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心理学论文优秀9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儿童心理学论文】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心理是人类与其它物种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儿童只有对心理有所理解才能较好地理解日常事件。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是当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内容,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心理理论的获得也会促进儿童的同伴互动和人际交往,进而为其社会化奠定基础。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对于揭示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促使儿童心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
1.1 语言技能
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与语言技能密切相关,语言技能中的句子成分、句法结构、语义特征等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jenkins和astington对儿童的语言表达和接受能力进行了测量,也发现一般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的成绩有很强的正相关。我国的吴南,张丽锦的研究发现心理理论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张旭的研究发现在3岁和4岁两个年龄组中,语言能力超常的幼儿在错误信念上的表现均好于语言能力一般的幼儿。
1.2 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是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儿童理解心理和现实的区别。leslie指出,假装是心理理论的一个部分,从此假装游戏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指出,在假装游戏中,更多参加角色扮演的儿童,或者在幻想测验上得分更高的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比其他儿童要好。
1.3 家庭因素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和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类型相关。ruffman等的研究表明,家庭成员内,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的言语交流与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职业阶层都可能引起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差异。
李燕燕,桑标的研究发现母亲教养方式中的“严厉惩罚”和“情感温暖理解”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正相关。现有研究几乎都认为更多谈论情感的权威型教养方式比更多使用申斥的专制型教养方式更能促进心理理论的发展。
1.4 同伴交往
有研究发现同伴交往的频率和时间也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国外有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比受拒绝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王益文等的研究发现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间接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
此外,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理论有关的内容的训练都会影响到心理理论的发展。
2 儿童心理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在成人的眼里,幼儿还是懵懂无知的,但是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表明这是错误的。儿童心理理论告诉我们,幼儿是有心理状态的,对周围的世界有丰富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把幼儿看成有着各种心理状态的个体施以教育。我们从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着手,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进行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2.1 语言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要适时与幼儿进行关于心理状态的谈论,鼓励幼儿大胆讲话,注意培养幼儿对于语义特征、句法成分的理解,鼓励幼儿多与人交流。在家庭中,加强亲子之间的交流,开展亲子阅读。
2.2 开展假装游戏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幼儿创设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假装游戏,并积极诱导幼儿体验游戏过程中所演角色的情感、愿望等,促使幼儿产生角色换位,体验别人的想法、情感,学会理解别人,从而提高心理理论水平。
在家庭中,假装游戏主要在幼儿与父母、兄妹之间进行。父母一般通过言语指导或提供玩具来参与儿童的假装游戏。相比之下,兄妹间的游戏则有所不同,他们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常常要求变换角色和位置,而且较少有他人的支持。父母与儿童之间也可以进行“换位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母亲,母亲扮演孩子,换位游戏会引起换位思考,促进幼儿心理理论发展。
2.3 开展混龄教育
我国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而兄弟姐妹的交往尤其是同哥哥姐姐的交往将大大促进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因此混龄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儿童之间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能力差异和经验差异,这就使得儿童在交往中不得不变换角色,以应付较复杂的关系环境。同时,由于混龄教育团体的动态变化,使角色随之发生诸多的变化,使得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他人的感情、愿望和信念。
2.4 优化同伴关系
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了解他人观点和协调自己与别人的观点的机会,促进幼儿去自我中心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幼儿心理理论水平。要优化幼儿的同伴关系,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对幼儿的同伴关系状态有充分的了解;第二,积极组织儿童的共同活动;第三,引导儿童怎样参与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去,怎样对同伴的友善行为做出回报,怎样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表示歉意等等。
[1]陈友庆。儿童心理理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jenkins,j,w.,astington,j,m.cognitive factors and family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theory of mind developing in young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6,32:233-253
[3]ruffman,t.,slade,l.,crowe,e.the relation between children’s and mothers’ mental state language and theory-of-mind understanding.child development,2002.7(3):734-751.
[4]吴南,张丽锦。心理理论和语言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36-442.
[5]张旭。不同语言能力幼儿在三种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中国特殊教育,2004(6):21-25.
[6]李燕燕,桑标。母亲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5-9.
关键词:幼儿教育;天性;幼儿课程;幼儿教师
一、提出问题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在人们不断追求幼儿教育扩大化的前提下,幼儿教育中的一些小学化倾向和幼儿心理偏向成人化现象引起了家长和学者的关注,这就要求对幼儿教育重新定位,使幼儿教育摆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
二、文献综述
(一)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通俗日常叫法,在专业及学术角度来讲,将三岁之六岁儿童的教育称之为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与一般教育一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
早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外教育学家就已经提出了有关教育要尊重儿童天性的教育观。如: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要求依据人的自然性和自然倾向性来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卢梭的自然教育观,自然教育一方面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使身心得到自由发展,另一方面是自然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自然人。福禄培尔进一步论述了教育的发展和适应自然原则,并阐述了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而在中国近代的发展历史中,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等人也对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做出了新的更为全面和专业的见解。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理论体系,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强调以“做”为中心的方法论,以活动性原则、儿童主体性原则、教学法多样性原则、利用活教材原则、积极鼓励原则和教学相长的民主性原则为主的教学原则;陶行知在批判传统教育、吸收改造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探索普及大众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活教育理论,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二)天性
天性顾名思义就是自然对人的发展的规定性,也是人身上的自然性,它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它含有一切遗传东西,一切与生俱来的东西,一切人体结构中存在的东西。”人类天性是自然史赋予人类物种的先天倾向性。天性是先在的,教育是后来者。在中国的传统哲学史中,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学说,指出:“人之初,性本善”的理论,提出天赋善性论。孟子虽主张人性善,但他并
(三)幼儿教育与天性
教育与天性的关系问题历来是教育学和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外铄论”与“内发论”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影响教育的因素。前者认为人类性格及人性的形成主要是经后天“塑造”而成。与之相反,后者则是强调教育是人类天性的自内而外的一种扩充与生成过程,教育的内在根据在于人的天性。
通过浏览文献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现当代社会中对于幼儿教育应顺应、尊重天性的呼吁少之又少,随着社会、国家政府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和人们教育观念的逐渐转变,顺应和尊重儿童天性的幼儿教育逐渐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程秀兰在其论文中提出,快乐幸福、理解尊重、保教关爱、身心健康、生命成长、习惯养成、心智启蒙和适应环境等八个方面基本凸显了幼儿教育的本质特征,但是兴趣班和小学化则偏离了幼儿教育本质,即现当代的幼儿教育依然以教育和升学为重,并没有完全的尊重幼儿的天性;苗曼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天性引领的教育之路承载着幼儿教育的光明前途。幼儿园应成为幼儿天性成长的自然之“园”,游戏之“园”,快乐之“园”;幼儿教育应重在“养性”之道;幼儿认知应坚持“具身认知”的根本原则,不“做”不“学”,不“体”不“认”,体验、体会、体认、体悟应成为幼儿认知的基本路径。王萍在论文中指出:在幼儿园的课程活动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知识、技能的培养,游戏课程未受到重视,有时还受到冲击,幼儿园教育带有小学化倾向。吴宇在论文中指出:幼儿园课程设计陷入自然的失落的困境,幼儿园课程设计成人化、目标化、小学化、非游戏化、非生活化,并提出归于自然的幼儿园课程重建,课程设计要遵从幼儿童性,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三、对策与建议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认为幼儿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天性是文化的根基和尺度,我们必须尊崇天性。儿童的天性被称为童心。刘向东教授在其《儿童精神哲学》中强调,“儿童有自己的精神、哲学、道德和认知,童心是人的根,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是个人不断提升的生长点和根基,也是文明的生长点和根基。”
在教师方面来说,国务院颁布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中要求教师要具有“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幼儿教师要关爱幼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教师要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不断进取,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了解有特殊需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与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再次,教师在幼儿园中要与幼儿建立和谐友好的师幼关系,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尊重幼儿的奇思妙想,不断鼓励幼儿去尝试和主动实践,老师要做幼儿活动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幼儿课程必须具有专业性、独特性,能够体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幼儿课程的编制要适应幼儿的需要,要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多进行联系实际的主题活动,邀请幼儿一起创设课程;幼儿课程内容上要灵活生动,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组织生成的教育活动,课程内容生活化;顺应幼儿天性的课程一定要回归到幼儿的天性本质中,即游戏,提倡游戏无目的性,鼓励幼儿按照自己意愿自主游戏并给予观察和指导,教师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和空间,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并仔细引导和支持幼儿的游戏,观察和指导幼儿的游戏,鼓励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行为,及时纠正幼儿不良的行为。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天性,形成幼儿的个性。(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程秀兰。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J].学前教育研究,2014,(9)
[2]苗曼。天性引领教育―幼儿教育变革路向探寻[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3.
