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考研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是什么时候优秀8篇

2017年考研初试将于12月24日至26日举行。预报名、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打印准考证,记清楚每一步时间,许多流程逾期不补办!下面我们来看下几个重要的关键时间点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选择: 1

一是正确的为报考专业定位。

考生在报考专业时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准确地为自己定位。根据自己的专业素质与学习能力来选择报考方向。部分专业总报考人数多,但并非所有学校的竞争都很激烈。参考专业报考竞争力时,不宜仅以报考人数来判断专业的冷热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不应该盲目地跟从报考所谓的热门专业。从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准确地为自己定位,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二是正确的认识自身的能力水平。

无论做什么,兴趣是关键。只有选择了自己立志研究的方向,从近处着眼来说,考生才能将漫长的复习过程坚持到底;从远处来说,才能在未来的研究领域或事业上有所突破。总言之,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可能将决定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实力。只有既认清形势,又认识自身实力,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成功概率最大化。尽量选择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大学打下的良好基础,将有助于研究生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考生由于有一定的基础,只要把自己薄弱的科目提高上来,就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因此,接下来,说一下跨专业的考生选择专业是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跨专业的`考生,如感觉自己的基础很扎实,且很早就有换专业的打算和准备,可以考虑换一个相对不错的专业。但是这类同学应早做准备,以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

各个专业有自己的学科范畴,不同专业之间的学生在知识体系和结构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在专业课上面投入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早下决心,早定专业,早下手进行复习,才有可能减小学科跨度之间的距离。

2017年考研15个重要时间点及流程表 2

项目时间备注
招简公布、大纲发布7、8月份关注招简变动及大纲变化
网上预报名9月份针对在校应届生
网上报名10月份
网报信息确认网报48小时后查看报名结果
现场确认11月左右(具体时间各地确定)拍照及缴费
在线填写申请表12月左右登陆相关学校网站
下载打印准考证12月中下旬登陆研招网
初试12月底(今年预计12月24日-26日)统一考试
提交书面申请材料次年2-3月参照相关学校规定
初试成绩查询次年3月中旬确定复试资格
复试次年3-5月院校公布时间
复试结果查询次年4-5月
调档及政审次年5月
发放录取通知书次年6月中旬
新生入学报到次年9月上旬

如何读懂2017考研大纲 3

在研读大纲的时候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读一遍,而是要注意一些字眼,比如了解、理解、掌握、会用等,从这些字眼我们就会看出命题人考试的关键所在。

1、了解

对这样的概念、这样的公式和这样的理论,我们只要知道它是怎么样的概念和公式、理论就够了,不需要对它进行更多的讨论,它是怎么来的,用它怎样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的,这个可能应该在以后的问题来讨论,对了解只是知道这个概念它是怎么样的概念,这个公式是怎样的公式,这样的理论是什么样的理论就够了,比方说提到了这样的概念,你就能知道这是在哪个地方的,是哪个问题当中的概念,达到这样的程度就行了,这叫了解。

2、理解

这要比了解高一个层次了,我们不仅仅要知道这个概念,而且要知道来龙去脉,这个概念为什么要提出来,从哪一个方面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方面,再一个方面对这个概念提出了之后将来要解决什么我要知道,我要达到利用这个概念能够解决我们什么样的问题的目的,就要把这个概念真正做到理解。

3、掌握

是所有要求中级别最高的,我们不但知道这个概念、公式或定理,而且要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如何推倒出来的,对于这些概念、公式或定理应该不但知道将来能解决什么问题,而且在出现不同题型考察这个知识点时要回灵活运用,达到熟练解决问题的程度。

4、会用

这样的词出来之后,这主要是对于某一个概念会用,对某一个结论会用,对某一个公式会用,只要会用这个结论、概念、公式就够了,而对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对结果是怎么推来的,不追究它的来历,只要会用就可以了,比方说这个公式只要会用了,可以拿它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至于是怎么来的不关心。

2017年考研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 4

(一)网上预报名时间

2016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二)网上报名时间

2016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017年考研初试时间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预计为:2016年12月24日至12月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6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考研大纲具体内容 5

