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毕业论文选题范文(最新9篇)

大学生活又即将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有准备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编的9篇经济学毕业论文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1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 专业特色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全球化趋势下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出现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局面。这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创造了更大的就业空间。一方面,外资企业“走进来”,几乎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行业,外资企业开展业务急需一大批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内各类企业的涉外程度普遍提高,产品出口国外和原材料、中间产品国外进口的比重大幅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一大批国内企业已经或正在走出国门直接到外国从事生产经营,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多无疑大大增加了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但同时出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是部分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不景气,很多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根本没有关系的工作,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

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区域性研究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务”

过于偏重理论课程,忽视实务课程,一些重要的实务性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调查显示,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三)课程设置中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培养形式相对单一而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潜力的发挥

创造性能力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主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具体包括专业实习、学年论文、学期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动态的场景和发展变化的社会背景,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

二、适应市场需要,重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一)调整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

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经济贸易知识,而且要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相应的法律、政治环境)。

(二)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提高实务性专业课课程比重,突出专业特色

在长期过分强调“厚基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多数高等院校的实务性专业课开设严重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有经济学理论方面的基础,专业课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实务课便可有可无,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干中学”就可以厚积薄发,发挥后发优势。殊不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高效的企业要求学生能迅速“上手”进入角色,发挥科班毕业生的特长,而根本不会负担毕业生长期适应和在职培训的高额成本。由于目前的课程体系中,财经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相差寥寥,专业基础课也区别甚微,而惟一能区别学生专业特色的实务性专业课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各个专业都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其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困难,或在工作中由于专业方面的“短腿”

(三)加大对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力度,改变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方式,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开阔视野,对实践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1)积极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操作训练,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2)完善并强化国贸专业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巩固课外专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进入对口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通过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传、帮、带,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要求。

总结:根据笔者的实践工作和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未能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和更新,从而使本科生培养工作暴露出许多弊端。

参考文献

[1]李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商业经济》2010年第3期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2

论文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就业 云南 本地经济 协调发展

一、高职教育要适应云南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l、高职教育应坚持以就业、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对 企业 来说,就是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对高职院校来说,就是培养出圆满完成学业、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产品的销售过程就是毕业生走向就业的过程。毕业生能否顺利、充分地就业,对扣叶立学院的形象、打造学院的品牌、增加“入口”的旺盛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可以说: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也就等于以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

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必须遵循市场运行 规律 ,在市场经济的新格局下,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当前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它的市场切入点主要是学院所在地及其周边地区。因此,探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必须首先研究当地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而探究云南经济发展的特点就是探究云南就业市场的背景和潜力。我们只有把握本地经济发展的脉络,才能更好地把握就业市场的发展走向,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对我们学院来说,要结合云南经济及就业市场的发展特征、需求状况,不断调整教育模式和培养重点。云南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气候复杂多变、地质条件复杂的省份,而地质、冶金、煤炭等行业的地质类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我院就可抓住这一特点,大力发展地质类等相关专业,培养能充分适应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大力推进“订单式”教育,发挥学院优势,为本地经济的发展培养有用人才。

2、本地经济结构的特点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影响

为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级蓝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责所在。换句话说,本地经济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发展方向就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最佳依据。就云南来说,它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地方,一方的经济发展和平安,就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大批应用型、综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可见,本地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依据。

二、云南本地经济发展的特点

云南是

3、 工业 发展 进程缓慢。制造业不发达,导致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02年其比重只占gdp的42.8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传统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已丧失,烟草行业也因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而走下坡路,矿业、采选、冶炼成本在不断增加,最占优势电力工业也面临着挑战。

4、第三产业自l995年以来以超过9%的增长率快速增长。2002年占gdp比重的36.1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虽然云南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其内部结构、远期规划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合理性,还有很多发展潜力未被发掘。结合本地 经济 状况,笔者认为对本地经济特征、产业结构以及社会发展的准确定位,就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云南当地行业的实际人才结构与合理的人才结构间的差异,正是就业市场上高职毕业生需要占领的空间。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与本地经济结构及 教育 市场间的关系

四、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三个导向”为原则的人才培养策略

高职院校应了解本地经济结构、行业发展状况和教育市场、就业市场间的关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性培养方案。近几年云南的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大,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第二三产业也迅猛发展,而重点培养适应高速发展的 现代 化上业、农业和 旅游 业的各类应用型“高级蓝领”将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高职院校本身,要使课程设置和教学系统形成有机的结合,构建一个科学的专业平台,形成灵活多样的专业开发机制,为我们的学生提供全方位发展的条件,使其在理论千¨灾际动手能力方而有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空间,增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培养出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学体系建设和专业课程开发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3

关键词:专业课;实践教学;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248-02

专业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专业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更为重要的,它是实现创新人才及个性化培养要求的重要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也是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在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必须进行的实践性教学,是高校实践教学中最为重要、最为突出的一个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正确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教学、生产实践相结合,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自主科研的能动性。相对于其他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能更有效、更深地提高专业课学习效果,因此,改革与加强这项工作对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毕业设计的目标应定位在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定的经济形态约束着一定的教育形态。教育形态的更迭并不意味着前一种教育形态的消亡,而是教育形态主导地位发生了变化,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的遗传活动,指引着社会遗传的特殊功能,执行着文明的时代变革的功能。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更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教养的现代人。”

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由动力革命时代步入了智能化时代,知识经济是这 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是以择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而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则应是以创新教育为导向专业教育。以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改革毕业设计,加强实践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对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具有坚实的知识素质

