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农村幼儿园出现了大班额的现象,大班额对幼儿的成长和教师正常的教学活动产生了诸多不利,特别是创造性游戏的开展存在较大的困难。 创造性游戏包括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角色游戏。 其中,表演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1]现今,很多大班额幼儿园的表演游戏都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是班额过大、空间范围小,开展游戏存在拥挤、凌乱的情况。 如何才能组织好大班额幼儿表演游戏? 本文结合课题研究,谈谈具体的实践和体会。
一、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是农村大班额幼儿园开展表演游戏的前提
农村幼儿园大班额的表演游戏内容的选择受到更多的限制,因此在内容的选择时要考虑:
1.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活泼、有教育意义的作品。故事、童话要让幼儿容易掌握和表演,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表演动作表情比较适合幼儿表现。
2.要选择人物性格特征较明显,场景、道具简单,便于师幼共同布置的作品。可以将桌椅、积木、胶粒拚图及实物等现成的材料进行利用。如《小熊请客》场景中的房子用桌椅,树用一张椅子就可以了,表演小朋友带上相应的头饰即可。
二、合理开发和利用游戏场地,是农村大班额幼儿园开展表演游戏的先决条件
农村幼儿园的场地比较小,孩子又多,而表演游戏的开展需要较大的游戏场地,单靠每班的活动室是不够的,教师需要开发和利用其它的空间让幼儿游戏,室内外哪些空间可以合理利用? 室内有活动室、寝室、盥洗室、储物室、过道、走廊、阳台、大厅,户外有绿地、绿篱、树木、花圃、沙池、山坡、运动器械、戏水池。教师应因地制宜,根据表演的内容有目的选择场地。 如表演《金鸡冠的公鸡》就可以利用幼儿园的绿地、山坡,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游戏中, 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解决游戏的场地问题。
三、有效使用游戏材料,是农村大班额幼儿园开展表演游戏的必要条件
表演游戏的开展需要较多游戏材料,农村幼儿园现成的材料少,班级人数多,搜集、制作游戏材料是农村幼儿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准备游戏材料。
1.提供具有多功能的玩具和材料,避免材料功能的单一性。功能单一的材料,缺乏开放性,如那些颜色鲜艳、具体形象的成品玩具,不能满足幼儿表演游戏想象力的发挥, 孩子们只是暂时对豪华用品感兴趣,玩了一小段时间孩子们就不喜欢,更换淘汰这样的材料,势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多功能的玩具和材料可以让幼儿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想象,教师应鼓励这种想象,激发这种想象,并创造条件满足这些想象。在故事《小羊和狼》中,用旧挂历纸、鲜艳的彩色塑料袋可以当服装, 动物的羽毛可以用旧丝巾,等等。在表演活动中,孩子们还可用一些废旧的辅助材料当道具,如“石头”“鸡腿”用泡沫块来代替,各种小纸盒当成《小熊请客》的礼物。
2.寻找可利用的替代物,减轻教师开展表演游戏的负担。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有一些现成的物品可 同时,由于这些替代物来自幼儿自己的发现、创造,会增强他们自身的心理满足感,自然也会激发他们使用这些材料进行表演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益,减轻农村幼儿园教师开展表演游戏的负担。
3.幼儿参与制作游戏材料,激发他们参与表演游戏的兴趣。教师根据表演的主题和情节,为幼儿提供辅助材料和孩子们一起商议并制作道具。在制作道具的过程中,教会幼儿一些制作道具的方法,道具不必过于精致、鲜明,以免影响游戏的开展,并可以物代物。 如教幼儿利用挂历纸、塑料袋、废旧报纸等,制作出简单帽子、服装等。
4.建立统一的“材料库”,资源共享,使材料使用率最大化。开展表演游戏时,为了使材料使用率最大化,同一年龄班安排相同的表演游戏内容,年段教师共同搜集、制作材料,并在班级教室里开辟一处“材料库”,将幼儿游戏所用的玩具材料都集中在一起,每个班级轮流使用材料,使材料“资源共享”,这样既能减轻教师准备游戏材料的工作量,又能帮助幼儿学习归类以及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更重要的还在于提高游戏材料的使用效益。
四、多样的组织形式,是农村大班额幼儿园开展表演游戏的根本保证
农村幼儿园的班额过大, 而表演游戏的角色少,如果根据角色来分组,往往要分十几组,加上幼儿园的场地有限,幼儿等待的现象就比较严重,通过探索课题组找出几种解决的办法。
1.让部分幼儿当观众,讲述旁白部分,参与到游戏中。如表演《小兔乖乖》时,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有10 名左右的幼儿,一部分的孩子表演,另外的孩子当观众并讲述旁白部分,表演结束后交换角色。 这样幼儿参与表演的几率就更高了,不会出现等待的现象。
2.一角色多人。表演游戏可以由多人扮演同一角色,例如在表演《三只蝴蝶》时,故事中的白蝴蝶、红蝴蝶、黄蝴蝶、白花、红花、黄花等角色,可以请几个幼儿共同扮演同一角色,解决了角色少、观众多的矛盾。幼儿表演同一角色,可以一起商量角色的动作,这样不仅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为了使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还可以让能力弱的幼儿跟在能力强的幼儿旁边学,从简单的模仿到自己表演。
3.扩编故事,增加游戏角色。将一些游戏经过改编、扩编后,内容更贴近生活,又增加了角色,这样就能解决人数多游戏角色少的问题。 比如表演游戏“小猪盖房子”, 教师在故事里增加了现实社会中常出现问题,如小白猪考虑省钱,学小鸟用树枝和树叶盖房;小黑猪为了买地得打工赚钱(搬木头或砖头等工作);小花猪用砖头盖房时,自己忙不过来,请其他小动物来帮忙等等。 三只小猪选择了不同方法来盖房子。 最后恶斗大灰狼时,加入其它小动物的帮忙,战胜了大灰狼。 从表面上看游戏好像发生了变化,但实际上其内隐的规则、玩法都没变,却很好地解决了幼儿人数多、等待时间长的问题。
4.将表演游戏与区域活动结合。为了保证活动的场地和时间,教师在活动区中设置表演游戏区。 活动前, 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制作相关的场景和道具;幼儿根据意愿自主选择和分配角色。幼儿可根据故事的情节边表演边游戏,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生活经验融入到游戏中,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情节,使故事情节得到发展、扩充,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生动、丰满。
参考文献:
[1]邱学青。对幼儿园游戏分类问题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0(3).
[2]卢乐珍。关于师幼互动的认识[J].早期教育,1999(4).
[3]林菁。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指导与实施 [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摘要:幼教工作是一项要付出神圣之爱的职业,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快乐及闪光点,应多给幼儿提供尝试的机会。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也可以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开发。所以,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四心”,即爱心、童心、细心和耐心。
关键词:教育;爱心;童心
幼教工作是一项要付出神圣之爱的职业,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快乐及闪光点,应多给幼儿提供尝试的机会。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也可以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开发。所以,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四心”,即爱心、童心、细心和耐心。
一、要有爱心
爱是一种给予,爱是一种付出。将自己的身,将自己的心,奉献给事业,奉献给孩子,与此同时,求得成长,求得快乐。爱是阳光,爱是清新剂。她能使黑暗变为光明,她能使污秽变为纯洁;她能够阻止一切犯罪,她能使人健康成长……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那是你的本能;爱别人的孩子,那是你的神圣。”一颗无私的爱心,在幼儿园里,有的孩子很漂亮很聪明很乖巧,一个优秀的老师要做到平等爱每个孩子,不仅爱那些聪明漂亮的,更要爱那些看起来淘气、木讷的孩子,因为他们更需要关注与爱。
二、要有童心
一位哲学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要做好一名教师首先要“童化”自己,以孩子的心态、从孩子的角度观察事物,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好动,走进童心世界。曾看过这样一则消息:一位教师领孩子在室外游戏,其中一个男孩不守规则却跑到一边蹲下身在观察忙碌搬运的蚂蚁,结果被教师强行拖回,可怜的小蚂蚁也在劫难逃,丧命于其足下,最终是不欢而散。而这个有着浓厚兴趣和强烈好奇心的孩子便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不听话、不守纪律的坏孩子,其好奇心、想象力以及探索的欲望被无情地扼杀,令人惋惜。如果这位教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对此加以正确引导,和孩子们一起来观察讨论,那结果又会怎样,想必大家都能料到。一颗能与孩子相通的纯纯的童心,才能走进孩子内心,感受理解孩子,理解孩子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三、要有细心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丁点进步,不忽视每一件小事,这要求我们必须细致观察、细心了解每个孩子。以往,我们总是喜欢一些漂亮、乖巧、听话的孩子,对那些自制力差的孩子总冠以“淘气包”、“小捣蛋”的“美”名,殊不知,正是这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在劳动时总会抢先在前;看到椅子、笤帚倒了会主动扶起;能热心为新孩子取杯倒水;争帮老师晒被子、收拾玩具……鉴于此,我每周剪制大堆各色小花,周末奖励给孩子:上课听讲认真、发言积极的奖金色的花;吃饭、午休好的奖黄色的花;热心帮助小朋友、主动帮班级做事的奖红色的花;讲卫生爱清洁的奖绿色的花;讲故事好、会表演的奖紫色的花,这充分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让爸爸妈妈看一看谁得到的花的`颜色多”,每个孩子都戴上一朵花回家,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孩子喜,家长乐,更促进了孩子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孩子每天身体上的变化,情绪上的变化都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要有耐心
当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时,没耐心的你厌烦的表情,烦掉了他的好奇心;当孩子慢腾腾穿衣系鞋时,没耐心的你上前帮代劳,帮掉了他的独立性;当孩子要求你陪他玩耍时,没耐心的你忙着自己事,忙出了他的孤独感;当孩子正向你诉说苦恼时,没耐心的你打断了话语,打跑了他的亲和力;当孩子汇报不合格成绩时,没耐心的你来一顿责骂,骂掉了他的自信心;当孩子因怕挨打而说谎时,没耐心的你真给一顿打,打掉了他的诚实观;当孩子要你再讲个故事时,没耐心的你找借口推脱,推掉了他的求知欲。
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的直接驱动。幼儿的认识活动会受到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那就必须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要善于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的生长点,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由此引起并引导幼儿的学习活动。幼儿在认识事物、获取经验的过程中具有整体性,所以要将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幼儿的生活之中,通过相互渗透来促进幼儿学习习惯的发展。
总之,“四心”的内容之间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好比人的五官,缺了哪样都不行。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是否具备这“四心”将影响到其方方面面的工作与效果。与同事相处需要,幼儿的保育工作需要,家长工作更需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每一位幼教人员都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这“四心”。通过“四心”为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发展空间,促使每个孩子在各方面健康和谐发展,这也正是素质教育对每位幼教工作者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摘要:幼儿教育环境是幼儿教育的前提条件,制约和影响着幼儿教育的发展。这里的幼儿教育环境不仅指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还包含了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宏观的社会人文环境。所以,在幼儿教育中,不仅要为幼儿创设多样化的幼儿园教育环境,还要营造温馨健康的家庭环境,更要创设融洽和谐的宏观社会人文环境,使幼儿在多元开放的环境中自由发展,快乐成长。
关键词:创设;幼儿教育;环境
幼儿是发展尚不成熟的个体,主要思维形式还是具体形象思维,由此可见,人的年龄越小受生存环境的影响越大。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了环境对人一生发展的影响。以幼儿为主体,创设多元开放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对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至关重要。多元开放的教育环境为幼儿自我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也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在这种时机和氛围中幼儿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和思考。幼儿教育环境包含了幼儿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和宏观社会人文环境,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是幼儿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
一、创设多样化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一)创造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物质环境
首先,要丰富幼儿教育活动的材料环境。当每个孩子以自己的“特有路线”学习时,操作材料是学习的媒介,教师要精心安排,巧妙提供操作材料,孩子通过对材料的反复操作,以自己的方式探索未知,积累经验。加德纳指出:“要想知道个体人脑的活动,就必须提供能够激发单一智能或多种智能的机会。”这里的“机会”就是指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材料,因为操作材料能引发孩子大量的、不同的学习探索活动。其次,要营建清新舒适的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加德纳认为:在学前期应该尽量向幼儿提供机会,他们往往就是在这一阶段和年纪,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和能力最强的领域。这里的机会就有赖于幼儿教师创设的特定教育环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启发幼儿的多种能力。在活动室内,教师要开设各种自选活动角,以便幼儿自由、自发地深入到活动中,如在“图书角”中激发幼儿语言文字能力、视觉空间能力;在“自然角”中激发幼儿感官的敏锐性,发展自然观察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在“结构角”中激发幼儿的空间、身体运动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二)营造快乐和谐的幼儿园精神环境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是一种隐性的心理环境。幼儿园应该积极创设良好的园风园貌,营造“幼儿园是我们共同的家”的浓厚氛围,幼儿与教师之间团结友爱,教师尊重幼儿个性并与孩子形成稳定和谐的“亲子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使空气中洋溢着快乐温馨,这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情绪情感和个性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二、建设有良好家风的温馨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生活中关系最密切的生长环境,幼儿就是一面“镜子”,他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反映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所以建设有良好家风的温馨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家长应该把幼儿当做个性发展的主体,摒弃功利,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能想当然地为孩子“谋划”未来。其次,父母要营造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统一教育思想,团结一致的教养方式也很重要,自由又充满爱的教养方式更容易培养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教师要通过建立家园电子平台、家访、家园交流册、家长学校等多种家园共育方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三、幼儿教育要融入宏观社会人文环境
