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感受理解曲中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3、背诵和默写全曲
二、教学设想:
1、这首元曲释义简单,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把重点放在指导阅读、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和反映的主题上。
2、以学生活动为主,其中包括朗读、讨论、描绘、写作、欣赏等,教师适当点拨讲解。
3、本课教学拟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简介元曲:元曲与唐诗、宋词标志着文学的三座艺术高峰。曲在元代兴起,它开拓了一条大众化、通俗化的新的文学途径,在格律、字句和情调上有较大自由。它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从结构上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小令通常是独立的单只曲牌,按曲调创作,每一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都不相同,常用于写景、抒情。如今天我们将要学的《天净沙》。(幻灯显示或印发资料)
说明:让学生简单的了解元曲,有助于学生阅读和欣赏。
2、在曲牌“天净沙”中,最为的一篇便是《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秋天的思绪。(板书题目)
3、简介作者: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杰出戏剧家,著有杂剧15种,艺术成就的是《汉宫秋》;他又是元代散曲大家,现存130首,除《天净沙秋思》外,还有《山市晴岚》、《远浦归帆》等也具有代表性。(幻灯显示或印发资料)
4、教师范读。
说明:范读要根据感情基调的需要,节奏合理而低缓。(可以结合多媒体动画Flash,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5、学生自读,教师点名读。朗读要注意节奏,并感受景物描写。(朗读节奏见板书,可幻灯显示,教师适时指导朗读)
说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教师指导朗读,旨在通过读让学生对这首曲有一个初步的感受,为理解全曲作铺垫。
6、结合自己的朗读后的感受(或观看的动画Flash),学生进行素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动画Flash),力求把曲中的景物描绘的合理、形象、生动。(教师给予点评,选择好的进行鼓励、展示)
说明:初一的学生对直观性的东西感受较深刻,通过学生素描勾勒,曲中的景物尽在眼底,能够激起学生对自己经历(或媒体上的景物、故事)的联想,达到体验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7、分析全文:
㈠曲中前三句共描写了几种景物,情调氛围有何异同?在文中有何作用?(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完成)
明确:
①共写了9种景物,即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句,一字一景,凝练而不简陋,再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鲜明的修饰语,一幅意境苍凉的深秋晚景图就勾勒出来,言简意丰。
②第一句三种景物写出一片萧飒秋景,造成一种黯淡凄凉的气氛,衬出了这个旅人内心的悲哀。
③第二句三种景物则明净,安谧,就连那户人家的欢声笑语也似听见,对比自己的奔波不定,更感到羁旅之苦。
④第三句景物古老、凄凉、羸弱,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内心孤独凄苦之情。
⑤由此可见,第一、三句色彩情调一致,都是“哀景”,正面衬托游子的哀愁;第二句则为“乐景”反衬游子羁旅之苦。(教师适时板书)
㈡、这九种景物又是在一个什么大的色彩之下呢?
明确:“夕阳西下”,时间愈来愈晚,光色惨淡、昏黄,更使以上景物倍添迟暮苍凉的情调氛围。
㈢、结句点明了什么?
明确: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人是“天涯游子”,并直抒胸臆————因思乡愁已“断肠”,使景物描写与人的心境完全沟通,充分体现了因情设景、情景交融的创作意图。
说明:
①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后,思考并分组讨论。
②采用讨论法,发挥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合作学习的习惯。
③形象是曲的骨肉,感情是曲的血液,思想是曲的灵魂,学生通过教师点拨,对曲中形象、感情、思想作到全面的分析欣赏也就从整体上感受和理解曲作家的情感。
8、学生再读全曲。(要读出感情)
9、你能用现代文的形式来描述这首曲吗?(要求:用第一人称,语序可以自行安排,可以增删内容,要突出曲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互相交流,选择一两名学生的作品全班交流)
10、教师下水文:绛红的夕阳慢慢地走进西山,残霞血一般的染红了天空。我牵着那匹瘦骨嶙峋的老马,踟躇地走在古道上。烈烈的西风卷起黄土,迷朦了双眼,但在隐约中,我看见路旁的一根枯干的藤萝死死的盘附在叶落枝干的老树上,一只暮鸦站在枝头孤独的哀鸣。忽儿路过一架小桥,听到桥下潺潺的水声,又望见人家已是炊烟袅袅,我不禁愁已断肠,望天长叹,“身在天涯,我的家到底在哪里?”
说明:通过学生对曲的描述,加深了情与景之间关系的理解,对主题也有了更深的印象,为以后的背诵和写作情景作文提供了参考。
11、小结:这首小令,字字句句都是出自作者匠心设计,巧意安排,全篇自然有致,情趣天成,不落雕琢造作的痕迹,所以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之为“秋思之祖”,近人王国维赞它“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宋元戏曲考》)
12、迁移:朗读白朴的《天净沙秋》,体会一下它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何异同?
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明确:同:两曲都是描写萧瑟的深秋晚景。
异:白曲描写重景,马曲描写情景并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说明: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课“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 教师利用迁移这个环节,让学生扩大视野,养成比较阅读的实践能力。
13、全班齐诵全曲
14、作业:
①学生背诵默写全曲。
②课下查阅图书或网络与“秋”有关的诗词曲,选择�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对元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秋的意境及诗画相通原理。3.让学生感受美感知美。
重点:1.元曲四大家。2.小令的主题意境。3.诗画相通原理。
难点:1.课文意境把握。2.游子心情的感受。
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比较教学
一﹑导入:同学们好!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作一个小小的练习--造句。请从黑板上的词语中任选三个造句,要求造出� 现在开始练习,时间2分钟。流水老树人家枯藤小桥昏鸦例句:一只昏鸦趴在缠有枯藤的老树上。
二﹑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天静沙。秋思》,展开你们联想的翅膀欣赏课文,注意体会文中所描写的景物,要进入意境之中。请同学在欣赏课文的时候把刚才造的句子同课文的1.2句进行比较,感受他们之间的差别。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文章是在写些什么?写得怎么样?请同学回答。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为了进一步的了解读者,感知课文的美,下面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分析。
三﹑破题:[越调]是曲调,是给给全文定一个调,就像现代音乐中的E调F调等。我国古代以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为七声记录音乐,相当于1234567其中以任何一声为主均构成一种调式,以宫为主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则为调统称宫调“天静沙。秋思”中“天静沙”是曲牌名。同宋词中的词牌名一样,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乐谱。“秋思”是题目,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歌曲名。这样题目就有乐调。乐谱。歌曲名就是一首完整的曲子,就可以歌唱了。
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理,大部分 肃杀之感,往往与悲。与愁相联系。屈原弟子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第一个道出秋的蕴含,宋玉被称为“悲秋之祖”。课文以秋思为题刚好揭示出文章的主旨:悲秋。通过一幅副秋郊夕阳图,准确而凄婉的刻画出游子漂泊﹑孤寂的心境。一个思道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题目紧扣主题,是对课文的高度概括。这一点是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应学习的。三﹑作者概况:本首小令是马致远小令中最著名的一支,作者马致远是何许人也?请听分解: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大都人,与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合称“元曲四大家”。简称“关白马郑”马致远所作杂剧今知15种,仅存6种,以《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最为出名。马致远有尤擅长散曲,堪称散曲第一,有文场曲状元之称。今存小令115支。
四﹑课文解析:
大家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本篇课文就是元曲中的一种称为小令。杂剧元曲小令(只有一支曲子)散曲套数
(一)分析课文: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点名季节(时间)--深秋。枯藤老树把人一下子推进秋天的悲凉之中,紧扣主题--悲秋。枯老进一步突出深秋的肃杀,“昏鸦”是指黄昏归巢的乌鸦。但我我个人认为“昏”字用的最好,可堪称点睛之笔。乌鸦是有生命之物具有动感,昏字一出使其顿失活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动不动﹑毫无生气的昏鸦而已,与秋的意境想吻合。同时还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给同学们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请人回答)对,就是--美。潺潺的流水上横卧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小桥,还有一户人家,这些画面具有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这难道还不美吗?可是为什么作者第一句要写悲境而第二句要写美境?其实作者写美的目的在于以乐写悲,美--悲。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以乐写悲的请往下看。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突出了游子的唯一交通工具--马,而且是一匹瘦马。当一个游子出门在外,他和他的朋友兼交通工具的行走的古道上,在四周枯藤老树的环境下,看到第二句中的小桥流水人家他内心在想些什么?请同学们揣测一下他的内心活动!(然后叫人回答)。我想他会想他的故乡﹑他的家﹑家中的父母﹑妻儿。还有在思考他的前程,他对未来的渴望。在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为什么文中用瘦马而不用老马?请人回答。答案:老马并不一定瘦,但瘦马却一定能够显现出马的病态﹑老态,从侧面表现文中游的悲惨!第四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游子。夕阳西下点名具体的时间,傍晚﹑黑夜即将来临。哪个可怜的游子抬头望了望半空中的夕阳,身影拖的很长很长,眼看就要天黑,自己还不知在那里过夜,惟有无赖的叹息!看见小桥﹑流水﹑人家我想他的心里可能会升起嫉妒与希望,说不定还会到那户人家借宿一晚。
(二)总结:整首小令语言纯朴﹑清新﹑自然而有包含深情。运用了中国诗画相通原理进行作诗。前三句用九个并列实词,把九种不同的景物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三)独特的魅力:同学们这首小令写的非常好,为什么好?好在那里?请看它的艺术特色:
1、在于它对秋景的描绘。前三句全由名词铺成,十八字九个词。列出了九种景物,集中展现了秋的特色,描画了一幅简洁明快的秋景图。这种写法只有唐代诗人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才能与之媲美。2.移情于物情景交融。作者不是孤立呆板的写景,而是把人的感受心情融入景色之中。作者所罗列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中枯老昏古西瘦所的修饰的都是文中断肠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感,是断肠人的情绪移入景物之中的产物,使景语也是情语写景也就暗喻了情在其中,做到情景交融。3.时空关系处理的巧妙。就空间来说:那充满人物感受的景不是断肠人故乡的景,而是天涯的景。就时间来说:那是夕阳西下,游人思归的时候,而不是早起出发的时候。正是这种时空关系的处理使整首曲子笼罩在一幅悲凉寂寞的气氛之中,再加上与景物描写相结合,便产生出特殊的艺术感染力,达到非一般作品所能达到的艺术效果。4.与白朴的《秋》相比较:很明显,《秋》侧重于秋景本身的描绘,缺乏思的成分,而马致远这首《秋思》,则紧紧扣住了思'作文章,通过断肠人漂泊天涯的所见所感,画出了一幅苍茫萧瑟悲凉的秋思图,这就比单一的秋景图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当然还会有其他原因),它才被推为秋思之祖,被誉为元代散曲中的绝唱。艺术特色:1.语言音节和谐,具有自然柔和之美。2.用词淳朴,练字独到。如:枯老昏瘦断肠人等3.诗中有画,画面色彩鲜明且动静结合。如:流水--枯藤老树4.真情含蓄,自然流露,憾人肺腑。五﹑课后作业:1.改写课文--春。夏。秋。冬均可2.画一幅课文意境图(秋景图)3.背诵课文
[越调]天静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昏鸦:黄昏时回巢的乌鸦古道:古老荒凉的路断肠人:极度悲伤的人天涯:天边,指极远的地方。《秋》--白朴孤存落日惨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注:请同学们注注意两首小令的区别差异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散曲。
2、通过字里行间,想象画面,即兴表达,体悟作者愁苦的情怀。
3、理解感悟诗人、作品创造的美的意境,并用自己的语言,写下对曲的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与小组合作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一、导入
有这样一首小令,凡是接触过一点古代文学的人,几乎都能够背诵。文人雅士更是由衷地喜爱,称之为“千古绝句”,奉为“秋思之祖”。国学大师王国维盛赞它“纯属天籁”。它就是《天净沙·秋思》。
(板书课题《天净沙·秋思》)
二、体裁简介
1、这是一首元曲,我们一起看到课后注释⑨,它选自《全元散曲》。上一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过了元曲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遍。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属戏剧,是用于演出的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散曲属诗歌,分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小令只有一个曲子,套曲是由若干曲子联缀而成的一组曲子。
2、天净沙:曲牌名。曲牌是曲的调子的名称,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
3、秋思:标题。从秋思二字,我们可以猜猜,这首曲可能会写哪些内容?(预设:秋天里的想法。引导:也可能会写一些秋天里看到的——景物。)
三、初读感知
1、生自由朗读:首先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这首曲,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指名朗读,正音正字。
2、你们来说一说,这首曲写了一些什么?(写了景,有没有情?什么样的情?人,什么样的人?)
3、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进行小组合作讨论,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句或者几句研究探讨,然后分任务,一人读原诗句,一人绘画面,一人谈感受。
“我仿佛看到了……”
“我读出了……”
4、哪位同学可以用流畅的语言把画面连缀起来?
总结:听了同学们的描绘,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场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他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冷飕飕的秋风,在荒凉的古道上独自前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乌鸦栖息在树梢上;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经过溪流边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已经快下山了,可是他还没有找到住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漫漫的长夜,他不禁悲从中来,吟诵道“枯藤————”
四、问题探究
这首曲为我们描绘了这么多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或: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景物前面的修饰词,如果我们试着把修饰语换掉会怎么样?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诗句的意思。
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
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
【设计理念】
秋风起,黄叶黄,乡思深,愁满怀。“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已�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本课教学设计着力体现“两重” : 重诵读品悟,重内化积淀。即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情景写话、对比阅读等策略丰盈诗歌意象,立足“诗言”,理解诗意,体悟诗境,从而触摸诗句背后的内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秋”的演变的过程:
甲骨文、小篆、隶书,推荐学生读《汉字字源学》。
2、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那么,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秋思》。
3、指导读题:
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
4、理解题意。
二、初读知意
1、自由读诗:
按照平时读课文的要求把诗读正确、通顺,注意停顿。
2、检查正音:
特别注意读准“意万重(chóng)”。
3、齐读:
读出古诗的节奏。
4、再读一读:
试着联系注释等方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
过渡: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
三、入境悟情
1、乡愁生于秋风里:
⑴ 指读:
洛阳城里见秋风
⑵ 探究“见”字:
① 秋风看不见,或许那是一个早晨,也或许那是一个傍晚,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他看见的是什么呢?
生叙述(大都叙述的是看到的景),师提醒,除了看见景外,还会看到什么?
② 孩子们,诗人伫立在瑟瑟秋风里见到了许许多多,可此时是他“见不着”的是什么?
③ 相机阅读诗人所写的部分关于家乡、亲人的诗句:
夜月红柑树,求凤白藕花——《送从弟戴玄往苏州》
骨肉待我欢,邻人望我荣——《南归》
④ 读着这些诗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兄弟之义、邻里之情、骨肉之亲。
⑤ 可是在这洛阳城里,诗人见不到红柑树、白藕花,他看到的只是冷冷的秋风,引读:“洛阳城里见秋风。”他见不到亲人的欢声笑语、乡亲的把酒言欢,他看到只有那____,引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⑥ 体会“见”的意蕴。
⑦ 补充阅读张籍的资料。
⑧ 这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情啊,这是怎么样的一种见啊?
(悲伤的见;无奈的见;凄凉的见……)
2、乡思寄寓家书中:
⑴ 秋风瑟瑟,乡思绞碎了诗人的心,诗人难以回乡,愁肠百结,他想写一封家书,这是怎样的一份家书呀?请你再细细读后面的几句诗,用笔在边上写写你的体会。
⑵ 重点交流之一:
“意万重”。落笔之前,张籍会想到什么? 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
⑶ 引导学生重点交流:“又开封”。
3、乡心仍在寂寞处:
⑴ 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尽管带走了家书,但留在诗人张籍心里的还是孤独与寂寞。
⑵ 回读《秋思》。
四、对比阅读
1、呈现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自读思考:
从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从哪儿可以看出秋带给诗人的是快乐?
