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规章制度(优秀5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事业单位工作纪律制度】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事业单位工会规章制度
【篇1:机关事业单位工会制度】
会员评家制度
1、会员评家活动在同级党组织领导和上级工会指导下,通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每年至少评议一次。会员代表的人数不得少于会员总数的30%。
2、会员评家活动主要评议基层工会开展工作、建设职工之家情况,评议工会主席(副主席)履职情况。
3、会员评家前应将评议内容、评议标准告知会员,做好组织发动和准备工作,并向上级工会报告。
4、工会主席(副主席)在会员(代表)大会上报告工会工作及建设职工之家情况,并就个人履职情况进行述职。会员(代表)大会对工会工作、建设职工之家情况和工会主席(副主席)在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测评(一人一票),根据测评结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次,当场公开民主测评结果。满意率高于80%、且不满意率低于10%的,为民主测评满意。满意和基本满意之和高于60%的,为民主测评基本满意。不满意率高于40%的,为民主测评不满意。工会委员会委员不得担任本级工会开展会员评家活动的监票员、计票员。
5、会员评家的结果应以书面形式报同级党组织和上一级工会,并作为考核基层工会工作和工会主席、副
主席的重要依据。对会员群众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反映的突出问题,该基层工会应向会员(代表)群众反馈整改措施。
工会财务管理制度
一、加强财务管理,贯彻执行财务工作,为群众、为生产服务。切实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充分发挥其物质保证作用;
二、遵照上级有关规定,认真讨论编制财务计划和预、决算。严格执行经费开支标准,走时检查分析财务收支情况;
三、督促检查和帮助工会小组、车间工会,做好会费收缴工作,按时收缴工会经费;
四、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妥善保管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档案资料和现金(上级核定数),按时间矿工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报告各项经费的收支情况;
五、每年向工会会员公布财务收支情况; 六、协助有关人员健全工会财产,物品管理制度,全面系统登记工会财产,物品帐目监督检查工会财产物品保管和使用情况;
七、财务工作人员工作变动时,应办清交接手续,并有工会领导负责监交;
八、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对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开支,拒付管理;
九、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原则、秉公办理、不谋私利,做到收支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帐目清楚。
工会经费审查工作制度
一、依法独立行使经费审查监督职权,对同级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接受上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业务指导、督促和检查。
二、协助同级工会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管好工会财产,监督同级工会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财经政策、纪律、法规和工会财务工作的方针、规章制度。三、审查同级工会预算、决算的编制执行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是否准确合理地反映了工会工作需要。
四、督促同级工会定期公布帐目,发扬财务民主,实行财务公开。
五、在同级工会组织机构变动和财务财产管理人员调动时,负责监督做好交接工作。
女职工工作制度
一、认真贯彻落实工会工作方针,研究制定女工工作目标、任务,指导女职工工作。
二、参与有关保护女职工权益制度的制定,并监督、贯彻落实女职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组织女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高女职工参政能力。
三、维护女职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参与、指导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集体合同,参与女职工劳动争议、家庭暴力等案件的调处。
四、提高女职工综合素质,定期组织开展女职工培训和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各项劳动竞赛,进一步提高广大女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五、开展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女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业务技能和健康素质;关心女职工成长进步,积极发现、培养、推荐女性人才。做好优秀女职工的评选、表彰工作,总结推广她们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积极发现、培养优秀女职工。六、组织开展适合女职工特点的各项活动,活跃女职工文化生活。
七、做好女职工“关爱行动”工作,为女职工办实事、做好事,帮助她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
学校工会职责
事业单位规章制度(优秀5篇)
(二)动员组织职工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做好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表彰、培养、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四)配合党政机关贯彻落实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维护学校职工合法权益,协助党政机关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组织职工参加疗养、休养及健康体检,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五)加强调查研究,反映职工意见和建议,参与学校内部事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促进学校内部事务公开,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机关廉政建设。
(六)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健全工会民主制度,做好会员的发展、接收、教育和会籍管理工作,加强对专(兼)职工会干部和工会积极分子的培养,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
(七)依法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管理好工会资产。
会员(代表)大会制度
(一)工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经工会委员会或者三分之一以上会员提议,可
以临时召开会议。会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召开会员大会。
(二)会员大会和会员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党组织、上级工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审议和批准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和批准工会委员会的经费收支情况报告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讨论决定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公开工会内部事务;民主评议监督工会工作和工会领导人。(三)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实行常任制,任期与工会委员会相同。(四)工会委员会主持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向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会员监督。
困难职工帮扶制度
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是党政解决困难职工群众的工作及生活问题,为困难职工提供救助、维权和服务,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改革发展,为党分忧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将帮扶工作做好、做实,真正使帮扶工作覆盖到每一名困难职工。经研究决定,此项工作由工会
牵头组织实施,切实维护好困难职工的切身利益,把组织温暖送到职工心坎上。
一、特困和困难职工标准 特困职工: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我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职工。困难职工:家庭月人均收入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由于重病或残疾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
二、特困和困难职工调查
工会于每年3月前对困难职工进行调查摸底。对符合特困和困难标准的职工要在实施“三查一访”后,纳入困难职工档案。
三、帮扶工作制度
(一)每年春节期间向困难职工发放食物或慰问金。
(二)工会深入困难职工家庭进行走访慰问,组织贴心人服务队开展为困难职工服务活动。
(三)每年在8月底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考上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
(四)不定期开展转赠活动,将筹集到的帮扶物品赠与有需求的困难职工。
(五)不定期开展募捐活动,帮扶困难职工。
【篇2:机关事业单位工会规范化建设】
机关事业单位工会规范化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强工会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在促进学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工会的整体工作水平,根据县总工会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对我校在规范化建设中的各项指标做以下自评:
一、组织建设和基础工作(40分)
