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优秀1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

论文模板及 1

第一步、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内容要求: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撰写方法: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第二步、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容要求:列举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撰写方法: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

第三步、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内容要求: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第四步、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容要求: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优秀论文 2

摘要:深基坑支护是基层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深基坑支护有正确的认识,加大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重视程度,采用科学有效的施工工艺进行深基坑支护建设,保证建筑物的基层稳定性。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建筑深基坑支护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分析及改进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筑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建筑工程的正常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的基层建设决定着一项建筑工程能否成功的进行,对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基层建筑质量过关能够承受上层建筑施加的压力,满足建筑质量对基层建筑承载能力的要求。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程度,减少对空间的浪费情况,对整个建筑物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通常建筑物的[1]结构主体越高、越复杂,深基坑支护的地下埋置深度也应该越深,从而保证建筑物的主体工程部分能够顺利的而进行,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居住着的人身财产安全,提高建筑物抗震、抗灾能力,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行业经济效益。由于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施工工艺复杂多样,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施工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在施工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要提高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加固、保护工艺,提高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1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概述及目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深基坑支护技术对确保建筑结构主体能够顺利进行施工发挥的重要作用。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受到空间的限制,我国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因此通过增加建筑物结构主体的高度来节省用地面积,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应提高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而产生的新技术,与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有根本性的区别。深基坑支护技术是指加固在建筑物的地下部分进行深度为5m以上的土方开挖工程[2],对深基坑侧壁进行合理的加固、支挡措施,保证地下结构部分的稳定性和支撑能力,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灾能力。但是,由于深基坑支护技术是新兴的技术,在施工工艺方面还没有进行足够的研究和改进,并且基坑深度越大,支护技术就会越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会越多。因此,应该加大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总结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改进完善,促进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充分发挥风险低、适用范围广、可靠性好的优势。1.2进行方案设计时没有对实地进行深入的考察,导致实际施工时遇到阻碍。在进行深基坑支护工程建设时,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当地的地质特点和环境有密切的联系,通常根据当地的特点进行设计和施工工艺的选择。科学有效的施工设计方案是保证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发挥可靠作用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没有对当地的地质条件、水文环境做详尽、深入的了解[3]和调查,导致设计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给深基坑支护工程带来施工阻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能很好的控制水泥混合物的掺和比例,导致混合后的水泥土达不到最高的强度和硬度,在使用过程中可靠性不高,很容易出现裂缝和开裂现象,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带来很大的影响。1.3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待加强。在施工过程中,深基坑的土方开挖质量对整个施工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工程是我国应该亟待改进的施工工艺。深基坑的支护工程施工工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保证施工工人能够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工程的各个班组之间没有进行合理的沟通,工作不能协调进行,没有按照正确的施工顺序进行,不仅拖慢了工程进度,而且土方开挖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对深基坑的支护质量也有很大影响。而且,很多的建筑企业一味的追求施工进度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忽略了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重要性,选用质量不过关的施工材料,以次充好,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也不到位,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无法满足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要求,对整个建筑物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2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改进措施和技术要求

2.1各施工班组应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工作,实行分层分段开挖的原则。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工艺复杂多样,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各工种之间相互协作,按照合理的施工顺序进行工作,这样做不仅能够避免多余的施工工艺的进行,而且能够加快工程的施工进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先进的土方开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可靠性,在开挖过程中通常采用分层分段进行的方法,先从局部开始对地下部分进行分层分段开挖,并且同时进行支护工程,逐渐的扩大施工范围,知道整个深基坑施工工程的完成。在开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保证每个部分的土体应力都能满足强度要求,防止因为某个部位的应力超过承受能力而造成破坏从而对周围的图体力学性质会造成较大的改变,对施工过程增加了难度,不利于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顺利进行。2.2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反馈信息来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进行下一过程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结合土质信息的反馈能够提升工程的施工流程,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反馈信息主要包括在开挖过程中对暴露出来的土质结构、地下水的分布和地下未探明的建筑物等信息,结合反馈信息对下一步的施工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能够避开对施工带来阻碍的部分,加快施工进度,结合土力学将建筑流程和土质结构合理的结合起来,保证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2.3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施工工程的管理水平,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严格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能够监督施工工人的施工水平,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按照施工规范进行,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结合当地的土质情况和水温环境对施工工艺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密切关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降低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失败概率,一旦出现问题应该停止开挖或者采用回填土方的方法提高施工质量,制定全面合理的抢先技术应对突发状况,合理发挥抢先技术的便捷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3结论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重要的意义,要加大对支护工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总结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来提高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宋玉峰.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3):275.

[2]晁得祥。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J].中国住宅设施,20xx(6):71-73.

[3]富华。浅议软土地基的深基坑支护形式的选择[J].科技资讯,20xx(16):52-54.

论文模板及 3

论文摘要

作为幼儿园各种入际互动的核心。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幼儿园各项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分析师幼互动的现状。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刻不容缓。

论文关键词:

师幼互动;构建

1、师幼互动的现状

肯定发展,存在问题,比如幼儿的主体地位缺失、师幼互动模式单一等问题,亟待解决。

2、良好师幼关系创建的主要障碍分析

2.1、教师与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主要为缺乏教师角色的科学定位、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2.2、师幼互动中公平与差异关系处理不当问题

2.3、不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幼儿人格尊严的关系

3、构建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对策

3.1、转变教师教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促进师幼互动

3.1.1、有效的师幼互动应以平等为原则、以合作为桥梁

3.1.2、“教-学”模式向“我-你”模式的转变

3.2、针对差异各个击破,妥善处理群体互动与个体互动的`关系

3.2.1、既要关注幼儿的共同需要又要关注幼儿的个别需要

3.2.2、针对个体的差异性,科学地组织幼儿的活动过程

3.3、尊重幼儿,真正将互动融入儿童的世界

3.3.1、尊重幼儿人格、包容幼儿错误

3.3.2、正确处理教学与幼儿人格尊严之间的关系

4、结语

总之,只有和谐、健康、科学的互动氛围。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高效地完成。才能使教学活动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优秀论文 4

1、打造文化产业金融洼地

1.1研究制定有利于财政介入的区域性文化产业金融政策

把国家和地方的文化产业金融政策作为打造洼地的重要保障。《指导意见》指出,“中央和地方财政可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

1.2建立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对接的公共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是信息沟通的有效通道,通过平台文化企业可以把资金诉求与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有机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依托网络,形成开放式的互动平台,通过网络使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金融资本向文化产业金融洼地汇聚。

1.3创新金融市场对文化企业的开放机制

完善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模式。改进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态度,金融机构应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开发和引进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力度。

1.4发挥保险业对文化产业金融洼地的保驾护航作用

保险机构可开发和引进适合文化企业特点和文化产业需要的保险产品,通过保险产品降低文化企业的市场风险,保障金融机构投资安全。同时,根据《指导意见》保险业可以与信贷、债券、信托、基金等多种金融工具相结合,为文化企业提供一览自子金融服务。

2、发展多种形式资本市场

扩大文化企业融资规模上市是文化企业凤凰涅槃的壮举,但企业上市并不是企业融资的'唯一渠道。《指导意见》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和票据等方式融资”。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制定更为宽松的、多层面的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可以试点运营文化产业项目的资产证券化,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风险偏好型投资者进入项目的初始阶段。

3、争取中央金融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支持

3.1争取中央对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的支持

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从整体规模、经济效益、社会影响上存在不足,需继续向中央申请专项财政资金补贴,申请金融优惠政策,把文化产业基地做优做强。

3.2针对正在开展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优质项目筛选工作

积极向中央争取,让更多优质的文化企业进入优质项目数据库,享受由此带来的金融倾斜和专项资金补贴。

论文模板及 5

摘要:《独自等待》是一部青春题材的影片,导演伍仕贤以其独特清新的喜剧语言风格刻画了青春、爱情、奋斗、回忆等现实性主题,并通过演员淋漓尽致的表演,实现了对当今社会的一番诠释。

关键词:《独自等待》;青春;爱情;奋斗;回忆

不得不承认,《独自等待》确实是一部难得的佳作,独特的喜剧语言风格被导演伍仕贤发挥得淋漓尽致。电影中看似荒唐的情节,实际上蕴涵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抨击,伍仕贤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喜剧才能,以高强度的节奏把观众逗得捧腹不已,这简直就是该片的“杀手锏”。全体演员的表演都很到位,夏雨的表演更是深入人心,龚蓓所扮演的时尚聪慧的都市女孩也令人印象深刻。《独自等待》是一部完全可以令观众心情愉悦地走出电影院的作品。

“爱情不是一门科学,所以才会这么美妙。”本片以陈文与刘荣、李静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游刃有余地展示了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也表现出了年轻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彷徨与无奈。经历了与现实的碰撞后,每个人都会改变自己的思想,重新选择自己的目标,媚俗也好,倔强地抗争也罢,他们都在努力地好好活着,为的是不辜负自己飞扬的青春。片头以大量特写拉开序幕,例如说话的嘴、打火机、烟……与之相伴的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和调侃似的对白,决定了影片幽默、青春的基调。本片频繁地使用小景别,既加快了影片的节奏,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也有助于片中诙谐成分的释放,对人物的面部表情及话语都起到了很好的突出作用,令观众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而后是人物的逐个出场。片中一律以最直白的方式介绍人物现状,没有半点拖沓的痕迹。陈文的画外音贯穿始终,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直接表达出他的内心感受,增添了情节叙事上的幽默感和真实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陈文与两个女孩的感情纠葛是导演重点描写的对象。当刘荣踩着的音乐走入画面时,陈文伸长的脖子、瞪大的眼睛告诉我们,这姑娘的出现是一定会有下文的。刘荣是个演员,是在纸醉金迷的娱乐圈中穿梭的人,她不可能不现实,不可能不被那种环境浸染。她曾丢下陈文坐上大明的“奔驰”,也曾在接受陈文的感情之后与大明搂抱着逛街。或许很多人会不屑,会与陈文一样定义她的生活目标,并由此认定这是个唯利是图的女人。但《独自等待》并没有让她这么单薄、肤浅,刘荣在与陈文相处时显得直率可爱,正如陈文小时候在单子上所写的一样;她聪明可爱、古灵精怪,不会总让陈文结账,实在是很惹人喜欢的女孩。刘荣曾说,她只想活得快乐,或许本来就不容易。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也是无奈的。人人都必须生活在现实中,偶尔可以逃避,但终究还是要面对逃避归来后面临的更多问题。陈文之于刘荣,就像一方净土,当她闯荡得累了,来到这里,陈文可以给她一切她想要的,比如轻松,比如真实。她不爱陈文,但是她需要他。刘荣不想失去他,又必须面对陈文对她的爱,只好一次次含糊地应付,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哄着他疼惜他。陈文曾试图闯入她的生活,被刘荣回绝了,陈文气愤地吃下原本准备送给她的糖戒指后离开,此时的刘荣真的很心疼,但她又实在不忍心让陈文进入她的现实生活中去。当他们共同面对现实时,曾经单纯自然的相处终将消失,刘荣比任何人都清楚地知道现实与理想之间那遥不可及的距离,她不舍得打破陈文的梦,又在试图保护自己暂时逃离现实,享受与陈文单纯情谊的避风港,可这一切显得是那么的矛盾。陈文的爱是现实与梦想的“撞车”,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曾是虔信者,只是,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必须去面对的现实……陈文曾为了梦想改变自己,其实,改变自己时便是接近现实时,当一切都明晰起来,他们会发现,为梦想而做出的改变其实正是走向现实的必经之路。

