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以下是勤劳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编的6篇水乡歌教学设计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感受到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验水乡的美,感受水乡人们的勤劳以及生活的幸福。
教具准备:1.教学挂图。2.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卡片:
水乡处处荡清波
白帆片片飘满河
(写“白帆”的卡片折成帆的形状,让学生猜,提高学生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水乡美水多船多歌多)(师板书)
二、品读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a.你们觉得水乡怎么样?(水多)
是啊,水乡的水多,水美,让我们去欣赏水乡的水吧!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节。(生读)
b.谁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正确了吗?(指名读)
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师生评价)
c.水乡的水真的很多吗?你从哪些词语能看出来,拿出笔来划一划。
(师板书: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
从这些词语我们能感受到水真的很多,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你都看到了什么?(师范读)
(我看到池塘一个连一个,我看到水乡的水被风一吹,荡起了波纹、我看到了水乡的水很清,水里还有许多鱼儿在游来游去……)
d.看到如此多,如此美的水,你们最想去干什么?
(我想到河里去玩水,我想到池塘里去捉小鱼……)
假如你就是水乡的人,你用这些水来做些什么事情呢?
(养鱼、虾、种菱藕、栽水稻……)
是啊,水乡的水多有这么多用处,怪不得人们把江南水乡又称为“鱼米之乡”呢!(师板书:鱼米之乡)
e.水乡的水这么多,这么美,小朋友这么喜欢水乡的水,我们能把它读好吗?(指名读)
(对,就这么读,谁还能读得更美些?谁能把小河、池塘读得再多些。)
2、学习第二小节
a.水乡的水多,船也多,船是水乡的重要的交通工具,现在我们就去欣赏水乡的船吧!
请同学们自由读。(生自由读)
b.老师这儿有几个词,它们是“船”、“驳”、“帆”,请同学把它贴到挂图上。(师出示挂图)
(生上台贴)
你来说一说驳船用来干什么的?
(驳船是用来装货或拉乘客的。)(师:说的真好)
c.这一小节有一个比喻句,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白帆片片像云朵)把白帆看作云朵,它们有什么相似点(颜色、形状有点像)
老师这儿有几个小题目:松树的叶子像,蝴蝶在飞舞,天上的云有时像,有时像。
d.请你把第二小节读给你的同桌听,问问他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请生读,其他同学谈谈听的体会。(听出了船很多,船也很美……)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小节。(师生齐读)
e.这么多船在干什么呢?(逮鱼、虾、采菱藕……)
水乡的人在忙着逮鱼、抓虾、采菱藕,他们真的很勤劳啊!(师板书:人民勤劳)
f.请同学把一、二小节连起来读一读。
3、学习第三小节
a.水乡船很多,船上的人们不由得唱起动听的渔歌,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三小节。
b.读完这一小节,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歌为什么要装在箩里呢?水乡的新生活里什么样的?……)
那你们小组讨论一下这些问题。(小组讨论)
指名生说,师补充。
(水乡的鱼虾多,渔民们抓到很多鱼虾,看到这么多的鱼虾,渔民们很高兴,一边装鱼虾一边唱歌,歌声随着鱼虾一起装进箩里,所以说“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
水乡的新生活是什么样的?(师指导看图)(江南水乡有很多楼房,环境也很美,交通也便利了,通讯也发达了……)(师板书:生活幸福)
c.水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水乡人民生活的很快乐,能通过你们的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吗?(指名生读)
三、指导背诵
这么美的诗歌,让我们一起来记住它。
1、让我们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a.老师问,学生答。
b.男生问,女生答。
c.女生问,男生答。
2、看板书,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课文。
四、拓展延伸
1、出示题目
乡村什么多?城市什么多?校园什么多?
天上什么多?
