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知识,让儿童学好拼音对于日后的语言发音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那么,儿童学拼音应注意什么呢?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一、融入游戏,融入故事。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由根据学生爱玩的特性,在教学中穿插了一些游戏,如“闯关”,在课堂中引入了孙悟空,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童话般的情境中学习,活跃了课堂的气氛,紧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故事是孩子们最愿意听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也能极大地激活孩子的语言智慧,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在教“ying”这个整体认读音节时,设计了富有童话色彩的故事,把ying的四个声调的音节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给抽象的音节赋予了实在的意义,这不能不引起儿童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二、抓住难点,以点带面。
在后鼻韵母的教学,关键在于“ng”的发音,在教学中对本课难点进行准确的定位。首先出示“ng”,教师说清楚发音的方法,然后通过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利用小班特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发音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ang、eng、ing、ong、ying”的发音,以点带面,面向全体。这种教学设计,和传统教学中,教师逐个指导后鼻韵母的发音相比,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在教学后鼻韵母时,让学生根据前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尝试自己读出后鼻音,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孩子们从幼儿园里就开始学习拼音,而且拼音学习非常抽象,所以孩子们不太感兴趣。我在教学声母gkh的读音时,把它们放在情境中就有所改观。我先让大家观察语文书20页上的三幅图,小小组里互相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小朋友们先通过看图说话发准“鸽子”、“蛋壳”、“荷花”等词语的音,然后我告诉他们声母应该比音节读得轻、短些,小朋友们就在小小组里相互尝试并纠正gkh的音。通过比较,缩短“鸽”后面的拖音,读得既轻又短,准确地发出了声母g的读音。这时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我趁热打铁抓住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尝试自己看表音表形图编儿歌进一步体验发音方法。当然,在小朋友们看图编儿歌之前,我先给他们做示范,讲清楚编儿歌的要领,让孩子们接受新的挑战。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兴趣盎然,真堂课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本着“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我紧紧地围绕着学生的“趣”而展开一系列的教学。首先,我借助情境图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让他们用几句话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这幅图贴近生活实际,学生讲得头头是道,然后结合语境歌的诵读,达到学生的心灵与学习内容相结合的境界。教学声母gkh的读音时,我指导学生联系口语的读音体会字母的发音方法。我让大家先观察表音表形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先通过看图说话发准“鸽子”、“蛋壳”、“荷花”等词语的音,然后告诉他们声母应该读得轻短些,让他们相互间再来试试如何发好声母gkh的音。绝大多数学生都准确地发出了三个声母的读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他们的成功体验而高涨起来。学完gkh的音后,我说调皮的gkh躲到图画里去了,和大家玩起了捉迷藏,你能找到他们吗?孩子们发现鸽子的头像g,蛋壳的裂缝像k,出水的荷花和荷叶像h,然后编成顺口溜,让他们有意识地想办法记住字形,学生兴趣十分浓厚。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并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的教学氛围,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兴趣盎然,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学生好动,喜爱游戏,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思维形象具体化,对他们来说,学习汉语拼音有困难,而且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语文课程标准》 实施建议中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地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在教学中,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力求做到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主要来自于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拼音教学非常枯燥,脱离现实生活,学生不太感兴趣,但把它们放在情境中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在音节拼读的环节中我运用小鸭子这一情境人物引出音节的拼读,孩子们在领养小鸭子这一强烈的感官刺激下拼读得更认真,更开心了。紧接着运用小鸭子引出课间操,避免了课间操的形式化,运用"答对有奖"的游戏情境把学生带入到看图拼读音节词的环节,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中有所收获。将活动游戏引进课堂,让课堂真真正正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 在教学中我能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让每一组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并进行互评时,学生就显得异常激动,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一旦得到其他组同学的肯定,脸上幸福快乐的光芒就情不自禁的显露出来。
一堂精心教学设计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情境式"的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在拼音教学中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生动的互动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学生就能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和创设的情境中拓展学生思维和想象空间;尊重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授之以渔。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ang eng ing ong是后鼻音韵母,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与前鼻音韵母anenin的发音混淆在一起。本节课采用大面积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读等多种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都有和同学交流的时间。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我还能及时针对学生发音的不足进行正音。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无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有效地把学生实际生活与学生学习联系起来呢?游戏。一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动爱玩,玩游戏是他们的最爱。在教学结束时,我通过送信、找朋友、摘苹果等游戏引导学生说说在书本中、在生活中寻找后鼻音的音节,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家具电器、同学姓名、动植物名称等。不仅让拼音教学贴近学生生活,使拼音教学生活化,还达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的目的。当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与理解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去使用,可为学生今后用它来识字,用它来学习普通话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