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学设计(优秀1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如下是爱岗的小编飞白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13篇《蒲公英》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蒲公英》教案 篇1

《蒲公英》听课散记

散记一:读书要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

这是在王老师的课堂上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联系三年级的教学,这或许就是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吧。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在我的想象中应该很简单,学生也应该很容易理解太阳公公的话。但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没有简简单单地一读而过,她告诉学生,抓住了重点还不够,还要明白更深一层的意思。学生通过一遍遍地朗读,明白了太阳公公话里的意思,真正如王老师要求的那样读进了文字的背后,走进了太阳公公的心里。

散记二:习作教学是这样渗透在阅读教学中的。

第三自然段中有个词语“大声”,但课件上却是“齐声”。从未深究过,想当然应该是打错了吧。但王老师没有放过这一点,她告诉学生,原来教材用的是“齐声”,后来编教材的叔叔觉得不太合适,才改为“大声”,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我不知道这是她的设计还是确有此事)学生当然很自然地理解了,因为有两棵种子不是这样说的,用“大声”比“齐声”更贴切些。王老师接着说:“大人写文章都要不断地进行修改,我们写作文时更应该这样,写完后大声读读,发现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因为,‘好文章不厌百回改’。”

习作教学的渗透还体现在第二自然段中,教学完这段后,王老师问学生有没有什么疑问。(那时我都傻傻的,不明白这么简单还能有疑问吗?)在她的引导下,学生终于说出“太阳公公只说了要落在哪里不要落在哪里,为什么不把原因讲清楚呢?”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蒲公英种子正随风飘荡,讲太多的话早就飘远了,而且,它们太小,也记不住那么多。这时,王老师意味深长地说:“该长则长,该短则短,废话说,这也是我们以后习作时要记住的。”

蒲公英教案 篇2

我是在一个小镇上念的小学。从学校到家,只需走十分钟,每天我都回家。

下课铃一响,我便冲出教室,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家。妈妈总是微笑着站在门口等我,那眼神好像在说,我是她心里唯一的宝贝。午休时间常常只有我们两人一起度过。

那时候我们班编排了一出戏剧,老师选我扮演剧中的公主。每天午饭后,妈妈不厌其烦地陪我练习。几周过去了,尽管我在家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可一登台,什么都忘了。最后老师不得不对我说,剧中还安排了一个叙述者,让我换演那个角色。虽然她的口气很委婉,我还是觉得受了伤害,尤其是当看到我的角色换给了一个比我强不了多少的小姑娘时,心里更是受不了。

那天中午我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妈妈,但她好像看出我有心事。往常吃完饭她总张罗着练台词,可那天她却问我愿不愿意去院里散步。那是一个温暖的春日,老榆树下,蒲公英在草丛里绽出了金黄色的花,一朵朵,一簇簇,宛如哪个画家随手在一幅风景画上点了几颗金星儿……

妈妈漫不经心地弯下腰:“我想把这些蒲公英都拔掉。”她说着,顺手拔了一棵,“以后,我们的园子里只养玫瑰花。”

“可我却喜欢蒲公英。”我说,“所有的花都美丽——蒲公英也是一样,你看它金灿灿的,多好看哪!”

妈妈严肃地望着我:“是的,每种花都以自己的美带给我们快乐,是吗?”

我点点头,真高兴说服了妈妈。

“人也是一样,”她意味深长地接着说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公主。你不再扮演公主,这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发现妈妈已猜到我的痛苦,我忍不住哭泣了起来,边哭泣边告诉她事情的经过。她听完慈爱地望着我笑了笑。

“你演叙述者很合适,”她说,“你小时侯不是总爱大声讲故事给我听吗?叙述者的角色跟公主的角色同样重要哇。”

从那以后,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开始为自己的角色而感到自豪。午饭时间,我们便用来读台词,商量上台该穿什么服装等。

演出的那天晚上,我有点紧张。演出前几分钟,老师走过来说:“你妈妈让我把这个交给你。”她递给我一株蒲公英。这株蒲公英的花边已经打卷了,花朵耷拉下来。可是,看到它,便知道妈妈就在台下,我又立刻振作起来。

演出博得了阵阵掌声。演出结束后,我把那株蒲公英带回家,妈妈精心地把可怜巴巴的花瓣夹在我的书页里。我会心地笑了。

多少年了,我常常回想起那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回想起与妈妈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我一直珍藏着那朵枯萎的蒲公英——那是妈妈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角”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介绍了自己一次怎样的经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部分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思考并理解妈妈告诉孩子的道理,体会母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诱的亲情。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认读生字词,教师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刚刚看到《金色的蒲公英》这个题目时,你想到了什么?

那么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

1、认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障碍。

2、利用生字卡片,了解学生认字情况。

3、读完课后和你刚看到题目的想法一致吗?说说你的想法。

4、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惟一、滚瓜烂熟、委婉、振作、会心等词师生共同解决。漫不经心、意味深长、可放在分析课文中去理解。

5、指名读课文。

三、深入读文。

1、默默地品读课文,看看从读文中,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

①从开头和结尾两部分,能够读出来,这篇课文是对过去的事情的回忆。

②学生能清楚地描述出事情的经过:“我”开始是演公主的,可一上台就忘词,后来老师安排“我”演叙述者;我很伤心,妈妈借蒲公英给我讲道理,并鼓励“我”,“我”终于成功了。

③妈妈是如何帮助我的:假装要拔掉蒲公英,从而开导我:每种花都以自己的美丽带给我们快乐,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公主,不再演公主也不是丢脸的事。

2、文中哪些词语或语句能让你体会到浓浓的爱意。

①在“微笑、、慈爱、意味深长、不厌其烦”等词语中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爱,朗诵相应的语句。

②妈妈漫不经心地弯下腰,要拔掉蒲公英,其实是别有用心。(理解词语漫不经心)

③妈妈不是直接给“我”讲道理,而是通过养花的事来教育“我”,体会妈妈对孩子的良苦用心。

3、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长听。

五、指导书写

1、“励”可以跟“厉、历”对比学习。

2、“练”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写成东。

教学反思

这节课值得我们大家都读读,蒲公英和玫瑰的品种不同,但是都以其自己独特的美带给人们快乐,学生何尝不是呢?公主人人喜欢,优等生每个老师都待见,但不会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公主。学生素质不同,能力也不一样,为什么要把他们按统一的标准来塑造呢?作为老师,不能总看到他们的缺点,不能做揠苗助长的事,,更不能拿别人的缺点和其他人的优点做比较,树立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的的观念,因为他们个性的不同,世界才会丰富多彩。

讲完《金色的蒲公英》我也有很多感悟。是啊!“花有玫瑰和蒲公英等不同品种,像一出戏剧,演员有公主和叙述者等不同的角色;每种花都以自己的美带给人们快乐,公主和叙述者虽角色不同,但同样都能给人带来艺术享受。

我想,面对学生也是这样,公主当然人见人爱,但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学生都按照公主的标准来塑造。学生的天性,像自然界的水,可能是涓涓细流,也可能是滔滔洪水。漓江以它的平静美举世闻名,而黄河则以它的壮观美蜚声于世。作为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面对问题学生我们切不可提过高的要求,更不能拿他们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来比。聪明的教育着看学生要学会带上显微镜,尽量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彰显学生的个性。世界因有了五彩缤纷的花,而变得绚丽多姿;因有了个性不同的学生,世界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在教学完本课(第一课时)后,感想颇深,值得冷静反思。在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反思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成功之处

