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思想道德修养论文【优秀9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一、“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各高校有部分教师在探索如何进行“基础”课实践教学,其中不乏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基础”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基础”课的实效性。
(一)实践教学内容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目前除一部分实践教学活动外,大部分实践教学活动如旁听法院庭审、外出参观,由于经费有限,往往派部分代表参加,这样导致很多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漠不关心,更不用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内容陈旧
“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类型无外乎模拟法庭、旁听法庭庭审、社会调查、做校园文明环境的践行者、以及外出参观等,形式陈旧,真正能深入学生内心、引起学生共鸣的形式较少。
(三)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实践教学常常以调查报告、心得体会、活动总结的内容与字数作为标准来评定学生实践教学的成绩,忽视了过程评价,导致有些学生弄虚作假,这样的考核体系,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实践教学课时分配缺乏规范性
“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的课时分配,没有科学、明确的指导标准。实践教学的课时由每个学校自行决定,有的学校实践教学的课时占理论课的一半,有的学校实践教学的课时很少。同时有的学校实践教学的课时进入了课表;有的学校实践教学的课时没有进课表,不能保证实践教学开展的效果。
(五)“基础”课师资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教师教学任务普遍繁重,以至于很少有教师去研究如何开展形式多样而又有实际效果的实践教学;另一方面,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严重不够,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抱着拿教分的态度,思想上不重视,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指导缺少经验。
二、“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形式探索
由于“基础”课教学内容与生活和现实息息相关,因此设计和开展“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把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师的特长,可以采用感受型、体验型、践行型实践教学模式,尽可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实践教学变成学生喜欢和终身受益的项目。
(一)感受型实践教学
感受型实践性教学是让学生在与社会接触中获得感受,主要的活动形式为参观访问。参观访问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如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历史纪念馆,引导大学生学习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进行弘扬中国精神教育时,通过开展“重走长征路”的活动,培养大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危害国家安全案件的庭审,帮助学生认清当前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组织这种类型的实践教学,首先要认真规划,明确活动的主旨和注意事项。活动结束后,要及时交流总结,撰写观后感和心得体会。
(二)体验型实践教学
体验型实践教学是让学生在参与生活中获得直接经验,以培养能力为导向,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基础”课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开展以社会调查、模拟法庭、参观“芷江受降纪念坊”等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实践教育。通过对体验实践的感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养。如计算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本,引导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时刻不忘父母的培养和国家的期望,发奋学习。同时让大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到实践中去学习,在实践中受教育。如拍摄“感动人心”微视频,以展示生活中向善、向上的一面,弘扬真、善、美,激发学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拍摄“发人深省”微视频,主要展示生活中不文明、不雅观的一面,以批评脏、乱、差为主,警示人们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针对学生思想、道德、法律方面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如结合有关章节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参加“大学生诚信状况”“校园文明状况”“大学生法律意识”“大学生择业观”“道德素质”等问题的问卷调查,调研活动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践行型实践教学
践行型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把道德法律知识内化为道德法律行为。这是目前“基础”课实践教学最应该提倡的教学方式。因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提高,是知、情、意、行相结合过程。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教学,只有通过个人的自身实践,才能内化为德性、外化为自觉的行动。践行型实践教学主要是引导大学生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必须立足现在,着眼长远,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如开展“信守诺言”活动,要求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努力方向或针对自己的缺点,在全班做出1~2项公开承诺,并要求承诺有一定难度。通过活动,引导大学生从信守诺言做起,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使大学生明白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三、增强“基础”课实践教学质量的措施
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因此,“基础”课教师必须认真实研究践教学,设计合理高效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笔者认为,增强“基础”课实践教学质量的措施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要有制度与经费的保障
开展“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关键是领导重视和人们观念的改变。目前“基础”课实践教学表面上很热闹,每个学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实际上却很寂寞,效果非常一般,究其原因,领导不够重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建立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学校各部门分工合作的管理机制。“基础”课实践教学首先得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每个学期初承担该门课程的所有老师共同讨论,确定实践教学的内容、要求;其次,实践教学的成绩应该进入学生的成绩系统,以便学生查询,引起学生的重视,而不是做完就万事大吉,做与不做没有本质的区别。为了保证“基础”课实践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必须有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不允许截留和挪做他用,以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同时学校还要创造条件多给“基础”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接触社会的机会,将教师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教师社会实践的内容,给予一定的报酬,并在职称评定上予以倾斜。
(二)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评价体系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能否顺利开展以及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建立科学、系统、操作性强调评价体系,是“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