[3]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12
[4]吴宇。归于自然的幼儿园课程研究[D].宁夏大学硕士论文,2013,3
[5]冯晓霞。走向天性教育让儿童健康成长[J].教育观察,2014,(11)
[6]唐淑,何晓夏。学前教育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7]冯文全。德育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8]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9]程秀兰。当代幼儿教育本质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9)
[10]卢梭。爱弥儿(上)(下)[M].李平沤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一定要在孩子4岁前把他送回中国去。国内基础教育扎实,对他以后的发展有好处。况且本来就是中国人,怎么也得会说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国内的早期教育压力太大,小孩子嘛,还是轻松点儿好。另外,留在加拿大,也可以从小适应这里。”
如今,类似争论在海外华裔家庭中并不鲜见:为了孩子不会在“中国热”中落伍或忘了老本,家长们希望他们亲近中国:但想到孩子要离开自己,离开国外优越的环境,父母们又心中不舍。是否要把孩子送回国去?许多家长感到为难。
在北美一家颇有人气的华人论坛上,笔者发起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大家响应热烈,一天内回帖超过了20个。网友MatureJady认为,把孩子送回国是最明智的。她分析道:在美国的中文学校学习,孩子的知识都不扎实。如果在中国,小孩无疑能学好中文。对于学习压力,她的看法也很乐观:
“在中国学习,孩子固然有压力,但有压力就有动力。”她认为。经过这样的教育,小孩子在学习上就有了底子,以后再回到美国,一定比当地小孩子学得快。Maturelady还认为,变换环境对孩子不成问题,小孩子适应能力很强的,不用担心。
然而,多数网友不同意Maturelady的看法,其中晒晒的回应最为全面:“孩子会不会说中文,跟家长的督促和家庭环境很有关。家长在家坚持和孩子说中文,多给他讲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可以让产生认同感。中国和美国的基础教育。无法说哪个好。中国注重扎实,但死记硬背的多,美国注重思维活跃,从小培养思考能力。我个人更喜欢美国式的教育……在美国,华人教育小孩也很严格。华人家庭的孩子还是要比美国孩子更‘刻苦’,压力更大。所以说根本不用担心孩子基础不扎实。再说一下‘小孩适应能力强’这事,不要觉得小孩小,就可以很轻松地承受环境的变化。每一次的迁徙都意味着强行打破他长期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很多东西不是说适应一下就可以了,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奠定一生。”
关键:亲情不能阻断
多数网友支持孩子留在当地。大家之所以持此种观点。更多是出于“孩子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的考虑。而非国内国外孰优孰良。Missy说:“小孩子最重要的是不要和父母分开。如果要了解中国,可以在假期带他回去呀。”“如果孩子一定要送回国内,父母中至少要有一人陪同
”
事实上,儿童心理研究早已关注孩子与父母分离的问题。研究表明,孩子离开父母,对后者的亲情心理依恋和心理联结就被中断,情绪、行为和精神健康方面可能都会出现问题。
出现问题后,儿童最初的反映是抗议,即哭闹,然后是绝望心理,包括不进食等,再下来是恐惧,如害怕独处、怕黑暗、怕生人等等。接着,孩子还可能产生一种不理会的反应,如躲避父母或养育者。因此,被送回国的孩子被再次接出国时,往往不亲父母,喜欢独处,甚至脾气古怪。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这些问题没能得到及时纠正,就可能进入到孩子人格的核心部分去,孩子长大后会呈现出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
纽约华埠儿童培护中心主任温德和见过多起孩子因被送回国,与父母分离的例子。他表示,其中情况最严重的小孩认为自己被父母抛弃,严重缺乏安全感,甚至发生智力倒退。此外。被送回国的孩子多由祖父母隔代抚养。他们溺爱孙子女,“有养无教”,也不利于孩子成长。
家庭不睦,不强留孩子
事实上,能够讨论是否送孩子回国的都是些经济无虞的家庭。对于那些尚且为生计挣扎的父母来说,孩子留不留在身边则根本没有选择。去年底,一份最新的纽约华人移民家庭研究报告指出,57%的家庭将刚出生的子女送回大陆家乡抚养。家长们表示,在金钱和工作压力下,只好将子女送回大陆请亲戚代为抚养;另外,难以找到价格适宜且值得信任的保姆,也使他们无奈地送孩子回乡。
对于这部分家长,纽约华埠儿童培护中心主任温德和建议,应尽量每天和子女长途电话沟通,拍下录影画面寄回去给子女。更不要开“你不乖,爸妈不要你了”之类的玩笑打击孩子。
关键词:儿童公园;建设理念;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246文献标识码: A
儿童公园是一个融知识性、休闲性、参 儿童是未来的主人,同时也是整个社会中最脆弱、最需要关怀、可塑性最大的一个群体,儿童最初的思考和内心的感知都与环境影响有着紧密联系,儿童活动空间是影响其身体和心理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公园是儿童除了校园之外重要的生活空间,是儿童活动的重要载体,是缓解儿童的精神压力,激发儿童创造力,提高儿童交往能力的综合性文娱场所。儿童公园活动场地设计合理与否,关系着儿童日常活动数量与逗留时间的长短,创造一个自然、亲切、和谐的高质量的儿童活动空间,是政府主管部门非常重视的。因此,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儿童的活动内容、激发儿童的兴趣,创造安全有趣的游戏环境。本研究试以儿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和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行为特征,探讨如何创造一系列符合他们心理行为特征的儿童公园主题空间。
一、儿童公园发展新背景
1.适应“少年儿童友好型”的城市建设。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活在城市中的儿童数量将越来越多,他们的成长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他们是社会的未来,国家的栋梁。关系到未来世界发展的方向,怎样培养健康聪明、富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儿童是全人类的目标。但是,城市在为儿童提供现代、便利的生活同时,也使他们暴露于城市水泥森林环境中的交通、污染等危险中。因此,国外许多国家都在为“少年儿童友好型”城市而努力,把儿童的需要和权利列入政策中,特别是城市规划政策的中心地位。“少年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提案从1996年开始实施,旨在响应联合国关于人类居住环境的第二次会议(UN 2nd Conference on Human Settle-ments, Habitat II)决议:把城市建设为适合所有人群居住的地方。会议提出少年儿童的健康程度是衡量人类生活环境的健康程度和政府管理水平的最终标准。而儿童公园作为儿童户外游乐的重要场所,要能满足儿童对娱乐的复杂需求,多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不是只符合成人口味“好看”的东西和使用模式。
2.积极探讨游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也是儿童早期学习和发育的主要手段,通过游戏启发了他们想象的翅膀,他们在游戏中体验着自己的世界,学会忍让、宽容、合作等人际交往的优良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游戏中通过模仿也学会了一些成人生活中的初步技能,并且体验着成年人各种角色的情感,这都是在学习。可以说游戏对于儿童发展起着一个非凡的作用,也许对儿童一生的艺术培养、事业方向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儿童公园中游戏内容和承载游戏的空间也是如此,如何为儿童营造一个游戏的乐园,如何使儿童在乐园中得到快乐、幻想、以及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是设计者的重点所在。
二、儿童公园建设原则分析
儿童公园主题空间的设计原则,可以从心理行为的差异性、主题空间的创意性和成人休憩空间生理融入性等几个方面采取优化措施实施建设。
1.充分考虑儿童年龄分组的心理行为差异性
深入儿童心理学,可以清楚地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有哪些差异,相对而言,六岁以下的婴幼儿期倾向于有监护人陪伴的户外娱乐休闲活动;幼儿期开始喜爱创造性的手工及活动型游戏等;童年期则更喜欢具有竞技性和创造力发挥的游戏,户外需求量大;青春少年期更加倾向以学 婴儿期儿童所占的比例也不少。这个时期的儿童活动能力不强,大多数是成人抱着或借助手推车带他们游览公园,与监护人有着亲密的依恋关系,但婴儿也开始以抓、握、爬、行的方式探索世界,设计中应适当设置能够锻炼儿童初级感知的主题空间,如以水、泥、沙、草等要素组成的公共互动性的主题感知空间,且应该离主入口、管理房、厕所等设施比较近,同时应结合座椅等设施设置换尿布操作平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设置简易的哺乳室。儿童公园设计时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行为特征,配置相应的主题空间内容,使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公园中都可以体验与其他游戏场地不同的游戏内容,启迪心智,激发想象,勇于创造。
2.加强主题空间创意性