列宁在描述共产主义时代对人的要求时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知识(包括各种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经验、感受)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知识越坚实深厚、丰富广阔,人的思维能力与品质就越高。获取各学科的知识特别是独立地获取各学科的知识,打破同门学科的界限,促进知识的融和,具有终身学习知识的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高层次人才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二)具有较高的“三创”素质

所谓“三创”,就是创造、创新、创业三者的有机结合。创造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创新是对现有事物的更新和改造过程,而创业则是开创某种事业的活动。创造强调原创性,创新即为“推陈出新”,而创业则注重把创造与创新的东西变成现实,开创出新事业。21世纪的高等教育应以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为根本和特征,以培养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人才为己任,源源不断地培养基础深厚、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富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具有正确的情感素质

情感素质是指人们的价值观念、需要意识、精神品德、意志意向、情趣爱好等,情感素质是创造性思维不可或缺的动力与调控层次,既要有科学精神,又要有人文精神。只有具有勇于创新、宽于失败、不怕困难、刻苦坚韧、严谨务实、自信自强等正确的情感素质,才能积极地调动知识,获得灵感,发展个性,发挥水平,有所创新。

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策略

(一)以是否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标准选择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高等院校一般以教师技术职称确定指导资格,即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由中级(讲师)以上人员担任,而不是以是否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标准选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高校教师在进入高校担任教师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师资格考核,无论在教学能力、人格品质,还是知识水平上都达到了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具备教师职业资格的从业人员都应该具有指导毕业设计的水平。然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拥有却是具有高低差别的,并非高职称教师就一定具有较高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助教就一定具有较低甚或是不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毕业设计教学中的重点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是以传授知识、教授理论为教学重点,因此,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应以教师是否具有自主科研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来确定。

(二)建立开放式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组

传统毕业设计过程是指导教师与学生的“1+1”模式,从选题、开题、设计与写作毕业论文,到答辩前的指导,完全由“双向选择”后确定的唯一指定指导教师全面负责被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其他教师并不参与指导与监督。学生往往因只局限于接受指定教师专长领域的指导,而放弃了对其他教师专长知识的领受机会;指导教师也容易出现“善意推辞指导”、“包办”、“陪作”等不良现象。毕业设计是深化、拓宽、综合所学知识的重要过程,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其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中,都需要并包含着本科专业各领域的相关知识、相关理论、相关技能。以民法研究为例,其至少还需要法理、法史、宪法等相关学科知识的构筑。“1+1”模式既阻碍了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获取技能的途径,也阻碍了其他教师对学生的培养。

建立开放式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组,特别是在开题后,经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组全体审议学生开题报告后,根据学生开题报告论文提纲中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本论文的指导教师组成,排除教师间的“善意壁垒”,在观点的交融、碰撞与探讨中,使学生切实地享受知识的盛宴,得到全方位的训练。

(三)建立“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反向指导模式

传统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是“老师说,学生记”,学生完全按老师的指令操作,这种被动的论文指导依然是“灌输”――“接受”――“服从”,学生缺乏主动创造的参与热情,懒于思考,懒于设计,只是按部就班地跟在老师后,不会跑题,但也没有创新,甚至是“剪刀加浆糊”东挪西摘地拼凑论文,更大胆者竟是全文的“拿来主义”。

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就必须改革教师的指导方法,建立“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反向指导模式。从论文选题、方案设计、调查研究到论文撰写,一切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教师只在重点环节给与指导与引导,让学生感受从未有的压力、责任与动力,通过自我实践完成毕业论文。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反向指导模式中,学生发现和重视了自我个性,积极调查研究,参阅中外文献,搜集资料,综合各种知识、数据、信息材料、外语计算机等技术能力,以及与实习单位、同学、老师团结协作,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主动性,达到了综合锻炼,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能力培养,加强创新

毕业设计阶段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深化、拓宽、综合所学知识能力的培养;二是获取知识、组织实验研究、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三是研究过程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中,指导教师应给与学生必要的引导与启发,传授基本的研究技能和研究方法,带领学生成功自主地获取信息和组织实验研究。同时,在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重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刻苦钻研,并勇于向老师、书本、传统理论、传统观念质疑,敢于创新。

创新是一种精神,创新是一种毅力,创新是一种拼搏。本科生毕业设计阶段,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也锻造了学生在为来工作中应该具有的刻苦、坚韧、务实、不怕困难的奋斗品质。教师严格,学生努力,这样得来的成绩会使学生更有自信与实力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五)严格要求,注重答辩过程

学生自主研究,并不是说脱离教师的指导,为了确保质量,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观,指导教师在学生选题、查阅并搜集资料、开题报告、毕业学习、方案论证、写作技巧、结构设计、答辩等多个环节都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学生不能有拼凑字数、案例堆积、范文摘抄、找人、应付毕业、应付答辩等不端心理,而应端正思想,积极主动,严肃认真。教师在每一指导环节都应认真记录好教师指导日志,对没有按要求完成阶段任务的学生提出严肃批评。

答辩环节的审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在论文答辩前,答辩组教师应再次审查答辩学生论文质量,包括论文内容的新颖性、创新性、可行性与实用性,论文格式的规范性,论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数据资料引用的科学性。第二,在答辩过程中,答辩组教师除了考查学生对本学科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外,还应考察学生获取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包括具有该论文学科前瞻性的问题,在答辩过程中发现学生不足之处,立即指出并帮助解决,帮助学生树立严谨务实的科学研究观。

21世纪的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导的教育,以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新的教育风尚,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自觉地构筑21世纪教育模式,高等院校才能为推动知识经济发展提供优秀人才。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孙正聿。站在大学的讲台上[J].中国大学教学,2000,(9):13.