2、你可以当一回小诗人,写一写江南水乡。
(师示范:水乡什么多?鱼虾多。千条鱼,万只虾,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
生写,并上台朗诵。(师可以适时点拨,要求不要太高,以鼓励为主。)
五、自主作业
1、收集一首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
2、写一首有关家乡的小诗。
(两题选其中自己喜欢的一题即可)
板书设计
水乡歌
水多鱼米之乡
水乡美船多人民勤劳
歌多生活幸福
设计理念:
《水乡歌》是一首诗歌。诗歌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全诗共三小节,每一个小节的字数相等,结构相似,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
诗歌的语言活泼清新,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江南风情,歌咏了水乡秀丽的风光和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此诗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更能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歌的意境美以及深厚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家乡的教育,我在组织教学时,利用教学挂图创设情景,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渲染,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好意境,最后让学生仿写并加以运用。我在指导学生诵读时,采用问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反思:
《水乡歌》是一首诗歌,诗歌以轻快明朗的笔调,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给读者勾画出一幅鲜明、美丽的水乡风光图,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本文时,我从整体入手。先请学生自由读文,说说知道了些什么。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首诗,在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认识和理解“河”“渠”“驳”“箩”等词语。我又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带领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在教学第二课时,我引导学生逐节学习,并加以拓展延伸,让学生感受水乡的美,体会水乡人民的勤劳以及生活的幸福。学生学的很积极,发言很踊跃。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14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学会看插图,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教学难点:想像水乡的秀丽风光,真正感受水乡的美以及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识记生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水乡的图片或自己到有水的地方玩时的照片,生字卡片。
一、创设情境导新课
1、把你找到的图片或你的照片展示给大家看,并给大家讲一讲。
2、(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屏幕出示江南的风光片)师讲述水乡的美景。
3、喜欢水乡吗?(喜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水乡的诗。(板书课题)就大声读一读。认识“乡”字。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对自然的美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听着老师的描述,欣赏水乡的美景,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
在这里“乡”,分散识字,降低识字的难度。
二、初读课文生字。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把难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来。或者用彩比笔圈出。
3、指导重点字和难点字的识记。请好的学生做小老师,给大家讲解。
4、检查识字效果。(①课件出示单字,词语抢读;②老师读字,生举卡片③同桌之间,一人读音,一人举卡片)
5、说说自己最得意的识记方法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生字,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选择识记的方法,可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孩子们自己选择的,学起来自然轻松、愉快。
在识字中充分发挥同伴的作用,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他们人人争当小老师,从而促使其学习。
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采用多种方法检查,学生识字的。)
6、老师补充学生的方法:与水有关的字放在一起,河、清、活;上下结构的字有两个;条、首重点记条,它的上半部的折文,要区分反文的记忆方法。折文一笔,反文两笔。
7、识字竞赛: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抢读字音,随后出现一幅水乡画面,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看到的画面最多。
三、自读自悟朗读交流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小组内互评,比一比谁读的好。
3、指读课文。
4、再读课文,思考:水乡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像的水乡是什么样的?
5、小组交流读懂的内容。
6、全班交流:你觉得水乡美在哪儿?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大家听。根据学生选择的内容演示相应的课件计,指导、点拨。相机指导朗读。
7、小组内有感情朗读课文。
8、指名读,全班齐读。
提出最基本的朗读要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自信。
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互评互助,共同。
“水乡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像的水乡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它能促使学生认真地读课文,使学生带着“这个地方到底有什么美,与我看到的或知道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这一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参与学习。
老师根据学生选择的内容进行指导,真正实现以学定教。同时演示相应内容的课件,利用画面,使学生直观感受水乡的美,还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这是一篇语言生动优美的诗歌,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充分朗读,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四、课外拓展。
1、你还知道水乡什么多?(课件播放水乡的画面,布满荷叶的水面,鱼在水中游的等有关水乡的画面)
你看到水乡什么多?(荷叶多)怎么多?谁来模仿课文说一说?指导
2、刚才还有学生说到鱼多、米多,跟同组的同学说说。
课件播放水乡的画面,给学生一个提示,让学生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像,续编诗歌,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五、作业
把你编的小诗写下来,并配上画。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作业,画画是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在写写画画中,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媒体应用)课件演示: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师口述:音乐,能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此时此刻,优美的音乐将我们带到风光秀丽的水乡。(媒体应用)课件演示:逐幅展示水乡风光图
2、小朋友,你喜欢水乡吗?为什么?