1、以读为本读书,就是要注重读。教学必须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学习,在读中感悟,这是中年级语文教学尤其要遵循的教学规律。有了课前的朗读预习和课堂上老师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使各个教学环节才能在学生踊跃的举手氛围中顺利结束,一切都显得那么入情入理。

2、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教学的侧重点有了明显的改变。对理解文本的方法还缺少一定的'积累,这就需要老师逐步引导,渗透。在整体感知课文后我组织学生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当学生出现语言不够简练,抓不住要点的时候,我通过出示课文内容填空的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再结合老师的提示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文章脉络,这样的教学,既能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一举两得。在后面了解故事发展的开端——发展——结果三个层次的环节上,我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学生就很快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可谓顺理成章。

二、疑惑与遗憾

1、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教学的侧重点有了明显的改变。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理解生字,掌握生字?成了我教学中新的困扰。

2、写字的指导未能落实学生能写出一手好的钢笔字,离不开老师日积月累的谆谆教导。新课的教学不能遗漏了对写字教学的科学指导。而在这一课时中力求面面俱到,结果导致前松后紧,指导写字未能落到实处。

3、字词花费时间较多,但缺少朗读指导,教学实效性不强。

《金色的蒲公英》是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性散文。文章中心讲述了妈妈用一株蒲公英开导我,让我认真准备,演好次要角色的故事,说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付出努力,就会取得成功,就会像蒲公英一样美丽。

从文章结构上讲,文章以“金色的蒲公英”为线索,将妈妈对“我”的爱这一“的情感线”连缀起来,根据这一线索文章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自然段,讲了每天中午“我”都和妈妈一起度过;第二部分是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写了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精心准备台词,但由于登台时忘了词,被老师更换了角色,内心很痛苦。妈妈用一株蒲公英来开导“我”,使“我”受到启发;第三部分是第十二自然段到第十四自然段,写“我”认真准备角色,演出获得成功;第四部分是第十五自然段,写“我”珍藏着枯萎的蒲公英,那是妈妈送给“我”最好的礼物。

金色的蒲公英是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性散文。在教学中,路边普通的普通的蒲公英开始引入课文,如果在平时,学生可能没注意过路边普通的蒲公英,未能欣赏过它的美丽,课件出示,让学生仔细、认真的观察,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母亲的用情至深。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本文的主题------妈妈的爱,教学时注重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从文章语言上讲,细致入微、如述家常的语言特点使得妈妈的形象在这篇文章中显得特别鲜活而生动,令人钦佩,她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机械的说教,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而像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充满着智慧和温馨。还通过“严肃、鼓励、不厌其烦、欣慰、意味深长”等词语,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诱的亲情。

在课文总结时,还应该适当的渗透写作方法。从文章写作特点上讲,妈妈教育女儿采取的方式是借物喻人式的,而这篇文章以“金色的蒲公英”为题,也有着借事喻理的意图。作者正是要通过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这一人生哲理与读者分享。

《蒲公英》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听信号做跑、转等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身体的平衡性。

2.进一步感知蒲公英播撒种子的特点。

3.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观察、采摘过蒲公英

2.场地布置

3.一首轻松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风中的。蒲公英

教师带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在音乐的伴奏下,按老师的口令做热身运动,如:手的动作,腰的动作。

二、种子随风飞

1.向指定方向快速跑。

风一吹,蒲公英种子就飞了起来,我们来比比谁飞得最快?

2.听教师的口令跑向操场的另一边。

二、尝试四散快速跑

1.蒲公英妈妈有许多孩子。(引导幼儿拥在教师身边,做一成上的要点外大大的蒲公英,其中教师站在终点线位置。)

2.风吹来,蒲公英宝宝出发了。(幼儿在操场上四散快速跑、提必要时还速标醒幼儿眼看前方,及时躲闪,避免碰撞。)

3.妈妈想你们了,蒲公英宝宝快回来。(幼儿站在终点线附近。)

4.风停了,蒲公英宝宝转呀转,落到了花盆里。(幼儿向塑料圈方向做一定距离的移动旋转,找一个塑料圈,站在圈内转圈蹲下。)

5.进行第二次游戏(方法同前)。

四、种子落地发芽了。

1.进行放松活动。

2.蒲公英飞累了,它睡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幼儿躺在圈上,抬腿,按摩膝盖、脚踝等。)

3.太阳公公晒呀晒,春雨姐姐浇浇水,蒲公英从泥土里破土而出。(幼儿站起,从下往上套圈表示钻出来,拿圈走跑交替回班。)

《蒲公英》教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配乐欣赏诗歌,启发幼儿想象、思考诗句,体验诗歌中拟人手法产生的美,感受蒲公英这微小生命的美丽。

2、丰富词汇"娇嫩",懂得蒲公英"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的美德。

3、能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能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蒲公英的美。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对蒲公英外形特征的感性认识。

2、物质准备:

①教学挂图一份:(共四幅图,第一幅:蒲公英、山岗;第二幅:蒲公英、太阳;第三幅:蒲公英、小雨、小蚂蚁;第四幅:蒲公英、小朋友。)

②轻音乐磁带一盒(背景音乐)

③蒲公英(实物)一盆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儿童诗一一《蒲公英》的兴趣。

1、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客人朋友,猜猜看它是谁?

毛茸茸,轻又轻,

好象威武小伞兵,

随风飞东又飞西,

到处安家乐融融。

2、教师出示"蒲公英"的实物,激发幼儿欣赏儿童诗兴趣。

师:你看蒲公英有很多的本领,我们来听听蒲公英怎样帮助别人的吧。

(二)、教师结合背景音乐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让孩子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

1、配乐欣赏儿童诗一一《蒲公英》

2、教师提问:

(1)诗歌的题目是什么呀?

(2)你听到了什么?

(3)你听了这首诗歌有什么感觉?

(三)、教师结合教学挂图,朗诵诗歌一至两遍,让幼儿充分感受蒲公英的美丽以及蒲公英的美德。

1、结合挂图欣赏诗歌。

(在教学前先把四幅图遮住,等念到这一句时再打开相应的一幅图画)

2、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1)、蒲公英它长得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说它"打着一把小伞"?

(2)、蒲公英在晴天和雨天各做了什么事?(丰富词汇"娇嫩")

(3)、你喜欢蒲公英吗?为什么 ?"那我们以后会怎么做呢?"

