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
今天我真开心,因为我的作业全部做完了,可以自由地玩耍。我就象一只逃出鸟笼的小鸟,自由地在天空中飞翔。
在楼下,我一边走路,一边吹着口哨,再开心不过了。来到楼下的公园里,我一边玩带有降落伞的模型直升飞机,一边看着它升高,直到掉下来为止。当我去捡飞机时,发现降落伞上面有一只小蚂蚁, 它在上面跑来跑去的,难道它把降落伞当成了跑步用的跑道?
我把模型上的蚂蚁小心地转移到手心上,又把它从手心上放下来。它转头看了看我,就走了。
玩着玩着,我感觉有点儿累了,就来到石椅旁边,坐了下来,我发现石椅下面有一群小黑点呢,仔细一看,哦!原来是一群小蚂蚁正在觅食呢。我看见旁边有一颗大蚕豆,一只小蚂蚁爬过去,用触角碰 了碰,便回到了巢中。我以为它不要这颗小小的蚕豆了。过了一会儿,从它们的巢中浩浩荡荡地走出一队蚂蚁,一起把那颗小蚕豆搬回去了。
我再看了看其他的小蚂蚁,发现了它们各有各的办法。有的一个人独自搬运着体积较小的食物;有的是一只大蚂蚁和一只小蚂蚁合作,它们像是在推一块大石头一样,把食物推回家;还有的像工人搬书 桌一样,前面一只,后面一只,左右两边各一只,一起把食物抬起来,搬运回去。如果有一只蚂蚁搬不动了的话,它会用触角碰碰其他的一些赶来搬运的蚂蚁,我想,大概它在告诉它们,它搬不动了, 让伙伴们代替它继续吧。估计这个触角就是它们用来交流的工具了。
等到蚂蚁们把食物搬运回去之后,我找来了一根木棍和一大片树叶,想做个小实验。我用木棍把一只小蚂蚁赶到了树叶上面,把它带到了离巢比较远的地方,想看看它能不能再回去了。结果发现它还是 照样能顺利地找到回家的路,可是我怎么也想不通,它为什么不会迷路呢?这个找家的本领的怎么形成的呢?我得赶紧回家去查查书了!
我喜欢观察蚂蚁,它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乐趣。
在森林里,有一只蚂蚁,它每天都在搬运食物,但每次遇到别的动物的时候,大家都笑话它长得小又丑。一天,蚂蚁回到家躺在床上,想象着自己变大,突然它感觉自己真的`在变大,最后变成了一只比巨人还要大的蚂蚁。
它变的高过了最高的山,跟白云嬉戏兴奋极了,它忽然想起笑话自己的动物,觉得也应该去找那些动物了,看见了大象,就说:“朋友,你说你能用鼻子就能拔起大树,笑我力气小,我现在用一只手就能拔起五棵大树,你呢?你用一只手能拔多少棵?”大象没看见人就往天上一看呀!一只巨大的蚂蚁,大象鼻子都吓直了,转过身撒腿就跑,跑得无影无踪。接下来,蚂蚁又把其他动物吓跑了,蚂蚁高兴极了。最近人们发明出来了一种新的武器,这种武器无论多大多小的东西都能抓住。刚好人们在森林里发现了这只蚂蚁,立刻用武器来捕捉,结果蚂蚁被人们抓住了。人们想把蚂蚁当试验品,蚂蚁害怕极了,心想这下完了,我要被当做实验品了。这个时候出现来一瓶药水儿可以变大变小,蚂蚁迅速喝掉,药水变小了,趁人们不注意,急忙跑回到了家。
这时蚂蚁听到朋友们在叫它:“快醒醒!快醒醒,要去搬食物了。”蚂蚁醒了,高兴的说:“太好了!原来是一个梦!”说完就和它的伙伴们开开心心的搬食物去了。
今天早上,我在家里的院子玩耍。忽然我看见角落里有一只蝗虫,一只小蚂蚁在它身边转来转去,好像在想着怎样把蝗虫扛回去大饱口福。我想:小蚂蚁的力气这么小,能扛得动这么大的蝗虫吗?再说了,那只蝗虫还在动呢!