3、比较阅读。
五、积累延伸
1、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2、收集与“秋”相关的古诗,办一次“秋”的诗会。
教学目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做到课堂之上熟读成诵。
2.理解重点词语,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通过适当的回顾与拓展,深入感悟古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切入主体,理解内容,通过多层次的朗读,理解重点词语,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表达方法的归纳与应用。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感情铺陈
师:谁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我,我为什么有吸引力啊?
生:老师您戴眼镜显得知识渊博。
生:您幽默风趣。
师:是啊,幽默是人非常好的特质,它可以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生:英俊潇洒。
生:仪表堂堂。
师:好了,同学们,谁能用关联词把这些词组成一句话?
生:老师不但英俊潇洒,而且风趣幽默。(生纷纷举手。)
师:看来同学们描述老师意犹未尽啊。来,看看你们该怎样描述一下它呢?(师出示月夜的课件。)
师: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将所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呢?
生:我看见深蓝的天空上有雾蒙蒙的云,在云层之间,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它发出的亮光,从云层之间穿出来,照在大地上。
生:在寂静的月空中,人们看见月亮,觉得内心很温暖。
师:在这美丽的夜空之下,仰望这轮明月,你会想到什么?
生:我会想到团圆。
生:我会想到自己在远方的亲人,因为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人的房子上,会想家。
师:如果身处异乡的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会怎样去做呢?
生:会饮酒赋诗。
师:哦,那谁能用学过的古诗,描述一下此情此景?
生:《静夜思》,李白。(生背诵。)
师:这首诗表现了一种什么感情?
生:思乡情。
师:李白是借助什么来反映自己的思乡之情的呢?
生:明月。(齐答。)
师:借一种景物而表达一种思想感情,这种表现手法是——
生:借景抒情。
师:《静夜思》表达的都是思乡情,所以他们都是古诗中的一种——思乡诗。好,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板书课题。)
二、设疑诵读,切入主体
1.解题入诗。
师:同学们,请读诗题——
生:(齐读)秋思。
师:你们都懂诗题了吗?
生:是秋天的思念。
师:同学们,“思”是思念家乡,“秋”是秋天,秋季或秋景。谁能把文题的意思再给大家说一说?
生:作者在秋天的景色中思念自己的家乡。
2.初读设疑。
师:哦,诗人是借着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对吗?(在“秋”之前画一个大大的问号。)作者是借着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吗?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来自由读诗。在读诗之前,要听清老师的要求,一定要吐字清晰,字音正确,读通句子,注意停顿。(生自由读诗,师巡视,提醒学生出声朗读,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师:随着声音的减弱,看来大家都准备好了,谁能给我们展示一下?(生读诗。)
师:你先别坐下。诗中有一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你注意了吗?
生:注意了。“意万重”要念成“chónɡ”,不能念成“zhònɡ”。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一些古诗,也出现过这个字,读作“zhònɡ”,那是在哪首古诗中呢?(生思考。)
师: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最后两句。谁想到了?
生:晓看红湿处,花重(zhònɡ)锦官城。
师:非常好!“晓看红湿处,花重(zhònɡ)锦官城”。读“zhònɡ”表示的是“堆积,垒压,代表一种分量”,而“chónɡ”则表示“再、很多”,听懂了吗?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读的是古诗啊,古诗在朗读的时候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要讲究节奏,这种节奏就是古诗所特有的“美”——韵律美!
师:(出示画有节奏的古诗。)谁再能给大家读一下,要注意节奏啊。(生纷纷举手,朗读。)
3.切入主体。
师:大家读得这么好,可千万别忘了老师提的问题啊,诗人是借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吗?
生:是!因为作者看见了秋风,就思念自己的家乡了。
师:哦,这是你的想法。作者是“见秋风”,而表达了“思乡情”。(板书:见秋风、思乡情。)也就是说,这个问号可以擦掉了吧。
生:可以。
师:可以吗?同学们,我们再好好读诗,看看作者把自己的全部思念都寄托在什么之上呢?(生默读。)
生:我觉得不是!从全诗来看,诗人并不是借助秋天的景色来思乡的,应该是借助家书。
师:(板书:作家书。)作者借家书抒发——
生:思乡情。
师:作者不是借秋天的景色,而是把对家乡的思念都寄托在家书之中。大家来看,作者写家书,这是一件——
生:事。
师:用事来抒发一种情,这种写作手法应该叫做什么呢?
生:借事抒情。
师:我们也可以称为——叙事抒情。
三、理清脉络,感知全文
师:万事皆有因啊。是什么引发了作者想要写这封家书呢?
生:可能是作者太想自己的家人了。
师:那想家人,思家乡,总有个由头与原因啊。
生:我觉得可能是凄凉的秋风勾起了作者的思乡情。
师:用诗中的3个字——
生:见秋风。
师:那老师就有疑问了,风本无形,他在那里怎么能看见呢?为什么看见秋风,就想写家书呢?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再细细读诗,思考老师的问题。
生:我想作者应该是感到了凄凉。
师:他看到了什么景物,使他有了这种感觉?
生:我觉得他可能看见了秋天的落叶。秋天的树叶从大树上飘落下来,就像诗人离开了自己的家乡。
师:他把树看成了什么?
生:自己的家乡。
师:而树叶呢?
生:诗人自己。
生:落叶归根,树叶飘落下来,化作养料来滋润树根。
师:树叶尚能滋育自己的树根,而我呢,只能在外漂泊啊。大家仔细看图,哪个人是诗人呢?
生:穿蓝衣服,年纪大的那个。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猜猜诗人有多大年纪了?
生:五十多岁。
师:是啊,他的背已经驼了。知道诗人在外漂泊多少年了吗?(生迷惑地摇头。)
师:张籍的老家是吴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幼时家境贫寒,10岁的时候就离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开始四处游历做官,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正独自一人居住在洛阳。又是一年秋风至,望着萧瑟的秋风,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大家想一想,那时,诗人伫立在街头,看见漫天飞舞的黄叶,他的内心会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现诗人的心情吗?
生:他的内心很孤单。
生:寂寞。
师:这么多的愁苦,他该向谁倾诉?
生:家人。
师:该用什么方式呢?
生:写信。
师:现在,你们是否理解他看见秋风想写家书之意了呢?
生:理解了。
师:同学们,写家书是为了表达思乡情,现在请同学们再一次来读诗,找一找有哪些词更能表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四、深化体会,品读悟情
(生思考,默读,并圈画。师巡视,了解学生理解的程度后生汇报。)
生:我找到的是“意万重”。
师:你能说说“意万重”是什么意思吗?
生:“意万重”表示的是对家里人想说的意思很多。
师:那你能读一下这一句吗?
生:欲作家书意万重。(读得较为平淡。)
师:谁还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是你该怎样读?
生:我认为应该重读“欲作家书”,因为诗人对家乡思念很深,很沉重,所以应该重读。
师:还有吗?
生:老师,我认为应该重读“家”字,因为这样才能体现作者对家的思念。另外,我觉得“意万重”还有对家乡的情很重的意思。
师:听老师来读“欲作家书意万重”。(重读了“意万重”。)老师这样读与这两位同学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老师重读了“意”和“万”字,因为他想在家书里面说的话太多了,想跟家里人去说。
生:老师强调了这3个字,更能表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师:正如你们所说,意万重,万重意,他会在书中写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张籍,会在这封家书中写哪些意呢?
生:假如我就是诗人,我就会问家人还好吗?
师:要问候一下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
生:还会问候一下家里是不是还好。
师:嗯,因为他离开家已经很长时间了。他走的时候家里怎样?
生:家里很贫困。
师:而现在呢?“春风是否又绿江南岸,明月到底何时照我还”啊!还会写些什么?
生:他会对家人说,这么多年在外漂泊,他已经感到很疲惫了。
师:那么也就是说,他要将自己的愁苦对家人倾诉?
生:老师,我不同意。他不会将自己的愁苦告诉家人,那样的话,家人会为他担心的!
师:那他会写些什么?
生:他会写一些开心的事,过些日子会把他们接过来,也会给他们寄去一些银子。
师:好了,同学们,这么多的意,“万重意”,你能读出来吗?来,咱们齐读前两句。(生齐读。)
师:老师要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诗人当时是在洛阳城,他思念自己的家乡啊,那么第一句该怎样读呢?和第二句相比是不是应有所变化呢?
来,用你的朗读告诉给大家。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感情有了变化。)
生:(再读。)第一句低沉,第二句强调“意万重”。
师:好,还有哪些词?
生:还有“说不尽”。
师:“说不尽”,说不尽的是什么?
生:说不尽的是对家乡想说的话。
师:用上一句的3个字,那就是——
生:意万重。
师:因为——所以——
生:因为意万重,所以说不尽。
师:谁能用“之所以——是因为——”再说一下吗?
生:之所以说不尽,是因为意万重。
师:非常好!还有哪些词?
生:还有“又开封”。
师:大家看黑板。“封”什么意思?
生:信封。
师:还有一个意思:封上。这是个表动作的动词。“开封”。
生:把信打开。
师:“又开封”是什么意思呢?
生:又把信打开。
师:把信合上,打开;再合上,又打开。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呢?把这个机会留给没有举手的同学。
生:我认为他想念自己的家人,就要一遍一遍地看。
生:我觉得他的信中缺一点东西,之后他就要补上,这样就来回做这两个动作。
生:就是因为有很多的思乡情,所以才又打开。
师:因为“说不尽”。
生:所以“又开封”。
师:大家再来看这幅图。看看诗人的左手做了什么动作,右手在干什么,想想他为什么做这个动作,在做这个动作的同时,他又会说些什么呢?
生:他的左手在接这封信。
师:是接吗?
生:是要!
师:为什么要?
生:他还要给家人写一些话。
师:要回这封信的同时,他会对邮差说些什么?
(生略有难色。)
师:(模仿邮差。)你怎么如此之麻烦,为何如此反反复复?天色已经不早,我得启程了。
生:我觉得他一定会说,你千万要将这封信送到我的家人手中,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很好。
生:他会说,要是你像我这个样子,你会怎么想?我在外漂泊多年。
师:在外漂泊,与家人联系,只能靠这封家书啊。这封饱含着万重意,价值抵千金,分量沉甸甸的家书,作者怎能轻易地就把它发走啊。在发走之前,他怎能不又开封呢!来,我们齐读后两句——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请同学们闭上双眼,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诗人张籍的思乡情怀。(师配乐范读。生闭目感受。)
师:请同学们睁开双眼,你们是否感受到诗人那浓浓的思乡情怀?谁感受到了,就用你的朗读告诉全场的老师。(生配乐朗读。)
师:大家一起来,用你们的朗读,把这种浓浓的思乡情告诉给普天之下所有在外漂泊的游子吧。(生齐读,感情饱满,真挚。)
师:作者借秋风而起思乡之意,欲提笔却难诉万千离愁。这种离愁你能用背诵告诉给大家吗?(生齐背课文。)
五、归纳总结,比较明晰
师:故乡是游子心中永恒的家,而乡愁又是诗人心中难解的结啊。如果说在本课开始的时候,我们共同回顾了李白的《静夜思》,在这首诗里面,作者是借天上的明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写作手法——
生:借景抒情!
师:那么张籍所写的《秋思》是通过诗人“作家书”而表达了思乡情,这是一个过程。“作家书”是因为“见秋风”,而结果呢,是“又开封”。因此,这是一个完整的事啊,它的写作手法应该是——
生:叙事抒情。
师:这个问号是不是能擦掉了?
生:是!
师:大家来看,我们在表达一种情感的时候,既可以写景,又可以叙事,还可以写景叙事交融在一起。今天的作业就是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要把今天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进去。
六、诵读深化,感悟升华
师:同学们,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叙事抒情,在这两首诗里面,抒发的都是什么情?
生:思乡情!
师: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亲人的音容笑貌,故乡那逝去的年华与岁月,无不在作者的思念之中。全体起立,让我们再次深情吟诵这首思乡的传世名作——《秋思》。(师生同诵。)
评析:
古诗教学如何在朗读、明意、悟情的基础上探索特色与新意,王汝军老师所执教的《秋思》一课作了有益的尝试。
由于此单元主题就是思乡,所以学生对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理解并不困难,因此教者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积累、品味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能力上,如通过对 “重”字的辨析,关键词语的理解,如“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来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并采用读图,口语交际等多种手段加深这种感受;另外,高年级阅读教学还要体会作者用怎样的表达方法将这种情感抒发出来,也就是叙事抒情这种表达方法的学习与应用。本着这种设计理念,教者用3个带有引领启发性的问题贯穿整个教学,如作者是借着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吗?是什么引发作者写这封家书,为什么?诗中的哪些词语更能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呢?通过这 3个问题,学生先抓住了主体脉络,然后再具体深入层层体会,最后又回归主体。学生的思维时刻在跳跃着,大脑在不停地思索着,同时配以有感情的诵读深化体会,使得这节课舒缓有致,跌宕起伏。
《秋思》这一课,尽管是古诗阅读教学,但是教者将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有机而巧妙融合其内,令人耳目一新。同时教者以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近乎诗人的激情,引领学生真正地把心融入诗中,与作者同呼吸、共悲欢,透彻理解诗的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此外,教者充分领略了古诗的意境,巧妙地设计出诗化、美化、艺术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富有诗性的意境,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切实提高了古诗教学的效果。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3、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其写法的特色。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古诗,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其写法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引起对风的兴趣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过,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风呀风,你可知你曾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思乡之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二、初步感知,了解诗意
(一)读准字音
1、请大家自由读读这首古诗,尽量多读几遍,注意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
2、指名读。
3、节奏地读一读这首诗。
4、齐读 。
(三)了解诗意
1、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借助注释,边读边思考,不懂的可以和同位或老师交流。
2、学生汇报。
三、探究诗词,体会诗情
(一)探究“见”
1、秋风可触却不可见,但伴随着秋风,秋景却处处可寻呀。或许这是一个早晨,又或许这是一个傍晚,作者伫立在瑟瑟的秋风中,他看到什么呢?
2、诗句过渡:“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
3、秋风窗下起, 作者看到了家家的行客归来了,他还看到了什么人呢?
4、创境悟情:
(1)秋风习习,诗人看见的也许还有很多很多,望着,望着,诗人似乎又回到自己那朝思暮想的家乡了。(出示三组诗句)
(2)自由品读,想像画面。
(3)读中感悟悲伤。
在洛阳城里,在这瑟瑟的秋风中,红柑树,白藕花,杨柳见不到的。他见到的只是那冷冷的秋,引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在秋风中,菰菜、莼羹、鲈鱼脍见不到了,他见到的只是那冷冷的秋,引读:??
在秋风中,他家人的欢声笑语,乡亲们的把酒言欢见不到了,他见到的只是那冷
(4)再读诗句悟情。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过,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风呀风,你可知你曾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思乡之情。
(二)探究“意万重”
1、秋风瑟瑟,吹碎了诗人的心,乡思切切,绞碎了诗人的情!在那个通迅落后的年代,只能作家书以表心声,可正当诗人执笔之际,却迟迟不能下笔,那是为什么
2、解释“意”。
3、透过资料,走进张籍的心。
4、情境创设,朗读中探究“意万重”。
张籍,你一人孤独在外,纵有千言万语也无处倾诉,此时他乡遇故人,把你想说的一一向我道来吧!(三个学生)
5、小练笔:写给家人的家书。
虽然”意万重”,但思乡之情是无法抑制的,走近诗人,只见在昏暗的灯前,纸铺开了,在那秋风轻轻呼唤声中,在那行人阵阵催促声中,张籍,拿起笔,把你想对家人说的话快快写下来吧!
