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教案最新8篇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意思是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这次为您整理了《亡羊补牢》教案最新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亡羊补牢 篇1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低段阅读教学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小学低段阅读教学提出的目标是:“学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比较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也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阅读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利于发现问题,增强思考,从而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古诗古文,成语故事、神话4篇课文,让学生从小就接触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本文讲的是一个养羊人丢了羊,开始不在意,后来又丢了羊,最后补好羊圈不再丢羊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孩子在上学之前听过成语故事,对《亡羊补牢》的故事情节并不陌生,但对其中的道理不够明确,深入理解欠缺。在孩子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情况是听众的角色,在课堂中,初步完成角色的转换,把故事完整、清楚地讲给别人听,成为一位讲述者。

依据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的道理。

这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下面我就结合具体教学设计及以说明。

一、检查生字,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第一屏:羊圈 钻 叼 邻居

第二屏:满不在乎 后悔极了

养羊人在第一次丢了羊之后是:满不在乎

第二次丢了羊之后是:后悔极了

第三屏: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亡羊补牢

2、激趣,回忆课文内容

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听故事,很多同学还喜欢讲故事,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楚国的楚襄王不听大臣庄辛的劝告,遭到了秦国的攻打,庄辛就给他讲了这个《亡羊补牢》的故事,楚襄王听后改变了以前的做法,成为了一个好国王。

回忆一下《亡羊补牢》讲的是什么故事?

学生对课文内容早已不陌生,对其中的道理理解还不够深刻,我通过在朗读中理解内容,在比较中明白道理,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分以下步骤进行。

1、默读画批,反馈交流。

(1)提出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思考养羊人两次丢了羊之后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2)反馈画的句子:那个人满不在乎地说:“着什么急呀,过两天再说吧!”

他后悔极了,说:“都怪我呀,我不该不听邻居的话。”

★第一次丢羊后--------满不在乎。

当养羊人发现羊圈上有一个大洞,狼钻进洞叼走一只羊, 养羊人对此是什么态度?(满不在乎)

①邻居看见了是怎样说的?

出示:“赶快把羊圈修好吧!” 读一读,说说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抓住 “赶快”一词、句尾的“!”体会邻居关心他,为他担心,为他着急,想让养羊人赶紧修羊圈。

②角色体验:你们一下子就听懂了邻居的话,他是在让养羊人修羊圈,而且还要及时修!那你们现在就是这个邻居,我是那个养羊人,快来劝劝我吧!

③教师根据学生相劝的话,适时说出“着什么急呀,过两天再说吧!”

你觉得养羊人是什么态度?(满不在乎、不听劝告)

为什么会满不在乎呢?你们猜一猜我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引读: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我才会满不在乎的说:(“着什么急呀,过两天再说吧!”

谁能把养羊人满不在乎地样子读出来?

④同桌分角色朗读,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的心情。

⑤正是因为养羊人满不在乎不听劝、不补羊圈,结果第二天羊又丢了,这就是亡羊(板书亡羊)。这个“亡”就是丢失的意思。

过渡:那个人又丢了一只羊,他是什么态度?

★第二次丢羊后------后悔极了。

①“都怪我呀,我不该不听邻居的话。”

“都怪我呀,我应该听邻居话。”

读读两句话,比较哪一句更能表现他后悔的心情。

②想象养羊人当时的表情、动作、语气、语言体会养羊人特别后悔的样子。

读一读、评一评。

③你就是那个养羊人,请你把当时的情景说一说。

2、改正错误,补好羊圈

养羊人不仅知道自己错了,是怎么做的?读一读、说一说。

3、梳理归纳,比较不同

(1)回想两次丢羊后,养羊人的态度、行动、结果一样吗?你从中明白什么道理?态度 行动 结果

第一次亡羊后 满不在乎 没补羊圈 又丢一只羊

第二次亡羊后 后悔极了 立刻补好 再也没丢过

【设计意图:在这里老师和学生一起梳理归纳,进一步比较两次丢羊后态度、行动及结果的不同,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2)这个养羊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自己说一说。