我不以为然地继续玩起我的玩具来。过了一会,我瞄了一眼刚才发现蝗虫的地方,不看则已,一看吓一跳。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大群蚂蚁,它们在蝗虫身上爬来爬去,好像正齐心协力干着什么活。我又想:它们会在干嘛呢?这次,我认真观察起来了。不一会,蝗虫渐渐停止了动弹。其中一只较大的蚂蚁应该是“蚂蚁王”吧,它指挥着小蚂蚁们,搬动着蝗虫那僵硬了的尸体。突然,它们遇到困难了:一块石头挡在了它们的面前,石头虽然不大,但对这些小蚂蚁来说就像一座大山一样,我正想着这些蚂蚁到底要怎样把蝗虫搬过这座“大山”呢?可是蚂蚁们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绕着“大山”脚下半抬半拖地把蝗虫搬了过去。
蚂蚁们搬着蝗虫向着回家的路继续前进,但是过了一会,更大的困难又来了,一条天蓝色的水管横摆在它们的面前。我想:水管这么长,这次你们怎么绕过去呢?没想到这群小蚂蚁居然将蝗虫横放着,然后拖着蝗虫从水管下面的一条小缝钻了过去,真是太聪明了!
我越观察越来劲,跑进屋子里拿来一个放大镜,仔细看了起来,发现了墙角处有一个小洞口,我想:这应该就是蚂蚁们的家了吧。果然不出我所料,不一会,从洞里面又跑出了几只要来帮忙的蚂蚁。可是洞口这么小,蝗虫身体却那么大,怎么能搬进去呢?我的心里充满了问号。但聪明的小蚂蚁自有它们的办法,只见它们把蝗虫分解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一块块搬进了洞里。
观察蚂蚁搬东西后,让我更明白了“人心散,搬米难;人心齐,泰山移”这个道理。
今天下午,我在外婆家楼下发现了一群正在搬运食物的蚂蚁,禁不住好奇,我便蹲下来观察了起来。
他们身体呈黑色,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头上还有一对触角在不停地摆动。它们腹部有一、二节呈结状。前足距离大,呈梳状。回想曾学过的内容,蚂蚁是具有社会行为的昆虫,负责照顾蚁后和幼蚁、挖洞、搜集食物的是工蚁,那眼下这一排排歪歪扭扭的队伍应该就是工蚁了吧。接着,我又想起课本上写蚂蚁是靠气味辨别方向和传递信息的,就伸出手在蚁群周围蹭了蹭,他们立刻像摸不着头脑似的乱转了起来,估计是失去气味后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我还觉得没有玩够,便想到了一个曾在书上看到过的实验:把一只蚂蚁烧成灰之后,撒在另一只活蚂蚁身上,其它蚂蚁就 我按照实验步骤,把死蚁灰撒在了一只活蚂蚁身上,再把它放到蚁群当中,果然发生了这种情况!那只被撒了死蚁灰的蚂蚁被其它的蚂蚁当成了死蚂蚁抬着走了,尽管它在不停的挣扎,抬着它的蚂蚁似乎还像没感觉到一样,竟“毫不动摇”。但再一想,蚁群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嗅到了死蚂蚁的气味,自然
我高兴地把这些发现记了下来,又继续低头仔细观察了起来,我发现较大块的'食物都是好几只蚂蚁一起配合搬运的,前面几只什么东西都不搬的应该是领头带路的。它们的合理分工真是令人惊叹!
