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
庆元旦教案适用于大班的元旦节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有表现自己的机会。用演出的形式,大胆的向大家展现所学的本领,家长有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通过活动,让幼儿、家长感觉到新年的来临,共同分享元旦的欢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庆元旦教案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家长感觉到新年的来临,共同分享元旦的欢乐。
2.让幼儿有表现自己的机会。用演出的形式,大胆的向大家展现所学的本领。
3.家长有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组织者:
大班教师。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话致新年贺词
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新年好!在欢声笑语中,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xx年。元旦就要到了,我们又长大了一岁,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下面,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舞姿一起走进这欢乐时刻吧!
(二)集体演唱歌曲《新年乐陶陶》,全体幼儿进行大拜年!
(三)、家委会代表讲话
(四)、幼儿歌曲表演
表演形式:合唱,分组唱,表演唱;
表演内容:所学歌曲
(五)幼儿儿歌表演
表演形式:诗朗诵,分组表演,绕口令
表演内容:国学诵读
(六)幼儿讲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七)、随音乐《新年好》幼儿送礼物(手工制作的贺年卡)给自己的家长,并送上新年祝福。
活动结束:家长离园
教学反思:
新年即将来临,为了让幼儿和家长还有我们老师一起感受元旦节日的快乐气氛,我们特策划了庆“元旦”亲子游艺活动,让幼儿用演出的形式大胆的向大家展现本学期所学的本领,从而让家长进一步了自己的孩子,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自情。
本文扩展阅读: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从汉武帝起,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或抄写有生字新词的小黑板。
2、教师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蝙蝠图片、雷达图片。
第一课时
预习探究
1、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
2、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①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②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③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合作交流
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品读体验:
①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②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表中加黑部分为需填写的内容,答案供参考,只要学生抓住要点即可,语言是否简洁不做重点强调)
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碰着。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巴封住。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
③交流:先在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与表格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词。自我批改,错的订正一遍。
2、指名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二、继续学习新课
1、自由读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问题。
2、以演促读,理解蝙蝠探路的办法,指三名同学表演,一生当“蝙蝠”,一生当“嘴里发出的超声波”,一生当障碍物。
3、以画促读,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
请用图示表示蝙蝠探路和雷达探测
4填空,看图说一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巩固延伸
1默读全文,说说你从本文中受到什么启示?适当交流“我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
2阅读文后“资料袋”,教师出示有关仿生学的图片,补充相关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与探究兴趣。
3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关于仿生学的资料,有兴趣的话,结合综合性学习,设计小发明并动手。
板书:蝙蝠和雷达
耳朵雷达
蝙蝠飞机
教学反思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课文层次清楚,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提出飞机为何能在夜间安全飞行这一问题;三次特殊的实验;受蝙蝠的启示制造出了雷达。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这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教案目的:
1、让幼儿感受新年的欢乐和喜悦。
2、通过亲子迎新年活动增进家园联系,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增进彼此的感情。
教案活动:
20xx年已渐渐离我们远去,20xx年正悄悄来临。欢迎家长们来参加今天的“庆元旦家园同乐活动”,值此喜庆的日子,我们恭祝大家新年好!
新的钟声
新的一年
新的祝福
新的期待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给大家拜年了。
祝大家:新年快乐,合家幸福!
1、在活动的一开始,请欣赏孩子们为大家带来的合唱《新年好》
2、现在我们的小朋友能做很多事情了呢,不但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能帮老师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呢,所以,爸爸妈妈不要再说我小了,下面是孩子带来的儿歌《别说我小》
3、我们现在长大了,不但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还知道,讲卫生的才是乖宝宝,请欣赏儿歌《小牙刷》
4、我们的宝贝现在可厉害了,不但会说儿歌,还会唱好听的歌曲呢,请听孩子们带来的歌曲《迷路的小花鸭》
5、家长们想不想体会一下游戏的快乐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亲子游戏环节,感受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
亲子游戏《吃水果》
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五个纸球,家长每人一个小筐,幼儿将球投到小筐里,投入多的胜利。
6、玩完游戏,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看我们还有什么本领吧。儿歌《小剪刀》
7、我们的小宝宝了会唱歌、会剪纸,还会跳舞呢,请欣赏舞蹈《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8、我们的小朋友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小树叶也有话要告诉大树妈妈呢,下面是歌曲《小树叶》
9、又到我们的游戏时间了,下面我们要玩的是亲子游戏《小心陷进》
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个空瓶,家长将小棒运给幼儿,幼儿把小棒放到空瓶上方,以不掉入瓶中为胜。
10、小朋友玩得开不开心?(开心)冬天来了,小朋友可以和自己的家人在温暖的屋子里做游戏,可是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呢?歌曲《小动物怎样过冬》
11、我们小朋友现在认识很多汉字了呢,让爸爸妈妈看看我们有多厉害吧《认字》(互动,家长抽取汉字,幼儿回答)
12、我们的汉字学的特别棒,不知道数字学得怎么样呢?数学《相邻数》
13、现在是幼儿为大家带来的歌曲《小星星》
14、小朋友学的这么棒,家长应该表示一下吧,陪小朋友玩个游戏吧。亲子游戏《猜一猜》
游戏规则:
家长将脸与上身遮挡起来,幼儿凭认裤子和鞋子寻找亲人。
这个游戏主要为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15、小朋友今天快不快乐?让我们一起来做拍手操吧。音乐《幸福拍手歌》家长与幼儿一起做。
结束: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希望与美好就在不远处等待。爱永恒,信任地久天长!让我们融合在一起,共同拥有爱的风帆,让我们携起手�
2、通过动手做一做,装扮教室环境,感受元旦节日的喜庆氛围。
活动准备:
各种环境布置材料
活动过程:
1、根据年龄特点,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交流分享对传统节日的认知。
2、了解和认识庆祝元旦的各种方式。
3、装扮教室,呈现节日的喜庆氛围。
活动二:创意画展——迎元旦
活动时间:12月28日负责人:钮晓鹏
活动目标:
1、结合幼儿园美术特色,不同年龄段通过不同的作画形式,不同的作画材料,不同的作画主题,呈现艺术之美。
2、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表现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
活动准备:
各种作画材料
活动过程:具体见钮晓鹏策划案
活动三:家乡风味——庆元旦
活动时间:12月29日(上午)负责人:张玲
活动背景:
宁波是一个拥有众多文化古迹和丰富饮食文化的港口之都。它的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在这里驻足,我们的孩子也是来自全国各地,为了让他们对宁波有着更多地了解,我们先从宁波的饮食文化着手,通过谈话、视频欣赏、美食制作等活动,了解宁波的特色风味,萌发幼儿对家乡——宁波的热爱之情。
活动安排:
1、各班选择一种宁波地区的特色食物,向年级组长上报食物的材料。
2、制作宣传海报,向幼儿介绍名称、味道、制作方法等。
3、师幼一起制作。
4、集体品尝与分享。(六个班级食物共享)
备注:如班级有需要,可让幼儿自带一些食品,但是要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活动四:新年祈福——庆元旦
活动时间:12月29日(下午)负责人:各班教师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贺卡,送祝福、许新年心愿等形式来庆祝元旦,表达自己的心情。
2、通过参与心愿墙的制作,表达自己对新年的美好愿景。
活动准备:
各种制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每个班组织对新年愿望、祝福的谈话活动,表达对自己、朋友和家人的祝福,了解贺卡的制作方法和意义。
