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如下是敬业的小编Waner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中华传统文化论文优秀6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意义】
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五十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惊人而巨大的变革。不可避免的,中国文化也遭受了剧烈的撞击与动荡。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共产主义运动的冲击与洗礼,可以说,自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中后期,中国一直是多种文化厮杀的主战场。
然而,在经历了质疑,批羊,反思之后,中国文化似乎仍然处于比较尴尬的状态。现代年轻人普遍没有文化归属感,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种冲击,我们站在路口却不知去向。
我们生活在所谓的“后现代”世界里,我们吃肯德基,我们过圣诞节,我们立场做有文化的人,但我们很少思考什么是我们自己的,此时的拥有的,真正的文化。面对这样的文化残局,选择逃避是于事无补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找到答案。要想找到答案,就必须要先搞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现代意义。
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中国礼仪文化中有很多道德的因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香水偿息奋斗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在自己的五千年文明史上,之所以能历经磨难,长兴不衰,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坚忍不拔的民族伟力,就是因为我们民族有着一种崇高道德精神。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有的道德义务。从《尚书》中提出的“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孟子提出的“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再到《礼记?礼运》中所讲的“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都从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护良好的人伦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传统人伦关系中的维护封建等级关系的糟粕无疑应当批判和剔除,但其中包含的有益因素,如能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涵义,对于改善家庭与社会的人伦关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另外,传统文化中还对我们提出“诚信”,“仁爱”,“互助”等等道德上的要求和希望……这种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和“以德治国”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精神文明所继承和发扬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追求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家提出“天人和一”的思想。即把自然与人看作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主张“道法自然”,即人们要顺从自然,回归自然,把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惩罚减少到最低限度,寻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空间。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追求实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是人类世界的共同精神财富,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恒久价值,我们要理解它,然后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真正为构建和谐文化出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如果丢弃了传统文化,我们将推动的是我们自己的根和灵魂。当然,另一方面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也存在一些腐朽的“毒素”,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必须要剔除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清醒地来了解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继承一些“老祖宗”的东西,同时吸收外来的好的文化,以此来更新我们的文化,创造一种真正适合中国的文化。因此,我觉得,要想真正找到一条传统与现代兼并的属于中国的文化之路,我们首先要重视传统论,走进它,了解它。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经过五千年的积淀而形成的,在全球化的今天,许多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忘记,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什么压力及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学结合
1、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是自然的文明化,是自然向着属于人的理想化。
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思想文化三个层次的内容,是涵盖所有人类文化成果
的大文化观;狭义的文化专指思想文化。文化有传承,教化,凝聚,调控的功能。
也许很抽象,我举个例子:当一个古老的东西被大家接受而流传使用下来,就可
以说这个东西是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如四大发明、朝廷礼仪、古
代结婚礼仪、儒家、道家等的文化、太极、气功等等;我们学的中医也是一种中
国传统文化,它是祖先遗传下来的,让人们去传承的中国古代精髓文化。
2、全球化的概念
“全球化”一词最早提于1960年,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传播探索》一书中提出“地球村”,此思想当时并未被认同,1985年R·罗伯逊和F·勒谢尔明确提出“全球化”这一词,引起人们广泛注意,之后又有许许多多的学者等都提出了“全球化”这一概念。
全球化包括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
其中经济全球化会让远距离之间的国家越来越相互依赖,跨国境的物资,人员资金与信息流量越来越大,全球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而资源将全球范围内实现现有有效配置。文化全球化则是由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虽然在许多地方你可以买到世界任何一家知名公司的任何一件商品(前提:只要你有钱),也可以买到一些“MadeinChina”,这当然给许多人带来方便,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人力资源发生革命性变化,各种样式层出不穷,给企业,消费者带来方便。但经济全球化某些因素使最贫穷的国家受损害,富国与穷国的差距越拉越大!
