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篮球是一项很普及的运动项目,如何写一篇有关于篮球的论文,如何选择篮球题材?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篮球论文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一)篮球课程教学目标应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人才发展需求
“美日两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比较密切,即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并与学生自己的各种条件、兴趣爱好相联系,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多向性。”长期以来,我院篮球课程教学目标多停留培养中、小学校体育师资上,在社会化、市场化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过少,造成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横向的、社会化的发展,使学生就业范围窄,社会适应能力差。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重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篮球课程教学目标应与社会需要保持一致,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或东盟国家体育教学训练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二)建立教学、训练、竞赛一体化的篮球课程教学模式
改革现有的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建立课内教学+课外篮球俱乐部训练+各形式篮球竞赛一体化的创新篮球课程教学模式。课内按大纲要求进行教学,课外成立篮球俱乐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训练与比赛中让学生成为主角,担任不同的角色,指导学生针对个体差异与需求在篮球技术、专项身体素质、临场裁判能力或临场指挥能力等方面制定各自的计划,根据需求选择各块面的学习内容,通过教学、训练、竞赛一体化的篮球课程教学模式,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选择在技术、篮球裁判、篮球带队教练员以及篮球群体工作的推广及管理等方面学的一技之长。
(三)创新、优化篮球课程教学内容
在篮球课程教学的基础内容中,加入“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合作学校或合作单位,让篮球专选的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教师总结指导,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成为教师、教练员、裁判员、篮球竞赛组织者、体育管理者、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不同角色,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实、丰富的社会实践,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实践中检验自我的真实水平,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以及裁判、带训练队、体育管理、组织赛事等能力,并通过实践找出差距与不足,回到课堂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四)改革与创新篮球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把先进的教学方法如“表象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这些科学、高效率的教学方法运用到篮球课程的教学中来。要重视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多媒体技术同步演示教学的使用率。多媒体技术教学不仅能提高示范动作的准确性、完整性、连续性,将学生感觉器官充分调动起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使学生建立清晰而准确的动作表象,更有效地建立动作概念,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提高学生对篮球课程积极性,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鼓励学生探究问题,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能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五)优化考核与评价体系,使评价目标与篮球课程培养目标相一致
科学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可以合理、准确地评价学生掌握篮球理论、技战术、各篮球社会化技能的实际水平,促进学生勤学苦练,全面掌握篮球理论知识、技术战术以及篮球群体工作所涉及的所有技能。优化考核与评价体系,首先,教师们要更新评价理念,明确评价目标与篮球课程培养目标相一致,考核方式的制定不能够脱离培养目标。其次,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的内容注重多元化,包括体育态度、心理素质、理论、技战术、篮球教学能力、篮球群体工作能力等多元化指标,只有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评价,才能不断提高篮球课程教学质量,使我们培养的篮球人才“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或东盟国家体育教学训练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摘 要:为不断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人才的培养质量,应继续深化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改革,创新我院现有的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对培养出色的技能型与创新型篮球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篮球课程 改革 创新
篮球课程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校体育院系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篮球专项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中担负着传递篮球知识、培养篮球人才的重任。现阶段社会对篮球人才的需要有了更高的要求,为培养社会所需的有创新能力的篮球人才,针对我院篮球专业课程现状,改革与创新篮球课程,创新篮球教学理念、拓宽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现行考核方式,为社会培养优秀篮球人才。
一、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教学大纲设置原则研究