2、组织幼儿用多种材料制作精美贺卡,不同形式的心愿卡。
3、将做好的贺卡和心愿卡进行展示。(一楼走廊的瓷砖墙)
内容:小班:微笑墙中班:心愿墙大班:祝福墙
活动五:亲子创意——庆元旦
活动时间:12月30日(上午)负责人:张玲李丹亚
活动背景: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创意无限的,他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双创造美的小手,他们会用生活中各种材料创作。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亲子之情,我们邀请家长一起参与以“绿色创想”为主题的亲子创意制作活动,遇见材料,重塑想象。
活动安排:
1、各班根据主题提前收集相关制作材料,并通知家长。
2、亲子现场制作两个小时(8:15——10:15)地点:大操场和教室
3、各班根据作品内容,安排不同的展示形式。(10:20——11:00)
4、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以及新年致词。
班级制作主题制作地点展示形式
小一班彩绘灯笼操场一区
各班自定(要有亮点)
小二班纸箱创想操场二区
中一班扑克DIY教室
中二班艺术插花教室
大一班树枝创意操场三区
大二班环保服装教室
备注:1、以走秀形式展示的,请将音乐提前准备。(胡海英播放)
2、每场展示,主持人倪雪君
3、展示时座位安排:(家长和孩子一起就坐)
楼梯门口
活动六:欢声笑语——庆元旦
活动时间:12月30日(下午2:30开始)负责人:张玲李丹亚
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的方式庆祝元旦,感受节日的热闹与喜庆。
2、知道新的一年里又长大一岁了。
活动形式:
1、活动一:室内“自主电影院”(电影播放负责人:蔡丹丹地点:多功能厅)
活动二:户外“才艺小舞台”(班级教师可以提前通知幼儿准备一个“才艺”节目,音乐提前给年级组长)主持人:倪雪君
2、每班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参与,体现自主性,两位教师分开组织活动。
教学反思:元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有新的祝福,有新的期待。为了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和自信心,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又有意义的元旦,我们将结合“绿色文化”的办园理念,开展以“绿色创想”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这日新月异的生活中,体验传统习俗的韵味,不忘初心,在感受生活之趣,自然之美的活动乐趣中喜迎新年。
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30号上午8:40—10:40
活动地点:
大五班教室
班级教师:
尚凡霞侯娟娟吕文荣
活动目标:
1、利用联欢会增进家幼情感,让家长了解孩子,促进家园和谐。
2、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幼儿在这半年来所学知识,行为习惯等。
3、让幼儿与家长在亲子游戏中感受温馨与快乐,让大家开心的玩。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装饰、布置活动室,通过环境创设,烘托节日的气氛。活动程序:
一、家长陆续赶到,欣赏幼儿美术作品,循环播放幼儿活动PPT。
二、主持人上场
三、欣赏幼儿打击乐表演《大中国》;
合唱《新年好》、《园歌》
四、“我型我秀”艺术成果展示
幼儿分为四组,分别进行歌曲、律动、古诗、分享阅读展示。
五、“全家总动员”亲子游戏
(一)、游戏名称:金鸡下蛋
游戏准备:串有绸子的盒子(盒底有一个与乒乓球同大小的洞)、乒乓球、筐子
游戏玩法:分四组同时进行,每组两个大人两个孩子,一对比赛
另一对候场。家长在腰部固定一盒子,盒子底挖一洞(与球同大小),孩子在规定的筐内运“鸡蛋”(乒乓球),一次只运两个,放在家长腰上盒子内,家长尽力晃动身体,使“鸡蛋”在洞中落在地上的筐中,规定时间内,鸡蛋多者为胜。
(二)、游戏名称:爱心传递
游戏准备:乒乓球、筷子、勺子若干。
游戏规则:分成四队,两队两队进行比赛。家长和幼儿穿插站成U字形,家长用筷子、孩子用勺子将乒乓球从起点运到终点,在规定时间内哪队运球数量多即为获胜。
(三)游戏名称:看谁摸得对
游戏规则:同时请出10位家长和孩子,分成两排站好。先把家长的眼睛蒙上,原地转三圈后,凭感觉去摸自己的孩子。最后请家长一起摘掉蒙眼的毛巾,看自己摸到的是不是自己的孩子。
(四)、律动:亲亲恰恰
六、教师为幼儿颁发奖状、礼物,合影留念。
七、结束语
第一课时
●初读,整体感知
①自由读课文,同桌相互逐段读课文。
②小黑板或课件出示生字词,打乱齐读,指名读,正音,说说已理解的生词意思。
③自由读,说说课文要讲什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揭示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抓住课文要点或者引用能概括大意的原话。
●研读,感悟重难点
①小组合作探究:科学家做的三次试验及其结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雷达是怎样探测障碍物的。
③小组推荐代表向全班汇报研读收获,代表发言,小组成员或其他组代表补充发言。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或过程中,教师课件演示(如制作动画片、画图示)三次试验的情景和蝙蝠探路、雷达探测的示意图,使学生直观感受;然后读一读课文,填写课后的填空题,明确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抄读,积累字词句
①出示所有生字,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大多数是左右结构),教师范写难写的避、揭、碍等字,学生在生字本上写一写所有生字。
②学生勾出新词语和重点语句,读一读,抄一抄。
第二课时
●读课文,复习巩固
①听写字词。
②仿照写句子。(即使也,终于等)
③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讲读,学当解说员
①创设情境:有一群低年级小朋友,非常想知道蝙蝠与雷达之间的科学秘密,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当小小解说员。现在请大家根据提示读一读课文,准备准备吧!
解说要点:
a.提出问题──飞机在夜里为什么能安全飞行?
b.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揭开了蝙蝠夜间探路的秘密。
C.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夜间安全飞行的难题。
②同桌互讲,再自荐或推荐在全班讲。如果有条件,可带学生到学前班(或低年级班)当小小解说员。
③小结评议上台同学的解说情况,主要是表扬与激励。
●趣读,学做资料卡片
①指名读课后的资料袋,了解什么是仿生学,教师出示课件(图文并茂),补充介绍相关信息,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与探究兴趣。
②学生拿出各自所带的课外资料,教师下发资料卡片,指导学生阅读、精选、仿照课后资料袋制作自己的资料卡片,注意内容要精选自己读得懂的,不要长篇大论原文全抄。教师下发的资料卡片可设计为:
类别 仿生学小资料 搜集人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编号_________
③展示交流资料卡片:先在全班展示──宣读、实物投影展示,张贴在学习园地或展示台中等,再各自找小伙伴交流。
●回读,观察小练笔
①学生自由地朗读全文,回顾学习过程,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②课堂小练笔:描述配合的情景。
a.齐读句子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引出配合一词。
b.请两名学生表演一幕双簧(可事先排练并保密),其他学生观看后写一、二段话,描述两个小演员相互配合的情景。
c.宣读交流,点评两三篇。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回顾全文
1、巩固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1)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2)订正,修改
2、朗读词语
蝙蝠 敏锐 即使 蚊蝇 证明
铃铛 障碍物 荧光屏 横七竖八
二、梳理问题,巩固策略
1、回顾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策略。
2、梳理同学问题清单,明确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三、细读课文,解决问题
1、揭示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1)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最能说明蝙蝠夜间飞行特点的词。
(2)体会蝙蝠飞行的灵巧。
(3)读出自己的感受。
2、记录实验,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1)朗读4—6自然段,了解实验过程。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
(3)交流、完善表格填写内容
(4)结合表格解决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试验?
3、结合文字描述,写蝙蝠探路示意图。
(1)朗读第七自然段,了解内容。
(2)想象画面,写示意图。
(3)结合示意图描述蝙蝠探路的过程,知道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4、探寻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
(1)朗读第八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2)想象画面自学,写飞机夜间飞行的'示意图。
(3)交流雷达工作的原理。
5、建立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联,解开夜间飞行的秘密。
6、联系生活经验提问,引发阅读思考。
7、巩固从不同角度思考提问策略
四、补充阅读,巩固质疑
阅读课后补充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1)朗读片段,思考问题
(2)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3)交流提问。
五、总结布置作业
在阅读中运用提问策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品味精炼准确的语言。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感悟和体验三次科学试验的过程。
2、理解蝙蝠夜间探路和雷达工作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三次试验表、仿生学小资料。
四、课时设计:
2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课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 ),解开了蝙蝠 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 ),解决了飞机( )的问题。
二、细读第三段,体会蝙蝠灵巧的飞行本领。
过渡语:同学们,连那么先进的飞机都是从蝙蝠的身上得到启示,才解决了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那蝙蝠的本领一定很厉害吧!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写蝙蝠飞行本领高超的句子。
2、蝙蝠在夜间是怎样飞行的?(指生汇报)
3、边……边……说明什么?你能说个句子吗?
