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最新6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编辑帮助大家分享的《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最新6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篇1

进度有点儿慢,赶紧的节奏。今天下午走进第三篇课文《唯一的听众》,聚焦人物描写展开教学,就这节课自我总结点评如下。

1.读题,揭示"主角"。

2.读文,串联"内容"。

3.读句,品悟"形象"。

4.读法,迁移"写人"。

从1说起,课题你会怎么读?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课题"唯一"说疑惑,一是为什么说是"唯一",二是这个唯一的听众指谁?自然从课题导入学文。

第2点的读文,指的是默读全文,延续前两课的方法,聚焦主要人物串联情节说内容,学生给了两个答案,其实也是两种方法,一是记叙文要素串联法,二是主要人物串联法,各有道理,学生能接受。

第3点是本课的主要板块,先快速扫描作者运用哪些方法来描写人物,再聚焦片段找到"证据",我以"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作为重点和难点,重点部分采取找句,有感情朗读的策略,分角色读,铺垫情感,难点部分采取找句,想象练笔的策略,走进内心,层层剥笋般体会"平静"表情下"老教授"那份对"我"的关切和鼓励,为"我"的点滴进步而高兴以及对"我"更高的要求,从而突破"像深深的潭水……的理解。

学到这儿,一节课走近尾声,回顾最近的学习文本内容,结合板书上的人物描写方法,我作出小结并布置作业,一个人,一件事,与"我"相关联,想想朝夕相处的同学或老师,试着用上以上方法,写一片段,表现人物品质,表达作者情感。复习课文内容后晚上"唯一"的作业,不知是否拔高了些?期待明早学生的作品!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篇2

这是小学六年级的一篇课文《唯一的听众》,当我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时,开使茫然不知其味,但当读到结尾时,激动的情感在心中涌动,我被这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被文中那位可敬的老人所打动!对文中初学小提琴的我来说,一位每天按时来听自己的拉琴的听众是一种莫大的安慰与鼓舞,尽管她说自己是“”,但我感觉不到,我每天用心拉着难听的琴声,她每天用心聆听“美妙”的音乐!当我最终取得好的成绩时,才知道,那位每天听我拉琴的头发花白的唯一的听众竟然是音乐学院的著名的教授!老人的美好心灵怎不让人感动!于是我不禁思绪起伏……本以为这节课没问题,如此感人的文章,孩子会和我一样感动,而且文中也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语言流畅,教学应该得心应手!于是很容易的设计出了我的教学思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先提出文章哪里让你感动?然后说说自己感动的理由。这样,来展开对文章中心的挖掘与对人物美好心灵的探索!接下来说说我为什么会成功,深化人物品格……

就在我胸有成竹的走进教室开始我的教学的时候,意外出现了,“文章什么地方让你最感动?”面对问题,举手的寥寥无几?难道不会说,不会呀!她们应该挺能说的!那是……我用询问的眼神扫视着班里的其他同学,正准备问的时候,尹雪松说话了:“老师,我不感动!这篇课文没什么!”“就是,我也觉得没什么可感动的`!……”汪宇翔等纷纷响应……字串9

“啊?是吗?你们都不感动?”……

我晕了,怎么会这样呢?尽管我难以相信,但事实如此。我的教学还能像我的设计那样进行吗?那我要设计怎样合适的路径来指导孩子的学习呢?

于是我在头脑中大胆的进行了最快速度的调整:字串7

1、召开辩论会,题目“你感动吗”。字串5

2、你喜欢文章吗?围绕这一问题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字串3

3、学生评价课堂,你喜欢怎样的课堂。

当我宣布这个方案时,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于是我对孩子们说:“要想首先战胜对方,那就得首先摸熟课文,对课文的每一个情节十分清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显然,我的话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很起作用,只见孩子们认真的读起课文来,积极的为辩论会做着准备。我心中十分高兴,起码我已经取得了一个胜利,孩子认真去读课文,认真去思考,这比什么都重要!辩论会开始了,双方争的面红耳赤!正方找到很多文中感人的语言描写,说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到老人的美好心灵,反问,难道你不感动吗?反方承认老人的美好心灵,强调没有带给自己强烈的情感冲击!有的说:“老师,我开始觉得不感动,现在感动了怎么办?”我说:“没问题,任何人可以自由变更自己的立场!”辩论会在学生大批的举手发言中不得不结束了!……成果喜人,一切教学目标达成!结果我宣布:“这次辩论,大家全都是赢家。因为你们在辩论的过程中,挖掘出了文章的中心,感悟了人物的情感!

