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精选1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

《地震中的父与子》语文教学反思 1

这一节课我设计了几个情境进行教学,改变了以往的教学风格,下面我将本课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1、情感脉络流畅:

本课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亲情课文,我按照以各种身份的人的目光所见,父亲所做→父亲的感人之举,用自己的行为所铸就的一曲父爱之歌→地下的三十八个小时→把机会让给同学,共谱人性颂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情境,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

2、注重了对朗读课文的指导:

如对“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几句话的朗读指导,将其改编成诗歌的形式,再配上音乐,学生的感情一下子激发出来,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再如文章的倒数第二自然段的朗读:“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使学生将自己以阿曼达的身份来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似乎自己的人格也随之高尚起来!

3、注重了对课外知识的拓展:

通过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启迪学生深入的思考,升华学生的情感。在最后我说了这样一段话:“一次地震,书写着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一句承诺,一分责任,谱写出一曲激情感人的颂歌。这个故事给我们以怎样的思索,你想的是什么呢?相信随着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会思索得很多很多……人间自有真情在,老师向同学们向学生推荐了三篇亲情文章──《没有一种冰不被阳光融化》《妈妈,我找了你好久》《父爱》,让我们在一次次阅读中,在一次次情感体验中,在一次次心灵碰撞中,让我们(与学生共同朗读)感受亲情、走进亲情、拥抱亲情!”这一拓展不仅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且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我认为这种亲情教育不止让学生受到感染,而是思考、是行动,将课堂的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成长中。我觉得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真正魅力所在!

需要改进之处:

1、没有注重本文是略读课文这一特点,牵着学生的痕迹太严重,没有充分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悟,缺乏对方法的指导。须知“受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正是这一道理,切记,切记!

2、要注意与学生的情感共振:

学完这节课,我感到我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评价,犯了相当然的错误,高估了学生,一味的沉醉在自己的情感之中,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理解,没有达到与学生的情感共鸣。要想与学生情感共振,还有一段历程,需要在平日的教学中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情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一篇篇的课文阅读中、体味中,感受人生的生活百态,去丰富自己的思想。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尝试,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思考,我知道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的反思、探索,真正让自己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让激情真正的涌动于课堂!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2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导入部分,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地震给大家带来的灾难,给下文做好铺垫、我让学生观看洛杉矶发生地震时的图片,一边出示图片一边由我讲述地震在瞬间造成的桥梁受损,道路瘫痪,失去亲人的悲痛。让学生犹如身临现场去感受地震的可怕和毁灭性。然后引入入在这样可怕的地震中演绎了一幕父亲救儿子得动人情景,让我们去走进他们。在引导学生深究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一句话时,我着重抓住描写父亲外貌、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品读,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我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孩子们在反复品读、感悟的基础上理解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36小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是什么力量让父亲如此这样辛苦,不顾生命安全去救自己的孩子呢?”学生顺势就会说出是这一句话的力量,这时父爱的力量。最后,通过出示汶川地震中那一幕幕父亲、母亲和孩子感人事迹的图片,进一步让学生感受爱的力量。

整节课就在我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接近了尾声,从学生眼睛中我看到了他们的投入与热情,但同时也看到了我们班个别孩子那绽开的笑脸。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失败了,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虽然理解了文章,但并没有真正走人文本,去真正的感受父爱的伟大。思索了许多,反思了好久,我觉得我的投入激情,一名优秀的教师她不但是一个语言家,而且还是一个表演家。我们不但要把它说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它“演”出来,这种“演”是面部的激情高涨,是语言的抑扬顿挫、是肢体的一起一伏,是跟文本一起哭,是跟文本一起乐。我想只有这样,学生才和我们能达到情感的共振。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的课堂。其次,在引导学生时总觉害怕学生说不到,做不到,从而用自己的思想左右学习,用自己的语言代替了学生语言。学生失去了展现自己的机会,教师呢也不能做的从容自如。我们应深刻的了解到,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我们并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应该是我们可亲可爱的学生,我们是这个舞台的策划者,我们的目的是要我们的孩子跳出绚丽多彩的舞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堂教学的路还很长,它需要我们努力的去发现,不断地探索,找寻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找寻适合学生发展的路子。只有这样,我们自己才能更从容,才能更自信,我们的学生也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3

