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白桦林的低语教学设计【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白桦林的低语》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课文歌颂了看林人长年累月忍受寂寞,默默无闻,甘为守护白桦林而牺牲青春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质。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领悟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呢?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感觉效果不错,现在小结如下:
一、直入中心,突破重难点。在授课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5—7自然段,特别是5自然段,引导学生自读、思考、勾画、批注,学生很快找到重点词语“绝没有”、“绝不违章”、“不是……而是……”等等,并在旁边写出了自己的理解。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自学结果。指导学生归纳出看林人的品德:为了森林,强忍烟瘾。为了森林,严控酒量。为了森林,不听歌曲,为了森林,甘于寂寞,甘于牺性。
二、恰当应用媒体辅助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教师的信赖。在本课教学中我恰当应用多媒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媒体使用一方面是用来出示一些重点句子、段落,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情朗读提供凭借,另一方面是为学生出示一些补白练习、延伸内容帮助学生扩充资源,更好的理解课文,更重要的是在教授完5——7自然段后我应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白桦林的美景,并配乐朗读1——4段,激发学生对课文朗读的激情、对看林人奉献精神的体会。
三、补白填空,加深理解。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教师在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合理地补充、开发教材,这是新课程标准给予我们教师的权利,也是课堂教学的需要。在本节课的级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教材设置了一些补白填空,收效不错。如在在讨论“白桦林在低语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看林人啊,谢谢你长年累月地守护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一个学生认为看林人和白桦林长期相处,他们已经成为了朋友,所以她认为白桦林会说:“朋友,因为你们的无私奉献,我们才没有受到人类的伤害。”
四、注重朗读,丰富语感。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只有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加深理解、才能体会感情、才能升华感情,所以在授课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有学生自读、赛读、教师范读、配乐朗读等,教师深情并茂的范读能起到以情激情的功效。
今天,上的是《白桦林的低语》,刘心武的一篇赞美林业工人的散文。文章所描写的大兴安岭的美真是令人神往。不过,文章的中心是要歌颂看林人的敬业精神。那位看林人工作的时候要忍着不抽烟,喝酒暖身子也要严格按照规定(两小时喝一口),不能看书,听收音机也只能听天气预报。在诺大的林子里,就那么一个看林人,他该有多寂寞呀!
对于寂寞,学生是没有多少体会的,他们至多是觉得有些无聊罢了。怎样才叫做寂寞呢?应该是孤单而冷清吧?好在学生学过《送往小木屋的信》,那是赞美边防战士的,算是做过一些铺垫。可是,我发现他们大多对寂寞是不以为然的,也许独身子女大都寂寞惯了。习惯了一个人玩耍,也习惯了一个人思考,也就不觉得寂寞是怎样的难过了。我也是在这样的寂寞中长大的,我知道寂寞的滋味,可是并不觉得有多么难耐。看林人在寂寞中寻找快乐的因子,辨鸟鸣、想树形带来的快乐,也算是就地取材吧,可是要说这样做有多么高尚,也未必见得,我倒觉得这个看林人挺会“阳光思维”的。不是说遇到困难就只知道苦闷,而是积极地去排解,这一点很好,值得学习。其实,同样一件事情,关键是看用怎样的心态去对待。我没有把这篇课文上升到一个政治高度去教学,学生如果能学到用这种“阳光”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就非常好了。
一、自学(5分钟)
1、自由读课文,划出文中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2、理解“白桦林的低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3、“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
4、文中赞美了森林工人的哪些品质。
二、量学(7分钟)
1、同桌相互交流所划词语。
如: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等。
2、结合作者情感理解“白桦林的低语”的含义。
3、结合文章中的具体事例,理解作者情感、理解森林工人的品质。
三、导学(19分钟)
1、抽查词语:怒放、摇曳、涤荡、浮躁等。
2、美丽的白桦林在低吟浅唱,它会唱些什么、会有怎样的低语,在文中找出赞美森林工人的语句。读一读,体会工人的精神。
3、具体事例:
为了森林,强忍烟瘾
为了森林,严控酒量
为了森林,瞪圆双眼
……
从而理解,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里去,(是怀念守林人;还是想再一次体会他们那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是怀念他们的那份纯朴而可爱的品质。)
4、森林工人的品质
5、引导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
四、用学(4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
li à o w à ng sh ē n q ū h ú i l ǜ e ch ú n ji é
( ) ( ) ( ) ( )
j ì m ò j ǐ ng t ì q ī ng s ù xi ō ng t á ng
( ) ( ) ( ) ( )
2、补充词语。
( )蜒曲折 山( )起伏 低( )浅( )
倾诉( )肠 ( )( )低语 层层( )( )
五、测学(5分钟)
1、基础题:照样子写词语。
层层叠叠:( )( )( )( )
絮絮低语:( )( )( )( )
2、拓展题: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
例:眺望
3、能力题
此时,你想对林业工人说些什么?