陈文一直在写恐怖小说,故事或梦中频频出现没有脸的人,他其实是在“逃避”。他知道现实的悲哀与残忍,便将心情隐晦地写在小说中,小说中没有脸的人其实正是他自己。出版社多次让他做出改动,他妥协,一次又一次低声下气地拿着改动过的文章找编辑。他并不想屈于现实,却又身不由己。李静一次次对他说:“坚持自己,不要因为别人改变自己。”我们明白,这些话也只有她能说出。人们都会说“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又有几个人能够这么亲切、心无杂念地为了一个人完全付出,只为了他的笑容和幸福,可以把一切苦楚埋在心底强颜欢笑?陈文挣扎时,是李静的陪伴让他振作,他不再屈于现实也不再一味追寻梦想,他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再否定自己、改变自己。

刘荣离开了,李静也走了,陈文仍是陈文。回忆是美好的,未来也是明晰的,就是――要么好好地活下去,否则,赶紧去死!带有几分哲理的话语折射出的是青年人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让一部分人在现实中有充足的理由活得潇洒抑或沉重。深刻的现实性主题让观众每每在观影的同时便会联想到生命中自己的状态和活法,这也许是此片具有号召力的重要原因。

片中引用了大量的流行乐曲,有羽泉的、花儿乐队的、S.H.E的、龚蓓的、许巍的……但最能打动观众的,也许要算许巍的《蓝莲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 ……”

配合着情节的发展,这些音乐使影片充满现代气息,同时又增添了节奏感。伍仕贤也曾在片中模仿尼古拉斯凯奇的经典下车动作,一阵风扫过,黑色风衣飞扬着,帅气而冷酷。或许,这便是另外一种真实的青春吧!

凡事总有两面性,而青春的魅力便在于,它把自身的矛盾充分构筑在最简单的人生观之上――爱情是青春的第一顺位,之后才是生活的回归。一往直前的冲动外加不切实际的憧憬,所以无知无畏。即便事后回味,“往者不可追”之感跃然,依旧无法判断当初的取舍是否正确。青春总要付出代价,然后才能“长大成人”。夏雨的角色基本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个体。片中的“爱情”指向颇广,它不单纯指向陈文追求完美情侣的憧憬破灭,还暗示人生的理想随着年龄的增加会越行越近。当然,《独自等待》在诠释这一过程时并非一概而论,对于脚踏实地者,导演对他们的评价是肯定的。如果人最初的梦想和最终的结果完全一致,那至少说明“奋斗”二字并不是简单的上下嘴唇一碰的产物,至于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始终是我们最初也是最终人生价值的两难抉择。青春、生活、奋斗构成了影片所暗含的叙事联系符码。

童话都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陈文淡定地拿起刘荣送的金笔会心一笑,写下了“独自等待”四个字,此时,无论是他还是我们都应该明白,一切都回不去了。那些人、那些事,一切的一切,只是留给自己年轻的一种回忆。《独自等待》又是关于“回忆”的一种述说。其实,生活当中有太多太多的东西令我们独自等待着,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友谊,关于真诚……我们乐此不疲,毫无怨艾。

然而,并非所有的等待都有结果,正如并非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那些身处都市的人们,反而习惯了被虚伪和欺骗包围,因此练就了一身同样虚伪的心灵盔甲,织就了一身坚实的保护衣。但又总有这样的时刻,当人们独自面对自我的时候,审视内心,才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行走多远,得到多少,依然有太多的东西,令你独自等待着。“等待”的主题说到这里,极易让我们想到《等待戈多》这部巨作。一种新时代背景下的有关“等待”的话题似乎正为太多的人所讨论,现实与荒诞也许有时是并存的。故事也许结束了,但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青春,没有完结……

纵览全片,《独自等待》运用了部分后现代的手法,以“写实”的唯美风格,通过几个人物角色的个性构建,完成了有关青春、有关爱情的书写。导演伍仕贤也在影片中充当起“多面手”的角色,编导、制片、剪辑等等悉皆包揽,实现了个人风格的全面展现。《独自等待》一片受到大部分年轻观众的喜爱,荣获20xx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和最佳男主角奖,我们同时也期待着导演能够带给我们更多更精彩的作品。

优秀论文范例 6

语文能力最简单的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完全统一的”。无论是口头说,还是平时写作文、演讲,无非是把自己大脑中储存的语文信息调出来写在纸上。同时,在聆听别人讲话时,能否听得懂或在朗读课文时抓得住文章的要点等,与我们平时储存在大脑中的语言基础有很大的关系。语言能力基础较好的学生,不用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听懂得别人讲话,在朗读时抓得住文章的要点;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比较吃力,听不懂或抓不住要点。所以,一个对典故一无所知的人,是否能够真正读懂杜甫的诗、辛弃疾的词;一个对成语一窍不通的人,能否充分领略到魏巍、秦牧散文的魅力,都是很难的。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学生语文素质下降的关键,是缺少语言这“米”。虽然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把学生引导在课堂的“五大”环节(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轨道上,一点不漏,并且反复传授,学生也铭记在心,但仍然无法把这“米”做出熟饭来。

在语文的教学中,只有在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把那些值得我们储存的“米”——语言的精华,存放在大脑中进行“氧化”才能转变为自己语言能力的养料,不断提高语言素养。把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是势在必行的。正如古代荀子曾说“不记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要把教学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引导学生多读点书,多背点范文,多写点文章上来,我们教师的观念变了,学生的意志就增强了,对祖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进行积累,由少而多,聚滴水而成大海,为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学生如何有效地积累语言,提高自身语文能力呢?通过多年的实际教学与成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多聆听,在听中积累语言

“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所获得的知识,其中6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味觉。”①听的作用仅次于看,它是汲取知识,积累口语材料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听话时,主体必须在一瞬间利用强化记忆储存信息并依靠快捷灵敏的直觉思维活动,才能在接收言语声波的同时理解语意并评判话语。由此,要有效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多听。在课堂上,我们都能做到让学生带着疑问聆听教师的讲解、范读等,使其边聆听边思索,边领悟边积累。但对于课外的聆听、思索则为我们平时所忽视。俗话说:身边的一切皆学问。平时,让学生收听广播,看电视,听别人争辩等,都能促进其边听边思考,并能从中有收获,不断提高语文能力。如有一名初中生在家听见别人在辩论百家姓中的“仇”一字多音读法是否正确,于是就利用工具书查字典,消除自己的疑惑。这为学生的语文认识能力就得到巩固、提高。所以,要重视教导学生边聆听边思考身边的一切“声音”的习惯,从中获得提高自己语文能力的信息平台。

二、熟读多诵,在读诵中积累语言

广泛阅读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中有课内、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基础、是先导,课外阅读是继续、是扩大。在课内应该训练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课外语文学习提供举一反三的规律性指导。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有时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号代码,而利用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敏锐地把握作品实质。跳读、翻读、猜读、倒读等往往是预见、猜测、期待的外在表现,可以活跃学生的直觉思维。有了速读做基础,广览也就好办了。广泛浏览、转益多师,能拓展学生阅读范围,扩大其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增加其词汇、句式的储备,丰厚其语感图式。

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间对语言那种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

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时,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鲁迅先生曾有过形象的描述:“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的确,只有广泛涉猎,遨游于书山学海之中,才能使储备充盈丰富,使见识广博而深刻,真正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 ”②

三、勤练笔,在写作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高层次的积累语言。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可以写出事能感人、情能动人、理能服人的优秀作品来,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正确的尝试不断保留,错误的不停的放弃才能得到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勤奋、不断地练习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正如许特立同志有一句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就是说,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勤动笔,多加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语言材料的积累,而语言材料积累的过程,既是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③

总之,以上三点都是息息相关的,对语言积累成败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论文的特性 7

《偶然》是徐志摩的一首看似很潇洒,却充满爱意的诗。

这首诗整体来看就是对“偶然”这一概念的定义,于是诗以“偶然”这一具有修饰性的词做标题,说明“偶然”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整首诗都是围绕着“偶然”是如何发生、如何运作来进行的。

诗人首先以两个意象的碰撞——“云”与“海”——来定义偶然。在这个情节的表述中,“云”与“海”是行动的主体,“偶然”就发生在这两个主体相互运作的行动中。

诗的开头是对第一个行动主体“云”的状态的交代,将“云”的特征完全地融入到词句间: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这里修饰“云”的量词是“片”,而“片”并不是修饰云的唯一量词,比较常见的还有“朵”,那 “一片云”塑造了云的一种轻飘飘的、风一吹就走了的形象,给予云一种不稳定的、飘来飘去的动态感,这种动态感是“一朵云”无法实现的。“一片云”这一意象的使用突出了“我”的行踪或是内心的不稳定性,说明“我”的行踪和心理变化都是无法预知的。在“一片云”之前使用了一个定语“天空中的”,一方面揭示了“我”将自己所置的位置,可与下文的大海的“波心”产生一种位置上的张力;另一方面,将云置于辽阔无边的天空中,可以突出云漂浮的自由、不受拘束,这一特点与 “一片云”的不稳定性结合起来,更能表现出“我”的行动的不确定性。于是,“偶然”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相遇主体之一的行动上的不稳定性。