3、中医药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中医讲究顺应自然,它以自然界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来观察人体,讲究运气,集自然之精华来保持身体健康,这是世界所独有的,更体现了人文精神与人来自于自然的那种规则特别是中医养生更体现了那种天人合一;中药是那种取之于自然用之于人的药,它毒副作用小,是中国传用了几千年的治病药物,这个更是中国古人才能发明创造的东西;太极,讲究天人一体,以柔克刚,那种奇妙的武术效果与养生效果更是不可比拟的;气功,通过运气,导引等的运动达到一种全身气机畅达有治病,消除疲劳的效果;针灸,则是通过针刺穴位来治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连先进仪器都无法测显现出形态的穴位,被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所发现,并付诸于实践,治愈了成千上万个病人,达到不可比拟的神奇效果(据说外国人正是通过它来了解中医的),也是令我们所骄傲的。身为中医学院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学生,我们首先的认真努力地学习中医,并将它发扬光大,再将西� 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向我们学习中医,就像我们学院的那么多的留学生,就是很好的例子。不能让老祖宗的东西被全球化给冲洗涤了。
4、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压力
既然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首先就得学习,国家教育体制值得我们深思。曾有这么个例子,1979年6月,中国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长达三万字的报告,结论是美国初级教育病入膏肓,可以寓言,在过20年,中国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超级大国,同年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看了北京、上海、西安几所学校后,也写了报告,结论是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起的最早、睡的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20年后,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所以两份预言都错了。
究其原因,令人深思,中国的教育制度中大部分学生上学都是为了应试,他们不是考试,便是做题,我也是被高考这场风暴所洗礼了一遍的人,对其感受很深,培养的都是只会学无文化创造力的人,各种先进的科学思想、文化都能背的滚瓜烂熟、运用自如,但是自己创造的就相当少了,几乎没有。
有的东西也不乏创造,如时下最流行的《超级女声》、《阳光伙伴》,但其中《超级女声》是模仿美国好莱坞选秀活动《美国偶像》、《阳光伙伴》则是模仿日本的裹腿跑,当这些节目一火,众多的电台都争相模仿,令人发指。难怪许多人抱怨为什么现在的电视越来越难看了!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太少,冠军没有了传统中国女性的柔美,而更像一个野性的男孩子,更让人想不通。
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体现了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在网上用搜索引擎一搜,便可链接到世界任意一个角落,网络世界精彩缤纷,诱惑力也十分大,黄色信息蔓延,各种各样似乎是好处的利益引你上钩,没有多少人能够潜下心来静静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他们不知道要传承一种文化是要靠心灵传递而不是网上传递,我始终坚信“心诚则灵”。
还有中国人缺乏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像许多古迹,文化街、镇都濒临灭绝,现在的商业楼几千元每平方米,如果靠这个赚钱则将会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许多人不惜一切,妄想毁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如北京的“同”、“长城”、“故宫”等都遭到国人的践踏。
还有很多,如京剧、昆曲等越来越无人问津,取而代之则是摇滚R&B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5、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策
当然我并不否认国人学习,学习是必要的,如果对该事物根本不了解,就不能说创造了,所以要将功底打扎实,考核不一定靠考试、作题,现在有许多给中小学生“研究性课题”与大学生“社会实践”都是很好的例子。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可以创新,可以说双管齐下。