1、工会领导班子健全,工会主席按同级副职配备,副主席按中层正职配备(2分)。工会委员会按期换届(1分),换届或人员变动工作交接手续规范,交接资料全面完整(1分)。工会领导人一经选举产生,要保持相对稳定(1分)。
2、组织机构健全完善。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女职工委员会等组织建立健全(3分)。办理了社团法人资格证(1分),工会主席是法人代表(1分)。
3、工会基础工作扎实,有牌子、有印章、有经费、有活动、有活动记录且真实齐全,有各种工作台账、有办公场所。
4、党政领导重视。党政领导每年听取一次工会工作情况汇报,形成制度,及时解决工会提请研究解决的问题(2分);为工会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经费和时间保障(2分)。工会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2分)
5、吸收全部职工(含临时工、合同工、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入会,入会率达100%(2分)。会员档案健全,实行会员电子信息动态管理(1分),按规定发放会员证(1分)。
6、工会委员会和工会领导人坚持每年向会员(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7、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每年有工作计划、有工作目标、有措施(2分),半年、年终有工作总结及时报送上级工会(2分)。会议资料、会议记录、各种文件完整齐全,档案资料管理规范(1分)。
8、按时参加上级工会召开的各种会议和培训,不随意缺席或找人替代,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自身素质(2分)。圆满完成上级工会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2分)。
9、工会主席和工会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自觉学习工会工作相关法律法规、业务理论知识,把《时代风采》杂志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料(1分),有学习心得体会1篇以上(1分)。
10、工会干部全面掌握本单位职工情况,切实做好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扶人。
二、宣教活动(16分)
1、机关事业单位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之家”创建活动(2分);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2分)。
2、建立宣传阵地(1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4次以上(2分),开展素质提升教育工作,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每年开展1-2个职工职业道德主题实践活动;职工受教育面达到80%以上(2分)。3、开展经常性文化体育活动,每年重大节日有职工文化活动(1分);经常组织适合本单位特点的文体活动(1分);积极参与县级党政及工会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2分)。
4、结合本单位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
三、民主管理(14分)
1、建立健全会员(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2分),会员(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前向上级工会报告(2分)。职工代表大会定期换届(1分)。
2、会员(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操作程序规范(1分),会员、职工代表结构合理、比例适当、报告的基本内容全面、重大事项议案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等(3分),职工代表大会职权落实到位(1分)。
3、组织单位按规定开展院务、所务、校务和机关政务、财务公开。四、权益维护(15分)
1、帮助和指导职工与单位行政方面签订劳动合同或其他协议(3分)。督促单位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2分)。
2、协助和督促行政做好工资、福利方面的工作落实职工带薪休假政策(2分)。依法维护好女职工的特殊合法权益(1分)。制定有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改革方案、福利待遇等,有工会参与的意见(1分)。
3、组织培养、选树、评选、推荐劳模,做好日常管理工作(1分),劳动模范的各项待遇得到落实(1分)。
4、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监督职业安全与卫生法律、法规的实施(1分),依法维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1分)。参与组织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1分),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1分)。
五、困难帮扶(5分)
掌握困难职工情况,建立困难职工动态管理档案(2分),及时反映、上报职工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重大问题(1分),开展经常性送温暖活动、“金秋助学”活动、两节送温暖活动(1分);组织职工开展互助互济活动和职工医疗互助活动(1分)。
六、财务管理(5分)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1分),单位依法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足额上解工会经费(1分),会员按工资收入的5‰缴纳会费(1分)。自主管理和使用工会经费、会费,工会经费、会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1分)。
2、独立开设银行账户(1分),按照《工会会计制度》核算工会经费(1分);工会资产档案健全,保值(1分)。
3、工会经费年度收支预算、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接受同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2分),工会经审会每年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1分)。
【篇3:工会制度汇编】
***工会工作制度 汇 编
***工会工作委员会
工作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维权、参与、建设、教育等方面的职能,达到共谋发展的目的,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工会工作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
(二)认真贯彻执行***工会会员大会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及上级工会的决定,负责主持***工会的日常工作。
(三)制定***工会的各项工作计划,各种会议的组织实施及各类学习的安排,并做到有布臵、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
(四)负责与***行政、企业就劳动关系等问题进行协商,并代表职工就有关职工的工资分配、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劳动争议等事项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资协议。
(五)围绕***经济建设,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技术协作活动。
(六)努力在***中营造“职工爱企业,企业爱职工”的良好氛围,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七)积极开展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文艺、体育活动。
(八)督促企业按工资总额的2%拨交工会经费,协助管好、用好经费,有条件时,再按比例上解。
(九)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做好按期换届选举工作和日常会员发展工作。
(十)做好工会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管理工作。***工会工作委员会
会议制度
一、工会全委会议
根据《中国工会章程》规定,乡工会委员会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上级工会的决定和同级工会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工会工作。乡工会全委会由常务委员会召集,原则上一年举行一次,时间在年底或年初举行。
二、工会常委会议
根据《中国工会章程》规定,乡工会常务委员会在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委员会的职权。乡工会常委会由乡工会主席或委托副主席主持召开,原则上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常委会讨论决定工会涉及全局工作的工作部署、工作总结和财务预决算。***工会工作委员会
学习制度
为提高工会干部、会员、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集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特制定以下学习制度:
(一)学习实践:工会委员学习每季度安排一次。
(二)学习方式:除特殊情况占用生产、工作时间外,一般情况下,主要利用节假日和业余实践进行,方式采取:1、会同行政共同组织;2、工会独立组织;3、以会代训和班前、班后会议;4、培训。
(三)学习内容:
1、有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方面的内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方面的内容; 2、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方面的内容; 3、有关科学、文化、技术方面的内容; 4、有关工会自身业务方面的内容;
5、促进职工身心健康的文艺、体育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四)学习纪律:学习时必须严格遵守时间,委参加学习的职工,视为旷工处理(特殊情况除外)。
(五)要求:每次学习要有计划、有要求、有记录。***工会工作委员会
财务管理制度
1、机关工作人员的一切报支审批,统一实行“一支笔”管理,均需由经手人、证明人签字并由主席核批后方可报销。2、库存现金不得超过核定限额,白条不得抵库,做到账款相符,按有效凭证支付现金,达到银行转账支付标准的一律从银行转账。做到钱物分开,物资管理有办公室负责,固定资产有办公室负责登记、保管。
3、杜绝个人私借公款,因公出差或购臵物品需用现金一律采用四联单借款,经批准后方可临时借用,返回单位后本月内须结清,逾期按银行贷款利率计收,对久欠不还者从其工资收入中扣除。
