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也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对经济活动的各方面关系进行协调,从而保证经济环境的稳定性。本页是细致的小编征途帮家人们找到的11篇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偏应用型的工商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复杂环境下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毕业论文是锻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工商管理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衡量创新创业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和专业论文写作等个性化教学模块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理应受到重视并被高质量地完成。然而,近年来随着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粗制滥造甚至抄袭剽窃等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已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并一度引起工商管理本科生是否有必要撰写毕业论文的争议。因此,通过调查分析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对于提升论文质量乃至学生专业素质将有所裨益。
关键词: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及毕业论文定位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
工商管理教育源远流长,国内大多数高校均已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培养目标是培养出能够承担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管理、营销、财务或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可以说其性质是主要面向工商企业的应用型专业[1]。当然,不同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存在不同特点:
(1)不同专业面对的管理对象或环节有所差异,但专业基础和培养方向存在共性;
(2)不同类型学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各有自身特点,培养方案各不相同,开设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模块,如侧重信息管理、交通管理或工程管理;
(3)不同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有所差异,分精英型、大众型和技能型。新常态下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步伐加快,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工商管理专业需要科学定位和特色办学,主动适应创新驱动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定位
本科毕业论文是学士学位授予的必需条件。工商管理作为文科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时间在进行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环节主要集中在企业经营模拟、企业生产实践、会计全真模拟、创新创业实践、假期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等环节,参与的学生范围和时间、投入的精力、分析的系统性等方面相对有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使学生对工商领域内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并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无疑是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在其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最终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强化对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管理。鉴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应用性,除传统学位论文外,毕业论文还可采用案例研究报告、企业(项目)策划方案和社会调查报告等应用型研究报告形式。
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我们调查了某高校2011—2015年工商管理专业的750篇本科毕业论文,并通过访谈调查了部分学生和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有以下突出问题。
(一)应用性研究报告欠缺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可以分为传统型学位论文和应用型研究报告两种类型。2011—2015年该校传统型学位论文占比分别为73.7%、67.5%、69.2%、62.8%和63.2%,应用型研究报告分别为26.3%、32.5%、30.8%、37.2%和36.8%。虽传统型学位论文的占比略有下降,应用型研究报告占比略有上升,但传统型学位论文占比远高于应用型研究报告,这与工商管理应用型专业的性质相悖,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类型的应用性问题未引起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未得到明显改善。
(二)实证研究较少
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主要有规范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等。在被调查的论文中,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论文达406篇(占54.1%),其次是调查研究方法(占27.5%)(见表1)。学生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是值得鼓励的,但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调研工作较为肤浅,缺乏科学性。比如,大多学生只是粗略调查案例公司的总体概况,对公司内部具体的运营模式、管理结构没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剖析。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倾向是学习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提倡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然而在学生实际的毕业论文写作中,却很少有人(约占1.5%)使用实证研究方法。
(三)内容缺少创新
访谈时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否认自己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有复制他人文献的行为。其中,近半数学生承认自己的论文大部分是抄袭的,其余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论文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整合。抄袭必然缺乏创新,缺乏自己的分析思考,缺少对所学知识的整理与运用,而这与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撰写的初衷是相悖的。就所调查的论文来看,学生大多从管理学中比较宏观的方面,如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等角度写作,很少就其中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缺乏创新之处。
(四)格式不够规范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都会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虽然各高校对此规定略有不同,但都旨在规范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框架、格式等,遵循这一规范与否不仅体现了学生对论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也体现了高校对本科论文管理的严格程度。然而在被调查的论文中,论文的格式规范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本科毕业论文要有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讲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然而在很大一部分论文中,存在有背景无综述,有综述无方法,甚至不分二级标题,把这几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写的情况。此外,被调查的论文在字体、排版格式等方面不统一,使得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在格式上缺乏规范性。
三、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
不少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的撰写。调查发现,学校在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论文动员时,到会的人数一般占毕业生总数的2/3。按照相关安排去做的学生的比例较低,许多学生对学校布置的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程序和进度,采取应付或敷衍的态度。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普及,研究工商管理问题的文章随处可见,因此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论文抄袭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找工作也挤压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2],有些学生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拼凑毕业论文。
(二)教师指导不足
大多数高校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都采取导师制,这一点是值得提倡的。但是由于我国高校长年扩招,很多学校一个导师需要指导七八个,甚至更多的学生。如果对每位学生都很细致地指导,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调查发现,在指导时间上,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时间不足,约有10%的学生认为指导时间严重不足,个别学生甚至认为自己的教师对论文指导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是充足且有耐心的。虽然毕业论文的写作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完成,但是这并不能够否认教师指导在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指导投入有待加强。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撰写毕业论文需要查阅大量中英文文献,有必要学会利用数据库资源高效地进行文献检索,并能阅读专业外文文献,以便较为系统地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有效地开设文献检索、专业英语课程。另外,创新创业教育有助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有助于企业(项目)策划方案等应用型报告的设计。然而,部分学校要么没有开设文献检索、专业英语和创新创业课程等相关课程,要么课程的开设由于缺乏应有设施和师资条件而流于形式,使得这些课程的教学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方式,学生在查阅文献以及阅读外文文献时遇到障碍,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
