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作文范文精选1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本页是人美心善的小编首席帮大伙儿找到的13篇外面的世界作文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外面的世界作文范文 篇1

建设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既是中国对国际形势的深刻洞悉,也是中国努力承担起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的表现。和平发展是这个时代的总体特征,但是随着新世纪的来到,全球总体上保持稳定,国际政治中并没有出现世人期待的积极变化。相反,局部冲突加剧,边界纠纷不断,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同时对世界和平构成了极大威胁。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有义务有责任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措施遏制上述消极现象的滋长。主席这一新主张的提出是,可以说是缓解上述世界矛盾紧张状态的一种新尝试。建设和谐世界,既是我国的一贯外交政策的延续和发展,也反映了我国外交水平的提高。和谐世界的主张是对我国宝贵外交遗产的继承。它是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时期的发扬光大,也是90年代后期中国谋求共赢思路和“新安全观”理念的延续和深化。2004年是中国新外交的起步年,2005年开始是中国新外交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在此充分地发挥了外交工作的创造性、主动性,努力使外交与国家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了自己的外交战略思维水平,改善了国际交往能力。由此,和谐世界的新主张应运而生了。

外面的世界作文范文精选13篇

同样,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也是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贵和”精神以及“中道”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重要范畴,它们被视为事物的根本法则。如“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即遵循“和谐”,则天地万物便获得秩序,顺利长育。如“礼之用,和为贵”,则说明任何社会须以一定的规范和法律制度来保证,而社会规范又须以维护社会和谐有序为目的。和谐世界的主张正是体现了这一精神———要建立和谐的世界,须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如《论语•季氏》中提出的:“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认为一国只有遵循公平原则,内政方面保持均衡和谐,社会才能有凝聚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只有社会安定和睦了,外交上才能“安无倾”。一个“和”字,贯通天下。

二“、和谐世界”的内涵

要了解“和谐世界”的内涵,须先把握“和谐”与“和谐社会”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即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是指各种事物的协调、统一、合作与融合;“谐“,即相合也,有协调、无冲突之意,是指多种事物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如果说一事物是和谐的,它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①差异性原则。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是由多方面的、有差异的因素构成的。只有一种因素构成的事物不存在的。②均衡性原则。事物内部的这些有差异的因素要按适当的比例和秩序达到一定的均衡,事物才能存在和发展。③互补性原则。事物内部各要素须是相补的,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只有遵循以上三原则的事物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

和谐作为事物协调生存发展的状态,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的追求。而作为一个科学的社会发展理念“,和谐社会”直接来源于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具体地说,“和谐社会”是指在社会这一十分复杂的系统中,矛盾双方或多方能在统一体中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能够实现良性的转化和融合。一个称得上是和谐的社会是这样的:它总体上是处于相对稳定的态势;它是一个文明、法治、有序、融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它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地、人与社会的和谐,还要求政治和谐、经济和谐与文化和谐。有了前两个概念作为基石,我们进一步推进,来挖掘一下“和谐世界“新主张的具体含义:它强调尊重多样性,保持多样社会政治和文明形态存在的必要性;它强调加强不同区域、民族和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它强调联合国的作用和多边主义存的价值,要求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少数国家的霸权主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它强调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贸合作,重点是发展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同时发达国家也要伸出援助之手,要相互扶持,大家才能都走得更远;它强调努力谋求共赢,寻求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以上三个看似不同的概念,其实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时间方面,它们的提出是依次进行、逐步推进的;内涵方面,后者都是在前者概念基础上发展来的,并且后者比前者的含义更具体、更有针对性了。其实,我们在提出和谐社会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和谐,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三位一体”。它们不断地、频繁地出现在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文件和讲话中,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外面的世界作文范文 篇2

两个小时内,我吃完了早饭,背完了单词,我想,这也只是第一步。

我还记得刚上大一的那一年,根本就不习惯这样自由自在的感觉,因为高考实在太忙了,整体以做题为主,时间突然空闲了许多,让我感觉犹如做梦。

也许你能想得到,那些从小一路走来,学习成绩都很好的人,他们内心大概是有一种优越感的,慢慢的他们就不会只满足于眼前的平凡生活,他们需要一个机会,需要一个跳板,使自己走的更远。

这才是他们想要的。

就好比说,有些人也会评断他们心性高,可是他们明明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就连外面的世界都没有看到过,又有什么资格去评断别人呢。

而那些优秀的人,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又与自己的心理预期的距离有多远,这一切都在他的目标规划当中,他们自然而然地想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一切,自然都是约定俗成的。

外面的世界作文范文 篇3

论文摘要:2005年9月,向全世界提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和谐世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与新中国建立以来几代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战略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对新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思想已成为当前中国外交的一个新理念和新的战略目标。这一思想无论是在理论领域丰富和发展中国外交战略思想,还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改善和发展中国对外关系等实践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外面的世界作文范文精选13篇

一、 “和谐世界”思想的内涵与外延

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首脑会议上发表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之后,又在2006年新年贺词中,再度向世界各国人民发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倡议。上述两个讲话集中体现了构建和谐世界思想的主要内容。

1. 和谐世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在9•15讲话中肯定了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肯定了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当今时展的主题。但他进而强调指出,在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进程中仍然有着许多障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仍需要世界各国紧密团结,共同努力,“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光明的未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上述话语明确表明,和谐世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倡导构建和谐世界,既是当今时代的需求,也是世界进步的体现,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应该携手合作,排除障碍,共同努力构建和谐世界。

2. 和谐世界的基本特征。第一,各国之间和平共处,通过和平协商方式解决相互之间的矛盾与分歧。没有和平,不仅各国的新的建设和发展无法推进,而且人类的安全会受到威胁,以往的人类文明成果也会因战乱而遭到破坏。第二,各国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影响日益加强,因此“各国的发展与全球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更谈不上和谐世界的形成”[1]。第三,世界各种文明和各国的不同发展模式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并在发展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同时,促进各国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第四,各国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代表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以国际关系民主化为本质特征的国际大家庭,建立公正、平等、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 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思路。在9•15讲话中针对当前国际社会的实际状况,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和谐世界的基本思路。

第一,坚持多边国际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首先,各国应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同各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倡导和支持通过各种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其次,以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为指导,建立以联合国为核心的集体安全机制,切实维护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权威,最大限度地发挥联合国以及其他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再次,在各国平等的前提下,充分吸收和团结世界各国参加以维护共同安全与和� 通过国际合作消除或解决各种国际冲突,实现有效裁军和军备控制,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努力消除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共同应对各种全球安全威胁。

第二,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并没有使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甚至拉大了一些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引发了新的国际冲突和地区局势动荡。因此中国主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应以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如“应该推动建立健全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体制,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健康有序的贸易环境和稳定高效的金融环境;加强全球能源对话和合作,共同维护能源安全和能源市场稳定……;积极促进和保障人权,努力普及全民教育,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使人人享有平等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1]。同时发达国家应该在全球的发展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帮助和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而发展中国家也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有利的国际条件加快发展,实现各国的“共存、共赢”。

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当今世界有近200个国家,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由于不同文明的差异而形成的多样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也同样是国际社会的客观事实。各个国家应该尊重文明多样性和各种文明的差异,尊重别国人民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这种多样性或者差异不应� 不同国家和不同文明相互之间应该彼此尊重,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和睦相处,获得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世界。

第四,积极推进联合国改革,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联合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其所规定的各项宗旨和原则,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本质特征,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然而,面对当前的机遇和种种挑战,联合国也必须进行改革,尤其是要实现决策民主化,提高联合国的工作效率,使联合国成为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本机制和主要途径,更好地发挥其维护和平与国际安全、促进各国合作与社会进步的作用。同时继续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 和谐世界与中国的和谐发展相辅相成。中国政府早在几年前就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在2007年“新年贺词”中,再次重申:“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中国人民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并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这段话语精辟地揭示了构建和谐世界与中国和谐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在国内就是通过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国际上就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构建和谐世界。其次,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和谐的国际环境,构建和谐世界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和谐发展,中国将和世界人民一起携手建设一个和谐世界。再次,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和谐发展,不仅有利于实现中国的发展战略目标,也同样有利于增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因此,倡导和构建和谐世界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 “和谐世界”思想是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与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外交战略思想一脉相承,是对新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前提与基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建立后,在对外关系中始终遵守并倡导的、世界各国在发展相互关系时应遵守的一项基本准则。自它被提出以来,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它不但在我国同许多国家签署的条约、公报、声明等外交文件中得到确认,而且在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和一系列国际文献中被广泛引用和重申。和谐世界思想是当今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希望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本着和平、发展与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去建立理想国际社会的一种发展理念。两者虽不同,但有着必然联系。和谐世界,就是指无论国家大小强弱,各国都能和平共处、互相合作、共同繁荣发展的国际社会。因此,构建和谐世界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就存在着必然逻辑关系。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简单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未来和谐世界中的基本准则,但是近几十年的国际关系实践证明,“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3]9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它涵盖了当今各国处理相互关系时应遵守的基本准则的核心内容,科学概括和规定了各国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承担的国际义务。在关于和谐世界的讲话中,也多次提到和强调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该原则的“平等”、“互利合作”与“和平共处”等核心思想。因此,构建和谐世界必须继续倡导和要求世界各国在处理相互关系中严格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这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能够使世界各国和谐相处、互利合作、共同繁荣发展的国际机制。

2. 和谐世界思想是和平与发展理论的延伸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基本问题,从而确立了和平与发展这一当今时代的主题,进而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形成了以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为宗旨的中国外交战略。尽管距离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思想已有20余年了,但是正如邓小平所言,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至今仍没有完全解决,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首先是在于,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恒久的愿望。这一愿望一方面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得到自我认识和普遍认同,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历史中一系列以追逐霸权、占有财富为目标的暴力、战争和剥削掠夺,严重阻碍着人类这一愿望的实现。两次世界大战更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从而也使各国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愿望进一步增强。联合国明确规定,各成员国应“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当前世界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4]546。其次,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使各国在各领域内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进一步加强,使谋求和平、促进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利益。因此,当前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已不单纯是人们善良的愿望,而已具有了一个现实的经济和政治基础,真正成为由各种因素和力量促成的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是当前绝大多数国家政府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因而是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

的和谐世界思想,反映了世界人民的愿望,顺应了时展的潮流,并且用“和谐世界”概念概括和揭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潮流发展的方向和它的理想境界。和谐世界既是各国和平相处的世界,也是各国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国际社会。和谐世界是和平与发展 它不仅是世界和平的实现和各国在和平环境中的发展,而且还意味着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世界和平大环境中的友好相处、互利合作和共同繁荣,乃至在此基础上的各种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因此可以认为,和谐世界思想是和平与发展时论的延伸与发展。

3. 构建和谐世界思想是对世界文明多样性思想的丰富

当今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自然条件等都不相同;各国的民族、文化、历史、宗教等千差万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模式、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也就必然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世界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多样性就不成其为世界。中国历来主张应该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应该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在1995年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的讲话中指出:“大家只有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互相促进,才能创造百花争妍、万紫千红的世界。”“不承认、不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企图建立清一色的一统天下,是必定要碰壁的。”[4]539中国政府主张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也体现了这一立场:各国政治上应该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和谐世界思想正是基于关于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思想发展而来的。在9•15讲话中再次肯定了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同时他又指出,不同文明之间虽存在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往的障碍,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可以“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1]。构建和谐世界,而不是构建单一世界,其本身就意味着首先必须尊重和维护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其次是不同文明之间应该互信合作,取长补短,和谐相处。世界多样性是当前世界的客观事实,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些国家和民族之间存在着分歧、争端,甚至是严重冲突。这种局面如果不改变,各国的发展将面临严重的障碍,而且人类以往的文明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因此,要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就应该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在和谐世界中,各国奉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争端,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各国倡导包容精神,各种文明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和谐相处,相互沟通,互利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世界文明的繁荣与进步。

三、 构建和谐世界应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入手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和平、发展、合 另一方面,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局部战争和冲突连续不断,南北差距有拉大的趋势,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突出。在这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世界应从何入手?我们认为,应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入手。

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对国际关系本质的一种认定。不同时期的国际关系有不同的本质。国际关系民主化具有下列要素和内容:(1)任何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一律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国际事务由各国共同协商解决,反对少数大国操纵和垄断国际事务。(2)尊重各国和领土完整,各国的事务由各国自己解决,任何国家不得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内政。对于国际争端应采用和平协商方式解决,不得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3)尊重世界各国的多样性,各种不同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文明的国家和平共处。(4)各国在求同存异基础上,互利合作、和谐竞争、共同发展。(5)按照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解决重大国际争端问题。认为,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是“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解决,全球性的挑战要由各国合作应对”[4]524。这一论断可谓是对国际关系民主化本质和内涵的高度概括。