形成组织的蚁群能分工明确、团结一心,让我自愧不如。我们班级虽然有值日表贴在墙上,但也难以像它们那样有条不紊,也没有像它们那样团结。小小的蚂蚁倒成为了我们的老师,教会了我群体之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晚上,我利用资料更多地了解了蚂蚁。知道了他前足距离大是为了清理触角用的,知道了它属于蜂科,膜翅目,并且雄蚁只有在和没有生育过的雌蚁时有翅膀,后翅膀就脱落了,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自然界中许多动、植物都不仅仅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老师。而生物学就是我们读懂自然奥秘的钥匙,热爱生物也就是热爱自然。
星期六,我和爸爸一起去府山上观察蚂蚁。我们走到一块大石头前,然后就放好我们的工具——死昆虫、苹果、白糖、盐、米饭,静候蚂蚁光临。
30分钟过去后,美食的香味弥漫开去,只见30只蚂蚁成群结队地爬过来。它们会选择什么呢?昆虫?苹果?白糖?有喜欢吃盐的口味独特的蚂蚁吗?只见它们绕过苹果山,绕过白糖堆,再爬过食盐坑,直奔死昆虫。耶,它们的首选战略品是“昆虫”!只见浩浩荡荡的蚂蚁大军将昆虫尸体抬了起来,朝蚂蚁窝走去,抬昆虫尸体的蚂蚁越来越多,它们抬呀抬,抬呀抬终于把昆虫尸体搬进了蚂蚁窝。看得我目瞪口呆,真是团结力量打呀!又过了10分钟,只见蚂蚁一大批一大批地往白糖的方向走,他们爬到白糖上,白糖立刻变成了黑糖,有的咬住一粒白糖,飞快地回到了蚂蚁窝;有的找了几个伙伴一起将2——3粒白糖搬回了蚂蚁窝……白糖周围,都有成千上万个蚂蚁,就像一个闹市区似的。而盐呢,就孤零零地堆在那儿,没有一只蚂蚁去搬它,看来没有口味独特的蚂蚁了。
而且,我用树枝在它们“行军”的路上划一条线,蚂蚁就加快了速度,但是,它们绝对不会碰到那条线。啊,我一直以为,蚂蚁只会乱爬,可没想到,蚂蚁身上还有这么多神奇的功能啊!
中午放学后,我在家的墙脚发现了一小群蚂蚁。我便好奇的走了过去。
这群蚂蚁身体的颜色是呈红色,脚上长了大约六七根细毛,头上长着一双小小的触角。还有几只比其它的蚂蚁还要大几倍,应该是当官的吧。
就在离洞口的不远处就有一只大青虫,这时,就有几个蚂蚁像勇士一样冲了上去。这时大青虫被蚂蚁咬得直打滚。这大青虫气得像生气的猛兽一般。好像在说:“虽然你们现在把我咬得这么痛,但是我迟早会把你们这群小东西打败的。”这时,大青虫翻了一个身,蚂蚁们就被大青虫压得喘不过气来了。这时一只小蚂蚁立刻逃往洞口里逃去,我还以为它是临阵脱逃。没想过了一会儿从洞口就源源不断地出来了很多蚂蚁。原来刚刚那只小蚂蚁不是临阵脱逃,而是去搬救兵去了。这时的蚁群就像一排排士兵。很快大青虫的身上就爬满了蚂蚁,这时大青虫被咬得满地找牙。很快大青虫就被咬死了。最终这只大青虫便成了蚂蚁们的晚餐。
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准备去公园捉几只蚂蚁来,看看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因为我平时很想知道这个问题,所以,我准备做这个实验。
