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
教学目标:
1、了解上中下结构的字和书写规律。
2、读句子,体会句子的好处。
3、朗读并背诵诗歌,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体会成语的含义,懂得方向错了,是达不到目标的道理。
5、能把过年时的情境写下来。
教学重点:
1、学习拟人的手法将句子写得生动、有趣。
2、说话、写话。
教学难点:
能说会道。
教学准备:
田字格小黑板。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语海畅游和背一背。
教学目标:
1、读句子,体会句子的好处。
2、朗读并背诵诗歌,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重点难点:
学习拟人的手法将句子写得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语文百花园八走一走,那里有一道道难关,只要你有开启智
慧的钥匙,就能打开它们。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闯关吗?
二、语海畅游
1、出示“带、壳、常、茶”四个汉字,指导观察。
2、了解上中下结构的。字的一般书写特点
3、教师示范写“带”,引导学生描红,书写。
4、依照例子,练习写“壳、常、茶”。
三、读一读,想一想
1、自由地、反复地朗读句子,看谁能有所发现。
2、指导理解句子。
(1) 同学们,这些句子真有意思啊!一边读一边想,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2)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景,想像句子的意思。
3、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情感。
四、背一背
1、出示挂图,了解诗人。
这是我国唐代诗人写的一首诗。
2、朗读古诗,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3、一边读一边想,想想古诗的意思。把你读懂的与伙伴交流一下。
4、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查查字典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5、诵读古诗,把古诗背下来。
五、作业
1、背一背《悯农》。
2、搜集诗歌。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
读一读,能说会道。
教学目标:
1、学习成语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2、能模仿过年时的情境互相拜年。
重点难点:
能说会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百花园八的内容。
二、读一读
1、自由读文申成语故事,不认识的字请教老师或小伙伴。
2、小组互读故事,互相纠正读音。
3、你明白了南辕北辙的意思吗?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4、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跟同桌说一说。
三、能说会道。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拜年。
2、同桌交流。
3、学生汇报,并在班上演一演。
4、过年时,你还看到哪些情境呢?指名说。
5、把看到的情境写下来。
6、讲评。
四、作业
1、把《南辕北辙》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修改写话。
一、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的美丽。
二、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呢?(春、夏、秋、冬。) 孩子们真棒!春天的时候,到处鲜花盛开,姹紫嫣红,美丽极了。夏天的时侯,烈日炎炎,但是海边却是一片清凉。冬天,白雪皑皑,大树都披上了白白的厚棉袄,孩子们也可以痛痛快快地堆雪人、打雪仗。(课件展示春、夏、冬的美景)那秋呢?秋天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时点拨,让学生能初步学习描绘环境。
师:对,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学会观察生活,真是个好习惯。说到秋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树叶黄了,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课件同步展示树叶飘落下来的美景。)其实秋天不仅仅是这样的凄凉,它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课件展示课题《秋天的图画》)今天,我们就走入大自然,去看看像图画一样美丽的秋天。谁能大声读读这个生字。(课件将生字“画”变色,强化孩子们的生字的认读,请孩子来读“图”字,读课题。)
师:你读得声音洪亮,字音准确,真棒!大家能像他那样再读一读课题吗?
孩子们连续读几遍。
(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注意指导学生区分前后鼻音的字,如“燃、勤”与“笼、浪、粱”。
直接出示课后“我会认”中的生字让学生认读。不会的可通过“苹果”里的拼音或向别人请教来解决。
看,秋天来了,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展示苹果。)哦,是果园的苹果成熟了。调皮生字宝宝们也高兴地躲在苹果后面和大家捉迷藏呢?看看哪些聪明的孩子能认出这些生字宝宝?(课件展示,随意点击苹果,请孩子认读,没有读准确,点击生字,显示拼音,注意边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生各种方式认读生字。
(三)词语认读
注意指导“笼”在“灯笼”一词中读轻声;“粱”在“高粱”一词中也读轻声。
师:词语宝宝们也想挑战大家,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展示词语,请孩子们认读。课件展示,注意指导“笼”在“灯笼”一词中读轻声。“粱”在“高粱”一词中也读轻声。
反复请孩子练习轻声的正确读法。告诉孩子们,生字宝宝有时要变声哟!
(四)初读课文
1、孩子们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要求: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同桌纠正字音,或圈出读得好的字词。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教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
2、质疑,秋天来了,哪里有美丽的图画?
孩子们自由讨论。
孩子们眼睛真巧,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课件展示,美丽的山野。)
为什么说,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呢?(孩子们自由发言,老师适时点拨。)
和孩子们一起谈论山野美景,归纳孩子们的发言:山野的颜色丰富多彩,有深绿色,浅绿色,黄色,粉色……就像一幅美丽的画一样。山野有丰富明朗的各种线条,形状,就像画一样……
看到这美丽、丰收的山野,人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高兴,喜悦……”对,人们是喜悦的心情。那孩子们能读出人们喜悦的心情吗?请孩子有感情地朗读“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读出“喜悦”之情。
(五)细品课文
1、研读重点句子,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
看,山野里,成熟的稻谷,金灿灿的,一大片的一大片的,大家觉得像什么呢?引导孩子想象,就像金黄的大海。
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孩子描绘出: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用动作让孩子体会动词,体会句式。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那山野里还有什么成熟了呢?