★再读读第三自然段。

★结合生活实际,自己或他人的实例谈谈理解。

预设:1、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老师就引导“亡羊补牢”与“知错就改”意思相近。

2、老师举一个实例引导。

三、指导评价,讲好故事

1、我们学得这么好,不仅了解了内容,还明白了道理。

指导:

(1)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内容讲清楚:讲出养羊人两次丢羊后的不同态度、不同做法、不同结果。

(2)在讲的过程中加上自己的想象、人物的对话、表情、动作等。

今天评选出“讲故事小能手”。那就来练练这个故事吧。练讲故事,互相练,指名讲

2、评价讲故事情况:故事的内容讲清楚

讲的是否生动(人物的对话、表情、动作、心理)

四、识写“应该”,正确书写

养羊人终于明白了: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我们来学习“应该”二字

(一)记字形: 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该”字利用“刻”“孩”换偏旁来学习)

(二)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想一想要把“应”写漂亮,该注意什么?

(1)整体看:帮包围结构。 广字旁里面的笔画容易写散。

重点笔画:

(2)教师范写(强调重点笔画的位置)

(3)学生描红,独立写。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书写情况。

(4)投影反馈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字。

(5)学生修改自己写的字,再对照范字独立写,争取比前一个写得更漂亮。

2、“该”的言字旁应该写得窄一些,右半部分的两个撇一大一小,最后一笔是点。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归纳总结:看来“亡羊补牢”还真是个好办法啊。看来有的事情出了差错及时补救还来得及,不会再造成损失。这就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们不仅学会了故事,懂了个道理,还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呢!

2、布置作业:必做: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或小伙伴听。

选做:把自己知道的一个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满不在乎

15 亡羊补牢

后悔极了 修好羊圈

为时不晚

亡羊补牢 篇2

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走入课文,走进使我们变聪明的学习之路了。看板书: 言两

谁上来不题目补充完整 下面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写。

生(吴纪宏):上黑板写上"寓"和"则"

师:写得怎么样呀

生(纷纷说):好漂亮呀,很好呀。

师:你们看老师的表情感受到什么呀

生:很惊讶,很惊喜。

师:他写得跟老师的天衣无缝呀,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课题。

生:齐读两遍。

师:考考同学们的记忆,我们二年级时学过寓言两则,你还记得是哪两则吗 点名叶名洋说不出来。

师:你的记忆跟林老师一样糟糕。

生(黄悦华):《拔苗助长》和《守株待兔》.

师:是"拔"吗 古代写的是什么字

生:"揠".

师: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寓言

学生纷纷翻书(前两天布置回去预习过。)

师:别翻书,要从你的小脑袋里直接说出来。

学生举手聊聊。

师:你怎么样理解就怎么样说,我以前讲过的。大胆举手,不要怕讲错。

生(范宁宝):是指那些以后的事。

师:今天是2006年3月17日,以后就是2006年3月18日的事,你的意思是"从前的故事"是吗 生点头。还有谁来说说

生(张逸菲):每一个故事讲一件事

师(打断,提醒几个不专心听的同学):等一下,有四双小手开始蠢蠢欲动了,他们不懂得尊重同学,小手往往带着耳朵走,回来了吗

张逸菲(继续):寓言说的每个故事都讲一个道理。(当她讲话声音太小时,建议她向叶名洋发言一样响亮。)

师:同意吗

生齐说:同意!

师: 她说出了特点,寓言肯定是——讲道理,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讲道理;那通过什么来讲道理呀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故事;那通过一个怎么样的故事来讲道理启发学生选择"虚构"还是"真实",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虚构,巩固"虚"字,全班书空第三画,(平时第三笔容易写错。)表扬袁心悦:她很想说话,但是能控制自己不会冲口而出,而是高高举手。

师:带着同学总结:寓言就是编一个虚构的故事来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师:指名同学用"通过什么干什么"来复述寓言的特点,说话简练一点。

师:懂得道理,是不是就会变得聪明一点呢

生齐说:是。

师:第一个聪明在哪里呢

生:在书本。

师:板书"亡羊补牢",我记得昨天有个字同学们读不准的,今天能读准了吗

生:"亡羊补牢",重读"亡".