教授这一课,我的目标很明确:抓住一条主线(父亲对儿子的承诺)分成两个板块展开教学。第一板块是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通过反复朗读、想象画面、质疑解难来感受父亲的形象。第二板块则在此基础上,学生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自悟儿子的了不起,然后总结中心句反复出现的用意和好处。最后以学生转换视角,改写课文,来达到语言的转换和写法的模仿。

本课教学的亮点有:

1、扎实进行归纳课文大意的训练,有很好的效果。初读时引导学生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归纳文章大意。第二课时,默写词语后,又引导学生运用提供的词语回顾课文大意。这两个环节中,对学生归纳课文大意进行了有效指导,训练面广。

2、读书环节中始终不忘学法指导,随时提醒学生用不同的读书方法阅读。如比较句子反复读,联系上下文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提出问题等。

3、小练笔的指导有层次,对学生练写有帮助。课后小练笔是想象阿曼达在废墟下想些什么?说写什么?我把它与学生的阅读理解结合起来,通过一步步地指导,使学生的练写水到渠成。

(1)改写16小节,将阿曼达告诉父亲的话改成直接对同学们说的话。

(2)想象自己就是阿曼达读好这段话。

(3)引导学生想象它们在等待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4)师生合作想象画面,(老师讲遇到的情况,学生想象阿曼达的话和想法。)

(5)转换角度,学习课文写法,以《废墟中的阿曼达》改写课文。

本课教学的遗憾之处有:

1、课堂上的引导还不够机智。比如:当我引导学生质疑时,学生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有的学生就提出了“父亲疼吗?累吗?”这样浅显的问题。当时,我明知学生的问题没有提好,但一时不知怎么引导。只好自己直接问学生是什么支撑着他继续挖下去?这样“质疑问难”的环节就变成了一个过渡,而没有真正起到训练学生学会提问的目的。课后一想,我当时应该顺着学生的思路去引导:父亲当然疼,能不累吗?在你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更大的问题,那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去思考怎样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培养质疑能力才不是一句空话。

2、第一课时围绕第12小节,设计了多次朗读训练。有个别谈感受读,集体读,男女生读,老师引读,直至背诵。目的是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父亲那伟大的形象。但我的朗读指导不到位,所以学生的朗读只是机械的重复,虽然最后能背诵了,但是朗读的感情还是比较平淡。比如:朗读第一小节时,当学生看了录象还是读得比较平淡,我应该引导“能把这种感觉读得再强烈些吗?”让学生再读一遍,以便尽快进入角色。而当学生朗读具体句子还不到位时,我也应该引导学生“怎么读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哪儿该强调”等注意朗读技巧,这样学生能读得更投入,更有感情,而不仅仅是走过场。

对于本课教学的反思:

怎样的语文教学才有效呢?比较两课时的教学,我认为第二课时更有效。首先,第一课时以老师引导为主,学生虽有所悟,但比较被动;而第二课时的教学更加开放,学生学得更加主动。其次,第一课时以朗读感悟为主,但反复的朗� 最后,两课时虽然把课文学完了,但课堂作业还没能在课堂上完成,这样就势必还需要一节课的时间。看来,课堂上还要再压缩,减少一些无病呻吟似的朗读交流,把时间用到练习上,也许可以使教学更高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4

听后隋老师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在深入的研究了教材后,今天我也上了这节课。

课堂上我引领学生体会这对父与子的“了不起”。学生能从其他父母的表现中体会到这位父亲的伟大和对孩子深沉的爱。在5——11节的学习中,我让学生在想象,补充父亲和有些人,消防队长,警察的对话。通过这一活动的设计学生初识非逻辑对话在表达中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父亲救子之心的急切和忘我。