[2] 李文鑫。打破学科专业壁垒 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4,(2).

[3] 李文鑫。树立“三创教育”理念 培养“三创”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2,(1).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篇4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随着青岛对外贸易的发展服装出口额不断增长出口企业也不断增多出口退税政策由此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消费需求下降,使服装行业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对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势在必行。本文的研究意义就是分析在全球金融海啸的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青岛服装行业现状的影响,并提出青岛服装行业利用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寻求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5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形势;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210-03

高职高专院校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国家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将人才定位为适应社会新形势发展需要,因而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以学习实际技能,更加贴近社会行业生产需要而设定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我国当前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近年来,高职高专学院的飞速发展,使得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高职高专院校的育人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一线急需的操作人员。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一般是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来定的,它直接面向社会企业需求来进行专业教育和学科设定,一般来说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都是社会所严重缺乏的人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理论上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在我国的现实经济背景下,却存在着巨大的供需矛盾。我国高校的改革和扩招也同样影响到了高职高专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一般来说综合素质略弱于普通高校学生,但是他们有着自身的优势,那就是学有所长,能够立即投身社会进行一线劳动,这是普通高校毕业生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尽管社会为高职高专毕业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可是仍然有许多毕业生难以完成就业,每年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同样这也是大学最关心的问题。高职高专毕业生可选择面较小,比普通该校毕业生更容易面临失业的危机,究其原因,除了扩招导致的僧多粥少现象以外,高校自身的就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帮扶政策缺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观念也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而且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却延续老路,跟不上社会的变化和需求,学校通常存在一毕业则不管的态度,导致毕业生就业更加艰难。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往往不能满足社会急需,并且大量的毕业生不受市场欢迎,使得市场供大于求,因而造成了就业难的社会现状。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制定以来,也给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促使更多的国际企业进入国内,其低端生产市场,解决了一大批急需就业的高职实践人才的就业问题,然而我们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些工作机会往往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职业生涯难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仅仅是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而并非拯救了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危机,从更深层次来说,我国大学毕业生也处于社会的底层,是为资本家创造利益的工具,因此,短期的就业并非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长久之策,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已久严峻。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社会之中,如何让毕业生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抓住机遇并迎接挑战,

二、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高职高专院校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每年毕业生人数都在递增,但市场却越来越饱和,这种结构性矛盾,正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在于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并且对毕业生的教育针对性不强,难以适应社会生产一线的需求,且高校教育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这跟高职高专院校设立初衷相背离,造成了市场的不信任。当然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并非简单的是上述原因造成的,它具有较为复杂的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饱和度上升,难以接纳过剩的劳动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极大地影响了现代高职高专院校的改革,在计划经济时代,高职高专的专业多以国家重点命脉以及具有重要社会作用的行业岗位为主,例如医护、教师、电力、机械等等。在现代国家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大量新型产业的出现,使得传统行业日趋饱和,而新行业人才需求大量缺乏。产业结构的调整,致使一大批专业院校失去了往日的吃香优势,但是其本身仍然为进行变革,其专业设置仅仅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小规模的调整,并未真正按照市场额需求,紧抓实践,因此其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仍然不能适应现代新型产业的人才需求,而传统行业却业已饱和,这种结构性的失衡导致了供需之间的巨大矛盾。

(二)学校专业设置欠合理

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具有滞后性,落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专业设置没有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的理念。高校在专业设置时,并未对市场进行全面调研,仅仅是跟风设置,片面追求全而广,忽视了精而细的学科设置思维,且教师对市场的敏感度不高,难以在专业教育中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导致专业设置和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三)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实践能力不足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一般来讲其综合素质低于普通高校,不过其实践动手能力却要远远强于普通高校,但是在社会实际情况中,却难以名副其实。高职高专毕业生通常依靠学校的推荐就业,而不敢自己去人才市场宣召就业机会,其闯劲不足、竞争意识不强,同时在学校时忽视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所学专业知识面过窄,理论偏多,因而造成学生动手能力低下,实践能力不强,更加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三、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

(一)就业环境新特点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高职高专教育虽然在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难以赶上普通高校,但是其对于某一专业的实践性能力培养,却更加能够获得市场的青睐,社会经济的深化变革,给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巨大挑战,在新形势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就业环境稳定。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要旋律,也是人们的普遍认知,全球和平则大家共利,在这个共识之下,经济稳定发展逐渐成为了各国最主要的重心问题。我国在加入WTO以后,经济呈现较快增长,并且社会稳定,整体经济环境平稳,良好的国内环境使得吸引了大批的国际资本入驻,社会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环境较稳定。

2.就业途径多样。随着国家经济与国际资本融合度的增加,我国从以前的单一经济体,逐步转变为现在的多元化经济体,大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型社会资本力量的出现,扩大了国内的就业市场,多样化的经济体制,也促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一方面解决了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又创造了就业岗位,促使更多的毕业生能够就业,繁荣了劳务市场。

(二)就业机遇与挑战

虽然我国从整体上来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不过在新时期的经济大环境中,经济一体化却仍然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一体化促使全球分工更加明确,带动了我国劳务市场的繁荣。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国际企业加快了其全球化的产业布局,我国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因而受到了许多国际大型制造行业的青睐,并进行重点投资,扩大规模。随着其规模的逐渐增大,使得我国开始呈现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的特点,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由于本身的学历因素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特别受到劳务市场的欢迎。国内制造行业解决了大量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并且繁荣了我国中低端的劳务市场,使得我国成为了全球制造加工行业的工厂。