4、本课收获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2、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句,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思考:“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
二、学习课文第四——六自然段。
1、问题导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你是通过那些词句体会到的?
2、自读课文第四——六自然段,划出含义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3、汇报交流学习收获。
(1)理解“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说明了守林人为了保护森林,强忍烟瘾。)
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读一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2)理解“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但你给自己规定: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
指导学生体会词语“绝不违章”,让学生说从这一句话体会到什么?
(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严控酒量,苛求自己。)
(3)理解“你不带书报,不是你不爱看,而是你的双眼必须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哪怕是一缕缕淡淡的细烟,也不能忽略轻放!”
体会词语“不是……而是”、“哪怕……也”,这些词语说明什么?
(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瞪圆双眼,心系大地。)
(4)“你带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但除了收听天气预报,你甚至不去收听最喜爱的歌曲,因为你的双耳必须随时捕捉远近异常的声响——哪怕有人偷伐一棵小树,你也不能将他原谅!”
体会“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说明了守林人为了森林,拒绝歌曲,耐住寂寞。)
4、体会感情,思考: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感受到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林,在岗位上绝不抽烟、控制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为了保护森林,守林人只剩下一颗纯洁的心;领悟默默无闻中的平凡中的伟大。)
5、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指名说。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六自然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赞美之情。
三、老师小结。
正是有这些默默无闻的看林人,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教师引读“窗外是茫茫林海……”
四、学习课文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感情,产生共鸣。
1、默读、思考: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因为那里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林木工人。作者知道有守林人的奉献,才会有大森林的安静,作者怀念守林人,他们是平凡的,而精神是伟大的。在默默的思念中,作者激励自己,要有看林人那样的胸怀,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看林人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理想。)
2、细细体味词语“絮絮低语”和“倾诉衷肠”所饱含的深情。
3、情感升华,理解句子:“在白桦林的低语中,愿你听到我的声音——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什么是平凡而伟大,什么是淳朴而可爱,白桦林可以作证,白桦林的低语即是回答。这是怎样的品质呀!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4、指导朗读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再次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1、把你想对看林人说的话写下来。。
2、查找诗人郭小川的一首赞美森林工人的诗歌,与本课进行比较阅读。
板书设计:
坚守岗位 默默奉献
看林人 (敬佩、赞美)
热爱工作 以苦为乐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课前准备: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桦林的情景中。同学们讲得好。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盛的白桦。
二、揭示课题、审题: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习:
1、写近义词:纯洁()忽略()激励()
2、写反义词:浮躁()异常()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的。
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话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三、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指生读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指导学生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利,在岗位上绝不抽烟、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本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
2、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指导朗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四、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
1、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他在低语什么?
2、总结启发想象。是啊,有多少边疆建设者,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他人,甘于牺牲自己,默默奉献,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人呢?
