赏“我国东西向(北纬32º)地形剖面”动画来验证大家的结论。

  活动4:读教材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找出三级阶梯的界线、每一阶梯以什么地形为主?完成下表格。

 

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阶梯

  

界 线:( )山——( )山——( )山

第二阶梯

  

界 线:( )岭——( )山——( )山——( )山

第三阶梯

  

  学生:在教材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上填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名称。

  教师:(简单地向学生补充介绍)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称为大陆架。我国近海的大陆架比较广阔,渤海和黄海面积小,海底全部是大陆架,另外东海的大部分(约有2/3)、南海的一部分(约有1/2)是大陆架。

  (二)地势西高东低对我国的影响

  活动5:小组讨论:地势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给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各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

  对气候的影响:

 

地势

年降水量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西部

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较为丰沛的降水。

东部

  对河流的影响:

  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水流在各阶梯的过度地带形成巨大落差。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用来发电,同时注意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

  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填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我国的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阶梯

  界 线:( )山——( )山——( )山

  第二阶梯

  界 线:( )岭——( )山——( )山——( )山

  第三阶梯

  从上表看出,我国的地形类型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学生答)五种基本形态——比较齐全。他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世界,下面咱们就共同去领略多姿多彩的地形吧!

  讲授新课:

  二、地形复杂多样

  1.地形复杂多样

  活动1:阅读教材的景观图片,了解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

  学生:简单地讨论,比较不同地形类型的特点。如: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顶部高耸,坡度很陡。

  江南丘陵——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辽阔,水草丰茂。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面广阔平坦,“水乡泽国”。

  四川盆地——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

  2.我国主要山脉及其分布

  活动2:读教材图“山脉走向示意”,熟悉山脉走向的含义。

  活动3:读教材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完成下表。

  走向 主要的山脉

  东西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南北走向

  弧形山脉

  活动4: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交织成网,高原、盆地、平原就镶嵌在网格中。阅读教材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中找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填在表格中。

  山 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横断山

  横断山

  山 脉 两侧的地形区

  南侧 北侧

  天山

  昆仑山

  教师:(补充介绍)以上的山脉构成了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界线,有时山脉还是人文地理的界线,如: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与江西的界山。

  活动5:阅读教材关于“地形与民俗”的文字资料,讨论: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简要介绍黄土高原窑洞图片,讨论地形与建筑的关系。

  地形对民俗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很多风俗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都会发生变化,如:新建的南昆铁路对云贵高原的对外交通就起了很大作用。

  教师归纳: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同影响,人类巧妙利用和改造着自然。这些例子也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小结。

  [作业布置]填充图册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阅读“中国地形图”,请大家猜一猜每一种地形在我国陆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多少吗?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大呢?

  (学生的答案有很多,逐一写在黑板上)

  下面我们阅读教材的“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图,验证自己的结论:

  (学生很快找出结论)山地33%、盆地19%、平原12%、高原26%、丘陵10%;其中山地比例最大。

  讲授新课:

  三、山区面积广大

  1.山区面积广,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活动1:根据地形面积比例数据,计算对应圆心角,绘制我国地形面积比例饼状图。

  学生:计算后很快绘制出饼状图(如图示)

  教师:请大家根据饼状图,把山地、高原、丘陵的面积累加起来,算一算占陆地面积的比重。

  学生:(118.2º+93.6º+36º)/360º≈2/3

  教师:观察教材图中山地、高原、丘陵的景观素描画,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答:地表起伏比较大。)人们习惯上把山地、比较崎岖的高原、丘陵统称为山区,山区的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3。所以我国是一个山区面积比较广(引导学生答)的国家。

  2.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活动2:小组讨论:我国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讨论要点:

  ①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②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学生代表发言(可以补充)

  教师归纳:

  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资源不足,耕作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3.开发利用山区,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活动3:阅读教材图“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观看关于地质灾害的图片,了解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教师:自然灾害可以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同样人类在开发山区,发展经济时,如果开发不合理也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

  活动4:小组讨论:山区人类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讨论要点:

  坡度较大的地区是发展林业还是耕种区,为什么?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发展林业区。原因是:随着人口增加,居民区扩大,划为耕种区可以增加粮食生产;但坡度较大,不适宜耕种,且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整个区域环境,发展林业为宜。)

  教师:可见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小结。第二节 气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阅读等温线,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知道0℃等温线的分布位置与地理意义。

  2.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学会分析气温特点的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

  2.我国1月0°c等温线的分布。

  3.绘制、阅读和分析有关地理图表。

  教学难点

  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喜爱的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中的角色来假设:寒假来临,刘星的妈妈准备带上刘星去北极村感受北方千里冰封的景象;夏东海准备带上夏雨、夏雪“下南海”到海南旅游。一家人在讨论准备行李的时候犯愁了:听说两个地方的气温相差很大,于是想请同学们一起帮忙出谋划策:该如何准备去两地旅游的衣物呢?

  师:看来,北方的冰雪让人期待,南方的沙滩也很火热。为什么冬季的南北方景观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

  二、读图比较,认识规律:

  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图”(p31)。学生读图、分析、讨论,同时思考问题。

  1、看图例和气温数值,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

  2、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用彩笔描出来,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

  (小结:从图中可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

  3、1月0℃等温线以北、以南的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

  (以北<0℃,以南>0℃)

  (小结:1月0℃等温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此线南北的植被、农业生产状况及河流水文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例如,1月0℃等温线以北的河流会有什么现象?结冰)

  4、在图中找出我国气温最低、最高的等温线在哪里?计算两地温差多少?(漠河:-32℃、海口:16℃,温差近50℃)

  (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板书)冬季南北温差大

  (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样大呢?

