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论文(优秀3篇)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汉文化,是指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下面带给大家五篇关于民族文化的议论文范文800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民族文化论文(优秀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民俗文化论文 篇1

谈民俗文化旅游

摘 要:旅游作为一种行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年来,民俗旅游极为盛行,特别是民俗文化旅游更得到青睐。各民族的民间文化、风土人情、礼俗时尚等会让旅游者耳目一新,兴趣盎然。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热点。

关键词:民俗文化 旅游

民俗学与旅游学都是十九世纪兴起的社会科学。现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开发旅游资源,千方百计地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日益兴盛的旅游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部分。然而最近几年内,民俗旅游十分盛行,其中又数民俗文化旅游得到最多的关注与青睐。

旅游作为一种行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了,自然要提高精神生活的品味。出门旅游能满足人们某种物质和精神上享受,但能否吸引旅游者,就要看能不能向旅游者提供感兴趣,长见识,长知识的旅游环境,使他们能够得到精神上和文化上的享受。在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项目中,更多的旅游者除了对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历史文物等感兴趣外,各民族的民间文化、风土人情、礼俗时尚等更会让他们耳目一新,兴趣盎然。因此,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热点。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方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下来的历史产物,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是人民群众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所谓的民间文化包括的方面十分广泛与丰富,比如民间歌舞、服饰、居住、节日、饮食、游戏竞技等等。民俗旅游是指我们离开从小到大一直生活的地方,去异地体验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的文化旅游行程。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人们往往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从而了解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体会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审美情趣,以满足自己的“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26%的访华外国游客的主要目的是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然而既然有56.7%的外国游客的的主要目标是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更吸引眼球的不是中国的名胜古迹,而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不管是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还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民俗旅游,并且现在已经蓬勃发展了。例如北美的“活人博物馆”,为了再现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风土人情已经以及生活习惯,建造了符合那个年代的“移民村”。里面的房屋、果园、棚圈、碉堡都仿佛把几百年前的地方又重新再现在世人眼前,供全世界游客游览欣赏,这不仅是一次人事旅途,更是精神上的旅途。

科特迪瓦利则别具一格的举办了当地的舞蹈节,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充分表现了当地的传统文化。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著居民的特有的山洞住宅、车马游玩、民族服饰和村落古迹等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中,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特有的风俗习惯。例如高山族的丰年祭,藏族的藏历新年、酥油灯节等等。他们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然而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在节庆游乐、服饰饮食、待客礼仪、民族工艺、婚丧嫁娶、建筑形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汇集了全国几十个民族的灿烂文化,“昆明云南民族村”也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可见,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首先,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其次,民俗文化往往充分满足了旅游者的娱乐需求。 我们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还有许多特有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高山族的丰年祭,藏族的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傈僳族的火把节、收获节、澡塘会、刀杆节,北京、杭州、海宁等地久负胜名的“灯会”,广州的“花会”,湖南汩罗江、广州珠江等地的端午龙舟赛渡等等,这些都是许多游客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与自己民族或者家乡的风俗活动全然不一样,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游客的审美观。

最后,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 。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始终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正是如此,让我们56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国内游客可以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活动,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民俗风情,从而充分的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而对于海外游客来说,通过体会这样别具一格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了解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3、民俗文化旅游多种开发模式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激发人们前来观赏民俗、了解文化的旅游开发行为可以采取多种模式。

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在美国的“活人博物馆”中,员工们身着十六、十七世纪美国劳动人民的服饰,作为几百年的抵美“移民”而出现,向游客表演了用方形的扁担挑水、用原始农具耕作、用独轮车运输等古老的传统习俗以及各种民间舞蹈,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吴文化公园、等都属此类。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令时光“倒流”,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

原地浓缩式。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如节庆、婚嫁)原本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采取合适地段建造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民俗精华,如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塞风情园均属此类,便利了游客充分了解当地或该民族的民俗文化精髓。