1、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应遵循的原则为了扭转教师和学生重理论知识教学、轻实践教学的观念,使“基础”课实践教学达到预期效果,有必要对“基础”课实践教学进行考核。实践教学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学生提交的实践教学材料评定实践教学的成绩,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允许出现双重标准;二是重过程性原则,提高实践教学材料中所反映的过程材料的分数,绝对不允许抄袭,否则做零分处理;三是教学相长原则,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基础”课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统一,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是实效性原则,为了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把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与学生的平时成绩挂钩,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实践教学应达到的效果。
2、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因为大学不同于中学,任课老师同学生互动联系不够密切,因此应该建立以任课教师为主,以班主任、辅导员、班干部为辅,各系党支部审核的“三位一体”的多元化、立体化的“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同时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应该量化,如拍摄微视频,微视频作品50%、撰写微评论30%、作品展示20%,既能体现“基础”课实践教学注重过程和结果相统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实现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帮助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大写的、堂堂正正的、认认真真的人。
一、讨论教学法
课堂讨论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讨论结束后推选若干代表发言、交流,教师结合同学们的发言作出提高性点评和启发性总结,以达到帮助同学们提高思想觉悟和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例如“请同学们讨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你认为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请同学们联系自身的实际,谈一谈大学生如何用实际行动维护法律权威?”等等。
二、专题讲座教学法
适时开办讲座,对社会焦点或者有必要深刻剖析探讨的问题开展专题辅导与教学。例如邀请出自本校的成功校友举办主题为“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的讲座,并与同学们开展互动,交流心得。通过专题讲座,进一步引导同学们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珍惜大学生活,刻苦钻研,勤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走与人民群众、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以上教学方法,在思政课教学中较为普遍,最终是为了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当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开拓创新是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三、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融入艺术教育的建议和举措
民族乐器葫芦丝演奏时音质优美、动听,略带鼻音,犹如抖动丝绸般飘逸、轻柔,有“东方萨克斯”的美誉,是民族民间音乐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引导同学们深刻认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指导大学生自觉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用实际行动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在讲授“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同学们明确爱国主义的含义,还要引导同学们明确爱国就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教学中,教师可用葫芦丝为同学们演奏名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并向同学们介绍美丽富饶的德宏、西双版纳以及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勤劳、勇敢的傣族人民……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能深刻地理解与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同时其文化艺术素养也会得到提高。
教材第三章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教学目的是引导同学们深刻认识,人生的意义需要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价,指导同学们找到对生活意义的正确答案,自觉向着选定的目标努力,以全部的情感、意志、信念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在讲授“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这一主题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同学们正确把握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可用葫芦丝为同学们演奏名曲《军港之夜》,并向同学们介绍歌曲《军港之夜》的歌词大意,解析海军战士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怀,引导同学们深刻理解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激励同学们把个人的奋斗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自觉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集体的“大我”之中,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维护和实现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过程中创造个人的辉煌人生。
教材第七章第三节“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主要教学目的是引导同学们深刻认识从恋爱到缔结婚姻和建立家庭,是人生需要经历的阶段。大学生正值青春韶华,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遵守相关的道德与法律规范,处理好复杂的感情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在讲授“爱情真谛”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用葫芦丝为同学们演奏著名作曲家雷振邦创作的《婚誓》,并向同学们介绍歌曲《婚誓》的歌词大意,解析真心相爱的恋人间的真挚感情,在此基础上指导同学们深刻认识爱情的科学含义,把握恋爱中的道德规范,处理好恋爱与学习、恋爱与关心集体、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总而言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做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寓教于乐,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成长提高,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秘书职业的需求日趋增长,对秘书的思想道德修养的要求也日趋提高。然而当前的秘书素质却参差不齐,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不能与时俱进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道德因素对一个人的事业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秘书只有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才是做好秘书工作的根本。
一、加强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秘书工作是直接为领导服务的工作。要向领导及时不断地提供信息,提供资料,为领导决策创造条件;要为领导了解情况,掌握工作进程服务;要为领导想问题,出谋划策,提出建议;要为领导节省时间,让领导用很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信息。秘书工作归纳起来,主要应抓好两个方面即“七个字”,进行“四种帮助”,发挥“三个作用”。“七个字”就是:一方面,对文电的收、发、转、抄等事务性的工作;另一方面,对事情的管(理)、拟(稿)、调(研)建设性工作。“四种帮助”就是:帮助领导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拿出主意、处理问题。“三个作用”就是:起到参谋、助手、顾问作用。在完成上述任务时,要站得高、看得远,立足领导角度考虑问题,顺应历史潮流,循序渐进,积极稳妥,有效展开。首先,秘书职业道德是秘书工作自身特点的内在要求。秘书工作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职业,自身存在着多方面的特点。特别是机要性,这对秘书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秘书是领导近身工作人员,最了解领导的活动,故能掌握一个机关的核心机密。所以,秘书工作是机要工作,要求秘书要有很强的保密观念。其次,加强秘书的职业道德修养是由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决定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时代社会的进步发展,对秘书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更加严格和具体。秘书工作已经不再是单向、简单地体会领导意图就可以了,而迫切要求秘书自身具有较高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因此,秘书要想在复杂的环境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要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发展。