接下来的对课文的看法以及对这篇文章教学的看法,学生们各抒己见,大胆发言,大部分同学说好,给了他们充分的自由。让她们可以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整整三节课,我结束了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这样说,这篇文章的教学是大胆而开放的,尊重学生情感体验,尊重学生对课堂以及对文本的看法。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真实是我们课堂的基础,假如我们教师对学生的“不感动”一口堵回去,反让学生一定要说出自己怎么感动怎么感动,那情感是虚假的情感,语言是罗列的语言,没有一点灵魂,这样的教学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呼唤:让真实在课堂中闪光!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篇3

1.学生在自主学习及合作交流的环节中,积极思考,配合默契,讨论积极。

2.读写整合,合理想象“我”的情感: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及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及时进行肯定与点拨,让学生们深入的体会到老教授给予“我”的鼓励以及“我”对老教授的敬佩。

不足之处:

1.整节课,尽管采用的是较新的教学模式,但主流仍是师生的对话。我现在追求的课堂是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评价(互动),必要的时候,我再出场。要想实现这样的课堂,有待我和孩子们一起去努力,一起去寻路。

2.朗读形式较少。学生们虽然能够理解老教授是一个懂得关心、爱护年轻人成才的慈祥的老人,我对老教授心存感激,但是对角色的情感把握还不够大胆,所以朗读时,放不开,朗读语气不够。有些重点词句,学生读出来了,但我未及时创设情境,让他们再美美的感悟。

3.课堂上的捆绑式评价语太少。我时时告自己,不要吝啬自己的评价,也不要让学生吝啬他对同伴的评价,但实施起来,就出现了问题。

整改措施

虽然这节课上的不是很成功,但我觉得它能让我思考的东西却很多:

1.教师的基本功对于上好一节语文课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过渡语的衔接、阶段的小结。因此我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多读书,多学习,博采众长。

2.六年级的语文课,篇幅较长,在教学第二课时时,经常会时间到了,课还没有结束的现象。如何做就能达到轻负高效?它是我现在仍在思考的问题之一。

课堂是实实在在的,不能蜻蜓点水。希望自己和孩子们一起努力,朝着轻负高效的课堂迈进!

在我校听评课活动中,我执教了《唯一的听众》一课。从教学效果看,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虽谈不上行云流水却也一帆风顺善始善终,学生表现也基本令人满意。但是,教后反思自己的课堂,依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教学内容仍然点多面广

近年来,我逐渐接受了“语文教学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教学思想,平时的教学也在努力践行,可是,执教公开课时却又难以割舍了。不可否认,家常课与公开课是有区别的,家常课备课简单,仅依据教材、教参和手中的教辅资料撰写教案,着眼于问题解决;执教公开课,既网上搜集资料、查阅名师教案也观摩名师课堂实录和视频资源,资料多了,思路广了,就难以取舍了。

执教《唯一的听众》,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并存,两点都该抓,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与神态描写对“老教授的平静”的关注都是教学重点,两点都做了,却做得不够扎实。在40分钟的课堂上能抓住一点训练扎实就很不容易了,两者兼顾实在勉为其难。训练不扎实,以后学习另一篇课文时还会都抓都训练,依然不扎实,久而久之,语文教学就变得在轻浮中行走了。

其实,本单元的导语中提出“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却并非每篇课文都抓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而是学习本单元四篇课文时各有所侧重,这样就会减轻教学每一篇课文时的压力,也就不至于学习每一篇课文时都眉毛胡子一把抓了。鉴于此,单元备课乃至学期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做好单元规划乃至学期规划,才能明确学习每一篇课文时到底该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

二、以文带文过渡桥好难找

引入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外阅读走进语文课堂,不仅学生阅读量加大,还带来了教学方法的变化,多个课型结构同时冲击传统教学模式,迫使语文教学不断变革。为了运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在众多语文主题学习课型中,运用最多的当属以文带文课,今天我执教的《唯一的听众》就是一节以文带文课。

