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优秀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回声》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回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乐、奇怪、亲切的语气。

3、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4、初步感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回声吗?你在哪儿听过?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按自然段读、指名读课文。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班上汇报。

5、写字指导。

(1) 学生观察。

(2) 教师示范:“纹、影、倒、游”四个字。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朗读感悟。

1、默读思考:小青蛙听到了哪些声音?画出有关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在哪儿听到的?妈妈是怎样说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把你画出的句子在小组里读一读。

3、课件演示回声的成因。在读读妈妈说的话。

4、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理解回声的成因。

三、实践活动。

回家后做实验或到郊外听回声。

《回声》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情境下展开学习,能感受、体验回声这一自然现象;能用强弱的对比来模仿回声;通过回声的学习感悟我们应该善待、热爱大自然。

2、能用流畅、清晰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的第一段。

3、能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并运用力度记号,能根据教师的指挥手势,唱出相应的力度。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在学习中:感受、分析、模仿回声,以及二度创作回声的效果。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围绕“回声”展开,感受回声――分析回声――模仿回声――二度创作回声――由回声想到的……。感受回声这一环节中用了一个小故事,故事选自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学生熟悉的'课文,教师用特有的语言和带旋律的歌曲重新换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分析回声这一环节即聆听拉索的《回声》,聆听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力度的对比和旋律的重复或完全重复,能表现回声的效果。二度创作回声效果中让学生能模仿拉索的《回声》的手法来编创歌曲《友谊的回声》。由回声想到的……,是一则小故事,告诫我们应该善待自己、善待大自然。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教学参与体验教学集体合作教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拉索的《回声》)教学光盘f.p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感受“回声”

(一)创设意境,点出“回声”

1、语言创设意境:一只小鸭子迷路了,它只说它的家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

2、学生用“si”帮助教师画出简笔画:小桥、大山、流水(我们帮它找到家好吗?)

3、故事点出“回声”:小鸭子高兴地说:“你们真棒!”于是它游到了桥洞底下,看到这么美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嘎嘎嘎嘎――‖……。这时不知哪儿也有一只小鸭在叫:嘎嘎嘎嘎――‖……这下小鸭子傻了,那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二)由“回声”导入“f.p”

1、出示f.p,念一念。

2、体验f.p:用动作来表示。

3、小结:动作大表示强,动作小表示弱。

二、分析“回声”

1、聆听拉索的《回声》:说说用哪些办法来表现回声的?

2、分析:歌词――重复或完全重复。

力度――强弱对比明显。

演唱形式――无伴奏合唱

3、再次聆听,学生可轻声地跟唱“弱”的部分。

三、模仿回声

1、回声会在哪些地方产生呢?

2、用“5-3-05555-‖”这一旋律回答。

回声在哪里呀

3、将学生的回答用f.p的对比模仿回声。

四、学唱《友谊的回声》其中的一段。(二度创作回声效果)

1、聆听范唱:让学生说说:pp的含义

2、教师范唱,学生当回声。

3、教师唱一遍谱,学生跟教师画旋律线。

4、学生用心哼唱,并画出旋律线。

5、学生试唱一唱歌谱。

6、连贯地轻声地演唱歌谱。

7、有感情得念歌词。

8、学唱歌词。

9、在歌曲中加入回声效果。

五、由回声想到的……

小鸭子说:为什么是友谊的回声,你们知道吗?请你们跟我一起来完成一个小故事,相信到那时你就明白了!

六、带着思考出教室。

《回声》 篇3

备课人          总第    节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奇怪、欢快、亲切的语气。

3、可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认字、写字和正确朗读课文。

难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关键:通过课件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第一课时

教具:有关回声的录音带

学具: 收集有关回声的资料

相关知识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回声的体验。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自然界里有许许多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听一听吗?(生: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回声》(板书课题)

小朋友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能听到回声呢?读了课文后你就能知道了。

(二)创设愉悦空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初读课文认字〗

1、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

2、检查认读情况。

3、放伴奏带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倾听,熟悉课文,巩固生字。

4、看动画,进一步熟悉课文,然后自由读课文,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时纠正错字。

(三)通过几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知文中所

描述的小青蛙思想感情的变化。

〖学生置疑〗

1、小青蛙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听到的,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3、学生就以上问题分组讨论。

4、学生汇报(精选四五段)。

(1)学生互相说一说对回声的理解。

(2)实验演示,突破难点。

①观察水的变化。

②口述水的变化。

③朗读课文第四段,并指导学生将文中的词语和老师实验时所用的物品,所做的动作的词语,加以比较:“捡—拿  扔—投   河岸—盆壁。”