于是,我把我捉来的那两只蚂蚁放在手上,“咦,怎么回事呢?”我大叫起来,它们好像互相都没有看到似的,我再把这两只蚂蚁放在一起,它们就算看到对方了,也会马上离开。我心想:是不是相同种类的蚂蚁,才会碰到一起。于是,我又找来两只大头的蚂蚁,再把它们放在手上,咦!它们竟然触角碰着触角,好像在“谈恋爱”似的,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观察这个吗?因为我还要观察它们游泳的时候会不会“谈恋爱”呢!于是,我想用手轻轻抓起它们,可一不小心就死了。
我捏了以后就后悔了,因为蚂蚁既小又难捉,我一出去,没想到就看到了一个大大的蚂蚁窝,我高兴极了,本来还想把整个蚂蚁窝都搬回去的,但是一想,万一蚂蚁晚上爬到我的床上和我一起睡觉怎么办……我直冒冷汗。于是,就决定带两只回家。回家后,我准备了半瓶水,把两只蚂蚁放到水里,只见它们拼命地挣扎,它们的触角一直在抖动,几只脚也在拼命地往后滑,好不容易爬到了杯边,我想:它们要干嘛呢?于是,我再把它们捉回到水里,它们仍然死命地挣扎,再爬到杯边。我不知道它们在干什么,接着我又重新将它们捉回到杯子里。这下两只蚂蚁不动了,我很惊讶,我碰了下它们,它们随我控制,那时,我还在想,它们是不是在跟我玩游戏呢?我愣了一下,才知道它们已经死了。
我再把捉回来的蚂蚁放到油里面,看看蚂蚁能不能在油里游泳。于是,我在一个杯子里倒了半杯油,再把蚂蚁放到油里,只见蚂蚁用自己的脚往后拨,好像在游泳似的,我用放大镜观察了一下它们的眼睛,发现它们的眼睛在拼命地眨个不停,好像被辣到了一样,我还以为它们在跟我开玩笑呢!后来才发现蚂蚁又死了。
通过今天的实验,让我明白了原来蚂蚁不会游泳。
平时我就喜欢观察蚂蚁,今天我捉来几只蚂蚁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
经过观察,我发现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分别叫头、胸和腹。它的头上长着一对触角(每对两只),还长着一对大钳子。蚂蚁共有六只脚,每边三只,分别长在胸的两侧。
蚂蚁喜欢吃香甜的食品,如蜜、糖、水果核等。蚂蚁是一种力气很大的昆虫,能搬运比它重400倍的。物体。蚂蚁是靠它们的触角相互接触来传递信息的,是用它们的嗅觉寻找道路和自己的家。
蚂蚁真有趣,我太喜欢观察蚂蚁了!
今日我准备出去玩,关门的时候发现门角有一块饼干,等我回家的时候我又去看那块饼干:“呀!这怎么这么多蚂蚁?”我大声喊道。
妈妈听到了马上赶来说:“快把饼干扫出去,要不然家里到处都是蚂蚁”。我说:“等等,我先观察一下,”我找来放大镜,我产生了一个疑问:“蚂蚁为什么会排成一排走呢?”我看了一下科学书,上面说蚂蚁走时会留下一种信息素,让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如果我们用手或树枝去触碰蚂蚁的路线就会干扰蚂蚁的信息素,这样蚂蚁就会迷失方向,到处乱跑。
看来我们真应该在玩的同时也要观察身边的事物。
20xx年7月7日 星期一 晴
"终于放假了!"我高兴得出去玩儿。忽然,看到了黑色漩涡,我好奇得瞪大了眼睛,下巴都快惊掉了,"这是什么?"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一声不敢吭,生怕他们发现了我。
悄无声息地靠近,只见有成千上万只黑蚂蚁跟着一只蚂蚁在玩"转圈圈"。这是蚂蚁们在开会吗?还是全世界的蚂蚁在保护中间那只蚂蚁呢?
我疑惑不断。我仿佛看见大树,石头,小草都跟我一样,脸上挂满了问号。好像在问,咦?这么多蚂蚁在干什么呢?为什么非要一起"转圈圈"呢?干嘛不休息、放松一下呢?