由此可见,通过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来逐步构建和谐世界,首先是由于,国际关系民主化同和谐世界具有相似的内涵特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与构建和谐世界就国际关系层面而言,实际上就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注重和突出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来达到构建和谐世界的目的。后者则是通过强调和确立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来引导和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最终建立具有国际关系民主化本质特征的和谐世界。其次是由于,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当今人类的许多共同利益和国际社会中的重大问题,不是某个国家或者某几个国家单独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更多国家,甚至是国际社会通过平等协商、互利合作来加以解决。这一认知的形成和行为规则的建立,已为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氛围。再次是由于,构建和谐世界思想仅是一个外交理念,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的过程就是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过程,其中必然会有各种矛盾和斗争,必须依靠世界各国长期的共同努力。

总之,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是逐步构建和谐世界的渐进过程。其中包括三个层面的推进:其一,在道义和舆论层面上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使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逐渐成为各国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其二,在双边或多边外交关系层面中,努力将国际关系民主化理念付诸于具体的外交政策和行动,使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的外交行为,逐渐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普遍行为。其三,在国际制度领域内实现制度创新,加强有利于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构建和谐世界的制度建设。当前许多国家都主张或赞同国际关系民主化,在双边和多边关系中也做出了许多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原则的举措,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在有些领域和事情上也存在与国际关系民主化明显相悖的行为和问题。因此,加强有利于实现和保障国际关系民主化渐进发展的国际制度建设是十分急需和关键的。当前尤其要加强如下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1)根据联合国规定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当前国际社会的实际,对现有联合国机构和有关方面进行改革,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2)通过各种区域合作,建立体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精神的新区域合作机制。(3)努力尽快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四、 构建和谐世界思想的重大战略意义

构建和谐世界思想已成为当前中国外交的一个新理念和新的战略目标。这一思想无论是在理论领域丰富和发展中国外交战略思想,还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改善和发展中国对外关系的实践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倡导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思想在新时期的延续和发展

中国外交从本质上讲是“和平”外交。这种“和平”外交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和为贵”有着密切关系。新中国建立之后即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根据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的论断,在世界范围内以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为外交宗旨,在周边地区倡导“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同时明确宣布自己国家的“和平发展”战略,并且坚持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些政策与主张无一不体现着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

而在今天,和谐世界思想不仅继承了中国以往“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外交思想,而且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进一步发展了上述外交思想,并明确提出“构建和谐世界”这一国际社会的理想目标和实现的基本途径,从而使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有了一个以构建“和谐世界”为目标的、完整的理论与政策体系。因而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思想的最新体现。

2. 倡导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新中国建立初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当时两大阵营对抗及中国当时的国际处境有密切的关联。邓小平根据当时世界各国人民希望和平和盼望发展的愿望,以及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都没有解决的实际情况,敏锐地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是时展的潮流。而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首先,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时代潮流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当前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造就了前所未有的、有利于各国和平共处、互利合作的国际大环境。倡导构建和谐世界,不仅有利于维护当前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而且有利于引导国际社会营造和谐的国际大环境。其次,各种全球化发展趋势,使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环境和其他社会领域内大量出现一些国际性和全球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也没有能力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各个国家、民族本着“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才能凝聚各国人民的力量,通力合作,协调发展,解决人类面对的各种问题,应对各种挑战。再次,强调“包容”和“合作”精神。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各国都离不开国际合作。在多样化的世界中开展国际合作,首先就必须尊重各个国家的和平等权利。倡导构建和谐世界不是将一种政治意识或价值观念强加于世界各国,而是提出一种具有“包容与合作”精神、并能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接受的和谐世界理念,引导各国人民通过合作走向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3. 倡导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有利于中国面向世界,成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

当今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能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中国要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除了全面增强综合国力之外,还必须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培育理性的大国心态和先进成熟的国际政治观念。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与国内和谐社会思想相结合,成为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大战略的指导思想,有助于世界各国更为完整和正确地认识中国和对待中国;是对“中国”等反华言论的积极回应,为世界各国树立了和平发展的良好国际形象;代表了世界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共同心声。总之,站在人类发展和世界和平与进步的高度,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表明了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大国,对未来世界发展走向的认识和将承担起的历史责任,彰显出中国是一个敢于负责任、并有能力和世界各国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的大国。

参考文献:?

[1].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9?16.?

[2].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N].人民日报,2006?01?01.?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外面的世界作文范文精选13篇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World: A New Notion? of Chinese Diplomatic Strategy

SUN Jian?she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外面的世界作文 篇4

汉语新文学概念的提出,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诚如台湾文学馆馆长李瑞腾教授所预言,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一个新的学术局面。在文学学术边缘化的时代,一个新的命题能够避免“不特没有人赞同,并且也没有人反对”的沉闷局面,应该说差可欣慰。当然,更多学者对此概念采取了审慎的接受态度,愿意借助这样的概念思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若干问题。在众多有待思考的问题中,汉语新文学的世界性命题,可以说触及了汉语新文学概念的深层要害,值得展开一番探讨。

一、新文学世界性倾向的本然意识

所谓新文学的世界性倾向,便是在国门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地打开之后,中国文学家无论是积极地还是消极地意识到并作出相应的应对,新文学在其酝酿、产生以及建设过程中,必然地包含着世界性因素的考量:积极意义上表现为对文学世界性的趋向与肯定,消极意义上则表现为对世界性因素的顾忌与排斥。世界性倾向的前提和基础是文学的世界性意识。中国近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重要区别,即在于它获得了相当鲜明的世界性意识,并将这种世界性意识传导给新文学的倡导与创造,新文学与近代文学的区别,则在于将这种世界性意识发展或强化为积极的世界性倾向。

发动新文化、创造新文学居功至伟的《青年杂志》在创刊之初,便通过其主持人陈独秀之口表明,它清楚地意识到了世界性倾向的不可避免:“今后时会,一举一措,皆有世界关系。我国青年,虽处蛰伏研求之时,然不可不放眼以观世界。”这是1915年的事情,表明《新青年》一代精英对于世界性的趋向采取了积极的态度。这样的认识在那个时代很容易形成文化精英乃至政治精英的共识。1916年,孙中山在钱塘观潮,面对奔腾汹涌一望无际潮流,有感而发,题写了这样的旷世铭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对于世界化的潮流选择了更加积极和进取的态度。

质之于文学,近代以降,文学革命和文学革新的话题,都往往与世界性因素的考量有关,甚至深受世界性因素的影响,为世界性的话题所激发或者激励。梁启超等人在鼓吹文学之于“群治”和“新民”的作用之际,常常借鉴世界文学的种种功能神话,将世界文学史话中近乎无稽之谈的故事当作一种言之凿凿的论据,以论证文学之于改造社会、改良人心甚至激发人的潜能与灵感等等神奇功效,从而在引进世界性眼光的前提下倡导文学的改良与革命。这样的情形说明,汉语新文学的原初胚胎中其实天然地包含着世界性的因素,就像天然地包含着现代化的内容一样。

近代启蒙思想家倡导文学改良一方面受到世界政治文化思潮的刺激,一方面也受到世界性文学因素的激励和影响,这两方面的交互作用,使得这批饱学之士毅然决然地抛却了中国传统文学的自在体系,跳脱了传统文化思维定势的窠臼,将外国文学的良规引作新文学的标准,从而走上了促进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路径,开启了文学革命、文学改良和新文学设计与建设的历史前奏。

虽然,近代文学革命启蒙和文学改良呼声,最鲜明的立足点在于启蒙民众、在于“新民”、在于“群治”,但是,所有这些为新文学倡导者和建设者所直接或间接继承的精神要素,都是在世界性的关怀和考量中得到了最初的阐述。1902年10月《新小说》创刊,梁启超为之写出了影响深远的发刊词:《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这篇文章灌注着强烈的世界意识和世界关怀:“凡人之性,常非能以现境界而自满足者也;而此蠢蠢躯壳,其所能触能受之境界,又顽狭短局而至有限也;故常欲于其直接以触以受之外,而间接有所触有所受,所谓身外之身、世界外之世界也。”这是那个时代所能具有的最具现代思维的社会心态描述,在这样的社会心态描述中,封闭、保守的中国如何会普遍地意识到世界潮流,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何以能强烈地关注世界意识,都得到了某种学理的解释。确实是从梁启超那一辈人的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倡导开始,占潮头地位的中国文学的理论设计乃至创作实践都异乎寻常地取得了世界意识和世界性关怀。仍然是在新小说的倡导理论中,梁启超的阐述表明,世界意识已经渗透到他们的自然思量之中:“小说之为体,其易人人也既如彼,其为用之易感人也又如此,故人类之普通性,嗜他文不如其嗜小说,此殆心理学自然之作用,非人力之所得而易也。此又天下万国凡有血气者莫不皆然。”此番议论不仅赫然使用了西方的心理学甚至文艺美学理论,而且立论角度早已不拘泥于传统或中国,直接关涉到“天下万国”。天下万国和世界成为言论的出发点、思想的归趋点,是中国文学走出传统语境,进入近代语境,甚至走向现代化境界的标志。

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之中,作为新文学的孕育,近代文学进入了筚路蓝缕的世界文学的普及性运作。文学革新的鼓吹者如黄遵宪、梁启超等,都乐于通过各种文字途径介绍外国文学和文化思潮,为中国文学和文化的时代性发展张目。外交官出身的黄遵宪非常重视世界发展大势和政治文化潮汐,并将这样的世界观察通过文学笔法加以表现。他在《朝鲜策略》一文中以朝鲜作比拟,指出中国向世界开放的必要性,所借取的便是“今地球之上,无论大小,国以百数,无一国能闭关绝入者”;他撰写名著《日本国志》,乃感于“中国士夫,闻见狭陋,于外事向不措意”的现实,借日本维新的经验,确立“改从西法,革故取新,卓然能自树立”,从而创造“进步之速,为古今万国所未有”的政治奇迹。基于这样的世界眼光和世界情怀,他的诗歌创作热衷于表现新的世界和新异风物、新兴思想文化,为古老的旧体诗词提供了新的意境、新的风格,并铸成了“新派诗”的独特风格,为催生汉语新文学和汉语新诗作出了最初的宝贵尝试。

也是深受这样的时代风气之熏染,近代以

转贴于论文联盟

来世界文学和文化的翻译热和介绍热形成了中国文化和文学史上的特异景观。梁启超等往往通过介绍西方文化和世界文学论证文体革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更有严复对世界科学文化和新潮理论的翻译、林纾等对西方文学的翻译。这些卓有成就的文化和文学翻译、介绍已经被证明构成了汉语新文学的观念基础、理论基础和文本基础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为新文学准备了有效的参照和模仿品,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新文学倡导者和卓越的实践者。几乎所有新文学的倡导者都受到过近代翻译文化和文学的影响,他们的新文化倡导的热忱和新文学创造的灵性都与这种世界性文学和文化因素的技法有密切关系。

世界性因素像一种神异的酵素,就这样天然地渗入了近代文学思维,促成了近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断裂,从而造成了新旧文学的不同质地。在创作方面,作为新文学的先导与呼唤,近代改良文学也自然地呈现出世界关怀和世界意识表现的倾向。梁启超的政治幻想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展示了60年后“我中国全国人民举行维新五十年大祝典之日”的情景:“其时正值万国太平会议新成,各国全权大臣在南京,……那时我国民决议在上海地方开设大博览会,这博览会却不同寻常,不特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这里不仅出现了新的“万国来朝”的世界化格局,而且还预言中国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只不过先驱者那时的估计乐观了一些,中国成功举办世界博览会不是在60年后,而是在106年之后。无论如何,这种世界性关怀的思路已经正式植入近代文学创作构思之中,确实如后来者所言,先驱者意识到了今后世会,“一举一措,皆有世界关系”的时代情形。

这样的世界性意识由近代文学传导给现代文学,并直接置入新文学的建构、设计和创制之中,成为新文学天然的价值内涵,也成了新文学通过近代文学与传统文学实施断裂的鲜明标志。近代文学改良倡导和文学近代化的运作,其显著的标志和根本的特征,就在于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封闭自足体制,引人了世界性意识,在此前提下催生了新文学的倡导与创造。新文学因此带有更加明确的世界性的精神特征,并在现代化的运作中逐步强化为一种世界性倾向。明确的世界性倾向是汉语新文学的天然特质,也是其现代化素质的外在体现。