(三)探究“又开封”
1、换位思考:写好的信为什么封了又开,开了又封呢?
2、读中感悟其说不尽。
(四)回归全诗,整体朗读。
四、回应前文,探究写法
1、自由探究:看似寻常最奇崛”。那这首诗的寻常在哪里呢?奇崛于何处?
2、小结写法:在王安石的眼中,因为见秋风所以意万重,因为意万重所以说不尽,因为说不尽所以又开封,就是这样一个个看似寻常的又开封,却道出了诗人那无法言喻的思乡情愁。这就是王安石眼中的“看似寻常最奇崛”
五、拓展延伸,唤起想象
1、出孟郊《归信吟》。与秋思交叉朗读。
2、再读诗句,品味孤独。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过,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风呀风,你可知你曾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思乡之情。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
3、收集思乡的古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2、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
3、揭示课题: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板书课题,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
二、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三、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
2、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3、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
四、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样子。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畅所欲言。
4、同桌互读,练说。
5、指数名学生说。
6、小结:
你们的回答真精彩!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简短的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人的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
7、请你用朗读把你脑海中勾勒的画面读出来,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9、指名说,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10、关于“绿”字还有一个故事,引导阅读“资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1、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呢?
12、小结:
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一个字修改十多次,我们在习作中难道不该反复修改吗?记住:文章是改出来的。
五、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这么美的春色,谁不流连忘返呢?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其间了吗?
2、诗人想干什么?家乡在哪儿?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诗句一、二行处理解。
3、请你在教室的地图上找找它们的位置吧。再好好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地名,然后简介王安石把南
5、你从哪里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家乡呢?
6、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
7、感情朗读。
六、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漂泊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眷恋啊!让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首诗吧。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谈话入题
古诗《泊船瓜洲》让我们体会到了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的千般惆怅?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呢?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受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正确、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词。
2、指几名学生读,正音。
3、看看诗词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4、同样的思乡之情,但表达却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
5、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读。
三、品读诗句,领悟感情
1、诗人那浓浓的乡情,藏在哪些诗句中呢:读,勾画。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惆怅满怀的感觉。
6、诗中诗人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
7、小组内交流: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
8、引读“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提示:头脑中想象情景)
9、这一次又一次的想写信、封信、拆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挂念。
10、感情朗读。
11、王安石见月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藏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风一更……无此声”。
四、入情入境,深情朗诵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也就不同。我们在朗读这些诗词时,一定要想象画面,要用心体会他们的感情。让我们再一起朗诵这感人的诗词吧。
五、找寻规律,识记生字
1、找出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用�
3、学生练写。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xx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
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
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
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秋思》教学反思
《秋思》是五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的第二首。这三首诗都是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诗歌。通过前一首诗《泊船瓜洲》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理解诗句意思,体味诗中感情的方法,因此在进行这首诗的学习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的形式,依靠自己的阅读理解诗句的意思,而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想象诗境,体味诗情之上。
一、品读
开始整首诗的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理解诗的意思。接着课中导读,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在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个人独特的见解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最后熟读成背。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读,让学生在读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诗的味道。
二、想象
学生自读,解疑后,我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作者客居洛阳城,见到了秋风,就是见到了什么?学生由一“秋”字,联想到萧瑟的秋天来了。我进一步启发学生“秋天来了,作者见到了秋风,还见到了什么”?学生脑海中储存的关于秋天的意象纷纷涌现出来。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树上的叶子有的变黄了,有的变红了。秋风一吹,树叶一片一片的落下来。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白花谢了。还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燕子飞到南方去了,大雁也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南方去。这时,我进行小结:是啊,秋风使秋叶纷飞,落红满地;秋风带来了凄凉和寂寞,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勾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这时,他想写一封家书给家乡的亲人。他会给哪些人写信,写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诗人,你就把你写给亲人的信,给大家念一念吧!当学生的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的时候,此时我说:诗人饱蘸深情写好家书,封好后又做了件什么事?诗人为什么又拆开信封?拆开信封后他会做些什么?想象一下,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故事。
课后孩子们改写的《秋思》都比较成功。
《秋思》教学反思
正思:
1、课前注重到学生中去了解学情。每一堂课在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的同时,我都要提前、深入“基层”去了解学情。问问他们明白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堂课也是一样。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可以及时再次修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已经弄懂了的就不说,节约教学时间;需要说的重点讲,集中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学生的学情是我教学生长的土壤。
2、课中遵循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根据学情来定教,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在整体感知时,我先问孩子“你们读懂了些什么?”,在他们的发言中很多问题就已经自行解决了。然后我又问“那你们还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呢?”,继而通过梳理小结学生提出的问题来开始我接下来的教学思路与方向。
3、从整体入手,围绕诗题解读文本。在学生解释诗题后,我在“思”字下做一标记,问:“围绕这个字你有什么想问的?”,通过学生的一一回答,我们梳理出三大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思什么?为何思?如何思?这既是问题也是古诗的脉络,捋清了“教与学”的思路。
4、体现高年段古诗教学特点,注重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围绕“思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去默读古诗再次思考“意万重”的丰富内涵。并在小组交流讨论。通过反馈学生说出了很多动人的场景和内容。有对年迈母亲的担忧与思念,有对弟妹的询问,有对家乡一草一木询问,有对亲人的节日问候,还有对家人说的宽慰的话语……
5、注重“走个来回”,从语言文字中来再到语言文字中去。不仅学习、积累、感悟诗句,更积累学习诗人的写作及表达方法。本诗曾被王安石评价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与岑参的《逢入京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不断品读感悟的过程中学生已经逐步感受到诗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抓住一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又开封”,将自己那“意万重”,“说不尽”的心理烘托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时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对比读之后,进行小结带领学生体会那种“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神来之笔,是对其独到写作方法的一种体会与学习。
反思:
1、读中指导欠缺,诗句诵读在感悟这一层面没有到位。诵读的韵味没能淋漓尽致体现出来。
2、对学生的生成没有及时利用,趁热打铁,引导感悟中读,读中再感悟。在学生一个个起来反馈自己所感受,想象“意万重”的内容时,我没有及时让他们一一读出在每一次思念,每一份思绪时的心情。试想当孩子站起来说出自己独特感受后,相机马上让他们读出感受那不就是不断与作者的内心对话吗,不就是一次次让我们聆听张籍的万重思绪吗?这样个性化的想与个性化的读就结合起来了,起到了一个深刻理解与升华的作用。
3、学生的情感体会仍然不够深,从读中可以感觉得到。这也说明与文本的对话还有点“浮”,也许还只是在与文字对话,还没有真正做到与作者的内心去对话。进入到他的精神世界里。老师的引导与示范作用不明显。
4、板书设计及演示存在问题。一个是书写功底还不够,没能把文字本身的美感表现出来。另外一个就是板书安排有些凌乱和随意。这也是一个老师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从容的反映。
5、在面对“启而不发”的局面时,仍然不够娴熟、老练。语言过快,过碎。需要沉积下去继续打磨。
在进行本次古诗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受到了很多同事、领导的帮助与指导。你们的展示,你们的建议,你们语重心长又一语中的的评价都让我受益匪浅。在这里请允许我感谢在我前面执教的五位优秀老师的启迪。我们虽然上的课型不一样,但是却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借鉴的地方。还要感谢我们五年级语文组的同伴们,在你我那一次次,一句句随意但真诚的交流中,给了我不少的灵感。更要感谢万校长、宗主任、钱主任、朱校长您们对我的帮助、指导。您的不吝赐教让我能够站得更高,无论是看文本,还是看自己都能够有更新更深入的理解与反思,谢谢!
《秋思》教学反思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整首古诗,侧重情景描写,看似简单,实则情在言外。每个环境、每个动作都透露出诗人的凄楚,惶恐与思念。
在教学这篇诗文时,首先,我介绍了张籍其人。然后让学生读诗文,初步感知它,独立理解诗文。但是,很明显,学生对于古诗文中的字义的积累相当的匮乏。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够进行字义与意境的转化。如:第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学生将之理解为:在洛阳城里看见了秋风。学生根本没有在意我在开始的时候给学生介绍的张籍的基本资料: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已经远离故乡,漂泊异乡,浪迹天涯。因此学生不能进行角色植入进入那时那景,更不能体会那时心情,无法感知 “见秋风”下的孤单凄楚。由此可见,在对学生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字义的讲解,同时严格要求学生积累古诗文字义;其次,加强学生对资料感知、运用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对诗文意境的体会时,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引导学生对诗文意境的体验。尽管大费口舌,却收效甚微。忽略了学生年龄,生活经验。造成这次课堂教学的一大失误,偏离了方向。正是因为学生的年龄,生活环境,使得学生无法感知诗人当时那种细微的情感体验。在之后,学生想象诗人家书内容,学生更是头脑发懵,眼神里透露出的是一片茫然。诗人千言万语说不尽,千愁万绪难落笔之后,诗人到底会写些什么?在这里,必须得有学生的角色代入。而学生极少有类似的情感体验,学生想象的内容也仅仅是干瘪的空话。无新鲜之感。此处教学:一、教师引导不到位,教学功底不够,汗颜!二、过高的估计学生的能力,应该记住: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却不能盲目的高估学生的能力。在课后的练习中有一个练习:想象《秋思》中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练习,可以弥补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体会。迫使学生角色代入,体验诗人情感。教师应该重视到这个练习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诗词时,我们应该要求学生体会而不是体验诗人情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制造各种条件,充分引导学生尽可能的“体验”到诗人情感。诗文教学,不是简简单单的理解就能完成任务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通过对比,体味诗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境。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练习的学习方法。
3、审美教育: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爱故土,爱亲人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背诵诗歌;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意境;通过表达某方面的情感。
2、难点:运用审美观点,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古时候,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因而“秋思”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去体味诗人怎样表达游子的思念之情的。
2、解题:“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 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 早年,马致远热衷于功名,不得志,漂泊20余年,本曲就是他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3、比较理解:
结合多媒体画面,配以音乐(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流浪------),老师做同步解说:
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荒凉的古道上踽踽独行,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卷起阵阵尘土,迎面扑来,使人顿生寒意。他放眼望去:近处,几棵古老的大树上缠着一些枯藤,几只归巢的乌鸦在上面“呱呱”地叫着,听后使人毛骨悚然。远处,一条小溪蜿蜒向远方流去;小溪上有一座桥,桥上坐落着几户人家;人家屋顶上升起缕缕炊烟。此刻。游子耳畔又想起了那熟悉的歌声:(老师唱)
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走啊走啊走啊走,走过了多少年华。春天的小草正在发芽,又是一个春夏------
他暗暗在心里问自己:家乡最近怎样?亲人最近怎样?一切的一切,他都不知道。在这鸟儿归巢、人儿准备晚餐、自己却居无定处之时,他怎能不肝肠寸断呢?看着远方的暮色,他牵着那匹疲惫的马,艰难地向前走去,走去,走去------
按节奏和重音朗读诗歌,思考诗歌与多媒体画面有哪些不同?(师范读,生齐声朗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多媒体画面,同样是为了表达“秋思”的主题,只是表现手法有差异。为了突出人物,游子首先出场,他自然会看到、听到、想到------一个“又”字,不禁使人想到游子过去的生活。所听之歌是现代人唱的,老师穿越时空信手拈来,显得恰到好处。从中可以看出,想象在说话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使所说所写的事更曲折生动,使所说所写的人物形象更丰满。
4、朗读、背诵、回味。
5、老师以前做过统计,很多同学喜欢秋天。是的,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有许多生动的场面,,有许多景物可描写------针对你感受最深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以“秋天的思念”为题,写一文章。要求:500字左右;在写清一两个方面的前提下,可写对人、事、景的思考,也可写对人、事、景的思念之情。
6、作业:课外背诵,抄文。
补充说明 教学过程包括:新课引入,上课的主要内容,课堂提问的问题,解决重点和难点的过程;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安排(包括分组讨论等),对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估计;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使用,板书安排;课堂练习,课堂,布置作业,等环节。计划按照备课的要求完成教案,空位不够可以自行增加。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你能听出这首歌抒发了一种什么感情吗?
(思乡之情是古代诗人常常会抒写的一种真挚的情感。)
二、理解诗题,简介作者
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2、“秋思”怎么讲?作者思什么?
三、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1、观察诗中插图,想象图中画的是什么意思。
2、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3、指名试读,指名评价,全班齐读。
4、再读全诗,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大意,把不懂的词句做上标记。
5、班级交流:
你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
四、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1、抓住重点词句导读:
体会“见”、“意万重”、“恐”、“又开封”等词的含义。
2、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和蕴含的故事,体味诗中的情感:
诗人这样做是因为什么?从他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读完此诗,你被什么感动了?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词句?
4、感情朗读。
五、拓展延伸
1、把此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2、课外搜集、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教后反思】
《秋思》是人教实验版第九册第六课《古诗词三首》的第二首。这三首诗都是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诗歌。通过前一首诗《泊船瓜洲》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理解诗句意思,体味诗中感情的方法,因此在进行这首诗的学习时,教学设计的思想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依靠自己的阅读理解诗句的意思,而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想象诗境,体味诗情之上。
诗歌是讲求意境的,而古诗更有语言高度精炼概括的特点,思维跳跃,因此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非常大。基于这一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境,通过设身处地想象来体味诗人的情感。如首句“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是不可见的,那么作者见到的是什么?引导想象诗外之境,从而感悟到正是萧瑟的秋景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本课的教学基本按照教学设计进行,结构比较完整,教学效果也比较满意。但是课堂气氛仍然不够活跃,没有调动所有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教者说得过多,学生说得不够,在启发引导上花了较多的时间,以至于拓展环节──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没有能够当堂完成,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由此,在本班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仍然要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多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诵读感受曲的意境,理解作者的处境和心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意象、知人论世以及比较阅读,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反复诵读中培养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课前播放《秋思》歌曲。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我们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瑰宝之一。在华夏子民三千年的吟唱中,我们听到了远古传来的关关雎鸠在水一方唱响,我们听到了那三百首唐诗和宋词的余韵至今传唱,我们听到了梧桐深院汉宫之秋的旋律荡漾耳畔。这是中国的诗歌华夏的精华,这是闻名于古今中外的唐诗宋词元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带给我们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
二、文本解读,学习新知
(一)初读,诵秋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教师对学生进行抽读检测。
3、让我们节奏分明的齐读一遍,一词一顿,一句三顿。
(二)美读,赏秋景
1、听老师读,然后说说这首曲子带给我们什么感觉?
凄婉、哀伤、悲凉
2、要读出“凄婉、哀伤、悲凉”的感情需要用什么样的语调呢?
引导学生用“舒缓、低沉”的语调来读出这种凝重、哀伤的感情
3、读着读着,这秋的悲凉就渗透出来了,可是这全篇曲子中除标题并无一字为秋,无重庆市第四届中学语文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初中组第四片区)
一字为悲,我们又是从哪里读到的呢?谁来说说看?
4、这样的景有什么特点?
5、它容易勾起我们怎样的情?
枯藤老树: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它营造出的冷落暗淡的气氛容易让我们的心变得忧郁,沉重。
6、 还有哪些景物也给我们带来了类似的感受?