随后一句是对“偶然”的另一主体意象“海”的侧面描写: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这里出现了一个与标题“偶然”相似的词——偶尔,这个词仍是在形容“云”的行动,它暗示了“云”在漂浮中会理所应当地碰到一次意外,这个意外就是后面的“投影在你的波心”。这时出现了一个“我”说话的对象——“你”,“你的波心”暗示了“你”的身份是大海,于是第二个主体意象“海”就悄悄地登场了。这样就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天空中飘着一片云,下面是无边无际的大海。而“波心”一词又与人心相通,所以这幅图画的引申义就是:我在你的心里留下了印象。说到留下印象,这里又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个印象是怎样留下的?深刻与否?我们可以注意到连接我与你的动词“投影”,投影是指物体将影子投射到另一物体上,说明两种物体的关系并不是像投入那种实实在在的融合在一起,而是轻轻的、含蓄的重合,这就意味着“云”和“海”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也许还会分离。在诗中并没有对“海”这一意象有过多的描述,甚至对它没有直接描写,说明在“云”与“海”这两个主体的互相运作中,主动的一方是不稳定的“云”,被动的一方是沉稳的、深厚的“海”。

写到这里,诗歌并没有止步于对“云”与“海”构成的画面的描述,还有语言的交流,加入了“云”对“海”说的话: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偶然的相逢本是一件让人觉得惊喜的事,而“云”为何要告诫“海”不要为之欢喜呢?从手法上来看,这是一种反讽,使得这种“讶异”和“惊喜”更加强烈。另外,“云”的“不必无须”与“海”的“讶异”、“惊喜”之间也造成了一种对比——洒脱放浪与深切执著,这也暗合自由漂浮的“云”和宽阔深沉的“海”的意象的本质。“云”对“海”说的这段话也进一步塑造了“云”的放浪不羁的形象,使不稳定性不仅仅停留在“云”的行动维度上,还上升到“云”的思想本质中去,这时的“云”似乎拜托了意象的物性,而上升到了人物形象的层面上,开始具有人性。

然而,诗行至此,仍缺乏关于“云”所说的话的合理解释,于是在下文中,伴随着“云”和“海”之间的故事情节发展,给出了交代: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这句话省略了主语,根据诗中上下文的推测,可以得出主语应为“我”,也就是“云”。于是这句话可以还原为:(云)在转身间消灭了踪影。“转瞬间”极言时间之短。接下来配上的动词是“消灭”而不是意思相近的“消失”,这是因为消失是一个慢慢不见的过程,给寻找踪迹留有一定的余地,而消灭则强调了速度的快,并且毫无踪迹可寻。接下来“消灭”的宾语是“踪影”而不是“踪迹”,这是因为“踪影”的“影”与上文的“投影在你的波心”中的“影”相呼应,强调了“云”与“海”的相逢时间并不久,还不至于互相留下深刻影响、在心上烙下痕迹,同时“踪影”是“影”,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痕迹,来去十分自如,可以随意抹去,而“踪迹”显然不能一下子消灭或忘却,与“云”的形象也不符。

到此,“云”完成了一个从没有思想只有自身性质的物到有性格、有能动性的人的转换。从“云”自身的漂浮不定出发,逐渐塑造了一个放浪不羁的浪子的形象,实现了由二维的画面向三维的情节的转化,为下文出现人物“我”和“你”做了铺垫。

然而这里仍存在一个引人注目的形式上的问题。在这部分诗中可以找到两个破折号,破折号中间夹的是“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起到了夹注的作用。为了使诗的意思更连贯完整,可以对诗句的顺序有一个小小的调换: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不必(为之)讶异,

更无�

前三行都是对云以及云的行动的描写,后两行是对话。严格地说,云的行动只有两个:投影和消灭。这样看来,明显是将顺序进行如上的调换更能保证云的动作的连贯和完整,那

其次,破折号的插入在投影和消灭两个动作之间插入,拖延了第二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所以,“你不必讶异”这句中的“你”指的不仅仅是诗中的人物,也暗指读者,就好像一个暗号一样在暗示读者:看好了,我这片云要行动了,你不必讶异也无须欢喜,我接下来的行动是很正常的。但是,“云”作为说话者仅仅是做出了警示而已,却并不能控制他的行动给读者带来怎样的结果,于是这个警示反而使得读者更加不平静,对“云”与“海”之间的行动产生了更多的期待。

诗歌到这里产生了一个转折。当“云”和“海”摆脱了意象的外衣开始形成人物形象之后,他们的行动变得更加具有主观能动性,不稳定性也随之剧增,“偶然”的味道也随之浓重了。诗的前半部对“偶然”已经有了初步的抽象的概念,接下来就是对这一概念逐步具体化的过程,于是第二部分一开头就是一个对“偶然”发生的人物、事件、环境的限定: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这句话交代了人物、事件、环境。先来看人物,这句话的主语不是“我们”或“我俩”,而是“你我”,为了说明相遇的主体是分离的、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如果换做“我们”或是“我俩”,就消除了两个个体的独立性而完全地把两个人捏到了一起,无法造成两人相遇的冲击。事件指的就是“相逢”这件事,自古以来,“相逢”一词的使用从不是形容两个人随随便便的相遇,不管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还是鲁迅的《题三义塔》中写的“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都对相逢做了限定:相逢是有前提的,要么是因为自身遭遇上有共同点,要么是因为两个人之前有一段相识的历史,总之,是有极大感情上的共识或情感基础的。所以,在这首诗中的“相逢”包含了很多感情,这个词作为一个连接点,像胶水一样把毫不相干的“你我”黏在了一起,就如平行线突然有了交叉点,两个人产生了相同或相似的感觉——到这或许还上升不到感情的程度。再来看环境——黑夜的海上,两个人遇见可以有无数的地点,甚至有更多的更有情调的地点,但为何偏偏是黑夜的海上?黑夜和大海一样,都给人茫茫无边的感觉,都让人找不到方向,在这样一个找不到方向的环境下,你我还能碰巧相逢,更突出了这种相逢的传奇性。在这第一句话中,将故事发展的要素都配备齐了,“偶然”在其中孕育,并在接下来的人物行动或对话中体现出来。

然而,人物在此时并没有急于行动,而是交代了各自的行动趋向和路线: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这句话中极言“你我”的方向不同,并且在表达过程中出现了人称代词的重复,这种重复产生的不仅仅是韵律节奏上的效果,还包含对“你我”的独立性的强调。因“你”和“我”方向不同,造成了一种强烈的两个个体之间的排斥感,暗示了这种相逢的特点:稳定性差、时间短。于是,分离是这种相逢的必然结果,相比之下,相逢的产生是多么地偶然和珍贵。

对于这样一种短暂的、珍贵的、偶然的相逢,作为人物的“我”和“你”一定会对其表态,尤其是处于主动位置的“我”,于是“我”的态度就随后自然流露出来: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我”的表态又暗含在与上文类似的“我”对“你”的话语中。“记得”与“忘掉”是一对反义词,并列在一句中又产生了一种的张力,忘掉说的越多反而让人记得越清楚。在这句话中,令人感兴趣的不是显而易见的张力,而是“也好”和“最好”的使用。“也好”的语气是略带轻佻的,表明“我”并不在意“你”是不是记得这件事,这种洒脱的不稳定性与上文的“云”的形象相吻合,表明“我”在思想上是十分自由的,不受别人控制,也不愿控制别人。而“最好”是一个深化的标志,“最好”是副词的最高级形式,说明“忘掉”是“我”给“你”的一种最合“我”意的建议,并且十分希望“你”能按照“我”说的做,也略带请求的味道。这两个词的使用表达了“我”的放浪与制约,一松一紧,应和了“记得”和“忘掉”之间的张力,也是你我之间的微妙关系的最好诠释,“我”对“你”就是这样又洒脱放浪,又限制约束,若即若离,这场偶然对于“我”和“你”来说也是一件平淡而又难忘的事。

对“偶然”的魅力的描述没有止步于含蓄的若即若离,而是进一步明显地加剧: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这一句实际上是“记得”和“忘记”的宾语,“记得”和“忘记”的都是“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在这句当中,“自由的一片云”的形象、“我”的那种洒脱、不受拘束的形象彻底瓦解,全因这句话中的一个词——互放。“互放”说明你我之间的爱意或是好感不仅仅是从“你”到“我”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我”对“你”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舍之情。之后是“光亮”这个词,与“黑夜的海上”相呼应,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黑夜”和“海”的茫茫无边使得“光亮”更亮更耀眼,表达了这次偶然交会的难忘。

这首诗企图通过一组意象和一对人物解决“什么是偶然”的问题。诗中用了“云”和“海”、“你”和“我”产生一幅画面和一组情节,构成了双重表述,将偶然的概念表达了出来,即大千世界中随即的两个个体无意中遇见,又很快分离。每一层表述都是先交代偶然产生的背景环境、人物或意向,随后插入占主导地位的一方(“云”和“我”)对对方的命令式的话语,暗示了主导者对偶然的态度,最后从事件层面上升到感知层面,交代了偶然产生的实际效果及给人留下的心理印象。双重表述的安排使得偶然的概念从一开始的具体化达到了最终形象化的效果。每一层表述在对“偶然”的展现和认识的都有一个巧妙的转折——从平常到不平常,在双重表述的推进过程中,转折的力度在逐渐加大,到结尾,“我”的浪子形象有一个彻底地转型,“偶然”的效果就在其中彻底的被释放出�

这首诗企图以平淡的甚至不屑的语气来描述一次偶然,但是效果则是相反的,偶然带来的结果是强烈的冲击和碰撞,并在一瞬间产生了绚烂耀眼的火花,当诗句结束了,读者一闭上眼,仿佛还能看到那火花明晃晃的影子。这就是这首诗最大的美。

优秀论文范例 8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深化,使得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提升高校竞争实力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主要阐述了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语境下创新行政管理的必要性,对当前行政管理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语境下行政管理的创新对策,以期为高校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提高高校的竞争力。

关键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行政管理;创新

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行政管理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可以提升校园的整体管理水平,保障各项教育、科研工作有序、顺利的开展。然而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已经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一项任务。研究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语境下的行政管理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转变行政管理模式,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语境下创新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管理体系能够划分为后勤、教学及行政管理三部分,各工作机构和部门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可以有效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协作模式,共同为高校的发展而努力。从本质上看,行政管理活动是一种组织性质的活动,开展管理活动的依据就是高校制定的教学目标,起到一种保障性的作用。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例如:科研行政机关人员、教学刑侦机关人员等,要参考相关的体制,调动各个机构的积极性,将现有的资源高效的整合起来,制定一套针对性的管理对策,落实各项管理工作。近年来,由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增大,教育环境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衡量高校发展效率的行政管理工作来说,也应及时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行政管理工作的支持下,高校才能够将自身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提升综合实力,更好的应对未来的发展。这就表明改革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必要程度,只有从根本上做好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工作,才能够对高校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调控、监管和组织,使高校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处于市场环境形势下,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还能够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高校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效的处理各项发展问题。