二、世界性倾向与中国新文学的自我定位

汉语新文学世界性倾向的呈现,从历史情形而论,具有非常深刻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首先体现在,它与新文学的现代性构成了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复杂关系。一般而言,世界性的开放眼光与现代性的进步倾向相伴而行,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属于旧文学营垒的人文力量同样会取得世界性的眼光甚至世界倾向的观念,这不仅给新文学的世界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呈现出复杂化的态势,而且也为新文学现代性内涵的理解增加了难度。其次,新文学世界性倾向的深刻复杂性还体现在,新文学家对世界性的定向是肯定的,但定位却不断发生龃龉:即,是以中国文化为主体,推进汉语文学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还是以外国文化为主体,将汉语文学作“世界化,”的运作,抑或是始终与世界文学和文化保持某种参照关系,从而保持汉语文学和中国文化自身的特质和优势。这种定向与定位的龃龉,构成了新文学发展的一脉基本特色。特别是在汉语文学的世界化定位的激进文化倾向,与将世界文学和文化当作他者的参照物,始终保持中国文化与汉语文学特质的保守文化观念,两者的定位形成了巨大的理论落差和历史落差,其间构成的争持与角力,深刻地影响着汉语新文学的价值形态及其学术评价。

通常,人们将中国现代文学的阵营分为新旧营垒:新营垒倡导新文化,实践新文学;旧营垒强调旧文学传统,恪守旧文学规范,反对新文化与新文学。这样,不仅新文化运作初期的国故派、国粹派属于旧营垒,便是对新文化和新文学的提倡有诸多龃龉的甲寅派、学衡派等也被划归为旧营垒。随着思想的解放,研究的深入,这种简单化的两分法正在面临着应有的质疑和调整。从单纯的文学进化论,甚至从文学的现代意识和现代化角度看,甲寅派和学衡派的观点确实偏向于保守,然而从世界性的倾向而论,这批传统的捍卫者其实又并非顽固的守旧者,而是具有相当世界眼光的新文化和新文学的参议者;如果新文化和新文学的倡导者不坚持他们偏激的立场,则至少可以将这些表面上的敌人视为稳健的同路人。

从新文化和新文学的世界性、开放性的角度审视这些一度被认为新文学的“拦路虎”的同路人角色,就能够纠正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倡导时期的诸多偏颇和偏激观点,使得新文化建设的统一战线得以历史性地扩大,同时也使得新文化的定位和新文学的认知显得更加稳健、全面。胡先骗在与新文化运动者商榷的时候这样表明自己的身份:曾“寝馈于英国文学,略知世界文学之潮流”,但坚持认为白话无法替代文言,便利的语言与文化的语言不能硬性划分优劣,甚至于对于世界语的趋势也如此看待,认为“即如今日之世界语,虽极便利,然欲以之完全替代各国语言文字,则必不可能之事世。事实上,这些具有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的批评家并非没有意识到文学革新与世界潮流的合理之处,只是持有传统的、稳健的“利不十,不变法”思路,在文学改革和文化革命等等问题上呼吁采取审慎的态度。尽管这些批评家所操弄的语言是文言文,但他们或前或后都曾经使用过;尽管吴宓等坚持用旧体诗写作,但他们后来也都凭借着外国文学和文化的素养融人了新文化的气氛之中。只有从世界性的视角才能真正确认,这些表面上的新文化和新文学的反对者,其实是新文化建设中的一股重要的参议力量。

在世界性的定向方面,新文学和新文化拥有了更加广泛的促进力量,形成了更加稳便的统一战线。但在世界性的定位上,却出现了相当的龃龉。激进的新文化倡导者主张用世界化冲击甚至取代民族化,不仅文学创作要学习和模仿外国文学,而且文化观念,甚至语言形态都要放弃民族性而取世界性。如果说鲁迅的那番话“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多少带着对于青年“导师”们滥开“国学书”书单的现象的反驳和讥刺,则曾盛行一时的“全盘西化”论毕竟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世界化的文化定位要求。放弃自我,融人世界,是新文化和新文学倡导世界性观念的一个重要倾向,可 自近代以来,这样的观点就相当有实力。梁启超倡导诗界革命之论时,即认为中国诗歌的前途在于以欧洲诗法“易”之:既然中国“诗运殆将绝”,“今欲

转贴于论文联盟

易之,不可不求之于欧洲。欧洲之意境,语句,甚繁富而玮异,得之可以陵铄古今……”在戏剧革命方面,他也提出要以外国戏剧挽救中国的颓势:“欲继索士比亚、福禄特尔之风,为中国剧坛起革命军。”到了新文化倡导之际,将世界性定位为世界化的思潮更加明显,在“全盘西化”的理念基础上,极为激烈的言论甚至有废除汉字之议。

这种偏激的世界性定位即便在当时也备受质疑,完全不能代表时代的理性。甲寅派、学衡派等站在新文化和新文学的侧位进行参议的观点,包括其中过于守旧的阐论,其实正是对这种偏激之论的矫枉的结果。他们的观点主张在世界性的潮势面前保持自己的优势、特征和价值基点,人文化地、温和地尊重和对待民族的文化遗产。学衡派文人指出,“前人之著作,即后人之遗产也”,在尊重固有文化的前提下,他们对新文化运动仍表示首肯和支持。梅光迪甚至认为,从世界趋势而言,中国新文化建设具有不言而喻的必要性:“夫建设新文化之必要,孰不知之”,但“改造固有文化,与吸取他人文化,皆须先有彻底研究,加以至明确之评判,副以至精当之手续合千百融贯中西之通儒大师,宣导国人,蔚为风气,则似五十年后,成效必有可观也”。这番话虽然有些夸夸其谈,但表明了自己的世界性视野和观点,提出了以固有文化为基点,吸收世界文化之养分的改革观。甲寅派也从反面作了类似的论证,章士钊认为,“因谋毁弃固有之文明务尽,以求合于口耳四寸所得自西方者,使之毕肖,微论所得者至为肤浅,无足追摹也。” ”

必须指出,鲁迅尽管非常重视世界性因素的引进与融入,虽然常以不无偏激的语言攻击传统的“国粹”,但他却并不是世界化或西方化论者,他立足于“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主张的是一种“拿来主义”的策略,这种世界性因素的考量仍然是 鲁迅虽然也强调以中国的文化和文学为主体,但与甲寅派、学衡派的观点自有很大距离。甲寅派、学衡派立足于将古典的传统的文化作为自身的优势参与世界性的文化竞争和文化运作,鲁迅则认为应该接受西方文学和文化的良规,以新创造的世界性、开放性特征明显的文学和文化形态走向世界。

于是,鲁迅在阐述“拿来主义”的时候,一方面批判了所谓“送去主义”:“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他所批判的“送去主义”是指拿所谓“国粹”向外国人“奉献”。但另一方面,鲁迅强调“送去主义”总比“闭关主义”好,后者干脆放弃了世界性的考量,在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的现时代没有任何前途。

鲁迅当时批判“送去主义”,是因为“送去”的东西都是他大不以为然的“国粹”。设想如果我们给外国人“送去”的是健康的文化和成熟的文学,鲁迅是否仍然会反对?答案是否定的。鲁迅与“五四”时代那一批启蒙主义者具有强烈的世界意识,这种世界意识建立在这样的文化危机的基础之上,那就是唯恐将来的中国被世界挤出。中国要提升自己在世界上的文化竞争力,一方面须向世界文化和文学学习,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另一方面,也应该积极创造自己的优势,在世界文化的格局中显示自身的地位和价值。在这个意义上,鲁迅批判“送去主义”,却并不意味着否定和放弃世界参与。其实,没有世界参与意识的人是无法倡导“拿来主义”,也无法获得世界性眼光的。

新文学倡导者和参与者有关这种世界性定位的龃龉,决定了他们远不可能达成共识。甚至在后来的文学运作中,有关新文学倡导的论争已经尘埃落定的时候,如何定位新文学的世界性,如何确定中国新文学建设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等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很大争议。幸好,新文学世界性的定向是明确的,于是其在发展运作过程中并没有因为定位认知的参差而影响其世界性因素的养成。在新文学发轫之后,介绍世界文学的热忱始终未减,几乎所有文学派别和文学社团都热衷于将世界文学而且是最新的成果引入中国文坛。这方面不仅有《新青年》时代陈独秀对“欧洲文艺”史料的系列介绍,胡适等人对“易卜生主义”的倡导;不仅有《小说月报》通过一个个专辑而显示的对于外国文学的专题性关注和介绍热忱;不仅有文学研究会对弱小民族文学的关注;不仅有创造社、沉钟社等对外国文艺乃至西洋神话原型的热衷和借鉴,而且也包括《学衡》杂志社对欧美文学的系列性介绍和推重。

作为中国新文学的主帅,鲁迅的世界文学意识最为鲜明, 他一直将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吸纳,进而可能促成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当作努力目标,其中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议论应最具代表性。

1927年,瑞典科学探险家斯文·赫定到中国考察,期间与刘半农提及,拟提名鲁迅为“锘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力促其事,转请鲁迅的学生台静农写信征询鲁迅的意见。当年9月25日,鲁迅函复台静农,非常谦逊地觉得自己“不配”:“锘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那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鲁迅的表述包含着三层意思:首先他肯定诺贝尔文学奖的价值,确认其作为世界性文学奖项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其次, 无论哪一层意思,都表明鲁迅在世界文学意识方面的宽阔胸襟,以及真诚的学习愿望。

三、汉语新文学:世界性取向的表达

中国新文学在其发生时期,天然地包含着两大方面的诉求:一是现代性的趋向,二是世界性的倾向。前者包括从文学到文化,从思想到道德的蜕旧变新

转贴于论文联盟

的紧张感、迫切感和焦虑感;后者则与此相联系,将这种蜕旧变新的内在的思想文化要求,归宿于为世界求新求变的浩浩荡荡时代趋势所驱动的一股力量。早在近代启蒙时期,最先觉醒的思想家和文学革命家就立足于世界性的倾向和立场,他们的近代意识其实最集中的表现就在于世界意识,于是,近代意识最先的自觉者便是驻外使节黄遵宪,他引导国人拥有近代意识乃至现代意识的便是他的《日本国志》,他拥有如此开放的世界性眼光和近代意识,曾被称为“中国诗界之哥伦布”。人们对这种世界性和开放性意识的认同构成了强烈的近代文学和文化氛围,这也成了新文学的胚胎,也是现代文化意识的先驱形态。由此可见,如果说新文学的现代性总是被有关文学史家所夸大,则新文学的世界性往往被史家和评论家所忽略。其实,由近代文学一路走来的开放性的改良思想早就确定,新文学的世界性取向是原则性的和本质性的趋向。

作为汉语新文学发轫标志的倡导,与新文化倡导一样拥有世界性的思路和意识。胡适的世界性意识在倡导中依然十分清晰而深刻。他没有将功能仅仅锁定在天下工农商贾皆通文字之用的通俗实用意义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上,而是雄心勃勃地要通过学的建设创立文学的国语,“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他援引外国的成功事例,总结靠文学造成国语的意大利和英国等国的经验,并说“法国、德国及其他各国的国语,大都是这样发生的,大都是靠着文学的力量才能变成标准的国语的”。为学更远大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作了精心设计。国语文学的主张不仅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立意于用富有活力的语言建构通用语的文化自觉;而且也具有鲜明的世界意义,——体现了通过国语的建立维护民族语言尊严体现民族语言魅力的良好愿望。只是,他的这种非常有价值的倡导之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附和,作为国语建设的道路被人为地拉伸得格外漫长。

如果说鲁迅、胡适等在1910年代末和1920年代初所秉持并阐述的新文学世界性意识,代表着那个时代最高水准的世界文学观,那么,由于战争的困扰,与战争相伴随的对异国文化的警惕与抗拒心理的作用,以及在重新锁国的情势下必然产生的关门自大心态作祟,世界文学观念以及相应的世界性意识便自然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新时期的改革开放重启了中国大陆文学界的世界意识,而在此之前,台湾、香港、澳门较早、较自觉地将自己的文学被动地置于世界文学的巨大框架之内。台湾文学自1950年代开始就重续了1920-1930年代新文学的开放性和世界性余绪,经过乡土文学与现代文学的论争,重新确立了更加世界性的方向,在这里也较早启动了几乎与世界文学大势同步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乃至后现代主义文学运动。香港文学、澳门文学由于天然的开放性,与世界文学的联系则从未间断,世界文学的新潮也在这片相对狭窄的幅员内不失时机地激起过相应的涟漪。事实证明,现代主义诗歌潮流乃是在香港发生激荡然后在台湾造成轩然大波,而后现代主义诗歌的起点基本可以确定在澳门,然后波及香港、台湾。然而,无论香港、澳门乃至台湾与世界文学直接接轨的现代主义文学,都没能引起世界的关注� 只有到了中国大陆文学也已开放到直接面对世界文学,大陆文学与台港澳文学以及海外华文文学连缀成汉语新文学的整一和强大版图的时候,近代和现代文学先驱者朦朦胧胧但又非常坚定地意识到的世界性关怀才可能实现。