学习《唯一的听众》,同时学习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金色的沙子》和《知遇之恩》。当然,学习后两篇文章仅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花费时间并不多。但是,以文带文课中的所学课文与所带文章并非毫无关联,学习《金色的沙子》是因为学习了《唯一的听众》的环境描写,再用《金色的沙子》训练,看学生是否明白了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知遇之恩》是借年级组长说的三种人,让学生体会《唯一的听众》中老教授属于哪种人,借以表现对老教授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以文带文课中的所学课文与所带文章必须有联系才行吗?是的。若没有联系,生硬拿来,课堂教学结构就显得不伦不类,也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了。不但阅读效果大打折扣,学生也会慢慢失去读书兴趣。那么,所学课文与所带文章的过渡“桥”是什么?目前,大家倾向于语言文字训练,在课文中学习语言文字,在所带文章中训练语言文字,但这并不是唯一的。人文主题也可以当作“桥”,知识归类也可以用作“桥”,如借用《知遇之恩》中的三类人来表现《唯一的听众》中的老教授对青年人的无私帮助。

三、课堂评价还是有意为之

课堂教学即时评价一直是我的短板,不知不觉就会忘记。因此,执教公开课时,总会设计几句评价语,用以增添课堂的亮色。今天执教《唯一的听众》,设计了表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读书广博,同时针对老教授的神态描写设计了能回答出老教师平静背后的心理活动的同学的激励性语言。尽管在课堂上都用上了,效果也不错,但我深知鼓励性评价若没有到信手拈来的程度,课堂就很难有光彩夺目的精彩。

课堂即时评价既是对回答问题学生的鼓励也是对全班学生的引导,这是大家的共识。但为什么难以“习惯成自然”呢?仔细想来,除了教学理念没有彻底转变外,还有对学生也就是儿童的认知没有弄懂弄透。课堂教学是表扬的艺术,并非仅是口号,更是课程改革的理念。同时,小学生需要在鼓励中成长,这是学情,是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把理念转变为实践是艰难的,因为我们对儿童的认知不全面甚至于把学生当作成年人,因此,“挑毛病”的课堂才会司空见惯。

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有意为之并非不对,但更需要从心底里认可“儿童需要鼓励”的教育理念,只有如此,才能慢慢地转变为无意为之,直至习惯成自然。

四、依据学情关注学生进步

尽管我努力把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烂熟于胸,有时却不得不回味一下前后教学环节的联系,此时便失去了对学生的关注。课堂上,教师的注意力应该在学生的表现与成长上,不应该在教案上。当我们真正关注学生时,却发现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有时甚至于差强人意。

为什么在课堂上看不到学生的进步?首先是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同时关注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上游学生无所事事、下游学生听不懂成为多年来的难题。因此,在魏书生老师的课堂上,下游学生写词语,不用听课。其次是学生性格各异,听课与不听课并存,看似听其实不听者有之,看似做小动作其实在听课者也有不少,这并非“一二三坐端正”就能解决的。因此,把握学情就要照顾不同性格特点的孩子,这不是所有教师的所有课堂都能做到的。最后,老师找不到针对不同性格特点孩子的教育方法,虽然希望能促进孩子成长进步却束手无策,因此在课堂上看不到学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把握学情,这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练成者着实不多。

反观我执教的《唯一的听众》,因为是一节公开课,总想呈现一节完整的课堂,“赶进度”的情形依然存在。赶进度时,心里想的是“进度”,也就难以关注学生。毕竟,即使让学生读课文有进步也需要跟进指导反复诵读才行。

执教一节校内公开课,虽经过精心准备却依然没有达到理想境界。尽管这几年始终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却依然是问题多多,下次公开课才会更加精彩。当然,这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好在,我一直在路上。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篇4

上一周,我上了一节第三单元的课文《唯一的听众》,课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认为自己设计的“生词听写”、“串词连句”、“根据板书提出问题”、“读写结合”、“朗读欣赏”等环节的精巧特别、独具匠心,教学语言优美给人美的享受,教学流程清晰流畅,自然连贯。但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对学生的关注度还不够

对于这点,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做得不错的,因为在这点上我经常地提醒着自己要贴近学生,话语要亲切,态度要和蔼,方法要以生为本,循而导学,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要忽视每个学生的存在。但是细想这一节课,课上虽不曾高高在上,却也不经意地流露出师者的姿态,话语似乎总是比学生要高明一些,要出彩一些,于是学生便多少多了一份敬意,多了一份依赖与冗懒,少了一份严谨治学与批判的精神去参与学习,因此当老师出现了过失也浑然没有察觉。