(四)论文质量监控不到位
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建立论文质量监控制度,包括课题申请、开题、中期考核、评阅、预答辩和答辩等论文全过程控制程序,论文重复率检测制度,评阅教师和指导教师相互牵制制度,学生教育系统评教制度甚至教学督导制度,但制度形成后面临的是实施问题,没有执行机制的制度是不完整的,而制度执行效率也取决于制度执行的成本效益构成,过于复杂的制度因其执行成本过高而导致执行效率受损,对论文内容、答辩程序等方面的监控不严[3]。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本科论文涉及的表格过多,指导教师忙于应付,实际指导论文的时间被压缩,为减少麻烦而放任学生答辩全部一次通过;过半数学生认为答辩等程序只是流于形式,最后都会通过,甚至在答辩前都已经知道答辩的问题,论文质量的监控不到位。
四、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本科论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处理能力以及提高论文质量至关重要,重点在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指导和质量监控的改革。
(一)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构建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
突破原有知识传授体系的隔阂,遵循课程间循序渐进的有机联系,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构建“能力主导型”毕业论文相关课程新体系。毕业论文教育相关课程应包括专业导论、文献检索、社会统计、专业英语、商务沟通、职业规划、创新创业和和专项训练等有关课程体系:一是在专业导论课中,针对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的情况,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加入科技论文写作的规范与方法的讲解,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力图对学生论文写作产生正确的导向;二是增加文献检索课程,培养学生的情报素质,包括搜索、获取、整理、吸收、引用、应用有关的科研信息的能力;三是增加常规统计软件和数据库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四是开设专业英语课,系统学习外语教学科研方法,从根本上纠正印象型、感觉型、单维性思维模式,提高专业英语素质,有能力阅读外文文献;五是开设商务沟通、中小企业创业管理等实用性课程,并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六是开设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类课程,并注重提高该类课程的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4];七是加强专项训练,面向学生的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能力的专项训练,让学生真正把知识变为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教学方面,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对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管理人才至关重要,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所以,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引领者。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工商管理本科教学方式不被学生认可,而且从实际效果来看也是差强人意。因循守旧的传统式教学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传统的以“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角色模拟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观感受,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方法和技能。有研究发现,包括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安排的实践环节所占比重偏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5]。为此,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基于对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共同目的,优势资源要素协调互补[6],以校企协同的方式强化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
(三)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工作底稿加强论文指导
应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并控制每位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并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教师要重视论文指导,在论文的撰写、修改、定稿过程中,要适时与学生交流。为了便于记录教师指导和加强考核,可设计并运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底稿。工作底稿是汇集一定期间调查搜集的资料,为取得一定数据而进行调整、试算和分析的一种表式。它用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是学生和教师就论文咨询和指导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种媒介,也是有关论文创作和指导的一种考核工具。
(四)实行末位淘汰制,加强毕业论文的监督控制
答辩环节采用末位淘汰制有利于提高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在答辩中,每个组按答辩成绩排名次,排名靠后的若干个学生被淘汰,需要参加第二次答辩;在二次答辩中,成绩排名靠后的若干个学生的论文,需经集体讨论是否能最终通过答辩,如若集体讨论确实认为不合格的则不予通过,学生需要重新撰写论文并在1年后参加答辩。这将加大学生按质按量完成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并认真撰写毕业论文的压力。一些学校现采用论文评阅系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评阅打分,公开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方便学校对毕业论文进行抽评,使得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更加公平公正,促使教师加强指导和学生认真撰写。
参考文献:
[1]刘林。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有关问题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4).
[2]田春生。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
[3]孙玉华,彭文钊。俄语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与指导:问题与对策[J].中国俄语教学,2014,(2).
[4]罗锋,黄丽。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13,(20).
[5]蒋贵凰,张欣瑞。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大学教育,2014,(7).
[6]杨洁,何燕子。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探讨-基于校企协同的视角[J].科技经济市场,2013,(11).
浅议“营改增”税制改革
【摘要】20xx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决定从20xx年1月1日起以上海为首个试点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改增”的税制改革。一年多来,其减税减负效果明显,但是“营改增”改革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经济背景、我国迫切需要改革的原因来阐述“营改增”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以对试点政策的完善提供专业支持。
论文关键词:营业税,增值税,改革
一、营改增的必要性
增值税按“全链条、全覆盖、全抵扣”原则实行,营业税则存在“全额征收,抵扣中断,重复征税”的问题,加上增值税的税基不够宽广,两税分立并行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我国大部分第三产业排除在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内,而营业税按营业额全额征税,且无法抵扣,导致重复征税很严重,增加了第三产业的税负。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是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表示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要求,将营业税改征增税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二、营改增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从交通运输业角度
从小规模纳税人来看,改革前,企业应缴纳3%*S=0.03S的营业税;改革后,企业应缴纳S÷(1+3%)*3%=0.029S的增值税,税负降低了 0.1%。
从一般纳税人来看,改革前,企业应缴纳3%*S=0.03S的营业税;改革后,企业应缴纳S÷(1+11%)*11%=0.0991S增值税,税负率升高了6.91%。
以某家海运运输企业A和接受运输服务的企业B为实例,对企业改革前后进行税负对比。假设本案例中取得的所有可抵扣进项税都在上海试点内。A企业年收入为20000万,成本为15000万,其成本结构为船舶折旧占16.01%,为2402万元;燃料费占30.82%,为4623万元;修理费占2.44%,为366万元;物料占4.55%,为683万元;港使费占8.14%,为1220万元;码头服务(饮水、领航/疏港)占1.65%,为248万元;船舶管理费占0.79%,为118万元;检测/咨询占1.93%,为290万元,人工占27.01%,为4051万元;其他(通讯费/图书/佣金)占6.66%,为999万元。B企业年收入为110000万元,成本为100000万元,其中产品成本为80000万元,占80%,运输费用为20000万元,占20%。
改革前,A企业应缴纳营业税为20000*3%=600万元;B企业应缴纳增值税为=110000÷(1+17%)*17%-[80000÷(1+17%)*17%+20000÷(1+7%)*7%]=2958.97万元。改革后,A企业应缴纳销项税增值税为20000÷(1+11%)*11%=1981.98万元,在企业成本中,燃料、修理、物料可以以17%的税率作为进项税抵扣,分别为671.72万元、53.18万元、99.24万元;部分现代服务业中物流辅助服务按6%纳税,所以港使费、码头服务、船舶管理、检测/咨询可按6%获得可抵扣的增值税,分别为69.06万元、14.04万元、6.68万元和16.42万元, A企业可获得可抵扣的增值税为930.34万元,A企业所需缴纳增值税为1981.98-930.34=1051.64万元。B企业接受A企业运输服务的可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所标注的增值税作为进项税从销项税中抵扣。B企业应缴纳增值税为=110000÷(1+17%)*17%-[80000÷(1+17%)*17%+20000÷(1+11%)*11%]=2376.99万元。
(二)从有形动产租赁业角度
从小规模纳税人来看,改革前应纳营业税额为S*5%=0.05S;改革后,应缴纳增值税为S÷(1+3%)*3%=0.0291S,税负下降了20.87%。
从一般纳税人来看,改革前应纳营业税额为S*5%=0.05S;改革后应纳增值税额为S÷(1+17%)*17%=0.1453S,税负升高了9.53%。
相比较其他行业而言,有形动产租赁的税率划分为最高的一档,从原来5%的营业税增长为7%的增值税,虽然“营改增”解决了重复纳税的问题,但是税率的大幅提升还是给动产租赁行业带来很大压力,从上海试点实施情况来看,有形动产租赁普遍税负上升是个不争的事实。
(三)其他现代服务业
从小规模纳税人来看,税负下降了20.87%。