目前,国内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儿童公园往往由于是以成人的观点以及他们的爱好确定儿童公园的主题,在主体创意缺乏新意。且往往受规划、用地等条件制约,儿童公园空间较少,难以同时满足各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如广州市儿童公园,其公园面积太小,难以消化吸收庞大的目标人群,儿童在其中难觅活动场所。 整个园区规划由“阿里山小火车”贯穿整个园区,其他游乐区项目的规划密布其中,排列相当紧密。没有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要进行游行设计及场地划分,活动设施材料单一,活动设施与儿童比例失调,儿童不能够充分开展游戏活动。同时也缺乏儿童活动场地的配套设施,儿童活动场地有简单化、概念化的倾向,而且大部分设计是依照设计者等成人的观点以及他们假定好的儿童锻炼程式设计而成;真正符合各年龄段儿� 各子主题空间的创意性、艺术性也比较薄弱。求新、求奇、充满幻想是儿童心理的显著特点。
因此,不管是从整体空间布局上还是各个子主题空间的具体设计上,儿童公园应适当添加激发儿童创造力和开发智力的主题空间,并且力求趣味、艺术地把创意主题内容诠释出来。
3.合理融入成人休憩空间
儿童公园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儿童,但儿童基本上是在节假日或周末由父母陪伴而来,一般一个儿童都有两个成人陪伴,也有少部分是一个人陪伴。而在国内很多儿童公园的游戏设施旁,缺乏必需的成人休息座椅,因此成人基本上是处于站立状态,有的场地设置过于狭小,甚至连站立的空间都不够,大部分成人只能站在草坪上。可见,在儿童公园中合理融入成人休憩空间也是建设中应该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在学龄前儿童的游戏空间中,由于儿童对监护人的依恋更强,成人人数比例更高,成人休憩、看护空间的设置更应该得到重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公园的建设应着重围绕儿童心理、儿童需求、成人休憩为重点,进行设计和建设。一是要以服务儿童为中心开展公园设计和建设。儿童公园的服务主体为儿童,儿童喜欢色彩鲜明、主题突出、新奇古怪的东西,儿童有爱跑爱玩和无穷的求知欲等天性。因此,在儿童公园建设时应有鲜明的主题,游乐设施设置和园区布局应尽量用孩子的眼光去考虑,甚至可以邀请孩子为公园建设提意见,建设孩子心目中最想要的儿童公园。二是要充分考虑公园内的各个细节,确保园区安全。儿童属于弱势群体,自身保护能力较弱,因此在公园植物配置和设施建设时,应选用无毒、无刺的植物,设施要环保无毒、安全系数高,避免伤害儿童。三是要完善园区配套设施。除了提供儿童游乐、成人游憩,公园内应考虑建设保健房和完善的播音系统,便于处理儿童游玩时可能出现的擦伤、走失等情况。
由于儿童的行为、心理、不同年龄的要求,儿童公园的建设与其他公园存在很多的不同,如何把握要点,打造出与儿童心理行为相符合的公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的要素很多。以上只是从公园设计发展的方面进行了肤浅的探讨,仅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和建设者们共同探讨,为未来新兴的儿童公园发展建设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儿童身心成长、能够锻炼他们未来所需具备的各种能力的快乐天地。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第四版)[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M].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1
[4]徐磊青。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
[5]石洋,闫红伟。浅析环境心理学理论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以昆明市翠湖公园为例[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负重心理
经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发现,大多数学习钢琴的儿童是在缺少愉快的心理过程中度过的。由于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这种负重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重复,到达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崩溃,以致终止学习。为什么听起来美妙无比的音乐,学起来却痛苦不堪呢?究其原因,除了教学体制、教学方法外,还有社会、家庭以及儿童自身的心理问题等等。
一、儿童学习钢琴的负重心理分析
学习钢琴虽然对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大有裨益,但是,我们又必须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审视这一教育功能,找出其自身的规律,避免其盲目性。
第一,儿童自身的心理问题。准确分析儿童的心理活动,是掌握儿童学琴规律的最好方法。心理研究发现3-7岁的儿童,他们最根本的心理特征就是缺乏自我意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易分清质与量、因与果、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等关系,他们绝大多数的主观意识及认识世界的方法是靠家长及教师传授的。所以这个时期的儿童对直接感性认识接受得较为积极,而对间接理性认识接受得较为被动。虽然钢琴发出的美妙声音感性因素居多,但是,在技巧训练的过程中的确是理性因素居多。所以儿童们在欣赏钢琴音乐时常常表现得较为主动,而学习钢琴理论与技能时却表现得较为被动。
第二,教学体制。目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体系,绝大多数采用的是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教学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过多地强调技能的训练,而长时间的艰苦训练会使人产生疲倦感,疲倦感的不断反复又会给人的心理造成沉重的压力。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学生很多都是在这样一个艰苦的过程中度过的,这种教学体制的模式已在他们的头脑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所以,在他们的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的也会是同样的教学模式。
第三,教学方法。儿童天真活泼,同时也十分脏弱,心理承受能力较低。机械的反复、长时间的注意,都会使儿童难以承受。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由于多数钢琴教师在教学中会重复自己在学校里的学习过程,即更多地强调与注重学生的共性发展,而忽视了个性的存在(忽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例如:过分强调技术的训练,很少注重儿童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儿童由于教学方法上的不正确所带来的厌倦心理,也会转嫁到钢琴学习上。
第四,家庭和社会。当今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投资越来越大,教育备受关注已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现象。多数家长在选择孩子接受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切实际的盲目心理与从众心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学习音乐的天赋。只有提供给学习钢琴的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使我们的钢琴教育事业有一个健康的发展。
二、减轻儿童负重心理的基本途径
针对儿童学习钢琴的负重心理,我们在钢琴教学中应该注重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减轻他们的学琴压力。下面,谈谈在钢琴教学中如何减轻儿童的心理负荷。
(一)动机、兴趣、情绪
动机、兴趣、情绪是减轻儿童负重心理的内部动因,在学琴过程中,需要越迫切,兴趣越浓厚,情绪越稳定,儿童的学习热情就越高涨,学琴的状态就越积极。
第一,良好的动机。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力量,钢琴学习也直接受到一定的动机支配。有些孩子来上第一节课时,常常会带着一种恐惧加被动的服从。通过询问,我们可以发现原因是家长在学钢琴前对孩子进行了一些不良动机的诱导。例如,“你平时太调皮了,学琴是为了让你收心;学琴可苦了,你要好好练。”这些有害的暗示会使孩子觉得钢琴学习是一种“可怕”的事,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荷,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其实,从激发学习动机出发,应该让孩子觉得钢琴音乐很好听,弹钢琴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父母能从孩子的琴声中得到快乐,小伙伴也 良好的动机是减轻儿童学琴负重的原动力。
第二,浓厚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对学琴也是如此。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钢琴有浓厚兴趣的孩子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跟一般孩子是不一样的。儿童的兴趣特点是易于变化,优美的音乐,有趣的图片,动人的故事,好玩的游戏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在钢琴学习中,培养并保持孩子学琴的兴趣是减轻他们负重心理的有效途径。教师优美动听的范奏、生动形象的讲解、灵活多变的教法、和蔼可亲的态度,都能提高儿童学琴的兴趣。
