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范文(精选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

素质教育的理解 篇1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艺术素质 完善人格

一、理工类大学本科艺术教育的特点及现状

中国高等教育中有许多高校属于理工类大学,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这些高校在教学中往往偏重理工类科目的教学,理工科学生也受到社会和学校重视应用学科思想的影响,普遍对人文艺术学科重视不够,甚至忽视艺术素质教育。这种情况在理工类大学中是长期、普遍存在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急需理工类专业的人才充实到各类建设中,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大学将教学的核心和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的教与学上,对于人文艺术类课程一再精简。这种教育理念下的理工科大学生给人的印象是刻板、综合素质不够全面的。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事业都进入发展轨道,理工类大学重理轻文的教育理念就显得不合时宜,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下的受教育者,理工类的大学生应该全面发展,拥有较高的人文艺术素质。高等教育的管理部门和很多教育者都意识到高等教育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但是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宣传和实行了多年,但在理工类大学本科生的素质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笔者是艺术专业的专业教师,同时担任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任务,在理工类本科生公共艺术课的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思考的同时做了一些小范围的调查。这个调查虽然不够完整,有些以偏概全,但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理工类大学本科教学中艺术教育的一些特色和现状。

调查范围:选修《中国画》课程的二年级本科生20人。

被调查人专业:电气、土木、会计等专业。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问及是否对书法、中国画等传统艺术形式有较浓厚兴趣时,被调查的20人均回答有;在被问及是否在中学阶段除美术课之外学习过书法、中国画等艺术形式时,20人均回答没有;在被问及是否了解中国传统书法、绘画艺术的历史和艺术名家时,答案是除了中小学课本里设计过的,别的基本不了解。

从调查结果和教学实践上可以看出理工类专业本科生教育有如下特点:

1.本科一、二年级课程多,几乎没有自主安排的时间。在笔者调查选修课的前几周内,20名学生竟然全部都有课程跟选修课冲突,甚至有一次上课时,课堂出勤率为0,有些专业的学生双休日也有课程要上。

2.理工类学生对传统文化形式了解少。从调查结果看,20名学生没有一个人曾经较为系统地学习过艺术课程。显然,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们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文化课上。当然,这个调查是很小范围的,调查结果也是不完全的,不能代表所有学生的学习经历,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理工类本科生不了解艺术的知识。

3.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需求比较迫切。从调查结果看,20名学生以前没有艺术学习的经历,进入大学后,仅凭对艺术的爱好和热情选修艺术课程,这个行为本身就说明这些学生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满意,迫切想了解和学习专业课程以外的艺术知识。

二、对素质教育中传统艺术素质的分析

1.理工类大学素质教育目标定位的偏差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应试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学生考出更高的分数,而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置于次要的地位或完全忽视。应试教育最为人诟病的即是“高分低能”现象。素质教育是在反思应试教育的弊端之后,提出教育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尤其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客观地说,由于有高考制度的存在,中学的素质教育空间很小。高考制度及中学教育改革不在讨论范围,在此不再赘述。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本以为能够摆脱中学填鸭式的教学和学习模式,能够自由地、自主地学习,没想到迎接他们的是完全不亚于中学的课程压力,理工类专业更甚,很多学生戏称“上大学是高四、高五”。

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之后,所有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重视,也达成了共识——“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但笔者认为,很多大学尤其是理工类大学都走入一个误区,即认为素质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同于专业课的密度和长度。这不得不说是素质教育目标定位的偏差。

素质教育的最根本目标应该比创新能力的培养再高一个层次,即“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理工类专业逻辑性强,技术含量高,程序性强,很容易形成“唯技术论”的思想。如果没有“完善人格”的技术人才,在极端情况下,就可能会出现能力越强,破坏性越大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跟“德才兼备”的“德育”有相同之处,也有所不同。传统的德育很容易沦为空洞的、口号化的说教,在已经具备一定思辨能力的大学生群体中,传统德育的教育效果较差。而“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教育更为全面,包含思想教育、艺术教育、生活教育等多个方面,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传统艺术素质是完善人格的一个体现

素质教育范文 篇2

新课程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选取,都面临着同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科知识、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三者的关系问题。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 “以社会为中心”的课程强调按社会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但是由于忽视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得课程内容零散,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为基础,以学生所需要的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构成学习单元,让学生从做中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由于忽视知识的系统性和教育的社会功能,内容繁杂而缺乏连续性,不利于人类文化遗产的传递,不利于学生掌握适应社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专家学者大都认为,学科知识、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都是课程设计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应当将这三者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虑,不可偏废。中学生物课程实现了学科知识、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课程教材改革的重点体现在如何更好地体现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新世纪中学生物课程的教育目标,它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

二、新课程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育素质。

新课程的设置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方面,了解了哪些内容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哪些内容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较高的价值,而不是单纯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出发,选取学生应当学习的内容。在旧的中学生物教材中关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等事实性知识,名词术语也较多;有很多动植物是学生不常见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出发,将它们作为代表动物或代表植物讲述,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调查发现,新的教材中的一些关于原理性的知识,能够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懂得怎么做,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例如,生物的性状是怎样遗传给后代的?遗传物质是怎样发现的?等等。生物学实验、实习和调查等探究活动是中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这些探究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愉悦,在科学态度、意志、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也能得到发展。

三、生物课程所选取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生物学科所选取一些内容,如生命的物质性,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各种生命现象之间、生物个体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和普遍联系,等等,都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材料。我国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生物科学的成就等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国野生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又如: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又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在农业上,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出的新型杂交水稻,已经跨入世界优良稻种的前列,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的发明奖和科学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些内容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态伦

理学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生物的关系、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生物工程的兴起和克隆技术的出现,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的伦理道德体系提出新的挑战。生物科学史和科学探究活动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性质,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中学生物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了本学科这些德育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四、新教材的教学特点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1、新教材在语言的运用上独具一格。

例如“你喜爱生物吗?如果你生活在乡村,催你晨起的公鸡、夕阳中牧归的牛羊、守护你平安之夜的爱犬都曾经是你童年的朋友。放眼远眺,禾苗青青,麦浪滚滚,……”优美的语言婉婉叙来,尤如一首优美的诗歌。又如“我们身边就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与人类朝夕相处,有些是我们所熟悉的,有些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为了更好了解它们,让我们一起做个调查。”在语言运用上富有启发性,鼓动性和亲切性。学生容易被这些优美亲切的语言所营造的气氛所感染,使他们愿意亲近我们的教材,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新教材大大增强了趣味性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与以前的教学内容相比,摆脱了“ 教材设有许多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动手动脑,给学生很大的学习和想象的空间。教师变成课堂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由以前课堂的受体转为课堂的主体,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们不断有问题,有争论,兴趣非常高。诸如什么“赤潮”“癌症”“试管婴儿”呀等都是知名度很高的词,学生不会不感兴趣。

五、新教材独具匠心,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新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新教材中,“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进一步探究”“技能训练”“模拟制作”和“设计”等栏目,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探究晚育的意义,通过创设数字化情境,让学生采用数学推算的方法得出晚育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结论;探究如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这个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课本知识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

2、新教材重视能力培养的梯度设计。

新教材改变以往将实验依附于知识内容的做法,按照学生能力发展的水平和需要先安排思维和操作技能要求较低的探究活动,如观察身边的生物、阅读和分析有关的资料等,后安排技能较高的活动,如制作和观察切片或装片、设计并完成探究性实验等。在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寻求答案的探究活动中,也是先安排问题、假设、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明确的探究,再安排由学生设计部分环节的探究,最后安排学生参与全过程的探究。技能训练也是如此。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渐展开,学生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素质教育范文 篇3

作为艺术教育中的美术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定势,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要改变包办式教学模式,不能只忠实于教材,做所谓的引路人工作。要把艺术教育由专门传授技法技能转为培养素质,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与规律。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发挥其特殊优势,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的素质如何,与其本身智力有着莫大的关系。智力,包括了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几方面,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艺术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对美术教育的功能有着共识,他 美术是艺术,艺术的灵魂在于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活力,没有价值。在学生进行美术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其个性,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开发其潜能,利用学生的一切可用条件,联系其它各门学科的内在因素,达到学生学会发现美、审美、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学习氛围和兴趣。终而把美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真正转移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

