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是细心的小编惊云帮家人们分享的8篇小学德育教育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
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在教育的初级阶段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极为关键。对于小学生来说,思想行为的形成在很短的时间内是无法实现的,要通过每一个教育活动、每节课的长期熏陶和影响他们的思想才会逐渐形成。因此,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很难做,不仅要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还要负责照顾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其进行适当的德育渗透。那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呢?
一、切实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思想教育
一般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要适时给予“严格”的要求,同时也要加入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强烈的热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很紧张,于是我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爱好学习的习惯。提醒他们日常习惯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的。比如,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课本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和心到;只要学生写作业,我就及时纠正不良的'握笔姿势,提醒学生一定要坚持好;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要求他们养成口齿清楚、站姿端正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上要求他们要注意听课,认真听取教学内容的分析,只有考虑到这些,才能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二、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自己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在自己的教学班级里进行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班级时,对学生的表扬要恰当合理,让他们的积极表现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的良好反应。例如,在上课铃响过后,有的学生在喧闹,不愿意做上课准备,如果粗暴地批评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如果点名批评,其他同学会幸灾乐祸。不如找个已经准备好上课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其他吵闹的学生便会安静下来,认识到自己的表现是不对的。另外,表扬有时具有“批评”的作用,这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另一种批评教育。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常看到学生身上表现出的一些积极因素,然后用这些积极因素去影响一些学生的消极不良因素,把“批评”融入表扬之中。如在学习上树立一些好的学生作为榜样;劳动上树立一些爱好劳动的学生为榜样;行为习惯上树立一些同学为榜样;守纪律方面也树立某些同学为榜样……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各个方面互相学习,进一步达到管理班级和教学的目的。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下,给学生讲做人要懂礼貌,挖苦讥讽行为不能出现在班级以及校园里;和学生一起打扫校园环境卫生和教室里的卫生,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凡是脏活和难活都是我去带头去做。有一次,一个一年级学生胃不舒服,忍不住呕吐了一地,值日的学生都不愿意去清理,我就毫不犹豫地上前清理干净。在学习上,为了让学生工整地书写每一个字词,我在讲课时特别注意自己的板书。渐渐地,自己的言传身教就对学生起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推进新课标教学的当下,班主任更应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把自身的职业道德充分展现出来,用很高的道德标准去影响自己的学生,做学生正确的引路人。
三、班主任在树立良好的班风时,要注意自身的表现
对学生的积极表现要给予正确的评价,要认识到这种评价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对班级每一位学生都有约束与激励的作用。因为在批评表扬的具体过程中,正确的评价制度具有一般思想教育所达不到的良好效果。所以,小学班主任要在班内制定完善的评定评价制度,引导学生互相观察、互相提醒,在合适的时间段进行一次集体总结评价,形成“好人好事要表扬,不良现象定批评”的风气。比如,有的学生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一些小事情不屑于顾,懒惰思想比较突出,常常出现放学后不关紧窗户,晚自习下课后不去关灯;随手丢弃垃圾,在楼梯上打闹,在寝室里在上下铺打闹,在教室里互相追赶等。作为班主任,看到这些现象,应该及时给学生开生活会,有目的地组织开展《爱护校园、爱护公物》《反对浪费、珍惜粮食》《安全教育》等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上对小事该不该认真去做,环境究竟怎么去爱护,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隐患,多方面、多角度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校园就是家园应该维护”“保护环境要从自身做起”“浪费可耻,勤俭光荣”。事实证明,良好的评价制度很好地激励了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并逐渐地影响到了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和生活中的行为,这是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四、班主任要坚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每个班级总有一些思想和成绩稍差一些的后进生。因此,转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一直是我们班主任的核心工作之一。我认为,对后进生要特别关注,一定要给予一般学生所没有的关心,在思想上重视他们,感情上理解他们,谈心时要平易近人,用自己对后进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感化他们的心灵。例如,在授课和日常的生活中,班主任不能只盯着优秀的学生,一定要给后进生创造一些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回答问题,并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使他们可以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同时活跃于课外辅导,必要时与他们的父母联系,家校合一,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班级的良好班风与整体发展。在与学生相处的日子里,我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忙得高兴,忙得开心,感觉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十分充实和踏实。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班级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工作,完善和提高自己,使所教班级跃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薛冬梅 单位:山东省胶州市胶北小学
德育工作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教育工作中处于优先和核心地位。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生的身理和心理发展尚不完善,如果不能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很有可能给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科学规范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使小学生在人生的初级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了摆在广大小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育手段单一,教学成果不尽理想