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指出: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社会环境是幼儿密切接触的一个生动有趣的大课堂,是达成园内外教育力量整合的最佳途径。让孩子们走进校园、农场、社区等场所,进行参观劳动、联谊表演等活动,使幼儿了解社会,进而理解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受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感受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激发孩子对生活、对生命、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案例:小博士幼儿园是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所属幼儿园。依托农林高校的人文环境,幼儿园享有独特的学院资源,幼儿在学院日光自控温室观察植物的发芽生长,自己动手种植采摘;在棚网式养殖场里孩子们观察猪、鸡、兔子等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奶牛产出牛奶及消毒灌装的程序。孩子们到汽车驾驶学校参观体验,初步了解交通规则和简单的交通标识,既增长交通知识又接受了安全教育。孩子们走进农林街社区进行义务劳动、帮扶老人,参加学院和社区的节日演出等。宏观开放的社会环境展现了真实的生活氛围,使孩子体验到了愉悦的情绪,积极表达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幼教改革的深入,幼儿教育环境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幼儿营造身心快乐的活动天地,让孩子徜徉在金色的阳光中,走进学校,走进社会,以健康的心态不断造就自己,迎接各种挑战,使孩子获得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2]JoyA。palmer。21世纪的环境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摘要】幼儿教育中的游戏精神不仅体现了每一名幼儿在进行游戏学习环节中所追求的价值体验,同时也是对幼儿游戏精髓与灵魂的一种延续与创新。然而在实际的幼儿游戏教育中,则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其内容与推广中存在了一定的缺失,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这种现状及其重建进行研究与讨论,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同行业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精神;缺失与重建
作为一种愉快与自由、创新与继承、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产物,游戏不仅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存在方式,同时也是一项幼儿进行认知社会、感知世界的一项基本权利。然而在实际的幼儿教育环节中,幼儿游戏的异化现象可以说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幼儿教师自身授课情况入手来查找问题的根源,通过对呼唤幼儿游戏理性回归入手,通过对这种缺失的重建不补充来提升整体的幼儿教育水平。
一、现阶段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中的缺失
1.良好的幼儿教育游戏精神不仅包括了实现教育管理的自我超越,同时还包括对幼儿的游戏地位进行重新确认,帮助每一名游戏参与者都能够在树立良好的互动型师生关系的同时,达成一种双向共赢。
愉悦与自由的精神的缺失。作为游戏的主人,幼儿在展开游戏活动的同时我们教师必须要为他们提供一种开放、全新的自由世界,通过摆脱传统的教育手段约束为出发,帮助每一名幼儿都能够在喧闹与纷杂的环境中走出� 然而在这种环境中,我们还应当重视幼儿游戏的选题、规则制定与相关的游戏材料搭配,从幼儿产生的相关思想出发寻求一定的合作,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游戏活动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教师的“导演”来开展的,如此一来便缺少了本应当有的幼儿之间的沟通,无形之中又将幼儿的主体地位进行了转移。
2.游戏精神中的教学化倾向问题。游戏教育的意义主要在于通过游戏来搭建一条连接知识与学生的平台,来传递给学生一种知识的理解,然而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中这种游戏精神中依旧包含了较强的教学化倾向。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很容易为了幼儿能够在短期时间来实现既定的知识技能,久而久之幼儿便失�
3.游戏的极端化倾向严重。在日常的游戏教学环节中,幼儿教师由于思想上的转变并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因为幼儿指导策略所造成的幼儿游戏中断或者无法进行。而还有一部分幼儿教师会由于对学生的管理过于宽松,而无法科学的把控好游戏现场的秩序,只要学生不出现安全事故教师便完事大吉,无论是前面的“一言堂”游戏教学还是后者提到的“放羊式”游戏教学都无法对新时期下的幼儿发展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二、幼儿教师游戏精神的重建
1.转变思想重新树立幼儿的“主体游戏人”地位。游戏精神作为一种和谐、自由的理念体现,同时也是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过程便是结果”的超功利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每一名幼儿教师都应当格外重视游戏精神的重建工作,利用转变思想来强调自我超越与自我修炼,以此来将游戏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中幼儿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理性的组织幼儿教学游戏互动,从摆脱功利主义教学思想的束缚入手来扭转不利局面。其次,要捍卫好幼儿在游戏环节中的权利与地位,帮助每一名幼儿都能够在游戏场上不断挖掘自己优点、发现自己的潜能。
2.教师做好游戏互动的“玩伴”角色。在幼儿阶段的游戏教学中,教师与其他环境、道具、空间设施等一样重要。在这种状态下每一名幼儿教师都必须要做好孩子们的“玩伴”通过协助哟而进行玩耍与游戏,来杜绝传统教学手段的“越俎代庖”,最终发挥幼儿教师在游戏精神教学环境下的最大智能与功效。只有这样我们的幼儿学员们才能够在不断的游戏教学中产生无限的灵感与冲动,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角色中来。
3.构建良好的合作与对话互动关系。与传统教学手段最大的差异便是幼儿游戏精神充满了对孩子们的终极关爱,也从教学本质上实现了幼儿游戏精神的理性回归。现阶段的师生关系中最大的问题便是由于教师与幼儿之间权利不对称所产生的话语权失衡,而游戏精神下的教学则是能够很好的改变这种困境。而在这种环境下所建立的师生关系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给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多向性、多边性的互动师生关系。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幼儿的天性才能够得以释放,他们的激情与梦想才能够伴随着时间的流失而变得现实而具体。
三、结论
记得德国的加达默而曾经说过,人类的每一项游戏活动均玩味着某种东西,而“某种东西”指的就是我们本文提到的“游戏精神”。游戏作为世间被喜闻乐见的东西,无论是处于萌芽阶段的幼儿还是成年人都乐此不彼。特别是对于现阶段的幼儿教育来讲,游戏不仅仅是孩子们纯洁、天真、快乐的抒发渠道,同时也是帮助他们打开一扇全新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我们必须要从良好的智力培养与有效引导入手,帮助每一名孩子们都能够通过无限的潜能来挖掘他们内在的优点。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这种游戏精神来帮助每一名幼儿学员都能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学会如何去拥抱这个多彩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韩瑞敏。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与重建[D].河南师范大学,.
[2]黄进。游戏精神的缺失:幼儿园教育中的反游戏精神批判[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6):76-83.
[3]黄甜。幼儿园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与合理应对思考[J].科普童话:新课堂,(12).
所有的父母在有关他们孩子的托幼机构课程方面都会有一些顾虑和问题。我们的孩子学些什么?为什么?教师如何处理行为方面的问题?这一课程如何为我们的孩子进入学前班作准备?为了帮助父母交流他们的想法和疑虑,教师可以在家长-教师会议上来提供有关儿童发展的信息;他们应鼓励父母到班上来观察和参与活动,从而加深对课程的了解;他们也可以在家访和父母志愿工作人员会议上来讨论这些问题。
1、给父母提供儿童发展和课程方面的阅读资料
从所有可能的地方收集有关的资料。如从提前开始项目办公室和健康诊所,可得到许多儿童教养和儿童发展方面的小册子。当父母来接送孩子时,或在家长-教师会议上和家访时分发给他们。
2、帮助父母了解教室的布置
这里是一些教师帮助父母了解环境布置的方法:
·用照片、幻灯片、录像带或教室实地来向父母介绍各个活动区。
·说明过一段时间将陆续开放的活动区。
·把教室中所有材料的清单发给父母。
·建议父母在家里与孩子一起画一张教室布置的平面图。
·向父母解释目前教室为什么要这样布置。
·请父母根据教室布置一览表来评价教室的布置。
3、帮助父母熟悉一日生活制度
·介绍一日生活制度安排的原理,描述每一环节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
·计划一次家长会,让父母真正体验一下计划--做--回忆的程序。
·请父母讲一下他们从自己孩子那里听来的对一日生活每个环节的介绍。
·解释幼儿的计划过程。
·观看和讨论一日生活制度的录像。
·分发一日生活制度一览表,鼓励父母把它作为课堂观察的参考。
4、让父母参与计划和评价
有志愿工作的家长在班上帮忙时,邀请他们参加当天的教师集体的计划和评价会议,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观察、认识和想法讲出来,并应用于第二天的活动计划中。
5、帮助父母学习有关儿童发展的知识
所有的父母都需要得到有关他们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展的信息。对大多数父母而言,与教师交谈,或看一些有关儿童发展的阅读材料也就够了。但有的父母,如虐待孩子的父母,和过于好动或残疾幼儿的父母都需要给予特别的关照。
如班上有身体受虐待或被忽视的幼儿,或有怀疑受到身体虐待和被忽视的幼儿,教师应马上设法从社区的社会工作者那儿寻求帮助。除非教师本人在这一领域中受过具体的训练,他们应通过协助性的服务来做好家长工作。向熟悉情况的人请教,了解教师在托幼机构中和家访中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帮助父母和幼儿。
做好多动或残疾幼儿家长的工作
为了与协助人员、父母和幼儿共同建立一种处理特定问题一致方法,教师可安排一个包括协助人员和父母的联席会议,在会上,让父母介绍他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然后所有的人一起来设计在托幼机构和家里可采用的方法。这种联席会议常常很解决问题。
导致教学低效无效的一个致命原因
导致教学低效无效的一个致命原因
作者:朱家雄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
导致幼儿园教学低效、无效甚至有害的原因很多,诸如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齐整、教学资源不丰富、教师运用的课程本身存在问题等。但是,在不少地区,导致幼儿园教学低效、无效甚至有害的一个致命原因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机构对幼儿园教学进行了不适当的审定和评估。对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是“牵牛鼻子”的事情。把握着教育、教学的导向,如若这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整个教育、教学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由自上而下的控制所产生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教育行政运行体制受到工业组织管理中“技术理性”的影响。对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审定和评估一直是作为一种“行政性概念”和“控制性概念”被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日常工作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总是自上而下对幼儿园课程和教学质量进行管理、监督和控制。
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实施课程和教学的有效性会直接体现在能否使课程、教学计划与教育实际产生较高的切合度上。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实施有三种取向。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将课程实施的过程看作是忠实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即教师的教学忠实地反映课程设计者的意图,能达成预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将课程实施的过程看作是课程设计者与实施者通过协商相互适应的过程。即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教学作出最为适当的选择。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将课程实施的过程看作是课程实施者自身创造的过程,即教师的教学是在具体教育情景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而课程计划只是为这个经验创生过程提供的平台而已。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实施的三种取向本不存在孰优孰劣、孰对孰错的问题,在实施课程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持有哪种取向。取决于多种因素,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而今,在我国不少地区,教师实施课程和教学的取向并不取决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也不取决于教师的`实际水平、能力以及教育资源。而是取决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换言之,这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运用其行政的合法性以及行政资源,推动和支持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既定的课程和教学实施取向,而这样的实施取向还可以通过对课程和教学的审定和评估等措施和途径得到保证。
这种自上而下的控制会使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产生问题:(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较高级别的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是否准确无误,是否合时合理成为关键。如若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不正确,不合时合理,就会导致很大的问题。(2)对于差异性极大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现状,任何划一的教育政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审定、评估标准和要求,都会导致教育、教学的不适合性。(3)由不适合的课程和教学的审定、评估导向的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实施取向,会导致幼儿园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有害。
例如,在我国不少地区,甚至在发达地区的一些幼儿教育机构中,专业水平高的教师比例并不高,要求所有教师在实施课程和教学时都持相互适应取向甚至创生取向,并以与相互适应取向或创生取向一致的审定和评估标准加以监督和管理。必然导致幼儿园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有害。
来自教学审定和评估人员的问题
在实施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相互适应取向或创生取向,不仅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对审定和评估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人员也有很高的要求。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使课程的价值取向从强调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强调儿童的发展和一般能力的获得,使课程的管理从注重课程的标准化和统一性转化为注重课程开发和发展的多元化、自主性等方面。这样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取向,会使对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审定和评估在本质和类型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会使对幼儿园教学的评估从目标取向转向过程取向或主体取向,从外部人员评价转向内部人员评价。
这种以幼儿园课程基本价值观的转化为基础的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审定和评估,要求审定者和评估者也发生相应的转变,要求审定者所持有的标准和要求以及他们在评估时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也发生相应的转变。且不说我国幼儿园课程基本价值观的转变能在多大程度上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状况相切合,应该看到,在我国教育行政运行体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前提下,多年来大部分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审定者和评估者自身并没有完成与课程基本价值观转化相一致的转变,他们使用的标准、要求、方法和工具也没有完成这样的转变。
对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是极为复杂的,它是对教育、教学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而价值观是相对的,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对同样的教育实践作出不同的判断。如若审定和评估幼儿园教学实施的标准和要求是混乱的,其依据的价值观之间存在难以消除的矛盾,就会导致审定者与被审者、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之间陷入难以对话的状态。由于不少幼儿园教学的审定者和评估者本身没有完成与课程基本价值观转化相一致的转变,他们一方面会以“上传下达”的方式要求教师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既定的要求实施幼儿园课程和教学,另一方面却以自己也不很清晰的方式去审定和评估教师的教学行为。这种状态使已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准的教师哭笑不得,甚至思维混乱。也使水平一般的教师堕入云里雾里,处于左右不是的境地。
笔者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经常看到来自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与此相关的教研部门的人员对幼儿园教学实践的审定和评估。由于他们中的不少人对实施教学的不同取向的概念以及操作方式不是很清楚,因此,他们的审定和评估工作不仅没有帮助幼儿园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反而为教师的教学制造了麻烦,增加了教学中的低效、无效甚至有害。
此外,在我国不少地区,一些教育行政部门虽然资源不甚丰富,但是权力很大,而且还常常会去控制和监管不该去管理的事情。不少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似乎无须精通业务,只需根据一些没有经由认证的标准和要求,甚至只是自己的偏好,即可发号施令,要求教师根据他们的要求行事,他们将审定和评估的“杀手锏”牢牢地把握在手里。不仅把教师折腾得苦不堪言,而且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学的低效和无效。