二、当前行政管理体存在的问题分析

1、行政管理权力泛化

行政管理在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存在学术、行政管理两项权力不均衡的问题,使得行政管理权力泛化,不利于学术权力的执行和落实。高校工作人员均受制于放射性较强的行政管理环境下,无法有效的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科研活动,虽然行政管理工作效率较高,但也会影响高校竞争实力的提升。

2、内部机构及职能设置不合理

高校是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在高校内进行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学术活动的有效开展。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学术活动的进行往往会受到行政管理机构的约束和限制。在加上行政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内部机构和职责的设置不合理,在执行高校管理指令的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管理问题,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

3、行政管理体制同科研、教学工作的开展相冲突

学术活动是高校进步、发展的关键动力,但是由于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使得行政管理工作同学术科研工作相互冲突,阻碍了高校的发展。教学和科研活动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进行,这就使科研和教学活动具有很大的限制性,无法起到促进高校发展的效果。

三、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语境下行政管理创新对策

1、更新行政管理理念

作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执行主体,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理念,在创新和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必须要及时更新管理人员的思想理念。要求行政管理人员首先要对自身做好相应的定位,明确自身承担的义务和职责,认识到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形成较高的岗位职责意识,摒弃传统落后的管理思想,促进行政管理的创新。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决定着高校行政管理创新和改革效果,要使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和职业素质,能够根据原则进行管理,发生问题后要勇于承担责任,提高管理能力,改善工作效率。

2、构建和谐的高校管理环境

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及人性化成为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改革方向,需要在原有行政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优化工作机制,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体制,健全高校发展系统。行政管理的创新需要依靠和谐的高校管理环境,所在这就要求高校应从下面三个角度入手进行改革:1)对行政管理领导进行严格的考核,制定详细的岗位竞聘制度,依靠制度和体制来提高行政管理工作者的素质,保证行政管理的改革效率;2)摒弃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对行政管理的权力进行全新的分配,保证权力的分散性,并结合高校的实际状况,构建院-校-系层次性的管理机制。在层次化的管理机制下,逐层落实行政管理目标,增强行政管理机构的灵活性和执行能力;3)明确学术权力,把握好行政管理的内涵。要将学术活动作为中心,围绕学术活动进行各项行政管理工作,促进高校的稳定发展。

3、协调学术和行政权力的关系

在高校进行管理和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学术权力弱于行政权力的问题,而高校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学术研究水平,所以必须要对行政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使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达到一种协调的状态。高校在完善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必须要基于整体的角度,对行政管理、学术管理两项管理工作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使二者彼此相互协调互补,为高校稳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在高校行政创新过程中,应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渗透和贯彻学术权力,确保在先进的学术人员的领导下全面落实各项管理活动。

4、对行政管理绩效的实践应用进行改进

对行政管理绩效的实践应用进行改进是教育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着对高校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同时也意味着应对高校的发展形势。将绩效管理模式运用到行政管理工作中,可以使教学人员同管理人员共同得到发展,逐渐提升管理人员的办公效率,推动高校的进步。改进行政管理绩效工作的具体对策如下:1)秉承服务第一的原则。高校应提高对行政管理职责的重视程度,确定行政管理服务的本质作用,将服务的思想理念贯彻到整个管理过程中,使得行政管理工作的真实效用得以发挥;2)进行有效的绩效沟通。绩效考核的关键在于沟通和交流,在完成考核工作后必须要依据沟通制度进行交流和分享,从而总结经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3)开展动态化的绩效管理。高校行政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在各个教学、管理方面均有所体现,创新行政管理工作的绩效管理模式时,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秉承动态管理的理念,高效的处理各项管理问题。

5、将行政管理改革与网络技术整合起来

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先进网络技术的优势,高效的运用网络资源,逐步提升整体管理效率,迎合教育形式的改革趋势,顺应时代的发展[7]。高校当前已经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管理工作进行了有机融合,在实际创新行政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可以依托网络技术,使行政管理与高校的校园网和办公系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机构的实时性沟通和联系,保证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共享。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的发展要求,这就迫切的需要对行政管理进行进一步的创新。结合高校的整体发展形势,要抓住当前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有效的创新方案及对策,构建和谐的高校环境,提高校园各方面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从而逐步提升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高效实现教学目标,推动高校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赵晓伟。人本主义视野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2).

[2]费琛。浅析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xx,(5).

[3]陶文信。影响高校行政效率的因素及提高途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4).

[4]林冬。刍议如何加强高校基层行政管理的有效性[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S2).

[5]姚则会。有限与有效:高校行政权力职能转变的目标定位[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xx,(2).

[6]杨春燕。浅谈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措施[J].神州,20xx,(6).

[7]何知,贺丹凤,钟高秀。浅议高校行政管理的创新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xx,(8).

优秀论文 9

自主学习在小学阶段能做些什么,能做到什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有什么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把自主学习的意识与方法融进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空间,从而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改进自主学习,学会自主学习。从自主预习、自主提问、自主实践到自主总结评价,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得到不同程度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一、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课,顾名思义是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预习专门设的一节课。自主预习课的主要流程如下:学生就一篇文章利用手边的基本资料和工具书进行课堂的自主预习;请一到两个学生介绍自己的预习过程与情况;集体讨论与补充,改进预习的方法,明确预习应达到的效果;教师进行总结与简单补充;再找一篇文章,请学生用归纳好的方法进行预习,交流感受。在学期开始为学生设立一节这样的课有三大作用:了解学生的自主预习意识与能力;通过学生交流改进自主预习的方式方法;教师指导实施,达到不同年级段不同预习能力的训练目标。

在小学的不同年级段,自主预习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低年级段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了解学生的预习方式,让他们养成自主预习的意识与一般性习惯,如对字音、字形、词义、朗读等基本项目预习。中年级段重点在于规范自主预 教师的归纳可以给学生传达一些信息,如生字词的基本是不可以丢的,朗读的准确是必须的,对于课文的某一部分的理解可以形成自己的想法带到课堂交流。这样,学生会知道什么是必须的,什么是拓展机动的,进而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方向。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自主预习课无疑是对他们中学自学能力的提前训练,对他们来说,在基本的东西常抓不懈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与质疑思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质疑的重要性有目共睹。在对文章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发现问题并自己试着解决问题才是他们自主预习课的重点。

学生的预习真正实现了自主化,在自主学习的第一环节就打下了自主学习的基石。

二、自主提问

自主提问在教学进程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作用。现在普遍使用的“提问导人法”便是一种在课堂一开始就进行自主提问的形式,它让学生自己说出读到题目有什么疑问,而这些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也恰恰是学生最关心、作者最想说、教师最应该引导的地方。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文找答案,在课程结束后用问题的答案来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这种做法让学生一开始就掌握主导权、选择权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是自主学习的良好开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自主提问形式主要针对文章某个部分进行,一种是直接问学生有何问题的直截了当型,另一种是巧妙转化的间接引导型。如在文章的某个段落或者句子的分析上,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自己提出,再集体解决。这种方式既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提问,又兼顾了教师传达重难点的需要。但是,教师引导的“度”要掌握好,否则学生便成了牵线木偶,只是形式上的自主提问,却没有得到真正的自主权。在课堂结尾部分,直接请同学们进行总结,反馈情况,并让学生将还有的疑问提出并进行探讨,但常常会出现学生觉得没什么问题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应该将问题引申到同类事物上或是日常生活中,以此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懂得,同时也拓展学生的思维,传达一种延伸的理念。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认识会有潜移默化的发展。学生在最后的提问时间,自己提出问题或见解,可以带动自主学习在其他领域的拓展。

三、自主实践

给学生自主实践的空间并不等于不加区分让学生单干,而是有选择性地放手。首先,选择合适的课文,即课文要有对称性或相似性的结构,教师对一个部分进行讲解归纳后,可以让学生结合教师的方式对另一部分进行自主分析。其次,自主实践的过程要注重自学与合作的交叉使用。有时,我们主要采用全自主的方式,给每个个体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有时,我们更主张集体讨论、集体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锻炼听取、表达意见的能力。再者,自主实践要有层递性。初期可采用句子分析的模仿训练,中期可采用两个并列部分的大段分析,后期可升级为两篇同类型文章的比照学习。最后,在学生自主实践的同时,教师要多看多听多了解,看看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确实增长,及时进行评价和巩固训练,随着学生的整体能力提升给予更大的挑战。如可以选择《墨梅》与《石灰吟》,《广玉兰》与《夹竹桃》这样的同类型课文进行比照学习,将第二个学习任务完全交给学生。

自主实践的开展对于真正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自学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就进行自主实践的训练,给学生更多空间主宰自己的学习无疑对学生的个体能力发展甚至以后阶段的学习有着基础性作用。在自主学习上,教师要做到一步步放手,学生才能一步步上手。凯勒的动机激发模式中提出的注意力、关联性、信心和满意度四方面在自主实践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通过注意老师的引导、对课文内容自学,能逐渐抓住重点,并从自己的成功中收获自信与满足。这样的良性循环可以不断促进学生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与好方法应用到其他的学习中,促使其取得更大的成功。

四、自主总结与评价

我们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学生自主总结、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自主学习成果。在自主预习课、自主实践中,这种自主评价体系尤其重要。我们应该逐步做到让学生的评价代替教师的评价,让他们说出自己自主预习、学习的过程与效果,他人方法的长处与短处。通过对自己的总结与他人的评价,学生可以收获清醒认识自己的能力、客观看待他人的能力、取长补短的能力等。心理的主观体验远比客观的叙述让人印象深刻,学生自己独立评价自己与他人,亲身体验差距,对自己的进步会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模式评价,对他们的心理接受与主观认同有很大好处,也会更好地促进自我学习的优化。

自主学习的开展过程不仅是“授之以鱼”的过程,更是“授之以渔”的过程。自主学习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才能使学生早日学会学习。我们应在学习的每一步都融入自主学习的理念,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逐步实现教师引导学习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平衡。教师“要实现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让学生在质疑、发现、合作、讨论、交流、尝试、操作中获得体验”,只有在实现这种平衡、获得这种体验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上的对话与交流才能更加顺畅与深入,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功。

优秀论文范例 10

【摘 要】首先阐述数学建模内涵;其次分析数学建模与数学教学的关系;最后总结出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数学建模;数学教学;教学模式

什么是数学建模,为什么要把数学建模的思想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去?经过反复阅读有关数学建模与数学教学的文章,仔细研修数十个高校的数学建模精品课程,数学建模优秀教学案例等,笔者对数学教学与数学建模进行初步探索,形成一定认识。

一、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即运用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通过对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计算机计算出结果,对实际问题给出合理解决方案、建议等。系统的谈数学建模需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起。