传统的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教师像教授其他理论科目一样,照本宣科的进行教材内容讲解,品德课成了“说教课”,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相互沟通,难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就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
在进行典型事例讲解时,过多的采用说理教育法和道德评价法,对于感情陶冶法和品德实践法应用较少,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些学校虽然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教育实践课程,但是存在缺乏有效组织管理、教师教育手段单一等问题,导致德育教育很难取得预想中的效果。
2、德育教育环境较差,教育理念偏离实际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渴望求知和自制能力差的特点,在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暴力现象、垃圾信息等危害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在言行举止中没有做好示范作用,家长吵架、语言不文明等现象深刻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认知观念。另一方面,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存在自私自利的心理,缺乏对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尊重。除此之外,父母“望子成龙”的教育心理使得他们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德育教育视而不见。
3、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师资力量相对缺乏
教师的道德素质不高、缺乏德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道德教育能力低下是教师进行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障碍,大多老师把教书与育人对立起来。有些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只管教书,不管育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部分小学录用的应届毕业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教独生子女,在教学及管理班级方面存在着许多弊端,如:以自我为核心、自以为是、不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等,除了教书,完成教学任务外,谈不上与学生交朋友,做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
1、强化德育教育途径,寓德育于学校活动
小学德育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其教育途径并不单纯的以课本内容讲解、理论知识教育来实现,而是需要通过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校园学习进行综合的强化教育。首先,以德育理论为基础,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例如“角色扮演”或“经验分享”等方式。通过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情境角色扮演,让学生融入到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强化德育记忆。其次,把德育教育融入到校园活动当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娱乐活动、知识比赛等。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的集体活动中增强独立能力和辨别能力,同时,教师要做好活动监督和引导工作,对于小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不合道德规范的举动要进行说理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通过学习教育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
2、美化德育教育环境,创建文明德育校园
环境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和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环境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通过创建文明德育校园环境,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环境的熏陶,以此提升德育教学效果。首先,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为校园德育环境的创建提供支持,加大相关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在校园内部营造出浓厚的德育环境。从教育内容上来说,校园德育环境的创建分为两大部分:文化环境的创建和自然环境的创建。就文化环境而言,可以通过开展德育文化课堂教育、举办班级讲座、开展社会德育实践等,为学生的实际行动数量模范教育作用。
自然环境的创建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例如可以在校园张贴德育海报、宣传标语等。其次,除了重视校园德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外,还要做到校园、社会、家庭等多个环境的融合教育。第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树立榜样,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会基本的道德规范。第二,社会各界也要注重加强自身的道德行为,从不乱扔垃圾、不闯红灯等基本的小事做起,为小学生学习正确的道德认知,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
3、发挥教师能动作用,强化教师榜样形象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和模仿学习,因此,教师首先要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经验,能够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从学生的言行举止、神情变化等细微方面,掌握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面对不断变化的事物环境,教师要做到强化自身教学经验,时刻保持为人师表的模范形象。
其次,要提高教师进行德育的工作能力。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还应具备科学育人的能力。为了使教师能够掌握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德育教学方法,各地教育部门应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培训工作,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师的专业教学知识。再次,建立起完善的培训考核机制,对于接受培训的教师要进行相关知识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薪资相挂钩,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使培训工作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结语
小学德育教学是一项基础而又必须的教育工作,它对于学生德育观念的培养和今后价值观的树立有重要影响。为了落实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也是为了学生个人成长着想,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做到多方联合,营造优良环境,为学生道德观念的树立和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
一、高度重视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质量是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一个体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要经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教学目标,要发挥教学管理有效作用,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管理中去。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一方面,加强学校领导对教学管理的重视,积极调动各种力量,包括学生家长、社会力量等,及时联系,让他们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和发展中,开门纳言,建言献策,将家长和群众集中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实际,将好的建议纳入学校的管理中。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现将教学质量的评鉴标准进行改革,取消学生排名评比,转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纵身发展的`教学目标,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具有可行性的改进意见。
