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目标】
1、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2、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培养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2、难点是结合统计图正确进行数据分析,为决策服务。
【学习过程】
一、 导入
1、 调查同学们喜欢什么运动项目?
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不能很
好地表示出这些情况?
2、 收集和整理数据,统计全班最
喜欢的各项运动项目
的人数,制成条形统计图。
二、探索新知
1、复习条形统计图
(1)阅读课本P106,说说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想一想: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
☆友情小提示: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呈现各种数量的多少。
但是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2、自学课本P107,认识扇形统计图。
(1)用整个圆表示什么?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什么?
(2)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可以了解到什么信息?
(3)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并认真解答。
3、思考: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友情小提示: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呈现各部分数量同总量之间的关系,即百分比或分数比。
4、阅读p109“你知道吗?”,理解内容。
5、想一想我们还学过哪种统计图?举例说明它有什么特点?
☆友情小提示: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变化情况。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109第4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1、巩固训练:①完成P107“做一做” 。
②完成P108练习二十五第1、2题。
2、拓展提高:P109第3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理解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
1. 看图出示以下情境和问题:
①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②从学校到仙女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③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④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2.请学生尝试列出解答上面各题的算式。
一般来说,学生都能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下列4个算式:1243、2234、10031824。
3.体会除法估算是解答问题的一种工具。
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让学生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怎样进行除法估算
1.一般方法
(1)从上面4个算式中抽出:1243,请学生尝试估算。
(2)展示、交流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生1:124120 生2:124=120+4
1203=40(或340=120)1203=40
每人大约运40箱。 剩下的4箱中每人还
可运1箱,每人大约
运41箱。
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①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是正确的。
②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3)让学生独立估算2234。
学生估算的过程和方法与1243的估算过程方法会基本相同。有以下几种思路:
生1:223200 生2:223=200+23生3: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时 平均每小时 平均每小时
约行50千米。 约行55千米。 约行60千米。
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60之间,当然以55最佳,因为它更接近准确值。
(4)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通过以上两例、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2.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1)再现问题:
①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②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教师把例1的图做成教具,以供教学演示时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做教科书第1页复习的第(l)题。
先让学生读题,独立列式计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使学生明确整
数乘法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做教科书第1页复习的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这两道题各有什么特点。使学生明确两道题都是同分母分数相加,而右边的题三个分数是相同的,同样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力。
教师:像右边的题求几个相同的分数相加的和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乘以整数。
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出示例1。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然后根据学生说的题意出示准备好的教具。
教师:每人吃了干块,要求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可以用加法计算。)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计算过程。
用加法算:++===
教师:求3个相加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你能根据整数乘法的列式方法列出这道题的乘法算式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乘法算式。
用乘法算:3
教师:这个算式中的是什么数?(相同加数。)
算式中的3是什么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教师:从这个算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那么,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让学生先按加法进行计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乘法算式的后面写出计算过程。
用乘法算:3=++=
教师:分子上的2十2十2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23。)
教师接着把计算过程写完。
用乘法算:3=++====(块)
2.总结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师引导学生对照计算过程、总结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师:如果用乘法代替加法,只看3和的计算过程,你发现分数乘以整数是怎么计算的?(分母不变,只用分子与整数相乘。)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最后,概括出书上的结语: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接着教师说用以后计算分数乘以整数时,不必再写加法算式,直接根据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就可以了。同时指出,为了计算简便,上面的乘法计算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可以这样写。