2.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给高职高专毕业生带来了机遇。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是起步较晚,工业基础也比较薄弱,长期以来职能从事轻型工业的发展。但是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国家社会经济逐渐向着深层次、多元化结构方向发展,各产业之间开始进行优化升级和调整,并已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国家经济正在朝着工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最重要的是缺乏一线的操作人员,企业逐渐改变了对于人才学历的重视,而更加注重人才的潜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一点对高职高专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3.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求职意愿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求职时,其薪资水平往往较低,许多毕业生难以接受,这也导致了其求职意愿与企业之间的需求形成矛盾。另一高职高专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往往不愿意到生产一线或者较为偏远的地方就业,其通常选择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因而造成地区性矛盾和需求性矛盾。

4.新兴产业带来的高技术成分工作难以在短时间内培养成型。高职高专院校学制一般为3年,在校学习2年,社会实习1年。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较短,其一些院校盲目地追求社会时尚,设置相关专业,但是其本身教育能力有限,难以培养真正具有能力的人才,使得毕业生仅仅能够掌握入门级水平,难以满足社会高端技术层次岗位的需要。

四、解决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数量众多,在目前虽然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所存在的机遇和挑战,从现在开始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调整,如此才能为高职高专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一)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创新职业教育方式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目标主要是针对专项人才的培养而定的,国家需要综合性人才,同时也需要专业性人才。因此,为促进高职高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必须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创新职业教育方式。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业,形成一定的特色优势。

(二)扩大就业渠道,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与社会企业以及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丰富就业信息,同时鼓励毕业生多途径、多地区就业,以避免人才扎堆现象出现,影响就业。高州高专院校和政府部门也要大力支持毕业生创业活动,并在贷款、税收和技术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三)加强就业心理指导,激发毕业生的事业热情

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心理的疏导,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概念其固有职业观念,鼓励其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夯实基础,激发高职高专毕业生到基层干事业的热情。同时要做好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符合自身愿望和能力的就业预期。

参考文献:

[1]刘莉。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价值工程,2012,(5).

[2]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6):47.

[3]姜宇国。论高职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适应性问题和就业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篇6

大学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一:经济管理问题分析

关键词:经济管理;供给与需求;公有与私有;计划与市场;价值观

经济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已在几千年经济管理实践中做了充分的探索,一些先哲们也提出了很多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尤其是经济管理作为一门学问出现后更是被作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及真理性的火花。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经济管理这门学问的开路先锋。本文的探讨仅限于供给与需求、公有与私有、计划与市场、价值观及其管理模型,这些探讨是初步的,也是浅显的,仅供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实践家参考,并给予批评指正。

一、供给与需求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如何扩大供给、提高效能和效率等问题,许多学者都做了深入充分的研究,作者在这里仅就某些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以使供给与需求这个基本问题得以更全面地认识和解决。问题一:有一部分供给是无需求的,有一部分需求是不应该供给的。比如:污染的空气、水等的供给,不是人们的需求;而人们对毒品、贪欲等的需求是不应该供应的,也就是说现行经济学上的供给与需求理论需要对供给与需求做出前提性原则要求。问题二:基本供给与需求是前提。比如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空气、水、阳光、土壤、种子等等这些基本生存条件。其他的供给与需求必须在不影响这些基本供给与需求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解决,尤其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孔子曰: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其先后,则近道矣。现在数量巨大的武器等非基本供给与需求的大量存在,已严重影响人们基本生存条件,是非常令人担心的。因而,必须对这些非基本供给与需求进行调整,设定界限。问题三:《增长的极限》向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人类社会更健康、更持久的生存等应引起高度警醒,人们不能像受了惊的野马、失控的火车,只知道一味地追求快,现在的环境污染、核武器、资源枯竭、经济危机无处不在警示我们来反思现在的发展道路和生存方式,如果不给受惊的野马带上嚼子、不给失控的火车加上制动,便是死路一条,因而更健康、更持久的生存问题如不采取硬措施和强大手段是解决不好的。当然,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在艰辛探索中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类社会正是在吸取失败教训之上而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以前的失败都不具有毁灭性,现今人类社会具有毁灭地球的能力,这种失败就没有机会吸取教训了,我们有句话叫成功是失败之父。如果我们沾沾自喜已有的成功,而无视存在的巨大危险,就离毁灭性失败不远了。如果还寄希望于移居其他星球和开发太空这样的梦想,并为此而行动,只能叫疯狂。《圣经》说上帝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我们原来还有这样的逻辑:落后就要挨打,因而我们要先进、要强大。我们不禁要问:先进、强大后去干什么呀?这不是正确的逻辑。因而更健康、更持久的供给和需求是需要重视的第三个问题。