在体会救人艰难时,我又引导学生想象三十八小时这一时间有多长,平日里我们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作什么,而父亲在这三十八小时里做了什么——他只是用手不停的挖,不曾喝水,不曾睡觉,不曾休息,不顾一切的,只有一个念头支撑着他——“儿子在等我!”。通过这一联系生活实际的对比使学生感受到:正式这样一个信念让他有了惊人的毅力,有了非凡的举动。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对这一父亲更加钦佩,对父爱感受也更进一层。

结尾处我有引导学生选择文中一角色对父与子说点什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推荐 5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第一组张玉芬)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重点抓住了文章的一个中心点,以点引面,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

一、抓住中心,剖析文本

这篇文章中,坚定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细细分析课文,抓住了“一个中心线索”规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由这个中心点挖掘出这对父子的了不起,这是文章的精华所在!

文中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颂歌。他孤军作战,伤痕累累。仔细研读,学生很快找到这一场景:“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段话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学生很明显感受到父亲为了救儿子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能体会到父亲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以及父亲绝不放弃的信念。同样,“有其父必有其子”。阿曼达简简单单的一“让”,不仅让出了小小年纪的勇敢、让出了对他人的关爱、让出了父子血浓于水的亲情,更让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信念。

二、情感震撼,读中体验

语文课堂是学生充分体验感情的课堂。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情感,就要有动情的语言,震撼学生的心灵。在提炼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进行朗读训练时,我采用了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过于注重教学流程而忽略了学生情感的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文章中有两句父亲的语言描写:(1)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2)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虽然父亲口中是同一句话,但是却包含父亲截然相反的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这种情感的变化,但是我为了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没有给学生更多时间,加上自己情感的朗读,忽略了学生情感的生成,这让我感到很遗憾。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尝试,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思考,我知道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的反思、探索,真正让自己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6

丽雅交待今天的两节语文课用来第四单元考试,可因为打印室的机器坏了,所以只能临时准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备课如果是有感觉的话,时间少点也不要紧。今天就是这种情况。

我先初步理清了课文头绪,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就是将这位父亲形象借助课文语文语言铭刻在孩子的心里。如何分层落实呢?

一。感知背景,进行铺垫

关于地震,孩子们是没有生活体验的,但对此又并非零起点。他们在影视作品、报刊杂志或是课堂学习中对此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这应是学生的学习起点,所以课堂切入的谈话也就从地震开始了。接着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了解这场大地震。从对地震的一般了解到具体到某一次地震的理解,学生对于地震本身灾难性的认识已有质的飞跃。这为进一步阅读文本中的故事,走进故事中的人物内心有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直面父亲,浓墨重彩

父亲是这个故事的重要人物,但作者在描述中始终保持着客观冷静的态度。文中唯一带有强烈个体情感倾向的就是结束时“这对了不起的父子”的表达。我想这也是作者在写完整个故事之后,无法自抑的流露。作者对这位父亲最重彩的描写就是“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作者从时间的长度,父亲的外貌,他人的行为等角度将一个偏执得有些发狂的父亲作一个细致的描写。在这里,“36小时”是个怎样的概念?那是整整两个白天一个黑夜的漫长,那是学生两个星期的课时量!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父亲在不断地挖着,在一片废墟里,又有着怎样的困难与危险啊!或是余震不断,或是塌方连连……每一次危险都可能是致命的!在这里,我采用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想象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这段文字读懂、读活、读厚、读出情味,这是感受伟大父爱的关键所在。

三。旁敲侧击,映衬烘托

在这一场灾难中,在这一片废墟里,其实还有很多家庭、很多父母都有着同样的遭遇。难道说他们都不爱自己的孩子吗?或是爱的不够深吗?为什么会只有这一位父亲孤军奋战呢?不是的,那是面对一片废墟,凡是还有一点理智的人都能看到,生还的可能几乎是不存在。所以,很多父母“绝望”地离开。好心人的一句“太晚了,没有希望”是多么辛酸的无奈,消防队长与警察以专业的眼光作出理性的分析:“这里太危险”!但是,这些所有合情合理的规劝都无法使父亲放弃一个没有理智的行为。“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这一次又一次语无伦次的回答,执着得近乎固执的追问,让我们看到此时所有一切的理性思考与客观分析都不存在,占据他内心的只有那父子之间曾经的承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这里,通过师生的对读,引导学生对他人行为的理解,从另一个角度再次深切地感受伟大的父爱超越一切!