4、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灵巧地避开。这里用到即使……也……,你知道它强调了什么吗?你能试着说一句话吗?在说完之后同学们说一说它强调了什么。
(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5、指导朗读。
蝙蝠夜行的本领真厉害!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全班齐读
6、读到这里,你心里产生什么疑问了吗?
(生说)难道他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三、小组合作,解密科学家的试验
过渡:是呀!蝙蝠真是太厉害了!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大家拿出上节课的预习作业,把你填好的实验报告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有问题的地方大家再研究。
1.小组讨论并填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讨论完成)
试验次数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3.汇报交流。
(l)第一次试验是如何做的?结果怎样?证明了什么?(用一段连贯的话说一说)
(2)第二次、第三次科学家是怎样做试验的?
(3)根据表格说一段完整的话,说清楚科学家是如何进行三次试验的。
(4)师: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什么?
生: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5)仅仅这三次试验能证明这个结论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6)老师稍稍地修改了一下这个结论,你们发现少了什么?
你能说出配合在字典中的意思吗?在这里去掉行吗?为什么?
“配合起来”强调了嘴和耳朵是分工合作的,缺一不可的。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解决蝙蝠探路的秘密
过渡语:现在,我们明白了,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到底它们是怎样配合呢?下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齐读第7自然段。
1.生齐读第7段。
2.现在知道了吧,到底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哪位同学来说说。
3、提问,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蝙蝠是如何探路飞行的。出示文字片段,口头完成填空:
蝙蝠的( )里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遇到_________就____________蝙蝠的( )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老师边听学生填空,边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蝙蝠飞行原理图。
4、哦,原来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就是用嘴和耳朵配合,通过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来飞行的。为了解开这个秘密,科学家容易吗?(不容易)文段的哪一句让你体会到这一点的?
A指名答。你的回答很精彩,我们看看这两个句子:
B比较句子:
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C从“反复、终于”你感受到什么?
5.那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用语言来把科学家的艰辛读出来啊。
五、学习第八自然段,解决二者联系。
过渡:科学家发现了蝙蝠飞行的秘密,并模仿它,给飞机装了什么?(雷达)那么,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来学习第八自然段。
1.请同学们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第8自然段,(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边默读课文第8自然段,边用“”划出重点语句。
(2)、仿照板书上的蝙蝠探路图,画一画雷达工作的原理图,并口头说出雷达的工作原理。
2、他画得对吗?那请你说一说雷达是怎么工作的?
3、对比两个示意图,得出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
我们来对比一下两个示意图,进行一次脱口秀的游戏,看看你能不能得出蝙蝠和雷达的联系。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师:同学们太聪明了!看来,同学们对蝙蝠和雷达的关系一目了然。学到这儿,你们想说些什么?谈谈你的收获或者提出你的疑问?
六、总结升华,激趣拓展
1、学习《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同学们,由蝙蝠获得启示发明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安全的问题,这就是属于近代的一门科学——仿生学。在我们现代生活中,还有很多由动物身上获得启示而进行的小发明,你们搜集到了吗?
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用“人们从( )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 )。”的句式来说。
我从( )身上得到启发,想发明( )。
七:作业布置:
师:回顾全文,科学家发现问题(第1、2段),提出疑问(第3段),在经过试验解决问题(第4、5、6段),最后得出两种事物的联系(第7、8段),让读者一目了然就知道了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课下仿照《蝙蝠和雷达》的写法,写写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设计出来的小发明。
教学反思
根据新的教学设计我又在两个班进行讲课,效果显著。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时,小组成员积极讨论填写的实验报告单,由于报告单由三次试验的三行改成四行,学生讨论更是热烈,而且大都能说出老师为何又设计了四行。小组活动有序、省时,为下面的学习留有充足的时间,学生在说、画、讲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时也显得容易多了。
【课前解析】
关注语文要素: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提问”策略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后的又一阅读策略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培养提问意识,提高阅读能力”。单元共编排了四篇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夜间飞行的秘密》《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四篇课文呈梯度式前进,逐步达成单元目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让学生学会从课文的局部或整体提出问题。《夜间飞行的秘密》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达成前篇课文基础之上,让学生学会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提问,扩大提问范围,拓宽阅读思维。
关注体裁特征:
《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一篇有趣的科学小品文,它主要讲的是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揭示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在传统教学中,科学小品文的学习更加注重内容的解析、说明方法的习得、语言的体会等方面,而本篇课文则更加注重在学生已有的大胆提问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全面深入思考,学习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关注策略指导:
提问策略单元在编排和教学中更加注重提问策略的教授和指导。学生经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学习,初步具有了主动提问的意识,思维较为活跃,但提问还是较为零散,思维比较单一,提问策略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有必要,为此教师应在充分保护学生提问热情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提问策略。
关注学法指导: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关注导语、批注问题、小组交流合作、借助问题清单等方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提问。同时,提问策略的学习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让提问策略的学习和应用落到实处。
【教学目标】
1.认识“蝙、蝠”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个字,会写“蚊子、即使”等12个词语。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屏软件、长纸条、马克笔、磁铁板书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方法,课题导入
1.回忆复习本单元前一课的提问方法
师:孩子们,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一篇童话故事《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在这篇课文中,你们学到了什么提问方法?
(贴板书:“疑”)
生:可以针对课文的部分或全文提问。
(贴板书:“部分”、“全文”)
师: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继续用提问的方法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夜间飞行的秘密》。
(板书课题:夜间飞行的秘密,学生跟随书空)
讲解“达”字:半包围结构,注意“大”的捺变成长点。
2.针对课题提问
齐读课题,带着思考再读一遍,说说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第一课中已经学到的提问方法,学习接下来的课文内容,并尝试着边读边思考提出对题目的疑问,学生提问有了抓手。
二、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1、明确任务,提出问题
带着对题目的疑问和思考,接着往下读文章。
读之前,出示阅读任务,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提醒:书中有个学习伙伴也像你们一样,边读边思考,提出了他的问题,写在了旁边和文后,你也可以像他一样记录在这里。
【设计意图】:在学生边读边思的过程中给予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确如何将自己的思考和问题记录下来。
2、小组讨论,交流问题
(1)谁来说说你提了什么问题?
(2)四人小组合作:
3、全班分享,解决问题
小组分享问题,全班共同解决,在提问和思考中,通过再读课文,聚焦关键段落深入分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在共同聚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预设1:
为什么用“清朗”不用“晴朗”?(贴板书)
师:你们有没有听清楚这个问题,这也是老师疑惑的地方,我更感兴趣的是你怎么会有这样的疑惑?(生答)这是个好问题,你们谁能帮他解答?——引导学生比较“清”和“晴”的两个偏旁,“清朗”强调清清爽爽。
预设2:
为什么题目是夜间飞行的秘密,一开始却写飞机?(贴板书)
师:你们觉得这个问题怎么样?评价一下。
生:好,从熟悉的事物引入让我们更有兴趣往下读。
师:是的,这就是科学小品文的特点,用通俗的事物来说明,引发我们阅读的兴趣和思考。看来这也是个不错的问题。
预设3:
蝙蝠的眼睛看得到东西吗?(贴板书)
师:你能试着从文中找到答案吗,在第几段?
师:文章传达给我们的信息的确是它的眼睛不太好用,远不如嘴耳配合得好,老师补充小资料,蝙蝠不是全瞎,只是视力弱化了。
预设4:
无线电波和超声波是一样的吗?(贴板书)
老师带领学生找到文中相关自然段(七八段),交流讨论:
(1)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无线电波?
(2)找出相关句子勾画出来。老师通过投屏,在屏幕上勾画。
(3)男生读超声波部分,女生读无线电波部分。
(4)说一说两者有什么不同?