(生回答后师相机概括卡片出示“绿水青山”“白帆如云”“风景如画”,生朗读积累。)
3、揭题:水乡的美可以用音乐来渲染,用画面来展现,还可以用诗歌来描绘呢!(生齐读课题)
[评价:舒缓的音乐和优美的水乡画面一下子将学生吸引住了,学生怎会不急着想学课文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这是一首献给水乡的赞歌,你们听……
2、(媒体应用)课件演示: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师配乐范读课文
[评价: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激起了学生朗读的欲望]
3、小朋友,你们喜欢这首诗歌吗?那就快快打开课本(第132页),自己也来读一读吧!先听清楚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每句诗;第二遍,读通诗歌、数数诗歌有几节。
4、检查自读情况
[老师想听听大家会不会读这首诗歌了,谁想读给老师听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5、大家真棒,都会读这首诗歌了!下面老师可要提高要求了,请大家再读读这首诗歌,不仅要读通,还要思考一个问题:课文主要讲了水乡的什么特点?(生轻声自读课文)
6、读后交流
师相机板书:水多 船多 歌多
[评价:读的要求明确、有层次,学生读书时就能逐步深入,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三)细读课文,分组学习
1、过渡:这三个特点中,你最喜欢怎样的水乡呢?想一想。
2、分组结合:接下来请最喜欢“水多”这一特点的小朋友坐到这边来,结合为“水队”……“船队”、“歌队”。
[评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活跃起来,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到了“我要学”。]
3、分组学习讨论
(1)现在老师给每个队两个任务:
①“水队”的小朋友找出描写水乡“水多”的小节,读一读,再相互讨论讨论,找出具体描写“水多”的词句圈画下来(“船队”、“歌队”同理)
②将你最喜欢的水乡的那个特点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
(2)学生分组自学讨论,师巡视指导。
[评价: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给予了明确的任务,学生自学时就会有事可做,也知道该怎么去完成,学习、讨论得很认真,气氛也很热烈。另外,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使学生明白了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学生学习起来也轻松了许多。]
4、分组交流,指导朗读
接下来老师想了解一下各个小队任务完成得怎样了,哪个队的小朋友最勇敢,先来交流?
a、“水队”交流(其余两队也可参与)
(媒体应用)课件演示:第一节内容。结合学生交流进行朗读训练
(1)(媒体应用)课件演示:画出句子“千条渠……荡清波”
(2)(媒体应用)课件演示:突显词语“千条”“万条”“一个连一个”“处处”
随机指导读好词语“一个连一个”“处处”(读出“多”的意思)
(指名读、齐读)
(3)大家想看看水乡“水多”的景象吗?
(媒体应用)课件演示:录像。师描述:你们看,水乡水渠纵横交错,池塘一个连一个,河流蜿蜒曲折。
(结合录像认识“水渠”“池塘”“河流”)
小朋友,水乡的水多吗?那你能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吗?
指导朗读句子“千条渠……荡清波”(指名读评、齐读)
(4)水乡的水不仅多,而且还(媒体应用)课件演示:碧波荡漾的水乡画面。怎样?(很清,很绿,很美……)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呢?能将这样的感受读出来吗?
一、教材分析
《水乡歌》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首诗歌。诗题中"歌"字点明了诗人对水乡的热爱--歌唱水乡的秀丽风光,歌唱水乡人民的幸福生活。诗人依据水乡的"水多-桥多-船多-歌多"的顺序结构全诗。每一节开头都采用问答形式,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语言清新活跃,勾勒出一幅绿水清波、白帆如云、歌声回荡的生动画卷。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了解水乡的四大特点,层层递进,渗透对劳动、对水乡生活由衷的热爱、赞美的情致。识记14个汉字,学会写8个生字。
(3)收集有关家乡的事例,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4)让学生感受水乡美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教学重点:
(1)感受到水乡美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法迁移:指导学生自学“桥”多部分。
二、教学构想:
指导学生学会看插图,借助插图理解课文,想象课文内容,然后学习生字、写字,最后再读课文,想象水乡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或借助插图、音像等手段,促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这一幅画面在脑海中徐徐展开,感受水乡的景美、人欢和诗人的情浓。短小精悍的诗歌往往带有很大的跳跃性,留有不少空白处,给阅读理解造成困难,尤其是本诗的第四小节。然而又给引发学生遐想创造了空间。
三、教研突破:
1.注重单元整合,引导学生感悟每个单元所映射的人文精神。
2.把握渗透性随文识字的教学策略,字的音形义在具体的语境中的学习。
3.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体悟、提高。
4.运用多元的评价语言,促使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准备:
水乡音像资料、课件、生字卡片。
《水乡歌 》教学设计
作者:ygr 发表时间:2004-4-29 阅读次数:392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诗歌。诗人以活泼清晰的语言,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依循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的顺序结构全诗。每一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
【教学要求】