1、整体提高原则。整体提高包括二个方面:一个是所有学生的发展;一个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教育科学院院长赞科夫曾经说过:应使班上所有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四格”结构理念对学生全面素质作了新的认识,即学生(作为人)有待发展的全面素质由体格、心格、智格、行格这“四格”组成“,四格”各自以自身独特的内涵而存在,又互相交融不可分割。篮球选项课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通过篮球教学所达到的学生在篮球知识、篮球技战术、品质、体能等的全面发展。就教学大纲设置而言,教学内容应把认知、情感、合作等融合于体能、技术、战术及其综合练习之中,通过练习,使学生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和进步。2.培养终身篮球运动意识原则。《指导纲要》中课程基本目标第一点就是运动参与目标,要求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体现学生对运动项目的“爱”和“能”。所谓“爱”,是指对人或对物的一种内心的、稳定的、很深的情感。“能”是能够,作为终身体育的“能”,应该是超出一般的能够,应使所学者从“能”中找到自信,从“能”中找到人生的自我和价值,应体现在对篮球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的全面及较深的把握。“爱”和“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爱”是“能”的基础“,能”能够加深“爱”的情感。篮球选项课教学大纲的设置为了体现“爱”和“能”,应该是理论与实践、深度和宽度、简单和灵活的有机结合。3.实用性和基础性相结合原则。篮球教学内容比较多,有篮球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除有关实践讲解以外)有体育文化、篮球裁判工作等总共9章。实践有8种基本技术、2大类(战术基础配合和全队战术)进攻7种防守11种战术。篮球选项课一学年一般学生接受不了这么多内容。如战术方法,对不同位置的动作方法及要领、移动路线,学生必须多次反复地练习。如裁判部分,仅只有理论学习,学生的临场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会得不到提高。但如果进行临场实习,按每个学生做15分钟裁判计算,40个学生就要近4次课(按二人制裁判),这还不包括准备部分、结束部分及交换等的时间在内。所以,大纲内容的选择不必全盘接受所有内容,不能把篮球选项的学生当作篮球运动员或体育专业的学生,也不能把他们当作普通大学体育的学生,应该选择一般篮球比赛中能够实用的,又体现基础性和重要性的教学内容。理论可只选择技战术理论和裁判法。实践部分中战术基础配合防守战术中的绕过、穿过、关门和补防,全队战术中的全场紧逼防守及进攻可不选择。4.考核项目反映实际原则。《指导纲要》对学生的评价进行了要求: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考核项目和标准只有反映教学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内容才能反映学习效果和过程,按照投篮、运球、传球和战术配合为篮球选项课中的基础性重要内容,第一学期可选择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和半场往返左右手行进间投篮(反映运球和投篮技术),第二学期可选择全场三人绕“8”字传球上篮(反映传球接球和战术配合)和战术基础配合抽签演示这四项作为考核项目。
二、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教学大纲设置研究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根据《指导纲要》中大学体育性质及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要求,结合篮球选项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实际,制定篮球选项课教学内容与学时模糊匹配。同时确定考核项目与方法如下3.2。教学要永远体现出计划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图中所示时间不是绝对时间,是大致时间,主要考虑到四方面的因素:(1)任何教学内容都要经过反复的练习,1次课中会有多种练习,教学时数主要是总时间。(2)教学内容之间会相互包括。如设计运球练习时会安排投篮,投篮练习时会结合运球。(3)考虑到“十一”“、五一”或学生实习等影响,可略作删减。(4)考虑到分层教学实际,可增加或减少某些学习学时。2.考核项目。(1)第一学期:项目一:罚球线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考核技术、认知、进步)方法:原地单手肩上投篮10次(女生前移1米较合理)。按客观标准和主观评分二种方式计分,各占50%,达标标准是投中一个得5分,技评标准是根据持球方法、用力方法及出手方法进行评分,满分是50分。项目二:半场往返二次左右手行进间投篮(考核技术、体能、认知)方法:任一中边线交点处开始,听到“开始”后运球上篮(向右运球用右手,向左运球用左手),不补篮,自抢球后运球到中线的另一边,换手运球返回上篮,自抢球后运球到起点。二次往返重复上述动作。按客观标准计分:按完成时间给予相应得分,再扣除不中篮、带球走、不踩点相应分数。(2)第二学期:项目一:三人绕“8”字往返二次传球(考核技能、体能、合作)方法:三人一组,在篮球场一端线处各相隔3米左右,听到“开始”后按球往哪处传、人往哪处跑的原则三人向另一端线处绕“8”字快速传球移动,一队员接球后上篮,换方向后往回完成同上。按客观标准计分:按完成时间给予相应得分,再扣除不中篮、带球走、球掉地上、跑错位相应分数。项目二:战术抽签演示(考核技术、战术、认知、进步)方法:准备几张小卡片,每张小卡片背面有一战术配合的名称,学生抽签,抽到哪张,就按要求演示战术配合。老师根据完成质量,如方法是否正确,进攻是否得分,防守是否到位,位置、路线是否清楚等评分。
作者:张海军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摘要:篮球具有的空间对抗,内容多元,集约多变,健身、强心,启示、教育等特点,造就了篮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中,篮球教学也是其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篮球意识在篮球运动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本文围绕篮球意识展开探讨,以期通过篮球意识的培养使中职学生感受到篮球运动的真正魅力。
关键词:篮球教学;篮球意识;中职学校;中职学生
一、篮球意识的概念
1891年冬,篮球运动横空出世,它的创始者是詹姆斯奈史密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篮球运动已经有了无数顶级职业联赛,球迷数量更是数以亿计,更有无数球星闪耀登场,他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篮球爱好者。篮球巨星们在篮球场上叱咤风云的时候,他们也把高超的篮球意识展现给了我们。篮球意识,是指在篮球赛场上复杂、困难、多变的情境中拥有正确采取行动和策略的一种即兴发挥的能力;是在比赛中保证正确运用各种技术动作,灵活运用技战术并正常发挥生理机能的心理活动。因此,“篮球意识”是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根据场上客观的具体情况,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采取实效合理行动的过程的总和,篮球意识越强的运动员应变能力越强。要培养中职学生正确的篮球意识,单凭几场比赛和训练、上几次理论课或者集中时间专项训练篮球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重视在学生们参与的整个篮球活动中,在训练身体、技术、战术、心理的同时,从始至终贯穿篮球意识,从而使学生具有在比赛中能自由、正确地驾驭技战术的能力。实践证明,篮球意识修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队伍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培养篮球意识的意义
篮球比赛常伴有高强度的对抗,场上形势瞬息万变,这就造成了球员在比赛中比拼的不仅是体力、技战术水平,而且还要斗智。篮球意识作为影响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球员稳定心态,抓住战机,保持甚至提高队员合理运用技战术的能力,使本队整体水平达到最佳状态,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从而赢得比赛。