4、办公费用。办公用品由办公室按政府采购制规定统一购臵,专人管理。零星物品单价在20元以下,总额在300元以内的由办公室直接办理,在此限额以上的须经主席批准后方可办理。
5、接待费用。接待工作统一由办公室安排。其费用按领导交办的精神处理,零星接待工作由办公室按实际情况酌情处理。接待安排用餐在乡指定饭店,由分管领导按规定标准开具用餐通知单。
浅析事业单位薪酬制度之绩效工资的管理
关键词:事业单位;薪酬制度;绩效工资管理
一、对绩效工资管理的简析
自2006年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建立了由岗位工资、薪
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补贴四部分组成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作为基础工资,是收入分配中固定的部分,其
工作已结束。绩效工资是收入分配中“活”的部分,主要体现职工的工作实绩和贡献。如何做好“活”的分配,本文就“活”工资分
配谈谈自己初浅的认识。
1.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
整个岗位绩效工资制的精髓,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于绩效工资体
系是否能够科学建立并有效应用,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体制,就无
法获得有说服力的关键基础信息及数据,绩效工资的实施也就无从
谈起,更无法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2.清理核查津贴补贴是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关键环节,前提
就是要与清理规范津补贴结合进行,全面核查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补
贴外放的津贴补贴和奖金。摸清单位收入来源、支出去向、账户情篇2:事业单位薪酬激励制度
关于事业单位薪酬激励制度的探讨
摘 要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标志着
国有企业已与市场接轨。传统的事业单位薪酬激励机制已经不能适
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实现事业单位薪
酬激励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薪酬激励机制所
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薪酬激励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薪酬激励机制研究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群体,其活动领域遍及教
育、科研、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和经济及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完善职工激励制度就是当
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现状
近些年,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现行的事业单位薪酬管理机制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
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对引进人才和提
高单位的竞争力起到阻碍的作用。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一)先进管理理念的缺乏
作为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可以
合理地将各项资源进行有效组合和运用,以此来推进各项事业的高
效运作和发展。
首先,缺乏利益的动力。我国事业单位的工资增长与调整是由国 家根据财政状况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决定的。这种薪酬的分配模
式,使得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收入与个人技能、能力和表现相脱节,也与社会的服务质量、社会信誉和经济效应相脱节。第二,事业单
位本身缺乏自主分配的权力国家财政和国民经济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工资标准,统一集中的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工资政策导致分配
上的平均主义,干预事业单位的权限。而作为独立的事业单位主体,没有充分的分配自主权,不能制定和实施单位内部的分配制度。第三,缺乏有效配置人才资源的调节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
资源要得到有效的配置就必须尊重价值规律和人才的供求规律。事
业单位如果要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就必须按照人才价值来制定薪
酬的分配制度,因为工资不仅是劳动者应得的报酬,也是他们自身
价值的体现。
(二)人才结构的不合理
事业单位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有着很
高的要求,因为它本身就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较强的工作。但由
于工资收入以及相关政策因素的影响,职工往往在高科技、高素质
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而另一方面,有的部门对于引进的人才也不
能进行有效的配置,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可以说,这
两种情况都在人力资源上造成了极太浪费,还会形成引不进、留不 住人才的恶性循环,十分不利于工作开展。
二、激励理论及激励机制的形成(一)建立激励机制的意义
企业建立激励机制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方式。而激励员工并
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个员工都有其独特的心理、情感和职业的需求。
管理者应该意识到,有些员工想要的不仅仅是高收入,他们首先要
了解每个员工的真正需求,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
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当中找到出发点,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
(二)主要激励理论
第一,目标激励。设置适当的目标,把员工的需要与目标紧密联
系在一起,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选择和确立目标时,要对目
标的效果和实现目标的概率作出科学的价值评估与判断,使目标的设置具有科学性。第二,情感激励。积极的情感可以焕发出惊人的力量,消极的情感会严重妨碍工作。领导者如能和员工建立起真挚的感情,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员工,打动和征服员工的心,就
能起到激励作用。第三,尊重激励。尊重是加速员工自信力爆发的催化剂,尊重激励是一种基本激励方式。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尊重是
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问的和谐,有助于企业
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
三、建立员工激励机制对策
(一)薪酬分配的激励
据有关报道,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
挥出20%~30%,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把另外70%~ 80%的潜能也发挥出来。薪酬激励是企业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激励 手段,是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如果能够真正
发挥好单位薪酬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就能够实现“双赢”的目的。
(二)建立适应多元化的分配制度,完善分配制度
原有的单一的工作制度在岗位繁多的事业单位中不能符合多有岗
位的特点和要求,所以,应该根据岗位的特殊性推行多元化分配制
度,激励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岗位实行绩效工资确保所有员工的薪酬和工作投入程度挂钩,对重点岗位的员工可以适当的通过提
高待遇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对于单位的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通过
年薪的激励和约束力来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三)建立符合市场基础的薪酬体系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薪酬政策的外部公平实现的关键是要为事
业单位的各个岗位确定一个与市场水平一致的薪酬标准。建立科学
客观的绩效考评机制,逐步形成制度化、科学化、实用性强、适应
本单位特点的绩教考核机制。
(四)优化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范围不仅包括机构改革,还包括对人才的培
养和合理使用,这是一个长期的且充满挑战性的过程。具体来说,可以从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1.确立“人才第一”的观念。在当今以知识经济为主宰的时代,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已�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人才的流失,为部门建立合理科学的人才结构奠定思想基
础。
2.深化部门人事制度的改革。为了有效解决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
题,单位应培养出一批多层次、多学科的人才队伍并建立合理的人
事制度,优化人才配置,使人才皆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实
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王建芳。事业单位实行薪酬激励机制的探讨[j].现代商
业,2011,5.[2]刘晓宇。关于事业单位实行薪酬激励机制的思考[j].中国科技
龙源期刊网。com 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薪酬管理 作者:赵玄枝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5年第12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