师:大家都会读了,到底这个题目什么意思,有谁知道呢 "亡","牢"什么意思

钟晓东举手说:"亡"就是死的意思。被狼叼走了一只羊。(全班笑)

师:(批评)我现在是站在钟晓东的这边批评那些笑的同学,钟晓东这么认真,有什么好笑的呀 紧张说错了,很正常。

生吴纪宏:死亡的羊被狼叼走了。

师:第一,二,三组的同学多么认真呀,一双双眼睛闪耀着学习的欲望,第四组有同学开始开小差了。

师:还是死亡的羊吗 同学纷纷举手。

师:别急别急,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读完之后,看看钟晓东还是吴纪宏能从课文中找出哪个词来告诉这个答案的。

生:齐读。

师:刚才读的时候,林老师听到一把真实的声音,怎么只有黄铭浩牢牢记住"街坊"的轻声读音呢 齐读这个词。

生:再读有这个词的句子。

师:到底亡什么意思 就用课文一个字来说。

钟晓东:少

吴纪宏:丢

师:对呀,在古代,亡不是死的意思,在这里是"丢"的意思呀。

师:那"牢"又是什么意思

生:羊圈。

师:黄若非,请你上黑板,把这个"圈建"起来,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建",看看谁"建"得最漂亮。——写"圈"字。

生:写字。师强调动作:停笔,拿笔(挺直腰),动笔!

师:(黄若非写完后)修好了,漂亮吗

生:漂亮,结实。

师:检查下面同学写的,同学纷纷举着本子"我的更结实".

师(小结):带着同学说"亡羊补牢是说丢失了一只羊,然后去修补那个羊圈。"

师:你会说这个故事吗 会的请举手 那么多呀 好,我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讲给你的同桌听。

生:同桌互相讲故事。

师:时间到,谁来打头炮

生纷纷:我……

生(王寅初)从前……

师打断提醒:咦,怎么讲个无头故事

生继续:今天我讲的故事叫《亡羊补牢》,从前……

师指名张逸菲评价,黄悦华非常踊跃,争着要说,就把机会给了他。

黄悦华:刚才王寅初说得不大流利,而且把"羊圈"说成quan.

师提醒王寅初把这个词读两遍。黄悦华刚才说得很流利呀,还有什么问题吗

黄铭浩:她把整个故事讲出来,……

吴纪宏说:太罗嗦了,

师:那怎么样才不罗嗦呢,吴纪宏你来说这个故事。

吴纪宏:讲故事。(讲得很不错)大家鼓掌。

师:时间关系,不能给太多同学讲了,刚才据老师观察,朱凯很棒,姚睿雅很棒,范宁宝都很棒,听说读书的"听"他们都做得很好,第四组比较差。

师: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什么道理呢

杨梓宏:这个故事告诉我要听别人的意见,如果是好的意见,要接受,如果是不好的意见,也要向别人提出自己的意见。

胡志:这篇故事告诉我们错了就应该吸取教训,不能再有下一次。

毛姝格:知错就改就是一个好的习惯。

郭宇轩:我觉得我们要吸取别人的意见,即使不好的意见,要留着,以后或许会有用。

同学鼓掌。

师:刚才同学一个说得比一个精彩,我想问一下:如果那个街坊是你的邻居,你喜欢他吗 为什么

黄雪雯:我喜欢他,因为他的眼光不会很短浅,知道明天会再丢一只羊,所以他去劝告他(养羊人).