文学宣传式。在旅游区搜集、整理、出版配合旅游的民间文学书刊,可以更好的为发展旅游业服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增加,丰富的民间文学,越来越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关心,它具有认识历史,了解风情,增进友谊和增长知识的作用。

可以有计划的搜集、整理、出版各地风物传说。那些与某个地方、某些山川、或著名建筑物、土特产、工艺品相关的民间故事,往往因为粘附于固定的风物上而更具有其可信性。能对旅游者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北京、桂林、杭州、苏州等地都是历史古城,有很多闻名海内外的风景胜地,自古以来,一山一水、一桥一物都有优美的民间传说可以流传。如《西湖民间故事》就曾发行一百多万册,并译成英文发行。大受国内外旅游者的欢迎。

还可以搜集整理旅游笑话、谚语谜语、楹联。有很多前人在长期的旅游生活中,积累总结出来的生活知识和经验教训,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既有思想性又有知识性和欣赏性的旅游生活知识。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等等旅游谚语,对祖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作了艺术的概括和赞美。

有着导游和指导欣赏的作用。还有很多气象谚语,“山头清天气晴”,“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门;红云日落起,明日天气晴”。另外,我国各地名胜古迹都保留着大量民间喜闻乐见的楹联。云南滇池大观楼一对一百八十字的长联,绘景抒情,誉为“天下第一联”。游客在旅游中欣赏民间楹联,既助长游兴,又能增长历史文化知识。

民俗文化往往是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的,因此民俗旅游也就显得格外丰富多彩。民俗旅游的开发虽然有一定的模式,但因其自身的特征,它的内容选择和开发都应讲究一定的原则,那就是坚持民俗的独特性,只有保持各民俗旅游的独特性,所开发的民俗资源才是可游的,其旅游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民俗文化论文 篇2

试谈民俗文化的艺术价值

[摘要]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各有不同,但是尽管如此,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却较为一致,均体现在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等诸多方面。对于民俗文化艺术价值的探讨,无疑让我们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以及其背后的价值有更加充分的认知和了解。

[关键词]民俗文化 艺术价值 经济价值 社会价值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最原始也是最普通的长期生活作息习惯下所形成的一种惯性化的内容,其并非是官方文化或是正式意义上的风俗内容,其更加的接地气,更加符合人们生活中的各类需求,是一种民间色彩的风俗内容。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民俗文化,他们孕育和滋养了我们,像血液一样养育着一方人民,是我们生活和工作、内在与外在、伦理与信仰、礼仪与交流的集中反映和写照,也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资源,最能体现民族归属感。因此,民俗文化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其体现在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等诸多方面,对于民俗文化艺术价值的探讨无疑让我们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以及其背后的价值有更加充分的认知和了解。

一、艺术文化价值

民俗文化本身体现的就是当地的风土人情,展现的是人们的信仰价值和伦理道德,是一种区域文化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人们普遍认可的文化内容。民俗文化其文化价值主要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族文化之本

形式不同、内容各异、种类繁多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他们由于不同的地貌环境、生活作息和资源要素等等影响,使得他们自身的民族文化也有巨大的差异性。由此,形成了各自的民俗文化,例如傣族的泼水节、旧州的绣球节、台州的风筝节等等,这些都是当地民族文化之本,展现了民间发展过程中人们行为与思想的变迁,并由此进一步影响着人们的存在范式、审美追求、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心理。

(二)现代文化之源

传统的民俗文化,在当代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成为现代文化之源。在现今全球化发展大潮之下,人们逐渐发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民族文化的根本与基础便是民俗文化,其是本土文化的根源所在,所有的现代文化变迁都离不开这一个根源,万千变化不离其中,都是由最初的民俗文化所孕育而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这实际反映了人类文化发展延续的深刻规律,正如美国文化、日本文化的茁壮发展,其都离不开本土民俗文化的滋养。由此可见,现代文化的发展其必然是经由民俗文化变化与延伸而来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伦理道德观念与民俗文化碰撞而来的火花。因此,在我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要重视、继承并发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素。