1.数学建模课程。

“数学建模”课程特色鲜明,以综合门类为基础,重实践,重应用。旨在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增强应用数学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参与现代科研活动主动性与参与工程技术开发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等相关素质。

2.数学建模竞赛。

1985年,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发起的一项大学生竞赛活动名为“数学建模竞赛”。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与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学生参与这项活动可以拓宽知识面,培养自己团队意识与创新精神。同时这项活动推动了数学教师与数学教学专家对数学体系、教学方式与教学知识重新认识。1992年,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数学学会创办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截止20xx年10月已举办有21届。大力推进了我国高校数学教学改革进程。

3.数学建模与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的灵魂。数学建模竞赛是实现数学教育创新的重要载体。如20xx年A题,葡萄酒的评价中,要求学生对葡萄酒原料与酿造、储存于葡萄酒色泽、口味等有全面认识;而20xx年D题,机器人行走避障问题,要求学生了解对机器人行走特点;20xx年B题,乘公交看奥运,要求学生了解公交换乘系统。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试题涉及不是单一数学知识。因此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融合其它学科知识。同时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有助于增强其积极思考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数学建模与数学教学的关系

数学建模是数学应用与实践的重要载体;数学教学旨在传授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数学建模与数学教学相辅相成,数学建模思想与数学教学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反之传统应试扼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数学教学效果,在数学建模过程中体现显著。

三、数学教学

1.数学教学“教”什么。电子科技大学的黄廷祝老师说:“数学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而数学知识是第二位的。”因此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的来龙去脉,领会数学精神实质。

2.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素质是关键,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是手段,革新评价机制是保障。

①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素质。

数学教师自身素质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20xx年胡书记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我国教育出了问题,问题关键在教师队伍。数学学科特点鲜明。若数学教师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不强,则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将无从谈起。因此数学教师需通过如参加培训、学习精品课程、同行评教、与专家探讨等途径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②创新数学教学模式 。

(1)必须转变教学理念。首先要转变继承性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实际操作能力。其次要转变注入式教育理念,注重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再次要转变应试教育理念。注重素质的培养是长久发展之计。最后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科技发展为教育教学实现提供多种选择。教育工作者应提供多种教学模式以提高学习效果。

(2)必须改革数学教学模式。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有很多不足,学生参与不够,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因此,在今后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如增加课题互动环节,采用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等方式。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巧用提问。教师可针对某一具体教学内容根据数学思维方式特点巧设提问,让学生回答,教师在关键的地方进行启发点拨,并适当的总结。在问答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分组讨论形式。采用小组讨论与集体展示、互评相结合。旨在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分析不同;学会表达,勇于提出见解,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在数学课堂上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使学生亲历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3)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一是要建立多元化教师教学评价机制。采用多元化考核、综合评定教师教学效果的方法,有利于教师发展。二是要建立多元化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多元化评价机制对学生评价更客观、公正,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优秀论文范例 11

摘要】目的探究在县级医院的继续教育下,基层全科医生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78例心衰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并对县域内66名全科医生进行最新版心衰指南的继续教育,考核通过后再对干预组进行随访管理及教育;而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二级预防1年后,观察此教育模式对心衰患者管理水平的影响。结果教育后全科医生对心衰的知晓率、标准化药物使用率均较教育前增高(P<0.05)。干预组心衰患者的疾病知晓率、标准化药物使用率、心衰自我管理率、6min步行距离(6MWD)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心衰再入院率,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县级医院继续教育下,全科医生对心衰的管理水平提高,进而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心力衰竭;全科医生;继续教育

随着我国步入老年社会,心衰成为了公共卫生的一个巨大负担。近年来,对心衰的治疗已有很大的进步: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以及心脏移植等方法均可降低心衰病死率,但我国心衰患者的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1],可能与我国心衰患者管理水平低下有关。本研究探究了继续医学教育对基层全科医生管理心衰患者水平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湖北省沙洋县域内基层工作的66名全科医生。排除标准:

(1)参与了任何其他的医学研究;

(2)不愿意加入本研究者。20xx年3月—20xx年3月在湖北省沙洋县人民医院(简称我院)出院的178例心衰患者,诊断标准符合20xx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其中男性92例,女性86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6.1±13.1)岁。应用随机分组功能将其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8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NYHA分级、LVEF、伴随疾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需2项均满足):

(1)愿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NYHA心衰分级Ⅱ~Ⅳ级者。

(2)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腔增大和(或)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

1.3排除标准(满足任意一项)

(1)继发性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甲亢性心脏病和贫血性心脏病等;

(2)肺源性心脏病;

(3)单纯舒张期心衰;

(4)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5)外埠患者或流动人口。

1.4研究方法

我院心内科高年资主治及以上医师对全科医生就心衰诊疗最新进展进行继续教育,包括心衰定义、病因、诱因、诊断、治疗相关知识,教育前后均进行问卷考核,考核合格的全科医生再进行干预组患者的随访管理与教育;全科医师可随时与我院心内科医师进行交流咨询,并请求指导会诊转诊。后者每3个月对全科医生的随访情况督导检查。

1.5干预措施

由全科医生向干预组患者讲解心衰的防治知识,并对导致心衰的病因进行正规的诊治。注意戒烟限酒;通过洗手,通风,避免病原接触防治呼吸道感染;通过发放限盐小勺推行低盐饮食(<6g/d);限制水摄入,监测24小时尿量;建议采用袖带式电子血压计监测血压及脉搏;测体质量时注意每天早晨起床在解大小便之后进食之前自测体质量,称裸重或每天穿相同衣物。制作自我管理表格并记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二级预防:包括人群健康教育、出院后定期回到医院复查和开药。

1.6观察指标

(1)1年后心衰疾病知晓率、标准化药物使用率、心衰自我管理率、6MWD;

(2)1年内发生心衰再入院率、平均住院时间。

1.7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2检验,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前后心衰知晓率、标准化药物使用率的比较

继续教育教育后,全科医生心衰知晓率和标准化药物使用率均高于教育前(P<0.05)。

2.2两组试验前后心衰知晓率、标准化药物使用率、心衰自我管理率,6MWD的比较

干预组有效病例87例;对照组有效病例84例。教育前,两组患者的心衰知晓率、标准化药物使用率、心衰自我管理率、6MWD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为1年,干预组教育后的上述指标均高于教育前(P<0.05)。教育后,干预组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患者心衰再住院及时间的比较

干预组患者心衰再住院率28.7%,少于对照组的60.7%。平均住院时间(8.3±5.4)天,少于对照组的(13.7±8.2)天,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20xx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3]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数量巨大,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心衰治疗是各种心血管病治疗的最后机会,是一个系统和长期的过程,包括在院的标准化治疗及出院后的二级预防。由于心衰的住院治疗花费巨大,且医院无法解决患者所有的问题,大部分心衰患者的绝大多数时间必然在基层实施二级预防与管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广大人民生活在基层,全科医生主导下的患者自我管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4]。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心衰管理的研究已开展了数十年,通过研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由全科医生实施的心衰患者在基层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对全科医生以及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知及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尝试较少,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旨在建立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实现防治并重的医疗模式,落实患者自我管理健康和慢病的知识和技能[5]。值此契机,我院对县域内全科医生心衰的诊疗知识技能进行继续教育[6]。提高了其心衰指南的知晓率及执行水平,并由其实施基层心衰患者的疾病管理,及督促患者进行自我管理[7]。本研究显示,全科医生在没有经过继续教育前,对心衰防治的相关知识知晓率不佳,标准化治疗率较低,而经过继续教育后情况有很大改善,能够独立对大多数心衰患者进行管理和指导。并且经过全科医生干预后,患者对心衰的知晓率、标准化药物使用率、心衰患者自我管理率、生活质量、6MWD显著提高。作为县级医院,主要给以继续教育,培训指导及解决疑难情况,简化了县级医院的工作流程,节约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8]。因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不能排除偏倚的存在。要在此基础上,延长随访时间,总结经验教训,并期望能联合其他县级医院进一步研究,更好的为心衰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峻。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治策略[J].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20xx,3(2):2-3.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xx[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xx,42(2):3-10.

[3]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xx》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xx,31(6):521-528.

[4]杜兆辉。全科医生家庭责任制服务在社区健康管理中决策原则的思考[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xx,12(5):346-347.

[5]胡大一。中国心脏康复的现状与发展思路[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xx,37(7):581-582.

[6]杨鹏会,赵金梅,汪文月。家庭管控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xx,8(6):697-699.

[7]顾蓉,王涟,徐标。慢性心力衰竭的院外管理模式探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xx,9(16):2988-2990.

[8]袁素维,马进。依法推进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J].中国卫生资源,20xx,18(2):78-79.

优秀论文范例 12

一、儿童书籍的相关概念界定

因此,从儿童首先观察事物整体这一特点出发,可以得出结论:在进行儿童书籍字体中的设计时,我们不能将汉字作为单独的对象进行分别设计,而是要将想要传达给儿童的内容组合起来进行整体上的设计。可以是几个字的组合,甚至是一个段落的组合。设计者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将普通的打印字体在形式以及色彩上进行变化,从而符合儿童的认知以及审美需求。

二、儿童书籍中字体设计的现状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从最早的结绳到如今成熟的文字系统,汉字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视觉的要求越来越高。汉字不仅仅作为传播信息的符号,更被赋予了一种文化思维在其中,因此,字体设计者也就肩负了更大的社会责任。由于儿童年龄段的差距,儿童书籍的内容也各有千秋。因此,设计者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内容的儿童书籍要相应地设计出不同风格的字体,从而与书籍内容形成内容与形式上的共鸣,达到最有利于儿童认知的状态。

(一)字体设计意识观念欠缺

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其不仅代表了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也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们错误地把字体设计的概念与美术字等同起来,导致常用的中文字体长期为寥寥数种。并且国内至今尚没有出版社形成类似于JanTschichold在企鹅出版社创立的《企鹅设计构成法》的设计出版物字体视觉标准的系统,业内缺少这样的意识,导致了字体设计发展缓慢。并且,汉字设计这一过程所要投入的时间与经历过多,而回报却常常与之不能形成正比,因此,从事此工作的人才稀缺,导致了我国字体设计行业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而具体到儿童图书中,由于字体缺少相应的设计,其往往成了插图的配角。

(二)字体设计形式混乱

有的设计师认识到了儿童书籍中文字的重要性,开始对儿童读物进行字体设计。但在设计的过程中由于中文字体可选择种类较少以及对字体使用认识上的差异,很多图书仅仅是在原有的正文篇幅中局部加入了较为花哨、活泼的字体,但是这些字体多不适用于正文字体,往往会影响儿童的正常阅读,造成整个书籍文字系统的混乱。