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小桥、流水、人家(共10种意象)
7、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想象那波动我们心弦的十种意象。(孩子们,让我们闭上双眼,用心去想象这些拨动诗人心弦的十种意象,有枯藤、有老树、昏鸦,有小桥、有流水还有人家,古道上,吹着西风,一匹瘦马……夕阳渐渐西沉入山……一个又一个的镜头的交叠,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8、这是一副怎样的图画?
秋日黄昏图,深秋夕照图
9、引导学生逐句品析上述10种意象有什么特征,分别带给我们什么感受。
枯藤老树昏鸦
树老藤枯而显萧条无生气,勾起人哀伤心绪;鸦归巢加重思乡愁绪。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表现出的是静雅、安适、温暖的境界。
这句的基调是否与全曲的悲愁基调不和谐呢?这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样的景和作者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勾起了游子思家的急切心情。
衬托(反衬)。通过“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气盎然而又恬美、安适的景象,衬托出游子还在“古道西风“中骑着瘦马飘零无归的悲凉。人贵直,文贵曲。乐景写愁使愁更愁,使情更伤!
古道西风瘦马
瘦马古道行走增加孤独悲凉之感;西风寒冷添凄冷之意。
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倍添回乡无望之感伤。
10、我现在想问问我们的同学,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浓烈的思乡之情。
11、深情的诵读最后两句
12、再次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背诵诗文,要求,读出每一个词的重音。
请学生谈谈为何要这样处理重音。
13、老师总结:
季有春、秋,而选其秋;藤有荣、枯,而选其枯;树有老、幼,而选其老;时有晨、昏,而选其昏;鸟有鸦、鹊,而选其鸦;马有肥、瘦,而选其瘦;风有东、西,而选其西;
道有新、古,而选其古;阳有朝、夕,而选其夕。全篇既无“秋”字,也无“思”字。但在静水深流的外表下我们却能深深体会到了作者传递出来的强大辐射所凝聚成的巨大磁场。这都归功于诗人苦心孤诣精选出来的10个典型的意象。无需浓墨重彩的大肆渲染,无需动词介词的连接,只需让这些意象叠加出一个一个的镜头,我们便能触景生情,感同身受。
三、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一)研读,析秋篇
1、对比阅读白朴《天净沙秋》
体会两手小 于是在漂泊旅途中,他写下《天净沙 秋思》。
白朴简介:
白朴,出身于金的一个官僚士大夫家庭,曾有人推荐他为官,他对当时的朝廷充满着厌恶的情绪。因此,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从此寄情于山水之间。
总结:景随情生,情随情起。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化读,绘秋景
1、这些景物都是我们在秋天里常见的景物,可是它们在诗人的眼中,却这般不同。请根据我们刚才所说的所想的,用散文化、诗画般的语言,把这个萧瑟的深秋夕照图勾勒出来重庆市第四届中学语文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初中组第四片区)
吧。(100字左右)
2、 选取10种意象来表达你的忧伤(喜悦)心情,按照《天净沙》的曲调填写一首小令
参考场景:在操场上,教室里,回家的路上,乡间小路上,公园里……
四、结束语
秋思之美,美在意境,美在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孩子们,也许现在的大家对故乡还没有特别的感悟,但有一天,你们背上了行囊,走向了远方,寻找属于大家自己的世界。你会发现,无论这世间多么繁华,都比不上家人欢聚时刻的热闹;无论走过的旅途有多么美丽,你,最喜爱的还是那条归家的小路。所以,孩子们,请珍视我们现在的点点滴滴。因为,若干年后,在那个秋风拂过瞬间或是月亮升起的夜晚,这些往事都将成为我们心中最柔软的伤痛与甜蜜。
五、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十种意象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
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3、感受古诗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自主积累思乡的诗词。
重点: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意
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设计理念:
“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思乡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愫,悲秋又是古今文人共通的情怀。见秋而生乡愁也就成了文人千古不变的题材,唐朝诗人张籍的《秋思》正是这种题材的一首古诗。诗人因“见秋风”而“作家书”再“寄家书”,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情。诗的字面意思,学生借助插图、工具书等能够理解,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等原因,要真正走进诗人内心,真切体会那无法排解的思乡情却很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本课设计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措施:一、以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萧瑟的秋景中,渲染情绪,为古诗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二、以诗解诗,以诗悟诗。通过张继的一首《秋思》带动一组悲秋思乡的古诗学习,意在以意思意境相近的古诗帮助学生生对古诗的理解感悟,同时达到加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丰厚学生经典文化底蕴的目的。三、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设计一个个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感悟,悟后读情,让思乡情在一次次朗读中深入学生心中。四、补充资料,辅助理解。补充一些写作的背景资料有利于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更好地体会古诗情感。
教学过程:
一、见秋生情,读题定调。
1、读“秋”想画面
板书“秋”字生读;读着“秋”字,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想到了什么?
2、古人眼中的秋天
在我们眼中,秋天带给我们的丰收的喜悦,但是在有一些古代文人的眼中,却似乎很少有这份喜悦,现在让我们透过古诗去看看古代文人眼中的秋天吧!
出示一串写秋的诗句: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海上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生读。
问:这些诗人眼中的秋天是怎样一幅景象?(生答)
萧瑟的秋风,枯败的草木,飘飞的落叶……构成的一幅秋景图给你怎样的感觉?
这萧条肃杀的秋景勾起一多少游子的思乡情怀啊!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走进张籍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一个游子那颗思家念亲的心。
3、补充课题,引导读题,读出浓浓的、悠长的味道。
二、读通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把古诗读3遍,前两遍争取把古诗读通顺、读流利,把字音读准。第三遍争取读出诗的节奏感,韵律感。
2、展示读
指名读古诗,评价是否读出了节奏和韵律。
3、师生合作复沓读。
4、古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我们现在说的白话有所不同,请同学们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把这首古诗翻译成白话?(指名说说意思)
5、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三、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1、品味秋韵,感秋愁
是什么让张籍产生了思乡的情怀?(见秋风)
秋风是见得着的吗?
那么诗人见到了什么?(漫天飞舞的落叶、瑟瑟摇摆的枯木、风吹落叶遍地翻滚……)
洛阳城里,落叶在秋风中漫天飞舞,打着旋儿,零落遍地;路边的败草在风中瑟瑟摇摆;天上大雁南归而去。张籍呀张籍,站在凉意渐浓的秋风中,你的心中涌起的是怎样的思绪呀?(指名说说)
这是怎样的一种愁绪呀!让我们走进另一位诗人马致远的秋思,去品味那一份别样的愁绪。
出示马致远的《秋思》,师读生想画面。
听着听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你的内心有种怎样的感受?为什么?马致远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萧条的秋景,瘦弱的老马,浪迹天涯孤独的游子,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请你用朗读把这一份别样的忧愁表达出来吧!(自由读,指名读,)
离愁渐远渐无穷,逢秋向晚肠寸断,寸寸都是游子愁。你看(生齐读马致远的《秋思》)
2、读写结合,悟深意
你若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做什么?
张籍面对此情此景又做了什么呢?我来问问诗人。
看着学生,问:秋风乍起,你——生答:欲作家书意万重。(2—3人)
你想要家书中说些什么呢?快拿起你的笔,把你想说的话在家书中尽情倾述吧!
指名说说家书的内容。
情境导读:
这也想说那也想问,想说的话太多太多,这就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心中的牵挂太多太多,千言万语,千头万绪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真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一封家书承载了游子几多思念几多牵挂,这实在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3、说不尽,又开封
我是送信的使者,信给了我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尽快把信交到你的家人手中。什么?你要我把信给回你?这是为什么?(生用自己的话回答再用诗句回答)
古代的通讯不像现在这么便捷,客居他乡的游子与家人联系的方式就是写信,而这承载着悠悠思乡情的家书不知要经过几多辗转,几多时日才能到达家人的手中。那么,家书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呢?
出示诗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生读,你读懂了什么?现在你还觉得家书只是几张薄薄的纸吗?那是什么?
情境导读:
这悠悠的思乡愁,切切的游子情全靠这家书一封来传递,难怪诗人会——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那悠悠的思乡愁,切切的游子情,怎是一封家书所能道尽的呀!难怪诗人会——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说不尽的是什么?轻轻一开开出的又是什么?
这首诗,抓住写信寄信这么一件小事却表达出一个游子浓浓的思乡念亲之情,在表达方法上可谓高明。王安石曾这样评价张籍的诗。
出示诗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四、想像画面,拓展升华
1、《秋思》寥寥数字,却字字饱含一个游子对家乡对亲人浓浓的思念,让我们再一次用心品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像画面,去体味那份游子情怀。
师生合作读,然后说画面。
2、读着古诗你心中产生的什么疑问?
张籍为何思家不归家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资料,也许你会从中找到答案的。读 、说再次引读全诗:或许是公务繁忙,或许是生活困顿,张籍思乡却不能归,一年将尽,秋风乍起,他情不自禁地吟道——生读全诗
又一年过去了,秋风又起,他不由再次吟诵起——生读全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诗人离开家乡已是十年,家乡已多年未亲近,可是对家乡的思念却越来越浓郁,而这思乡情中或许带着丝丝无奈。因此每当秋风吹过,他都要深情地吟诵起——生读全诗
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人类共同的情怀。自古以来有多少游子抒发过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出示古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至,春生江上使人愁。 (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生读积累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它古诗。
2、继续积累其他表达思乡情怀的诗句,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3、发挥想象,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
十五 天净沙·秋思
上海市澄源中学 任晓燕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感悟小令凄婉、萧瑟的意境。
2、通过与《天净沙·秋》的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悲秋情怀和思乡之情。
3、完成背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借助品读、想象,领会小令凄婉萧瑟的意境与悲秋思乡的思想感情。
2、难点:从语言角度,赏析诗歌,领悟曲中情趣。通过两首小令描写的景物上的异同等方面的比较,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教学设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课前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诗句接龙:回顾学过的关于思乡主题的诗句。
1、欣赏歌曲。
2、自由发言。
以游戏的方式,从学生学过的诗句入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
1、作者马致远简介。
2、播放课文视频。
3、范读课文。
1、认真聆听,自由朗读课文。
2、个别朗读、小组朗读、全班齐读。
读课文是理解文章的基础,有助于把握文本。
研读课文
深入理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令内容:
1、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2、从这些景物的描写中,你品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纵观这首小令,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给这幅图画拟一个恰当的名称。
4、作者的思想感情,从哪一关键词句体现出来?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5、介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阅读课文,思考品味,交流读后感受。
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作者描绘的景色。
通过秋景的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悲秋情怀和思乡之情。
“断肠人在天涯”表现了作者伤心欲绝的感情,以及背井离乡的游子思乡悲秋之情。
引导学生抓住小令中的关键词,细细品味,领悟意境,感悟作者在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比较阅读
赏析领悟
1、出示表格。
2、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对两首小令进行比较。
3、课堂小结。
4、播放中国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新诗《乡愁》。
1、全班齐背《天净沙·秋》。
2、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表格。
3、各组选派组员交流发言。
4、背诵课文。
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合作的能力。通过与《天净沙·秋》的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悲秋情怀和思乡之情。
作业布置
基础题:朗读背诵。
提高题:把小令改写成一段文字。(150字左右)
拓展题:阅读中国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新诗《乡愁》,体会诗的意境。
学生按照要求,自主完成作业。
分层作业的布置适应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训练与评价(见附页)
附:学生学习工具纸
《天净沙·秋思》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 ___。天净沙是__ 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 __。
2.《天净沙·秋思》作者___ ___,是______代著名___ ___作家、___ ___家。他与_____ __、______ _、____ 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
3.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6.比较《天净沙·秋》与《天净沙·秋思》的异同,填写下表
《天净沙·秋》 白朴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作者描写的景物
画面呈现的色彩
给画面配一名称
作者表达的情感
两首曲的相同点
【教材解读】
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秋天是最令人思乡的季节。见秋风而起乡思,古来有之。中唐诗人张籍所写的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写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此诗可见一斑。
【教学目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做到课堂之上熟读成诵。
2、理解重点词语,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通过适当的回顾与拓展,深入感悟古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切入主体,理解内容,通过多层次的朗读,理解重点词语,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
表达方法的归纳与应用。
【教学策略】
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品味、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同时通过同类诗词的拓展,丰富感悟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读图导入,感情铺陈
师: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老师有变化吗?
生:换衣服了。
师:是啊,仔细观察一下我,再看看台下的老师们,谁更有吸引力?
生:老师你啊!
(生乐)
师:谁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我,我为什么有吸引力啊?
生1:老师您戴眼镜,显得知识渊博。
生2;您幽默风趣。
师:是啊,幽默是人非常好的特质,它可以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生3:我觉得你很玉树临风。
(生乐)
师:谢谢。
生4:英俊潇洒。
生5:仪表堂堂。
……
(全场乐)
师:好了,同学们,谁能用关联词把刚才这些词连起来说一句话?
生:老师不但英俊潇洒,而且相貌堂堂。
(生纷纷举手)
……
点评:导入环节看似轻松调侃,实则教者在幽默之中蕴含了调节气氛,了解学情,考察能力,渗透语文基本素养这些意识,为下一环节的展开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师:看来同学们描述老师意犹未尽啊,来,看看你们该怎样描述一下它呢?
(教师出示月夜的课件)
师: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将所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呢?
生1:我看见深蓝的天空上有雾蒙蒙的云,在云层之间,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它发出的亮光,从云层之间穿出来,照在大地上。
生2:在寂静的月空中,人们看见月亮,觉得内心很温暖。
……
师:在这美丽的夜空之下,仰望这轮明月,你会想到什么?
生1:看见月亮,我会想到团圆。
生2:我会想到自己在远方的亲人,因为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人的房子上,会想家。师:如果身处异乡的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会怎样去做呢?
生:会饮酒作诗。
师:哦,那谁能用学过的古诗,描述一下此情此景?
生:《静夜思》,李白。
(学生背诵)
师:这首诗表现了一种什么感情?
生:思乡情。
师:你们还学过用月亮表达思乡情的古诗吗?
师:诗人是借什么而表现这种思乡情呢?比如王安石的……
生:《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很好。不过老师要提醒你,“京口瓜洲一水间”,“间”字要读作第四声。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提到了李白的《静夜思》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是相同的,什么情?
(生齐答:思乡情!)
师:借助的是什么?
(生齐答:明月。)
师:借一种景物而表达一种思想感情,这种表现手法应该是……
生:借景抒情。
师:这两首诗表达的都是思乡情,所以他们都是古诗中的一种──思乡诗。好,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
(板书课题)
点评:教学倡导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教者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认知体验,以达到教学目的,而古诗的意境,不是“感觉艺术”,它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它离不开读者的审美联想和想象而存在。意境是艺术形象及其艺术环境在读者心中所引起的共鸣作用。此环节,教者以明月为引,通过学生的联想而引出思乡主题,回顾所举例诗的写作手法,为学生初步感知新授课的教学重难点打下了伏笔。
二、设疑诵读,切入主体
1、解题入诗:
师:同学们,请读诗题──
(师配合舒缓的手势)
生:秋思……秋思……秋思……
师:你们都懂诗题了吗?
生:应该是秋天的思念。
师:同学们,“思”是思念家乡,“秋”是秋天,秋季或秋景。
(在‘秋’下面点重点号)
师:谁能把文题的意思再给大家说一说?