我苦思冥想,脑袋都要想破了,还是不知道这些蚂蚁为什么要玩"转圈圈"。
后来我用爸爸手机查了一下,哦!这才恍然大悟,这些都是行军蚁,数量一般是100只,1000只,最多可达几千万只。从远处看,就像黑色洪水一样涌来,宛如一匹匹黑马齐头并进,更像一个个穿着黑衣的卫兵,整齐划一朝你走来。在最中间的蚂蚁是蚁群的带路人,如果带路人失误了,那整个蚁群也会跟着一起失误——玩儿"转圈圈"。我心想,把带路人放在蚁群前面不就行了吗?答案是不行的。因为把队长突然移动,会让整个蚂团恐慌,以为没有队长,乱作一团的。
我不禁在心里暗自祈祷,希望这群行军蚁能在队长的带领下,平安走出来。
秋天到了,树叶都落了下来,我也是其中的一片。有一天,有一只蚂蚁走到我面前说,树叶哥哥你能带我去湖里玩耍吗?我爽快的答应了,他爬到我的身体上,我们来到湖边,小蚂蚁很是兴奋,闻闻花的清香,尝尝泥土的'滋味,因为他从来没来这里玩耍过,我们在湖上漂流,我看见一群小孩在岸边游泳,他们看到我和蚂蚁,伸手把我从湖里捞了出来,一个小孩对另一个小孩说;“看这片叶子上还有只蚂蚁!”
一个家长看到后对他们说,把它放回去吧,他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那个孩子很不情愿把蚂蚁放回去。蚂蚁在我身上爬来爬去,我感到身上很难受,我实在忍不住了对蚂蚁说;“你不要在我身上爬来爬去了,弄的我浑身痒痒。”蚂蚁很听我的话不在我身上爬来爬去了。
一路上我见到了很多同伴,我一一和他们打招呼,后来我们见到了一条金鱼,金鱼对我说:“树叶哥哥你这是要去哪?”我告诉他我带着蚂蚁来湖里玩。突然一声雷响,把我们吓了一跳,金鱼对我们说:“看来要下雨了,你快带着蚂蚁回家吧!”我急忙要转身返回,蚂蚁似乎没有玩够,非要让我等一会儿再回,我告诉蚂蚁说我们再不回家就成了落汤鸡了。”
我带着蚂蚁回家了,这一天的经历使我腰酸背痛,我回到那棵枯黄的老树下,也要休息一下,睡觉了。
今年的暑假,我去乡下表哥家玩耍,原本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旅游,但这次旅游却让我意外发现了一个小秘密。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7月7日那天,我在表哥家刚吃完午饭,准备去散步。这时我看见了一根黑色的“绳子”。我小心翼翼地走近一看,原来是“小蚂蚁军队”。
它们正在朝着北面慢慢移动,想要把北面的奶酪移到蚂蚁洞里。就在它们干的正有劲头的时候,不知对面什么时候冲出来一群“拦路虎”——大蚂蚁军队,阻挡了“小蚂蚁军队”的路线。看样子,大蚂蚁们有点想要抢夺小蚂蚁的奶酪。
“小蚂蚁军队”的队长和“大蚂蚁军队”的队长在沟通着,说:“这是我们的食物,你们快让开,否则就对你们不客气了。”而大蚂蚁似乎也在说:“你们放马过来吧,东西我们要定了,我们才不怕你们呢!”
就这样,两队蚂蚁开启了互殴模式。小蚂蚁迅速改变路线,把大蚂蚁围城一团,将大蚂蚁围在包围圈中,有的大蚂蚁被咬掉了触角,有的大蚂蚁被咬掉了腿。大蚂蚁有死有伤,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只能落荒而逃。最终小蚂蚁打败了大蚂蚁,抢回了它们的食物。不仅如此,他们还把死了的大蚂蚁也拖进了洞穴里。整个战场只剩下我一个人独自思考:大蚂蚁明明个头比较大,为什么就打不赢小蚂蚁呢?