丘心如:我喜欢他,因为我做错了事,别人就会不理不睬,但是街坊会主动来说,来帮助我。

林紫薇:我不喜欢街坊,因为街坊劝过一次他,说完之后,就再也没有劝告了,如果他能继续劝告,另一只羊就不会丢了,你看又损失了一只羊。

师:紫薇说她不喜欢那个街坊,因为他只提醒了一次,没有继续再提……学生纷纷说"还有,还有",老师只好给同学说。

张一帆:我也不喜欢,如果街坊真的想帮忙的话,他应该去帮他修好羊圈。

师:我明白了,张一帆的意思是,如果真的想去帮助别人的话,不仅仅说了算,还是用行动去帮助,对不对

生齐声说:对!

师:那你们喜不喜欢那个养羊的人呢

曹健松:不喜欢,因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师:对吗 别急,打开书本,你用课文的话来反驳他。

袁心悦:他很后悔……纠正"结结实实"的读音。

李东燊:我喜欢,因为他知错就改,虽然他开头没有听街坊的话,不过,他第二次就改过来了,这种知错就改的习惯非常好,所以我喜欢他。

师:我也很喜欢你,你说得很棒!

个个争着要说。

师:如果跟他意见相同的就不说了,听听不同意见的。

黄亮:我喜欢他,他修羊圈时,不需要别人帮,自己去修,而且知错就改。

郭伟健:我喜欢他,因为他后悔了就马上去改。

何梓铭:我不喜欢他,因为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因为他自己不知道,还责怪别人。

师:我们来读读养羊人这句话。

生:齐读。

师:他是什么态度呀

聂晶:我觉得他是很不耐烦的语气。

师:那你来读读好吗

聂晶读。

师:还有什么不同的语气 你觉得呢

董浩扬:我觉得他好像不大喜欢羊,不大爱惜羊

师:他不爱惜羊吗 再用课文的话来告诉他。到底那个养羊的人爱不爱惜羊

王圳安:如果他不爱羊的话,就不会去修那个窟窿了。

师:好,我们来找找"窟窿",张一帆,你到黑板去写,其他同学在本子里写,看看谁写的"窟窿"真正像"窟窿".

生:写"窟窿".

师:点评书写"你的窟窿太大了"——写出格;你的窟窿有点歪;你的窟窿头太小,羊丢不了的;

张一帆不会写,张逸菲帮忙写。张一帆在旁边跟着写,受到老师表扬:张一帆有个聪明的行为,能跟着别人学。

师:刚才紫薇说,如果那个街坊真正是忙人忙到底的话,还会在劝,是不是 现在你就是那个街坊,你还会怎么样劝 打开书本继续写:街坊又劝告……街坊继续劝告……

生:续写。

下课前,有几个同学写完了,下课后,还有很多同学拿给老师看。

亡羊补牢 篇3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ù yán yánɡ juàn kū lonɡ diāo zǒu

( ) ( ) ( ) ( )

jiē fɑnɡ hòu huǐ pán chɑn quàn ɡào

( ) ( ) ( ) ( )

wánɡ yánɡ bǔ láo nán yuán běi zhé

( ) ( )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寓( ) 叼( ) 悔( )

遇( ) 习( ) 诲( )

狼( ) 则( ) 劝( )

娘( ) 测( ) 助( )

三、查字典,试着做一做。

1.请写出下面两个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①亡羊补牢

②南辕北辙

2.请写出下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①劝告:

②后悔:

③盘缠:

四、照样子写词语。

例:结结实实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探究题)读了这两则寓言,你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吗?试着写下来吧。

①《亡羊补牢》告诉我们:

②《南辕北辙》告诉我们:

2.(开放题)如果你是《南辕北辙》故事中那个要去楚国的人的

朋友,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我想对他说:“                                      ”。

部分参考答案:

基础部分:

三、1、①逃亡,丢失。 关牲口的圈

②古代车马前面的车杠 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

2、①拿道理劝人。

②事后懊悔。

③费用。

四、安安稳稳 扎扎实实 浩浩荡荡 冷冷清清 堂堂正正 风风火火

拓展部分:

1、①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②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亡羊补牢 篇4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是用两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揭示出深刻的道理。教学时,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学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从而进一步了解课文。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自由讨论并交流读了这两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最后让学生谈一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像《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样的事情。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寓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你们读过寓言故事吗?(板书:寓言)

“寓”,是寄托的意思(板书);“言”,讲道理。寓言的意思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启发和教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寓言。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亡羊补牢。(板书)

2、读题,谁知道“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

(“亡”的意思是失去。“牢”畜的圈。)

3、谁能连起来把题目解释一下?