生:作者在秋天的景色中思念自己的家乡。
2、初读设疑:
师:哦,诗人是借着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对吗?(在‘秋’之前画一个大大的问号)。作者是借着秋天的景色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吗?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来自由读诗。在读诗之前,要听清老师的要求,一定要吐字清晰,字音正确,读通句子,注意停顿。给大家三分钟,开始吧。
(学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出声朗读,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点评:“学贵有思,学贵质疑”。此环节教者独具匠心地将诗人“是借秋天的景色而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吗”这一问题抛给大家,让学生带着思考与疑惑去感知文本,这种带有强烈目的指向性的阅读体验,必将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渴求,再配以明晰的朗读要求,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效果一定会远远好于以往传统流程。而这一带有统领全文的问题,使学生在课程的伊始就初步感知了本节课的重点。
师:随着声音的减弱,看来大家都准备好了,谁能给我们展示一下?
(生读诗)
师:你先别坐下。诗中有一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你注意了吗?
生:注意了。“意万重”要念成“chóng”,不能念成“zhòng”
师:这是一个什么字?
生:多音字。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一些古诗,也出现过这个字,也读作“chóng”,那是在哪首古诗中呢?
生:王安石的《泊船瓜州》……
师:哪句?
生1:钟山只隔数重(chóng)山。
师:还有吗?
生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chóng)山”
师:这是谁的诗句?
生:李白,《早发白帝城》
师:还有!
(生为难的样子)
师: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好了,咱们刚才举了那么多的例子,也就是说,凡是在古诗中遇到这个字,都要读成“chóng”,是不是?
生:是!
师:不是!
生:啊?
(惊奇)
师: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最后两句……谁想到了?
生:……
(回忆思考)
生:“晓看红湿处,花重(zhòng)锦官城。”
师:非常好!“晓看红湿处,花重(zhòng)锦官城”。读“zhòng”表示的是“堆积,垒压,代表一种分量”,而“chóng”则表示“再、很多……”,听懂了吗?谁还能给大家读一下?
(生读得很有古诗的味道)
师:(问他的同桌)你刚才注意听了吗?他读得好在哪?
生:他读得很有韵味。
师:对!同学们,我们现在读的是古诗啊,古诗在朗读的时候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要讲究节奏,这种节奏就是古诗所特有的“美”──韵律美!
师:(出示画有节奏的古诗)谁再能给大家读一下,要注意节奏啊。
(生积极性很高,争先举手。一同学再次朗读之后,全班齐读,老师带头鼓掌。)
点评: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积累,这种积累又有显性与隐形之分。古诗教学中这点体现得尤为明显。“重”字的重墨解读辨析,教者帮助学生回顾、指导,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基础,而且通过大量的古诗拓展,使学生真正掌握如何正确运用的方法;同时,生生互评这种评价的方法与激励策略的运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领悟到古诗的朗读方法与技巧,起到了事半功倍之功效。
3、切入主体:
师:大家读得这么好,可是千万别忘了老师提的问题啊,诗人是借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吗?
生1:是!因为作者看见了秋风,就思念自己的家乡了。
师:哦,这是你的想法。作者是“见秋风”,而表达了“思乡情”。
(板书‘见秋风’‘思乡情’)
师:也就是说,这个问号可以擦掉了吧?
生:可以。
师:可以吗?同学们,我们再好好读诗,看看作者把自己的全部思念都寄托在什么之上?
(生默读)
生2:我觉得不是!从全诗来看,诗人并不是借助秋天的景色来思乡的,应该是借助家书……
师:(板书‘作家书’)作者借家书抒发……
生:思乡情。
(箭头指示)
师:作者不是借秋天的景色,而是把对家乡的思念都寄托在家书之中。大家来看,作者写家书,这是一件……
生:事。
师:用事来抒发一种情,这种写作手法应该叫做什么呢?
生:借事抒情。
师:我们也可以称为──叙事抒情。
三、理清脉络,感知全文
师:万事皆有因啊。是什么引发了作者想要写这封家书呢?
生:可能是作者太想自己的家人了。
师:那想家人,思家乡,总有个由头与原因啊。
生:我觉得可能是凄凉的秋风勾起了作者的思乡情。
师:用诗中的3个字──
生:见秋风。
师:那老师就有疑问了,风本无形,他在那里怎么能看见呢?为什么看见秋风,就想写家书呢?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再细细读诗,思考老师的问题。
生:我想作者应该是感到了凄凉。
师:他看到了什么景物,使他有了这种感觉?
生:我觉得他可能看见了秋天的落叶。秋天的树叶从大树上飘落下来,就像诗人离开了自己的家乡。
师:他把树看成了什么?
生:自己的家乡。
师:而树叶呢?
生:诗人自己。
生:落叶归根,树叶飘落下来,化作养料来滋润树根。
师:树叶尚能滋育自己的树根,而我呢,只能在外漂泊啊。大家仔细看图,哪个人是诗人呢?
生:穿蓝衣服,年纪大的那个。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猜猜诗人有多大年纪了?
生:五十多岁。
师:是啊,他的背已经驼了。知道诗人在外漂泊多少年了吗?
(生迷惑地摇头。)
师:张籍的老家是吴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幼时家境贫寒,10岁的时候就离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开始四处游历做官,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正独自一人居住在洛阳。又是一年秋风至,望着萧瑟的秋风,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大家想一想,那时,诗人伫立在街头,看见漫天飞舞的黄叶,他的内心会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现诗人的心情吗?
生:他的内心很孤单。
生:寂寞。
师:这么多的愁苦,他该向谁倾诉?
生:家人。
师:该用什么方式呢?
生:写信。
师:现在,你们是否理解他看见秋风想写家书之意了呢?
生:理解了。
师:同学们,写家书是为了表达思乡情,现在请同学们再一次来读诗,找一找有哪些词更能表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四、深化体会,品读悟情
(生思考,默读,并圈画。师巡视,了解学生理解的程度后生汇报。)
生:我找到的是“意万重”。
师:你能说说“意万重”是什么意思吗?
生:“意万重”表示的是对家里人想说的意思很多。
师:那你能读一下这一句吗?
生:欲作家书意万重。
(读得较为平淡。)
师:谁还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是你该怎样读?
生:我认为应该重读“欲作家书”,因为诗人对家乡思念很深,很沉重,所以应该重读。
师:还有吗?
生:老师,我认为应该重读“家”字,因为这样才能体现作者对家的思念。另外,我觉得“意万重”还有对家乡的情很重的意思。
师:听老师来读“欲作家书意万重”。
(重读了“意万重”。)
师:老师这样读与这两位同学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老师重读了“意”和“万”字,因为他想在家书里面说的话太多了,想跟家里人去说。
生:老师强调了这3个字,更能表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师:正如你们所说,意万重,万重意,他会在书中写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张籍,会在这封家书中写哪些意呢?
生:假如我就是诗人,我就会问家人还好吗?
师:要问候一下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
生:还会问候一下家里是不是还好。
师:嗯,因为他离开家已经很长时间了。他走的时候家里怎样?
生:家里很贫困。
师:而现在呢?“春风是否又绿江南岸,明月到底何时照我还”啊!还会写些什么?
生:他会对家人说,这么多年在外漂泊,他已经感到很疲惫了。
师:那么也就是说,他要将自己的愁苦对家人倾诉?
生:老师,我不同意。他不会将自己的愁苦告诉家人,那样的话,家人会为他担心的!
师:那他会写些什么?
生:他会写一些开心的事,过些日子会把他们接过来,也会给他们寄去一些银子。
师:好了,同学们,这么多的意,“万重意”,你能读出来吗?来,咱们齐读前两句。
(生齐读。)
师:老师要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诗人当时是在洛阳城,他思念自己的家乡啊,那么第一句该怎样读呢?和第二句相比是不是应有所变化呢?
来,用你的朗读告诉给大家。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感情有了变化。)
(生再读。第一句低沉,第二句强调“意万重”。)
师:好,还有哪些词?
生:还有“说不尽”。
师:“说不尽”,说不尽的是什么?
生:说不尽的是对家乡想说的话。
师:用上一句的'3个字,那就是──
生:意万重。
师:因为──所以──
生:因为意万重,所以说不尽。
师:谁能用“之所以──是因为──”再说一下吗?
生:之所以说不尽,是因为意万重。
师:非常好!还有哪些词?
生:还有“又开封”。
师:大家看黑板。“封”什么意思?
生:信封。
师:还有一个意思:封上。这是个表动作的动词。“开封”。
生:把信打开。
师:“又开封”是什么意思呢?
生:又把信打开。
师:把信合上,打开;再合上,又打开。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呢?把这个机会留给没有举手的同学。
生:我认为他想念自己的家人,就要一遍一遍地看。
生:我觉得他的信中缺一点东西,之后他就要补上,这样就来回做这两个动作。
生:就是因为有很多的思乡情,所以才又打开。
师:因为“说不尽”。
生:所以“又开封”。
师:大家再来看这幅图。看看诗人的左手做了什么动作,右手在干什么,想想他为什么做这个动作,在做这个动作的同时,他又会说些什么呢?
生:他的左手在接这封信。
师:是接吗?
生:是要!
师:为什么要?
生:他还要给家人写一些话。
师:要回这封信的同时,他会对邮差说些什么?
(生略有难色。)
师:(模仿邮差。)你怎么如此之麻烦,为何如此反反复复?天色已经不早,我得启程了。
生:我觉得他一定会说,你千万要将这封信送到我的家人手中,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很好。
生:他会说,要是你像我这个样子,你会怎么想?我在外漂泊多年。
师:在外漂泊,与家人联系,只能靠这封家书啊。这封饱含着万重意,价值抵千金,分量沉甸甸的家书,作者怎能轻易地就把它发走啊。在发走之前,他怎能不又开封呢!来,我们齐读后两句──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请同学们闭上双眼,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诗人张籍的思乡情怀。
(师配乐范读。生闭目感受。)
师:请同学们睁开双眼,你们是否感受到诗人那浓浓的思乡情怀?谁感受到了,就用你的朗读告诉全场的老师。
(生配乐朗读。)
师:大家一起来,用你们的朗读,把这种浓浓的思乡情告诉给普天之下所有在外漂泊的游子吧。
(生齐读,感情饱满,真挚。)
师:作者借秋风而起思乡之意,欲提笔却难诉万千离愁。这种离愁你能用背诵告诉给大家吗?
(生齐背课文。)
五、归纳总结 比较明晰
师:故乡是游子心中永恒的家,而乡愁又是诗人心中难解的结啊。如果说在本课开始的时候,我们共同回顾了李白的《静夜思》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在那两首诗里面,作者是借天上的明月,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写作手法……
生:借景抒情!
师:那么张籍所写的《秋思》是通过诗人“作家书”而表达了思乡情,这是一个过程。“作家书”是因为“见秋风”,而结果呢,是“又开封”。因此,这是一个完整的事啊,它的写作手法应该是……
生:叙事抒情。
(完成板书)
师:这个问号是不是能擦掉了?
生:是!
师:大家来看,我们在表达一种情感的时候,既可以写景,又可以叙事,还可以写景叙事交融在一起。今天的作业就是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要把今天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进去。
点评:通过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突破文本的重难点,既学习了新的表达方法,又解决课之首所设置的疑问,前后照应,严谨有序,浑然一体。
六、诵读深化 感悟升华
师:同学们,不管是借景抒情,还是叙事抒情,在这两首诗里面,抒发的都是什么情?
生:思乡情!
师: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亲人的音容笑貌,故乡那逝去的年华与岁月,无不在作者的思念之中。全体起立,让我们再次深情吟诵这首思乡的传世名作──《秋思》
生:(师生同诵)“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总评】
古诗教学如何在朗读、明意、悟情的基础上探索特色与新意,王汝军老师所执教的《秋思》一课作了有益的尝试。
由于此单元主题就是思乡,所以学生对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理解并不困难,因此教者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积累、品味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能力上,如“重”字的辨析,关键词语的理解,如“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来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并采用读图,口语交际等多种手段加深这种感受;另外,高年级阅读教学还要体会作者用怎样的表达方法将这种情感抒发出来,也就是叙事抒情这种表达方法的学习与应用。本着这种设计理念,教者用三个带有引领启发性的问题贯穿整个教学,如作者是借着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吗?是什么引发作者写这封家书,为什么?诗中的哪些词语能更加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呢?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先抓住了主体脉络,然后再具体深入层层体会,最后又回归主体。学生的思维时刻在跳跃着,大脑在不停地思索着,同时配以有感情的诵读深化体会,使得这节课舒缓有致,跌宕起伏。
《秋思》这一课,尽管是古诗阅读教学,但是教者将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有机而巧妙融合其内,令人耳目一新。同时教者以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近乎诗人的激情,引领学生真正的把心融入诗中,与作者同呼吸、共悲欢,透彻理解诗的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此外,教者充分领略了古诗的意境,巧妙地设计出诗化、美化、艺术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富有诗性的意境,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切实提高了古诗教学的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读写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吟诵诗句,引导学生体会“叙事抒情”,学习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学习古诗的方法(三步)——读准字音;读出韵律;读出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内心,理解诗意,充分投入自身情感,自由想象诗歌情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诗句
(2)难点:在诵读的基础上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ppt课件、秋思曲、秋思诗歌新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出示两幅有关思乡古诗的画面,让学生背诵并说出都是属于哪个类别的古诗。(师说:是啊,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春风又吹绿的江南岸,在李白的眼中,乡愁是那皎皎的明月光,那么在张籍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秋思》。(板书课题)
二、读古诗,知作者
1、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的?(秋天的思念)
师: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所以思要读的长些。再读课题。
师:看了课题,同学们有没有什么疑问呢?(思念谁?为什么思念?怎样思念?)
2、自由读: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读时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读:现在老师想请一名同学站起来读,谁愿意当一个最勇敢的孩子?还有谁?想来试一试?
4、教师读:同学们读的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分析读法不同,练读)
5、同桌读、纠正字音:在读时,�
6、我们读了这么多遍,读出诗人在思念谁了吧?(家乡的亲人)诗人为什么会思念亲人呢?汇报诗人简介和写作背景。
7、齐读古诗: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本诗。
三、明诗意、悟诗情
师:读一首诗,就是了解一位诗人,读懂他的心。让我们一起走进张籍的内心吧!(出示自学指南)
1、个人学习: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先说说重点字词的意思,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最后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2、小组学习:找出表现诗人思乡的字词,圈画下来,并做好批注,再将自己的感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
学习第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师:是什么勾起了张籍的思乡情怀?正如诗中所写(板书见秋风)
师:秋风是见得着的吗?洛阳城里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在晚上可能见到什么?洛阳是一个怎样的城市?那么诗人却只见到了什么?(漫天飞舞的落叶、瑟瑟摇摆的枯木、风吹落叶遍地翻滚)
师:是呀,落叶要归根、雁子要南飞,作者也想家了。那他看不见什么?(父母、孩子、妻子)
师:站在凄凉的秋风中,作者见到的是秋风后面那不可见的——家。作者的心情如何?孤单、寂寞、悲伤、无奈……
那么,就请你把哀伤、思念———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吧。
师:秋风瑟瑟,诗人难以回乡,不免引起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在那个年代,只能写封信回家,写给亲人的信就叫——生:家书。
师:而这一封家书,要到达亲人的手上,少则几个月、半年,有的甚至要几年,因此,古人特别看重这一封家书,诗圣杜甫就曾经这样写道(出示句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师:正是因为家书的意义非凡,诗人才会——生:欲作家书意万重
师:是呀,多少个日日夜夜呀?年迈的父母、翘首遥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心里,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张籍,此时你会想起家乡的什么人,什么地方,会说些什么呢?拿起笔,写一写。
1、我想对年迈的父母说……
2、我想对劳累的妻子说……
3、我想对幼小的儿女说……
4、我想对我的兄弟姐妹说……
5、我想起了家门口的小树林……
6、我想起了小时候读书的屋子……
7、我想……
师:我看同学们都写得差不多了,来哪个小张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读给大家听。
师:这也想说那也想问,想说的话太多太多,这就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心中的牵挂太多太多,千言万语,千头万绪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真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一封家书承载了游子几多思念几多牵挂,这实在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学习后两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你觉得张籍的思念写的完吗?“恐”是什么意思?他在担心什么?当捎信的人马上就要出发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
师:可临行为什么又开封?“开封”是什么意思?“又开封”呢?谁愿意扮演张籍,来接受我的采访?