3、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有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坚守岗位
看林人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3、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4、教学反思:这几节课结束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在本节课中,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就设计了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读文,自由朗读、小组读、个人展示读、师生合作读、集体朗读等不同类型的读,目的是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思考。学生非常乐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尊重个性就是尊重生命。在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情感性朗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飞扬。
教材简析:
本文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单元主题是“高尚”,作家刘心武以抒情的笔调刻画了大兴安岭的看林人——一位普通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默默奉献,深情守望白桦林的高尚情怀。将平凡之中见崇高这一主题凸现了出来。文章以《白桦林的低语》为题,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用饱蘸情感的笔墨将景物与人物生动构成画面,情感激荡,诗意盎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重点段落的品读,感受看林人尽职尽责、默默奉献、爱岗敬业
的高尚品质,读懂看林人的深情以及对作者的影响。
3.建立人物、景物的形象联系,感受散文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关键词句的吟诵,重点段落的品读,感受看林人身上作为奉献者的高尚品质,读懂看林人的深情,从中获得精神的震撼与鼓舞。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查阅关于白桦林的资料与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读课题,激思学文
1.出示白桦林组图,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白桦林的资料。
2.谈话导入:白桦常见而普通,越是天寒地冻,越发顽强坚韧、挺直秀美!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兴安岭的白桦林,倾听白桦林的低语。(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分组交流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及时正音。
2.出示难读字词,开火车认读。
冈峦 摇曳 涤荡
倚窗外望 一撮烟草 低吟浅唱 倾诉衷肠
3.整体感知课文。
课文是主要写白桦林么?
三、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品质,树立人物形象
过渡:作者在开篇,就提笔这样写道——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生边读边思考,自主提问。(作者为什么这样思念一位普通的看林人?)
2.自读2-6自然段,想一想,看林人是个怎样的人。拿起笔,可以把有感受的地方划一划,写一写。
3.以“我眼中的看林人”为话题,进行师生、生生对话交流。
品读第五段中的三句话,分别体会看林人的严于律己,尽职尽责,默默奉献。
第一步:学生自主交流阅读理解。
第二步:引导学生从第二句、第三句中“你不带书报,带半导体收音机”“收听天气预报,不收听歌曲”理解看林人全身心投入工作。体会读出不一样的表现,同样的对工作的忠诚!
第三步:引读第五段二、三句话。结合“随时注意,随时捕捉”这两组词语,调动学生读中想象画面,展现看林工人尽职尽责的工作场景和艺术形象。
品读第六段,感受看林人的乐观、淳朴、志向、胸怀和一片深情。
第一步:学生自主交流。
第二步:重点品读“森林是大地的绿毯,我们要把这厚厚的绿毯,一直铺到北京城的边上!”
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表达,多角度理解看林人。
小结:这就是平凡岗位上的看林人,他用最朴实的话道出了“现在为祖国守好这片林,将来为祖国增添更多的绿”的志向、胸怀和眼光,表达出他对这片土地,这片森林和祖国真挚的爱啊!
4.返顾课文第三段,再现白桦林图景,读文看图,想像白桦林的低语,抒发对看林人的赞美。
四、体会看林人对作者的深远影响
1.过渡:在白桦林的低语中,你们听到了作者的声音了么?
2.品读好三个句子,感怀看林人对作者精神的感召。
句子1:林业工人那颗纯洁的心,却永远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句子2: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句子3:愿你听到我的声音——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引导学生以读感悟,感怀看林人的品格对作者心灵的涤荡、激励、和深远的影响。
3.激qing朗读。
4.小结,揭示文章主旨——抒写奉献者的赞歌。
五、布置作业。
也以《白桦林的低语》为题,写写读后感受。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守林人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精神。(重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大兴安岭美丽景色的课件。
2.学生谈谈看后的感受。
3.出示一篇白桦林,想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散文《白桦树的低语》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搜集的有关大兴安岭的资料。
3.出示词语,领读、跟读: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4.分段朗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从课文中你了解了看林工人的生活怎样?
三、细读品悟:
(一)讲读第1-5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读。
2.作者一直念念不忘的“你”指谁?你有什么疑问?
3.读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你?
学生自学,把感受写在旁边。
学生交流:从语言、神态、工作等方面谈。
4.出示句子: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指读。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看林员为什么要这样做?
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练读、指读、读后评议朗读情况。
(二)讲读第6自然段:
1.出示第六自然段。
2.自由读。
3.如果你是这位看林人,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工作,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4.你认为看林员寂寞吗?想象一下,看林员会怎样回答?你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
5.大声地、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三)讲读第七自然段:
1.齐读本段。
2.从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3.美丽的大兴安岭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4.有感情地朗读。
(四)讲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从白桦林的低语中你听懂了什么?它还会向我们诉说些什么?