整个设计简单、朴实,紧扣语文本质,紧贴情感共性,带领学生经历一场深刻的爱之旅程。

后记:我瓯海的一位同学也研究过这一课,课后在网络上找到她的反思,没想到与她的上课思路基本一致。反思里的很多语句也就借用了她的语言。真有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欣喜。

《地震中的父与子》语文教学反思 7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父 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较复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选择了“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2个句子来解读文本,择取文章精华,删繁就简,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试图借助精心的设计,精妙的点拨,精彩的回应,牵引学生灵动于字里行间。

一、抓住文眼,聚焦形象,“牵一发而动全身”。

纵观全文,坚定、执着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在一课时之内要把父与子两部分内容全部上完显然是不合适的,于是我将本堂课的着眼点放在父亲对儿子的爱上。文中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颂歌。有三个描写父亲的场景感天动地:第一个是他悲痛欲绝,但重新挺立的场景;第二个是许多人劝他别挖,但他不听劝的场景;第三个是他孤军作战,伤痕累累的场景。仔细研读,不难发现第三个场景令人刻骨铭心。“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段话具有很强的辐射力,由这一片段完全可以辐射前面父亲在绝望中重新挺立,人们再三劝阻但父亲依然坚持的场景,从中还能体味到父亲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以及父亲绝不放弃的信念。通过自己反复诵读全文,我将课堂的突破点确定在“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一画面的教学上。抓住这一文眼,让学生通过对这两个句子的诵读、揣摩、想象来提炼父亲这一形象,从而体会情感,以次来指导学生的朗读。

二、情感震撼,读中体验,“情到深处无怨尤”。

在这节课中,语文教学要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我感觉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上课伊始,我播放有关大地震的视频资料,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刺激学生的感官,拨动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和课文融为一体。

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作为“引语”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充满主观意识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发挥。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用语感连接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让学生在语文过程中受到精神的滋养。我始终强调朗读训练,披文入情,以读促思,读中感悟。通过引导联想、多种形式的读等一系列方式,让学生感情朗读父亲努力拯救儿子的过程,在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深入地把握中获得准确、细腻、深入的体验,以增强语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先指导学生从时间上体会父亲长时间挖掘废墟,寻找儿子的劳累;再接着从旁人的不再阻挡上感受父亲的行为已经超出常人想象,读出他这种行为的不可思议;继而通过文中对父亲形象的描写,去想象父亲在挖掘时可能遇到的种种险情,去体会父亲沉甸甸的爱和精神、肉体的双重痛苦;同时在体验父亲心理活动中读出他内心的孤独与苦闷;最后探究父亲的精神支柱,读出伟大形象。学生在立体推进的朗读过程中,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他们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实现文本的教学目的,感受文本的强烈震撼,再体会到这些之后进行朗读训练的指导,使朗读训练的指导不在流于指导朗读的技巧上,而是通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使学生心理上受到震撼,从而发自内心的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朗读之中。

当然,以上这些仅仅是自己在课前对课堂效果的预设而已。在课堂实践中,还是留下了许多的遗憾,而这些遗憾有来自于自己对课堂的预设不足的,也有自己对这堂课准备不足的,当然也有自己应对实际课堂时教学经验不足之处。以下是自己针对这堂课教学的一点反思:

一、时间分配不当导致学生对文本理解不够透彻,而不能立体地感性地理解父亲的形象。

在课堂教学中,我把教学的重点落实在“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两句话的教学中,想通过这两句话的学习,让学生立体、丰富地感受父亲的伟大形象。但是,在教学中,我在前面一句话的教学上,花的时间不够,尤其是对“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几个时间的理解上,没能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体会、想象这其中的时间之长,过程之痛苦,父亲心情之复杂以及当时情况之危急,而只是让学生简单地去感悟时间之长,忽略了其他的几点,使得学生的感受仅仅停留在了时间之长上,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学生的感悟不够到位,所以在朗读上学生的提升也并不是十分明显。