因为意万重,所以说不尽,因为说不尽,所以又开封,这就是秋思———学生读)
师:信终于被捎走了,这带走的仅仅是一封信吗?
生:带走了作者思乡的心……
四、学写法、唱诗歌
1、师小结:这便是张籍千古绝唱的《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真切地表达了客居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是典型的叙事抒情。因此王安石评价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板书:叙事抒情
2、师:同学们,诗歌可读、可吟、可诵,还可以唱,想不想唱一唱?先听一遍,然后跟着唱一遍,最后闭上眼睛把它背下来。
3、思乡的诗写了千百年,今天还在写,思乡的诗读了千百年,今天还在读。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
师:总有一天你们长大了,也许要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你们会觉得故乡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们在吟诵声中去感受那份游子的情怀。
五、作业布置
1、搜集思乡的诗歌
2、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教材分析】
《秋思》是一首叙事抒情诗,诗人张籍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段——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这首诗。读准诗中多音字的读音。
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4、初步体会诗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诗句含义。
2、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理解诗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思乡诗《泊船瓜洲》,请一位同学来背一背。(生背诵)
师:在这首诗里,是什么勾起了王安石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呢?(生回答)
师:像这样抒发思乡情感的诗歌我们把它叫作“思乡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它是唐朝诗人张籍写的《秋思》。(板书:秋思)(生齐读诗题)
师:诗题怎么理解?(生交流)
师:在秋天里思念家乡,这样的思念应该是悠长的,所以朗读诗题时,可以把秋思这两个字稍微拉长一点,这样就更有味道了,请大家再试一试!(生再次齐读诗题)
二、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一)指导读准多音字
师:嗯,有点味道了。课前已经预习过诗歌,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生读诗歌)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样?(生评价)
师指导读准多音字“重”。
师:“重”在这儿的意思是——那么“意万重”就是——
(生交流)
师:没错,“意万重”就是想说的意思很多,这是虚指。你看,根据多音字的意思来确定多音字的读音,这可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用上这样的方法,我们再来读读第四句诗。(生齐读)
(二)读出节奏
师:读得正确,也读得流利,不过,朗读古诗还要能够读出节奏来。现代人朗读古诗,常常根据音节或意义来划分节奏。如果按音节划分的话,七言诗每句多为四个节拍。如果按意义来划分的话,七言诗每句多为三个节拍。知道了古诗的朗读节奏,大家就可以选择喜欢的一种练习读一读,一会儿我们来展示。
(生自选节奏练习朗读)
师:读得真投入!谁愿意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可要认真听,看能不能听出他是采用第几种节奏来朗读的。(指名朗读)(生齐读)
三、感知诗意,体会诗情
(一)感知诗意
师:听你们朗读诗歌真是一种享受。这样读着读着,诗句的意思应该也有所了解了吧!请大家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生练习说诗句意思)
师:谁来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生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师:基本上把诗句的意思说出来了。关于诗句的意思,我们先说到这儿。我想,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你们对诗句的理解还会更加到位的。
(二)体会诗情
1、品读“见秋风”
师:同学们,这首诗只有28个字,却饱含着诗人那浓浓的思乡愁绪。是什么引发了诗人的这份思乡情感,让他急着给家人写信呢?请大家默读古诗,找出其中原因。(生默读)
师:读着诗句中的“见秋风”三个字,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都说风儿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可诗人为什么却说见到秋风了呢?展开想象,此时此刻诗人独自站在洛阳街头,瑟瑟秋风吹来,他可能会看到什么?
指导学生想象,读出“洛阳城里见秋风”中的忧伤和孤独。
师:都说诗中有画,瞧,你们已经读出画面来了,了不起。通过这样读诗句想画面,我们就会明白秋风看不到,但是秋风带来的萧瑟景象却处处可见。现在,让我们带着这种忧伤,这种孤独,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把声音压低点,努力读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2、品读“意万重”
师:正是这样的忧伤,正是这样的孤独,使得诗人思绪万千,此时此刻他最想做的是什么事?
师:用诗句中的字眼来说,那就是——(作家书)诗人提起笔来,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他可能会想起——(想象张籍的思念)
师:那他又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拿出练习本,任意选择一个写信对象练习写话,帮张籍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生练习写话,师巡视指导。)引导交流。
3、品读“说不尽”
这样的感觉——(生齐)复恐匆匆说不尽。
师:这说不尽的是什么?(生交流)……
4、品读“又开封”
师:正是这许许多多的说不尽,使得我们又看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起读——(生齐)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行人”是指什么人?
古时候没有邮局,也没有邮递员。老百姓的家书往往只能托人捎带。对于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遇到一位可以捎信的人,是非常不容易的。
师:就是因为这个不容易,所以张籍才会有这样一种感觉——(生齐)复恐匆匆说不尽。
师:就是因为这个不容易,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这样一个画面——(生齐)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是“又开封”?又把信打开,读着“又开封”,你又看到了什么画面?张籍为什么又开封呢?现在,老师就是行人,你们就是张籍,我想采访一下大家,谁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师采访学生)
师:其实我们可能很难理解张籍此时此刻的心情,相信了解了他的经历,你会明白他内心的情感。张籍其文学成就极大,但仕途却并不顺利。由于家境贫寒,他很小就远离家乡,四处求学、作诗,也数度返回故里,一直没有找到立身之所。三十岁左右,他得到韩愈的赏识和推荐,后来凭借自己的才华考取功名,却又默默地做了十年九品芝麻官。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在外漂泊又已近十年。十年来,他无时无刻不想起故乡,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想起儿时一起玩闹的兄弟姐妹,可是这一切都只能深深埋藏于记忆深处了。而这一封家书不知道要何时才能送到远隔千里的家人手中。
师:听了张籍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十年了,十年没回家了,难怪他会这么思念家乡,这么思念亲人。而这样的思念就蕴含在“作家书”中。像这样通过叙述一件事情来表达情感的抒情方式,我们把它叫作叙事抒情。
(板书:叙事抒情)体会到诗人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愁绪后,如果让我们再来读读张籍的这首诗,大家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一起读——(生齐读)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师:背诵《秋思》。其实像这样表达思乡怀亲的诗歌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背一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2、通过朗诵、书下注释理解诗句的内容,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3、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思乡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思乡之情。
三、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法、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体会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哪位同学知道其他关于思乡的诗歌呢?(学生自由回答)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静夜思》吗?那我们一起有感情地齐背这首诗。那么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再学习一首同类型的诗歌——《秋思》(学生齐读题目,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通过课前预习,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张籍呢?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出示ppt中张籍的文学常识。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然后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3、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分小组比赛朗读、男女生赛读。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学生举手朗读。举手说一说:这首诗歌名为《秋思》,是什么意思呢?
明确:在秋天时的所见所思。
2、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3、全班齐读前两句,学生思考回答:
①“洛阳城里见秋风”,仅仅是要说秋天到了吗?
明确:
秋天大雁南归,秋风萧瑟,更能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增添悲凉的气氛。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却不可见。秋风所包含的寂寥肃杀之气,也可使秋叶纷纷,落红遍地。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更能勾起羁泊异乡的孤独寂落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②“意万重”是什么意思?能看出什么?
明确:要表达的东西很多。作者离开家乡和亲人很久了。
③如果是你离开家那么久,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自由回答,表达思乡意思即可。
4、学生齐读三、四句,分成小组讨论:
①作者为什么会把封好的信又拆开了呢?
明确:
因为诗人要说的话太多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太深切了,信都封好了,还怕落下什么没有写在信上,所以才会又打开来看,再多写点。
②从这两句感悟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浓浓的思乡之情。
③作者想说的话能都写下来吗?为什么呢?
明确:
不能,因为作者想说的太多了,信纸根本不够写,不够作者表达,而且“匆匆”也说明了写家书时的匆忙,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作者把想写的内容都写下来。通过这个细节,我们仿佛看见了诗人急切地要与家人交流的心情。他的心情因思乡而纷乱,所以才出现了“又开封”的事。
(四)拓展延伸
书信,是联系游子亲情的纽带,所以诗人借家书写思念家乡之情的诗很多。如,唐代孟郊《归信吟》中说的“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我相信,当书信被捎走的时候,诗人的心也随之而去了。此情此景,让人生出多少感慨啊!ppt出示其他与家书有联系的诗歌,积累下来。
(五)小结作业
小结: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常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作业:
1、背诵《秋思》,积累与家书有关的诗句。
2、如果你也是离家很久的游子,请你写一封家书给父母,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时,由于学生经验不够,对于思乡类型的诗歌把握得不够深刻,所以应该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思乡的诗歌进行比较分析,例如列出《泊船瓜洲》和《秋思》两首诗的比较表格,对比分析,并在进一步的交流中不断加深体会,总结思想类诗歌的特点。
《秋思》教学反思
当我拿起《秋思》这篇课文,心如千斤重。虽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如何传递给没有雷同生活经历的学生,让学生感受着诗人的感受,想着诗人的所想?除了诗的内容外,我到底要通过《秋思》这个载体教给学生什么?诗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课堂?……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呈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禁自问:古诗教学为何物?直教人寝食难安!
我个 这才无愧于古人创造诗词,无愧于诗词有别于其它文体,无愧于编书者纳入古诗词教学的用意。怎样才能创造出一个诗意的课堂?我想方设法让《秋思》的情意在诗意的课堂上流泻。
一、在读中彰显诗性。
我一直认为诗的教学应不同于其它的课文阅读教学。一般的课文阅读教学可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深入品味体会,但诗一经这样折腾就会把诗拆得支离破碎,它就失去了诗本身的整体完整性。为了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诵读。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让《秋思》在诵读中流淌。整节课我安排了学生大大小小的读差不多有三十多次。开始整首诗的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理解诗的意思。接着课中导读,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在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个人独特的见解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最后熟读成背。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读,让学生在读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诗的味道。
二、在想象中丰富诗意。
古诗词言简意赅,一字千金,是极富魅力的。它讲究形象、色彩、韵律,每个字、词都是作者独具匠心所在。所谓“十年得一字”、“语不惊人死不休”更是古人锤炼语言的佳话。在深入备课后,我觉得诗中的“见秋风” 可作为教学这首诗的突破口。“意万重”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我个人觉得引导学生想象,丰富学生对“见秋风”的表象,加深对“意万重”的理解。这样对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学生对这首诗有了整体的印象后,我马上抓住诗眼“见”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学生一次次想象“见到什么””“见不到什么””,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我营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对比中,以有形的景来衬无形的思,循序渐进地引领孩子们探究、品味“见秋风”。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让学生感悟诗人“乡愁生于秋风里”、“乡思寄寓家书中”、“乡心乃在寂寞处”。希望想象到的画面成为学生通往作者内心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感同身受。
《秋思》教学反思
学习《秋思》这首古诗时,在学生自读,解疑后,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作者客居洛阳城,他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由一个“秋”字,联想到萧瑟的秋天来了。我进一步启发学生:你能把诗人眼中的秋天描述一下吗?学生的储备被调动起来了,有的说,诗人看到树上的叶子飘落下来,像一枚枚邮票,像一把把小伞,又像的飘舞的蝴蝶;有的说,诗人看见到菊花开了,姹紫嫣红,美丽极了;也有的说,诗人看见到燕子飞到南方去了,大雁也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南方去……这时,我进行小结:是啊,秋风带来了丰硕的果实,也带来了凄凉和寂寞,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勾起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这时,他想写一封家书给家乡的亲人。我们曾经到德胜的实践基地去了一个星期,你们想家了吗?你在想家的时候最想对家里的亲人说些什么呢?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想一想,诗人会写些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我想告诉妈妈,秋天来了,天气变凉了,你每天多穿点衣服,不要感冒了;也有的学生说,我想告诉爸爸不要太节约,要吃好一点,不要做太多的事,别累坏了身体……诗人饱蘸深情写好家书,封好后为什么又拆开信封?拆开信封后他会做些什么?
学生兴趣很浓,说得很多,气氛很热烈。在讨论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故事。第二天,我欣喜地看到了一篇篇佳作。抓准读写的结合点,会有效提高练笔的质量。
《秋思》教学反思
教学古诗《秋思》,学生自读,解疑后,我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作者客居洛阳城,见到了秋风,就是见到了什么?学生由一“秋”字,联想到萧瑟的秋天来了。我进一步启发学生“秋天来了,作者见到了秋风,还见到了什么”?学生脑海中储存的关于秋天的意象纷纷涌现出来。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树上的叶子有的变黄了,有的变红了。秋风一吹,树叶一片一片的落下来。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菊花开了,姹紫嫣红,十分好看。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桂花开了,满城飘散着桂花的香味。还有的学生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燕子飞到南方去了,大雁也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南方去。这时,我进行小结:是啊,秋风使秋叶纷飞,落红满地;秋风带来了凄凉和寂寞,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钩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这时,他想写一封家书给家乡的亲人。他会给哪些人写信,写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诗人,你就把你写给亲人的信,给大家念一念吧!有的学生说:我的信是写给我妈的,妈妈,秋天来了,你看,秋风又起了,天气变凉了,你每天多穿点衣服,不要感冒了。也有的学生说:我是写给爸妈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我现在洛阳,挺好的。你们在家里不要太节约,要吃好一点,不要做太多的事,不然,我会放心不下的。我说,诗人也想起了他温柔的妻子,可爱的孩子,他又回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可是,在这个地方,学生卡壳了。硬点了几个学生,他们也是扭忸怩怩,说不出什么。有的勉强说了,也说的不太符合人物的身份。于是,我启发了半天,学生终于像挤牙膏似的说了几句。也许这个环节我不该节外生枝,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能谈多少算多少就行了。诗人饱蘸深情写好家书,封好后又做了件什么事?诗人为什么又拆开信封?拆开信封后他会做些什么?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故事。
教学古诗《秋思》,学生自读,解疑后,我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作者客居洛阳城,见到了秋风,就是见到了什么?学生由一“秋”字,联想到萧瑟的秋天来了。我进一步启发学生“秋天来了,作者见到了秋风,还见到了什么”?学生脑海中储存的关于秋天的意象纷纷涌现出来。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树上的叶子有的变黄了,有的变红了。秋风一吹,树叶一片一片的落下来。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菊花开了,姹紫嫣红,十分好看。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桂花开了,满城飘散着桂花的香味。还有的学生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燕子飞到南方去了,大雁也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南方去。这时,我进行小结:是啊,秋风使秋叶纷飞,落红满地;秋风带来了凄凉和寂寞,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钩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这时,他想写一封家书给家乡的亲人。他会给哪些人写信,写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诗人,你就把你写给亲人的信,给大家念一念吧!有的学生说:我的信是写给我妈的,妈妈,秋天来了,你看,秋风又起了,天气变凉了,你每天多穿点衣服,不要感冒了。也有的学生说:我是写给爸妈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我现在洛阳,挺好的。你们在家里不要太节约,要吃好一点,不要做太多的事,不然,我会放心不下的。我说,诗人也想起了他温柔的妻子,可爱的孩子,他又回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可是,在这个地方,学生卡壳了。硬点了几个学生,他们也是扭忸怩怩,说不出什么。有的勉强说了,也说的不太符合人物的身份。于是,我启发了半天,学生终于像挤牙膏似的说了几句。也许这个环节我不该节外生枝,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能谈多少算多少就行了。诗人饱蘸深情写好家书,封好后又做了件什么事?诗人为什么又拆开信封?拆开信封后他会做些什么?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故事。
《秋思》教学反思
《秋思》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同单元的还有林海音《迟到》、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和《被袋里装的是什么》。这组课文反映的主题是:亲情。《秋思》虽然文本只有四行,二十八个字,但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如何在课堂上能与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除了诗的内容外,我到底要通过《秋思》这个载体教给学生什么?诗的课堂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课堂?……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呈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禁自问:新课程背景下的古诗应怎么教,古诗教学应把握什么?应带给学生什么?