二、提高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提高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可以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习惯、学习先进、自我激励等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事业观。秘书工作是领导机关的中枢神经、联系纽带和沟通桥梁,是各级领导部门不可缺少的工作。每一位秘书工作者,都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牢固树立“三服务”的思想和爱岗敬业的事业观。必须坚持学习,不断充电提高,特别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通过不懈地学习,全面提高素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迅速提高“政治思想水平、政策水平、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写作水平”,切实增强“学习观察能力、政策运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管理服务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自管自控能力”,从而达到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
(二)讲政治,提高思想性。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考虑的是解决原则问题,然后解决具体问题。坚持解放思想,秘书工作要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和需求,与时俱进地转变思想认识,更新观念,增强活力,以应对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保证工作始终沿着正确和健康的轨道运行。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学发展观统揽自己的工作,切实提高工作中的思想政策水平,在起草文电、办理事情、解决问题时,都力求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坚持加强思想品德、组织纪律和实事求是作风方面的修养,尊敬领导,尊重同事,尊重他人,尊重事实,做到素质强,形象好,作风硬。
(三)认真负责,严格要求。把认真负责落实到位。做工作要有干劲、钻劲、韧劲,百折不挠,不怕困难;办事情,敢于动脑,善于动脑。认真负责要体现在办事情的彻底上。每办一件事情,都有头有尾,有交代、有检查、有结果,做到收到文电必处理,发出文电询收到,呈送请示催批发,传达布置查结果,领导交办有回音,出现问题要报告,件件事情有着落。严格要求,就是有成绩不自满,有问题不放过,对自己好的方面要发扬,不足的就克服。对下面,有好的就表扬、鼓励,不足的督促改进,错误的批评,并帮助纠正。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秘书职业道德体系这栋大厦,亟须国家、社会、秘书人员各方的共同努力,当然要提高秘书的职业道德素养,也绝非短期所能奏效的,必须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持之以恒地为之添砖加瓦。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我们每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在学业方面,要不断加强学习,在思想方面,思想道德修养也是大学生为人处世的基本要素。现如今,不良的社会风气危及校园,导致众多学子迷失方向,纠正这一不良现象任重道远。学校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用之才应负有重要的职责。
关键词:思想道德;社会风气;公民道德规范
《易经》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人们经常谈论的一句话,也是作为清华大学校训的重要话语。它的意思是自然界的运动刚劲有力,相对于此,君子的为人处世,也应该像天一样,不断求得进步,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该增强美德,海纳百川,容载万物。这句古话教会了人们要怎样做人,要有怎样的修为。因此,“厚德载物”便成为我国文化的精髓要义。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知识给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生活的技巧与本能,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据调查:我国国民年人均阅读书本为4.5本,韩国年人均为11本,法国年人均为20本,日本年人均为40本,以色列年人均为64本。犹太人将读书看作是“甜如蜜”的事情,每一个小孩出生后不久,他的母亲就会让他们在《圣经》中感受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多读书,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培养我们的智力,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面对问题时,能不断克服困难;而且对一个人塑造良好的性格、培养完整的人格素质、道德修养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德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应先从“德”开始。
首先,我们做人要正直、光明磊落。这要求我们对一些“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的行为予以坚决摒弃,虽然这类人也能生存,但没有梦想,就失去了人生方向。其次,做人要重视“仁德”。儒家学说以“仁政”为治国理政思想,这是儒家学派的最高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学派的最低层次理想,从这可以看出,言谈举止符合规矩道德规范是仁德的一种体现,仁不是先天存在,而是后天“修身养性”的结果。最后,做人一定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吾日三省吾身,从自身不断检验修养品行,做人重视全面发展。我们经常提及“白富美”这一词,对其最新解释为:“洁身自好为白,经济独立为富,内外兼修为美。”那么,内心完善和外在优秀这就是对自我提升的最好的诠释。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大学时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也是建立健全人格的关键节点。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道德败坏的问题层出不穷,比如:考试作弊;评奖学金投机取巧;看见摔倒老人不搀扶;看见司机碾过小孩身体不予施救,等等。这些事例在我们身边经常在上演,我们也在拷问着自己的良心,拷问着社会的道德底线。
归根结底,由于现在的孩子基本是独生子女,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资源很丰富,父母不愿意让子女受苦,从小被家人娇惯,导致整天无所事事,对父母辛苦赚来的钱任意挥霍。现在,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普遍是让他们上很多兴趣班,弹钢琴、唱歌、跳舞等,抱着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态,最终忽视了对孩子的人格思想道德教育。校园道德缺失尤为严重,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恶意制造贫困证明评定助学金,等等。
建设和谐的校园,首先要从人格道德开始,建立诚信档案,处理好学校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其次,校园的安定依靠道德的约束力。诚信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道德规范只有深入民心,才能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当然,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做人的榜样,对其做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培养健康心态,身心共同发展的孩子才是社会教育的宗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通过理论和实践,认真体会思想道德修养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我们内心会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主动地自我教育,正确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克服不足,不断反省自我。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
第一,加强课堂中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工作。在学校理论课的学习中,应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第一位,从最基础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深入展开,让思想修养深入每一位学生心中。在实践学习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结合社会中的实例,比如“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甘孜州菊美多吉等这些正面例子,给予学生人生观的正确引导。而如药家鑫案件和复旦大学投毒案,则折射了道德思想缺失的事例,也必须从负面的例子来教育学生。