二。拓展思维,深入实际,逐步实施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多数美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感到枯燥,反而增加学生对单一的教学感到反感。学生学习好美术学科的最好途径应该是利用综合知识,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我攻关,突破重难点,增强学习积极性,终而获取知识,为未来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我把美术教学比作一门综合性学科加以分析理解,应用一些教学常识,对学生进行有逻辑的启发式教学。比如:1、在静物写生训练中,为了解决好学生的造型能力,我重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对象,认识对象,运用现代先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马蒂斯曾说过:“创造始于观看,而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一种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深入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同时提出数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解决透视、比例,空间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把握能力和实际的操作能力。2、在欣赏课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结合作品内容,运用政治、历史、人文背景,社会科学等领域进行理解分析,使学生对每件作品,每一门艺术都充满好奇。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准确的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从而激发学生加深对美术的了解和热爱。3、在创作课中,我结合语文,英语中的写作和音乐中的艺术效果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艺术教育贵在创造,艺术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才能,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综合性可造才能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注意营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襄括世界。”从形象思维入手激发丰富的联想,提倡独创精神,加强创新意识,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突出创造力的培养。只有打开了学生的思维,题材才会丰富。

探索综合性教学就是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够科学地掌握美术学习方法,而且对其它学科的知识也得到了巩固和吸收。把美术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实施教学,实行开放性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课堂教学,营造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尊重个性,有效地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发挥其各自的专长。课堂教学力求“教”与“学”的优化,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智力潜能发挥出来。不断探索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多与同行进行观摩教学、互相评课、技艺切磋、交流教学体会、参观学习等,解决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多利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各项美术展览等环境,注重学生的才艺展示和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充分展示其才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表现欲望。

三。因材施教,结合实际,落到实处

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篇4

一、提高认识,明确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文化建设提高到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度,特别是今年五四期间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科学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社会迅速进步的历程,也是中国高等教育迅速改革的历程,更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断明确化、细致化的历程。作为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文化素质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具有深刻意义和重要影响,并身逢其事作出奉献,获得新的定位。

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可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核心内涵,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统一的。

与会者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教育系统的崇高使命,是教育工作者的崇高职责。从根本上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进素质教育是高度统一的,素质教育回答“培育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也回答这一问题。正如同志指出的,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有学者指出,文化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需要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和重要目标,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应当 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这是今后我们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新要求。

二、立足根本,把握文化素质教育深入

发展的好时机

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指南。与会者指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应依循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优势,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出新贡献。

同志五四讲话“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 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给我们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一个重要指引,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抓住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处理好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与会者指出,文化素质教育对整个中国的高等教育起了很大作用,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是文化,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文化育人,文化育人要以文化为根本。从2011年同志在清华大学的讲话到最近同志在北京大学的讲话,突显出同一个主题,即中华文化的时代性新建设。在讲到“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时,同志明确指出“这三个自信根本就是文化自信”,他鼓励大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时也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掀起新的高潮拉开了序幕。

有学者指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已进入深化发展的好时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需要进一步被植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中,使大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充分构建这一根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立德树人,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紧密结合,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有学者指出,在当今中国文化建设中,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先进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等三种主要资源。当代中国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把这三种资源内在地整合起来,把握文化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大好时机。

三、直面挑战,探索文化素质教育拓展与深化的新路径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高等教育正进行着新的变革,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得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拓展与深化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在:(1)宏观而言,价值多元化对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与冲击是最大挑战。(2)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深刻的转型,在现代大学制度中,我们的文化、文化育人、立德树人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3)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思想认识不均衡、不统一、不到位。(4)进一步健全与加强组织机构建设。(5)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路、方法和形式老套。(6)文化素质教育如何走进八零末九零后的大学生。(7)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

与会者指出,面对“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确保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日益重要。在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新方向之后,应认真检视文化素质教育拓展与深化面临的现实困难与挑战,充分发挥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优势,在创新教育方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上狠下功夫。同时加强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和基地建设,构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更加有效的指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文化素质教育思想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有学者指出,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停留在传播知识局面上,要通过传承融合,升华、跃迁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前重要的是,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按照同志近一、两年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的一系列讲话的精神,遵照同志关于教育方面的指示,确保提高教育质量,反思与总结这些年来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问题。还要进一步针对割裂文化内涵整体(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的教育,即割裂文化形而下层面(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的知识教育与文化形而上层面(精神)的价值教育,把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这两者相融合,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到非文化素质教育的专业课程,从具体课程到课程体系,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学到校园氛围与活动,从校内活动到社会实践,从干部队伍建设到师资队伍建设,从组织机构到制度措施,从每个单位的实际出发,既较全面又有重点地做好几件工作,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之一来抓。进而把文化素质教育推向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四、创新实践,开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事业新的辉煌

全面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与会者指出,除继续推进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多年来已开展的各项工作外,今后未来将以迎接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二十周年全面展开工作,持续加强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基地建设,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创新实践,破解难题,努力开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有学者指出,各基地高校要把推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创新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投入、创新方式方法、创造新鲜经验、形成教育特色,充分发挥好基地应有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当前,各基地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尤其要把握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和本校特点,积极借鉴、大胆创新,进一步探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衔接机制。并在创新实践中完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评价反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成果,促进相互学习交流借鉴。

有学者指出,教指委应积极地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建立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基地年报制度,积极对各基地年报进行总结,并将年报结果在基地学校内部进行通报,对基地建设成效突出的学校提出表彰,同时对工作不到位的基地学校提出改进意见。

素质教育的理解 篇5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其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他事关国家民族的存亡。

一、注重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内涵

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发展潜能,注重形成健全

推行素质教育,得到教师们的普遍认同。并在教学中进行有关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由于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得不够,所以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深、理解不够,使得素质教育难以落实。加之某些教师头脑中固有的地理学科为次要学科的观念的影响,使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如有的教师理解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多活动、多回答问题,有生硬地安排许多无意义教学环节,有的使用大量的教学工具。这些所谓的培养学生能力、强化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结果是事与愿违,使本来简单的教学复杂化,轻松的学习沉重化,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了解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的教育动向,在丰富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尽早适应当代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提高自身素质应对新的挑战

素质教育培养的是2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人。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完成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又是通过每位教师具体的教学工作来实现的,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首先,是德育素质的提高。教育过程是教书育人的过程,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极强的业务能力,还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尊重并关心学生,以其人格魅力从正面为学生树立榜样。

其次,是业务素质的提高。知识的传授靠教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来完成。在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教师业务水平较低,课堂教学平淡乏味,使课上得死气沉沉,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地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板书、板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等。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胜任现代的教育工作。

最后,是心理素质的提高。心理素质对于人的一生中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教师的心理素质不但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影响学生心理的发展。因此,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要具有轻松愉快的心境、豁达开朗的心胸、振奋昂扬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这些对于学生方面的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相关教育现象、对学生主体以及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信念”。教师的教育观念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师要以人为本,人是各具个性的,正是丰富多彩的人构成了生动活泼的社会,因此只有关注人、信任人,才可以发现和创造出办法来影响和改变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开放”与“封闭”、“创新”与“保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

地理教师与其它各学科教师一样,首先应树立新时期的地理教育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思考的时间。不仅要传授有关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能力,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及与当今社会联系比较密切的环境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教育。

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篇6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且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作为身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体育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创新意识,陶冶情操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为学生身心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学校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使学生智力的发展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的大脑发育,调节大脑中枢神经,改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还可以直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竞技体育能让学生感受到紧张的气氛和压力,激发学生潜在的毅力,促进其想更高的方向去进取,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另外,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使学生获得各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己的责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团结切、作与助人为乐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审美观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是每个体育工作者所要考虑的。本人结合自己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第一,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教育。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课堂教学的法规之一,所以每个体育教师都应把贯彻落实课堂常规作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认真搞好。