3.做教科书第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第1题,让学生看图写算式,使学生明确求相同分数的和既可以用加法,也可似用乘法,从而进一步明确分数乘似整数的意义。
第2题、第3题,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指名再说一说分数乘也整数的意义,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以及怎样使计算简便。对8如果有的学生没有先约分,要提醒学生应该先约分再计算。
由于的计算结果是假分数(),一般要化成带分数()。同时说明。以后在计算分数乘法时,乘得:结果如果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一的第1题。
要求学生仔细审题,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做练习一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并引导学生回忆在整数计算中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现在求一个分数的几倍是多少,根据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也要用乘法计算。
3.做练习一的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
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还可以让学生把(1)、(2)两题进行对比,说一说(1)和(2)的异同,使学生明确(1)和(2)都是求3个,都要用乘法计算。不同的是:(1)求的是用法的具体数量,要注明单位名称吨;(2)求的是用去的煤占这堆煤的几分之几,不带单位名称。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三课《美丽的纹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技能目标:尝试设计一组美丽的适合纹样;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设计适合纹样,提高学生的审美、设计能力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
三、【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美丽的纹样》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第九册中的一节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课程,主要是学习“适合纹样”的相关知识。在新课程中对于五年级的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体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基于以上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通过欣赏,了解什么是适合纹样,从而尝试设计出新颖、美观的适合纹样。将本课的教学难点设计为:学习基本骨架的绘制,掌握适合纹样的制作方法。
2、学生实际:
学生通过二、三、四年级对“二方连续”、“四方连续”以及“对称图案”的学习,在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安排“适合纹样”的学习是十分合理的,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四、【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填图游戏稿,示范工具;
学具:直尺、自己喜欢的作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片,你们边欣赏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指名生回答。
2、师:同学们讲得很棒,总而言之这些简单的图案经过组合以后,就变得非常美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美丽的纹样》。
(二)探索学习
1、了解适合纹样:刚刚我们欣赏的图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去掉了他们的外型以后,里面的图案形成的形状仍然跟外面的形状一样,也就是说这些图案都非常适合他们的外型,我们把这样的图案叫做适合纹样。
2、适合纹样有多种组织形式,请大家看图片,看看有哪些形式?(开火车答)
3、师总结:离心式:它的特点是图案由中心向四周发散,用手势比划一下。4、学生尝试介绍向心式、离心向心结合式、旋转式、综合式以及均衡式:
5、师提示:均衡式这种样式比较特殊,前面几种形式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而这种形式是不规则的,他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平衡的效果。
(三)欣赏启发
1、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们就已经将适合纹样运用于生活中了,请大家欣赏课件中的图片。
2、请你想一想,适合纹样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常常运用在那些地方?(生举例,师课件展示适合纹样在生活中运用的图片若干)
3、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图片,我想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怎样来制作这些美丽的纹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适合纹样的制作方法:师向大家介绍三个步骤:定尺寸、定外框、定基本骨架线。
4、学生思考,并说一说怎样制作基本骨架线?
师小结:可以用对折的方法,也能用尺子量中点的办法定基本骨架线。
(四)尝试练习:
师:同学们一定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吧?下面就请你设计一幅适合纹样。要求:
1、先选好某种外形,再根据外形设计填充图案;
2、利用前面学过的对比色或邻近色知识来装饰适合纹样。
(五)评价小结
1、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从图案、组织形式、色彩等方面来介绍);
学生互相评价。
2、教师点评、小结
同学们的图案设计得非常精彩,相信你们这些小设计师,以后一定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
(六)拓展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尝试用电脑绘画中的画图软件,制作适合纹样。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课本第111~112页例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与解题方法,比较熟练解答这类应用题,把它们的有关知识系统化。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整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学会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阅读课本十二册111页~112页的内容。再看看其他册课本有关分数、百分数的内容。
2、在课本中,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预习中不懂的地方。
3、提出预习中自己存在的问题,在课本相应的地方写出来。
4、课前试练:111页“做一做”。
5、复习十一册中“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相关的知识。
二、学生提出预习中问题
三、对学生预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给予讲解。
四、变式训练
教师精点111页“做一做”。
五、教师引讲
1、创设情境。
多媒体出示: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水彩画50幅;蜡笔画80幅。
2、学生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
(1)蜡笔画比水彩画多几分之几?
(80—50)÷50=3/5
(2)水彩画比蜡笔画少几分之几?