3、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进行小结。

(四)、幼儿学习诗歌。

1、引导幼儿结合挂图学习诗歌。

2、启发幼儿结合背景音乐,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五)、幼儿分组活动,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蒲公英"的美。

1、美工组:用绘画的形式画出蒲公英怎样帮助别人。

2、表演组:以个别或小组的形式边朗诵边表演儿童诗一一《蒲公英》。

3、语言组:以采访的形式问别人"假如我是蒲公英",并进行记录。

4、活动延伸--仿编诗歌《蒲公英》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蒲公英》 篇5

设计意图:

春天来了,天暖和了,许多花都开了。树林里,花丛中,经常看到小蜜蜂等很多小虫子。特别是在我们农村,蜜蜂更是到处可见。在孩子们的心中,小蜜蜂的形象一直是勤劳可爱的。在外面玩的时候,很多孩子会去追捉蜜蜂,还会有调皮的孩子去捅蜂窝。这些行为都非常危险,因此有必要让幼儿知道招惹蜜蜂会带来危险,了解一些被蜂蛰后的急救常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不招惹、捕捉蜜蜂,简单了解被蛰后的急救方法。

2、了解几种常见的有危险的小虫子,知道躲避它们。

活动准备:

1、故事《生气的小蜜蜂》。

2、课件。

3、故事挂图。

4、音乐《春天》。

5、蜜蜂、蝴蝶、小白兔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故事《生气的小蜜蜂》,了解招惹蜜蜂带来的危险。

1、教师讲述故事前半段,并提问:小蜜蜂为什么要蛰三个小朋友?看到蜜蜂后怎么办?遇到成群的蜜蜂追过来怎么办?

2、(出示挂图《遇到蜜蜂怎么办》)教师结合挂图小结:看到蜜蜂应该尽量避开,千万别去招惹它们。遇到成群的蜜蜂应该赶快跑开躲避。如果来不及,就用衣服或其它东西遮住头、脸等外露部位,并迅速蹲下。千万不要大喊大叫,扑打蜜蜂,这样会激怒蜜蜂,引来更猛烈的袭击。

二、了解一些被蜂蛰后的急救常识。

提问:如果被蜜蜂蛰伤后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继续讲述故事,总结兰兰妈妈的做法:如果被蜜蜂蛰了,一定要赶紧拔出毒刺,用肥皂清洗伤口,必要的时候要到医院治疗。

三、了解几种常见的有危险的小虫子。

1、(播放课件)教师结合画面分别介绍蜜蜂、马峰、黄蜂,引导幼儿观看蜂刺,了解各种蜂蜇人时,毒液就会被注入人体,使人皮肤红肿,产生水泡,甚至会中毒死亡。蜜蜂蛰人后也会马上死去,所以它们不会轻易哲人。马峰、黄蜂的攻击力很强,被它们蛰到非常危险,千万不要去招惹它们,更不要去捅它们的蜂巢。

2、(播放课件)教师结合画面分别介绍蜘蛛、蜈蚣等小虫子。很多蜘蛛、蜈蚣等小虫子也会带来危险,不能用手去碰,要远离它们。

四、我们到野外去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在野外游玩时,千万不要在靠近蜂巢的地方,更不要去捅蜂窝;尽量穿上长袖衣服、并戴上帽子;万一被蛰,不要哭,不要用手去抓被蛰的部位,要赶快找大人帮忙。

五、和幼儿一起扮演蜜蜂、蝴蝶、小白兔,跟随音乐《春天》出去做游戏。

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扮演小蜜蜂、蝴蝶、小白兔,唱起歌,跳起舞,出去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太集中,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本节活动课我以故事的形式贯穿其中,并结合挂图集中幼儿注意力。通过看课件了解其它常见危险的小虫子,加深幼儿对本节活动内容的印象。在最后,我选了和本节活动季节有关的表演来结束活动,使本节活动课更加丰富多彩。

《蒲公英》中班教案 篇6

活动背景: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植物、动物、人物,让我们活的快乐,活的自由。大家都互相帮助对方、相亲相爱,到处泼洒满爱,成为了爱的世界!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故事,激发幼儿对蒲公英和小蚂蚁的兴趣。

2、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心、帮助他人的人,才可以生存、发展和拥有更多的好伙伴。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倾听同伴谈话的习惯以及与人交谈的习惯。

4、在教师的指导下扮演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角色,体验角色的乐趣。

活动准备:

背景图片一张;磁性的教具:四只小蚂蚁、树叶、小船、一条大虫、四个小伞兵士;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妈妈和大虫的头饰各一个;配上故事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问候,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是星期几呀?

(二) 热身:小朋友们来跟老师做一个手指操,好吗?一只手指变变变,变成毛毛虫;两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白兔;三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四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狗;五只手指变变变,变成老虎……

(三)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 小朋友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它是谁呀?(小蚂蚁)你们喜欢小蚂蚁吗?

2、 今天老师就来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名称:《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四)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带有语言变化、动作来讲述故事内容。

讲述故事后提问小朋友: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呀?2)故事里讲到了谁和谁呀?

2、 出示背景图片,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分段讲述。

1) 老师讲述故事的第一段:

提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朋友们猜猜小蚂蚁上了岸会发生了什么事情?

2) 欣赏故事的第二段:

提问:小蚂蚁上了岸发生了些什么事情?提醒幼儿用故事中好听的词来说说蒲公英妈妈。

蒲公英妈妈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

小蚂蚁是怎样对待蒲公英妈妈的?蒲公英妈妈说了些什么话?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解释笑盈盈、快活等词语。

小蚂蚁离开了家,那它是怎么回到家里的?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中的小蚂蚁是如何回到家的。

3、 欣赏故事的第三段:

提问:小蚂蚁是怎样回到家的啊?

听了这个故事,小朋友们想到了什么?

4、幼儿自由交谈:幼儿交谈的过程中,老师四处巡查,到不同小组去与小朋友们一起讨论“听了这个故事,小朋友们想到了什么?”引导不说话、不

讨论的小朋友开口谈论,想象丰富的讨论话题。

5、个别发言:老师邀请举手举得好听话的小朋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说说自己的想法。

(五)师幼共同讨论。

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好朋友吗?

当你遇到困难你的好伙伴是怎样去帮助你的?

你们帮助了别人后,心里感觉是怎样的?开心、愉快……?

你们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心里感觉又是怎样的呢?

2)老师请你们之间互相帮助他人的事情表演出来和小朋友们分享?老师要请表现最棒、安静、坐的好的小朋友。

(六)教师总结:我们大家都有好朋友,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互帮互助相亲相爱,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小伙伴。这样我们身边才会充满爱,到处都是爱。

(七)延伸活动:小朋友们下次告诉老师你和你的好朋友是怎样去认识的,你们之间互相帮助过对方什么。

蒲公英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着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第一课时

一、介绍蒲公英

1你们喜欢植物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6页,看看题目左边的图上,那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2自读第一自然段。谁能从课文下面的图中指住蒲公英、花托、绒球和小降落伞?在读的过程中划出生字词。

(1)学习生字词:花托(tuo):花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花梗顶端长花的部分。

(2)绒(rong)球 降(jiang)落伞:本来指凭借空气阻力使人或物体从空中缓慢下降着陆的伞状装置。课文指蒲公英种子。

3介绍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冬至春初时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果实成熟时样子像一个白色绒球,有毛的果实可随风飘散。生于路旁、田野、山坡。产于全国各地。别名 黄花地丁、婆婆丁、奶汁草。采制 春至秋季花初开时连根挖出,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味 性寒,味苦、甘。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乳痈、瘰疬、疔疮肿毒、咽痛、肺痈、肠痈、目赤、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查找资料,了解有关蒲公英的更多资料。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二、初读指导