第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育。

教学内容中,寓有明显的积极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接力跑、拔河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中长跑练习中的“极点”现象,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最好时机;体操练习和跳跃项目既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品德,又可增进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美德;韵律操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陶冶其美的情操和提高审美能力。体育基础知识教学和游戏教学更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三,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教育。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和行为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如:队列队形练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对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的保护,增强他们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通过发挥体育积极分子骨干作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独立工作能力;通过课堂最后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第四,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教育,合理运用冷、热处理。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篮球比赛中,有个别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又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第五,结合教师以身作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篇7

[关键词]素质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核心

一、引言

素质教育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其主旨是加强基础、发展智能、培养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大力发展的新阶段,笔者认为必须突出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二、素质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题中之义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取胜,不仅需要资本和自然资源的禀赋,更为关键的是人的素质。人口素质提高了,必将为我国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提供人才优势;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相反这将成为一个十分沉重的人口负担。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合理的人才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形的,既要有一定数量的高层次的人才,也需要大量的初、中级人才和素质较高的普通劳动者。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其根本任务是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为社会培养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毕业学生素质适应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国家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中,30~40%的分流到普通高中,而60~70%的学生则分流到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因此,职业技术学校承担着大部分同龄学生的学校教育任务。同时,职业技术学校是大多数在读学生的最终学校教育,学生毕业后即投身到社会进行工作实践。把一个具有什么样素质的学生推向社会,关系到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由此可见,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职业技术教育要突出素质教育这一核心

当前,具备什么样素质的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才能适应社会,受到社会的欢迎呢?我们要从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出发,加强科学技术教育;要从市场经济的挑战出发,加强市场意识教育;但更为重要的是不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单纯的“机器奴隶”、“经济动物”。我们要在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要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一起来,就必须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因此,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合格的公民;其次在于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通过学生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统一。据此,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是:第一,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教材上现成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自我增长知识,也就是“学会学习”,面对激烈的科技、市场竞争,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二,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发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不仅要使学生增长知识和发展能力,而且要使学生学会做人。要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群体意识,要使学生不仅关心自己的成长,而且关心家庭、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关心”。

同时,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是为地方建设培养人才,并兼顾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生源。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为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避免了千军万马争过独步桥的局面,为取消教育以考试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建立更加科学、完整、系统的素质教育评价制度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实践性,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而且应当以推行素质教育的办法,把素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通过素质教育把全面教育的要求一项项地赋予具体内容,把各个门类的基础知识与社会、学校、个体的实际相结合,把抽象的目的具体化,真正使学生做到全面发展。

四、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推行素质教育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突出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近年来,在学校试验并获得一定成功的教育法,如“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情境教育”,高等学校所推行的讨论式教学、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绝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放松学校的组织纪律。职业技术教育在读学生一般思想比较活跃,因此,确认学生是素质教育的主体,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学生自尊、自重、自主、自律,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

2.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必须通过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来进行。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素质教育也是通过各门课程来进行的。不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语文学科,除了传授知识之外,都可以结合进行素质教育。也就是“寓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

香港、台湾等地,在高等教育中提倡“通识教育”,规定教学计划(课程计划)要开设若干门人文学科课程,学生必须选修多少学分,这种做法值得借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修完人文学科课程,获得若干人文学科知识就完成了素质教育的任务。人文学科知识必须内化为人文精神,并外化为行为习惯,才能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有些人,虽然修行了许多人文学科课程,获得了许多人文知识,但言行不一,品质恶劣,就是由于他们没能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所以,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内化”,即将知识转化为素质。就知识转化为素质来说,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

素质教育的理解 篇8

一、形成教育场域的“跨界”思维

(一)物理场域的跨界政校行企社等不同的组织间最明显的边界当属地理空间上的物理边界。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机构都有着明确的物理边界,特别是近些年来,高校大学城、工业园区的出现,校企之间人为边界更加明显。尽管物理边界的人为划分有利于政校行企社等组织机构间明确其社会功能与职责,便于各种资源的使用与配置,但是,这也为各组织间共育共享人才培养带来了一定困扰。因此,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实现跨界首要进行的就是物理场域上突破,高职院校需要与协同组织间加强跨界协同的顶层设计,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推进校内外的跨界协同。

(二)社会场域的跨界“社会边界是区分不同组织的主要标志,它是存在于‘相异性’和‘同一性’之间的界限。”[3]社会边界的存在明确了组织的社会使命与分工,决定了社会对其的价值期望,指导着组织活动。社会边界的存在帮助社会成员及其组织明确了身份,确定了其与身份相对应的权利和权力,这对社会组织和成员来说至关重要。但是,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反观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不难发现,社会边界也导致了组织机构内部的人固守着对组织社会职责的认识,不愿突破社会边界谋求协同创新。如高职院校教师固守着教书育人的想法,不愿深入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机构中去发掘非专业素质教育可用的有利资源。同样,也导致行业企业等组织机构难以� 这就要求,协同创新进行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时,要辩证地看社会边界的存在。从“变”与“不变”中把握政校行企社各组织间的协同创新。所谓“不变”就是各组织机构在协同创新中首先坚持组织本应有的职能和使命,同样,变就是要学会通过合作实现1+1>2的效应。

(三)心理场域的跨界心理边界是Zerubavela所指的“心理围墙”,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限制线,这条限制线将个体/群体/组织与周边的环境区分开来,是人能实现心理控制功能的最终界限。”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心理边界,不同的组织群体也有相应的心理边界,他们有一致对外的心理契约。如高职院校的老师认为他们职责在于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员工则认为他们应该关注产品的质量和销量等。因此,政校行企社等组织机构在合作时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不同的组织机构成员存在着不同的心理边界。不同的心理边界导致政校行企社等各组织间在协同培育高职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时出现了相互的心理排斥。就行业企业等组织机构而言,他们的排斥主要表现在担心因为育人工作的介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进度和效率,甚至有些组织机构担心会为此出现机密泄露问题等。就高职院校而言,多数教师更多地把经历放在与职称晋升关系较大的专业教学和科研上,认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在增加额外工作量,对协同展开非专业素质教育抱持敌视心理。因此,政校行企社等相关组织间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进行非专业素质教育,需要组织和组织成员集体祛除心理之“壁”。总之,跨界的教育需要跨界的思考,需要从物理、社会、心理三维场域突破壁垒。高职院校作为育人主体,必须主动走出校门,与政行企社等联姻,这是改变非专业素质教育在高校水土不服的关键。

二、遵循课程设计的“生成”逻辑

(一)非线性的逻辑起点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设计呈现出线性演绎的痕迹,即以任务为主线,强调知识、技能和职业的线性对应。依据齐格蒙•鲍曼的观点,线性的脚本设计无法遵循思想传达的逻辑,只有遵循非线性逻辑才是遵循了发展的特点。线性的逻辑起点容易将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设计和开发带入单向的逻辑假设中:课程设计开发的过程就是设定任务、制定标准、实现任务的简单过程。然而,现实是知识和能力不会主动进入学生大脑,课程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必须从非线性的逻辑起点出发,充分利用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生成资源,将课程作为“创造和创新创造我们和我们文化的工具”,以非线性的思维设计开发课程,才会有非线性的课程存在。

(二)多维性的课程内容设计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设计遵循非线性设计的逻辑起点,强调创新性经验生成的课程目标。这里的经验可以理解为,学生个体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的体验,经验生成是学生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获得的学习体悟和感受。创新性经验的生成既是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对学生成长规律的有效把握。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不自觉地生成经验正是非专业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知识内化、行为培植的过程。创新性的经验生成需要多维性的课程设计。至少包括如下三个维度:一是师生是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同样也是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设计者,这样才能实现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和课程实施设计的深度融合;二是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内容设计除了遵循已有的预设内容,更应该关照到有可能的生成部分;三是课程内容设计中要充分发掘潜在的和隐在的课程资源。

