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在我心中作文【优秀11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本文是细心的小编老李给大家整理的11篇孝在我心中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孝在我心中作文400字 篇1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是谁给予我们的生命?是谁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们拉扯大?又是谁把我们抚养成人,教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是父母!如果有人问我的启蒙老师是谁?我也会毫不犹豫地说:“是父母!”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在习惯了享用了父母的种种关爱时,有用什么去回报父母呢?

前段时间电视上常播放这样一个广告,让我感到同情和气愤:一位老母亲忙碌了一天,做了一桌饭菜,满心欢喜地等儿女回家吃饭。可她却陆续接到家儿女的电话,都说有事,不能回家吃饭。老人放下电话,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直到深夜……

当父母上班回来,一身疲惫,我们可以给他捶捶背,揉揉肩;当父母口渴时,我们给他倒上一杯热茶;当父母刚回到家时,我们给他一个拥抱……别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可这里面蕴含着我们对父母深深的爱。

“孝”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了五千年,我们都应该发扬和传承下去,不能让“孝”消失在21世纪。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2

每一个女孩子都希望自己能拥有美丽的皮肤,不愿意让自己的皮肤受到任何伤害,可见,白皙美丽的皮肤对女孩们是多么的重要啊。

但是,一个名叫申小莉的女孩,为了父亲,她宁可付出自己所有的皮肤。

20xx年8月22日晚,她的爸爸因为被火烧伤,需要给他进行植皮手术,小莉第一时间想到了自己。起初,医生不同意小莉的想法,但最终被她的孝心感动了,医生们慎重地制定了一套制皮方案,决定采用小莉头上三分之二的皮肤,因为还会有头发长出来,所以植皮后留下的伤疤会被遮住。

就这样,小莉把自己的皮肤移植给了父亲。

虽然只是移植头上的皮肤,但是,小莉那种勇气令我的心灵震撼了。

这是一个那么坚强的女孩,宁可放弃自己的皮肤,不要什么美丽,要自己的父亲!我不知道她究竟下了多少决心,拥有了多少勇气,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这是一种孝心的力量,这是一种孝心的勇气,这种力量与勇气,能使亲人感到欣慰,感到幸福。

假如,当你的亲人需要移植器官,你会毫不犹豫的想到自己吗?

我想大多数人不会,包括我在内。谁也不想自己拥有不完整的身体。

可是,当我们在思考这些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亲人正在备受着煎熬,他们需要帮助!

或许,我们需要勇气。

勇气,有时候会来源于某种情感,正因为有了这种情感,人们才不会惧怕任何困难。

勇敢一点吧,只要有勇气,再大的困难都挡不住你,只要有勇气,你就会不再惧怕一切。为什么,不勇敢呢?

孝在我心中 篇3

什么是孝,不就是单单的一个字吗?又能有什么意义呢

不,它有极大的意义,可不光只是一个单单的字,而且是弘扬中华民族孝敬长辈的优良传统呢!

从我们牙牙学语开始,念着三字经,读着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慢慢地体会这个“孝”,并依偎在父母怀抱中说长大买大房子给父母。长大了渐渐地明白了“孝”的含义,“孝”就是恭敬父母,不让父母操心。而且孝是我们的义务。

在我的脑海中,清晰地记得这样一幅画面。那天晚上下着大雨,我突然发高烧,妈妈连忙陪我去医院。雨珠打在妈妈背上已经湿透了。那时我还小,打针时我“哇哇’大哭,妈妈看着心疼地说:”好孩子,不哭妈妈在这。“那时天气比较冷,针瓶里的药水进入我身体里凉凉的,妈妈就把她那温暖的大手放在我这被药水凉着的小手上,顿时我就感觉到了温暖。每当我生病时,母亲都会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小时候,都觉得,这是全天下母亲都应该做的。先在渐渐地长大了,已经懂得孝是什么了。父母做每一件事都是为了我们,难道我们不应该孝顺父母吗?