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孩子描绘: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高粱举起红红的火把。
2、读读说说。
指导朗读:“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高粱举起红红的火把。”读出丰收的热闹,喜悦。
反复朗读这几个句子,认识动词、描写颜色的词语;认识比拟句。
(六)升华、拓展
1、大家觉得秋天美吗?不仅山野,秋天到处是美景,下面大家来欣赏欣赏美丽的秋天。(课件播放美丽的秋天景象。)
质疑:谁使秋天这样美丽?(指导朗读疑问句。)
孩子们自由讨论。课件展示答案。“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指导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出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2、(课件展示)引导孩子们表达出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对勤劳的人们的喜爱之情。
梨树说:“勤劳的人们把我变成金黄的灯笼。”
苹果说:“勤劳的人们让我______________。”
稻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秋天说:“勤劳的人们把我描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3、指导朗读、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感悟秋天的美好,体会并表达对秋天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1)边读边想象,想象秋天图画的景象和色彩。
(2)在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3)美读。读出秋天到来时的兴奋、喜悦,用语气、动作描绘出秋天山野那一幅披金挂红的美丽图画。
4、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再朗读课文改编的小诗,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语言,从孩子的视野、角度去认识和感悟秋天的美丽,秋天美丽的原因。自己试着编几句描写秋的小诗。
(七)我会写
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还应注意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课件展示,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含有三点水的“波”“浪”和草字头的“苹”字。
1、说一说这些字的结构、组成,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一看宽窄,二看高矮,三看笔画。)
2、学生练习写,并在生字旁边为其组词。
3、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4、实物投影展示优秀的写字作业,请学生评价。
(八)我能行
1、诵读自己喜欢的关于秋天的小诗。
2、摘抄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
3、描绘你心中的秋天,配上优美的小诗。
4、制作秋天的礼物,用落叶做书签,用自己的画制作卡片等。
三、板书设计
秋天的图画
梨树 挂 灯笼
苹果 露 脸颊
秋天的图画 稻海 翻 波浪 勤劳的人们描绘
高粱 举 火把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认识新偏旁“食字旁”和新笔画“竖折撇”,写好生字“饥”、“饿”和“传”。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了解问号的作用,能读出疑问句的语气。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法布尔对生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索自然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识17个字,认识新偏旁“食字旁”和新笔画“竖折撇”,写好生字“饥”、“饿”和“传”。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法布尔对生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索自然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出示我班学生的照片。看,这两位同学,神情专注地在干什么呢?哦,原来是在观察蚂蚁。看!他们在捉蛐蛐。多有意思啊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发生在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从而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关注字词。
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全文,在此基础上同桌互查、互助读课文。
接着,分组反馈字词的掌握情况。
第一组:读准字音,明白词义。
第二组:词语搭配,积累词语。
读准词语,再想一想这些词语谁和谁是好朋友,快让他们拉起手来。再读一读,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三、进入情境,朗读课文。
(一)创设情境,走进法布尔生活的美丽山村。
第一步:引导学生轻声、自由读第1自然段。
第二步: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听读想象画面。
第三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写作顺序,尝试背诵。
首先,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通过巧妙地改变字体颜色,引导学生发现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课件出示
先写到法布尔出生在一个小山村,接着写村里的小溪,再写溪边的植物。正因为有前两句描写的这种环境,第三句写到这里有许多小动物,唤起了法布尔的好奇心。
继而引导学生发现:该段写到的几种动物也有一定的顺序呢!
接着,给出提示,尝试背诵。
(二)读故事,感受法布尔的好奇心与恒心。
我想通过语言描述,播放声音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先进入到故事情境之中,再去读故事。
一天傍晚,一阵阵低微的嘎吱嘎吱声,从丛林中传来。听!(播放纺织娘的叫声)这声音引起了法布尔的好奇心。
第一步:引导学生自读、思考。
听到这声音,法布尔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第二步:细读文本,指导朗读。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体会法布尔强烈的好奇心,读好问句。
在学生自读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体验的方法,读好问句。
如果你就是充满好奇心的法布尔,听到这声音你会怎样想的呢?试着读一读。
第二层:展开想象,体会法布尔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法布尔到丛林中去了几次?你是从哪读出来的?从文字中学生难于体会法布尔这种持之以恒是非常可贵的。因此我抓住文章空白点引发学生想象。
法布尔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失败,再探索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最后,联系上下文,体会法布尔勇于探索,“不灰心”。引导学生读句子。
(三)了解法布尔的成就,产生敬仰之情。
1、齐读最后一段,了解法布尔的成就。
2、简要介绍法布尔,提升情感。
法布尔,用一生的经历去研究昆虫,并专为这些“小虫子”写出厚厚的一本书《昆虫记》。这本书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是世界的科普文学作品。直到百年之后的今天,仍被人
简要介绍法布尔,增强学生对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的敬仰之情。同时介绍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推荐给学生阅读。
最后,带着这种崇敬之情,回归整体,朗读全文。
四、书写生字,认识新偏旁和笔画。(饥、饿、传)
(一)认识“食字旁”。
借助学过的认读字,识记新偏旁。
“饿”和“饱”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两个认读字。它们又是一组反义词,请你结合两字的意思,想想:“食字旁”表示什么?
(二)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饥、饿、传)。
这三个字同为左窄右宽;并回忆书写规则:左右结构的字,左旁右侧齐一线。
2、重点指导书写“传”字。
(1)书空新笔画“竖折撇”
(2)认真观察:写好这个字需注意什么?