二、大力加强德育教育,打造和谐健康的校园
重视德育工作是适应新课标教学要求的一个发展方向,德育教育工作能直接影响着人才素质的培养。小学阶段的教育,学校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应该进一步重视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开展放在重要位置。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展开:一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二是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三是建立校内、校外的德育规则,开展德育规范活动,让学生能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四是坚持正面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五是通过课堂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起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毅力;六是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实现家庭与学校相结合,这样才能在德育工作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管理中,除了上述几点建议之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校安全、卫生工作,大力开展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学生获得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保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创建平安校园有重要意义,对构建和谐、优美、民主的学习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
(一)思想品德课程
小学品德课程是向学生直接进行思想教育的一门学科,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它为学生全面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和良好品质的培养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一堂成功的品德课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另外,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独立思考。
(二)其他学科领域教学
思想品德课只是学校教学中的一部分,单靠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科内容都具有教育意义,学生学习每一个学科都是为更好地系统学习服务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三)集体活动
通过集体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集体教育的作用,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受到启发和教育。在实施德育教育的时候,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能选择正确的方法积极改正。
二、小学德育教育实施的措施
(一)做好说服工作
说服教育是教师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最基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学生容易接受。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能够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在谈话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要放下架子,和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耐心和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语言要生动、具有启发性,态度要和蔼、亲切,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在交流沟通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学生沟通交流是说服教育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谈话是双向互动的,教师可以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回答教师的问题,体现了民主和开放,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谈话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要有说服力和启发性,真正走进学生心中。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谈话,因材施教,做好工作后及时向学生提出要求,使每一次谈话都有实质性的进展。做好谈话要渗透到日常工作中,不能只是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才找学生谈话。谈话的时候,教师要明确谈话的内容;采用恰当的谈话方式,要让学生愿意和教师沟通,愿意和教师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否则教师做再多的工作也是徒劳的。讨论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而开展的活动,因为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集体讨论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尤其是当问题出现分歧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讨论来统一看法,还可以运用辩论的方式,或者组织主题班会,等等。只要方法得当,就能起到自我启发和教育的作用效果。
(二)潜移默化,陶冶情感
情感陶冶是通过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这和说服教育相比,是一种暗示的德育教育方式。情感陶冶可以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信任等,也可以通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榜样,进而影响学生,熏陶学生。另外,教师还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环境成为一种具有亲和力的道德影响源。这样,通过多种情感陶冶,使学生在生动动、有趣的环境中,产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树立榜样
教师可利用别人的好思想和好品德的榜样示范作用,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榜样示范相对于教材中的知识更吸引学生,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比较受学生的欢迎,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模仿。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希望找到心中的偶像和榜样,进而去模仿和学习,因此榜样示范的教育作用更大。教师运用榜样示范教育学生,要选好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实际。一般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英雄人物。通过学生了解革命英雄人物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和发扬他们的崇高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身边的好人好事。这些榜样是学生身边的,可以是学校的、班级中的,也可以是学生的朋友。这些人物和事件所表现的`好品德、好行为,学生都不陌生,因此他们更容易接受和模仿。这些更具有说服力,具有更高的德育教育意义。