(三)不确定性的课程实施设计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是情景性、生成性的教育。人们不要寄希望于这样的课程能够像课堂上专业课程实施一样,即使课堂上的专业可能也不能希望课程实施按照课程内容设计方案一模一样的执行下去。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是预设的,更是生成的。不确定性的课程实施正是学生在不同的场域、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的真实反映。学生的经验生成产生于具体的实践中,而非课程内容一步步被动接受的结果。当然,这并不是说不需要课程开发和设计,而是希望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把握好预设和生成并存的原则,将课程实施方案作为指导,具体的实践则必须遵循好流动和变化的规律。

三、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重构”本质

(一)解构单元化的教学内容从协同创新的视角来看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过程,首先必须解构“学科化”的非专业素质教育过程,才能建构起生态性的教育实践过程。一般来说,非专业素质教育通常沿袭专业素质教育学科教育方式方法,采用单元化教育。即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某一专题内容,以教材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通过课堂教学,将教材内容分解成若干单元和章节,教育的过程主要以学科单元为单位,对知识进行分解讲解。这样的教育过程有两大弊端,一是人为的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的三个层面(知识习得、行为培植、素养提升)分解开来,更多关照了知识习得层面;二是这样的教育过程容易隅于学校、教室、课堂等固化区域中,教学过程中多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更多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

(二)重构系统化的教学过程如上所言,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需要将非专业素质主题学 而应该是将非专业素质教育学习专题作为系统的学习内容,展开系统化的教学实践。具体的做法是,根据选择的教育专题,选择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实践,如同专业实践一般“经过多种类似或相似情境的比较,即通过‘做中学’,获得非完全符号系统的意义建构,或者实现一定程度的符号建构,进而在新的有形的情境中实现迁移”。[5]如此系统化的学习才是对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回归。

(三)重构情境性的学习实践非专业素质教育不以习得多少非专业知识为目的,而是通过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培养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真正触动人心的非专业素质教育是在开放的、具体的情景中实现的,这样的非专业素质教育过程是情景建构的过程,是在具体情景中实践的过程。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要求高职院校首先摒弃学科式教育的方式方法,走到校园内外,通过置身一定的情景,展开具体的实践体验,形成正确的认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这种情境性建构教育,其生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体的情景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够真正将学生的认知、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培植良好的行为习惯。总之,重构系统化、情景性的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过程,实际就是对高职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生态把握,是协同创新的展开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四、体现教育评价的“理解”基础

(一)评价标准的生成性基于理解基础上的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评价,同样要和以往的教育教学评价一样制定评价标准,但是这种预设的评价标准必须是导向性的,是一个大致的标准,而具体的评价标准是在评价过程中生成的。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反观,高职非专业素质评价标准的生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评价标准的制定必须是评价主体与被评价主体一起商定而成,评价标准既代表了评价者的意志,也反映了被评价者的需求和意愿。另一方面,评价标准的预设必须是导向性的,具体的评价标准虽是生成的。但是这并代表评价标准没有基本的“底线”,以理解为基础的评价,同样要在兼顾学生、学校、社会等多方需要的基础上设立基本的评价标准作为导向。

(二)注重评价的过程性从协同创新的视角来审视高职非专业素质教育评价,必须以理解为基础,展开具体的过程性评价,才能保证关注到学生发展的全景,前后关照学生的变化,根据学生趋好以及趋好的程度进行综合评定。协同创新中,以理解为基础的高职非专业素质评价,评价者必须由始到终,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中,评价者以理解为基础,通过对被评价者(学生)的在具体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行为表现、先后变化等进行判定。在进行评价过程中,要求被评价者要以理解为基础,根据对老师的任务理解,创新性地展开具体的实践学习活动,而不是简单地对老师要求的执行。当然,过程性评价并不是不关注评价的结果,而是根据评价过程,更多样性地反映评价结果。

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篇9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标准;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034-02

我国自2001年开始实行新课改,至今已有十五年,在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许多有效成果和有益经验。但是,知识本位、应试教育的阴影依旧挥之不去,在高分、高升学率的背后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低下、道德水平的滑坡。教育的失效暴露出当前学科教学中重智轻德、重知轻能、教学与课标背离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建构核心素养体�

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试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切�

一、何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与课标的一致性

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要“研究制订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自此,以学生核心素养推动教育和课程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核心素养实现的载体,“学科核心素养”也开始成为许多学科专家研究的对象。只有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才能理解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重点的教学如何转型,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与课标的契合度。

1. 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要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首先必须理解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它是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DNA,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养”。而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它以学科学习和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为关注点,是一种特定的“学养”。

其次,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一方面,核心素养体系对教学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各学科确立和发展本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学科育人价值;另一方面,各学科教学只有从学生素质发展出发,协调并进,将各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圆融互摄,才能将促进学生成长与满足社会需要相结合,真正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

就思想政治课而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由“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有机组成。这表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围绕这四个要素展开,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

2. 教学与课标一致性的内涵

教学与课标的一致性是指:课程和教学的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与课程标准保持高度的一致。其依据在于我国政策明确规定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调整教学的重要依据,更是评估教育质量的准绳。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必须发挥课程标准的纲领性指导作用。只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才能保证课程实施的有序、有信、有效、有度。

新一轮课标修订以核心素� 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确立学科核心素养,使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实现有据可依。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落实核心素养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应然要求。

二、为何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政治教学与课标一致性

以核心�

1. 是以素养发展为重点,推进新一轮课改的应然要求

深入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使课堂教学转型,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核心素养这个关键。没有核心素养的改革,是缺乏灵魂的,而没有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是缺乏依归的。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表层化现象较为突出:教学忽视课程标准而过于依赖考纲,使得教学内容零散化、机械化;知识教学流于表层,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和情感温度;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应试方法与成绩高低,忽视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发展性评价不足。以核心素�

2. 是打破传统教学困境,增强育人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思想政治课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德育课程,重在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品德素养。但囿于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困境,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失去了它应有之功能。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最终目标的教学,取得高分、高升学率的背后却是学生综合素质低下、道德水平的滑坡。当务之急,破解传统粗放、低效的课堂教学困境之关键,需要在课标“标杆式”的引领下,以培育好政治学科核心�

3. 是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促进人的终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稻盛和夫曾提出“成功方程式”:人生和工作的结果=人格理念×工作热情×能力。 这个方程式启示我们:人格理念(或称思维方式)对个人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呼吁终身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人格理念的培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与课标相契合,意味着教学更加注重学科育人的功能,它能将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学科能力、学科经验内化到学生心中,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其本质就是转变学生的思维品质。这种基于学科素养生成的思维,必定能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所需的品格和能力的培养。

三、如何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实现政治教学与课标的一致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学生应获得的品格和关键能力,重点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标准是从具体学科出发,规定教学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着力解决的是“教什么”这一教育的基本问题。由此可见,课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是将核心素养落实于具体教学实践的桥梁,各学科教学必须基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与课标的一致性。

1. 提升生活体验,构建理解性课堂

马克思・范梅南说过:“最好的教育关系是一种生活的体验,具有其本身和内在的意义”,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构建理解性课堂。理解性的政治课堂,是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而非一味理论灌输性的课堂。政治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系统性,理论本身是死板、缺乏活力的。只有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创作加工,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增加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契合度,才能触及学生情感的共鸣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促使素养的内化。

2. 完善学业评价,构建发展性课堂

学业评价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反馈和导向作用。我国长期采用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政治教学与课标的一致,必须研制完善学业质量评价的具体标准,打破传统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构建发展性课堂。发展性的政治课堂,不是传授应试方法与经验的课堂,而是因材施教、挖掘潜能的课堂。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注重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形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立体评价,让评价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与课标的契合度。