(3)教师板书示范
(4)学生描红并独立书写一遍。
(5)反馈评改。
五、作业
1、继续练习朗读课文。
2、想象画面背诵第1自然段,争取做到有语气。
板书设计:
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
好奇心坚持成功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 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反问句。 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4、 联系学习,生活实际体会寓意,培养小朋友全面看问题,有错及时改正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正确读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体会寓意,懂得要全面看问题,有错及时改正。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全面看问题,有错及时改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引入新课
1、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
二、 猜谜语。课件展示谜语:一张大嘴巴,说话呱呱呱,小时侯穿黑衣,长大着绿袍。小朋友,很聪明,猜猜到底它是谁?(谜底:青蛙) 课件展示蹲坐井底仰望天空的画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篇有趣的语言故事——《坐井观天》。
学生齐读两遍课题 研读感悟
(一) 初读课文,学生字
1、 小朋友,请看书,好多生字娃娃都在向你招手呢,请你用自己小黑的方式读读课文,
2、把生字娃娃找出来圈好,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教室巡视,实时帮助。
3、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同桌用生字卡片考认。同桌互相出示卡片,比一比谁读的准。你们看,生字娃娃从你们的卡片中跳到屏幕上啦,你们还认识它们?课件出示生字,“寓井沿渴弄抬”。先指名读,在用开火车的形式读。在认读过程中,及时纠正字音。
2)生字娃娃和其他汉字娃娃牵着手过来啦,小朋友我们快和它们打招呼吧,动画先后出现词语“寓言抬头”学生认读。游戏“争当小老师”。和课件一起出示词语卡片“寓言井沿口渴弄错抬头坐井观天无边无际”教师指一个词,学生抢读,读准了就选他当小老师拿起相应的词语卡片教大家读。顺利完成任务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3)游戏“一字开花”。一个生字娃娃能够和很多汉字娃娃作朋友,组成不同的词语。课件演示“井(井沿)(水井)()()……”你能给它找更多的朋友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找(如:查字典、互相交流等)及时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 分析字形,记忆生字。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用多种方法巧记生字,如:换偏旁,编儿歌等,对好的方法要加以肯定。
2) 指导书写。指导学生按正确笔顺书写,重点指导“渴和错”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左右比例:左窄右宽,“渴”的最后一笔是竖折。
3) 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注意写字的姿势。
4) 作业赏评,把书写得好的,展示出来奖励一朵小红花。
(二) 品读感悟,整体感知
1、 轻声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
2、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边看边读,看图表现了哪部分内容,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3、 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准确、流利。
4、 指明分段朗读,指导其他学生骊朗读作出评价。
5、 说一说:青蛙和小鸟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小鸟认为天有多大》
6、 青蛙和小鸟因为天有多大争论起来,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三、 拓展归纳
1、 读,理解课文内容。
(1) 自己读。用“———”勾出小鸟的话,用“———”勾出青蛙说的话,反复读一读。
(2) 同桌读。同桌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边读边体会语气。
(3) 全班交流读。课件显示重点句子,指导朗读,通过读,理解内容。“你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得那么远吗?”“大话”就是指虚夸的话,指导读好反问句语气,体会青蛙坚持天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怎么会弄错呢?”指导读好“笑”、“一抬头”、“怎么会弄错”等词语,体会青蛙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全班分角色朗读,想读谁的'就读谁的,读的时候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2、 讨论交流,体会寓意。
(1) 小组讨论:小鸟和青蛙谁的话对?青蛙为什么错了?实践活动:让学生拿起卷好的小纸筒的一头看天,谈谈体会,理解青蛙认识事物的局限生,弄清青蛙错误的根源。
(2) 全班交流,体会寓意。小青蛙错在哪里?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只井底之蛙?说一说学的局限,全面地看问题,不要犯和这只青蛙一样的错误。
(3) 板书设计:坐井观天→目光狭小(受局限性)
反思:
第二课时
一、 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1、 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吗?
2、 听故事——《亡羊补牢》:课件演示画面,配乐播放故事。
wáng yáng bǚ lǎo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亡羊补牢”
学生读词语,提醒学生“亡”读后比鼻韵,“牢”是边音,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4、 先指名读课题,再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 小朋友,请翻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生字圈起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教师巡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3、 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 同桌用生字卡考认生字。同桌互相出示卡片,比一比谁读得准。
2)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开小火车读。对读不准的字音即时纠正。
3) 卡片出示词语“羊圈、修一修、狼、亡羊补牢”学生认读。
4) 游戏“放羊”。小朋友,天亮了。羊圈里的小羊都争着出去,请你帮助养羊把小羊一个一个地放出去吧!
课件显示:一个大的羊圈,里面挤满了小羊,每个小羊身上都写着一个词语“亡羊补牢 修一修羊圈后悔赶忙结结实实“,老师指一个词,学生认读,读准了,就用动画的形式把羊放出羊圈去。
5) 指导刻字写字。
讲:学生观察生字后,讲字的结构和记忆方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方法,以好的方法要及时肯定推广。
练:练习给生字扩词。让学生通过扩词练习 ,运用生字,积累更多的词语。
写: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生字。
评:学生作业评赏。
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
2、 看图,图文对照说说故事内容。
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对朗读进行评价。
四、 品读课文 ,朗读感悟
1、 读,感受人物人物心理活动。
(1) 自己读。认真阅读课文,用“———”勾出反映养羊人心理活动的句子,反复读一读,体会养羊人的心理变化。
(2) 小组合作读。小组分角色朗读第2、3 自然段,边读边表演动作,体会邻居和养羊人的心理活动。
(3) 师生共同品读。
2、 讨论交流,理解内容,体会寓意。
(1) 小组讨论:养羊人丢了几只羊?第一次丢羊生,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第二次丢羊后,他又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2) 师生共同交流,体会寓意。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内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你想对养羊人说什么?如果你犯了错误,你会怎么做?