  (引导学生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思考分析: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

  那么,我国夏季的南北温差怎样?气温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

  三、小组互动、探究学习:

  组织学生读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学生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

  1、 我国7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值是多少?(20℃以上)

  2、漠河、海口的平均气温值大约是多少?两地的温差是多少? (漠河:16℃, 海口:28℃, 温差12℃)

  3、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是哪里?

  (新疆的吐鲁番。)

  4、图中什么地形区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为什么?

  (青藏高原,地形地势的影响。)

  可见,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除青藏高原等地区)普遍高温。

  [板书: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转)为什么纬度位置不变,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却不大呢?

  (师演示讲解: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越往北去,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光热越少;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获得的太阳光热却越多,减小了南北的温差。)

  5、阅读材料: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极端最高气温曾高达49.6℃,戈壁地表温度高达82℃以上,可以晒热鸡蛋。西游记中有一处位于吐鲁番。[课件:吐鲁番]火焰山真的是熊熊烈火吗?火焰山山体为红色砂岩,对太阳光的反射能力极强。在强烈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弯弯曲曲的沟壑,宛若烈焰腾升,故名火焰山。

  (转)近几年来,由于气温的一些变化,“三大火炉”城市也有了小插曲。我们来了解一下。

  大家还记得2008年初南方雪灾吧?我们通过资料和图片简单回顾一下。 [南方雪灾图片;]

  (师小结)在面对灾难时,我们始终众志成城。由此可见,我们今天学习的南北气温的差异只是一般规律。影响气温分布与变化的原因有很多。

  四、联系生活,讨论交流

  那么,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气温分布特征给我们的生活、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影响呢?

  南北衣食住行的不同:生活中,体育运动(滑冰、游泳);饮食(冷饮、火锅);服装(夏装、冬装); 住房(北方土炕、暖气、地炉、双层窗——取暖保暖;南方——高大宽敞、注意通风);交通(暴雪封路、河流结冰),农业生产方面:作物种类、熟制、播种时间等也有很大差异。

  五、拓展引申,应用升华

  指导学生读图观察,看教材33页图2.15“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图[课件:温度带]

  1、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2、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 (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

  什么是活动积温?(作物生长温度不够不行,旺盛生长需要≥10℃,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过渡)根据我国各个地方活动积温的大小,气温的高低状况,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

  3、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大体与“1月气温分布图”中的哪条等温线一致?(o℃等温线)

  使学生明确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既是1月o℃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4、热带与北回归线的关系?(热带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5、那么,我国各温度带主要包括哪些地方呢? (地形区、省级行政区)请同学们仔细看图说明。

  (教师小结)学生观察判断后,教师归纳小结:

  6.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图片欣赏)引导学生观看有关图片,了解南北方不同温度带内生长的不同水果及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如下:

  (1)不同的温度带,地面的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

  (2)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

  (3)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高低差异很大,因而民居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

  (4)不同的温度带,所处的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接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气温高低不同,因而农作物(小麦)播种时间也不同。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秋季播种春季收,比如我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六、练习巩固,及时交流,,

  1、课堂小结。

  2、练习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2.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东西干湿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

  教学难点

  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冰城”是哈尔滨,那有谁知道我国的“水城”是哪一座城市呢?······大家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构成一地气候的两个重要的因素。上节我们已学习了我国气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基本特点。

  二、讲授新课

  (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板书]

  [提问]我们平时经常会说下雨了,那是不是下雨就是降水呢?(区分降水与下雨的差别,明确降水的概念)

  [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的练习:

  (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相同?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秦岭、淮河附近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0摄氏度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市、兰州市、拉萨市至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西北内陆地区

  (5)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5页阅读材料“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并且在图2.16中找到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台湾的火烧寮和年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把它们连线,看看降水量是如何变化的。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板书]

  [教师总结] 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的规律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活动]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比较教材第37页图2.18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二)干湿地区 [板书]

  1.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 [板书]

  [教师讲述]一个地区是湿润还是干旱,不仅取决于降水的多少,还取决于该地区的蒸发量的大小。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空气湿润;反之空气干燥。人们依据这一关系把全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

  2.干湿地区的名称[板书]

  [读图练习] 在“干湿地区分布图”中读出干湿地区的名称。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3.干湿地区的分布 [板书]

  [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识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2)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各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们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条等降水量线?

  (4)从上述分析看,我国干湿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 从总体看,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大体一致。但又有区别。例如,东北三省的湿润地区,有些地区的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可是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也属湿润区。正是因为各干湿地区的水分条件不同,所以它的分布状况对各地农业生产和自然景观也产生显著的影响。

  4.干湿地区对自然界景观和农业的影响 [板书]

  [教师讲解] 湿润区、半湿润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自然条件优越,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南方湿润区主要是水田,北方半湿润区主要是旱地农业区。湿润和半湿润区自然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较差,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地区多以荒漠为主,半干旱区以草原为主。

  根据以上内容,完成下表: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植被类型

农业类型

年降水量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湿润地区

>8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森林

水田

半湿润地区

800毫米~4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森林草原

旱田

半干旱地区

400毫米~2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草原

畜牧业

干旱地区

<2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多荒漠

  三、当堂检测

  基础训练上题目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1.八年级地理公开课教案

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4.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5.2017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