3. 强调能力导向,构建实践性课堂

时代的变化发展使社会对个人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高素质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以往的政治教学大多采用理论灌输、教授应试技巧的方式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一带而过。这种教学模式下培育出的学生只是会背书和考试的机器,而不可能是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政治教学必须将旧观念转变为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观,构建实践性的课堂。实践性的政治课堂,不是被动接受的课堂,而是主动参与的课堂。政治课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讨论和辩论,而是走向社会进行参观、访谈和调查;不只局限于政治学科的学习,而是与其他学科圆融、渗透,开发更具特色和开放性的校本课程。学生在个体实践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往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个人相伴终身的能力和品格。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与课标一致性,是思政课教改必须遵循的规则。政治课教学只有做到有“标”可依、有“标”必依、执“标”必严、违“标”必改,才能确保学科教学目标指向于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彰显学科育人价值,真正落小、落细、落实立德树人的各项要求,培育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参考文献

[1] 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

素质教育的理解 篇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专教育开始发展起来,中专主要是职业教育,是为劳动力市场增添人才的,在中等专科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要注重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将素质教育贯穿到底,使学生的生理、心理、思想、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全面提升中专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中专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中专;体育教学;学生;素质教育

在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重素质教育的融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等专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深化中专体育教学改革,明确中专体育教学的方向,在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将素质教育渗透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素质教育的相关知识,掌握素质教育的相关理论,在实际体育教学中,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的概述

“素质”是一个生理学名词,是对人体的先天性生理解剖特点进行描述[1],主要包括了个体的神经系统、大脑的特征、感觉器官的特征、运动器官的特征等方面的内容,“素质”是个体发生心理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心理活动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素质”的具体含义,每一种学科都有自己看法,相关概念并不统一,但是有一点是人们普遍认同的,就是“素质”既包含了生理特点,又包含了思想品德内涵,既包含了心理特点,又包含了智能特征。其中,个体的生理特点主要是指有几个体具有遗传基因的解剖生理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各项机能部分之间的构造等方面的内容;个体的思想品德内涵主要是指个体的社会责任感、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个体的人格等方面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个体的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个体的心理内涵主要是指个体所呈现出来的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内容;智能内涵主要是指个体在后天的教育学习中所获得知识、文化、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内容。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对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自身技能、智能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等[2]多个方面进行教育,从而实现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思想品德高尚等全面发展,在中专教育中,主要是培养技术型、技能操作型的人才,为劳动力市场培养更多具备高素质的劳动力。中专体育课程教学具备动手动脑、身心共同发展的特征,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把握体育教学的特点,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标准,从学生的心理、品德、智能等多个方面进行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中专体育教学施行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2.1教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中专体育教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是在中专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体育教师要认识到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才能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素质教育,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养的深度[3],给学生实施具有强度性和深度性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从体育教学的总目标出发,深入学习和掌握现代体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发展特点,要掌握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中专体育教学的经验,更新体育教学的方法,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制定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规划

在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和体育认知水平进行有效调查和研究,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这样才能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体育教育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理解还处于一个概念模糊期[4],有超过一半的中专学生对体育教学的价值和素质教育的含义理解不清,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中专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都普遍重视学生的数、理、化、语等基础性学科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再加上“读书是改变命运根本”等观念的影响,学生在中专教育学习期间,就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自己也忽略了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在中专教育阶段,学生普遍处于青春发育期,心智还不成熟,这也就造成了学生的自控能力差、环境适应差,社会责任感缺失、意志力不坚定等缺点,而且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水平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性,但是,学生同时又具备着很强的可塑性,在中专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2.3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体育运动的类型比较丰富,每一种体育运动项目都具备着不同的运动强度,在实际体育运动教学中,对学生的体能、心理等方面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熟练掌握每一种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深入了解每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可以对人体的生理、心理等多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素质教育[5]。例如:在“耐久跑的运动项目”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耐久跑”体育运动项目的枯燥性,单调性,这样在实际的体育运用项目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意志力培养、适应能力培养,还可以对运动项目中可能会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说明,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从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品德修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育,在体育运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体育教学属于学校教育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有着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的特点,体育教学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等特征,在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抓住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要准确把握体育教学的每一个运动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逐渐提升全民的综合素质,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董顺波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舒林。中专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思路[J].科技资讯,2014(18):165.

[2]杨永亮。浅谈现代中专体育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2(18):54-55.

[3]岳建新。谈职业中专学生体育能力及其培养[J].现代教育,2012(Z2):91-92.

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篇11

(一)职业核心能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差异我国教育部2011年编制的《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试大纲》规定“: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②也就是说,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适性、促进性或可迁移性的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报告指出,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项核心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治、道德、心理几方面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主要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政治观教育,法治观教育,可续发展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基因

1.相同的价值目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全面发展的人”描述为能够“把不同社会职能当做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可见,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高职思政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两者都是培养使人终身受益的能力,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二者的最终落脚点都在培养人才,致力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撑。

2.重合的教育内容。职业核心能力从结构上划分的三大板块与高职思政教育内容高度重合:一是职业共性素质板块,主要包括法纪观念、政策理论、思想素质等,与思政课教育、国防教育、法纪安全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思政课堂教育内容基本一致。二是职业能力素质板块,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口才写作、外语应用、就业与创业等,往往在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三是职业行为养成模块,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礼仪、职业文化等,在思政教育的社会实践方面有所涉及。

3.相似的教育方法。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都要求“入心见行”,通过丰富教学手段来增强教育实效性,实现“理论—认知—行为—素质—能力”的步步提升。与理论灌输相比,社会实践是更重要的教育方法,在实践中训练、检验和巩固要求除了在显性的课堂教育,还要通过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和校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掘隐性思政教育的辅助功能,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还要求师者躬身示范,以增强说服力。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现实需求

(二)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不足折射出高职思政教育培养工作的不足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构建成熟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思政教育实际上已成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渠道。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不够高,其外因在于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

1.思想认识不到位。多数高职院校既没有广泛开展职业核心能力知识的宣传活动,也没有开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高职院校师生普遍缺乏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科学认知,没有给予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应有的重视,表现在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主要关注专业教育和改革。

2.顶层设计缺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处于“三无”状态,即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工作无领导机构、无工作机制、无实施方案。顶层设计的缺失导致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无章可循”,具体工作难落实、人力财力保障难到位、校园内有效教育资源难整合,没有发挥出“大思政”教育的优势,没有形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效应叠加。

3.师资水平待提高。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整体疲软的大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积极性难以被有效激发,导致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知识、职业核心能力的手段匮乏。加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几乎都属于非专业教师,不可能完全了解企业对高职生的期望和要求,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难免缺乏针对性。

4.分类教育需加强。第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改革,但其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仍未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同步。第二,不少高职院校在“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成绩突出的良好局面,但是在活动中往往没有深入挖掘潜藏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机会,培养效果大打折扣。第三,社会实践有利于职业核心能力的锻炼和巩固,但往往因为缺乏思政教育任务驱动,加上出于安全考虑,各校常常控制活动规模,最终导致活动效果不明显。

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思政教育策略

(一)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行为从观念来,观念从学习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顺利推进,必须在全校师生中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重要理论的学习宣传,一是在全校教职工中,通过党政联席会、部门工作会、思政工作会议、教研活动等开展自上而下的专题学习,发放自学资料,督促全体教职工熟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理论。二是开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专门课程,将其作为必修课,覆盖全院学生,利用入学教育和毕业实习动员等机会,召开主题班会、印发宣传手册等,激励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认知水平。三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站、报刊、宣传栏等舆论平台,开展知识普及、理论研究、事迹报道等活动,营造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科学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工作框架

1.成立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高职院校“一把手”担任组长,党委宣传部、思政教学部、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办公室、系(部)等负责人担任成员,保证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部门协同和联动,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整合。

2.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领导小组下设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挂靠思政部,遴选思政教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等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与思政课、选修课组合,形成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系列课程,并积极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

3.科学拟定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总方案,构建思政教育工作框架。统筹规划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总方案,将思政教育作为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要明确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目标任务要以职业共性素质教育为主、以职业能力素质锻炼为辅,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教育内容和方式要实现分类推进:直接开展课堂理论教育;开发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的职业核心培养能力训练途径;校外实践中附加职业核心培养能力锻炼任务。三是教育实施和考评要通过任务分解明确相关部门权责划分,并对其工作进行年度考评。四是依据政策,为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思政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资金保障、物质保障。