从一般纳税人来看,改革前应纳营业税额为S*5%=0.05S;改革后应纳增值税额为 S÷(1+6%)*6%=0.0566万元,税负升高了0.66%。
征收的企业依然可以享受“扣额法”,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辅助材料及用品、燃料动力等成本费用的可抵扣进项税都是以 17%计算。所以现代服务业一般纳税人企业更愿意多购进固定资产、辅助材料及用品、燃料动力等以获得更多的可抵扣进项税从而来提高企业利润。
(四)营改增试点的社会影响
这次““营改增””经济结构调整主要通过民间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非政府直接投资的增加来推动,可以将更多的投资决策权交给市场,相对于财政支出,若合适地增加并引导好民间投资,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助于避免政府进行的“粗放型”投资带来的危害,从而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推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据调查显示,20xx年底,上海市整体减税2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达到 60%,比上年提高两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 918.83 亿元,增长16.5%。对经济增长贡献达到82.7%;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6%,明显高于传统服务业的增长速度。
三、实施营改增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 与非试点地区的业务衔接断裂
由于此次“营改增”首先在上海实施,其他部分省份到20xx年才开始陆续推出“营改增”政策,而企业提供性劳务却是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当上海试点的企业购买的服务不在试点地区时,该企业就无法得到税款抵扣,试点范围的局限性使得外购服务的进项税抵扣不够充分,再加上条款不够清晰明确,让试点企业纳税人在上海市以外提供服务劳务以及非试点企业纳税人在上海提供服务劳务时在地域上的政策衔接问题上无所适从。
2 试点范围有限导致增值税的链条尚不完整
由于本次“营改增”试点只在部分服务业实行,所以试点企业在很多业务上无法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税,部分现代服务业的成本集中在房租、人工成本、差旅费等,这些成本项目都无法抵扣增值税,增值税的链条尚不完整导致部分行业在短期内税负率不降反升,这一问题目前在交通运输业和有形动产租赁
3中央地方税收分配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所所长施正文曾表示,“中国没有像样的地方税体系,营业税是地方固定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地方所依靠的除了增值税、营业税等共享税就主要是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契税等零星的小税种。
“营改增”后,若其他税种不调整,那么增值税在全部税收收入的比例就会升至55%以上,虽然把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收入划分给地方,但在体制上地方收入仍然空缺了一块,打破了地方财政的收支平衡。
(二)建议
通过20xx年上海市试点行业税负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对税负率普遍上升的行业进行税率变动测试。如果确实是因为政策不足造成纳税人税负上升,应专案上报国家税务总局。目前上海市对税率明显上升的交通运输业进行财政补贴,政府应当考虑所实行的增值税税率是否恰当或者需要变动,以当前的增值税标准税率水平计,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可收获减税20xx亿元的规模效应,不过若要通过其他税种来保持平衡以及针对税负率上升的行业出台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需加快完善税收法制体系的步伐,对于不清晰模糊以及尚处于空白的的条款,进行及时补充及完善,帮助纳税人有效纳税和防止不法分子钻漏洞。
四、结束语
20xx年的“营改增”在中国税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此次虽然有部分企业税负上升,但是“营改增”彻底打破了之前税制全额征收,重复纳税的弊端,达到结构性减税的效果。从上海实施到现在,成效明显,在我国产业升级调整做出巨大贡献,优化产业结构,营改增尚处于起步阶段,接下来要大规模地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新增纳入改革的行业,这样抵扣链条能够更加完善,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企业税负,所以“营改增”的前景还是相当乐观的。
参考文献
[1] 财税 [20xx]110 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Z].20xx-11-16.
[2] 财税[20xx]111 号: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Z].20xx-11-16.
[3] 胡怡建。推进服务业增值税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J].税务研究,20xx,(6).
[4] 高培勇。全面充分认识“营改增”意义[N] .中国财经报,20xx-02-05(006)
[5] 殷慧琴。“营改增”对企业影响探讨[J].商业文化,20xx(07)
[6] 王劲松。“营改增”引发多重“蝴蝶效应”[N].中国财经报,20xx-3-5(001)
[7] 杜丽娟。增值税中央地方分成比例酝酿调整[N].中国经营报,20xx-1-14(A02)
摘要: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起步晚,综合实力弱,缺乏管理经验,生存与发展的困境更为严重。黑龙江省民办高校观念较为保守,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的实践较弱,因此,必须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探寻出一条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民办高校 工商管理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院校中一个与社会经济联系十分紧密的应用性学科。作为民办高校,所招收的学生入学分数比较低,底子较差,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强,缺乏积极性,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民办高校工商管理教育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管理者应该高度关注社会经济的走向,在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设置上应具有前瞻性,积极开拓社会紧缺的而在公办高校又没有的实用型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新方向,以形成能够满足当前企事业单位急需的特色专业方向体系。
二、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具备中小型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所需要的分析决策能力、组织沟通能力,以及职能层所需要的创新应变能力和执行能力,能适应中小型企业中高层管理岗位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基于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民办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旨在优化工商管理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搭建优质课程、特色课程、自主学习课程、特色实践课程等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适应与引领未来能力,从而使人才培养特色更加鲜明,毕业生综合素质更加具有比较竞争优势。
三、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
1.切实建立基层岗位的参与式认识实习。对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学生学习的知识很宽泛,管理类的几乎所有领域都涉及到,而且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进入企业后,面对的是企业操作层的日常工作,比的是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对业务的理解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沟通、协调能力;只有当条件成熟时,经过一定时间的实际工作锻炼,企业才会从内部提拔优秀者进入中层管理人员。因此,应当让学生们从思想上进一步深化认识,安排学生到基层岗位进行参与式认识实习,让学生们从基层做起,从点滴做起,比如办公室的文员、产品的销售工作等;不能进行实际操作的岗位以学生参观和咨询为主;总的实习时间至少应当有一个月。为了更好的组织学生进行基层岗位参与式认识实习,学院经济管理系制定了学生实训手册和实习工作实施细则,希望学生可以通过实习真正的学到东西,把自己在书本上学会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真正成为一个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构建校内模拟实习平台。经济管理系依托学院的资源,尝试在校内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模拟实习平台,营造企业经营管理情景,依托实验中心开展实习。通过这种模拟实习的平台,把企业真正的“搬进”学校,让学生在实验中心完成模拟实习,掌握企业运作的规律,熟悉企业运作的流程,体会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可以全面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经济管理水平、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有效地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构建校内模拟实习平台,学院购置了《因纳特工商管理综合实训软件》,这个软件为更好的模拟企业实际场景,使学生有一种仿佛置身于企业实际环境中的感觉,为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该模拟实习平台从业务流程安排、工作岗位设置到企业情景设计,都非常贴近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实际,突出模拟实习的高度仿真性。通过该软件的实训,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3.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和特点实行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一体化指导方式。经济管理系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和特点,实行了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的一体化指导方式的改革和探索。实习指导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大三时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由系里安排具有相近科研方向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教师,实行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一体化指导。这种指导方式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学生可以根据指导教师的建议,有计划地安排实习时间,明确专题调查的主题,从而使实习目标更为明确、内容更为充实。同时,这样还可以克服原有的毕业论文环节孤立、封闭和时间不足的弱点,将平时的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此外,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为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耘。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03.