我个 这才无愧于古人创造诗词,无愧于诗词有别于其它文体,无愧于编书者纳入古诗词教学的用意。怎样才能创造出一个诗意的课堂?我想方设法让《秋思》的情意在诗意的课堂上流泻。整节课下�
我一直认为诗的教学应不同于其它的课文阅读教学。一般的课文阅读教学可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深入品味体会,但诗只有28个字,我们不能把诗拆得支离破碎,使它失去了整体的完整性。为了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形”的存在,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诵读。不管学生懂与不懂,先让学生读了再说,让《秋思》在诵读中流淌。整节课我安排了学生大大小小的读差不多有二十多次。开始整首诗的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师生配合读,读出这首诗特有的忧伤。接着课中导读,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在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个人独特的见解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老师的引读、看意境读、想像读,最后熟读成背。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读,让学生在读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思乡情,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诗的味道。
亮点二、引领学生在想象中丰富诗意。
古诗词言简意赅,一字千金,是极富魅力的。每个字、词都是作者独具匠心所在。所谓“十年得一字”、“语不惊人死不休”更是古人锤炼语言的佳话。在深入备课后,我觉得诗中的“见秋风”可作为教学这首诗的突破口。“意万重”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我个人觉得引导学生想象,丰富学生对“见秋风” 的表象,加深对“意万重”的理解。这样对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学生对这首诗有了整体的印象后,我马上抓住诗眼“见”大做文章。我安排了学生一次次想象“见到什么”“见不到什么”,“风是无形的,看不见但作者却感受到什么?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我营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对比中,以有形的景来衬无形的思,循序渐进地引领孩子们探究、品味“见秋风”。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让学生感悟诗人“乡愁生于秋风里”、“乡思寄寓家书中”、“乡心乃在寂寞处”。希望想象到的画面成为学生通往作者内心的桥梁,让学生与作者感同身受。
诗人的“意万重”是诗的重点。当学生感受到张翰能弃官而回,而诗人却只能通过写家书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可久居在外,一生坎坷的诗人又岂止是思家呢?于是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意万重”我让学生交流张籍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学生对诗人有所了解后,我马上又让学生想象诗人的“意万重”可能是什么?这样学生通过理解后的想象,就有可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了,这样诗中“意万重”学生就能理解,就能在想象中深化了。
在《秋思》一课中,我前后安排了多次不同类型的想象。“见秋风”“意万重”是联想,听诵读想象画面是一种表现想象,配乐想象家书是一种创造想象,多维度问作者是一种角色想象。目的是希望在恰如其分的情感的激发下,学生的想象丰富起来,说话写话的训练就水到渠成。
亮点三、指导学生在写中深化诗情。
在《秋思》一课教学中,当学生的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的时候,我运用多媒体,凄婉的背景音乐,让一个飘满离愁别绪的意境在课堂缓缓流淌,流淌进学生的心田。此时我说:“这瑟瑟的秋思,绞碎了诗人思乡的心,他最想和家人说些什么呢?”学生们遐想翩翩,我让学生拿出笔来写一写家书,学生纷纷拿起了笔,尽情地释放着内心的感受,学生的情感在“写”当中得到了释放。互文印证也是我这节课采用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深入领悟了诗人的浓浓的乡愁后,当捎信人带走了信时,我及时挑疑:这带走的仅仅是一封信吗?它还带走了什么?学生马上反应出带走还有作者的心、作者的思乡情、作者对家人的祝福……我及时把学生引入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通过两诗相比较,进一步让学生走进了张籍的心中,体会那种平淡的叙述中不平凡的情感。接着我还让学生课下阅读现代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希望把把乡愁提升到爱国情愁中。
亮点四:创设不同情境将古诗带入生活
在整首古诗教学完成之后,我利用音乐和图片创设了三个情境:思念远方儿女的老妈妈;漂泊他乡的青年学子;独自在家的留守儿童,在这样的情境中引导孩子进一步诵读整首古诗,一咏三叹的形式,层层掀起孩子们心中的情感之波,让诗作真正的进步孩子们真实的生活,拉近和古诗的距离感。
当然一堂课下来,也留下了许多的遗憾:
遗憾一:缺少学生质疑,课堂空间不广。
有句广告语“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用在我们的课堂上其实也是相通的,“给学生多大的空间,学生就有多大的创新空间。”在这节课上,我没有将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质疑探究运用充分,在课堂上还是以我问为主,没有发挥孩子的探究学习精神。这一点,我在听完李进老师的《秋思》后,有了很大的启发,在以后的课堂上一定要多多实践。
遗憾二:课堂评价不充分,激励学生不够。
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点我深深知道。但是到了这节课的课堂上,一紧张什么都忘了。鼓励的眼神,赞赏的微笑,真诚的表扬,热烈的掌声,这是多么好的教学辅助资源,如果能够充分运用,相信一定能像万校长说的那样,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情绪会更激昂。
遗憾三:朗读形式还不多样,学生表达要加强。
课一上完,宗主任就简单的跟我说了一句“朗读的形式还不够多样,一唱三叹的朗读形式较多,有些拖拉之嫌。”我也是这样的感觉,其实平时的课堂上同桌读,轮流读,都是很好的让学生参与朗读实践的手段,这节课上没能合理运用,确实遗憾。
另外,听了杨琼老师的《被袋里装的是什么》一课后,听到他们班学生在课堂上自信、规范、有理有据的发言,又让我不禁反思,在平时的课堂上一定要关注课堂的细节,学生表达的细节,因为“说”也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定要工在平时啊!
这一次的“教学导航课”真是让我受益良多,更加坚定了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一丝不苟的对待每一节课,不断打磨自己,争取更大的提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品味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情感,揣摩诗人的表达方式。
3、感受古诗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自主积累思乡的诗词。
教学过程:
一、见秋生情,读题定调。
1、读“秋”想画面
板书“秋”字生读;读着“秋”字,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想到了什么?
2、古人眼中的秋天
在我们眼中,秋天带给我们的丰收的喜悦,但是在有一些古代文人的眼中,却似乎很少有这份喜悦,现在让我们透过古诗去看看古代文人眼中的秋天吧!
出示诗句,生读。
问:这些诗人眼中的秋天是怎样一幅景象?(生答)
萧瑟的秋风,枯败的草木,飘飞的落叶……构成了一幅多么荒凉肃杀的景象。这萧条肃杀的秋景勾起一多少游子的思乡情怀啊!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走进张籍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一个游子那颗思家念亲的心。
3、补充课题,引导读题,读出浓浓的、悠长的味道。
二、读通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把古诗读3遍,前两遍争取把古诗读通顺、读流利,把字音读准。第三遍争取读出诗的节奏感,韵律感。
2、展示读
指名读古诗,评价是否读出了节奏和韵律。
3、师生合作读。
4、古诗的语言具有有度的概括性,和我们现在说的白话有所不同,请同学们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意思,把这首古诗翻译成白话?(指名说说意思)
5、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三、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1、品味秋韵,感秋愁
是什么让张籍产生了思乡的情怀?(见秋风)
秋风是见得着的吗?
那么诗人见到了什么?(漫天飞舞的落叶、瑟瑟摇摆的枯木、风吹落叶遍地翻滚……)
洛阳城里,落叶在秋风中漫天飞舞,打着旋儿,零落遍地;路边的败草在风中瑟瑟摇摆;天上大雁南归而去。张籍呀张籍,站在凉意渐浓的秋风中,你的心中涌起的是怎样的思绪呀?(指名说说)
这是怎样的一种愁绪呀!让我们走进另一位诗人马致远的秋思,去品味那一份别样的愁绪。
出示马致远的《秋思》,师读生想画面。
听着听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你的内心有种怎样的感受?为什么?马致远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萧条的秋景,瘦弱的老马,浪迹天涯孤独的游子,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请你用朗读把这一份别样的忧愁表达出来吧!(自由读,指名读,)
离愁渐远渐无穷,逢秋向晚肠寸断,寸寸都是游子愁。你看(生齐读)
2、读写结合,悟深意
你若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做什么?
张籍面对此情此景又做了什么呢?我来问问诗人。
看着学生,问:秋风乍起,你——生答:欲作家书意万重。(2—3人)
你想要家书中说些什么呢?快拿起你的笔,把你想说的话在家书中尽情倾述吧!
情境导读:
这悠悠的思乡愁,切切的游子情全靠这家书一封来传递,难怪诗人会——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那悠悠和思乡愁,切切的游子情,怎是一封家书所能道尽的呀!难怪诗人会——
这说不尽的是什么?轻轻一开开出的又是什么?
这首诗,抓住写信寄信这么一件小事却表达出一个游子浓浓的思乡念亲之情,在表达方法上可谓高明。王安石曾这样评价张籍的诗。
出示诗句
四、想像画面,拓展升华
1、《秋思》寥寥数字,却字字饱含一个游子对家乡对亲人浓浓的思念,让我们再一次用心品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像画面,去体味那份游子情怀。
师生合作读,然后说画面。
2、读着古诗你心中产生的什么疑问?
出示古诗,生读积累。
教学目标:
1.以“读”为主线,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读出感情。
2.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意蕴,体会作者情感。
3.以“思乡”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张籍的思乡情,古今诗人的思乡情。
4.通过主题拓展,积累诗句提升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读出层次,读出感情。
2.以“思”为主导,品味诗句蕴藏着的情感。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师:听说同学们积累了不少古诗,今天老师想来考考你们。
出示月夜图。
看着这轮明月,你想到了李白的什么诗?《静夜思》
一轮明月勾起了李白浓浓的思乡愁绪。这种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称为“思乡诗”。(板书:思乡)思乡诗是古诗中一个很重要的题材,老师收集了几组有关思乡的诗句,一起读一读。 (齐读)
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特别出名的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下题目。(板书:秋思)
一、初读设疑,切入“思”情
1.读诗题。
师:请读诗题。(生读)
师:读得很正确,满怀愁绪地读一读。(再读)
师:题目也能读出味道来。
2.书写指导。
师:诗人张籍的“籍”笔画较多,我们一起观察一下。要把这个字写正确写漂亮,需要注意什么呢?(学生交流)
师:这个字上下结构,书写时结构要紧凑,竹字头写扁些,下面要写得饱满。让我们在田字格中写下最漂亮的“籍”字。
3.解诗题。字写清楚是第一,写漂亮是一种水平。我发现不少同学是水平很高了。现在把笔放下,让我们将目光再次聚焦诗题——秋思。你们读懂题目了吗?
(“思”是思念家乡;“秋”是秋天或者秋景抑或是秋风。)身在异乡的游子总是满怀思念愁绪。
4.初读设疑。同学们发现了,诗题传递出一份浓浓的思念情愫。那张籍是如何在这首诗中埋下思念的种子呢?请拿出课文,自由朗读《秋思》。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读诗之前,老师有个温馨提示。
(课件出示)要求:吐字清晰,字音正确,读通句子。(请一位学生读。)
明白要求了吗?好,自由读《秋思》,开始。
5.正确朗读,解多音字“重”。
师:谁愿意第一个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师:诗中有一个多音字,你注意了吗?
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个念 “zhòng”,一个念“chóng”,在这里该怎么念呢?我们先来看看不同读音的意思再做判断。(课件出示)重的读法和意思。
� )那你能读一下这一句吗?(指名读)请你也来读。(指名读)大家一起正确地读一遍。(齐读)
6.读出节奏。
师: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得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今天咱们来一次合作,我读第一句,你们读第二句。好吗?
(课件出示)带节奏的古诗。
师:好,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明白吗?按自己的节奏读。(生自由读)
有谁愿意再给大家吟诵一遍。
二、品读古诗,探寻“思”源
过渡语:不错,有那么一些味道了。同学们,这首《秋思》仅28个字,却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诗人的思乡情绪,让他提笔作家书呢?请大家默读古诗,快速找出原因。
品读“见秋风”
师:都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原来是这场秋风拨动了诗人的愁绪。请你来读这一句。请你再读这一句。读着这句诗,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生谈)我也疑惑了,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说看见秋风了呢?请你想象一下,诗人独自站在洛阳街头,瑟瑟秋风中,他看到了什么呢?
(预设1生:看到飘落的树叶。师:是飘零的落叶拨动了诗人的心弦呀。你都已经读出画面了。除了落叶飞舞的情景,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
(预设2生:看见别的人一家团聚。师:看到他人和家人团聚,诗人会想起些什么呢?(生谈)我想这对离乡的游子来说更是一种深深的刺痛,因为和别人的团聚相比,他就显得更为——孤单了。这正是他当时的心情啊。
师:又是一年秋风至,诗人伫立街头,看着漫天飞舞的黄叶,看着他人团聚的温馨场面,他的内心会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现诗人的心情吗?(孤独、忧伤、寂寞……)
你真是诗人的知己啊,就请你读,读出他的孤独;
都说知音难觅,诗人有你这位朋友,一定会感到温暖的。请你用朗读表达出来;
张籍的寂寞深深埋于心底,也请你读出来。
师:一阵秋风,一份愁绪,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觉,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秋思》。试着把诗人内心的那份孤独与寂寞的心情读进去,读到诗的字里行间去。放开声音读,按自己的节奏读。(生自由读)
师:好,谁再来读一读《秋思》(指名读)
三、悟读古诗,品味“思”意
(一)品读“意万重”
师:同学们,站在这个街头,孤独的诗人思绪万千,此刻他最想做的是什么呢?(板书:作家书)
出示:欲作家书意万重
师:诗人提笔想写封家书,千言万语便涌上了心头。他想起了谁?想对他说些什么呢?(生自由交流)
师:是啊,正如你们所说,诗人一提笔,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画面,都浮现在了脑海。你们都感觉到了诗人内心的那份牵挂与思念。现在,请你提起笔,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帮他将这份意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小练笔:张籍提起笔,千言万语涌上心头,
他对 年迈的父母 写道:
他对 和睦的兄长 写道:
他对 乖巧的小妹 写道:
……
师:好,同学们,请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诗人的心声。谁先来!
学生指名交流。
师:我想,刚才同学们所说的,一定也是诗人想说的,那这些就是诗人想说的所有的心里话吗?
(回环读)
这份对父母的牵挂,三言两语怎能写得完呢?这正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敦厚的兄长多年未见,不知近况如何呀?儿时的快乐时光怎能一一书写出来呀!这正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故乡啊故乡,我是多么想回来看看你呀。一起读——欲作家书意万重
(二)品读“说不尽”“又开封”
1)师:这份浓浓的思念和牵挂怎是几张薄薄的纸所能承载的呀,正如他自己说的——复恐匆匆说不尽(板书:说不尽)
师:“说不尽呀说不尽”,说不尽的是什么?(思念 牵挂问候 ……)
师:用上一句的3个字,那就是——意万重
师:千言万语浓缩成了三个字,这是一份多么厚重的思念呀!正是因为意万重,正是因为说不尽,诗人才会——行人临发又开封
(板书:又开封)
2)师:同学们,请看黑板,“封”是什么意思?(信)
“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信)
“又开封”是什么意思呢?(又把信打开)
师:把信封好,拆开;再封好,又拆开。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呢?(生谈)
师:因为说不尽,所以——“又开封”
师:知道“行人临发又开封”中的“行人”是什么人吗?(捎信的人)
是专门送信的人吗?