二、公有与私有

公有与私有的争论持续了多少年,又实践了多少年?现在看来人类社会的哪个阶段都没有纯之又纯的公有和私有,只是公有多一点还是私有多一点,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从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经济管理两种体制性因素,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就像计划与市场一样是经济管理的两种机制性因素,也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公有与私有的概念不知从何而来,现在想来,什么东西能够公有与私有呢?比如一个人,可以完全归他自己私有吗?显然不可以;社会中的一个人还应归家庭、组织、社会公有,但又不是全部归公有。因此,连一个人的身体如果都不能完全归个人私有或完全归公有,其他东西不更是如此吗?实际上,任何东西都没有完全的公有与私有。这里提出一种新想法,把公有与私有修改为公用与私用,因此任何东西都是公用多一点还是私用多一点的问题,谁用的好谁就多用点,用的不好就少用点。其实,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和生命,用的好,身体就健康,生命周期就长;用不好,身体闹疾病,生命周期就短。所以公用与私用,是多一点、少一点,用的好和用的差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哪些公用,哪些私用,哪些既公用又私用。关键是公用和私用匹配好、协调好,发挥出最佳作用,这才叫用得好,而不是公用与私用互不相容、一争高低的问题。

三、计划与市场

计划和市场是一个经济问题,它们在经济发展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时人们把它们当做一种方法和手段,有时又当做一种体制和机制,时至今日仍有不同的认识。这里仅就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进行讨论。首先,计划和市场不是政治和制度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它们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法,当然也就成为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当它们上升为一种模式时,就成了一种体制和机制。历史上看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是纯而又纯的计划或市场,而计划和市场也不是经济追求的目标。其次,计划和市场是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和手段,是相对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各有利弊,应相互补充。实践看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是计划发挥作用大一点,还是市场发挥作用大一点,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条件来确定的。再次,计划和市场如果成为一种模式的话,作者倾向于在这种模式中,计划更多地起到体制的作用,而市场更多地起到机制的作用。我们知道人是靠脚来走路、靠手来做事的,用手或用脚都是方法手段,都是人生存的重要工具,不可或缺;但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做什么事,实现什么目标,就不是脚和手的事了。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该争论计划和市场谁的作用大小问题,它们相辅相成,都是手段方法,都重要,如同人的脚和手。因而我们一方面要研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的大问题,另一方面在实践上更多地探索、研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条件下,哪些应当计划,哪些应当市场,哪些计划多一些,哪些市场多一些,并根据变化的情况随时做出调整,以此让计划和市场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好更大、更好、更持久、更正确的作用。

四、价值观

管理的对象是系统,系统的本质特征是整体性,整体性的表现首先是共生共荣,共生共荣不仅是系统共生或生命共同体,而且是共同繁荣或共同生存且繁荣,这是系统存在的前提,也是这种前提性理念的价值观标准。我们把这一理念和价值观标准称为旗帜或宗旨,管理实践中往往落实为一种制度,而理论 落实这种价值观标准,我们把这一系统的生存过程称为使命,对系统生存过程这一使命的相对逐渐进步性表述为更快乐、更好、更健康、更持久,我们经常把这一过程称为道路,这 这一标准在不同层面和阶段可提出具体的表达方式,如公平、正义、自由、民主、文明等等。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人们的生存目的不是追求财富,也不是战胜自然,而是和自然和谐相处,因此由上面的理念和使命,必然的结果或目的就是幸福和圆满,即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经济或经济管理系统是人类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也必须在遵循这一理念、使命、目的或价值观标准的情况下,来展现自己的价值,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共生共荣的理念下,沿着更快乐、更好、更健康、更持久的轨道,持续改进公用与私用、计划与市场等体制和机制,来实现正确、合理的供给与需求,以达到幸福圆满的目的。这可能是趋向正确的模型和道路,希望更多的专家来进行实践和研究,以进行改进和完善,为人类社会系统探索出更光明的未来、更顺畅的过程、更美好的目的,并在实践中设计出更有效、更实际的工作模型。

参考文献:

[1](美)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增长的极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华涛。管理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伯通电子出版社,2011:205-207

大学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二: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思考

关键词:经济管理;供给与需求;公有与私有;计划与市场;价值观

经济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已在几千年经济管理实践中做了充分的探索,一些先哲们也提出了很多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尤其是经济管理作为一门学问出现后更是被作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及真理性的火花。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经济管理这门学问的开路先锋。本文的探讨仅限于供给与需求、公有与私有、计划与市场、价值观及其管理模型,这些探讨是初步的,也是浅显的,仅供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实践家参考,并给予批评指正。

一、供给与需求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如何扩大供给、提高效能和效率等问题,许多学者都做了深入充分的研究,作者在这里仅就某些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以使供给与需求这个基本问题得以更全面地认识和解决。问题一:有一部分供给是无需求的,有一部分需求是不应该供给的。比如:污染的空气、水等的供给,不是人们的需求;而人们对毒品、贪欲等的需求是不应该供应的,也就是说现行经济学上的供给与需求理论需要对供给与需求做出前提性原则要求。问题二:基本供给与需求是前提。比如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空气、水、阳光、土壤、种子等等这些基本生存条件。其他的供给与需求必须在不影响这些基本供给与需求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解决,尤其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孔子曰: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其先后,则近道矣。现在数量巨大的武器等非基本供给与需求的大量存在,已严重影响人们基本生存条件,是非常令人担心的。因而,必须对这些非基本供给与需求进行调整,设定界限。问题三:《增长的极限》向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人类社会更健康、更持久的生存等应引起高度警醒,人们不能像受了惊的野马、失控的火车,只知道一味地追求快,现在的环境污染、核武器、资源枯竭、经济危机无处不在警示我们来反思现在的发展道路和生存方式,如果不给受惊的野马带上嚼子、不给失控的火车加上制动,便是死路一条,因而更健康、更持久的生存问题如不采取硬措施和强大手段是解决不好的。当然,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在艰辛探索中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类社会正是在吸取失败教训之上而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以前的失败都不具有毁灭性,现今人类社会具有毁灭地球的能力,这种失败就没有机会吸取教训了,我们有句话叫成功是失败之父。如果我们沾沾自喜已有的成功,而无视存在的巨大危险,就离毁灭性失败不远了。如果还寄希望于移居其他星球和开发太空这样的梦想,并为此而行动,只能叫疯狂。《圣经》说上帝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我们原来还有这样的逻辑:落后就要挨打,因而我们要先进、要强大。我们不禁要问:先进、强大后去干什么呀?这不是正确的逻辑。因而更健康、更持久的供给和需求是需要重视的第三个问题。