3.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家长是学生经常接触的对象,教师和家长的行为、思想、品德、习惯、爱好等都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是经常性的教育。因此,家长和教师要起到好的榜样作用,做学生的表率,不要把社会上的不良作风和行为传播给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去影响他们。
(四)表扬和批评
表扬和批评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这是对学生品德行为的一种评价,从而使学生判断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表扬是对品德好的学生的一种肯定,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这种方式可以用于个人,也可以用于集体,对个人的表扬,可以使学生受到鼓舞;对集体的行为进行表扬,可以使学生树立集体观念。批评是对学生不良品质的一种否定,批评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找到努力的正确方向。总而言之,德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教师要积极开展贴近学生实际的德育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德育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不断增强德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方式,小学语文素材中有广阔的德育知识。小学语文老师们的教学工作不能单纯培养小学生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们的德育素养。在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们活泼主动地发展德智体美的素养。本文笔者在结合具体实例的基础上探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育目标,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保证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当下的小学教育工作,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更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接下来我们就简单地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初步探究。
1分析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工具,所有教学工作都是始于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深度地分析理解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对有效进行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深入专研教材内容,分析德育资源,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的基础知识同时渗透着德育教育,运用丰富的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符合现实的德育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在审美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给予是快乐的》这一课,就体现了浓厚的德育教育。课本讲述的是一个外国的小故事,在圣诞节的前夜,一名叫保罗的男人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苦的小男孩,在一晚上的短暂相处中,贫苦小男孩的一言一行都强烈地把保罗的心灵予以震撼,让保罗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的高尚品质。老师在此堂课中运用教材的具体语言资料,让学生们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激起学生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思想,教学完成后,老师带领学生讨论这样的话题:�
2情景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情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更是一个不错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传授学生语文知识,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高尚情感。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出具体的语文学习环境,学生们在情景中自然地获得道德教育。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小学课本《桂林山水》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们在多媒体教学工具上,展现出桂林山水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进行真情实意的讲解,使得学生们在欣赏优美的风光中更深切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小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高尚价值观。
3生字学习融合德育教育
生字的学习是小学阶段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们在带领学生们识字的过程中渗透一些德育教育,学生一边识字一边接受道德教育。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构造特点鲜明。教师们依据汉字的特点,在授课中带领学生仔细观察汉字的构造方式,发现汉字和高尚思想的关系,把汉字教学工作和德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例如,在讲解汉字“敬”时,教师对敬进行组词,尊敬,敬爱,敬奉,并用这些词语进行造句,用句子让学生理解敬的含义。敬:以攴促之言行真善美(茍),慎言也。现代汉语解释为:(1)表尊重,有礼貌地对待。(2)表示敬意的礼物。(3)有礼貌地送上去。(4)谨慎,不怠慢。这些表示了中国的传统美德礼貌,在词句的运用中传达了礼仪知识,渗透出德育教育,无形中培育了小学生的高尚思想品德行为。
4课文朗读中,感受德育教育
语文课文中的内容有着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中也包括多样的德育思想。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朗读课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们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把自己置身在作者的感情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会课文中包含的德育思想。例如《白杨》这篇文章通过爸爸和孩子们的对话,表达出对建设者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佩之情。又如《挑山工》这篇文章表达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些精神都可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深深的体会,继而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缺乏对他人关爱、缺乏奉献、意志薄弱的缺点改正过来,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无私奉献的品格、关爱他人的品德。
5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不单单在课内进行德育教育,也可以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实践活动的执行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外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举行有娱乐趣味、多种多样、吸引力大的课外兴趣活动,带领学生把习得的语文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促使文化素养得到升华,道德品质得到良好的培养。例如,在完成语文课文《一个苹果》的基本教学任务后,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其它的课外活动,第一,老师带领学生阅读一些类似的课外读本,第二,布置一些以“爱”为主体的小板报或者阅读活动,第三,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第四,带领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各种摄影展览、美术书法展览等等,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意识,实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6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这一教学工作是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就是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新课改的发展形式下,小学语文教师们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实现传授知识和德育教育的完美结合,进而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重要德育教育功能。