(80—50)÷80=3/5
为什么用80作除数?而不是用50?呢?
4、归纳小结:
这是两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它们都是用相差量去跟单位“1”的量相比。相同点是这两个要比较的数量是已知的,不同点是两个问题中的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不同,因此,在算式中用哪个数量作除数就不同。
所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用相差量除以单位“1”的量。
板书:找出单位“1”
5、改编练习题。
屏幕出示如下信息:
(1)根据“蜡笔画比水彩画多”这个条件,
如果已知水彩画有50幅,怎样求蜡笔画有多少幅?
如果已知蜡笔画有80幅,怎样求水彩画有多少幅?
(2)根据“水彩画比蜡笔画少”这个条件,
如果已知水彩画有50幅,怎样求蜡笔画有多少幅?
如果已知蜡笔画有80幅,怎样求水彩画有多少幅?
编出4道不同的分数应用题,并解答。
①蜡笔画比水彩画多,水彩画有50幅,蜡笔画有多少幅?
蜡笔画:50×(1+3/5)=80(幅)
②蜡笔画比水彩画多,蜡笔画有80幅,水彩画有多少幅?
水彩画:80÷(1+3/5)=50(幅)
③水彩画比蜡笔画少,水彩画有50幅,蜡笔画有多少幅?
蜡笔画:50÷(1+3/8)=80(幅)
④水彩画比蜡笔画少,蜡笔画有80幅,蜡笔画有多少幅?
水彩画:80×(1—3/8)=50(幅)
思考:两个问题一样吗?解答的方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有不同地方?
6、总结。
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
单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
“多”用1+分率
“少”用1—分率
7、迁移深化。
教师:如果把以上几道应用题中的分数改为百分数,你会做吗?
小结:在一般情况下,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应先找出分率句中的单位“1”,再分析数量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进行解答。
把以上几道应用题中的分数改为百分数,数量关系一样,只是题里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用百分数表示。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不变。
六、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练习二十二第2、3题。
2、深化练习:练习二十二第5题。
七、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1、4题。
板书:复习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
单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
“多”用1+分率
“少”用1—分率
【教学内容】
绿色出行。
【教学目的】
通过计算,设计调查表,分析调查结果联系交通现状,体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进一步应用代数及统计等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复习讲授】
教师:同学们今天都是怎么来到学校的呀?是坐汽车的多呢还是骑自行车或者步行的多呢?翻开课本105页,我们一起
来学习一下绿色出行。
1、组织学生阅读绿色出行相关材料,相互交流。指名学生汇报对材料的理解,其他同学补充。
2、讲授第1题。
教师:根据题中要求的数据,我们需要用到材料中的哪些已知量?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
学生:①xxxx年末汽车数量;②一辆汽车平均每年行驶路程;③xxxx年末私人轿车数量。
教师:很好,那么请同学们用上述数据求出第1题的结果。
汽车:49620000×0.16kg=7939200千克=7939.2吨
7932.2×15000=119088000吨
私人轿车:43220000×0.16kg=6915200千克=6915.2吨,
6915.2×15000=103728000吨
3、讲授第2题。
教师:刚才我们求出了全国的排放量,下面我们帮小明算一下,他们家的排放量。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检查,教师评讲。
板书:小明爸爸从家到单位的距离:
20÷60×45=15千米
一年上下班行驶路程:15×2×245=7350千米
排放的二氧化碳量:7350×0.16=1176千克
4、反思。
教师:根据前面的信息,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①妈妈的单位和爸爸的单位一样远;
②妈妈坐地铁比爸爸开车快;
③小明的交通方式最环保。
5、组织学生设计调查表,调查本班学生及家长的交通出行方式。
6、讲解第106页阅读材料“你知道吗?”。
组织学生就“绿色出行”展开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教师讲解统计材料中的同比和环比。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绿色出行
小明爸爸从家到单位距离:
20÷60×45=15千米
小明爸爸一年上下班行驶路程:
15×2×245=7350千米
排放的二氧化碳量:7350×0.16=1176千克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准备怎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情况呢?