有一点不足我自己也是很清楚的,课上,为了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少生枝节,内心会情不自禁地希望学生能顺利解决问题便过了,缺少了对更多的学生足够的关注:其他的同学都会了吗?他们参与学习的活跃度、专注度够了吗?我有没有更为明智的,能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的教学手段,像魏书生式的,如叙家常般的平等、自然的对话,调侃,拉进与他们的距离,从而消融内心存在的那些许的或紧张、羞涩,或事不关我,由他人言说的倦意?我觉得自己在这点组织管理,心理调适方面所下的工夫还是不够的。例如,为了让学生能发现描写老人神态的三个句子中都写到了老人“平静地望着我”。我布置学生自由朗读完后,仅有5、6个学生举起手表示有所发现,看来情况还不够理想,我又让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把三个句子读了一遍,这次发现的有十几个了,这样我便满足了。事实上还可以让个别有感受的孩子再把句子好好读一读,用他们的感受去感染更多的孩子,这样下来相信会有更多的同学会有所发现的。不仅如此,事实上在这过程中,体现的是老师对还没有发现的同学的期待、耐心与信任,学生一旦感受到了,课堂的投入度会得到极大的焕发,可惜我错过了这个机会,张老师的提醒,让我意外的发现了这其中的一点奥秘。

2、教学用语还需推敲,使准确明了,指向明确

在学生大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为了使学生能尽快进入课文的学习,了解老人,感受老人对“我”的真诚无私的爱护和帮助。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提出:抓住人物的特点,写一段“人物简介”。当时只是考虑到这样概括简单扼要,只要学生读懂了课文,抓住自己所了解的人物特点去写就可以了,不给具体的要求也就不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这个看似简单的新名词却一下子把学生给弄糊涂了,因为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没有出现过“人物简介”,反而造成了思维的障碍。在巡视中,发现不少同学不知从何下笔,我做了一些补充说明才恍然大悟。这个环节如果这样设计会更直截了当一些:默读课文,了解老人,写写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可以从老人的外貌、性格、品质等方面去写。

还有一个地方,我在让学生朗读了关于老人说的话后,提出:“老人的这些话语,给你怎样的感受。”这本是希望学生读了这些话有什么想法就说什么,是比较开放性的一个提问,是希望学生能各抒己见的。可事实上是学生一下子无语言对。现在反思一下,若这个问题问我自己,我会怎样应对呢?确实会有思维一下子找不到落脚点的感觉。因为老人说的四次话都是在不同的背景下说的,那么听了老人的每一次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果合在一起发问:“老人的这些话语,给你怎样的感受。”那就不好说了。可以改为:假如你就是那位拉小提琴的,当你觉得自己拉床脚般的琴声干扰了老人的时候,老人的话给你怎样的感觉?当你信心不足的时候,老人的话给你怎样的感觉?当你的坚持,琴技有了一点进步的时候,听到老人的话,你又会想些什么呢?然后也不急于让学生马上作答,而是代入角色再次读读课文,体会体会。然后才让学生有所选择地谈感受,这样谈感受就着边了。

1、教材解读还需全面深刻

一篇文章要学些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很大程度决定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运用,《唯一的听众》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行为心理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在教学中,我主要是抓住老人这条线索展开的,从课题“唯一的听众”入手,走进了这位老人,然后以写促读,认识这位老人,接着抓住描写老人语言和神态的句子,边读边体会,进一步体会老人无私相助的品质。这样的教学固然条理清晰、流畅,但深度不够,发展性不强。表现在这样处理使得“我”与老人之间的关系结合得还不够紧密,“我”如何在老人言行态度的影响下,在情感、行为上产生微妙的变化的?课文用了独特,含蓄的句子去表现,例如;“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他慈祥的眼神平静的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教学中若把描写老人的语言神态的语句与体现我内心变化的这些句子结合起来,会更能表现老人为什么在我心中是如此可亲可敬,如此难忘的“唯一的听众”。

2、语文味不足

我认为这堂课最欠缺的还是语文味,作为高年级的语文课,要加强语文元素的教学,要有构篇技能的训练,例如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伏笔照应等表现手法。语文的内容要比低年级丰富,教师解读教材时不要只看到文章所承载的内涵(即思想情感),没有看到文章的本体。

应该说在我的这节课上也还是有这方面的训练的,例如由题目的分析比较感受到悬念的作用;串词连句进行了造句训练;小练笔的插入把读写结合在一起了;抓住重点语句的朗读,抓关键词的品读、品味培养了语感;在朗读老人的话时渗透了直接表述和间接表述的表达方式的复习?这些应该是语文味的啊!那为什么还会语文味不足呢?