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自学生字词。

嘱咐 记住 表面 沙漠 迷惑 湖泊 黑黝黝

借助拼音认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嘱咐、记住:结合实际理解:表面黑黝黝

沙漠:地面完全被沙子所覆盖,缺少流水。气候干燥,植物稀少的地区。

湖泊: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

迷惑:辨不清施肥,摸不着头脑。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生字词:瞧 (看)百万富翁(拥有百万家财的有钱的人) 波光粼粼(在阳光照耀下,水面银光闪闪的样子。粼粼:形容水清澈)

3小组自学生字,注意笔画和笔顺。

4默读全文,标出自然段。思考每段的主要内容:

①蒲公英的花瓣落了,绒球变成了许多小降落伞,在空中飘荡;

②太阳公公对小降落伞的指导

③小降落伞的选择

④小降落伞的不同结果

试着划分部分,这是篇寓言故事,可分“开端——发展——结局”三部分。

三、作业。

⒈描红。⒉复习生字词 3练读课文,体会语气和神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⒈指名读课文。说说大意:花瓣落,风吹过,“伞”儿飘

⒉讨论:小降落伞指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

⒊指导朗读。指图

1,小朋友看,你们看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去,它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多么愉快。我们读第一自然段时,要用什么语气?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四人小组分角色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⑵读后指名回答。

⑶理解词语。

金光闪闪 银花朵朵 黑黝黝

⑷指导朗读。

参考《备课手册》P116

3自由读第3自然段。

思考: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地话,有什么不同地说法?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指导用蔑视的语气读这句话。)

这颗种子认为哪儿有意思?它为什么认为那儿有意思?

理解“百万富翁”

指导用肯定的语气、兴奋的感情来读2、3两句话。

②出示图片。

指名读句子:“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欢乐!”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波光粼粼。

请同学讨论另外一颗种子为什么要落到湖面去。

(指导用得意的语气读这句话。)

③指名有感情读两颗种子的对话。

4她们的结果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4自然段。

说说几种小降落伞的不同结果。理解竞相开放和装点

②自由地再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说他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同。

③思考:由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果,你想到了什么?

《蒲公英》教案设计 篇8

各位领导、老师、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将《蒲公英》一课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向大家做以简单汇报,请大家批评指正。我的汇报共四个方面:

一、关于教材及其教学目标的确定

《蒲公英》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文本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蒲公英安家的故事,教育学生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懂得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

本课的教学目标很明确:一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要能够正确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课文内容;三要让学生明白,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学会选择。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太阳公公话语的深刻内涵;把教学难点确定为,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表面现象,什么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如何学会选择。

二、对学生年龄特征与教学过程之间制约关系的认识

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是确保课堂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蒲公英》教学中,我对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及其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制约关系,主要把握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水平阶段,抽象理解能力比较弱,这就决定了他们对课文中所蕴藏的人生哲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易于接受的特定情境中去学习,去理解,去感悟。

2、小学三年级学生也处在语言训练的关键时期,其记忆类型正向意义记忆过度,但还有明显的机械记忆的痕迹,这就给教师的讲授提出了明确要求:只有在形象化的基础上引入适当的思考,才能激发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探索。

3、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善于提问,给我们的课堂过程提供了理想的切入点,只有抓住他们的这些特点设计教学,才能有效驾驭课堂,让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程序中游刃有余,进退自如。

三、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策划与设计

本节课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整体策划比较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且不同方法的组合搭配合理,与教学内容相一致,达到了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就方法本身而言,主要有:1、学生在老师的安排下进行自主学习,独立认知,独立思考。例如阅读课文,找出符合条件的关键词;2、学生在老师的提示引导下,带有一定探究性的学习。例如探究太阳公公的嘱咐,分析归纳两颗蒲公英种子的错误想法和不幸结局等;3、在相互借鉴中交流学习。例如课堂提问中的相互补充;4、在模拟情境中的巩固性练习。例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劝说我不要飞向沙漠和湖泊;5、在特定语境中的理解与应用。例如在课文情节中学习字词;6、在补充资料中进行拓展学习。例如观察教学中出示的图片,既弥补了学生感性认识上缺陷,又降低了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难度。此外,还有在阅读中的感悟学习,在课外作业中的强化回忆学习等。

四、教学设计中的突出特点

总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成功运用了主题教学法设计教学过程。

所谓主题教学法,就是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围绕一个主题来组织,在主题的统领下分化教学环节,设计课堂提问,策划师生互动,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主题一词是我自己系统反思小学语文课堂,归纳不同类型课文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然后提炼出的一个关键的、本质的、普遍的核心词语,它能直接反映出小学语文课堂的目的和价值。基于这种反思,我尝试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即主题教学法。《蒲公英》的教学,是我对主题教学法的第一次尝试。我原先以为只是教研组内部的一节公开课,所以就大胆地拿出来让大家评议,没想到今天还有这么多的老师,看来有些冒险,请大家见谅。

用主题教学法设计《蒲公英》的教学过程,我主要实施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凝练主题。通读全文,我发现《蒲公英》一课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许多外表看起来非常诱人的东西,对自己而言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可是教学指导书及各类教参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却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要实事求是”等。我认为,这样确定教学目标,其实还没有抓住文本的实质,也就是没有完全揭示出文本的主题。文中的蒲公英面临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选择”,正确的选择产生良好的结果,错误的选择导致悲惨的结局。而“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等,只是面临选择时应该具有的正确认识。因此,我就把《蒲公英》一文的教学主题凝练成“选择”。

二是围绕主题。主题选定后,教学过程就在“选择”的统领下来设计,来策划,让教学始终围绕“选择”这一主题来推进。我用以“选择”为题的诗歌导课,先给学生设定了一个具体而确定的学习氛围,也对学生的后续学文给了一个暗示;然后在分析太阳公公的嘱咐时,强调了正确选择的重要性;在分析两棵小蒲公英种子的思想、行为和结局时,用列表对比的形式,直观揭示了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结果;最后又以“选择”为题的诗歌总结教学,照应导课,使“选择”这一主题伴随教学活动的始终,并引领着教学过程逐步推进。

三是实现主题。主题教学法的关键是,通过教学,学生理解了主题的含义,接受了主题的思想,并能用主题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就是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蒲公英》的教学中,学生通过理解太阳公公的嘱咐,对比不同蒲公英的不同结局,最终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学生不仅自己理解了这个道理,认可了这个道理,还能够运用这个道理去劝告别人,可见教学过程真正实现了文本的价值和目的。

以上三个环节,就是运用主题教学法来设计教学过程的具体做法。它的优点主要表现为:

1、把语文课堂升化成生活的场景,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教给了学生可以受用终生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法,实现了新课标中的大语文教育理念,落实了文道统一的基本要求。

2、教学主题鲜明,思路清晰,目的明确,内容集中,既利于教师的教,也利于学生的学,让语文课堂“形散而神不散”, 提高了教学效率。

3、帮助教师跳出教材教教材,把教材当做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而不是教学的目的。这就便于教师驾驭课堂,以免偏离教学目标。也能让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思路更开阔,方法更灵活,素材更丰富,让课堂更生动。