改变幼儿园教学审定和评估的“行政性概念”
对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是极为复杂的,因此,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是应该坚持的一个原则。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极不平衡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运用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去审定和评估幼儿园教学的,是不可能去要求所有幼儿园都以某种课程和教学的理念和取向去实施教学的。例如,用于发达城市的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标准和方法,就不可能直接用于发展中的城市;用于城市的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标准和方法,也不可直接用于农村;即使在同一城市或农村,用于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的标准和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而今,在我国。各级政府正在逐渐改变自身的职能,在对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审定和评估的问题上,正在逐渐改变由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说了算的状况。包括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审定和评估在内的专业性工作更多地由专业人员把关。
但是,应该看到这种改变需要时间,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迄今为止,将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审定和评估作为“行政性概念”和“控制性概念”的倾向依然十分严重。因此,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改变自身的职能,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改变幼儿园教学审定和评估的“行政性概念”。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应该是鼓励和支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园而异地进行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的公平、公正、多元和有效;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由幼儿园教学的审定和评估引起的折腾人的现象。
随着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提出,幼儿教育业逐渐的进入人们的视角。幼儿园的办学宗旨是确保幼儿教育质量,为义务教育的学习做铺垫。目前,我国的中部地区县城幼儿园教育的发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故研究我国幼儿园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幼儿园教育发展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提出,幼儿教育业逐渐的进入人们的视角。幼儿园的办学宗旨是确保幼儿教育质量,为义务教育的学习做铺垫。幼儿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未来。目前,我国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在飞速的发展,这对我国幼儿园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改变了我国幼儿园公办的体制,一些地方幼儿园已经或正在转型。
二、我国幼儿园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全面。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及办学条件均取得了很大成就,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日益增多,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幼儿教育的'形式。但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县城地区的幼儿园,如没有具体的规划,幼儿教师一般都是随意进行教育,幼儿园也没有一定的评价指标,对教师的教育成果和教学目标缺乏评价等。管理方面的缺失直接阻碍了幼儿教育的成效。
2、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在一些民办幼儿园中,部分幼儿园的投资比较多,为吸引生源,一般都开设了实验、双语等课程,这极大地冲击了科学幼育的教育理念,这类幼儿园在中部地区的县城极为少见。在县城中,幼儿园的规模比较小,其幼儿园的师资水平及办园条件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些规模小的幼儿园主要靠低收费和提前下放小学教材等方式来吸引生源。这种提前下放小学教材的做法往往超越了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大大降低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3、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新课改为我国幼儿园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幼儿园教育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专业的幼儿教师还比较缺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幼儿园中,幼儿教师一般都是非学前专业出身的教师。根据幼儿园教育授课内容及对幼儿的培养目标来看,幼儿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综合技能,同时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
4、对幼儿教育存在错误的观念。
这个科举时代遗留的过时观念,仍旧深存人心。部分学生家长及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幼儿教育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幼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在县城也不例外,导致教师及家长过早地给幼儿灌输学习成绩能代表一切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认为只有成绩才能证明教师的教学成果,忽视幼儿的实际需求。
三、我国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幼儿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幼儿教师教育幼儿的方向和目标,并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人们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意识到身体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素质教育的宣传和实施,能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人才素质和成才观,更新幼儿教育观念,促使幼儿教育向积极保护和推广的方向转变。
2、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有较高水平。为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需求,幼儿教师应进行继续教育,使知识得到不断补充和发展,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应掌握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等。幼儿师资力量是保证教学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3、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但教学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幼儿教育的需求,可适当将封闭式教学转化为开放式教学,改变教师包办一切的教育形式,用主动式的管教方法,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
4、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探索符合幼儿发展的教育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以满足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为根本价值的。在幼儿园活动内容的计划和安排上,既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避免课程内容的选择过分随意和无序。在幼儿园层次和班级层次上,课程理念的确定和改变、课程目标和内容的确定和变革等方面,都应有相应的规则。
四、结语
发展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要实现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目标,各级政府就必须高度重视幼儿教育,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扶持县城及农村幼教发展,大力保障幼儿教育事业经费的投入,努力形成城乡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促进幼教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论文
书是知识的宝库,早期阅读不仅能丰富幼儿知识,还能开启智慧、发展个性,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因此,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他终生受益。新《纲要》也提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的书写技能。”
快乐是幼儿学习的核动力,如果幼儿觉得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那么他就会对阅读充满了兴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运用以下方法引导幼儿快乐地阅读,让幼儿在快乐的阅读过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引人入胜法
引人入胜法就是要让图书来吸引幼儿,让阅� 我就从精心选择图书入手,以期让图书来吸引幼儿。
在观察中我发现,幼儿看比较陌生又不太容易理解的图书时速度很快,往往只浏览一下画面,一本书不到两分钟就看完了,而让他们讲书里的内容却一点也讲不出,看比较熟悉和容易理解的图书会读得津津有味,边看边讲,看来图书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选择图书时,除了注意挑选那些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画面清晰的儿童读物外,我还会选择在整合活动中熟悉和感知过的故事和科普图书,供幼儿阅读。如:《金色的房子》、《小水滴旅行记》等等都成为了幼儿喜爱的阅读对象。
幼儿喜爱什么样的图书呢?我会从与幼儿、家长的谈话中了解,并鼓励幼儿从家中自带喜爱的图书来园与同伴分享。
二、自主阅读法。
自主阅读法就是让阅� 除了将图书摆在幼儿随手可得的位置外,在阅读的时间上我没有硬性规定,除了固定的集体活动时间,我允许幼儿在晨间活动、饭后时间和游戏活动时都可以随时翻阅,让幼儿与图书亲密接触。例如:我们班有几个调皮鬼在集体阅读活动时不是特别投入,却喜欢在饭后阅读,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就会来向我“求救”,这是一个极好的教育契机,我就经常和他们打成一片,为他们提供阅读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慢慢地,他们对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了,师生的关系也更融洽了。游戏活动时,我也会充分满足部分幼儿的阅读需要,开设“图书馆”游戏,引导幼儿分配角色,鼓励幼儿遵守规则,幼儿在游戏的情境当中情绪非常好,看书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长。
三、互动交流法。
有研究表明,婴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学习阅读,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集体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师生互动。幼儿的年龄小,亲子共读的特征很明显,老师介入阅读过程,并言语讲解是幼儿理解读物内容的关键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我尽量挤时间和幼儿一起阅读,如:饭后,我会邀请幼儿围坐在身边一起看图书,这时候幼儿阅读的兴趣就会很高,他们会向我提出问题,我也会提问考考他们;午睡前,当幼儿一个个乖乖地躺在床上,我的故事会陪伴他们进入甜美的梦乡。
观察比较,发现某些婴幼儿阅读的特别需要,提供及时、恰当的帮助。
我还注意培养生生互动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幼儿结伴阅读。如:有的幼儿不管是看书还是玩玩具,都喜欢一个人,尤其是自己家里带来的图书,更是爱不释手,即使看完了也也舍不得放下,我就对幼儿启发诱导,我先拿一本书看,说:“我的图书很好看,谁想跟我一起看书?”幼儿纷纷举手说:“我跟你一起看!”以后,他们也会两两一起看书,用此方法,还教幼儿两两交换看书,幼儿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使幼儿产生了阅读的愉悦、快乐之感。
四、动静结合法。
动静结合法就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动静交替,使幼儿对阅读活动保持兴趣的一种方法。如:因为阅读是一件安静的事,每天我会利用零星、间隙的时间举行“故事大王”比赛,为提供幼儿动的`机会,让幼儿有充分的说的时间,每到这时,幼儿都会很兴奋,他们会把阅读材料的内容转化为口头语言,以此来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口语表达能力。
角色表演更是幼儿喜爱的形式之一,他们通过扮演角色、表演故事,让幼儿在松弛的状态下体验表演的乐趣。有时候我还会参与表演,教师的参与也会大大提高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另外我还会安排排图活动、图书制作等活动,让幼儿动手动脑、动静交替。
五、想象创编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好”。怎样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呢?幼儿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如果鼓励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大胆想象与创编,会大大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如:在幼儿的阅读过程中,我会鼓励幼儿通过观察,以自己的理解来创编故事,不强求与标准答案一致,在阅读图书《转不停的小狗》时,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创编出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有一个小朋友说,这是一只马戏团里的小狗,经过训养员的训练,它会表演转圈圈的节目……;也有小朋友说,一只小狗看见果汁机转转转,和面机转转转,它就在想,为什么这些机器会转呢?我说:小朋友编的故事都非常棒,老师也编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幼儿都非常感兴趣,这样,我们就编出了许多好听的、有趣的故事,幼儿就觉得阅读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就更浓了。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我让幼儿亲近书、喜欢书,亲近阅读、喜欢阅读,然后使阅�
我园于20xx年8月开园,四年多来我们在教育集团三个转变的引领下,在文化的渗透下,在使命的指引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民办幼儿园老师流动性大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对教师团队的管理与教育工作依然做得有声有色。现将我们教师团队管理与教育工作的粗浅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管理与教育之团队建设
一个团队要有战斗力,首先要有凝聚力。四年来,我园由开园时的三个班充实为九个班。这九个班级除了一位骨干主班老师之外,其余八位主班中,只有一个老师有三年工作经验,另外七个主班基本上从实习到在主班岗位上工作大概只有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在管理上的重点工作是打造正向的有凝聚力的团队。教育集团《启明星之歌》(集团幼儿园园歌)的诞生是一面精神旗帜,对外用声波来传递着我们启明星的形象,对内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职业,热爱我们的园所。集团文化手册送到我们的手上后,对我们的工作更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如何让我们的团队发挥最大的效力,就要统一思想,我们把管理与教育融为一体。我们注重对老师们思想上的教育与培训,我园20xx年全年组织园本培训110场次,其中思想培训48场次,各类业务培训62场次,共1314人次参加。我们老师oo群和微信群里的培训内容达300条之多,内容很多来自教育集团OA办公管理系统或教育集团微信平台的分享。保证我园的老师在每天八小时以外能有一份“心灵鸡汤”,以帮助调整生活态度、平衡思维想法。
在培训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对老师一些汇报制度的养成。不管是家长工作、班级合作,还是老师个人的一些问题,我们的老师都会主动地与我们沟通,我们会给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没有主动汇报的习惯,我们就不可能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与此同时,我们也建立起了谈心的制度,一发现问题和矛盾,我们管理层就会主动及时地找老师们谈心。我们还重点进行骨干教师的思想培训,骨干不仅仅是在教育教学方面引领其他教师,更重要的是要能站在领导的角度,帮助领导考虑问题,主动出面帮助领导做工作。同时,我们也通过观看央视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感恩节教师的联欢活动以及教师间互相赠送祝福等一系列活动,帮助我们潜移默化地打造一个感恩凝聚力团队的作用。
二、管理与教育之杜绝只讲培训,不讲教育
从前面我园教师去年一年来的培训数据可以看出,我园很重视教师的园本培训工作,同时我园还非常注重教师的教育,即思想教育。教师需要我们帮助他们从社会生活中找寻认识的价值和目标,通过长期的思想教育,全体教职工形成某种共识,这是思想工作的'大前提;遇到具体的问题时,我们只要给老师们讲清处理意见与共识的关系,就相当于给出了思想工作的小前提。老师们接受了大前提与小前提,遇到问题自己就会主动付诸实践。而长期的思想教育所要解决的就是帮助老师接受我们的理念,为思想管理确立大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大前提,遇到问题给老师讲道理的时候,他可能就会说“少来这套,大道理我比你懂得多”。