教师总结引导:我们在生活中不要怕做错事,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同样值得表扬。
五、拓展延伸,激发阅读兴趣给别人讲《亡羊补牢》的故事,推荐课外读物《伊索寓言》。
板书设计
第一次→ 没修羊圈→丢了一只羊
第二次 →及时修好羊圈→再也没丢过羊
反思:
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和观察顺序来观察人物,并用一段话写出来。
2.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3.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重难点
把自己想说的话比较清楚、明白地写出来,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乐学善思办法
学生畅所欲言,拉近师生关系,为铺垫。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上一节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首先请欣赏老师带来一首小诗歌。(播放音乐)诗人可以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老师的爱,歌手可以唱歌,那么,我们却可以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来描绘心目中的老师,对吗?今天我们来完成语文七色光六的一写人的《我的老师》。(板书《我的老师》)
二、指导
1.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你首先想到了哪位老师?用一两句话来他(她)。
2.生读本次习作要求。(课件打出要求)
(1)你的老师长的什么样?
提示词:鼻子、眼睛、嘴、皮肤、头型等。
(2)你的老师身材怎么样?
提示词:高、矮、胖、瘦、苗条等。
(3)你的老师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
3.教师指导学生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
4.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交流。
5.教师读《我的老师》,和大家共同欣赏。
6.教师提示学生文时要加入自己的感情,会使有声有色。
7.刚才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赛说会,你们个个说的精彩,接下来,你们就拿出笔,把你们说的工工整整写下来,但一定要注意。
生齐读:抓住人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表达你的情感。
三、学生
抓住一方面或几方面写下一段话,然后共同欣赏。
四、欣赏
一名学生读全文,两名学生读片段。
五、教师
同学们,通过此次课,我们收获了很多知识,同时也写出了很的作品,下节课,我们还是以“我的老师”为题,开一个展览会,希望同学们课后将你的反复朗读,仔细修改。然后展示,好吗?
板书设计:
抓住人物特点
按照一定顺序
表达你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生字,能按正确笔顺工整地书写8个生字。学会一个部首“夕”。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想像能力及自评能力。
3、过程与方法: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各种方法,重点利用读拼音、猜字、听读、编谜语、熟字加偏旁、形近字辨析等识字方法,自主认读、识记本课生字及本课生字引出的生字,拓展识字目标,培养识字能力,让学生边阅读边想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放思维。
4、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小时侯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大胆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认识14个生字、书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学生回家搜集科学家小时侯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你能不能想起那些,曾经最想探求的奥秘最想知道的问题呢?都是些什么?谁愿意告诉大家。
生自由回答
师:你的小宇宙里原来有这么多问号啊,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童年的问号》?(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1、这篇文章短小而精美,我愿意来给大家读一读,好吗?
师范读(配乐)
2、你也来读一读,好吗?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确,然后把带有生字的词再读二遍。
3、谁能说一说,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我们来分自然段读一读,好吗?
4.课文中都写了谁的故事?你最喜欢谁的故事,
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吗?
指生读
小结:是啊,他们多么善于观察生活啊?童年就这样在问号中慢慢长大,后来,牛顿、瓦特,都成了伟大的科学家。看来,科学家们从小就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学们,看看这些词语能不能难倒你们呢?
(二)1.出示词语:
梦乡、这里、瓦片、居住、治水
伟大、科学、而今、停顿、特别
壶盖、飞舞、伴随、采药、治病
1)、开火车领读、认读
2)、指读
师:看来这些词语还真没难倒你们,不过这些字宝宝可要单独来考一考你们了,愿意迎接挑战吗?
2.字卡认读
认生字:
形声字:顿 左声右形
药 上形下声
病字旁 病 外形内声
伟 左形右声
治 左形右声
特 左形右声
师:你们和生字交上了朋友,字宝宝们真高兴啊,他们又把自己在生字中的好朋友也带来和大家见面了,你们愿意认识他们吗?
3.出示词语:
美梦,而且,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把生字宝宝送回家
齐读课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个字只识不写。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投影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登",要求读后后鼻音。复习“登字头”,指名拼读“鹳”。复习“三拼音节”。
3、解题。登,是登上的意思。鹳雀是一种鸟儿,样子像鹤。在山西省永剂县有一座楼,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称这座楼叫"鹳雀楼"。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
1、投影出示课文内容,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范读。指名读。
三、理解诗句。
(一)学习一、二行。
1、指名读,理解意思。
2、出示课文图,设置情境: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诗人在黄鹤楼上看到了什么?(太阳、青山、黄河)(1)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它会怎样落下去呢?课文中哪个次是"靠着"的意思。(依)
(2)引导学生理解"尽",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3)指名说诗句的意思:傍晚,一轮太阳挨着群山缓缓沉落,滔滔的黄河水奔腾咆哮着向大海流去。
3、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三、四行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2、指名读三四行。
3、理解: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就是看到了更远的地方。更:再。
4、指名说诗句的意思: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登上高一层楼。
(三)练说全诗的意思。
四、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讲些什么?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五、作业。
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设计,语文,登鹳雀楼,教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发现的快乐。
2、在认、读、说中学会识字、交际、体现才艺。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发现的快乐。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去野外观察大自然你会准备什么?