[2]杨艳,罗如学。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企业导报,2010/04.
[3]岑丽阳,黄河等。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高教论坛,2007/04.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是**专升本**班的***,我的论文题目是《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研究》。这篇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我对她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下面我将这篇论文的写作研究意义、结构及主要内容、存在的不足向各位老师作简要的陈述,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及这篇文章的研究意义。
我当时之所以选择《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研究》这个题目是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很多企业都因为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走向衰退。如何使企业既能保持目前的发展,又能在未来依然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等持续发展问题,引起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我们无论从社会财富创造、国民经济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充裕就业机会、提升市场竞争力等哪一个方面去进行考察,都需要对其不断地进行研究,以不断提升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更快的发展。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我的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的涵义,之后又从企业的生命周期角度阐述了企业一旦失去持续盈利的能力,根本就无法维持生命,突出了持续盈利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生存最基本的保障。我们应在企业消亡和终结前,尽可能地延长企业的寿命,使其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实现其最大的价值。这既是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概念的补充和完善,也为下文进行深入论述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保持持续盈利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恶心竞争;二、战略规划缺失;三、缺乏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管理体系;四、企业家浮躁的心态。
第三部分,主要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现状,并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原因分析,指出外因只是对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真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还是在于企业内部,并且具有普遍性。
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前文所提到的影响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因素和现存企业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不断创新,回避恶性竞争;
2.加强企业的战略规划,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3.建立完善的核心制度和科学管理体系;
4.企业家要具有企业家精神和良好的心态;
5.塑造优秀企业文化;
6.高瞻远瞩,树立远大发展意识。同时,也将论文的结构作了最后的收尾和完善,使论文整体结构完整,论述合理。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文章存在的不足。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虽然从中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自己学识浅薄,认识能力不足,在理解上有诸多偏颇和浅薄的地方;也由于理论功底的薄弱,存有不少逻辑不畅和辞不达意的问题;加之时间紧迫和自己的粗心,与老师的期望相差甚远,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借此答辩机会,万分恳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这篇论文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我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以上是我的论文答辩自述,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工商管理实践来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首先,我们概述了工商管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然后分析了企业在实际运营中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案例分析,我们提出了若干工商管理实践的建议和策略,最后进行了结论和展望。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以确保其竞争优势。工商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工商管理实践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二、工商管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工商管理是指运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对企业进行高效管理和优化的学科。它涵盖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工商管理实践,企业可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盈利增长。
三、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工商管理实践的重要性
企业在实际运营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市场竞争加剧、客户需求多样化、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工商管理实践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水平。
四、工商管理实践的建议和策略
为了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我们提出以下工商管理实践的建议和策略:
1、战略管理:企业应制定清晰、可行的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通过市场分析、资源评估等手段,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2、财务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财务分析、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实现盈利增长。
3、市场营销:企业应关注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市场细分、产品定位、品牌建设等方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业绩。
4、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建立完善的人才招聘、培训、激励体系。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5、创新管理:企业应鼓励创新思维和行动,建立创新文化。通过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满足市场和客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工商管理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若干工商管理实践的建议和策略。这些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然而,企业在实施工商管理实践时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创新发展。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工商管理理论和实践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应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持续优化工商管理实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并取得长期成功。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在餐饮企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中,员工激励的问题具有极其特殊的重要性。如今餐饮企业的竞争不单纯是质量、价格和服务的竞争,还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说是如何留住人才的竞争。所以说正确的激励措施是餐饮企业占领市场和赢得市场的关键,是餐饮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是餐饮企业的巨大财富和无形资产。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通过餐饮企业员工激励的现状,分析总结餐饮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有助于企业更好的进行管理和提升餐饮企业的和谐度。文章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员工激励的含义、作用、方法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分析了餐饮企业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讨论了餐饮企业员工激励问题的解决措施。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完成论文的开题工作。
四、研究整体方案与进度
资料查阅、选题 (7月16日至7月30日)
调研、翻译外文资料 (8月 1日至8月15日)
撰写开题报告(9月16日至9月31日)
实验研究及论文初稿 (1月1日至3月1 日)
论文修改稿 (3月2日至4月30日)
论文定稿 (5月1日至5月8日)
五、研究特色或创新点
以餐饮企业员工激励的现状作为理论依据,结合员工激励的作用以及员工激励的不同方法提出诸多针对问题的解决措施,以员工本身为中心点,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策略。
六、预期成果
通过餐饮企业员工激励现状的相关研究,了解餐饮企业员工激励问题的不足和应如何完善,将有助于企业更好的进行管理和提升餐饮企业的和谐度。
论文出处(作者):
1. 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研究
2. 管理咨询公司组织管理系统设计
3. 论小型企业发展初期市场竞争策略
4. 论中国家电企业的产品创新
5. 国有煤炭企业股份制改造研究
6.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问题及对策研究
7. 基于顾客体验的品牌塑造浅谈网� 本文阐述了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指出企业工商管理中的不足,进而探究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策略,旨在全面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各部门有序运行,推动企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企业工商管理;创新
企业工商管理的创新,能够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理念,确保企业在经济多元化与一体化发展环境下保持良好的适应性,优化完善各项工作,从而保障企业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企业工商管理中仍存在一定不足,有待加以积极改善和创新,从而推动企业工商管理迈上发展的新台阶。