三、管理与教育之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在日常的工作中,老师们会出现各种思想问题,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并保证园所工作的顺利完成。我们就从调查研究入手,从老师们在平时工作中的表现,找出影响他们思想稳定和工作热情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法。这里必须要分清楚性质,一方面不能将思想问题视为实际的问题,也不要将实际问题当作思想问题;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隐藏在实际问题背后的思想问题,以及由思想问题引出的实际问题。
今年离六一大型亲子活动还有四天时间时,我园中班一个主班家里有急事,家还在特别远的外省。主班走了,副班顶上来。这个副班只有一年的工作时间,当时感觉压力非常大,随之而来的表现就是消极、回避,甚至在我们布置工作时她都快哭了。那么我们管理层给予她的就是交流、沟通、帮助、支持与鼓励。最终,该名副班老师带领一位实习老师顺利地完成了六一活动任务。这应该就是帮助教师解决了隐藏在实际问题背后的思想问题。
四、管理与教育之团队作风
一个团队的作风是这个团队中一个稳定的行为习惯,从根本上说,要靠长期地、有意识地学习与培养。我们注重平时培养,注重从小事入手,点滴养成良好的作风。
我园每周一到周五12:00-12:40,都安排了培训、教研、主班工作会议;每周三17:40-18:40为学习时间。起初大家对这些活动没有时间观念,总是会有人比通知的时间来得晚。
为此,我们规定凡是开会迟到的、开会时由于手机没有调成静音或振动而发出声音的,自己在院子里先罚站一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督,我们现在开会学习时间再也没有出现过人为的拖拉推迟现象。我们从细小的事情抓起,使我们整体团队的组织纪律性有了明显提高。
在每年七月份我园教师集体外出旅游时,老师们一切行动听指挥,没有随便掉队或因个人原因耽误集体时间的事情发生。集体活动肯定会有一些因旅行社组织不当而产生的不愉快,但是我们的老师没有在旅行当中产生或传递消极情绪。这些活动既让我们的教师开阔了视野,放松的心情,体会到了幼儿园大家庭的其乐融融,也通过活动让我们管理者看到了我们这个团队的内在氛围。
在管理中我们着眼于大事,着手于小事。我们团队的作风正是我们从细小的事情抓起,通过纪律和秩序建立起了良好的氛围。我们根据团队发展的水平对教师们提出相应的要求,既不能脱离实际,照搬一些所谓成熟的管理模式,一上来就对这些老师搞正规化,又要防止一些不良的习气否定正规化的管理作用。也就是说,我们的老师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就定什么样的纪律、制度,然后再发展、再提高。
五、管理与教育之团队执行力
团队执行力强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立起了严格的检查以及严明的奖惩。其实,好的制度建立起来比解决思想问题更重要。对于如此多的新教师,在很多工作在没有上轨道之前,我们就是要加大检查的力度,并配以严明的考核奖惩。这样一来,我们的老师就会逐步形成一种意识,只要是领导布置的工作,提出的要求,就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平时的工作中我园加大对每月常规工作检查及考核的力度。通过这些检查,我们的老师已经能够自觉自愿地主动完成这些工作。我们在检查的同时,不忘为他们创设相互学习的机会。在工作中,偶尔我们也发现有老师对布置的工作拖着不办,推一推,动一动。遇到这种情况,很多管理者可能会经常批评、发火甚至给予处罚。我们反思觉得解决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光靠领导发火、处罚是没有用的。因为问题恐怕不在老师们,而在领导的检查监督不力。如果领导布置的每一项工作,提出的每一个要求,都有严格的检查监督,就会彻底打消员工的侥幸心理,执行力自然就会提高了。
六、管理与教育之团队职业化的工作习惯
职业化的表现不应该是一种偶然的行为,而是一个管理者或者普通教师的工作习惯。我们从学期初的园务工作计划开始到各类活动的开展,所有这些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化工作习惯,意味着所有工作我们都能按计划进行,并且有可预见性。我们的职业化尤为体现在我们六一的大型户外亲子运动会中。当我园决定六一组织这个活动时,很多老师连在幼儿园组织孩子过六一儿童节的经验都没有,但我们还是勇于挑战自己,这是因为我们这个年轻的团队有职业化的工作习惯。我们虽然没有进行一次彩排,但是提前一个月就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计划的目的是让老师都清楚我们要干什么,会干到什么程度。并且,我们多次组织老师开会沟通,确保大家很清楚活动当天的每个环节,能够期待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每年进行一次的岗位竞聘,这也是职业化的—种体现,是将企业的竞争机制导入幼儿园内部管理的一个典型。我们的老师都认可接受这样的竞争,在这样能者上、庸者下的岗位竞聘中,我们努力为每个老师搭建属于自己的舞台。
因为我们有职业化的工作习惯,在突发事情来临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在临近十一假期时,我园灶房工作人员下午五点多滑倒烫伤。第二天上午,假期护理烫伤同事的值班表就经过管理层和家住在幼儿园附近的老师讨论制定出来。教师对假期要去医院护理同事没有一丝怨言,带班的老师上完早班后,主动来到灶房要承担些工作。感动之余,试想如果我们团队中的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事情对我有利就干,没利就不干,那么我们工作就没有什么团结制胜的结果可言。我们的职业化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有结果意味着职业化的工作并不是“动作”好看或者规范就可以了,最重要的还是要取得结果,而且是能够不断提升的结果。
幼儿园的管理工作是个动态的过程,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我们管理层也在不断尝试创新。通过不断学习,完善我园的工作,我们在管理方法、教育理念上都有了质的飞跃。我们打破了所有的固有思维,敞开了我们的胸怀,接纳了更多的思想。我们将继续带领我们的教师团队迎接新的挑战。
幼儿园教师实施爱教育论文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一生都在奉行着爱的教育,其致力于建造真诚、和谐以及博爱的教育的氛围。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就更需要加强爱的教育,让幼儿能够从小处于真善美的环境中,对幼儿进行爱的关怀,让幼儿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会用充满爱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一、营造充满爱的教学氛围
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对事物进行体验的时候,主要是依靠自己的主观感受,在主观感受的引导之下幼儿才会接受他人的意见,�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班的乐乐同学病了,已经有一周没有来上学了,你们想乐乐同学吗?生1:非常想,我和乐乐最要好,我买了新的故事书还想和乐乐一起来看呢。生2:是啊,我还要和乐乐一起做游戏呢。师:看来同学们都非常想念乐乐,我刚刚和乐乐的妈妈通了电话,乐乐后天就可以来学校了。为了庆祝乐乐回到学校,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呢?生1:可以做些什么啊?我们又不能代替乐乐生病。师:生1 同学还挺幽默的,我们虽然不能代替乐乐生病,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给乐乐举办一个欢迎会呢?欢迎乐乐健康归来。生: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1:那我可不可以给乐乐表演节目呢,前段时间我刚学习了一个舞蹈,乐乐还没有看过呢,我想表演给他看。生2:我还可以给乐乐拉小提琴。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多啊,真棒。看来同学们已经将乐乐当做了我们这个班级大家庭的一员,我们要对这个大家庭中每个成员用爱来进行对待,学会善待他人,这样他人也会用同样的爱来回报我们。通过让幼儿齐心来举办生日会,这样就会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爱的氛围,让幼儿对自己所在的班级充满归属感,用爱的眼光来看待同学和教师,怀着爱心进行成长。
二、体验充满爱的传统文化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爱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朋友的爱、对家乡和对祖国的爱等,因此教师就可以将传统文化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利用节日来开展爱的教育,让幼儿从小对传统文化有较强的认同。师:端午节快到了,你们想怎样度过端午节呢?生1: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会在一起做粽子,感觉非常的温馨。生2:我奶奶会给我做香包,佩戴在身上,感觉特别漂亮。师: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端午节的时候还有什么风俗呢?生1:我知道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生2:在端午节的时候还要赛龙舟呢,我在电视上看过赛龙舟的情景,感觉特别有气势。师:看来同学们对端午节的了解还是挺多的,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者屈原而设立的。那么同学们知道屈原有哪些事迹吗?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幼儿面面相觑。)师: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来学 在我国古代是有春秋这个一个时期,在春秋以前就有端午节了,但是当时的端午节是一个祛病防疫的节日,后� 生:那屈原为什么要投江呢?师:这主要是因为屈原很爱自己的国家,就给国家的君主提出了意见,但是君主不听取屈原的意见,也不重用屈原,因此屈原就以死明志,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爱。教师利用端午节来进行引导,让幼儿对端午节的来源进行了解,然后幼儿就会理解屈原身上那种爱国主义情怀,幼儿就会从小在心里埋下爱国家的种子,长大也能够爱国家。
三、实施充满爱的实践活动
教师还的可以让幼儿参与一些实践过程,在实践中来体会爱。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过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幼儿在活动中就能够了解自己身上的责任,会用爱心来对待他人。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都想好去哪里玩了吗?生1:爸爸妈妈带我去旅游。生2:爸爸妈妈带我去游乐园。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幸福,有爸爸妈妈的爱。但是有一些小朋友没有爸爸妈妈,他们和你们一样大,住在孤儿院里面,也没有爸爸妈妈的爱,因此今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老师带你们去看这个小朋友好不好?生:好,我们愿意去,这些小朋友太可怜了,我要帮助他们。师:同学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非常棒。生1:老师,我想把我的故事书送给那些小朋友,我有许多故事书,我可以和那些小朋友分享。生2:我可以把我的油画棒送给那些小朋友,他们就可以画美丽的画了。生3:我把我的漂亮裙子送给他们。师:同学们真是有爱心的天使,那些小朋友一定会非常开心的。教师让幼儿去孤儿院里面去进行献爱心的活动,幼儿在实践中就会发现自己其实一直被浓浓的爱包围着,幼儿也会伸出自己的手去帮助那些小朋友,去践行自己的爱心。综上所述,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是让幼儿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而爱的教育是不可缺失的,在爱的引导下幼儿才会怀着温暖善良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世界。
[摘要]教育机智是教师在面对突发教育情境时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及时、恰当的行动的能力,它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本文根据活动观察与相关分析,归纳出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智的几种表现:对幼儿敏感,有克制的干预,理解幼儿,因势利导,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巧妙创新以及临场应变等。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机智水平,建议教师重视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有准备的教师;关注活动中幼儿的反应,做善于观察的教师;重返关键事件,做善于反思的教师。
[关键词]教育机智;幼儿园教师;教育情境
一、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智的内涵
何谓教育机智?教育大辞典将其解释为:教师在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敏锐、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教师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而又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也有学者提出,教育机智是教师对突发性教育情境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能力。马克思·范梅南则将教育机智看作是一种深切的关注,“它使我们能够在与孩子和年轻人生活时充满智慧地行动”。刘徽认为,“教育机智是在适当的时候,在适当的地方,对适当的人做出适当的行为,突出此时此地之感,关注课堂中的情境和时机”。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机智就是教师在面对突发教育情境时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及时、恰当的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实践性、情境性、创造性、不确定性等复杂的特征。尽管这是教师瞬间的判断和迅速作出的决定,但这种教育机智往往能够成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捕捉问题、作出反应、取得令人惊喜效果的线索,尽管它可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但却能够显示出教师的某些教育风格或人格特质。因此,教育机智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
基于以上对教育机智的认识,并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本研究尝试对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机智进行深入探讨。众所周知,幼儿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和幼儿园教育的保教并重让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复杂性和情境性,在实际工作中会有许多转瞬即逝的教育时机,常常出现种种复杂的教育情境,这些都需要幼儿园教师及时捕捉,及时应对。因此,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教育机智可以说是一种必备的工作能力。
二、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
1、对幼儿敏感
午睡结束了,小朋友们开始陆续穿好衣服、整理好床铺从午睡室走出来。老师发现只有欢欢一个人还坐在床上没有挪动,老师看了他一眼,触碰到了他那有些内疚的眼神,老师顿时明白了什么。等其他小朋友都走出去后,老师走到他身边,贴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然后帮他换上干爽的床单和衣服。欢欢开心地走出了午睡室,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案例中的教师能够留心并读懂幼儿的眼神,反映出的正是教师对幼儿的一种敏感,这种敏感能够帮助教师理解具体教育情境所包含的意义,并做出恰当的教育行为。这种敏感源自教师对幼儿发展特点的熟练掌握和对幼儿的细心观察。正是通过观察,教师捕捉到了幼儿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信息。基于这样的敏感,幼儿园教师能够对幼儿作出准确判断(即幼儿经历了什么)和适宜的教育决策(即我需要为他做什么)。
2、有克制的干预
平平还在费劲地往上抬腿,老师知道他想翻过那道矮矮的护栏。他已经尝试了好多次了,有一次都差点儿成功了,但也许他觉得有点危险,所以又退了下来。老师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他。平平再次来到护栏旁,抓住扶手努力地抬起了自己的腿,然后屁股一扭便翻了过去。他回头看了一眼老师,老师笑着走过去拍拍他的小脑袋。
何时该克制?何时该等待?何时该干预?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这是一种对教育机智的领会。在某些情况下,如幼儿在活动中变得躁动不安或做出了某些可能有危险的动作,这时教师就需要当机立断,迅速作出反应,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加以干预。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则可能需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及时的回应。观察发现,教师作出当机立断和及时回应往往是比较容易的,但如何给予“有克制的干预”通常是她们觉得比较困难的。很多教师往往急于完成自己的活动目标,因而很多时候会不自觉地加快幼儿学习的进程。例如,当幼儿很费力地在做某件事或很努力地在表达一个意思时,教师似乎很难做到静静等待,通常她们会说,“来,让老师帮你把衣服穿上!”“老师帮你把它画的更漂亮些!”事实上,幼儿只有亲身实践,才能从中完成积极的自我建构。上述案例中教师选择的是等待,目的是让幼儿自己去尝试、探索并最终体验到成功感。教师的“观察”“笑着走过去”“拍拍他的小脑袋”就是一种“有克制的干预”。如果教师急于代替幼儿解决所碰到的问题,幼儿也许感受到的只是被教师控制的挫败感、羞愧感和自己的无能为力。因此,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机智应表现为一种有克制的干预,既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给予支架性引导,又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建构和自我成长。
3、理解幼儿
老师发现丽娜从早上被妈妈送到幼儿园开始,就一个人无精打采地玩着。老师知道丽娜的爷爷前两天病得很厉害住院了,她和爷爷的感情很好。
老师:丽娜,你今天看起来很伤心,可以和老师说一说吗?
丽娜:嗯,我想去看我爷爷。
老师:你在想爷爷。
丽娜:嗯,可是大人不让小孩进医院。
老师:你真的很想去看爷爷?你知道爷爷生病了却不能去看他,你很难过?
丽娜:昨天晚上我奶奶哭了。
老师:这也让你很难过、担心,是吗?
丽娜:(叹了一口气,但也放松了很多)是的。
老师:我们很爱的人生病时,我们都会很担心,我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的担心减轻点?虽然你不能去医院看爷爷,但你看,我们是否可以给爷爷做个特别的卡片,上面写下你想跟爷爷说的话,然后让大人帮你带给爷爷,好吗? 丽娜:好啊,老师您能帮我写些话吗?