2、根据老师的提示认读生字、学习生字。
3、抄写生字。
二、字词句运用。
1、体会每组词的不同意思,选一组演一演。(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2、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说说你的日常生活。
三、写一写
1、教师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学习古诗《梅花》
(1)领读古诗。
(2)学习古诗的意思。
(3)背诵古诗。
2、我爱阅读
(1)自己读诗歌,画出不会读的字。
(2)同桌读给对方听。
(3)说说这首诗歌主要写了那两件事物。
二、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
1、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正确认19个生字,会写10个字。认识三个多音字“重”、“便”、“了”。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纸的用途以及有关纸的常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纸的用途和纸的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纸的用途和纸的知识。学具准备搜集各种各样的纸
教具准备:
有关纸的课件
板书设计:
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生互相交流自己拿来的纸的名字。
2、学生欣赏课件,进一步了解纸的文化。
3、教师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小组互相解决。
2、引导学生说一说明白了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在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5、去掉拼音读一读读生词、生字。
小组互相读课文。
三、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便”、“骨”、“改”、“钱”四个生字。
2、其他生字学生独立书写。在自己写生字之前,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再下笔。
四、课内延伸
1、把自己知道有关纸的常识下在小本本上。
2、办一次有关纸的板报。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孩子们能够对纸有更深的了解,增加对纸的认识,而且通过自己的整理与搜集,更增强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
【教材分析】
《我真希望》这首诗是语文S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诗用生动的语句、渴望的心情,真挚地表达了人们希望治理烟尘、整治污水、洁净空气、还我蓝天的美好愿望。警示人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全诗紧紧围绕“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分四个小节来写,每个小节都以“我真希望”开头,前三节还运用“不是……而是……”这样的句式,表达“我”急切的希望。
【学习者分析】
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都存在着差异。一些学生思维活跃,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强,善于交流,乐于交流;而有一些学生只能初步感知一些浅显的内容,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在教学中,应关注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需求,以利于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启发学生主动,具体指导。
【教学目标】
1、认识“希、囱、而”等10个生字,会写“而、囱、扬、洁、彩、芬、芳、晶”8个字以及以下词语:而是、洁白、烟囱、云彩。
2、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教学理念】
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理念有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教学,尊重学生的朗读体验,学生愿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结合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3、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环境被污染,治理污染刻不容缓,并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4、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应用信息技术依据】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再现生活,使学生产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2、充分发挥电脑课件的动画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课前准备】
1、字卡、词卡。
2、多媒体课件。
3、环境污染的资料。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初读课文谈自己的想法时,由于理解比较浅显,可能会表达不准确,这时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教师引导,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另外,在课外调查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调查的内容可能会局限于某些方面,教师需要课前准备大量的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处理信息的方法,帮他们扩大调查内容的范围。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家——地球(出示地球)曾是一颗明净而美丽的星球,可是,随着工业化的到来,这颗星球并不像从前那么美了,它在痛哭,它在呻吟,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地球的声音吧。(播放视频)
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是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被肆意地破坏,真不敢想象,多年以后的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子。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发出倡议,保护我们脆弱的星球。连一个小朋友都写了一首环保小诗,针对周围的大气污染提出希望,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首小诗。打开书79页。
昨天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小朋友都提出了哪些希望?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希望呢?(出示烟囱)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我们来看他的第一个希望。出示第一小节。
2、指名读。
他希望,烟囱里飘出来的是,板书:烟囱———轻盈洁白的云彩
什么是洁白?填空:洁白的
轻盈呢?(轻飘飘的)
怎样读好这一小节?“我真希望”怎么读?“不是浓浓的黑烟”怎么读?“轻盈洁白的云彩”怎么读?
重音应落在“真”上,突出一片真心。后两句“不是……而是……”,语调应由低沉,逐渐转向明快;用轻柔、向往的节奏和语调读好每小节的最后一句话,把无限的希望、美好的憧憬表达出来。
3、指名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
4、这里有个“彩”字需要学习。指导书写。
三、学习第二小节
1、接下去的两小节也跟第一节差不多,请两名同学读一下。
他也希望,烟囱里喷出来的是,板书:清澈晶莹的泉水
2、什么是清澈?(结合图片:干净透明见底)什么是晶莹?
填空:晶莹的(结合“晶”字的写法:光亮透明)什么东西是光亮透明的呢?(葡萄、泪珠、雨水、玻璃球、喷泉、露珠等)
3、教学“晶”字的书写。(三日结合亮晶晶)
4、他还希望,烟囱里吐出来的是,板书:淡淡的芬芳
什么是芬芳?
四、学生合作读二、三小节
1、二、三小节在结构上与第一小节一样,我们可以模仿第一小节的读法,请四人小组练读。
2、分组比赛读。评价。
五、学习第四小节
连烟囱里都能吐出香味来了,在这位小朋友的美好愿望中,我们的地球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第四小节。
1、指名读第四小节
(他希望我们的地球)板书:树更绿花更红动听悠扬
什么是动听?填空:动听的
看着小鸟的动画说说什么是悠扬?(声音高低起伏持续和谐)
2、你打算怎样读这一小节?
这小节有两个真希望,怎么读呢?(一个比一个高,或第一个高,第二个低。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主要强调小朋友内心希望的强烈和真挚)
表扬强调更绿、更红、更动听、更悠扬的学生。
3、全班一起读。
4、同学们读得真棒!能不能把整首诗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呢?(配乐朗读)
六、背诵整篇诗歌
1、同学们,这篇小诗用生动的语句、深沉的心情,表达了小朋友希望治理烟尘、清净空气、还我蓝天的美好愿望,写得非常优美,想不想把它背下来呢?那就先看着板书背一背吧。学生自由背。全班背。
七、课后调查汇报
昨天,我们对环境污染做了资料的搜集和调查,你能说说大气的污染除了烟囱排出的气体,还有什么原因?我们的地球正遭受哪些方面的污染呢?
八、仿写
1、看了视频,再次震撼了我们的心,上了这节课,做了这么多的调查,你有了新的希望吗?