一、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1.明确企业经营发展问题及未来走向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的创新,能够就企业所存在问题开展深入分析,明确问题根源,把握企业自身经营实际,确定企业未来走向,使企业能够采取有效策略,获得更好的发展。通过工商管理创新的实现,可完善企业运�
2.引导企业适应市场变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发展呈现出下行趋势,加大了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风险,企业可能会面临不可预知的阻碍,这就需要企业管理人员提高洞察力,客观分析市场经济发展变化,加以精准掌握和有效分析,实施科学决策,以提升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的实现,能够提高投资决策的灵活性与针对性,立足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就相关危机做出预先感知,就不同类型风险因素开展分析,以便创新工商管理,提高其灵活性和有效性,使工商管理创新的作用与价值得以充分展现。在市场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企业能够保持良好适应性,积极改进并完善生产销售与经营管理等,在市场导向下合理控制企业各项工作流程,工商管理创新的效能随之展现出来,它能给予企业以引导,促使其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市场份额也随之扩大。
3.有效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以科学合理的成本管控模式与运营效能为支持,可有效降低管理成本,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的价值也随之凸显出来。一般来说,企业工商管理的创新化开展,能够促进系统化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充分控制企业成本,在工商管理创新过程中注重成本控制目标的落实,通过恰当措施的运用来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企业运营期间所涉及的成本更为明确,以便通过有效创新策略来加强成本管控,合理开展企业经营活动与业务,精准衔接各环节,降低成本投入,促进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显著提升。在工商管理创新优化的支持下,企业经营发展需求得以满足,也能够与经济新常态下的客观要求保持一致。
4.促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创新发展
企业工商管理工作中,通过创新管理模式与方法,可有序推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对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有效防范,奠定企业稳定运行的基础。通过工商管理的创新,便于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明确工商管理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具体作用,提高工商管理业务与流程的规范性,立足企业实际,就财务管理机制加以构建和完善,提高经济发展活动与路线的科学性,与经济新常态下的客观要求保持一致,规范财务管理流程,保证财务管理活动有序开展,企业经营更具稳定性和持续性。通过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并注重管理机制的优化完善,可确保财务管理价值得到充分展现,对于企业在新时代下的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企业工商管理中的不足
1.工商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企业内部工商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存在一定漏洞,在经济新常态下无法结合企业发展状况以及实际需求来开展综合分析。工商管理制度中存在一些问题,与企业自身经济发展和内部控制水平不相适应,影响了企业管理的有效性。企业内部权责划分不够清晰,监督管理不到位,影响了工商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部分企业在工商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并不符合最初制定的管理目标,使得企业内部员工工作难度随之加大,个别企业试图对管理制度漏洞加以利用,在市场中实施违法交易,严重危害到企业的健康发展。
2.工商管理职能发挥存在不足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科技化手段的运用,为各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纵观工商管理行业发展实际,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存在明显不足,专业人才培养系统不够完善。高校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输送的主阵地,但其专业课程设置不够丰富,课程内容并未及时更新,导致人才培养效果不佳。部分工商管理培训机构并未制定合理化的人才考核模式,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在经济新常态下,工商管理职能的合理化行使,有助于促进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的营造。为促进工商管理职能效果的发挥,需要工商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但实际上,工商管理部门缺乏强制执行权力,不利于工商管理部门形象的树立。若工商管理职能的行使缺乏合理性,会制约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也极易受到阻碍。
3.成本及营销管理不到位
企业工商管理过程中,成本管理与营销管理居于重要地位,但很多企业并未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管理的有效性不足,导致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发展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成本管理过程中,企业并未依据市场调查结构来预测各项成本,导致成本控制目标的制定缺乏合理性,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不足,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难以得到保证。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营销环境发生了一定变化,企业营销管理难度加大,工商管理实际进展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不利于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提升。
4.管理技术与手段滞后
就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实际来看,传统模式下工商管理所涉及的信息数据有限,因而工商管理技术与手段相对滞后。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市场瞬息万变,企业发展也迎来了诸多挑战,需要全面收集并分析市场中的各类信息。并且企业内部结构以及人员组成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落后的管理手段缺乏适用性,不符合新时代的工商管理要求,导致企业工商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企业生产形式与管理方向也缺乏统一性。
5.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纵观企业发展实际,工商管理方面人员专业素质与能力存在明显不足,这就会对工商管理质量造成影响。部分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并未重视人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工商管理人员并未掌握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无法在工商管理工作中加以熟练应用,企业工商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不仅如此,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缺乏创新能力,无法结合企业实际来优化完善工商管理方式,这就阻碍了工商管理计划的高效推进,导致企业因人才支持不足而在经济新常态下难以获得高质量发展。
6.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
信息技术在经济新常态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企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这就需要企业科学应用信息技术,以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但就实际来看,企业工商管理过程中忽视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不够恰当,过于关注高回报率、收益快的项目,此种情况下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薄弱,必将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市场竞争力。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一个持续化过程,短时间内无法带来过多收益,导致企业资本消耗过多,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够获得理想回报。但企业并未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导致工商管理信息化程度不足,无法实现有效创新。
三、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策略
1.健全工商管理制度
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的实现,需要从自身管理实际及发展目标出发,积极完善工商管理制度,以强化工商管理工作的理论依据。在这一方面,企业应当详细规定工商管理各环节的要求、方法与流程,明确划分各级管理人员权责,以促进工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严格的监管制度为保障,企业可组建监督小组,细化监管制度,对违规违纪现象进行惩罚,坚决杜绝徇私舞弊、非法签约等情况出现,企业工商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均可得到提升。
2.细化企业工商管理职能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的创新,需要注重工商管理职能的细化,明确工作任务与职责,对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加以充分调动,以防问题发生后出现责任推诿的情况。与此同时,需要加大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保证执法手段的丰富化,依照法律法规实施严格管理,一旦发现违反工商管理的行为,必须进行处罚,以促进工商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增强工商管理人员执法能力,提高工商管理工作效率,确保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保持良好的适应性,对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3.调整成本控制方法及营销管理模式
企业工商管理的有效落实,需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做好成本管理与营销管理工作,合理调整原有成本控制方法与营销管理模式,使得工商管理整体难度得以有效降低,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也得到明显改善。企业应当注重成本控制理念的树立,提高员工对于成本控制的认识,明确工商管理工作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进而制定成本控制目标与方法,确保成本管理体系的成熟化,将传统成本管理方法与现代工商管理思想深度融合,注重成本效益分析法、生命周期成本法等的科学化运用,促进企业成本管理过程的不断优化,加强成本控制,减少资源消耗,促进成本控制责任机制的构建,以便就企业预算、资本等实施系统化管理,高效执行工商管理工作,促进企业最大化经济效益的实现。
不仅如此,企业应当积极创新传统营销管理方式,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确保所获取信息的实时性与高效性。企业要基于发展特征出发,对产品营销方案加以合理化制定,结合产品质量及市场销售占比开展综合分析,合理调整企业产品经营模式,在营销管理模式创新的基础上,加大产品、技术与理念等市场推广力度,优化配置企业资源,促进企业结构升级,并注重先进方针策略与技术措施的运用,促进企业工商管理模式与方法的更新,为工商管理工作的推进创造优良条件。
4.注重工商管理方式的科技创新