二、在朗读指导时学生读不到位,没有做应有的范读。

语文课教师的“范读”,顾名思义,就是语文课上教师的示范朗读(也包括播音员的朗读录音),是给学生做榜样的。这作为参照,对于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本课教学中,我试图通过对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几处时间的描写来体会父亲为了救儿子而挖掘废墟的时间之长,过程之痛苦,心情之复杂,但是由于课堂上自己预设的不充分,使学生未能切实领会到这一些,导致学生朗读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我自己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范读的必要性,没有在这个时候给学生做示范朗读,给课堂留下了又一遗憾之处。由此想到,教师正确、适时的范读能够把课文中所表达的强烈的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当然,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范读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反复朗读教材,把课文读懂读熟,全面了解并熟知课文的基调,同时也只有在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的感悟读好时,教师才能适时地由自己来范读,以指导学生的朗读。

课堂本身就是一种令人遗憾的艺术,只有在课堂中不断地暴露自己的缺点,那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日趋成熟。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8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父 儿子因为有爱,在黑暗的废墟下,仍然坚信: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同样不吃不喝38个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本节课我着重贯穿以下理念: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抓住文眼,聚焦形象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在导入环节谈话后,播放地震影片,引导学生感受地震后的人心惶惶,人员伤残情景。经过尝试后,学生也能够入情入境,纷纷谈了自己的感受。教学总体思路我选择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策略,择取文章精华,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在整个教学中,我以寻找最震撼你心灵的场景为主线,抓住“父亲爱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这两个文眼折射全文的语段,努力做到“一线串珠”,“瞻前顾后”,在承上启下处反复回扣读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重点抓父亲在废墟中整整不吃不喝,不休不眠挖掘了38小时的段落,体会父亲的艰辛,执着。但是由于学生缺少地震中这种生死关头的亲历,所以在学生的朗读上从内在表现与外在表现来看,学生的情感有所升华,但是离预设地却有那么一些距离。之后,通过引读方式感知旁人的阻挡,我想旁人的表现也是一种理智的表现,而并非旁人就不关心自己子女,这我想是作者文学上引用的一种对比。最后抓“儿子的了不起”的两个场景,总之学生感悟是有了,但是内在情感的感动离预设还是有那么一点距离。

二、情感震撼,读中体验

我始终强调朗读训练,披文入情,以读促思,读中感悟。通过反诘,引导联想,多种形式的读等一系列方式,让学生感情朗读父亲努力拯救儿子的过程,在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深入地把握中获得准确,细腻,深入的体验,以增强语感。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我没有很好的抓住生成的契机,以及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引领做得不够到位,所以学生的生成就显得不够丰满,不够充实。如在第一位学生站起来读时,虽然读错了几个字,但是感情方面处理得很到位,但是我为了引导她读准其多音字“血丝”“血肉”之后,就没有再对她做积极的评价与引领,以至失去了一个可以层层推进的契机。

三、综合训练,人文积淀

另外,我还寻找人文精神与语言训练的契合点。用综合性的语文练习促进学生的阅读,以训练促人文,以人文促积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教学重点场景描写时,请学生闭眼想象,在漫长的36小时里究竟会发生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36个小时碰到了哪些困难与危险父亲怎么会变得伤痕累累,憔悴不堪都是想通过不同角度,不同训练点,不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任务高超境界,并在美好情感的体验中得到人文熏陶。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反思 9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但篇幅较长。讲述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其同学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文章的情节并不复杂,最大特点是以“情”字贯穿,尤其是几处对父子俩的语言描写,情真意切,极其感人。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我是这样落实的:以多种形式的读为主线,抓住文中一个文眼——“了不起”,

语文学习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品析之外。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人文精神与语言训练的契合点。在文中,父亲说的“你是来帮助我的吗?”“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出现了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坚持下去的精神动力,贯穿全文。故在教学中,我紧紧地抓住这条感情线,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感悟父子俩之间的对话,从而感受到爱的力量。