三、中职学生篮球意识的不足之处
1、基本功不扎实,篮球技战术的执行更无从谈起基本功不扎实是我国青少年篮球爱好者普遍存在的问题,中职学生也不例外。比如:有些学生运球不稳,一运就掉,如此这般,换来的只能是对手的屡次抢断和快攻;还有些学生喜欢投篮,却又屡投不中,最后浪费的不仅仅是分数而已,而且极伤士气。基本功无论是在篮球领域或是其他领域都十分重要,常言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很多篮球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而直接讲授技战术,这无异于揠苗助长,而且事倍功半,比赛起来更是技战术执行不下去,最终南辕北辙。2.团队意识匮乏,好打“英雄球”中职学生尚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他们喜欢模仿身边成年人的一言一行,又好表现。同样,在篮球领域,他们会崇拜那些NBA的明星球员,学球星的超级绝杀,学他们在对方禁区内翻云覆雨,学他们在三分线外百步穿杨,但结果却不甚理想,最后不是失误就是“浪投”,队友也被动跟着折返跑。此种情况,若是输了几分,想想办法还可以追回来,但是伤了士气再补回来可就难了。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些在NBA球场上呼风唤雨的明星在场下做了多少投篮训练、力量训练、传球训练和团队配合训练。即便是明星球员的高光表现,也是教练员的合理安排和场上队友的无球掩护、吸引防守等运作换来的。所以,即便个人能力超强,若不懂团队配合,是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篮球运动员或爱好者的。3.控制节奏能力差,易被对手牵着鼻子走中职学生因赛场经验不足,阅读比赛能力弱,对于节奏的控制毫无概念。有时候该投篮的时候却选择了突破,结果发现禁区里面防守队员张开了手等着他。当该快攻的时候却选择了阵地战,该传球时选择了投篮,可以上篮得分的时候却选择了突破分球,最后的结果就是该得的分没有得到,而且极有可能造成失误,最终被对手带着跑,输球便成了理所应当。4.中职学生篮板球意识模糊,常在原地等球落下在NBA有这样一群球员,他们没有令人瞠目结舌的得分能力,却凭着出色的篮板球能力在联盟站稳了脚跟,比如丹尼斯罗德曼——一个把抢篮板球当成职业的人,同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一道开创了公牛王朝。常说:“得篮板球得天下!”因为篮板球是由守转攻、一次进攻转二次进攻的纽带。然而,中职学生却存在着篮板球意识不足的问题。相对于练习篮板球技术,他们更乐意练习得分技术,有些学生甚至排斥篮板球技术,认为那是“蓝领”的工作;即便有些学生乐意积极拼抢篮板球,却很少抢到篮板球。总而言之,中职学生并没有意识到篮板球的重要性,即使意识到了,也缺乏卡位、冲抢等篮板球技术意识。
四、中职学生篮球意识培养模式
1、夯实篮球基本功所有篮球意识的发挥都是以基本功为前提,为了避免因基本功不扎实而失误的情况,教师应当在篮球课上利用相当的时间去讲解、训练基本功。篮球基本功可分为运球、传接球、步法移动和投篮。以投篮为例,投篮是所有技术动作中属于终局性质的一门技术,一套战术成功与否都要看最后投篮是否成功。投篮可分为定点投篮、行进间投篮、跳投等。初期可训练定点投篮,中后期可视情况传授跳投、抛投等技术。2.加强攻、防技战术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篮球是五人运动,单凭个人能力能赢球的概率几乎为零,正是因为篮球运动具有团队运动属性,也就要求场上球员需要互相配合,以此达到攻、防效果的最大化。以二三联防为例,二三联防是最典型的团队防守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造成区域内以多防少,这就要求队员之间有一定的默契和团队意识。若某个队员总是定位不清,跟人不守区域,其队友就必须替他补位,这就给对手成功得分埋下了伏笔,同时也会导致整体防守陷于混乱状态。团队意识又可细分为进攻意识和防守意识,教练需在课堂中有目的地穿插团队进攻战术、联防等训练,以期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队员之间自然而然的一系列的步法移动,并内化成为团队意识。3.重视篮球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对篮球的理解能力对于篮球的理解能力是教练员经常提及的词汇,它指的是篮球各单项技术意识的总和,并在场上正确运用该意识的能力,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球商”。提升“球商”不仅需要实战教学,也需要理论教学作为前提。在进攻战术演练中,战术可以千变万化,可以针对对手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特色,制定出不同的战术,而中职学生并没有活学活用的能力,即便战术能打出来,也是死用、蛮用。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论课上通过板书推演、视频解说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并在实战训练中去试错,如此往复,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比赛、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4.强化篮板球意识,争取赛场更多主动抢篮板球分为抢进攻篮板球和抢防守篮板球,其主要技术由抢占位置、起跳动作、抢球动作和抢球后动作组成,其中抢占位置是抢下篮板球的关键。所以卡位意识是篮板球意识中的核心意识。在篮球比赛中,当球员投篮后,应根据对手和投篮队员所处的位置正确判断篮板球的方向和距离,运用快速的脚步动作,配合身体动作抢占有利位置,并做好相应的动作阻止对方球员挤占该位置,以此获得篮板球。在篮球训练中,教师应做好讲解示范,并分为两人一组,互相转换训练。5.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篮球意识的窗口,也是形成正确篮球意识的重要条件。在赛场上,球员对技战术的正确运用,都取决于能否周密地、迅速地做出正确的观察和判断。为此,我们需要在训练中加强球员的视野训练。在技战术训练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强调球员打开视野,不仅要观察本队球员的落位情况、跑位情况,也要观察对手的防守情况。例如当球员在持球进攻时,球员必须要用余光看人,当上篮遭遇阻拦时,可将球传至位置最佳的队友并得分。6.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判断能力是球员通过观察迅速而准确的分析能力,是正确运用技战术的前提。现代篮球的特点要求球员必须具备在篮球场上感知、分析、判断和思维的能力,做到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对方,避其锋芒、攻其虚弱,有针对性地采取进攻和防守策略。在分析判断对手的进攻意图时,要保持沉着冷静,密切注意球的变化、进攻队员的活动及对方防守位置的变化。一时疏忽、懒散都有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球员要通过观察并预测出对手的进攻意图,并先发制人,阻挠对手进攻,才能打出攻击型防守。五、小结中职院校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日之功,要求教师认真对待,结合球员的自身特点、队伍的自身特色进行科学训练。需要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以此促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提高篮球意识,最终提升技战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圣龙。浅谈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篮球意识培养[J]。运动训练学,2018(1)。