3.此时,作为这片森林的看护者,他又会说些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
四、总结全文:
1.从这篇散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你有什么话想与大家分享?
小结:从白桦林的低语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平凡而伟大,什么是淳朴而可爱。那种耐住寂寞,苛求自己,心系大地,缄言无语的品质;那种经年累月,默默无闻,甘做牺牲的奉献精神正是看林员的写照。让我们向具有这种精神品质的人们致敬!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白桦林是守林人的象征,没有守林人的牺牲,哪会有大森林的安静。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经年累月,默默奉献,甘做牺牲的问答精神。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分析并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对护林人深情的赞美,体会林业工人甘愿寂寞、无私奉献的平凡而又伟大、淳朴而又可爱的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坚守岗位
看林人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桦林的情景中。同学们讲得好。生长着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就有茂盛的白桦。
二、揭示课题、审题: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桦林吗?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低吟浅唱、絮絮低语、倾诉衷肠。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守林人的默默奉献?
(4)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习:
1.写近义词:纯洁( ) 忽略( ) 激励( )
2.写反义词:浮躁( ) 异常(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的。
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作者来到大兴安岭,认识了淳朴的看林人,并被他们感动的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看林人的高尚品质,是什么样的人或事使白话林低语吟唱呢?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这里的“你”指的是谁?
三、我为什么深深怀念着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你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自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1.“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看林人怎样的品质?“绝没有”写出了什么?看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绝没有烟草和火柴棒?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文章中还有类似的语句吗?指生读读,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指导学生体会“绝不违章”、“不是……而是”、“哪怕……也”、“但……甚至”等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林业工人为了守护森利,在岗位上绝不抽烟、限控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不怕寂寞的情景。)此时,你想对这些纯朴的林业工人说些什么?
指导朗读本段,读出自己对看林人的敬佩。
2.作者为什么深深思念着看林人,并渴望自己再到大森林中去,通过这些语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作者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纯洁、广阔的胸怀,为了人类,为了下一代更好地生存的远大的目光。
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表达了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感激和赞美之情。)
指导朗读6、7、8自然段,读出自己对林业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四、总结课文,升华中心、体会表达。
1.课题是《白桦林的低语》,其实是谁在低语?他在低语什么?
2.总结启发想象。是啊,有多少边疆建设者,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了他人,甘于牺牲自己,默默奉献,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人呢?
3.本课语言具体生动,感人至深,在表达方面,你有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搜集并朗读郭小川的赞美林业工人的诗歌,有感情地朗读。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用朴实的语言,赞扬了看林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学习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自读2-8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叙述的?
三、讲读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按文章内容,全文可分为几段?
2、讨论。
四、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
“我”走进白桦林,样子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产生的?
2、第二、三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大兴安岭的景色,读一读,并展开联想。
3、齐读第二段。
五、讲读第三段。
1 、自读这一段,思考:“我”为什么渴望再一次到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因为那里有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林木工人。)
2、讨论交流。
3、自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林木工人为白桦林做出了哪些牺牲和奉献?