(1)列出几个你想调查的问题,全班交流后,选择3个问题开展调查。
(2)你需要收集哪些数据?与同伴交流收集数据的方法。
(3)实际开展调查,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
(4)分析上面的数据,,你能够得到到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教师注重在以下方面引导:第一,调查问题的提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查他们在以下比较感兴趣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没有采纳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第二,组织讨论需要收集那些数据以及收集数据的方法。第三,组织小组有效的开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活动。统计活动往往需要小组合作进行,教师应引导学生讨论小组如何分工、如何实施调查和记录数据、如何整理数据等。第四,组织学生对数据进行比较充分的讨论。第五,引导学生回顾统计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统计活动中我们一般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
二、收集在生活中应用统计的例子,并说说这些例子中的数据报告诉人们哪些信息?
例如,调查我们班级近视情况,这个统计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统计观念,也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近视的原因,改善不良习惯。
也可以选择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姓氏、喜欢的颜色等开展统计调查。
【设计意图】重点让学生体会本次统计数据给我们带来的信息,从而引导做出相应的决策。
三、教师空间(针对班级情况适当补充)
作业设计: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班会活动,目的是增进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交流。首先让学生们自己选题,希望了解哪些信息:“同学们每天怎么来上学?”; “同学们喜欢读哪类图书?”;“同学们的爱好是什么?”;“我们最喜爱的运动是什么?”;“我们最喜爱的动物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们分组去调查收集数据,用表格归纳整理,并且制成统计图。
【评析】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又能改善生活。内容设计结合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说“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亲近生活的过程。这样大大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同学们深深体会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而且大家在合作的过程中并不感到有什么太大的困难,这样的问题就比较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困惑】教师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课堂活动难以组织。
统计教学中课堂活动一般是收集小组学生的相关数据、“正”字统计法、填统计表、绘制各种统计图等活动。可是这些活动占用时间太多,组织太多的活动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概率游戏环节太多,但无非是掷硬币、摸彩球、玩转盘这些活动,虽然在教学要求的层次上和类型上有所不同,但活动的本质是相同的。这些活动难以控制,因此教学概率比统计难度更大。 “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活动非常困难,一旦进行课堂活动,几乎需要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时间都不允许。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节。本节课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但是他们还缺乏抽象概括能力,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目标:
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2、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立在桌面上,请你将你的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后面,请你坐直,你能看见你的文具盒吗?为什么?
2、你能想个办法看见文具盒吗?前提是不移动你的数学书,不移动你的文具盒,也不变换你自己的位置。为什么呢?
3、总结:看来观察的范围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范围》。(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秋天到了,桃子成熟了,落得满地都是,有只猴子闻到香味赶来了,可前面有一堵墙,什么都看不到,真着急,猴子想:爬树是我的强项,爬到旁边的树上看一看吧。(出示课件)
1、看,小猴子爬到了这个位置,我们把它确定为A,老师用这条线表示小猴子的视线,这条线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它是从A点进行观察的,(描出这个点),我们起个名字叫:观察点(板书)。
2、猴子的视线被什么挡住了?它的处在哪里?我们给阻碍视线的这个点也起个名字,叫阻碍点(板书)。
3、顺着猴子的视线一直画下去,与地面的交点就是猴子能看到离墙内最近的点A,指名说说猴子看到墙内的哪些地方?从A 到墙角之间的这几个桃子,小猴子能看到吗?
4、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找到离墙最近的A点的?
5、如果小猴继续往上爬,爬到B处或者更高的C处,那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课件出示思考题)指名读题,请你先想一想,再翻开书第34页画一画,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画法和想法。
(1)、展示学生作业,并指名说明画法,指出离墙最近的点和看到的范围。
(2)、全班交流汇报,引导发现:小猴子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板书:高,大)
6、小结: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板书:变化,变化)
7、想到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里有一句千古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内化提高,巩固应用
(一)、活动一:变化的楼房(课件出示)
有一辆客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A 和B。客车行驶到位置①时,司机能够看到建筑物B的一部分。客车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
1、司机能够看到的是哪一部分呢?是如何确定的呢?