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学生的阅读感悟还不够深入充分,对父爱的理解也只是存在表面层次。没有触及孩子灵魂深处。此次教学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学生语言的训练还不够扎实;缺少对写作方法的总结讲解;少了一些生成的精彩。这些都有待今后进一步改进,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精选 10

这场地震空前的巨大,这里的损坏程度是及其严重的,人员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倒塌、爆炸、余震等危险。所以其他人基本 课文结尾时我没有再强调父亲的了不起是因为父亲不仅救了自己的儿子,还救了其他13名儿子的同学,儿子的了不起是因为有了父亲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他和同学才得以坚忍不拔地等到了父亲的救援,没有使父与子的了不起再次得到升华。如果那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四:

丽雅交待今天的两节语文课用来第四单元考试,可因为打印室的机器坏了,所以只能临时准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备课如果是有感觉的话,时间少点也不要紧。今天就是这种情况。

我先初步理清了课文头绪,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就是将这位父亲形象借助课文语文语言铭刻在孩子的心里。如何分层落实呢?

一。感知背景,进行铺垫

关于地震,孩子们是没有生活体验的,但对此又并非零起点。他们在影视作品、报刊杂志或是课堂学习中对此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这应是学生的学习起点,所以课堂切入的谈话也就从地震开始了。接着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了解这场大地震。从对地震的一般了解到具体到某一次地震的理解,学生对于地震本身灾难性的认识已有质的飞跃。这为进一步阅读文本中的故事,走进故事中的人物内心有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直面父亲,浓墨重彩

父亲是这个故事的重要人物,但作者在描述中始终保持着客观冷静的态度。文中唯一带有强烈个体情感倾向的就是结束时“这对了不起的父子”的表达。我想这也是作者在写完整个故事之后,无法自抑的流露。作者对这位父亲最重彩的描写就是“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作者从时间的长度,父亲的外貌,他人的行为等角度将一个偏执得有些发狂的父亲作一个细致的描写。在这里,“36小时”是个怎样的概念?那是整整两个白天一个黑夜的漫长,那是学生两个星期的课时量!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父亲在不断地挖着,在一片废墟里,又有着怎样的困难与危险啊!或是余震不断,或是塌方连连……每一次危险都可能是致命的!在这里,我采用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想象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将这段文字读懂、读活、读厚、读出情味,这是感受伟大父爱的关键所在。

三。旁敲侧击,映衬烘托

在这一场灾难中,在这一片废墟里,其实还有很多家庭、很多父母都有着同样的遭遇。难道说他们都不爱自己的孩子吗?或是爱的不够深吗?为什么会只有这一位父亲孤军奋战呢?不是的,那是面对一片废墟,凡是还有一点理智的人都能看到,生还的可能几乎是不存在。所以,很多父母“绝望”地离开。好心人的一句“太晚了,没有希望”是多么辛酸的无奈,消防队长与警察以专业的眼光作出理性的分析:“这里太危险”!但是,这些所有合情合理的规劝都无法使父亲放弃一个没有理智的行为。“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这一次又一次语无伦次的回答,执着得近乎固执的追问,让我们看到此时所有一切的理性思考与客观分析都不存在,占据他内心的只有那父子之间曾经的承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这里,通过师生的对读,引导学生对他人行为的理解,从另一个角度再次深切地感受伟大的父爱超越一切!