(二)、成功运用了尝试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在突破教学难点时,我采用了尝试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学生理解小蒲公英种子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结局,并从中感悟正确选择的重要性,掌握正确选择的科学方法,这是实现本课教学主题的关键所在。为此,我没有进行过多的分析和解释,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先给学生出示了尝试教学提示表,让学生清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再引导学生根据表格说明和要求开展自主尝试学习,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然后在点名回答中给予必要的评价,纠正学生尝试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偏差;接下来提示学生对照表格中的内容,观察和比较不同的蒲公英种子最终的结局,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最后统一全班学生的思想认识,达到理解上的一致,从而轻松突破了教学难点。

实践证明,尝试教学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

1、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省了教学时间。

2、给学生的有效思维、主动思维和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3、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高度有机地统一了起来,教得省力,学得深入,记得牢固。

各位领导、老师、同志们,以上就是我对《蒲公英》一课的粗浅认识,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蒲公英》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以多种朗读形式为手段,通过反复读、指导读、感悟读等,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嘱咐"造句

3、通过朗读感悟,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教学突破]多读,让学生读中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让学生敢想敢说。

一、创设意境,入境动情

1、师:小朋友,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位特殊的朋友,它就是——读题《蒲公英》。瞧,可爱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词语呢,你还记得它们吗?可以在心里先轻轻地读一读。

出示词语:绒球      降落伞      随风飘荡

沙漠      湖泊        生根长叶

泥土      茁壮成长    竞相开放

黑黝黝    金灿灿

金光闪闪  银花朵朵    波光粼粼

(1)我们开火车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2)下面这列火车要求每个小朋友读一行,能行吗?其他小朋友竖起耳朵认真听。

(3)我们来看下面两行词语,你能照样子再说几个吗?

(4)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些词。

2. 展示课件:蒲公英的花瓣落了,可爱的绒球变成了一个个小小的降落伞。看,他们准备出发旅行去了![观看蒲公英飞翔的录像资料]无数蒲公英的种子,伴随着轻柔舒缓的音乐,带着一个个洁白的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轻扬,似无数的小精灵翩翩飞翔。 你们觉得它美不美呢?

师:(微笑地)陶醉了,是吗?老师相信你们的朗读一定会把它的美表现出来的。(齐读)

[风声刮起] 同学们,让我们也做回蒲公英种子,和伙伴们一起出发吧!

3、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就是那蒲公英的种子。哦,你飞起来了,他也飞起来了,我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飞着,飞呀飞呀,越飞越高,这时,我们往下一看,看到了什么呀?(生:看到了大地、田野、房屋、湖泊、沙漠……)

4、哟,大地可真美呀!我们去找新的家了,心里可高兴了!咦,大家抬起头来看看,我们遇到了谁呀?(屏幕显示动画)(生:太阳公公!)一起和太阳公公打个招呼吧!(师领生齐说:太阳公公,您好!)

二。诵读感悟,体验抒情

(一)导学第二自然段

1、过渡:这时,太阳公公看见了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会对你们说些什么呢?打开书,读读第二自然段。

2、太阳公公的话对你们说了些什么?(指名说)

出示句子: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3、出示,让学生填一填: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的种子,______能去,______不能去。

4、相机欣赏沙漠、湖泊、泥土的图片。

师:太阳公公让小种子不要去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也不要去银花朵朵所的地方,要去哪?

(预设:黑黝黝的土。 )

5、师:这是太阳公公在嘱咐蒲公英种子,要它们千万记住,落到泥土里才能生根长叶。这一字一句的叮咛嘱咐,都是为了小蒲公英们好。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有谁也嘱咐过你什么呢?

(句式训练:妈妈细心地嘱咐我—— 医生再三地嘱咐我—— 老师耐心地嘱咐我——   ——嘱咐——)

6、点点滴滴,都可以看出长辈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其实课文中,太阳公公就是这样一位慈祥可亲的长辈。谁来当这关心小种子的太阳公公,来嘱咐这些孩子们呢?

(指名读评价)

师:你觉得他们嘱咐得怎么样?(评价读)

师:谁再来读?生:读。

师:读得真好。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一读。齐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听了太阳公公的话,小降落伞们是怎样回答的呢?

出示:小降落伞大声答道:“放心吧,太阳公公!我们一定到泥土中去生长!”

2、师:那是不是所有的小降落伞都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呢?可是,有两颗种子却不这样想,他们有自己想去的地方。他们是怎么想、怎么说的呢?请你们再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把他们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好。

3、可是,有两颗种子却不这样想,他们有自己想去的地方。他们是怎么想、怎么说的呢?请你们再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把他们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好。

4、(一)出示第一颗种子说的话(指名学生读)

一颗种子望了望下面的大地说:“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尽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

(1)你们看看,第一颗种子对泥土是什么样的态度?(瞧不起,看不起,不屑) 那他想去哪儿呢?学生评价,教师补充。

(2)从你的朗读中,我没有听出它特别想去沙漠,它对泥土也不是瞧不起,我听出了它对于能成为百万富翁的自信感。多请几个学生读。全班齐读。

(二)出示第二颗种子说的话(齐读)

另一颗种子落在湖泊里,他得意地说:“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带来欢乐。”

(1)那另一颗种子是怎么说的?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得意)

(2)哦,什么时候我们会表现得很得意啊?(考试得一百分的时候)考试拿了一百分以后啊,我们就会很得意地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吧!好,下面请一个同学带着这样的一种心情,再来试试把这句话读读看!(预设:1.你好像一点都不高兴啊。2.嗯,我听出来了你得意地认为这个湖泊能给你带来欢乐的!)全班齐读。

5、现在我们知道了,有两颗蒲公英种子和其它蒲公英种子想得不一样,下面我请一个同学读想飞到沙漠里的那颗蒲公英种子说的话,一个同学读想飞到湖泊里的那颗蒲公英种子说的话,其余同学读其他蒲公英种子说的话,旁白由老师来读。让我们一起分角色来读好这段话,好吗?(分角色读)

6. 孩子们,看到这两位小伙伴一颗飞向沙漠,一颗飞向湖泊,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留住?(想!)这时候你会对它喊什么呀?(不要去啊,快点回来!)为什么叫他们不要去啊?让学生说明理由。(沙漠里没有水,会干死的;湖泊里都是水,会淹死的)

7、可是,这两颗自以为是的种子根本不听我们的劝阻,义无反顾地朝着沙漠,湖泊飞去了。(出示相应图片)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第二年的春天到了,这些蒲公英种子的命运如何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轻声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完成这个句子。出示句子:落在沙漠里的种子___________,落在湖泊里的种子________________,落在泥土里的种子__________________。

过渡:这两颗小种子没有听太阳公公的话,落到了沙漠里和湖泊里,结果怎么样呢?同学们知道吗?

(1)自读第四自然段,看一看落在沙漠里的种子怎么样,落在湖泊里的种子又怎么样呢?