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教育界逐渐意识到了德育教育对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小学班主任应将德育思想渗透至小学班级的日常管理过程中。为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小学教师可借助激励措施进行小学德育教育。本文以当下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当下小学德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运用激励策略进行了简要探讨,以期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级管理;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措施
长期以来,小学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随着科学教育理念的融入,教育界逐渐意识到实施小学教学的目的不止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还在于培养学生的修养内涵。受到这一浪潮的影响,德育教育逐渐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当下的教学阶段,教师过分关注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班主任需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从多个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基本是非观和道德观。
一、当下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德育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基本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其主要内容有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教育及道德教育等。从另一方面来看,德育教育是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可以利用德育教育来规范学生的行事准则,以起到管理班级的目的。放眼于当下的小学德育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学校的德育教育组织不够全面目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这一现状与学校的德育教育组织具有一定的联系。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小学并没有针对德育教育制定相关的教学制度、考察制度和记录制度。也就是说,现阶段大多数小学的德育教育都处于秩序混乱的状态。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时没有统一的参考标准,而是按照自身意愿实施德育教育。2.激励措施的实施力度不够借助激励措施进行德育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但从当下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来看,激励措施的实施力度仍不够。对部分值得表扬的事件,小学班主任并没有严格落实;而对于部分需要批评改正的行为,小学班主任也没有及时进行严惩。这种存在明显滞后性的管理模式使得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3.德育教育的激励措施不够完善除了执行力度不够之外,当下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激励措施仍有待完善。激励措施相对单一、激励力度不够科学等原因大大限制了激励措施的实施效果。部分班主任在制定激励措施时不能较好地体察学生的需求,而仅凭工作经验制定激励制度。不符合教学实际的激励制度,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激励效果。
二、如何优化激励策略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教学效果
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并为学生的为人处世方式提供一定的参照。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十分有限。部分学生对于事物的好坏、善恶、美丑及黑白并没有完整的认知。在这一阶段,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榜样作用 针对这一教学特点,班主任可以将激励策略运用至德育教育中。但从当下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应用现状来看,激励策略的制定、执行力度都存在一定问题。班主任在进行调整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善激励策略的`制定制度和执行力度激励策略的制定方法和执行力度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其在德育教育中的教学效果。为提升当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质量,班主任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策略并将其严格落实。在制定激励策略时班主任应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以保证激励策略的有效性。相较于传统的物质奖励而言,精神上的奖励会对小学生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例如,班主任在选拔班长时可以先让学生轮流担任班长,以后根据每位学生任职期间的表现挑选出最佳人选。这种精神上的奖励可促使学生延续这种良好的行为作风,从而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此外,在发现学生有乱扔垃圾、说脏话等不文明的行为时应及时制止,以防止类似现象再次发生。2.以实际事例感化激励学生传统的说教往往不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运用实际事例感化学生,以起到较好的德育教育效果。例如,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教学的形式,通过实际的案例感化激励学生。又例如,在开展家长会、升旗仪式等活动时,班主任可以选取几个班级代表人物作为“德育标兵”进行演讲,从而给班级学生带来心理上的触动,从而感化学生,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拥有更好地行事标准。3.将德育教育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现阶段的小学德育教育具有治标不治本的特点,部分学生在校园中的状态和在校外的状态具有较大的区别。科学有效的德育教育应该与生活进行联系,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而不是仅限于在校内进行德育教育。为将德育教育落实到生活中,小学班主任可以向学生家长寻求一定的援助,借助家长来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小学班主任还应该将激励策略渗透至日常生活细节中。例如,班主任应鼓励学生保持自身仪容仪表的整洁,又或是叮嘱学生将用过的东西当归原处,这种生活中的小细节往往才是学生德育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对于在生活中注意小节的学生,班主任也应该进行表扬,促使班级学生向其学习。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科学化的必经之路,从当下我国小学的德育教育来看,德育教育质量和德育教育制度都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针对小学生的教学特点,利用激励策略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需注意的是,班主任在制定激励制度务必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角度考虑,以保证其执行效果。
参考文献:
[1]赖则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7(04):31-32.
[2]康欢欢.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07):47.
[3]刘咏梅.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华少年,2015(12):11.