二、公有与私有

公有与私有的争论持续了多少年,又实践了多少年?现在看来人类社会的哪个阶段都没有纯之又纯的公有和私有,只是公有多一点还是私有多一点,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从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经济管理两种体制性因素,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就像计划与市场一样是经济管理的两种机制性因素,也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公有与私有的概念不知从何而来,现在想来,什么东西能够公有与私有呢?比如一个人,可以完全归他自己私有吗?显然不可以;社会中的一个人还应归家庭、组织、社会公有,但又不是全部归公有。因此,连一个人的身体如果都不能完全归个人私有或完全归公有,其他东西不更是如此吗?实际上,任何东西都没有完全的公有与私有。这里提出一种新想法,把公有与私有修改为公用与私用,因此任何东西都是公用多一点还是私用多一点的问题,谁用的好谁就多用点,用的不好就少用点。其实,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和生命,用的好,身体就健康,生命周期就长;用不好,身体闹疾病,生命周期就短。所以公用与私用,是多一点、少一点,用的好和用的差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哪些公用,哪些私用,哪些既公用又私用。关键是公用和私用匹配好、协调好,发挥出最佳作用,这才叫用得好,而不是公用与私用互不相容、一争高低的问题。

三、计划与市场

计划和市场是一个经济问题,它们在经济发展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时人们把它们当做一种方法和手段,有时又当做一种体制和机制,时至今日仍有不同的认识。这里仅就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进行讨论。首先,计划和市场不是政治和制度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它们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法,当然也就成为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当它们上升为一种模式时,就成了一种体制和机制。历史上看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是纯而又纯的计划或市场,而计划和市场也不是经济追求的目标。其次,计划和市场是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和手段,是相对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各有利弊,应相互补充。实践看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是计划发挥作用大一点,还是市场发挥作用大一点,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条件来确定的。再次,计划和市场如果成为一种模式的话,作者倾向于在这种模式中,计划更多地起到体制的作用,而市场更多地起到机制的作用。我们知道人是靠脚来走路、靠手来做事的,用手或用脚都是方法手段,都是人生存的重要工具,不可或缺;但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做什么事,实现什么目标,就不是脚和手的事了。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该争论计划和市场谁的作用大小问题,它们相辅相成,都是手段方法,都重要,如同人的脚和手。因而我们一方面要研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的大问题,另一方面在实践上更多地探索、研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条件下,哪些应当计划,哪些应当市场,哪些计划多一些,哪些市场多一些,并根据变化的情况随时做出调整,以此让计划和市场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好更大、更好、更持久、更正确的作用。

四、价值观

管理的对象是系统,系统的本质特征是整体性,整体性的表现首先是共生共荣,共生共荣不仅是系统共生或生命共同体,而且是共同繁荣或共同生存且繁荣,这是系统存在的前提,也是这种前提性理念的价值观标准。我们把这一理念和价值观标准称为旗帜或宗旨,管理实践中往往落实为一种制度,而理论 落实这种价值观标准,我们把这一系统的生存过程称为使命,对系统生存过程这一使命的相对逐渐进步性表述为更快乐、更好、更健康、更持久,我们经常把这一过程称为道路,这 这一标准在不同层面和阶段可提出具体的表达方式,如公平、正义、自由、民主、文明等等。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人们的生存目的不是追求财富,也不是战胜自然,而是和自然和谐相处,因此由上面的理念和使命,必然的结果或目的就是幸福和圆满,即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经济或经济管理系统是人类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也必须在遵循这一理念、使命、目的或价值观标准的情况下,来展现自己的价值,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共生共荣的理念下,沿着更快乐、更好、更健康、更持久的轨道,持续改进公用与私用、计划与市场等体制和机制,来实现正确、合理的供给与需求,以达到幸福圆满的目的。这可能是趋向正确的模型和道路,希望更多的专家来进行实践和研究,以进行改进和完善,为人类社会系统探索出更光明的未来、更顺畅的过程、更美好的目的,并在实践中设计出更有效、更实际的工作模型。

参考文献: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篇7

在论文完成定稿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史教授,教授从论文的选题、研究思路的确定到最后的文字修改,都严格要求,悉心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在研究生的学习中,我在生活和学业上始终得到史教授的关怀,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工作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将使我终身受。

同时,我衷心感谢给予了我莫大帮助的、统计学院的全体老师。本文的开题获得了学院许多老师的关心和指导,在此要向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在与他们交流、讨论学习心得的过程中,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感谢他们在我的问卷调研中给予的特别支持!祝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最后,本人还要向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评审本文的专家、学者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8