(2)映画显示前两种子的命运(干死、淹死)。为什么它们会被干死、淹死呢?(生答)

(3)落在泥土里的种子的命运怎么样呢?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动画显示泥土里种子生长情况,指生看图叙述“在金灿灿的阳光下”怎么成长开放的?”(长得碧绿、茂盛――随机串解这叫“茁壮成长”,蒲公英花开了又开――随机串解这叫“竞相开放”,在秋风里变成了许多小降落伞)

2、他们不同的选择带来了不同的结果,只有落在黑黝黝的泥土里的种子,吸收了泥土中的养料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瞧!(出示图片)他们把大地装点得多美呀!齐读最后自然段。

三、总结:

(1)你从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局中明白了什么呢?

a.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b.要听取前辈正确的指导。

结合板书师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可不要像这两颗小种子一样,自以为是,得意忘形,而应该和另外的小种子一样,选择适合自己生长的地方,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板书:脚踏实地)

(2)让我们来想一想:当落到沙漠里和湖泊里的种子在生命垂危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看来你们都十分后悔,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3)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又会怎么做呢?

(4)让我们捧起书本再来读一读课文,体会一下其中蕴涵的道理吧!

板书:

沙漠     金光闪闪      干死        自以为是

湖泊     波光粼粼      淹死        得意忘形

泥土      黑黝黝       茁壮成长    脚踏实地

《蒲公英》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感悟课文主要语言,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抓住童话般的语言,表演感悟寓意,学用“亲切”造句。

3.初步懂得要听从长辈正确指导,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实实在在做事做人。

教学重难点:通过表演,感悟课文主要句段,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森林。海洋等图片,课件

学程导航: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蒲公英的世界!

瞧:多可爱的精灵啊!

引背:秋天到了,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绒球。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2.让我们变成蒲公英宝宝,乘着风儿,去无忧无虑的旅行,我们飞呀飞呀,越飞越远,越飞越高。这时,大家抬头看,哟,原来是——(太阳公公)

二、潜心会文

1.你们听——太阳公公说话了!(录音)

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反复读读太阳公公的话,从他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沙漠非常美丽(金光闪闪)朗读,评价

(金光闪闪:多么耀眼啊!沙漠在闪闪发光呢!像金子一般,太美了!)

(银花朵朵:湖面上盛开着洁白的小花,真令人向往)

我们要出远门了,太阳公公可担心了,给我们送来了亲切的嘱咐!

平时谁也会亲切地嘱咐你呢?嘱咐些什么?

出示:句式   亲切地嘱咐我:“。”

蒲公英宝宝们,你觉得太阳公公怎么样?(慈祥语重心长)

谁来学着太阳公公的样,嘱咐我们?

咦?太阳公公为什么担心我们会落在沙漠和湖泊中呢?

是呀,尽管沙漠金光闪闪,湖面银花朵朵,令人心动!但我们不能被它们的表面吸引,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我们的家!

3.让我们一起回答太阳公公:放心吧,太阳公公!我们一定到泥土中去生长!

大声地回答太阳公公:放心吧,太阳公公!我们一定到泥土中去生长!

4.可是,有两颗种子却不这样想,他们有自己想去的地方。他们是怎么想、怎么说的呢?请你们再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把他们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好。

(一)出示第一颗种子说的话(指名学生读)

一颗种子望了望下面的大地说:“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尽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

(1)你们看看,第一颗种子对泥土是什么样的态度?(瞧不起,看不起,不屑)

你为什么瞧不起泥土?(颜色脏兮兮的,的确不好看)你来读读

那你想去哪儿呢?为什么

(2)从你的朗读中,我没有听出你特别想去沙漠

(3)我听出了你对于能成为百万富翁的自信感。

全班齐读。

(二)出示第二颗种子说的话(齐读)另一颗种子又是怎么说的?

另一颗种子落在湖泊里,他得意地说:“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带来欢乐。”

我来采访一下这颗小种子,你觉得波光粼粼的湖面能给你带来哪些欢乐呢?

(在湖面上漂流,在水中冲浪,在水中洗个凉水澡)

哦!原来湖面这么神奇好玩,怪不得你那么向往那里!再来读读

现在,老师有个主意,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小组里一个是太阳公公,一颗是落在沙漠中的种子,一颗是飞向沙漠的种子,另一颗种子落到泥土中!

老师看谁演得好,呆会邀请他戴上头饰和我一起合作

上台表演:台下的小朋友也不能闲着,你们就是小评委,来给我们点评!再来一组

5.就这样,我们一起满怀着梦想,向着各自向往的地方飞去了!(停顿)

你看,眼看着我们的同伴就要落在沙漠中了,你想对他说什么?

这样吧,现在老师就来当回小种子,你来说!

(别落下,那儿没有水分,你会枯死的/我才不信,到了那儿,我就成了百万富翁)

另一颗小种子也快落水了,谁愿意赶紧和他说几句?

(那儿水多,会淹死的!/怎么会呢,我可以在那喝个痛快/那儿可好玩了,要不你和我一起去?)

但是,两颗种子被沙漠和湖泊深深吸引了, 再也听不见你们的好言相劝了,纷纷飘落在沙漠中和湖面上!

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湖泊里的种子,命运怎样呢?谁来猜猜看

结果如何呢?一起读读第四小节

看来,你们真是料事如神啊!

(1)落在沙漠、湖泊里的种子结果怎样啦?学生答。(板书:干死 淹死)

(2)蒲公英宝宝们,这是为什么?指答。出示句式

(3)师点:它们不听太阳公公的话,白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再看看我们,长得多精神啊!谁来说说! 看图:

(茁壮成长、竞相开放)板书

6.一阵风吹过,我们又随风飘荡起来。多么快乐幸福啊!谁来把你的快乐带给大家!

指读,齐读

7.可爱的蒲公英宝宝,当我们享受快乐幸福时,想想早已离我们而去的同伴,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你们真不该不听太阳公公的话。 /你们以为那金光闪闪的沙漠和银花朵朵的湖泊里会有许多宝贝。现在知道了吧,这里根本就没有财宝,你真不该只看漂亮的外表,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在我们出发之前,太阳公公特地嘱咐过我们,我们还亲口答应过到泥土中去生长。现在你们终于知道那黑黝黝的泥土才适合我们生长,是我们生根长叶的地方了吧。)

现在,请你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8.我们的旅行结束了,两颗种子为自己错误的选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一个教训:看事物应当全面,不能被事物美丽的外表所迷惑。有时,有必要听从别人的正确指导。

《蒲公英》教学设计 篇11

蒲公英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介绍蒲公英,揭题

1板书:8蒲公英

出示蒲公英:认识蒲公英、花托、绒球和小降落伞?

花托:花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花梗顶端长花的部分。

降落伞:本来是指凭借空气阻力使人或物体从空中缓慢下降着陆的伞状装置。课文里指蒲公英种子。

2介绍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冬末春初时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成熟时样子像一个白色绒球,有毛的果实可随风飘散。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 (2)思考:蒲公英本来是一种植物,作者把它当做什么来写的?(作者把蒲公英当做人来写)

2学生齐读第一节。

3学生轻声读第二自然段,自学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嘱咐、记住。

(3)联系实际理解词语:表面、黑黝黝。

(4)教师讲:

沙漠:地面完全为沙所覆盖,缺乏流水,气候干燥,植物稀少的地区。

湖泊: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

迷惑: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百万富翁:拥有百万家财的有钱的人。

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银光闪闪的样子。粼粼,形容水清澈。

5学生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1)说说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①蒲公英的花瓣落了,绒球变成了许多小降落伞,在空中 飘荡。

②太阳公公对小降落伞的嘱咐。

③小降落伞的选择;

④小降落伞的不同结果。

(2)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可分为“开端 --发展--结局”三部分。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托  绒  降  嘱  咐  记  表  惑  富

2在自己认真观察字形的基础上,提出书写时的注意点。

左右结构,“口”写时偏小偏上,与撇画要靠得较近,看上去才紧凑。右边笔画要写紧凑,最后两笔是“提与点”。

3用钢笔描红。

板书设计:

8蒲公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全段,想一想:“小降落伞”指的是什么?