2、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B的部分是如何变化的?
3、客车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再动手再图中画一画,最后与同桌交流。
4、汽车位置在变化,说明什么在变化?阻碍点有变化吗?
5、小结:观察点变化,观察范围也发生了变化。
(二)、活动二:路灯下杆子的影子
1、四根同样高的杆子,你能画出它们在同一盏路灯下的影子吗?(课件出示:第35页练一练第二题)
2、说说此时观察点在哪里?阻碍点在哪里?
3、教师先演示画出路灯下其中的一根杆子的影子,再让学生自己练习画其它根杆子。
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影子就越短:离路灯越远,影子就越长。
5、比较变化的楼房和路灯下杆子的影子有何不同?
6、引导总结:观察范围随着观察点和观察角度变化而变化。
(三)、活动三:猫捉老鼠(课件出示)
我们都知道猫和老鼠是一对天敌,当猫看到老鼠就会扑上去捉住它,有这么一只聪明的小老鼠就躲到残墙的后面,可是小猫在残墙前,小老鼠可以在哪个区域活动又不会被小猫发现呢,你们愿意帮助它解决这个问题吗?
1、请你在第35页图2中画出小老鼠可以活动的区域,再与同桌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教师课件演示)
四、拓展交流
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与同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本节课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大,在宇宙中也有一些自然现象与影子有关,请看神奇的日食、月食。(课件展示)
六、拓展延伸;
晚上与家长在路灯下散步,当走向路灯时,你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远离路灯时呢?(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
观察的范围
观察点﹒ 阻碍点 观察范围
高 大
变化 变化
“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三节编排复习,其中第一节里的形、体知识以及测量知识都比较多,又分平面图形、 面积计算、立体图形、体积计算四段编排。
(1) 分层复习图形知识,沟通平面图形间的联系。
复习图形知识按“线—角—形”的线索进行。
学生已经认识的线有直线、射线和线段。线段是二年级教学的,只是联系线段的图形描述了它是直的,有两个端点,长度是可以度量的。直线和射线是四年级教 学的,通过线段向一端无限延长或向两端无限延长分别形成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一方面要突出它们都是直的线,另一方面要清楚它们 的区别在于有、无端点和有几个端点。整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关系,可以按以前的认知线索,通过线段的端点无限延长沟通联系,体会线段是直线或射线的一部 分。四年级(上册)教学的平行与相交,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常见位置关系。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直是特殊的相交。学生举例 说说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可能只说出平行与垂直,也有可能说成平行、相交、垂直。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适当予以纠正。
从一点向不同方向画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是角。把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能形成大大小小的角。复习角的认识把这两种认识结合起来,“围绕角的顶点旋 转角的一条边”要先出现角的图形,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然后使角的顶点和一条边固定不动,另一条边旋转,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从而理解角的大 小是它两条边的开程度。复习角的分类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随着活动角从小到大地变化依次回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与周角。第二步分别说出直角、平角 和周角的度数,整理这三类角的大小关系。第三步描述锐角和钝角,突出钝角大于90°、小于180°。
复习平面图形,先把学过的图形分成由线段围成的和由曲线围成的两类,又把线段围成的图形按边的数量分成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然后着重整理三角 形、四边形、圆的知识。
回忆三角形的知识时,出现了两张集合图。左边的图表示了三角形的分类,曾经在四年级(下册)出现过,可以利用这幅图让学生说说三角形是怎样分类的,以 及各类三角形的特征。右边的图第一次在教材中出现,表示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因为等腰三角形具有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三条边、三个角),又有一般三角形不具备的特征(两条边长度相等),所以它是特殊的三角形。而等边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主要特征(两边长度相等),还 有它独有的特征(另一边的长度和两腰也相等),所以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教材让学生思考,讨论“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吗”,体会右图里的一 般与特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教材还提出两个讨论题,在问题(1) 里“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也是三条线段能够围成三角形的必备条件。要引导学生注意“任意”的含义,并应用到练习与实践第8 题的解答中去。提出问题(2)有两个目的:一是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分类,在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里也都有两个锐角;二是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180°,用 内角和的知识可以解释一个三角形里最多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
