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社会中,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
午餐后,我们让孩子们看图书,可是问题出现了,阳阳哭着跑来告诉我说,“老师,我的书被别人拿走了……”没过一会儿,娜娜也跑来告状某某小朋友抢走了她的书。我们无数次的告诉孩子书本是大家一起分享的,可是效果一直不好,矛盾总是会出现。
中午,我拿出了一本色彩鲜艳的绘本,假装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眼尖的家家看见了,连忙跑过来问道,“老师,你在看什么啊?”说话间,好几个孩子都拥了上来,他们都被我的绘本给吸引了。子涵很想翻开我的绘本自己看看,很可惜被我阻止了。子涵急了,“老师,给我看看嘛……”还有几个孩子也说道,“我们也想看……”我故意趾高气扬地说道,“不给你们看!”“那我问你借!看着孩子们渴望看到绘本的样子,我故意说,“如果我不借给你们看,你们心里怎样想的呢?”“你不给我们看,我们不开心。”“我也不高兴!”于是我说道,“那你们从家里带来的书本如果不借给别的小朋友看,他们会开心吗?”经我那么一问,孩子们议论开了,阳阳说,“书本需要一起分享。”宝宝也说我带来的书本给其他小朋友一起看。
看着孩子们互相分享书籍,我的心里很高兴,同时也对孩子们的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
1、分享是幼儿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对幼儿来说,分享就是不能独占,是把自己的东西给了别人,容易产生被剥夺的感受。所以经常出现孩子们不肯把书籍借给别人看的情况。
2、幼儿需要通过实践体验,使分 通过一个实践体验,让孩子们知道了分享的重要意义。
相信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们的孩子会把更多的东西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在幼儿园吃饭是一件新奇又隆重的事情。每次餐前,保育老师都会将装勺子的铁盒从消毒柜拿出来,摆放在餐桌上,然后随机点一位小朋友,将小勺子一一分放到碗里。
第一天请了菲菲小朋友,她一开始有点不知所措,然后小心翼翼的将勺子分好,生怕勺子掉地上,也很害怕哪个碗里没有分到勺子。分完之后,脸上露出浅浅的笑容,即害怕大家看出她的骄傲,又掩饰不住这份激动。第二天早晨,菲菲爸爸送她来园时说:老师,菲菲今天感冒了,流鼻涕,但是她坚持要来,说吃饭时她要给小朋友分勺子!老师一听,觉得很可乐,这么一件小事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啊!第三天开饭前,就有好几个小朋友悄悄跟老师说:老师,我也想分勺子。于是,饭前分勺子变成了被大家期待的事,这份期待大大超过了对午饭内容的期待。被点到的小朋友带着一种使命感非常认真的去完成这件事,没有被点到的小朋友很失望。
几周过后,灿灿爸爸送孩子入园时跟老师说:老师,灿灿说她还没有分过勺子,她等不及了!所以这一天,灿灿也争取到了分勺子的机会,整整一天她的心情都很愉快,不管做什么都很积极,教学活动上积极的回答老师的提问,中午睡觉也一改往常翻来覆去睡不着的习惯,很快就入睡了。
有一天餐前,一个小朋友突然跑来跟老师说:老师,我想谁都不分勺子。因为很久没有轮到她了,她实在受不了眼睁睁看着其他人分勺子的折磨。唉,可爱又可笑的孩子,真是人小鬼大啊!
既然分勺子变成了孩子们在幼儿园重要的一项活动,那老师就把规矩定下来:按照组次轮流来分,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然后每天请两位小朋友,这样减少了轮流周期的时长,孩子们不用等太久。这个规则定下来后,因为分勺子引起的“纠纷”就渐渐消失了。
有许多在大人看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事情到了孩子的眼里却是很有份量的,作为孩子们的老师,我想我们不能因为事情细小不去理会,而应该真正的置身于他们的心灵世界,去帮助他们解决每一个小小的问题。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的的语言表达起辅助的作用。
作为教师,对故事教学中往往不是只讲一遍的而要讲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幼儿倾听的积极性。而我在上《小乌龟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在讲述第一遍时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经发现有幼儿开始把注意集中在手指偶上,对故事的倾听兴趣不高。我没有主意到这点,而是继续用手偶展示讲故事。在这个环节
中,我可以积极发掘幼儿这点,让幼儿参与到表演展示活动中,让幼儿尽情表达。 在给幼儿第二遍讲述过程中我采用让幼儿观察故事大书,请幼儿边观察边讲述故事内容。没变换方式,以至在讲述第二遍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儿开始互相说话。
在讲完故事的时候,对于提出的问题发现幼儿回答声音很小的时候,我没有鼓励幼儿让他声音再大点就更好了。在整个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的语言还不够生动形象,在幼儿对某个动物感兴趣的时候没有让他们尽情表演。使得幼儿在听故事的时候有点乱。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加强自己在语言方面的表达表述能力。在课堂调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认为“个别示范在前”非常适宜,如先请几个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范探索,不仅可以为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兴奋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儿,还可以提高大家对“任务目标”的重视程度,更加明确“怎么做”。这样,秩序的混乱就完全可能避免。
于是在第二节活动中,个别幼儿“又开始制造混乱”。当我出示小象和小兔子,请孩子们跟他们一起唱歌时,有一幼儿说:“我要做小象,小象是这样走的。”马上许多的小朋友都跟着叫起来,我要做。.。.。,要要做。.。.。。显然他们的兴趣已经不在唱歌上,而是想去扮演了。 由于有了第一节课的经验,我不再强迫孩子跟我走,而是停下来逐个提问:“把你想做的动物跟大家分享,你想做什么?怎么做?但有个要求,一次只能一个小朋友来表演,其他小朋友要认真看,做得好的要鼓掌。”很奇怪,给了孩子们表达的空间后,他们不闹了。然后,我及时地用“乐器宝宝”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又专注于活动中来。
通过这一节活动,我总结了一下经验:不要跟“捣乱”的孩子纠缠,尊重他们的兴趣或想法,同时用夸张的语言、体态或者教具等吸引其无意注意,帮助孩子回到课堂中来。另外,通过这一活动,我所收获的是:除了课后反思,备课也非常重要,课前不仅要思考教法、学法,还要预想到突发状况和细节处理,如出现混乱怎么办、孩子对活动缺乏兴趣怎么办等等?做好一切准备,我们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尤其是户外游戏活动,不仅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为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利用寒假时间,阅读了临朐县教育局所编著的《快乐游戏健康成长――临朐县幼儿园户外活动扫描》一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户外活动有了更深刻的反思与理解,现在我将这次读书的收获分享给大家。