师:是的,超声波是蝙蝠这种生物发出的;无线电波是雷达这种机械发出的,发出者是不一样的。看来我们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还要作比较。针对课文内容的提问不仅让我们理解了七八段,还知道了作者在这一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
预设5:
蝙蝠探路的原理还应用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贴板书)
师:你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生答)
师:看来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也能提出不错的问题。
预设6:
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贴板书)
师:这是个好问题,但似乎没有那么容易一下解决,要想弄明白,必须深入去读课文,还要对蝙蝠和雷达作比较。
(1)明确阅读任务:
自读7-8自然段,思考蝙蝠是怎样做到夜里安全飞行的?雷达又是如何工作的?勾画出相关语句。
通过投屏画笔将学生勾画的内容呈现在课件上。
(2)老师通过幻灯片动画导图,引导学生明确蝙蝠夜间安全飞行的过程。
(3)学生仿照蝙蝠飞行原理的动画导图,对照雷达动画导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思考: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呢?
(5)明确:两者的原理使用是一样的,蝙蝠的嘴巴相当于雷达的天线,蝙蝠的耳朵相当于雷达的荧光屏,雷达是受蝙蝠启发发明的。
师:看来好的问题,是能帮助我们深入思考、理解课文内容的。
【设计意图】:聚焦孩子们提出的问题,通过全班交流分享,真正解决学生的疑惑,并让学生知道提问能不断深化自己的思考,提问是很有用的,进而提高提问热情,唤醒提问的主动性。
三、借助伙伴,梳理角度
1、学生观察,提炼角度
(1)老师整理黑板贴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关注书中学习伙伴的问题清单,说说有什么发现。
生:提问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有针对课文内容提的,有从写法角度提的,还有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提出的问题,是启示角度的问题。
(2)聚焦学生提出的问题,思考学生的问题都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学生依次观察判断,将相同角度的问题的板书张贴位置调整在一起。
(分别贴板书:内容、写法、启示)
2、回顾问题,分享交流
学生学习了从不同角度提问,如果受到启发想到了新的问题或者仍有问题想要与大家分享,用课件中的句式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从最开始的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到关注学习伙伴的问题清单发现提问可以是多角度的,这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部分,此环节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习了的从不同角度提问的方法,继续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呈现课后材料,运用课上所学内容,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材料的呈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再次明确提问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让方法的学习落到实处。
五、作业布置
【设计意图】提问意识的培养和提问方法的掌握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此环节旨在让多角度提问的方法帮助到学生阅读课外读物。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提问是推动思维发展的强大动力,能提问,会提问,往往决定着一个人思维活动的深度与广度。而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问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重要的教学方式,老师针对教材中涉及的学习内容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开展学习、渗透教学,长此以往,必然容易导致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被动学。基于对提问在思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课堂教学现状的认知,新教材在四年级上册编排了提问策略单元,旨在唤醒学生与生俱来,但又逐渐减弱的问题意识,把一种不自觉、无意识的探究转化成一种自觉、有意识的学习策略,指引学生真正积极思考,提高阅读能力。
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的编排,以学习提问策略为核心,内容设置有层次、有梯度、互关联,自成训练体系。但核心目标有两个:一是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初步培养问题意识;二是学习提问策略,变无意提问为有意思考。《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课文便是在学生已达成前篇课文基础之上,让学生学会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提问,扩大提问范围,拓宽阅读思维。
为达成教学目标,我基本做到了引导学生借助教材中的有力“抓手”理解课文内容,明确学习方向,关注教材中的“课文导语”、“旁批”以及“课后习题”等模块。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激发学生的提问热情,以趣开启,以思激趣,让学生有充足的兴趣去进一步的提问和思考。除此之外,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可能超出部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内容,如让学生直接从“写法”角度提问,这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我便会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以从内容角度提问作为起点,以教材中的问题范例为“支架”,通过对“写法”这一名词的通俗化的解释,让学生明白,原来写法角度的问题就是作者写文章的角度,作者为什么写、怎样写的,可以是字词、句子、段落,甚至是标点符号都可以,来帮助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习层层递进。
本课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今后还应加以调整,要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阅读、讨论和思考,提问策略单元的教学,根在思、精于问、贵以真,把握这几点,提问策略的教与学才有了精髓。
教学指标
1、知识指标:
(1)洽商写本课14个生字,认识12个本课生字。正确读写"雷达、蚊子、即使、灵巧"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能力指标:
(1)深入学习和实践针对课文内容提问题的方法,或者自己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学谈判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磋商通过小搭配作解决问题。
3、情感指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思考与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夜间探路之间的关系。
2、教育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蝙蝠和雷达)
老师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图片,提问:有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对它的了解介绍给大家听呢?指名回答。
2、读题质疑: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3、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科学,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板书课题:夜间飞行的秘密)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小组轮流读课文,在小组内互相帮助纠正读音,然后点名分段读课文,师生集体正音。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见PPT)
指名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漆、荧、横"和多音字"系"的读音。
5、快速浏览课文,用笔画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6、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三、复习回顾,默读课文
1、我们以前学过针对一篇文章提问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文章写什么?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问题;为什么写?针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来提问;怎么写?针对文章的结构、表达方式、语言、体裁来提问。
2、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问题,解决文中的小同学在书旁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呢?文章哪句话能点明,请你画出来。(科学家经过反复钻探,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3、同学们观察上面的提问和答案,结合我们学过的提问技巧,你有什么发现?
4、对,它们这是针对主要内容的提问,答案是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总结。我们在提问的时候,可以不要"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的提问,而是从课文标题入手。
5、读完课文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6、整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我们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也明白了提问可以从题目入手。我们在提问其他方面的问题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同学们,认真思考,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这项研究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设计学生阅读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突出:“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训练重点,第二,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拓展,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14个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知道蝙蝠夜间飞行时不会碰到障碍物的原因。
3、明白蝙蝠和雷达在夜间探路的原理。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两级分化,大部分同学基础比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喜欢发言。但是有部分同学反应灵活想象力丰富。授课要极具吸引力,分别照顾到两级各层面的学生。
教学准备
1、 老师准备:有关仿生学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收集蝙蝠和雷达的资料,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等词语。
2、把握主要内容,知道蝙蝠飞行本领高。
教学重点
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等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蝙蝠飞行本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解读课题
出示蝙蝠图片,问:“ 这是什么?”(学生介绍搜集的'蝙蝠资料)出示雷达图片,问:“这是什么?”(学生介绍搜集的雷达资料)。蝙蝠是一种动物,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习字词,难理解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习个别字词。
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
3、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课件出示生字。)
2、分段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习前三个自然段
(一)默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出过渡段
(二)出示过渡段:“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指导朗读,“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这一句要带着好奇,不解的语气,读出好奇、多思的语调。用恍然大悟的语气读下面这句“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过渡:要想揭开其中的奥秘,我们要先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三)重点学习第三自然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
2、指名讲意思。
3、对于蝙蝠在夜间飞行,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为什么?
4、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1)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知道蝙蝠有能在夜间飞行而且不会有危险的本领。
(2)模拟体验:你想试一下在夜里飞行吗?让一个学生闭上双眼,在教室里走一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然后说说感受。
(3)说感受
(4)指导朗读:蝙蝠的本领真让人佩服,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话?(赞叹、佩服)
五、结束语:
我们人类是靠什么来判断有没有障碍物的?(眼睛)那蝙蝠能在漆黑的夜里飞行,它靠的是不是那双像猫头鹰一样锐利的眼睛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六、 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语
2、 熟读课文
3、继续查找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蝙蝠夜间飞行时不会碰到障碍物的原因。
教学难点
明白蝙蝠和雷达在夜间探路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听写以下词语:
蝙蝠 飞行 清朗 揭开 启示 雷达 安全 障碍物 荧光屏
学生根据上面词语简要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蝙蝠飞行的秘密吗?想知道科学家是怎样发明雷达的吗?