(2)指导读好长句子:“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在有“/’作停顿)

2学习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嘱咐’’的意思?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    (板书:金光闪闪    银花朵朵     黑黝黝)(体会:①作者用词的变化:先用“别”,后用“不要”。②“只有……才……’’的用法:连起来用,表示必须的条件)

(2)齐读小降落伞大声答的话,问:它们都这样做了吗?

①“一颗种子”怎么做的?“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还可以怎么说?(这黑黑的泥巴没有什么意思)“一颗种子’’说的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自以为是)

②“另一颗种子”又是怎么样的呢?学生 读有关课文回答。

(3)以小组为单位,一人读太阳公公的话,三人读小降落伞的话。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4)指名示范性分角色朗读:全班同学读叙述性话语,老师读太阳公公说的话,一人读“一颗种子”的话,一人读“另一颗种子’’的话,还有两人参加读“小降落伞大声答”的话。

(4)读后评议。

3学习第三段。

(1)学生默读课文,这一段只有一句话,写了蒲公英种子的三种结果。哪三种呢?(板书:干死 淹死  茁壮成长)

(2)齐读这一段。

三、指导复述

1要记住内容,首先要理清文章的前后顺序。

(1)第一段的顺序是:花瓣落,绒球长,风吹过,“伞”儿飘。

(2)第二、三段总体顺序是“嘱咐——去向——结果”。每部分大体又是按“沙漠——湖泊——泥土”叙述的。因此,在脑海里应有下面的记忆框架:

嘱咐:沙漠    湖泊    泥土       金光闪闪去向:一颗

(百万富翁)结果:干死

2各自练习复述。

3指名当众复述。

板书设计:

8蒲公英

沙漠     湖泊     泥土

金光闪闪   波光粼粼   黑黝黝

干死      淹死    茁壮成长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用“嘱咐”造句;复习巩固生字词。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会用“嘱咐”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朗读课文。

二、讨论明确中心

1学生读文,说说 (1)小降落伞有哪几种不同的结果?(答案略) (2)它们的结果为什么会不同? (落在沙漠里的种子它被金光闪闪的地方所迷惑,一心想成为百万富翁,沙漠里没有水,所以它死去了。落在湖泊里的种子被波光粼粼的湖面所迷惑,一心想快乐,湖泊里有的只是水,所以它也死去了。落在泥土里的种子不注重表面现象,实事求是,它们能茁壮成长)

2讨论:由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果,你想到了什么?

(1)自由发言。

(2)教者小结:①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②要听取前辈的正确的指导。

三、指导复述

1理清文章的前后顺序。

2各自练习复述。

3指名当众复述。

四、造句指导

(1)出示句子: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

(2)请大家读一读这个句子,说说这一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3)告诉学生这个词的使用范围: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不可用于晚辈对长辈,不能说:“我嘱咐妈妈……”让学生明白这个词的使用范围。

(4)让学生练习口头造句。

板书设计:

8蒲公英

嘱咐……

文献摘录:

蒲公英:别称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冬末春初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果实成熟时形似一白色绒球,有毛的果实可随风飘散。

沙漠:在干旱地区地表为沙丘和沙地覆盖的地区。地表十分干燥,蒸发很强烈,地表温度日差较大,只能生长一些深根植物和肉质植物。

蒲公英教案 篇12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会飞的蒲公英》这篇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山坡上的那片蒲公英吗?看,(出示图片)它们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当看到这一朵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妈妈便对我说了意味深长的一句话。(出示第二段内容,学生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出了什么)。

二、品析全文,感受妈妈的希望

(一)、妈妈希望我也做这样的一朵蒲公英,也能够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那么,带着妈妈的希望,母女俩又经历了怎样的岁月呢?请同学们把书轻轻地翻到67页。我们就快速地浏览课文的4——14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表现妈妈希望和“我”成长经历的语句。画完后再默读这些句子,静静地想一想、细细地品一品,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写。

1、师:同学们,课文中一定留下了许多自己思考的记号吧。那我们就交流交流,把你的体会和大家说一说。我们先从小学阶段开始。

汇报:

(1)“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镶着……会飞的蒲公英。”(读出了妈妈的希望)

师:妈妈在书包上镶着几朵蒲公英,还把会飞的蒲公英这几个字绣在了书包上,表面上妈妈镶着的是蒲公英,绣着的是字,可实际上镶着的是希望,绣着的也是希望。带着妈妈的希望,女儿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板书)

(2)师:谁还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飘上了天空。

师:大家看,这就是儿歌《蒲公英的种子》,我们一起读一下:

我是蒲公英的种子,

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微风轻轻一吹,

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

飞呀飞呀,

飞到哪儿,

哪儿就是我的家。

师:是啊,就是这样一首短小的儿歌,就道出了女儿对妈妈的理解。妈妈仿佛看到了一颗饱含着妈妈希望的蒲公英的种子已经在女儿稚嫩的心里开始萌芽了。

(3)师:还有哪些语句触动了你?

生:“妈妈有些激动,……小白花。”

师:我们共同来看看这句话,看看在这句话中,你都关注了哪个词?有什么体会?

a、“激动” 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

b、“目光亮亮的”(追问)从妈妈那亮亮的目光中你读出了什么?

再来试着读读这句话。

师:妈妈用这亮亮的目光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在此刻,妈妈的目光追随的又仅仅是小白花吗?生答。

师:是啊,妈妈多么希望女儿就是那朵小白花,飘飞在梦想的田野里。我们就带着这种种的情感再来读读。谁愿意试试?

(引读)

师:a、妈妈看到了女儿的理解,怎能不激动?(再来读读)

b、妈妈那朦胧的目光中,仿佛看到了女儿日渐成长的身影。(谁再来读读)

c、透过这飘飞远去的小白花,妈妈仿佛看到的是女儿在带着自己的梦想飘飞远去。(谁再来读读)

师:从妈妈的目光中,我们不仅能体会出妈妈的激动,欣慰,高兴的心情,我们依旧能读出妈妈那深深的——希望。

师:女儿读懂了妈妈的目光,读懂了妈妈的期盼,以至于连做梦都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会飞的蒲公英,去追逐妈妈的希望。

2、师:带着妈妈的期盼,带着这个白色的梦,这朵小蒲公英一路飞翔,终于飞进了中学的校园。我们就一起走进女儿的中学阶段。谁想把你的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生:(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一朵白色的蒲公英)。

师:妈妈又为女儿缝制了连衣裙,裙上依然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妈妈是想把希望再通过蒲公英延续下去。(板书:连衣裙)于是,女儿就穿着这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师:还有没有那些词语或句子触动了你?