员工的薪酬待遇是员工在单位的工作表现的直接体现,代表着其为单位带来的效益或者贡献,单位通过员工在单位内部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知识、技能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贡献�
一、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符合单位实际的薪酬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一般是由上级的领导单位或者相关的政府机关进行统一的安排,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薪酬管理制度采用统一的标准,这就导致薪酬管理制度无法真正的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度内部一些标准或许不适合本单位的管理方法,薪酬管理制度缺乏单位自身独特的特点,再加上某些单位内部并未设置专门的薪酬管理人员,只是盲目地跟着上级领导单位的安排走,导致薪酬管理制度越来越缺乏合理性。
(二)市场化程度偏低
事业单位办公室规章制度
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办事效率,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工作运行新机制,树立劳动保障部门的新形象,制定事业单位办公室规章制度。
一、服务纪律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省、市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坚持文明优质高效为单位、为职工、为社会服务的原则。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既要按劳动保障政策办事,又要为服务对象提供热情服务。
2、坚持立足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实际与群众需要相统一的原则。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与服务对象建立起平等、理解、和谐的关系,按照职责范围,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
3、坚持现实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服务内容、标准和规定要求,既要按照现有工作基础和服务水平组织实施,又要着眼于未来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不断丰富、拓宽和完善服务内容、服务措施。
4、坚持公开、公平、求实的原则。服务内容、标准、时限、程序和监督约束措施要公布于众,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做到服务措施得力有效,不作表面文章。
5、坚持逐级负责、层层落实和领导干部带头的原则。按照各处的职能管理权限,建立各自的岗位服务目标,工作落实到人,责任到人。各处领导干部要做到公正用人、团结聚人、一身正气服人,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团结带领本处干部职�
6、干部职工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和大局观念,克己奉公,廉洁勤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努力学习和熟练掌握本职业务知识,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严格履行工作职责。
7、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得无故迟到、早退。工作时间内不得擅离职守或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活动。
8、在业务工作中,不得违反党纪、国法和政令,以及各项规章制度,要以党性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言行;工作中不得使用规定的服务忌语;不准与服务对象吵嘴、打架,闹无原则纠纷。
9、不得以任何借口对应提供的服务项目推诿、扯皮,刁难服务对象;不得拒绝服务对象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和要求。
10、不得接收服务对象和可能对公正执行公务有影响的宴请;不得用公款吃喝玩乐;不准在工作和值班时间打扑克、玩游戏;工作日中午不准饮酒;不准接收服务对象赠送的礼金、礼品或有价证券;在业务工作中不准巧立名目乱收费。
11、不准利用职权或工作便利条件为自己、为亲友或小团体谋取私利;不准滥用职权侵犯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人民政府的形象,破坏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12、对群众咨询和提出的意见要求认真负责,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工作程序和时限要求给予明确的答复,应办理的要及时办理。
13、干部职工上岗要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端庄,做到热情服务,礼貌待人,耐心周到,文明用语。
14、办公区域要保持清洁卫生,各服务窗口要设置指示标牌,办公物品摆放要整齐有序,工作证牌要定位放置。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程序、标准等制度要挂板上墙,实行政务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二、奖惩办法
1、凡在执行公务中能自觉按照服务规定,积极主动地为服务对象排忧解难,收到服务对想给本人及局的表扬信、感谢信,经查实后给予通报表扬。
2、在服务过程中,工作取得较大成绩,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的,给予表扬和奖励,并作为年度工作政绩考核和晋升的主要依据。
3、凡违反“服务纪律”条款之一,情节较轻者,由所在处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
4、凡被服务对象投诉,经查实,有违反“服务纪律”条款,情节较重者,由所在处主要负责人陪同违纪人员向服务对象当面赔礼道歉,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列入年终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5、在年度考核内,凡被服务对象投诉两次以上(含两次)并经查实已违反“服务条款”有关条款者,除按第4条处理外,还又给予口头告诫。
6、凡违反“服务纪律”条款,贻误工作并造成不良影响或被新闻媒介曝光,除按第5条处理外,构成违纪的还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违犯纪律认识不深,再次违纪者,给予下岗学习三个月或调离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下岗学习期间,停发职务补贴、岗位津贴、福利补贴和各类奖金。
7、按照第6条处理后,仍继续违反“服务纪律”条款的,按有关程序予以辞退。
8、凡本处的干部职工年内有违反“服务纪律”条款并受到处分处理的,所在处不得评为先进。
9、凡本处年内出现两次以上违反“服务纪律”条款并受到处分处理的,给予通报批评,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主任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不得定为优秀等次。
三、监督措施
1、办成立优质服务管理考核领导小组,由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各处处长参加组成,秘书处负责具体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检查、监督、考评干部职工在服务工作中的情
2、设立举报监督电话582***,随时接受群众投诉。对群众投诉举报,认真进行调查核实,及时做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答复投诉人。
3、奖惩实施程序:由当事人所在处负责填写《奖惩登记表》,报考核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奖惩事项。
会 议 制 度
为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各项会议制度。
一、主任办公会
主任办公会由主任、副主任参加,秘书处处长列席,并负责记录,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二次,遇有重要事项可随时召开。传达学习上级指示精神,通报、研究、布置近期工作及其它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办公会
办公会议由主任、副主任、各处处长及处室负责人参加,根据需要,也可临时召集有关人员列席,会议由秘书处负责记录,一般每周一上午召开。传达学习上级指示精神,总结汇报上周工作,研究布置本周工作及其它工作。
三、处务会
各处处长一般要每周召集全处人员召开一次处务会,根据工作需要,可随时召开。传达办公会议精神,总结、检查、研究、布置工作。
四、全体人员大会
全体人员大会一般每季、半年、年终各召开一次,遇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由秘书处负责组织筹备。传达学习上级指示精神,总结、部署有关工作及其它事项。
各种类型的会议,都要讲求实效,开短会,讲短话,能合并召开的会,不分别开,能一次开会解决的问题,不开第二次或层层开。会议要突出重点,会后要根据分工认真落实。避免泛泛而谈,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真正使会议起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作用。
学习制度
为加强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每周星期四下午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时间,无特殊情况不得占用。
二、学习的内容、方法、步骤,要按照局党委的统一部署组织进行,办党支部也要根据当前形势和工作需要,适时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三、要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要以处为单位组织学习,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要自觉遵守学习纪律,不能参加学习时要按规定请假,学习时不串岗,要坐得住学得进。
五、学习中要坚持写学习笔记,定期交流学习体会、总结学习经验,进行必要的考核。
考勤制度
为强化工作人员的组织纪律观念,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人员要按时上下班,因公、因私外出,必须逐级请假,实行事前请假、事后销假、外出情况汇报制度。
二、请假审批权限:
1、副处以下工作人员请假,半天以内的,由处长批准;半天至二日以内的,由处长向分管主任请假,由分管主任批准;二日以上的由处长向主任请假,由主任批准。
2、处长请假,半天以内的,由分管主任批准;一日以上的,报主任批准。处长请假必须事先向主任申请。
3、副主任请假,由主任批准;主任请假由分管局长批准。
4、公休假、探亲假、产假、病假、婚假等,按国家有关在政策规定执行。
三、请假办理程序
各种请假(含公休假、探亲假、产假、病假、婚假等),必须事先填写《请假登记表》,经有关领导批准签字后送秘书处存档备查。特殊情况,必须按请假审批权限办理,事后补填《请假登记表》。