第二,重视校园课余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墙上设立道德教育专栏,用每周的海报对学生思想素质进行渗透,教导他们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学校经常开设学术讲座,与著名大师进行互动,不仅对自身道德素质有全方位的提高,而且从中体会道德修养在未来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性。
第三,乐于见贤思齐。见贤思齐的意思是看见贤人,我们要向他看齐;如果看不见贤人,我们要检查自身。我们做事要按照道德规范的标准,善于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多为他人着想。
第四,在生活中锻炼自我。道德修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应该把道德教育提升至新的高度,在同学朋友中互相勉励,互相监督,促使共同进步。
四、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
第一,努力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甚是重要。“美丽中国――五位一体”发展,社会进程也关乎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政治方面,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经济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文化方面,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生态文明方面,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建设城市湿地保护区等;社会建设方面, 要多考虑民生工程,加强市政建设,为百姓和谐安定的生活不断努力。
第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从精神文明建设中锻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校园举办的活动中,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不断教会他们处理好人际关系,让学生从优秀传统观念中学到社会公德意识的重要性。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努力学习,磨炼自己的意志,成为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才是我们教育最终的归宿点。
五、结语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我们究竟要做什么样的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理想应该切合社会发展,符合我们自己实际需求,应该明确我们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胸怀大志。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质修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夏伟东。道德的历史与现实[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陈小平。面对道德冲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焦国成。公民道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方凤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多媒体教学设计的探索[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4,(4):78-81.
一、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也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注入了新的鲜活内容。总的来说,不论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为大学生确立了基本的道德价值导向和基本道德行为准则。大学生可以紧紧围绕这24字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明辨是非,决断选择,在学习和生活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学习者、宣传倡导者和行为体现者。
(二)有利于高校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以及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新任务的诸多挑战,不论是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层面,都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从大学生主体来看,“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要想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大学生,必须首先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要想成为一名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素养。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使命。
(三)有利于改善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状况,净化社会环境。当前,从整体来看,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但是,在全球化与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道德状况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判断和选择上出现问题。比如:不能正确把握义利关系,责任意识淡薄,艰苦奋斗思想淡化,缺少奉献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讲诚信、不讲文明、不懂礼貌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面对以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能够让他们明德修身,正确地处理好国家、集体、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良的道德传统,这些道德传统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源泉。[1]当代大学生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应该针对这一特定群体进行本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使他们能够从道德传统中汲取到有益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丰富养料,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为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社会公共道德教育。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共道德教育主要体现在遵守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使他们能够成为具有较高公德素养的社会公民。特别要注重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在全社会形成互帮互助、和谐融洽的社会风尚。
(三)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对各行各业从业者提出的具有职业特征的基本道德要求,职业道德要求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办事公道和奉献社会。尤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诚信品德。
(四)家庭美德教育。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领域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男女平等、邻里团结等。
(五)网络道德教育。当前,大学生在网络道德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网络道德意识薄弱,网络自律能力弱化,诚实观念淡薄,责任意识淡化,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等”,[2]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规范主要包括: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地进行网络交往,养成网络自律精神等,让大学生在虚拟的世界中也能很好地遵守相应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自觉地做到不逾矩。