当然前文提到的诺贝尔奖是不知多少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奖,搞了许久的外国科技研究若无法突破的话,我们可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突破也许不失为一条好路。
曾看过一份调查大概是关于为何人们越来越不愿研究中国文化,提到了一点说研究中国文化累且特别低。我觉得研究什么工作不累啊,待遇低我们可以建议国家多拨一些资金奖励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而像日本、韩国等学习我们的东西现在不知道发展多么快。
形如如今吵得火热的中国“三国、水浒、西游”被日本公司抢注成为商标,而国内的动漫业无动于衷时,令人感到寒心啊!当我们的孩子被别人抚养长大以后,还谈什么传承文化,发扬光大??!后来国内几家公司提出申述之后,让我们欣许得到一些安慰。
“同”、“长城”等建筑具有世界意义的东西,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要将其保护起来这时就应学习外国那些保护古建筑的方法,依照这样,当然需要资金,但是泱泱中华大国不会被这点小事所难倒。
网络技术我们也可以利用,我们可以弄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站(多国语言版),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更熟悉自我。
电视节目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再创新,更会吸引世界的目光,中国的艺术要从娃娃抓起,爱好自己的文化,而不会让
[致谢]:感谢杨具容老师悉心教导,让我进入中国传统文化这个高深莫测的领域。
[参考文献]:
《新话题作文分类手册》薛金星主编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21世纪大学生论文写作要议》林晨主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贾成详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黄帝创业垂千古,仓圣造字鬼神惊。辟开荒昧惊天地,中华文明著先声。
——题记
或许每一个观看过汉字书写的人都会想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一般,为那壮丽的景色而迷醉。墨色于宣纸上染开,笔锋由浓转淡,一提一放之间,可以聆听到来自云水深处的曼妙。在我看来,有无限再生活力和奇特魅力中国汉字书法,为我们中国的文化锦上添花,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汉字书法以翩若惊鸿之态,修身养性。一提一放之间,书法对一个人的专注力,耐力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许多青少年热衷于看韩剧、看美国大片,听流行歌曲,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和塑造了不良思想。我想,如果能够引导青少年学习书法,在书法中投入足够的学习和关注,那么沉迷网络、恐怖暴力等种种发生在青少年身上不良现象也许会减少许多。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法所需要的耐心和静心练习,不正培养了处在这个凡尘浮世中青少年的专注力吗?
汉字书法以婉若游龙之态,悟人生哲学。笔锋由浓转淡,这不正是如人生一般吗?鲜衣怒马少年时,如浸满墨的笔一般,壮志凌云,空白的人生书卷正等着书写。随着时间的推移,笔墨变淡,可能勾勒出不好的形态,犹如人生遭遇低谷,就像王国维人生三境界中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但最终,人生会走出低谷,会重新提笔染墨,会明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汉字书法以荣曜秋菊之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汉字书法是古代先贤智慧的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如今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中国,文化软实力也不能忽视。汉代杨雄说“书乃心画”。的确,每一幅书法精品都是作者技法的妙用、雄才的挥洒、大智的奔涌、高怀的展现,是作者心智运行的印迹。临摹书法的过程不正带领我们去感受了古代先贤创造字体的智慧,去领略中国传统文化吗?更多的人去学习中国书法,那么就有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人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曹植以它形容宓妃,而我觉得这句话同样适宜汉字书法。养浩然之气,积渊博之才,得天地灵性,纳万物菁华,妙发灵机,书法创造我们大同之境的同时,也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民的生活中,思想中,行动中。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骄阳万丈光,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因此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去学习汉字书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才能让自己走向更好的未来,让以我们为希望的中国走向更好的未来。