三、重点研讨,填写表格
1、为了弄清蝙蝠在夜里能安全飞行的秘密,科学家们做了几次试验?他们是怎样试验的呢?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后填写以下表格:
实验顺序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1)小组讨论填写。
(2)汇报交流,汇报结果如下:(课件出示)
实验顺序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第一次把蝙蝠的眼睛蒙上铃铛一个也没响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封住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2、从表中可以看出蝙蝠夜里飞行跟什么有关?那么,耳朵和嘴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默读第七自然段。用图示表示出来(提示:超声波用“)))))))))”表示,障碍物用“ “表示)。
出示”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认真读读这句话,”反复“和”终于“说明了什么?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体会科学家发明的艰辛。齐读这一句话。
3、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那么雷达又是怎样给飞机探路呢?默读第8自然段,用图示表示出来。
4、根据蝙蝠和雷达探路的图示,叙述蝙蝠和雷达探路的方法。
蝙蝠: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超声波,超声波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了飞行的方向。
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有障碍物就改变方向。(课件出示原理对比图)。
四、对照原理对比图, 完成课堂练习。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五、拓展延伸,激发思考
(一)默读”资料袋“,填写:人们从( )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 )。
(二)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用”人们从( )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 )。“的句式来说。
(三)补充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四)说一说:我从( )身上得到启发,想发明( )。
(五)推荐课外书籍:《开心小博士--奇妙的仿生学》
结束语:科学的征途是无止境的。大家想不想将来也利用仿生学制造出一些有用的设备?只要大家今后多学习知识、多留心生活,做到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研究,充分打开想象的翅膀就一定能够办得到。
教学目的:
1、通过亲子游戏,增进亲子情感,体会新年到来的快乐。
2、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教学,做好表率。
教学准备:
1、颁发通知,请家长安排好时间,准备参加教学。
2、教学道具(皮球、针线、蔬菜、小兔头饰、小礼品)
3、新年的环境布置,场地装饰等。
教学开始:
园长致新年贺词
xx年渐渐离我们远去,xx年正悄悄来临,欢迎家长们来参加今天的“元旦亲子教学”,在这喜庆的日子,我们恭祝大家新年好!
今天我们满怀喜悦迎来了充满希望的xx年,新年的阳光洒在你们我们的身上,新年的春风洒在我们的身上。在这里我先给大家拜个早年,并以诚挚的祝愿,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全家幸福!祝我们可爱的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集体表演:大合唱:《新年好》手指律动:《爱我你就抱抱我》、《牛奶歌》,吹坐气球。
亲子教学:大手牵小手;
玩法:家长与幼儿为一组,腿上绑好气球,互相踩别的组气球,气球剩多得为胜利者。
玩法:由爸爸在起点吹气球,宝宝在中间送给在终点的妈妈,由妈妈坐破,先坐破为胜利者。
玩法:幼儿戴好小兔头饰,抱着萝卜送给在对面的爸爸,爸爸再把萝卜送回终点,以最先送完者为胜。
穿装饰品:
家长与幼儿一组,将切好的不同形状的各类蔬菜穿成装饰品后带回家。
结束: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感谢家长对本次教学的支持,“庆元旦亲子教学”到此结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快乐平安!
活动准备:
1、装饰好的新年帽若干顶(4-6)
2、漂亮的图片若干,各种颜色的皱纸,印章、印泥等若干。
3、用纸折好的"帽子"人手一份。
4、已学会唱《新年好》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10以内数加减的经验解决取物的问题。
2、感受过新年收到礼物和成功的喜悦。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流程:引发兴趣--寻找礼物--分享礼物
活动准备:新年礼物、题纸、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师:前不久我们放假了,为什么呀?
幼儿:因为是元旦。
师:对了,元旦是新一年的第一天。大家都会在这一天放放假,庆贺新年的到来。今年是什么年?
幼儿:今年是狗年。
师:在新的一年里,老师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幼儿:祝老师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师:在新的一年里,你想得到什么新年礼物吗?
幼儿a:我想得到的是一辆电瓶车,因为我妈妈的车被人偷了!
师:原来,新年来临之际,也有许多的人会动歪脑筋,所以大家要当心呀!
幼儿b:我想得到的是书本和笔,因为我们马上要读一年级了,要多练练字。
师:真懂事,你以后一定是一个很优秀的小学生!等等
二、寻找礼物
1、引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也为每一位孩子准备了一份新年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
幼儿:想知道。
师:可是,要得到这份新年礼物可不容易,有很多的困难在你们的面前,你们有信心吗?
幼儿:有。
2、幼儿游戏
(1)通过计算卡找到幸运号
师:瞧,这里有许多的幸运号码,有了幸运号码,你就离你的新年礼物不远了。可是哪一个幸运号码是你的呢?(手指向另一边)这里还有许多的小纸条,只要你能解开小纸条的秘密,那你就能知道哪个是你的幸运号码了。这些小纸条分别装在三个标有1、2、3 的 盘子里,这又代表了什么呢?
幼儿:这些数字表示的是简单和容易。
师:那么,哪个简单?哪个难呢?
幼儿:数字1表示简单,数字2表示中间,数字3表示最难!
师:对了,数字越小表示越简单,数字越大表示越难!好,还有什么不明白吗?没有的话,我们开始吧!可以请笔宝宝帮帮忙。
幼儿自由选择,师鼓励勇于选择难度大的幼儿。幼儿探索小纸条的秘密,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
师:你们找到自己的幸运号码了吗?这里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幼儿:这里有题目的。
师:可是,这和幸运号码又有什么关系呢?
幼儿:只要把这上面的题目都做出来,就能知道幸运号码的。
师:说得好,小纸条上有几道题,你只要把 这些题一一答出,然后把每一题的答案连在一起看,那个就是你的幸运号码!谁能自豪的告诉我们,你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幸运号?
幼儿甲:我已经找到了。
师:请大家来做一回小老师,看看他找得对不对?
幼儿一起帮忙检查。"完全正确,恭喜你!"
师:可是,我们这还有一位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4-2=6。问题出在哪呢?
幼儿:他把减号看成加号了!
师:是吗?什么是加法呢?
幼儿:加法就是东西越来越多。
师:那么减法呢?
幼儿:减法就是东西越来越少。
师:那么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几呢?我们一起来做。4-2=2。好,没找到幸运号的孩子加把油,再去试一试,如果你找到你的幸运号了,想想可以干什么?幼儿再次操作。(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2)通过幸运号找到礼物地点
师:手中挥舞幸运号,将幼儿吸引到身边。找到幸运号码的孩子们请高举你的幸运号,我要对你们说,你真棒!你们离幸运号只有一步之遥!新年礼物到底在什么地方呢?秘密就在这里,(将纸翻过来)。猜一猜,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两个字,我们以前认识过,是什么字?
幼儿:对了,一个是橱,一个是层。
师:哪一个是橱?哪一个是层呢?
幼儿:上面的那个是橱,下面的那个是层。
师:那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几个橱?
幼儿:6个橱。
师:每个橱又有许多层,你们的礼物就藏在这些橱里面,可到底是几号橱?第几层呢?快去找一找吧!
幼儿: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师:你是怎么找到的?
幼儿:我先看在哪个橱,在看在第几层,就这样找到了我的礼物。我成功了!
师:可是,你找的到底对不对呢?
幼儿:对的!
师:你怎么知道?
幼儿:这上面写着我的幸运号呢!