[2]黄日权,黄超。论高校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J]。教育与职业,2007(2)。
[3]韩金龙。中小学生篮球意识培养模式的研究[J]。学校体育学,2017(23)。
[4]戴彬,易李舟,彭兴云。论青少年篮球教学和训练中篮球意识的培养[J]。体育世界,2018(3)。
[5]丛明礼。篮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6]刘俊廷,冯洪。对篮球意识的分析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2)。
1高校篮球文化的基本分析
相对于其他文化来说,篮球文化本身具有独特的特性,其主要包括了篮球运动相关的活动、制度、精神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包容性。篮球文化的发展主体是大学生,并且活动对象也是大学生。大学生本身对于篮球这一项运动的认知、观念对篮球文化的发展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英系那个。在高校篮球文化发展过程中,其篮球文化本身也受到实际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篮球文化本身对于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工作来说有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并且以实际的娱乐建设活动过程中为基础,结合不同的竞技活动形式,在校园空间中来开展不同的活动形式。
2高校篮球文化对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篮球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有个性的文化,它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篮球文化来源于学校的体育文化,并且其本身又具有相对独特的表现形式。篮球这一项运动广受年轻人喜爱,通过篮球运动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推进学生身心素质的成长,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思想,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2.1高校篮球文化有助于学校自身体育文化制度的完善
为了使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并且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一个行之有效的体育文化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后续体育活动开展的关键。高校内部篮球精神的培养也需要一个完善的体育文化制度作为相应的执行保障。有关部门应该提出相应的建议建议,督促高校内部成立体育活动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组织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并且为篮球文化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一般来说,大多数的高校开展篮球运动主要以课内篮球教学和课外自由活动的方式来开展。课内篮球教学主要是由学校内部体育教学的相关部门进行指导下来进行的。很多高校对于篮球教学的制度都进行了重新改革与数理,并且从规定性教学转化为更加灵活的选修课教学。这种篮球运动所带来的对制度发展方面的推动作用,其给予学生带来了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利,并且更加有利于高校构建自身的体育文化氛围。
2.2高校篮球文化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综合素质成长
作为宝贵的人才财富和推动当前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衡量一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身心素质。保证良好的身心素质,可以更好地让大学生投入到社会发展当中,进而有效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水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也是高校办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篮球运动的开展可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提高,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与此同时,长期进行篮球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篮球运动作为校园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着理性的思维、思考,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积极参与篮球运动,可以让学生提高对自身状态的认知,并且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提高,从而让学生逐渐成为更能符合、适应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2.3篮球文化可以对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进行丰富
在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想真正的提高群体活动的质量,就必须保持各项活动开展才持续性和整体质量。篮球运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使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得到丰富,也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他人的善意,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打造坚强的意志品格,使他们一点一点的养成好的运动习惯,培养他们坚韧、顽强、团结、向上的优良品质。通过参与篮球体育运动,可以让学生对紧张的学习节奏进行缓解,放松身心,实现对自我的调节,进而获得一种满足感,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身心的健康发展,以球会友、增进感情、加深友谊、提高交际能力。而多种多样的篮球联赛的举办,也让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得到了锻炼,并且让当代大学生容易缺失的合作意识和帮助他人的思想观念得到激发,启迪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格。
2.4篮球文化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运动理念