(羊丢失以后修补羊圈。)

二、初读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不明白的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解决。

2、边读边思考,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检查复习

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读音方面:

“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 juàn ”,不要读成“ quān ”。

“窟窿”的“窿”读轻声。

字形方面:

“叼”:左右结构,左边最后一笔是“提”,不要写成“撇”。

“悔”:左右结构,左边是“忄”不要写成“十”右下方是“母”字,不要把两点写成竖。

词语解释:

叼走:衔在嘴里拖着。

街坊:邻居。

劝告:说服,讲清道理,使人感动听从。

后悔:懊恼过去做得不对。

四、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1、出示课件,思考:《亡羊补牢》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不听街坊的劝告,第二天又丢了羊。他后悔没有听街坊劝告,赶紧把羊圈修好,从此,再也没有丢羊。)

2、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⑴ 读书,小组讨论。

⑵ 班上交流:

开始想:羊丢了,修圈已晚,没用。

后来想:如果现在不补羊圈,就不是丢一只、两只的事,而会丢得更多。因此现在修还不晚。做:动手,堵上,修得结结实实。

结果: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五、小结

1、明确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有了错,只要认真改,就不算晚。

2、联系实际,谈感想。

六、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羊丢了 不听劝告 羊不断的少

及时改正 为时不晚

后悔  堵窟窿  羊再没少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述《亡羊补牢》的内容和寓意)

今天,我和同学们合作,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南辕北辙

请学生观看动画片《南辕北辙》问:动画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拿出字典,自己读书,试着读懂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找找生字的特点。

2、在小组内互相听读课文,读通课文之后,看看有没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学生质疑: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三、再次朗读,解决问题

1、请大学带着刚才的问题再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边读书边思考)

2、我们要想解决刚才的问题弄清到底是谁不明白,就应该弄清车下的人跟朋友说了什么,我们该怎样来读他们的对话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学生评价(可以反复读或老师范读)

4、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书,并讨论刚才的问题。

四、讨论

同学们,到底是谁不明白,谁来谈一谈?

不是车下的人不明白,是而车上的人不明白。因为通过读书我们知道,是车下的人告诉车上的人去楚国应该往南走,往北走错了。所以,是车上的人不明白。

(老师对同学们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性评价)

通过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体会寓意:通过学习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五、表演课文

下面我们跨越时空,飞到古时候去感受一下南辕北辙的故事,我们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吧!(学生分角色表演)

六、课堂延伸

1、假如车上的人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如果自己做错了事情,朋友给你指出来,你该怎么办呢?

《亡羊补牢》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读课文中的4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窟窿”“叼”等字。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亡羊补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 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说说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二) 揭题解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亡羊补牢》。

2、你知道每个字的意思了吗?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导理解题意。

二、初读感知

1、 自学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哪些句子写“亡羊”,哪些句子写“补牢”?

2、 交流:课文讲那个牧羊人丢了几次羊?

l 找出第一次发现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 板书:发现

指导:读准多音字“圈”,范写“窿”提示第11笔,“叼”的最后一笔是什么?

l 找出第二次发现又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 板书:发现

再次书写“窟窿”和“叼”

3、找出牧羊人“补牢”的句子。 板书:赶快 没丢过

4、讲故事大意:用上“发现…… 发现……赶快没丢过……”

三、体会寓意

(一)、抓“劝”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邻居曾经怎样劝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劝”和“说”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劝”指发现别人的问题,让别人改正)

3、练读对话。如果说第一次丢羊是个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图说话,看到牧羊人使劲地修补羊圈,这回街坊们在说什么?