第三,愉快的情绪。在钢琴学习中保持愉快的情绪是必须具备的心理状态。任何斥责、强迫都会影响孩子学琴的积极性。如果一个孩子在上课之前刚好被父母骂了一顿,那么他在上课过程中一定是情绪消沉,学习的热情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儿童来说,他们的情绪很容易真实地暴露出来,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及时洞察孩子的情绪变化,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鼓励是使儿童保持愉快情绪的最好办法,它可以使儿童在精神上获得很大的满足,增强自信,在获得愉快心理体验的同时对钢琴的学习将投以更大的热情。
(二)良好的学琴环境
儿童钢琴学习的心理当然也极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创造良好的学琴环境来减轻儿童的负重心理。
第一,家庭环境。对一个琴童来说,能为他(她)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活中,父母自身对音乐的爱好,会吸引孩子。例如,早晨,轻松愉快的音乐、会使孩子精神振奋;晚上,悠扬动听的旋律,会使孩子带着微笑进入梦乡……让孩子多参加音乐会,多听钢琴演奏,会建立起对钢琴的亲切感。此外,家长对琴童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因为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学钢琴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对自己能力的无法肯定,使他们感到不可抗拒的压力。孩子需要一种感情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如果家长的态度是“叫你练琴就练琴,没什么条件好谈,”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心理摧残。
第二,教学环境。钢琴教师不但有让儿童会弹琴、弹好琴的责任,还应该培养儿童爱弹琴、乐弹琴。在教学环境中,老师过于严肃的面孔,不耐烦的情绪,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荷。所以,教师要鼓励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教学,只有让儿童时时感受到一种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才能使他们消除学琴时的紧张感和负重感。此外,由于钢琴学习的整个进程比较缓慢,在教学中往往会造成拔程度现象。其实,高度复杂的作业,必然会引起儿童紧张、恐惧加厌烦的情绪。因而,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除了要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作品外,也应掌握教材的难易,在儿童的能力范围内,选择适合于他们弹奏的作品。
马克吐温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童年。”对于每一位琴童来说,无论他们将来从事专业工作还是增加音乐修养,学习钢琴都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如何减轻他们学琴过程中的负重心理,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只有发挥儿童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给他们展示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才能真正使“要我学琴”变为“我要学琴”。
参考文献
[1]丁祖荫著.儿童心理学Cul.济南:山东敏育出版杜,1986.
[2]沈竖,李山川著.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3]应诗真著,钢琴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关键词:Kano模型;交互展项;儿童心理学;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0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层面的要求逐渐增加,而科技馆对于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科技馆作为儿童校外教育和活动的基地,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儿童才艺和天赋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取客户的需求信息并分析其质量属性是科技馆展项设计开发的基础。
目前科技馆的发展迅猛异常,尽管已有专家针对展品的设计方法做过一些归纳,但这些方法和原则还是显得比较分散,缺乏一种比较系统的科技馆展品设计方法。科技馆展品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来适应当今科技馆展品项目的实际运作情况,即设计师必须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展品的创新设计,而想通过传统的设计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是不太可能的。要想在时间、条件、经济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设计出满足要求的展品,完全依靠设计者的想法、直觉和灵感是不够的,也不太现实。另外,在短时间内设计师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和研发流程很难保证成功,而研发一旦失败就没有重来的时间,所以提出一个展品设计效率和效果都能得到保障的设计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作为质量属性分类的基本工具,Kano模型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即便如此,在进行Kano模型研究时忽略了由于客户复杂的心理会造成其对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这也造成了Kano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论文将从两个方面对Kano模型进行拓展研究:首先,通过运用Kano调查问卷、Kano评价表和Kano调查结果表这三种工具从客户中获取调研数据,挖掘出更加精确的质量因素,从而实现客户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其次,在已获得的较为精确的Kano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及科技馆展项设计原则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研究,以期为科技馆交互类儿童展项的创新设计提出可以借鉴的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1 Kano模型理论基础和拓展应用研究
1.1 Kano模型的基本理论
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Noriaki Kano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启发下提出对质量的认知要采用二维模式:客户的主观感受与产品的客观表现即著名的Kano模型。Kano模型通过把产品的具体属性转为成客户的收益,依据质量因素的详细分类,探寻和分析客户对于这些利益的态度,进而获取来自于客户的信息以指导企业相关决策。狩野纪昭教授按照不同类型的质量特征与客户满意的关系,将产品质量分为魅力质量、一元质量、必备质量、无差异质量和逆向质量因素。[1]
(1)魅力质量因素(Attractive quality attribute):魅力质量特征充分时能够大大提高客户满意度,不充分时也不会引起不满。[1]
(2)一元质量因素(One-dimensional quality attribute):拥有这类质量要素的产品都是比较优秀的,但却不是必需的质量要素。
(3)必备质量因素(Must-be quality attribute):必须具备的质量特征是否充分时直接影响产品是否合格。
(4)无差异质量因素(Indifferent quality attribute):它们是否满足与客户满意度无关。
(5)逆向质量因素(Reverse quality attribute):此质量要素与客户满意度成反比例关系,属于客户不希望产品具备的因素。
1.2 Kano模型的基本工具
顾客作为社会人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和复杂的情感化,因此在研究时由于客户复杂多变的心理会造成的不确定性是不能被忽略的,这需要运用Kano方法的三个主要组成工具:Kano调查问卷、Kano评价表和Kano调查结果表。
(1)Kano调查问卷。Kano调查问卷中每个顾客需求特征都是由正向和负向两个问题构成的,分别区分不同类型的顾客需求或质量特性。问题的答案分为满意、必须这样、中立、可以接受和不满意五个等级。[2]具体如表1所示。
(2)Kano评估表。按照上述调查问卷得到的结果,依据顾客对某一属性配对的回答进行分类(见表2)。当出现负向问题的答案为“中立”,正向问题的答案为“必须这样”时,则该质量要素属于无差异质量要素。