以前教学的四边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先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再认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这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的安排。现在整理四边形的知 识,设计了一张反映这些特殊四边形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如果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就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就是梯形。如果平行四边 形的角都是直角就是长方形,如果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就是正方形。学生说出各个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并不难,要把教学精力放在理解图形间的关系上,深入地认识四 边形。
第98页练习与实践第2、3、4题分别复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再次体会这些 内容,但不要求学生记忆这些知识。第6、7题是动手操作,如果学生使用量角器有困难,应给予帮助。在画长方形的时候,要复习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与平行线的方 法,要求学生规范地使用画图工具。在画图形底边上的高时,要加强对底与高相对应的体验。
(2) 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突出概念和思想方法。
与周长、面积有关的知识包括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计量长度和面积的单位、计算周长与面积的公式。复习这些知识按“概念与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或公式—实际 应用”的线索进行。
周长与面积的概念在三年级初步形成,第二学段教学多边形和圆的时候又多次再认了周长与面积的意义,多数学生对周长与面积的体验是比较充分的。复习周长 与面积的意义,以回忆和辨认为主要教学活动,让学生说说对周长与面积的理解,可以联系实例进行解释。练习与实践第5题分别比较方格纸上两组图形的周长与面 积,进一步体会周长与面积是存在于封闭图形上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复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让每个学生都用学过的单位描述身边的事物,在交流时就能整理出常 用的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整理出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练习与实践第2题以用纸折出1平方分米的正 方形顺带复习其他面积单位的意义,通过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最多能分成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复习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复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要重视两点: 一是让学生选择用手比画、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等方法表达1个单位是多长或多大,如1米大约是多长,1平方米是多大;二是要整理并记住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下 图就是一种整理方式。复习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回忆和整理。要联系周长的意义,从图形一周的边的长度总和解释长方形、正方形与圆的周长公 式。如,长方形的四条边分别是两条长、两条宽,它的周长是(长+宽)×2。又如,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即C=πd。要回忆各个面积公式的推导过 程,进一步理解公式的含义,体验数学思想与方法。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在图形里摆面积单位推导的,长×宽(或边长×边长)的积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里可以摆的面积单位的个数,也就是图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是转化成长方形推导面积公式的,而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又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后推导出来,因 此,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基础,转化是重要的思想方法。练习与实践第9题画面积相等的图形,理解并记忆面积公式。依据先画出的长方形画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 形,递推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步骤,加强了等积变换的体验。依据平行四边形画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使底的长度相同,把三角形的高画成平行四边形的 2倍;也可以使高的长度相同,把三角形的底画成平行四边形的2倍。在画三角形的时候,能体验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的倍数关系。依据平行四边 形画梯形,可以使高的长度不变,把平行四边形的底缩短,把对边延长,缩短与延长的长度相等。通过画梯形,对梯形的面积公式会有新的体会。学生解答这道题, 还会有不同的思考方法,要组织交流,进一步体验各个面积公式。
应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很丰富,有利用面积公式列算式求面积,也有按面积公式列方程算长度。还要结合求面积进行估计和测量,对不同单位的面积 进行换算,并探索规律。