三、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道德教育,不断充实道德教育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导航仪。当代大学生能否担当起为国家崛起而奋斗的责任,践行和实现社会价值的诉求,取决于当代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从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养以及“三观”的教育入手,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面临的不同问题、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辅导,不断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不断完善社会实践的方式与内容。社会实践是进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恩格斯在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人物时说过:“他们的特征是他们几乎全部都处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3]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应该加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不断完善社会实践的内容,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设计,通过组织多种形式、内容的道德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加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要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比如:通过学习讨论、名人报告、专题讲座、个别谈话等方式,用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来感染和教育大学生,从而帮助其获取适合自身发展的精神食粮,引导其在思想、观念、知识、技能等方面与时代接轨,与社会同步,不断充实其精神空间。
(四)占领新媒体主阵地,实现道德教育手段多样化。“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使得传统的大学生德育手段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调动一切资源,使道德教育丰富多彩。”[4]在充分利用好课堂、广播、电视等传统教育方式的前提下,要迅速占领新媒体这一重要阵地,利用微信、QQ、微博等载体来充实道德教育方式和手段,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五)充分发挥“两课”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学生了解社会、洞察人生首先都是从向教师学习开始。因此,广大德育工作者尤其是“两课”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航者和传授者,而且要成为学生学习做人、做事的引路人和示范者,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增强道德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摘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十分重要的课程。一方面,它既具有高校一般课程所具有的普遍特征;但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质,又具有独特的规律。准确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规律,是做好本门课程教学的根本。根据教学的目的,紧扣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是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规律的重要路径之一。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规律;实效性
1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规律的要求
1.1把握规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大家越来越普遍地认识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抓住事物的本质,是任何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任何违背客观规律,依据人的主观思维而盲目进行的行为注定要失败,甚至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只要我们抓住了它的根本规律,按照其内在的本质联系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就会不断提高;反之,如果我们背离了其教学规律,其教学效果就会非常差,甚至适得其反,起到负面效果。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工作也一样,也必须按照其自自身的客观规律进行。
1.2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有其特殊的规律
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人在不同的阶段,接收知识的方式方法,认识事物的方式和方法,存在差异。比如三岁左右的孩子,他们会有自己独特的识别事物区别的方式。孩子小的时候,对成年人的话,具有极大的信任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他们会不断地对别人的观点或看法提出质疑,并试图自己去进行探寻或考察事物的真实规律。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时代不一样,其成长与发展的规律也会发生变化。大家都普遍感受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和今天的大学生,他们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这种年代间的显著差异,已经从以前以五十年、二十年、十年的区分区间,发展到了今天的五年、二年甚至一年。这些孩子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和社会时代背景下的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的特殊性。
1.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备特殊的教学规律
在高等学校,通常开设三类主要的课程,一类是属于事实判断类的课程,讲授的是事物的规律,求真是其主要目的;一类是属于价值判断的课程,讲授的是事物的价值,求善是其主要目的;还有一类是属于艺术判断的课程,讲授的是事物的美感,求美是其主要目的。由于三类课程的目的不一样,因此决定了他们所具备的不同的教学规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则兼而具备上述三类课程的特征,也就是它既要求学生求真,又要求学生求善,还要学生追求美。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必定具备特殊的规律,我们只有认真地对它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把握这种特殊的规律。
2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殊规律的正确途径
2.1教学目的是把握教学规律的前提
教学目的,是对所有教学工作的方向性的规定。如果离开了教学目的,谈论教学工作的规律,就可能南辕北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不但同专业性的课程相比,有其特殊的目的,就是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课程相比,它也有其特殊的使命。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中,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的是这样表述的:“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它包含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律观念和解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三个教学目的,就规定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是单独传授知识的教育、也不是传授单方面知识的教育,而是多方面的既包含知识的传授也包括道德的修养与法制的实践;是综合的既包括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还包括了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决的教育。
2.2教学内容是把握教学规律的关键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的,我们不难发现,其教学内容必定是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来说,既包括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如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还包括了道德教育的内容。虽然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大量的联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我们现在对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基本上都采用了相当的方式和方法,其效果在一定程度受肯定会受到影响。比如道德教育,就必须依据个体道德意识的发生机制来进行,这就是它的教学规律的重要依据;思想教育就必须依据思想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来进行。对于法制教育,也有其独特的规律,就必须按照法律思维、法律方式来进行。法律思维和道德思维之间,各有其特殊性,教育方式又必然存在着各自的特殊规律。进一步说,道德教育的方式,对于法律教育来说,不一定适用;法律教育的方式,对于道德教育来说,也不一定适用。对于解决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实际问题,其教学内容的涉及面更广、内容更多,规律更复杂。我们仅从两个主要的方面来分析,如成长规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成长规律教育就必须按照人的成长成才的规律性进行,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人生设计,选择恰当的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确定可靠的措施和解决不同的困难。而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按照人的心理发展和变化的特殊规律进行。通过这一段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其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不但涉及的学科领域众多,其内容也十分广泛,因此,对其教学规律性的把握,必须紧紧抓住其相关内容的特殊性,试图超越这些内容寻求至上的教学规律,不但是十分困难的,也是没有多大实际价值的。在现阶段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工作中,是否存在整本教材和各章各节,都基本按照相同的方式方法、相同的教学规律在进行,是我们应该随时反思的重要问题。