四、请事假时间,用本人应享受的公休假时间抵补,抵补后每超过一天,扣除本人一天的考核奖金。凡未按请假审批权限和请假办理程序擅自休假的,均按旷工处理,其中矿工一日以内的,扣除下月考核奖金,旷工二日以上的,扣除当年考核奖金。
编辑推荐: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新消息
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
XX事业单位规章制度制定问题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
事业单位职代会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办公室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办公室规章制度
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办事效率,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工作运行新机制,树立劳动保障部门的新形象,制定事业单位办公室规章制度。
一、服务纪律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省、市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坚持文明优质高效为单位、为职工、为社会服务的原则。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既要按劳动保障政策办事,又要为服务对象提供热情服务。
2、坚持立足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实际与群众需要相统一的原则。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与服务对象建立起平等、理解、和谐的关系,按照职责范围,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
3、坚持现实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服务内容、标准和规定要求,既要按照现有工作基础和服务水平组织实施,又要着眼于未来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不断丰富、拓宽和完善服务内容、服务措施。
4、坚持公开、公平、求实的原则。服务内容、标准、时限、程序和监督约束措施要公布于众,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做到服务措施得力有效,不作表面文章。
5、坚持逐级负责、层层落实和领导干部带头的原则。按照各处的职能管理权限,建立各自的岗位服务目标,工作/ 8
事业单位办公室规章制度
落实到人,责任到人。各处领导干部要做到公正用人、团结聚人、一身正气服人,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团结带领本处干部职�
6、干部职工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和大局观念,克己奉公,廉洁勤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努力学习和熟练掌握本职业务知识,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严格履行工作职责。
7、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得无故迟到、早退。工作时间内不得擅离职守或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活动。
8、在业务工作中,不得违反党纪、国法和政令,以及各项规章制度,要以党性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言行;工作中不得使用规定的服务忌语;不准与服务对象吵嘴、打架,闹无原则纠纷。
9、不得以任何借口对应提供的服务项目推诿、扯皮,刁难服务对象;不得拒绝服务对象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和要求。
10、不得接收服务对象和可能对公正执行公务有影响的宴请;不得用公款吃喝玩乐;不准在工作和值班时间打扑克、玩游戏;工作日中午不准饮酒;不准接收服务对象赠送的礼金、礼品或有价证券;在业务工作中不准巧立名目乱收费。/ 8
事业单位办公室规章制度
11、不准利用职权或工作便利条件为自己、为亲友或小团体谋取私利;不准滥用职权侵犯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人民政府的形象,破坏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12、对群众咨询和提出的意见要求认真负责,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工作程序和时限要求给予明确的答复,应办理的要及时办理。
13、干部职工上岗要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端庄,做到热情服务,礼貌待人,耐心周到,文明用语。
14、办公区域要保持清洁卫生,各服务窗口要设置指示标牌,办公物品摆放要整齐有序,工作证牌要定位放置。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程序、标准等制度要挂板上墙,实行政务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二、奖惩办法
1、凡在执行公务中能自觉按照服务规定,积极主动地为服务对象排忧解难,收到服务对想给本人及局的表扬信、感谢信,经查实后给予通报表扬。
2、在服务过程中,工作取得较大成绩,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的,给予表扬和奖励,并作为年度工作政绩考核和晋升的主要依据。
3、凡违反“服务纪律”条款之一,情节较轻者,由所在处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
4、凡被服务对象投诉,经查实,有违反“服务纪律”/ 8
事业单位办公室规章制度
条款,情节较重者,由所在处主要负责人陪同违纪人员向服务对象当面赔礼道歉,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列入年终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5、在年度考核内,凡被服务对象投诉两次以上(含两次)并经查实已违反“服务条款”有关条款者,除按第4条处理外,还又给予口头告诫。
6、凡违反“服务纪律”条款,贻误工作并造成不良影响或被新闻媒介曝光,除按第5条处理外,构成违纪的还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违犯纪律认识不深,再次违纪者,给予下岗学习三个月或调离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下岗学习期间,停发职务补贴、岗位津贴、福利补贴和各类奖金。
7、按照第6条处理后,仍继续违反“服务纪律”条款的,按有关程序予以辞退。
8、凡本处的干部职工年内有违反“服务纪律”条款并受到处分处理的,所在处不得评为先进。
9、凡本处年内出现两次以上违反“服务纪律”条款并受到处分处理的,给予通报批评,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主任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不得定为优秀等次。
三、监督措施
1、办成立优质服务管理考核领导小组,由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各处处长参加组成,秘书处负责具体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检查、监督、考评干部职工在服务工作中的情/ 8
事业单位办公室规章制度
2、设立举报监督电话582***,随时接受群众投诉。对群众投诉举报,认真进行调查核实,及时做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答复投诉人。
3、奖惩实施程序:由当事人所在处负责填写《奖惩登记表》,报考核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奖惩事项。
会 议 制 度
为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各项会议制度。
一、主任办公会
主任办公会由主任、副主任参加,秘书处处长列席,并负责记录,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二次,遇有重要事项可随时召开。传达学习上级指示精神,通报、研究、布置近期工作及其它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办公会
办公会议由主任、副主任、各处处长及处室负责人参加,根据需要,也可临时召集有关人员列席,会议由秘书处负责记录,一般每周一上午召开。传达学习上级指示精神,总结汇报上周工作,研究布置本周工作及其它工作。
三、处务会
各处处长一般要每周召集全处人员召开一次处务会,根据工作需要,可随时召开。传达办公会议精神,总结、检查、研究、布置工作。/ 8
事业单位办公室规章制度
四、全体人员大会
全体人员大会一般每季、半年、年终各召开一次,遇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由秘书处负责组织筹备。传达学习上级指示精神,总结、部署有关工作及其它事项。
各种类型的会议,都要讲求实效,开短会,讲短话,能合并召开的会,不分别开,能一次开会解决的问题,不开第二次或层层开。会议要突出重点,会后要根据分工认真落实。避免泛泛而谈,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真正使会议起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作用。
学习制度
为加强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每周星期四下午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时间,无特殊情况不得占用。
二、学习的内容、方法、步骤,要按照局党委的统一部署组织进行,办党支部也要根据当前形势和工作需要,适时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三、要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要以处为单位组织学习,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要自觉遵守学习纪律,不能参加学习时要按规定请假,学习时不串岗,要坐得住学得进。/ 8
事业单位办公室规章制度
五、学习中要坚持写学习笔记,定期交流学习体会、总结学习经验,进行必要的考核。
考勤制度
为强化工作人员的组织纪律观念,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人员要按时上下班,因公、因私外出,必须逐级请假,实行事前请假、事后销假、外出情况汇报制度。
二、请假审批权限:
1、副处以下工作人员请假,半天以内的,由处长批准;半天至二日以内的,由处长向分管主任请假,由分管主任批准;二日以上的由处长向主任请假,由主任批准。
2、处长请假,半天以内的,由分管主任批准;一日以上的,报主任批准。处长请假必须事先向主任申请。
3、副主任请假,由主任批准;主任请假由分管局长批准。
4、公休假、探亲假、产假、病假、婚假等,按国家有关在政策规定执行。
三、请假办理程序