为确保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保持良好的适应性,应打破传统管理技术与方法的限制,注重工商管理方式科技创新的实现,优化管理手段,确保工商管理质量与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自身科技创新实力的增强,深入开展市场调研,明确客户需求,注重产品与技术升级,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持,促进工商管理方式的优化,明确技术创新的核心作用,在技术研究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资源与精力,科学应用大数据与网络信息技术,以便就工商管理数据加以全面且高效的`分析,确保所构建工商管理模式富有科技特色。在企业经营发展中需要注重科技创新元素的融入,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
为促进企业工商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持实现融合创新,以确保市场数据获得的时效性;以网络平台为依据,筛选、整合、分析并对比数据,基于数据信息来对企业管理制度和经营战略进行调整。企业要注重全面质量管理技术的运用,贯彻执行工商管理工作,注重产品、服务与管理质量的提升,在质量管理阶段调动全体员工参与的积极性,这对于工商管理目标可行性的提升至关重要。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实现,会消耗一定人力、物力与资金,这就需要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开展科技创新项目,检验其应用情况,以确保所留下的创新项目与方法具备显著效果且保证收益。
5.优化人才培养路径
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路径的不断优化,对于工商管理创新的推进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若想要工商管理创新,就必须要保证工作人员具备牢固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技能积累,并培养其职业素养与管理能力,以确保企业工商管理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人才流失的问题较为严重,这就需要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企业工作环境的优质化,提高培训资源质量,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与空间,这就有助于提高工商管理人才对于企业的归属感与忠诚度。基于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目标出发,系统化、有针对性地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确保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应用管理理论,并结合企业工商管理实际来创新管理方法。
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出发,从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经济学等角度出发,组织工商管理人员开展系统培训,在实践中提高工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更新其管理理念,以便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工商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可设置合理竞争机制,注重管理人员工作热情与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以科学手段来对人才内在潜能进行挖掘,以促进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
6.实现工商管理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
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的实现,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把握新的经济形势,明确发展趋势,注重工商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企业产品与技术转型升级,确保市场发展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依托技术与理念的创新来奠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产品质量的提高,保证创新成效,就新产品、新技术进行研发,强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这对于企业创新效益的获得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生产管理的落实,合理开发新产品并加以充分应用,在实践中就基础产品进行改进,企业生产模式与服务策略也应当进行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化水平,增强企业技术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在工商管理过程中,企业应当以科技为创新驱动力,就工商管理创新路径的内容进行完善,精准衔接工商管理与信息技术,促进合力形成,明确市场发展趋势,以便贯彻执行工商管理创新路径,促进企业创新成效的显著提升。
四、结语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的实现,具有一定现实意义,能够就企业工商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开展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促进企业工商管理综合能力的显著增强。因此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的推进,需要注重制度的完善和意识的强化,优化人才培养路径,将工商管理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切实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晓嫔。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的策略试析[J].商业观察,2022(7):69-71.
[2]魏静,张璐璐。基于经济新常态的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策略[J].科技资讯,2021(25):76-78.
[3]孙洪宏。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的策略探讨[J].产业创新研究,2022(18):151-153.
[4]华东。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市场周刊:商务营销,2021(21):36-37.
[5]符甜。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经济学,2021(2):7-9.
论文题目: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 学 站 __ ____
专 业 _____ _
学生姓名 ______ _
指导老师 ______ ____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选题的背景: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MBA开题报告展,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自身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6万多个内部审计机构,18万名内部审计专(兼)职从业人员。全国的内部审计机构每年完成审计项目50万个左右,通过查处违纪违规、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约1 000亿元,为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如此,但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看,内部审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和完善。
研究意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在维护国家财经法纪,促进增效节支,以及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方面,起了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存在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等问题。应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使之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决策者要求使用的信息必须及时、准确,这给内部审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
本文结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一些建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内部审计的概述
2 我国内部审计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
2.1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2.2内部审计法规不健全,职员素质不高
2.3审计质量不高
3解决我国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措施
3.1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和治理
3.2树立风险意识,为建立内部审计文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3.3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才能保证审计的公正性
3.4进步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3.5建立一套完整的赏罚制度
3.6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快内审法规建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二、毕业论文的主创观点或新颖之处
本文从企业内部审计的概念内涵、特征以及国内外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分析,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具体分析了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和方法。本文认为,健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能搞形式主义,在改善和调整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提升其内部地位,并切实加强公司管理层对其价值的认识,化形式于实质,才能使内部审计机构真正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臂膀,掌控各类潜在经营风险,进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写作进度安排
1、20xx年7月6日至7月28日,完成开题并提交开题报告。
2、20xx年7月29日至8月20日撰写毕业设计初稿。
3、20xx年8月21日至8月31日撰写中期报告并提交中期检查报告。
4、20xx年10月8日撰写毕业设计终稿并提交指导教师评阅论文。
四、写作目标
现代内部审计从“监督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的功能定位转变是内部审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必然趋势。为适应这种转变,内部审计师更应当作好组织内部的咨询师,而不能只是单纯的检查员。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因为我国现代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不太健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等主要问题,因此,就以上问题,本文对我国内部审计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改善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只有健全我国内部审计制度、调整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才能使内部审计机构真正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臂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参考文献
[1]刘实。企业内部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xx.