2.3学生实际是把握教学规律的基础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实际。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提及,同一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学生的同一阶段,不同学生的不同环境和时代,都有许许多的不一样。我们可以进一步举例来说明这个道理。对于同样处于现代环境下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对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态度上、学习需求上和努力的程度上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一样。有的学生会认为它是指引自己发展的十分重要的课程,有的学生会认为它只是考试必须通过的课程,还有的学生根本就不会把它当作一门真正的课程。要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规律,就必须认真地研究学生所处的实际,并根据这种实际去寻求实现教学要求的方式和方法。
综上所述,由于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特殊规律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殊规律,要求我们必须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殊教学规律。只有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紧根据教学内容、紧紧抓住学生实际,并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抓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规律,从而更好地做好课程的教学规律,真正体现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根据课程要求,必须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课内(堂)辩论就是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的实践教学模式之一。科学地选取辩题、设置辩论程序和进行总结陈词是课内(堂)辩论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课内(堂)辩论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标准,外化为学生的行为方式和处事原则。然而,东西方各种价值观念的大量涌入,使得“基础”课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作为大学生必修公共课程之一,“基础”课却普遍不被学生重视。如何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促进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是“基础”课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有关思想政治理论的所有课程“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因而,实践教学成为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高职院校的实践性对“基础”课提出了特殊的内涵,即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更要关注如何让同学们体验“做人”与“处事”的方式,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内心的观念和信仰,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基础”课的教学一般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教学形式单一枯燥,教学内容陈旧乏味;而且,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思想政治类课程内容从小学一直延续到高等教育,如果无法改变高职阶段“基础”课的传统授课方式,学生们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倦甚至抵触情绪。因此,假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容易理解却较易发生观念冲突的问题,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实践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基础”课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主动探究和摸索,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从而更加突出重点难点,使得讲解层次更加清晰透彻,则更易取得“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良好效果,加强“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若干调查结果的统计也显示,相对于传统的“一言堂”的授课方式而言,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大学生们,显然更乐于接受“实践教学”。“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由于经费紧张、师资缺乏、安全隐患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各高职院校的课外实践教学往往面临实际困难,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和师生人身安全。相对而言,课内(堂)实践教学在目前更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课内(堂)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调动学生参与实践而进行体验,从而提升理论境界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双向交流方式,例如影像观摩、小组讨论、课堂辩论、情境模拟等。调查显示,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影像资料和情景表演,同学们最喜欢的课内(堂)实践教学方式就是辩论。
二、“基础”课课内(堂)辩论的实践探索
笔者认为,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方式,课内(堂)辩论的重点不是结果而在于过程,“辩”即认识和掌握真理,“论”即诠释和捍卫观点[2],最后达到“真理越辩越明”的目的。在正反面论点交锋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拓展自己的理论视野,联系实际,增强自己的思辨能力,提高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厘清冲突与困惑的价值理念,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锻炼了协作精神,深刻地领会人类的社会属性,可谓是一举多得。在多次探索课内(堂)辩论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内(堂)辩论必须要进行精心组织。首先是选取辩题。一是辩题一般需来自于教学重点和难点部分,尤其是学生观念冲突和困惑的部分,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进行对比判断。二是选择学生较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使得学生有兴趣深入探究。三是根据高职学生特点,选择难度适宜的辩题,莫测高深的辩题容易冷场并引发消极情绪,适得其反。例如,经过数次实践,笔者认为在第一章第三节安排“当代大学生是否需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类主旋律辩题,能够引导学生科学地实现理想信念;在第五章中安排关于爱情或者婚姻的辩题,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其次,确定辩论程序。有自主权才有参与热情。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负责组织辩论会,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由学生负责并确定正反方辩手人选(通常是各4名);为辩论双方各配备一名记录员,负责辩论过程中主要内容的记录,并在课后进行整理作为资料交给任课教师。还需要由学生选举一名主持人,负责串联整个辩论程序和随机应变地调动现场氛围。辩论程序必须确保环环相扣,严谨而完整,负责人和主持人需要进行细致地沟通,同时与任课教师商定,最终确定合理的步骤。在笔者的几十次课内(堂)辩论实践中,有一个关键的步骤,就是必须设定作为“观众”的其他同学进行自由发言的环节,允许有疑虑的同学提出问题,给予全班同学能够同时参与的资格。这样才能在鼓励少数人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这个环节收获了很好的课堂效果,有的观众比辩手发言还要精彩。同时,在若干课内(堂)实践中,同学们都能展现出很强的合作能力,使得辩论过程高潮迭出。