(三)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能力

1.开辟思政教育工作者接触行业企业的通道。组织思政教育工作者参与就业指导、回访用人单位、参观学生实习基地等,鼓励他们旁听专业建设会、专家论坛等,熟悉职业环境、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使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

2.安排思政教育工作者兼职一线学生管理工作。安排非辅导员岗位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兼任班级导师或班主任,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并在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里全程跟踪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状况,加强工作的渗透性和持久性。

3.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职业优势。一是要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多承担英语、语文、口才写作、法律、礼仪、心理等选修课的授课工作;二是鼓励他们积极承担学生社团、学生大型活动、比赛竞赛的指导教师及评委;三是鼓励他们获取专业领域的职业资质,争做“双师”,例如考取心理咨询师、律师、翻译、注册会计师、职业指导师等,通过提高自身职业化程度,进而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等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四)扎实推进分类教育,确保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实效

1.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导向。在目标定位上,要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列入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同时提高。在教学内容上,运用专题教学等方式,结合高职学生和地方行业实际情况,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职业导向。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综合运用理论渗透、任务驱动、行为导向、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方式上,探索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指标多样化,以便更有效地考核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2.精心设计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深入挖掘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隐性教育途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寓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焦点关注(甚或不为受教育者明确感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类型。”④课外的科技艺术节、宿舍文化建设、党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网络信息建设、各类比赛竞赛等都是隐性思政教育的具体形式。这种形式具有内隐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学生的接受度更高,不会产生排斥心理。开发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会使思政教育的效果更明显,例如,安排建筑类学生参与校园设施建设,安排文管类学生参与学院对外接待,综合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礼仪;通过科技周、艺术节作品展示、体育比赛获奖队伍与学生交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尚美情操、团队精神、创新意识;通过学生社团公开招募等活动,训练参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激发关注群体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篇12

一、育人先克已,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除对本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要注意苦练教师基本功,没有高水平的知识,创新能力就没有根基,没有创新能力,所谓使命感、责任感就是一句空话;没有独立人格和主体性,也不可能真正有创新精神与此同时,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运用教育名家的思想理论,解决和说服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使理论学习与实践尝试有机结合起来,不但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还要会运用,指导实践。体育老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与时俱进,才能跟上当代教育的步伐。

二、榜样的力量,做好思想品德教育

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就成为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任务,根据我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我深刻的感受到,要把中学体育工作做好,就必须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放在为先为重的位置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体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精神修养,不断地强健学生的体魄。

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模仿的过程,那么榜样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充分利用成功案例中的榜样教育: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所取得的成绩,优秀运动员如何刻苦训练,如何为祖国争得荣誉,使我国在国际体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 其次教师自身的榜样教育:教师的思想品行和业务水平,包括文化素养、教学风格、言行举止、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品质都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当学生意识到从教师身上看到了他们所希望的形象时,就产生了积极的榜样教育的效果。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勇于吃苦,不怕累,不怕风吹和寒冷,工作认真负责,准备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做,示范认真规范,尽量满足学生们的要求,训练时积极为同学们当陪练,耐心帮助后进的同学等等。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由内养外,内外兼修,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体育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体制基础,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中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学生心理障碍有:依赖、焦虑、恐惧、孤独、反感心理、冲动等,造成这种不良因素的原因既有来自社会的影响、家庭背景的影响,也有来自学校、教师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来自学生自身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分析、处理好学生的这种运动恐慌心理,正确帮助学生克服各种不良个性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并引导学生们热爱体育锻炼,自主学会健体。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体育人才。所以,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积极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获得健康的心理。

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学生是否喜欢上体育课,主要归根于能否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和运动的乐趣。为此体育老师必须在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区别对待,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一点是要分解好学习目标,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去接近目标,并及时加强激励性的教学评价。

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篇13

[关键词] 本科教育; 专业核心课程; 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3- 0108- 02

1 引 言

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所提倡的通识教育,经过不断的变革与发展,最终确立了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这一通识教育实践模式并在哈佛大学得到有效的展开,其课程理念和实践为世界诸多大学所效仿,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国高校发展的过程中,敏锐的教育改革者也发现了哈佛大学本科核心通识课程的教育模式并将之引入到中国的本科教育[1]。当前我国许多大学都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但是除了极少数的大学如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学校成功开设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外,很多学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都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中国大学的教育向来以实用为主,大学普遍以应用型人才� 尤其是自1998年扩招以来,由于就业竞争的加剧,学校的专业设置更是以市场为导向:专业适应市场需要,则专业强、发展好;专业不适应社会需要,则专业萎缩、发展不良[3]。因此,对于中国大学而言,不能一味学习国外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在教学资源有限及课程类别增加、社会需求清晰与学生期望明显的现实下,应根据中国本科教育的特色,参考哈佛大学核心课程培养有教养的人的思想,将通识教育融于专业教育,以专业教育为支柱,建立专业核心课程。

2 本科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的必要性

关于什么是专业核心课程,理论界存在诸多解释[4],如:一是专业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产力的那部分课程,它与课程体系的专业拓展课程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5];二是专业核心课程是对实现该专业培养目标有重大影响的主干课程;三是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一个专业中开设的富有该专业特色,以该专业中相对应的岗位群中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从这几个解释可以看出,所谓专业核心课程,指充分体现该专业的专业属性,鲜明体现该专业的学科特点,集中显示该专业的存在价值的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所要传授的知识属于专业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核心知识,体现着专业培养的基本素养与要求,是形成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重要因素,其水平与质量直接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它比传统专业课程概念小一些,专业价值承载权重则更大。在组成一个专业的课程集合体中,专业核心课程较之专业边缘课程、工具性通识课程更具备接受本科教育的标志性[3]。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的品质,对学生毕业后能否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学生毕业之后,一般会遗忘在校时上课的具体内容,但不会遗忘获取知识的经验、认知知识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知识的能力、探索与运用知识的体会。学生在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学习领域(专业核心课程)获得优质高效的教育,其成果会深深嵌入他大脑的认知图式,形成学习能力与动力,支持他在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并促进他终生学习习惯的形成[3]。

而由于扩招,中国的大学招生规模大幅度上升,但是,相应的师资队伍、硬件、软件都没有配套,教学资源极其有限,很多学校甚至最基本的多媒体教室都未能配备完善。由于扩招过快,教学质量未能与扩招同步,要想整体提高本科教学教育,短时间内不易实现,因此将教学资源适当倾斜于专业核心课程显然比平均配置更具合理性,将教改关注与指导投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亦更具紧迫性。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影响。本科院校必须大力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努力实现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指导思想精细化、教学改革精细化、管理监控精细化,以此切实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6]。

3 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

设立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制度,指大学运用自主办学权利,明确规定专业核心课程的性质、定位、师资及相关资源保障,制定专业核心课程质量标准与考核指标体系,规定教师的教学任务,使处于信息化时代的学生掌握获取学科知识的方法,了解学科知识的存在形式,具备分析、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基本能力。核心课程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与核心课程能否成功建设有关。笔者认为,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应从几个方面进行:

3.1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标准

核心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强调为了达到整个专业教育的紧凑性,需要有统一的学,其他科目要与此有关并服从它,用 核心课程反对将各门学科进行切分的做法,强调在若干科目中选择若干重要的学科合并起来,构成一个范围广阔的科目,规定为每一学生所必修,同时尽量使其他学科与之配合。因此,核心课程的建设,既要充分反映社会、经济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保证学生掌握的一定的知识,为实现终身教育做好准备,体现大学本科教育的“高等性”;又要充分体现本科教育的“专业性”,符合本科教育的发展规律以及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规律,学生具备胜任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

3.2 专业核心课程的选取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根据人才的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学生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掌握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索质与能力。专业核心课程相对于课程应具有迁移性、衍生性,并对学生自学专业知识,获取实践经验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因此在核心课程建设的标准上,选取最能代表专业的课程,这需要多个专家的共同讨论,但是,专业核心课程不能太多,多了就起不到核心课程的作用,一般8~10门比较合适。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熟练应用,提高自身的素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3 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团队建设