[2]姜建宏。经济全球化的内部审计应对策[J].商业会计,20xx.(07):12-15
[3]李文超。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思考[J].现代商业,20xx.(05):61-63
[4]王凯。刍议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xx.(35):23-25
[5]段惠萍。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强化措施[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xx(12):56-57
[6]韩中辉。浅谈企业的内部审计[J].财经与会计,20xx.(06):78-79
[7] 李雪梅。 谈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J]. 财会月刊(综合) , 20xx (12) :115-117
[8] 迟旭升,崔刚。 发挥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作用[J]. 国有资产管理, 20xx (11):34-36
[9] 金锋。 我国内部审计现状及未来发展[J]. 中国内部审计, 20xx (4):78-79
[10] 李天舒。浅议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财经论谈,20xx(12):15-17
摘要:
在高校的诸多教学环节之中,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业生在毕业设计上表现得是好是坏,直接影响到高校对学生自身能力以及对学校人才培养能力的评估。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招收人数众多、未来就业方向广阔的专业,其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好坏将会影响到毕业生未来的就业能力。就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并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来提高他们的毕业设计质量。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专业;企业管理;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科研创新
社会需求是引导高校设立具体科目的主要动力。工商企业管理这个专业正是为了满足现代企业对于管理人才的需求而建立的。这个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管理岗位所需的相关知识以及管理企业的综合性能力,以此来满足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应用型需求。该专业的学生在经过多年学习后,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毕业设计正是考验他们水准的重要关卡。然而,由于教学因素的影响,学生无法在毕业设计中完全体现出他们的所学所知,故高校需要针对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1毕业设计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及其诱因
因我国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多以毕业论文答辩方式为主,故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以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1.1选题不当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做出的毕业设计,就是在论文中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然后运用自身在这数年中积累下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去分析和解决所选择的课题。于是,一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学习知识之后是否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到毕业设计中,将会直接影响到该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质量。而毕业设计的选题,需要同时满足务实性和适度性两个要求。举例来说,该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应该选择一个在现实中存在的具体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某个企业,某个事业单位,或者某个商业组织,甚至是某个具体的管理类事件,这样既可以保证研究内容务实,也可以避免研究范围过大而导致研究不够深入或者内容不够全面。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在选题时只看到了表面,却没有深入地探究研究对象的本质,甚至对研究对象是否在其知识结构内也不够清楚,只是凭借自身的兴趣去选题,而没有满足毕业设计对务实性的要求,于是因无法靠自身能力完成而使毕业设计搁浅。
1.2创作能力不足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偏“文科”的专业,其课程多为文科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通常是理论性的平面知识,由于缺乏具体的“事物”,所以授课内容无法给人以“空间性”的感受,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研究对象。高校对知识点的考察使得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这些缺点被掩盖,然而创作能力不足这一缺点却在毕业设计中被更直接、更突出地折射出来。毕业生会更多的选择现有的资料进行简单拼凑,却缺乏对资料的分析与处理,虽然在数年的学习中掌握了许多理论性知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找出研究切入点,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曾经积累的`经验来分析处理资料。于是,在这些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之中,要么是对论文题目没有进行内涵性的深入理解,要么是对资料的处理知识简单的截取与粘贴,在整体上都缺乏创新能力。
1.3思想认识有误区通过对导师指导学生的过程进行观察可以发现,许多学生都不够重视毕业设计。一些学生认为毕业设计不过是对这数年所学内容的总结,所以只要将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即可;另一些学生认为工作比毕业设计更重要,教师不 思想上的认识使得学生们仅将很小一部分精力放在论文上,最终导致毕业论文质量极为低下。
1.4学校的错误管理学校的错误管理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大部分高校将毕业设计安排在最后一学年,这一学年是毕业生最为忙碌的一学年,毕业实习、外出应聘、各种资格考试,使毕业生的精力远远无法支持如此大的压力,时间与精力被大大挤压,于是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大打折扣。再加上学校缺乏对学生社会调研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力不足,于是导致毕业设计质量显著下降。另一方面是学校与专业的连年扩招使得导师很难做到一对一的指导,一对多的指导模式导致导师难以将精力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于是必然导致学生受到的指导被分散,如此松散的师生联系将无法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再加上导师致自身能力的不足、学校审批制度的不严格,无疑使毕业设计难以做到“严把关”。
2改善毕业设计质量的具体做法———教学改革
相较于高校开设的其他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对于学生在文字处理和文字表达两方面的工作能力更加重视。而影响学生这两项能力的最重要因素,正是在校期间的教学过程。故高校应该针对毕业设计进行教学环节的改革,这样可以保证教师更好地给予学生指导,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进而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的实际应用能力。
2.1结合企业或社会的实际来选题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到世界这个大市场中,面对着各种竞争,许多新事物不断地诞生,随之也出现了许多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与新事物都可 由于这些问题非常具体,所处的环境也各有差异,故可以使用不同的理论来分析,所以与社会及企业实际相结合的主题,在论文选题上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举例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以及广告策划等强调微观价值的应用性主题,都可以满足毕业设计关于务实性的需求。对于那些已经在实习或进入企业工作的学生来说,可以直接结合自己实习或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通过亲身思考来探讨解决之道,由于他们的毕业设计与工作实际联系非常紧密,于是毕业设计的质量也会令人非常满意。虽然毕业设计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会使学生与教师都面对着一定的压力,但是具体实例之间的差异使得毕业设计具有了创新性,学生在寻求教师指导时,也会接触更加频繁,紧密的师生联系也将会保证指导具有有效性,于是毕业设计质量将会随之明显提高。
2.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改革若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进行教学设计改革,首先需要高校进行社会调研,以明确人才市场或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具体需求。然后根据从业方向来设置教学计划,如第一学年培养学生技能,第二学年学生选择就业方向,第三、四学年按照具体的方向进行具体教学与实习,这样可以避免学生选题混乱,设计内容不符合实际。这种工学结合的新型教学改革方向有如下几个:一是校企合作的双向互动模式,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参与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完全不同的环境,享受差异显著的资源。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毕业生大多 二是订单式的工学交替教育模式,这是一种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高效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未来就业相适应,也使得学生在毕业设计的科研创新方面有了理论与技术的支撑,毕业论文质量也会因此得到改善。
2.3按照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来制定相关的教学要求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未来就业方向是进入企事业单位并承担起管理者的角色。故在校期间,学校既要培养其专业能力,也要塑造其综合能力,使该专业的毕业生兼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教学中,既要做到理论素养的不断提升,也要实现论文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日常教学应该以上述要求来制定教学目标,而不要以毕业设计作为教学目标。举例说来,可以采取简化毕业设计相关教学环节,加强对毕业设计本身内容的考核;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毕业设计研究深度的要求,转而注重毕业设计和实际管理问题的结合。只有经过了这样的教学改革,学生才会在选题、调研、搜集文献资料、获得教师指导等方面得到自我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毕业设计中,使毕业设计成为理论实践完美结合的分析报告,而非浅显的理论性文章,学生也可以更完善地面对学校开展的相关考核。
3结语
工商管理专业在毕业设计质量上一直存在着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是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问题。本文对毕业设计问题进行了介绍,进而阐述了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改革建议,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工作者起到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广。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改革-以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4).