(三)对儿童视力造成不良影响

字体设计的本质,也就是以读者的阅读为本。许多少儿书籍的设计师重视整体的视觉效果和插图设计而忽视了文字在书籍中设计地位。没有仔细考虑儿童读者的阅读习惯,不少字体设计明显存在不科学、不利于少儿阅读与视力保护的缺陷问题。例如,单行文字过长和字体较小都会增加阅读的难度。另一种在设计中常见的情况是字句与行距设计上存在的问题。纸张与字体之间黑白关系对比强烈,书籍中的字距、行距过大,会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跳跃感,从而产生错觉降低阅读的舒适度。

三、针对儿童书籍字体设计提出的改进建议

儿童书籍的字体设计实际上是为了帮助其更加容易地掌握图书中所要传达的内容,对儿童的成长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待儿童书籍的字体设计,不仅仅是设计者个人的问题,而且应该由教育部门共同参与,具体到人就是需要设计学、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书法学等多个领域共同参与。

(一)将儿童书籍的字体图形化

字体设计是视觉符号的传达,在字体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融入图形元素。而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来说,一方面其对汉字的认知较少,对图形以及颜色较成人而言更加敏感;另一方面,图形化的文字通过儿童的视神经后又与其心理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一种经验上的认知,从而帮助儿童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深层含义。因此,将图形引入字体设计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而这种有趣、吸引读者视线的结果又使设计变得深入和持续。

(二)将多感设计应用于儿童书籍的字体设计

人类通过感觉开始认识世界。人类的“五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多感即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官引起兴奋之后反映到大脑,并且和原有的记忆相互联系、组合,从而形成新的信息,也就构成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评价。在进行儿童书籍的字体设计时,设计者可以跳出平面范畴,通过设计方式的改进、扩大纸张选择的范围、印刷技术的运用等方法,将多感的概念引入儿童书籍的设计,让其形成多感的体验,从而增加儿童的阅读兴趣,加深阅读印象。

四、结语

儿童书籍的设计者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需要承担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设计者在进行儿童书籍中字体的设计时,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充分了解其审美标准以及心理特点,且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唯有此,才能做好儿童书籍中的字体设计。

学术论文范例 13

摘要:以花卉产品的网络�

关键词:花卉;网络营销;策略;移动互联;物联网

1我国花卉产品网络营销现状

我国全国花卉产品种植面积、销售额、出口额分别达到131万hm2、1303亿元和6.2亿美元,分别比20xx年增长27.5%、21.9%和29.1%[1]。花卉产品网络营销的企业有4种:(1)传统实体店为了拓展业务而在网上开店,如江苏北部的浙江金华地区、宿迁地区、福建漳州地区等,其主要以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2)一些无实体店铺的个体商户或小型企业,网络销售为其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销售方式,但其在产品设计、包装上非常精细巧妙,迎合中高档消费者的需求。(3)有一些在专业和经营上较具实力的企业开设了自己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如浙江虹越、浙江淘彩等。(4)还有企业通过网站宣传吸引客户,达成交易,这类企业以生产观赏苗木产品为主,如专营杜鹃花的金华永根等。

2我国花卉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品牌建设意识和顾客群

在吴长青关于宿迁花卉网络营销的调查中提到,大多数花卉经营户来自农村,受图文信息处理能力限制,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借用过其他卖家的产品图片、描述等信息的有247户,占被调查的经营户67.12%[2]。正是由于在网络营销中缺乏品牌建设意识,目标顾客群形成了同一品种花卉产品间没有区别的消费体验,进一步降低品牌偏好,难以形成忠实的顾客群。

2.2缺乏现代营销观念

许多企业只是把网络销售作为其实体销售的补充,而没有认真分析网络上的需求,自然也不能根据需求调整提供的产品。网络上面对全国顾客,对花卉产品的'种类、质量、价格以及商家的服务都有新的要求,许多企业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或没有从这些新的要求出发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这样的网络营销必然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2.3产品识别度不高,运输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小规模种植无法形成规模效益。传统的“小而全”的种植方式表面看来品种齐全,实际上,在竞争激烈的网络市场中,这种经营方式无法通过集约化经营形成规模效益。同时,花卉产品异地运输面临成本、时间、损耗等多重考验[3]。

3花卉产品网络营销的一些建议

3.1挖掘需求,让营销领先于生产

利用众筹、团购、预约购等互联网思维,充分培育和挖掘需求。还可以根据需求特点,不断调整花卉产品的种类、形式、包装和价格。例如有一家经营多肉植物的企业,通过大数据发现,许多新人通过网络搜寻结婚用品,就将多肉植物经过精心栽培和包装,专门提供给结婚新人作为赠礼回赠亲友,既提高了销量,售价又比原本单一的植物高了许多[4]。

3.2借助网络推广助力,打造产品品牌

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推广手段,利用电商平台,设定特定日期为花卉推广日、优惠日,利用微博、微信、论坛、网站、软广告等方式,提高产品“曝光率”,加强花卉品牌建设。

3.3重视移动互联领域,打造专业APP,提高用户忠实度

除了传统的借力美团、大众点评等移动平台外,还应重视自行组建专业花卉销售或服务类APP。可涵盖行业资讯、供应商机、花卉服务、花卉软件、花卉裁培技术等相关的信息,为用户提供更全面花卉相关服务。

3.4借力京东、苏宁等新老电商销售巨头

一方面可以销售平台上实现品牌推广与销售,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京东、苏宁等企业有强大的物流体系和售后服务平台,其不断打造冷链运输,可实现花卉产品销售的当日达、次日达,满足客户的时间、品质需求。

3.5借力物联网,打造安全、可追溯花卉产品,创新花卉销售模式

消费者在购买花卉产品时,只要扫描或输入产品编码,通过手机或电脑就可以查询产品信息,包括花卉品种、种系、产地、培育时间、温湿度、运输商、二次加工等全产品周期信息。产品信息全程可追溯,为产品品质提供保障。同时,借助于物联网,在花卉认养、代养,订单维护(核心是培育参数的实时追踪)、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仿真模拟店等方向也有很大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旷野。20xx年全国花卉统计数据分析[J].中国花卉园艺,20xx(15)

[2]吴长青。浅析花卉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xx(9)

[3]李翠竹,蒋政阳。武进区互联网+园艺产业营销探析[J].现代园艺,20xx(2)

[4]武薇。我国花卉产品网络营销研究[J].现代商业,20xx(2)

优秀论文范例 14

现行的经济法学体系和架构理论,主要反映了我国转轨时期经济法制的现实情况,但在为经济法学科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顺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经济的要求,经济法基础理论部分应当讨论宪法与经济法的关系,应当增加关于保护财产权和经济自由权的内容;经济法体系应当以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秩序的竞争法为核心建构;宏观调控法在经济法学科体系中应当处于辅助地位。

1 关于经济法根底理论的完善

1.1 经济法根底理论的问题

目前主流的经济法学理论是国度干预(调制、调理)说,在经济法理论和教材编写方面主要从“市场失灵”因而需求“国度干预”的必要性的经济学假定上,①这种理论常常无视了市场主体经济自在权在经济法研讨和教学中的应有价值,将整个经济法学简化为“国度干预法学”。②可是我国经济法产生于公有制根底上的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与西方兴旺国度所面临的“市场失灵”不同,我们的问题主要可能是“政府失灵”,原来是政府完整取消市场,如今的问题是市场发育不全,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根底性作用还没有得到真正的释放,政府介入市场太深。而公权利肆意进犯私权益,是理想中国法治面临的主要问题。假如经济法单纯强调国度干预的理论和体系,就容易为那些在变革的过程中原有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应用“国度干预”来为本人的既得利益寻觅借口,从而可能招致经济法理论和教学不能很�

1.2 经济法根底理论应当讨论经济法与宪法的关系, 增加经济自在权的相关内容

目前国内盛行的法学专业经济法学教材,普通会讨论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等相邻部门法的关系,但大都不讨论经济法与宪法的关系,这是一个理论上的缺憾。经济法的一个方面常常表现为政府为公共利益而限制市场主体的经济自在权而干预经济,而宪规律是为了维护自在而限制法律的限制。③如何依法维护经济自在权,避免政府干预经济权利的滥用,完成对经济“适度”的干预,是一个经济宪法问题,它应当属于经济法的另一个方面。一个以宪政、法治为导向的转轨经济法理论,应当将经济自在权的维护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前提条件。经济自在权主要包括:④第一、财富权。财富权是不让别人运用一项资产的权益,以及运用、向别人出租或者出卖该资产的权益,因而财富权是一个权益束:具有一项资产并持有它(消极运用),将它用于买卖或让别人暂时运用某些方面(积极运用)。⑤确认财富权是划定一个维护我们免受压榨的私人范畴的第一步,私有财富是自在的根本要素,是不可剥夺的天赋的自然权益。⑥对私有财富权的供认是阻止或者避免国度政府强迫与独断的根本条件。第二、竞争自在权。即个体享有依法公平的争取市场买卖时机的自在权;第三、职业自在权,即个体有依法选择职业和完毕职业的自在权益;第四、停业自在权,即个体有依据本人的意愿设立并运营企业或者从事合法的自在职业的自在,也有回绝违犯本人意愿设立并运营企业或者回绝从事本人不愿意的个体职业的自在。第五、迁移自在权,是指公民享有选择寓居地的自在。第六、(经济)结社自在权,即公民具有发起设立或者参加各种合法的经济性社团、行会、协会的自在,也有回绝参加本人不愿意参加的社团、行会、协会的自在。

我国《宪法》没有关于经济权益的直接规则,应当说我国《宪法》是供认和维护经济自在权的。首先,《宪法》第15条规则:“国度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只需是实行市场经济,就必需供认最低水平的经济自在权。《宪法》第33条第3款规则:“国度尊重和保证人权”,这里的人权当然包括经济自在权。其次,20xx年修订的《宪法》在第13条规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富不受进犯。国度按照法律规则维护公民的私有财富权和继承权。国度为了公共利益的需求,能够按照法律规则对公民的私有财富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对公、私财富权对等维护提供了明白的宪法根据。再次,我国现行《宪法》一系列关于公民根本权益的规则都局部触及了经济自在权。例如,《宪法》第42条关于劳动权的规则,其实也局部供认了经济自在权,由于劳动权属于职业自在权。最后,我国政府正式签署《经济、社会及文化权益国际条约》、《公民权益和政治权益条约》规则的根本人权,当然包括经济自在权。只不过在实践中,由于各种缘由,一些下位阶的经济法律、法规、政策对公民经济自在权反倒做了许多限制,实践上局部剥夺了个体的经济自在权,因而经济法学根底理论应当强调维护宪法赋予公民的经济自在权,以划清其与经济行政权的法律界线。