考研大纲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独家出版的,规定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权威政策指导性考研用书。

具体分为两类

1、公共课考试大纲即考研政治、考研英语、考研数学考试大纲,每年由教育部统一公布,时间一般在9月,但今年据说提前至8月26日,医学的更是提前至8月16日,大家注意关注。

2、专业课考试大纲,概括说来分为三类,即教育部统一公布、各大高校及学院公布以及不公布三种类型:由教育部统一公布的时间一般在9月(今天预计提前至8月26日),由各大高校及学院公布的,时间一般集中于6月至9月,具体依据各高校而定;还有部分高校每年并不向考生公开公布专业课考试大纲。

2017年考研考试科目时间安排 6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4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4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5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5日下午业务课二

12月26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请见《准考证》及考点和招生单位公告。

为此,我们为大家整理了2017年考研过程中重要的时间点,以供大家参考。

1、考研大纲公布时间

根据往年规律,考研大纲一般在9月开学后一周左右公布,局时将在网上和线下书店同步发售

2、考研预报名时间

考研预报名只针对应届毕业生,通常安排在每年的9月最后一周。

3、全国统一报名时间

通常安排在每年的10月中旬及下旬,为避免网上报名阶段出现集中报名情况,考研人群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应届生有两次机会进行报名,即网上预报名和全国统一报名,其余考生只能选择在全国统一报名阶段进行报名。

4、考研现场确认时间

现场确认主要进行考生资格审核、拍照及报名费用缴纳,通常安排在11月中旬。

5、考研准考证打印时间

近年准考证已调整为网上自行打印,在初试结束前均可进行,可以有效避免准考证遗失无法参加初试的情况,准考证通常在初试前10天即可开始打印。

6、考研初试时间

初试时间是大家最为关心的,2017年考研初试时间预计为2016年12月24日至12月25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6日进行)。

7、考研成绩公布时间

根据往年规律,各院校初试成绩一般在春节后两周陆续公布,如果初试时间安排较早,也可能在春节前进行公布。>>历年考研成绩公布时间

8、考研国家线公布时间

对于已经查询到考研初试成绩的同学来讲,国家线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但由于需要综合考虑各院校的招生情况,并结合自主划线院校分数线,考研国家线的公布时间一般较晚,通常选择在三月下旬或者四月初进行公布。

9、考研复试、调剂时间

大多数院校都是分数线下来后就陆续开始复试及调剂了。集中在3-4月份。

10、关注录取通知

6月-7月领取录取通知书。

研究生考试时间科目: 7

初试时间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6年12月24日至12月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6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初试科目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4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月24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5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5日下午 业务课二

12月26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

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请见《准考证》及考点和招生单位公告。

2017考研大纲如何使用 8

1、紧盯变化考点,用练习落实考纲

目前大家复习的依据主要是旧大纲,所以在新大纲公布以后,首先要要仔细研读,找出新大纲变化的内容,对于删除的考点,大家可以把它们抛在脑后,对于考点拆分与合并的知识点稍加注意即可,因为大家对这些知识点已经复习过了,所以最主要的就是新增考点。但对于大纲的新增考点大家就需要特别关注了,从知识点名称的变化到内容变化,都要认真备考,因为这些新增考点很有可能成为考场上的试题。建议关注网上对新大纲的深度解析,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扩宽知识点外延。

2、重视使用顺序

大纲作为考试的指挥棒,在阅读的使用顺序上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我们的目标是考研成功,所以一定要首先明确考研会考什么内容、有什么样的规律,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制定正确的复习计划,为走向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考试大纲正是这样一个指南针,指引我们走上便捷正确的复习道路,所以我们一定要读透考试大纲,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修改自己的复习计划。

3、用考纲制定策略,用练习落实考纲

新大纲发布之后的复习策略,一定要建立在充分吃透考纲新变的基础之上;而所有的对考纲理解,最终也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看书与练习之中,用练习检测自己的考纲复习状况,找出忽略的、没完全弄懂的,或者理解错误的知识点,让自己的复习效果达到最优。以上两个环节,缺一不可。大家应把这一原则充分融入自己的考纲梳理过程之中。

猜你喜欢: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