作业布置:
1、抄写好词、好句。(必做)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选做)
第2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讲读第三段。
1、自读第三段,思考:
为什么说林木工人那颗纯洁的心,?能够员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2、讨论交流。
(鼓励发言)
3、朗读第三段。
4、归纳第三段的段意。
三、自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b生答)
四、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
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a、b生答)
(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了白桦林及林木工人所产生的想法,抒发感情在叙述中抒发喜爱之情。)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必做)
2、预习《杨震暮夜却金》。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看林人…… 坚守 岗位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课后札记:
学习本课的重点并不只是让学生知道守林人,更重要的是了解还有更多的像守林人一样默默工作在各条工作战线上的劳动者们,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我身边的“守林人”的主题队会,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教材分析
《白桦林的低语》是一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口吻,表达对一名无名看林工人无限思念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白桦林,茫茫林海的缩影,白桦林,是守林人的象征。什么是平凡而伟大,什么是淳朴而可爱,白桦林可以做证。
所以,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感受白桦林的美丽与感人;其次,运用反复朗读,让学生从文中知道,守林人为了森林,强忍烟瘾,为了森林,瞪圆双眼;为了森林,拒听歌曲;为了森林,守林人只剩一颗纯洁的心。让学生感受到守林人耐住寂寞,苛求自己,心系大地。缄言无语的高尚,从而凸出单元立影。
学生分析:我们的学生地处山区,对守林人的重要与辛苦有所了解,但对茫茫林海缺乏感性认识。大多数学生家庭,父母没有多少文化,孩子的学习,主要是靠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加之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所以预习时需要查找的资料,只能靠老师或少部分同学去做,资源共享。
教学设想与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理解一些重要的词语。
2、反复诵读,通过朗读,带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体会人物平凡中的伟大。
3、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抒发,特别是那些整齐的句式,要读出感情。
4、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摘抄在自己的积累本上。
教学准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体会看林人平凡的伟大,理解高尚的内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观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你有什么感受?出示大兴安岭图像资料,激发学生感受。
2、板书课题、揭题
读了课题后,你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走进大兴安岭茫茫林海,感受一下白桦林的美丽,倾听一下白桦林的低语。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画出来先自己想办法解决。
1、 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
2、 通过刚才的读,白桦林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大意。
[从整体感受入手,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三、品课文,体会景美
1、白桦林到底美在哪?你从哪些句中感受到的,请自画出有关句子,想想自己是怎么从中感受到美的。
2、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白桦林的美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若学生谈到“我的思念越过蜿蜒曲折的小溪……”一句时,可相机点拨,“蜿蜒曲折,高高的冈峦,塔亭般的望楼,倚窗外望”的意思与样子,感受它的幽静、自然之美。
指导朗读,然后,接往下仿写几句。
若学生谈到“窗下是茫茫林海,随山峦……”引导学生边看多媒体课件,增加感性认识,边谈感受到的白桦林的美丽,让学生想象拟人句所描写的动作神态。反复朗读,然后说一说省略号的作用。
3、作者从大兴安岭回来后,一直怀念着白桦林的美丽与感人,让我们再轻轻地读,感受白桦林的美丽,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朗读。
[从学生的感悟入手,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切入朗读体会,想象情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
四、自主阅读,感受人美
1、作者从大兴安岭回来后,一直怀念着你。这个“你”是谁?为什么一直怀念着?
引导学生细读5、6、7自然段,然后用圈圈点点的方法,概括这几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看林人平凡中的伟大?多读读。
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然后与大家交流。
[作批注,抓住重点句子谈感受,这是做读书笔记最好的方式,更是让学生学习作者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最佳途经]
3、让出时间,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感受。
在学生谈感受时,教师可跟着学生思路,相机点拨,看林人为了森林,强忍烟瘾,严控酒量,为了森林,瞪圆双眼;为了森林,拒听歌曲;为了森林,守林人只剩下一颗纯洁的心,这是怎样的奉献啊,这需要怎样的胸怀,更为可贵的是长年累月,默默无闻,甘作牺牲,这就是平凡中的伟大,这就是难能可贵的高尚,这深深地打动着作者的心,使作者难以忘怀。
[用谈感受和相机点拨,使学生理解高尚的内涵,突破本文的重难点]
4、齐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理解“絮絮低语”、“倾诉衷肠”的意思,并说说自己从这些词语中所体会的深情。
5、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自己已忘怀的人。因为他的淳朴,因为他的高尚,因为他的平凡中的伟大,令作者在心中深情呼唤,现在让我们也用自己的深情,走进看林人的生活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清作者的思路,欣赏课文中所描写的情景,感染学生。反复诵读,从读促情,久读促情]
五、指导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词句。
学了这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从文中的内容上谈,相机指导学生学习作者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方法。
从表达上谈,相机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用第二人称来叙述,这样感觉更为亲切,学习作者在文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方法。
从语言的美来谈,相机指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段。摘抄在积累本上,然后反复朗读,背诵下来。
[小学段第三学段的学习,不光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美丽,更要能揣摩作者的表达手法,学会运用。]
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七、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写一个自己身边高尚的人。
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以读为主,在阅读中,使学生经历阅读的过程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从而加深对主要文字的使用把握,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得以实现;其次,抓住重点段落,理解人物的伟大,走进作者的心灵,更深地体会感情,同时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为己所用,凸观小学语文高学段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