生: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望了好久好久。

师:是啊,这个花书包凝聚着妈妈的希望,所以当它旧了破了的时候,妈妈仍将它望了好久好久。妈妈此刻思绪万千啊!那妈妈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生答)。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

师:此刻,妈妈凝望着,思索着,思绪起伏、波荡,所以好久好久,就应该读得——慢一些,深情一些。谁来读读?

师:这个镶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承载着妈妈多少期望啊,所以此刻,妈妈将它望了——(师生共答)好久好久。

此刻妈妈思绪万千,可能在追忆着女儿这一路的成长,也可能在憧憬着女儿的未来。所以妈妈把书包放在了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

谁还愿意读读这句话?

师:是啊,虽然花书包旧了破了,但妈妈的希望没有因此而褪色。所以,有几个深夜,妈妈望着这个花书包回忆着、展望着……

谁还想读读?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有几个深夜,妈妈就穿着单薄的衣服,在昏暗的灯光下,敖红了双眼,扎破了手指……精心地为女儿缝制连衣裙,这一针一线承载着多少妈妈对女儿的期望与厚爱啊!

3、师:同学们,还记得吗?童年时,妈妈拉着我来到看满蒲公英的小山坡;上小学时,我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小山坡;而今,女儿考上了大学(板书)梦想实现了,妈妈和我都不知不觉地又来到了这座小山坡——这个梦想起航的地方。请大家看看第八自然段,有没有哪句话吸引了你?生答

(出示大屏幕:临别前的一个黄昏……盈满了泪花。)

(1)请同学们默默地读读这两句话,想象着画面,看看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生读,放音乐。

(2)生:……

师:你是透过哪个词来理解这句话的?(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

(3)你是怎样理解“盈满”的?

(4)是啊,此刻,妈妈的眼里充满了泪花,妈妈满眼都是泪花,那透过这晶莹的泪花,妈妈的心里有会是怎样的一番感受呢?

A (妈妈很激动)请你读一读,读出妈妈那激动的心情。

B (欣慰)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句话。

C (依依不舍)请你再来读读,读出母亲的依依不舍。

(5)(放音乐)妈妈激动、高兴、欣慰、不舍——就把这种种的体会再融入文字中,我们来齐读这两句话。

师:殷切的希望换来了女儿在蓝天下的自由飞翔!这是一位多么让人敬仰的母亲啊!(出示屏幕:孩子,你已经是一朵……更高一些。)

A 临别前,母亲没有叮嘱我在大学里怎样努力学习,她只轻轻地说了一句,孩子——

B 临别前,母亲没有再送我任何礼物,她只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孩子——

C 临别前,母亲将所有的爱与希望都融进了一句话,她轻轻地说,孩子——

4、女儿用飞进报纸与杂志的诗行证明了对妈妈更高希望的理解。母亲的这朵小蒲公英实现了她人生的飞跃。可母亲心中还有期待。一幅水彩画(板书)画出了母亲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同学们,在课文的最后一部分,你一定还有感受要和大家说,那就尽情地说出你读后的体会吧!生答。

(1) 体会一下母亲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指的是什么?(生答)

(2)妈让女儿做一多会飞的蒲公英,仅仅是为了走出大山吗?

师:是啊,山里还有一双双明亮的双眸也凝聚着母亲那诚挚的向往和殷切的希望,她希望所有山里的孩子都能像自己的女儿一样成为一朵会飞的蒲公英,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飞来飞去,能够在蓝天下自由的飞翔。这是一位多么伟大而无私的母亲啊!但是,希望孩子像蒲公英一样自由、快乐的飞翔,这不也正是每一位山里母亲期待的画面吗?请同学们轻轻地合上书,让我们来齐读这段话:

(出示屏幕)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

(三)、看黑板总结:

会飞的蒲公英寄托着母亲殷切的希望,于是,小学时,女儿背着镶有蒲公英的花书包;中学,女儿穿着绣有蒲公英的连衣裙;大学,女儿又收到了画有蒲公英的水彩画。就这样,带着妈妈这一路的期盼,女儿在成长的道路上飞来飞去。

(四)、回读全文

这真是一篇意味深长的文章,也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文章。你们看,老师把它们改成了一首小诗:

大屏幕展示,齐读:

小学

花书包上绣着妈妈的希望

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

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中学

蓝裙子上承载了妈妈更多的希望

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

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而如今,我上了大学

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

尽情地在大学的林荫道上飞来飞去

妈妈

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嫩的蒲公英

懂得了怎样才能飞得更高

一幅水彩画诉说着母亲无尽的情怀

那片蓝色天空下的小山坡啊

有所有山里孩子诚挚的向往

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我们都是蒲公英的种子

飞呀飞

飞得更高、更远

《蒲公英》教案设计 篇13

[教例]:《蒲公英》是一篇以植物蒲公英为题的寓言故事,教给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过渡:好,你们和书上的小蒲公英们都找到了自己想住的地方,那么一年后我来看大家过得怎么样。

2、师:时光过得真快!一年过去了,谁能告诉我,你生活在哪?现在什么样子?(师下去采访:我生活在森林里,有大树的呵护,我生活得很好;我生活在湖泊里,很不幸,我被淹死了;我生活在城市里,环境很不好,又没有泥土,在水泥地板的缝里生活得很不好;我生活马路边,生活还好,只是很瘦;我生活在沙漠里,早已被干死了……)

3、师:你们由于当初的选择不同,于是有了各自不同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的两颗小种子的结果又怎样呢?

师: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

(生读。)板书:早已干死  早已淹死

师:这两颗种子为什么会死的呢?

(出示句子: 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淹死;生:因为湖很深,就淹死了,沙漠很干,就干死了。

生:因为沙漠里吸收不到水份,所以干死了,湖泊里水太多,淹死了。)

师:可是当初谁嘱咐过它们。

(生:太阳公公。)

师:谁来读读太阳公公嘱咐的话?

(生读。)

师:这金光闪闪只是沙漠的表面,这银花朵朵只是湖泊的表面,所以,他们只看到了?

(生:表面。)板书表面

师:多么可怜的小种子啊,自己练读练读。

师:泥土中的蒲公英种子长得怎么样呢?茁壮成长

(生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师:什么叫竞相开放。在比什么?

(生:比谁的种子多。生:他们在比谁能把大地装点得更好。)

师:在金灿灿的阳光下,蒲公英的种子争着开放,把大地装点得特别美丽。我们一起读读。

师:为什么它们长得特别好。

(生:因为泥土里有足够的营养。生:因为泥土把营养输送给它们。)

师:还记得太阳公公的话吗?谁来读一读,只有――

(生: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4.由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果,你想到了什么?

(生:做人要脚踏实地。)

(生: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生:做事要实事求事,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生:还要听取前辈正确的指导)

【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以教材文本为依据,引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在“对话”“感受”“体验”以及“兴趣、习惯和语感培养”中加以具体落实。根据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同。从而告诫人们做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让学生深切感悟到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教学时,师创设了情境,注重学生的体验,感悟这个哲理。

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主体感受,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教师让学生谈谈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适时让学生“辩一辩”。学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就是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理、探求真知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得到了升华,主体性得到了落实。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时机,在学生做出了有悖于“标准”的回答之后,老师给予恰当的评价,友善的尊重,学生就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会得到迥然各异的收获。教师适当提示、巧妙点拨,简要总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脚手架”。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当课堂的主角。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