( 如果…… 幸亏……)

5、小结:牧羊人不听劝告,继续丢羊,听了劝告,不再丢羊。可见,做错了事听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劝”展开,理解寓意

1、教师用白话讲《战国策》庄辛劝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古时候的一个“劝告”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个叫庄辛的大臣发现楚王整天不理朝政,东游西荡的。庄辛很担心,对楚王说: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楚国必将灭亡。楚王不听,结果5个月以后,秦国兵打进来了,楚王吓得没了办法,连忙请庄辛出主意,庄辛说了很多话,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理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的意思

听了故事,你说楚王丢羊了吗?那么庄辛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亡羊”其实指?——有了错误 “补牢”呢?——及时补救 未为迟也——还不算迟。

楚王听了庄辛的话,立即改正了错误,终于是使楚国免遭了这次灾难。

(三)、顺“劝”回归,学讲故事

1、一个小小故事的改变了楚王,改变了楚国的命运,可见这个故事多么有意义,你们愿意把它讲下来吗?

2、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为什么?(讲给有缺点必须改正的人听,讲给自己听,多想想自己的缺点,争取改正。)

四、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讲故事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⑵理解寓言的寓意。

⑶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⑷通过网络了解更多有关寓言的知识。

2、能力目标:继续培养学生敢于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获求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⑴从寓意中得到教育。

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寓言包含的道理。

2、对“牢”、“亡”、“亡羊补牢”意思的理解。

【教学分析】

1、突破难点,解决问题:

在学生解决字意时,利用课件出示“牢”字的字义演变并出“牢”的象形文字,使学生生动清晰的了解“牢”字古今意义的转变。

2、出示名言,突出重点:

学生揭示寓意时,用课件出示拉封丹名言,既明白又简练地概括出寓言分身体(故事本身)和灵魂(道理)两部分。通过名言进一步牢固掌握《亡羊补牢》的故事内容和寓意。

3、开阔视野,扩展课外:

在学完本课内容后,学生又产生有关寓言知识的许多问题。于是我就把知识延伸课外,通过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获求更多寓言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

将计算机多媒体融入语文课堂,以学说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智能地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引导质疑

今天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他们不知道咱们三一班同学有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用心读书,愿意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是吗?今天,我们就把这一优点充分展示出来好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小寓言(板书:亡羊补牢)谁能读?谁再来试试?齐读一下吧!“亡”是本课的生字,看来你们都认识了。看到这个题你有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看到题目你们就提出这么多问题,可真棒。能解决吗?你们想怎么解决?好,旧请同学们用你们自己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在读书过程中又遇到了新的问题请你和平时一样做个小记号,试着解决一下,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呆会儿提出来,大家共同研究。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解决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牢”字字意也有变化。请看大屏。课件出示:“牢”字字义演变。突破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二、体会、理解文中寓意

(说到寓意)在这儿,老师有一句名言送给同学们:课件出示出拉封丹名言使学生更清楚了解寓言分身体(故事本身)和灵魂(寓意)两部分。对《亡羊补牢》的故事和寓意理解更加深刻。

寓言的身体就是故事本身,谁能把寓言的身体再展示给大家,来读读课文?透过寓言的身体可以看到寓言的灵魂,谁能再说一说《亡羊补牢》这则寓言的灵魂是什么?

你还解决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么一个小故事,你们却知道这么多,真了不起!其实,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和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收获。你的问题越多,收获也就越多。

寓言的世界丰富多彩,透过这则小寓言,你们的小脑瓜里也一定又会想到很多很多,会产生许多的疑问。你想问什么吗?