在高校中,篮球文化本身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运动理念,其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篮球运动也深受广大师生们的喜爱。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目标就是育人,通过长期的运动,培养了大学生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促进了自主学习、锻炼意识的形成。校园篮球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中,逐渐形成科学的体育运动习惯和意识。在高校开展体育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篮球文化的发扬,可以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进行良好的激发,并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户外篮球活动当中,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随着当代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也相对较大,通过篮球运动的实现,可以让学生的压力得到舒缓和释放,并且减少学生心灵上的疲惫,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通过篮球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持续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培养和发展了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自觉性,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并逐步形成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学生在毕业之后,其本身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体育运动意识,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并且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健康观念和终身的体育文化思想。
2.5校园篮球文化促使校园体育实现产业化
在高校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各种产业化的社会资源可以更好地推动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符合高校自身的发展需求。高校内部各项篮球赛事活动的开展,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产业资源,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和形式与社会、企业进行联合,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内部的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形式,从而实现更加深入的发展。校园体育产业化的实现,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通过广告效应的实现,提高了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力,并且帮助高校形成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3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篮球运动是其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篮球运动对于重塑当前大学生的创新观念、意志品质和体育运动观念上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与此同时,校园物质文化、体育文化形式都在篮球运动开展的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丰富。在高校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推进篮球文化的发展对于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 要:为不断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人才的培养质量,应继续深化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改革,创新我院现有的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对培养出色的技能型与创新型篮球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篮球课程 改革 创新
篮球课程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校体育院系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篮球专项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中担负着传递篮球知识、培养篮球人才的重任。现阶段社会对篮球人才的需要有了更高的要求,为培养社会所需的有创新能力的篮球人才,针对我院篮球专业课程现状,改革与创新篮球课程,创新篮球教学理念、拓宽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现行考核方式,为社会培养优秀篮球人才。
一、我院篮球课程现状分析
(一)篮球课程教学目标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选课程教学目标是:掌握篮球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备中小学校篮球教育教学、训练的能力,并掌握开展课外篮球活动、组织竞赛、担任裁判和临场指挥的实际工作能力。从篮球课程教学目标上不难看出,我院篮球课程教学目标多停留培养中、小学校体育师资上,在社会化、市场化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过少,造成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横向的、社会化的发展,使学生就业范围窄,社会适应能力差。
(二)篮球课程教学模式
现行篮球课程教学模式传统而单一,课程主体和关键是教师,学生处在从属地位,学生的学习仅仅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按照传统课程模式进行教学,往往千篇一律,不利于学生在自己的兴趣与特长上充分自我提高,无法为学生提供其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的需求有所脱节,应改革与创新传统的篮球课程教学模式。
(三)篮球课程教学内容
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篮球技战术、篮球运动基本教学法、教学能力、自学、自练能力、篮球游戏创编与实践、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指导大众篮球健身方法、场地设施与管理、篮球运动业余训练等。而我院篮球课程教学以技战术的教学为主,对学生基层球队带队能力、社会体育指导能力、体育管理能力、操作大型篮球赛事等篮球社会化的技能学习较少,使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
(四)篮球课程现行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实现课程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行为或操作体系。”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质量。我院篮球课程的教学还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即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的常规教法,而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如“表象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运用频率低。教学手段的革新速度慢,多媒体技术同步演示教学使用率低。