(3) 整合立体图形的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立体图形是六年级教学的,圆柱、圆锥还是本册教材的新授内容。因此,立体图形的知识容易回忆,复习的目的不局限于回忆,还要整合知识,进一步精简和优 化原有的认知结构。首先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体会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全部特征。接着从意义和算法两个方面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联系起 来,体会它们的表面积是所有面的面积总和,都是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总和,而且侧面积都可以通过“底面周长×高”计算。最后还用“底面积×高”概括长方 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通过这些整合,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能提升一个层次,不再孤立地理解、记忆各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安排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空间观念的学习活动,有观察几何体,把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图形画下来,或者根据给定的视图想像和做出立体;把平面图形 绕它的一条边旋转,体会形成的立体;补充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设计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还要解答开放的实际问题。有些活动在以前学习时曾经开展过,多数活 动是新的要求,富有挑战性。要重视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独立解答以后进行充分的交流,体会知识的应用是灵活的,策略与方法是多样的。如第104页第4题, 可以先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得到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确定这个长方体的侧面图形;也可以在想像中把这个物体搭起来,体会侧面图形 的形状,空间观念在推理和想像中得到了发展。再如第107页第12题,规格①、②、③的三种铁皮各选2张或1张,5张铁皮就能焊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水箱。 每种规格的铁皮都可以做水箱的底,因而焊成的水箱有三种尺寸,分别为长0.6米、宽0.4米、高0.5米,长0.6米、宽0.5米、高0.4米,长0.5 米、宽0.4米、高0.6米。1张规格④的铁皮和4张规格①或4张规格③的铁皮都能焊成无盖的长方体水箱,这些水箱的底面是正方形,高分别是0.6米或 0.5米。可见,平面图形(铁皮)的长、宽与长方体(水箱)的长、宽、高的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发展空间观念的极好机会。
(4) 在方格纸上画图形,复习图形与变换的知识。
在图形与变换这一节里,复习的内容有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以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
先回忆学过的图形变换,整理成图形位置变化和图形大小变化两类。理解平移、旋转都是改变图形位置的方法,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图形按比例放大、缩小,是 改变图形大小的方法,不改变图形的形状。这些都是关于图形变换的基础知识。轴对称图形是一类特殊的平面图形,它的对称轴的两边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而且沿 对称轴对折图形,对称轴的两边能完全重合。
练习与实践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图形,进一步体会图形的变换。其中第2题集中了小学阶段教学的图形变换的全部内容,在前面的教学中进行过这些画图活动。 第3题综合应用平移与轴对称两个知识。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直线都可以看作圆的对称轴。把圆与线段组合成轴对称图形,应着重思考线段的对称轴的位 置。第(3)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画成的轴对称图形和它的对称轴,体会对称轴通过圆心并和已知线段垂直,而且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段。第4题把图形按比例缩 小后,计算新图形与原来图形的面积的比,再次体会“按1∶2的比缩小”是把图形每条边的长度变成原来的1/2,这个比不是面积缩小的比,进一步理解图形按 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含义。
(5) 在确定位置的活动中,复习图形与位置的知识。
确定位置的方法是逐渐教学的,先是联系个体经验,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位置;再是联系生活常识,用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词描述位置;然后 既要描述方向,又要描述距离,比较准确地描述位置。另外,还可以用数对表示位置。
复习图形与位置,在具体情境中应用知识,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常用方法。练习与实践在第1题的问题(1)里复习方向知识,应先确定平面图上的东、南、 西、北,再确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动物园里任何两个景点的位置关系都可以用这些方向词描述。问题(2)用数对表示位置,要提醒学生遵照“横排是行、 竖排是列”的规定,先写出各景点所在的列数,再写所在的行数。如孔雀园在第6列第4行,表示它所在位置的数对是(6, 4)。第2题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要引导学生注意两点: 一是描述方向只能用北偏东(西)或南偏东(西)若干度,不能随意改变说法;二是把比例尺1∶50000转化成“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500米”,容易进行图 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相互换算。第3题描述行走路线,进一步掌握方向知识。一般应要求学生口述,不必以书面形式回答。如果要求学生写出行走的方向与路线,应 该用填空的形式。如从东园向()偏( )( )°方向行到兴民巷。另外,这题不宜要求学生说出从淮定桥到红梅新村的行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