这个疑问一直困扰着我,于是,我决定跑回家查阅资料,弄清楚原因。回到表哥家,我迅速打开电脑,去网上搜寻我想要的答案。原来,小蚂蚁在受到攻击的时候,体内会释放一种液体,这种液体会加速大蚂蚁的死亡。虽然大蚂蚁的个头比较大,但由于个头大,行动比较笨拙,没有小蚂蚁那么灵活,最致命的是大蚂蚁体内缺少这种会加速对手死亡的液体,所以大蚂蚁与小蚂蚁的战斗输的很惨。
通过这次旅行,我了解了许多关于蚂蚁的知识,对昆虫世界也有了进一步的探索。
前几天,我去龙泉湖,我们在走,走啊走啊。你猜怎么了?我看见了一片红彤彤的`蚂蚁,妈妈还觉得他们是红土呢!我看见的第一眼就知道它们是蚂蚁。我想,这些蚂蚁至少有几千只吧!它们都有半厘米厚了呢。我猜,它们一定是因为抢食而在打仗吧。他们就像一个个士兵,踩着死去的队友,拼命打仗。
如果你看了,会有什么感觉呢?就像是开会,或者觉得像一堆可可豆一样很有趣,或者像干掉的碎叶一样。你们看到过这种情景吗?
观察蚂蚁今天我发现楼洞右侧不远处有一个小渠,小渠的尽头有一个蚂蚁窝。我便沉浸在联想之中……在我眼前,空间仿佛变大了——小渠变成了一条小溪。一只蚂蚁,出来四处找吃的做食物吃,他一定是一名配料师。突然,他眼前一亮——面包渣!他上前抱了抱、推了推,摇摇头,不行,他又转回洞穴,叫了几只工蚁来一起搬运走,今晚又有食物咯!!我仿佛嗅到了这美妙的香气,我多么想参加这饭会啊,可是我怕打扰这些可爱的小生灵的生活。蚂蚁的生活也很有规律,它们自己干着自己的事情:小蚂蚁们在学校上学,老师在教课,它们师生都那么认真,那么全神贯注。在小蚂蚁上学时,它们的家长在工作、上班。叮铃铃……放学铃响了,小蚂蚁们都回家了,到了家小蚂蚁向父母回报一天学的什么,父母也许会批评它们,也许会表扬它们。一只看上去非常得意的小蚂蚁,我想它一定是考了好成绩吧。一只蚂蚁强盗凶神恶煞的拦住一只蚂蚁居民,正好蚂蚁警察路过,把蚂蚁强盗抓住了,我想蚂蚁警察一定很高兴,因为它为人民做了一件好事。天渐渐黑了起来,直到妈妈叫我回家吃饭我才醒来。啊,我愿牵着你的手,在这蚂蚁世界里,和你一起散散步……
今天我又来观察蚂蚁。今天蚂蚁很怪,它们把食物运送到另外的洞穴里。我上网查了资料。哦!原来是蚂蚁在搬家,蚂蚁搬家就要下雨。
蚂蚁成群结队的从洞穴里出来,见一只只蚂蚁嘴里叼着一颗颗白色的小东西,爬到另外的洞穴去,过了一会儿蚂蚁又出来。它们进进出出、忙忙碌碌,运送食物,蚂蚁们团结一致的。运送东西。
一只大蚂蚁嘴里叼着一颗较大的食物,爬到另外的一个洞穴里去,过了好久都没出来,蚂蚁越来越少,见最后一只较大的蚂蚁嘴里叼着一颗较大的土粒把洞口封住关于蚂蚁。
今天,我在爷爷家的院子里观察了蚂蚁搬面包
我先把三块弄小的包子皮分别放在三只蚂蚁的旁边。然后,我就在旁边细心地观察起来。只见那三只蚂蚁围着包子皮转了转,又碰了碰,就跑回洞穴让朋友们来帮忙搬。他们的朋友来了好几批。我一看,少的也有二十多只,多的就有五十多只了。几十只蚂蚁在那里费九牛二虎之力抬着,累了就让“通讯员”再派几只蚂蚁来。这样一直下来,旁边就有很多蚂蚁了。虽然有这么多蚂蚁,但它们还是秩序井然。然后齐心协力把包子皮搬回了洞。:
我发现蚂蚁在搬东西的时候非常团结,从不贪图个人利益。我还看见有一只蚂蚁在包子皮的上面,别的蚂蚁在下面抬,它在上面就像坐大轿一样,这真有趣。
我又产生了疑问:蚂蚁不是要冬眠了吗?为什么它们还要出来呢?后来终于我想通了,它们要在冬眠前储藏好食物,才能安安心心地冬眠。
一天放学回家,我在一棵大树下靠着乘凉,在无限的静谧之中,我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这时,一只小蚂蚁从我身旁经过,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蚂蚁,开始了一次奇妙的旅行。
空间在我的眼前扩大,稀疏的草茎组成一片树林。这只蚂蚁走进树林里,四处张望,寻找自己温暖的家,它风尘仆仆的,手上不知抱了些什么东西。我想它一定是探险家吧,在各个地方游历,每天起早贪黑地寻找宝藏。它走着走着,便找到了自己的家。蚂蚁王国的臣民真多,每个人都像一个模子刻下来的,它们都披着坚硬的黑夹克,光滑明亮,它们那像葡萄核般的小眼睛里仿佛充满了智慧,头上的两个触角小巧玲珑、十分可爱。
在观察之余,一只年迈的蚂蚁慢慢走出家门,来迎接远归者,它们好像是一对母子,含情脉脉地对视良久,然后大手拉小手,开心地回家去。
在树林边的。小丘上,一只漂亮的蚂蚁站在丘顶,随着风姑娘的歌声,翩翩起舞,它好像是一位舞蹈老师,正在专心演出,这场面,引得多少蚂蚁驻足痴望呀!
这时,一群劳动者们在为大伙儿找食物,它们找得气喘吁吁,无奈之下只得弄脏自己,钻进土坑里找死虫子。一位好心的小男孩在劳动者们的身旁扔了一粒熟饭粒,真是喜从天降呀!劳动者们齐心协力用细长的小黑手将饭粒搬回家,它们摇动触角,发送信息,告诉同伴们一起来吃大餐。一群蚂蚁也摇着触角,从家里走了出来,不一会儿,它们便闻到了饭粒的香味,全部向饭粒围拢过来,先是一只蚂蚁爬上饭粒,用它那钳子般的小嘴使劲吃饭粒,接二连三地又有几只蚂蚁爬上饭粒,用锋利的小嘴,慢慢地咀嚼,将饭粒吃得一干二净。天渐渐黑了,吃饱后的蚂蚁们开始回家了,但依旧有一小部分留在外头闲逛。
家家户户的窗子里都飘来了饭香味,一群归鸟飞回了自己的家,我也该回家了,我挥手告别了蚂蚁的王国,希望能够再次进入到这美妙的王国!
下午,我顶着大风来到公园凉亭——蚂蚁的家。
蚂蚁的身子就像3个小球连在一起。它的头比较大,面着两只触角,嘴好像两把弯钳;胸部有点小,六条又长又细的'腿就长在这儿;它的肚子圆鼓鼓的,拖在后面。
离蚂蚁穴不远的地上有一块小小的炸馒头的片,上面盯着密密麻林拥挤得数也数不清的蚂蚁。顺着馒头片望去,嗬!好长的一窝蚂蚁的嘴里都衔着一块同自己的头一般大小的馒头渣儿,它个一个挨一个蹒跚地爬行着。
从蚂蚁穴返回来的蚂蚁,正急急忙忙地奔走着,那爬行的速度和朝向目标的准确性,真令人吃惊。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森林里住着一群“巨大”的蚂蚁。小朋友,你们肯定在想蚂蚁怎么会是巨大的呢?请耐心听我讲下去吧!