(3)Kano调查结果表。每个质量要素的具体属性的判断是通过对大量调查后的顾客意见进行统计后得出的。即根据回收的问卷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并与Kano评估表对比,频率最高的即为该质量要素的最终属性。进行Kano评估表分类时,只需根据每个需求的A、O和M的频率值来确定其分类结果,其他数据则不需要考虑。质量要素在Kano模型中的划分,提供了产品质量的改进的方向。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的使用对象主要以儿童为主,因此在展项设计时儿童心理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论文尝试结合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对上述的Kano模型进行拓展补充,试图构建一种相对精确可靠的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创新设计方法。
2 基于儿童心理学理论的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2.1 儿童心理学理论
成人采取多种社会渠道教育儿童,但是每一个成人,即使他是一位创造性的天才,也还是要从儿童开始。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和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是当代关于儿童心理学理论研究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论将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归结于人的本能范围之内,将人的所有行为都归结于追求快乐和满足有机体需要的目的上。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即:把个人的内部潜能发挥到最大。皮亚杰(J・Piaget)提出的发生心理学(genetic psychology)以研究儿童的思维或智力发展而受到关注。
2.2 基于儿童心理学理论的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品创新设计原则
(1)安全性原则。基于儿�
(2)发展性原则。优秀的展品设计应当为儿童创造以下发展机会:学习的机会,做决定的机会,娱乐的机会,社会能力发展的机会和创造的机会。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在其发展上应当具有适应性且交互语义应符合儿童使用它们时的发展性特征。
(3)特殊性原则。在心理感受方面儿童有其特殊性,因此在科技馆儿童类展品设计上,在考虑普遍的行为心理学法则时,也不能忽视儿童的特殊心理。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的心理特征,设计师应从儿童的使用需求、阶段特征和兴趣偏好等方面出发,关注不同阶段的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例如,增加适合儿童尺度的展品操作及说明展牌;在色彩尺度等方面做到多样化等。
(4)综合性原则。不断扩展的功能要求科技馆儿童展品具有综合性兼顾多种功能,展品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将活动项目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设置适当的趣味点,避免过于乏味的知识陈述。另外,设计师在对科技馆儿童展项进行设计的时候,在保证满足儿童的一般性使用需求的基础上,还要预留一定的发展创新空间,来发展儿童的创造性。
(5)趣味性原则。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设计应当“以儿童为本”,儿童是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的最主要使用者。儿童的注意力相对容易涣散,易被变化的事物吸引,因此儿童类展项必须具有趣味性来保持青少年儿童对展品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激发其想象力。
3 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Kano模型而搭建的客户知识发现框架,通过设计Kano调查问卷、Kano评价表和Kano调查结果表这三个主要Kano模型工具,从客户中获取更加准确的调查数据,挖掘出相应质量因素。同时,在获取客户需求的过程中为了充分考虑顾客的不确定性心理,本文结合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将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的设计手法和思路进行分析和总结,试图发掘出其中与儿童心理特质相关的内在联� 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质,设计与之相符合的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是科技馆儿童类交互展项发展趋势下的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它反映了社会对儿童的关怀,是科技馆展品设计创作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孟文,韩玉启,何林。基于模糊Kano模型的顾客服务需求分类方法[J].技术经济,2014(06):54-58.
[2] 何林。 Kano模型拓展方法及应用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4.
[3] 孟庆良,蒋秀军。基于定量化KANO模型的顾客需求最终重要度确定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2(6):32-35.
[4] 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5.
[5] K.C. Tan,X.X.Shen . Integrating Kano’s Model in the Planning Matrix of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J] .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Business Excellence,2000,11(8):1141-1151.
[6] 任立生设计。心理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 Yang Ching-Chow . The refined Kano’s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J] .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2005,16(10):1127-1137.
[8] Yu-Cheng Lee,Sheng-Yen Huang . A new fuzzy concept approach for Kano's model[J] .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3):4479-4484.
[9] 唐晓玲,何燕。基于QFD和Kano模型的数字图书馆质量评估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6):89-92.
[10] 张远。基于Kano模型及可用性工程的产品改良方法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4.
我国较早系统、深入地论述儿童精神的基础性理论著作,当数刘晓东博士所著的《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该著作从个体精神发生的维度探讨儿童的精神科学,以人类文化史为立足点,将儿童凸显在历史、文化、人群之中,在诸多学科的理论背景下,通过审视不同维度中的儿童精神现象,完成了对于儿童精神世界的哲学把握。而《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堪称是国内有关儿童精神哲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该书基于儿童精神哲学研究已有思想成果的启示与借鉴,同时又融入了作者本人所特有的经验积淀、生命感悟和缜密的哲思理性,循着一种新的文化视角和逻辑线索,将童年精神的宏阔景象与文化意蕴及其教育诉求呈现于读者的面前。作者以其敏锐的学术感知将自己的思考聚焦于儿童精神的人文品性,置儿童精神于人类进化与文化发展的广阔背景而予以整体观照。在哲学、人类学、生物学、文化学及心理学等多学科视野下,从儿童精神历史生成的逻辑演绎,到儿童精神基本特质的阐发及其与人文文化的品性比照,完成了儿童精神之人文性本质的论证。这既是对已有的儿童精神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补充,构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认识与理解儿童的新的理论框架,也为我们树立“儿童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化的教育”这一理念提供了最根本的观念前提和逻辑基础。书中对于儿童人文性精神之于个体、类、文化、教育的意义阐释,饱含着作者本人在现代文化与教育背景下倡导一种新的儿童观的殷切期盼和人文情愫。作者关于儿童人文性精神诸如原生性、混沌性、游戏性等特点的探索,不仅弥补了当前人文精神大讨论中对儿童阶段关注的不足,也为儿童教育的人文性复归提供了一种有益启示。
总体来看,《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一书的特色可以从意义陈述和风格表达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意义陈述
作者将儿童精神世界的人文价值定位为儿童自身的情感、欲望、体验、幻想、志趣等内在精神与天性的一种自由表达与和谐发展,体现出对儿童本体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在此基础上,作者呼吁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过去教育“压迫”儿童的状况,实施人文化的教育,呼吁成人真正走入儿童的生活,真正体会与尊重儿童精神世界的人文价值。