德: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领会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卡片正音。
渠 塘 波 像 装 咱 新
装(zhāng翘舌音) 咱(zán平舌音)
新(xīn前鼻音) 罗(luó边音)
3、指名说说课文里告诉我们水乡什么多。
三、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词语。
2、看图理解“池塘”“清波”“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新生活 装满
3、学习生字字形。
渠: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像:右边的笔顺是:
装:上下结构,上部右边不能写成“土”。
结合教学“衣字底”。
4、指导书写。
渠、装,要写紧凑。
波、像、咱,左窄右宽。
学生练习描红。
四、作业 :
1、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抄写生字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卡,让学生认读。
2、看拼音,写词语。
shuǐ xiāng chí táng qīng bōzhuāng mǎn
( ) ( ) ( )( )
chù chù piàn piàn qiān tiáo qú xīn shēng huó
( ) ( )( ) ( )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1) 自由读课文。
(2) 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水乡什么多?(板书:水多)
哪几个词写出了水多?(用笔画出来)
(3) 结合图画想象水乡的美景。
① 出示幻灯图片。
指名看图说出:河流、池塘在什么地方。师描述水渠的样子。
② 看看图,读课文,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口头填空:我们好看到了( ),听到了( )。
(4) 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
(1)回忆第一小节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出示:
① 练读课文。
② 想想水乡什么多,画出“千只、万只、片片、满”。
③ 图文结合,想象画面。
(2)自学第二小节。
① 检查自学情况。
帮助学生认识“驳”与“帆”。(板书:船多)
② 引导学生欣赏“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
指名说说读了这一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放录像:水乡湖面宽阔,千帆飘荡,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意境。
(3)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水乡什么多?为什么水乡的歌会这么多?从哪儿看出水乡人民很幸福?水乡人过上了什么样的新生活?
(3)想象水乡人民唱歌的画面。
(4)指名朗读。(快活、赞美之情)
三、练习朗读、背诵
1、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再组成词语。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 )池塘 一( )白云 一( )歌曲 一( )白帆
3、按要求填空
渠共( )画,第五画是( )。像共( )画,第八画是( )。
本文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有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写水多 ,说明水乡的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小节写船多,表现水乡人民的勤劳;第三小节写歌多,说明水乡人民生活的幸福。
诗歌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是一篇训练朗诵的好材料。课文配有描绘水乡风貌的插图,可指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境界。
下面重点就目标的设置、教学手段的运用和练习的设计谈谈自己的反思。
一、关于目标的设置
一开始,我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本册的训练目标将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3.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设置为:
1.领会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意境 ,指导朗读。
2.指导学生借助板书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设置为:指导学生体会诗歌意境,练习仿写诗歌。
教学效率的体现很重要的是看课前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在第一次试上后,我便进行了如下的反思。首先,我发现由于课文的短小优美,很多学生在第一课时便已经可以背诵下来,甚至有不少用功的学生在预习时便已经做到了熟读成诵。在明知学生已经会背的情况下再把指导背诵作为本课的训练重点显然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其次,记得在一次培训中,市教研员芮琼老师曾经说过,课时目标的设置不仅要根据课文,还要根据本册的训练要求甚至整个年段的训练要求来设置,同时,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目标也要做一些调整。我想到,我面对的是我的学生,那么,我的目标应该是教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二不是已经学会的东西,要真正讲究实效而不能按部就班,不知变通。于是,我对学生进行了分析。一年级的时候我同时带两个班的语文课,受时间局限,学生受到的说话写话训练很少,小组活动也没有得到很细致的指导,因此,在刚进行的一、二单元测试中,学生的写话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觉得没话说,少数学生有话说又不知道怎样表达。我觉得,本班学生训练的重点应该是在说话写话。如果我能在每节课的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说话机会,并指导他们怎样说话、怎样写话,那么,就能逐步改变学生写话难的问题。于是,在真正上课的时候,我把教学目标做了调整,没有对背诵的特别指导,而是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和想象说话作为了训练的重点,把指导学生仿照诗歌说话写话作为了课时训练的难点。