三、分享礼物。
随着越来越多的幼儿找到礼物,音乐起,共同分享礼物。
教学反思:
新年到了,无论是从幼儿园的大环境还是到每个班的小环境,无不洋溢着新年的喜庆,在新年气氛的包围下关于新年的主题活动也应运而生。包括:收集与新年相关的物品、说说新年的习俗、做做新年的礼物,如:剪剪窗花、制作贺卡、灯笼等,孩子们也对新年的活动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在主题进行中我们在思考:数活动如何在过新年的主题活动中有机地渗透呢?我们认为,在情境中学习数学,不仅让幼儿得到情感的体验,同时学习贴近生活的数学内容,又能提高幼儿学习的自主性以及积极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前一段时间的主题活动中,我们也不断地进行尝试,如:通过活动《妈妈的菜篮子》《马路上的车》等幼儿积累了8以内数加减的经验;通过活动《商店里》了解了橱、层等。今天,我们就尝试结合新年的主题,在游戏中层层递进,尝试利用10以内数加减经验解决取物的问题。并在此活动中体验互相帮助和成功的快乐。
活动形式:
庆元旦、迎新年“我是巧巧手”幼儿手工活动
活动宗旨:
我参与、我动手、我快乐、我们都是巧巧手
活动目的:
1、通过创设温馨、和谐的环境,让幼儿充分体验合作的愉快心情,增进同伴间的感情;
2、通过开展该活动使幼儿进一步认识、了解元旦,感受节日的愉快气氛;
3、通过制作方案的设计、实施,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增进家园关系和谐。
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31日上午9:10开始
活动准备:
1、场地环境的布置;
2、操作材料,规划方案《大班元旦活动方案》。
活动过程:
一、认识元旦(知道元旦的意义和来历)
元旦,也被称为“新年”或“新历年”,是指公历的1月1日。但在古代,“元旦”即是今天的“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
元旦是很多国家的法定假日;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元旦均为法定假日;中国大陆及台湾均作为法定假日休假一天。习俗方面,“元旦”主要以各种方式互相祝福,贺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汉语“元旦”含义:“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即早晨天明的时间,也通常包含一天之意。因此“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
历来,中国各个朝代对“元旦”说法不一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公历,所以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名为“元旦”,自此我国的每年1月1日就成我们家喻户晓的新年“元旦”节日。
二、迎接元旦暨“我是巧巧手”幼儿手工活动
1、幼儿绘画:年年有鱼
2、幼儿剪纸:美丽的窗花
3、幼儿制作贺卡并互赠(说一句祝福的话)
4、展示幼儿作品(布置活动室)
课文分析: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这项研究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知道蝙蝠夜间飞行时不会碰到障碍物的原因。
3、明白蝙蝠和雷达在夜间探路的原理。
学情分析:
每一个学生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抓住学生这一天性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问难,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教学方法手段:
引导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科学家对蝙蝠进行的三次试验的模拟动画,使学生在观察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查找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2、课文朗读录音、写有生字词语的小黑板、cai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指导写“蝙蝠”两字。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朗读,注意生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同桌轮流读课文,互相评价,互相指导。
4、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三、默读课文,归纳大意
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同桌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3、指名讲,师生共同归纳。你现在知道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了吧?
四、学习前三个自然段
(一)默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出过渡句
(二)出示过渡句,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读了这个句子,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
过渡:要想揭开其中的奥秘,我们要先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三)重点学习第三自然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讲段意
3、对于蝙蝠在夜间飞行,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为什么?
4、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1)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知道蝙蝠有能在夜间飞行而且不会有危险的本领。
(2)模拟体验:你想试一下在夜里飞行吗?让学生闭上双眼,在教室里走一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
(3)说感受
(4)指导朗读:蝙蝠的本领真让人佩服,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话?(赞叹、佩服)
五、结束语:
我们人类是靠什么来判断有没有障碍物的?(眼睛)那蝙蝠能在漆黑的夜里飞行,它靠的是不是那双像猫头鹰一样锐利的眼睛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教学目标
1.能参照课文提供的提出问题的示例,一边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以旁批的形式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2.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了解提出问题的角度,并尝试解决示例问题和整理后的问题。
3.阅读拓展文本,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1.一边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以旁批的形式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2.了解提出问题的角度,并尝试解决示例问题和整理后的问题。
教学难点
1.能参照课文提供的提出问题的示例以旁批的形式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2.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测试双基
1. 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看拼音写汉字
fēi é kē xué jià shǐ yán jiū
( ) ( ) ( ) ( )
(2)仿写句子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仿写比喻句)。
大熊猫就像__,懒懒地躺在地上晒太阳。
(二)学习“提问”,实践尝试
1.阅读准备,学习提问
(1)对课后“问题”清单进行研读,想一想它们是从哪方面进行提问的?
(2)阅读课文,仿照课后的“问题清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疑问。
2.问题梳理,寻找有价值的问题。
(1)小组内交流提出的问题,并选出认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2)汇报交流,教师点评问题。
(3)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着力解决。
预设:
问题1.写蝙蝠为什么要先写飞机?
问题2.三次实验各有什么样目的?说明了什么?
问题3.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
问题4.还从哪些动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力争用孩子的问题引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深入理解文本)。
(三)问题引领,研读文本
1.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学。
2.预设问题:
(1)蝙蝠是怎样飞行的?(飞行特点)
(2)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圈出:还能、无论、即使、也)。
3.这段话该如何把它读好呢?谁来试试?这样吧,我们先练练,待会儿我们来比赛。
学生练习--指名两人比赛--学生评议--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朗读。
4.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怎样探路的)。
(四)梳理重点,语言实践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斯兰瑞尼已经做了很多试验,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根据表格自学第4、5自然段。把表格补充完整。
实验顺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1.学生分小组学习。
2.检查:假如你就是意大利的著名科学家,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
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我是科学家___,我在第__次实验中是这样做的 。)
3.小结:三次试验证明 。(多媒体出示,学生读)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请大家把书上的这句话用双横线画出来,然后仔细地读读。边读边想想你还想知道什么?
4.学生自读后提问。
引导学生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探路的?
(1)同桌一起自学第七节,找出有关蝙蝠飞行的秘密的句子,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能理解它吗?
(2)同桌自学第7自然段。
(3)检查:交流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一起读第7自然段。
①老师根据回答画出2、4两句。
②请大家自读这两句话,看看你能自己读懂它吗?