2、请大家模仿课文中诗歌的表达形式,用上“我真希望”的开头,把自己对改变环境的愿望写一写,可以写一段,也可以写二至三段。
3、展示作业
九、全课小结
学了这一课,让我们大家赶快行动起� 另外,让学生收集资料在课堂上汇报也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后来经过深入地分析课文,我发现这篇诗歌看似简单,其实包含着很多新知识,比如说“轻盈洁白、清澈晶莹、芬芳、动听悠扬”等词语的理解,我用了结合图片、分析字形、字义等方法。而学习关联词语“不是……而是……”、给洁白、晶莹、动听搭配词语等我又是运用了填空的方法。“轻盈、清澈、悠扬”等词语也是可以词语搭配的,但考虑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还没到,如果进行词语搭配就难了点,就只是理解了。在朗读方面,我是从情感入手,用集体评价的方式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小节,在后面的二三小节与第一小节结构相同,朗读可以参照,所以就放手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练习。读的方式有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小组比赛读、全班读、配乐读。最后一小节由于有两个我真希望,所以着重指出必须有高有低,至于哪一句高,哪一句低,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只要读出强烈的希望就行,这里交给了学生这个朗读技巧,碰到连续两个重复的句子时,朗读时候要高低分明才能读出韵味。背诵时,我结合提示和板书,目的是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来背诵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初步背诵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是仿写一段小诗,表达对保护环境的。愿望,我怕学生一时想不出来,就降低了难度,让他们选择我出示的几段话里的一段填空,或者自己写。最后,在板书这一块,我力求精简但是又能反映课文内容,还能帮助背诵,一举两得。也根据字理识字教学了两个生字。但由于没有经过试教,很多问题可能出现,内容也许多了一些,上课有些赶,希望老师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交际中有文明的态度和文明的语言。
2、掌握借东西与人交流的语言,礼貌待人,与人友好交流。
重难点
会使用借东西时的文明语言。
乐学善思办法
让学生自由组合演、练、说,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宰课堂能力。
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老师的粉笔没有了,请一名同学帮忙去向哪位老师借几根。(第一名同学去后没借来)复述借粉笔谈话。
2、明确要点:⑴为什么没借来?⑵讨论向别人借东西时应怎样说?
3、实践感知。
再请一名同学,按讨论好的语言再次试试借粉笔(借回来了),回来后复述借粉笔的经过。
讨论:为什么这名同学可以借回来呢?
因为会使用礼貌用语,对人礼貌、客气。
4、分角色表演。
如果现在让你去借,你会怎么做?和同桌合作表演借粉笔情境,可以互换表演,小组内演后,全班内表演,评出优胜者。
5、自由组合表演
找喜欢的伙伴,表演借不同东西的情境,比如去邻居家借铁锹等农具或其他情境。
6、老师总结,教育学生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教学目标:
1、读好轻声音节的词语。
2、在钱币中认识汉字真有趣。
3、区别同音字。
4、熟记成语。
5、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6、积累收集语言。
7、办小小手抄报。
教学重点:
1、区分同音字。
2、熟记成语。
教学难点:
办小小手抄报。
教学准备:
钱币、投影、插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语海畅游1—3题。
教学目标:
1、读好轻声音节的`词语。
2、在钱币中认识汉字的有趣。
3、区别同音字。
教学难点:
区别同音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百花园五》
二、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
3、出示词语,指名朗读。
三、汉字真有趣。
1、出示硬币,让学生认识。
2、出示纸币,让学生说出认识的字。
3、板书纸币上对应的汉字,让学生读。
4、全班齐读。
四、选字组词语。
1、出示同音字,学生认读。
2、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习。
3、讲评练习。
4、齐读词语。
五、作业
熟读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熟记成语,读一读,我的采集本。
教学目标:
1、熟记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3、积累语言。
重点难点:
熟记成语、歇后语。
教学过程:
一、熟记成语
1、投影插图,让学生说图。
2、出示词语,让学生自由朗读。
3、开火车朗读词语
4、背诵成语。
二、读一读。
1、学生自由朗读短文。
2、学生汇报,师结合插图指导。
3、指导朗读。
4、学生朗读课文。
三、我的采集本。
1、读读小朋友积累的句子。
2、指名读。
3、指导背诵。
4、说说你还收集了哪些风趣的语言。
四、作业
收集成熟和风趣的语言。
这是一则� 讲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得到。
教学目标 :
1、 分角色朗读课文,按照“冬天快要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腊月”三个不同的时间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在比较中感悟他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2、 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 联系生活实际,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
教学重点:
通过对喜鹊和寒号鸟行为及几次对话的理解、朗读,懂得课文的寓意,并能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读来表现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通过对喜鹊和寒号鸟几次对话的理解、朗读,懂得课文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引入课题 。
出示学生熟悉的故事图片(狐假虎威:我们认识了一只聪明的狐狸和一只愚蠢的老虎,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冷静思考。农夫与蛇:我们认识了一个善良的农夫和一条恩将仇报的蛇,故事告诉我们要分清善恶。)
小故事往往会告诉我们大道理,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了解一个� 一起读课题:寒号鸟。
2、复习词语。
一堵石崖 一道缝(本组强调“一”的变音)
东寻西找 得过且过
寒冬腊月 伸伸懒腰
狂吼 冰窖
哀号 当作(本组:孩子们你发现了什么?这组词语在存在——多音字)
老师加大了难度,请全班同学来挑战。(齐读)
哀号 当作
学号 当然
二、品读课文,体会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态度和不同表现。
1、带着问题读书。
昨天你们都预习过了,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啊?让我们一起把主人公给请出来。(进而板书:寒号鸟,喜鹊)
他们是面对面住着的邻居,但是他们俩最后的命运一样吗?
提问回答:寒号鸟最后————冻死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却被冻死了?
带着问题去读书:同学们,我们要学会带着问题去读书,现在请你们打开课本60页,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交流答案:因为寒号鸟——懒惰,喜鹊——勤劳(进而板书)
你们同意吗?——同意。那老师请你们来做小调查员,来查一查他们俩是不是像你们说的这样。
2、感悟朗读,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和喜鹊的勤劳
(1)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寒号鸟和喜鹊在面对冬天来到时的不同表现
故事开始时,是什么时候?——冬天快要到了
出示句子: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从哪可以看出冬天快要到了?“尽”——树叶快要掉光了
找一找:冬天快要到了,喜鹊和寒号鸟分别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从喜鹊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喜鹊十分勤劳)
(自己读一读,你从哪看出了喜鹊勤劳?)