[2]程芳。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商业经济,2010,(14).
[3]丁炎。浅谈基于“工学结合”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3,(05).
[4]骆建艳,周春蕾。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创新改革研究[J].消费导刊,2008,(24).
[5]旷开源。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探索,2008,(09).
[6]潘连柏。工商管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导刊旬刊,2011,(17).
[7]饶莉。探索新时期普通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途径[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7,(05).
[8]丁炎。浅谈基于“工学结合”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3,(5).
[9]房丽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国贸专业应用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9).
摘要:
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着,经济也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对企业工商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当下的市场竞争压力特别大,我国为了立足于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就必须大力支持发展企业,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可以用长远的目光去了解国际市场的发展,在与我国国情相符的情况下,实现企业的转型。同时企业要重视工商管理,工商管理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基础。所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工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进这些弊端,从而提高工商管理的水平,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工商管理;企业;现状分析;改进策略
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工商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运营的组织者和计划者,是控制企业运营的依据,在企业运营的活动中占主体地位。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下飞速发展,就必须对工商管理进行调控。然而,进行调控的过程中,发现我国企业工商管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同时由于企业工商管理在工作方面不能及时到位,导致企业的运营无法正常进行,而且市场上不公平的竞争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目前,面对这样的局面,企业必须加大对工商管理的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让我国在国际市场的舞台上有一席之地。故本文就工商管理在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寻改进的策略,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工商管理的含义
企业工商管理属于行政管理的一种,是一种可以计划、组织、领导和指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职能。在企业之中,工商管理占其主导地位,它对企业的发展起鞭策的作用,同时工商管理组织不但会加强对企业不好行为的监管力度,而且会提高企业的支持度,帮助企业发展进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优秀的人才、精湛的技术和充裕的资金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元素,企业的工商管理正是对这些元素起全面制约和管理的作用,还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做到了物尽其用,也充分调动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二、工商管理在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工商管理的目标模糊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市场又为企业的进行活动提供了一个便利的环境,实现合作共赢。然而,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有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忽视了企业文化的传播和企业管理目标的重要性,同时也缺乏了明确的社会责任,使得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有不少行为违背了国家律法,走上了不归路。
(二)企业工商管理体系不能与时俱进
在企业实行转型的过程中,管理体制的落后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正是因为工商管理体制的落后,企业一系列的相关制度还未建立,进而导致企业的众多工作不能有序的开展,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进度,同时,企业在工商管理的方面执行的传统管理模式,只是盲目的照搬照抄他人的先进管理方法,在运用时不懂得变通创新,不利于企业的有效管理。
(三)企业经营模式的落后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会采用较为传统的经营模式,不能与市场的发展情况相结合,同时这种经营模式也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的状况,只会阻碍企业发展。此外,企业内部不能齐心协力,而是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如生产部门只负责自己的产品生产,不注重质的保证,又不能与市场部门很好的沟通,导致许多产品堆积,使企业在投资大量资金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益,而且企业的市场部门若不能掌握市场的真实情况,会让产品的销量降低,造成企业经济亏损。
三、企业工商管理的解决措施
(一)明确企业工商管理的目标
如果缺乏明确的企业工商管理目标,直接损害的就是企业的利益,所以在工商管理之中,企业要有着明确的工商管理的目标,并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经营方案和战略性计划,从而使得工商管理的工作有序进行,此外,企业的领导者要认识到工商管理的重要性,要规范工商管理的制度,严格管理工作人员,共同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工商管理体制的改进与创新
在国家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企业工商管理的工作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要想提高工商管理的水平,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就不得不完善与工商管理相关的一系列管理体制。第一步,企业要提高自身的发展意识,有着向前冲的勇气。第二步,要制定较为健全的工商管理体制,在体制的规范下将管理工作拉入正轨,帮助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最后,企业要严格监督工商管理体制,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三)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企业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要想长期发展。就必须培养大量优秀的人才。企业工商管理更需要培养管理人才,他们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规划,有效的管理;他们能快速准确的为企业分析利弊,找到最佳的发展路线;同时他们也可以为企业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帮助企业进一步发展。所以企业要重视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 四、结束语工商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工商管理,只有把工商管理的工作做好,做大,企业的业绩才会蒸蒸日上,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会提高,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会提升,这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使我国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周期瑞。试论企业环境管理的现状和改进策略[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7:77
[2]王伟。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10:22
[3]司海飞。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经贸实践,2015,0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