2 维护自在、公平竞争次序的竞争法应当是经济法的中心

2.1 竞争法在我国现行经济法学中的位置

目前我国比拟权威的经济法教材和论著普通有如下特性:第一、内容庞杂、所论范围普遍,表现了我国政府现阶段对经济介入范围较广、较深的现状。第二、大多没有突出竞争法的中心位置。即便一些教材设专编对竞争法停止了阐述,也仅仅把它与宏观调控法、市场监管法等法律制度并列,而没有突出其中心位置。也就是说,现行的经济法学体系理论和教材缺乏体系的中心统帅,体系内部各局部关系不清,不能为进一步的市场经济和政治变革提供理论支持,没有充沛反映经济法治和宪政的肉体。

2.2 应当确立竞争法在经济法中的中心位置

2.2.1 市场竞争是一个发现的过程,经济法实质上是关于国度经济次序的法

竞争是一个发现过程,它是市场中买方和卖方间互相交往的演化性过程。购置者们竞相获取触及购置的学问,供应者们则努力发现、获取产品制造或销售的相关学问,促使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竞争的全过程会对寻觅和实验新学问的行为形成很强的鼓励。由于竞争者们冒险投入了本人的私人财富,并要对他们的行动和错误担任。从整个经济系统的角度看,竞争性运用的产权有很多好处:第一,竞争推进人们发现有价值的学问和信息,推进经济增长。第二,竞争可以抑止经济势力。竞争一次又一次地向财富一切者发起应战,在竞争过程中没有一种社会经济位置是不可应战的。第三,充沛的竞争有一定水平上有利于分配的公平,第四,充沛的竞争其实是买方、卖方争取买卖时机的自在,从而总体上促进了自在。第五,竞争有益于经济平安。竞争经济可以更好地吸收外部冲击,靠自发灵敏的价钱和数量反映使商业周期变得平稳。因而竞争应当得到经济法的促进和维护。经济法实质上是关于国度经济次序的法律。在市场中,经济主体行为是经过市场价钱停止谐和的,而市场价钱又是在竞争和企业自在地参与市场买卖的条件下产生的,因而,维护竞争就是市场经济次序中不可或缺的制度追求,从而也使得竞争法无可争辩地成为经济法的中心。从国际比拟的角度看,德国著名经济法专家沃尔冈·费肯杰著的《经济法》(第二卷)中,⑨除了总论局部对根本概念和经济宪法问题停止阐述外,他把经济法分为:

(1)普通经济法,包括:经济人法(即经济法的主体);德国竞争次序(是中心重点内容);德国经济财富法。

(2)特别经济法,包括:在德国经济法中的总体调整;在德国经济法中的个体调整。普通经济法主要是有关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和财富一切之类的法律。特殊经济法与市场干预有关,触及到超越了市场自我调控的经济调控,一些人称之为方案或指导。显然在该著作里竞争法是作为经济法学的中心的。由日本著名经济法学家丹宗昭信、尹从宽所著的《经济法总论》,将经济法定义为在市场机制下树立的经济政策立法体系,它的中心是维持市场竞争次序,即国度对自在竞争的限制(市场支配)和障碍公平竞争(不公平竞争)行为停止规制的法律。⑩韩国的权五乘教授所著的《韩国经济法》,强调反垄断法是经济法的中心。

2.2.2 我国应当以竞争法为中心构建经济法体系

我国经济法理论与其他国度的明显差别,固然有其客观缘由,譬如,我国当前的经济是由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经济,现行经济体制脱胎于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在经济变革快速推进的同时,政治变革又处于严重滞后状态,政府职能没有基本转变,权利依然过多地留在经济范畴,国度对经济的控制依然过多,从发作作用的范围和深度看,行政垄断远比经济性限制竞争严重得多。但这些特殊国情丝毫不能影响竞争法的中心位置,相反恰恰阐明竞争法在我国应当成为经济法的中心。我国的《反垄断法》是关于市场竞争的根本法律规则,该法不只标准经济垄断行为,而且标准行政垄断行为,对深化竞争性经济体制变革和民主化政治体制变革都有重要的意义,它应当是我国经济法的中心。但该法目前依然没有发挥应有的经济法龙头作用,经济法学界应当把竞争法作为经济法的中心来重构经济法理论体系,我国未来的经济法学体系,应当设一编竞争法,放在根底理论之后,使维护自在公平竞争次序的竞争法处于普通经济法的中心位置。关于不能完整适用竞争法而又与竞争法有一定联络的经济规制和监管法,也能够单独设专编,使其处于附属的特别经济法的位置。

3 宏观调控法的位置

3.1 宏观调控的含义

宏观调控主要是指应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经济总体的调控。目的在于克制“市场失灵”,宏观调控的总目的是经过促进总需求和总供应的根本均衡,使现有资源得到较为充沛的应用,完成经济平稳持续的增长,这也就是凯恩斯所说的完成“充沛就业”的平衡。财政政策手腕采取的详细方式有:增加对商品和效劳的购置力(例如,公共工程),或者增加转移支付(例如,扩展社会保证福利或失业补贴),或者减税。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完成既定的经济目的(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完成充沛就业战争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调理货币供应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这一学派的政策要点是,“百姓不买政府买,消费不买投资买”。我国经济实践中存在借宏观调控调控之名行方案经济之实的现象,曾经惹起了一些学者的留意。

3.2 宏观调控法在经济法学体系中的位置

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作出“完善宏观调控”的明文规则后,宏观调控成为了运用频率越来越高的概念,宏观调控法的称谓是我国的特产,我国经济法中的宏观调控法主要是指金融法(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法)、财政预算法、税法等。宏观调控法在经济法学体系中的位置主要取决于它与竞争法的关系。有学者以为宏观调控法是我国经济法的中心。主要理由为:第一,我国实践生活中宏观调控手腕作用较多,影响较大。第二,现代经济中金融、财政税收处于极端重要的位置,因而,宏观调控法自然处于经济法学的中心位置。也有学者以为在经济法学中宏观调控法是和竞争法处于对等重要的法律位置。笔者以为,与竞争法相比宏观调控法应当处于辅助的位置。这是由于:

(1)竞争作为一种动力机制在制度和次序的构成和演化过程中处于中心位置。德国的市场次序政策是比拟胜利的次序政策,其理论根底是自在次序主义理论。该理论对公共政策的根本倡议是要分清两种做法:①使维护性职能成为政府的重点,特别是培育和树立各种有益于竞争性系统的制度已到达维护目的;②干预详细的经济性、社会性过程和结果。该理论以为前者优于后者。政府应当专注于用其强迫权利促进和维护作为共享品的竞争。他们对凯恩斯主义者主张用预算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抵消总需求摆动的政策持批判态度。他们担忧,刺激经济开展的政府投资和对总需求的支配会逐渐地腐蚀市场信号机制,改动市场主体的行为形式。

(2)宏观调控的主要手腕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手腕,实质上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主要是经过间接的手腕,处理短期的经济动摇问题,而不重点处理经济的长期开展问题,它应当是为市场竞争机制正常发挥作用效劳,而不应当干扰市场竞争。

(3)宏观调控法主要应当是为竞争次序的构成和维护效劳的控权法、程序法。我国理想中竞争法的作用没有充沛发挥,而所谓宏观调控手腕用得较多(其实许多是较少法律约束的行政手腕),这与我国市场经济次序不完善,政府职能没有完整转变,政府权利过多留在市场范畴有关。与西方国度经济法先有竞争法不同,我国脱胎于方案经济体制,存在着政府控制经济的惯性,即所谓“途径依赖”, 因而我国经济法是先有宏观调控法。实践中宏观调控的概念常常被滥用,许多政府用行政权利直接干预、以至支配经济的办法都称为宏观调控,存在不受控制的调控权进犯经济自在权的现象。随着市场化、法治化制度变革的深化,宏观调控法将主要是与竞争法相配合,为维护竞争次序效劳的控权法、程序法。

语文论文 15

【摘 要】怎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已�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分别从别出心裁的导入、让学生主动参与、幽默的教学语言、运用实物演示、利用多媒体设备等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强趣味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生气的灵动的课堂,应该是师生融洽交流的课堂,更应该是一种生命的律动,是彼此欣赏令人愉悦的课堂,只有在这种情境下学习语文,才会使每个学生身心舒畅,才会真正学好语文。可是,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发现部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显得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学生语文素养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因此,如何使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一、别出心裁的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场白即导语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本节课效果的好坏。良好的导语像乐章的前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像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备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让学生启开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炬……教师或激情演说,或引用诗文佳句,或讲动人的故事,或巧设悬念质疑激趣,或温故知新,或常识介绍,或学法指导,或激发想象联想,或展示精美的图片,或播放动人的音乐等等导入,先声夺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如学习《钓鱼》一文时,我是这样开场的:我们村附近有池塘、小溪,平时你们也看到过有人在那里钓鱼,你们钓过鱼吗?钓鱼用的钓竿、钓钩你们熟悉吗?引鱼上钩的鱼饵是什么做的?鱼儿为什么肯吃呢?今天,咱们要学的内容就是有关钓鱼的知识……本来,捉鱼弄虾是孩子们喜爱的乐事,这样一问,就会引起更为深厚的兴趣,他们不仅迅速回忆起“钓鱼”这个熟悉的情景,而且迫切想知道课文到底又怎样谈钓鱼的。这样,学生就能在有趣的气氛中跟着老师的思路步步深入。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语文课的导入设计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儿童的兴趣,能使儿童情绪高涨,脑细胞活动迅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新力都处于最佳发挥状态。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就能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学习《“你们想错了”》这篇课文时,我将课文内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表演后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评论表演优劣。“演员”和“观众”全都进入角色,在注意力十分集中而又异常兴奋的情绪中深入理解了课文。这样,既给学生提供显示表演和活动才能的机会和场地,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幽默的教学语言

幽默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又是通往教学目标的桥梁。在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幽默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还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在教学生们写“兰”字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们注意三横的长短之别,我对学生说:“人要有腰身才会好看,字也是如此,‘兰’字三横中间一横要写得短些,就像人的腰身。如果三横一样长的话,那就不好看了。”学生听完之后,开心地笑了起来,全班50个人,作业时无一个出错,“三横要有长短变化”这一写字要领也在笑声中牢牢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四、运用实物演示

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学生便豁然领悟。实物演示既可以由老师展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展示。如在上《黄山奇石》一课后,让学生把自己参观风景名胜拍下的照片,带进课堂,让学生一边展示自己的照片,一边向大家介绍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音画结合的新境界、人机互动的新天地,声音、图像、文字并用,把抽象的文字所塑造的形象、所揭示的内涵,转换成图文并茂的可欣赏画面展示出来,是语言与画面、视觉和听觉、感知和理解融为一体,创设出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的空间和环境。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能激起学生的极大的欣赏兴趣,唤醒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如学习《九寨沟》时,我按课文顺序播放九寨沟录像的精彩剪辑,学生欣赏了幕幕优雅美丽的自然景致之后,在看、听、想中仔细体味“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的优美境界,从而激起一股热爱之情、自豪之情、赞美之情,学生在趣味盎然情绪兴奋的状态下,何愁不能把握文章呢?