一、清末政府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举措及影响
从统治阶级对待西学的态度可以窥见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概言之即是中体西用以及由早期对西方器物的学习而渐变为制度的学习及至精神的学习。从表现并支持这种观点的材料中①可以清楚地感觉出统治阶级内部及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爱之深、故责之切的心情。他们近乎狂热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完美的,西学所有的体用在中学中早已完备无遗,只是时人用之不当,才使中国落于他国之后。1896年,聘之等的上书折子中有一段文字,即表明了当时许多朝臣及文人的这种情感与想法,他等如是说道:“臣观西学所以擅长者,特精于天算、格致,其学固中国所故有也。考《周礼》宾兴贤教习国子,皆于德行而外,次以六艺,孔门七十二子,特以身通六艺表之。数者,六艺之一也,汉魏以降,代有专家”,“是中士教法,本自赅备无遗。且凡西士递创新法,动谓中士所未闻者,如地圆、地行、地转之说,《大戴礼》、《尚书》考灵曜,及张子《正蒙》,皆言之凿凿。光学、重学于《墨子》,奥旨可寻,并在西人未悟其理以前。即就算数言,西法之借根,远逊中法之天元,后乃变为代数。若宋秦九韶正员开方,元朱世杰四元玉鉴,西法终莫能逾”,“可见同此一理,只在善用其心,不必尽其所学”[2](P69)。虽然对于传统中学持以这样的态度,但这一批人也认识到了旧体制、旧学之不足,所以才会有清政府后来的由开实科而至广兴学再至建学部,中国由器物渐及制度又及精神的学习,但应当清楚的一点是,即使清政府在认识到学习西方制度乃至精神的重要性后,他也从来没有动摇过中体的立场。在这样一种分裂而痛苦的情感下的一系列改良举措是否动摇了传统文化的根基呢,如果没有,那么它又对传统文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清末政府所下的各项条文及朝臣的上书中清楚透漏出当时那些先知先觉者们普遍认识到传统教育的时弊,多在空疏无用。中国古代的正统教育为主内的涵养心性的教育,故而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对实学的轻视,这就难免使教育表现出追求形式与浮华。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上层人士普遍意识到教育应该还有另一种形态,即当时他 聘之等说中学自赅无遗,差强人意,然而似乎忘了一点,即虽然后来之西学科目中国自古已有,但那些科目在当时的官、私学设置时数、重视程度、普及程度远非后起之西方发达国家之课程量多且重视高。中国古代这等实学的地位是无法与经史之学相比的,及至清末,才取的了与后者一样的正统地位。然而实学地位的上升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承载者的国学地位必然下降,相反,清末朝臣坚持认为不可废国学。理由一如上文所言;二则是比类俦物,若言西方好、可学,则西方教育中尚且有宗教一门,中国教育故亦当有之,则中国之经书便是中国之宗教,固不可废国学。并且经书乃千年所传,代代所习之文,为中国之根本,若完全去之,则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原因就没有了。中国人将不再有自己是中国人的意识,那么也就无所谓复兴国家。此种理由颇可信,而且这种重视精神、传承文化、重视传统的态度很值得肯定。但应注意的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并不是因为国学中的“经”。因为古代社会,国学是上层社会的私有品,广大的下层民众很少有机会,也不用读经,但是后人却能清楚地感觉到根植于上下层内的传统文化的痕迹(当然透漏这一痕迹的表现形式有大差别,即俗与雅)。那么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如何在最为广大的民众间潜滋暗长的呢?概言之,即是上传下达的政教礼俗使然。经、史、文只是文化在上层社会传递的一种形式,经书规划了统治阶级的行为准则,上层以此来制定政教礼俗影响下民,所以百姓虽然多不识字,但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力行者。如此,国学本身对于下层民众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何在呢?贯看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不同时期的着力点:戊戌时期重内容的变革,维新时期重教育的普及,无论朝臣,还是民间文人,亦或是新兴的知识界中人,皆有一共识,即“学校早开一日,即早收一日之效”。