【摘要】低年级小学生处在智力发育以及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在如此特殊阶段,他们能够接受怎样的教育往往决定着其后的发展方向以及所获取成就的大小。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要以高雅的举止影响小学生、以真诚的话语鼓励小学生以及以良好的品质塑造小学生,帮助他们奠定人生辉煌的根基。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具体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 对于处在教育初级阶段的小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良好行为习惯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而非知识的强化记忆和吸收。因此,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使之能够通过该阶段的学习不断取得更好的成就与效果。
一、以高雅的举止影响小学生
由于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强大的模仿能力,相较于课本上讲授的知识内容,低年级小学生更容易受到教师言谈举止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也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自己所熟悉的教师的某些口头禅或者习惯性行为等。再加上低年级的小学生往往不具备较强的辨别能力,他们往往对自己的“所见所闻”不加辨别地模仿,甚至因此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者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念等,从而给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作为长期奋战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在与低年级小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严于律己,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使自己成为他们学习的“优秀榜样”,为他们提供可以临摹的“行为范本”,使之能够有正确的行为标准课参考。
二、以真诚的话语鼓励小学生
由于感性认识往往占据着主要地位,低年级小学生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以情感为出发点来看待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无论是在面对一些犯错的低年级小学生时,还是在处理低年级小学生之间的一些“意外纠纷”时,我们必须在“以理服人”的同时做到“以情动人”。如此一来,我们才能让学生在深刻领悟自身失误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我们的一片苦心以及一片爱心,进而在我们真诚的安慰与鼓励之下继续前行,不断取得鲜花和掌声。
此外,对于那些性格较为内敛的'孩子,我们更要付出真诚的爱心与耐心,引导他们一步步地展现自身的才华与优势,进而学会如何与集体更加和谐地相处,使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比如,在笔者所执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小学生性格比较内向,甚至连班级集体活动的时候,他都有意无意地往角落里躲。在某次的班级教学提问过程中,当笔者问到某个课外问题时,全班学生顿时鸦雀无声,唯有他半举着小手。但是当他看清楚这些周围学生的状况(都没有举手)时,又悄无声息地放了下去。于是,笔者便借口随机选一名优秀的学生作答并选中他。刚开始,他很紧张,之后终于在笔者的再三鼓励之下鼓足勇气说出正确答案,而笔者也借机作出鼓励与奖励,使之在班级其他同学艳羡的目光中逐渐找回了在人前展示自我的信心和勇气。
由上述内容可知,真诚的鼓励是我们在低年级小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教育途径,它不仅让师生之间相处更为融洽,还让低年级小学生能够在真诚的态度影响之下不断地突破自我,获得前进的勇气和动力。
三、以良好的品质塑造小学生
良好品质的形成是惠及小学生终身的财富。想要塑造小学生良好的品质,我们必须要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开始大力贯彻德育教育,使低年级小学生能够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优秀的文化修养。那么,如何才能使德育教育在低年级小学生中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呢?笔者以为我们不放从低年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入手:
(一)在儿歌中渗透德育教育
众所周知,儿歌是一种低年级小学生非常喜欢的艺术表达形式。因此,我们可以筛选一些富含教育意义的儿歌来教小学生,使之在儿歌中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下能够潜移默化的培养高尚的品质。比如,“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这首儿歌就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小学生拾金不昧的思想认知。
(二)在游戏中渗透德育教育
由于天性活泼,低年级小学生很难乖巧、老实地坐在教室中安安分分地听课。即便能够老老实实地坐在教室中,他们也未必能对教师讲述的内容全身心地参与其中。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遵循其生长规律,在教学中给予他们更多“课外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具体的游戏实践中感悟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力量,在此氛围影响之下,他们逐渐学会了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进而获得更多人的欢迎。
总之,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处在智力萌芽、“三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倘若能够把握这一重要时期,我们便能够为小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之在优秀品质与道德情操的影响下不断取得优秀成绩。
参考文献:
[1]杨福铸。浅谈加强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分析[J].新课程(上),20xx(09).
[2]张洪林。小学德育工作途径的多样化探析[J].甘肃教育,20xx(18).