③学生介绍读懂的地方。(教师板书:蝙蝠 嘴 超声波障碍物 耳朵)
④老师操作课件示意图。
⑤请学生上黑板标出超声波传播方向。(生板演,师简评)
⑥师生分读第7自然段。
5.过渡: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后,就模仿它来发明了雷达。那么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呢?请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第8自然段,同时也帮老师设计一个雷达探路示意图的板书。
(1)学生自学。
(2)检查交流自学体会。
(3)出示设计示意图并介绍设计意图,生评。
(教师板书:雷达 天线 无线电波 荧光屏)
(五)整合阅读《语文主题学习》第69页《用什么方法让飞鸟回避玻璃窗》。
过渡:人类根据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人类仿生发明的东西很多很多,下面我们再来读一篇文章,看一看在动物身上能得到什么启示?一起读《用什么方法让飞鸟回避玻璃窗》。
1.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用了什么方法让飞鸟回避了玻璃窗呢?将不懂的问题写到书的空白处。
2.全班交流展示。
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多角度提出问题,并在问题的引领下研读了课文。大家要在以后的阅读中不断地尝试提问,并通过阅读加以解决,那么我们的阅读水平就会越来越高,越来越深入。
板书设计
蝙蝠和雷达
蝙蝠 嘴 超声波 障碍物 耳
雷达 天线 无线电波 障碍物 荧光屏
教学目标
1、感受新年的来临,能区别农历新年和国历新年,知道一月一日是元旦节。
2、乐意参与教学以及周围的人进行情感交流,大胆地用自己地方式展示自己及表达内心的喜悦。
3、通过游艺教学,感受到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4、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进步,能为同伴的进步感到高兴、体验和乐意学习他人优点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新年的快乐及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能大胆的用自己的方式交流和展示自己。
教学难点:能学会和同伴合作及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布置游艺场地,准备游艺材料,游艺内容及奖券。
(2)准备供幼/儿和家长的亲子游戏若干。(分室内、室外)
(3)准备游艺奖品,如准备一些铅笔、等作为奖品。
(4)喜庆音乐:磁带、音响。
教学过程
一、音乐教学:播放音乐《过新年》让幼儿及家长感受过年热闹的气氛。
二、看录象观察人们喜洋洋迎新年的场面,体会过年的喜悦之情。
三、具体教学安排:
(1)律动“新年好”
(2)亲子运动游戏(注意强调教学中的安全)
A.放鞭炮
准备:每班自制炮竹一个
玩法:分小组。将幼儿和家长分成一一对应,面对面排。开始由幼儿手捧“爆竹”由起点跑向自己的家长,当家长接过“爆竹”后,双手上举,口中喊道“砰啪”,就算送到一个。然后孩子再将“爆竹”运回给下一名幼儿手中,看哪对先放完。
B.运彩球
准备:彩色的球、圈
玩法:分组,每小组10名幼儿,分两对面站立,用圈赶彩球行进走,走至对面交给另一位幼儿,依次往返接力。
C.剥桔子:
准备:小桔子50只,椅子3个,垃圾筐每班5对家长和孩子
玩法:幼儿从起点跑到终点拿一个桔子,跑回来剥掉皮给家长吃,第二个幼儿继续,以此类推,看哪队最快为胜。
D.抢气球游戏:
准备:凳子或椅子;各色气球;拴气球的绳子。
玩法:老师发出指令,复习颜色。如果说红色就要跑到拴有红色气球的椅子旁,用力把气球坐爆。分组比赛,小组第一晋级下一轮,直到轮完初赛,最后小组第一之间进行决赛,分出获胜者。请几位家长带着小朋友一起听老师发令,按照规则进行。
E.开火车:
准备:起跑处标志
玩法:由家长组成一列火车,蹲着行进走,以先到的一列火车为胜。
F.袋鼠跳
准备:大袋子四个,可以用面粉包装袋之类的,要大一些
玩法:一名小朋友与自己的爸爸或妈妈组成一组,每次游戏找四组为一单位,小朋友与家长面对面站立,中间距离约30~50米。游戏开始后,小朋友要拿起放在地上的大袋子,跑向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接到袋子后,要马上套住自己的双腿,跳回孩子的起始位置,以速度定输赢。
G.揪尾巴
准备:纸尾巴若干条。
玩法:一家三口组成一条牛。爸爸为牛头,妈妈的手搭在爸爸的肩上为牛身,孩子紧贴妈妈身后做牛尾,孩子裤腰上别上牛尾巴。在一定范围场地内,几个家庭展开揪尾巴比赛。最后看哪个牛头揪到的尾巴多,哪个家庭就获胜。
H.赶双球
准备:一大一小皮球为一对,共若干对;网球拍若干副。
玩法:适用于大班的游戏。一家三口为一组,爸爸站在终点线,由妈妈和孩子在起点处各持一网球拍赶球(妈妈赶大球,孩子赶小球),要求两球同时到达终点,然后再由爸爸一人持双球拍把两球同时赶回起点。
四、教学结束强调安全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安排教师不是导演,而是体验幼儿需要的支持者,教学中既做到适时介入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又满足了幼儿教学的需要,又使幼儿在创造中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乐意参与教学以及周围的人进行情感交流,大胆地用自己地方式展示自己及表达内心的喜悦。
通过这次组织的过新年的教学,感受到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进步,能为同伴的进步感到高兴、体验和乐意学习他人优点的愿望在《快乐的元旦节》主题中,抓住了孩子们天天盼望新年的到来,过新年是小朋友最最开心的时刻,最最快乐的时刻,迫切想了解幼儿想欢庆新年的心理,充分挖掘了新年欢庆教学的多样化,让孩子们体验了新年的快乐,进入新年欢庆的气氛,扩展了他们的知识范畴。这一主题是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的一个生成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了很多教学,使孩子感受到了过年的快乐。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了孩子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与提升,在主题中,由于家长的积极配合,孩子儿的经验准备得充分。我们组织孩子听过新年的新春音乐也组织了和家长一起的亲子教学如:放鞭炮,剥橘子,运彩球,开火车……孩子们感性经验得到了丰富,并且积累了许多教学经验,为今后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中,孩子们玩得开开心心欢欢喜喜,尝到了游戏教学的乐趣,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真正实现了做中玩、玩中乐、在教学中学习、在教学中体验、在教学中发展的目标。
孩子们在从整个主题教学中感受着节日的浓浓气氛,中国最具传统的节日让孩子对节日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新年的生活及习俗也有了充分的了解。
目标:了解元旦的名称及简单意义
内容:过新年
准备:布置过新年的活动场景,日历一本,小老鼠、小兔子、兔妈妈、天线宝宝、小狗布娃娃各一个,新年贺卡三张,彩链条总数与幼儿人数相等。
过程:
一、听音乐做律动,带幼儿进入活动室
“小朋友,我们一起到小兔家去玩一玩吧。”听音乐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哇,小兔子家打扮得这么漂亮,你知道吗?”幼儿展开想象,自由猜想。
二、讲故事,向幼儿简单介绍元旦的名称及简单意义。
故事大意:小兔子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家大变样,便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家打扮得这么漂亮?”妈妈耐心地翻开日历的第一页说:“因为从今天开始,我们以前的旧日历就不能用了,要用新的,翻开第一页就是今天,一月一日元旦节。”“什么是元旦呢?”小兔不解地问道。“元旦也就是新年,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过新年了,小孩子会更加懂事了,因为过新年,又长大一岁了,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都长大一岁了。”
“砰砰砰”小老鼠手捧贺卡来了。“小兔子,新年好,我给你送贺卡来了。”小兔子说:“谢谢你,小老鼠。”“砰砰砰”小花狗手捧着贺卡来了:“小兔子,新年好,我给你送贺卡来了。”小兔子说:“谢谢你,小花狗。”“砰砰砰”天线宝宝手捧着贺卡来了:“小兔子,新年好,我给你送贺卡来了。”小兔子说:“谢谢你,天线宝宝,过新年了,我们都长大一岁了,大家在一块儿多开心呀!”好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
提问:
1、小兔子家为什么打扮的这么漂亮?
2、有谁来找小兔子?它们在一起为什么那么开心?
三、游戏操作活动《贴窗花》
“小朋友,你们看,兔妈妈在忙着干什么呢?”“贴窗花。”“过年了,我们一起帮兔妈妈贴窗花吧!”
小一班庆元旦活动方案――和爸妈一起过新年
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好!我们送走了快快乐乐的20xx年,明天就要迎来崭新的一年。我代表幼儿园和我们小一班的全体老师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下面我们的庆新年联欢会正式开始。
1、新年贺词
请欣赏诗朗诵《新年的钟声》。
2、大合唱
小朋友们也想用优美的歌声来表达过新年的高兴劲儿,请欣赏大合唱《新年好》、《新年到》。
3、儿歌朗诵
我们小一班的小朋友虽然到幼儿园的时间还不到半年,但已学会了不少本领,请欣赏儿歌朗诵《叠衣歌》、《雪娃娃》、《萝卜谣》、《长大一岁了》、《大西瓜》、《你和我,我和你》
4、亲子游戏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重心,每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喜欢吃什么,喜欢玩什么,喜欢穿什么等等,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下面我们这个游戏《看谁摸得对》,就是想考验一下各位家长,看您对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正的了解。
游戏玩法:同时请出十位家长和孩子,分成两排站好(间隔3米)。先把家长的眼睛蒙上,原地转三圈后,凭感觉去摸自己的孩子。最后请家长一起摘掉蒙眼的毛巾,看自己摸到的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摸对的奖励奖品,摸不对的以后还有机会。
5、歌曲联唱
我们小一班的小朋友不仅儿歌说得好,歌唱得更好,下面请欣赏歌曲联唱《走路》、《树妈妈过冬》、《我爱我的幼儿园》、《找朋友》、《小鸟飞》、《两只老虎》。
6、才艺展示
我们小一班的小朋友个个多才多艺,下面请我们班的王子芯小朋友为大家表演《丑小鸭》。
7、互动游戏
多才多艺的孩子后面肯定有多才多艺的家长,下面该我们的家长露一手了。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击鼓传花》,鼓声停的时候,花传到谁的手里,谁就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节目的形式不限。
8、温馨赠送
下面就是我们联欢会的最后一环:温馨赠送。请小朋友们把前几天爸爸妈妈和你们一起制作的贺年卡送给自己的好朋友、爸爸妈妈、老师或自己喜欢的人,并祝他们新年快乐!