三、“基础”课课内(堂)辩论的问题及对策
当然,课内(堂)辩论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活动,也有其局限和不足,场地、人员、资料等都是有限的。由于学生阅历所限,对一些观点的认知和辩论的方式也会有偏差。但是恰恰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才彰显出课内(堂)辩论的意义,凸显出辩论之后教师总结陈词的全局性导向作用,因而,教师的总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每次辩论,任课教师要比讲授一堂课付出更多的精力。教师需要全神贯注地理解同学们每一句辩论的内容,标记下需要进行分析的知识点,结合同学们的辩论予以讲解,这更需要教师超群的总结分析和临场应变能力。例如有的同学会当场提出质疑,也会出现没有任何反应的冷场,个别同学心不在焉,还有可能出现新的论点和偶尔的跑题甚至情绪失控,以及一些浅薄观点的扰乱使辩论深度大打折扣等等。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控制现场的能力和担当的精神。针对课堂效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一些对策:首先,辩题的选择需多样化。虽然主要由学生决定,但为了避免漫无目的形式主义,可以由教师规定范围或者设立多个命题,由学生讨论和表决选取其中一个命题或事件进行辩论。其次,辩论前,可由组织者带领大家进行小组讨论,把握论点方向和内容,列出大纲,呈交任课教师进行审阅,进行事前指导,避免出现观点重复甚至抄袭、准备不充分等情况。第三,辩论中,为了更好地控制现场,除去主持人,可以再设立一个专门调和现场情绪的礼仪员,提醒大家“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意义,做好有序辩论的调控工作。第四,为了避免因为胜负而产生不必要的争端,可以设立学生评委会。由学生担任,并在赛前约定规则和强调公平,赢得同学们的信服。在辩论赛中配合默契的辩手团队,在期末考核的“平时成绩”一栏予以适当加分,让同学们充分体验团队合作精神。最后,加强教师指导,在赛前赛中贯穿重点难点的内容,使辩论紧扣主题,结合教材内容。赛后的点评一定要与现场辩论相结合,不能简单走过场,不能照本宣科且过于政治化,这样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会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打击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如果点评得当,将会远远好于课堂讲授的效果,使同学们在主动参与的同时真正学以致用,深入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应升华主题,引导学生知行统一,把道德要求和法律规范内化于心中,外化于行为,提高社会角色的适应性,真心实意地得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正确思想观念。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方式。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讲述的过程,往往以教师单方面的授课为主要方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加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深,思想上不够重视,经常有逃课或不认真听讲的情况发生,课堂效率较低,学生们往往都是在老师的灌输下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而不是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2)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2006年课程改革之前是分开的两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但是在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之后,由于将“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排在“法律基础”之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往往习惯于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上,而忽视了有关法律知识的教学,教师的不重视就导致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忽视,甚至是无视。除此之外,教材中有关“法律基础”部分的知识编写不够精确、概念含糊不清,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者,整本教材通篇采用文字形式进行编写,理论概念性较强,知识分布过于紧密,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
二、改善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教材改革
(1)保障教材编写的严肃性。
(2)增强法律部分教材的趣味性。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平衡性。
2、教学改革
(1)完善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机制。根据我国目前法律教育发展现状,建立起一个从小学开始至初中、高中、大学的完善而衔接有效地法律教学体系,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一种法律意识,真正地体会到法律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地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对授课老师进行培训。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授课者的法律素养。目前,高校中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可能会出现知识断层的现象,由于他们往往自身并不是法律专业出身,对于我国法律制度、法律变革也不甚了解,因此,高校就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随时更新他们的法律知识体系。
(3)活跃课堂气氛,改革授课方式。传统的法律授课方式往往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难以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课堂效率较低。因此,授课老师应当在法律素养的课堂中充当引导者而不是决策者的形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实效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在课堂中体现人文关怀则是取得“基础”课教学良好实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对教学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和“基础”课教师需具备的素质作了简要分析论述,并着重阐述了对如何实现人文关怀,要实现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必须尊重“人”,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精神,还需依靠课堂内外的结合。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人文关怀实现
人文关怀是指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人格、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的主体、地位、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等,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对广大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的教师来说,意义尤为深远。“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基础”课教学中就是要注重教学的人文关怀。
一、注重“基础”课教学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分析
注重人文关怀是由“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课程,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基础”课的最终目标是育人,即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注重“基础”教学的人文关怀是其内在要求。
在许多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的努力下,围绕周济部长提出的把“基础”课打造成一门学生真心喜爱并能够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另一方面,在“基础”课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其后果也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基础”课教学中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过于理想化的教学内容常让学生觉得遥不可及,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不是上纲上线就是假、大、空,远离生活,缺乏人情味。从而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耻于崇高”,“远离先进”的逆反心理,造成“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无力感。