[3]顾洁。让“德育之花”绽放于“科学之田”——浅谈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20xx(37).
小学学校德育论文
摘要:班� 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小学班� 那么,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呢?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意义;途径
小学生有其自身的成长特点,其思想性格尚未健全,道德观念尚未形成,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求小学班主任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自身道德修养,认真探究德育工作的开展方法,培养和塑造积极健康、性格健全、品质优秀的小学生。
1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
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要求,我国小学德育工作要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让小学生了解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此外,由于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小学班主任对其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更好地塑造小学生坚韧的品质、积极乐观的心态、自信开朗的性格,激发小学生勤学多思,为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途径
2.1通过创设班级环境感染学生:
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是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风气环境氛围,从而使小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接受道德教育,通过观察身边老师、同学的行为举止,管理约束自身的。言行,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此,小学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以感染学生。(1)严格班级纪律。严格的纪律对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具有重要意义。要保证纪律对每名学生都公平公正,所有学生在纪律面前都是平等的均无特权,从而使小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约束自身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认真做好引导。小学班主任既要注重小学生课本知识的学习传授,更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习惯时要立即予以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改正问题,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要予以表扬。让小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明辨是非,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3)抓好主题班会。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定期组织召开班会,并提前确定班会主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班会的内容、形式,例如观看影片、演讲比赛,表演排练等,鼓励每名小学生都积极参与,充分调动每名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在班会上畅所欲言,班主任做好有效指导,从而让小学生对思想品德、良好行为习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此外,还可以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参加主题班会,与家长共同进行优秀学生评比活动,做好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家长的道德素质。还可以通过组织小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心奉献品质,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质。
2.2通过树立榜样力量激励学生:
俗话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老师就是耕耘这些花朵辛勤的园丁。这句话说得很对,只有园丁是一位勤劳、有品德的人,并通过自己辛勤的劳作,流下汗水,才能让花朵健康成长,真正领悟到园丁辛勤耕耘的精神。想要让学生向教师学习,那要求学生做的,教师自己就要先做到,将《小学生行为守则》牢记心中,还要在平时教育学生的过错时,用《小学生行为守则》来教导学生并约束自己。现在的父母把孩子都当做是掌上明珠,而且孩子习惯了在家里衣来生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所以教室的清洁问题他们都不会去关心,更不会去打扫。我发现以后,便开始动手打扫卫生,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就是想让学生产生爱护班集体的想法,这样不仅自己变得整洁,而且教室也变得干净。在这之后的几天,有一部分学生开始自觉地去打扫教室的卫生,我表扬了这些学生。慢慢地,学生都会去自觉地讲卫生,维护公共区域的整洁。通过这件事情我认识到,教师只要对自己严格一点,做出好的表率,将会比要求学生去打扫卫生更加有效果。到了现在,学生都能够发自内心,自觉地去为班集体做事情。
2.3通过加强学校与外部环境的沟通联系:
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德育教育系统,应该要做到放眼四周,要善于将学校与家庭、社会这些外界的力量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教育空间。要发挥家庭德育教育和社会德育教育的优势。需要在频繁的家校联系中让家长们树立起“家庭素质教育”的观念,担负起相应的教育责任,配合学校教育,转变教育理念。在家庭素质教育中,最常见的误区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要改变以往唯分数论的办法,要综合考察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班组或社会活动,对于其取得的成绩应予以全面评价、全面衡量。不仅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更要关注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教育,更加重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挫折教育。同时,家长要参与到学校的素质教育计划和措施中,尽可能与教师多接触、多沟通,这样才能使家庭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创造出家校内外齐心协力开展素质教育的新局面。这样就能有效实现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3结束语
总之,小学生良好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学校、家长、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小学班主任老师要注重与学生家长的互动交流,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探索解决办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德育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延存.触动孩子的心灵———试谈小学德育的实效性问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3).
[2]莫秋玉.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4(21):58-59.
[3]郝延芳.小学班主任应如何开展德育[J].学周刊c版,2011(3):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