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中秋节习俗的作文500字(通用3篇)
中秋点灯笼,又叫做中秋燃灯。中秋之夜人们在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今人周云锦、何湘妃在《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中即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由此可见一些地区中秋点灯笼习俗之隆重,其实从古至今,中秋燃灯的规模往往仅次于元宵灯节。
不过,中秋点的灯笼与元宵节的灯笼是不大相同的,中秋之夜人们点的往往是宝塔灯,宝塔灯即是人们捡拾瓦砾搭成的宝塔形状的灯,而清代的苏州村民则在旷野用瓦叠成七级宝塔,中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称为“塔灯”;广州儿童燃“番塔灯”,亦用碎瓦为之;此外还有“柚皮灯”,是用红柚皮雕刻出各种人物花草,并在中间安放一个琉璃盏,制成后红光四射,十分好看。
听人们说,今年的月亮要比往年的月亮更大、更圆、更亮。于是在中秋的晚上,我们邀上三俩好友,一行七人驱车来到蠡湖公园。
公园里游人如织,原来人们不约而同都来观赏明月了。我们走到供游人休息的桌椅旁,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月饼和水果。坐下来,一边吃着香甜的月饼,一边观赏着美丽的月亮。望着宛如银盘的明月,我仿佛看到嫦娥裙裾飘飘,正翩翩起舞,好像望见吴刚正用力地砍那棵桂花树,似乎瞧见玉兔手拿玉杵,正跪地捣药。我们一个个头顶明月,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刻。
吃完月饼,赏完明月,我们开始了"环湖一游"。这时,我才发现这儿美丽极了。绿草茵茵,虽然没有鲜花点缀,却仍然生机勃勃。小河也依然流淌,"哗哗"地唱着歌向前方流去。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像朵朵夺目的鲜花盛开在深蓝色的天空中。漫步在幽静的长廊上,欣赏着良辰美景,感受着习习晚风,此刻我真觉得文字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无法表达这惬意的感觉。
啊!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月亮,怎不让我生出一种愿与清风作伴,明月共眠的愿望呢?
皓月凌空的美景历来为人们所传颂,尤其是中秋的月,夜空中的星光在中秋月的耀眼下都一一敛去了光芒,但间或的几颗小星星许是也想窥一窥这中秋月的美景,冒着小脑袋闪闪的偷望着不远处的明月。
中秋节赏月是流传已久的习俗,在这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大多的人都满带着思恋仰望着悬挂于头顶的那轮圆月。“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中秋的月圆满,中秋的月辉不仅照亮了这个夜,同样也照亮了我们一颗颗仰望着月的归心。
不关地点,无关时间,中秋的那一轮明月,透彻了历史,在历史长河中,每一位仰望着月的人,都接受了月辉的洗礼,月的光辉能缓解在外游子的乡思。
在中秋的这个夜晚,天空中的月是主角。
夜晚的天空上还飘着几朵被风吹动的云,云在月光下染上了颜色,那一种由亮至暗的渐变,给了这个单调的夜幕带上了一番繁复,被月照亮的云在风的鼓舞下莽足了劲要去抚摸心中的神,近了,近了,云终于触上了月亮,它缓慢地从月上飘过,有兴奋,有痴迷,可最终不管它有多么的留念,那股将它带近月的风,又将它吹飘,在风的力量下,云终是离月越来越远,云身上的光辉也渐渐的消失,到最后,云离得月远了,月的光辉也驱不散来自黑夜的侵袭,渐渐地云隐入了远处漆黑的夜幕。
当云的最后一角也消失不见的时候,我们收回了视线,心里带着落寞,为那朵消失了的云感慨,但也在羡慕为那朵触摸到了月的云,因为我们站在地面上仰望着天空的月,始终遥不可及。
虽然我们也知道那云与月触碰的一幕也不过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但是我们更宁愿承认,承认我们所见到的那错觉的一幕,云终是触碰到了它心中的月,因为我们都相信着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