(该案例选编自卡罗尔格斯特维奇的《发展适宜性实践:早期教育课程与发展》一书。)
当幼儿知道有人理解或接受自己的感受时会产生欣慰感,随之可能会有效释放出焦虑、害怕、担心等消极情绪。案例中的教师通过事先了解和观察幼儿语言和非语言表达出来的情绪、情感,主动询问并对幼儿的悲伤情绪给予了理解和同情,提议通过制作卡片写上祝福的话帮助幼儿疏导不良情绪。这种引导幼儿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的做法,对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个性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案例中的教师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既是一种对幼儿的尊重(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更是一种对幼儿的理解。
4、因势利导
星期一,班上的孩子活动时往往会比其他日子显得活跃,但现在看来很多孩子已经玩得很累了,因为我发现很多孩子不停地从一个区角跑到另一个区角“瞎逛”。虽然按照日程表,自由活动时间还没到,但我决定提前让孩子们收拾好玩具,进入到下一个活动环节。第二天,区角活动时间,孩子们大多在全神贯注地开展复杂的建构游戏,我见机决定适当延长这一活动的时间,以便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和探索。
因势利导是一种审时度势,需要教师具有敏锐而专业的判断力。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判断出他们的学习状态,在时间安排上给予了适当的引导与支持。因势利导与灵活性密切相关。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活动设计有一定的时间规定,但如果教师古板地按照时钟来规定一日生活和活动的开始结束时间,那么规定就会变成束缚幼儿发展的枷锁。案例中的教师能根据活动过程中幼儿的需要对时间安排作出灵活变通,既减少幼儿的无效探究,也为幼儿的自主探究提供充裕的时间。这种尊重幼儿发展的特点并给予积极引导与支持的做法也是教师教育机智的重要表现。
5、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户外活动回来,孩子们依次盥洗完毕,开始端起饭碗香香地吃起饭来。突然,贝贝呛了一口,一下子把饭和汤都喷了出来,喷得桌子上、身上到处都是。坐在贝贝旁边吃饭的小朋友立马大声喊了起来:“老师,他吐饭了,哎呀,好脏。”主班老师赶紧走了过去,轻轻地拍打贝贝的后背,轻声地对周围的小朋友说:“贝贝可能不舒服才这样的,没有什么脏的。”说完,老师迅速擦干净桌面,牵着贝贝的手去盥洗室清洗。回来后,其他小朋友都关心地问候贝贝:“好点了吗?慢慢吃,你会好起来的……”
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幼儿的行为,也是一种教育机智。案例中的教师在贝贝出现突发情况后,给予了细心地照料,相信教师的这一行为会对其他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其他幼儿在教师的影响下也开始关心起贝贝来。的确,教师个人的言谈举止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6、巧妙创新
蒙蒙最近情绪很不稳定,老师了解到蒙蒙新添了一个妹妹,妈妈的关注可能较多转移到了妹妹身上,这也许让蒙蒙有些嫉妒。第二天,老师在娃娃家新增了娃娃、奶瓶、尿片等玩具。蒙蒙抱起了娃娃说:“宝宝哭了,来,让妈妈抱抱你。”在接下来的集体教育活动中,老师与幼儿讨论起妈妈与新生儿这个话题来。
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观察,发现了该名幼儿有特殊的情感支持需要,由此特意为幼儿提供了相应的材料,以帮助幼儿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可以说,这种巧妙的创新为幼儿度过情感危机提供了支持。在幼儿园里,类似的创新举措不胜枚举,例如组织幼儿到户外活动很容易出现队伍混乱失控的情况,教师想出了一种简单的手指游戏来引导幼儿排队,让幼儿边做手指游戏边行进。需要强调的是,教育机智并不等于教育技巧,技巧是偏“理性取向”的,关心的是怎样做才能获得最大效益,而教育机智则是偏“关心取向”的,关注的是幼儿需要什么、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等问题,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并在这种关怀中产生富有教育意义、能够吸引幼儿的教育行为。
7、临场应变
上午,幼儿园临时安排一些幼儿去体检,主班老师带走了部分幼儿,剩下的让他们在区角里活动。这时,几个孩子开始活跃起来,他们你追我赶,四处乱跑。这时候,苏老师走进来了,她坐到图书角的几个孩子身边,说道:“有个有趣的故事一直藏在苏老师的脑袋里,哪本书里都找不到。我现在讲给想听的小朋友。”苏老师于是开始惟妙惟肖地讲起了故事。这时,那几个四处乱跑的孩子也悄悄地围了过来……
在活动过程中,即使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这时,教师就需要临场应变了,这也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一个重要表现。案例中的教师在面对可能失去控制的场面时,通过机智的应变策略吸引幼儿并让他们安静了下来。从某种程度上讲,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就像是一系列的“即席创作”,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承担起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等基本教育角色,还要知道如何应对突发情况进行临场应变,这无疑考验着教师的专业素质。
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机智并不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而且这些方面往往也不是孤立表现出来的,事实上,它们通常是以一种整合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三、如何提升教师教育机智的水平
幼儿园日常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突发情况,如果幼儿园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机智,就有可能将这些突发情况转化为宝贵的教育时机,为幼儿获得必要的学习经验提供支持。如果教师缺乏教育智慧,则这些突发情况就有可能影响幼儿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对幼儿园教师来说,如何机智地利用这些时机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支持是一种重要的专业能力。结合对教师教育实践的观察以及有关教育机智的相关理论,笔者建议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
1、重视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有准备的教师
教育机智强调“即席创作”,它是一种“临场天赋”,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做好事先准备工作。事先准备与教育机智是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两者可能会有冲突,但更应该是相互协调、共同促进。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事先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机智产生的前提条件。很难想象,一次毫无计划的活动会怎样展开,但可以预料到的是,教师多半会紧张忙于应付各种情况,对幼儿的真实反应会无暇顾及。因此,在开展活动前做好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包括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进行合理的活动设计,根据活动计划做好充分的环境、材料以及知识准备等,尤其是当面对一个相对陌生的内容时,活动设计更需要精心的准备。 实践证明,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教师的视野就越宽阔,与幼儿的互动就越容易深入,也越能激发自己的灵感,从而产生教育智慧。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活动准备不是要求教师去做一个严谨的规划,而是更提倡教师做一种愿景式的活动计划,这种计划既能够预设到活动的目标与方向,同时又充分考虑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以便在活动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灵活应变。
2、关注活动中幼儿的反应。做善于观察的教师
在一次观摩活动中,一位特级教师谈起了她对活动的看法:判断一个活动精彩不精彩,不用看教师,只要看着孩子的眼神就知道了。这段通俗的话说明教师的教育机智、专业能力都会通过幼儿的反应表现出来。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及时关注与敏锐观察是产生教育机智的关键。一方面,幼儿的反应可为教师教育机智的“即时创造”提供真实的情境,尤其是幼儿的“意外反应”往往会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例如,在一次班级自由互访活动中,教师发现班里互访的幼儿人数超出了预期,出现了拥挤、吵闹的现象,她立即对幼儿进行了分组,与另一名配班教师一起,把幼儿分流到不同的区域,并以环形走动的方式带幼儿参观班级。另一方面,教育机智本质上表现为一种关心取向的师幼关系,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幼儿,体现出一种对幼儿成长的责任感,这种关注和责任感就是教育机智的表现。
3、重返关键事件,做善于反思的教师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活动情境中产生的即时反应,在真实的教育现场,教师通常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分析决策的依据。但“机智地行动要求教师找到情境中的线索”“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情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行动”。所以,我们提倡教师要重返关键事件并对此进行反思,例如关键事件为什么会出现?幼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我采取了什么行动?行动的结果怎样?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与我的教学风格有关吗?通过对关键事件的反思,教师能够发现自身的教学特点,并可能由此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总之,强调教师具有教育机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引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以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态度,以一种关心取向面对幼儿,关注并反思一日活动中的关键事件。只有充分认识到每一个教育情境都具有它独特的意义时。教师才会自觉地运用教育机智,做出明智的教育决定,采取正确的教育行动。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716。
[2]查啸虎,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220。
[3][5]马克思·范梅南,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刘徽,教育机智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幼儿园为家,视幼儿如同弟弟妹妹。才能深层次挖掘爱岗敬业的源动力。教师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敬重自己的事业,才能为自己的职业自豪;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可能以恭敬之心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对孩子、对事业严肃认真、专心致志、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从小到大,老师一直我心中"仰望"的职业,现如今却赋予了我,这个平凡的人。诚然,我获得了"教师"这个神圣的称谓,但却离自己的目标还很遥远,为此,我会挺直腰板,勇往直前,努力去收获桃李的芬芳。虽然,在多年以后,曾经我们用爱去灌溉的小幼苗们都已经长大,甚至都不曾记得我们,但我们还是在对待每一个孩子如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的笑脸就是我们最大的安慰!在从家长口中得知孩子在幼儿园的。改变就是我们最开心的。
二、呵护幼儿学会呵护幼儿是做好幼教工作的前提,也是起点。呵护并理解他们是幼师师德的核心,这种胜似母爱的爱不讲付出、不图回报、无私、广泛且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这神圣的爱,是我们幼儿教师工作的感情基础。幼儿教育跟义务教育不同,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年幼的孩子们尚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作所为完全没有章程可循,不论孩子们做出什么事,都要呵护幼儿的心灵,支持并理解他们所作的一切。积极面要给予鼓励,消极面要及时引导并纠正。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罚站、辱骂、威胁孩子等等是极不适用的,一旦造成逆反心理,会给学园教育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幼儿园老师在对孩子有爱的同时还要有责任,因为,家长把刚满三岁的孩子就交给了我们,这是他们对我们的信任,把照顾孩子、关心孩子的责任托付给了我们,因此,我们的爱和责任同样的重大。而每次开晨会的第一句口号是:"事事注意每个环节,不能体罚孩子,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这是我们始终要牢记在心的一句话。同时,这让我想起冰心奶奶说过的的一段话:"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她老人说的多好啊,她把我们教师的工作,形象地比喻成在学生的人生之旅中撒播种子,成就花香弥漫的仙子,好美的一幅图画呀。是啊,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等于选择了一种浪漫的生活。每天我们把爱与责任放在自己的左右心房,伴着孩子们一颗颗稚嫩的心灵砰然而动。
三、以身作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幼儿教师无声的人格力量。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说明身教重于言教。尤其是幼儿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教师的道德水平,决定着幼儿的道德水准。就是因此,我们做幼儿教师的一定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给幼儿以楷模之影响。日常工作中注重自身的修养,做到文明、礼貌,善于与人合作,待人真诚,有耐心、不急躁,谈吐文雅,朴素,大方,端庄、整洁,诚实有自信,表里如一,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导之以行,以行正人。
四、重视教育,开发和培养幼儿的想象空间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幼儿教师要勇于开拓新视野,树立与时俱进新观念,培养新型人才,不断提高自身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多读书、广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来丰富知识,获取信息,从而更加了解有关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发展的新动向,获取第一手有价值的教育理论,这样才能更全面的为幼儿提供知识,培养幼儿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
[摘要]教育机智是教师在面对突发教育情境时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及时、恰当的行动的能力,它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本文根据活动观察与相关分析,归纳出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智的几种表现:对幼儿敏感,有克制的干预,理解幼儿,因势利导,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巧妙创新以及临场应变等。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机智水平,建议教师重视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有准备的教师;关注活动中幼儿的反应,做善于观察的教师;重返关键事件,做善于反思的教师。
[关键词]教育机智;幼儿园教师;教育情境
一、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智的内涵
何谓教育机智?教育大辞典将其解释为:教师在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敏锐、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教师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而又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也有学者提出,教育机智是教师对突发性教育情境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能力。马克思·范梅南则将教育机智看作是一种深切的关注,“它使我们能够在与孩子和年轻人生活时充满智慧地行动”。刘徽认为,“教育机智是在适当的时候,在适当的地方,对适当的人做出适当的行为,突出此时此地之感,关注课堂中的情境和时机”。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机智就是教师在面对突发教育情境时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及时、恰当的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实践性、情境性、创造性、不确定性等复杂的特征。尽管这是教师瞬间的判断和迅速作出的决定,但这种教育机智往往能够成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捕捉问题、作出反应、取得令人惊喜效果的线索,尽管它可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但却能够显示出教师的某些教育风格或人格特质。因此,教育机智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
基于以上对教育机智的认识,并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本研究尝试对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机智进行深入探讨。众所周知,幼儿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和幼儿园教育的保教并重让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复杂性和情境性,在实际工作中会有许多转瞬即逝的教育时机,常常出现种种复杂的教育情境,这些都需要幼儿园教师及时捕捉,及时应对。因此,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教育机智可以说是一种必备的工作能力。
二、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
1.对幼儿敏感
午睡结束了,小朋友们开始陆续穿好衣服、整理好床铺从午睡室走出来。老师发现只有欢欢一个人还坐在床上没有挪动,老师看了他一眼,触碰到了他那有些内疚的眼神,老师顿时明白了什么。等其他小朋友都走出去后,老师走到他身边,贴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然后帮他换上干爽的床单和衣服。欢欢开心地走出了午睡室,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案例中的教师能够留心并读懂幼儿的眼神,反映出的正是教师对幼儿的一种敏感,这种敏感能够帮助教师理解具体教育情境所包含的意义,并做出恰当的教育行为。这种敏感源自教师对幼儿发展特点的熟练掌握和对幼儿的细心观察。正是通过观察,教师捕捉到了幼儿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信息。基于这样的敏感,幼儿园教师能够对幼儿作出准确判断(即幼儿经历了什么)和适宜的教育决策(即我需要为他做什么)。
2.有克制的干预
平平还在费劲地往上抬腿,老师知道他想翻过那道矮矮的护栏。他已经尝试了好多次了,有一次都差点儿成功了,但也许他觉得有点危险,所以又退了下来。老师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他。平平再次来到护栏旁,抓住扶手努力地抬起了自己的腿,然后屁股一扭便翻了过去。他回头看了一眼老师,老师笑着走过去拍拍他的小脑袋。
何时该克制?何时该等待?何时该干预?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这是一种对教育机智的领会。在某些情况下,如幼儿在活动中变得躁动不安或做出了某些可能有危险的动作,这时教师就需要当机立断,迅速作出反应,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加以干预。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则可能需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及时的回应。观察发现,教师作出当机立断和及时回应往往是比较容易的,但如何给予“有克制的干预”通常是她们觉得比较困难的。很多教师往往急于完成自己的活动目标,因而很多时候会不自觉地加快幼儿学习的进程。例如,当幼儿很费力地在做某件事或很努力地在表达一个意思时,教师似乎很难做到静静等待,通常她们会说,“来,让老师帮你把衣服穿上!”“老师帮你把它画的更漂亮些!”事实上,幼儿只有亲身实践,才能从中完成积极的自我建构。上述案例中教师选择的是等待,目的是让幼儿自己去尝试、探索并最终体验到成功感。教师的“观察”“笑着走过去”“拍拍他的小脑袋”就是一种“有克制的干预”。如果教师急于代替幼儿解决所碰到的问题,幼儿也许感受到的只是被教师控制的挫败感、羞愧感和自己的无能为力。因此,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机智应表现为一种有克制的干预,既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给予支架性引导,又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建构和自我成长。
3.理解幼儿
老师发现丽娜从早上被妈妈送到幼儿园开始,就一个人无精打采地玩着。老师知道丽娜的爷爷前两天病得很厉害住院了,她和爷爷的感情很好。
老师:丽娜,你今天看起来很伤心,可以和老师说一说吗?
丽娜:嗯,我想去看我爷爷。
老师:你在想爷爷。
丽娜:嗯,可是大人不让小孩进医院。
老师:你真的很想去看爷爷?你知道爷爷生病了却不能去看他,你很难过?
丽娜:昨天晚上我奶奶哭了。
老师:这也让你很难过、担心,是吗?
丽娜:(叹了一口气,但也放松了很多)是的。
老师:我们很爱的人生病时,我们都会很担心,我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的担心减轻点?虽然你不能去医院看爷爷,但你看,我们是否可以给爷爷做个特别的卡片,上面写下你想跟爷爷说的话,然后让大人帮你带给爷爷,好吗? 丽娜:好啊,老师您能帮我写些话吗?