先驱者设想过从各种角度将中国文学推进世界文学的宏大运作之中,包括最成熟的鲁迅式的思路:将世界文学中进步、新潮的素质吸纳过来,壮大自己,让中国文学迅速成长而尽快取得与世界文学对话和交流的资格;包括趋向激烈的全盘西化派的思路:迅速丢弃自己的文化包袱,甚至连语言文字,在外国化、世界化的运作中争取主动;也包括偏向“保守,”的新文学家所阐述的路径,应该以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后一种思潮萌生于学衡派时代,延续于“战国策”派的言论,在新时期的新儒学思想影响下得以焕然翻新,因而属于卓有影响且富有韧性的文化思潮。“战国策”派代表人物陈铨在世界文学的趋势和框架中这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站在世界文学的立场来说,一个民族对于世界文学要有贡献,必定要有一些作家,把他们的民族文化充分表现出来。一位作者,在世界文学史上要占一页篇幅,一定要有一些作品,代表他民族特殊的性格。英国文学史里面,不需要一个中国人,勉强加进去也没有多大的意义,王实甫和曹雪芹的戏剧小说,在世界文学上,自然有他们很高的地位,然而他们决不是莫利哀和托尔斯泰。他们都是中国人,《西厢记》《红楼梦》真正的价值,就在于他们表现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这样的观点对于新文学倡导初期那种试图“加入”世界文学的一厢情愿的世界性意识是一种清晰而有效的纠偏,其强调民族性格的表现的思路也非常值得尊重。但是,是否表现了民族文化品格,就可能取得世界文学格局中的显赫的位置?问题没这么简单。对于世界文学而言,一个民族的文学得以呈现及其产生影响、获得承认,除了体现该民族的文化品格,还需要展现该民族语言的独特性,表现该民族文明经验的丰富性,以及文体艺术的成熟度。汉语新文学整合中国现当代文学、台港澳文学以及海外华文文学的全部力量,就能将汉语文化的民族品格,汉语语言特性及其巨大的表现力,汉语文化所包含的整整一个世纪的文明经验,以及汉语文学长期锻造的文体形态,以巨大的有力的形质呈现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中,成为世界文学中不容忽略也不可小视的板块。

单纯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联合台港澳文学的政治区域性角度考察汉语文学的世界性意义,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入发展的海外华文文学,同样是世界文学格局中不应忽视的内容,这样的内容无法纳入“中国”文学的自然版图中,但如果排斥于中国文学的文化视野之外,则文化伦理之感会让我们既不忍心也深觉不妥。汉语新文学顺理成章地将海

转贴于论文联盟

外华文文学的全部内容囊括于自己的学术范畴之中,表现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概念所无法具有的世界性胸怀和世界文学的优势。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共同拥有着伟大的新文化和新文学传统,共同拥有现代汉语审美思维和审美表达的既成习惯,应该是连成一体的文学现象,但国族文学的概念生生地将它们分割开来,只有从汉语新文学的新概念出发才有可能将它们圆满地整合在一起。汉语新文学的视角是我们的文学研究直接面对世界性因素和世界文学格局的必然结果,汉语新文学的概念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面对自身的世界性延展的一种必然的学术表述。

外面的世界作文400字四:外面的世界(400字 篇5

带着对外面的世界的无限憧憬,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我终于从合肥来到了上海。

南京路上,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直插云霄。一家家商场、超市、精品屋带给人们时尚的信息,而街头巷角一家家的咖啡厅送给人们的是一份恬静的心情。街上的行人个个面带微笑,匆匆而过,显得是那么快乐。

黄昏将至,天色已晚,外滩上的华灯又亮了起来。闪烁的霓虹灯像火焰,像星星,像宝石,光彩夺目。黄浦江上轮船的汽笛声伴着两岸传来的歌声成为一支和谐的乐曲。在外滩,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方明珠塔了。在夜幕的笼罩下,由三个球体与一根圆柱构成的塔身显得那样优美,塔上的灯火通明,人们的欢歌笑语更是为东方明珠塔增添了几分生机。夜深了,一阵雾霭降了下爱,为银白的塔身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外婆指着东方明珠塔对我说:“这东方明珠塔可是世界第三高塔呢!”我听了外婆的话,站在江边,遥望着这座美丽的塔,不禁为上海的繁华感到惊叹!

经过这次上海之游,使我更加明白了: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作文 篇6

关键词:和谐世界理念 和谐社会 和平与发展 体系构建

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有价值的外交构想既要源于对国际关系现实的认识,又要具备对国际关系的反思。‘’马( P1’.l)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西方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其外交政策结构,权衡“软权力”与“硬权力”的相对重要性。“和谐世界理念”正是中国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增强中国软实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试图对’‘和谐世界理念”进行系统研究,着重探讨理论来源,挖掘其时代背景,再思其体系构建。

一、理论溯源 20p5年9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在讲话中,胡锦涛提出r建设和谐世界的构想。和谐世界理念率先由中国提出,有其深刻的理论渊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源于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重要特质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它纵贯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横摄于各个时代的各务实派思想文化之中,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有生命力的体现形式。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包容和仁爱的精神以及和为贵的处事哲学等方面。这些内涵无不包含着和谐、和平的理念,在古代就成为国际关系中处理民族及国家间关系的法则。“和合”思想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往、吸收、融合,也对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天全球化加速发展,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特点与差异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减少摩擦、增加共识,发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显得更为重要。胡锦涛在联合国首脑会议_仁提出“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正是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和合”思想在全球化时代的必然演化。中国提出这一理念,旨在依此向世界表明,不断发展的中国,将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存、共生、共赢的“和合”思想,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其次,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脉相承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建国初期,由于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把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和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此后,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第三代、第四代领导人继续坚持独立自卞的和平外交政策,把推动自身和世界的发展放在维护自身安全与世界和平同等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E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胡锦涛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和i皆世界”新理念,显示r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外交政策的鲜明特点。既是对我国传统外交政策继承和升华,义充分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的进步性、崇高性和创新性。 再次,是中国对战争灾难的历史记忆与现实反思 美国总统一肯尼迪曾在1969年评论说:“人类必须避免战争,否则的活战争就会毁灭人类。”肯尼迪的这番话绝不是危言耸听。战争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开始而出现的,在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中,出现战争的年数远远超过和平的年数二在核武器时代,一旦爆发核战争,战争的死亡人数将会从每年百万飘升至瘫分钟百万,完全有可能毁灭人类。胡锦涛指出:“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不仅新的建设无以推进,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无论对于小国弱国还是大国强国,战争和冲突都是灾难〔:‑,n正是源于对人类战争灾难以及战后国际关系演变的深刻反思,胡锦涛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构想,指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反映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寻求发展的愿望,契合了时代主题 第四,是对“

[1] [2] [3] [4]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早在年邓小平就曾指出:“中国革命胜利后,一直奉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政策。’ Lal c E}ztss}并认为:“如果反霸权主义斗争搞得好,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争取更长二点时间的和平。这是可能的,我们也正是这样努力的。”川< }uu“人们都讲南北问题很突出,我看这个问题就是发展问题,我曾多次对一些外国朋友讲,这个问题要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一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间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明了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贵任。&#; } s J c czar zs}z}此后,邓小平运用马克澎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站在全球发展的制高点,纵观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幻,根据对世界发展潮流的准确预测,提出了战争在相当长时期内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将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著名论断。 当今世界,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给世界和平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同时,中国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仍存在着诸多不稳定的因素,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就能够逐步实现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理论,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思想,希望通过构建“和谐世界”,使世界各国在和谐的氛围中,加强团结与合作,为建设世界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谋求世界共同发展而努力奋斗。

外面的世界作文300字一:外面的世界 篇7

以前,我还没有仔细地观察过外面的世界。啊!

外面的世界真美呀!

我远远望去,去看外面的世界,一伸头,我看到了那高而深邃的蓝天,淡而多变的云彩。如果是雨天,我便想伸出小手,让那细腻的雨水打在手上,便觉得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每当那时,我总望着雨水甜甜地笑着……

春天来了,我看见外面的世界变绿了,柳树的叶子好象在风中跳舞。春天是多么的美好啊!

夏天来了,我搬来一个小板凳,静静地坐在窗前,那夏日的微风吹拂着我,让我觉得格外凉爽。

秋天来了,秋雨有时下个不停,路边的黄的、红的、绿的等花伞,仿佛是海洋中的点点花瓣。有趣的是:一些大人或小孩没带雨具,光着头,在雨中走着,眉毛上和头发上有很多银色的雨水滴下来……

冬天来了,你一片片好似精灵的小雪花,有着七巧的图案,比窗花还漂亮。窗外雪地上有着一个个可爱的雪人儿。

啊!

外面的世界真是美丽呀!

真是不看不知道,看了就知道什么才叫美啊!

我爱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作文400字二:外面的世界之长大的梦想 篇8

在茫茫的大中国,一个偏远肮脏的大城市。拥有一群梦想飞外的孩儿。他们每天起早贪黑的奋斗,心中永远怀揣着一颗向往的心,等待着暴发、暴发……他们相信,胜利永远属于自己;虽然教学资源落后,但是孩子们肯努力,肯珍惜、肯拼搏。也想着为自己的县城争光荣,净化环境,营造美好的县城形象。他们的梦想正在锭放,正在欣欣向荣。其中的一个人,成绩平平的',但心中也充满着梦想,正在长大的梦想。

他也相信,梦想一定会牵引着自己走向远方,遥远的远方,并牢牢记住:“一种成功,一份信念。”一个故事,美国前总统林肯,在青年时期,亲身感受到园林主与奴隶间的残酷,残暴;从此,林肯步入政坛开始消除种族歧视的斗争,很快就颁布了相关法律。虽后遇刺,但黑人们很敬畏。一则则相关励志篇,后人依就感慨万分。那长大的梦想即使没有那么泣天鬼神,但也算是中流抵柱。学生们慢慢的长大,以之虽然的梦想也长大。终,一个出生的人,梦想就赋予了他,没有梦想的人,就是一具行尸走肉……

外面的世界作文范文 篇9

关键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整合;教学改革

1917年周作人以北京大学文科教授的身份首先开设欧 洲文学史,1918 年第一本《欧洲文学史》教材问世。1930 年朱自清主持清华大学国文系后,明确提出从“比较”高 度认识“西洋文学”。1938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对大学课程 进行调整,中文系课程设置沿用清华思路。1946年,按照 闻一多的设想:把中国语言文学系和外国语言文学系分解 重组文学系和语言系,后因争议较大未能实施。1952年新 中国高校学科大调整后,“外国文学史”作为规范的学科 名称替代“欧洲文学史”、“西洋文学”。1997年国务院社 科规划办公室为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需要,本着减少旧学 科、发展新学科的宗旨,将高校讲坛上存在了80年的外 国文学与20 世纪80年展起来的比较文学实施学科合 并,合并为“文学”学科之下新的二级学科——“比较文 学与世界文学”,原有学科只能以专业性质(专业方向) 存在。

一、学科整合背景及内部关系明确 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本是该学科两个重要的概念。

1827年歌德从“各民族文学间的相互容忍”和“作品具有 普遍的全人类意义”两方面提出“世界文学”(德语复合 词weltliteraur)的构想:“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 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 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①研究者据此认为文学是不断进化 的有机体,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体现了人类文学的伟 大进步,论者确信,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日益临近,相互影 响日益深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

韦勒克·沃 从 中我们看到两种涵义的世界文学:一个着眼于文学发展前 景的理论构想;一个立足于划定比较文学的对象和角度。

而在国内“世界文学”却没有在学科的理论构建中真正发 挥作用,起支配性作用的是“文学关系”说。比如陈? 刘象愚著《比较文学概论》给比较文学下了一个相当完整 的定义: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 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 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意 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把比较文学界定为对各种“文学关 系”的研究,这是中国学派较为一致的观点,而“文学关 系”是一个差异性概念,在文学关系的研究中,国别、民 族、文化差异等外部因素是其关注的中心,对它的强调消 解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系统性和内在的 同质关系。