虽然,对课时目标的安排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觉得,只有切合学生实际的、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目标才是有效的,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获、有所得。虽然,在上课过程中,目标的实施还有些不太到位,但比起明知学生会读还要指导读、明知会背还要反复背等要来得实在的多。
二、关于教学手段的运用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和识字主要靠他们的视听觉系统,因此,在《水乡歌》一课中,我合理运用了电教手段,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独特优势,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收集大量的网上资料。导入时随着《太湖美》的优美旋律,秀丽的水乡风光展现在学生眼前,引起学生阵阵惊叹,从而产生对水乡的喜爱和向往。学习课文时,每出示一段诗歌,我都在左半边配上相应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指导说话时,为了让学生学会打比方,我找来了形象鲜明的图片,使学生一看就明白,帮助学生打开了想象的空间。色彩鲜明的图片,清新优美的音乐,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视听感官,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想,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合理地利用图片、音乐、影音视频,可以使课堂更加精彩,并能把学生的眼球牢牢锁住,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美的熏陶,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当然,在运用的时候不能喧宾夺主,再丰富的手段也是为学文服务的。在运用图片时,如果我能让学生结合看到的图以及书上的插图展开说话,效果会更好。
三、关于练习的设计
由于说话写话对于本班学生是一个难点,所以如何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开口想说并且有话可说着实让我动了一番脑筋。最后呈现在课堂上的是这样几步:1.在学“船多”一节时,指导学生看图试着打比方。
2.添砖加瓦:学完课文后,仿照课文形式,结合补充的图片和学生的想象再续写一段水乡歌,学生完成这部分练习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课文的补充与拓展。
3.举一反三:语文课的练习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能够举一反三。续写水乡歌后,我让学生结合水果图片口头试说了《乡村歌》,这里仍然沿用了打比方时所用的图片,是对前面练习的一个呼应,也降低了学生练习的难度。
4.小试身手:有了前面的两次练习,我引导学生转入写话的正题——《家乡歌》。让学生写《家乡歌》,也是对第三个目标的实施,即“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我找来很多家乡栖霞的美丽图片,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家乡风景。不到一分钟的幻灯播放让学生深深惊叹,原来自己的家乡也是这样的美丽,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适时出示“小试身手”的练习,让学生结合图片写《栖霞歌》,学生跃跃欲试,一个孩子发言,下面多个孩子纷纷出谋划策,创作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了起来。于是,顺理成章地引入了写话练习——我也来当小诗人。
在设计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些练习会不会显得太多了,冗长累赘。可是又想到,写话对于学生是个难点,如果我们不给学生搭好梯子,找到合适的说话题目,学生是无法一下子就说得好的。二年级的学生,并不懂得怎样观察和感受生活,他们对身边的事物缺少发现。如果没有让学生去欣赏家乡风光,感受家乡之美,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观察是写作的第一步。学生有了想写的欲望后,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怎样写的问题了,低年级学生的写作是从模仿开始的,《雨点》、《乡下孩子》、《水乡歌》这一类优美的诗歌是指导学生模仿写作的好题材,把写话设计成填空式,配上形象的图片,学生才能有话说,才能觉得,原来写话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困难。看似繁琐的几个步骤,将写话的难点不知不觉地分解掉了,于是,在教学中,我把这些训练步骤保留了下来。
语文课是不能没有语文训练的,课堂练习的设计一定要针对学生的不足,扎实、有效地进行,这需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精心地去思考、去帮学生搭梯子,帮助他们攀登高峰。
四、不足与目标
上完课后,张老师给我指出了不足之处。问题设置的过多过碎始终是困扰我的一个大毛病。课堂语言比较随意、对学生的关注不够,都是这节课的问题所在。我感到,一节好课是一个好老师精心“磨”出来的。认真琢磨教材、反复研磨教学设计、精心打磨教学语言,甚至连教师的眼神、动作,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课堂提问不应该是随意的、率性的,上到哪儿问到哪儿的,而应该是少而精当的。40分钟的时间不应该被一些无意义的提问和老师可有可无的口头语浪费掉,只有备好每一分钟,才有精彩的40分钟。低年级的课堂也应该有低年级的特点,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低语学习的重要目标,我们不应该只顾着想自己的教案,而要把目光尽可能地放在学生身上,关注他们的习惯养成,课堂效率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良好习惯。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真的很不容易,只有时时反思,向优秀者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今天我的不足便是我即刻起努力的目标,为了我的学生,我想我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