(五)篮球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
篮球课程的考核,是对教学过程进行信息反馈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我院现行篮球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是技术考试(达标加技评)+篮球理论考试(笔试),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缺乏全面性与科学性,评价内容过于单一,过于强调技术技能的评定,虽然可以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但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无意义,造成学生对篮球社会化技能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篮球教学与执教能力、裁判能力、组织篮球赛事等篮球社会化的技能掌握较差,使培养的篮球人才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
二、我院篮球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一)篮球课程教学目标应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人才发展需求
“美日两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比较密切,即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并与学生自己的各种条件、兴趣爱好相联系,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多向性。”长期以来,我院篮球课程教学目标多停留培养中、小学校体育师资上,在社会化、市场化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过少,造成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横向的、社会化的发展,使学生就业范围窄,社会适应能力差。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重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篮球课程教学目标应与社会需要保持一致,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或东盟国家体育教学训练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二)建立教学、训练、竞赛一体化的篮球课程教学模式
改革现有的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建立课内教学+课外篮球俱乐部训练+各形式篮球竞赛一体化的创新篮球课程教学模式。课内按大纲要求进行教学,课外成立篮球俱乐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训练与比赛中让学生成为主角,担任不同的角色,指导学生针对个体差异与需求在篮球技术、专项身体素质、临场裁判能力或临场指挥能力等方面制定各自的计划,根据需求选择各块面的学习内容,通过教学、训练、竞赛一体化的篮球课程教学模式,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选择在技术、篮球裁判、篮球带队教练员以及篮球群体工作的推广及管理等方面学的一技之长。
(三)创新、优化篮球课程教学内容
在篮球课程教学的基础内容中,加入“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合作学校或合作单位,让篮球专选的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教师总结指导,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成为教师、教练员、裁判员、篮球竞赛组织者、体育管理者、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不同角色,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实、丰富的社会实践,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实践中检验自我的真实水平,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以及裁判、带训练队、体育管理、组织赛事等能力,并通过实践找出差距与不足,回到课堂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四)改革与创新篮球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把先进的教学方法如“表象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这些科学、高效率的教学方法运用到篮球课程的教学中来。要重视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多媒体技术同步演示教学的使用率。多媒体技术教学不仅能提高示范动作的准确性、完整性、连续性,将学生感觉器官充分调动起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使学生建立清晰而准确的动作表象,更有效地建立动作概念,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提高学生对篮球课程积极性,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鼓励学生探究问题,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能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五)优化考核与评价体系,使评价目标与篮球课程培养目标相一致
科学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可以合理、准确地评价学生掌握篮球理论、技战术、各篮球社会化技能的实际水平,促进学生勤学苦练,全面掌握篮球理论知识、技术战术以及篮球群体工作所涉及的所有技能。优化考核与评价体系,首先,教师们要更新评价理念,明确评价目标与篮球课程培养目标相一致,考核方式的制定不能够脱离培养目标。其次,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的内容注重多元化,包括体育态度、心理素质、理论、技战术、篮球教学能力、篮球群体工作能力等多元化指标,只有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评价,才能不断提高篮球课程教学质量,使我们培养的篮球人才“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或东盟国家体育教学训练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 吕文辉。对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专修课教学的思考[J]。黄山学院报。2006.8(5)。
[2] 练光祥。新教材体系下体育院系篮球普修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6.10(3)。
[3] 柴萍。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教学、训练、竞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时空。2013.5.
[4] 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5] 孙思哲,李俊辉。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
[6] 许奋奋。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