今天我们的联欢会就到此结束,再次预祝各位家长和小朋友们天天笑口常开,年年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礼物带给人的快乐。
2、学习关心和体谅别人。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故事中小动物的头饰、故事磁带、字卡:新年礼物
活动过程:
1、你收到新年礼物了吗?
大家刚刚过完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互相送礼物,有什么礼物?
想一想,自己收到了谁送的礼物。
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份礼物。
2、收到礼物真开心。
我们收到了别人送的礼物,森林里的小动物有没有收到礼物呢?
我们来听一个故事,题目叫《新年礼物》。出示字卡:新年礼物。
教师讲述故事,鼓励幼儿认真倾听。讲述中,随情节展开出示相应的动物头饰。
引导幼儿体验小动物收到新年礼物的喜悦心情,并知道每只小动物收到了什么样的礼物。
熊伯伯收到特别的礼物后的心情是怎样的?
讨论:全体小动物为什么要送一辆自行车给熊伯伯?
小结:我们要关心和体谅别人,共同分享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理解“启示、证明”等词语的意思。正确区分近义词“敏锐、灵敏”。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说说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
3.继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料。
4.了解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知道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科学家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够安全夜航。
教学难点:
蝙蝠飞行与飞机夜航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从百科全书、词典辞海、互联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蝙蝠、雷达的信息资料。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1.出示“蝙蝠”图,板书:蝙蝠
请学生介绍自己课前了解的有关蝙蝠资料。
2.出示“雷达”图,板书:雷达。
请学生介绍自己课前了解的有关雷达资料。
3.板书,齐读课题。
师:这两者毫不相干,课题却用“和”字连接。这是为什么呢?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
(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3)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
2.小组交流学习。
3.集体汇报学习成果。
(1)字词学习
重点指导“辨析组词”:摹 幕 墓 暮 慕
(2)开火车分节朗读课文,注意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3)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的回答是多方面的,师注意适当点评,引出重点;同时进行语言规范表达的训练。
(4)提出不懂的问题。
(可能有关于试验方面;关于研究方面;关于仿生学方面;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等等。师对学生的问题归类,简单的问题当场予以解决,有的则留待深入学习课文时解决。)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深入学习,突破难点。
1.了解三次不同的试验,理解“证明”一词并运用说话。
(1)指读有关句子,理解“证明”一词意思。(用可靠的事实来表明结论的真实性。)
(2)三次试验怎样进行的?证明什么结论?轻读课文相关小节,完成表格。
试验次数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试验结论
(3)根据三次试验内容,分别用“证明”一词说一句话。
2.学习科学家反复研究的内容,理解蝙蝠用嘴和耳朵探路的原理,并进行说话训练。
(1)读读课文有关内容,边读边思考,动手画画蝙蝠探路示意图。
(2)看着示意图,练习说话:蝙蝠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经过。
3.学习科学家发明雷达的内容,理解雷达在飞机夜航中的作用,并进行说话训练。
(1)读读课文,用文具摆摆雷达使飞机安全夜航的示意图。
(2)看着示意图,练习说话:雷达使飞机安全夜航的过程。
4.理解并说说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
(1)小组讨论,给句式: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2)默读课文,思考: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科学关系?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它们的科学联系及其依据。
小结: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试验和研究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蝙蝠与雷达的联系,所以课题要用“和”来连接。
二、课后质疑,总结全文。
学了课文,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三、课后拓展。
1.初了解“仿生学”。
2.语言直播厅: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受到动物的一些特点的启发而发明的?查阅有关资料,然后向同学介绍。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14个生字,会写“雷达、蚊子”等12个词语。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语文要素】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14个生字,会写12个词语。
2.了解课文大意。
3.学会根据课文内容来提问。(重点)
一、识字导入
1.教师板书“我会写”中的“蝙蝠”,出示蝙蝠图片,提出问题:“你们认识它吗?”指名学生回答,强调字音,并指导书写。在学生书写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
(1)“蝙蝠”二字都是虫字旁,它是昆虫吗?
(2)蝙蝠会飞,那它是鸟吗?
(3)蝙蝠是什么类的动物?从哪得知呢?
2.刚刚我们认识了蝙蝠,那么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
(1)学习生字词,重点学习“系”的读音、“即”的书写。学生读词、写字,同桌互查。
(2)解说一个重要的双音节词:根据课文内容阐释“秘密”一词的含义。
2.了解课文大意。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吗?
课文大意:科学家在反复试验中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三、提问角度: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1.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交流。
生1:为什么文章一起笔就写“清朗的夜空”中飞机在航行呢?(这是一种对假设的情景进行描写作为文章开头的方法,既表现出一种生动的笔法,又顺利地引出了“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话题。)
生2:文中两次设问“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两个设问重要吗?(是的,它们很重要,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这两处设问前后关联,逐层深入,引出课文的重点内容:蝙蝠是如何探路的、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生3:怎样结合“蝙蝠”的生理特点来解说“雷达”的科学原理呢?(原来,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雷达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2.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利用问题清单,发现提问角度:“大家的问题都很有价值,看来是经过认真思考后提出的。让我们去分享更多的问题,和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并罗列问题清单。认真阅读自己小组的问题清单,你有什么发现?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进行总结:“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是最熟悉的一种提问角度。”
一、看图揭题
1.(出示蝙蝠图片)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飞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湿的洞里,是哺乳动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
2.(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
(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可以搜索敌机;雷达可以观测天气情况……)
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贴蝙蝠图片)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贴雷达图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这些问题老师都明白,那么是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
(自己读书自己解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了不起、本领大、飞行灵巧……)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夜间”“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等)。
3.指导朗读。
①从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领可真够大的!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
②提示:重点词语朗读时要加重语气。
过渡:是呀,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也来当回科学家,做一做试验。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快速阅读4、5两个自然段,看看需做几次试验(三次)
2.分组试验。
第一组:负责试验场地的布置莫
第二组:负责第一次试验
第三组:负责第二次试验
第四组:负责第三次试验
各组都要填写好试验报告
附试验报告:
试验次数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试验证明
1蒙眼睛
铃铛一个也没响
不靠眼睛
2塞耳朵
铃铛响个不停
靠耳朵
3封嘴巴
铃铛响个不停
靠嘴巴
(楷体字由学生填)
3.学生读书、讨论、填写报告。
4.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介绍试验情况,同时展示试验报告所要填写的内容。
5.理解“配合起来”。
第二次试验证明蝙蝠靠耳朵探路,第三次试验证明蝙蝠靠嘴巴探路。到底是靠耳朵,还是靠嘴巴呢?小结:对!这就是我们三次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6.屏示、齐读。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质疑过渡:对这个结论你们满意了吗?产生“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疑问。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第六自然段。
2.读懂了吗?谁能把这四张卡片:嘴巴、耳朵、发出超声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指名贴卡片。
4.能看着这个示意图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吗?
5.拓宽知识。
蝙蝠的眼睛虽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却特别的敏锐。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其他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多么神奇呀!
6.让我们一起用佩服的语气再读第六自然段。
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六、自学第七自然段
1.自读第七自然段。
2.仿照前面把四张卡片“天线、荧光屏、发出无线电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比较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①指名进行比较。
②师生评议、补充。
③各自进行比较。
七、编演童话故事
1.创设情境。
一天晚上,蝙蝠飞出来找吃的,突然它,发现了一架飞机在空中飞翔,非常奇怪,仔细观察原来是雷达帮助飞机夜间飞行。他是如何帮助飞机安全飞行的呢?蝙蝠决定去拜访雷达。见面时,他们俩会说些什么呢?(讨论准备)
2.学生表演。
八、总结
其实,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你们还知道些什么?
(飞机——鸟,潜水艇——鱼,降落伞——松鼠尾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物界的不断认识,还有更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明、去创造。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