一、户外活动两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保证幼儿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游戏活动时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特点是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面对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大肆鼓吹的超前教育,我们勇敢说不。并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了生活化的游戏环境和材料,开展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户外活动,创造一切条件让孩子们在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中,满足身体健康发展的需要,让运动成为一种习惯。
二、混龄式幼儿自主性户外活动
以幼儿为本,立足于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发展特点,从环境改造、材料投放及园本资源等方面不断优化户外活动,增强幼儿户外体育锻炼的实效性,开展“大带小、小促大”的混龄式幼儿自主性的户外体育活动。本活动以幼儿自主活动为目标,对幼儿户外活动环境进行整体规划改造,合理划分区域,在园内建造小山丘、沙池水池、种树、铺草等,因地制宜地创设各区域,在这些区域中让不同年龄的幼儿自由选择,彼此联系,产生交互作用的活动,开展“大带小、小促大”的混龄式幼儿自主活动,让幼儿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中充分的自由结伴、自选内容、自主活动。
三、园本特色课程
艺术是人们创造美和表现美的重要形式,其中美术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是孩子用心灵和世界对话的一种形式,幼儿感受美的方式虽然肤浅或幼稚,但是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指南》中对幼儿园美术教育作了全面的阐述,既要求幼儿园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幼儿对美的感受美的体验,丰富幼儿对美的想象美的创造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这也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比如说:石头画,石头画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较独特且充满吸引力的美术活动,对幼儿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四、弘扬民族游戏,让我们的文化继续传承
跳皮筋、跳方格、老鹰捉小鸡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民间游戏,我们应该把民间游戏引进幼儿园成为孩子们愿玩、乐玩的游戏,这样既增加了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又发展了孩子的社会性交往。使我们的孩子眼中不再只有玩具“同伴”。当然在选取民间游戏时,并不是全部应用,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总之,开卷有益。孩子就是一颗具有强大生命力强大能量的种子,只要给它阳光雨露他们都会迸发出强大惊人的生命力、创造力,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大大的惊喜。
寒假里,我阅读了由北师大出版的《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一书。虽未读完,已感受益匪浅。比起一般纯理论性的书籍,本书更加直观、易懂。它用一个个案例来引导学习,从组织活动的最初立主题和制定目标开始,逐步学习环境的配合、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课后的详细反思及改进,都能为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和借鉴,
本书的最大看点是每个活动后分三个层面的反思与评价。首先是执教者对自身教学组织的梳理与反思,然后是同伴作为旁观者对活动的评价与建议,最后是专家理论性的总结与指导。这样分层次的评价,既清晰又全面,引导我们能够从多个层面去认识和思考教学的价值,为我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懂得了反思与评价的要点。既开拓了我的视野,对我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也有很大的启发。
在工作中反思是一种自我积累的过程,常常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自然就会为自己增加不少经验。善于反思的教师能借助于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来分析、判断自身所确定的目标、选择的内容、采用的组织形式、投放的材料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等是否适宜,从而减少教师在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错误。善于反思的教师能够从活动反思中逐步学会教学,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在读过本书和查看了一些资料后,我意识到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评价不再把幼儿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作为重点取向,更多的是关注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对幼儿知识技能的评价,往往由于幼儿知识技能发展经验的不足,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屡遭挫折,影响其学习兴趣和情绪。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评价一定要多元化,以欣赏的态度去评价幼儿,全面地赏识幼儿各方面素质的新的进展,使幼儿能较多的感受成功与被肯定的喜悦,从而激发出更强烈的学习动力和自身的潜力。当然在评价中也要发挥家园共育的优势,让家长参与进来,努力提升家长在评价中的地位。例如,可以在家长开放日中为家长设计评价表格来评价自己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在家长园地中挂上家园联系本,进行家园交流;为孩子建立成长记录表格;以及各种调查表等,请家长参与对幼儿的评价,让家长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从而更有效的共促幼儿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