我想,不是没有,而是表现得还不够充分和到位,现在想想,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的。例如,虽然有小练笔的插入,但是却没有很好的利用它提升学生的

写作能力,这个写的作用仅达到理解老人的作用。可以在评点小练笔时,不仅评价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准确了没有,是否认识独特,还应该评价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这个小练笔的结构如何?抓住了什么典型的事例?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用词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评价对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是有导向作用的。还有就是:在出示老人的语言和神态的句子前,可以透过教师的过度语去强化学生对文章写作方法上的认识。可以这样说:“从同学们的小练笔中,我们能感受到这是一位真诚、无私帮助青年人的可敬的老人。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去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然后再引出老人的语言和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感受的句子开展朗读、品味。这样强调相信更能引起学生对文章写法的重视。

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情感体会有机融合在一起,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个语文工具性的具体表现落到实处,还需要今后好好研究。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还欠充分

我的这节课总的来说还处于导读课的状态,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欠缺充分。这点我也感觉到,虽然课堂上也不乏学生的举手,回答者也尚属精彩。但是这个参与面确实还不够大,除了因为未能充分关注学生外,与自己的教学行为习惯和教学的设计是有关系的。老师发表的见解多了,学生讲一句老师可能就评价了好些,似乎不讲便体现不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另外,教学中只有师生的互动对话,却没有生生间的交流,没有唤起多维多层的互动,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作为实践主体应创造更多的条件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我实践、体验、理解、感悟、积累,让学生多读、多写、多思、多问。

课后,我特意再上网学习了什么叫语文味,当然关于语文味的理解,语文界莫衷一是,我对以下这两段话比较赞同:

1、 “语文味”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2、“语文味,就是围绕“语文”二字进行教学,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对字、词、句、段、篇的理解,就是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然而,有人把语文味等同于语文课的味。事实上,有语文味的语文课不见得“有味”。语文课堂不能缺少“语文味”,因为这是语文课的本色要求,但语文课堂又要力求“有味”,因为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唯一手段。如何让语文味“出味”?这里想就最具语文味的品词赏句方面做些探讨。“出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案,创设情境,循循善诱理解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做到既不失语文本色,又让学生兴趣盎然。”

这么看来,“语文味”要求教学既具工具性,又具人文性,但两者并不是简单的城县,需要有机地融合,还需要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通过本次反思,促进了我的自我剖析和学习,把语文课上得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味”是我努力的方向。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篇5

《唯一的听众》这篇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凑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家的故事。

本课的写作思路很明晰,一是按作者的心理变化,二是按老人的语言和神态为主线。我在设计教案时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来进行的。第一课时时我抓住作者的心理活动来体会作者内心从沮丧到懊丧,再重拾自信,取得成功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我主要想让学生学习本课的细节描写,为习作打基础。因为对于六年级的学生简单的分析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学习的渴望,学习一定的习作技巧可以让他们在习作练习中更加有的放矢。

我一共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抓细节,知人物;探秘密,悟情感;写故事,知感恩。第一个环节,我主要设置了两个大的问题,一个勾画有关老人外貌、神态、语言的语句,了解人物;一是交流老人为什么自称为“聋子”,从而了解人物的品质。可是由于设置的问题太多,面面俱到,结果适得其反。零碎的细节削弱了重点问题处理的时间,引申的问题太多,把第二个问题遗忘了。这是本节课最大的失误,让学生在理解上直接跳跃到第二个环节的问题,思想跨度太大,所以理解的不深刻。我觉得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可减少时间,如在学习老人的三次语言时,不必斟词酌句地去理解,课堂上,不必拘泥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应让学生在课堂中领悟、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读中悟写。再者强化篇的训练,让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入手,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努力体现了六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在这次的课堂中,对句的提炼、理解过于明显,从而削弱了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把握,年段特点把握不够准确。