(抓住关键词:“一早”、“东寻西找”)
感悟朗读,体会喜鹊的“勤劳”。
出示课本配图,说一说寒号鸟和喜鹊的样子。
(谁来说说喜鹊正在干什么呢?而寒号鸟呢?)
那冬天快到了,寒号鸟都干什么了啊?
出示句子: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你说寒号鸟要是不累呢?——它会一直在外面玩。
寒号鸟除了玩就是——睡觉。
它可真——懒惰呀。
谁想来读读。指导:你把握得可真准,尤其加重了“却”的读音。同学们,这里为什么要用一个“却”?寒号鸟和喜鹊面对冬天快到了的表现一样么?课文用了一个“却”,更加强调了寒号鸟的“懒惰”。谁来读一读。
体会“却”的用法:你能用上“却”说一句话么?
说话练习: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其他同学都在——,小明却在——
(2)两次对话朗读,体会寒号鸟的“得过且过”。
喜鹊不仅勤劳,还是个热心肠,看到了寒号鸟不为过冬做准备,他干什么了?——几次劝告?——2次
喜鹊第一次怎么劝的?
出示句子:喜鹊说:“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
你读读。作为邻居的真心提醒。(2次)
寒号鸟是怎么回复他的?
出示句子: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你能做做动作么?——躺。它可真懒啊!
我们来看看寒号鸟说的话,它称呼喜鹊为什么?——傻喜鹊。他居然嘲笑喜鹊“傻”,谁傻?谁来读读。
寒号鸟认为喜鹊的好言相劝是在干什么?——吵它烦它。
谁来读读。
第一次角色扮演对话朗读。2次
喜鹊的好心相劝,寒号鸟听了吗?——不听劝告。
时间可不会等寒号鸟,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冬天到了。
出示句子: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这个时候喜鹊在哪?——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呢?——你找找——出示句子: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冷风吹了多久,寒号鸟就叫了多久。第二天寒号鸟做窝了吗?——没有
好心的喜鹊这时候又来劝寒号鸟,谁能找到喜鹊第二次是怎么劝寒号鸟的?
出示句子: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你对比一下喜鹊的第一次劝告和第二次劝告有什么不同吗?喜鹊第二次已经来到——崖缝前来劝寒号鸟了。看到邻居前一天晚上被冻成那个样子还不知道做窝,喜鹊心里怎么样?——着急,担心。谁来读一读?
喜鹊这样着急,这样催促,对寒号鸟起作用吗?
寒号鸟是怎么回复的?
出示句子: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我们来对比一下,面对喜鹊的这两次苦口婆心的劝告,寒号鸟始终——不听劝告,由一开始的“躺”变成了“伸伸懒腰”,由“不要吵”变成了“别啰嗦”,寒号鸟真的是——太懒惰了,文中还有一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它,就是——得过且过。
什么叫得过且过啊?
当你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这个词语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这个语境下你选择哪个?(第一个)
第二次角色扮演对话朗读(2次)
最后寒号鸟依旧不听劝告
(3)对比“冻得直打哆嗦”和“冷得像冰窖”的用法,积累练习。
慢慢地,到了寒冬腊月,天气特别冷,你从哪看出来的?找一找。
出示句子: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是什么声音?想听吗?
还能从哪感受到冷?——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短语,都是表示冷,你发现了什么不同吗?
冷得像冰窖运用了比喻,把崖缝比作成了冰窖
而前面冻得直打哆嗦强调的是冷的程度,人的感受。
你能照样子说说么?给你们限定一个,热得——
考试快开始了,但是你还堵在半路上。急得——
考试拿了100分,你很开心。乐得——
(4)理解“哀号”,体会寒号鸟的“自食其果”。
在冷得像冰窖的崖缝里,寒号鸟难受吗?痛苦吗?它都难受痛苦的忍不住大声号叫,这个词语是——哀号
第一开始狂风刚吹的时候,寒号鸟哀号着:——
狂风越来越猛,它的声音开始越来越小:——
狂风吹了6个多小时了,寒号鸟生命的气息变得微弱:——
狂风吹了整整一夜,寒号鸟用尽自己的最后一点力气哀号着:——
想一想:寒号鸟在这一夜的哀号中,有没有后悔过?——有
这是它第一次后悔吗?——不是。在那个初冬的夜晚它就曾经承诺过明天要做窝,但它改了懒惰的习惯了吗?——没有。寒号鸟就是这样得过且过的懒惰性格,最后冻死在了寒冷的夜晚。而喜鹊呢?——因为它的勤劳,最终幸福的生活了下去。
那现在上课开始的问题你能回答完整了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是因为——他的懒惰、得过且过、不听劝告。
三、总结课文寓意,进行写话练习。
孩子们,小故事告诉我们大道理,学了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分享
你在生活中见过喜鹊或者寒号鸟这样的人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你自己有没有当过寒号鸟?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先分享,再写话。
孩子们,也许懒惰可以短暂的让人舒服,但过后我们一定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你们喜欢懒惰的寒号鸟还是勤劳的喜鹊?既然你们喜欢勤劳就努力的去做一个勤劳的人,踏实下来,认真学习。
四、板书:
寒号鸟 喜鹊
懒惰 勤劳
得过且过
不听劝告
冻死 幸福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交际中有文明的态度和文明的语言。
2.掌握借东西与人交流的语言,礼貌待人,与人友好交流。
重难点
会使用借东西时的文明语言。
乐学善思办法
让学生自由组合演、练、说,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宰课堂能力。
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老师的粉笔没有了,请一名同学帮忙去向哪位老师借几根。(第一名同学去后没借来)复述借粉笔谈话。
2.明确要点:
⑴为什么没借来?