其实,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良好的方法和手段的有效运用,离不开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的营造。有资料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思维最活跃,对周围的事物才会产生兴趣。因此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满足学生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和基础,是推进学生学好语文课的重要保证。

总之,语文教学趣味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希望趣味教学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能真正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能真正激发学生热爱语文、享受语文的激情。

参考文献

[1]黄志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02).

[2]郑春苗。点燃学生课堂兴趣的火花――浅谈如何激活课堂的点滴体会[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5).

[3]韩英。兴趣的培养在科学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J].小学科学(教师),2010(02).

优秀论文 16

1、人本管理模式的意义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地位和生活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向于创新性,随即对当代教育提出了培养高素质、高创造能力人才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要求尊重个体的地位和个体独特的性格特征,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倡导人的素质发展,恰当契合当前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把以人文本的理念有机融入学校教育,进一步拓宽了学校教育发展的思路,对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小学教育中,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有益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学校整体凝聚成一股向上的合力,能够极大地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人本主义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能极大地激发学校集体的团结协作精神,最大限度地挖掘全体教职人员的潜力,使之自觉向学校的集体奋斗目标靠拢,自觉把学校发展目标内化为个人目标,有效处理个人利益与学校利益之间的关系。人本主义的管理有益于营造和谐的学校环境,增进管理者与教职员工对彼此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对于齐心协力达成学校的教育目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2、当前管理模式的弊端

2.1阻碍教师、学生个性发展

当前小学教育要求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无疑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确实找到了适宜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导致教学改革步履维艰。再加上传统教学模式中,对教师一成不变的考核制度,致使教师为了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不得不偏离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方向,严重阻碍教师全新教学思路的开拓,打乱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教师教学思路的改变必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赋予创造性的学习就更无从谈起了。

2.2阻碍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更重视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应试策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考试上,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致使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出现。在小学教学中,原本丰富的教学内容,在应试教育的裁剪下,只留下语数外等基础文化学科,音体美对于学生而言不过是望梅止渴,传统教育模式物理剥夺了学生接受全面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使学生在长期单一、枯燥的文化课学习中,逐渐失去动手、动脑意识,造成素质教育严重缺失的现象。

2.3阻碍学生自主发展

固化的教学模式教出来的学生明显带有“大众化”的特点,向不同的学生提问,可能给出的答案是一样的,这严重披露当前教学模式的机械化,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使学生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是一个普遍的共识,除了学校里布置的各种学习任务外,学生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过大的压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逐渐消磨殆尽,进而学生会失去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兴趣,更谈不上自主能力的发展。

3、人本主义的管理策略

3.1鼓励全体参与民主管理

学生的良好发展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校的有力配合,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强调管理的民主性,为了使小学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学校应该鼓励全体教职员工广泛参与学校的管理规划,为学校的顺利发展进言献策。强化全体教职人员的人本主义管理理念,以促使学生能力更好地发展为中心,使处于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以自身角度考虑问题,多方面多渠道为学校教育发展出谋划策,使学校管理的一切活动走上科学化、正规化、全面化的道路。

3.2构建人本主义教学环境

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校管理者要勇于放手,发动教师主动探索一切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益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有益于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坚持在关注教学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教学过程的原则,对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偏差,采取鼓励性政策,对教师的整体评价制度坚持以定性评价为主,以定量评价为辅,

3.3构建人本主义学习环境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重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影响下,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有益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培养的环境。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新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倾向,以便能够更� 教师要善于开展因地制宜的教学,针对小学生富于想象、好奇心强、表现欲强的性格特征,以促使学生身心同时健康发展为宗旨,创�

优秀论文范例 17

摘要】研究基于项目设计为主线的网络工程专业垂直式循环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实践,对常规教学模式进行了较大突破,提出了低年级开始以�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垂直式循环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能力

根据教育部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的要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和通信基础理论,掌握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够承担网络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总体来说,目前网络工程本科生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毕业生工程经验不足,动手能力较低,这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目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此问题显得尤为严重,因此如何提高学生能力成为了教学的首要问题。在目前本科生就业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为锻炼毕业生实际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进行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1.网络工程课程体系建设宗旨及专业能力结构制定

1.1课程体系建设宗旨制定

本专业的课程建设按照“专业领域层次化,专业课程连贯化,专业能力特色化”的思路构建课程体系并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在实施中以“加强实践、重视能力”为主体策略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对专业特色的支撑,努力培养学生在专业方面具有一定深度、精度的专业化知识和能力;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针对工程能力训练的综合课程和教学环节[2]。

1.2专业能力结构制定

培养学生在网络系统中的各关键层面的专业技术能力

2.项目设计为主线的垂直式循环教学体系基本理念

2.1“以项目设计为主线”

将主要通过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增加项目实训、实习环节,建立一个针对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提倡教学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资源,突出专业的培养特色,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结合市场实际项目,由全体专业课老师参与,制定若干个适合本科生教学的典型的应用型网络管理、设计及开发系统作为教学项目。

2.2“垂直式循环教学模式”

(1)“垂直”之一:在学生大一学习公共基础课的同时开设接触专业的入门教育,并结合专业课进行基础项目实训,让学生一开始就建立专业应用系统的整体概念,在这个整体概念的普照下学习专业基础课,强化学习课程的目的和意义。(2)“垂直”之二:在学生大二以后的各学期,根据相应专业课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开发,在每门基础课的教学中以所有项目设计中涉及的原理为讲授和考核的重点,强调应用与理论的直接结合,(3)“垂直”之三:专业基础课结束后开始第二轮专业应用课教学,此轮课程围绕各项目讲深讲透,涉及的专业基础课靶向定位,用到的强调一遍,同时项目涉及的原专业方向课靶向定位细讲。(4)之一:通过各学期项目节点的教学过程,专业应用课在项目设计中再次重复了一遍,同时专业基础课的相关内容也得到再次强化。(5)“循环”之二:在项目设计中由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那些课以前没学好,或者找工作需要,再带着需求学一遍。避免对学过的知识点的遗忘,事实上本节点从内容上是重修,目的是巩固,理解,提高。

3.项目设计为主线的垂直式循环教学体系具体实施

3.1教学项目设计

以网络工程课程体系建设宗旨及专业能力结构为基本原则,研究制定教学项目,具体内容设计思路: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基础,尽量往学科上靠:(1)项目内容必须根据本科生本身素质和市场对本科生的需求设定;(2)体现培养方向特色。所有专业课的教学均以项目的设计实现为主要目标,重新组合原来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规划设计教学项目:(1)网络系统集成类项目(1-2个);(2)网络安全项目类项目(2-3个);(3)网络应用软件类项目(2-3个);(4)网络技术综合类项目(1-2个)。

3.2垂直式循环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实训目的如下

(1)提高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能力;(2)提高学生参加就业应聘的现场表现能力。实训内容及安排:角色确定。根据用人市场主要需求,将学生实训角色定义:研发工程师、销售工程师、售后服务工程师、市场开发、考研复试(升学属于就业范围)等角色。学生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和能力特点共同确定本身角色,开展角色化实训内容。各角色实训内容及安排:(1)研发部门工程师根据本人专业能力特点,学生选择某一个技术方向进行培训,主要方向为:网络工程师(网络系统设计)、软件工程师(网络软件设计)、网络安全工程师、嵌入式工程师。实训第1-2周:项目系统设计。根据教师指定项目,完成系统技术设计方案。实训第3周:应聘笔试能力训练。教师拟定笔试考核试卷(2-3套),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安排试卷答案讲解环节。实训第4周:应聘面试能力训练。模拟面试3场左右,邀请企业面试官参加。(2)售后服务部工程师安排与(1)相同,但第1,2周难度略低,第三周加强交流表达能力训练考核。(3)销售工程师、市场开发实训第1、2周:信息类产品的全面技术培训。由教师授课,讲解信息类产品的基本技术参数及系统解决方案,达到销售、市场开发层面的技术掌握能力。实训第3,4周:应聘面试能力训练。模拟面试6场左右,邀请企业面试官参加。(4)考研复试实训第1-3周:针对学生考研复试笔试专业课进行指导。实训第3周:复试面试能力训练。模拟面试3场左右。

4.专业课授课团队组建及导师制

组建专业课授课团队是实现垂直循环教学的具体实施手段之一。垂直循环教学体系中的专业课授课与传统的授课内容主要的区别在于:每门课即每个项目的授课包含了原来多门专业课的内容(定义为授课模块),这些专业课又以� 这不是一个教师可以做到的。为保证教学质量,以� 一个项目(一门专业课)就是一个授课团队,授课团队由一位综合素质较强的老师担当队长,队长根据授课需要和教师特点组建团队,由队长进行第一轮专业课的授课,队长根据队员特点安排第二轮专业课授课模块的授课人员。导师制是实现垂直教学的具体实施手段之一,学生在第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导师,每名导师带5-6名学生,根据学生的能力及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辅导,制定学生各阶段的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团队意识,参加各类竞赛的训练等。通过导师制,让学生一入学就能尽快进入状态,跟专业老师有更多近距离的接触,无论对学习和生活都会有所帮助。

5.教学体系实施效果

以该论文为主导思想的教学体系已在本专业第一批招生一个班本科生中部分实施3年(尚未有毕业生),已取得较好效果:在这个班级中,获批全国大创项目2项、省级大创2项、校级大创2项,大创项目个数创全校单班之最,获全国竞赛1项、省级竞赛1项,学生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网络工程行业认证华为高级工程师1人、华为中级工程师1人。

6.结论

通过该体系的建设,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积累经验,巩固理论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对于提高本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也有极大的帮助,要求教师必须结合社会实际需求,指导学生完成实训题目,尤其对青年教师成长又较大的益处。该体系对原有教学模式有突破,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实际促进,符合CDIO培养大方针,对专业建设有比较实际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6-7.

[2]王相林。网络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xx(19):107-110.

[3]容晓峰,唐俊勇,赵宇峰,肖锋。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计算机教育,20xx(14):61-64.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