整个设计简单、朴实,紧扣语文本质,紧贴情感共性,带领学生经历一场深刻的爱之旅程。

后记:我瓯海的一位同学也研究过这一课,课后在网络上找到她的反思,没想到与她的上课思路基本一致。反思里的很多语句也就借用了她的语言。真有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欣喜。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推荐 11

新课标指出“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和关注青少年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培养,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而不是靠灌输。”我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的教学中,紧扣这几点,突出人文性。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因而我在教学时注意媒体的运用。上课伊始,播放有关大地震的录象,教师谈话激情:“大家看,一场大地震正在发生,一个儿子被埋在废墟中,父亲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读一读这个发生在地震中的故事。”这样一下子就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二、读中体验感受文本的震撼

这篇课文中父亲的。情感变化是全文的主线,我 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合作者的角色出现,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景中,用语感连接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让朗读使学生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让朗读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实现文本的教学目标,感受文本的强烈震撼,引起共鸣。

三、尊重学生的感受、体现人文性

在思考“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这个很有分量的问题时,我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巡回点拨。然后交流学习成果。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在探究中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感悟,在这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相互合作中学生取长补短,加深理解和感悟,通过交流讨论,丰富了个体探究所得。

四、升华感情、再现人文魅力

最后,我让学生讲讲他们父子、母子之间互相爱护、信任的故事。有个学生讲的故事非常感人:有一次他爸爸抱着他下楼,不小心摔一跤,但还紧紧地抱着他,结果导致他爸爸骨折。此时此刻,学生对父爱母爱的理解是饱满的,触及到了学生的灵魂深处,对其成长也会有深远的影响。我体会到语文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语文。用文字展现生活实际,既能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又能融动学生内在情感世界。此时,他们的所想所说都是情真意切,感受至极。在这里再现了人文魅力。

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与学生随着这对了不起的父子一起经历了磨难,经历了痛苦与喜悦,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服输,我们陶醉于父子深深的情意中。我们,成长了自我。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12

这是一篇阅读课,课文情节感人,特别是课文中描写父亲靠在着坚定的信念“儿子在等着我!”坚持不懈地在废墟中挖掘36小时,寻找儿子;课文最后一部分描写儿子在危险中坚信父亲会来救自己,并抚慰十四个同学,父子俩终于能平安相聚。抒发了父亲伟大的父爱和父子坚定的信念。教学前,我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相关预习作业,对课文内容要熟悉。教学中我首先检查学生自读课文情况,如:生字词,诵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课文三个主要问题: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谈感受,课文中哪部分最使你感动,并做上记号。

3、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学生较积极地参与讨论。讨论后,学生自主地汇报讨论结果,我也相应地指导及归纳。学生基本上了解掌握课文的知识。最后,我布置堂上练习,在课文插图下写上一段话,鼓励学生大胆写出感受。陈秋红同学回答得很好,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今后教学中,应多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多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学习方法,让全体学生有能力自主学习。

《地震中的父与子》语文教学反思 13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描写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

课前备课时,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的实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和重点,对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精挑细选,对所教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教学重点设计提问。先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子不起”是什么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课堂上讲课时,我力求提出的问题围绕课文重点,按照课前的预设进行教学,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说父亲了不起,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段落,重点是课文的3、5、12自然段,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体会38小时有多长,平时这么长的时间,人们都干些什么,而父亲的38小时只是在干着一件事,不停地挖掘,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快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说儿子了不起,我让学生找出体现儿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课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到了什么,在老师的讲述下,引导学生体会年仅七岁的阿曼达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食物,没有水,只有恐惧与危险的情况下,苦苦等待父亲的救助,但他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在出去吧!”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儿子的子不起。这时,我又提问:“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是课文中的哪句话支撑着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波澜。是有效提问。

这节课上完后,我及时的反思了本节课上的提问是否是有效提问,我觉得本节课能抓住课文重点精心设计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是有效提问。但我在文本的把握处理上,还是有不足之处,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干部分却忽略了其他细微的地方。这样是不够全面的,例如在教学“劝说”父亲部分,没有强调指出,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当时的情势是那样的危急。

这场地震空前的巨大,这里的损坏程度是及其严重的,人员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倒塌、爆炸、余震等危险。所以其他人基本 课文结尾时我没有再强调父亲的了不起是因为父亲不仅救了自己的儿子,还救了其他13名儿子的同学,儿子的了不起是因为有了父亲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他和同学才得以坚忍不拔地等到了父亲的救援,没有使父与子的了不起再次得到升华。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14

一、设计理念

首先,我的设计理念是:

以学生自读自学、合作探究为主线。注重教师引导的过程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极搭好桥梁,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扎扎实实的发展。

二、本课的亮点是:

1、创设情境

由于小学生对地震知识了解较少,仅凭文中对地震造成的灾难的文字介绍,是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为让学生体会文中父亲的了不起,了解地震的破坏力是非常必要的。于是,我在课前播放了精心收集的地震影片,在老师的解说下与画的喧染下,学生很快被影片中山崩地裂、惊心动魄的地震画面感染了。这么做,为后文学生体会父亲在废墟中挖掘的艰难做好了铺垫。

2、抓住文章主线,感悟感人场景

文章有几个描写父亲感天动地的场景,如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在交流“他挖了8小时,12小时……”这个段落时,我采用了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不直接用挖了36小时这种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父亲的了不起。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三、回顾整个课堂,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不足之处是:

1、板书设计没有及时写需要改进

2、牵着学生的痕迹有点重,没有充分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悟,缺乏对方法的指导。须知“受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3、要注意与学生的情感共振:在课堂上我讲的较多,我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了,但还没有完全调动起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体验一直都在老师小心翼翼的引领下进行,没有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学生写话时给的时间较紧,导致一些同学还没写完就汇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策略,进行阅读实践,让学生在更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尝试,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反思、探索,真正让自己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地震中的父与子》语文教学反思 15

《父与子》描写是是巨大的灾难面前,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通过本文的教学,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在教学中,我尽力落实新课程的全新理念。抓重点句,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以读带讲,每次的朗读都提出要求,提升读的质量。

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在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时,设计的形式变化还不够多。学生在对文本补白时的语言,不仅要关注他的对不对,还要关注他的语言的质量。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你自己的感受?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质量。

二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文本时在表达方式上还可以做点文章,那么多的小时作者在表达的方式为什么这样写?又能反映什么呢?对于学生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结合文本的内容来进行整合。

三是在重点段设计训练点的时候,集中力量做一点,时间会更充裕效果会更好。

《地震中的父与子》语文教学反思 16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夜以继日地挖了38小时,终于救出他的儿子和儿子的14位同学。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感情真挚。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着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深入文本,理解文章情感呢?反思我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虽然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学生从电视上也了解到地震的相关知识,但由于孩子们缺少这种生离死别的痛苦的体验,理解起文本还是比较难的。所以为了更有效地促使学生理解文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时注意多媒体的运用。一上课我便播放了一段地震的录像。学生看得非常专注,当孩子们看完录像时,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很快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虽然课文中没有刻意去渲染灾难的可怕场面,但正是这灾难的背景才更衬托出了父亲那高大的形象。

二、抓住文眼,感悟品读。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由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引导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为什么说父与子是了不起的?”接着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默读课文,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找出文中能够表现父子了不起的句子。文中有三个描写父亲的场景令人感动:第一个是他看到儿子的教室已成一片废墟,悲痛欲绝,但重新挺立的场景;第二个是许多人劝他别挖,但他不听劝的场景;第三个是他孤军作战,伤痕累累的场景。我将课堂的突破点确定在第三场景,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12自然段。通过分析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来想像父亲艰难挖掘的过程,体验父亲救子时内心的焦急和无助。同时,抓住这一文眼,我让学生通过想象,来丰满父亲这个形象。从满身的血迹,想象父亲在挖掘时可能遇到的种种险情,但却坚持挖掘,不愿离开,去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层层的感悟,父亲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不断地丰富真实起来。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学生在一次次的与文本对话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朗读能力的训练。

三、读写结合,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创造性地阅读,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如学生从课文对父亲的外貌描写说说父亲在挖掘过程中可能遇到什么事?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父亲?由阿曼达在废墟下等了36小时,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让学生写小练笔。这样做,填补了课文空白,使学生更深地感受、理解了父与子的了不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并灵活地运用了语言。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地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了扎扎实实的发展。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还是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时,引导学生质疑的地方不够多;对学生的回答,激励性的语言比较少。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我知道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地反思、探索,才能让自己做得更好!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