各种请假(含公休假、探亲假、产假、病假、婚假等),必须事先填写《请假登记表》,经有关领导批准签字后送秘书处存档备查。特殊情况,必须按请假审批权限办理,事后补填《请假登记表》。
四、请事假时间,用本人应享受的公休假时间抵补,抵/ 8
事业单位办公室规章制度
补后每超过一天,扣除本人一天的考核奖金。凡未按请假审批权限和请假办理程序擅自休假的,均按旷工处理,其中矿工一日以内的,扣除下月考核奖金,旷工二日以上的,扣除当年考核奖金。
编辑推荐: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新消息
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
事业单位规章制度制定问题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
事业单位职代会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8
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文化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文化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国家有关法律制度,结合文化事业单位特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文化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文化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
第三条 文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四条 文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参与单位重大经济决策和对外签订经济合同等事项;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
第五条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财务会计机构,配备具备从业资格的财务会计人员。
第六条 文化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第二章 单位预算管理
第七条 文化事业单位预算是文化事业单位根据单位职能、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文化事业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第八条 国家对文化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照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标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财力可能,结合文化事业单位特点、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财务收支及资产状况等确定。定额或者定项补助可以为零。
非财政补助收入大于支出较多的文化事业单位,可以实行收入上缴办法。具体办法由财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制定。
第九条 预算编制原则
(一)坚持合法合规的原则。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文化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单位预算。
(二)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文化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三)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既要考虑事业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国家财力可能和单位收入状况、资产状况,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四)坚持厉行节约、注重绩效的原则。挖掘内部潜力,努力增收节支,加强绩效管理,推进绩效评价与预算编制的有机结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坚持完整性和统一性原则。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将全部财务收支在预算中予以反映,并按照国家预算表格和统一的口径、程序及计算依据编制单位预算。
第十条 文化事业单位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以及以前年度结转和结余情况,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
第十一条 预算编制程序
文化事业单位根据年度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以及预算编制的规定,提出预算建议数,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一级预算单位直接报财政部门,下同)。文化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复后执行。
第十二条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预算执行中,对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
上级下达的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或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增加或者减少支出,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时,文化事业单位应当报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调整预算;财政补助收
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外部分的预算需要调增或者调减的,由单位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增或者调减支出预算。第十三条 文化事业单位决算是指文化事业单位根据预算执行结果编制的年度报告。
第十四条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年度决算,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审批。
第十五条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决算审核和分析,保证决算数据的真实、准确,规范决算管理工作。
第三章 收入管理
第十六条 收入是指文化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第十七条 文化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
(一)财政补助收入,即文化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二)事业收入,即文化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文化事业单位的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三)上级补助收入,即文化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各种非财政补助收入。
(四)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即文化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五)经营收入,即文化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六)其他收入,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第十八条 事业收入包括:
(一)演出收入,即艺术表演团体进行各类文艺演出取得的收入。
(二)文化场馆服务收入,即艺术表演场所、文化展示及纪念机构开展文艺演出、举办展览展映等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三)技术服务收入,即文化事业单位提供各种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
(四)培训收入,即文化事业单位举办各种文化艺术培训班取得的收入。
(五)复印复制收入,即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展览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对外提供馆藏资料的复印复制等服务取得的收入。
(六)门票收入,即文化展示及纪念机构销售门票取得的收入。
(七)外借人员劳务收入,即文化事业单位对外提供演
职人员、技术人员等取得的劳务收入。
(八)其他事业收入,即文化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除上述各项收入以外的收入。
第十九条 经营收入包括:
(一)销售收入,即文化事业单位非独立核算部门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
(二)经营服务收入,即文化事业单位非独立核算部门对外提供经营服务取得的收入。
(三)租赁收入,即文化事业单位对外出租房屋、场地和设备等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经营收入,即文化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除上述各项收入以外的收入。
第二十条 收入管理的要求:
(一)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合法组织收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文化事业单位应当使用财政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并建立健全各种收据、发票、门票等票据的管理制度。
(三)文化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自定收费标准。
(四)文化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加强银行账户的统一
管理,收入要及时入账,防止流失。
(五)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第二十一条 文化事业单位对按照规定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收缴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不得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
第四章 支出管理
第二十二条 支出是指文化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
第二十三条 文化事业单位支出包括:
(一)事业支出,即文化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是指文化事业单位为了保障其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项目支出是指文化事业单位为了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所发生的支出。
(二)经营支出,即文化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三)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即文化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四)上缴上级支出,即文化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五)其他支出,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支出,包括利息支出、捐赠支出等。
第二十四条 支出管理的要求:
(一)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将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单位预算,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
(二)文化事业单位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由文化事业单位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文化事业单位的规定违反法律制度和国家政策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
(三)文化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项资金,应当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并按照规定向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接受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检查和验收。
(四)文化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加强各类票据管理,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使用正确,不得使用虚假票据。
第二十五条 文化事业单位在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中,应当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数;不能归集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合理分摊。
经营支出应当与经营收入配比。
第二十六条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加强经济核算,可以根据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的实际需要,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办法。
第二十七条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有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支出的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第五章 结转和结余管理
第二十九条 结转和结余是指文化事业单位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结余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者因故终止,当年剩余的资金。
经营收支结转和结余应当单独反映。
第三十条 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的管理,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文化事业单位非财政拨款结转按照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单位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二条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加强事业基金的管理,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使用,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规模。
第六章 专用基金管理
第三十三条 专用基金是指文化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专用基金管理应当遵循先提后用、收支平衡、专款专用的原则,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规模。
第三十四条 专用基金包括:
(一)修购基金,即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并按照规定在相应的购置和修缮科目中列支(各列50%),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用于文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较少的事业单位可以不提取修购基金。
(二)职工福利基金,即按照非财政拨款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单位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
(三)其他基金,即按照其他有关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专用资金。
第三十五条 各项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按照统一规定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
第七章 资产管理
第三十六条 资产是指文化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第三十七条 文化事业单位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三十八条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维护资产安全完整,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第三十九条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科学规范、从严控制、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的原则合理配置资产。根据单位资产存量状况、人员编制和有关资产配置标准,编制资产购置计划,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列入年度部门预算,并履行相关政府采购规定。
第四十条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前款所称存货是指文化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第四十一条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流动资产管理:
(一)文化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现金及各种存款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对存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对存货盘盈、盘亏应当
及时处理。
(二)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对应收及预付款项按时清理结算,加强管理。
(三)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严格收发手续,完善存货验收、出入库和保管制度,防止丢失、损坏和变质。
第四十二条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文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明细目录由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三条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维护和保养。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年度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保证账实相符。
第四十四条 文化事业单位藏品的管理
(一)拥有文物、艺术品、图书等藏品的文化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藏品的监督管理制度,做好登记建档工作。
(二)拥有文物、艺术品、图书等藏品的文化事业单位通过购买、接受捐赠、依法调拨、交换、移交、拣选等方式取得的藏品,财务部门应当及时登记入账。
(三)财务部门应当定期与保管部门进行藏品清查盘点,重点核对藏品资产账面数、藏品登记账数和实物,确保藏品的数量、名称和实物的对应。
第四十五条 在建工程是指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达到交付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
在建工程达到交付使用状态时,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和资产交付使用。
第四十六条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文化事业单位转让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取得的收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文化事业单位取得无形资产发生的支出,应当计入事业支出。
第四十七条 对外投资是指文化事业单位依法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第四十八条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外投资管理:
(一)文化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在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应当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二)文化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文化事业单位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合理确定资产价值。