在方法论意义上,首先,就人类整体的精神文化世界而言,作者在把握儿童精神人文性的同时,试图把握人类整体的精神文化世界的人文性,找到深入研究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新思路。黑格尔的精神进化论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方法论上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如霍尔提出复演论,来解释个体的心理发生。不仅心理学,其他人文学科也在自觉不自觉地把个体与类发生的一致性作为方法论原则,从爱德华•泰勒的《原始文化》到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这些著作都有将原始人与现代文明中的儿童进行类比的内容。《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同样秉持了儿童个体与人类总体的“生成”学说,提出儿童精神是人类原始文化“活化石”的理论假设。可以认为,这种假设对于积极的、乐观的儿童观念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通过研究儿童的精神世界,能够进一步帮助成人找到反躬自身的新途径。作者认为:“向童年回归,向儿童学习,其实质就是为了克服现代人人文性缺失的精神异化,从现实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束缚中抽身而出,到儿童那里接受一种浪漫诗意和本真性情的精神洗礼。”这正如泰戈尔向人类所承诺的“上帝等待着人在智慧中重新获得童年”。当然,回归童年不是让成人回到生理年龄意义上幼稚的、不成熟的状态,而是让成人在世俗化的生活片段和场景中保留一些儿童精神层面的心灵和天性,穿越一些成人真实生活中的障碍,在诗意童年与生活现实之间随时化入化出,终生葆有一种本真的情怀和梦想的能力。童年的世界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神奇年代,童年就深藏在我们心中,我们应当用梦想挖掘它、发现它。异化了的成人生活尤其需要并且应该在童年的回忆中寻回一种久违了的精神家园,儿童的生命和儿童的精神世界值得我们成人来敬畏和赞美。
二、风格表达
该书作者本人学术性向浓,涉猎广博,研究基础扎实,在对儿童问题多年积累和思考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独特的表达风格。该书对儿童精神为什么具有人文性,如何体现人文性,及其文化上的价值和儿童教育的启示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作者秉持学术立场,并最终以儿童教育的人文性精神与儿童人文性精神的教育这两个方面作为儿童教育人文化的基本命题,分别从其价值取向到其具体实践,从其课程设置又到其实质过程进行了探讨,以此试图为我国儿童教育人文化实施提供一种新思路。理论思维清晰、严谨,思辨色彩融贯于全书。
任何理论形态都有自己的发生历史,都有自己发生历史的积淀与浓缩,理论的建构依赖于历史,以历史为依据。作者能够敏锐地认识到,对精神现象的把握同样需要有一个广阔的生命科学背景,认同个体精神成长的历史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是对应的,个体精神的发生是对类的精神的发生简约化了的重演。如刘晓东在《儿童精神哲学》所言:“儿童的生命宛若史诗。”儿童不只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还诗意地鱼游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儿童的游戏、儿童的梦想、儿童的艺术、儿童的思想、儿童的全部生活,都是描绘生命历史、精神历史的诗篇,儿童的成长是历代祖先血肉相连的进化历史的一个缩影。《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就是以宏阔的历史视野,运用多学科的视角,首先探询个体与类发生的一致性原理,逻辑地推导出儿童精神发育与人类原初文化的人文性一致;进而通过对儿童精神与人文文化的对应性比较研究,寻求会通与契合的证据,作者从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到人文取向的自我意识,从儿童感知的整体混沌化到人文生成与承纳的体认性,从儿童潜意识化的精神到人文存在的隐喻性,从儿童生活的诗性逻辑到人文理解的性情化,从儿童的游戏精神到人文自由的永恒追求五个方面,论证了儿童精神与人文文化的品性一致。作者从历史中引出“儿童精神”,证明“儿童精神具有人文性”,落脚点在“儿童教育”上,从而概括出该书的核心观点,即儿童精神是一种人文性的精神。作者由此进一步指出,向人文性的童年回归便是克服现代人精神异化的有效路径,儿童教育也只有走人文化的道路才有可能促成儿童和谐健康地成长。
作者在追求缜密的逻辑言说的同时,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也在时刻关心着读者的感受,努力与读者达成同感。作为一部富有儿童人性关怀的人学作品,《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在字里行间充溢着浓郁的人文情愫和对于儿童世界的眷恋与赞叹,不乏浸透浓厚乡土气息和童年梦想色彩的游戏、诗歌、童话、日常生活故事、猎奇的哲学发问等内容,弥漫着诗一般的童真与浪漫,灵性十足,富有感染力。
该书借助于对儿童精神的人文性的思考,尝试对儿童精神世界的文化解读和整体把握,丰富了我国有关儿童的理论。但这种理论绝非仅仅局限于学前教育的专业视野,同时也有助于读者重新思考和解释小学阶段有关儿童教育的现象和问题,对于基础教育,尤其对于有关低幼儿童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学科角度看,该书也不只是一部儿童心理(哲学)或儿童精神哲学或教育哲学作品,它对于理解儿童美学、儿童文学、儿童艺术等也有可供参考、借鉴的启示。
目前,“关心儿童”“解放儿童”已� 呵护童心、善待成长是所有教师的本职工作,也是所有教师应有的人文情怀。儿童教育只有走人文化的道路,才能真正担当起呵护童心、善待成长的根本使命。这种使命需要呼吁,更需要践行。
隔代教育的界定及现状
对于隔代教育的定义,学者们各抒己见。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本文把隔代教育界定为:由于年轻父母忙于事业等各种原因,由祖辈(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下同)承担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努力让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也就是说小孩接受的不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而是接受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
当前我国隔代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我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66.47%;[1]有关部门对30个省市的3080个老人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表明,有58%家庭的老人在帮助照看孙辈[2];另据对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7980名儿童家庭,全国8省11市1973名幼儿家庭和上海市1129名0~3岁婴幼儿家庭的调查发现,随儿童年龄段的降低,家庭中以祖辈为主的隔代教育的比率随之升高,小学生三代家庭中占66%,3~6岁幼儿三代家庭中占65%~87%,0~3岁婴幼儿占55.6%。调查统计简要结论为10个家庭中就有5到6个家庭的幼儿由隔代老人抚养;[3]也就是说当前我国有近一半的小孩的早期教育是由祖辈来承担的。祖辈承担越来越多教育小孩的责任。
教育社会学功能理论的概述
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是在借鉴和吸收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众多社会科学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别是与社会学的理论关系密切。教育社会学的功能理论就是源于社会学功能理论,开始于19世纪中下叶,形成于20世纪初,发展于20世纪中期。
社会学功能理论开始于早期社会学家斯宾塞和迪尔凯姆,后来发展为两个主要功能学派:社会功能文化学派和结构主义功能学派,前者主要是以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后者主要是以社会学家帕森斯与默顿为代表。其中以斯宾塞和迪尔凯姆为代表的早期功能理论思想与以帕森斯与默顿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思想对教育社会学功能理论的影响较大。
在默顿看来,在对社会现象进行功能分析时,对其各种可观察后果可以分为显功能和潜功能。显功能是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这种调整和适应是系统中的参与者所预料所认识的;反之,潜功能是没有被预料也没有被认识的客观后果[4]。简单地说,显功能指主观目标与客观后果相一致的功能,而潜功能是指主观目标与客观后果不相一致的功能。默顿还认为,分析事物的显功能和潜功能都十分重要,两者不可偏颇。分析显功能和潜功能的作用在于:一是可以明晰一些看似不合理的社会模式;二是促进理论上最有潜力的领域的注意;三是发现隐功能意味着社会学知识的重大进步;四是避免以朴素的道德判断代替社会学的分析[5]。本文主要采用默顿的功能主义范式全面地分析隔代教育。
从教育功能论看隔代教育
(一) 隔代教育的显功能