[关键词]毕业课程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乔国玲(1975-),女,河南南阳人,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高级环境艺术设计师,硕士,研究� (广东广州51026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37-02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来说,毕业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课程教学时间长,教学内容丰富,毕业课程的成绩也作为衡量毕业生学业水平的重要依据,学生非常重视;对于教师来说,毕业课程作为大型的综合性实践课程,需要综合各方面的知识结构,紧密联系学校与行业,在组织教学、实践考察、课程指导、毕业答辩等环节具有非常强的挑战意义,教师非常重视;对于学校来说,毕业课程往往是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毕业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也是产学研结合的主要途径,毕业作品展览也是检验学校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方式,学校非常重视。

毕业课程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何将学生、教师、学校的重视,转换为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笔者认为,引入市场因素非常关键。市场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可靠砝码,要抓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

一、市场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1.市场的消费转变,客观上增加了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岗位需求。近年来,我国经济规模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个人的财富积累、消费观念也产生了很大改变,消费比重从物质消费转向了精神消费,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不再是简单地满足衣食住行,而是体现在生活品位、品牌文化、艺术美观、精神文化等消费内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大多从事第三产业,无论是从事装饰设计、包装设计,还是广告设计、动漫艺术等职业,都是在为创造艺术美的生活而服务。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市场在这方面的需求增多,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自然就增多了。从宏观意义上说,目前消费市场的变化趋势很乐观,有利于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就业,如果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状态,还有很大的就业潜力。

2.成熟的市场需求必然是专业化发展趋势。成熟的市场需求是专业性的,这也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之一。从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历史来说,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从来缺少的就是专业性,纯艺术与实用艺术半遮半掩的划分也不过是近二十年的事情,这当然是历史的遗留问题。近年来,大中专院校开始招收分工细致的艺术设计专业,一方面是市场需求增多的趋势使然,另一方面还是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由于学生看不清市场需求,必然会被这种招生规模所误导,最终导致数量激增的毕业生部分找不到工作,或者需要转行改做其他工作。这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宏观经济向好,市场需求乐观,专业分工如此细致的毕业生还是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这是因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的专业化并不是一回事,即专业的学科培养方向不吻合、专业群的规模比例不同、专业所指与岗位要求不一致等。例如,园林公司招聘设计师,需要施工员、绘图员、预算员、方案设计师、园艺设计师、项目经理等,企业的需求简单而明确,每个岗位都是有明确的专业性,每个岗位需求的人员数量比例也是不同的。而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园林专业,无视岗位群的规模与比例,都是以培养设计师为目标的,无论什么基础和特长的学生,都要完成所有课程和学分,任何一门课程不及格都拿不到毕业证,学校的教育体制是僵化的,这就是毕业生有学科方向却没有专业方向,有专业方向却没有岗位方向的根本原因。为了满足市场专业化趋势的要求,我们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学科名称的简单设置上,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与变化尤为重要。

3.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变化。国家调控的力量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国有经济的规模比较大,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在调整中前进的,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培养不能无视这种政策因素。例如,广州亚运会前的“穿衣戴帽”的城市改造运动,短期内带动了建筑室内装饰市场的扩大;近年来,国家鼓励房地产市场的自由发展,导致了十年来建筑装饰行业设计人才的规模和薪酬都得到迅速增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经济规模总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在十几年前我国未加入世贸组织前,很多学校里也开设有工业设计专业,但这类毕业生毕业后大部分只好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因为当时的大部分企业和政府都还不太重视知识产权、创意文化的影响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越来越多的各级政府和企业大力提倡相关行业的时候,这时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才真正地从事专业的设计。同一专业在用人需求时间上的不平衡和国家政策、市场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这种矛盾也直接影响了艺术类学生在艺术设计市场上的择业。

4.专业设置的稳定性与市场需求变化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就业。教育教学与产业市场本身就是一对相对独立的矛盾体。教育有它自身的教学规律及原则,教学强调稳定性,允许在稳定的基础上发展,如师资力量配备的稳定性、教学环境的稳定性、课程计划的稳定性、招生规模的稳定性等,不稳定就会影响到教学质量;但产业市场遵循的是市场经济原则,内外部变化因素很多,政策、市场、行业、金融、能源、自然、战争等因素都能快速反映到经济发展上,产业市场变化迅速且不可预知。

这种矛盾必然会导致学科设置的滞后性,市场上新出现的岗位,学校还没有及时设置相应的专业。市场调研发现,往往热门行业都是近几年出现的新行业,学校专业发展的滞后性是正常的现象,也不是正常的现象,首先要正视这种现象的客观存在,但不能茫然无视,要想办法改变这种窘况。热门专业不会毫无根基地出现,总是与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联系在一起。例如,近年来出现的热门岗位“软装设计师”,是在“轻装修、重装饰”的市场需求变化下出现的,也是与软装市场专业化趋势相吻合的,但是软装设计师的培养,离不开室内设计、装饰设计这个根基。虽然学校还没有开设软装设计专业,但如能在室内设计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专业计划,强化专业实践、改革毕业课程项目课题,并不妨碍学校在没有相应专业的情况下培养出优秀的软装设计师。

二、探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毕业设计课程改革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课程是连接学业与就业的重要桥梁,毕业课程不能因就业形势严峻而弱化,为了促进就业反而更应该重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地域经济环境发展,规划合理的毕业课题,改革毕业课程的管理体系。

1.加强毕业课程与就业的联系。毕业课程大多是综合性、研究性、实践性课程,是学生从学习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把毕业课程和就业联系起来,一方面,可以和实习工作单位的岗位要求一致,强调学生选题的主动性、实践性;另一方面,在毕业设计的过程和最后的成果展环节,最好邀请用人单位前来参观、指导,加强毕业设计和实习企业的联系。这种双向互动,能够更好地把学生、学校、企业联系起来。