啊!同学们产生了这么多的疑问,想找到答案吗?好,就让我们走进寓言的广阔世界。

【评析】

利用计算机网络:让学生进入校制网页《寓言之家》,这里有寓言知识、动画寓言、连环画寓言、连接相关网站(《伊索寓言》、拉封丹、中国古典寓言网等)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上网了解更多的寓言知识。同时让孩子领悟到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板书设计】

有思必有疑有疑必有得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资料,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资料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这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资料。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资料。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群众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样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主角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资料,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透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样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述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此刻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先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飘过,想想街坊又会怎样说?养羊人又会怎样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能够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资料——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作业设计:

1、背诵这则寓言。

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已经丢—后悔

亡羊补牢—做法—不补—赶快堵—(未为迟也)

结果—又少—再没丢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德育目标: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

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重点难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识字,学写“亡、补、叼”。

3、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那什么是“寓言”呢?课件出示寓言解释。

2、同学们还记得自己学过哪些寓言呢?(点名回答)

3、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则寓言。(板书:9 亡羊补牢)

二、解题

1、齐读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呢?(点名回答)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亡羊补牢》。

检查预习情况

3、出示学习目标:

1、知识: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德育: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

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4、联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

4、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下面的问题开始自学。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自学提示1、:

自由读课文,思考:

1、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

2、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呢?

3、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相关句子)

4、说说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时间:5分钟

(2)学生开始自学。

(3)

b、(回答自学提示中的问题)。

1、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2次)

羊是怎样丢的呢?

2、自由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个窟窿。

窟窿”中的字“窿”要读轻声。“窟窿”一词是什么意思?(洞)(点名答)

这段中哪个是多音字?(圈、钻)你还知道它读什么音吗?(点名读)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街坊劝告他不听,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1)、街坊的劝告他不听(点名读文第二自然段)。 “街坊”一词是什么意思?

(2)、街坊是怎么劝的?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学生答出诚恳、亲切、和善……即可;如果你就是那位街坊,请你带着……的语气劝一劝养羊吧!)[学生答老师顺势说你真一位……的邻居呀!

不听取街坊的劝告,养羊人是怎样想的呢?又是怎样做的呢?他表示怎样的态度呢?(毫不在意、漠不关心的语气)先点名读,后齐读(板书:想法:已经丢做法:不补)

如果你就是那位养羊人,你会怎样做呢?(虑心接受街坊的劝告,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做到有错就改。)⑹ 分角色读文。⑺ 再现情境表演。(请同学上前面表演街坊与养羊人的对白,老师提意,你如果能加上动作那就更精彩了。)过渡: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后果是怎样的吧!a:点名读第4自然段。(板书:结果:又丢羊)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为什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大屏幕出现自学提示2)

齐读5自然段  思考:

1、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相关句子)

想:,心想,现在修还不晚。板书:后悔

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养羊人后悔了呢?这句话中哪个词最重要呢?去掉行吗?

为什么?

“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谁能把它,变成肯定句?

肯定句:应该受街坊的劝告。

养羊人又是怎样做的呢?(随机板书:做法:赶快补

出示: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

现在修还不晚,为什么?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从此)“从此”什么意思?

(板书:结果:再没丢)

我们学习的最后一自然段中,如果用课题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补牢)

体会寓意

2、说说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寓言学到这里,你认为这个小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3、在实际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你能举例说说吗?(配音乐)

四、课堂练习:

1、我会认。

一则寓言  亡羊补牢  丢掉  叼走 夜里  后悔  堵上  街坊  羊圈  修一修

2、把迷路的小羊送回家。

juàn  quān  zuàn  zuān

羊圈( )钻石(  )

圆圈(  )钻进来(  )

2、火眼金睛。

A.养牲畜的圈  B.监狱  C.坚固、牢固

1、我读过《亡羊补牢》( A  )这个故事。

2、老师的话牢(  C  )记在我的心中。

3、武警战士监守牢(  B  )房,决不让一个罪犯逃跑。

3、填空:

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好心(劝说),他却(满不在乎),到第二次又丢了羊,他(后悔极了),赶快(修补羊圈)。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五、总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僻免不了要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只要像文中的养羊人一样,具有亡羊补牢的精神,就还不算晚。

六、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同学听。

2、如果你是牧羊人的街坊,你又会怎么劝说他呢?请写在本子上。

3、小练笔:写一篇读这则寓言故事的读后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