(该案例选编自卡罗尔格斯特维奇的《发展适宜性实践:早期教育课程与发展》一书。)
当幼儿知道有人理解或接受自己的。感受时会产生欣慰感,随之可能会有效释放出焦虑、害怕、担心等消极情绪。案例中的教师通过事先了解和观察幼儿语言和非语言表达出来的情绪、情感,主动询问并对幼儿的悲伤情绪给予了理解和同情,提议通过制作卡片写上祝福的话帮助幼儿疏导不良情绪。这种引导幼儿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的做法,对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个性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案例中的教师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既是一种对幼儿的尊重(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更是一种对幼儿的理解。
4.因势利导
星期一,班上的孩子活动时往往会比其他日子显得活跃,但现在看来很多孩子已经玩得很累了,因为我发现很多孩子不停地从一个区角跑到另一个区角“瞎逛”。虽然按照日程表,自由活动时间还没到,但我决定提前让孩子们收拾好玩具,进入到下一个活动环节。第二天,区角活动时间,孩子们大多在全神贯注地开展复杂的建构游戏,我见机决定适当延长这一活动的时间,以便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和探索。
因势利导是一种审时度势,需要教师具有敏锐而专业的判断力。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判断出他们的学习状态,在时间安排上给予了适当的引导与支持。因势利导与灵活性密切相关。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活动设计有一定的时间规定,但如果教师古板地按照时钟来规定一日生活和活动的开始结束时间,那么规定就会变成束缚幼儿发展的枷锁。案例中的教师能根据活动过程中幼儿的需要对时间安排作出灵活变通,既减少幼儿的无效探究,也为幼儿的自主探究提供充裕的时间。这种尊重幼儿发展的特点并给予积极引导与支持的做法也是教师教育机智的重要表现。
5.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户外活动回来,孩子们依次盥洗完毕,开始端起饭碗香香地吃起饭来。突然,贝贝呛了一口,一下子把饭和汤都喷了出来,喷得桌子上、身上到处都是。坐在贝贝旁边吃饭的小朋友立马大声喊了起来:“老师,他吐饭了,哎呀,好脏。”主班老师赶紧走了过去,轻轻地拍打贝贝的后背,轻声地对周围的小朋友说:“贝贝可能不舒服才这样的,没有什么脏的。”说完,老师迅速擦干净桌面,牵着贝贝的手去盥洗室清洗。回来后,其他小朋友都关心地问候贝贝:“好点了吗?慢慢吃,你会好起来的……”
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幼儿的行为,也是一种教育机智。案例中的教师在贝贝出现突发情况后,给予了细心地照料,相信教师的这一行为会对其他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其他幼儿在教师的影响下也开始关心起贝贝来。的确,教师个人的言谈举止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6.巧妙创新
蒙蒙最近情绪很不稳定,老师了解到蒙蒙新添了一个妹妹,妈妈的关注可能较多转移到了妹妹身上,这也许让蒙蒙有些嫉妒。第二天,老师在娃娃家新增了娃娃、奶瓶、尿片等玩具。蒙蒙抱起了娃娃说:“宝宝哭了,来,让妈妈抱抱你。”在接下来的集体教育活动中,老师与幼儿讨论起妈妈与新生儿这个话题来。
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观察,发现了该名幼儿有特殊的情感支持需要,由此特意为幼儿提供了相应的材料,以帮助幼儿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可以说,这种巧妙的创新为幼儿度过情感危机提供了支持。在幼儿园里,类似的创新举措不胜枚举,例如组织幼儿到户外活动很容易出现队伍混乱失控的情况,教师想出了一种简单的手指游戏来引导幼儿排队,让幼儿边做手指游戏边行进。需要强调的是,教育机智并不等于教育技巧,技巧是偏“理性取向”的,关心的是怎样做才能获得最大效益,而教育机智则是偏“关心取向”的,关注的是幼儿需要什么、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等问题,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并在这种关怀中产生富有教育意义、能够吸引幼儿的教育行为。
7.临场应变
上午,幼儿园临时安排一些幼儿去体检,主班老师带走了部分幼儿,剩下的让他们在区角里活动。这时,几个孩子开始活跃起来,他们你追我赶,四处乱跑。这时候,苏老师走进来了,她坐到图书角的几个孩子身边,说道:“有个有趣的故事一直藏在苏老师的脑袋里,哪本书里都找不到。我现在讲给想听的小朋友。”苏老师于是开始惟妙惟肖地讲起了故事。这时,那几个四处乱跑的孩子也悄悄地围了过来……
在活动过程中,即使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这时,教师就需要临场应变了,这也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一个重要表现。案例中的教师在面对可能失去控制的场面时,通过机智的应变策略吸引幼儿并让他们安静了下来。从某种程度上讲,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就像是一系列的“即席创作”,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承担起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等基本教育角色,还要知道如何应对突发情况进行临场应变,这无疑考验着教师的专业素质。
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机智并不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而且这些方面往往也不是孤立表现出来的,事实上,它们通常是以一种整合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三、如何提升教师教育机智的水平
幼儿园日常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突发情况,如果幼儿园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机智,就有可能将这些突发情况转化为宝贵的教育时机,为幼儿获得必要的学习经验提供支持。如果教师缺乏教育智慧,则这些突发情况就有可能影响幼儿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对幼儿园教师来说,如何机智地利用这些时机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支持是一种重要的专业能力。结合对教师教育实践的观察以及有关教育机智的相关理论,笔者建议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
1.重视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有准备的教师
教育机智强调“即席创作”,它是一种“临场天赋”,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做好事先准备工作。事先准备与教育机智是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两者可能会有冲突,但更应该是相互协调、共同促进。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事先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机智产生的前提条件。很难想象,一次毫无计划的活动会怎样展开,但可以预料到的是,教师多半会紧张忙于应付各种情况,对幼儿的真实反应会无暇顾及。因此,在开展活动前做好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包括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进行合理的活动设计,根据活动计划做好充分的环境、材料以及知识准备等,尤其是当面对一个相对陌生的内容时,活动设计更需要精心的准备。 实践证明,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教师的视野就越宽阔,与幼儿的互动就越容易深入,也越能激发自己的灵感,从而产生教育智慧。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活动准备不是要求教师去做一个严谨的规划,而是更提倡教师做一种愿景式的活动计划,这种计划既能够预设到活动的目标与方向,同时又充分考虑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以便在活动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灵活应变。
2.关注活动中幼儿的反应。做善于观察的教师
在一次观摩活动中,一位特级教师谈起了她对活动的看法:判断一个活动精彩不精彩,不用看教师,只要看着孩子的眼神就知道了。这段通俗的话说明教师的教育机智、专业能力都会通过幼儿的反应表现出来。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及时关注与敏锐观察是产生教育机智的关键。一方面,幼儿的反应可为教师教育机智的“即时创造”提供真实的情境,尤其是幼儿的“意外反应”往往会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例如,在一次班级自由互访活动中,教师发现班里互访的幼儿人数超出了预期,出现了拥挤、吵闹的现象,她立即对幼儿进行了分组,与另一名配班教师一起,把幼儿分流到不同的区域,并以环形走动的方式带幼儿参观班级。另一方面,教育机智本质上表现为一种关心取向的师幼关系,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幼儿,体现出一种对幼儿成长的责任感,这种关注和责任感就是教育机智的表现。
3.重返关键事件,做善于反思的教师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活动情境中产生的即时反应,在真实的教育现场,教师通常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分析决策的依据。但“机智地行动要求教师找到情境中的线索”“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情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行动”。所以,我们提倡教师要重返关键事件并对此进行反思,例如关键事件为什么会出现?幼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我采取了什么行动?行动的结果怎样?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与我的教学风格有关吗?通过对关键事件的反思,教师能够发现自身的教学特点,并可能由此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总之,强调教师具有教育机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引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以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态度,以一种关心取向面对幼儿,关注并反思一日活动中的关键事件。只有充分认识到每一个教育情境都具有它独特的意义时。教师才会自觉地运用教育机智,做出明智的教育决定,采取正确的教育行动。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16.
[2]查啸虎,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220.
[3][5]马克思·范梅南,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
[4]刘徽,教育机智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近些年来,学前教育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内容,社会对于学前教育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所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区角活动是幼儿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其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将幼儿园的活动室划分为不同的区间,在每个区间投放相应的材料,制定不同的活动规则,使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与合作伙伴,从而增强 幼儿自主选择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同时,在参与区角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探索精神也被极大激发,可以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材料投放和活动规则设置,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同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幼儿园区角活动创设的意义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开展过程,可以理解为教师与幼儿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的过程,只有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对区角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才能实现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幼儿园区角活动创设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增强幼儿的自主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幼儿教育的开展都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而采用集体教学的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幼儿的集体观念,有利于幼儿接受系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但是,这种集体性的教学模式却在无形中磨砂了很多幼儿积极探索的热情以及具有创造性的活跃思维。 而区角活动的开展,可以为幼儿提供广阔的自由想象的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区角环境和材料,这种选择方式给了幼儿极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自主性培养。
1.2 区角活动可以促进教师与幼儿的有效交流
在很多幼儿园中,教师与孩子的沟通是不够的,而且有效的沟通十分匮乏,区角活动的创设则为教师和幼儿的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了保证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要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 根究孩子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区角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指导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孩子互相交换自己的想法,而且双方需要针对某个问题达成一致的意见,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多的了解孩子的想法,也可以探寻到孩子的内心世界,这种沟通,是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无法实现的。
1.3 加强孩子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
探究合作的能力培养, 对于孩子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能力。 在参与区角活动时,幼儿有大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交往的机会,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交流是简单的、直接的,同伴之间的交往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人机交往能力; 对于某些需要合作完成的活动,则需要幼儿之间进行协商、合作,这个过程中就会使幼儿形成简单的合作意识,而且在合作意识的指导下,可以帮助幼儿之间达成良好的交流效果。
1.4 锻炼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时, 大部分都是需要幼儿动手参与制作完成,而且不同的活动主题会带来不同的区角环境,所以幼儿在参与区角活动的过程中,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得到锻炼。为了完成实践活动,有的幼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 而这正是幼儿打破常规、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与传统的课堂教育相比,这种让幼儿亲子动手参与其中的培养方式,更加直观和具体,比单纯的理论教育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2.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创设,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而且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很多幼儿园实际开展区角活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区角活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2.1 教师参与过多影响幼儿活动自主性
区角活动的创设在于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并且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进行活动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以此来增强幼儿的自主性培养,而这也正是区角活动的重要价值之一。但是,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往往参与过多,按照成人的眼光和观念对幼儿的选择进行干预,而且要求幼儿听从教师安排,控制幼儿活动时间和空间,却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以及自主选择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幼儿失去参与区角活动的热情。
2.2 区角环境的创设缺乏科学性
区角环境的创设是保证区角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从当前幼儿园区角环境的创设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首先是缺乏目的性和动态性,区角环境的设置被视为一项形式工作,大多是将环境设置好之后就摆放在那里,很少向幼儿开放,所以利用率较低;其次是区角活动的空间规划缺乏科学性,不同的区角之间互相影响;最后是区角的材料准备不齐全, 大多是幼儿园购买一些看较为高档和逼真程度较高的材料,却缺少由教师以及幼儿亲手制作的材料,无法发挥区角活动增强幼儿探索能力和想象力的作用。
2.3 教师对区角活动的开展缺乏有效规划与指导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开展强调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但是不代表教师可以过度放任幼儿自由活动或者是过于强烈的控制。而有的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握区角活动的过程和节奏,有的教师是过于放任,东走走西看看,不能仔细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也无法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有的教师则是对幼儿的活动过程全程严密监控,对于一些细节内容过多干预,导致幼儿对区角活动的兴趣大减,更谈不上幼儿自主性的培养。
3.加强幼儿园区角活动创设的策略和建议
区角活动的有效创设,可以强化幼儿自主性的培养,也可以使孩子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了促进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
3.1 加强对区角活动教育价值的认识
区角活动是当前幼儿园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活动形式,而且受到了广大幼儿教师和孩子的欢迎,尤其是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探索新的世界,这对于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为重要。 因此,要加强幼儿教师对区角活动的认知,认识到区角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并且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掌握设置区角活动的要点,才能促进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其作用获得充分发挥。
3.2 加强幼儿园区角环境的设置
区角环境的创设,是保证区角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通过良好的区角环境创设,科学的规划区角的区域,生活区、语言区、美工区、科学区等区角的科学创设,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幼儿园教学空间的利用率,为孩子创造一个可以自由活动、自由探索的空间。 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需要。 区角是孩子们活动的场所,所以区角的创设要从孩子的需求出发, 如场地的大小与参与区角活动的幼儿数量是否协调,投放的材料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匹配,空间的高度和广度是否处在幼儿视野范围内等等,只有充分考虑孩子的需求,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其次,区角环境的创设需要结合不同的主题内容,将主题融入到区角活动中,这样才能使区角活动更具有针对性,也可以更好的引导和指导孩子参与其中,从而促进孩子自主探索能力的'增强。最后,制定合理的区角活动规范,对孩子的自由活动进行适当的约束,自由活动不代表教师可以放任孩子做任何活动,而应当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对孩子的行为和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孩子可以理解的能力范围内,让孩子认识到规范的作用,并且自觉遵守规则,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3 重视幼儿园区角活动材料的投放
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否科学, 对于区角活动的成效也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要重视材料投放工作。 首先,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和规划。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特点差异性,考虑到不同区角材料的投放应当具有层次性;即使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在兴趣爱好方面也有所差异,所以只有提高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才能充分满足不同幼儿活动的需求。其次,对材料的数量进行控制。投放的材料应当避免单一,也不能过于丰富,也结合幼儿时期的孩子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可以在材料的数量上给予更多保证,使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合适自己的材料,材料数量的保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第三,区角的材料要进定期更换。随着幼儿园区角活动的主题变化, 对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做出调整,保证材料投放的动态性。最后,在材料的投放过程中,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搭配,如购买的高档材料与教师亲手制作的再利用材料进行合理搭配,而且要调整成品与半成品的数量,才能为孩子提供一定的探索和自主思考的空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区角活动在现代幼儿教育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要对区角活动有正确的认识,并且通过区角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区角活动的开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区角活动的开展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活动,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要更加重视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关爱幼儿成长,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功。浅谈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A].2012 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03-13.
[2]王丽娟。“我”创作“你”快乐--- 谈幼儿园区角活动材料的创设[J].成功(教育),2010-04-15.
[3]陈敏。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研究 [J]. 现代教育科学 ( 小学教师 ),2015-01-10.
[4]陈佳艺,李克建。幼儿园区角活动质量与幼儿发展的相关性探索[J].幼儿教育,2015-02-20.
[5]庄艳玲,倪宝。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3-10-21.
[6]陈玉英。浅谈幼儿园区角活动环境创设[A].2012 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03-13.
[7]杨润娟。浅谈科学教育下幼儿园科学区角环 境的创设 [J]. 金田 ( 励志 ),2012-12-15.
[8]朱霞。 论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 [J]. 读与写 ( 教育教学刊 ),2014-03-15.
[9]马玉敏。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拓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涵[A].2012 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03-13.