(三)形成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种对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虽然与政治认同有相似之处,但又与之不同。文化认同感是在人们长期生活与发展下形成的一种文化价值的统一性。最典型的就是地方曲艺,我国南北人们之所以对于彼此的曲艺难以接受或是难以形成认同感,就在于其本身无法充分反映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我们自身的生活作息以及语言有一定差异性。文化认同本身是民俗文化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人们共同点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只有在统一的民俗文化下,才可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文化认同,同时,民俗文化最容易使聚居于一定区域的人们形成一种对于文化的认同感。

二、艺术经济价值

目前,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并受到极大重视,文化遗产经济学的出现就印证了这一点,特别是在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除了对于自然山会的开发之外,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其是未来旅游发展的大势所趋。相对于有形的旅游资源与经济价值而言,民俗文化其本身的内生价值以及无形价值跟高,而且具有更高的挖掘潜力。

(一)民俗文化可以产业化

民俗文化的资源效益,最先为旅游业所看重并利用,并由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最典型的就是旧州的绣球文化,广西整体的绣球产业在各个区域其绣球生产方式以及内容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可以借助于这些文化以及内容的差异性,形成区域化的生产方式,利用各自的文化优势和内容创新,从而避免了同质化的现象以及恶性竞争的状态,从而更好实现以及提升了整体产业发展。同时,在绣球文化的带动之下,旧州地区利用“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了绣球产业文化公司,专门负责对于公司、协会以及农户三方的协调与生产工作,从实际效果而言,提升了区域品牌内涵以及知名度,同时整合了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由此无疑能够借助于民俗文化本身的传播,让人们更加充分的认识到现代民间艺术,从而提升民间艺术的传播性。

(二)文化资源日益资本化

当一种资源能够保持并能增殖其价值的时候,便具有了资本的属性。对于现有的民俗产业发展而言,充分利用自身地域特色和传统绣球文化的差异性,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发展模式,由此才能够保证良好的销售利润和市场认知度。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应该只是一种单一的产品或是产业的发展与生产模式,在资本的计入之后,当代民俗文化本身的价值会被进一步的体现。近年来,不少地区站在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高度,挖掘和发挥民俗文化作为无形资本的经济、社会效应,整合利用文化的经济价值,使之成为一种能创造价值的价值。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其不再是单一性的,而是整体性的,许多区域在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基础之上,进一步构建了相应的产业链,以旧州绣球民俗文化发展为例,在资本的推动下,其建立了相应的产业链:

首先,可形成第一产业链,即绣球产业一旅游一带动经济发展。绣球文化产业应该走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的道路。发展绣球文化产业,扩大绣球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可以适当地开发旧州这些丰富的文化民俗资源,开展旅游业。其次,可形成第二产业链,即绣球产业规模化一吸引劳动力一带动经济发展。扩大产业规模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一方面有效吸纳各类人才投入建设中,另一方面间接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最后,可形成第三产业链,即产业链三:绣球文化一提升本地知名度一吸引投资一带动经济发展。将产品融入节日、庆典、歌圩等活动中。   三、艺术社会价值

在现代社会,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其和谐价值观也正日益成为全球化时代全人类的核心价值观。民俗文化是人们彼此之间生活与交流的潜在纽带,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于国家的团结和民族的认同感都具有积极地作用与意义。

(一)形成民族性格,塑造民族精神

文化对人们的性格的影响,一是调控人们行为的基本倾向、二是规范人们的基本生活态度和基本观点。一个民族的性格本身可以直接在民俗文化中体现,在民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性格,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例如东北人的好爽以及南方人的细腻,这些无一不体现在传统民俗文化中。在民俗文化的发展工,包括文字应用、曲艺、风俗习惯等等有进一步让上述民族性格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升华,为民族精神与民族和谐提供着无尽的营养和有益的启迪。这些曲艺以及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民族性格的展现,并进一步通过艺术风格的体现去实现人们对于传统艺术的认知以及了解和发扬光大。