可见国之危使教育改革之急切。另一共识见之于“兴国之本在人才,人才之本在教育”。这本是自古以来即普遍存在于国人中的意识,及至到了近代,则由隐在,一跃而成一种疾呼的口号。维新以后广兴学堂,普及教育,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国学本身(作为课程,而不仅仅是其精神的教化)之于广大民众,广大民众之于传统文化的演进才具有明显的意义,而这个时候,学校中经文课程的多少,对于国人的重要影响才凸显起来。由此可见,清政府一面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西学,一面又谨小慎微地处理着它与中学的关系。我们姑且将中学比作暖色系中的红色,将西学比作冷色系中的蓝色,清末的这一系列举措就是将蓝色注入红色的色调渐变的过程,但整个色调依然是暖色的,所以传统的本基是不变的,可这一过程的影响在于,这种蓝色由于改革的推进,会随时间流转而越来越浓重,最终是否会使暖色系的中国传统文化变为冷色系的另一种文化还未可知。这便要看后人对于传统文化报以何种态度了。
二、民初政府(革命派)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举措及影响
革命派中聚集了众多新兴的知识界中人,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而当时中国学生正在到处寻找思想和资料,他们意识到世界上有一股新的思潮。他们重视现实,反对尊孔法古,认为“法古是亡种之根”。但这些变化并不能说明革命派要弃绝传统文化。首先,革命派中不少怀揣极新思想的硕学鸿儒。其次,辛亥革命的组织部中亦有许多有国学修养,甚至还拥有传统功名的人。这样就使革命派在表现出强烈的革新意识、反传统的思想时,又难免对传统文化具有一种历史的使命感。他们要反对的是其认为传统中背于时代的、糟粕的东西,而不是整个传统文化本身。他们认为,革命与保传统之间是不相违背的。事实上,一个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是不会轻易出口要求废古的。真正的革命,革的应是已经过时的却仍然苟延残喘者的命。没有听说“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是苟延残喘;没有听说“友爱孝悌”是苟延残喘……革命者们应考虑革谁的命,革其命后怎么做。清末新政可说是积极守古,消极学外,而当时的革命中人则是积极学外,对于传统无所谓积极与消极,而是如前所说的使命感。所以在当时的革命刊物中才会有既宣传排满,又宣传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杂志。故此,在1912年的民国临时教育会议中,与会者才这样总结中国人的向有之弊:一曰自大,一曰自弃。“自大者,保守心太重,以为我中国有四千年之文化,为外国所不及”,自弃者,“及屡经战败,则转而为崇拜外人,事事以外国为标准”[2](P649)。所以可以推测,革命派认为清廷不废经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法国外,而其实,在这一问题上清政府法国外只是为其不废经学找一个适合时代、堵人口舌的理论根据罢了。那么革命者们对于传统文化之中心———经学又是如何处置的呢?1912年的民国临时教育会议中,就此提出了“普通教育废止读经,大学校废经科,而以经科分入文科之哲学、史学、文学三门”。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可见一斑。基于此种态度,当民国政府初立时,这个新政府对于传统书籍非常重视。南京光复后,兵队驻扎在学堂,局所以及充公的房屋内、外的器物、书籍等许多都遭到焚毁或搬取,损失很大。政府本着“公家保存一份财产,即社会多培一分元气”[3](P111)而下令将这些东西妥善照料保护,以“重文教而保公产”。南京国民政府的不少过渡性政策对于有关传统文化事项的处理是比较“中庸”而不一刀切的。这样的文件很多,本文仅举丁祭之事一例。关于文庙丁祭是否举行,礼式祭服应怎样安排,前清有关丁祭的祀典是否还应照办等问题,大总统孙中山是这样回答浙江民政司长的电文的:“查民国通礼,现在尚未颁行,在未颁行前,文庙应暂时照旧致祭。惟除去拜跪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其余前清祀典所载,凡涉于迷信者,应行废止”[4](P254)。实不得不动,但又不敢妄动。政府在教育上的举措宜最能说明其对传统文化起了一种怎样的作用。民初教育改革与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不同者三:一是废经,二是取消等级制,三是男女平等就学。这是对传统意识的颠覆。下面从课程设置、教科书内容、文字版式三方面来探讨传统文化是否失根于此时。(一)课程设置先来看清末新政与民初初小、高小中课程设置时数(见表1)③:从以上这个表中可以得到两个信息:一是在中西学比较中,清末西学在初等教育中所占比重仅为40%(中学时期比率亦为40%,高中则为73%)④,其余皆为中国传统课程,教学方法的变革暂且不说,单说经学,就占了总课时的30%~40%,至于修身、国文科的内容与传统私塾教育并无二致,所用教材内容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发现,从初小到高中,随着西学比率的升高,经学的比率也相应的越来越高。