那一天,一只蚂蚁去寻找食物,它看见一棵参天大树,便急急忙忙去了树根想要寻觅一点食物。这时,大树爷爷开口说话了:“你这可怜的小家伙,只能捡一些别人剩下的食物。”蚂蚁听到大树爷爷的话,非常不开心地说:“大树爷爷,你说的不对,虽然我是一只普通微小的蚂蚁,但是我靠的也是自己的劳动。”
大树爷爷听到蚂蚁竟然还反驳它,一下子愤怒起来:“你这小蚂蚁还真是不自量力!”“那我们来分个高低,你别瞧不起人,虽然我小,但是我可以背起比我重的东西,还能把你啃倒。”“哈哈,你竟然还能把我啃倒?”说完,大树爷爷就笑了起来。它怎么也不相信蚂蚁说的话。
但是,第二天,蚂蚁就带来了一群它的小伙伴,开始围着大树爷爷。大树爷爷十分不屑一顾,还十分悠闲自得,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原本强壮的大树,变得摇晃不止。大树爷爷一下子急了,“小蚂蚁们!快住手,快住手,我信了!”
蚂蚁虽小长得小,但是它们团结的`力量和坚持不懈的信念使他们变得巨大,所以在我心中的,蚂蚁是“巨大”的。
我听说蚂蚁能把比自己身体大几十倍的东西拉动,我感觉不可思议,所有我就来观察蚂蚁。仔细观察它才知道蚂蚁是多么的小,怪不得听人说:“图口口水就能把蚂蚁淹死。”可见蚂蚁有多么小了。
我发现蚂蚁的洞比较小,周围有一些细小的沙子,成群的蚂蚁进进出出的忙碌着。听说蚂蚁比较喜欢甜的东西,于是我就放一颗糖在它们洞口不远的地方。不一会儿一只蚂蚁走过来,在糖的旁边闻了闻就转身回到了它们的洞边,它用它头上的触角碰了碰其它蚂蚁的触角,那只蚂蚁就回到了洞里。不一会儿就来了许多的蚂蚁,黑压压的一片。哦…原来那只蚂蚁是在搬救兵呢。我对蚂蚁的聪明不由的佩服起来。过了半小时再看那颗糖完全被黑压压的蚂蚁包住了。有两只稍大点的蚂蚁在旁边好像在指挥它们。蚂蚁们齐心协力把这块糖搬到了它们的洞口边。到了洞口发现糖太大了,它们就把糖咬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搬,不一会儿糖就被它们全搬到了洞里了。
我从网上知道蚂蚁分为雄蚁,雌蚁和工蚁,它们形成一个群落居住在一个巢穴中,像蜜蜂一样分工明确。工蚁吃甜食品,如糖,蜂蜜,奶等。蚂蚁对人类危害很大。有着样一句俗语说得好:“千里大堤,毁于蚁穴。”
有一天下午,我在外婆家观察蚂蚁。我抓了一只非常大的蚂蚁。我把它关在了一个玻璃瓶里,然后边养边观察。因为它的个头特别大,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巨无霸”。
我发现蚂蚁的身体分三节,第1节是它的头部,第2节是它的。腹部,第3节是它的尾部。它长了8条腿,有趣的是它长两根触须。
我非常喜欢这只小蚂蚁。
以前,我很瞧不起小小的蚂蚁,人们一脚就会踩死它。因为自然课老师要我们捉大蚂蚁做实验,我才开始注意观察蚂蚁。我缠着妈妈给我买了关于蚂蚁的丛书。从这些书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蚂蚁的知识。
世界上有14000多种不同的蚂蚁。这些小小的生命非常有趣。蚂蚁由头、胸、腹、两只触角、三双足组成。触角用来说话,足用来走路和搬东西,腹部可以喷出蚁酸来自卫。蚂蚁很团结,他们成千上万只住在一个家园里,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蚁后专门生蛋,工蚁专门找食物和照顾小蚁,兵蚁专门保卫家,守卫蚁专门向工蚁收集食物。他们工作都很认真。蚁类很聪明,下雨前,它们感觉要下雨了,把家搬到高处去。蚂蚁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