1.祖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孙辈的身上。祖辈没有了工作压力和生活拖累,祖辈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孙辈身上,祖辈很乐意与小孩子在一起生活中获得乐趣。祖辈家长不仅照顾小孩的生活起居,还对小孩的早期家庭教育给予一定的辅导教育;祖辈家长本来就有一种“返老归真”的倾向,与小孩子一样具有喜欢玩耍的天性,加上他们具有很强的耐心,与小孩融洽地相处,有着深厚的情感,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孩子对亲情的需求,为孩子提供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2.祖辈丰富的教育孩子的经验、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有利于小孩的健康成长。祖辈具有抚养孩子和教育孩子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孩子各个时间段的身心健康成长都具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对于孩子的各阶段的发展出现的问题都能及时地发现,并及时地进行很好的解决,有利于小孩的身心很好地健康成长。同时祖辈家长具有丰富社会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小孩子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和优秀的品质,有利于孩子基本的社会常识、道德规范、社会角色等等的社会化,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人”。
3.隔代教育不仅对祖辈和小孩有好处,对年轻的父母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对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化、生活压力大和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隔代教育能够帮助年轻父母减轻亲子教育的负担,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这样既不影响事业的发展,又不影响小孩的早期家庭教育,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隔代教育的潜功能
1.祖辈采用相对滞后的传统的教育方式、自身的人生观不利于小孩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祖辈、年轻父母与孙辈毕竟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对于小孩的早期教育自然存在差异,加上当代的知识更新速度如此快,祖辈教育孩子的方式自然存在相对的片面性和滞后性,这都不利于孩子儿童期的全面发展。对小孩的早期家庭教育,祖辈们总是倾向于采用识字、背古诗、数数等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很少能意识到早期家庭教育也应该尽可能多地采用多样的手段,特别是能激发小孩丰富的想象力的途径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主张在婴幼儿时期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的方式启发儿童的智慧。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强制要求,而是善于用比较有趣的活动进行引导,使其在轻松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 同时,祖辈惯于用自身的经验代替科学,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教育孩子,这样容易使小孩与“新时代、新知识”脱节,由于祖辈的疑虑心理比较重,人际交往圈比较狭窄,小孩的人际交往也仅限于祖辈的交往圈,没有更多的机会与同龄群体一起玩耍,这样小孩的交往能力比较差,不利于小孩以后在学校和社会中交际的发展。
2.祖辈溺爱孙辈的心理与“物质奖励”的教育方式使不利于小孩很好的社会化。由于祖辈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不愿意看到小孩受到和自己一样的苦,因此不忍心让小孩去做一些事。当小孩要去做一些他们觉得是力所能及或是有趣的事情时,祖辈�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婴幼儿发育的主要动力为敏感力,当敏感力产生时,婴幼儿的内心会有一股无法遏止的动力,驱使其对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内在需求。因此祖辈对小孩的“代劳或者说是全程服务”,只会让小孩错过了学习新知识和培养兴趣的大好机会。同时由于现代家庭规模越来越少,祖辈对孙辈有着过度溺爱的行为,对于小孩的任何要求,无论对与错都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他们,有的祖辈甚至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教育小孩,这样不仅错失了许多教育小孩学习基本的道德规范的机会,也容易使小孩养成对物质的依赖心理,不利于以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
3.祖辈对孙辈有着“望孙成龙”的心理,对于小孩的教育容易造成重智力、轻心理的不健康的教育模式。虽然祖辈教给小孩一些基本的加减乘除,可是却无形之中把小孩培养成孤僻、内向、任性执拗的性格,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心理承受力差,交际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悲观的心理。何奕敏通过家庭样本调查,发现在隔代教育的孩子中,近60%不同程度地存在任性、自私、冷漠、逆反心理重、性格孤僻、多以自我为中心、上进心差等问题。[6]同时由于祖辈与年轻父母所处的时代不一样,对小孩的教育方式自然存在差异,他们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出现冲突,祖辈以自己的权威占得有利位置,这种冲突时常让孩子无所适从。比如有个知识分子家庭,爷爷学过俄语,奶奶学过法语,爸爸学过英语,妈妈学过日语,在教育小孩的语言上引起分歧,每个都想首先教他们自己学到的语言,最后搞得小孩再也不敢开口说话。李晶琳也认为,祖辈在抚育孙辈方面与子女存在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为孙辈充当保护伞的同时,也使得孩子无所适从,容易使孩子形成见风使舵,多重人格。[7]由此可见,在隔代教育中小孩的健康心理的培养没有得到重视,祖辈与父辈不同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小孩无所适从,形成多重人格。
4.隔代教育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可以弥补刚退休下来精神的空虚。由于国情的限制,国外年轻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费用不到收入的1/10,而我国城市中的年轻父母几乎要花费两个人50%的工资抚养一个孩子。[8]隔代教育让祖辈承担属于社会职能的一部分职责,帮助家庭功能社会化,为家庭在经济上减轻负担,促进和谐;伴随着我国老人高龄化趋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人退休下来后有一段很长的闲暇时间,隔代教育可以弥补他们刚退休下来精神的空虚,切实感到还有价值的事情可做,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结语
我们在对隔代教育的显功能和潜功能进行分析后,应该来认识显功能――潜功能和正功能――负功能这两个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显功能――潜功能是从事物的客观后果与主观意识是否一致来划分的;正功能――负功能是从事物是产生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来划分的。为了全面地分析事物的功能,默顿认为应该对显功能――潜功能及正功能――反功能的交叉分类构成功能分析的四个最重要基本取向,即显――正功能、显――反功能、潜――正功能、潜――反功能。[9]由此可知,有些显功能属于正功能,有些显功能属于负功能的,同样地有些潜功能属于正功能,有些潜功能属于负功能的。在我们对隔代教育的显功能与潜功能分析中,属于显――正功能的有:祖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孙辈的身上;祖辈丰富的教育孩子的经验、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有利于小孩的健康成长;隔代教育不仅对祖辈和小孩有好处,对年轻的父母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属于潜――反功能的有:祖辈采用相对滞后的传统的教育方式、自身的人生观不利于小孩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祖辈溺爱孙辈的心理与“物质奖励”的教育方式使不利于小孩很好的社会化;祖辈对孙辈有着“望孙成龙”的心理,对于小孩的教育容易造成重智力、轻心理的不健康的教育模式。属于潜――正功能的有:隔代教育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可以弥补刚退休下来精神的空虚。
由此可知,隔代教育成为新时期的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模式,肩负着人由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实现人社会化的重任。然而,隔代教育又是一把双刃剑,有着它存在合理性的一面,同时也给社会、家庭、父母和小孩带来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隔代教育的显功能――正功能、潜功能――正功能、潜功能――负功能,在发挥其正功能的影响同时要克服负功能的影响,这样才有利于小孩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打下基础,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4):137.
[2]黄祥祥。论隔代教育与儿童心理的发展[J].吉首大学师范学院,2006(4):203.
[3]李洪增。隔代教育的利弊分析[J].山东教育,2002(33):42.
[4][9]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42.
[5]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180.