幼儿园教育论文
‘团队模式’新型教研组织”特指教研组,教研组是教学研究小组的简称。“团队模式”新型教研组的概念,就是要力争把教研组建设作为教师自主、创新、合作、发展的专业成长的沃土,幼儿园以有效教学为依托,以科研兴园为枢纽,使教研� 经过一年的时间我亲自参与“团队模式”新型教研组织的实践研究,我从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身上都学到了长处,也得到了团队成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我在教学水平上有了质的飞跃。
一、参与“团队模式”教研,提高备课水平
以前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大都是备课组长把下一周要上课的内容说出来,并把每一节活动的大体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重难点说出来,每一位老师再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能力水平对这几方面的内容加以调整,如果有个别不清楚的地方再向备课组长或是其它组员请教。但是参与“团队模式”新型教研组织的实践研究以来,改变了集体备课的模式,把备课内容分发给每一位教师,这样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性,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先备出自己的课,然后在集体备课时间把自己的备课思路说一遍,其他教师再根据这节课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改进意见,再根据别人的意见,结合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经验多了,预设问题的能力也强多了,能预设出来就想好了解决办法,所以上起课来效果就好很多。我就是在不断地备课——说给别人听——被别评——再备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备课能力的,而且隔一段时间就会变换不同领域的内容进行备课,现在让我备每一个领域的内容都很有信心。
二、参与“团队模式”教研的“一课三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一课三研”活动,即针对一节课,先是大家集中研究教学活动的思路、过程、方法等,然后由一位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活动后讲课教师本人与大家共同对其进行反思、分析、研究,制定出新的教学案例,最后教师再重新组织教学活动,之后大家再进行反思、研究,确定该课型的模式、方法等。201X年12月针对小班数学活动《数得真棒》这节课,我们大家集中研究了教学活动的思路、过程和方法,然后由我组织了这节教学活动,活动后我进行了如下反思:
优点:环节清晰、过渡自然;情境设置很有情趣,能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幼儿操作常规很好,能有序的拿放各种操作材料;教学过程基本能为完成目标服务,幼儿基本掌握点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点数5以内的数。
缺点:1.这是一节复习点数5以内数的课,幼儿在学习到点数5的过程当中有些厌倦了,每节课虽然情境设计不同,但是点数的方法都是千篇 一律的。2.在讲点数圆形排列物体的方法时,我有些着急了,没有给孩子充分的探索时间,而是急于告诉孩子方法,应该允许孩子在探索中失败,再在继续探索中找到答案,体验成功。3.幼儿在用已学会的不同方法自己操作点数的时候,我没能够及时的做到完全检验,只是出于节约时间的考虑看了一部分,事实上我应该在检验上想个办法,可以让幼儿先互相检验,看到有错的互相提醒,教师再检验;或是在前面的投影仪上让幼儿做出—个正确的答案,让幼儿再对照自己的做一下检验。
三、参与“团队模式”教研的“以赛促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评优课是我园一直坚持不懈的`“以赛促研”的教学管理形式,本学期我们在201x年10月9日-10月12日的四天时间开展教学评优课活动。根据园里的《幼儿运动艺术特色活动的研究》课题,我们班选择了《幼儿手指灵活性的培养的研究》子课题,并对孩子进行剪纸的特色研究活动。我把课程和此项科研内容进行整合,上了一节中班艺术领域的《剪窗花》活动。本节活动是在幼儿学会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三次对角折”和“两次对边折再对角折”的三次折纸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折纸剪纸。上完本节课,我进行了如下反思:
优点:1.我的备课能力又提升了一个层次。2.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常规要求。3.预设问题的能力有所增强。
缺点:1.在幼儿操作剪纸的过程中忘记放背景音乐了,让幼儿在美的音乐中进行创作美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能让幼儿的身心都得到放松,达到最佳的创作状态。我当时只想着快点看一看孩子们剪得如何,就把放音乐的事情忘记了,这说明统筹分配的能力差了一些,今后一定会注意。2.在示范剪法的时候我只用了直白的语言告诉幼儿剪下的洞洞可以是图形或是线条,但是我发现示范的效果不是很好,应该用一个小情境或是小故事来配合示范,例如:小剪刀要去旅行了,他来到了小河边(剪出波浪线),跨过了一座拱桥(剪半圆形),听说前面可以挖洞找宝贝,就挖了一个又一个三角形的洞洞……这些有情境、吸引幼儿的语言,一定会更有效果。3.部分幼儿在互相评价的时候只是一味地说谁的作品好看,但是具体好看在什么地方说不出来,说明幼儿的评价评议语言匮乏,而且对于怎么样评价不同的作品没有固定的答案,我通过我们滕园长给我们下发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说课评价标准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提示,我们可以告诉幼儿从哪些方面评价剪纸作品,例如从图案美、色彩美、对称美、镂空美等这几方面进行评价,谁的更好一些,幼儿学会了评价,也从中掌握了剪纸的特点。这样的活动我还参加了好多次,通过不断地以赛促研活动,我的反思能力大大增强,并得到了领导和老师的好评。
综上所述“团队模式”新型教研组织的作用显而易见,我的教学水平确实在逐步地提高。以上是我幼儿教师生涯专业成长史上的一页,我会继续在“团队”教研的帮助下努力学习,快乐成长,并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和素材加以总结和反思,使自己也能为“团队”教研尽一份自己的积极力量。
【摘要】幼儿教育中的游戏精神不仅体现了每一名幼儿在进行游戏学习环节中所追求的价值体验,同时也是对幼儿游戏精髓与灵魂的一种延续与创新。然而在实际的幼儿游戏教育中,则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其内容与推广中存在了一定的缺失,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这种现状及其重建进行研究与讨论,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同行业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精神;缺失与重建
作为一种愉快与自由、创新与继承、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产物,游戏不仅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存在方式,同时也是一项幼儿进行认知社会、感知世界的一项基本权利。然而在实际的幼儿教育环节中,幼儿游戏的异化现象可以说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幼儿教师自身授课情况入手来查找问题的根源,通过对呼唤幼儿游戏理性回归入手,通过对这种缺失的重建不补充来提升整体的幼儿教育水平。
一、现阶段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中的缺失
1.良好的幼儿教育游戏精神不仅包括了实现教育管理的自我超越,同时还包括对幼儿的游戏地位进行重新确认,帮助每一名游戏参与者都能够在树立良好的互动型师生关系的同时,达成一种双向共赢。
愉悦与自由的精神的缺失。作为游戏的主人,幼儿在展开游戏活动的同时我们教师必须要为他们提供一种开放、全新的自由世界,通过摆脱传统的教育手段约束为出发,帮助每一名幼儿都能够在喧闹与纷杂的环境中走出� 然而在这种环境中,我们还应当重视幼儿游戏的选题、规则制定与相关的游戏材料搭配,从幼儿产生的相关思想出发寻求一定的合作,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游戏活动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教师的“导演”来开展的,如此一来便缺少了本应当有的幼儿之间的沟通,无形之中又将幼儿的主体地位进行了转移。
2.游戏精神中的教学化倾向问题。游戏教育的意义主要在于通过游戏来搭建一条连接知识与学生的平台,来传递给学生一种知识的理解,然而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中这种游戏精神中依旧包含了较强的教学化倾向。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很容易为了幼儿能够在短期时间来实现既定的知识技能,久而久之幼儿便失�
3.游戏的极端化倾向严重。在日常的游戏教学环节中,幼儿教师由于思想上的转变并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因为幼儿指导策略所造成的幼儿游戏中断或者无法进行。而还有一部分幼儿教师会由于对学生的管理过于宽松,而无法科学的把控好游戏现场的秩序,只要学生不出现安全事故教师便完事大吉,无论是前面的“一言堂”游戏教学还是后者提到的“放羊式”游戏教学都无法对新时期下的幼儿发展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二、幼儿教师游戏精神的重建
1.转变思想重新树立幼儿的“主体游戏人”地位。游戏精神作为一种和谐、自由的理念体现,同时也是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过程便是结果”的超功利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每一名幼儿教师都应当格外重视游戏精神的'重建工作,利用转变思想来强调自我超越与自我修炼,以此来将游戏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中幼儿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理性的组织幼儿教学游戏互动,从摆脱功利主义教学思想的束缚入手来扭转不利局面。其次,要捍卫好幼儿在游戏环节中的权利与地位,帮助每一名幼儿都能够在游戏场上不断挖掘自己优点、发现自己的潜能。
2.教师做好游戏互动的“玩伴”角色。在幼儿阶段的游戏教学中,教师与其他环境、道具、空间设施等一样重要。在这种状态下每一名幼儿教师都必须要做好孩子们的“玩伴”通过协助哟而进行玩耍与游戏,来杜绝传统教学手段的“越俎代庖”,最终发挥幼儿教师在游戏精神教学环境下的最大智能与功效。只有这样我们的幼儿学员们才能够在不断的游戏教学中产生无限的灵感与冲动,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角色中来。
3.构建良好的合作与对话互动关系。与传统教学手段最大的差异便是幼儿游戏精神充满了对孩子们的终极关爱,也从教学本质上实现了幼儿游戏精神的理性回归。现阶段的师生关系中最大的问题便是由于教师与幼儿之间权利不对称所产生的话语权失衡,而游戏精神下的教学则是能够很好的改变这种困境。而在这种环境下所建立的师生关系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给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多向性、多边性的互动师生关系。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幼儿的天性才能够得以释放,他们的激情与梦想才能够伴随着时间的流失而变得现实而具体。
三、结论
记得德国的加达默而曾经说过,人类的每一项游戏活动均玩味着某种东西,而“某种东西”指的就是我们本文提到的“游戏精神”。游戏作为世间被喜闻乐见的东西,无论是处于萌芽阶段的幼儿还是成年人都乐此不彼。特别是对于现阶段的幼儿教育来讲,游戏不仅仅是孩子们纯洁、天真、快乐的抒发渠道,同时也是帮助他们打开一扇全新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我们必须要从良好的智力培养与有效引导入手,帮助每一名孩子们都能够通过无限的潜能来挖掘他们内在的优点。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这种游戏精神来帮助每一名幼儿学员都能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学会如何去拥抱这个多彩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韩瑞敏。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与重建[D].河南师范大学,20xx.
[2]黄进。游戏精神的缺失:幼儿园教育中的反游戏精神批判[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6):76-83.
[3]黄甜。幼儿园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与合理应对思考[J].科普童话:新课堂,20xx(12).
摘要: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和完善的人格是当代学生必备的综合素质。大部分藏族幼师生来自西藏交通闭塞、居住分散、经济落后的地区,他们的心理素质相对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同学。
关键词:幼师;新生;入学教育
一、西藏幼师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初中生转变成以职业教育为主的中职生,这一变化使得藏族学生必须在刚入校起重新对自我进行定位,以一种新的角色投入新的学习生活。适者生存始终是人类发展史上亘古不变的法则,学会适应是每个人健康生活、获取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对新环境、新生活、新挑战的适应。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新生入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做好新生入学教育,既利于学校各项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也能帮助藏族幼师新生尽快适应内地学习生活洲页利渡过角色转换期,为其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西藏幼师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体系
基于少数民族学生在院校民族教育倍养的重要性,我们长期与藏族学生亲密接触,对他们的适应现状进行了调研。尽管每个内地院校制定了不同的入学教育方案,但针对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应从藏族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遵循其基本规律来选取和确定教育内容。
l、进行“五观”教育和“四个认同”教育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优秀18篇)
2、开展校史、校情和徐特立思想教育
该校前身是毛主席的老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创办的学校。学校人文底蕴深厚,名师荟萃,英才辈出。百年来学校倍养了大批国家栋梁之材,形成了以徐老革命精神与教育思想为精髓的优良办学传统。通过开展校情校史教育、校园参观和举办专题讲座,帮助新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延革、发展过程、办学特色,育人理念,学生就业前景等基本情况,倍养新生对学校的集体意识,增强对学校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该校在学生入校开始就开展“师徐学徐”活动。将学习弘扬徐老革命精神与教育思想纳入西藏班学生入学教育计划。同时开设《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徐特立人格风范研究》校本必修课,发放校本教材《当合圣人徐特立》,让学生全面了解徐特立作为杰出革命家、教育家、学者、道德楷模的光辉一生。开展以‘学习徐特立,做一个合格师范生”为主题的研讨会、主题征文、学术讲座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弘扬徐特立精神的自觉性,让学生领悟学校百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和精神,切实接受徐老革命精神与教育思想的洗礼,升华精神境界,牢固职业理想。
3、做好适应教育和生活指导
西藏幼师生基本上是第一次离家从藏区远行到内地求学,从习惯了高原少氧环境转入海拔低多氧地区,醉氧,疲乏,身上长小小的`暗红色小豆等种种不适应状态会一一出现。身体强烈的反应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都需要他们独立处理,入学后如何适应新的校园环境,如何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将决定他们能否在学校顺利生活和学习,因此,加强对新生的适应教育和生活指导十分必要。通过生活常识教育讲座,向新生介绍饮食起居、社交、医疗健康、体育锻炼等常识。通过生活、人际、学习、角色适应指导,帮助西藏幼师新生以最短的时间、最佳的效果来尽快熟悉校园和周边环境,适应学校管理模式,适应集体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学会理财和合理消费,学会自我管理,实现角色转变,进而提高专业学习效率,以获得全面发展。
4、进行学业指导与专业教育
专业课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将来求职谋生的重要手段。进行专业发展教育,促使西藏幼师新生在入学起步阶段就建立起专业意识。一是专业认识教育。以专业课老师为基础,对专业设置、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专业的人才倍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就业去向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树立职业理想。二是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教育。明确学业发展方向,找准努力方向,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和个性特点制讨个人发展规划,从而帮助他们为未来的职业及人生发展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储备。如在个案谈心中,一西藏昌都女生说,她小时候县里、镇里、村上都没有幼儿园,这几年村子里也办起了幼儿园。她决定要在长沙师范把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学好,将来回家乡教书,让娃娃们接受最好的学前教育。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应在新生入学第一年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相关的教育。
5、加强法纪与安全教育
目前,多数校园属于开放式校园,周围环境变得比较复杂,一定程度上危害校园安全和学生人身安全,所以法纪与安全教育是学校管理的第一要务。而藏族幼师生大多从小在牧区环境成长,外界获取信息渠道和知识背景相对单一,所以普遍思想比较单纯,法制与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再加上初来内地,对周边风土人情不熟悉,人身、财产安全容易受到威胁。该校牢固树立西藏班“安全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新生认真学习相关校纪校规,营造自觉遵纪守法的氛围。通过讲座、知识展板、事故案例材料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辅导员、导师、生活老师下寝室交流、学生座谈会、安全检查、经常性的安全提醒、重点时段的防范、安全教育演练、典型案例教育警示等途径对新生进行相关教育,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维护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
6、开展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
军训训练是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在内地部分省(市)举办内地西藏中职班的意见》(教民「20xx」9)要求,内地西藏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一个月的军事训}练。通过队列、内务整理、军令的训}练和行为规范教育,锻炼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倍养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学习生活和行为习一贯,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和完善的人格是当代学生必备的综合素质。大部分藏族幼师生来自西藏交通闭塞、居住分散、经济落后的地区,他们的心理素质相对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同学。进入学校新环境后,特殊的生活背景、文化差异导致他们会遇到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压力,若不能及时得到积极性教育和疏导,容易产生自卑、不满和抵触情绪,影响健康成长。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导民族学生对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进行心理调适以达到新的和谐的过程。14]该校非常关注西藏幼师新生的身心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入学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如每年都会开展“快乐启程一一新生入学适应团体辅导”活动,促使新生班级成员之间尽快相识,消除陌生感、孤独感,建立友好信任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班级集体意识。充分发挥心理测评手段的预测和监控作用。心理测评普及所有新生,对心理问题的学生实施动态监控,将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及早干预,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开通心理咨询绿色通道,采用面谈、电话咨询、QQ聊天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不适应的情绪,缓解内心的各种压力。同时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系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新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新生入学教育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教育对象在不断变化,社会形势、就业形势也不断在发生着变化,学校必须时刻把握学生的变化和时代变化特点,针对性地制定详细的入学教育内容,实施入学教育计划,激发新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唤起他们积极进取的内在精神,帮助他们主动适应内地生活,确立与内地生活相适应的思维、学习与生活方式,川页利完成角色转换,为实现学校人才倍养目标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活化《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教学,提升未来幼师的创新素质郭中然;学前教育研究20xx—10—15