④结合词语比较,记认“捡 、 扔 、 河  、岸  、碰”等字,并进行字义理解。

(3)通过小组内交流,并根据学生喜新求变、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把实践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合作动手做实验,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其在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中自然地达到“以做促读”的目的。

〖朗读感悟第五段〗

①指导朗读青蛙妈妈的话,青蛙妈妈是在解答孩子的疑问,它的话应该要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节奏要慢,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再比较读——齐读——回读。

②小青蛙听了妈妈的话,恍然大悟,它非常高兴,要读出欢快的语气,节奏稍慢。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再比较读——齐读——回读。

5、以读为主,通过各种朗读,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多读中悟情。

(分角色感情朗读,有条件的可以指导自编自演课本剧。)

6、指导写字。

7、实践活动。

(1)回家后用脸盆做一个实验,观察水波碰到盆壁又荡回来的样子。

(2)到山谷或空矿的房子内喊两声,听听自己的回声。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同学们充分体验回声是怎么回事,并感受大自然的赐予的美妙的声音。

(四)总结全文,回味欣赏。(略)

板书设计:回声

桥   倒  景  哪  跟  捡  颗  欢

第二课时(略)

教学流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认字。

2、给生字找朋友。

二、深入学习课文第一段。

1、齐读课文,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出示多媒体画面。这就是书上所说的那座石桥,哪位同学能指着图说一说,什么像大月亮?(激光灯指图说)

3、谁能用“好像”说一句话。

4、你们觉得这里的景色怎么样?(优美)谁能用赞美的语气读?

四、深入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就在这儿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什么事呢?

1、学生自由读2、3自然段,思考以上问题。

(小青蛙发现另一只青蛙学它说话。)

2、快速阅读第2自然段,思考:小青蛙学它说什么话?把它们说的话划

下来。

3、分角色朗读青蛙的话。

4、评析:青蛙说的两次话语气一样吗?你怎么知道的?(标点:问号、感

叹号等)

5、应该怎么读?谁来读?(第一次是高兴的语气,第二次是奇怪的语气。)

这时候,小青蛙心里会怎么想?(谁来学我?它在哪里)

所以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奇怪极了)

板书:奇怪

6、于是,它就去问妈妈,谁来读,读出奇怪的语气

7、妈妈是怎么回答的,我们也跟着妈妈一起去看一看。

五、学习第四段。

1、齐读。青蛙妈妈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写青蛙妈妈动作的词。

老师先找一个,“跳”到岸上的“跳”(动作演示)大家再找,还有哪些?

2、这两个动作与什么有关?你怎么知道的?(“捡”“扔”,提手旁,与手有

关)

3、老师念这一句,生动作演示捡石子的动作。

4、看多媒体课件,观察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你刚才看到什么?书上是怎么写的?(全班齐读)

师板书:水波 ) ) ) ) 河岸

②学习“荡”

什么结构?与什么有关?(原指积水的洼地,风吹来,水草漂漾,什么样的

景象呢?动作演示:一起一伏的摇动)

③齐读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边读边用动作动作演示水波荡回来的情

景。

④学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青蛙妈妈为什么

要这样做呢?

六、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小声读第五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画图,练说。

出示自学要求:①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讲了什么?

②画出回声原理图。

③说说回声是怎么产生的。

2、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画的图,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画,是根据青蛙妈

妈说的哪一句话画的?

让学生板书:声波 ) ) ) ) 石壁

3、出示句子:声音的波纹碰到石壁,也要返回来。

“返”什么旁?与什么有关?什么意思?

4、谁边做动作边读这一句话。

5、为什么青蛙妈妈不直接告诉小青蛙回声是怎样产生的,而是先说水波呢?

6、小青蛙听到的声音其实是----回声。(学生齐答)

7、全班同学小声读青蛙妈妈的话,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说青

蛙是怎样听到回声的。(同桌练说)

8、小青蛙明白了这个道理,非常高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个“高兴”

和第二段的“高兴”意思一样吗?

9、指名读小青蛙的话,读出兴奋、欣喜的感情。

10.分角色朗读第五自然段。

六、习最后一段,这一段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又讲了什么?

2、小青蛙的心情怎样?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欢快)

3、用高兴的语气读这一段。

4、一个扮演小青蛙,全班读回声。

七、小结。

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填空:回声就是_______碰到_______返回来的自然现象。

3、还有哪些地方也能产生回声?播放多媒体课件

小结:同学们只要多看、多听、多实践,就一定会比青蛙聪明。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