说起孝顺父母,这是一件长期的事情,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怕唠叨,然后还要多和父母交流。这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却是一件永久的事情。

现在我已经可以孝顺父母了。我会轻轻地捧上一盆温温的水,带走父母腿脚的酸痛,使父母没有那么辛苦:我会缓缓地递上暖暖的手,抹平母亲眼角的皱纹,使母亲永远美丽。现在努力学习,报答父母的一片苦心。

“百善孝为先”,我们大家要记住“孝”在我心。因为这是我们的义务。

孝在我心中作文900字 篇4

“孝之道,贵于言,行不止”“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同样在我们家孝为先也成为了首要家风,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在我眼里,爸爸妈妈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孝的含义,无论平时工作多忙,周末都会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尤其是外婆,她是独居老人,爸爸经常说外婆独自一人很孤单,我们要多给外婆打电话,陪她说说话,多陪她出去走走。每当我对长辈子使性子的时候,爸爸就会严厉地训斥我,并用家规教育我。

记得有一次傍晚去走路,因为我觉得很累所以不想去。一路上愁眉苦脸的我心里想也许走走,心情就会好起来,也许就不会感觉累了。但是妈妈看到我的苦瓜脸气不打一处来,她那晴转阴的脸让我的心情更加低落,把所有的不高兴满满地写在了脸上。外婆看到我不开心,不断过来安慰我,还一直给我打气鼓励我,让我坚持。可是我当时的情绪太低落了,对外婆也开始不友好,没有听外婆的话。外婆看到我噘着小嘴想回家的模样,心里很难过,就催促着妈妈早点回家。

妈妈看到外婆难过了,便试图来说服我,尽力地讨好我,可是我仍是那么地倔强。我的这番行为彻底把妈妈给惹怒了,她动手打了我,而我一激动竟然独自一人跑掉了,为此爸爸妈妈百般焦急地在找我,妈妈都急哭了。当我回家的时候,爸爸狠狠地批评了我,并且要我写下检讨书

事后,爸爸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家中长为大,孝为先。老人一人在家是很孤单的,作为晚辈的我们应该理所当然地孝敬尊重老人。常回家看看,陪陪老人,即使自己的心情有多么地不好,有多少个不想去的理由,但对于老人,我们要学会放下自己的情绪,要多为长辈想想。外婆辛苦了一辈子,为儿女着想了一辈子,现在该轮到晚辈孝敬的时候。外婆什么都不缺,最缺的其实就是亲人的陪伴。常回家看看,短短五个字,包涵着老人对子女的期待,对团聚的渴望,对亲情的享受。

爸爸还告诉我,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儿女能进孝的机会越来越少。而我们每个人总有一天都会慢慢地老去,言传身教,你是如何对长辈的,你的子女也是如此。听了爸爸的话,现在想想,我有很多做错的地方,我正在努力地改正它。

将来无论身在何方,无论岁月如何摧人,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孝之道始终是我坚守的信念,爸爸妈妈辛苦养育我,我要努力地回报他们,不管走得多远,我都会常回家看看。

孝在我心中作文900字 篇5

新的一年又一次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不知不觉中,我们又长大了一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又比以前懂事了许多。

有些人总会觉得扫地洗碗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会像一快快沉甸甸的大石头压在我们心里,使我们透不过气来……

放寒假时,老师叫我们在家里时多孝顺父母,老人,多帮父母干自己能够做得来的家务事儿。比如说:洗衣服呀,泡茶呀,做饭呀……我心想:也对啊,我都十几岁了,却整天想着玩,于是我寻找着机会。

一天,我期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

那一天是大年初三。我很想在家里自己给家人做一顿晚饭。于是,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却说:"我的小祖宗啊,那可不行。万一你把菜都炒糊了,那该怎么办?好好的一顿饭,被你这样一弄,全没了!""我承认我不会做菜,但,但是我会煮饭啊,我会洗菜啊!我不会的你也可以在旁边教我啊!"我不高兴的说。"那好吧,你就在我旁边帮忙洗菜,切菜,煮饭吧。""太好了!"我兴奋的说。

下午大概6点钟左右,我按照妈妈的吩咐,去把电饭煲拿到了厨房。我先把米放入电饭煲中,又拿水把米洗了3遍,最后拿电饭煲到客厅去插电。把饭煮好后,我拿起了刚买回来的青菜。

我切去菜根,剥掉黄叶,用水冲刷青菜,还一叶一叶地在水里漂洗。菜梗头部最脏,我就使劲地擦拭,彻底洗干净上面的泥巴。不一会儿,一盘干干净净的清水变得脏兮兮的。我又按妈妈的吩咐用清水再漂两遍。洗好的青菜鲜灵灵的,青嫩洁净,一尘不染……

洗过青菜后,我洗了手,拿起洗净的葱,慢慢切起来。

做完这些,我的厨房助手工作就到此结束了。倒是轮到妈妈这位"大厨师"上阵了。看着妈妈那一手熟练的烹饪手法,我也情不自禁地学起来。妈妈看到我这个样子,就告诉了我蒸鱼的秘诀:"蒸鱼的时候,先不要放调味料,要等鱼熟了才放,这样鱼才会又松又软。还有:炒的过程中,不要太过早开锅盖,这样青菜会变黄的。懂了吗?"听完这些,我习惯性的点了点头。真想按照妈妈说的做一遍,尝尝味道是否和妈妈说的一样好吃。

经过这次当"厨房助手"的经历,我似乎感觉到了劳动是一种快乐,它可以让你学到知识,让你感受到你自己变的懂事,让你得到劳动中的快乐!