第三个环节本来是要在本节课完成了,前面的环节耽误了时间,所以只好把这个环节作为作业布置下去。没有了这个环节的亮点,这节课就显得很平,没有体现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没能当堂完成这个环节是我这节课又一大失误。

我在本节课时间安排上也不合理,复习环节占用时间太多,是因为我选择的词语太多,如果只选择生字就可以为第三个环节节省时间。我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多选了几个词语,效果不理想,要充分地相信学生。

还有这节课,我对学生朗读的训练不够,只是让学生齐读了课文,没有听学生个人的展示。如果想带领学生走得远,就得让学生读书深入。没有读,就不会看到思想与文本碰撞的火花。

因为本人对于这课文本研读的不够深入,没有把学生备到细,所以在课堂上失误连连,遗憾多多,给大家作了反而教材。课后我反思了自己的这节课,做出了如下修改:

1、把复习环节的词语删去一些,剩下“锯床腿、沮丧、蹑手蹑脚、诅咒、这辈子、甭想、全力以赴、天方夜谭”,既复习了课文生字,又可以很好地指引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

2、把第一个自学指导削减为:

(1)、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老人神态描写的句子,用曲线画出老人诗一样的语言,读一读,批一批。

(2)、小组内交流:老人为什么说自己是“聋子”?

把原先三个点减少两个点,还要在学生汇报的环节减少单纯的课文分析,把重点引导到第二个问题上来。再在第七张幻灯片后加张,把自学指导一重新出示,就不会遗漏问题了。

3、第三个环节一定要当堂完成,让学生在全班交流,具体指导细节的描写方法。

4、作业改成:摘抄文中细节描写精彩的句子,积累下来。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篇6

《唯一的听众》这篇文章是通过一位音乐老教授装聋对青年小提琴手进行鼓励、帮助从而使青年人获得成功来歌颂人间真情的。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是我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二是老妇人的语言,通过这两条线表现出老妇人对我的爱护和鼓励,表达出我对老人这与众不同的帮助方式的感激和敬佩之情。这篇课文是我们教研组选定的一课三讲的教学内容,在集体备课时,老师们就一致认为: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抓住老妇人的言行、神态和我的心理、行为变化来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教学中,我着重进行了“读写整合,合理想象我的情感”为主的教学安排。

读写整合,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延伸老人对“我”的无限关爱,这种整合在学生的感情升华上起到了相大的作用。临近毕业的学生已经有五年的阅读经验了,足以掌握读写整合的主要方法: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进行对比等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来进行合理想象,课堂上我及时进行了肯定与点拨,强化了学习行为。

照理说,这部分的教学本应该成为这堂教学中精彩的一笔,然而学生的回答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精彩,他们对老人的感悟还没有达到深度理解,所以在说的过程中发现语言是那么朴素,词语是那么贫乏,很难调动听者的情感。如果他们深入理解的话,那么说话的内容应该是很感人的?上完课我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什么原因阻挠了学生情感的宣泄呢?在冷静思考过后,我发现学生的思维缺乏深度,所以语言自然贫乏。曾在窦桂梅老师的书里看到这么一句话“如果说温度是人的血液,那么广度就是人的骨肉,深度则是人的神经。没有骨肉,人无法立起来;没有神经人无法活下去。要让孩子思考得更加深入,才能让孩子的思维动起来。”纵向推进式的教学留下的遗憾不得不让我重新思考这篇课文的教学方式。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窦老师又讲道“要把深度的点定准了,而且这个深度要适合学生,要循序渐进。”

根据这一理念,我再次研究这篇课文,发现了一个被我忽视的且尤为重要的关键——“变化”,整篇课文不都是围绕变化来叙述的吗?“我”的琴声是一种变化,“我”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变化,老人的语言是一种变化,老人的神态又是一种变化。

全文紧扣着这个字眼来体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我完全可以通过“变化”来解读文章。但是必须把两条线索紧密联系起来,纵向推进与横向教学相结合,抓住琴声的变化这一点,牵出老人和“我”在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变化,把这两者融合在一起。我想只有这样,学生在相同的情感体验中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物的感情,人物的品质显得更加高尚,学生的思维相信会更加有深度,表述的语言也应该更加丰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