【论文摘要】科学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对传统的研究方法作了创造性的改进,使研究对象有所扩大,研究内容有所拓展,从而对早期教育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实用价值。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实验法与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主流的方法依然是实验法。无论是哪一种研究方法,都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沉浸于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对科学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是有害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规范化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本质上就是一套规范体系,说白了,就是一套游戏规则。没有这套规范体系,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科学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实验研究确实为儿童发展心理学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众多的理论,从而也为学前教育提供了依据。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对传统的研究方法作了创造性的改进,使研究对象有所扩大,研究内容有所拓展,从而对早期教育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实用价值。最典型的是发展心理学家一改以语言反应为指标的传统,采用注视时间、生理反应指标等研究方法,把实验研究从幼儿推伸到早期婴儿身上,扩大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使我们对婴儿甚至新生儿的心理能力有所认识。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就没有“托幼一体化”的教育主张。
此外,精巧的实验研究也为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注入活力。如新皮亚杰学派用实验法补充了皮亚杰临床法的简略,使理论体系的实验支柱更加可靠。为了克服认知心理学面临的理论和技术的挑战,有些认知心理学家甚至主张把认知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相结合,以便形成一种新的学科分支,达到相互扶持、共生共荣的目的。
实验法对心理学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我们知道,任何理论都力图对可能世界作出结构描述,理论作为描述真实世界的结构,需要经受指称性的检验。这种检验只能通过实验来完成。每一个实验结果所得到的特称判断,为理论提供事实,提供补充,提供确证。科学实验融合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的特点。它既是衡量已有知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又是产生新理论的基础。从一般意义上讲,理论必须服从实验,无论是背景理论还是待验理论,概莫能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果的积累,实验研究的规范性渐渐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任何一个实验研究都只能孤立地、静止地、人为地进行,因而它的适用范围是狭小的,研究对象是有限的,数据资料是零散的,反映水平是肤浅的,与真实的人的心理相去甚远。尤其可悲的是实验研究越丰富,人的整体被分割得越细小越零散,我们就越不明白人的心理是什么。也就是说,实验性越强,反映性就越差。而反映性越差,价值性就越低,兴趣性更是荡然无存。问题更严重的是实验法从方法论上支持了原子说、机械论和还原论,在认识论水平上造成众多的负面影响。于是,不少人对实验法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以更开放的心态对待研究方法,最典型的是把质的研究引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不少研究者还大量使用个案法、行动研究法等。我们知道,质和量是一对哲学范畴,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在研究中,纯粹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哪一种研究方法,都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都必须有事实与逻辑这两条腿。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事实根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都应该是实证的。这是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的要求。“无论是哪一个时代的科学的价值目标或价值标准都不能离开客观性这个最根本的价值标准,而且必须以客观性或客观性程度(广度和深度)为准绳。”〔1〕
有人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不可能甚至不应该进行量化的研究。其实,量的研究的精髓就是研究者对被试施加影响,寻求影响与变化之间的关系。教育本身不就是这么一种过程吗?如果我们把自己找不到变量、提不出假设归罪于实证研究,难道不感到有失公允吗?我注意到一些科研论文缺乏科研的规范,研究无假设,却美其名曰“白描”;取样范围狭小,数据不充分,就冠以“质的研究”;论文无结构,却号称后现代;甚至有些博士学位论文写成读书笔记,有文采的更是写成“博士散文”。这样的论文并没有为学科提供新知识,对学前教育也没有提供新指导,它的学术价值就很有限。我们应该树立科研的规范意识,在科学哲学层面上充分认识科研规范的意义。有些学者近来热衷于现象的解释,按自己的臆想来解释儿童的行为。这对理解儿童和认识儿童毫无价值。据说解释学的理论根据是后现代主义,其实这是对后现代主义随心所欲的曲解。这种解释既缺乏科学精神又缺乏负责态度,此风一旦在学前教育界蔓延开来,是多么可怕!
我们知道,对现行科学体系,包括研究方法的抨击,是后现代主义在科学领域中的一大目标。后现代主义否认传统科学方法论所设定的目标,认为这个目标是无法实现的。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普适的思想和中性的规则,科学方法论总是与某种理论相关的。客观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家们竭力主张将传统的注重归纳推理和实验研究的方法转向注重语义分析和协商对话,终结实证的主导地位,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使心理学研究向价值负荷和人性复归而努力,促进心理学理论向多元的、去中心的、有情感的、重意向的、重社会关系的、本土的方向前进。①所有这些观点无疑是革命性的。它充满着反传统、反权威、反主流、反因果决定、反科学主义的豪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目前还没有解决方法论的问题,我们只能承认它是理念上的一大进步。但沉浸于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对科学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是有害的。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主义应该是对结构主义局限性的解构,而不是对结构的摧毁。对科研局限性的克服,是要在更大范围的研究中坚持客观性原则和灵活运用客观性方法,而不是要放弃客观性原则。科学研究是人的认识活动,它确实离不开人的主观世界。但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只能是主观与客观的永无休止的磨合,而不是退缩到主观世界中去探究客观存在。简单地去主观臆断,热衷于把一些对个别现象的解释归之于一个新的形而上学动因,且这个动因并不能给出更一般的解释,这不是科学解释,而是伪解释,因为它缺乏可检验性。在科学上,原则上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认识世界是人类本身的需要。这个需要可以通过科学、艺术、宗教等方式来满足。用规范来认识世界就是科学,用体验来反映世界就是艺术,用信仰来规范行为则是宗教。无论是量的研究还是质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事实的,是可证实的。或者说,应该是经验的,而不是体验的甚至是信仰的。把科研活动退化为充满个人体验的精神遨游和完全封闭的自我表现,是科研的藩篱,于理论、于实践断无益处。套用一句流行用语:发展是硬道理,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时至今日,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实验法与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主流的方法依然是实验法。即便是研究儿童对他人的意图、信念和动机之类的内部心理过程理解的心理理论,也离不开实验法。
就实证研究本身而言,它也在不断改进之中。例如,人们开始从传统的研究思路中跳出来,不再热衷于把研究结果推广到更广的领域,而是更加注意单一的法则,更加注意生态、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对发展的效应。同时,研究内容也从外部行为推进到内心世界,研究儿童的心理理论。所有这些进步都体现了人类为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作出的不懈努力。
我想,对于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现状而言,问题不在于实验太多了,实证过头了(实际是此类研究还远远不够),而是在于我们的研究者重科学事实的收集和规律的发现,轻理论的构建,缺乏理论建设的功夫,没有将研究成果及时归纳成相应的理论体系。殊不知,科学理论比科学规律具有更强大的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和生题功能。在我们的心理学领域中,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确实太薄弱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比如,述而不作的文化传统,理性思维规则不清,理论兴趣不足,批判性疲软,创造性缺乏,等等。这种现象在早期教育范围内也普遍存在。在早期教育中,尤其是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着强烈的跟风现象,表现为蝴蝶效应突出。究其根源,主要是缺乏理论分析和怀疑精神。其实,理论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总是在特定的理论指导下提出研究假设,总是在理论指导下对观察材料或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和评价,总是在用研究成果对理论进行补充或修正,因此提出一个微型理论是完全可能的。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夫妇的知觉学习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与其他心理学大师及其理论相比,吉布森理论不是那种气贯长虹的骇世之作。她的研究领域就限定在知觉学习和发展中,在这个领域中,她唯一的研究原则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有分类的实验为理论添砖加瓦。虽然她还没有做到让自己的理论预见从所有的实验中得到证实,也没有使自己的理论对知觉这一心理现象作出总体的说明,但她在这一领域中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功不可没。她对事业的坚定、专注,务实、勤奋、充满智慧又不失幽默的精神,给每一个从事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工作的人留下了富有启迪的影响。平心而论,吉布森的知觉学习理论尽管在知觉发展研究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但并不支配着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取向。在我们看来,这正是她的可贵之处。科学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冲破旧体系、旧思路的过程。一个对某一领域有影响但并不垄断的理论,才是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内在力量。吉布森及她的同事们的基本课题是年幼婴儿能发现什么和注意什么,用实证科学的态度精心地收集儿童知觉发展的资料,这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和教育实践是极其重要的。她的理论不仅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儿童知觉发展的规律, 也促使我们认真地思考在学前儿童教育与特殊儿童教育中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发挥儿童的主体活动功能,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质量。”〔2〕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而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完全可能的。朱智贤先生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新需要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的假设,就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有理论的实验和有实验的理论,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大椿。科学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