可见清政府非常清楚在少年时代对之进行经学教育的做法会对传统文化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所谓蒙以养正,正如清廷的一贯主张:用中学渝其精神、固其根本。二是民初西学所占比率由初小的40%~50%,升高到高小的60%~70%。初小比率于清末看似相似,但其时的修身与国文课教材内容却与清末全然不同,所以可 这似乎是说民初教育尽弃了传统文化,其实不然,前文中提到在临时教育会议中明确显示,虽然中小学课程中不见经科,但它却变以文、史、哲的形态存在于高等教育中。那么这种变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起了怎样的影响呢?这种变动,使经史等文化经典从初、中等教育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修身、国文课中渗透经典的意旨与精神,而只有到了大学时代,经典才独立成科地出现在青年人面前。经学是否独立成科以及在哪个教育阶段独立成科,其意义和影响对成长中的人是很不同的。恰如一个没有见过太阳的人,当他站在阳光下,对太阳的温暖是一种感觉,当旁人告诉他太阳很温暖,像火,则他对太阳的温暖又是一种感觉。民初学制改革后青少年最初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学习传统文化,只有到了大学时代才开始以直接的方式直观传统文化。可以说,在整个民初学制系统中这种经典最初是以浅近的现代文以及意旨与精神的形态存在,后来才以经典本身面目的形态存在,最初重在传承与渗透,后来则重在研究与发展。打一个不甚恰当但是便于理解的比喻,这种最初的情态恰似在下层人民中传播政教礼俗的路径,而后来的情态则似经典在上层社会中发展的路径。以理来说,这种处置方法,既保存了传统文化本身,又使之更加丰富与深化。按照这样的路径,传统文化应该得到良好的发展才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却看到了相反的结果,原因何在呢?与前文所说的“只有到了普及教育的时候,经典在课程中的比率多少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才凸显出来一样”。只有到了整个学制系统中不像古代那样只有经、史而加入了丰富的现代学问的时候,在初、中等教育中设经学科目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才凸显出来。所以我们说,虽然民初学制对经典的设置方式初衷是好的,但是没有看到“凸显”的影响,这种设置反而没有清学制在此方面对传统文化所起的正向作用大。
(二)教科书内容从上文的表格可以看出,除了经学,其余的课程设置民初与清末似乎是无差别的,那么教科书的内容是否也一样或相似呢。从清政府及民初教育部资料⑤中有关课程内容的介绍得知,除了西文科目内容基本一样,其修身、国文课则差别不小。以修身课为例,二者修身课的要义是一致的,都是要使学生养成美德,只是民初修身课的美德 仿佛颇有差别,然而其实民初修身课的内容并未远离传统文化,因为二者虽属不同美德范畴,但其交集却非常大,与此同时,应该注意的是,言说方式的不同对人思维的影响,对传统情怀的涵养也是很不同的。清末修身课本以《四书》为主,兼及诵读有益风化的古诗歌,而民初则是新编教材,绝无半点古文章句。从达到美德目标所用的教材给人的厚重感上看差别亦颇不少。总之,在教育这一隅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举措可以总结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三)教科书的文字与板式现在再打开民国的老课本⑥,传统的气息仍然非常清晰,这得益于文字的体式与排版,这也是最直接的亲临传统的途径之一。民初政府没有在新时代的讨论中选择拼音文字,选择西方的横版排版方式,虽然他们有着强烈的革新思想,提出反传统,但最终呈现在国人中,教科书还依然是繁体字,依然是竖版,原因就在于前文所讨论的革命派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由以上三方面的讨论可见,民初教育政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有正向的意图,但在许多方面却不自觉地起了反向作用。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设想:在取消教育等级制,建立男女平等就学的思想基础上,如果课程的设置和内容仍与清末1903年学制相似,传统文化将会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后代若亦如此行,便不会看到我们的传统文化由暖色变为冷色调的一天。然而问题在于这种经典的设置是否就与自由、民主、平等、科学的思想相悖,是否与每 每一个了解传统文化的人心中想必都会有一个肯定的回答。
三、民众对社会上种。种变化的反映