专业核心课程教师的水平是影响核心课程能否起到支柱作用的关键一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对知识的解释往往“只听不问”;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程讲解得比较清楚,教师的作用就至关重要。但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也不是职称越高越好,而应以骨干教师为主。总的说来,教师应有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并一直承担本科课程的教学工作。应在富有经验的老教授的带领下,以中年教师为主,青年教师为辅建立专业核心课程师资团队,并做好梯队建设规划。在做好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通过选派国内外访问学者、调研考察、学术交流、承担课题、企业锻炼、岗前培训、社会服务、“师带徒”等方式,切实做好团队各层次成员(团队带头人、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提升整个团队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并以核心课程教师海外研修计划为支点,大力推进核心课程的双语化教学。

3.4 专业核心课程资料的完善

核心课程的资料应该是详细的、完备的、高标准的。学校组织以专家为首的教学团队,以部级精品课程要求为标准,编撰核心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纲、实验大纲。课程内容要体现先进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凸显亮点和特色。并强化教材建设的力度,配套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形成数字化立体教材。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网站,公布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安排、课程介绍、授课形式、考试评分、必备教材、参考书目和教学进度安排等内容。开设团队教师网站和博客,形成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并及时更新教学资源。

3.5 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现代教育提倡以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开放式创新教育模式[7,8]。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9,10]。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广泛基础知识训练和能力培养,如何在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能力培养型”理论课程教学中兼顾多方面因素,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核心课程的教学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训练。这就要求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要区别于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探讨好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时强调教学结合,教学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注意学生的课外、校外学习;教学过程中妥善解决知识传授与整合、建构以及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与素质的关系。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以专业为单位,精选一门用于探索和尝试的创新课程,大胆创新学生兴趣小组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使教学质量符合学生对教学的期望、社会对该职业的未来需求。

3.6 专业核心课程考核

专业核心课程作为大学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和实施效果对人才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应该从多方面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成绩应取决于教学全过程的考核,主要内容包括出勤、学习报告及展示、案例讨论、小组答辩、作业汇报、课堂参与程度、设计方案、调查数据与处理、考试等,将期末考试比重降至10%~30%,重点考核学生专业需要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 结 论

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是高等学校在中国大学大幅度扩招、教学资源有限、课程类别增加、社会需求清晰与学生期望明显的现实下,培养既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又能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的有效手段。中国大学教育应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内容,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资源,在遵循教学内在规律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主动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 欧阳光华。 课程理念与大学素质教育——哈佛大学核心课程之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2(2):12-15.

[2]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5.

[3] 曹家治,黄家琳,王健,孔丽苏。 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建设[J].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0):86-88.

[4] 李斌。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5):193-194.

[5] 张华。 论核心课程[J]. 外国教育资料,2000(5):10.

[6] 李剑荣。 新建本科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精细化管理路径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1(26):213-215.

[7] B Alberts. A Wakeup Call for Science Faculty[J]. Cell,2005,123(5),739-741.

[8] Sheldon M mentary:Have We Received the Wakeup Call[J].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Education,2006,34(3):230.

素质教育 篇14

一、教育的任务与目标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所谓“育人”,就是要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其终极目标是人的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以“育人”为目标,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学与实践,而不只是知识的简单积累。

学校教育要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学生在不同时期各种素质发展的要求,对教育任务、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等进行全面规划。这里的素质,不是指某种学识、某种业务、某种技术,而是人的身心中内在的品质因素。各种内在品质因素的综合,构成了人的整体素质或称综合素质。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使人的各种内在品质因素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

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既要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拓宽知识,发展智慧,提高智力水平,发扬科学精神,把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更要加强人文教育。只有加强人文教育,才能使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才能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理性的学习转为情感的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人文教育是一种铸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性教育、人化教育,它以人的精神完善为最高目标,以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教育学生,使他们的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陶冶,品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使身心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在人文教育中,美是很重要的内容之一。从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大凡有影响的教育都很重视美育。如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将音乐立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居第二位。孔子认为音乐是人的修养最后完成的标志。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又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西方后来在中世纪发展了“七艺”(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音乐、天文),音

二、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美育,或称审美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从感觉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只有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要使感性的 没有其他的途径。”

美育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手段。通过美育,不仅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其落脚点还在于完美人格的塑造,在于美化人类自身。人类自身的美化,主要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化,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美育的特殊功能,就在于使人的精神世界飞跃到一个更高更美的境界。通过美育,使人的感性和理融升华:使人的精神世界在理性的高度得到和谐统一,也就是人性的和谐统一,人性的完美。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它通过生动、’具体、可感的美的形象,激发和净化人的感情,以美导真,以美导善,潜移默化地起到作用。

美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技术教育,而是一种人文教育,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这里所说的美育显然不是狭义的美育,而是宽泛的美育,简称为大美育,这种大美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觉、鉴赏、创新等能力,更重要的在于净化、美化人本身,建立美的情操和理想的观念,发展美的品格,形成完美的人格。一个人只有具备审美能力和创美能力,才有可能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才有可能使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进入至高的人生境界。所以,美育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素质教育,也就是精神世界层次上的素质教育。育人,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终极目标就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美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完美人格,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这与教育。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所谓“全面发展的人”“理性的人”“审美的人”“高素质的人”等等,其实质都是一样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一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但也有密切的联系。从本质上说,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体现了真、善、美的关系。真、善、美三者是统一的。德、智。体,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只有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协调一致地发展,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任务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审美、创美实践活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想象和创造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真理观、伦理观一起,构成了人们对世界、对人生的总的看法。具体地说,审美观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美、美感、美的创造等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审美判断和评价的原则体系,它直接指导和制约着人们的审美和创美实践,规定着人们审美、创美的方向。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培养青年一代具有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修养,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尺度”,才能使审美活动上升到自由、自觉,才能培养人格的完美。

2、提高审美能力

所谓审美能力是指人们感受、想象、鉴赏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中各种事物、现象、作品的审美价值所具备的感受力、想象力和鉴赏力。

审美感受力是人们审美、创美活动的出发点和基础。审美感受主要包括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两部分。审美感觉是人们通过器官对客观美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美感中最初级的感性印象。审美感觉在审美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与客观外界的美发生直接的联系,并为审美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然而一般的美感却不是审美感觉所能完成的。因为多数美的事物,都不可能以某一种属性或与周围事物没有任何关系的情况下存在着。因此,审美感受一般要进入高一级的审美知觉阶段。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以审美知觉的形式来反映客观的美,审美知觉则是对美的事物的多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审美想象力是指人们在以往表象积累的基础上,通过语言的表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重新再现客观事物的感性印象。审美想象是以记忆表象为基础的,而一切记忆表象又都是我们在观察和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过程中形成和保存下来的。人们头脑中是否储备了丰富和精确的记忆表象,直接关系到审美想象是否活跃。因此。首先要培养和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美,储备丰富而又生动的记忆表象,为活跃的想象力奠定基础。其次,审美想象又需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理性思维就是“无本之木”,想象就会停滞。因此,要发展审美想象力,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再次。发展审美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对艺术美的欣赏,因为艺术美是审美想象力最集中的表现。艺术美中的想象力是极为丰富和生动的,所以说,欣赏艺术美是培养和发展审美想象力最好的途径。

审美鉴赏力指的是对美的事物的鉴别、欣赏的能力。在审美活动中,鉴别和欣赏两者密不可分。有鉴别才有欣赏。能欣赏才能鉴别。审美鉴别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事物和艺术美丑的辨析能力,二是对美的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特征、范畴(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等)和程度(比较美的、美的、最美的)的识别能力。美与丑总是相对立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美是肯定性价值,丑是否定性价值。自然界中的丑一般表露于形式,社会生活中的丑主要在于它的内容,有时与伦理道德中的恶相联系。丑作为社会观念,受时代、阶级、民族的制约。艺术中的丑是生活丑的反映,它是生活丑典型化的结果。艺术家把现实中的丑能动地转化为艺术形式。使丑具有了审美价值。它可以使人对丑产生由衷的反感,笑着与丑告别,并从中获得美感享受。美丑的关系是复杂多变的,“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紧靠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从,黑暗与光明相共。”因此需要加强审美修养,通过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不断提高分辨美丑的能力,以免美丑不分或