由于新学科的诞生,进入核心课的外国文学在大学中 文系的地位获得极大改善。“外国文学”在“中国语言文 学系”是否具有合法性的问题得以根本解决。但学科合并 后,学科内部与比较文学的矛盾却凸现出来。从新学科的 命名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不能够彼此替代,而应该保留各自本原特性,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整合,以达至文学研 究的新境界,但实际情形却不全然如此。硕士研究生招生 方向一贯是学科发展的晴雨表,通过互联网,仅就2002 年全国有硕士招生资格的50所大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 现,各大学的招生方向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如北京大 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原先没有世界文学 专业,在新学科的招生方向中,也没有世界文学方向,而 全是中外文学关系的方向。第二类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 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原先有世界文学专业,在学 科合并后,世界文学方向的重要性降低,把重要精力转向 中外文学关系的方向。第三类如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 等,在二级学科下,没有设具体方向。这些学校以前有世 界文学专业,学科合并后在发展方向上尚不明朗,现有师 资以世界文学为主。第四类以上海师大、苏州大学、武汉 大学为代表,他们在招生方向上,有中外文学关系方向, 也有世界文学方向,二者并重。新学科在研究方向的设置 上,应该是比较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关系、世界文学并 重,上海师大一类大学的做法较接近这种理想状态。② 在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就是外国文学。它包括外国 单一作家、作品本身的研究,包括国别文学的研究,包括 区域文学(如欧美文学、东方文学、拉美文学等)及总体 外国文学的研究,同时,它也包括含有中国的世界范围内 全部的文学的研究。从19 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一百多年 间,外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取得了空前的实绩,而中外文学 关系的研究只是近20年才形成规模的,在新的学科中, 需要有中外文学关系的维度,也需要有纯粹外国文学的维 度。从学科的整体发展来看,世界文学无疑是比较文学基 础,而比较文学则是世界文学的研究方法,二者之间的确 存在着知识平台与方法论的互补性。世界文学在新学科中 不仅要维持它的存在,更要推动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需 要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世界文学的意义。不论世界文学作 为对象还是角度,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就像聂珍钊在 2002外国文学年会所说:外国文学史本身就有比较文学的 特点和内涵,外国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在本质上 是一致的。

二、课程设置及知识体系的完善 按教育部的部署,从1999年起,师范院校逐步以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取代原来的“世界文学”或“外 国文学”。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本专业 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等都要进行全面 改革。但迄今为止,很多条件不具备的大学和师范院校都 还没有开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我们还是按原 有的外国文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运作。课程怎样设计, 如何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如何改 善,这正是我们需要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有关课程教学的要求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 学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按照现有师资和在中国文学教学 的基础上,认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课程设置可分这样 几个科目实施教学: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外国文学史 (欧洲部分至一战前);东方文学经典选读;20世纪诺贝 尔文学选讲。并在这些课程中贯穿中外文学关系比较研究 的具体内容。

1 、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比 较文学的各个层面及研究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 究、科际整合研究等方法;使学生认识比较文学的本质以 及研究比较文学的途径和方法,侧重理论的说明,学习和 研究比较文学的方法。第二部分讨论比较文学的各种范畴 以及不同的流派和文学运动与思潮,兼及个案示例,通过 案例的分析可使学生知道怎样以比较的思维阅读世界名 著,从事鉴赏和研究。

2 、外国文学史(欧洲部分102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通过选读外国文学名著 的重要作品,使学生对世界文学有系统认识,帮助学生理 解中西方文学的异同。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审视中国文学 在现代世界文坛的位置,在对世界文学有认识之余,也可 以对比较文学及其研究的趋向作出更全面的沉思。本科目 将会通过选读外国文学名著(诗歌、小说、戏剧等)使学 生掌握西方文化观念下的重要文学现象、主要作家、作品 和评鉴能力。授课时可以刻意引介所选文本背后的文艺思 潮、文学运动来培养学生的比较性思维观念。

3 、东方文学经典选读(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重点学习东方文学的经 典作品,作为外国文学史课程知识体系的必要补充,使学 生了解世界文学发展历程中东西方文学的差异化及相互影 响。接受中国以外的其他东方文化背景中的作品信息,形 成更为广阔的比较文化视野。本科将会通过选读国外东方 文学名著诗歌、小说、戏剧等使学生掌握东方文化观念下 的重要文学现象、主要作家、作品,提高评鉴能力,进一 步强化学生的比较性思维观念。

4 、20 世纪诺贝尔文学选讲(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重点学习20世纪诺贝 尔文学获奖作家的代表作品,作为外国文学史课程知识体 系的必要延伸,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的最新发展及现代主 义、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间的继承和反动。接受更 接近于我们的生存时代的文学作品精神信息,并对我们现 代意识培育和生存观念更新产生直接影响。本科将会通过 选读20世纪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诺贝尔文学名著, 使学生掌握作为20世纪重要文学现象的现代主义、后现 代主义文学观念,并理解主要作家、作品,对学生创新意 识的培养予以启迪。

三、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方法 面对学科合并后的挑战,面对校园的人文精神冷落, 面对大学生群体中名著阅读量极小的现实,面对教学内容 作品多、地域广、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如何在21世纪的新时代条件下搞好外国文学教学,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昔日拿着纸页发黄的讲稿“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习惯了 的“文学背景——作家简介——作品分析”的讲授模式, 必须代之以充满锐意创新精神的全新外国文学教学模式。

因此,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

1、教学改革新探索及思路 (1)强化人文精神,重视非智力因素。当代教育首 先表现为综合素质培养,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单纯的 知识,而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这是衡量大 学生道德品质、人格完善和文化学识等方面成长的基本标 准。正如启蒙思想家洛克所说:一个只要科学不要人文精 神的人,是只有知识没有智慧的人。人文精神是大学教学 永恒的主题,外国文学积淀着西方人文精神的深厚内涵, “自立自强自尊”和崇尚个性自由的人文关怀与当代大学 生息息相通。从古希腊以人为本的理念到文艺复兴的人文 主义,从卢梭对人性的张扬到雨果、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 及其20世纪文学对人性回归的呼吁给我们提供了人格修 炼的丰富营养。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 质应�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意培养个体意识的健康发展。

对于生长在重群体而轻个体的中国文化之中的中国青年学 生的健全人格培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教学中,要 使青年学生通过文化比较认清:西方文化重个体而轻群体 的传统的优点和弊端,懂得如何从体现个体自由精神的西 方文学中获得可贵的借鉴,同时也认识到西方个体自由传 统的实质及其消极因素,以及经过现代诠释后的中国重群 体的传统所具有的积极价值。

(2)优化教学内容,实施“精品”教学。外国文学 内容十分广阔、流派纷呈、名家灿若星河、佳作汗牛充 栋。教学内容选择要根据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标准和学生 的实际:一是理清线索,帮助学生获得整体的文学发展观 念,这是教学的基础;二是大胆舍弃,压缩重点作品数 量,提升作品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在大家中选更具类型代 表和艺术价值作家且只选一部作品(具有深度和文化含 量)探讨分析。三是注意学术动态、开拓发现视界,讲授 自己的科研发现和研究方法。因此,注重创新思维和方法 论启迪就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制高点。四是对研究对象资 源几近枯竭、研究资料沉积太多的作家作品可引导学生在 课外学习整理,以减轻教学负载量。

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切实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 难点。就整个外国文学的发展而言,古代是原点,近代是 重点,现当代是难点。讲授的重点部分再分出次重点。如 希腊神话、人文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 学,其中神话原型、莎士比业、塞万提斯、拜伦、托马 斯·哈代、雨果、巴尔扎克、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等, 应是重点讲授和学生重点学习、掌握的作家,而像《圣 经》、《罗密欧与朱丽叶》、《傲慢与偏见》、《简·爱》、《罪 与罚》等这些阅读性较强的作品可视为次重点。而20世 纪文学,重点是现代主义文学,现实主义作品为次重点。

现代主义文学离我们的时代生活距离远,人们对各种艺术 鉴赏还未能拉开时空距离,很多问题少有结论,这是我们 教学的难点。教师把重点、难点讲深讲透,学生深刻领 会,能举一反三。略讲部分,教师精心设计“作业与讨 论”,督促学生自己来完成。

(3)增加批评方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份量。首先, 用文艺理论准确地为作家作品定性定位,作为学生阅读作 品前必要的知识准备,也是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作家的 创作已有了某种标签或是受到某种文学思潮的影响,决定 了他的艺术思维和表现视角,只有理解了这些内容作品分 析才能落到实处。其次,针对不同的作品选用适当的评鉴 方法。譬如用马斯洛人格理论分析《哈姆莱特》,用基督 教教义理论分析《巴黎圣母院》,用女性主义理论解构 《简·爱》等,尤其是现代主义作品已很难再适应社会历 史批评,而必须选用适合于它们的新批评方法。选有代表 性的作品作为个案,用适当的文艺批评方法指导作品分 析,不仅教给学生方法,也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 教学的量和质。再次,增进与外界的交流,增强观念的包 容性,兼收并蓄容得下多种不同的声音。随着中外文化的 交流的深入,东西方观念撞击和相互解构,我们走进一个 思想与方法多元的世纪,我们不能再以国人特有的思维方 式用中国文艺理论理解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现象和问题,应 该用外国文艺理论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更能准确地理解外 国文学中难以理解的内涵。引导学生向文艺理论之门迈 进,培养他们对文学和文艺理论的兴趣,提高理论素养, 这也是大学高年级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4)打破学科界限,丰富文化含量。比较文学与世 界文学的学科整合为外国文学教学打开了新的视界,教学 中应该打破学科界限,注意文学与历史、哲学、心理学、 宗教、艺术、自然科学等的联系,丰富外国文学课的文化 含量。特别注意把各民族的文化与文学融为一体,使学生 在学习外国文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达到拓宽知 识领域、强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注意寻找契合 点,挖掘品德培育和人格提升的内容,如通过《被缚的普 罗米修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加强人生理想教育; 通过《罗兰之歌》、《羊脂球》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 《高老头》、《美国悲剧》等强化社会批判意识;通过《荒 原》、《等待戈多》等理解现代人的信仰危机;通过文学作 品中的爱情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等等。

2、教学改革的手段与方法 (1)网络资源运用。置身于网� 外国文学教学面对图书资源严重 不足和缺失,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辅助学习和研究不失为 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一是到三年级学生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二是数字信息资料全面,使用方便;三是能 节省时间;四是作为教学内容的大作家及经典作品网络资 源非常丰富。面对一部作品选择好话题和角度,学生尽可 以各显神通,从不同渠道搜集到大量材料,再经自己整理 消化在精心组织的讨论中见仁见智的阐述。 所有这些窗口为外国文学教学提供了便利,只要运用得当 使用熟练必然是“别有洞天”。

(2)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人脑”+“电脑”的多媒 体课堂教学实现了图文声像兼具的理想模式,为课堂教学 营造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主体 意识在生动活泼的、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得到全面激发,在 一种新颖的、多维的思维空间展示进程中,教师和学生都 成了积极的参与者,真正使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创造 型教学转变。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储存器,而成为学习的主 人。现代教学采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如重要场景、精彩 片断的音频、视频材料的运用,有渲染气氛、烘托作品人 物和主题的作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再像播放 一些诗词音乐、配乐诗朗诵会使学生对罗伯特·彭斯和普 希金感受得更真切更深刻;cai课件教学使教学内容密集 的知识点予以很好的空间压缩,图表处理与文本的超级链 接,更加方便实用而且功能强大;利用多功能教室的现代 化摄像监控系统,尝试学生在教师退场的教学情境中,通 过精心准备,实施自主组织教学或讨论,然后师生共同评 点分析,实现真正的教学互动。

当然,手段不是目的,从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出 发,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灵活地运用多种现代 教学媒体的辅助,不能搞成电脑“满堂灌”淡漠了教师激 情,眼花缭乱之中使学生应接不暇,失去课堂教学师生间 必需的情感陶冶。

(3)英语诗歌“双语教学”试验。外国文学的教学 内容本来应该涉及“原语文学”,像外语类的国别文学就 是针对某语言专业的原语文学作品,由于新升本科院校缺 少相应的师资,也就没有这类课程设置。中文专业的“外 国文学”严格意义上也包括了“原语文学”,像解放前的 北京大学国文系外国文学课程全由外文系教师担任,但问 题是苦于语种太多,授课者无师能通,后来多用本系教师 上课,自然“外国文学”也就变成了“译语文学”。

现今提倡“双语教学”(非民族地区的汉语化提升), 这是高校课程建设英语化与世界接轨,而对于英语国际化 时代的“外国文学”来说,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 在通过研究生教育积极培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双语 教师的同时,可与外文系文学研究者合作进行英语诗歌的 双语教学试验。像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英国浪漫主义诗 歌以及现代英语小说(节选)赏析等。笔者近年在专科班 做过一点尝试,将莎士比亚、彭斯、拜伦、雪莱的原诗拿 来师生共同学习,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理解都没有问题,少 部分学生甚至能熟练背诵。当然,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双语教学,仍受母语思维的局限,无法根据需要在双语之 间自由切换。基于双语教师奇缺,培养难度大时间长,又 很难聘请到合适的外籍教师,目前的选择只能是降低标 准,走具有中文特色的双语教学之路。

(4)“精彩片断”模拟表演和英语诗歌朗诵。中文系 有着丰富的“课本剧”表演经验,对此历届学生都表现出 浓厚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外国文学教学实际 的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剧”名著改编和“精彩片 断”的模拟表演,甚至采用洋泾浜杂语对白,开展系际交 流,与外文系学生联手活动并请外文系老师指导,像2002 年《罗密欧与朱丽叶》片断表演就有过非常好的效果,其 他名剧名片通过影片观摩,细心演练都可能有意外收获。

随着学校向本科全面过渡和学生英语水平的逐年提高,举 行英语诗歌朗诵比赛条件已经成熟,而且非常有必要。这 样的课外活动学生有兴趣参与、教师有必要参与,不仅拓 展了教学空间,也提高了师范技能,还能为大学生素质教 育活动科目提供优秀范例。

注释:

①转引《朱光潜全集·歌德谈话录》(第17卷),合肥:安徽教育 出版社,1989: 364.