孝在我心中作文900字 篇6

事情发生得令我措手不及。

今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往屋里灌。我和妈妈打了一盆热腾腾的洗脚水,准备烫脚。这样寒冷的天气暖暖地烫烫脚真是舒服,我的精神一下子好了很多。妈妈准备倒洗脚水,我则帮妈妈倒好了一杯热水。正要端过去,突然听见妈妈一声惊叫,我赶紧放下水杯,飞跑过去。只见妈妈半躺在地上,手中的盆飞到了一旁。我吓呆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妈妈看起来十分难受,她伸出手,故作轻松地说:“小傻瓜,吓傻了呀,快扶我起来!”我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急切地问:“妈妈,你怎么啦?”“地上太滑了,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好痛唉,不知是不是骨折了!”我越发慌了,有点六神无主,赶紧把妈妈扶到床上躺下,妈妈走路都显得特别困难,显然摔得不轻。

看着妈妈痛苦的表情,我心疼极了。心里暗暗想:一直以来,都是妈妈在照顾我,现在,妈妈受伤这么严重,爸爸又没在家里,我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好不容易等到姐姐晚自习回来,连忙去找来药酒,涂抹在受伤的部位。妈妈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下可得好久才能恢复了。”

妈妈,以前都是您在照顾我,现在就让我和姐姐来照顾您吧!我心里暗暗说道。

在后来的一周里,我和姐姐轮流照顾着妈妈,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帮妈妈擦药酒,为妈妈按摩,跟妈妈讲笑话。看着妈妈脸上的笑容,我特别开心,我终于能为妈妈做点什么了!我也终于体会到,妈妈长期照顾我和姐姐是多么的辛苦。

看着姐姐仔细地为妈妈擦着药酒,我想起了书上对“孝”字的释义。它的上部分为老字、下部分为子字,意思是指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体现为感恩,回报和礼敬。

外公年纪大了,弯腰很困难,妈妈就经常为外公剪脚指甲;外公耳朵有点背了,常常听不清别人说话,远在成都的表姐就给他买了助听器……

妈妈与表姐的行动使我明白了,孝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可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它也许只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也许只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也许只是一份远方的问候;也许只是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这一点一滴的小事,都在传递着一份孝心,一份感恩。

“百善孝为先”,这是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正她的言传身教,让我心怀感恩,懂得了孝顺长辈。“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也可以像妈妈和表姐一样,为自己的长辈做点小事,哪怕只是端端水,捶捶背,聊聊天,也能让长辈们笑逐颜开。

常怀感恩之心,感恩孝先行。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7

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孝在我心中,做个有道德的人。

抱着一颗忐忑的心走上这让我荣幸却又彷徨的讲台。我们都长大了,回望那段我们哭者。笑着的无所顾忌的年华,真的走过了,我该开心还是难过?前些日子,身体稍有不适,连续几个晚上都在做噩梦,梦里有他们,爷爷。爸爸。妈妈……啾。啾的寒风中,他们的背后,除了狂风卷起的尘埃,一无所依,孤零零的颤抖。颤抖。

梦醒来,寒夜中冒出了冷汗。是呀,我们都长大了,他们也都老了,但自私的我们却忘了人世的承诺:落叶亦归根。

而后几天,当我拖着疲倦的身躯从教室走出,看到那久违的阳光,不知怎么的,心里涌起了一股酸楚。生活不会给人停留的机会,而“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天下的儿女们,树大不忘根,我们都有那份责任:尊爱尽孝。

我们都知道我们是父母的孩子;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忘了;当那些很“有趣”的洋节你派发了满天的贺卡;当你认为在属于你的很有乐趣的Party里面;当你还沉溺于你所谓的青春浪漫里面;当你还在以青春的“迷茫”为借口,肆意的溜达时;当你左手青春,右手年华的吟唱时;你可曾给家人多一声问候?;或许我们总会厌烦妈妈的唠叨,父亲的严厉;你可以用你“已经长大”的借口塞住他们而后摔门而走;父母也曾经年轻过;你不觉得你的借口是那样的荒谬吗?;也或许我们常讨论穿哪种衣服更拉风,哪种游戏更好玩;其实父母也曾经有过很多兴趣爱好;只是有了我们之后,十几年的心思都放在了我们身上;所有的兴趣爱好都被一份爱所融化;所以,我暂且不说十几年养育之恩;说白了,没有他们,哪来的你;父母只希望我们能好好的;自爱,朋友们!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8