上文讨论的是社会精英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举措,接下来看一看社会上最广大的民众,同时也是所有政策的受用者与力行者们对社会上种。种变化的反映。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从清王朝镇压民众起义到他垮台之间的四十年并不是中国社会秩序大动荡的时期,而是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变化的时期。’‘光绪和宣统时期中国社会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不断分化、越来越四分五裂的统治阶级内层。变化对于下层的影响则远没有那么明显’。”[1](P598)这些社会中先知先觉的一部分人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狂热地学习西方和日本,急切地由此希望肇始一个新的中国,却遗失了古训“过犹不及”,从而忽视了把其所学应用于中国的问题,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1905—1908年的思想战线大辩论令人奇怪地脱离了中国的生活,辩论的内容不但忽视了80%住在农村的人口,而且也脱离了城市新兴的运动。”[1](P557)无怪乎这种变化对下层的影响不那么明显了。最具代表的是关于孔子的两个例子。1912年的民初政府的教育会议中的“仪式规则审查报告”指出孔子诞日是否应和民国纪念日、地方纪念日、本校纪念日一起行祝贺式。与会人员就这一问题再三再四讨论,最终既没有废除,也没有肯定,而是将“孔子诞日”加括号,成为人们自愿选择的祝贺式。这便可看出虽然革新的口号响了几十年,但是社会上尊孔———这一代表中国人传统思想的活动,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民国的建立,尤其是学制中普及教育、取消教育等级观念、男女平等就学的有力举措,使思想得以实践化,这无疑将使这种不明显的影响明显起来,这个时候便成了传统文化发生变色的关键时期,这便要看民初政府对它施加了怎样的作用力。通过上文的讨论,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失根于辛亥革命,或者我们不能用“失根”这样的字眼来描述传统文化,这一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在清末就已经表现出来。我们不能将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遗失归咎于辛亥革命,它只是加速了这浩浩洪流的进程。有人说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已经遗失,传统文化热现象不仅说明大众渴求了解传统,更说明在中国以文化大国的形象面对世界的时候,我们发现本国的文化缺失,求之切是因为失之多。可喜的是,我们至少对此有了清醒的意识。这一类人对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情愫可以用庞朴先生的一句话来表达:“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代价巨大的社会实验,中国人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在过去,倒是在对过去的不屑一顾。”[5](P254)还有人说,传统文化并未遗失,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这一精神性的东西不曾改变,中国人含蓄的个性,相对保守的观念以及特有的处世之道等等这些渗透于我们血液中的中国精神正是这一文化传统的表现。也有 前两种观点各在其理,共同点在于皆认同传统文化对当代的重要意义。就第三种观点来说,传统文化是传承文化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的主要途径,二者皆是中华民族的元气,它们的关系正如上帝之于基督,恰太阳之于阳光一样。在教育普及的时代,正如前文论述的那样,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中有关传统经典的课程的开设才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国人乃至其他民族、国家世界形象的塑造才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
一只木偶,几缕悬丝,演绎万千故事。一方小小的舞台上,木偶们或舞枪弄棒,或笔走龙蛇,台下的人看得如痴如醉,时不时拍手叫好,这便是我们闽南特有的木偶戏。古老的中国孕育着千样文化,闽南木偶戏文化便是这其中的一颗闪亮的金星。说到木偶戏,我跟它还有一段“渊源”呢。
记得有一次,爸妈带我回去老家看望爷爷奶奶。这段时间木偶戏团刚好来这里演出,爸爸说要带着我这个城里的“土包子”去看看热闹。走近一看,锣鼓喧天中,小木偶们在表演者灵活的指挥下,正在演绎一出《三打白骨精》。只看见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白骨精诡计,提棒便打。一会儿又见白骨精装模作样,诈死逃脱,徒留师徒几人争辩不休……我一下子沉浸到这个故事中,好像也成了受了委屈的孙悟空,气愤不已。突然,锣鼓声戛然而止,观众们拍手叫好,我这才从木偶的世界回到现实中。这一场木偶戏,让我震撼,也让我那颗好奇的小心脏扑通扑通地跳着,想了解木偶戏更多的知识。这些没有生命的木偶人,是谁赋予了他们这样的生气呢?爸爸带着我去采访了表演者,他告诉我,小小的木偶并不好控制,有时为了一个动作,他们必须反复练习,小小木偶戏凝聚着他们的汗水和心血啊。这样的的坚持让我敬佩不已,也让我对奇妙的木偶戏更加着迷了。