补充资料:古时候并没有邮政局,也没有邮递员。老百姓的家书要么由家中的仆人传送,要么就是托人捎带。诗中应该属于什么情况?(托人捎带)你们知道吗?对于游子来说,遇到一位可以捎家书的人,是多么不容易呀!
师:张籍“又开封”是在什么时候?大家来看这幅图。诗人将千言万语化作书信交给行人,行人收好信件刚要离去,诗人叫住了他,拆开信件,看还要补充些什么,这正是——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坐上马鞍,准备启程,诗人又大步跑上前叫住他,要回书信查看,他担心自己对家人的话没有说完呀,这正是——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不明白,诗人为何要反反复复查看这封信呢,他说——(模拟“行人”和张籍的对话。
“行人”:张籍啊张籍,你怎么如此麻烦,为何反反复复拆信查看?天色已经不早,我得启程赶路了。
张籍: )
师:面对行人的发问,诗人会怎么说呢?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可能不明白诗人此时的心态,他独自一人漂泊他乡,已经十年没有回家了。如果你对他有更多的了解,或许会有新的体会。
补充资料:张籍简介
张籍,中唐诗人。其文学成就极大,但仕途却并不顺利。原籍吴郡(现在的江苏苏州),后来迁到和州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由于家境贫寒,他很小的时候就远离家乡,四处求学、作诗,也数度返回故里,一直没有找到立身之所。大约三十岁左右,得到韩愈的赏识和推荐,后来凭借自己的才华考取功名,却又默默地做了十年九品芝麻官。
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在外漂泊又已近十年。十年来,他无时无刻不想起故乡,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想起儿时一起玩闹的兄弟姐妹,可是这一切都只能深深埋藏于记忆深处了。而这一封家书不知道要何时才能送到远隔千里的家人的手中。
师:读了这段材料,我们再联系杜甫写下的诗句“家书抵万金”,此时的诗人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假如你就是诗人,面对行人的发问,你会说些什么?
(生交流)
师:在外漂泊与家人联系,只能靠这封家书啊。这封饱含着万重意,价值抵千金,分量沉甸甸的家书,诗人怎能轻易地就把它发走啊。在发走之前,他怎能不开封呢!来,我们齐读后两句——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也忍不住想吟诵一回,可以做我的听众吗?
师吟诵。你们也一起来,用朗读把诗人的这份思乡情传递给远方的亲人吧。
师:诗人因秋风而起思乡之意,欲提笔却难诉万千离愁。终于,捎信人带着这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信渐行渐远,诗人一直站着,望着“行人”远去的方向……
这一刻,诗人的感受,他的朋友——孟郊也深深懂得,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课件出示: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归信吟》)孟郊说当家书被带走的那一刻,自己的心好像也被带走了。就像诗人此刻身在洛阳,心却早已回了故乡。这是一份深入骨髓的思乡情呀!让我们再次吟诵《秋思》(配乐朗诵)。
四、拓展延伸,凸显“思”情
1.师: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与孟郊。那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寄托于这封薄薄的家书了。你们看——
课件出示:
师:一封家书寥寥数字,却重比千金。李绅写下了——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李绅
师:在游子的心中,大雁也是那可爱的信使呀。难怪杜牧说——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杜牧
师:望眼欲穿的家书等得游子心都碎了,陆游曾写下——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陆游
五、默写古诗,沉淀“思”意
1.师:借家书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还有很多很多。故乡是游子心中永恒的家,而乡愁又是诗人心中难解的结啊。诗人张籍将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藏到了书信的背后,就这样化作了这首《秋思》。最后,让我们一起将这首充满诗人思乡愁绪的《秋思》默写下来,以表达我们内心的一份祝福。(生默写古诗)
2.作业链接
根据古诗内容和插图发挥合理想象,将《秋思》改编成一个小故事。
六、板书
秋 见秋风
作家书 思乡
思 说不尽
又开封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宋代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春风又吹绿的江南岸,在唐代李白眼中乡愁是那皎皎的明月,那在唐代张籍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籍写的《秋思》(板书课题)。请同学们翻开书22页。
二、初读古诗,读懂诗意。
师: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生:自由读诗。
师:我看同学们都会读了,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起来读,谁愿意来当一个最勇敢的孩子。
生:读诗。
师:读得真不错,声音响亮。还有谁也想来试一试。生读。
真棒!老师听出他读出了古诗特有的节奏。(课件出示古诗)
(讲解字音)生再读。
师:很好。来咱们全班一齐读《秋思》。起。
师:这首诗同学们都读得字正腔圆了。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老师读得怎么样?(分析师生读法不同,再练读。)
师:老师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准备起。
现在老师想调换一下,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读后半句,敢吗?好准备起。
师:真不错。可单单会读还不够,还要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书中的插图、注释,也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
生:研读诗意。
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情。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词语的意思。
生:2.我知道这是诗的意思。
师:真厉害知道这么多。
生:3.我知道了作者是看见秋风刮起就想家了。
师:哦,作者想家了。那是什么引起他的思乡情呢?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点击课件出示诗句)
师:可是秋风看得见吗?
生:看不见。
师:那作者看见的是什么?
生:是叶子飘落、草黄了、雁子往南飞。
师:是呀,落叶要归根、雁子要南飞,作者也想家了。那他看不见什么?
生:父母、孩子、妻子。
师:站在凄凉的秋风中,作者想——家。
因秋风而思家的,历史上还有个典故呢。晋代张翰(点击课件出示诗句)说:“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多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翰是张籍的同乡,他宁愿弃官而回家。而张籍呢?他的家在哪?在洛阳吗?有谁知道张籍?
生:交流张籍资料。(课件出示)
师:十年哪,那瑟瑟的秋风绞碎了诗人思乡的心,诗人难以回乡,愁肠百转,他纵有千言万语又该如何倾述呢?
生:写家书。
师:可这是一封怎样的家书呀?你能从诗中找出句子吗?
生:欲作家书意万重。(板书:意万重)(课件出示诗句)
师:意万重是什么意思?你能跟它换个词吗?
是呀,十年了,那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呀?年迈的父母、翘首遥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同学们拿起笔来,把张籍想说的话写下来吧!(课件出示小练笔)
师:我看同学们都写得差不多了,来哪个小张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读给大家听。
(师生互动交流,生读完写句再读诗。)
师:把我们所有的话加起来张籍觉得够吗?(不够)
是呀,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诗人的心,这真是——(欲作家书意万重)
领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信写好了,我们来看看张籍寄信的画面。(课件出示诗句)
同学们张籍寄信时,他心情如何?你能从诗中找出这个字吗?
“恐”是什么意思?他在担心什么?
师:可临行为什么又开封?“开封”是什么意思?“又开封”呢?
生:“开封”就是把封好的信拆开。
“又开封”就是把信合上又打开,又合上又打开……
师:诗人把信打开几次?
生:一次,两次,三次……
师:第一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第二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第三次张籍把信打开,为何呀? ——生:复恐匆匆说不尽。
张籍呀张籍你已经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何呀?——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四、回读,深化情感。
师:是呀,小小的一封家书怎能承载一个游子浓浓的乡愁呢!请读《秋思》
师: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
那他还带走了什么?
生:带走了作者的心……
师:张籍此刻的心情他的朋友孟郊也深深懂得,他曾写下: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归信吟》(点击课件呈现)读诗。
师:魂去也,空一身哪!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的秋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脑中诞生,这就是《秋思》(音乐响起)生读诗;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张籍身在洛阳,心在故乡。这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呀!请读《秋思》。秋风乍起,思乡涌起,写不完的思念,说不尽的乡愁,再读《秋思》
五、拓展升华。
师:同学们这思乡怀亲又何止张籍和孟郊而已。那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里。课前老师让你们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有吗?
生交流思乡的古诗,进一步感受乡愁。
师:我看同学们手中还有很多思乡的古诗,课后咱们班来办个思乡的古诗大会好吗?
师:老师这里也有思乡诗句。(课件出示)师生配合读。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唐。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唐。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唐。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清。袁枚
师:这思乡怀亲从唐至清源源流传,他流呀流,流进当代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心中,请看课件出示:余光中《乡愁》)(音乐响起)。
师:同学们,张籍的乡愁是思念家中的亲人,那余光中的乡愁又是什么呢?
(比较乡愁,提升爱国情怀)
六、总结。
师:同学们家乡的山水总让游子们魂牵梦绕,家乡的亲人更让游子们牵肠挂肚。也许今天你们还不能完全领会,但是孩子们你们终将长大,闯荡天涯,那时候你们一定会懂得这种无法割舍的牵挂。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向往。
《秋思》道尽了天下所有游子们的心,让我们再一次吟咏这首传世之作吧!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的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感情的。
教学重难点:
1、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
2、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感情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泊船瓜洲》
一、导入
1、齐读单元导语。
2、释题。泊:停船
3、知诗人:王安石,北宋诗人,祖籍江西临川县,因父亲在江苏南京担任官职,后死于南京,因此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据说这首诗是诗人从南京赶往北京做官上任的途中写的。
4、读题。
二、学习古诗
1、齐读古诗
2、生根据注释理解整首诗的大意。
3、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理解诗句:京口到瓜洲只有一江之隔,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体会诗情:
人在途中,心系家乡
我从故乡南京出发去北京,途中将船停靠瓜洲,看见江苏的镇江到瓜洲只有一水只隔,镇江离我的家乡南京只隔着几座山而已。
(1)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出门主要靠的是?走习惯了,“一水之间”“重山之隔”已经算是很近了,虽然我现在离家只有“一水之间”“重山之隔”,但是我是在赶路啊,在慢慢地远离家乡啊。(板书:人在途中,心系家乡)这种还没走远就想回家的心情是(后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天过去了,又有再来的时候,你瞧,他把江南大地吹绿了,那么团圆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家乡。)
(2)朗读体味情感
这种还没走远就想回家的心情,你有吗?送进去读!
心在家乡,人却离家越来越远,这是一种南辕北辙的矛盾。你边读边体会!
就把这种想重返家乡的感情寄托给象征着团圆的明月吧!你读吧!
三、背诵并默写。
第二课时《秋思》
一、复习导入
1、背诵《驳船瓜洲》。
2、北宋王安石在《驳船瓜洲》中倾诉了自己还未远离他乡,就盼望着回家之时,于是他把自己的这中感情寄托在象征着团圆的明月身上。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首关于思乡的诗,诗人又是看到什么想起自己的故乡呢?
3、读课题,释题,知诗人。
二、学习古诗
1、齐读古诗,学习生字“洛”。
2、看注释,知诗句的内容。
3、男、女生分别齐读全诗。
三、体会诗情
1、学生试着翻译诗前两句。
2、体会“见”:请你闭上眼睛想想作者眼里的秋风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3、“意万重”:此时他最想最想对亲人说什么。
4、齐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捎信的人临出发前,你干嘛又把信拆开来呀!
四、朗读体味诗情
1、秋风乍起之时,你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指名读!
2、秋风乍起,年关已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说不完,写不尽。男同学读!
3、思乡的季节里,担心捎回故乡的思念有遗漏,赶紧把信拆开来看看。齐读!
五、背诵并默写
第三课时《长相思》
一、导入
1、如果说王安石的乡愁是融欲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萧杀的秋风引起,那么身在边关的战士呢,他们的乡愁是由什么勾起的,让我们读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齐读诗题,释题。知诗人:纳兰性德“清代第一词人”。
二、明大意
1、自读古诗,学习“榆、畔、帐”。
2、看注,明大意。
3、再读古诗。
三、悟诗情
1、旅途的艰辛: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行军旅程你体会到了什么?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身向榆关那畔行,要面临什么?夜深千帐灯,说明了什么,你体会到什么?
2、朗读体会。
3、长相思:夜的静谧更加显出了风雪的声音聒耳,睡梦被无情的打断,漫漫长夜,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读题!北方的风雪勾起了边关战士的乡愁,他们会想起什么?家乡的温暖、安静、祥和。舍小家为大家,社会动荡,战争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读题!长相思,相思长!齐读全诗!
4、朗读体会。
四、朗读体会诗情
【教学目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做到课堂之上熟读成诵。
2、理解重点词语,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通过适当的回顾与拓展,深入感悟古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切入主体,理解内容,通过多层次地朗读,理解重点词语,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和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表达方法的归纳与应用。
【教学策略】
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品味、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同时通过同类诗词的拓展,丰富感悟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读图导入,感情铺陈
教师出示月夜的课件,学生用富有形象性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景象。之后,学生展开联想,从月夜想到团圆以及古诗《静夜思》,体会诗人借明月、思故乡,回顾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引入《秋思》。
二、设疑诵读,切入主体
1、解题入诗:
学生读文题,理解含义,引出质疑:诗人是借着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吗?
2、初读释疑:
学生带着要求自由读诗,汇报的时候,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并抓住“重”字进行古诗文的回顾与迁移,丰富学生对于古诗字词的理解与认识。
3、切入主体:
回忆质疑,拨云见日,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与交流,明白这首诗主要是借写家书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三、理清脉络,感知全诗
提出问题:是什么引发作者写这封家书?写完家书的结果又如何?让学生再次细细读文,之后进行反馈,师生共同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诗文的内容;同时,诗人身世的介绍,有助于理解诗人创作此诗时的心境,也对深入感悟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起了铺垫作用。
四、深化体会,品读悟情
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再次深刻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的层层递进式的剖析,并配以多层次、多形式的有感情朗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诗人将自己的对故乡的思念,都浓缩在这封家书之中,而内心的矛盾体现在“又开封”这一细节动作上,从而更加深切感受作者对远在千里之外家人的牵挂。
五、归纳总结比较明晰
表达方法的介绍与总结。由《静夜思》的借景抒情,引发《秋思》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的疑问。在总结板书,回顾整体的基础上,将文章的表现手法与学生共同总结出来。之后出示两篇诗作:高适的《除夕作》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借助学到的知识进行辨析比较,从而深化了对表现手法的认识。
六、诵读提升,感悟升华
通过多样的、大量地朗读、诵读、背诵,学生在教师深情地引领下,再次入情入境,用饱满的感情朗诵《秋思》,在学生感情的高潮结束本节课的教学,给学生对于思乡这一主题有更多的思索。
教学目标:
1、学习生词,能有感情地呤诵诗句。
2、通过多种途径,感知诗句的大意,并能讲述诗句的大意。
3、通过想像画面,感悟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有感情地呤诵诗句。
2、通过想像画面,感悟诗人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的感情。
教学难点:
3、通过想像画面,感悟诗人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的感情。
课前准备:
课文的教学插图,古诗的配乐,搜集拓展的思乡古诗。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回顾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思乡的诗句?
2、揭题,板书题目。
3、释题。
二、初读古诗,理解大意。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反馈。(特别是“重”。)
2、自由读古诗,把诗句读通顺→点名读、齐读以作反馈。
3、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出节奏→点名读以作反馈。
4、教师范读,学生读,强化知识。
5、引导学生回顾以往读懂古诗的方法,进行诗意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汇报学习结果。)
三、展开想像,品读诗情。
四、整体感受,领悟诗情。
配乐读诗,边读边感受诗情。
五、拓展。
学生交流各自搜集的古诗,师作补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