3、培养创美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 篇15

〔关键词〕教师专业;核心素质;系统教育教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8-0004-03

当代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在于教师队伍的素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1]。教育教学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与一般的职业具有显著的差异。职业往往泛指用以谋生、有金钱酬劳的工作,而专业则是一种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1993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明确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著名学者叶澜教授将教师素质分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师的能力结构三个方面[3]。哪些才是最核心的素质呢?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罗雁提出现代教师的三大核心素质是学习、反思和创新[4];张学� 以上观点虽然从不同角度阐明了教师专业应当具备的核心素质,但是没有把握教师专业所需素质的实质,难以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效指导和帮助。具体说,上述观点有三方面的缺陷:(1)缺乏深刻性,之前的论述都非常全面地概括了教师的核心素质,但并没有深入地体现教师专业的鲜明特色;(2)难以操作化,上述观点提到的核心素质比较抽象,缺乏具体化、明确化的指标;(3)指导性不强,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从上述观点出发对核心素质的培养仍然显得束手无策。

我们认为,如果不能准确把握教师专业的核心素质,就难以快速有效地培养高素质的优秀教师。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展教师专业成长的行动研究以来,我们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理论观� 由此提出教师专业的两大核心素质,一是关注学生发展的倾向,二是具备系统教育教学思维能力,分别代表教师专业情意方面和智能方面的核心素质。

一、情意方面的核心素质:关注学生发展的倾向

我国一直将师德视为师魂,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教师素质。学校在师范教育中安排了大量的时间和课程进行师德教育,在每年中小学的校本培训中,安排了足量的时间开展师德教育。然而,值得反思的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实践表明,师德教育课程难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分析认为,师德教育难以奏效的原因较复杂,而其中一个原因是师德作为一种个性品质本身就是很难培养的。个性品质是在教育、社会环境影响和个人的主观努力下逐渐形成的,不可能通过课程的形式在短期内加以改变。我们沿着师德的路线,探寻师德的核心要素,发现关注学生发展的倾向这一素质在教育中与师德几乎发挥着同样的功能,而且它属于情意素质,反映了教师的个性意识倾向。如果抓住这一核心素质进行培养就可以改变师德培训中只注重认知培养的方式,更加突出情意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并且具有可以按过程来培养的优点。

国内外对“关爱学生”这一教师素质十分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7]吴永军认为,德性素质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方向性”作用,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德性素质的基本要素有:爱与关心、责任、公平公正、幸福感等[8]。国外教育家福勒(Fuller)曾提出“关注阶段论”,认为一名新教师要成为专业化教师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survival stage);(2)关注教学情境阶段(task stage);(3)关注学生阶段(impact stage)[9]。关注学生阶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高阶段。

图1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Fuller,1969)

研究者关注了教师在成熟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演进和迁移的递进阶段,揭示了教师思想发展变化的规律,为深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看出,关注学生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高级阶段,对开展教师专业核心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意即经师往往只是教授学生学问和知识,而人师则注重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格,积极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从而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那么教师在实践中如何才能做到关注学生发展呢?我们以钟启泉教授提出的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论[10]作为参考展开论述。“三维目标”论指的是课堂教学要帮助学生促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实现。

首先,知识与技能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安排教学。最近发展区是学生认知发展的真实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的距离,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通过提问或建议等有效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顺利过渡到下一个发展阶段。此外,还应营造合作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其次,过程与方法是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以及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从建构主义角度来看,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和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因此,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体验和感悟,学生经过不断自我尝试、自我探索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在必要时给予一定指导。

最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强调情感的作用,并致力于培养完整的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要把学生看做一个“整体”,教育的目标即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提供资源和创设氛围让学生自由学习,将学习兴趣融入价值观当中,不仅着眼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且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总之,教师只有努力践行“全人教育”的理念,才能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发展。

二、智能方面的核心素质:系统的教育教学思维能力

做好任何一项专业性的工作,都需要具备相关的特殊能力。医生必须具有诊断与治病能力,土建工程师必须具有设计和施工能力,教师则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师教育中,对教育教学能力的认识和培养已有很长的历史。然而在实践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效果不彰。究其原因,我 对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这样复杂的品质采用行为主义路径下的教育措施,往往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只有对教师的这一综合素质进行分解,探寻其内在的过程性素质,才能探得一条培养的有效之路。

认知心理学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从信息加工角度研究认知的一门科学,是在� 受认知心理学的启发,我 教育教学思维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现象的间接和概括的认识。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教育教学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是指教育教学思维反映的是教育教学现象背后的规律,而不是教育教学现象本身。如有的教师课后反思说:“我感到课堂气氛不热,学生发言不积极”“我的教学内容可能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前者是对课堂教学现象的观察结果,而后者则体现了思维的结果。概括性是指透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现象,抽象出其本质特征或规律的过程。比如某教师在从事多年的教师工作后,对教育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教育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这便是他对教育现象进行抽象概括而得出“什么是教育”的结果。由此可见,教育教学思维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智能目标。而认知心理学革命后,将人类的广义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程序性知识又分为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从这一分类框架出发,教师的教育教学思维显然是程序性知识中的认知策略。教育教学能力是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教育教学的规则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也就是说,教育教学能力是指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则,并且这些规则有效地支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应该承认,大学或中师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的广大教师,都具有教育教学思维能力。对于每一堂课,几乎每个听课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作出优缺点的评价。然而,这些评价往往缺乏依据和系统性。在2005年浙江某学校举行的一次语文教学研究与教学思维培养工作坊中,宋老师的上课内容为《蒹葭》,课后进行了说课并由各小组开展研讨。三个小组长分别发言,第一组认为,这堂课目标明确,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具有良好的师生互动,是一堂以学论教的生成性教学;其不足之处在于对“为”字的解释不十分准确。第二组认为,对话式的教学设计使人耳目一新;师生交流频繁说明双方具有长期的情感基础;教师具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然而,虽然设计巧妙,但教师的角色太强,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第三� 作为教学研究主持者我们对三个组长进行了访谈:“你是按什么框架来评课的?”只有第一� 对第一组进一步追问:“那你觉得自己的观点全面吗?”该组也说不清是否全面。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自2000年以来我们开展的教学研究中,能说出评课依据的只有一位教师。由此,我 为了整体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必须培养广大教师的系统教育教学思维能力。

系统教育教学思维是指教师对教学过程整体的思维,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见图2)。

图2 教师系统教育教学思维能力的构成

图2中包含的三个方面内容相辅相成,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

首先,以学论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要求,即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等进行学情分析,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来把握课堂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适时调整教学,打破了以往“满堂灌”和“以教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其次,教学的四个变量需要全面考虑,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教什么(教学内容)、谁来教(教师)、谁在学(学生)、何处学(教学环境)这四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监测和控制自身教育教学的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最后,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的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教学决策总以教学目标为指向,以学生的学习现状为出发点,以知识内容的任务分析和学习的心理过程为依据进行的。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决策过程中,教学思维的系统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思维不全面,顾此失彼,教学决策的质量将受到较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教师系统教育教学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反思与成长,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结语

只有准确把握教师专业的核心素质,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可通过开展学与教的理论学习、校本教研与教学反思等活动,来培养教师关注学生发展的倾向和系统的教育教学思维,从而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Z].1966.

[2]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Z].1993-10-31.

[3]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41-46.

[4]罗雁。“三型结合”是现代教师必备的核心素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4):32-34.

[5]张学忠。我心中的名师核心素质[J].科学咨询,2005,(8):14-15.

[6]赵希斌。优秀教师的核心素质是什么[J].教师,2011,32: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7-29.

[8]吴永军。德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素质[N].中国教育报,2011-12-27(4).

[9]Fuller F F.Concerns of teachers:A developmental conceptualization[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69:207-226.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