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查阅了资料,原来,小小的木偶竟是这样“大有来头”。木偶戏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三国就已有人偶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人偶表演故事。明末清初时木偶戏开始在闽南各地落地开花。在一场场的木偶戏表演中,传承着我们闽南特有的文化,同时也架构起了闽南和在外侨胞的一座沟通的桥梁。
可惜的是,后来就很难得看见木偶戏的表演了。这么精彩的木偶戏经历了千年历史的考验,难道要从此销声匿迹了吗?后来有一次看报纸,我欣喜地得知,我们的木偶戏已经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木偶又将焕发出新活力。不仅如此,小木偶还代表我们泉州,走上世界舞台,让更多的人见识到了我们的闽南魅力,传播我们的闽南文化。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人像我一样,喜欢上这独特的木偶戏。
泉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蕴育着古老而又神奇的闽南文化,并一代代的传承着。作为一个小小闽南人,我有一个大大的闽南梦。我梦想有一天,我
偶然看到央视一套播放的节目《经典咏流传》,很快便被其深深吸引,节目将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相融合,现场观众深深陶醉于中华古诗词美韵之中。其中有一位叫鲍比达的经典传承人令人印象深刻,他是港台地区著名华语音乐人,作为从小成长在菲律宾家庭、在外飘零了半生的游子,他以一首改编的《游子吟》让全场观众泪目。他说:“68岁,一切还不算太晚!这次我会留在这儿。”
没有想到,古典诗词竟能穿越千年时空而历久弥新,放射出无与伦比、灿若星辰的夺目光芒,仿佛有股神奇的力量,将所有人的心紧紧牵连在一起,赋予后人以深刻启迪和恒久感动。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优秀6篇
领略文化之美。传统文化擘画了中华大地美轮美奂的壮阔风景。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名胜古迹、山川景物数不胜数,有山的沉稳、水的秀美,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江南的灵秀、漠北的辽阔,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地的厚重、天空的旷远,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有“飞流直下三千尺”雄奇壮丽的庐山瀑布,亦有“落霞与孤鹜齐飞”声威古今的滕王高阁……祖国大好河山尽藏于文人墨客笔下,给予我们无限美的享受。
体悟文化之情。传统文化饱含华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情感。既有叙述“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怀才不遇的落寞,也有抒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建功立业的豪迈;既有“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愁别绪,“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羁旅之思,亦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感时伤逝;既描绘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真挚爱情,也表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高雅志趣。古人借助文学作品巧妙寄寓了自己的充沛情感,抒发了高洁志趣和情怀,令人回味无穷、遐想不已。
传承文化之魂。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有的倾注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有的彰显了包容精神和集体意识,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的表达了谦恭仁爱思想,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的体现了自力更生、拼搏奋斗精神,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精辟诠释。品读起来,让人意味隽永,掩卷而思,赋予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支撑民族进步的脊梁,是前人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瑰宝。水有源,木有根,守望共同美好的家园,需要我们把文化之根留住。珍爱中华传统文化吧!将其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或许,这一切还不算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