⑵讨论向别人借东西时应怎样说?
3.实践感知。
再请一名同学,按讨论好的语言再次试试借粉笔(借回来了),回来后复述借粉笔的经过。
讨论:为什么这名同学可以借回来呢?
因为会使用礼貌用语,对人礼貌、客气。
4.分角色表演。
如果现在让你去借,你会怎么做?和同桌合作表演借粉笔情境,可以互换表演,小组内演后,全班内表演,评出优胜者。
5.自由组合表演
找喜欢的伙伴,表演借不同东西的情境,比如去邻居家借铁锹等农具或其他情境。
6.老师总结,教育学生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课文,讲述的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小时候的一件事:他用他心爱的小斧子砍倒了父亲喜爱的樱桃树并勇于承认错误。通过这件事,我们看到了儿时华盛顿的童真与好奇,也看到华盛顿的诚实与勇气。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使学生感悟到华盛顿小时候是个诚实的孩子,从而受到美德教育。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7个生字。
难点重点:
1、理解有关小乔治心理活动的语句。
2、学习小乔治诚实的优秀品质。
3、认识7个生字。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请学生评价一下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你们谁知道他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指名介绍。
导入新课。
2、自由读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全篇内容。
指名汇报课文讲的是谁的什么事。
(2)小组互动。小组内互读课文,比一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3)集体交流读懂了什么,了解学生自主读书情况。
3、抓住词句,理解课文
(1)你看出少年华盛顿是个怎样的孩子?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画出相关语句,多种形式朗读。
(2)自主合作,读演结合
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表演,注意加入人物表情、动作,再现人物品质。
4、检查识字
5、推荐作业
(1)找一找其他名人小时候诚实的故事,读一读,将给同学听。
(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并向小乔治学习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目标:讲话稿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以朗读为主,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课文,让学生体会光有愿望,没有行动,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演示课件:小蜗牛图,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蜗牛吗?(指名介绍)
2、大家都说得好,可是你知道吗?小蜗牛还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呢?要想理解小蜗牛的这段经历,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那就一起来听听故事吧!
二、听课件录音朗读,通过听朗读,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或同桌。
四、精读课文,感悟寓意。
(一)学习课文第1、2、3自然段,了解蜗牛搬家的原因。
1、蜗牛为什么想搬家?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1)指名读,生评。
(2)课件出示山丘美景图。指名介绍景色。用上“有……有……还有……”。
2、螳螂说什么?
住在那么美的地方,它会感到怎样?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
3、分角色朗读。
4、小蜗牛的家是怎样的?听了他们的。话,它怎样想?读一读。
(二)学习第4、5、6自然段。
1、蜗牛要搬家的喜讯传出以后,乐于助人的小动物来帮忙,到底有谁呢?蜗牛有什么表现呢?请大家自由读4、5、6自然段,边读边在书上做上记号。
2、出示表格,汇报交流。理解“犹豫”。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犹豫过?
3、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4、5、6自然段。
五、揭示寓意,拓展延伸。
1、蜗牛的家终于还是没有搬成,蜗牛是怎 ——牛顿
六、作业超市。
1、合作表演《蜗牛搬家》。
2、把《蜗牛搬家》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内容及地位
《赠汪伦》这首诗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李白游览泾县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全诗语言自然质朴,明白如话,感情真挚,诗意极浓,是训练二年级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人感情的极好作品;这首诗是唐诗中的,它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诗歌教学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突破生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
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想象情景,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友情。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感情,有感情朗。
二、说教法
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采用谈话法、朗读感悟法等来完成教学目标的。众所周知,读是理解感悟的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我以读代讲,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诗人情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情感。因此我有目的的安排三个层次读,达到教学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理解感悟”,“精读课文,情感内化”,这样逐层递进地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诗中蕴涵着朋友之间美好真挚的友情。
三、说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教给学生整体理解诗歌的方法,我采取多种形式和步骤,反复引导学生朗读,通过“初读总体把握诗意——细读具体理解诗情——精读全面体会感情”三个步骤,边读边想,品诗中字词,悟诗人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全面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1、抽查背诵上节课所学的古诗《回乡偶书》
(这样既可以巩固旧知,又可以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新课中来。)
2、提问:有谁学过或读过李白的诗?
(用学生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导入,可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使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很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让新旧知识连贯起来,使知识系统化。《赠汪伦》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学生已经学过一些李白的诗了。因此,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已经学过的李白的诗,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
1、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自由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然后齐读,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诗中写谁送别谁?
(从整体上初步感知古诗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指名读第1、2句诗,并提问:从“忽闻”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从这两句诗中同学们知道汪伦是怎么送李白的吗?
(2)齐读三四句诗,并理解诗人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的作用及体验诗句“夸张”的写法。
(3)再齐读一遍古诗。
(细读课文,让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思想。)
4、精读课文,情感内化
师生合作探究学习,想象情景,根据诗句描写的景物,说说此画面。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李白与汪伦的比桃花潭水还更深的深厚友情,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打下基础。)
(三)读背感悟,体会感情
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思想。
(教师范读可以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感染学生,为学生提供可借鉴和模仿的“声音形象”。)
2、在学习全诗和范读的基础上,再加以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熟读古诗,然后背诵古诗
(让学生在诵读和背诵中反复感悟李白与汪伦的真挚友情。)
(四)古诗新唱,升华感情
欣赏并学唱儿歌《赠汪伦》,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升华感情。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收集其他古人离别诗句。
(引导学生查找、搜寻、扩展相关材料,积累语言,拓展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