②刘洪涛.世界文学:学科整合于历史承担[j].外国文学研究, 2003 ,(2). from foreign literature to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外面的世界作文 篇10

当下世界音乐的中国实践基本表现为两种类型,即“中国国情”下的世界音乐教学与“中国视野”下的世界音乐研究。如何在当下以西方音乐教育 此外,在个别城市已经出现有世界音乐相关的社会活动实践,如各类由企业或政府文化部门出于地方宣传或经济目的而主办的“世界音乐节”,虽然这类实践活动规模不一、内容各异,但在客观上也的确使部分世界音乐种类进入到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之中。就“中国视野”下的世界音乐研究而言,大致也主要表现出两条脉络,即“学科”的脉络与“国家-民族”的脉络。其中,“学科”的脉络可以表现为世界音乐的人类学观察、史学观察等,或从中、西学科脉络的差异来辨别当下世界音乐研究的不同学术背景、范畴、方法论等各方面的差异问题,以厘清国内世界音乐学术发展的现实需求;“国家一民族”的脉络则主要体现为直接以国家、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标准的研究方式,例如中国音乐、印度音乐、非洲音乐等相关研究。本文则主要从“学科”的视角人手,对中西方世界音乐学术发展的大致脉络’,以及世界音乐研究中国主体表述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讨论,认为中国学者有意识地到国外开展世界音乐的民族志研究已经是当下中国音乐学术研究发展之必�

一、中西“世界音乐”的发展脉络

(一)西方“世界音乐”的发展脉络

随着西方世界在工业、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发展,西方世界首先具备了对其他世界国家进行文化观察具备基本的物质基础。19世纪至20世纪初,非西方音乐文化的研究已经在阿德勒(Guido Adler)的音乐学体系划分中列为“体系音乐学”的一个部分,“比较音乐学”得到了明确提出和发展,“进化论”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各种非西方音乐文化事项被放置于“西方中心论”等语境中进行着“比较”方式的观察与研究;20世纪初,西方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对“田野工作”的明确要求,哈登(A.C.Haddon)的《剑桥托雷斯海峡人类学探险报告》(Cambridge Anthropological Expedition to Torres Straits)、里弗斯(W.H.R.Rivers)的《托达人》(The Todas)、马林诺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c)等学术成果的发表,标志着西方古典人类学的非西方文化研究已经改变了田野记述与案头理论两者分工的研究模式。同时,伴随着博厄斯(Franz Boas)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文化相对主义”理论,部分西方音乐学家开始对以往“西方中心论”语境下的世界音乐观察进行反思,逐渐确立了以“文化相对论”为学科基础的世界音乐观察理念;经过音响资料的积累,西方流行音乐及古典音乐创作领域开始将寻找创作素材的目光集中到了世界音乐这一全新的对象上,例如20世纪下半叶披头士(Beatles)音乐中对印度元素的摄取、巴托克(Bela Bartok)音乐创作中对匈牙利民间音乐元素的运用、“第三潮流”(Third Stream)中西方现代专业音乐手法与各民族流行音乐及传统音乐的结合,以及拉威尔(Maurice Ravel)与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霍尔斯特(Gustay Theodore Hoist)、约翰·凯奇(John Cage)等作曲家音乐创作中出现的异国情调等等,世界音乐成为20世纪流行音乐及古典音乐创作的创新点与突破口;至1947年,以研究、实践和保存世界各民族音乐、舞蹈及其他表演艺术为目的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于英国伦敦创建,这不但标志着世界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音乐学研究中确立了其正式的学术地位,同时在学术研究的话语及形式上也实现了以交流互动替代以往西方单向话语阐释,使得非西方国家的音乐学者能够在同一平台上公开、自由地发表学术言论,提出不同意见;20世纪80年代,西方唱片商们在伦敦的一次会议上为了促销而提出“世界音乐”一词,这一标签在唱片商店产生了惊人的商业效应,使它很快成为风靡欧美音乐市场的一个重要概念;20世纪末至今,经过西方视野的观察与反思和诸多非西方国家学者的陆续参与,世界音乐观察进入到了全球视野,因特网实现了平民化普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步入高峰,在这个以科技、全球化、文化消费、后现代等为标志的时代,各地的人类文化正在变成世界范围和世界语境的,过去的种种地方性、阶段性都成为当下这个时代的某个“局部”。在由世界各国音乐家共同编撰完成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Music”这一词条的概念界定较之以往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明确提出“Music”的概念在西方文化中所具有的宽广度是否适合所有人类音乐文化的认知显然是存在疑问的,其定义和处理应是经得起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及不同认识的考验的,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音乐家对构成音乐的因素、音乐的特性和性质、音乐的重要性、功能和意义有着迥然不同的理解,最终必然要求从多学科观点以及最广泛意义上的音乐观点进行讨论,因此,讨论世界音乐的巨大多样性、文化态度和音乐概念等问题以及理解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成为理解“什么是音乐”的必然途径。该词条共分三个部分,第二个部分即“不同文化中的定义”,其中的重要声明也表明了词条编撰者的基本态度: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对诸如音乐的本质等基本问题有一致的看法,因此,任何试图把它认为是某种文化的特征的做法,都会发现其他与之对立的矛盾和观点,即使不是那么明显。另外,该部分词条具体内容涉及当代西方文化、东亚文化、伊朗和中东文化、印度文化、部分非洲文化、美国印第安及大洋洲文化,俨然已是“世界音乐”范畴的文化观察与概念归纳。在这样的观念下,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毫无疑问都成为“整体”中的一元,而且世界各国也都应当尝试以主体方式进行对自我及他者的文化表述,多元音乐文化观察成为时下音乐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与音乐人类学相伴,世界音乐的当代彰显以及其所关注的诸多问题将启示各国、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西方世界从西方社会对非西方的文化、政治、经济殖民开始,猎奇心理、西方中心论、文化进化论、传播论、文化相对论、多元文化主义等思潮与文化观念的脉络延续构成了世界音乐观察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里,其学术发展实际经历了殖民色彩、多种文化思潮的出现、后殖民反思与全球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西方人对于世界音乐的观察已经拥有了持久的学术经验与反思,其长期的世界音乐观察又是建立在一百多年西方的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经验支持基础之上,这使得西方的世界音乐观察视野已经遍及全球,并且经历了从西方中心论、文化进化论、文化传播论等到文化相对论、多元主义视角与立场的诸多变迁,导致其学科脉络发展具备相当的完整性,而这正是当下国内“世界音乐”观察所不具备的。

(二)中国的“世界音乐”发展脉络

就中国而言,虽然各国音乐文化交流往来起始较早,但具有现代学术意义的“世界音乐”发展较晚。20世纪30年代,虽然王光祈在这一时期开始用比较音乐学的方法对东方民族音乐及与西方音乐的差异进行研究,但就范围而言,除中国外,其他国家音乐仅涉及印度、阿拉伯音乐等少数国家,并未能够实现较大范围的世界观察,且在行为上也是局限在个人的学术兴趣,未能在国内形成普遍性与学科化的实际影响;吕骥于40年代在延安撰写的《民间音乐调查提纲》中已经提出要研究蒙古、朝鲜、日本、印度、越南、缅甸、泰国、柬埔寨及南洋、中亚的民间音乐;在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二十年中,大量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地区的音乐在国内得到广泛介绍与宣传,《人民音乐》于此时期刊载有相关文章一百二十余篇,虽然在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下这些介绍或宣传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例如《日本的进步音乐活动》、《匈牙利民间音乐在解放后的发展》、《在“全民团结,坚决战胜美国侵略强盗”高潮中的越南音乐》等,但是国人毕竟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开始了对国外音乐文化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上海音乐学院沈知白教授已经开始搜集整理印度音乐相关资料,并于1964年在中国音乐学院做了《印度音乐》的学术报告,同期由沈洽协助开始筹备“东方音乐”课程;1964年,中国音乐学院设立“亚非拉音乐”专业,聘请了沈知白教授任教,安波、马可也参与了越南和印尼音乐的授课,世界音乐正式进入到国内音乐教育学术机制当中;1978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了“亚非拉音乐小组”,最初只有陈自明、俞人豪两人,后来王雪加入,三人担任了相关的授课与科研工作,此后,以其为核心学术阵地的诸多世界音乐重要学术实践陆续开展,陈自明、林凌风等人到菲律宾等地的音乐采风实践成为当代中国学者对世界音乐研究的开创,而陈自明的《加强对外国民族音乐的研究》、俞人豪的《亚非拉音乐是一个尚待开拓的新的研究领域》与林凌风的《西南各民族音乐研究在东南亚音乐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等文章则成为中国现代音乐学科建设语境下的重要学术主张;自1980年于南京召开的首届民族音乐学年会开始,中国的世界音乐观察进入到了新的阶段,高厚永、俞人豪、罗传开等国内学者积极引入外国民族音乐学学术理念与方法,学者们的目光不但从世界局部转移到了世界整体,而且开始从“民族音乐学”的学术视野提出了具体的学科化建设要求;1996年,在吕骥的支持下,世界民族音乐学会成立,标志着全国范围内世界音乐研究学术群体的初步形成;尤其是进入到了21世纪,世界音乐与音乐人类学的学科关系、世界音乐的学科意义、研究方法、教学理念、田野考察等内容得到进一步讨论和确定,国人视角的世界音乐观察初步显露。据统计,从1977年至今,国内音乐学界于正式期刊发表世界音乐相关学术论文一千五百余篇,相关学术实践与教育实践已在国内得到全面展开,中央音乐学院世界民族音乐教研室、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等涉及相关专题研究教学的机构部门纷纷设立,中国的世界音乐观察与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层次与高度,俨然已成为国内音乐学术前沿领域。

从王光祈个人以比较音乐学方法对部分世界音乐内容进行学术观察,到共和国成立前后具有政治意味的世界音乐观察,再到当下世界音乐课程建设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视角的学术反思,突破历史与学术思维局限的要求已经跃然而生。但我们面对的困难与阻力仍相当巨大:与学术环境密切相关的经济力量无疑仍是软肋,中国目前的世界音乐学术发展更多地只能依靠国外现有理论文献的翻译引入来补充新鲜血液,在涉外的田野实践方面也仅仅是起步阶段,这直接导致国内外世界音乐研究在研究深度与研究广度上存在极大差别,这也正是我们在未来学术发展过程中需要克服的。

二、成为“表述主体”是当下中国“世界音乐”观察的急迫任务

针对当下中国的世界音乐实践而言,无论是课程教学还是学科建设,各类相关基础性知识材料显得非常匮乏。现阶段国内极少数量的海外音乐事项田野调查所积累的资料成果并不足以支撑相关教学及整体性科研之所需,想要获得开展世界音乐教学与研究工作所需的各类材料基本上仍然需要对国外相关成果的引进,大量引进国外成果显然能够成为加快国内世界音乐相关领域的发展及开阔学术视野的快捷途径,但是,一味依靠引进并不能改变中国学者在世界音乐观察中表述主体角色的缺失这一关键问题,在“内视”(自我观察)与“外视”(异文化观察)共同构成的“整体观”(holism)音乐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国内世界音乐相关领域显然处于异常薄弱的环节,西方成果中的世界音乐资源在中国音乐学术研究中作为基础知识材料的有效性仍存在质疑。

早期西方古典人类学的非西方文化研究,在方式上存在实地记述与案头理论工作的分工,即由航海家、传教士、商人等将在海外所见所闻的奇风异俗以航海日志或日记等形式进行记录描述,这些文本带回国之后则由专业知识分子进行案头分析与理论研究。虽然这种分工并不是一种当时的规范,但是却构成了早期古典人类学的基本实践模式。这种实地记述与案头分析相分离的情况在20世纪初发生了改变,民族学、人类学家通过自己的学术实践,逐渐明确并建立了以亲身实地调查为资料基础的民族志研究,� 同样,音乐人类学语境下的“田野工作”与“民族志”写作则成为世界音乐观察的基本学术规范,田野� 当然,在西方世界音乐相关学术研究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和角度,似乎没有统一的研究方法,在相关学科发展过程当中,部分学者以异国音乐的形态研究和音乐演奏为主要着眼点,甚至在具体的音乐艺术实践方面成为跨文化的局内人;有些学者则根据音乐人类学的“整体观”思维把一个世界音乐文化事项当做其文化社会的“缩影”来进行观察和研究,从人文社科的宏观视角来把握一个具体的微观观察,同时又以“文化相对主义”观念来进行文化差异比较和自我审视。但就学科本质而言,世界音乐与音乐人类学具有同一性,可以说,西方对世界音乐的观察与理解基本都是建立在深入的实地研究基础之上的。