从小都是爸爸和妈妈照顾我们,看着我们一天天的长大,但是他们也一天一天在变老。我要好好孝敬他们,所以母亲节我要给妈妈捶背。

我决定母亲节给妈妈捶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母亲节的到来了。

母亲节终于来临了。到了晚上,我的心越绷越紧,竟然开始紧张起来。“妈妈,我给您捶背”这句话想说,但不管怎样都说不出口。看见妈妈都快要上床睡觉了,我突然又想出一个好办法

我趁妈妈不注意,偷偷地进入了妈妈的房间。我看妈妈坐起来时,就突然蹦过去,给妈妈捶背。妈妈吓了一跳,说:“哦,原来是你呀。有什么事儿吗?”我鼓起勇气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是母亲节,我给您捶捶背。”妈妈欣慰地笑了。捶背时,我想起了以前妈妈给我洗脚、洗衣服、洗头,还给我收拾房间……想到这些,我的`心里暖暖的,鼻子酸酸的。于是,我对妈妈说:“我以后天天给您捶背,好不好?”妈妈开心极了,说:“好。”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爱着我们,我们长大以后也要报答他们。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孝在我心中作文1000字 篇9

百善孝为先,羊跪乳,鸦反哺,知恩知孝方为人。

中华上下五千年,一个“孝”字始终贯古通今,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为人歌颂与赞美。在夏朝之前,尧舜禹的时代,大家推选部落首领时,首先就要求被推选人必须要有“孝”的美德。汉代时期更是以此为选官标准,是以“孝廉”之职。所以,“孝”作为一种美德,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心中,而不孝之人更是往往被认为大逆不道的逆子,为人所不愿接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将“孝”字拆开,上面则代表老人,而下面的“子”字我们则可以释义为孩子是老人的双腿,人到老了腿脚不便,孩子就成为了老人的双腿一样的存在了,这样就是孝。

这人,一老就怕孤单,但他们的心其实是矛盾的,既想子女又担心影响他们工作,往往不会告诉孩子自己想他们,所以一个可怜人就又诞生了。

人老了图个什么呢?惦记什么呢?无非是有孩子在身旁,希望和孩子说说话罢了。

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就剩下了奶奶和姥姥,奶奶在四叔家。所以我就是在姥姥的爱护下长大的。小时候,每次赶集,姥姥总是用妈妈和几个姨孝敬她的钱给我买东西吃,要买时,她会从口袋里拿出她皱巴巴的像木乃伊似的蓝色手绢,从中拿出同样皱巴巴的钞票,微笑的递给卖家,看着我开心的样子,她也开心的笑。

后来,几个姨和我妈都去了外地工作,舅舅又对姥姥颇有微词,整天也忙,姥姥闲来无事总爱找些活干,可能忙了一辈子的人闲不住吧。上次和妈回家,听说姥姥早上五点就出去拾蒜,晚上九点才回来,还背着几十斤的蒜。妈很埋怨她,说了她很久,姥姥最后小声的说:“不去忙着,难道发呆吗?“我妈哭了。我也心酸不已,是啊,孩子不在家,只有靠忙碌来消磨时间了。

我妈和几个姨经常塞给她钱,但,这是孝顺吗?金钱不是万能的,它买不来亲情,也买不来真正的孝顺,给再多的钱,也不及陪老人说说话,多陪陪她。

其实孝顺很简单,一杯茶,一块糕点,一句话……仅此而已。孝顺赶早不赶晚,陪伴老人的时间是倒计时,不要以为时间多的是,老人的时间都是减法,过一分,便少一分。每每想到父母离开的时候,难道没感到如想到自己死亡时的恐慌与无助吗?当父母离去后,再想孝顺就晚了。

有人说:这世间并没有分离与衰老的命运,只有肯珍惜与不肯去珍惜的心啊。韶光易逝,世事难再来。为什么老人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心中满满的都是思念啊。

世间之事都是轮回的,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规则使然,没人能逃脱,十年又十年,一秋又一秋。谁都有老的时候,趁还年轻,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吧,善待老人,“孝“口常开,莫等白首方悔迟。