2、幼师中师及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难题杜雅超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9—05—15
摘要
爱玩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天性,在幼儿成长和发展的进程中,游戏可以让幼儿获得生活和学习的经验,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和成长,在基于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的理念之下,要探索有益于幼儿成长和发展的游戏,使幼儿深入地沉浸到游戏情境和氛围之中,获得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要采用多样化的幼儿游戏教育策略,充分发挥游戏对于幼儿的运用价值和功能。
关键词:游戏;幼儿教育;地位;运用
0引言
游戏伴随幼儿成长,对于幼儿来说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在各种不同的游戏之中,渗透和融合了民间的智慧和文化,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探索周围的世界,更好地与幼儿的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相契合,使幼儿汲取更为丰富的知识和文化,感受和体验游戏所带来的欢愉和喜悦,促进幼儿全面成长和发展。
1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及价值分析
幼儿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对于开启幼儿的心智、培育幼儿的健康心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游戏与幼儿的身心发展要求相契合,可以更好地丰富和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促进幼儿的语言、智能方面的发展。同时,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幼儿在游戏之中体验到快乐和喜悦,使幼儿得到健康快乐的发展。游戏也是幼儿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源泉,可以说是幼儿的另一个生命,这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可以较好地促进幼儿的社会化成长。
1.1民间游戏活动对幼儿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1)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在幼儿发展阶段,民间游戏活动可以训练幼儿的跑、跳、躲、跨越、翻滚等能力,锻炼幼儿的体能,在幼儿运动中开启幼儿的思维,增强幼儿灵敏的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2)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行。在幼儿成长的发展阶段之中,还要注重对幼儿的人格培育,使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而民间游戏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幼儿的游戏情绪,并在不同的民间游戏活动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在民间游戏活动之中,幼儿还可以通过反复的感知、体验、角色扮演和模仿等方式,在民间游戏活动中生成团结互助、合作分享、谦让顽强等良好的品质,并在游戏中提升自己的调控能力,增强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1.2科学游戏对幼儿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科学游戏可以使幼儿成为科学的主人,幼儿在科学游戏情境之中,能够拥有自由而愉悦的心态,在科学游戏的规则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幼儿的自主性意识,并在新颖有趣的科学游戏材料运用之中,感受和体验到科学知识的有趣性和实用性,在重复的、尝试性的各种科学游戏操作之中,轻松地探索和学习科学知识,生成幼儿科学探索的充分“张力”。
2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2.1基于幼儿的成长需要,营造与幼儿兴趣相契合的民间游戏氛围
民间游戏活动是一种蕴含和积淀了社会文化和习俗的游戏内容,可以说是一种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游戏活动形式,具有内容丰富多样化的特征,随着一些游戏的年代久远,现代孩童已经不再熟悉曾经的乐趣,这就需要在幼儿教育中营造一种与幼儿兴趣相契合的民间游戏氛围,使幼儿沉浸和融入到丰富多样的民间游戏之中,主动地参与其中,体悟其中的社会文化内容。
(1)创设民间游戏情境,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民间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引入,需要有一个体验过程,要使幼儿逐渐由不熟悉到认可和接受,最后积极主动地融入和参与其中,感受和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在这个反复体验和尝试民间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民间游戏情境,以消除幼儿反复尝试的枯燥感和乏力感。教师要将幼儿活动区域加以合理的划分,对于采用轻器械的游戏区域而言,设计一些橡皮筋、跳绳、沙包、毽子等民间游戏活动内容;对于较高难度的民间游戏挑战区域,则可以设计梅花桩、高桥、钻网、平衡木等民间游戏场景;室内游戏区域可以设计泥巴屋、剪纸屋等游戏场景;班级活动区域则可以设计翻花绳、挑棍、翻四角板等游戏情境,从而使幼儿在不同的民间游戏情境之中,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乐趣,百玩不厌。
(2)多元互动的游戏体验民间游戏活动形式可以使幼儿成为游戏的主动探索者,为了引领幼儿不断深入游戏情境,教师要采用有效的及时介入手段,不断创新民间游戏活动形式和内容,使幼儿产生全新的游戏体验,而不是对游戏浅尝辄止。为了增强幼儿对民间游戏的深入体验,教师还可以建立“同伴互助引领小组”,吸纳家庭、社区成员参与民间游戏活动,创设多元互动的三位一体式的民间游戏互动平台,使家长、社区代表以玩伴的身份进入到幼儿的民间游戏情境之中,通过家园亲子游戏、社区健身游戏等活动形式,使幼儿不断深入到民间游戏之中。
2.2优化建构幼儿民间游戏教育课程
民间游戏教育内容极其丰富而有趣,可以较好地培育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要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原则和引领,挖掘民间游戏与幼儿教育之间的联系,更好地体现出民间游戏教育课程的价值。
(1)合理选取民间游戏教育课程内容。要基于幼儿的不同成长阶段,挖掘和选取与幼儿成长阶段相适应的民间游戏教育课程,摒弃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课程,对于一些危害幼儿成长的民间游戏课程要适当排除,如:“两人抬轿”、“打石头仗”等游戏,要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筛选和改编新奇好玩而有趣味性的民间游戏,使之与幼儿园课程内容充分链接和融合。
(2)形成结构化、层次化的民间游戏课程。在幼儿进行民间游戏活动之中,要注重民间游戏活动安排和组织的层次化、结构化,注重与幼儿教育课程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深入挖掘民间游戏的主题内容,组织和设计多样化、层次化的游戏课程。如:以“丰收的秋天”为主题的民间游戏课程之中,就可以分层设计“踩草垛”、“送粮食”、“推小车”等游戏。在“过年了”的主题游戏活动中可以设计“抬花轿”、“舞龙”等表演游戏形式;在“我的家乡”主题游戏活动中可以设计“花喜鹊”等民间童谣说唱游戏。
2.3开展丰富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戏
(1)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丰富幼儿的生活常识。世界在幼儿的眼中是精彩纷呈的,也是陌生而期待的,他们缺少足够的生活经验,经常会出现令人忍俊不禁的情景。例如:幼儿的“健康诊所”角色扮演游戏,这些“小医生们”身穿白大褂,给“小病人”听诊、量体温,煞有介事地说某位“小病人”的体温有100度,教师可以及时介入,向幼儿讲述人体体温的常识。还如:“上菜市场买菜”的主题游戏之中,某一位“卖菜小老板”居然高喊“青菜十元一棵”的“天价”,遭到了其他一些“买菜者”的质疑和不满,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幼儿在周末随同妈妈到市场去体验一下生活。
(2)提升幼儿的交际能力。要通过游戏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活动,提升和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逐渐形成幼儿的社会化。例如:在“小超市”的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要与“导购员”进行恰当的沟通和交流,获悉不同商品的价格,并进行适当的购买。
3游戏教育内容在幼儿教育中的注意内容
3.1注重对游戏教育内容的科学合理的选取
由于民间游戏活动内容源自于生活,涉及诸多的内容,教师要注意选取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民间游戏内容,对于缺乏实用价值的民间游戏活动要进行筛选和舍弃,并对一些民间游戏活动的材料进行改良和更新,更好地辅助民间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开展。
3.2注重利用园内外的资源
在将游戏融入到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园内外的资源,根据场地资源、材料资源、器材资源等不同条件,合理开展对幼儿的民间游戏教育,还可以开展变废为宝的活动,让幼儿实现对民间游戏活动的创新,可以让幼儿在开放的游戏场和辅助材料的前提下,更好地融入到民间游戏教育内容之中。
3.3注重将民间游戏活动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民间游戏活动内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幼儿教育课程相辅相成,只有将民间游戏活动课程内容与幼儿的一日生活充分衔接和渗透,才能更好地提升幼儿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促进幼儿的社会化的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游戏是幼儿教育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融入游戏内容,使
参考文献:
[1]刘莎.浅论“游戏”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xx(03):23.
[2]王静.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xx(08):6-8.
[3]李宁.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J].才智,20xx(11):84.
[4]李磊.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xx(24):106.
[5]乐元芬.试述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S1):79-81.
《教师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研究》
摘?要:提问是支持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有效工具,其本质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本文对当前语言教学中的提问现状进行简单梳理,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以期对语言教学有一定启发作用。
关键词:语言教学;有效提问;幼儿语言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语言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在语言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的提问,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一、当前语言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分析
1、提问过于简单,缺少启发性,问题缺乏思考价值
如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中问:“母鸡萝丝是不是去散步?”“母鸡萝丝聪明吗?”虽然幼儿能很快做出正确回答,但不用思考,更不需要做出思考和探索。这种缺乏启发性的问题,无助于幼儿思维发展。另外,这种封闭性问题也是教师习惯的提问方式,“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种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尤为普遍,无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
2、提问缺乏目的性,直接表现为不会提问
有的教师只是把提问当作课堂教学的必需部分,而对为什么要提问并不是很明确。其实,好的提问,可以考查幼儿是否理解了新的内容,把握教学的进程;可以引发幼儿思考,更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保持对教学活动的高度投入。因此,在提问之前,老师首先要明白提问的目的是什么,即是为了引发兴趣还是为了引发思考,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
3、提问过于笼统,幼儿不知如何应答
提问的内容概括而不分明,难以表达确切的意思。如在生活经验提升的环节问及孩子的感受,老师往往很难把握,如问到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这一提问的内容包括范围比较广,幼儿感到无边无际,结果重复提问几次,幼儿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或者答非所问。
4、提问缺乏层次性,幼儿难以形成系统思考
有的教师在提较难问题之前缺乏简单问题的铺垫,没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例如在多数语言活动中,老师讲完故事后,会就故事的内容进行提问,如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里有谁,结果怎么样,他们都做了什么等等。让孩子思维跳跃,一会思考开头一会思考结尾。教师缺乏对故事进行系统的梳理,没有形成问题层层递进的意识,也无法养成幼儿由分到总的思考习惯。
5、提问的形式单一,问题高度重复
每次教学活动提问都是一个模式,没有变化。有些教师凡是故事教学都是“三部曲”,即讲完故事后便问:故事的名称叫什么?故事中有谁?它们在干什么?每次的形式、程序、内容几乎都一样,这清一色的提问很难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二、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提问是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开启幼儿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沟通教师和幼儿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只有对提问进行巧妙的设计,并加以灵活运用,才能达到提问的应有之效果。有效性提问应遵循以下5条原则。
原则1:问题要具有开放性,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开放式问题的特点,是答案不固定、不确定,能给幼儿更多思考的空间,更多推理、判断、假设、分析的机会。开放式提问比封闭式提问具有更强的导思功能。在幼儿园教学中,我们应鼓励教师尽可能地多提“为什么、怎么样”等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幼儿动脑思考,培养幼儿思维品质。
原则2:提问要有层次性,针对不同能力的孩子进行提问。提问的层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同一年龄段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提问。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要求幼儿重新组合所获得的信息来得出答案,这类问题适合能力较强的幼儿;基础及综合性的问题是为了巩固教学效果,问题的设计要考虑中等能力的幼儿,这样做可以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思考能够回答出的问题,可以帮助这些幼儿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让每个幼儿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兼顾全体幼儿的成长需要。二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提问,要有难度上的层次。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语言能力进行提问:如小班的幼儿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都比较弱,可以分几个步骤提问:故事里有谁?在干什么?中班的孩子则可以慢慢开始从简单的提问引导到概括性的提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大班的孩子经验丰富,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可以直接问: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原则3:提问要有递进性,引发幼儿层层思考。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教师在提问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如在《聪明的小鸡》的教学中,教师提问“小鸡出门遇到了谁?”“小鸡遇到狐狸之后,它是怎么做的?”“它们都进行了哪些比赛?小鸡为什么要和狐狸进行那些比赛呢?”“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鸡?”这样逐层递进、由浅入深地提问,最终让幼儿明白故事的发展过程,从而总结出小鸡的性格特点。通过层层分析、步步深入的问和答,使幼儿进入顺畅的思维轨道,从而形成系统思考能力。
原则4:提问应具启发性,激励幼儿的思维。如果将一些故事中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为“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身边有这样的事吗?结果如何”,孩子们的答案就不会仅仅局限于故事原文,他们可以凭借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大胆想象,认真思考,拓展思维。如《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中,将“故事中都有谁?他们都经历了哪些事?最后母鸡萝丝成功摆脱狐狸了吗”改为“母鸡螺丝是怎样摆脱掉狐狸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如果你是母鸡萝丝,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经过分析、推理,将故事中的角色经历和生活中的自我经历联系起来。这样的提问,不仅能引导孩子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且加深了孩子对问题的理解。
原则5:提问要有多样性,从内容到形式要有新意。单一性的提问,孩子不需要做过多的思考,容易造成孩子思维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多样性的提问即为突破常规的问题、预想后果的问题、替换取代的问题等,则能使幼儿学会从多种角度了解事物,开阔思路,形成多种答案,并在一定程度上增添活动的情趣,激活孩子的情感与思维。提问还可以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复习性的内容可以用抢答式进行提问,如“为什么叫淘气的小狗?”探索性的提问可用争辩式,如“哪种垃圾是可回收的,哪种是不可回收的?”鼓励孩子通过辩论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轮答式、齐答式、追问式及补充式等形式。
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的方式、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需要我们教师在不断实践、反思中调整与改进提问策略,让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让师幼关系和谐,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季湄,肖湘宁。幼儿园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福建省仙游县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