虽然当下的音乐人类学研究已经摆脱了单纯以“他者、异文化”为研究对象而忽视“自我”研究的认识局限,但是拥有大量国外异文化观察经验却是“整体观”视野的必然要求。尤其在中国以往的学术传统与当下的学术环境下,不带有“民族中心”和“西方中心”思想的、基于亲身参与实践和主体地位的异文化表述,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迫切性与重要性。当历史上区域性的、散处的音乐文化变成“世界范围的”音乐文化之后,人们便开始对世界范围的各种不同音乐文化进行比较和观察,这其中必然涉及本文化和异文化的比较。但是,早期西方的一些音乐学家在面对异文化的时候,习惯于用自己的价值观去替代异文化的价值观,用对自己音乐文化的偏爱来概括全人类音乐文化普遍规律,仅以自己的目光去看“他者”(others),而没有以“他者的目光”来看“本我”(self)。然而,现在的音乐学者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在“文化相对主义”思想下进行世界音乐观察的重要性,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学习其他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加对“他者”的了解,进而在音乐文化差异的思考中来反思、改革、促进我们自己的音乐文化发展。同时,我们也需要在通过对“世界音乐”的观察来了解音乐文化的广博,通过对“他者的目光”的理解来学会谦逊和反思自我。因此,走出国门,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表述主体,进行音乐民族志写作为基础的世界音乐知识生产,提供中国视角的一手经验材料,凸显其为其他音乐学科提供学术参照的有效性,成为我们当下中国音乐学术发展的急迫要求。

世界音乐的中国表述是中国音乐学科在“整体观”视野下进行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在全球音乐文化观察与相关知识生产体系中加强中国音乐学术实力的基础。西方音乐学理论需要在中国本土化实践中进行指导与检验,中国本土形成的音乐学理论同样需要世界音乐范围的实际应用与再审视。我们已经历了“中国视野的中国音乐观察”,我们需要经历的是“中国视野的世界音乐观察”和“世界视野的世界音乐观察”,最终希望达到的是“世界视野的中国音乐观察”。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积极建设面向全球音乐文化的实地研究平台,培养世界音乐背景下具有新的知识生产能力的青年学者,通过课程方式让更多的学子接触并了解世界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这是增强国人对其他不同音乐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提高跨文化交流的知识基础和对话能力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开创国内音乐学术研究新格局的契机之一。

西方主体表述的理论与观念对中国的影响颇深,甚至中国人用西方话语进行的种种研究在一定方式与程度上出现了“后西方化”的趋势。中国音乐学术只有以主体表述方式参与世界讨论才能真正成为当前世界的音乐学术,而当下这种中国主体的世界音乐观察正是中国音乐学发展所缺少的一个关键要素。中国学者需要作为独立的学术主体开展以自己的价值需要而进行的世界音乐研究,并从事以自己一手资料为依据的音乐学术研究,这不但是中国音乐学术创新的需要,国际世界音乐研究也存在让中国积极主动参与世界音乐观察与知识生产的需求。中国主体表述的世界音乐观察一方面能够成为国内外西方殖民主义阴影下音乐文化评价体系的有力反思武器,另一方面也将成为国际世界音乐观察的有效参与、合作方式。中国曾经作为西方音乐学术研究的“田野”,而中国主体表述的世界音乐观察要求中国变成世界音乐民族志实践的主体,这对于全球视野下的世界音乐观察无疑将产生深刻影响。

高厚永先生于1980年南京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上指出:“民族音乐学这门学科的观念和方法不仅适用于我国从20世纪30年展起来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和在60年代提出的‘亚非拉音乐研究’等学术领域,而且能够把我国当时尚处在闭塞状态的这些领域的研究引向一个更加宏观、更具开放性和科学性的境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国内的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发展的如火如荼,但与西方的民族音乐学相较,由于学科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存在极大差异,导致两者在研究对象、范畴及方法方面表现出了诸多不同。西方的民族音乐学学科发展基本就是建立在世界音乐观察与反思的基础上的,而中国的民族音乐学学科发展在田野工作与学术实践方面则以中国本土音乐文化事项为主,使得国内外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在研究对象及视野的广度上存在相当差距,这实际上也是民族音乐学传人中国后面临诸多争议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高厚永先生以此种方式,对当时国内音乐学研究提出需要“更加宏观、更具开放性”这一要求的高瞻远瞩。

可喜的是,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已经越发重视走出国门的世界音乐观察,相关专著陆续问世,如洛秦《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书中有的不仅仅是被中国人抢占了的美国田野,更有着中国主体、中国表述、中国关怀与中国反思;中央音乐学院等部分音乐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也逐渐受到各种方式资金支持,出国进行田野考察并以外国音乐文化事� 但是,从整个音乐学学科建设的要求来看,目前国内的世界音乐相关学术实践仍仅仅处于最初的起步阶段,时代的知识需求要求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我们面对的、身处的是怎样一个世界?在社会快速进步、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我们需要尽快改善现状,在观察与研究的进程中逐步实现从道听途说到实地审视,从被观察对象转变为观察主体和表述主体,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知识生产与知识创新的种种转变,这不仅是世界音乐观察、研究的急迫任务,同时也是国内整个音乐学学科发展的急迫任务。

外面的世界作文 篇11

——题记

人是充满好奇心的动物,从小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童年的生活是在在一处四周环山,只有两三处房屋的山沟里生活。在那里也没有什么玩伴,有的是那千变万化在天上的白云,白云蓝天对我来说是非常神奇的东西,看得见摸不着。那时我很希望能够飞上天,去摸摸看。而且我希望看的更远。曾经奶奶带过我爬到山顶,看到外面的云更加的漂亮,连绵不断的山的上面是无边的云。山的颜色从近到远越来越绿,最后是一片的黑色。那时我认为山的外面还是山。

爸爸在那时半年才会从外面回来一次。每一次他都会带回一些好玩的东西来,和外面的故事。他给我讲外面有很好看,很好吃的东西,但是都是要钱的。他叫我长大以后要好好的读书,在外面才有发展,要走出这小山沟。对于读书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概念,只是使劲的点头,这样爸爸就会很开心。外面不是同样是山嘛,怎么那些山沟会这么的美好呢?对于外面的世界我又多了一份好奇。

因为种种原因,爸妈居然让我从三年级以后到县城去读书。那是我没有想到的。在乡村小学没学到一点关于外面的知识,那时也只知尽情的玩。我到了外面后,对外面的繁华感到无比的好奇。说不尽的东西是我从没有见过的,没有乡村的安静,有的是灯红酒绿,人来人往。外面的世界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不是和我像小山村一样,我惊讶道。“当然不是,这是县城,我们的小山村怎么能和这里比呢?外面还有更多你不知道的呢!你不用去想外面是什么样子,现在你需要的是认真读书,慢慢的你会了解到外面的美好,”这是爸爸当时对我说。出来学习让我重新改变了对外面的认识,外面的世界很不同,而我在那也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是什么样。

在县城读书,真的比农村好的多。县城有更优秀的老师,有更多的玩伴,有方便买东西的商店。在那里里我了解到了自己所处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还有不计其数比这更好的县城。在那里我了解到外面有更加优秀的学校,更加优秀的老师。我不愿意做一只井底之蛙,我不会把头上的一片天当一片世界,我需要走出去才能了解更多的新奇事物。我慢慢地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去了解它。我想看的更远,外面的世界在等着我。

然而,在那里我也认识到外面并不是一切都那么的美好。城市也有阴暗的一面,我得时刻小心的一步一步的行走。害怕美丽的背后为我准备了陷阱。知道了一点点人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让我对人都产生一种警惕。

外面的世界作文范文 篇12

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本是该学科两个重要的概念。1827年歌德从“各民族文学间的相互容忍”和“作品具有普遍的全人类意义”两方面提出“世界文学”(德语复合词Weltliteraur)的构想:“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①研究者据此认为文学是不断进化的有机体,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体现了人类文学的伟大进步,论者确信,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日益临近,相互影响日益深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韦勒克?沃 从中我们看到两种涵义的世界文学:一个着眼于文学发展前景的理论构想;一个立足于划定比较文学的对象和角度。而在国内“世界文学”却没有在学科的理论构建中真正发挥作用,起支配性作用的是“文学关系”说。比如陈惇、刘象愚着《比较文学概论》给比较文学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定义: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把比较文学界定为对各种“文学关系”的研究,这是中国学派较为一致的观点,而“文学关系”是一个差异性概念,在文学关系的研究中,国别、民族、文化差异等外部因素是其关注的中心,对它的强调消解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系统性和内在的同质关系。

由于新学科的诞生,进入核心课的外国文学在大学中文系的地位获得极大改善。“外国文学”在“中国语言文学系”是否具有合法性的问题得以根本解决。但学科合并后,学科内部与比较文学的矛盾却凸现出来。从新学科的命名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不能够彼此替代,而应该保留各自本原特性,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整合,以达至文学研究的新境界,但实际情形却不全然如此。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一贯是学科发展的晴雨表,通过互联网,仅就2002年全国有硕士招生资格的50所大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各大学的招生方向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原先没有世界文学专业,在新学科的招生方向中,也没有世界文学方向,而全是中外文学关系的方向。第二类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原先有世界文学专业,在学科合并后,世界文学方向的重要性降低,把重要精力转向中外文学关系的方向。第三类如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在二级学科下,没有设具体方向。这些学校以前有世界文学专业,学科合并后在发展方向上尚不明朗,现有师资以世界文学为主。第四类以上海师大、苏州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他们在招生方向上,有中外文学关系方向,也有世界文学方向,二者并重。新学科在研究方向的设置上,应该是比较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关系、世界文学并重,上海师大一类大学的做法较接近这种理想状态。②在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就是外国文学。它包括外国单一作家、作品本身的研究,包括国别文学的研究,包括区域文学(如欧美文学、东方文学、拉美文学等)及总体外国文学的研究,同时,它也包括含有中国的世界范围内全部的文学的研究。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一百多年间,外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取得了空前的实绩,而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只是近20年才形成规模的,在新的学科中,需要有中外文学关系的维度,也需要有纯粹外国文学的维度。从学科的整体发展来看,世界文学无疑是比较文学基础,而比较文学则是世界文学的研究方法,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知识平台与方法论的互补性。世界文学在新学科中不仅要维持它的存在,更要推动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世界文学的意义。不论世界文学作为对象还是角度,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就像聂珍钊在2002外国文学年会所说:外国文学史本身就有比较文学的特点和内涵,外国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课程设置及知识体系的完善

按教育部的部署,从1999年起,师范院校逐步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取代原来的“世界文学”或“外国文学”。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本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等都要进行全面改革。但迄今为止,很多条件不具备的大学和师范院校都还没有开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我们还是按原有的外国文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运作。课程怎样设计,如何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如何改善,这正是我们需要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教育部有关课程教学的要求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按照现有师资和在中国文学教学的基础上,认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课程设置可分这样几个科目实施教学: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外国文学史(欧洲部分至一战前);东方文学经典选读;20世纪诺贝尔文学选讲。并在这些课程中贯穿中外文学关系比较研究的具体内容。

1、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比较文学的各个层面及研究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科际整合研究等方法;使学生认识比较文学的本质以及研究比较文学的途径和方法,侧重理论的说明,学习和研究比较文学的方法。第二部分讨论比较文学的各种范畴以及不同的流派和文学运动与思潮,兼及个案示例,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使学生知道怎样以比较的思维阅读世界名着,从事鉴赏和研究。

2、外国文学史(欧洲部分102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通过选读外国文学名着的重要作品,使学生对世界文学有系统认识,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学的异同。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审视中国文学在现代世界文坛的位置,在对世界文学有认识之余,也可以对比较文学及其研究的趋向作出更全面的沉思。本科目将会通过选读外国文学名着(诗歌、小说、戏剧等)使学生掌握西方文化观念下的重要文学现象、主要作家、作品和评鉴能力。授课时可以刻意引介所选文本背后的文艺思潮、文学运动来培养学生的比较性思维观念。

3、东方文学经典选读(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重点学习东方文学的经典作品,作为外国文学史课程知识体系的必要补充,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发展历程中东西方文学的差异化及相互影响。接受中国以外的其他东方文化背景中的作品信息,形成更为广阔的比较文化视野。本科将会通过选读国外东方文学名着诗歌、小说、戏剧等使学生掌握东方文化观念下的重要文学现象、主要作家、作品,提高评鉴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比较性思维观念。