2.结合产业现状,合理设置毕业课题和组织课程实践。在知识型的社会,知识不再局限于智力活动,早就进入了生产的过程,特别是作为知识创意型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是在应用过程中的不断再创造,这必然要求增强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大学已经不是培养人才的唯一主体,还需要社会的参与,需要大学对社会的了解,亦对设计产业的状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再来确定毕业设计要求,这样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我们的毕业生也不再是闭门造车的状况。我们在这几年的毕业设计课程中就开始有意识地带学生走出去,有毕业设计前夕的毕业设计考察,还有毕业设计选题时请企业的优秀设计师来讲设计和市场的趋势。当然,在毕业设计的中间,还鼓励大家和实习的公司比、和社会上公布出来的设计方案比,通过不断的比较来发现差距、弥补差距到进一步的超越。这些举措直接促进了毕业生的设计和就业。

3.鼓励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课题。改革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尤其是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多为学生创造参加实体设计的实习机会,特别是鼓励校企合作的课题,大胆引入企业优秀人才参与毕业课程的指导工作,促使毕业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通过这个举措可以“调整与改善热门专业和边缘学科的就业问题”,热门专业的市场需求很大,学校毕业专业对口的学生还不多,迎头赶上,毕业设计就能发挥作用;另外,还有一些新出现的岗位,学校却没有对应的专业,如“边缘学科”,或“综合性学科”,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做学科性补充,发挥极大的作用。比如,“软装设计师”这一职业,学校暂时还没开设此类专业,这时我们如果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对其进行引导,对学生毕业后进入该热门专业,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也解决了社会上热门专业的用工短缺现象。

4.针对毕业生的心理引导。由于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更熟悉和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特点、技能专长、兴趣爱好,对社会上的企业与行业机构等也相对熟悉,所以建议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毕业设计内容和未来的就业岗位要求,对毕业生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初步的引导,结合学生的性格、特长并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择业方向的建议、合理的引导。引导学生在毕业的初期可以先就业再择业,在设计的岗位上要做到一定高度,还要从基层做起,消除其心理落差。调查发现,教师的指引会让毕业生从众、依赖、失落与恐慌等心理减轻很多,甚至毕业生在刚就业的1~3年左右都还像刚断奶的孩子,需要经常和老师联系来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所以在带毕业设计时给予毕业生心理、价值观等适当的指导,会对学生以后的就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学校在毕业课程管理机制上的改变。改革毕业课程的管理方式,完善学校的课程管理制度,多创造一些有利于教师在工作中接受培训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鼓励教师与实践单位的互相了解,加强教师对设计产业市场的了解,让教师走出去和将企业引进来,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和毕业课程中更多地融入社会实践课题,把企业的考核机制与学校的评价体系结合起来,使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对设计的社会实践有更深切的体会。

三、结语

毕业课程改革要紧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仅要了解目前的市场现状,还要了解市场的基本规律,判断行业的发展趋势,从体制建设上解决教育教学与产业市场本身的矛盾问题。教师要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调整毕业课程与求职冲突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对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对高校有计划、有目的地持续向社会输送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解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等问题,都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Z].2004-04-08.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9

关键词:城市化;大学生就业;民办高校;动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258-01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据教育部2009年4月的资料,2012年全国有280万民办高校毕业生,比2009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32%。全社会新增劳动就业岗位900万个,就业问题是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最大难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二、大学生就业相关理论概述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第一,专业能力,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才能。第二,基础能力,指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它是建立在每一个学生经过接受大学教育应达到的各项基本能力的基础之上。第三,特殊能力,指大学生所拥有的某种特殊素质和能力。第四,求职能力,支大学生在实现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过渡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只有能力和技巧。

(二)大学生就业背景

我国大学扩招后,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 2011年全国民办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这些民办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三、黑龙江省动画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

省教育厅学生处根据国家教育部和《黑龙江省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则(试行)》的规定部署截至每年9月1日和12月31日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工作,而据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中心统计:2008年毕业大学生16.6万人,2009年毕业大学生18.95万人,2010年毕业大学生22万人,加上往年未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数量之多创历史新高。因此,黑龙江省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四、黑龙江省动画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目前民办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片面追求理论知识培养,目前我国民办高校课程设置重理论, 轻实践的失衡现象, 学校多注重理论课程学习, 且专业教材较为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适应不了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太注重应试理论教育, 实践课程的比重不高, 轻视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这日益成为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解决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缺乏对社会的足够认识,自身定位不准确,没有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进行准确的工作定位。过去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 走着独木桥过来的, 所以有着较高的心理期望值, 较高的心态。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 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必须进行调整。就业市场化即大学毕业生全部进入人才市场, 由人才市场配置人才就业。各类人才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

六、结论

动画专业毕业生就业是人力资源配置中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问题解决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只是学校的本职工作,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关注。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本论文是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导)项目《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12010105

参考文献:

[1]姜国忠, 郑瑛琨。黑龙江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类型初探[D].哈尔滨:龙江省委党校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2011.

[2]赵曜。浅析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D].江苏苏州:苏州大学,2010.7.

[3]郭玉东。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人口与经济,2010年10月。

[4]高霞光。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5]许巧仙。我国城镇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河海大学学报,2012.3.

[6]蔡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汤录忠。才产业集群下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8]魏民州。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

[9]马永堂。国外改革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措施[J].中国劳动,2012.

[10]张跃飞。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民办高校学风建设[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