(二)形成社会规则,维持社会秩序

民俗文化是千百年来生活在一区域的民众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其本质是人们对于某一种生活方式、规则制度的认同。对于一个区域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而言,民俗文化就是一种潜在的规矩,其贯穿与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策的同时,也是人们长期所墨守的一种人情世故。这样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往往可以对于我们自身的行为产生良好的约束作用与效果,帮助我们形成区域性的核心发展,人们各自的诚信以及社会规则配合以法律规章制度,更好地保证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秩序的维护。在法律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对于整体文化的培养以及熏陶提供了更加肥沃的土壤,让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生根发芽,从而实现文化价值的源远流长。

(三)寄托民众情感,调节民众心理

直到今天,我国部分农村依然是封闭自足的体系,人们生于彼长于彼。尽管人们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可以接触更为丰富的文化内容,不过他们的思想在长期的民俗文化影响之下,形成了一种惯性,一种对于区域以及本地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无论外部的文化如何改变,他们对于乡土气息与文化的认知依然是其自身的内心慰藉。民俗文化则不同,成为寄托民众情感的载体和调节民众心理的工具,就如海外的游子最终都将落叶归根一样,民俗文化往往成为人们一种精神层面的寄托,如台湾海民对于妈祖的祭祀和祭拜就是一种精神寄托。希望每一次的出海都能够平安。又如人们对于观音和菩萨的跪拜也是希望可以为自己和家人祈求好运。因此,民俗文化背后展现的本质是人们对于内心平和以及心理调节的需求,是一种民众情感的寄托。

文化是一定时期人民群众基于一定的生产、生活活动而创造的。民俗文化体现的是人们最原始也是最根源的生活方式与习性,是我们民众在生活实践中所总结出的朴素的风俗内容,是人们自我精神满足的方式。因此,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我们当代的生活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软实力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民俗文化的传播,可以进一步去展现当代民俗艺术,让每一个普通百姓都可以就现有的艺术文化有更加浓厚的兴趣以及认知度,全面展现我国当代悠久的文化内涵,实现整体文化价值的传播与发展。因而,在未来我们无疑更加应该不断重视民俗文化的发展,强调对于其艺术价值的开发。

民俗文化论文 篇3

试论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差异论

摘要:民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而民俗以空间观念划分类型可分为“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它们作为彼此分离又相联系的文化范畴在日常生活中无形的控制着人们行为,我们从社会民俗的主要功能出发,分析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的内涵,探究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文化背景以及心理特征上的差异,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更多因素的出现,城乡民俗文化呈现出整合的趋势。

关键词:城市民俗文化 农村民俗文化 差异 整合

民俗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创造并享用的对象,它存在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具有实在的功能,满足着主体的需要。从乡村到市镇、再到都市,是人口流动、聚集和社会发展的渐进性结果,它们各自的民俗文化形态正是不同空间下主体的阶段性需要的表达。“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作为民俗空间类型中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其研究既是人的研究,也是社会的研究。

一、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上的差异

不同的社会结构是产生不同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质的差异,即在于城市与农村的社会结构带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城市自兴起的那个时刻起,其社会结构就与农村有着极大的不同,城市的出现被视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这种文明的表现首先在于地缘关系打破和替代了农村所存在的浓厚的血缘关系,从而使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促使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出现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所谓民俗文化背景,是指民俗民俗文化在其滋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处的基础条件及文化氛围[1]。虽然农村民俗文化也受到文化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但是与城市民俗文化相比,能够对城市民俗文化起到影响和制约的因素,要比农村民俗文化的范围广阔的多。