4、20世纪诺贝尔文学选讲(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重点学习20世纪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的代表作品,作为外国文学史课程知识体系的必要延伸,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的最新发展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间的继承和反动。接受更接近于我们的生存时代的文学作品精神信息,并对我们现代意识培育和生存观念更新产生直接影响。本科将会通过选读20世纪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诺贝尔文学名着,使学生掌握作为20世纪重要文学现象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观念,并理解主要作家、作品,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予以启迪。

三、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方法

面对学科合并后的挑战,面对校园的人文精神冷落,面对大学生群体中名着阅读量极小的现实,面对教学内容作品多、地域广、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如何在21世纪的新时代条件下搞好外国文学教学,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昔日拿着纸页发黄的讲稿“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习惯了的“文学背景——作家简介——作品分析”的讲授模式,必须代之以充满锐意创新精神的全新外国文学教学模式。因此,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

1、教学改革新探索及思路

外面的世界作文 篇13

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本是该学科两个重要的概念。1827年歌德从“各民族文学间的相互容忍”和“作品具有普遍的全人类意义”两方面提出“世界文学”(德语复合词Weltliteraur)的构想:“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①研究者据此认为文学是不断进化的有机体,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体现了人类文学的伟大进步,论者确信,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日益临近,相互影响日益深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韦勒克•沃 从中我们看到两种涵义的世界文学:一个着眼于文学发展前景的理论构想;一个立足于划定比较文学的对象和角度。而在国内“世界文学”却没有在学科的理论构建中真正发挥作用,起支配性作用的是“文学关系”说。比如陈惇、刘象愚著《比较文学概论》给比较文学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定义: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把比较文学界定为对各种“文学关系”的研究,这是中国学派较为一致的观点,而“文学关系”是一个差异性概念,在文学关系的研究中,国别、民族、文化差异等外部因素是其关注的中心,对它的强调消解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系统性和内在的同质关系。

由于新学科的诞生,进入核心课的外国文学在大学中文系的地位获得极大改善。“外国文学”在“中国语言文学系”是否具有合法性的问题得以根本解决。但学科合并后,学科内部与比较文学的矛盾却凸现出来。从新学科的命名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不能够彼此替代,而应该保留各自本原特性,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整合,以达至文学研究的新境界,但实际情形却不全然如此。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一贯是学科发展的晴雨表,通过互联网,仅就2002年全国有硕士招生资格的50所大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各大学的招生方向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原先没有世界文学专业,在新学科的招生方向中,也没有世界文学方向,而全是中外文学关系的方向。第二类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原先有世界文学专业,在学科合并后,世界文学方向的重要性降低,把重要精力转向中外文学关系的方向。第三类如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在二级学科下,没有设具体方向。这些学校以前有世界文学专业,学科合并后在发展方向上尚不明朗,现有师资以世界文学为主。第四类以上海师大、苏州大学、武汉大学为代表,他们在招生方向上,有中外文学关系方向,也有世界文学方向,二者并重。新学科在研究方向的设置上,应该是比较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关系、世界文学并重,上海师大一类大学的做法较接近这种理想状态。②在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就是外国文学。它包括外国单一作家、作品本身的研究,包括国别文学的研究,包括区域文学(如欧美文学、东方文学、拉美文学等)及总体外国文学的研究,同时,它也包括含有中国的世界范围内全部的文学的研究。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一百多年间,外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取得了空前的实绩,而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只是近20年才形成规模的,在新的学科中,需要有中外文学关系的维度,也需要有纯粹外国文学的维度。从学科的整体发展来看,世界文学无疑是比较文学基础,而比较文学则是世界文学的研究方法,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知识平台与方法论的互补性。世界文学在新学科中不仅要维持它的存在,更要推动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世界文学的意义。不论世界文学作为对象还是角度,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就像聂珍钊在2002外国文学年会所说:外国文学史本身就有比较文学的特点和内涵,外国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课程设置及知识体系的完善

按教育部的部署,从1999年起,师范院校逐步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取代原来的“世界文学”或“外国文学”。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本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等都要进行全面改革。但迄今为止,很多条件不具备的大学和师范院校都还没有开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我们还是按原有的外国文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运作。课程怎样设计,如何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如何改善,这正是我们需要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教育部有关课程教学的要求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按照现有师资和在中国文学教学的基础上,认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课程设置可分这样几个科目实施教学: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外国文学史(欧洲部分至一战前);东方文学经典选读;20世纪诺贝尔文学选讲。并在这些课程中贯穿中外文学关系比较研究的具体内容。

1、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比较文学的各个层面及研究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科际整合研究等方法;使学生认识比较文学的本质以及研究比较文学的途径和方法,侧重理论的说明,学习和研究比较文学的方法。第二部分讨论比较文学的各种范畴以及不同的流派和文学运动与思潮,兼及个案示例,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使学生知道怎样以比较的思维阅读世界名著,从事鉴赏和研究。

2、外国文学史(欧洲部分102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通过选读外国文学名著的重要作品,使学生对世界文学有系统认识,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学的异同。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审视中国文学在现代世界文坛的位置,在对世界文学有认识之余,也可以对比较文学及其研究的趋向作出更全面的沉思。本科目将会通过选读外国文学名著(诗歌、小说、戏剧等)使学生掌握西方文化观念下的重要文学现象、主要作家、作品和评鉴能力。授课时可以刻意引介所选文本背后的文艺思潮、文学运动来培养学生的比较性思维观念。

3、东方文学经典选读(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重点学习东方文学的经典作品,作为外国文学史课程知识体系的必要补充,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发展历程中东西方文学的差异化及相互影响。接受中国以外的其他东方文化背景中的作品信息,形成更为广阔的比较文化视野。本科将会通过选读国外东方文学名著诗歌、小说、戏剧等使学生掌握东方文化观念下的重要文学现象、主要作家、作品,提高评鉴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比较性思维观念。

4、20世纪诺贝尔文学选讲(34学时左右)

科目宗旨及说明:本科目旨在重点学习20世纪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的代表作品,作为外国文学史课程知识体系的必要延伸,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的最新发展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间的继承和反动。接受更接近于我们的生存时代的文学作品精神信息,并对我们现代意识培育和生存观念更新产生直接影响。本科将会通过选读20世纪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诺贝尔文学名著,使学生掌握作为20世纪重要文学现象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观念,并理解主要作家、作品,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予以启迪。

三、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方法

面对学科合并后的挑战,面对校园的人文精神冷落,面对大学生群体中名著阅读量极小的现实,面对教学内容作品多、地域广、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如何在21世纪的新时代条件下搞好外国文学教学,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昔日拿着纸页发黄的讲稿“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习惯了的“文学背景——作家简介——作品分析”的讲授模式,必须代之以充满锐意创新精神的全新外国文学教学模式。因此,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

1、教学改革新探索及思路

(1)强化人文精神,重视非智力因素。当代教育首先表现为综合素质培养,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这是衡量大学生道德品质、人格完善和文化学识等方面成长的基本标准。正如启蒙思想家洛克所说:一个只要科学不要人文精神的人,是只有知识没有智慧的人。人文精神是大学教学永恒的主题,外国文学积淀着西方人文精神的深厚内涵,“自立自强自尊”和崇尚个性自由的人文关怀与当代大学生息息相通。从古希腊以人为本的理念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从卢梭对人性的张扬到雨果、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及其20世纪文学对人性回归的呼吁给我们提供了人格修炼的丰富营养。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应�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意培养个体意识的健康发展。对于生长在重群体而轻个体的中国文化之中的中国青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教学中,要使青年学生通过文化比较认清:西方文化重个体而轻群体的传统的优点和弊端,懂得如何从体现个体自由精神的西方文学中获得可贵的借鉴,同时也认识到西方个体自由传统的实质及其消极因素,以及经过现代诠释后的中国重群体的传统所具有的积极价值。

(2)优化教学内容,实施“精品”教学。外国文学内容十分广阔、流派纷呈、名家灿若星河、佳作汗牛充栋。教学内容选择要根据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标准和学生的实际:一是理清线索,帮助学生获得整体的文学发展观念,这是教学的基础;二是大胆舍弃,压缩重点作品数量,提升作品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在大家中选更具类型代表和艺术价值作家且只选一部作品(具有深度和文化含量)探讨分析。三是注意学术动态、开拓发现视界,讲授自己的科研发现和研究方法。因此,注重创新思维和方法论启迪就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制高点。四是对研究对象资源几近枯竭、研究资料沉积太多的作家作品可引导学生在课外学习整理,以减轻教学负载量。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切实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就整个外国文学的发展而言,古代是原点,近代是重点,现当代是难点。讲授的重点部分再分出次重点。如希腊神话、人文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其中神话原型、莎士比业、塞万提斯、拜伦、托马斯•哈代、雨果、巴尔扎克、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等,应是重点讲授和学生重点学习、掌握的作家,而像《圣经》、《罗密欧与朱丽叶》、《傲慢与偏见》、《简•爱》、《罪与罚》等这些阅读性较强的作品可视为次重点。而20世纪文学,重点是现代主义文学,现实主义作品为次重点。现代主义文学离我们的时代生活距离远,人们对各种艺术鉴赏还未能拉开时空距离,很多问题少有结论,这是我们教学的难点。教师把重点、难点讲深讲透,学生深刻领会,能举一反三。略讲部分,教师精心设计“作业与讨论”,督促学生自己来完成。

(3)增加批评方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份量。首先,用文艺理论准确地为作家作品定性定位,作为学生阅读作品前必要的知识准备,也是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作家的创作已有了某种标签或是受到某种文学思潮的影响,决定了他的艺术思维和表现视角,只有理解了这些内容作品分析才能落到实处。其次,针对不同的作品选用适当的评鉴方法。譬如用马斯洛人格理论分析《哈姆莱特》,用基督教教义理论分析《巴黎圣母院》,用女性主义理论解构《简•爱》等,尤其是现代主义作品已很难再适应社会历史批评,而必须选用适合于它们的新批评方法。选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个案,用适当的文艺批评方法指导作品分析,不仅教给学生方法,也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量和质。再次,增进与外界的交流,增强观念的包容性,兼收并蓄容得下多种不同的声音。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的深入,东西方观念撞击和相互解构,我们走进一个思想与方法多元的世纪,我们不能再以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用中国文艺理论理解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现象和问题,应该用外国文艺理论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更能准确地理解外国文学中难以理解的内涵。引导学生向文艺理论之门迈进,培养他们对文学和文艺理论的兴趣,提高理论素养,这也是大学高年级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4)打破学科界限,丰富文化含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整合为外国文学教学打开了新的视界,教学中应该打破学科界限,注意文学与历史、哲学、心理学、宗教、艺术、自然科学等的联系,丰富外国文学课的文化含量。特别注意把各民族的文化与文学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达到拓宽知识领域、强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注意寻找契合点,挖掘品德培育和人格提升的内容,如通过《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加强人生理想教育;通过《罗兰之歌》、《羊脂球》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高老头》、《美国悲剧》等强化社会批判意识;通过《荒原》、《等待戈多》等理解现代人的信仰危机;通过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等等。

2、教学改革的手段与方法

(1)网络资源运用。置身于网� 外国文学教学面对图书资源严重不足和缺失,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辅助学习和研究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一是到三年级学生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二是数字信息资料全面,使用方便;三是能节省时间;四是作为教学内容的大作家及经典作品网络资源非常丰富。面对一部作品选择好话题和角度,学生尽可以各显神通,从不同渠道搜集到大量材料,再经自己整理消化在精心组织的讨论中见仁见智的阐述。其中主要资源库如:专家网页、超星数字图书馆、全国期刊全文数据库(web清华同方)、外国文学论坛以及多种光盘版电子图书资料,甚至直接让网络走进课堂,虽然会浪费一点时间却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所有这些窗口为外国文学教学提供了便利,只要运用得当使用熟练必然是“别有洞天”。

(2)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人脑”+“电脑”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实现了图文声像兼具的理想模式,为课堂教学营造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在生动活泼的、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得到全面激发,在一种新颖的、多维的思维空间展示进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积极的参与者,真正使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创造型教学转变。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储存器,而成为学习的主人。现代教学采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如重要场景、精彩片断的音频、视频材料的运用,有渲染气氛、烘托作品人物和主题的作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再像播放一些诗词音乐、配乐诗朗诵会使学生对罗伯特•彭斯和普希金感受得更真切更深刻;CAI课件教学使教学内容密集的知识点予以很好的空间压缩,图表处理与文本的超级链接,更加方便实用而且功能强大;利用多功能教室的现代化摄像监控系统,尝试学生在教师退场的教学情境中,通过精心准备,实施自主组织教学或讨论,然后师生共同评点分析,实现真正的教学互动。当然,手段不是目的,从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出发,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灵活地运用多种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不能搞成电脑“满堂灌”淡漠了教师激情,眼花缭乱之中使学生应接不暇,失去课堂教学师生间必需的情感陶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