孝在我心中作文1000字 篇10

我的家是一个和睦仁爱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爱的根深深扎在每个人的心里。长辈关心照顾孩子,孩子孝敬亲近父母,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活在一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很多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我们家虽然没有成文的家规,但每个人都用实际行动书写了良好的家风,体现了大爱无言的思想。去年年冬,爷爷患了重病,爸爸便不分昼夜的侍奉病床前直到爷爷去世。爷爷行动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在病床上,情绪急躁的他还总是打人,爸爸细心地照顾爷爷治疗,把饭一口一口喂进嘴里,不停给他翻身防止褥疮产生,给他按摩手脚,背着爷爷做康复治疗,买来理发工具自己给爷爷理发,不怕脏臭的给爷爷清洗身体衣物,还要逗爷爷开心,让久病在床的爷爷每天都是干净整洁的,精神矍铄的。爸爸由于还要工作,总是忙碌在医院和工作单位之间连轴转,看到爸爸经常熬夜布满血丝的双眼我就知道我该怎么做了。我一有时间就在医院陪爷爷,给爷爷讲笑话。每次告诉爷爷我取得了好成绩时,他老人家就会特别开心,虽然说话不清却还是会给我言语鼓励。爸爸在我小小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孝”的种子,它已经悄悄地发芽,我也会像爸爸一样孝敬我的长辈。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优秀的家庭教育离不开妈妈的教导。我的妈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但她知道环境育人的道理,为我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从幼儿园开始她就每天陪我进行亲子阅读,让我在很小的时候轻松过了识字关,在阅读的道路上顺利前行。她制作了许多精美的读书卡,我便把我的阅读心得认真书写在上边,我俩合作的读书卡让许多同学羡慕不已。早上当我睁开惺忪的睡眼时,可口的早餐已经摆在了桌上。书法课、体育课上我的衣服无论弄得多脏,第二天总是洁净如新的放在我的枕边。每个周末风雨无阻的陪我上培训课,她虽然平凡却兢兢业业的为家庭付出着,她用自己的勤劳为我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勤”的种子,我要像妈妈一样做一个勤劳的人。

在学校和同学相处的时候不免有一点小摩擦,原来遇到这种事我总是闷闷不乐、耿耿于怀。我把这些事告诉爸爸,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人要有宽容之心,要帮助别人,总有一天你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地很有道理,再也不为这种小事而烦恼了。我在班上主动和眼睛近视的同学调换座位,把自己喜欢的书籍借给别人阅读,为班级做值日。与人宽和,就是对自己宽和。

我的家就像一棵大树,为每一个家人遮风挡雨。家人之间的爱没有豪言壮语,它是一餐简单的饭菜、一杯暖暖的热茶、一个期盼的目光、一句细心地叮咛,甚至是没完没了的唠叨。但这份爱教会了无论身在哪里都要做到和孝为人,勤奋传家。

孝在我心中作文900字 篇11

我们中国人几千年以来都是以孝为先。弟子规上也说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褥。”还记得,我在这方面的成熟是初中的生活带来的。

我初三前老是和父母犟,那时我爸妈有时会特别厌烦我,对我态度也不冷不热的,我很生气。因为那时我认为虽然我说话口气差了些,但说的内容却也是对的,所以我在初三前经常和父母犟。初三开始的时候好了一些,因为那时我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尤其是在暑假的时候。看着父母挣钱的不易,我感到了些许心酸。对父母的话也柔和了一些,也同时由于我住校的原因不经常在家,所以和父母的矛盾也不是很多了。再后来呢,也就是体育训练期间,学校的辛苦和累更使我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我开始依赖在家时的感觉。终于,我和家人间再没有了隔亥。我似乎也从来没有再和父母犟过并和他们吵过,我越来越能够从父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了,爸妈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和我一般计较,并且处处关心着我,爱护着我。他们也能够从我自身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了,他们也体会到我学习的辛苦和我所拥有的巨大压力。他们为我做他们能够为我做的一切。例如,中考前的一天,本来考试地点离家不远,但我爸却坚持让我在考点旁边找旅馆住下。两天的考试期间,父母和我一起住在旅馆,单是那仅仅的两天,爸妈就因为我的原因而自愿花了几百块。我认为,是与父母彼此的相互理解使父母与我相互深爱着对方。那之后,我就深切地体会到了家的宝贵,同时,也了解到了孝的重要性。“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训……”孝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也是道德义务。

我曾听说过一个叫做打虎救父的故事。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通过这则故事,我感受到了杨香的孝。“孝不分老少、富贵贫贱,是人人可行可做的。”愿我们能牢记这些话。及时把握行孝的机会,切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恸,至此追悔已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