1、农村与城市的经济方式不同

农村以农、林、牧、副、渔为业,其生产依赖土地等自然资源,具有自给自足的性质;而城市汇聚着工商百业,依靠资金、手艺、交换、时局而发展。乡村经济虽是旧时的经济支柱,但易受地形、气候、水源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乡村远离政治中心,因此,它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处于从属的地位;而城市的行业生产能超越地理因素的束缚,成为政治与文化中心不可或缺的基础,并以上层社会和市民阶层的需求而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领有主导的地位。

2、农村与城市的人口特征不同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他们的人口构成较为单一,大多以血缘村落相聚居,并依赖祠堂、族谱、族规、族长而凝聚成宗亲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主要从事田间的体力劳动。城市的主体是市民,他们多为迁徙之徒,先后来自八方的乡野,具有多族源、多姓氏的特征,并且相互杂居于空间狭窄的街巷之中,各干其业,经长期相处、磨合,逐渐褪去原先的地方色调,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城市的居民因生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广闻博见,相对农民来说,构成了文化素质稍高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因为各个地方的不同人员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文化,不同于其以前生活环境中的民俗,并很快适应其中。

3、农村与城市的语言应用不同

农村的语言应用一般取方言土音,常用俚语俗称,少见新词新语,地方性特色突出,村民间的口头语言彼此雷同,反映出他们生活的群体感强,而个性化弱。城市的语言应用因市民八方汇聚而五音混杂,一般为下层多地区方言的纷呈和上层官话的并用,并逐渐混成新的城市语言。相对乡村语言,城市语言因阶层、行业、教育、交际等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个性化的特征,且语词丰富,新语迭出,包容着丰富而鲜活的社会生活信息。

三、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

由于历史的时间原因和地理的空间原因,在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下,形成了近现代以来中国特有的乡土农业文化和都市工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异质并存,体制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2],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在这些文化土壤上根植出各自的社会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体系。城乡两种文化心态的总体差异,比如在政治心理方面,乡村是圣贤期待心理占优势,而在城市则是独立自主意识占优势。不同代际之间的社会心理差异,如乡村社会第一代人表现为苦难的忍耐和听天由命,而城市社会的人则表现为解放的追求和艰苦创业;如对第二代人的比较:以食为天、故土难移与忍辱负重、游离谋生;对第三代人的比较:压抑的变态欢愉与新生的困惑奋起;对第四代人的比较:不畏天命的发财意识与自觉平庸的享乐主义。

四、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的整合

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在存在明显差异的同时,还呈现出不断整合的趋势。

1、城镇化的发展决定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整合的趋势

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的连通、行政区划的调整、卫星城镇的建设、经济开发区和保税区的建立、郊外大学城的发展、一小时都市圈的规划等,加快了都市化的进程,确立了大都市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发展[2]。

2、民族精神的一致性加速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乡民、市民同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继承着共同的民族精神。这就是:爱乡爱国、团结统一、平和勤劳、自强不息、入世乐生、包容天地。作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属于民族的整体,它超越地域、城乡、阶层、职业的限制,促进了内部的文化认同与民俗传习。

3、“移风易俗”的倡导与推进将最终推动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移风易俗”的概念,并把“移风易俗”看作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司马迁则主张“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注意到时空变化对风俗的必然要求,体现出锐意进取的务实精神。“移风易俗”既有伦理道德的要求,又有时空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

在城镇化、市场化、知识化、现代化的驱动下,城乡的差距正在缩小。这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层面,更反映在精神观念的层面。城乡之间确实存在着观念的互感,并从深层推动着城乡民俗的整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当城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处于同一水平之时,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这两条轨迹便会融为一体,变成一条轨迹,从而构成华夏民俗板块,这是时代使然,也是历史使然,但也许会需要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包永辉。金陵“首富村”探秘[N]。扬子晚报,2002-12-23A1版。

[2]陈建宪。试论民俗的功能。民俗研究[J]。1993年第2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