第四十九条 文化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文化事业单位出租、出借资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五十条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资产共享、共用。
第八章 负债管理
第五十一条 负债是指文化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
第五十二条 文化事业单位的负债包括借入款项、应付款项、暂存款项、应缴款项等。
应缴款项包括文化事业单位收取的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应缴税费,以及其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
第五十三条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类管理,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
第五十四条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管理,严格执行审批程序,不得违反规定举借债务和提供担保。
第九章 事业单位清算
第五十五条 文化事业单位发生划转、撤销、合并、分立时,应当进行清算。
第五十六条 文化事业单位清算,应当在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单位的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理,编制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提出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办法,做好资产的移交、接收、划转和管理工作,并妥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
第五十七条 文化事业单位清算结束后,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财政部门批准,其资产分别按照下列办法处理:
(一)因隶属关系改变,成建制划转的文化事业单位,全部资产无偿移交,并相应划转经费指标。
(二)转为企业管理的文化事业单位,全部资产扣除负债后,转作国家资本金。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撤销的文化事业单位,全部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
政部门核准处理。
(四)合并的文化事业单位,全部资产移交接收单位或者新组建单位,合并后多余的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
(五)分立的文化事业单位,资产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分立后的文化事业单位,并相应划转经费指标。
第十章 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第五十八条 财务报告是反映文化事业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事业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并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的编报应当做到内容完整、数据真实、计算准确、说明符合实际情况。
第五十九条 文化事业单位在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应当对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查盘点,根据清查盘点结果,对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等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办理。
第六十条 文化事业单位报送的年度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等主表,有关附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第六十一条 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文化事业单位事业发展、收入及其支出、结转、结余及其分配、资产负债
变动、对外投资、资产出租出借、资产处置、固定资产投资、绩效评价的情况,对本期或者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六十二条 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预算编制与执行、资产使用、收入支出状况等。
第六十三条 财务分析指标分为财务指标和业务指标两类。
(一)财务指标包括:经费自给率,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分别占事业支出的比率,人均基本支出,资产负债率,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比率,事业收入比上年增长率等。
(二)业务指标包括:演出场次,观众人次,公共图书馆总藏量,公共图书馆本年度新增藏量,组织公益性活动次数,数字资源建设总量,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站等)免费开放接待人次等。
除上述指标外,文化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业务特点增加财务分析指标。
第十一章 财务监督
第六十四条 文化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主要包括对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方面的监督。
第六十五条 文化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应当实行事前监
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
第六十六条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依法公开财务信息。
第六十七条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十二章 附则
第六十八条 文化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应当执行本规则,但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财务管理制度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十九条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适用,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另行规定。
第七十条 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文化公益服务性组织和社会团体,依照本制度执行;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文化公益服务性组织和社会团体,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七十一条 下列文化事业单位或者文化事业单位特定项目,执行企业财务制度,不执行本制度:
(一)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的生产经营单位;
(二)文化事业单位经营的、接受外单位投资且投资人
要求投资回报的项目;
(三)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的具备条件的其他文化事业单位。
第七十二条 文博单位、文化科学研究单位和艺术学校应当执行同行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文化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十四条 本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附: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一、财务指标
1.经费自给率,衡量文化事业单位除财政拨款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对支出的保障程度。计算公式为:
经费自给率=(本年收入合计-财政拨款收入)÷本年支出合计 ×100%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文化事业单位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文化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
4.资产负债率,衡量文化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5.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文化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年初预算数±年中预算调整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6.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占总收入比率,衡量文化事业单位收入结构。计算公式为:
财政拨款收入占总收入比率=财政拨款收入÷总收入×100%
事业收入占总收入比率=事业收入÷总收入×100% 经营收入占总收入比率=经营收入÷总收入×100% 7.事业收入比上年增长率,衡量文化事业单位事业收入比上年变化情况。计算公式为:
事业收入比上年增长率=(当年事业收入÷上年事业收入-1)×100%
二、业务指标
1.演出场次:指艺术表演团体以场为计量单位的在国内和国外的艺术表演的次数。
2.观众人次:指年度观看艺术表演团体演出的观众人数。
3.公共图书馆总藏量:指已编目的古籍、图书、期刊和报纸的合订本、手册、手稿,以及缩微制品、录像带、录音带、光盘等视听文献资料数量之和。
4.公共图书馆本年度新增藏量:指本年度内,通过购买、接受缴送、征集、受捐、交换、竞拍、数字化转换、许可授权等各种方式新入藏的各类型文献资源总量。
5.组织公益性活动次数: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站等)所组织的公益性活动次数,包括组织的文艺活动、训练班、讲座、展览等活动。
6.数字资源建设总量:指通过自主开发、委托建设、购买及其他各种形式获得的数字资源总量,包括视音频资源、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专题资源库及其他类型文献信息总量。
7.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站等)免费开放接待人次:指全面实施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年度接待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