二、“基础”课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实现教师需具备的几个条件
“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这就要求“基础”课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收到教学实效。
1.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基础”课有自己特定的范畴、内容、方法等,“基础”课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才有可能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否则艰涩的理论宣读只能让学生敬而远之。
2.教师人文素养的充实。“基础”课是建立在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史学、法学、美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之上的综合性学科。它要求“基础”课教师必须具备较深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才可能有厚实的教学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丰富而深厚的人文精神,可汲取为优秀的教学资源,“基础”课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人文素养才可能完成创造性转化。当然人文素养不仅是课堂所需,同时也是教师完善自身人格的重要途径。
3.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冯契先生提出“化理论为德性”的理念。理论转化为德性的重要条件是“基础”课教师在道德方面的表率作用。这对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每个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都要把努力掌握“基础”教材的知识同践行其中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提高和增强修养上下功夫。凡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当首先做到,要求学生遵守的,自己首先应当更加自觉地遵守。否则,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嘴上一套,行为一套”的心理排斥。
三、“基础”课教学人文关怀的实现
(一)“基础”课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实现,首要的是“人”的尊重。
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首先表现为对人的需要、个性的尊重和重视。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质”。因此,关心人,首要任务就是要尊重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实现,就是要改变以往德育课片面强调政治功利性,忽视人的现实需求、情感需求的不足。
第一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不能将学生看成是容纳知识的“容器”,而要将学生看成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建立新型的“人与人”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耳熟能详的教学理念。此理念对“基础”课而言独具深意。对人格、权利的尊重能唤起受教育者的尊严意识、价值意识、权利意识,彰显人的潜能和思想,这也是人文关怀的内涵所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问题意识的凸显,是师生平等关系的重要表现。“基础”课教师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必须凸显问题意识,多采用探讨而不是灌输的方式。
第二是要尊重个性差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多元化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对学生冲击结果越来越明显。加上学生个体经历的不一致,学生对“基础”课内容的理解不可能整齐划一。老师要想方设法了解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并尊重这些差异,在课堂上要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发展。如在进行课堂探究时将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有效分组,让他们既发挥特长,又取长补短,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个性。
第三是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情感的需要是人文关怀的来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情感的付出与受教者情感需要的对立统一,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正如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实践也证明,教师与受教者之间的情感越是融洽,心理沟通越多,教学的效果就越好。这就要求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情感的投入,包括课堂中感情的丰富,课外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关心等,还需要有“察言观色”的本领,注意学生情感体验的变化。在“以理服人”的同时,“以情动人”。
(二)“基础”课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实现,有赖于人文精神的被挖掘、被发现。
第一,充分挖掘所“基础”课教学内容所特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精神因素。如教材第二章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挖掘,可以衍生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忠贞爱国的献身精神及关心民生、为民请命等人文精神,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选择适当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人本对话,挖掘教材人文因素,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关爱他人、关心环境、关心社会的人性精神和人道主义。
第二是在师生的交互行为中体现人文关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方面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大胆质疑,发表意见,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在学习提高过程中实现学生与人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性精神。
第三是引导学生自我解剖、反省。新教材中的许多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反映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大多能从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因素,引导学生对照自我、解剖自我,让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产生震撼,善待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自我。
(三)“基础”课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实现,依靠课堂内外的结合、知行的统一。
前人说过:“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是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和亲身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把学习与践履结合起来,把学习规范和遵守规范结合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基础”课的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中,更多的内容在课堂外。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为社会服务的好形式,是学校联系社会的一条纽带,是引导学生走与人民群众结合、与实践结合的健康成长道路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研、社区服务、社会服务、勤工俭学、技术服务、智力扶贫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形成良好道德观念的机会,使学生在表现自身道德风貌的过程中受到外部的评价,在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过程中,去感悟人生的真谛和价值,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法律素质。“基础”课教师要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学生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融入社会中,对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悉心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理解真正意义的“社会人”,才能实现育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